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顶首楞严经》-经文、注解、开示、读诵-资料汇集  
若能转物,则同如来,身心圆明,不动道场。于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国土。
首页 | 《楞严经》原文 | 《楞严经咒》难字 | 《楞严经咒》读诵 | 古大德注疏 | 近现代注解 | 单章精义 | 相关经论 | 持诵修习 |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首楞严经》资料站首页相关经论《大乘起信论》 → 文章内容
起信论疏笔削记(卷11-15)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2007-07-09  

正藏 No. 1848 起信论疏笔削记(卷11-15)

宋 子璇录 共20卷

卷11 卷12 卷13 卷14 卷15

起信论疏笔削记卷第十一

长水沙门子璇录



  二枝末。疏二。初列。

  二释。释中二。初疏文十一重喻合义相昭然。寻文易解。然此翳喻亦未全似。若以首末比况。最切者不过梦喻。已见前文。皆由无明力者。如下文云。当知无明能生一切染法。

  无明为因等者。楞伽云。妄想为因境界为缘。和合而生。疏中用此以科论文。经中妄想即无明也无明生三细者。下文即展转相生。今但约根本而言。故云无明为因。初总标。疏相不离体者。业等九相不离不觉体故。以即体之相即相之体故。不相离末。不离本者。三细六粗之枝末。不离不觉无明之根本。以即本之末即末之本故。不相离。依无明起妄心者。即不觉生三相如下云。以依无明有梨耶。依妄心起无明者。以依阿梨耶识。说有无明也。其犹依水起波。波相起已。不离于水。由斯义故。名曰相应。非约心王心数说相应义。以此三种是不相应染故。

  别解中三。各有标名。所依正释。讲者详之。初标名论无明业相者。意表此二无有异体也。所以知者。前说业相尽处。便见心性成究竟觉。但以约义故。说相依显体无别故。今双举又拣本觉随染业相故。云无明业相显觉不觉皆有业相。而真妄不同也。

  论以依下二所依。疏根本无明者。以是所依故当根本。如梦依睡也。

  论心动下。三正释。疏二。初别解论文论二。初动作义。疏动作是业义者。是无明之业用。后之八相亦是动作。亦是无明业用。然约别义以立其名。唯此最初起用之始故名为业。反举等者。如不睡则无梦。始觉者。即究竟时也。

  论动则下。二为因义。疏为因是业义者。然九中前八皆得名因。所以不言业者。亦约别义故。今此初相能为苦本。故名业也。如得下反显。以静是妙乐之因故。反知动念即是苦因也。动因苦果等者。以一念起动即具微细四相。四相之苦果不离一念之动因。据此位中即是梨耶行苦。若准前明。四相俱时而有故。四相摄于九相。分段粗苦亦在其中。所以次第说者。文不顿书故。义有因依故。若约时说则一念不觉无有前后故。有说云。一念不觉五蕴俱生。即斯义也。

  此虽下。二通明行相。此乃九相之端细中之细。未有转现心境差别故。云一相能所不分等。即当等者。自体即自证分也。如无相下引证。相即自体境界即所缘。当知下会彼同此。

  二转相疏依前等者。转犹起也。是前业相起为此见。然余相皆有起义。不名转者。亦约别义故。如依于梦而有梦心。若依下若约果海性净不动。则无有彼此之见。应知有见者但依动故。如无于梦则无梦心。如是下。就此一相位中。以明不说境界所以。以微细故。且说能见以为转相。然此境界便是向下现相。以论中分能见所见各为一相。今此见相由内所发。非托境生故名为转。依此转相带起所缘。复立现相。非谓于此能见之中。又自别有微细境也。学者应知。摄论下引证。意识即第六识智相是也。三世境者。诸有为法。非三世境者。诸无为法。斯皆意识所缘之境。可知者。意识粗浮能所缘念。可以现今分别取解也。以有三世等境。为可知故。此识等者。即第八也。以无可知境故。既无境可知。故唯就能缘见分。以明此识也。如说十二因缘始不可知。此亦如是。唯识亦云不可知执受处。既云下结意。

  三现相。疏依前等者。如依梦心而有梦境。反释者。应云圣人离见既无此境。当知此境定从见生。如无梦心则无梦境。然上三相皆反以释成者。以此是八地已上所知境界非下流所觉。由是以圣人不见相等。比决反验令义明了。可见可信也。

  疏即分别事识下二。初引经料拣二。初引经指配。事即是境分别境事之识。故名分别事识。楞伽等者。具云藏识海常住(本识)境界风所动(现识)种种诸识浪腾跃而转生(事识)。

  问下。二问答释妨三。初问也。末那者。具云讫利瑟吒耶末那。此云染污。意谓与四惑相应故云染污。恒审思量故云意。即第七也。问意可知。

  二答三。初六八相从答二。初约能执从所执故不说。必执相应者。谓第七种子在第八中。第八见分为第七所执。故曰相应。况二识相依互为根耶。瑜伽下引证可知。

  又由下。二约所依从能依故不说。内依等者。以第八第七互依。第六依于七八。前五依六七八及同境依故。有偈云。五四六有二七八一俱依。但说能依必知有所。故略不云。

  二以下二以义不便答二。初无和合义故不说。无明等者。前说无明与真和合成梨耶三相。末那但一向生灭无和合义。若言和合。自成梨耶。若无和合识从何生。义既不便求说不及。

  又由下。二无缘外义故不说。末那无缘外者。以前五唯缘外尘。第八缘内根身种子及器世间。第六通缘一切。第七唯缘。第八见分。今六粗皆缘外境故不说也。

  亦可下。三约计内外答。此约我我所分。亦属六八故。不言第七。意云。第七。正是执我我所。今分两处无体可言。

  楞伽下。三引证二。初引经可知。

  经中下。二释义。现识等者。正配释。可知。所以下辨事识义也。既云攀缘外境。非六而谁。由是论依经说故。不复论第七识也。故知下结会彼此。然上多义明此论中不说第七者。要异晓公说。下智相即第七故。故彼文云。言智相者。是第七识粗中之始。始有慧数分别我尘故名智相。夫人经说六识及心法智。今之智相即心法智也。若具而言之。缘于本识计以为我。缘所现境计为我所。今就粗现。说依境界心起分别。又此境界不离现识。犹如影像不离镜面。此第七识直尔内向计我我所。而不别计心外有尘故。余处说还缘彼识。问云何得知。第七末那非但缘识。亦缘六尘。答此有二释。一依比量。二圣言量。比量者。量云。意根是有法。必与意识同境故。是宗。因云。不共所依故。同喻如眼等根。异喻如次第灭意。三支无过故知意根遍行六尘。圣言量者。一金鼓经云。眼根受色耳分别声。乃至意根分别一切诸法。大乘意根即是末那。故知遍缘一切也。又对法论十种分别中。言第一相分别者。谓身所居处所受用义。彼复如其次第。如诸色根器世间色等境界为相。第二相显分别者。谓六识身及意。如前所说所取相。而显现故。此中五识唯现色等尘。意识及意。通现色根及器世界色等境界。设使末那不缘色根器世界等。即能现分别唯应取六识。而言及意。故知通缘已上皆略彼疏。今此疏意说无第七。乃是影摄无违。常式意不缘外故。有多义也。

  初总标。论以有等者。此之六相虽则展转各有所依。今亦但取根本而言故。云依境也。楞伽境界风所动。种种诸识浪腾跃而转生。此之谓也。

  一中论依于境界者。此但外由境缘牵起。内根发生。故云心起也。疏于前等者。不知内发谓是外来。楞伽云。外实无有色。唯自心所现。愚夫不觉知妄分别有为。不知外境界种种皆自心。智者悉了知境界自心现。创起等者。随其心王复起心数。拣择染净决定如此。故名智也。体是别境心所中慧。故云慧数。

  二中疏依前等者。于顺情可爱之境。心与喜俱名乐受觉。于违情不爱之境。心与嗔俱名苦受觉。不苦即乐不乐即苦。违顺之境既续。苦乐之心岂断。略以辨粗故不论其舍。而实有之。但在苦乐之间耳。自相续者。当相不断故。又能等者。以自相续故。复能发起烦恼。润于已熟之业。令受报未熟之业令成熟。由是引导任持。令其生死不断不绝。此则令他后四相续不断也。广如下生灭因缘。五意中释。

  三中论住持等者。谓于苦乐境上。坚固停止无有变改。执持不舍也。疏上皆等者。是执取相所依故具牒之。是此下唯此一句是第三相。以不知违顺境如空华。不了苦乐心如幻化。的取为实。确然不改故云深取。故下等者。即下因缘意识中文。

  四中疏依前下。境本非善以顺己之情。便名为善。境亦非恶以违己之情便。名为恶。且善恶相已自不实。况其名字起自倒情。宁非是假。何以故。他人于此或以善为恶。以恶为善。二不定故。肇公云。物无当名之实。名无得物之功。由此名故不待眼见违顺之相。但耳闻善恶之名。便生喜怒。是故目计名字也。楞伽下引证。义见前文。上来下配三障。自此已上直至根本无明。尽名为惑。若准佛名经云。独头无明为烦恼种。则别开无明以为烦恼所依。其实无明是痴。乃根本六惑之数。若也合论皆名烦恼。开合虽异俱是惑门。自下等即业苦。斯则三障即三道也。

  五中疏执相等者。谓于我执贪嗔爱见。发动身口七支。造善恶不动等无量差别之业。于中虽有善及不动。然俱有漏不出三界。三界无安犹如火宅。故皆苦因也。

  六中疏招果必然者。必定然是也。斯有两义。一不得不受故。二善不为苦恶不为乐故。书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涅槃经云。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间。无有地方所脱之不受报。故云必然。三界轮转无有罢期。故曰循环。死此生彼不能脱免故云长缚。如蚁循环。如蚕作茧。终而复始不自在故。正法念云。如绳系飞鸟。虽远摄即还。众生业所牵。当知亦如是。苟非觉悟无有解期。今约此言故云长缚。

  一正释中。疏三细等者。染法虽多不出三界因果惑业。今以三细六粗摄之。罄无不尽。如是染法皆由根本无明迷真所起。故云当知等。

  二转释疏问意可知。答文便是解论意也。业气即差别相。此相皆是不觉业用气分。然此不觉是九相之总名。九相乃不觉之别号。故圆觉云。身心等相皆是无明。即斯义也。

  双辨同异者。向说觉与不觉。染净迢然。又说依觉故迷不离本觉。若言其异。云何依觉故迷。若言其同云何染净不等。又若定同定异。皆无进修之门何也。同则圣凡一等。欣厌都绝。异则染净抗行迷悟永隔。由昧二门不即不离之旨故有斯惑。然于相无相宗失意者。各堕一边故。今辨释用袪迷谬。

