《大佛顶首楞严经》-经文、注解、开示、读诵-资料汇集  
若能转物,则同如来,身心圆明,不动道场。于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国土。
首页 | 《楞严经》原文 | 《楞严经咒》难字 | 《楞严经咒》读诵 | 古大德注疏 | 近现代注解 | 单章精义 | 相关经论 | 持诵修习 |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首楞严经》资料站首页相关经论《大乘起信论》 → 文章内容
“起信三疏”之《海东疏》(元晓大师)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2007-07-09  

大正藏 No. 1844 起信论疏 2卷 / No. 1845 起信论别记

新罗 元晓撰

(本站webmaster说明:元晓大师起信论疏,又称“海东疏”,读本疏必先精熟起信论原文。)


起信论疏上卷 起信论疏下卷 起信论别记(本) 起信论别记(末)

 

起信论海东疏刊行序



  释于大乘起信论之疏。振古凡有三品。曰法藏曰慧远。曰元晓。世谓之本论三师。就中先二疏行于世年已尚矣。是机缘方熟也。今斯疏唯闻有其本。更不阅之者。岁亦深焉。惟时宜未合也。所谓僧传。清凉观公于淮南法藏受海东起信疏义云。个书高出于诸师上者。以应知也。我之论章中往往引用。而未见其全释。所以慵研核其释之始末。因兹同门负帙者。各不能无遗憾矣。近来印氏某语余言。或人咒这锦本。乃许于刻梓而流行。愿垂考点。其言至切。余复想遇时根适至。喜此疏入手。而点头肯受。便捧读订校。虽然天禀驽骀。不获罄力。奚敢覃思。俯祈达人幸为政诸。

  元禄九龙飞丙子之秋日

    洛东智积门下觉眼谨志

 