  一喻疏染净等者。染即不觉三细六粗。净则觉义二相四镜。以者。用也。缘真如是总相门故。能通与二法为性。又真如无相故。以此二法为相。斯则二相同依一性。一性同生二相。由是同字性相俱用。喻染净者。器有精粗故。余文可知。

  合中疏此二者。即上无漏无明义。如下说。而非实有者。从分别生。故经云。幻妄称相。然幻之一喻诸教多引。以喻染净其体不实。良以五天此术颇众。见闻既审法理易明。今依古德解释此义。法喻略开五种。喻之五者如结一巾幻作一马一所依巾。二幻师术法。三所幻马。四马有即空。五痴执为实。法之五者。一真性。二识心。三依他起。四我法即空。五迷执我法。更无别体者。经云。其性真为妙觉明体。净相即智净不思议业。及后二镜。已见前文下文即熏习中文。然则前三细六粗虽是染相。以约不觉义说故不引用。今别引下文者。意证此染是真如相故。文云。真如之法实无有染。但以无明而熏习故。则有染相。若前九相。初标。后结。皆约不觉。不言皆是真如相故。由是疏文引用雅当。

  正引中疏依此等者。众生即不觉也。不觉无体即是真如。真如之理即涅槃性。性自寂灭。何待更灭。灭度涅槃即彼此方言也。净名下弥勒章文。如前所引。大品亦云。断一切结入涅槃者。是世俗法非第一义。何以故。空中无有灭。亦无所灭者。诸法毕竟空即是涅槃故。依此等者。菩提梵音秦言云觉。觉即始本二觉。二觉既是真如菩提。岂从修得。故大品云。以何义故名菩提。空义故是菩提。如义法性义实际义等是菩提也。此上约众生。明不觉即真如故。本来涅槃。诸佛觉亦真如故。菩提不可修作。既言修作。应知约果所得故。疏云诸佛也。以本有故何须修作而后得耶。故云非可等。又前下重以真如二字。释此二段也。旧入者。故圆觉云。始知众生本来成佛。故云旧来。又一切众生即究竟觉故。云无新得也。然旧来入与无新得义同文异。但以如为涅槃真为菩提。为别也。又时人多谓涅槃为相所累故。说不觉即如本来涅槃。计菩提修因所生故。说觉性即真亦非新得。由是相即无相故。约不觉说涅槃。非是修生元自本有故。约真性说菩提。望涅槃等者。涅槃合是修其智了所显。以不觉即如如即涅槃。岂待了因了之方显。斯则未尝不显。何待更显。故上文云。旧来入涅槃。望菩提等者。菩提合是生因所作。以菩提是觉觉性即真故。不待作之始生。斯则未尝不有。更何作耶。故上云。菩提无新得。然据前疏云诸佛菩提非修等。即将此二句独就菩提而论。今又分此修作以望两处所说。又似别是一解。学者知之。此之下既是本有之法。不合言得以体如实常不变故。不同妄法无实可得。斯无得法元真实故。

  疏疑云下二。初叙疑。文显易知。然此段文若在科下注之。其文则便。今太近上讲者应悉。

  二随释论二。初正释疑。疏法性等者。楞伽云。真实中无物云何起分别。又经云。佛真法身犹如虚空。此皆约无色也。又疑下约应难真也。

  论而有下。二释转难。疏彼见下谓佛果海但有大定智悲而无色相。众生见色相者以彼业识所现。属于无明差别之相故。下文云。但随众生见闻得益故。说为用也。非此下约离相释。故下文说诸佛如来唯是法身智相之身第一义谛。无有世谛可见。既云法身智相第一义谛。岂于此中而有色等不空性耶。又亦下约性德释。彼是真善妙色即性之相。虽名为色。亦非可见之相故。论云。智色以本下。前云以离念境界唯证相应故。后云。诸佛法身无有彼此色相迭相见故。

  论异相下二。初喻。前同相则以生灭望真如说。以相望性明其同也。今异相秖就生灭一门染净。自相望以成异也。

  二合。疏别明等者。以无漏净法体是觉性。觉性无差但随无明故现差别。以彼下明无明本性自是差别。若不差别则不能迷平等理也。下文即真如体相熏习中文。诸无漏法即通指本始二觉修性功德也。直论性者。克就真体说也。是前门中所示真如体故。但随下约对染差别说净差别。即后门中所示本觉相也。比如一月影现万水。月本无差随水影别。下文即相大文也。又由下约始觉义。说由为治悭贪等染法。成布施等波罗蜜无漏净行。及果上十力四无畏等万德之义也。前则待差染以成差。此则治差染以成差。亦可前相后用耳。又以随差别众生。以成差也。前已问答故此阙之。具此三义。故云随染差别也。如是下释染净法皆如幻义。以对待之法本不立故。如经云。若有一法胜过涅槃。我亦说为如梦幻等。金刚亦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然上所说同异之义。即是真如生灭二门不相离义。约生灭门即同而异。约真如门即异而同。苟得一心二门之旨。即无惑于此。

  总标。论生灭因缘者。以立义分中云。是心生灭因缘相。于中心生灭已如上释。今则释因缘两字。然是生灭家之。因缘故。复言生灭也。

  疏二。初解牒文。牒前以标者。谓牒前立义分中之所宗。标为此下论文之所释。梨耶下一重是能生三细之因缘。心体者。即真如。于中唯取随缘一义。以不守自性故。根本下以是亲迷真觉故。不取枝末。又此唯当成事之义不取体空。又无明下一重能生六粗之因缘。缘此两重因缘。正如楞伽所说不思议熏变。及取种种尘。无始妄想熏等。广如下说。又此两重但有三法。谓真如唯因境界局缘。无明则望真为缘望境为因。结文可知。

  诸识下。二解标文。然此但唯约心故云诸识。若云五阴和合中生。斯则兼于色心也。而无下如波无别体。唯依于水。上文云。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等。自相心者。即前不守自性生灭因也。能依等者。但以约法约人立名有异意。与意识即是众生无别体也。即前诸识生灭相集而生也。又众生是总。意等是别。总别虽殊其体一也。皆从心起以心为依。然此中能所依起。以心意意识相望分别。有通有局。思之可见。楞伽亦云。藏识说名心(第八)思量性名意(第七)能了诸境相是则名为识(前六)今此心是如来藏意是五。意识唯第六。故不同彼。

  问中疏此心下。既云众生依于心体有意等起。其相云何。

  论以依下疏二。初释文。是上等者。以梨耶是总觉及无明是总中别义。今既说无明依梨耶有。应知唯取觉义为所依也。论文约总取别。故云梨耶。疏中释出别义。故云是上所说心。即不守自性真如也余文可知。欲明等者。此但指前第一重之因缘也。上总下或问曰。前云依心有意等转故兼云无明者。何谓也。故今释之。

  问上说下。二问答二。初问。举前所说如云依觉故迷。又云。依如来藏有生灭心等。今此却云依梨耶有。岂同前说。

  二答中二。初正答三。初约迷真执似释。与无明为依等者。如风动水成波风还依此波中故。前云风相水相不相舍离。又云。依不觉生三种相。与彼不觉相应不离故。何者下重释前义。依迷者。是依无明迷真而有梨耶。真与妄俱似一似常故。即迷真义也。经云。迷本圆明。是生虚妄。迷似等者。依梨耶有无明。迷似一为实一。迷似常为实常。经云。所既妄立生汝妄能。即执妄义也。即此二义。一识所论前后互出。故不相违。

  二云下。二总别义异释。就本等者。克就真体竖说也。觉即是本依本起末故。今就下都位即通约真妄横说也。如风动水成波风水俱在波中也。

  三云下。三约未起已起释。未起等者。从未有梨耶时说。成就等者。已有梨耶处说。

  然此下二结答也。意云。若唯取初义。则似真前妄后之失。亦有悟后再迷之过。亦同数论冥初生觉。若唯取后义。则似诸法不由迷真而成。但从本识建立。则有真妄别体之失。亦何异法相宗耶。今以后义免前过。以前义免后过。故互言也。以二义更互用之。隐显相成。如绮之文。故云绮互。

  一略明中疏依似起迷者。即依妄心起枝末无明。依迷起似者。即依根本不觉起妄心也。此言似者。即以创迷真性成此妄心。微细流注似其不动。似无差别故。云似一似常。楞严呼为妄觉影明。斯之谓也。此二下义有前后时无前后。如前三义答问。秖就一识一时而说。故不可作前后之异。余文可知。依此等者。谓依心起业识。乃至依智识起相续。生于意识。斯则后依止前前能生后。次第依止及与能生也。于中能所依生前后相望。有通有局。如文可解。摄论下引证可知。

  一中疏心不自起等者。心非动性故。性虽不动然随缘故动。以不守自性故。即四镜中不出义也。如水不自浪因风力也。由此免于无穷之过。正明起相者。以觉则不动。不动则无相。不觉则动。动则相起也。起动是业者。于二义中不举。为因义者。亦含在其中也。以动即有苦果故。

  二中疏依前下正释此文。可知。转识有二下对下辨异。无明所动者。此从内起位属本识。当于三细名为转识。若其境界所动者。此从外起位属事识。当于六粗。名为智识。上如泉涌之波。此如风击之浪。但以常徒所明。转识唯取前七。今此所说在本识中。恐有所滥故此拣之。

  三中疏能现功者。即前转识能现相故。就此功能便名现识。以其下释行相也。故下文云。以有妄心即熏习无明。不了真如法故。不觉念起现妄境界。通现一切谓有漏。无漏色心诸法。非独五尘也。若依下引论对辨。五根即眼等五色根及根依处。种子即善恶无记等三性种子。器世间即山河大地等。斯皆第八相分。然此相分皆为第八执受。执谓摄义持义。受谓领以为境。令生觉受。于中种子具三义。一摄为自体。二持令不散。三领以为境。根身具二阙摄为自体。故器界唯一。但领以为境故。故唯识云。不可知执受处。亦可种子根身缘而执受。器世间量但缘非执受故。今此下或问。若然者何故此中唯言现五尘耶。故此释也。以对所牵事识故。于一切中偏举此五。论云。对至即现意在此也。非如下约相续不断义。以解常在前也。如第六识在五无心位。即有断灭故。唯识云。意识常现起。除生无想天。及无心二定睡眠与闷绝。又第七入灭尽定时。虽云净分不断。且有尽七之言。为约染分亦成断义。又成唯识所熏四义中云。若法始终一类相续。能持习气乃是所熏。此拣前七转识如风声等。既言如风声等。斯则非是相续有间断故。又为下约为先义解常在前也。意云前者。先也。以迷时先有为诸法本。更无有法先于此故。末那无此义故拣之也。此即单拣第七也。然前拣六七之文。是海东意。后之一义是今疏意。故云又也。若言初句标。拣次唯拣第六。又为下方拣第七者。海东无后一意。如何抟句以读文耶。学者应知。