起信论疏上卷

释元晓撰

  将说此论略有三门。初标宗体。次释题名。其第三者依文显义。第一标宗体者。然夫大乘之为体也。萧焉空寂。湛尔冲玄。玄之又玄之。岂出万像之表。寂之又寂之。犹在百家之谈。非像表也五眼不能见其躯。在言里也四辩不能谈其状。欲言大矣。入无内而莫遗。欲言微矣。苞无外而有余。引之于有。一如用之而空。获之于无。万物乘之而生。不知何以言之。强号之谓大乘。自非杜口大士。目击丈夫。谁能论大乘于离言。起深信于绝虑者哉。所以马鸣菩萨。无缘大悲。伤彼无明妄风。动心海而易漂。愍此本觉真性。睡长梦而难悟。于是同体智力堪造此论。赞述如来深经奥义。欲使为学者暂开一轴。遍探三藏之旨。为道者永息万境。遂还一心之原。所述虽广。可略而言。开二门于一心。总括摩罗百八之广诰。示性净于相染。普综逾阇十五之幽致。至如鹄林一味之宗。鹫山无二之趣。金鼓同性三身之极果。华严璎珞四阶之深因。大品大集旷荡之至道。日藏月藏微密之玄门。凡此等辈中众典之肝心。一以贯之者。其唯此论乎。故下文言。为欲总摄如来广大深法无边义故。应说此论。此论之意。既其如是。开则无量无边之义为宗。合则二门一心之法为要。二门之内。容万义而不乱。无边之义。同一心而混融。是以开合自在。立破无碍。开而不繁。合而不狭。立而无得。破而无失。是为马鸣之妙术。起信之宗体也。然以此论意趣深邃从来释者鲜具其宗。良由各守所习而牵文。不能虚怀而寻旨。所以不近论主之意。或望源而迷流。或把叶而亡干。或割领而补袖。或折枝而带根。今直依此论文。属当所述经本。庶同趣者消息之耳。标宗体竟。次释题名。言大乘者。大是当法之名。广苞为义。乘是寄喻之称。运载为功。总说虽然。于中分别者则有二门。先依经说。后依论明。依经说者。如虚空藏经言。大乘者。谓无量无边无崖故。普遍一切。喻如虚空。广大容受一切众生故。不与声闻辟支佛共故。名为大乘。复次乘者。以正住四摄法为轮。以善净十善业为辐。以净功德资粮为毂。以坚固淳至专意为輨辖钉镊。以善成就诸禅解脱为辕。以四无量为善调。以善知识为御者。以知时非时为发动。以无常苦空无我之音为驱策。以七觉宝绳为[革*付]靷。以净五眼为索带。以弘普端直大悲为旒幢。以四正勤为轫(轸也枝本轮也)以四念处为平直。以四神足为速进。以胜五力为鉴阵。以八圣道为直进。于一切众生无障碍慧明为轩。以无住六波罗密回向萨般若。以无碍四谛度到彼岸。是为大乘。解云。上来以二十句举喻况法以显乘义。又下文云。此乘诸佛所受。声闻辟支佛所观。一切菩萨所乘。释梵护世所应敬礼。一切众生所应供养。一切智者所应赞叹。一切世间所应归趣。一切诸魔不能破坏。一切外道不能测量。一切世间不能与竞。解云。上来以十句对人显大乘也。依论明者有七有三。三种大义。下文当说。言七种者。有二种七。一者如对法论云。由与七种大性相应。故名大乘。何等为七。一境大性。以菩萨道缘百千等无量诸经广大教法为境界故。二行大性。正行一切自利利他广大行故。三智大性。了知广大补特伽罗法无我故。四精进大性。于三大劫阿僧祇耶方便勤修无量难行行故。五方便善巧大性。不住生死及涅槃故。六证得大性。得如来诸力无畏不共佛法等无量无数大功德故。七业大性。穷生死际示现一切成菩提等建立广大诸佛事故(此中前五是因后二是果也)二者显扬论云。大乘性者。谓菩萨乘与七大性。共相应故。说名大乘。云何为七。一法大性。谓十二分教中菩萨藏所摄方便广大之教。二发心大性。谓已发无上正等觉心。三胜解大性。谓于前所说法大性境起胜信解。四意乐大性。谓已超过胜解行地。入净胜意乐地。五资粮大性。成就福智二种大资粮故。能证无上正等菩提。六时大性。谓三大劫阿僧企耶时能证无上正等菩提。七成满大性。谓即无上正等菩提自体所成满菩提自体。比余成满自体尚无与等。何况超胜。瑜伽。地持。皆同此说。瑜伽论云。此中若法大性。乃至若时大性。如是六种。皆是圆证大性之因。圆证大性。是前六种大性之果。解云。如是二种七种大性。其数虽同。建立意别。建立之意。寻之可知。释大乘竟。言起信者。依此论文。起众生信。故言起信。信以决定谓尔之辞。所谓信理实有。信修可得。信修得时有无穷德。此中信实有者。是信体大。信一切法不可得故。即信实有平等法界。信可得者。是信相大。具性功德熏众生故。即信相熏必得归原。信有无穷功德用者。是信用大。无所不为故。若人能起此三信者。能入佛法。生诸功德。出诸魔境。至无上道。如经偈云。信为道元功德母。增长一切诸善根。除灭一切诸疑惑。示现开发无上道。信能超出众魔境。示现无上解脱道。一切功德不坏种。出生无上菩提树。信有如是无量功德。依论得发心。故言起信。所言论者。建立决了可轨文言。判说甚深法相道理。依决判义。名之为论。总而言之。大乘是论之宗体。起信是论之胜能。体用合举。以标题目。故言大乘起信论也。第三消文。文有三分。初三行偈。归敬述意。论曰以下。正立论体。最后一颂。总结回向。初三偈中。即有二意。前之二颂。正归三宝。其后一偈。述造论意。初归敬中有二。归命二字。是能归相。尽十方下。显所归德。能归相者。敬顺义是归义。趣向义是归义。命谓命根。总御诸根。一身之要。唯命为主。万生所重。莫是为先。举此无二之命。以奉无上之尊。表信心极。故言归命。又复归命者还源义。所以者。众生六根。从一心起。而背自原。驰散六尘。今举命总摄六情。还归其本一心之原。故曰归命。所归一心。即是三宝故也。尽十方下。显所归德。此中应说三宝之义。义如别说。今且消文。文中有三。谓佛法僧。宝之内亦有三意。先叹心德。次叹色德。第三句者举人结叹。叹心德中。叹用及体。初言尽十方最胜业者。是叹业用。谓现八相等化众生业。尽十方界。遍三世际。随诸可化。作诸佛事。故言尽十方最胜业。如对法论云。业大性者。穷生死际。示现一切成菩提等。建立广大诸佛事故。彼举三世。此显十方也。言遍智者。是叹智体。所以业用周于十方者。由其智体无所不遍故也。智体周遍。故言遍智。如摄论云。犹如虚空。遍一切色际。无生住灭变异。如来智亦尔。遍一切所知。无倒无变异故。叹心德竟。次叹色德。于中亦二。色无碍者。叹色体妙。言自在者。叹色用胜。初言色体者。如来色身。万行所成。及不思议熏习所成。虽有妙色。而无障碍。一相一好。无际无限。故言道色无碍。如华严经言。求空边际犹可得。佛一毛孔无崖限。佛德如是不思议。是名如来净知见故虽无质碍。而有方所示现之义。故得名色而无碍也。言自在者。叹其色用。谓五根互用。十身相作等。故言色自在。五根互用者。如涅槃经八自在中说。十身相作者。如华严经十地品说。叹色德竟。救世大悲者者。是第三句举人结叹。佛犹大长者。以众生为子。入三界火宅。救诸焚烧苦。故言救世。救世之德。正是大悲。离自他悲。无缘之悲。诸悲中胜。故言大悲。佛地所有万德之中。如来唯用大悲为力。故偏举之。以显佛人。如增一阿含云。凡圣之力有其六种。何等为六。小儿以啼为力。欲有所说。要当先啼。女人以嗔恚为力。依嗔恚已。然后所说。沙门婆罗门以忍为力。常念下于人。然后自陈。国王以憍慢为力。以此豪势而自陈说。阿罗汉以专精为力。而自陈说。诸佛世尊以大悲为力。弘益众生故。是知诸佛偏以大悲为力。故将表人名大悲者。上来三句叹佛宝竟。此下二句。次显法宝。及彼身体相者。谓前所说如来之身。即是报佛。正用法界以为自体。故言彼身之体相也。此是举佛而取其法。下句正出法宝体相。言法性者。所谓涅槃。法之本性。故名法性。如智度论云。法名涅槃无戏论法。性名本分种。如黄石金性。白石银性。如是一切法中有涅槃性。故言法性。言真如者。无遣曰真。无立曰如。如下文云。此真如体无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无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当知一切法不可说不可念。故名为真如。所言海者。寄喻显法。略而说之。海有四义。一者甚深。二者广大。三者百宝无穷。四者万像影现。真如大海当知亦尔。永绝百非故。苞容万物故。无德不备故。无像不现故。故言法性真如海也。如华严经言。譬如深大海。珍宝不可尽。于中悉显现。众生形类像。甚深因缘海。功德宝无尽。清净法身中。无像而不现故。叹法宝竟。此下二句。叹其僧宝。言无量功德藏者。举德取人。谓地上菩萨。随修一行。万行集成。其一一行皆等法界。无有限量。积功所得。以之故言无量功德。如是功德。总属菩萨。人能摄德。故名为藏。次言如实修行等者正叹行德。依宝性论。约正体智名如实行。其后得智名为遍行。今此中言如实修行。举正体智。次言等者。取后得智。若依法集经说。总括万行始终。通为二句所摄。谓如实修行。及不放逸。如彼经言。如实修行者。谓发菩提愿。不放逸者。谓满足菩提愿。复次如实修行者。谓修行布施。不放逸者。谓不求报。如是持净戒。成就不退。或修忍辱行。得无生忍。求一切善根而不疲倦。舍一切所作事。修禅定不住禅定。满足智慧不戏论诸法。如其次第。如实修行及不放逸。乃至广说。今言如实修行者。即摄发菩提愿乃至满足智慧。次言等者。取不放逸。即是满足菩提愿。乃至不戏论诸法也。归敬三宝竟在前。此下一颂述造论大意。造论大意不出二种。上半明为下化众生。下半显为上弘佛道。所以众生长没生死之海不趣涅槃之岸者。只由疑惑邪执故也。故今下化众生之要。令除疑惑而舍邪执。泛论疑惑。乃有多途。求大乘者所疑有二。一者疑法。障于发心。二者疑门。障于修行。言疑法者谓作此疑。大乘法体为一为多。如是其一。则无异法。无异法故。无诸众生。菩萨为谁发弘誓愿。若是多法。则非一体。非一体故。物我各别。如何得起同体大悲。由是疑惑。不能发心。言疑门者。如来所立教门众多。为依何门初发修行。若共可依。不可顿入。若依一二。何遣何就。由是疑故。不能起修行。故今为遣此二种疑。立一心法。开二种门。立一心法者。遣彼初疑。明大乘法唯有一心。一心之外更无别法。但有无明迷自一心。起诸波浪流转六道。虽起六道之浪。不出一心之海。良由一心动作六道。故得发弘济之愿。六道不出一心。故能起同体大悲。如是遣疑。得发大心也。开二种门者。遣第二疑。明诸教门虽有众多。初入修行不出二门。依真如门修止行。依生灭门而起观行。止观双运。万行斯备。入此二门。诸门皆达。如是遣疑。能起修行也。舍邪执者。有二邪执。所谓人执。及与法执。舍此二义。下文当说。下化众生竟在于前也。此下二句。上弘佛道。除彼二边之疑。得起决定之信。信解大乘唯是一心。故言起大乘正信也舍前二执分别。而得无分别智。生如来家。能绍佛位。故言佛种不断故也。如论说云。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慧能度。故举信智。明弘佛道。偈首言为。下结云故者。为明二意故。造此论也。归敬述意竟。此下第二正立论体。在文有三。一者总标许说。二者举数开章。三者依章别解。文处可见。初中言有法者。谓一心法。若人能解此法。必起广大信根。故言能起大乘信根。信根之相。如题名说。信根既立。即入佛道。入佛道已。得无穷宝。如是大利。依论而得。是故应说。总标许说竟在于前。说有五分以下第二举数开章。有五分者。是举章数。云何以下。列其章名。因缘分者。非无所以。而造论端。智者所为。先应须知故。立义分者。因缘既陈。宜立正义。若不略立。不知宗要故。解释分者。立宗既略。次应广辩。若不开释。义理难解故。修行信心分者。依释起信。必应进修。有解无行。不合论意故。劝修利益分者。虽示修行信心法门。薄善根者不肯造修。故举利益。劝必应修。故言劝修利益分也。此下第三依章别解即为五分。初中有二。先牒章名。次显因缘。显因缘中。有二问答。一者直显。二者遣疑。初问可见。答中有三。总标。别释。后还总结。第二别解。八因缘中。初一是总相因。后七是别相因。初言总相。有其二义。一者凡诸菩萨有所为作。每为众生离苦得乐。非独在此造论因缘。故曰总相。二者此因虽望立义分文作缘。然彼立义分。总为解释分等作本。此因亦通为彼作缘依是义故。亦解总相。言离一切苦者。分段变易一切苦也。究竟乐者。无上菩提大涅槃乐也。非求世间者。不望后世人天富乐也。名利恭敬者。不求现在虚伪之事也。此下七种是其别因。唯为此论而作因故。望下七处作别缘故。第二因者。解释分内有三段中。为二段而作因缘。谓显示正义。对治邪执。显示正义之中说云。依一心法有二种门。是二种门皆各总摄一切诸法。当知即是如来所说一切法门之根本义。以是一心二门之内。无一法义而所不摄故。故言为欲解释如来根本之义也。彼第二段对治邪执者。即令众生舍离人法二种谬执。故言为令众生正解不谬故也。第三因者。为解释分内第三段文而作因缘。彼文分别发趣道相。令利根者决定发心进趣大道。堪任住于不退位故。故言为令善根乃至不退信故。第四因者。为下修行信心分初四种信心及四修行之文而作因缘。故言为令修习信心故也。第五因者。为下第四修行末云。复次若人虽修信心。以从先世来多有重恶业障以下。说除障法五行许文而作因缘。故言为示方便消恶业障乃至出邪网故。第六因者。为彼云何修行止观以下。乃至止观不具则无能入菩提之道。三纸许文而作因缘。故言修习止观乃至心过故。第七因者。为彼修行信心分末云。复次众生初学是法以下。劝生净土八行许文而作因缘。故言为示专念方便生于佛前等也。第八因者。为彼第五劝修利益分文而作因缘。故言为示利益劝修行故。次言有如是等因缘所以造论者。第三总结也。直显因缘竟在于前。此下遣疑。有问有答。问中言经中具有此法者。谓依前八因所说之法。如立义分所立法义。乃至劝修分中所示利益。如是等诸法。经中具说。皆为众生离苦得乐。而今更造此论重说彼法者。岂非为求名利等耶。以之故言何须重说。是举疑情而作问也。答中有三。略答。广释。第三略结答。答中言修多罗中虽有此法者。与彼问辞也。根行不等受解缘别者。夺其疑情也。经论所说虽无别法。而受解者根行不同。或有依经不须论者。或有依论不须经者。故为彼人必须造论。答意如是。次则广显。于中有二。先明佛在世时说听俱胜。后显如来灭后根缘参差。初中言如来在世众生利根者。明听人胜。能说之人色心业胜者。显说者胜。圆音一演者。成说者胜。异类等解者。成听人胜。则不须论者。结俱胜义。此言圆音。即是一音。一音圆音。其义云何。昔来诸师说者不同。有师说云。诸佛唯是第一义身。永绝万像。无形无声。直随机现无量色声。犹如空谷无声。随呼发响。然则就佛言之。无音是一。约机论之。众音非一。何意说言一音圆音者。良由一时一会异类等解。随其根性各得一音。不闻余声。不乱不错。显是音奇特。故名一音。音遍十方。随机熟处无所不闻。故名圆音。非谓如空遍满无别韵曲。如经言随其类音普告众生。斯之谓也。或有说者。就佛言之。实有色声。其音圆满。无所不遍。都无宫商之异。何有平上之殊。无异曲故名为一音。无不遍故说为圆音。但由是圆音作增上缘。随根差别现众多声犹如满月唯一圆形。随器差别而现多影。当知此中道理亦尔。如经言。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故。或有说者。如来实有众多音声。一切众生所有言音。莫非如来法轮声摄。但此佛音无障无碍。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切即一。故名一音。一即一切。故名圆音。如华严经言。一切众生语言法。一言演说尽无余。悉欲解了净密音。菩萨因是初发心故。又此佛音不可思议。不但一音言即一切音。亦于诸法无不等遍。今且略举六双。显其等遍之相。一者等于一切众生及一切法。二者等于十方诸刹及三世诸劫。三者等于一切应身如来及一切化身诸佛。四者等于一切法界及虚空界。五者等于无碍相入界及无量出生界。六者等于一切行界及寂静涅槃界。此义如华严经三种无碍中说。随一一声等此六双。而其音韵恒不杂乱。若音于此六双有所不遍。则音非圆。若由等遍失其音曲。则圆非音。然今不坏曲而等遍。不动遍而差韵。由是道理。方成圆音。此非心识思量所测。以是法身自在义故。一音之义略说如是。且止余论。还释本文。此下第二明佛灭后根行参差。于中别出四种根性。初二依经而得解者后二依论方取解者。初中言能以自力广闻而取解者者。依广经闻得解佛意。而不须论。故言自力也。第二中言亦以自力少闻而多解者者。未必广闻诸经文言。而能深解诸经意致。亦不须论。故言自力。第三中言无自心力者。直依佛经则不能解。故言无力。因于智度瑜伽等论。方解佛经所说意趣。故言因于广论得解者。第四中言复以广论文多为烦者。虽是利根而不忍繁。此人唯依文约义丰之论。深解佛经所说之旨。故言心乐总持少文而摄多义能取解者。此四中。前三非今所为。今所为者在第四人也。如是以下。第三结答。言如是者。通举前四种人。此论以下。别对第四之人。结明必应须造论意。今此论者。文唯一卷。其普摄一切经意。故言总摄如来广大深法无边义故。彼第四品乐总持类。要依此论乃得悟道。以之故言应说此论也。此下第二说立义分。文中有二。一者结前起后。摩诃以下。第二正说。立二章门。谓法与义。法者是大乘之法体。义者是大乘之名义。初立法者。起下释中初释法体之文。次立义者。起下复次真如自体相者以下释义文也。初立法中亦有二立。一者就体总立。起下释中初总释文。二者依门别立。起下言真如者以下别释文也。初中所言法者谓众生心者。自体名法。今大乘中一切诸法皆无别体。唯用一心为其自体。故言法者谓众生心也。言是心即摄一切者。显大乘法异小乘法。良由是心通摄诸法。诸法自体唯是一心。不同小乘一切诸法各有自体。故说一心为大乘法也。何以故下。依门别立。此一文内含其二义。望上释总义。望下立别门。然心法是一。大乘义广。以何义故。直依是心显大乘义。故言何以故。下释意云。心法虽一。而有二门。真如门中有大乘体。生灭门中有体相用。大乘之义莫过是三。依一心显大乘义也。言是心真如者。总举真如门。起下即是一法界以下文也。次言相者。是真如相。起下复次真如者依言说分别有二种以下文也。言是心生灭者。总举生灭门。起下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以下文。言因缘者。是生灭因缘。起下复次生灭因缘以下文也。次言相者。是生灭相。起下复次生灭者以下文也。言能示摩诃衍自体者。即是生灭门内之本觉心。生灭之体。生灭之因。是故在于生灭门内。然真如门中直言大乘体。生灭门中乃云自体者。有深所以。至下释中。其义自显也。言相用者含有二义。一者能示如来藏中无量性功德相。即是相大义。又示如来藏不思议业用。即是用大义也。二者真如所作染相名相。真如所起净用名用。如下文言真如净法实无于染。但以无明而熏习故则有染相。无明染法本无净用。但以真如而熏习故则有净用也。立法章门竟在于前。此下第二立义章门。于中亦二。初明大义次显乘义。此亦起下释中之文。至彼文处。更相属当。大义中。体大者在真如门。相用二大在生灭门。生灭门内亦有自体。但以体从相。故不别说也。言如来藏具足无量性功德者。二种藏内。不空如来藏。二种藏中。能摄如来藏。性功德义及用大义。至下释中当广分别。乘义中有二句。一切诸佛本所乘故者。立果望因以释乘义也。一切菩萨皆乘此法到如来地故者。据因望果以释乘义也。解释分中。在文亦二。一者结前起后。二者正释。正释中有三。一者举数总标。二者依数开章。三者依章别解。开章中。言显示正义者。正释立义分中所立也。对治邪执。发趣道相者。是明离邪就正门也。别解之中。即有三章。初释显示正义分中。大分有二。初正释义。示后入门。正释之中。依上有二。初释法章门。后释义章门。初中亦二。一者总释。释上总立。二者别解。解上别立。初中言依一心法有二种门者。如经本言。寂灭者名为一心。一心者名如来藏。此言心真如门者。即释彼经寂灭者名为一心也。心生灭门者。是释经中一心者名如来藏也。所以然者。以一切法无灭。本来寂静。唯是一心。如是名为心真如门。故言寂灭者名为一心。又此一心体有本觉。而随无明动作生灭。故于此门如来之性隐而不显。名如来藏。如经言如来藏者是善不善因。能遍兴造一切趣生。譬如伎儿变现诸趣。如是等义在生灭门。故言一心者名如来藏。是显一心之生灭门。如下文言。心生灭者。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乃至此识有二种义。一者觉义。二者不觉义。当知非但取生灭心为生灭门。通取生灭自体及生灭相。皆在生灭门内义也。二门如是。何为一心。谓染净诸法其性无二。真妄二门不得有异。故名为一。此无二处。诸法中实。不同虚空。性自神解。故名为心。然既无有二。何得有一。一无所有。就谁曰心。如是道理。离言绝虑。不知何以目之。强号为一心也。言是二种门皆各总摄一切法者。释上立中是心即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上直明心摄一切法。今此释中显其二门皆各总摄。言以是二门不相离故者。是释二门各总摄义。欲明真如门者染净通相。通相之外无别染净。故得总摄染净诸法。生灭门者别显染净。染净之法无所不该。故亦总摄一切诸法。通别虽殊。齐无所遣。故言二门不相离也。总释义竟。心真如者以下释上别立。别释二门。即为二分。真如门中。亦有二意。初释真如。后释如相。又复初是总释。后是别解。又初文明不可说。显理绝言。后文明可得说。显不绝言。问。理实而言。为绝为不绝若不绝言者。正体离言。即通于理。若实绝言。后智带言。即倒于理。又若不绝。则初段论文斯为漫语。若实绝言。则后段论文徒为虚设。如说虚空为金银等。解云。是故当知。理非绝言。非不绝言。以是义故。理亦绝言。亦不言绝。是则彼难无所不审。且止傍论。还释本文。初文有三。一者略标。二者广释。其第三者往复除疑。略标中言即是一法界者。是举真如门所依之体。一心即是一法界故。此一法界通摄二门。而今不取别相之门。于中但取总相法门。然于总相有四品中。说三无性所显真如。故言大总相。轨生真解。故名为法。通入涅槃。故名为门。如一法界举体作生灭门。如是举体为真如门。为显是义。故言体也。此下广释。于中有二。一者显真如体。二者释真如名。初中有三。一者当真实性以显真如。二者对分别性而明真如绝相。三者就依他性以显真如离言。初中言心性者。约真如门论其心性。心性平等。远离三际。故言心性不生不灭也。第二中有二句。初言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者。是举遍计所执之相。次言若离心念即无一切境界相者。对所执相显无相性。犹如空华。唯依眼病而有华相。若离眼病。即无华相。唯有空性。当知此中道理亦尔。第三中有三句。先约依他性法以明离言绝虑。次依离绝之义以显平等真如。后释平等离绝所以。初中言是故一切法者。谓从缘生依他起法。离言说相者。非如音声之所说故。离名字相者。非如名句之所诠故。离心缘相者。名言分别所不能缘故。如虚空中鸟迹差别。谓随鸟形空相显现。显现之相实有差别。而离可见之相差别。依他起法当知亦尔。随诸熏习差别显现。而离可言之性差别。既离可言可缘差别。即是平等真如道理。故言毕竟平等。乃至故名真如。此是第二显真如平等。以一切下。释其所以。所以真如平等离言者。以诸言说唯是假名。故于实性不得不绝。又彼言说但随妄念。故于真智不可不离。由是道理故说离绝。故言乃至不可得故。显体文竟。此下释名于中亦三。初标立名之意。所谓因言遣言。犹如以声止声也。次正释名。此真如体无有可遣者。非以真体遣俗法故。以一切法悉皆真故者。依他性一切诸法。离假言说。故悉是真。悉是真者。不坏差别即是平等。是平等故。无别可立。故言一切皆同如故。当知以下。第三结名。直显真如竟在于前。问曰以下往复疑问中。言云何随顺者。是问方便。而能得入者。是问正观。答中次第答此二问。初中言虽说虽念者。明法非无。以离恶取空见故。无有能说可说等者。显法非有。离执著有见故。能如是知。顺中道观。故名随顺。第二中言离于念者。离分别念。名得入者。显入观智也。复次以下第二明真如相。在文有三。一者举数总标。二者依数开章。三者依章别解。别解中即有二。先明空中。即有三句。略明。广释。第三总结。初中言一切染法不相应者。能所分别不相应故。离一切法差别相者。离所取相故。以无虚妄心念故者。离能取见故。即以离义而释空也。广释之中。明绝四句。四句虽多。其要有二。谓有无等及一异等。以此二四句摄诸妄执。故对此二以显真空。如广百论云。复次为显世间所执诸法皆非真实。及显外道所执不同。故说颂曰。有非有俱非。一非一双泯。随次应配属。智者达非真。释曰。一切世间色等句义。言说所表。心慧所知。情执不同。略有四种。谓有。非有。俱许。俱非。随次如应配四邪执。谓一。非一。双许。双非。数论外道执有等性与诸法一。即当有句。此执非真。所以者何。若青等色与色性一。应如色性其体皆同。五乐等声与声性一。应如声性其体皆同。眼等诸根与根性一。应如根性其体皆同。应一一根取一切境。应一一境对一切根。又一切法与有性一。应如有性其体皆同也。胜论外道说有等性与诸法非一。当非有句。此亦非真。所以者何。若青等色与色性异。应如声等非眼所行。声等亦尔。又一切法异有性者。应如兔角其体本无。乃至广破。无惭外道执有等性与彼诸法亦一亦异。当于亦有亦非有句。此亦非真。所以者何。若有性等与色等一。同数论过。与色等异。同胜论失。一异二种性相相违。而言体同。理不成立。一应非一。以即异故如异。异应非异。以即一故如一。乃至广破。邪命外道执有性等与彼诸法非一非异。当于非有非非有句。此亦非真。所以者何。汝此所说非一异者。为俱是遮。为偏有表。若偏有表。应不双非若俱是遮应无所执。有遮有表。理互相违。无遮无表。言成戏论。乃至广破。如是世间起四种谤。谓有。非有。双许。双非。如次增益。损减。相违。戏论。是故世间所执非实。今此文中。非有相。是遣初句。非无相者。遣第二句。非非有相非非无相者。遣第四句。非有无俱者。遣第三句。二句前后。随论者意。皆有道理。不相伤也。一异四句。准释可知。乃至以下。第三总结。于中二句。从此以下。乃至曰为空。是顺结也。若离以下。是反结也。释不空中。亦有三句。初牒空门。谓言已显法体空无妄故。次显不空。即是真心乃至则名不空故。亦无有相以下。第三明空不空无二差别。虽曰不空。而无有相。是故不空不异于空。以离分别所缘境界。唯无分别所证相应故也。此下第二释生灭门。于中有二。初正广释复次有四种熏习以下。因言重显。初中有三。一者释上立义分中是心生灭。二者复次生灭因缘以下。释上生灭因缘。三者复次生灭相以下。释上生灭相。初中有二。一者就体总明。二者依义别解。初中三句。一者标体。二者辩相。三者立名。初中言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者。自性清净心。名为如来藏。因无明风动作生灭。故说生灭依如来藏。如四卷经言。如来藏为无始恶习所熏。名为识藏。又言刹那者名为识藏故。所谓以下。第二辩相。不生不灭者。是上如来藏。不生灭心动作生灭。不相舍离。名与和合。如下文言。如大海水因风波动。水相风相不相舍离。乃至广说。此中水之动是风相。动之湿是水相。水举体动。故水不离风相。无动非湿。故动不离水相。心亦如是。不生灭心举体动。故心不离生灭相。生灭之相莫非神解。故生灭不离心相。如是不相离。故名与和合。此是不生灭心与生灭和合。非谓生灭与不生灭和合也。非一非异者。不生灭心举体而动。故心与生灭非异。而恒不失不生灭性。故生灭与心非一。又若是一者。生灭识相灭尽之时。心神之体亦应随灭。堕于断边。若是异者。依无明风熏动之时。静心之体不应随缘。即堕常边。离此二边。故非一非异。如四卷经云。譬如泥团微尘。非异非不异。金庄严具亦如是。若泥团微尘异者。非彼所成。而实彼成。是故非异。若不异者。泥团微尘应无差别。如是转识藏识真相若异者。藏识非因若不异者。转识灭藏识亦应灭。而自真相实不灭。是故非自真相识灭。但业相灭。今此论主正释彼文。故言非一非异此中业识者。因无明力不觉心动。故名业识。又依动心转成能见。故名转识。此二皆在梨耶识位。如十卷经言。如来藏即阿梨耶识。共七识生。名转灭相。故知转相在梨耶识。自真相者。十卷经云中真名自相。本觉之心。不藉妄缘。性自神解名自真相。是约不一义门说也。又随无明风作生灭时。神解之性与本不异。故亦得名为自真相。是依不异义门说也。于中委悉。如别记说也。第三立名。名为阿梨耶识者。不生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故总名为阿梨耶识翻名释义。是如楞伽宗要中说就体总明竟在于前。此下第二依义别解。此中有三。一开义总标。略明功能。二依义别释。广显体相。三明同异。初中言此识有二种义能摄一切法生一切法者。能摄之义如前广说。然上说二门各摄一切。今此明一识含有二义。故此一识能摄一切。不言二义各摄一切。以此二义唯在生灭门内说故。如是二义不能各摄一切法故。又上二门但说摄义。以真如门无能生义故。今于此识亦说生义。生灭门中有能生义故。此义云何。由不觉义熏本觉故生诸染法。又由本觉熏不觉故生诸净法。依此二义通生一切。故言识有二义生一切法。此文即起下有四种熏习以下文也。当知一心义宽。总摄二门。此识义狭。在生灭门。此识二义既在一门。故知门宽而义狭也。引经释义如别记也。第二广中有三。初言云何为二者。问数发起。次言觉义不觉义者。依数列名。所言以下。第三别解。先释觉义。后解不觉。觉中有二。先略。后广。略中亦二。先本。后始。明本觉中。亦有二句。先明本觉体。后释本觉义。初中言心体离念者。谓离妄念。显无不觉也。等虚空界者非唯无闇。有慧光明遍照法界平等无二。如下文云。有大智慧光明义故。遍照法界义故。何以故下。第二释义。是对始觉释本觉义。明本觉竟。次释始觉。于中有二。先显亦对本觉不觉起义。后对不觉释始觉义。此中大意。欲明始觉待于不觉。不觉待于本觉。本觉待于始觉。既互相待。则无自性。无自性者。则非有觉。非有觉者。由互相待。相待而成。则非无觉。非无觉故。说名为觉。非有自性名为觉也。略明二觉竟在于前。此下第二广释二觉。于中先释始觉。后广本觉。初中有三。一者总标满不满义。二者别解始觉差别。三者总明不异本觉。总标中言觉心源故名究竟觉者。在于佛地。不觉心源故非究竟觉者。金刚已还也。次别解中。约四相说。此中先明四相。然后消文。问。此中四相。为当同时。为是前后。此何所疑。若同时那。论说四相觉时差别。若前后那。下言四相俱时而有。或有说者。此依萨婆多宗四相。四体同时。四用前后。用前后故。觉时差别。体同时故。名俱时而有。或有说者。是依成实前后四相。而言俱时而有者。以本觉望四相。则无四相前后差别。故言俱时而有。皆无自立。或有说者。此是大乘秘密四相。觉四相时。前后浅深。所觉四相。俱时而有。是义云何。夫心性本来离生灭相。而有无明迷自心性。由违心性离于寂静。故能生起动念四相。四相无明和合力故。能令心体生住异灭。如似小乘论议之中。心在未来未迳生灭。而由业力引于四相。能令心法生住异灭。大乘四相当知亦尔。如经言。即此法身。为诸烦恼之所漂动。往来生死。名为众生。此论下文云自性清净心因无明风动。正谓此也。总说虽然。于中分别者。四相之内各有差别。谓生三。住四。异六。灭七。生相三者。一名业相。谓由无明不觉念动。虽有起灭。见相未分。犹如未来生相将至正用之时。二者转相。谓依动念转成能见。如未来生至正用时。三者现相。谓依能见现于境相。如未来生至现在时。无明与此三相和合。动一心体随转至现。犹如小乘未来藏心。随其生相转至现在。今大乘中如来藏心随生至现。义亦如是。此三皆是阿梨耶识位所有差别。于中委悉。下文当说。是名甚深三种生相。住相四者。由此无明与生和合。迷所生心无我我所。故能生起四种住相。所谓我痴我见我爱我慢。如是四种依生相起能相心体。令至住位内缘而住。故名住相。此四皆在第七识位。异相六者。无明与彼住相和合。不觉所计我我所空。由是能起六种异相。所谓贪嗔痴慢疑见。如新论云。烦恼自性唯有六种。此之谓也。无明与此六种和合。能相住心令至异位外向攀缘。故名异相。此六在于生起识位。灭相七者。无明与此异相和合。不觉外尘违顺性离。由此发起七种灭相。所谓身口七支恶业。如是恶业。能灭异心令堕恶趣。故名灭相。犹如小乘灭相。灭现在心。令入过去。大乘灭相当知亦尔。由是义故。四相生起。一心流转。一切皆因根本无明。如经言无明住地其力最大。此论云当知无明力能生一切染法也。又所相之心。一心而来。能相之相。无明所起。所起之相。随其所至。其用有差别。取尘别相。名为数法。良由其根本无明违平等性故也。其所相心。随所至处。每作总主。了尘通相。说名心王。由其本一心是诸法之总源故也。如中边论云。唯尘智名心。差别名心法。长行释云。若了尘通相名心。取尘别相名为心法。瑜伽论中亦同是说。以是义故。诸外道等多于心王计为宰主作者受者。由不能知其无自性随缘流转故也。总此四相名为一念。约此一念四相。以明四位阶降。欲明本依无明不觉之力。起生相等种种梦念。动其心源。转至灭相。长眠三界。流转六趣。今因本觉不思议熏。起厌乐心。渐向本源。始息灭相乃至生相。朗然大悟。觉了自心本无所动。今无所静。本来平等。住一如床。如经所说梦度河喻。此中应广说大意如是。次消其文。约于四相以别四位。四位之中各有四义。一能觉人。二所觉相。三觉利益。四觉分齐。初位中言如凡夫人者。是能觉人位在十信也。觉知前念起恶者。显所觉相。未入十信之前。具起七支恶业。今入信位。能知七支实为不善。故言觉知前念起恶。此明觉于灭相义也。能止后念令不起者。是觉利益。前由不觉。起七支恶念。今既觉故。能止灭相也。言虽复名觉即是不觉者。明觉分齐。虽知灭相实是不善。而犹未觉灭相是梦也。第二位中言如二乘观智初发意菩萨等者。十解以上三贤菩萨。十解初心。名发心住。举此初人。兼取后位。故言初发意菩萨等。是明能觉人也。觉于念异者。明所觉相。如前所说六种异相。分别内外计我我所。此三乘人了知无我。以之故言觉于念异。欲明所相心体无明所眠。梦于异相。起诸烦恼。而今与智慧相应。从异相梦而得微觉也。念无异相者。是觉利益。既能觉于异相之梦。故彼六种异相永灭。以之故言念无异相也。舍粗分别执着相故名相似觉者。是觉分齐。分别违顺起贪嗔等。是名粗分别执着相。虽舍如是粗执着想。而犹未得无分别觉。故名相似觉也。第三位中法身菩萨等者。初地以上十地菩萨。是能觉人也。觉于念住者。住相之中。虽不能计心外有尘。而执人法内缘而住。法身菩萨通达二空。欲明所相心体前觉异相。而犹眠于住相之梦。今与无分别智相应。从住相梦而得觉悟。故言觉于念住。是所觉相也。念无住相者。四种住相灭而不起。是觉利益也。以离分别粗念相者。人我执。名分别简前异相之粗分别。故不名粗。法我执。名为粗念。异后生相之微细念。故名粗念。虽复已得无分别觉而犹眠于生相之梦。故名随分觉。是觉分齐也。第四位中如菩萨尽地者。谓无垢地。此是总举。下之二句。别明二道。满足方便者。是方便道。一念相应者。是无间道。如对法论云。究竟道者。谓金刚喻定。此有二种。谓方便道摄。无间道摄。是明能觉人也。觉心初起者。是明所觉相。心初起者。依无明有生相。相心体令动念。今乃证知离本觉无不觉。即动念是静心。故言觉心初起。如迷方时谓东为西。悟时乃知西即是东。当知此中觉义亦尔也。心无初相者。是明觉利益。本由不觉。有心元起。今既觉故。心无所起。故言心无初相。前三位中虽有所离。而其动念犹起未尽。故言念无住相等。今究竟位。动念都尽。唯一心在。故言心无初相也。远离以下。明觉分齐。于中二句。初正明觉分齐。是故以下。引经证成。业相动念。念中最细。名微细念。此相都尽。永无所余。故言远离。远离之时。正在佛地。前来三位。未至心源。生相未尽。心犹无常。今至此位。无明永尽。归一心源。更无起动。故言得见心性。心即常住。更无所进。名究竟觉。又复未至心源。梦念未尽。欲灭此动。望到彼岸。而今既见心性。梦想都尽。觉知自心本无流转。今无静息。常自一心。住一如床故言得见心性。心即常住。如是始觉不异本觉。由是道理名究竟觉。此是正明觉分齐也。引证中。言能观无念者则为向佛智故者。在因地时。虽未离念。而能观于无念道理。说此能观为向佛地。以是证知佛地无念。此是举因而证果也。若引通说因果文证者。金鼓经言。依诸伏道起事心灭。依法断道依根本心灭。依胜拔道根本心尽。此言诸伏道者。谓三十心。起事心灭者。犹此论中舍粗分别执着想。即是异相灭也。法断道者。在法身位。依根本心灭者。犹此中说舍分别粗念相。即是住相灭也。胜拔道者。金刚喻定。根本心尽者。犹此中说远离微细念。是谓生相尽也。上来别明始觉差别。又心起者以下。第三总明始觉不异本觉。此中有二。一者重明究竟觉相。二者正明不异本觉。初中有三。一者直显究竟相。二者举非觉显是觉。三者对境广显智满。初中言又心起者者。牒上觉心初起之言。非谓觉时知有初相。故言无有初相可知。而说觉心初起相者。如觉方时知西是东。如是如来觉心之时。知初动相即本来静。是故说言即谓无念也。是故以下。举非显是。如前所说无念是觉。是故有念不得名觉。是即金刚心以还一切众生未离无始无明之念。依是义故不得名觉。然前对四相之梦差别。故说渐觉。今约无明之眠无异。故说不觉。如仁王经言。始从伏忍至顶三昧。照第一义谛。不名为见。所谓见者。是萨婆若故。若得以下。对境显智。若至心原得于无念。即能遍知一切众生一心动转四相差别。故言即知心相生住异灭。次言以无念等故者。释成上义。此中有疑云。佛得无念。众生有念有无隔别。云何无念能知有念作如是疑。故遣之云。众生有念本来无念。得无念与彼平等。故言以无念等故。是明既得平等无念。故能遍知诸念四相也。此下第二正明无异。虽曰始得无念之觉。而觉四相本来无起。待何不觉而有始觉。故言实无始觉之异。下释此义。四相俱有为心所成。离一心外无别自体。故言俱时而有皆无自立。皆无自立。故本来平等。同一本觉也。复次以下广本觉。于中有二。先明随染本觉。后显性净本觉。初中有三。一者总标。二者列名。三者辨相。初中言生二种相者。如是二种相。在随动门。故言生也。此二不离性净本觉。故言与彼不相舍离。第二列名中。言智净相者。正明随染本觉之相。不思议业相者。明此本觉还净时业也。第三辨相中。先辨智净相。于中有三。法。喻。与合。法中有二。直明。重显。初中言法力熏习者。谓真如法内熏之力。依此熏力修习资粮。得发地上如实修行。至无垢地满足方便。由是能破和合识内生灭之相。显其不生不灭之性。故言破和合识相显现法身。此时能灭相续心中业相转相。令其随染本觉之心。遂得归源。成淳净智。故言灭相续心相智淳净故。此中相续识者。犹是和合识内生灭之心。但为显现法故说破和合识。为成应身净智。故说灭相续识相。然不灭相续心。但灭相续心之相也。如经说言。是故大慧。诸识自相灭。自相灭者业相灭。若自相灭者。不异外道断见戏论。诸外道说。离诸境界。相续识灭。相续识灭已。即灭诸识。大慧。若相续识灭者。无始世来诸识应灭。乃至广说也。此义云何以下。重显前说灭不灭义。一切心识之相皆是无明者。谓业识转识等诸识相。无明所起。皆是不觉。以之故言皆是无明。如是诸识不觉之相。不离随染本觉之性。以之故言不离觉性。此无明相。与本觉性。非一非异。非异故非可坏。而非一故非不可坏。若依非异非可坏义。说无明转即变为明。若就非一非不可坏之义。说无明灭觉性不坏。今此文中依非一门。故说灭相续心相也。喻中言水非动性者。明今之动非自性动。但随他动。若自性动者。动相灭时。湿性随灭。而随他动。故动相虽灭。湿性不坏也。合中言无明灭者。本无明灭。是合风灭也。相续即灭者。业识等灭。合动相灭也。智性不坏者。随染本觉神解之性名为智性。是合湿性不坏也。次释不思议业相中。依智净者。谓前随染本觉之心。始得淳净。是始觉智。依此智力现应化身。故言无量功德之相。此所现相。无始无终。相续不绝。故言无断。如金鼓经言。应身者。从无始生死相续不断故。一切诸佛不共之法能摄持故。众生不尽用亦不尽。故说常住。宝性论云。何者成就自身利益。谓得解脱。远离烦恼障智障。得无障碍清净法身。是名成就自身利益。何者成就他身利益。既得成就自身利益已。无始世来。自然依彼二种佛身。示现世间自在力行。是名成就他身利益。问。始得自利已。方起利他业。云何利他说无始耶。解云。如来一念。遍应三世。所应无始故。能应则无始。犹如一念圆智。遍达无边三世之境。境无边故。智亦无边。无边之智所现之相。故得无始亦能无终。此非心识思量所测。是故名为不思议业也。复次以下次明性净本觉之相。于中有二。一者总标。二者别解。初中言与虚空等者。无所不遍故。犹如净镜者离垢现影故。四种义中。第一第三。依离垢义以况净镜。第二第四。依现像义亦有净义也。别解之中。别显四种。此中前二在于因性。其后二种在于果地。前二种者。明空与智。如涅槃经言。佛性者第一义空。第一义空名为智慧。智者见空及与不空。愚者不见空与不空。乃至广说。今此初中言远离一切心境界相者。即显彼经第一义空也。无法可现非觉照义者。是释不见空与不空也。第二中言一切世间境界悉于中现者。是释彼经智慧者见空及与不空。如彼经言。空者一切生死。不空者谓大涅槃故。此中但现生死境界。既现于镜。故言不出。而不染镜。故曰不入。随所现像。同本觉量。等虚空界。遍三世际。故无念念之失。亦无灭尽之坏。故言不失不坏常住一心等也。上来明其净镜之义。又一切下。释因熏习义也。第三中言出于二碍淳净明者。是明前说因熏习镜出缠之时为法身也。第四中言依法出离故遍照众生心者。即彼本觉显现之时。等照物机。示现万化。以之故言随念示现。此与前说不思议业有何异者。彼明应身始觉之业。此显本觉法身之用。随起一化。有此二义。总说虽然。于中分别者。若论始觉所起之门。随缘相属而得利益。由其根本随染本觉。从来相关有亲疏故。论其本觉所显之门。普益机熟不简相属。由其本来性净本觉。等通一切无亲疏故。广觉义竟。次释不觉。于中有三。先明根本不觉。次显枝末不觉。第三总结本末不觉。初中亦二。先明不觉依本觉立。后显本觉亦待不觉。初中有三。谓法。喻。合。初中言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者。根本无明。犹如迷方也。不觉心起而有其念者。业相动念。是如邪方。如离正东无别邪西。故言念无自相不离本觉。喻合之文。文相可见也。次明本觉亦待不觉。于中有二。初言以有不觉妄想心者。无明所起妄想分别。由此妄想能知名义。故有言说说于真觉。是名真觉之名待于妄想也。若离不觉则无真觉自相可说者。是明所说真觉必待不觉。若不相待。则无自相。待他而有。亦非自相。自相既无。何有他相。是显诸法无所得义。如下文言。当知一切染法净法皆悉相待。无有自相可说。智度论云。若世谛如毫厘许有实者。第一义谛亦应有实。此之谓也。此下广显枝末不觉。于中有二。先明细相。后显粗相。初中亦二。总标。别释。初中言与彼不觉相应不离者。本末相依。故曰相应。非如王数相应之义。此为不相应染心故。别释中言无明业相者。依无明动。名为业相故。起动义是业义。故言心动说名为业也。觉则不动者。举对反显。得始觉时。则无动念。是知今动。只由不觉也。动则有苦者。如得寂静。即是极乐。故今云动即是苦也。业相是无苦。无明是无集。如是因果俱时而有。故言果不离因故。然此业相虽有动念。而是极细。能所未分。其本无明当知亦尔。如无想论云。问。此识何相何境。答。相及境不可分别。一体无异。问。若尔。云何知有。答。由事故知有此识。此识能起一切烦恼业果报事。譬如无明常起。此无明可欲分别不。若可分别。非谓无明。若不可分别。则应非有。而是有非无。亦由欲嗔等事。知有无明。本识亦尔。故此等文意。正约业相显本识也。第二能见相者。即是转相。依前业相转成能缘。故言以依动能见。依性静门则无能见。故言不动则无见也。反显能见要依动义。如是转相虽有能缘。而未能显所缘境相。直是外向。非托境故。如摄论云。意识缘三世。及非三世境。是则可知此识所缘境不可知故。此言不可知者。以无可知境故。如说十二因缘始不可知。此亦如是。是约转相显本识也。第三境界相者。即是现相。依前转相能现境界。故言能见故境界妄现。如四卷经言。大慧。略说有三种识。广说有八相。何等为三。谓真识。现识。分别事识。譬如明镜持诸色像。现识处亦复如是。又下文言。譬如藏识顿分别知。自心现身及身安立受用境界。此论下文明现识云。所谓能现一切境界。犹如明镜现于色像。现识亦尔。以一切时任运而起常在前故。如是等文。约于现相以显本识。如是现相既在本识。何况其本转相业相。反在六七识中说乎。以有已下次明粗相。于中亦二。总标。别释。初言以有境界缘者。依前现识所现境故。起七识中六种粗相。是释经言境界风所动七识波浪转之意也。次别释中。初之一相。是第七识。次四相者。在生起识。后一相者。彼所生果也。初言智相者。是第七识粗中之始。始有慧数分别我尘。故名智相。如夫人经言。于此六识及心法智。此七法刹那不住。此言心法智者。慧数之谓也。若在善道。分别可爱法。计我我所。在恶道时。分别不爱法。计我我所。故言依于境界心起分别爱与不爱故也。具而言之。缘于本识。计以为我。缘所现境。计为我所。而今此中就其粗显。故说依于境界心起。又此境界不离现识。犹如影像不离镜面。此第七识直尔内向计我我所。而不别计心外有尘。故余处说还缘彼识。问。云何得知第七末那。非但缘识。亦缘六尘。答。此有二证。一依比量。二圣言量。言比量者。此意根必与意识同境。是立宗也。不共所依故。是辨因也。诸是不共所依。必与能依同境。如眼根等。是随同品言也。或时不同境者。必非不共所依。如次第灭意根等。是远离言也。如是宗因譬喻无过。故知意根亦缘六尘也。若依是义。能依意识缘意根时。所依意根亦对自体。以有自证分故无过。亦缘自所相应心法。以无能障法故得缘。诸心心所法皆证自体。是故不废同一所缘。此义唯不通于五识。依色根起不通利故。但对色尘。非余境故。圣言量者有经有。金鼓经言。眼根受色。耳根分别声。乃至意根分别一切诸法。大乘意根。即是末那。故知遍缘一切法也。又对法论十种分别中言。第一相分别者。谓身所居处所受用义。彼复如其次第。以诸色根器世界色等境界为相。第二相显现分别者。谓六识身及意。如前所说取相而显现故。此中五识。唯现色等五尘。意识及意。通现色根及器世界色等境界。设使末那不缘色根器世界等。则能现分别唯应取六识。而言及意。故知通缘也。且置傍论。还释本文。第二相续相者。是生起识。识蕴。是粗分别。遍计诸法得长相续。又能起爱取。引持过去诸行不断。亦得润生。能令未来果报相续。依是义故名相续相。不同前说相续心也。依于智者。依前智相为根所生故。所依是细。唯一舍受。能依是粗。具起苦乐。故言生起苦乐也。又所依智相。内缘而住。不计外尘。故是似眠。此相续识。遍计内外。觉观分别。如似觉悟。以之故言觉心起念。起念即是法执分别。识蕴与此粗执相应。遍驰诸境。故言相应不断故也。第三执取相者。即是受蕴。以依识蕴。分别违顺。领纳苦乐。故言依于相续乃至住苦乐等也。第四计名字相者。即是想蕴。依前受蕴。分别违顺等名言相。故言依妄执乃至名言相故也。第五起业相者。即是行蕴。依于想蕴所取名相。而起思数造作善恶。故言依于名字乃至造种种业故也。第六业系苦相者。依前行蕴所造之业。而受三有六趣苦果。故言依业受果不自在故也。当知以下第三总结。如前所说六种粗相。依于现相所现境起。三种细相。亲依无明。如是六三。总摄诸染。是故当知无明住地。能生一切染法根本。以诸染相虽有粗细。而皆不觉诸法实相。不觉之相是无明气。故言一切染法皆是不觉相故。第二依义别解有三分内。第一略明功能。第二广显体相。如是二分竟在于前。此下第三明同异相。此中有三。总标列名。次第辨相。辨相之中。先明同相。于中有三。一者引喻。二者合喻。三者引证。第二中言无漏者。本觉始觉也。无明者。本末不觉也。此二皆有业用显现。而非定有。故名业幻。第三中言本来常住入于涅槃菩提法者。如大品经言。以是智慧。断一切结使。入无余涅槃。元是世俗法。非第一义。何以故。空中无有灭。亦无使灭者。诸法毕竟空。即是涅槃故。又言。何义故为菩提。空义。是菩提义。如义。法性义。实际义。是菩提义。复次诸法实相。不诳不异。是菩提义故。当知此中约于性净菩提。本来清净涅槃。故诸众生本来入也。非可修相者。无因行故。非可作相者。无果起故。毕竟无得者。以无能得者。无得时无得处故。亦无以下。犹是经文。而非此中所证之要。但是一处相续之文。是故相从引之而已。明异相中。先喻。后合。合中言随染幻差别者。是无漏法。性染幻差别者。是无明法何者。本末无明。违平等性。是故其性自有差别。诸无漏法。顺平等性。直置其性。应无差别。但随染法差别之相。故说无漏有差别耳。谓对业识等染法差别。故说本觉恒沙性德。又对治此诸法差别。故成始觉万德差别。然如是染净。皆是相待。非无显现。而非是有。是故通名幻差别也。上来广释立义分中是心生灭竟在于前。此下第二释其因缘。于中有二。先明生灭依因缘义。后显所依因缘体相。初中亦二。总标。别释。初中言因缘者。阿梨耶心体变作诸法。是生灭因。根本无明熏动心体。是生灭缘。又复无明住地诸染根本起诸生灭。故说为因。六尘境界能动七识波浪生灭。是生灭缘。依是二义以显因缘。诸生灭相聚集而生。故名众生。而无别体。唯依心体。故言依心。即是梨耶自相心也。能依众生是意意识。以之故言意意识转。此义云何以下别释。于中有三。先释依心。次释意转。后释意识转。初中言阿梨耶识者。是上说心即是生灭之因。说有无明者。在梨耶识即是生灭之缘。欲明依此因缘意意识转。故言以依阿梨耶识说有无明。上总标中略标其因。是故但言依心。此别释中具显因缘。故说亦依梨耶识内所有无明也。不觉以下。次释意转。于中有三。一者略明意转。二者广显转相。三者结成依心之义。初中即明五种识相。不觉而起者。所依心体。由无明熏。举体起动。即是业识也。言能见者。即彼心体转成能见。是为转识言能现者。即彼心体复成能现。即是现识。能取境界者。能取现识所现境界。是为智识。起念相续者。于所取境起诸粗念。是相续识。依此五义次第转成。能对诸境而生意识。故说此五以为意也。此意以下。第二广明。于中有二。总标。别释。别释中言无明力者。举所依缘。不觉心动者。释其业义。起动之义是业义故。转识中言依于动心能见相故者。依前业识之动。转成能见之相。然转识有二。若就无明所动转成能见者。是在本识。如其境界所动转成能见者。是谓七识。此中转相。约初义也。现识中言能现一切境界者。依前转识之见。复起能现之用。如上文言以依能见故境界妄现。当知现识依于转识。非能见用即是能现。是故前言能见能现。次喻。后合。合中言五尘者。且举粗显以合色像。实论通现一切境故。以一切时任运而起常在前故者。非如第六七识有时断灭故。以是文证。当知是三皆在本识之内别用也。第四智识者。是第七识上六相内初之智相。义如前说。爱非爱果。名染净法。分别彼法。计我我所。故言分别染净法也。第五相续识者。即是意识上六相中名相续相。以念相应不断故者。法执相应。得长相续。此约自体不断以释相续义也。住持以下。约其功能释相续义。此识能起爱取烦恼。故能引持过去无明所发诸行。令成堪任来果之有。故言住持乃至不失故。又复能起润生烦恼。能使业果续生不绝。故言成就无差违故。如是三世因果流转不绝。功在意识。以是义故名相续识。次言念已经事虑未来事者。显此识用粗显分别。不同智识微细分别。是知此识唯在意识。不同上说相续心也。是故以下。第三结明依心之义。于中有二。先略。后广。初言是故者。是前所说五种识等依心而成。以是义故。三界诸法唯心所作。如十地经言。佛子。三界但一心作。此之谓也。此义云何以下广释。于中有二。先明诸法不无而非是有。后显诸法不有而非都无。初中言以一切法皆从心起妄念而生者。是明诸法不无显现也。一切分别即分别自心心不见心无相可得者。是明诸法非有之义。如十卷经言。身资生住持。若如梦中生。应有二种心。而心无二相。如刀不自割。指亦不自指。如心不自见。其事亦如是。解云。若如梦中所见诸事。如是所见是实有者。则有能见所见二相。而其梦中实无二法。三界诸心皆如此梦。离心之外无可分别。故言一切分别即分别自心。而就自心不能自见。如刀指等。故言心不见心。既无他可见。亦不能自见。所见无故。能见无。能所二相二相皆无所得。故言无相可得也。此中释难会通新古。如别记中尘分别也。当知以下。次明非有而不无义。初言当知世间乃至无体可得唯心虚妄者。是明非有。次言以心生则法生以下。显其非无。依无明力不觉心动。乃至能现一切境等。故言心生则种种法生也。若无明心灭境界随灭。诸分别识皆得灭尽。故言心灭则种种法灭。非约刹那以明生灭也。广释意竟。次释意识。意识即是先相续识。但就法执分别相应生后义门。则说为意。约其能起见爱烦恼从前生门。说名意识。故言意识者即此相续。乃至分别六尘名为意识。此论就其一意识义。故不别出眼等五识。故说意识分别六尘。亦名分离识者。依于六根别取六尘。非如末那不依别根。故名分离。又能分别去来内外种种事相。故复说名分别事识。依见爱烦恼增长义故者。是释分别事识之义。以依见修烦恼所增长。故能分别种种事也。上六相内受想行蕴相从入此意识中摄。上来广明生灭依因缘义竟。此下第二重显所依因缘体相。于中有二。一者略明因缘甚深。二者广显因缘差别。初中有三。先标甚深。次释。后结。初中言无明熏习所起识者。牒上所说依阿梨耶识说有无明不觉而起等也。非余能知唯佛穷了者。标甚深也。何以故下。次释深义。从本已来自性清净而无明所染有其染心者。是明净而恒染。虽有染心而常恒不变者。是明动而常静。由是道理。甚深难测。如夫人经言。自性清净心。难可了知。彼心为烦恼所染。亦难可了知。楞伽经言。以如来藏是清净相。客尘烦恼垢染不净。我依此义。为胜鬘夫人及余菩萨等。说如来藏阿梨耶识共七识生。名转灭相。大慧。如来藏阿梨耶识境界。我今与汝及诸菩萨甚深智者。能了分别此二种法。诸余声闻辟支佛及外道等执著名字者。不能了知如是二法。是故此义唯佛能知者。第三结甚深也。所谓以下第二广显因缘差别。于中有六。一明心性因之体相。二显无明缘之体相。三明染心诸缘差别。四显无明治断位地。五释相应不相应义。六辨智碍烦恼碍义。初中言心性常无念故名为不变者。释上虽有染心而常不变之义。虽举体动而本来寂静。故言心性常无念也。第二中言心不相应者。明此无明最极微细。未有能所王数差别。故言心不相应。唯此为本。无别染法能细于此在其前者。以是义故说忽然起。如本业经言。四住地前更无法起。故名无始无明住地。是明其前无别为始。唯此为本。故言无始。犹是此论忽然义也。此约细粗相依之门说为无前。亦言忽然起。非约时节以说忽然起。此无明相。如二障章广分别也。是释上言自性清净而有无明所染有其染心之句。于中有二。总标。别释。别释之中。兼显治断。此中六染。即上意识并五种意。但前明依因而起义故。从细至粗而说次第。今欲兼显治断位故。从粗至细而说次第。第一执相应染者。即是意识。见爱烦恼所增长义。粗分别执而相应故。若二乘人至罗汉位。见修烦恼究竟离故。若论菩萨。十解以上能远离故。此言信相应地者。在十解位。信根成就。无有退失。名信相应。如仁王经言。伏忍圣胎三十人。十信十止十坚心。当知此中。十向名坚。十行名止十信解名信。入此位时。已得人空。见修烦恼不得现行。故名为离。当知此论上下所明。约现起以说治断也。第二不断相应染者。五种意中之相续识。法执相应相续生起。不断即是相续异名。从十解位。修唯识观寻思方便。乃至初地证三无性。法执分别不得现行。故言得净心地究竟离故也。第三分别智相应染者。五种意中第四智识。七地以还。二智起时。不得现行。出观缘事。任运心时。亦得现行。故言渐离。七地以上长时入观。故此末那永不现行。故言无相方便地究竟离。此第七地。于无相观有加行有功用。故名无相方便地也。第四现色不相应染者。五种意中第三现识。如明镜中现色像。故名现色不相应染。色自在地。是第八地。此地已得净土自在。秽土粗色不能得现。故说能离也。等五能见心不相应染者。是五意内第二转识。依于动心成能见故。心自在地。是第九地。此地已得四无碍智。有碍能缘不得现起。故说能离也。第六根本业不相应染者。是五意内第一业识。依无明力不觉心动故。菩萨尽地者。是第十地。其无垢地属此地故。就实论之。第十地中亦有微细转相现相。但随地相说渐离耳。如下文言。依于业识。乃至菩萨究竟地。心所见者。名为报身。若离业识。则无见相。当知业识未尽之时。能见能现亦未尽也。不了以下第四明无明治断。然无明住地有二种义。若论作得住地门者。初地以上能得渐断。若就生得住地门者。唯佛菩提智所能断。今此论中不分生作。合说此二通名无明。故言入净心地随分得离。乃至如来地能究竟离也。此下第五明相应不相应义。六种染中。前三染是相应。后三染及无明是不相应。相应中言心念法异者。心法之名也。迦旃延论中。名为心及心所念法也。依染净差别者。分别染净诸法见慢爱等差别也。知相同者。能知相同。缘相同者。所缘相同也。此中依三等义以说相应。谓心念法异者是体等义。谓诸烦恼数。各有一体。皆无第二故。知相同者是知等义。缘相同者是缘等义。彼前三染。具此三义。俱时而有。故名相应。问。瑜伽论说。诸心心法。同一所缘。不同一行相。一时俱有。一一而转。今此中说知相亦同。如是相违。云何和会。答。二义俱有。故不相违。何者。如我见是见性之行。其我爱者爱性之行。如是行别。名不同一行。而见爱等皆作我解。依如是义名知相同。是故二说不相违也。不相应中言即心不觉常无别异者。是明无体等义。离心无别数法差别故。既无体等。义离心无。余二何寄。故无同知同缘之义。故言不同知相缘相。此中不者。无之谓也。问。瑜伽论说。阿梨耶识。五数相应。缘二种境。即此论中现色不相应染。何故此中说不相应。答。此论之意。约烦恼数差别转义。说名相应。现识之中。无烦恼数。依是义故。名不相应。彼新论意。约遍行数。故说相应。由是道理。亦不相违也。此下第六明二碍义。显了门中名为二障。隐密门内名为二碍。此义具如二障章说。今此文中说隐密门。于中有二。初分二碍。此义以下。释其所以。初中言染心义者。是显六种染心也。根本智者。是照寂慧。违寂静故。名烦恼碍也。无明义者。根本无明。世间业智者。是后得智。无明昏迷无所分别。故违世间分别之智。依如是义。名为智碍。释所以中。正显是义。以依染心能见能现妄取境界者。略举转识现识智识。违平等性者。违根本智能所平等。是释烦恼碍义也。以一切法常静无有起相者。是举无明所迷法性。无明不觉妄与法违故者。是显无明迷法性义。故不能得乃至种知者。正明违于世间智义也。上来第二广释生灭因缘义竟。