  四中疏细分者。法执俱生故。迷唯心境见从外来起微细心。分别染净故。云不了。

  五中论二。一直明本相。疏亦细分者。此是法执分别粗于俱生。故除微字。但云细分。此上二识皆云细者。以是粗中之细故。同是法执故。

  论住持下二。别显功能二。一能起润惑。住持等者。住谓留住。持谓任持。谓留住任持令业不失也。疏以此等者。谓过去无明所发业行种子未成熟者。以有此识发爱取烦恼润之。使令成熟堪为来世感果之有。有即业种变异也。若无下如植种于土无水则焦。结业待果无贪则败。经云。爱水由润业故。又复等者。谓润已熟业令受果报。善恶乐苦自然相应不相违反。如印印物故曰无差。又现在即现报。未来即生后二报。如是下通释前段。以结其名。斯则润过去未熟业。令成现在已熟业。润现在已熟业。令招未来果报。如是循环无有断绝。由不断绝故名相续。然其润业等即是令他相续义也。

  论能令下。二能起念虑。已经者。是过去下即未来。上当相相续。即现在也。显此下疏二。初正释此文。以此识既能起粗分别。念虑三世。与前智相微细不同。非法分别而谁。

  此上下。二通前重示二。初结属此识。文意可知。

  又为下。二总通前五。三细功能者。以第八识能集种子起现行故。后二功能者。于中但约分别不断而分二异故。摄论云。意识缘三世境等。即斯义也。

  顺结中疏是前等者。此解是故二字。故说等者。三界不出五意。五意唯依一心故。云三界唯心作也。以现识中具有根身种子器世间故。故楞伽云。从于无色界乃至地狱中。普现为众生。皆是唯心作。现似曰虚者。依他起法如麻上绳。似有其相究体不实。诈现曰伪者。遍计所起如绳上蛇。相毕竟无分别妄现。唯心作者。如绳蛇无体不离麻。故十地经即华严十地品。文云。了知三界依心有。十二因缘亦复然。一切皆由心所作。心若灭者生死尽。

  反结。疏离彼等者。谓心起成识依识有尘。究其根本唯一心作。故经云。由心生故种种法生。又圭山云。生法本空。一切唯识。识如幻梦。但是一心。然此三界六尘皆摄色心等法。是故顺结反结。皆归一心。

  问中疏现有等者。意云。若是唯心则不合有境。以心无相不可见故。既有所见。云何唯心。

  答中二。一答无尘。疏以一切下。意云。一切法从心起故。所起无体即是一心。楞伽云。心亦唯是心。非心亦心起种种诸色相通达皆是心。又疑下蹑所答处。以起此疑。疑意云。既是真净一心。因何起作诸法。楞严满慈圆觉刚藏皆同此意。由妄等者。其犹净眼不合见华。但以翳覆便见华相。妄念即根本无明也。又亦下是前疑中之别意。非续次所起。文意可知。但前约依他释。此约遍计也。释云下意云。如见空华。是汝眼病。如楞伽云。如愚不了绳妄取以为蛇。不了自心现妄分别外境。

  论一切下。二显唯心。疏境唯等者。如像唯镜现故。分别像者。是分别镜也。楞严云。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无尘唯识者。如唯识颂云。唯识无境界。以无尘妄见。如人目有翳见毛月等事。论心不见心者。意云。心是一心不合自见。当知有所见者皆是妄也。故楞伽云。如刀不自割。如指不自触。而心不见心。其事亦如是。既尘等者。意云。尘境若存则可以心缘。境尘既不有。纵有心在亦不自缘也。识不生者。意云。以有尘故。牵彼识生。既无尘境。识不生也。故经云。由法生故种种心生。今法既不生。心亦不生也。既无他可见亦不能自见。所见无故。能见不成也。能所俱寂者。心无心相是能缘寂。境无境相即所缘寂。楞伽云。能见及所见一切不可得。此中大意。欲显一心本无能所。能所俱寂。方是真心。亦非泯之令寂本自寂也。摄论下引证。具云所说诸法唯识所现。无有少法能取少法。亦可论文从一切下。展转释疑。疑云。是法既无。云何分别释云。一切分别即分别自心。又云。若如是者即应见心故。释云。心不见心。反明分别悉皆是妄。又疑云。云何心不见心释云。无相可得。斯则心无相故。不可见心。心外又无一法。当知有所见者皆妄见也。能所既寂唯一心在。即法空门下所显真性也。故经云。诸幻灭尽觉心不动。



  起信论疏笔削记卷第十一

 

起信论疏笔削记卷第十二

长水沙门子璇录


  论结文二。初正结。疏无明根本等者。拣非枝末故。以依无明力而任持。托业识心而安住。故下文云。以有无明染法因故。即熏习真如。以熏习故则有妄心。以有妄心即熏习无明。不了真如法故。不觉念起现妄境界等。故云。由此而成也。现识等者。等下六粗。皆是所现色心境界也。故一切境由此住持。若无明等者。以依无明故。有妄心。依妄心故现妄境界。所以无明未尽心境不灭。如风未息波浪不灭。离心无体者。皆从心起。非外来故。即心无体者。所起之法同能起故。镜喻两意如法可知。

  论唯心下释成二。初正释。疏虚妄现者。妄念熏真起诸虚妄法故。亦可此文是结前诸法无体所以也。此中二意。一唯心故。二处妄故。如前镜像一体同镜故。二体不实故。由斯诸法无体可得也。

  论以心下。二转释。疏二。初解文三。初略标意。反验等者。反释上文心现之义。法既随心生灭。当知法从心生。生法皆妄也。

  此中下。二别解文。初明生义。即指前段论文也。此则下显意。非谓心是能生法是所生。以真心随熏全体成动而作诸法。如金生器等故云生也。若无明下显灭义。即下文因灭故缘灭等也。此则下明意也。明此心体反本还源。独显性净故云心灭。此但心中无其妄动寂故名灭也。故疏云。心源还净故云灭也。此约真心显生灭义。若约妄心说者。即业转二识。名之为心。斯则妄心于真心中。若生若灭。真心不生灭也。如前文示。相续心灭智性不坏。如波相灭湿性不坏。如上约真约妄。虽皆有生灭之义。究实而论。皆妄有生灭。真无生灭也。

  既心下。三总结。释上文无体义也。以上云一切法如镜中像无体可得。故此结成。

  问上说下。二释妨。问意云。前明九相生灭。后即结云。当知无明能生一切染法。以一切染法皆是不觉相故。今文复云。唯心虚妄。心生法生心灭法灭。二文不相远何以顿尔不同耶。答下意云。前辨生灭单就不觉说故。结过属无明以功在不觉故。今此下明今文意。意明。此文具说真如为因无明为缘。由此因缘道理和合。成就色心诸法。既属因缘。遂令诸法无性之义显然可见。真如随缘不住之理。焕然明矣。彰明也。故结下既明和合本因。真如随缘成和合义。今结属心。正其宜也。如水初动功在于风故。前文中结属无明。动无别体则全属于水故。此文中结属心也。故不可言波无别体。而唯属于风。法理亦然。如喻可知。

  一辨粗。疏此生下。明此意之识。是前第五相续识之所生故。名生起识。然无异体。但约粗细而分二别故。云同是一识。若更细论亦即是前智识也。以同依境界之所起故。今不指此而偏指相续者。以是意识亲所依故。但前下对前辨异以相续识。是法执分别。望于我执见爱。此名细惑又约能生依止义边。说之为意。此中下明今义。谓依前细相之上生起。此粗分别识。此识与人我贪嗔见爱粗恶烦恼相应。故下文云。此识依见爱烦恼。增长义故。即就所起义说故。云从前起门。即是执取计名也。以是分别之中粗分别故。名为意识。意之识者。依于五意所起之识故。本疏云。依意之识依主释也。简非圣者。即二乘及地前菩萨也。此二种人已能远离意之识故。故约凡夫以显粗也。又以五意亦名意识。恐有所滥故。此约人拣之。其实五意名识。是持业释。故不同此。无对治等者。谓无始觉观慧也。二乘三贤得人空观。既无取着。当知凡夫取着深者。盖无观慧也。其犹重病既不与药。厥疾宁瘳。

  惑体论计我我所者。正释取着之相。由计我及我所故名为深。疏心外计境者。此是法执属前智相及相续相。亦复等者。正是此识属于我执即蕴。谓凡夫所执我。但通执自五蕴为主宰故。离蕴即外道。所执神我。然有三宗。一数论计。我体常而量周遍。犹如虚空。二胜论计。我体常而量不定。随身卷舒。犹如牛皮。三无惭计。我体常。犹如微尘。应于根门如是众多。故云种种。

  依缘疏但缘倒境者。如执苦为乐。不净计净。无我计我。无常计常等。故云倒境。不了正理。谓不知无我等也。故金刚云。凡夫之人贪着其事。

  立名。疏此论等者。谓于一意之识中。分出眼等五识兼本成六。以对六尘。然前相续智识。亦缘六尘。以彼不与爱见相应故。属前意也。故前云。六粗属意识故。依六根等者。谓依内六根发于六识。缘外六尘。斯则聚缘内摇趣外奔逸。既以一为六。即分离义也。如佛顶经云。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又能下以此意识遍缘一切。通三量故。假实俱缘。如前云。能令现在已经之事忽然而念。未来之事不觉妄虑。内外者。内根外尘色心诸法。亦即计我我所也。

  所依。疏见一处等。五住地中之一数。此是三界分别粗惑迷理起者。同于见道处断故。名见道惑。欲色有三爱。即三界俱生细惑迷事起者。于修道位中所除断故。名修道惑。以此等者。谓以此见爱烦恼熏于第八。令彼识中第六种子有增益生长故。即起现行也。上六下类摄。然执取计名正当此识。起业一相是此所生总别报业。是此识造。今约所造从能造说。亦是此识所摄。故云相从入也。六染之中合此二相。以为一染。正当此识。

  标叹二。初牒上所说。疏牒上等者。上云。谓无明力不觉心动故。谓心与无明和合。起成业等三细也。

  论非凡下依位别叹三。一凡小非分。疏凡小非分等者。凡夫尚不知意之识。况此三细耶。二乘方觉事识中粗分。尚不觉细分。正认三细以为涅槃。以是无明所起之识。非其境界也。于五住地中。但觉前四。是前见爱所增长识也。若根本无明是第五住非彼所觉。