  起信论疏上卷(终)

 

 

起信论疏卷下


  复次以下第三广上立义分中生灭之相。于中有二。先明生灭粗细之相。后显粗细生灭之义。初中亦二。一者正明粗细。二者对人分别。初中亦二。总标。别解。别解中言一者粗与心相应故者。六种染中。前之三染。是心相应。其相粗显。经中说名为相生灭也。二者细与心不相应故者。后三染心。是不相应。无心心法粗显之相。其体微细。恒流不绝。经中说名相续生灭。如十卷经云。识有二种灭。何等为二。一者相灭。二相续灭。生住亦如是。四卷经云。诸识有二种生住灭。所谓流注生及相生。灭亦如是。经中直出二种名字。不别显相。故今论主约于相应不相应义。以辨二种粗细相也。对人分别中。粗中之粗者。谓前三中初二是也。粗中之细者。即此三中后一是也。以前中初二俱在意识。行相是粗。故凡夫所知也。前中后一是第七识。行相不粗。非凡所了也。后中初二能现能见。能所差别。故菩萨所知。最后一者。能所未分。故唯佛能了也。此下第二明生灭义。于中有二。先明生缘。后显灭义。初中亦二。先明通缘。后显别因。通而言之。粗细二识。皆依无明住地而起。故言二种生灭。依于无明熏习而有。别而言之。依无明因故。不相应心生。依境界缘故。相应心得起。故言依因者不觉义故。依缘者妄作境界义。若具义说。各有二因。如四卷经云。大慧。不思议熏。及不思议变。是现识因。取种种尘。及无始妄想熏。是分别事识因。解云。不思议熏者。谓无明能熏真如。不可熏处而能熏故。故名不可思议熏也。不思议变者。所谓真如受无明熏。不可变异而变异故。故名不思议变。此熏及变甚微且隐。故所起现识行相微细。于中亦有转识业识。然举粗兼细。故但名现识也。取种种尘者。现识所取种种境界。能动心海起七识浪故。无始妄想熏者。即彼现识名为妄想。从本以来未曾离想。故名无始妄想。如上文言。以从本来未曾离念。故名无始无明。此中妄想当知亦尔。如十卷经云。阿梨耶识知名识相。所有体相。如虚空中有毛轮住。不净智所行境界。由是道理故是妄想。彼种种尘及此妄想。熏于自相心海令起七识波浪。妄想及尘。粗而且显。故其所起分别事识。行相粗显。成相应心也。欲明现识因不思议熏故得生。依不思议变故得住。分别事识缘种种尘故得生。依妄想熏故得住。今此论中但取生缘。故细中唯说无明熏。粗中单举境界缘也。若因灭下。次显灭义。于中有二。一者直明。问曰以下。往复除疑。始中言若因灭则缘灭者。随于何位得对治时。无明因灭境界随灭也。因灭故不相应心灭者。三种不相应心亲依无明因生。故无明灭时亦随灭也。缘灭故相应心灭者。三种相应染心亲依境界缘起。故境界灭时亦随灭也。依是始终起尽道理。以明二种生灭之义。非约刹那生灭义也。此下第二往复除疑。先问。后答。问中言若心灭者云何相续者。对外道说而作是问。如十卷经云。若阿梨耶识灭者。不异外道断见戏论。诸外道说。离诸境界。相续识灭。相续识灭已。即灭诸识。大慧。若相续识灭者。无始世来诸识应灭。此意正明诸外道说。如生无想天。入无想定时。离诸境界。相续识灭。根本灭故。末亦随灭也。如来破云。若彼众生入无想时。众生之本相续识灭者。六七识等种子随灭。不应从彼还起诸识。而从彼出还起诸识。当知入无想时。其相续识不灭。如是破也。今此论中依此而问。若入无想定灭尽定时。心体灭者。云何还续。故言若心灭者云何相续也。若入彼时心体不灭还相续者。此相续相何由永灭。故言云何说究竟灭也。答中有三。谓法喻合。初法中所言灭者。如入无想等时。说诸识者。但灭粗识之相。非灭阿梨耶心体。故言唯心相灭。又复上说因灭故不相应心灭者。但说心中业相等灭。非谓自相心体灭也。喻中别显此二灭义。如风依水而有动相者。喻无明风依心而动也。若水灭者则风断绝无所止。以水不灭风相相续者。喻于入无想等之时。心体不灭。故诸识相续也。是答初问也。唯风灭故动相随灭者。到佛地时无明永灭。故业相等动亦随灭尽。而其自相心体不灭。故言非是水灭也。是答后问明究竟灭。合中次第合前二义。非心智灭者。神解之性名为心智。如上文云智性不坏。是明自相不灭义也。余文可知。问。此识自相。为当一向染缘所起。为当亦有不从缘义。若是一向染缘所起。染法尽时自相应灭。如其自相不从染缘故不灭者。则自然有。又若使自相亦灭同断见者。是则自相不灭还同常见。答。或有说者。梨耶心体是异熟法。但为业惑之所辨生。是故业惑尽时。本识都尽。然于佛果。亦有福慧二行所惑大圆镜智相应净识。而于二处心义是同。以是义说心至佛果耳。或有说者。自相心体。举体为彼无明所起。而是动静令起。非谓辨无令有。是故此心之动。因无明起。名为业相。此动之心。本自为心。亦为自相。自相义门不由无明。然即此无明所动之心。亦有自类相生之义。故无自然之过。而有不灭之义。无明尽时动相随灭。心随始觉还归本源。或有说者。二师所说皆有道理。皆依圣典之所说故。初师所说得瑜伽意。后师义者得起信意。而亦不可如言取义。所以然者。若如初说而取义者。即是法我执。若如后说而取义者。是谓人我见。又若执初义。堕于断见。执后义者。即堕常见。当知二义皆不可说。虽不可说而亦可说。以虽非然而非不然故。复次有四种法熏习义故以下。广释生灭门内有二分中。初正广释竟在于前。此下第二因言重明。何者。如上文言。此识有二种义。能摄一切法生一切法。然其摄义前已广说。能生之义犹未分明。是故此下广显是义。文中有五。一者举数总标。二者依数列名。三者总明熏习之义。四者别显熏习之相。第五明尽不尽义。举数。列名。文相可知。第三之中。先喻。后合。合中言真如净法者。是本觉义。无明染法者。是不觉义。良由一识含此二义。更互相熏。遍生染净。此意正释经本所说不思议熏不思议变义也。问。摄大乘说。要具四义。方得受熏。故言常法不能受熏。何故此中说熏真如。解云。熏习之义有其二种。彼论且约可思议熏。故说常法不受熏也。此论明其不可思议熏。故说无明熏真如。真如熏无明。显意不同。故不相违。然此文中生灭门内性净本觉说名真如。故有熏义。非谓真如门中真如。以其真如门中不说能生义。云何以下第四别明。于中有二。先染。后净。染中亦二。先问。后答。答中有二。略明。广显。略中言依真如法有无明者。是显能熏所熏之体也。以有无明熏习真如者。根本无明熏习义也。以熏习故有妄心者。依无明熏有业识心也。以是妄心还熏无明。增其不了。故成转识及现识等。故言不觉念起现妄境界。以是境界还熏现识。故言熏习妄心也。令其念著者。起第七识也。造种种业者。起意识也。受一切苦者。依业受果也。次广说中。广前三义。从后而说。先明境界。增长念者。以境界力增长事识中法执分别念也。增长取者。增长四取烦恼障也。妄心熏习中。业识根本熏习者。以此业识能熏无明。迷于无相。能起转相现相相续。彼三乘人出三界时。虽离事识分段粗苦。犹受变易梨耶行苦。故言受三乘生灭苦也。通而论之。无始来有。但为简粗细二种熏习。故约已离粗苦时说也。增长分别事识熏习者。在于凡位说分段苦也。无明熏习中。根本熏习者。根本不觉也。所起见爱熏习者。无明所起意识见爱。即是枝末不觉义也。云何以下次明净熏。于中有二。先问。后答。答中亦二。略明。广显。略中先明真如熏习。次明妄心熏习。此中有五。初言以此妄心乃至自信已性者。是明十信位中信也。次言知心妄动无前境界修远离法者。是显三贤位中修也。以如实知无前境界故者。是明初地见道唯识观之成也。种种以下乃至久远熏习力故。是显十地修道位中修万行也。无明即灭以下。第五显于果地证涅槃也。次广说中。先明妄熏。于中分别事识者。通而言之。七识皆名分别事识。就强而说。但取意识。以分别用强。通缘诸事故。今此文中就强而说。此识不知诸尘唯识。故执心外实有境界。凡夫二乘虽有趣向。而犹计有生死可厌。涅槃可欣。不异分别事识之执。故名分别事识熏习。意熏习者。亦名业识熏习。通而言之。五种之识皆名为意。义如上说。就本而言。但取业识。以最微细。作诸识本。故于此中业识名意。如是业识见相未分。然诸菩萨知心妄动无别境界。解一切法唯是识量。舍前外执。顺业识义。故名业识熏习。亦名为意熏习。非谓无明所起业识。即能发心修诸行也。真如熏习中有三。一者举数总标。二者依数列名。三者辨相。辨相中有二。一者别明。二者合释。初别明中。先明自体熏习。于中有二。一者直明。二者遣疑。初中言具无漏法备有不思议业者。是在本觉不空门也。作境界之性者。是就如实空门境说也。依此本有境智之力。冥熏妄心。令起厌乐等也。问曰以下。往复除疑。问意可知。答中有二。初约烦恼厚薄明其不等。后举遇缘参差显其不等。初中言过恒沙等上烦恼者。迷诸法门事中无知。此是所知障所摄也。我见爱染烦恼者。此是烦恼障所摄也。答意可知。又诸佛以下。明缘参差。有法喻合。文相可见也。用熏习中。文亦有三。所谓总标。列名。辨相。第二列名中差别缘者。为彼凡夫二乘分别事识熏习而作缘也。能作缘者。十信以上乃至诸佛皆得作缘也。平等缘者。为诸菩萨业识熏习而作缘也能缘者。初地以上乃至诸佛。要依同体智力方作平等缘故。第三辨相中。先明差别缘。于中有二。合明。开释。开释中亦有二。先开近远二缘。后开行解二缘。增长行缘者。能起施戒等诸行故。受道缘者。起闻思修而入道故。平等缘中有二。先明能作缘者。所谓以下。释平等义。依于三昧平等见者。十解以上诸菩萨等。见佛报身无量相好。皆无有边。离分齐相。故言平等见诸佛也。若在散心。不能得见如是相好离分齐相。以是故言依于三昧也。上来别明体用熏习竟。此下第二合释体用。于中有二。总标。别释别释中。先明未相应中。言意意识熏习者。凡夫二乘名意识熏习。即是分别事识熏习。初发意菩萨等者。十解以上名意熏习。即是业识熏习之义如前说也。未得无分别心与体相应者。未得与诸佛法身之体相应故。未得自在业与用相应故者。未得与佛应化二身之用相应故。已相应中。法身菩萨者。十地菩萨。得无分别心者。与体相应故。与诸佛智用相应者。以有如量智故。自然修行者。八地以上无功用故。因言重显有五分中。第四别明二种熏习竟在于前。此下第五明二种熏尽不尽义。欲明染熏违理而起故有灭尽。净法之熏顺理而生。与理相应故无灭尽。文相可知。显示正义分内正释之中。大有二分。第一释法章门竟在于前。此下第二释义章门。上立义中立二种义。所谓大义及与乘义。今此文中。正释大义。兼显乘义。于中有二。一者总释体相二大。二者别解用大之义。初中言自体相者。总牒体大相大之义也。次言一切凡夫乃至诸佛无有增减毕竟常住者。是释体大。上立义中言一者体大。谓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减故。次言从本以来性自满足以下。释相大义。上言二者相大。谓如来藏具足无漏性功德故。文中有二。一者直明性功德相。二者往复重显所以。问意可知。答中有二。总答。别显。别显之中。先明差别之无二义。后显无二之差别义。此中亦二。略标。广释。略标中言。以依业识生灭相示者。生灭相内有诸过患。但举其本。故名业识。对此诸患。说诸功德也。此云何示以下。别对众过以显德义。文相可知复次真如用者。以下第二别释用大之义。于中有二。总明。别释。初中亦二。一者对果举因。二牒因显果。初举因中亦有三句。先行。次愿。后明方便。初言诸佛本在因地乃至摄化众生者。举本行也。次言立大誓愿乃至尽于未来者。举本愿也。次言以取众生乃至真如平等者。是举智悲大方便也。以有以下。第二显果。于中亦三。初言以有如是大方便智者。牒前因也。次言除灭无明见本法身者。自利果也。自然以下。正显用相。此中三句。初言不思议业种种之用者。明用甚深也。次言则与真如等遍一切处者。显用广大也。又亦以下。明用无相而随缘用。如摄论言譬如摩尼天鼓无思成自事。此之谓也。总明用竟。此用以下第二别释。于中有三。总标。别解。往复除疑。别解中亦有二。一者直显别用。二者重牒分别。初中亦二。先明应身。后显报身。初中言依分别事识者。凡夫二乘未知唯识。计有外尘。即是分别事识之义。今见佛身。亦计心外顺意识义。故说依分别事识见。此人不知依自转识能现色相。故言不知转识现故见从外来。然其所见有分齐色。即无有边离分齐相。彼人唯取有分齐义。未解分齐则无有边。故言取色分齐不能尽知故也。报身中言依于业识者。十解以上菩萨。能解唯心。无外尘义。顺业识义以见佛身。故言依于业识见也。然此菩萨知其分齐即无分齐。故言随所示现即无有边乃至不毁不失也。此无障碍不思议事。皆由六度深行之熏。及与真如不思议熏之所成就。依是义故名为报身。故言乃至具足无量乐相故说为报也。然此二身。经论异说。同性经说秽土成佛。名为化身。净土成道。名为报身。金鼓经说。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等相。名为应身。随六道相所现之身。名为化身。依摄论说。地前所见。名变化身。地上所见。名受用身。今此论中。凡夫二乘所见六道差别之相。名为应身。十解已上菩萨所见离分齐色。名为报身。所以如是有不同者。法门无量。非唯一途。故随所施设。皆有道理。故摄论中为说在前散心所见有分齐相。故属化身。今此论中明此菩萨三昧所见离分齐相。故属报身。由是道理。故不相违也。又凡夫所见以下。第二重牒分别。先明应身。文相可知。复次以下。显报身相。于中有二。先明地前所见。后显地上所见。初中言以深信真如法故少相而见者。如十解中。依人空门。见真如理。是相似解。故名少分也。若得净心以下。显地上所见。若离业识则无见相者。要依业识。乃有转相及与现相。故离业识。即无见相也。问曰以下。往复除疑。文相可见。显示正义之内大分有二。第一正释所立法义竟在于前。复次以下第二开示从筌入旨之门。于中有三。总标。别释。第三总结。总标中推求五阴色之与心者。色阴名色。余四名心也。别释之中。先释色观。摧折诸色乃至极微。永不可得。离心之外无可念相。故言六尘毕竟无念。非直心外无别色尘。于心求色亦不可得。故言心无形相十方求之终不可得也。如人以下。次观心法。先喻。后合。合中言心实不动者。推求动念已灭未生。中无所住。无所住故。即无有起。故知心性实不动也。若能以下。第三总结。即得随顺者。是方便观。入真如门者。是正观也。对治邪执。文亦有四。一者总标举数。二者依数列名。三者依名辨相。四者总显究竟离执。列名中言人我见者。计有总相宰主之者。名人我执。法我见者。计一切法各有体性。故名法执法执即是二乘所起。此中人执。唯取佛法之内初学大乘人之所起也。第三辨相中。先明人我见。于中有二总标。别释。别释之中。别显五种。各有三句。初出起见之由。次明执相。后显对治。初执中言即谓虚空是如来性者。计如来性同虚空相也。第二中言乃至涅槃真如之法亦毕竟空者。如大品经云。乃至涅槃如幻如梦。若当有法胜涅槃者。我说亦复如幻如梦故。第三中言因生灭染义示现者。如上文言。以依业识生灭相示。乃至广说故。第四中言不离不断等者。如不增不减疏中广说也。第五中言若说三界外更有众生始起者即是外道经说者。如仁王经之所说故。上来五执。皆依法身如来藏等总相之主而起执故。通名人执也。法我见中。亦有三句。初明起见之由。见有以下。次显执相。云何以下。显其对治。文相可知。复次以下。第四究竟离执之义。于中有二。先明诸法离言道理。后显假说言教之意。文相可见。第三发趣分中有二。一者总标大意。二者别开分别。初中言一切诸佛所证之道者。是举所趣之道。一切菩萨以下。显其能趣之行。欲明菩萨发心趣向佛所证道。故言分别发趣道相也。略说以下别开分别。于中有三。一者举数开章。二者依数列名。三者依名辨相。第二中言信成就发心者。位在十住。兼取十信。十信位中修习信心。信心成就。发决定心。即入十住。故名信成就发心也。解行发心者。在十回向。兼取十行。十行位中。能解法空。随顺法界。修六度行。六度行纯熟。发回向心。入向位故。言解行发心也。证发心者。位在初地以上。乃至十地。依前二重相似发心。证得法身发真心也。第三辨相。文中有三。如前次第说三心故。初发心内。亦有其三。一明信成就之行。二显行成发心之相。三叹发心所得功德。初中亦二。先问。后答。问中言依何等人者。是问能修之人。修何等行者。问其所修之行。得信成就堪能发心者。对发心果。问其行成也。答中有二。一者正答所问。二者举劣显胜。正答之内。对前三问。初言依不定聚众生者。是答初问。显能修人。分别三聚。乃有多门。今此文中。直明菩萨十解以上。决定不退。名正定聚。未入十信。不信因果。名邪定聚。此二中间。趣道之人。发心欲求无上菩提。而心未决或进或退。是谓十信。名不定聚。今依此人明所修行也。有熏习以下。次答第二问。明不定人所修之行。言有熏习善根力者。依如来藏内熏习力。复依前世修善根力。故今得修信心等行也。言信业果报能起十善者。起福分善也。厌生死苦求无上道者。发道分心也。得值诸佛修行信心者。正明所修道分善根。所谓修行十种信心。其相具如一道章说也。迳一万劫以下。答第三问。明其信心成就之相。于中有二。一者举时。以明信成发心之缘。二者约聚。显其发心所住之位。初中言至一万劫信心成就者。谓于十信迳十千劫。信心成就。即入十住如本业经云。是信想菩萨。于十千劫行十戒法。当入十住心。入初住位。解云。此中所入初住位者。谓十住初发心住位。此位方得不退信心。是故亦名信入十心。非谓十解以前十信。何以得知而其然者。如仁王经云。习种姓有十心。已超二乘一切善地。此习忍已前行十善菩萨。有退有进。犹如轻毛随风东西。虽以十千劫行十正道。发菩提心。乃当入习忍位。以是文证。故得知也。经言十千。即此一万也。言佛菩萨教令发心等者。发心之缘。乃有众多。今略出其二种胜缘也。如是以下。显其发心所住之位。言信心成就乃至入正定聚者。即入十解初发心住。以之故言毕竟不退也。即时正在习种性位。故言名住如来种中也。其所修行随顺佛性。是故亦言正因相应。上来正答前三问竟。若有以下。举劣显胜。十信位内。有胜有劣。胜者如前进入十住。劣者如此退堕二乘地。如摄大乘论云。诸菩萨在十信位中。修大乘未坚固。多厌怖生死。慈悲众生心犹劣薄。喜欲舍大乘本愿。修小乘道。故言欲修行小乘。大意如是。文相可知。上来明信成之行。复次以下是第二显发心之相。于中有二。一者直明。二者往复除疑初中言直心者。是不曲义。若念真如。则心平等。更无别岐。何有回曲。故言正念真如法故。即是二行之根本也。言深心者。是穷原义。若一善不备。无由归原。归原之成。必具万行。故言乐集一切诸善行故。即是自利行之本也。大悲心者。是普济义。故言欲拔众生苦故。即利他行之本也。发此三心。无恶不离。无善不修。无一众生所不度者。是名无上菩提心也。问曰以下。往复除疑。问意可见。答中有二。直答。重显。初直答中。有喻。有合。略说以下。重显可知。菩萨发是心故以下。第三显其发心功德。于中有四。初显胜德。次明微过。三通权教。四叹实行。初中二句。则得少分见法身者。是明自利功德。十解菩萨。依人空门见于法界。是相似见。故言少分也。随其愿力以下。显利他德。能现八种利益众生者。如华严经叹十住初发心住云。此发心菩萨。得如来一身无量身。悉于一切世间示现成佛故。然是以下。显其微过。如修多罗以下。第三会通权教。如本业经云。七住以前为退分。若不值善知识者。若一劫乃至十劫。退菩提心。如净目天子。法才王子。舍利弗等。欲入第七住。其间值恶知识因缘故。退入凡夫不善恶中。乃至广说。今释此意但是权语。非实退也。又是菩萨以下。第四叹其实行。永无怯弱。即成彼经是权非实也。第二解行发心中。言第一阿僧祇将欲满故于真如法深解现前者。十回向位。得平等空。故于真如深解现前也。地前一阿僧祇欲满故也。是举解行所得发心。次言以知法性无悭贪故随顺修行檀等行者。十行位中得法空故。能顺法界修六度行。是显发心所依解行也。证发心中。在文有二。一者通约诸地明证发心。二者别就十地显成满德。初中有四。一标位地。二明证义。是菩萨以下。第三叹德。发心相以下。第四显相。第二中言以依转识说为境界者。转识之相。是能见用。对此能见说为境界。以此诸地所起证智。要依转识而证真如。故对所依假说境界。直就证智。即无能所。故言证者无境界也。第四中言真心者。谓无分别智。方便心者。是后得智。业识心者。二智所依阿梨耶识。就实而言。亦有转识及与现识。但今略举根本细相。然此业识非发心德。但为欲显二智起时。有是微细起灭之累。不同佛地纯净之德。所以合说为发心相耳。功德成满。以下第二别显成满功德。于中有二。一者直显胜德二者往复除疑。初中言功德成满者。谓第十地因行成满也。色究竟处示高大身。乃至名一切种智等者。若依十王果报别门。十地菩萨第四禅王。在于色究竟天成道。则是报佛他受身。如十地经摄报果中云。九地菩萨作大梵王。主二千世界。十地菩萨作魔醯首罗天王。主三千世界。楞伽经言。譬如阿梨耶识。顿分别自心现身器世界等。报佛如来亦复如是。一时成就诸众生界。置究竟天净妙宫殿修行清净之处。又下颂言。欲界及无色。佛不彼成佛。色界中上天。离欲中得道。梵网经云。尔时释迦牟尼佛。在第四禅魔醯首罗天王宫。与无量大梵天王不可说不可说菩萨众。说莲华藏世界卢舍那佛所说心地法门品。是时释迦身放慧光。从此天王宫乃至莲华台藏世界。是时释迦牟尼佛。即擎接此世界大众。至莲华台藏世界百万亿紫金光明宫中。卢舍那佛坐百万莲华赫赫光明座上。