  论谓依下二菩萨分知。疏十信等者。谓此菩萨虽位在外凡。而能信教。了知本识因缘所生。无有自性。决定无体唯是真如。方成正信故。下说十信菩萨信真如。及修真如三昧。以成正信之行。因果体者。因即无明果即本识三相也。体即真如也。三贤等者。异前位之信。殊后位之证。故言观察。比观者。既未亲证。但比度观察。即相似觉也。论证法身即初地已去。究竟即十地。乃至之言摄于中八。随分觉故不能尽知。然初地且约破法执故。说为少知。若克就识论。八地方觉此识现相也。

  论唯佛下。三唯佛穷了。疏四相俱了者。以觉前者则不觉后。觉后者必能觉前。是故此中通言四相。故前云。若得无念者。则知心相生住异灭。

  一征。疏缘起妙理者。真如为因无明为缘。起成诸识。斯则性起为相。是不思议微妙理趣。故云妙理。问意可知。

  即净而染。疏因即梨耶心体是其觉义。即不思议变者。缘者即根本无明是不觉义。即不思议熏者。论染心即业等诸识。以于不可熏变处而熏变故。不染而染者。不染即前自性心体非是染法。以不守自性故。随熏成染。故下云。真如之法实无于染。但以无明而熏习故。则有染相。

  常净。疏即染等者。虽随熏成染。其体常净。如镜现秽。其体不动。斯则正由不动而得随缘。正由随缘显得不动。

  结难测论唯佛知者。欲言其净则九相纷然。欲言其染则一味无变。若非佛智孰能知焉。自性心难了者。以能随缘成染故。所染难了者。以即染而常净故。言甚深智者。即八地已上。以觉转现少分而知。然从初地亦得少知。以证真故。故前云。若证法身得少分知。

  显不变。论常无念者。无念即觉义。既常是觉。即无不觉。无不觉故。名为不变。疏虽举等者。如杌不作鬼绳不为蛇。东处无西等。缘起因体。即前自性净心。是此缘起体也。故云心性。

  此显下疏二。初释心不相应。此明无明之体。初起微细。未分王数心境之相应故。又此无明是全性之惑故加心字。又亦可此惑是与真心不相应之法。如前云。从本以来不与妄染相应故。今以不如实知故。忽然而起。说此以为根本无明也。

  唯此下二释忽然念起三。初正释今义。是诸染法始起之本故。故约忽起以表其先也。

  如缨下。二引经证成四住。前使者。即无明使也。无法起者。意显无明。使外别无有法。为能起无明之本也。

  是则下。三会彼同此二。一正会如文。

  此约下。二结拣。意明无前之忽然。非有始之忽然也。言无前者。以此无明最微细故。更无有法前于此者。前即始也。由无始起之本故。故说忽然。故本疏云。以起无初。故肇公云。如镜忽尘如空忽云。即斯义也。

  标中论染心者。以上云。无明所染有其染心。今释此相。有其六种差别不同也。

  然此下疏二。初叙意逆次配者。以前说随流生起故。从细至粗为顺。次今明反流除断故。从粗至细为逆次。前取近理为先。今取易断为先也。由此下配第一染。以二乘三贤同断此故。便借下将前科此。免更会同。诚为省要。二释文。论分六段。今初二初障。疏是六下据用科名。合无此说。今此重对者。为通前类摄故。此即九相中二相。见爱等即五意中意之识。粗分别即异相也。但粗下释此别名。外执于境与境相应。内起见爱计我我所故。污其下释此通名。净行即真如根本智也。此智有二。一人空智。二法空智。此智不起者。由染心有力。为能障故。故名为污。若渐修此观。观成智起即翻染心。故名为治。斯则敌体相违。故成治义。然此以对始觉名染义也。若据论意。则约对本觉之净。以明其染故。前文云。是心自性清净而有无明。为无明所染。有其染心也。问障染何别。答体虽无别。名义有殊。障则对治觉立。如下文云。能障真如根本智故。染则对本觉立。如前引文。是心自性清净等。

  论依二乘下。二治。疏无学等者。此是见等四住烦恼。辟支罗汉悉能离故。

  疏十解下二。初约三贤以明行位二。初正显行位。据此则三贤菩萨同受此名。以皆不退失故。

  故地下二引论证成。无著论即金刚论。彼论三地。谓信行地净心地究竟地。

  疏此菩萨下。二对二乘。以显断惑。又二。初核劣以明粗惑二。初表异凡小。得人空者。以此菩萨得此观故。能伏现行不同凡夫。然于种子不尽除灭。不同二乘。言随眠者。种子异名。谓随逐有情眠伏藏识。今此论中约现行说。名为远离。非约种子。摄论下引证。上心则现行也。二意者。留此惑种润于故业。受分段身。修习种智断所知障。即自利也。兼俯就群品摄化利益。即利他也。若不留惑种。即同二乘独出三界。二利俱失也。故圆觉云。菩萨示现世间非爱为本。但以慈悲令彼舍爱。假诸贪欲而入生死。问菩萨既留惑种。后起现行受分段身。与凡夫何异。答前引圆觉足辨其异。虽留惑种受分段身。以有智故终不起过。假此分段为所依故。广修种智及行大悲。终不令此起于新业。如禁蛇法。虽不令死。亦不噬人故。摄论云。烦恼伏不起。如毒咒所害。留惑(烦恼)至惑尽(所知)证佛一切智。

  疏此约下。二拣定权实。初地下约顿悟说。谓此菩萨在地前时。以二空观双伏二障。分别至见道位。种现俱断。从此位去。若智增者便伏烦恼。现行至佛方断。若悲增者故意令生。极至八地。现行方伏留随眠惑。以助愿力化利众生。今此论中约生起时。一向竖说。及至断时从粗至细。故在地前。已除我执俱生分别。至登地时。唯断法执分别。二地已去秖断法执俱生。更无烦恼。不同彼教横说二障种子在第八中。良以权实教异。与此相望。校一僧祇。学者要知。须明彼教。然智解可以旁通。起行须依了义。冀诸学者审而详之。言如余论者。即瑜伽唯识等广明。

  今此下。二超胜以除细执三。初正明。以是实教菩萨。从初正信。便达真如本有无明本空。随顺无念。于此地前能修法空真如三昧。自然令彼法执不生。伏于无明与真相应。故云分断。但伏故名断也。

  故此论下。二引证。不了一法界义即无明也。下说发直等三心。修无住等四方便及施等六度。皆是此也。

  今但下三结意。以是约执取人。非约人明执。故不论也。

  二中一障。疏但执下即是法执相续。生起不断故。前云相续。今云不断。其义一也。

  论依信下二治。疏十解等者。谓从三贤位中观察寻伺分断此染。直到初地方能全离。修唯识观。即资粮位中。习行顺解脱分。寻伺方便即加行位中。习行顺决择分。初地即见道位。无漏智火烧烦恼薪。通达佛法名欢喜地。三无性者。谓遍计相无性。依他无自然性。圆成无前遍计我法之性。故唯识云。初即相无性次无自然性。后由远离前所执我法性。遍满真如者。即遍行真如。所言遍者。唯识云。谓此真如二空所显。无有一法而不在故。所言证者。以无分别智契无差别理。能所两亡也。故唯识颂云。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法执等者。由修习唯识观故。至此成就无漏智。相分得现行。由是此执分别永得除灭。

  三中障。疏以能下释名。可知。法执修惑者。所知障中俱生之分。以修道所断故名修惑。

  治中疏七地等者。以此地已还法空观。有间断有相有功用。遂于染净境界。未免分别。然从二地已来。分分除断。故云渐也。八地下释得离此染所以。以若残此染。则不登七地。岂况至八。故至七地门中都尽此染也。以二地下释二地名。谓摄律仪善法众生三聚具足。以远离微细破戒垢故。名离垢地。准华严说。十地如次修十波罗蜜。此即正当戒波罗蜜。余地非不持戒。以约增胜说故。以七下释七地名。斯则八地名无相。七地名方便。谓与无相地作方便故。斯则无相之方便也。以八地下转释可知。

  四中障。疏根本下则无明动心成业转现相。现相即境界也。此义前已频说故。疏但举初后。

  治中。疏以八地等者。以色自心生故。心能变色故。由是能毛容刹海。芥纳须弥。色心不相妨。自他无分隔也。本业经云。所谓无相大慧方便大用。无有色习无明亦尽。百万劫事无量佛土事。以一念心一时行。现如佛形。现一切众生形。以一念心中一时行已无功用故。三世间自在者。谓此菩萨观此三种粗细之色。无不通达。无分别智任运相续。相用烦恼不能动故。以色下举下位以反释。意云。七地已前现识不亡。既色不自在。今得自在者。盖现识亡也。然于七地观断至八地。尽前后皆然。学者应知。

  五中治。疏善知下于他心得自在。十种稠林者。华严云。此菩萨以如实智慧知众生。一心稠林。二烦恼。三业。四根。五解。六性。七乐愿。八随眠。九受生习气相续。十三聚差别。一一皆云稠林者。此等诸法稠密如林。故以喻之。净名云。善知众生往来所趣及心所行。此叹九地菩萨。本业经云。一切功德行皆成就。心习已灭无明亦除也。又以下明于自心得自在。四十无碍智者。准华严说。有十种四无碍智。四者。一法。二义。三词。四乐说。十者。世亲判为十相。一自相。二同相。三行相。四说相。五智相。六无我相。七业相。八因相。九果相。十住持相。一一具四故。成四十。广如彼说。有碍下结所离之染也。起即不自在故。如前经中心习已灭也。

  六中治。论菩萨尽地者。即菩萨究竟地也。如前云。乃至菩萨究竟地。有本多云地尽义。亦有在。不如地字在下义顺。以前后皆结云地故。此即第十地。如来即妙觉。斯则从九地。观断佛地方尽。无垢地即如来地。与十地终心竟无有异。然本业经中。自等觉为无垢地。此即别开。今此所明等妙二觉。合为一位也。

  辨无明等者。如上六染。但是无明所起之法。今已分配因果诸位。明断竟。然上云不达一法界故。名为无明。未知此使依何位人。能远离耶。故今辨之。疏粗者。枝末无明。从初地渐离至七地方尽。细者。根本无明。此即下上说自性清净心。为无明所染有其染心。当知无明是染心之所依。染心是无明之所起也。上云者。即智净相。然此六染之中各有二分。一分属于无明。一分属于染心。以皆有和合及相续义故。但约与前和合迷执不改。即是无明。约展转起后相续不断。即是染心。由是地前便有断无明义也。今言初地方离者。以约破法执位明断义。不乖诸说。故标此位也。今无明下明生起时。义说前后。以论因缘和合义故。若除断时则无前后。以能依所依不相离故。