时释迦佛及诸人众一时礼敬卢舍那佛。尔时卢舍那佛即大欢喜。是诸佛子谛听。善思修行。我已百万阿僧祇劫修行心地以之为因。初舍凡夫。成等正觉。为卢舍那。住莲华藏世界海。其台周遍有千叶。一叶一世界。为千世界。我化作为千释迦。据千世界。复就千叶世界。复有百亿四天下。百亿菩萨释迦。坐百亿菩提树下。如是千叶上佛。是吾化身。千百亿释迦。是千释迦化身。吾为本源。名为卢舍那。偈言。我今卢舍那。方坐莲华台。乃至广说。此等诸文。准释可知。问曰以下第二遣疑。二番问答。即遣二疑。初答中有三。先立道理。次举非。后显是。初中言一切境界本来一心离于想念者。是立道理。谓一切境界。虽非有边。而非无边。不出一心故。以非无边故。可得尽了。而非有边故。非思量境。以之故言离想念也。第二举非中。言以众生妄见境界故心有分齐等者。明有所见故有所不见也。第三显是中。言离于见想无所不遍者。明无所见故无所不见也。言心真实故即是诸法之性者。佛心离想。体一心原。离妄想故。名心真实。体一心故。为诸法性。是则佛心为诸妄法之体。一切妄法皆是佛心之相。相现于自体。自体照其相。如是了知。有何为难。故言自体显照一切妄法。是谓无所见故无所不见之由也。次遣第二疑。答中言镜若有垢色像不现。如是众生心若有垢法身不现者。法身如本质。化身似影像。今据能现之本质。故言法身不现。如摄大乘显现甚深中言。由失故尊不现。如月相于破器。释曰。诸佛于世间不显现。而世间说诸佛身常住云何不显现。譬如于破器中水不得住。水不住故。于破器中实有月不得显现。如是诸众生。无奢摩他软滑相续。但有过失相续。于彼实有诸佛亦不显现。水譬奢摩他软滑性故。此二论文。同说佛现及不现义。然其所喻少有不同。今此论中以镜为喻有垢不现者。约机而说。见佛机熟。说为无垢。有障未熟。名为有垢。非谓烦恼现行。便名有垢不见。如善星比丘。及调达等。烦恼心中能见佛故。摄大乘中破器为喻。明有奢摩他乃得见佛者。是明过去修习念佛三昧相续。乃于今世得见佛身。非谓今世要于定心乃能见佛以散乱心亦见佛故。如弥勒所问经论中言。又经说诸禅为行处。是故得禅者。名为善行诸行。此论中不必须禅乃初发心。所以者何。佛在世时。无量众生皆亦发心。不必有禅故。修行信心分中有三。一者举人略标大意。二者就法广辨行相。三者示其不退方便。初中言依未入正定众生故说修行信心者。上说发趣道相中。言依不定聚众生。今此中言未入正定。当知亦是不定聚人。然不定聚内。有劣有胜。胜者乘进。劣者可退。为彼胜人故说发趣。所谓信成就发心。乃至证发心等。为令胜人次第进趣故也。为其劣者故说修信。所谓四种信心五门行等。为彼劣人信不退故也。若此劣人修信成就者。还依发趣分中三种发心进趣。是故二分所为有异。而其所趣道理无别也。何等以下第二广释。初发二问。后还两答。答信中言信根本者。真如之法。诸佛所归。众行之原。故曰根本也。余文可知。答修行中。在文有三。一举数总标。二依数开门。三依门别解。初中言能成此信者。有信无行。即信不熟。不熟之信。遇缘便退。故修五行以成四信也。第二开门中。言止观门者。六度之中。定慧合修。故合此二为止观门也。第三别解。作二分释。前四略明。后一广说。初中亦二。一者别明四种修行。复次若人以下。第二示修行者除障方便。此第二中亦有二句。先明所除障碍。后示能除方法。方法中言礼拜诸佛者。此总明除诸障方便。如人负债依付于王。则于债主无如之何。如是行人礼拜诸佛。诸佛所护。能脱诸障也。忏悔以下。别除四障。四障是何。一者诸恶业障。忏悔除灭。二者诽谤正法。劝请灭除。三者嫉妒他胜。随喜对治。四者乐着三有。回向对治。由是四障。能令行者不发诸行。不趣菩提。故修如是四行对治。是义具如瑜伽论说。又此忏悔等四种法。非直能除诸障亦乃功德无量。故言免诸障善根增长。是义广说。如金鼓经也。止观门中。在文有二。一者略明。二者广说。初略中言谓止一切境界相者。先由分别作诸外尘。今以觉慧破外尘相。尘相既止。无所分别。故名为止也。次言分别生灭相者。依生灭门。观察法相。故言分别。如瑜伽论菩萨地云。此中菩萨。即于诸法无所分别。当知名止。若于诸法胜义理趣。及诸无量安立理趣。世俗妙智。当知名观。是知依真如门。止诸境相。故无所分别。即成无分别智。依生灭门。分别诸相。观诸理趣。即成后得智也随顺奢摩他观义。随顺毗钵舍那观义者。彼云奢摩他。此翻云止。毗钵舍那。此翻云观。但今译此论者。为别方便及与正观。故于正观仍存彼语。若具存此语者。应云随顺止观义。及随顺观观义。欲显止观双运之时即是正观。故言止观及与观观。在方便时。止诸尘相。能顺正观之止。故言随顺止观。又能分别因缘相故。能顺正观之观。故言随顺观观。云何随顺以下。正释此义。渐渐修习者。是明能随顺之方便现在前者。是显所随顺之正观也。此中略明止观之义。随相而论。定名为止。慧名为观。就实而言。定通止观。慧亦如是。如瑜伽论声闻地云。复次如是心一境性。或是奢摩他品。或是毗钵舍那品。若于九种心住中心一境性。名奢摩他品。若于四种慧行中心一境性。名毗钵舍那品。云何名为九种心住。谓有苾刍。令心内住。等住。安住。近住。调顺。寂静。最极寂静。专住一趣。及与等持。如是名为九种心住。云何内住。谓从外一切所缘境界。摄录其心。系在于内。不外散乱。故名内住。云何等住。谓即最初所系缚心。其性粗动。未能令其等遍住故。次即于此所缘境界。以相续方便。澄净方便。挫令微细。遍摄令住。故名等住。云何安住。谓若此心虽复如是内住等住。然由失念。于外散乱。还复摄录安置内境。故名安住。云何近住。谓彼先应如是如是亲近念住。由此念故。数数作意内住其心。不令是心远住于外。故名近住。云何调顺谓种种相。令心散乱。所谓五尘三毒男女等相。故彼先应取彼诸相为过患想。由如是相增上力故。于彼诸相折挫其心不令流散。故名调顺。云何寂静。谓有种种欲恚害等诸恶寻伺。贪欲不善等诸随烦恼。令心扰动。故彼先应取彼诸法为过患想。由此增上力故。于彼心不流散。故名寂静。云何最极静。谓失念故。即彼二种暂现行时。随所生起。然不忍受。寻即反吐。故名最极静。云何名为专住一趣。谓有加行有功用无缺无间三摩地相续而住。故名专住一趣。云何等持。谓数修数习数多修习为因缘故。得无加行无功用任运转道。故名等持。又如是得奢摩他者。复即由是四种作意。方能修习毗钵舍那。故此亦是毗钵舍那品。云何四种毗钵舍那。谓有苾刍依止内心奢摩他故。于诸法中能正思择。最极思择。周遍寻思。周遍伺察。是名四种。云何名为能正思择。谓于净行所缘境界。或于善巧所缘境界。或于善行所缘。能正思择尽所有性。云何名为最极思择。谓即于彼所缘境界。最极思择如所有性。云何名为周遍寻思。谓于彼所缘境界。由慧俱行。有分别作意。取彼相状。周遍寻思云何名为周遍思察。谓即于彼境。审谛推求。周遍伺察。乃至广说。寻此文意。乃说声闻止观法门。然以此法趣大乘境。即为大乘止观之行。故其九种心住。四种慧行。不异前说。大乘境者。次下文中当广分别依文消息也止观之相。略义如是。若修以下第二广辨于中有二。先明别修后显双运别修之内先止。后观先明止中。即有四段。一明修止方法二显修止胜能。三辨魔事。四示利益。初方法中。先明能入人。后简不能者初中言住静处者。是明缘具。具而言之。必具五缘。一者闲居静处。谓住山林。若住聚落。必有喧动故。二者持戒清净。谓离业障。若不净者。必须忏悔故。三者衣食具足。四者得善知识。五者息诸缘务。今略举初。故言静处。言端坐者。是明调身。言正意者。是显调心。云何调身。委悉而言。前安坐处。每令安稳。久久无妨。次当正脚若半跏坐。以左脚置右髀上。牵来近身。令左脚指与右髀齐。若欲全跏。即改上右脚必置左髀上。次左脚置右髀上。次解宽衣带。不坐时落。次当安手。以左手掌置右手上。累手相对。顿置左脚上。牵来近身当心而安。次当正身。前当摇动其身。并诸支节。依七八反如自按摩法。勿令手足差异。正身端直。令肩骨相对。勿曲勿耸。次正头颈。令鼻与脐相对。不偏不邪。不仰不卑。平面正住。今总略说故言端坐也。云何调心者。末世行人。正愿者少。邪求者多谓求名利。现寂静仪。虚度岁月无由得定。离此邪求。故言正意。直欲定心与理相应。自度度他至无上道。如是名为正意也不依以下。正明修止次第。显示九种住心。初言不依气息。乃至不依见闻觉知者。是明第一内住之心。言气息者。数息观境。言形色者。骨琐等相。空地水等。皆是事定所缘境界。见闻觉知。是举散心所取六尘。于此诸尘推求破坏。知唯自心。不复托缘。故言不依。不依外尘。即是内住也。次言一切诸相随念皆除者。是明第二等住之心。前虽别破气息等相。而是初修。其心粗动。故破此尘。转念余境。次即于此一切诸相。以相续方便澄净方便。挫令微细。随念皆除。皆除驰想即是等住也。次言亦遣除想者。是明第三安住之心。前虽皆除外驰之想。而犹内存能除之想。内想不灭。外想还生。是故于内不得安住。今复遣此能除之想。由不存内。则能忘外。忘外而静。即是安住也。次言以一切法本来无相。念念不生念念不灭者。是明第四近住之心。由先修习念住力故。明知内外一切诸法。本来无有能想可想。推其念念不生不灭。数数作意而不远离。不远离住。即是近住也。次言亦不得随心外念境界者。是明第五调顺之心。诸外尘相念心散乱。依前修习安住近住。深知外尘有诸过患。即取彼相为过患想。由是想力折挫其心令不外散。故名调顺也。次言后以心除心者。是明第六寂静之心。诸分别想令心发动。依前调顺。弥觉其患。即取此相为过患想。由此想力转除动心。动心不起。即是寂静也。次言心若驰散。乃至念念不可得者。是明第七最极寂静之心。于中有二。初言心若驰散即当摄来。乃至唯心无外境界者。是明失念暂驰散外尘。而由念力能不忍受也。次言即复此心亦无自相念念不可得者。是明失念还存内心。而由修力寻即反吐也。能于内外不受反吐。是故名为最极寂静。次言若从坐起去来。乃至淳熟其心得住者。是明第八专住一趣。谓有加行有功用心。故言常念方便随顺观察也。无间无缺定心相续。故言久习淳熟其心得住。即是专住一趣相也。次言以心住故渐渐猛利。随顺得入真如三昧者。是明第九等持之心。由前淳熟修习力故。得无加行无功用心。远离沉浮。任运而住。故名等持。等持之心住真如相。故言得入真如三昧。深伏烦恼信心增长速成不退者。略显真如三昧力用。由此进趣得入种性不退位故。上来所说名能入者。唯除以下。简不能者。修止方法竟在于前。复次以下第二明修止胜能。是明依前真如三昧。能生一行等诸三昧。所言一行三昧者。如文殊般若经言。云何名一行三昧。佛言。法界一相。系缘法界。是名一行三昧。入一行三昧者。尽知恒沙诸佛法界无差别相。阿难所闻佛法。得念总持辩才智慧。于声闻中虽为最胜。犹住量数。即有限碍。若得一行三昧。诸经法门。一一分别。皆悉了知。决定无碍。昼夜常说。智慧辩才终不断绝。若比阿难多闻辩才。百千等分不及其一。乃至广说。真如三昧能生此等无量三昧。故言真如是三昧根本也。修止胜能竟在于前。或有以下第三明起魔事。于中有二。略明。广释。略中亦二。先明魔娆。后示对治。初中言诸魔者。是天魔也。鬼者。堆惕鬼也。神者。精媚神也。如是鬼娆乱佛法。令堕邪道。故名外道。如是诸魔乃至鬼神等。皆能变作三种五尘。破人善心。一者作可畏事。文言坐中现形恐怖故。二者作可爱事。文言或现端政男女故。三非违非顺事。谓现平品五尘。动乱行人之心。文言等相故。当念以下。次明对治。若能思惟如前诸尘。唯是自心分别所作。自心之外。无别尘相。能作是念。境相即灭。是明通遣诸魔鬼神之法。别门而言。各有别法。谓治诸魔者。当诵大乘诸治魔。咒咀念诵之。堆惕鬼者。或如虫蝎。缘人头面。攒刺㿇㿇。或复击攊人两掖下。或乍抱持于人。或言说音声喧喧。及作诸兽之形。异相非一。来恼行者。则应闭目一心忆而作如是言。我今识汝。汝是此阎浮提中食火臭香偷腊吉支。即见汝喜。汝破戒种。我今持戒。终不畏汝。若出家人。应诵戒律。若在家人。应诵菩萨戒本。若诵三归五戒等。鬼便却行匍匐而出也。精媚神者。谓十二时狩。能变化作种种形色或作少男女相。或作老宿之形。及可畏身等。非一众多。恼乱行者。其欲恼人。各当其时来。若其多于寅时来者。必是虎兕等。多于卯时来者。必是兔獐等。乃至多于丑时来者。必是牛类等。行者恒用此时。则知其狩精媚。说其名字呵啧即当谢灭。此等皆如禅经广说。上来略说魔事对治。或现以下第二广释。于中有三。一者广显魔事差别。以是义故以下。第二明其对治。应知外道以下。第三简别真伪。初中即明五双十事。一者现形说法为双。二者得通起辩为双。谓从或令人以下。乃至名利之事也。三者起惑作业为双。谓又令使人以下。乃至种种牵缠也。四者入定得禅为双。谓从亦能使以下。乃至使人爱着也。五者食差颜变为双。文处可见也。问。如见菩萨像等境界。或因宿世善根所发。云何简别。判其邪正。解云。实有是事。不可不慎。所以然者。若见诸魔所为之相。谓是善相。悦心取着。则因此邪僻。得病发狂。若得善根所发之境。谓是魔事。心疑舍离。即退失善利。终无进趣。而其邪正实难取别。故以三法验之可知。何事为三。一以定研磨。二依本修治。三智慧观察。如经言。欲知真金。三法试之。谓烧。打。磨。行人亦尔。难可别识。若欲别之。亦须三试。一则当与共事。共事不知。当与久共处。共处不知。智慧观察。今藉此意以验邪正。谓如定中境相发时邪正难了者。应当深入定心。于彼境中不取不舍。但平等定住。若是善根之所发者。定力逾深。善根弥发。若魔所为。不久自坏。第二依本修治者。且如本修不净观禅。今则依本修不净观。若如是修境界增明者。则非伪也。若以本修治渐渐坏灭者。当知是邪也。第三智慧观察者。观所发相。推验根原。不见生处。深知空寂。心不住着。邪当自灭。正当自现。如烧真金。其光色若。是伪亦尔。此中定譬于磨。本犹于打。智慧观察类以火烧。以此三验。邪正可知也。问。若魔能令我心得定。定止邪正。如何简别。解云。此处微细。甚难可知。且依先贤之说。略示邪正之岐。依如前说九种心住门次第修习。至第九时。觉其支体运运而动。当动之时。即觉其身如云如影。若有若无。或从上发。或从下发。或从腰发。微微遍身。动触发时。功德无量。略而说之。有十种相。一静定。二空虚。三光净。四喜悦。五倚乐。六善心生起。七知见明了。八无诸累缚。九其心调柔。十境界现前。如是十法。与动俱生。若具分别。则难可尽。此事既过。复有余三智慧观察。言当勤正念不取不著者。总显三中前之二法。今于此中大乘止门。唯修理定。更无别趣。故初定研。并依本修。更无别法。所以今说当依本修大乘止门正念而住。不取不著者。邪不干正。自然退没。当知若心取着。则弃正而成邪。若不取着。则因邪而显正。是知邪正之分。要在着与不着。不着之者。无障不离。故言远离是诸业障也。应知外道以下。第三简其真伪。于中有二。初举内外以别邪正。先邪。后正。文相可知。若诸以下。次对理事以简真伪。于中初显理定是真。行者要修真如三昧。方入种性不退位中。除此更无能入之道。故言不习无有是处。然种性之位有其二门。一十三住门。初种性住。种性者。无始来有。非修所得。义出瑜伽及地持论。二六种性门。初习种性。次性种性者。位在三贤。因习所成。出本业经及仁王经。于中委悉。如一道义中广说也。今此中言如来种性者。说第二门习种性位也。以修世间以下。次显事定之伪。谓不净观安那槃念等。皆名世间诸三昧也。若人不依真如三昧。直修此等事三昧者。随所入境。不离取着。取着法者。必着于我。故属三界。与外道共也。如智度论云。诸法实相。其余一切皆是魔事。此之谓也。上来第三明魔事竟。复次以下。第四利益。后世利益。不可具陈。故今略示现在利益。总标。别显。文相可知。别明止门竟在于前。复次以下第二明观。于中有三。初明修观之意。次显修观之法。其第三者。总结劝修。第二之中。显四种观。一法相观。谓无触次第而发。言余触者。略有八种。一动。二痒。三凉。四暖。五轻。六重。七涩八滑。然此八触。未必具起。或有但发二三触者。发时亦无定次。然多初发动触。此是依粗显正定相。次辨邪相。邪相略出十双。一增减。二定乱。三空有。四明闇。五忧喜。六苦乐。七善恶。八愚智。九脱缚。十强柔。一增减者。如动触发时。或身动手起。脚亦随动。外人见其兀兀如睡。或如着鬼。身手足纷动。此为增相。若其动触发时。若上若下。未及遍身。即便坏灭。因此都失境界之相。坐时萧索。无法持身。此为减相。二定乱者。动触发时。识心及身。为定所缚。不得自在。或复因此便入邪定。乃至七日。此是定过。若动触发时。心意余乱举。缘异境。此为乱过也。三空有者。触发之时。都不见身。谓证空定。是为空过。若触发时。觉身贤实。犹如木石。是为有过也。四明闇者。触发之时。见外种种光色。乃至日月星辰。是为明过。若触发时。身心闇昧。如入闇室。是为闇过也。五忧喜者。触发之时。其心热恼憔悴不悦。是为忧失。若触发时。心大踊悦。不能自安。是为喜失也。六苦乐者。触发之时。觉身支体处处痛恼。是为苦失。若触发时。知大快乐。贪着缠缚。是为乐失也。七善恶者。触发之时。念外散善。破坏三昧。是为善失。若触发时。无惭愧等诸恶心生。是恶失也。八愚智者。触发之时。心识迷惑。无所觉了。是为愚失。若触发时。知见明利。心生邪觉。是为智失也。九缚脱者。或有五盖。及诸烦恼。覆障心识。是为缚失。或谓证空得果。生增上慢。是为脱失也。十强柔者。触发之时。其身刚强。犹如瓦石。难可回转。是为强失。若触发时。心志软弱。易可败坏。犹如软渥。不堪为器。是为柔失也。此二十种邪定之法。随其所发。若不识别。心生爱着。因或失心狂乱。或哭或笑。或惊漫走。或时自欲投岩起火。或时得病。或因致死。又复随有如是发一邪法。若与九十五种外道鬼神法中一鬼神法相应。而不觉者。即念彼道。行于彼法。因此便入鬼神法门。鬼加其势。或发诸邪定。及诸辩才。知世吉凶。神通奇异。现希有事。感动众人。世人无知。但见异人。谓是贤圣。深心信伏。然其内心专行鬼法。当知是人远离圣道。身坏命终。堕三恶趣。如九十六外道经广说。行者若觉是等邪相。应以前法验而治之。然于其中亦有是非。何者。若其邪定一向魔作者。用法治之。魔去之后。则都无复毫厘禅法。若我得入正定之时魔入其中现诸邪相者。用法却之。魔邪既灭。则我定心明净。犹如云除日显。若此等相虽似魔作。而用法治犹不去者。当知因自罪障所发。则应勤修大乘忏悔。罪灭之后定当自显。此等障相甚微难别。欲求道者不可不知。且止傍论。还释本文。上来广辨魔事差别。以是已下。第二明治。言智慧观察者。依自随分所有觉慧。观诸魔事察而治之。若不观察。即堕邪道。故言勿令堕于邪网。此是如前三种验中。正为无常。苦。流转。不净。文相可知。如是当念以下。第二明大悲观。作是思惟以下。第三明誓愿观。以起如是以下。第四明精进观。依此四门。略示修观也。唯除坐时以下。第三总结劝修。上来第一别明止观。若行以下第二合修。于中有三。一总标俱行。第二别明行相。三者总结。第二之中。显示二义。先明顺理俱行止观。后显对障俱行止观。初中言虽念诸法自性不生者。依非有门以修止行也。而复即念业果不失者。依非无门以修观行也。此顺不动实际建立诸法。故能不舍止行而修观行。良由法虽非有而不堕无故也。次言虽念善恶业报而即念性不可得者。此顺不坏假名而说实相。故能不废观行而入止门。由其法虽不无而不常有故也。若修以下。对障分别。若修止者。离二种过。一者正除凡夫住着之执。遣彼所著人法相故。二者兼治二乘怯弱之见。见有五阴怖畏苦故。若修观者。亦离二过。一者正除二乘狭劣之心。普观众生起大悲故。二者兼治凡夫懈怠之意。不观无常懈怠发趣故。以是义故以下。第三总结俱行。一则顺理无偏必须俱行。二即并对二障必应双遣。以是二义不相舍离。故言共相助成等也。止观二行既必相成。如鸟两翼。似车二轮。二轮不具。即无运载之能。一翼若阙。何有翔空之势。故言止观不具。则无能入菩提之道也。修行信心分中有三。一者举人略标大意。二者就法广辨行相。此之二段竟在于前。复次众生以下第三示修行者不退方便。于中有二。先明初学者畏退堕。后示不退转之方便。此中有三。一者明佛有胜方便。二者别出修多罗说。若观以下。第三释经所说意趣。若观法身毕竟得生者。欲明十解以上菩萨。得少分见真如法身。是故能得毕竟往生。如上信成就发心中言以得少分见法身故。此约相似见也。又复初地已上菩萨。证见彼佛真如法身。以之故言毕竟得生。如楞伽经叹龙树菩萨云。证得欢喜地。往生安乐国故。此中论意约上辈人明毕竟生。非谓未见法身不得往生也。住正定者。通论有三。一者见道以上方名正定。约无漏道为正定故。二者十解以上名为正定。住不退位为正定故。三者九品往生皆名正定。依胜缘力得不退故。于中委悉。如无量寿料简中说。劝修分中在文有六。一者总结前说。二者若有众生以下举益劝修。三者假使有人以下信受福胜。四者其有众生以下毁谤罪重。五者当知以下引证。六者是故以下结劝。第二文中即有二意。先正劝修究竟以下示其胜利。此中二句初示所得果胜。后明能修人胜。第三段中有二。先明一食之顷正思福胜。后显一日一夜修行功德无边。第四段中有四。先明毁谤罪重。是故以下第二试劝。以深以下第三释罪重意。一切如来以下第四转释断三宝种之意。余之文可见。一部之论有三分中。正辨论宗竟在于前。此后一颂。第三总结。于中上半。结前五分。下之二句。回向六道。