  释相应等者。以上六染中有相应不相应言。此义未显。今则显之。论二。初标也。疏皆粗心者。以是前六缘总别相。行相粗显故。依境下既依境生。则与境为相应也。

  论谓心下二。初约法辨异。疏心谓下约王数释。心王即前六识心王。心所即遍行等六位心所。然六识中心所多少不同。今此论中总名念法。亦可此文举一蔽诸故言念法。即别境之一也。迦栴下引证。即通指心所俱名心所念法。然论王数相应。总有五义。一同所依根。二同缘一境。三同一行相。谓同作青等解。四同一心事。王所各一体故。五同一时。王所同一刹那故。由是故得相应。又心下约心境释可知。所依等者。识依此境所引生故。又是彼识所分别故。以有此染净为所依故。遂起心王心数令相应也。以有此境为所分别故。遂与能分别为相应也。

  论而知下。二正显相应。若心王下约王数释同义。如师往资随其事不异。然虽云王数相应。理须约境以辨。能知同者。此体有二。以相应故名为同也。所缘同者。此唯一境以望王数故名同也。斯则能所虽皆云同。而同义有异也。又于下约心境释同义。此即心随于境。名之为同。同即相应也。

  论不相应下二。初标也。疏无明者。以前云不达一法界故。心不相应名为无明等。故今指也。

  论即心下。二释疏二。初约王数释。论二。初显无别异。疏即此等者。心是真心。由动故成不觉。不觉与觉一体无异。故云即也。尚无觉不觉异。岂有王数耶。

  论不同下。二正遣相应。疏二。初正释。翻前义既无等者。如单己一人与谁为同故。无相应义也。

  以此下重释前即义三。初正释。然前说不觉即动心。今说染心即不觉。有斯异耳。

  上文下二引证。既展转相即动无动相。元即静心也。

  非是下三拣滥。此中言不相离者。以染心即不觉故。非谓有于王数相应。而言不离。以相应不离二义别故。下文引证。是下生灭相中文。此文双证二义。一证不相离义。二证不是相应义。在文可见。

  二亦下约心境释二。初正释前义。谓此无明等者。意云。染心即无明。无明是不觉。不觉依于觉。觉即是本心。都无外境相应故。云即心不觉。此言即心亦即本觉真心也。亦可通于真妄二心。如文易见。拣相应者。既无境为相对。约何以明相应耶。

  此不相应下。二指陈违妨。以相宗说此第八识有遍行心所。又与器界外境相应。仍不说有觉义故和会。如别说者。寻检其文。未见所出。今且略会二宗所说者。如法相宗说。第八识能缘三境。以彼秖据现在成就位中。横说八识。不明根本始起元由。但言一切众生法尔。皆具八种识。从自种生皆能缘虑自分境界。以同是识了别义故。故能缘境。又说此识从自种生。虽从自种而假境为所缘缘故。方得生起故须缘境。虽能缘境微细难知。不同前七执我执法。今此论中竖说诸识迷真所成。从细至粗不说种生故。第八识但有生境之功。而无缘境之义。以从无明内熏习起。非外境界牵故令生故。经说为流注生灭者。是此内起也由是故无缘境之义。今若会彼同此论者。彼宗既言此识缘境微细难知。当知密同今论之意。以彼宗说从种生故。同是识分。不得不说缘境界也。又若会此同彼说者。此论所明。前六缘境即是第八粗分功用。由于境界。熏彼本识起此分别。斯则本识有缘境义。以是粗故隔为事识。不名第八。又彼宗说第八心王有遍行五心所相应者。由说此识能缘境界。是故有王心所相应。如正缘境时。须有作意。能警其心引心趣境。以趣境故。根境识三分别变异。令心触彼以触境故。四种和合领纳违顺。以领纳故于境取像。施设种种名言之事。以取像故。遂令其心造作驱役。此五皆由缘境故。得是故。第八有五相应。今论既不说此缘境。亦无心所与之相应。故不同彼。又彼宗中不说第八生起元由从真起妄。但据现在成就位说故无觉义。然亦说有无始本有菩提种子。而不即是本觉真如。以未了故。且隐密说。今论所明依如来藏。有生灭心。以迷觉故。成于不觉。虽成不觉觉性不变故有觉义。以依实教显了相说故不同彼。若彼已说有觉义者。如何彰此二教浅深。学者应知。

  举上染心等者。举上六染之心及无明。对于所障之境束为二碍。以一切障染不离二种。所谓烦恼及以所知。今此染心及以无明二障分别。如何收摄。故此明之。标立论二。初惑障二。初标法定名。疏六染心者。各取于中一分相续义。故以此一分喧扰动乱不寂静故。名为烦恼。

  论能障下。二显其碍义。疏二。初释文。照寂下释所障智名。复名真智证体智实智等。以能证如实理故。名如理智。能生后得故名根本智。上文下出所障智体也。染心下释成碍相。并可知。

  今此下二通妨。或问曰。如诸处说。依于二执起于二障。与此何别。又前秖将六粗前四以配二障。何故此中六染俱名烦恼耶。故此释之。彼依二执起二障者。依五意上起所知。意之识上起烦恼。今此则以染心所依无明为所知。能依染心为烦恼。故不同也。应知若约二执说二障即局。此依染心说二障即通。有斯异也。

  无明下二智障二。初标法定名也。疏根本无明者。若取诸识中之一分。亦兼枝末。以末从本故作此标。

  论能障下。二显其碍义。疏二。初释文。后得下释所障智名。复名偏智俗智权智等。以根本智证真如。后方得起故。名后得智。如其事量而知名如量智也。即上下出所障智体。以无明下释其碍相。从所障得名者。智之碍故。依主释也。不同烦恼即碍。是持业释。

  此明下二通妨。或问。此言自然。与外道自然何别。故此释之。此以无心应物任运现化为自然。不同外道无因果之自然。斯则言同而义异也。

  烦恼中。疏先问等者。约粗细以成难也。秖合细法障细法。粗法障粗法。方是其宜。何故不尔。前二染者。以业相微细未分能所。欲成碍义难见相违。故今偏约转现二相。以酬前难。然虽不言意亦含摄。以依动心说能见故。可以意知。前三染即分别智。已前三者。皆是事识故依境起。以此等者。以理智无能所染心有能所。敌体相违故。成碍义。

  智碍。疏所迷法性者。此是即真之俗故。常静无起。无起即真故云法性。故前文云。一切法离言说相。乃至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等。不了等者。正释违义。法性寂静而无明起动。动静相反故成违义。正释等者。本疏云。以内迷真理识外见尘故。于如量之境。不能随顺种种知也。如人动目天地倾摇故。不能得如实知也。然前则约粗细而难问。今则约相违而通释也。故下文云。无明顿尽名一切种智。如下论释。



  起信论疏笔削记卷第十二

 

起信论疏笔削记卷第十三

长水沙门子璇录



  论生灭相者。以立义分中云。是心生灭因缘相。于中生灭与因缘。已如上释。今则分别相之一字。故言复次。然是生灭家之相。故兼言也。

  略显疏相生灭者。分别染净念虑三世。人我见爱贪嗔炽然。览而可别。故云相也。无心法者。法之一字通于数境。谓心所使法心所缘法也。如前可知。流注生灭者。似平流之水望如恬静故。解深密经云。阿陀那识甚微细。一切种子如暴流。杂心论云。相似相续不知无常。然此论中与心相应等言。取义不便。为有与之一字。盖翻译之家不细磨琢也。后译秖言。一者粗谓相应心。二者细谓不相应心也。斯言甚便。

  对显。疏俱名粗者。分别智等。皆因外境起故。更粗者贪嗔见爱执我我所。取着转深故。论凡夫境界者。是彼内凡所觉。所除之境界故。其实亦是二乘境界。今取文便略而不言。十地等者。于中初地至七地。觉粗中之细。八地九地觉细中之粗。今就通意。但言菩萨地。

  顺辨生缘者。此中虽有因义。以望真如亦是缘故。从微至着。显于生起故云顺辨。通缘。疏以根本等者。前云由不觉故生三种相。又云。以有境界缘故。复生六种相。如是虽即次第而生。然推其根无明为本。

  别因疏三。今初略消其文。以各自推其亲所因故。故因生三细缘生六粗可知。

  此中下二引经广释三。初标指阙具。

  二正引经。文云不思议熏变者。然若一向可熏可变。即同衣等。是可思议。即是凡夫所见。若一向不可熏变。即如玉石。亦是可思议。便同权教所说。今以俱非此二故不思议。

  三广释经义二。初细中二因三。初解云下正释。言不可熏等者。以自性清净心从本已来不与妄染相应故。又无明之法本性虚妄。今以虚妄之法。而能熏动性静之体。是不可熏处而熏也。言熏则不熏者。虽熏真如而真如性且不动。又此无明体全是觉一相无异。将何以为能熏所熏。虽无能所而现法宛然。故云不熏之熏。言不可变而变者。夫真如者。是无变异义。本不合变。而受无明熏之成变动故。变动相者。即业相等。是又变即不变者。虽动成识相而性净无改。虽性无改而全体见动。如水成波而湿性不变。湿虽不变而全体动。故云不变之变。

  胜鬘下二引经证同。不染者。即前不可熏及不可变异也。而染者。即前而能熏及而变异也。

  然此下。三结属不相应心也。以能熏是无明之妄。所熏是真如之心。心与无明俱无形相故。微隐也。以能起因缘微隐故。令所起现识行相亦细故。此三种俱名为细也。于中等者。以举细则未必有粗。举粗则必有其细也。又此现识即梨耶之异名。自含三相也。

  取种种尘下释粗中二因二。初正释。动彼心海者。即梨耶心海也。识浪即智相等。故经云。境界风所动。种种识浪生。故下论云。以有妄境界染法缘故。即熏习妄心令其念着等。妄念习气等者。即枝末无明是迷似为实之者。此无明就最初与真和合则名根本。就至成识之后。依在识中转名枝末也。故此名为妄念习气。此尘等者。内有无明外有境界。因缘具足事识生焉。