  起信论疏卷下(终)





大正藏 No. 1845 大乘起信论别记

新罗 元晓撰 共1卷

 

大乘起信论别记(本)

海东沙门元晓撰



  将释此论略有二门。一者述论大意。二即依文消息。言大意者。然夫佛道之为道也。箫焉空寂。堪尔冲玄。玄之又玄。之出万像之表。寂之又寂。之犹在百家之谈。非像表也。五眼不能见其躯。在言裹也。四辩不能谈其状。欲言大矣。入无内而莫遗。欲言微矣。苞无外而有余。将谓有耶。一如由之而空。将谓无耶。万物用之而生。不知何以言之强为道。其体也旷兮。其若大虚而无私焉。荡兮其若巨海。而有至公焉。有至公故。动静随成。无其私故。染净斯融。染净融故。真俗平等。动静成故。升降参差。升降差故。感应路通。真俗等故。思议路绝。思议绝故。体之者乘影响而无方。感应通故祈之者。超名相而有归。所垂影响。非形非说。既超名相。何超何归。是谓无理之至理不然之大然也。自非杜口开士目击丈夫。谁能论大乘于无乘。起深信于无信者哉。所以马鸣菩萨。无缘大悲。伤彼无明妄风动心海而易㵱。愍此本觉真性睡长梦而难悟。同体智力。堪造此论。赞述如来深经奥义。欲使为学者。暂开一轴遍掬三藏之指。为道者永息万境遂还一心之源。其为论也。无所不立。无所不破。如中观论十二门论等。遍破诸执。亦破于破。而不还许能破所破。是谓往而不遍论也。其瑜伽论摄大乘等。通立深浅。判于法门。而不融遣自所立法。是谓与而不夺论也。今此论者。既智既仁。亦玄亦传。无不立而自遣。无不破而还许。而还许者。显彼往者往极而遍立。而自遣者。明此与者穷与而夺。是谓诸论之祖宗。群诤之评主也。所述虽广。可略而言。开二门于一心。栝摩罗百八之广诰。示性净于相染。普综逾阇十五之幽致。至如鹄林一味之宗。鹫山。无二之趣。金鼓同性三身之极果。花严璎珞四阶之深因。大品大集矌荡之至道。日藏月藏秘密之玄门。凡此等辈众典肝心一以贯之者。其唯此论乎。故下文云。为欲总摄如来广大深法无边义故。应说此论。然以此论。言迩理遐。文少义多。从来释者。鲜得其宗。良以各守所习。而牵文。不能虚怀而寻旨。由是不近论主之意。或望源而述流。或把叶而云干。或割领而补袖。或折杖而带根。今直依此论文属当所述经本。略举纲领。为自而记耳。不敢望宣通世。述大意竟。

  第二消文者。初归敬偈及因缘分文相。可知立义分中立二章门。谓法与义。法者是大乘之法体。义者是大乘之名义。初立法者。起下释中初释立法之文。后立义者。起下复次真如自体相者以下释立义文也。初立法中。亦有二立。一就体总立。起下释中初总释文。二约门别立。起下言真如者以下别释之文初中。

  言法者谓众生心者 自体名法。今大乘中。一切诸法。皆无自体。并用一心。为其自体故。言法者谓众生心。

  言是心即摄一切法者 显大乘法异小乘法。良由是心通摄诸心。

  言是心即摄一切法者 显大法自体。唯是一心。不同小乘一切诸法。各有自体皆得作法。故说一心为大乘法。所以依此心法。显大乘义。

  何以故 下约门别立。此文望上释总义。望下立别门也。心法是一。大乘义多。以何义故。直依是心。显大乘义。

  言何以故 下解意。云心法虽一。而有二门。真如门中。有大乘体。生灭门中。亦有相用。大乘义虽多。莫过体相用。故依一心显大乘义。

  言是心真如者 总举真如门。即起下即是一法界以下文。

  言相者 真如相。起下复次真如者依言说有二种以下文。

  言是心生灭者 总举生灭门。起下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以下文。

  言因缘者 是生灭因缘。起下复次生灭因缘以下文。

  言相者 是生灭相。起下复次生灭相者以下文。

  言能示大乘自体者 是生灭门内之本觉。本觉即是生灭之因。是故示于生灭门也。真如门中。直云大乘体。生灭门中。乃云自体。不无所以。至下释中。其义自显也。

  言相用者 含有二义。一者能示如来藏中无量性德相故。名为相。亦示如来藏不思议业用。故名为用。即是相大用大义也。二者真如所作染相名相。真如所起净用名用。如下文云。真如净法。实无于染。但以无明。而熏习故。即有染相。无明染法。本无净用。但以真如。而熏习故。则有净用。

  所言义者 已下。第二立义章门。此中亦二。一显大义。二明乘义。此二起下释中二文。至彼属当也。

  显示 正义中。大分有二。一正释上名义分。二复次从生灭门以下。略明寻参入理之方。正释之中。依上有二。初释法章门。二复次真如自体已下。释义章门。初释法中亦二。一者总释。释上总立。二者别解。解上别立。

  言依一心法有二种门者 如经本言。寂灭者名为一心。一心者。名如来藏。此言心真如门者。即释经本寂灭者。名为一心也。言心生灭门者。是释经本一心者。名如来藏。是义云何。以一切诸法。无生无灭。本来寂静。唯是一心。如是一心。是名为心真如门。故言寂灭者。名为一心。又此一心体。是本觉。而随无明。动作生灭。故于此门。如来之性。隐而不显。名如来藏。如经云。如来藏是善不善因。能通兴造一切趣生。譬如伎儿反现诸趣。如是等义。是生灭门。故言一心者。名如来藏。是显一心之生灭门。如下文云。心生灭者。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乃至此识。有二种义。一者本觉。二者不觉。故知非但取生灭心为生灭门。通取生灭自体生灭相。皆为生灭相。皆为生灭门内义也。以生灭因及生灭缘与生灭相。为生灭门。故二门义如是。所言一心者。染净诸法。其性无二。真妄二门。不得有异。故名为一。此无二处。诸法中实。体异虚空。性自神解。故名为心。然既无其二。何得有一。一无所有。将谁曰心。如是道理。离言绝虑。不知何以自云强为一心也。

  言是二种门皆各总摄一切法者 释上立中是心则摄世出世法。言以此二门不相离故者。是释二门各总摄义。何者真如门。是诸法通相。通相外无别诸法。诸法皆为通相所摄。如微尘是法。器通诸相。诸相外无别瓦器。瓦器皆为微尘所摄。真如门亦如是。生灭门者。即此真如。是善不善因与缘和合。反作诸法。虽实反作诸法。而恒不坏真性。故于此门亦摄真如。如微尘性聚成瓦器。而常不失微尘性相。故瓦器门即摄微尘。生灭门亦如是。设使二门虽无别体。二门相乖不相通者。则应真如门中摄理而不摄理事。生灭门中。摄事而不摄理。而今二门互相融通。际限无分。是故皆各通。摄一切理事诸法。故言二门不相离故。

  问若此二门。各摄理事。何故真如门中。但示摩诃衍体。生灭门中。通示自体相用。答摄义示义异。何者真如门。是泯相以显理。泯相不除故。得摄相。泯相不存故。非示相。生灭门者。揽理以成事。揽理不坏得摄理。揽理不泯故。亦示体。依此义故。且说不同。通而论之。二义亦齐。是故真如门中。亦应示于事相。略故不说耳。问二门不同其义已见。未知二门所摄理事。亦有随门差别义不。答随门分别。亦有不同。何者真如门中所摄事法。是分别性。以说诸法不生不灭本来寂静但依妄念而有差别。故心生灭门所说事法。是依他性。以说诸法因缘和合有生灭故。然此二性虽复非一而亦不异。何故以因缘所生生灭诸法。不离妄念而有差别故。分别性不异依他。亦在生灭门也。又因缘之生自他。及共皆不可得。故依他性不异分别。亦在真如门也。如是二性虽复不异。而亦非一。何以故。分别性法。本来非有。亦非不无。依他性法。虽复非有。而亦不无。是故二性亦不杂乱。如摄论说。三性相望。不异非不异。应如是说。若能解此三性不一不异义者。百家之诤。无所不和也。二门所摄理。不同者。真如门中所说理者。虽曰真如亦不可得。而亦非无。有佛无佛。性相常住。无有反异。不可破坏。于此门中。假立真如实际等名。如大品等诸般若经所说。生灭门内。所摄理者。虽复理体离生灭相。而亦不守常住之性。随无明缘。流转生死。虽实为所染。而自性清净。于此门中。假立佛性本觉等名。如涅槃华严经等所说。今论所述。楞伽经等。通以二门。为其宗体。然此二义。亦无有异。以虽离生灭。而常住。性亦不可得。虽曰随缘。而恒不动。离生灭性故。以是义故。真如门中。但说不坏假名。而说实相。不动实际。建立诸法。生灭门中。乃说自性清净心因无明风动。不染而染。染而不染。同真如门中。说唯空义。生灭门内。说不空义。为不如是耶。答一往相配。不无是义故。上立义分真如相中。但说能示摩诃衍体。生灭门中。亦说显示大乘相用。就实而言。则不如是。故下论文。二门皆说不空义。问若生灭门内二义俱有者。其不空义。可有随缘作生灭义。空义是无。何有随缘而作有义。答二义是一。不可说异。而约空义。亦得作有。何者若空定是空。应不能作有。而是空亦空故。得作有。然此空空亦有二义。一者有法性空。是空亦空。有之与空。皆不可得。如是空空。在真如门。如大品经云。一切法空。此空亦空。是名空空。二者犹如有无有性故得为空。是名曰空。如是空。无空性故。得作有。是名空空。如是空空。在生灭门。如涅槃经云。是有是无。是名空空。是是是非是。名空空。如是空空。十住菩萨。尚得少分。如毫厘许。何况余人。二门差别。应如是知。上来释上总立法竟。

  心真如者 以下。第二广上别立广二门即为二。初中品二。一广真如。二复次已下。广真如相。此二文意有异者。初是总释。后是别解。又初文。明不可说。显理绝言。后文。相可得说。显不绝言。故初文中。

  言离言说相离名字相乃至言真如者 因言遣言。后文中。

  言依言说分别有二种义谓如实空如实不空 然后。文亦说一切分别皆不相应。当知一切言说。亦不相应。此即显理离言绝虑。又初文中。要依因言遣言之言。乃得显其理之绝言。此亦显理不离言说相。问理实而言为绝。若不绝言。则非绝虑。若言得说理实绝言者。则随自宗相违过。先以绝言之言不绝而理实绝言故。若使绝言之言亦言绝者。则堕自语相违过。先以绝言之言亦绝而言得说言故。又若不绝言者。正体离言则过于理 若实绝言者。后得带言则倒于理。又若不绝言。则初段论文。斯为妄语。若实绝言。则后段论文。徒为虚设。如说虚空为青黄等。答或有说者。是故当知。理非绝言。非不绝言。以是义故。理亦绝言。亦不绝言。如是等言。无所不当故。无所当。由无所当故。无所不当也。真如门中绝不绝义。既如是说。生灭门中亦同此说。

  言生灭者 已下。第二释生灭门。于中有二。初正广释。二复次有四种熏习已下。因言重显。初中有三。一广上立义分是心生灭。二复次生灭因缘已下。广上生灭因缘。三复次生灭相已下。广上生灭相初中有二。一约体总明。二依义别解初。

  言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者 谓不生灭心。因无明风动。作生灭。故说生灭心依不生灭心。然不生灭心与生灭心。心体无二。但将二义。取心为二。以说依耳。如不动水为风所吹而作动水。动静虽异。水体是一。而得说言依静水故有其动水。当知此中道理亦尔。如下论云。自性清净心。因无明风动。又四卷经云。如来藏为无始恶习。所熏名为识藏。又言刹那者。名为识藏。当知此云有生灭心。正谓识藏。今通取所依如来藏与能依生灭心。合为心生灭门。故言心生灭门者。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非举如来藏。而取生灭心。为生灭门也。如下文之此识有二种义。故知二义。皆在生灭门也。

  所谓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为阿梨耶识者 此不生灭。即上如来藏。言生灭者。是上不生灭心之生灭。言与和合者。不生灭心动作生灭。名之曰与。此生灭之心。心之生灭。不相舍离。名为和合。如下论云。如大海水因风波动。水相风相不相舍离。此中水之动是风相。动之湿是水相。虽有二相。而无二体故。不相离。心亦如是。心之生灭。依无明成。生灭之心。从本觉成。而无二体。不相舍离。故为和合。正是不生灭与生灭和合。非是生灭与不生灭和合也。言非一非异者。此心与生灭非一故。恒不失不生灭性。又心与生灭非异故。亦举体作生灭相。若是一者。作生灭时。失不生灭。如其异者。此不生灭不作生灭。故言非一非异。虽有二义。心体无二。此合二义。不二之心名为梨耶识也。如四卷经云。譬如泥团微尘。非异非不异。金庄严具。亦如是。若泥团微尘异者。非彼所成。而实彼成。是故非异。若不异者。泥团微尘。应无差别。如是转识。藏识真相。若异者。藏识非异。若不异者。转识灭藏识亦应灭。而自真相实不灭。是故非真识灭。但业相灭。今此论者。正释此经文。故言非一非异。此言转识者。梨耶识内生灭见相。名为转识。于中体名为藏识。如十卷经云。如来藏阿梨耶识。共七种识生。名转相。故知。转相亦在阿梨耶识。言自真相者。十卷经中。真名自相。本觉之心。不藉妄缘。性自神解。名为自真相。是约不一义门说也。然随无明风。作生灭时。神解之性。与本不异。故亦得名为自真相。是依不异义门说也。当知自真名。不偏在不生灭。问如瑜伽论等说阿梨耶识。是异熟识一向生灭。何故此论乃说此识具含二义。答各有所述。不相违背。何者。此微细心。略有二义。若其为业烦恼所感义边。辨无令有。一向生灭。若论根本无明所动义边。熏静令动。动静一体。彼所论等。依深密经。为除是一是常之见。约业烦恼所感义门。故说此识一向生灭心。心数法差别而转。今此论者。依楞伽经。为治真俗别体执。就其无明所动义门故。说不生灭与生灭和合不异。然此无明所动之相。亦即为彼业惑所感故。二意虽异。识体无二也。问为当。心体常住。心相生灭体相不离。合为一识。为当。心体常住。亦即心体生灭耶。答若得意者。二义俱许。何者。若论其常住不随他成曰体。论其无常随他生灭曰相。得言体常相是无常。然言生灭者。非生之生。非灭之灭。故名生灭。是心之生。心之灭故。乃名生灭。故得言心体生灭。如似水之动名为波终不可说是动非水之动。当知。此中道理亦尔。设使心体不动。但无明相动者。则无转凡成圣之理。以无明相一向灭故。心体本来不作凡故。难曰。若使心体生灭。则真心有尽。以生灭时无常住故。又若心体本静而随缘动。则生死有始。是为大过。以本静时无生死故。又若心随缘变作生灭。亦可一心随缘反作多心。是三难不能得离。故知。此义不可立也。解云。此义无妨。今从后而答。如说常心。随无明缘。反作无常之心。而其常性恒自不反。如是一心。随无明缘。反作多众生心。而其一心常自无二。如涅槃经云。一味之药。随其流处。有种种味。而其真味亭留在山。正谓此也。又虽曰本静。随缘而动。而无生死有始之过。以如是展转动静皆无始。如说云。先是果报。后反成因。而恒展转。因果皆无始故。当知。此中道理亦尔。又虽心体生灭。而恒心体常住。以不一不异故。所谓心体不二。而无一性。动静非一。而无异性故。如水依相续门则有流动。依生灭门而恒不动。以不常不断故。所谓不度亦不灭。故当知。此中道理亦尔。是故所设三难。无不消也。上来约体总立已竟。

  此识有二种义 已下。第二约义别解。此中有三。一门义总摽。略明功能。二云何为二已下。依义别释。广显体相。三复次觉与不觉已下。总约二义。明同异相。初中。

  言此识有二种义能摄一切法生一切者 能摄之义如前已说。然说二门各摄一切。今明一识含有二义。故一识能摄一切。不言二义各摄一切。以此二种唯在生灭门内义故。又此二义。不能各摄一切法故。又复上于二门。但说摄义。以真如门中无能生义故。今于此识亦说生义。以上生灭门中。方有能生义故。此义云何。由不觉熏本觉故。生诸染法。由本觉熏不觉故。生诸净法。如此二义。和合方能遍生一切故。言识有二义生一切法。此言即起下有四熏习已下文也。问上言一心有二种门。今云此识有二种义。彼心此识。有何差别。解云。上就理体。名为一心。体含绝相随缘二义门故。言一心有二种门。如经本言寂灭者名为一心一心者名如来藏。义如上说。今此中识者。但就一心随缘门内。理事无二。唯一神虑。名为一识。体含觉与不觉二义故。言此识有二种义。是故。心宽。识狭。以心含二门识故。又门宽。义狭。以生灭门含二义故。如四卷经云。不离不转名如来藏识。七识流转不灭。所以者何。彼因举缘诸识生故。非声闻缘觉修行境界。十卷经云。如来藏不在阿梨耶识中。是故七识有生有灭。如来藏不生不灭。何以故。彼七种识。依诸境界念观而生。此七识境界。一切声闻外道修行者。不能觉知之。二文同明此识不生灭义。何者。欲明境界风所动故藏海中七识浪转。是故七识。有生有灭。如来藏者。即是藏识。虽不离转。而体不转故。如来藏不生不灭故。言不离不转名如来藏识等。十卷意者。欲明七识。是浪不非海相。在梨耶识海中故有生灭。如来藏者。是海非浪。不在阿梨耶识海中故无生灭。故言如来藏不在阿梨耶识中。是故七识。有生有灭等。以如来藏即是阿梨耶识故。言不在。若使如来藏不在生灭梨耶识中者。即应下云是故八种识有生有灭。何故。但言。是故七识有生灭耶。当知。此二经文。其本是一。但翻译者异故。致使语有不同耳。又四卷经云。阿梨耶识名如来藏。而与无明七识。共俱离无常过。自性清净。余七识者。念念不住。是生灭法。如是等文。同明梨耶本觉不生灭义。又四卷经云。刹那者。名为识藏。十卷云。如来藏阿梨耶识。共七识生名转灭相。如是等文是。显梨耶生灭不觉之义。此今论主。总括彼经始终之意故。言道此识有二种义也。

  云何为二 已下第二依义别解。

  言觉义者 即有二种。谓本觉始觉。

  言本觉者 谓此心性离不觉相。是觉照性名为本觉。如下文云。所谓。自体有大智惠光明义故。言始觉者。即此心体。随无明缘。动作妄念。而以本觉熏习力故。稍有觉用。乃至究竟。还同本觉。是名始觉。言不觉义。亦有二种。一者根本不觉。二者枝末不觉。枝末不觉者。谓梨耶识内根本无明名为不觉。如下文云。依阿梨耶识。说有无觉而起故。言枝末不觉者。谓无明所起一切染法。皆名不觉。如下文云。一切染法皆是不觉相故。若依识相差别简本异末义门。则梨耶识中。唯有本觉及本不觉。若就识体无二摄末归本义门。则彼始觉及末不觉。亦是梨耶识内之义。故上云此识有二义者。通含如是二种之意。故下释中。通举本始二觉及二不觉义也。问。为当。心体只无不觉故名本觉。为当。心体有觉照用名为本觉。若言只无不觉名本觉者。可亦无觉照故是不觉。若言有觉照故名本觉者。未知此觉为断惑不。若不断惑则无照用。如其有断则无凡夫。答非但无闇。亦有明照。以有照故。亦有断惑。此义云何。若就先眠后觉名为觉者。始觉有觉。本觉中无。若论本来不眠名为觉者。本觉是觉。始觉则非觉。断义亦尔。先有后无名为断者。始觉有断。本觉无断。本来离惑名为断者。本觉是断。始觉非断。若依是义。本来断故。本来无凡。如下文云。一切众生。从本已来。入于涅槃菩提之法。然虽曰有本觉故本来无凡。而未有始觉故。本来有凡。是故无过。若汝。言由有本觉本来无凡。则终无始觉。望何有凡者他。亦终无始觉则无本觉。依何本觉以说无凡。当知由有本觉故。本无不觉。无不觉故。终无始觉。无始觉故。本无本觉。至于无本觉者。源由有本觉。有本觉者。由有始觉。有始觉者。由有不觉。有不觉者。由依本觉。如下文云。本觉义者。对始觉义。说以始觉者。即同本觉。始觉者依本觉故。而有不觉。依不觉故。说有始觉。当知如是。展转相依。即显诸法。非无而非有。非有而非无也。问此本觉性。为当。通为染净因性。为当。但是诸净法性。若言但是净法因者。何故经云。如来藏者是善不善因乃至广说。若通作染净者。何故唯说具足性功德。不说具足性染患耶。答此理通与染净作性。是故唯说具性功德。是义云何。以理离净性故。能随缘作诸染法。又离染性故。能随缘作诸净法。以能作染净法故。通为染净性。由离染净性故。唯是性功德。何以得离染净性。乃成诸功德。取着染净性。皆是妄想故。文中先明觉义。于中有二。一略明二种觉义。二又以觉心原故以下。广二种觉相。略中先明本觉。后明始觉。初中有二。一显觉体。二释觉义。

  言心体离念者 谓离妄念显无不觉也。

  离念相者等虚空界者 非唯无闇。无闇即是智惠。光明遍照法界平等无二故。言等虚空界。如下言智惠光明义故遍照法界义故。

  何以故 已下第二释本觉义。是对始始觉。释本觉义。文相可知。

  始觉义者 以下明始觉义。是对不觉。释始觉义。文相可解。

  又以觉心原故 以下第二广明二觉。于中有二。初即依近广始觉义。

  复次本觉 以下第二广本觉。初中亦二。先总摽满不满。

  此义云何 以下第二别解。别解之中。约四相以明究竟不究竟义。此中先略。决择四相之义。然后消文。问此中四相。为当同时。为是前后。此何所疑。若同时耶。论说四位觉时差别。答前后耶。下言四相俱时而有。或有说者。此依萨婆多宗四相。以四体同时四用前后。用前后故觉时差别。体同时故名俱时有。或有说者。是依成实。前后四相。而言俱时者。以本觉望四相。则无四相前后差别故。言四相俱时而有而无自立。或有说者。此是大乘秘密四相。觉四相时。前后浅深。所觉四相。俱时而有。此义云何。夫心性本来离生灭相。而有无明。迷自心性。由违心性离相寂静故。能生起动念四相。无明四相相应力故。能令心体生住异灭。如似小乘论议之中。心在未来。迳生灭而由业力。引能令心体生住异灭。大乘四相义。亦如是。如经云。即此法界。为诸烦恼之所漂动。流转五道。名为众生。此论云。自性清净心。因无明风动。正谓此乎。总相虽然。于中分别者。四相之内。各有差别。谓生三。住四。异六。灭七。生相三者。一名业相。谓由无明。不觉念动。虽有起灭。见相未分。犹如未来生相将至正用之时。二者转相。谓依动念。转成能见。知彼生相至正用时。三者现相。谓依能见。境相已现。如未来生至现在时。无明与此三相相应。熏动心体。与相和合。心随动转。乃至现相。譬如小乘未来藏心。随其生相。渐至现在。大乘之中如来藏心。义亦如是。此三皆是梨耶识位所有差别。于中委曲至下文说。是名甚深三种生相。住相四者。由此无明与生和合。迷所生心无我我所故。能生起四种住相。所谓。我痴。我见。我爱。我慢。如是四种。依生相起能生相心。令至住位。内缘而住。故名住相。此四皆在第七识位。果相六者。无明与彼住相和合。不觉所计我我所空。由此能起六种异相。所谓。贪。嗔。痴。慢。疑。见。如新论云。烦恼自性。唯有六种此之谓也。无明与此六种和合。能相住心令至异位。外向攀缘。故名异相。此六在于生起识位。灭相七者。无明与此异相和合。不觉外尘违顺性离。由此发起七种灭相。所谓身口七支恶业。如是七支。能灭异心令入恶趣。故名灭相。犹如小乘宗中灭相灭现在心令入过去。大乘灭相义。亦如是。是故当知。四相生起一心流转。一切皆由根本无明。如经云。无明住地其力最大。此论云。当知。无明能生一切染法也。又所相之一心所来。能相之相。无相所起。无相所起故。随其所生。用有差别。取尘别相。名为数法。由其本无明违平等性故。一心所来故。随所至处。皆作总主。了尘总相。说名心王。由其本一心诸法总原故。由是义故。诸外道等。多于心王。计为宰主作者受者。以不能知由无自性随缘流转故。如中边论云。唯尘智名心。差别名心法。长行释之。若了别尘通相名心。取尘别相名为心法。瑜伽论中。亦如是说。大乘四相。相心道现。略说如是。次正消文。总别四相名为一念。纷此一念四相。以明四位渐次。欲明本依无明不觉之力。起生相等种种梦念。动其心原。转至灭相。长眠三界。无始流转。今因本觉不思议业。起厌乐心。渐次趣向。始息灭相。终归心源。朗然大悟。觉了自心。本无所动。今无所静。本来平等同一觉也。如经梦度河喻。此中应广说。大意如是。文中有二。初纷四相。以明究竟义。二又心起者以下。明究竟觉同觉义。此四位中。各有四义。一能觉人。二所觉相。三觉利益。四觉分齐。初中。

  言如凡夫人者 是能觉人。位在十信。

  觉知前念起恶者 是所觉相。未入此位。以前具起七支恶业。今入十信。即知前恶实是不善。故言觉知前念起恶。此明觉于灭相义也。

  能止后念令不起者 是觉利益。前由不觉起恶念。今即觉故能止灭相也。

  言虽复名觉即是不觉者 明觉分齐。虽知灭相实是不善。而犹未觉灭相是梦也。第二位中。

  言初发意菩萨等者 十解已上三贤菩萨也。十解初心名发心住。是故此中名初发意。

  觉于念异者 异相之中。分别内外。计我我所。此三乘人。皆能了知内无神我外无我所。欲明所相心体。为无明眠梦于异相。而今渐与智惠相应。从异相梦。少得觉悟。故言觉于念异。由得此觉。六种异相。永灭不起。故言念无异相。是觉利益。

  舍粗执着故名相似觉者 分别内外。计我我所。名粗执着。虽舍如是粗分别想。而未证知唯识实性。名相似觉。是觉分齐。第三位中。

  法身菩萨等者 初地以上十地菩萨也。

  觉于念住者 住相之中。虽不能计心外有尘。而执人法因缘而住。法身菩萨。觉人法相唯是识性。欲明所相心体。前觉异相。而眠于住相之梦。今与唯识真智相应。从住相梦。而得觉悟。故言觉于念住。由得此觉。四种住相灭。而不起故。言念无住相。

  以离分别粗念相者 人我见名分别。简异异相粗分别故。不加粗言。我执名粗念。简异生相微细念故。名为粗念。虽复觉知唯识实性。而犹睡于生相之梦故。名随分觉也。第四位中。

  菩萨尽地者 谓无垢地。是总举一位。如本业经说。无垢地菩萨。迳百千劫住。下之二句。别明二道。

  满足方便者 是方便道。

  一念相应者 是无间道。如对法论云。究竟道者。谓金刚喻定。此有二种。谓方便道摄。无间道摄。此之三句。明能觉也。言觉心初起者。是明所觉也。

  觉心初起者 依无明有生相。迷心体令动念。今乃证知。离本觉无不觉。即动念是寂心故。言觉心初起。如迷方时。谓东为西。悟时乃知。即邪西是正东。觉心初起义。亦如是。本由不觉。动心无起。今既觉故。心无所起故。言心无初相。前三位中。虽各除相。动念未尽故。言念无住相等。今究竟位。动念顿尽。唯一心在。故言心无初相。是觉利益。

  远离 已下明觉分齐。业相动念。念中最细。名微细念。此相都尽。永无所余故。言远离。远离之时。正是佛地。前来诸位。未觉心源。生相未尽。心犹无常。今至此位。无明永灭。还归心源。无更起动。故言得见心性心即常住。更无所进名究竟觉。又说未归心源。梦念未尽。欲灭此动。望到彼静。今既见心性。梦想都尽。觉知自心本无流转。今无息灭。常自一心。如住一床。故言得见心性心即常住。如是始觉即与本觉。等同无别。名究竟觉。是明觉分齐也。问若言始觉同于本觉离生灭者。此说云何通。如摄论云。本既常住。未依于本。相续恒在。乃至广说。答二意异故。理不相违。何者此论主意。欲显本由不觉。动于静心。今息不觉。还归本静故成常住。彼摄论意。欲明法身。本来常住不动。依彼法身。起福惠二行。能感万德报果。既为因缘所起。是故不离生灭故。说相续具义。而说始成万德。要具二义。依前义故常住。依后义故生灭。生灭常住不相妨碍。以一一念迷遍。三世不过一念故。如似一一毛孔。皆遍十方。虽遍十方。不增毛孔。佛佛如是。无障无碍。岂容偏执于其门哉。如花严经偈云。牟尼离三世。相好悉具足。住于无所住。法界悉清净。因缘故法生。因缘故法灭。如是观如来。究竟离痴惑。今二论主。各述一义。有何相妨耶。又如经。依诸伏道。起事心灭。依法断道。依根本心灭。依胜拔道。根本心尽。此言诸伏道者。谓三十心。起事心灭者。犹此论中舍粗分别执着相。即异相也。依法断道。在法身位。依根本心灭者。犹舍分别粗念相。是住相也。胜拔道者。金刚无碍。根本心尽者。犹此远离微细念也。此谓生相。是故已下。引经证成也。

  言又心起者 已下二明始觉不异本觉。此中亦二。初即因言重核始觉分齐。

  而实无有 已下正明不异。言一切众生不名为觉者。金刚已还一切众生。长眠无明。未曾相离。依是义故。不得名觉。由永离眠。方名觉故。然若对四相差别。有渐觉义。义如前说。今纷无明之眼无差别相故。皆是不觉。如仁王经云。始从伏忍至等觉位。照第一义谛。不名为见。所谓见者。唯佛如来。

  言若得无念则知心相生住异灭者 由未得无念时。不能遍知一切心相。皆悉是梦。故不得名觉。佛得无念故。能遍知一切众生眠于无明梦于四相。方得名觉。

  言以无念等者 是释成上义。此中有伏疑。云佛得无念。众生有念。如是隔别。所以自得无念知他有念者何。由彼一切有念。其性本来无念。今佛所得无念。与彼无念平等无二。言以无念平等故。既得平等无念。故能遍知诸念也。此中正明无异之义。虽曰始得无念方成始觉。而觉于四相本来无起。得何不觉。而有始觉。故言而实无有始觉之异。云何无异者。以四相生起。义有前后。而从本已来同时相依。又此四相。为心所成。除心以外。无别自体。故言四相俱时而有皆无自立。犹如海水之动。说名为波。波无自体故。无波之动。水有体故。有水之动。心与四相义。亦如是。为显是义故。四卷经云。大惠七识不流转。不受苦乐。非涅槃因。如来藏者。受苦乐与因俱。若生若灭。又夫人经云。于此六识及心法。智此七法。刹那不种众苦。不得厌苦乐求涅槃。世尊如来藏者。无前际。不起不灭。法种诸苦。得厌苦乐求涅槃。又云生死者。是二法。是如来藏。世间言说故。有生有死。非如来藏。有生死法。此二经意。同明即如来藏。流转生死。生死根本。无自体。无自体故。无别流转。相既无转。体何由动。故言非如来藏有生有死。由是义故。四相唯是一心不觉即。同本觉故。言本来平等同一觉也。

  复次 已下第二广明本觉。于中有二。初明本觉功能能生二相。

  复次觉体相 以下二明本觉体相。相有四种。初中。

  智净相者 明本觉随染还净。

  不思议业者 是还净之用。

  言满足方便者 在无垢地。破和合识相者。谓不生灭与生灭和合。名和合识。今破其所合之生灭相。故不生灭体离相。而影故下言影。显现法身是本觉也。

  言相续心相者 犹是阿梨耶识。但通摄生灭与不生灭。名和合识。为显法身本觉义故。偏取生灭相内自相。名相续心。为显应身始觉义故。相是业相。此不灭相续心。但灭相续心相。相灭之时。其相续心永离识相。转成圆智。故言智淳净故。即是应身始觉义也。然此始觉无别始起。即本觉体随染作染。今自染缘还得淳净。名始觉耳。是故始觉。即是本觉之随缘义也。如经言。是故大惠。诸自相灭。自相灭者。业相灭。若自相者。不异外道断见戏论。外道说离诸境界。相续识灭。相续识灭。已即灭诸识。大惠。若相续识灭者。无始世来。诸识应灭。正谓此也喻中。

  言水非动性者 今虽非静。而此动若。不由自性故。动但是随他而动。心亦如是。随缘而动。不由自性故动。故言非动性也。

  若无明灭相续则灭者 相续相灭也。

  智性不坏者 相续心体。相续不灭。即是自相。神解之性名为智性。

  复次 以下第二明本觉体相。四种镜中第二。

  因熏习者 此性功德。能作正因。熏众生心。能起厌乐及诸加行。乃至佛果言因熏习。一切诸法悉于中现。故名为镜。如花严云。譬如深大海弥宝不可尽。于中悉显现。众生形类像。甚深因缘海功德宝。无尽清净法身中。无像而不显。正谓此也。

  第四缘熏习者 始起圆智。作增上缘。熏众生心。令起厌乐及诸加行。乃至佛果。故名缘熏。此诸行德。不离圆智。是波智影。故名为镜。如佛地经说。大圆镜智。能起一切众生诸善法影。此之谓也。余二种镜义。显可知。



  起信论别记(本终)

 

大乘起信论别记(末)

海东沙门元晓撰



  此下明不觉。中有二。一明根本不觉。二复次以下。明枝末不觉。初中立二。一正明不觉依本觉立。二明本觉待不觉有。

  言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不觉心起者 即是根本无明。此如迷方。

  而有其念者 是业相等之动念。是如邪方。如离正方。外无别邪方。邪方即是正方。故言念无自相不离本觉。次明本觉待不觉义。

  言不觉者 犹是无明。

  妄想心者 不觉所起诸取相心。是举本而取末。

  能知名义为说真觉者 由妄想心知名义故。方有言说。说于真觉。是名能说真觉之言。要依不觉所起妄想。

  言若离不觉则无真觉自相可说者 是明所说真觉必待不觉。若不相待。则无自相。待他而有亦无自相。自相既无。何有他相。是显诸法无所得也。如下文言。当知。一切染法。净法。皆悉相待。无有自相可说。智度论云。若世谛如毫厘许有实者。第一义谛亦应可实。此之谓也。

  复次 已下第二明支末不觉。此中先三相。是微细犹在阿梨耶识位。后六粗相。是余七识。但望彼根本无明。皆是所起之未。通名枝末不觉也。

  言无明业相者 无明所起业相也。起动义。是业义。故言心动名为业相。

  觉则不动者 是反释。如得始觉时。永无动。当知。今动只由不觉。

  动则有苦者 如得寂静。寂静是乐故。今云动即是苦也。

  果不离因者 无明是无集。业相是无苦。无苦无集。一时而有。不相离也。然业相虽有生灭。最是微细。能所未分。无明亦尔。如无想论云。问此识何相何境。答相及境不可分别。一体无异。问若尔云何知有。答由事故。知有此识能生一切烦恼业果报事。譬如无明常起。此无明可欲分别不。若可分别。非谓无明。若不可分别。相应非有。而是有无。亦由欲嗔等事。知有无明。本识亦尔。阿毗达摩藏经中。亦同此说。如是等文。正约业相。而说也。第二能见相即梨耶见分。第三境界相。是梨耶相分。如四卷经云。譬如藏识。顿分别自心。现身及身安立具等。顿分别者。是能见相。自心及现等。是境界相。瑜伽论中。亦同此说。如是等文。是约后二相。说此二。虽有二分。不离业相。是唯量门。业相虽无能所。含有二分。是唯二。此三皆是异熟识摄。但为业烦恼。所惑义边。不别业相动转差转相等异。是故总说。为异熟识。为无明风。所动义边。从细至粗。动转差别。是故细分。立三种相。又此三。但为无明所动故在第八。后六乃为境界所动故在七识。即由是义故。说七识一向生灭。不同梨耶俱含二义也。

  以有境界缘故生六相者 前细相中。依能见现境界。非境界动能见。此后六相。为彼所现境界所动。非此六种能现彼境。别义如是。通而而言。云彼亦还依自所现境。此还能作自所依境。今此论中。宜就别门。故言有境界故生六种相。如经本说。境界风吹动。七识波浪转。正谓此也。六相中。初一相。是第七识。次四相。是生起识四阴。后一相。是行阴为因。所生果报。言智相者。此第七识粗中之始。始与惠相应分别我我所故。名智相。如夫人经云。于此六识心法智。刹那不住。言心法智者。惠数也。故知。此中智相。正在第七识。

  言依于境界心起者 依前境界相。第七识心起也。若在善道。分别可爱法。为我我所。在恶道时。分别不爱法为我我所。故言分别爱与不爱。具而言之。计能见相为我。计所现境为我所。而今直就相显而说。是故但说依于境界。又此第七识。虽复通缘梨耶能见及境界相。然此境界。不离能见。如镜中影不离镜面。此第七识。直尔内向。自计我我所。非计为外故。余处说缘梨耶识。不言缘境界。又略说故。但就我执之境。故说缘识。除我所执境故。不说亦缘境界。问云何得知。此第七识不但缘心。亦缘境界。答此有二证。一依比量道理。二依圣言量。比量道理者。此意根。必与意识。同缘境界。是立宗也。为彼意识不共所依故。是辨因也。诸是不共所依。必与能依同境。如眼根等。是随同品言也。或不同缘者。必非不共所依。如次第灭意根等。是远离言也。如是宗因譬喻无边。故知。意根亦缘六尘。若言此意与意识不心同缘者。亦可眼与眼识不必同境。俱是不共所依故。眼等识根。既不得尔。无同类故。义不得成。若言此意非不共依者。则无不共依。识不应起。如眼识等。只是自教相违过失。如佛经说故。眼不坏故。眼识得生。乃至意不坏故。意识得生。乃至广说。又论说此不共依。故知。此意但缘于识不缘余境。是义不成。若依此。能依意识。缘一切法。当知。所依意根。亦对一切法。是故此意亦缘自体。以有自证分故。亦缘自所相应心法。以无能障法故。彼诸心法。背证自体。有自证分。是故不度。同一所缘。当知。此义通于八识。所以得知。故庄严论云。已说求染净说。成唯识偈曰。能取及所取。此二唯心光。贪光及信光。二光无二法。释曰。上半者。成唯识人。应知。能取所取。唯是心光。下半者。贪等烦恼光。信等善法光。如是二光。亦无染净二法。以不离心光别有贪等信等法故。以此文证。故知。诸心数法。亦为心光所照故。不离心光。以不离心光故。即是心光也。如镜中像镜光所照。是故此像不离镜光。以不离故。即是镜光。当知。此中道理亦尔。然虽似影像。无别本法所不缘者。设有本法心数异影像心数者。则同一所缘之义不成故。圣言量者。如十卷经云。彼七种识。依诸境界念观而生。又云。境界风吹动。七识波浪转。今此论中。释彼经意云。以有境界缘故。复生六种相。由此等文故得知乎。次。

  第二相续相者 即是识蕴。是粗分别。通缘一切。得长相续。名相续相。又此识起爱。引持过去诸业。亦得润生。能令未来果报相续故。名相续识。

  言依于智者 依前智相。相续始生也。所依是细。唯一舍受。能依是粗具起苦乐。故言生起苦乐。又所依智相。内缘而住。似眼。此相续识。遍驰外境。如觉故。言觉心起念。起念即是法执分别。识蕴与此粗执相应。遍驰诸境故。言相应不断故。

  次执取相 即受蕴。

  次计名字相 是想蕴。

  次起业相 是行蕴文。自显不须烦释。

  复次 以下。第三明同异。

  言无漏无明随染幻差别性染幻差别者 无漏是随染幻差别。无明是性染幻差别。何者。其无明。是违平等性。故其所起一切染法性。自差别。无漏法。是顺平等性。直置其性。应无差别。但随染法差别。故说无漏有差别耳。何者。对彼业识染幻差别故。有本觉无漏性德差别。又为对治彼染差别故。成始觉万德差别。是故无漏。但随彼染。而有差别。不由自性有差别也。然此染净。皆悉相待。性无所有。故言幻也。上来总为广上立义分中是心生灭。已竟。

  复次 已下。第二广上生灭因于中有二。初正明生灭依因缘义。二依无明熏习所起识者以下。重显所依因缘体相。初先总表。后别释。

  言因缘者 梨耶心体。反作诸法生灭。是生灭因。生灭诸法。细粗相资。而起。是生灭缘。如经云。如来藏是善不善因故。又无明住地。能熏心体转作诸识。名生灭因。所起诸识。转相资因缘。如下文云。一切染因。名为无明。故今此文中。二义俱有。

  言众生依心者 诸生灭法。聚集而生。故名众生。而无自体。唯依心体故。言依心能依众生只是意。意识故言意意识转。此即表二章门。

  此义云何 以下。释二章门。先释意中有三。初略明意。次广辨意。是故以下。结成唯心。初言依阿梨耶识者。释上依心义。相本无明。亲依识体。而有。故言依识说有无明。如上文云。此识有二义。一者觉义。二者不觉义。正谓此也。四卷经云。如来藏。为无始虚伪恶习所熏。名为识藏生。无明住地。与七识俱。当知。无明住地。非七识摄。亦非为彼所熏种子。

  言不觉而起者 心体为此无明所熏。动作生灭故。名起。又即此心体。由无明熏。转成能见。乃至转成。起念相续。如是心体。有此五用。对境界能生意识。故名为意。此中第五。犹是意识。而约生后义。通入意中摄。

  此意 以下。第二广解。开上五用。立五识名。初业识义。如前已说。

  言转识者 是能见相。缘境而转。名为转识。然转识有二。若说无明。所动能见。名为转识者。是在阿梨耶识。如其境界。所动能见。名转识者。是谓七识。二义不同。不可相滥。又有处说。诸是能见。通名转识。则通八识。今此中转相。是缘初义也。

  三现相者 犹是上三相中境界相。但此中。为明离转识无别境相故。举能现明所现境。

  言犹如明镜现色相者 如四卷经云。大惠。广说有三种识。广说八相。何等为三。谓真识.现识.分别事识。譬如明镜持诸色像。现识处现。亦复如是。又此文中。说现义云。以一切时。任运而起。常在前故。当知。现识定在第八。其业识等。与此作本。其相弥细。如何强将置七识中。甚可乎。

  言随其五尘对至即现者 随所起相皆不离见。唯于能见镜中而现故。言对至即现。就实而言。亦现法尘。且约尘显。略举之耳。问此识境界宽狭云何。此论中。但说五尘。楞伽经云。阿梨耶识分别现境自身资生器世间等。一时而知。非是前后。瑜伽论说。此由了别二种境故转。一由了别内执受者。谓了别遍计所执自性。妄执习气。及诸色根。根所依处。谓有色界。若无色界。唯有妄执习气了别。二了别外无分相器者。谓了别依止。缘内执受阿梨耶识。故于一切时。无有间断。器世界相。譬如灯炎。生时。内执受识。外发光明。如是阿梨耶识。内缘执受境。外缘器世界境。生起道理。应知。亦尔。中边论云。此识所取。四种境界。谓.尘.根.我.及识所摄。所取既无。能缘本识。亦尔得生。若依中边论及楞伽经则习气等。非此识境。若依瑜伽论。声尘及七种识等。非其所缘。依此论说。现根及识等。亦非此识所现境界。如是相违云何和会。答此非相违。何以故。不以言唯缘如此法故。不言余法非境界故。问虽无相违。而有不同。不同之意。可得而闻乎。答不同之意。各有道理。如中边论。欲明现起诸法。皆是本识所现。离识之外。更无别法。是故唯说。现行诸法。习气种子。其相不显。与识无异。是故不说。瑜伽论等。为显诸相无有离见自相续者故。除心心法。以外诸余相续之法。说为此识所了别。诸心之法。离尘不立。其义自显故。不别说。诸余论显没之意。准此可知。不可偏执一隅。以谤通方之说也。且止傍论今释大文。