  以妄下二结属相应心也。内熏是枝末不觉。外熏是所现六尘。以能起因缘粗显故。所起事识亦复明着。

  疏经中下。三经论对辨。得生等者。若无无明为熏习终不自生。若无真如为所依终不自住。斯则三细随妄生。已依真而住。事识等者。若无外境界为资熏终不自生。若无梨耶为所依终不自住。斯则事识随外境生。已依本识而住。其犹波浪无风终不自生。无水终不自住。是故依风而生。依水而住也。今此下正明论意。生缘者。以无明及境界。是本事二识生起缘也。谓本识生起以无明为缘。事识生起以境界为缘。秖说二种生缘。不说二种生因故云不论依住。依住即因也。余文可见。

  逆论灭义者。夫断除妄染。理合从粗至细。今反于此故云逆也。盖直约道理。不对人治故。正辨。疏得对治等者。以无明为因能生三细境界。是三中之一。复能为缘。而生六粗。因既已灭缘依何立。故随灭也。此依下拣滥恐有。疑云。此生灭是刹那念念之生灭。故今拣之。言始终者。随流以第六染为始。初染为终。反流以初染为始。第六染为终。起则六染纷然旷劫流浪。尽则一念都绝究竟寂常。又起尽即始终也。非同刹那念念不住之生灭尔。

  问中疏若境界等者。以上云依如来藏有生灭心。今复云心灭。心若灭者。即藏性灭。此则约通名以难别体。是疑相应心体灭也。若体灭者。八地之中便合成佛。以无心为所依故。三细则亡。亡则无可断也。不成何待。若言等者。以依心体有于无明。心体既常无明亦常。故能依三细则不可灭。此疑不相应心永不得灭。

  法中论心相灭等者。此约体相以释通。疏粗相等者。妄相差别故。论粗细。真心无差故。唯一体也。

  喻中论二。初总立喻本。疏喻无明等者。前疑心体若灭无明三相不得相续。今举风水相依之喻。以显心体不灭故。得三相相续不断。如风依水而有波也。此示下明无明依真而现生灭故。前文云。心与无明俱无形相故。

  论若水下。二别显喻相二。初喻相应心。疏此示等者。顺于所疑。亦是牒而纵之。以境下正释所疑。以境灭时相应心相虽灭。心体不灭。以不灭故三细相续。此如猛风灭故。粗浪灭非水体灭也。然克而论之。唯有二相。以境界即是现相。今已灭故。而言三细者。盖通言也。良以下出其所以。以前云因灭故缘灭。非谓缘灭故因灭。意云。粗不该细细尚得存。况心体不亡。何疑断绝。由是下结答所问。斯则相应心相虽随境灭。而细相不灭。

  论唯风下。二喻不相应心。疏非静心等者。以水非动性故。波灭而水不灭。心非动性故染灭而心不灭。此如微风灭故。细波灭亦非水灭。

  论无明亦尔下初合总喻。

  若心下合别喻。一一以喻对之可见。斯则粗染灭时细染不灭故。八地菩萨未得成佛。无明尽时细染方尽。故得从此已上修证佛果。理极昭著。论众生者。即依业转二相之众生也。斯则八地已上皆依业转得名众生。今心体既灭众生无依。故断绝也。又业转二相即是众生。如前云。众生依心意意识转故。疏今以下结成一心二门也。以前论生起。须约生灭门中以辨。今约灭惑终归之处。须会入一心也。若不然者。便应生灭之义。永不入于一心故。须配入也。体即智也。相即痴也。不觉等者。同前究竟觉智净。相法出离镜等义。始本不二唯一心在。故经云。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前则迷一心以成九相。今则灭九相以归一心。无不皆从法界流。无不皆归此法界也。

  染净相资。资取也。即藉赖之义。谓染法净法自不能生。以互相取假其势力。以为藉赖之缘。方得生故。又资者助益义。谓互相资助令生染净故。以前科但明染净当位生灭之义。而未广明染法净法生起行相。今即说之。意明染净互相资假。互相助益。生一切法。如染助于净。净假于染。则净法随流生诸染法。净助于染染假于净。则染法反流生诸净法。本虽相违反成相顺。染法净法递互相假也。疏文二。初叙章意。互者更互。熏谓击发。亦即生义。谓递互相生击发。令染净不断相资互熏。名异义同尔。相生者。即互熏也。不断者。且各就一期所论。其实净法即不断。染法即有断断不断义。如下所辨能生等者。即生灭门初云。此识有二种义。能摄一切法生一切法。前科已明摄义。即二觉之文是也。今此正辨生义。故说相资。问何以先明摄义。后明生义耶。答摄义是正。是故先说生义是彼摄义所因。故居其后。所以立义分中唯言能摄。不言能生。或恐有疑。从无而生生已方摄。今则意明阿赖耶识未始不生。未始不摄。摄之与生竟无前后故。或可摄义非局前文。但齐此生灭一门。于中所有染净。以二觉之义。摄之无不尽矣。

  征列。疏此是下或问曰。前说真如是泯相显性门。不分染净。今文何故却说真如为净法耶。故此释之。以此真如是生灭门中随缘之义。有三义故。说名为净。非约前门不变义说。本净等者。性净解脱。此通凡圣未曾染故。始净等者。离障解脱。此唯局圣断染方净故。此中双言体相者。以有相则必有体。有体则未必有相故。又相净则必兼体净。体净则未必相净故。摄论下引证。具云一所成立境。谓十波罗蜜是。真如十种功德能成十波罗蜜。释曰。十种功德即十地所证十真如。谓遍行等新生正行。即十地所起十波罗蜜行。由真如中有此十种功德故。能起十种正行而随顺之。如下文云。以知法性体无悭贪。顺本性故行布施波罗蜜。此则不同相宗却以真如功德为所成立。兼复证有能所熏义。净缘等者。报应二身能与众生为净缘故。今此三中中即智净相。后则不思议业相。又于四镜中初是前二镜。次即第三镜。后则第四镜。又前二是自体相熏习。后一是用熏习。亦名内外因缘熏也。六染等者。前云。当知无明能生一切染法。以一切染法皆是不觉相故。通事识者。即智相。以资熏枝末无明。令念相续起于我执。造业受报故。业识能资熏根本无明。令起转现故。今据下明举细摄粗也。但举业识之细。自摄事识之粗。事识所缘者。以此六尘能熏动心海。起诸识浪。增长念取生诸过故。此三下或问曰。此四义中何故染具说三。净唯说一耶。今此释之。以染法本性自差别故。仗因托缘方得生故。须说三义。净法一味虽分体用。用还同体无别异故。仗托因缘者。于此三中无明是因妄境是缘。妄心是因缘所起本识事识。各有因缘。如前广辨体用无别者。但内熏为体。外熏为用。用合体时。非别外来融同一味。故众生心内之佛。还化自己众生故说一种。

  喻中论如世间等者。若望法合则有二说。一者以衣喻一心。香喻染净。以香有可意不可意故。二者以衣本无香而熏之。有香通喻染净熏习之义。以净本无染熏之有染。染本无净熏之有净。但取大抵通意不必分喻别配。后意为正。

  合中论二一染熏净。疏无相等者。此约真释相字相即九相。然前说九相是不觉相者。以约亲生义说故。今此说为真如相者。就根本说故。是则兼彼无明不觉。亦是真如相。如前云。如是无漏无明种种业幻皆同真如性相也。又显下约妄解相字。以妄有差别可览可别。而无自体故。又自不能反染归净。用义亦无。然非无染用。今就反流名无用也。既无此用故。但云相。此约下显意可知。然此染净二法各不无相用。且迷真执妄起惑造业。岂非染用。智净相法出离镜大智慧光明义等。岂非净相。今此文中意在影略。故各举一义。疏文所释且一往耳。恶习所熏等。即楞伽经如前略辨。然准他宗。于能所熏中皆拣真如以是坚密及不生灭。今此实教约不思议熏变故。有斯义。

  论无明下净熏染。疏此是等者。以生灭是揽理成事门。染净相存。故有熏习之义。若真如是泯相显性门。则镕融生灭为一真体。无所敌对。故无熏义由此等者。若顺流违真如时。即是染用。今以本觉熏习使反顺真。乃名净用。其犹逆判之徒既已降伏。乃奉赤心于主也。昔则背之为逆党。今则顺之为忠臣。此释下即胜鬘经。已如前引意云。所以能生厌求者。盖真如之熏力也。狂寇归伏者。乃明主之化也。涅槃下引证。彼言下会彼同此。良以下结归今意二义。即觉不觉。觉义即今真如。不觉即今无明。无明具含妄心妄境。此中等者。觉之与佛。但唐梵异音。本对于末。性对于相。性相本末文异义同。

  别中先明染熏者。据理合然也。以先成染法方反染成净。未有先净后成染法。若先说净后说染者。便有妄起无穷之过。亦有悟后更迷之失故。先说染也。问中疏各二者。染净皆有故。习熏者。自内顺起。后念续于前念也。心体者。此通染净。染熏则熏真心体。净熏则熏无明体。资熏者。从外反击。前念引起后念也。如次文说。无明熏真如起于妄心。即是习熏妄心却反熏无明。令增迷倒。起转现等即是资熏。余皆例此。心即业识境即现相。诸惑即见爱等。

  略中论二。一总举能所熏体者就此门中。即无明是能熏真如是所熏。若在后门。即真如为能无明为所。亦可下别义以无明本无自体。单说不得。凡欲举之必须带所依真体。真体即无明本起之处。如欲说波必须兼水也。虽复双举意取无明。或则意显无明。非实有体依他起故。本来即空。或则意显染净互熏之所以也。若本抗行则不可熏故。如相宗说。无明真如敌体有异。是故真如坚如玉石不能受熏也。

  论以有无明下。二别明熏习之义三。初无明熏真如。疏根本等者。附真之者故非枝末。本业经云。迷第一义谛。起者名生得惑。即此无明也。熏习者。合云习熏。以对下资熏故。若不尔者。何成解释耶。论以熏下是无明熏习之功。真如虽是净法。被无明染法熏故。而起妄心。如楞伽云。不思议熏变是现识因等。

  论以有妄心下。二妄心熏无明。不了下亦妄心熏习之功。不了等即迷真义。不觉等是起妄义。以不了真如无相。而妄现其相。如人好眼为热气所逼。遂成翳眼。以有翳所覆故。依此翳眼便见空华。故云现妄境界。疏以此下以是反击。故云资熏也。增不了者。无明已是不了。又为妄心所助。更加不了。如贼遇恶人盗心转甚。遂成盗事。