  第四智识者 是第七识上六相中初智相也。爱果名染净法。分别彼法。计我我所故。言分别染净法也。

  相续识者 即是意识。上六相中相续相也。

  以念相应不断故者 是约自体不断。释相续名。

  住持 以下。约其功能。释相续名。此识能起爱取故。能引持过去无明所发诸行。令成堪任来果之有。故言住持过去之果令不失故。此义具如瑜伽论说。又识能起润生烦恼。能使业果续生不绝。故言成就现未等报无差违故。如是三世因果流转不绝。功在意识故名相续。

  言念已𨒬事虑未来事者 显此识用不同智识。以彼但缘现在境故。由此文证。故知。此相续识。正是意识。不同上说相续心也。

  是故 以下。结成唯识。是上所明五种识等。无别自体。皆依一心义故。三界虚伪。唯心所作也。

  言以一切法皆从妄念而生一切分别即分别自心心不见心无相可得者 如十卷经偈云。身资生住持。若如梦所见。中应有二种心。而无二相。如刀不自割。指亦不自指。如目不自见。其事亦如是。此义云何。若其梦中所见诸事。如其所见是实有者。则有二故。而其梦中实无能取所所二相。三界诸心。皆如此梦。故言一切分别即分别自心。而论自心不能自见。如刀指等。故言心不见心。现无他可见。亦不自见。则无所见。所见无故。能见不成。能见所见。皆不可得。除此之外。更有何相。故言无相可得。如彼偈云。非他非因。非分别分别事。五法及二心。寂静无如是。问如集量论诸说。心心法皆证自体。是名现量。若不尔者。如不曾见。不应忆念。此中经说云。不自见如是。相违云何会通。答此有异意。欲不相违。何者。此经论意。欲明离见分外无别相分。相分现无所见。亦不可说即此见分反见见分。非二用故外向起故。故以刀指为同法喻。集量论意。虽其见分不能自见。而有自证分用。能证见分之体。以用有异故。向内起故。故以灯炎为同法喻。由是义故。不相违背。又复此经论中。为显实相故。就非有义。说无自见。集量论主。为立假名故。依非无义。说有自证。然假名不动实相。实相不怀假名。不怀不动。有何相违。如此中说。离见无相故。见不见相。而余处。说相分非见分故见能见相分。如是相违何不致怪。当知。如前亦不相怀。又说。为显假有故。说有相有见。为显假无故。说无相无见。假有不当于有故。不动于无。假无不当于无故。不怀于有。不怀于有故。宛然而有。不动无故。宛然而无。故如是甚深因缘道理。萧焉靡据。荡然无碍。岂容违诤于其问哉。

  复次 以下。第二释意识章门。意识犹是先相续识。但就其能与法执粗念相应生后义边。名相续识。约其从前念生。能起见爱烦恼义边。名为意识。故言意识者。即此相续识。上六相内受相行蕴。相从入此意识中摄。又此论且依一意识门故。不别出五识相也。文相可知。

  言依无明熏习 以下。第二重显因缘体相。于中有二。一约心体。显因体相染净难测。二不达以下。约诸染净。明缘体相差别之义初言依无明熏习所起识者。牒上依阿梨耶识说有无明不觉而起。此文正明自性清净心因无明风动。故言无明所起识也。若此心体。一向生灭。直是染心。则非难了。又若一向常住。唯是净心。亦非难知。设使体实净。而相似染者。亦可易解。如其识体动。而空性静者。有何难了。而今此心。体净而体染。心动而心静。染净无二动静莫别。无二无别。而亦非一。如是之绝故难可知。

  言心自性净而有其染心者 是明净而恒染。

  虽有染心而常恒不反者 是显动而常静。由是义故。唯佛穷了。如十卷经云。以如来藏是清净相。客尘烦恼垢染不净。我依此义。为胜鬘夫人及余菩萨等。说如来藏阿梨耶识。共七识生名转灭相。大惠。如来藏阿梨耶识境界。我今与汝及诸菩萨甚深智者。能了分别此二种法。诸余声闻辟支及外道等执著名字者。不能了知如是二法。正谓此乎。

  不达 以下。明缘体相及差别义。于中有三。一明诸染相差别粗显治断位地。二相应义者以下。明诸染法相应不相应义。三又染心义以下。举诸染法明二障义。初中亦三。先明无明相。次明染心差别。兼显治断。后方明。前无明治断。所以不次第者。欲明直就无明渐治之相。不显但除甚染心。从粗至细。能令根本无明。随有渐舍渐辄之义。为是义故。无明治断。在后方说。此中云染。即上意识。并开五种意。但令除时从粗至细。故逆次说耳。

  初执相应染者 是上意识所起见修烦恼。如上云。计我我所。种种妄执。乃至此识依。见爱烦恼增长义故。

  言信相应地能离者 三贤之中十解位也。如仁王经云。伏忍圣胎。三十人十信十心贤心。入此位中。见修粗惑。不得现行。故名为离。当知。此论上下所明。皆约现行。以说治断。不论种子。是故与余经所说治断位地。亦有悬珠。不可致怪。

  第二不断相应染者 五种意中第五相续识。与法我执相应不断故。得入初地法空观时。究竟离也。第三分别智相应染者五意之中。第四智识。七地已还。二空起时。则不现行。出观缘俗。任运心时。亦得现行。故言渐离。七地以去。永灭不起。名究竟离。此义如解深密经说。论其种子。至金刚心。方乃顿断。如离论中之所广说。上来三染。行相是粗。具三等义。故名相应。

  第四现色不相应染者 即五意中第三现识如明镜中。现诸色像故。

  色自在地者 是第八地。

  第五能见心不相应染者 五中第二转识。依于动心能见相故。

  心自在地 是第九地。

  六根本业不相应染者 五中第一业识。依无明力不觉念动故。

  菩萨尽地者 是第十地及无垢地。总为一位也。就实。论云。八地以上。亦有微细现相起。但此地中。已得净土自在。粗色永不现起。故说离耳。又九地以上。亦有微细能见。但得心自在。见相转细。故说离也。所以得知。故下文云。依于业识。乃至菩萨究竟地所见者。名为报身。若离业识。则无见相。知业识未尽之时。能见之相亦不相离也。次下。第二明相应不相应义。初三染名相应。后三染及无明。是不相应。如上言心不相应忽然起念名为无明故。

  心念法异者 谓烦恼数法。其相各异。如分别智相应染中我见爱我我慢业异也。迦延经中说云。心及心所念法。当知。此中心念法者。是心所念法。皆是心数之别名也。

  依染净差别者 分别染净诸法。计我我所差别等也。

  知相同者 能知相同。

  缘相同者 所缘相同。此中依三等。说相应名。

  言心念法异者 是体等义。诸烦恼数。各有一体。皆无第二故。

  知相同者 是智等义。

  缘相同者 是缘等义。具此三义。故名相应。问瑜伽论说。诸心心法。同一所缘。不同一行相一时俱有一一而转。而此中说知相亦同。如是相违云何和会。答二义俱有。故不相违。何者。如我见是见性行。我爱是爱性行。如是等别。各不同行。而见爱等。皆作我缘。约此义边。名知相同。故知此二尔不相妨也。

  言即心不觉常无别异者 此明无体等义。以离心外无别烦恼数法差别。故言即心不觉常无别异。既无体等余二何寄。由是不有同知同缘。故言不同知相缘相故。问瑜伽论说。阿赖耶识。五数相应。即是此中能见心染。何故此中说不相应。答此论之意。约烦恼数差别而转。说名相应。能见心染。无烦恼数。名不相应。故不相违。虽有微细遍行五数。心与法通达无相。而取相故。是通法执。而无别讨惠数之见。故无别相法我执也。所以得知。阿赖耶亦是法执者。如解深密经说。八地已上。一切烦恼。皆不现行。唯有所知障。为依止故。而此位中。余七识惑。皆不现行。唯有阿赖耶识现行。故知。此识是所知障。若论有种子者。烦恼障种。亦犹未尽。故知。彼说正约现行所知障也。

  又染心义者 已下。第三束作二障。然二障之义。略有二门。二二弃通障。十使烦恼。能使流转。障涅槃果。名烦恼障。菩萨别障法执等惑。迷所知境。障菩提果。名所知障。此门如余经论所说。二一切动念取相等心。违如理智寂静之性。名烦恼碍。根本无明。昏迷不觉。违如量智觉察之用。名为智碍。念此论中。约后门义。故说六种染心。名烦恼碍。无明住地。名为智碍。然以相当。无明应障理智。染心障于量智。何不尔者。未必尔故。未必之意如论自说。论五。

  复次 以下。广上立义分中生灭之相。于中有二。初明生灭粗细之相。此二以下。次明粗细灭尽之义。初中亦二。先正明粗细后对人分别。

  言生灭相有二种者 此明生灭之法相有粗细。非谓生灭刹那有著有微。

  一者粗与心相应者 六种染中初三。是心相应。其相粗显故名相生灭也。

  二者细与心不相应者 后之三染。是不相应。无粗心数差别之相。其体微细。恒流不绝。故名相续生灭也。如十卷经云。识有二种灭。何等为二。一者相灭。二者相续灭。生住亦如是。说四卷经云。诸识有二种。生住灭所说流注生及相生住灭。亦如是。说经中直出二名。不别显相。故今论主显其相也对人分别中。

  粗中粗者 前三中初二是也。

  细中粗者 后三中初二是也。

  粗中之细 前中后一。

  细中之细 后中后一。以前中初二。俱在意识。行相是粗。凡夫所知。前中后一。是第七识。行相不粗。非凡所了后中初二。能所差别菩萨所知。最后一者。见相未分。唯佛穷了。此下明灭尽义。将说灭义。先明智缘。

  言二种生灭依无明熏习而有者 是总说也。

  所谓 以下别明因缘。

  言不觉义者 根本无明也。

  妄作境者 现识所现境也。通而言之。二种生灭。皆依无明为因境界为缘别而论之。依无明因故。不相应心起。依境界缘故。相应心而起。今明灭时。且依别义故。言因灭故不相应心灭缘故相应心灭也。具义而说。此二种各有二。因如四卷经云。大惠。不思议熏及不思议反。是现识因。取种种尘。及无始妄想熏是分别事识因。言不思议熏者。所谓。无明以能熏真如不可量故。不思议反者。所谓。真如爱无明熏不可。遍而反。故此熏及反。甚微且隐。故所起现识行相。微细不是相应也。言无始妄相者。即此现识。以从本来未曾离想故。如上文云。从本已来。未曾离念。故说无始无明。无始妄想义。亦如是。言种种尘者。犹是现识所现诸境。以此二法熏动梨耶自相令起七识波浪。以妄想及境粗而且显故。所起七识。成相应心也。今此论中。互举一边故细中。唯说无明熏。粗中。单举境界缘也。此就从细至粗之义。以明因缘差别相也。又四卷经。大惠。若覆彼真识。种种不实诸虚妄灭。则一切相识灭。是名相灭。相续灭者。相续所因灭。则相续灭。所依灭及所缘灭。则相续灭。所以者何。是其因故。依者。谓无始妄想熏。缘者。谓自心现等识境妄想。此经就通相门。故作是说。论约别义故。如前说也。若泛论生因缘。诸识各有四种因缘。如十卷经云。有四种因。眼识得生。何等数四。一者不觉自内身取境界故。二者无始世来虚妄分别色境界熏习故。三者识自性体如是故。四者业见种种色相故。四卷经云。四因缘故。眼识转。谓自心现摄受不觉无始虚伪。过色习气计着。识性自性。欲见种种色相。是名四种因缘。流处藏识转识浪生。言自心现摄受不觉者。是明根本无明因。其色粗相。现识所现。不在识外。自心所摄故。言自心现摄受。言不觉者。无明不觉色尘非外故。能生眼识。令取为外。是为初因。言无始虚伪乃至计著者。是显无始妄想熏习因谓现识本来取着色尘。由此习气。能生眼识。令取色尘也。言识性者。是显自类因。由前眼识自性分别。由此熏习后生眼识。如前自性也。言欲见种种色相者。是显名言熏习因。谓前眼识。能见色相。意识缘此能见眼识。意言分别。取着欲见也。如说眼。其余诸识。准之。可知。问曰以下。往复重明灭不灭义。言若心体灭则众生断灭无所依止者。自相梨耶名为心体。其余诸识说名众生。如十卷经云。若相续识灭者无始世来。诸识应灭言唯痴灭故心相随灭非心智灭者。但心动相灭。非动相灭。。非动之心神灭。即是业相灭。自相不灭义也。问此识自相。为当一向染缘所起。为当亦有不从缘义。若是一向为缘所起。则染缘尽时。自相亦灭若便自相义门。不从染缘而成。则此自相自然而有。或有说者。心体但是业惑所辨。是异熟法故。或业尽时。本识顿尽。然于佛果。亦有福惠二行。所辨镜智。相应净识。虽复业惑。福惠所减之义不同。而其心义。二处无异。由是义说。心至佛果耳。或有说者。自相心体。举体为彼无明所起。而有是动静。令起。非是辨无合有。所以此心之动。因无明动名为业相。此动之心。本自为心名为自相。自相义门。不由无明。然即此无明。所动之心。亦有自类相生之义。是故虽无自然之过。而有不灭之理无明尽时。业相即灭。心随始觉还归本源评曰。二师所说皆有道理。皆依圣教之所说故。何者。若依显了门如前说者。好是得瑜伽论等意故。若依隐密门如后说者。好得此起信论等意故。是不可偏执一隅。又亦不可如言取义。何以故。若如初说现而取义者。即是法我见。若后说而取义者。即谓人我执。故彼二义。皆不可说。虽不可说。而亦可说。以虽无所然。而非不然故。复次有四种熏习以下。广释生灭门。中有二。初正广释意在于前。此下第二因言熏明。何者上言。此识有二种义。能摄一切法。生一切法。其能摄义。上已广说能生之义。犹未分明。是故此下。广明此识二义。相熏能生一切染净法义。于中有三。初即总明染净熏义。二云何以下。别显二种熏习之相。三复次以下。总约二法明尽不尽义。初中言真如者。是本觉义。无明者是不觉义。良由一识含此二义。更互相熏遍生一切。此是正释经本之中不思议熏变义也。余文可解。问摄大乘说。要具四义。方能受熏故。说常法。不能受熏。何故。此中说以无明熏于真如。答彼论且约可思议熏故。说常法不能受熏。此论就于不思议熏故。说无明熏真如真如熏无明。如是二种熏义异故。二论不相违也。第二别明。中先明起染。初略后广。言以熏习故即有妄心者。是业识也。以此妄心熏于无明。令彼无明不了无相。故使妄心有能见现诸境相故。言不觉念起现妄境界。不觉念起是转相也。妄境界是现相也。以此境界熏前妄心。起七识浪执着前境。故言即熏妄心合其念着等。略说竟。此下广释。言增长念者。法执分别也。增长取者。四取烦恼也。言业识根本熏习者。以此业识熏习无明迷于无相故。起能见及境界相。见相相续生死不绝。此见及相。在梨耶识。彼三乘人虽离分别事识分段系业粗苦。犹受梨耶微细行苦。故言三乘生灭苦也。言增长分别事识熏习者。所谓意识见爱烦恼之所增长故。能受三界系业之果。故言凡夫业系苦也。无明熏中。言根本熏习者。谓根本无明熏习真如。令其动念。是名业识。故言成就业识义也。言所起见爱熏习者。根本无明所起见爱。熏其意识。起粗分别。是名分别事识。如上文云。意识现名分别事识。依见爱烦恼增长义故。言成就分别事识。起净法中。亦先略后广。略文可知。广明中。言分别事识熏习者。通而言之。七种识皆名分别事识。义如前说。就强而言。但取意识。以分别用强遍缘诸事故。今此文中。就强而说。此识不知诸尘是转识现故。执心外实有境界。凡夫二乘虽有趣向。而计为生死可厌涅槃可欣。不异本执。故名分别事识熏习。言意熏习者。通而言之。上五种识。皆为名意。义如上说。就本而说。但取业识。名之为意。以此识最细而作本。故业识义者。虽有动念。见相无别。唯是识量是为业识。此诸菩萨。智心妄动。无别境界。余一切法。唯是识量。皆前粗执。似业识相。故名业识熏习。亦名意熏习。非谓无明所起业识即能觉知唯识道理也。用熏习中。差别缘者。为彼凡夫二乘分别事识熏习。而作缘也。能作缘者。从初发意菩萨。乃至诸佛。皆得作缘。如文广说。平等缘者。为诸菩萨业识熏习。而作缘也。能缘者。法身菩萨已上。方得作缘。要依同体智力。故依于三昧乃得。平等见诸佛者。十解已上诸菩萨等。皆业识见佛报身。无量相好。皆无有边离分齐相。故言平等见也。若在散粗心中。得见如是不思议相。则无是处。故言依于三昧乃得见也。未相应中。言意意识熏者。菩萨依于业识熏习。名之为意。凡夫二乘分别事识。名为意识。此中对彼法身菩萨证法身时离能见相故。说地前菩萨名意熏习。以依业识有能见相故。若依俗智见报佛义。则金刚已还皆有见相。通名业识熏习。如下说也。复次染法以下。第三总明净尽不尽义。文相可解。复次真如自体以下。显示正义分内正释之中。本有二分。一释法章门竟在于前。此下。第二释义章门上立二种义。今依复次。先释大义。于中亦二。先则总释体大相大。复次以下。次明用大。言自体相者。总举二种。本言一切众生乃至诸佛无有增减毕竟常住。是释体大。上立中云。一者体大谓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减故。言从本以来性自满足一切功德。以下广释相大。上云。二者相大。谓如来藏具足无漏性功德故。复次真如用者以下。广释用大。上言。用大能生一切善因果故。言不知转识现故见从外者。如上所说五种识内第二转识。所现色相。不离转识。而意识不知如是道理。谓自心外实有佛。身来为我说法也。言业识者。义如前说。然余处说。地前所见。名反化身。地上所见。名受用身。为异已证未证故。今此中。说凡夫二乘所见。名为应身。十解初心以下所见。名为报身。为明菩萨深信唯识顺业识义不计外来不同凡小故。又复此中。就此三贤菩萨依三昧心所见妙相故。属报佛摄。余经论中。约此菩萨散心所见粗相故。属化身也。余文分明故则可知。第三广释。立义分中二种乘义。而此二义。是释用大。文中已兼显故。不须别释。如言诸佛本在因地发大慈修诸度行。乃至广说。是初乘义也。如上立中云。一切诸佛本所乘故。又说菩萨发心已玄见佛差别修证之相。是后乘义。上云。一切菩萨皆乘此法到佛地故。复次已下。显示正义。中大分有二。一正显亦分所立法义竟。在于前。此第二开示从答八旨。云方文相可解。对治邪执中有二。初别明治诸执。复次以下。总说究竟离邪执义。此中邪执。是佛法内。学大乘凡夫及二乘人所起执也。言人法二执者。计有总相宰主之者。名人我执。计一切法各有体性。名法我执。此中前五执者。皆依法身如来藏等总相之主。以起执着故。名人执。后一执者计五阴法各有体性故。名法执。文相可见。发趣分中。信成就发心。位在十解前在不定聚时。修习信心。迳一万劫。信心成就。入正定位。即是十解。亦名十住。亦名十信。亦名习种性。如本业经云。是信相善菩萨。于十千劫。行十戒法。当入十信心。入初住位。仁王经云。习种性有十心。已超二乘一切善地。此习忍已前。行十善菩萨。有退有进。犹如轻毛随风东西。虽以十千劫行十正道。发菩提心。乃当入习种性。彼经云十千。此论一万同一数也。言以少分见法身故随其愿力能现八相利益众生者。如华严经叹十住中初发心住菩萨云。此发心菩萨。得如来一身无量身。悉于一切世间。示现成佛故。又瑜伽论云。彼及所余。于无余依涅槃界中。般涅槃者。于十方界。当知。究竟不可思议。数数现作一切有情诸利益事。是名最极如来秘密。此秘密胜解行地修行菩萨。下忍转时。随其胜解。差别而转。从此转胜。乃至九地。展转增进。第十地中。最善清净。当知。如来如是秘密不可思议。超过一切度量境界。如是等文。皆十解以上菩萨。能起八相之化物也。言如经中说或有退堕恶趣者非其生实退乃广说者。如本业经云。七住以前名为退分。若不值善知识者。若一劫乃至十劫。退菩提心。如净目天子法财王子舍利弗等。欲入第七住。其中值恶知识因缘故。退入凡夫。不善恶中。今释此意。但是权语。非实退也。言解行发心。位在十行十回向也。证发心中。言三者业识心微细起灭故者。欲明菩萨二智起时非专无累。不同佛地。是故犹有微细动念。谓根本业。不相应染。恒行不绝。与二智俱故。言发心有三种相。非谓业识亦为发心之行德也。以起灭为其相故。言于色究竟处示高大身者。如十卷经偈云。欲界及无色佛。不彼成佛。色界中。上天离欲成菩提。今释此经意云。若论实受用身之义。遍于法界。无处不在。而言唯在彼天之身而成佛者。为菩萨所现色相。化受用身。非实报身。唯在彼天。为显此义。故言界也。此后二分者。但可依文深起信心。勤息妄想。不可执言。分别是非。以诤论故。今释烦不更消息也。



  大乘起信论别记(末终)



               塞部撰

  万治二岁九月吉日


上一篇:唐.实叉难陀译《大乘起信论》   下一篇:“起信三疏”之《慧远义疏》
[收藏] [推荐] [评论(0条)] [返回顶部]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 南无十方三世一切佛菩萨
  热点文章
·梁.真谛三藏译《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直解-卷上(憨山大师
·唐.实叉难陀译《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上(贤首国
·慈航法师《大乘起信论讲话》(上
·慈舟老法师《大乘起信论述记》(
·大乘起信论直解-卷下(憨山大师
·慈舟老法师《大乘起信论述记》(
·《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中(贤首国
·“起信三疏”之《慧远义疏》
·慈航法师《大乘起信论讲话》(下
·《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下(贤首国
  相关文章
·“起信三疏”之《慧远义疏》
·唐.实叉难陀译《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直解-卷上(憨山大师
·梁.真谛三藏译《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直解-卷下(憨山大师
·《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上(贤首国
·《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中(贤首国
·《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下(贤首国
·大乘起信论义记别记(贤首国师)
·起信论疏笔削记(卷1-5)
·起信论疏笔削记(卷6-10)
·起信论疏笔削记(卷11-15)
SLYJ.org专题资料站 | 蜀ICP备08004340号 | 站长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