  论以有妄境下。三境界熏妄心。令其下是妄境熏习之功。由外境熏故。令内心起念分别相续。执着计名。造善恶等业。受三界等报。三界无安故名苦也。如恶人为财物等所牵引故。恣行盗窃致令彰显。受于囹圄刑戮之患。疏后二同者。以此望彼俱名业苦。依惑下释上名同之义。上之三重钩锁相续。谓无明熏真如起妄心。妄心熏无明现境界。境界熏妄心。起念着造业受报。此则染缘事足九相之极故。止于斯也。

  从后向前者。取其文势相蹑故逆次。前三是乃自本之末。以略标。从末向本以广释也。境熏中论增长念熏者。即是由熏习故。令念增长。下皆例此。疏智相者。由外境有违顺等相熏故。牵起内心爱恶等念。名之智相。以境不断故。念亦不断。名相续相。犹像有妍媸者。盖质之好恶也。响不断绝者。盖声之相续也。法执分别者。非谓对俱生以言分别。但通指智及相续。俱名分别。以此二相分别染净。念念不断故。此是分别心非是分别惑。学者自知。

  妄心熏中论能受者。合是能令阿罗汉等受生死苦。论文语倒。阿罗汉此云无贼。贼即我执烦恼。此惑无故。辟支佛此云缘觉。觉缘离而即真故。疏迷于无相者。以此业识反资无明。增其不了。于无相理妄生有相。遂成转现兼彼能熏。共成梨耶。离事识等者。然有全分不同。若地前菩萨及二乘人但离事识中我执粗分。初地方离细中一分。二地至七地。则全离事识粗细二分。若分段苦但约粗除。即得远离。以无惑业即不受生故。无生老等八苦。变易行苦者。三细生灭念念迁流。故上论云。动则有苦果不离因。然此下出三乘人受变易所以。然此梨耶细苦九类同有。今独说三乘人偏受者。以约离粗苦故。细苦方现处说。是则一切凡夫二苦皆有。三乘贤圣有细无粗。凡夫虽有细苦。以彼粗苦所盖。都未觉知。由此不说圣人已离粗苦。方乃觉知。今就觉知义边故。说三乘所有。如人重病不知余物所侵。病愈之时方觉微痛。然回心菩萨十信已来。即受变易。若直往菩萨约终教说。在地前时即受变易。始教即初地已去方受变易。智增初地悲增八地悲智平等。四五六地若二乘未回心者。灭苦依后法尔。便受变易身也。以事识等者。前则业识熏根本住地无明。令起转现共成梨耶。使三乘圣人受变易细苦。此则智识熏枝末现行无明。令起相续执取计名。造业受报。共成事识。使六道众生受分段粗苦。

  无明熏中。疏谓根本等者。即前依不觉生三种相也。论不备举。故但标一。亦可无明熏真但成业识。业识熏无明。方起转现。故但标一也。谓枝末等者。然今事识亲从境起。境界不亡者。盖缘枝末无明念念熏习真如之力。如何熏习。但是于境不了虚无。定执有实名为熏习。以定执故。起后诸相也。此则取迷前者为能成。能成即枝末不觉后起者为所成。所成即六粗事识。如前所说睡梦之事。心境已具。于中取着。不了是梦如能成之无明。分别前境如所成之事识。然不了妄即是熏真。互相成也。引文可知。但末下释上所起之言。谓根本无明是能起故。对上根本以彰枝末也。

  正明中论所谓等者。则真如为能熏无明为所熏。真如当体真实无始本有。不假他因故。不同前兼举所依也。以熏习下明真熏之功。无明虽是随流染法。被真如净法所熏。便能反顺真如。起兹欣厌。知昔日所爱者是苦故厌之。所背者有乐故欣之。如前恶人却被善者勉谕。后行君子之行。以此下则妄心为能熏。真如为所熏。疏反熏者。妄心本是随流之法。今却反有益真之力也。又是资熏反从外击故。增势力者。真如本自有力。能熏妄心起此厌求。今复被此净用资助。更增其力成始觉智。如恶人既反为善故。于善人每有咨询。或加之谏诤。由是善者或因问而增解。或因诤而除非。深练仁行愈修德业也。本即习熏新即资熏。

  科功能者。由前内外熏力。遂成信解行证。以至极果也。文二。初地前行。论信己性等者。初一句知真。次二句达妄。谓知真本有达妄本空。实教行人初心合尔。此则圆觉初章信解真正也。下一句即依解修行也。疏十信者。入道初心先信根本。非同权门。但信三宝及戒故。下文云。一者信根本。所谓乐念真如法故。以信是万行初首。故须言信。又以真如是万行根本故。信己性也。三圣圆融观云。信若不信法界信。即是邪解者。十解位即十住也。解业转故。言知心妄动解现相故。言无前境界。但是解了未能断除。然何啻十住方有前位。岂无此解耶。疏文配信。太近于前。问信位菩萨如何得解业等相耶。答以信己真如寂然不动无有一相故。知动心相境诚为妄也。性本无故。若不解此焉称实教初心人耶。论修远离法者。法谓法行。以此法行能破心境。故云远离。疏依解成行者。即十住位满进十行位也。有解无行其解必孤故。须依所解处而修行也。寻伺等即所行之行。信解非浅其行必深。大车将行轨辙宁小。然此中意通明十向及四加行。谓暖顶二位以四寻伺观。观所取名等四法假有实无即所取空。是远离境也。忍世第一以四如实智。印所取空。观能取空。即远离心也。广如前辨。今云等者。等如实观也。唯识等者。了知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故。行此行而随顺之。故颂云。唯识无境界以无尘妄见。如人目有翳见毛月等事。此即资粮位中所修也。

  论以如实下。二地上行也。疏见道等者。即通达位离不断相应染。证一分真如。名净心地若准诸处说。行布施波罗蜜。断异生性障及二种愚。谓执着我法愚。恶趣杂染愚。证遍行真如。住欢喜地。修道者。即二地至等觉。以此位中如次行戒等波罗蜜行。余非不修。但随力随分。故云万行。广如华严所说。以此修行对治障染。称顺本性令体显现。故云显真。疏无能所相者。正同唯识见道颂云。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然此修道证真起行。一如初地。俱无能所故。言不取等。三祇者。通前三贤所论。若但取二地已去。则唯有二。谓二地至八地。为一僧祇。八地至佛果。为一僧祇。然三祇延促之义。广如下释。然此段论旧文于疏外别配。则以自信己性为十信位。知心妄动无前境界为十住。修远离法为十行。以如实知下为十向加行。不取不念为见道。以乃至久远熏习力故。为修道。今复详此。信之一位对文太局。今若对者但从初至修远离法。俱是信位。以此位中非空有信。亦能修行。如十信名及下论说。修五行等。从以如实下至随顺行。通对三贤。于中前二句犹是蹑前信位之解。智者请详。

  二果论二。初灭惑翻染。疏妄心尽者。即业转二识也。以无无明为能熏故。妄境灭者。以无妄心为能熏故。皆灭惑者。通指无明已下之文。此上展转灭惑翻染义。如前逆论灭义之中。广辨三种染者。即后三种不相应染。可知。

  疏证理成德者。即下涅槃是断。业用是恩。得之一字属能证智。是智德也。斯皆修行翻染成净。故论以因等两句。但是再牒翻染之文。蹑此以明所显之德。疏染心即通六染。以无明灭故。业等三染心尽。境界灭故。智等三染心尽。一切心相不出六染。故云皆尽。故上云因灭故。不相应心灭缘灭故。相应心灭。心体转依等者。以心体在缠依九相等。名为生死。今九相既灭生死已尽。心体空寂名为涅槃。义说其依。实无能所。又转之一字义兼两势。谓转灭生死转得涅槃。又转灭则无法可灭。而似灭转得则无法可得为真得。转依多义如别所明。业用者。依涅槃空寂之体。随机感现无不利益。无心而应故。论云。自然业。心言罔及。故疏云不思议。斯则翻前妄心妄境故得涅槃(六染心皆烦恼碍故)翻前无明成自然业(无明为智碍故)然此因果两科。凡贤圣果四位具足。此皆真如内熏妄心外助。令真有力。始从凡夫终至果位。起兹净业也。

  意识者。意之识也。论凡夫者。即十信已前不了唯识。而修行者。以此识下。且明所依之识。以此粗识本是境界为缘之所起者。不知诸法本依现识而生。以不知故。复执为实。凡夫下明能依之人。且二乘不知七八二识及事识细分。但修我空观智。凡夫悠悠修行。不知唯识道理。但依粗识起欣厌心。而求佛果。不能亡相。由此与二乘同处而言。由此下明得道分齐。作意者。作发趣佛道之意。即欣厌心也。久后等者。以趣心无辍。渐能解了唯识道理。如实修行还得成道。以用心迂会故。不速疾。乃云久后。菩提即无上道也。

  论菩萨十信已上了唯识者。疏二初正释。识量等者。一切境界唯识所现。所现境界一一如识故。得识染即境染识净即境净等。既知唯识所现。终不定执实法虚妄取着。故云舍彼等。了唯心者。有智能了诸法无性。心相亦空唯一真如。不生妄取。念念与理相称故。得速疾趣于涅槃也。

  问下二通妨。初问也。妄心并熏者。五意及意之识。皆熏真如令其有力。遂厌生死苦乐求涅槃。修反流行。意熏等者。五意前三属梨耶识故。斯则三乘之人。俱有梨耶熏真之理。何故菩萨发心勇猛速趣涅槃。二乘凡夫不同此辙而疏远耶。熏既是同发心合等。云何不尔。

  答下。二答二。初正答。凡夫不觉者。以不闻大乘教不遇真善友故。于诸法不知梨耶所变。又不知能变之识真妄和合无有自性。故云不觉。资持力者。谓依意识分别。心外见有生死涅槃。从此起心厌生死苦。乐求涅槃。资熏真如。真如任持能熏之力。由是发心修行也。不达本者。以不能了自心。则生二妄想。道目前而远觅。佛在内而外求。解既不正行亦迀会。故向菩提不能速疾故。云疏远也。了本者。既知诸法唯心所现。终不随顺粗识分别。执心外法。拟弃生死别求涅槃。虽修诸行而无行可行。虽度众生而无生可度。故经云。了心及境界。妄想即不生。斯则了本识而修行也。既而忘缘内照称顺本性。速得合道故。云亲而且近。如下顺性修檀等。前云。自信己性。知心妄动无前境界。修远离法等即斯行也。问五意后二亦是事识。菩萨既依此熏而起修行。何得异前凡夫二乘。答前则唯知事识不知本识。不知本识故。不了境从心起。已知事识故但觉心自境生。依此修行故成疏远。此则二识皆知以知之故。虽心缘境达境唯心。故于事识而不信用。依此修行。故亲而且近。

  此约下二结答也。所依即本事二识及真如也。以三乘人等各依其识。熏彼真如而起行故。相资者。本因真如熏妄心。令起厌求。然后妄心熏真如。令修此行。是则若依事识熏真如。真如还资事识之行。若依本识熏真如。真如还资本识之行。故相资也。但缘识有内起外发之异。故使行有内照外求不同。迟速之因自兹而得。证发心中者。文云。是菩萨发心相者。有三种心微细之相。云何为三。一者真心。二者方便心。三者业识心。广说如下。

  论体相合论者。如珠与光不相离故。下亦如是。

  正显论二。初明熏习。疏不空者。不空如来藏也。以有自体本具河沙性德故。冥谓闇也。物即众生。其犹衣珠潜照而贫者莫知。黄金缠弊行者罔测。故非能了也。冥熏作用。拣异出缠应化之用。论境界性者。此是体熏以表体相无二故。标中则先体后相。释中则先相后体。如何熏习。以能为境界。牵彼智生即是熏义非直下蹑前也。亦乃下正释。前则本觉熏令起智。智即始觉也。此乃对智成所观境。境亦本觉。是则本觉相为能熏之心。体作所观之境。一体之上义分二别。如前说法有对智显义等。

  论依此下显功能。疏心境者。由心之所发。由境之所牵。虽分二法体唯本觉无二别也。亦名体相。有力者。妄心劣故。本觉势强熏力猛盛也。昔以随流则妄有力而真劣。今既反流。则真熏功盛而妄心势衰也。论自信己身等者。约人所说故言己身。以己真如熏自妄心有势力故。遂能反照。信己身中真如与佛无异。但由妄惑所覆。故不显现。今发直等三心。修施等五行。对治妄惑。令体显现。



  起信论疏笔削记卷第十三

 

起信论疏笔削记卷第十四

长水沙门子璇录



  问有三段。一指前按定。论悉有真如等者。凡是有情皆具本觉无二圆满。以皆具故。熏义合齐故。云等皆。论云何下。二述其所疑。现在等者。约横说也。现今且见有信者寡。无信者众。论无量等者。合云前后无量差别。译者回文不尽也。未来等者。此约竖说。约望未来发起信心。迟速不等故云前后。更有厚薄进退邪正等异。故云无量差别。此乃横则有无差别。竖则前后差别。前后之言亦通过去。内熏等者。熏既是齐信亦合齐。不合有于如是差别。论皆应下三结成其难。一时者有二意。一拣信之有无。二拣起之前后。自知有真如法。是信解勤修方便是行。等入涅槃是证。一时之言须通此三而转。执别等者。谓执有信无信前后等别。便疑真如亦有等类不同也。

  论答中二。初标所疑也。本一者。凡圣一体平等无二也。净名云。一切众生皆如也。众圣贤亦如也。至于弥勒亦如也。此一句标所疑之通。下则释所执之别。

  论而有下。二释所执三。初明所依根本差别也。疏根本等者。既是生灭妄法法尔。不得平等。众生具此各各不同。不同真如一体平等。故云厚薄。前后亦尔者。厚者即迟信。薄者则速信。信之厚薄进退等例知。非彼等者。过在无明有厚薄。不是真如成等差。

  论过河沙下。二约能依。二障差别。二先所知障等上者。意明烦恼数过河沙等上。又约所障法门。既多能障之惑遂成无量故。云河沙等上。等者。等微尘也。详之。疏无知者。迷俗谛门中事法以不能正知不能尽知故。粗分者以所知中有二分故。一迷理者为细。二迷事为粗。天台号为尘沙。小乘名为不染污无知。今是此分也。

  论我见下。二烦恼障也。疏四住者。即六粗之中二也。何故不对五意。以五意是所依众生。无知四住是彼所有。今取此二正障。信心及诸观智故偏举也。疏文亦尔。何故二障俱名烦恼。以此二障体皆虚妄性喧烦故。非是寂静通名烦恼。

  论如是下三双结难了。疏皆依下若据生起。即次第而生。今此横论故皆依无明也。非一谓二障互为前后差别。则等分偏增有殊。佛了等者。降此已还各随其分。未能尽知。唯佛穷证。故能知也。故前疏云。若至心源得于无念。则遍知一切众生一心动转四相差别。

  立理中。疏若独等者。反纵所难。然今下顺通其义。故致下结答。故上下引证。并可见。

  喻中论木喻众生。火性喻本觉。人知喻佛等。方便即钻燧之事。喻悲愿说法。烧木即先有火起。火喻发心修行。烧木喻断烦恼。此中若无及不假之言。正显阙缘也。

  法中论为缘者。即慈悲愿护说法教导。合正用钻燧等。入涅槃者。合上火出木尽灰飞烟灭也。上喻中虽无显文。以烧木之言。便含此义。

  阙因中论未有熏力者。如湿木之遇绳钻。虽有火性而钻之不生。障者亦尔。虽有本觉闻法亦不悟解。不能究竟等者。亦有闻法信受。暂时发心。然鲜克有终。不能久永。如下所说。或有见佛色相。或供众僧。或因二乘。或学他发心。悉不决定。或退凡夫二乘之地。此如湿木钻时还有热气。然不能出火烧木。如世间法甚众。于中信解修趣者实难其人。良以内熏力微惑障厚重。以喻类法。昭然可见。

  明得中论因缘具者。如干木之遇绳钻也。诸佛等者。此则拣异二乘等。以显遇真善知识也。然此段文有二种加义。初以慈悲等是冥加。由冥加故起信修善。次从以修下是显加。谓现身说法。由显加故进行证果。于中修善成熟一句。蹑前起后也然前喻文正喻初段冥加之意。若喻后段显加之文。应如加之以积薪鼓之。以烈风则令前木都尽也。疏自分者。创发其心。始修善行。此亲赖前因缘之力故。云自分也。胜进者。若推其本。亦是前来内外熏力。今约末而论。并前自分。又校一重故云胜进。示义等者。谓示义令解。教行令行获大法利故生法喜。斯则自分当信位。胜进当解行。向即十回向。道即地上行。涅槃即佛果也。然善友与行人相值诚难。且如世间有欲发心者。则不遇真善知识。有真善知识。则不见发心之人。感应道交实为不易。如涅槃中针芥之喻。并法华中龟木之喻。此皆显善友难值。今之行者傥偶斯缘。闻法解悟。岂不思夙植德本。而无欣庆乎。而不求进乎。岂不思后世为先业所牵。得如今世遇胜友乎。诚宜勉之。

  二征列。疏为于下约能应明差别。凡小是机为彼机故。现形不同也。谓应以佛菩萨等身得度者。即现其身等。随机万变不可一准。以彼事识从境而起。不了唯心。随其分别情量所不同也。此则差别在佛。差别即缘也。亦可下约能感明差别三乘不同。已是差别。况复各有胜劣之异宜乐之殊。此则差别在机。缘即属佛。差别之缘也。然由机之差别。遂令应有差别。非谓佛身有异相。尔如镜光是一像异由形也。谓三贤下出差别缘体。下说十住菩萨便能现八相化利众生。况其上位岂不然乎。为诸下约能化显平等。菩萨则始从信位。终至十地。业识者。必兼现转。但现一味佛身。更无三乘之异故云唯现。以此菩萨深解境界唯心。不外执定相。故现平等佛身。与其为缘。此即平等在佛也。故下文云。以同体智力故。随应见闻。而现作业。亦可下约所化显平等。同发大心同信大法。同解大义。同修大行。同无退转。故皆平等。此则平等在机也。故文云。依于三昧。乃得平等见诸佛身。持业依士亦同前说。谓初地下出缘体。谓登地已去菩萨。以无分别智证平等理。知一切众生真如平等无异。故现平等佛身应众生也。

  一感用因。疏机欲人者。此人是乐欲修进之机。即诸求三乘人也。外缘体者。即三贤已上菩萨。及佛皆能作此缘故。修行时者。谓始起厌求修习善根时也。于中有发意求三乘道果之异。论乃至得佛者有二义。一则于中有罗汉辟支。故云乃至。二者。此中但说从始发心。终至成佛中间所经劫数。值遇外缘不能具叙时节。故超越而言云乃至也。器者喻也。方圆大小各有分量。三乘胜劣可以类之。则受道之机器也。

  开总中。论父母等者。如释迦之度罗睺。父之力也。又度诸母子侄等。眷属诸亲力也。又如净德与净藏净眼。共化妙庄严王。亦眷属之力也。谓彼等宜以此类化度故。佛为现父母等身。余意例同。论给使者。即供给走使。涅槃经云。荣豪自贵。我于其人为作仆使。趋走给侍。净名云。见须供侍者。现为作僮仆。既悦可其意。乃发以道心。论知友者。知闻朋友。如鹙子之化目连。以切磋琢。磨共成其器。论冤家者。如未生冤王弑害父母。令其获得果证。又如无厌足王以杀事故。令众皆得解脱门。论四摄者。一布施。令他附己。二爱语。为他说法熏成净种。三利行。随彼所行方便利之。令善根成熟。四同事。过恶同恶而断彼恶。遇善同善而进彼善。以此四事随机曲诱。摄令入道。然于五中唯第四是逆方便。余皆顺也。

  二摄别中论无量行缘者。若干种心皆须称可。随时方便难以具陈。不能言数。故云无量。如法华说观音妙音现化等。即斯事也。

  二辨用中。论以起下是能熏。众生下是所熏。增长善根是利益也。善根谓信心展转。能生解行证等枝叶华果故言增长。若见者。或见其形。或睹神变。如前现其差别形事。令彼见者欢喜生善破恶入理。乃至一二三四益等。故净名云。或有怖畏。或欢喜。或生厌离。或断疑等。若闻者。或闻彼教劝令入道。或因闻彼所诵经教。寻文生解成闻慧故。或则闻说自他功德。而发善心。

  一就根开缘中。论近远二缘者。由障有厚薄故。遂令内熏有力无力。由内熏故。外值胜缘发起善根。遂有胜劣。由胜劣故。令根有熟不熟。以此遂成利根钝根入道迟速也。

  二各开中。论增长行缘者。诸佛为缘。为令三乘行人各增自行。以入正观故。疏方便行者。即正观之方便也。见道已前所修诸行。皆是入理之方便故。论受道缘。三乘行人入见道已去。亲证真如。名为受道。此亦诸佛为缘。令其入证也。疏四摄者。谓诸佛菩萨为缘。增长彼行人行四摄法。以利他也。三空等者。谓空无相无愿解脱门。亦是为彼作缘。令其住于三解脱门以自利也。非谓诸佛欲为众生作缘。先要内住三空之理。斯二种缘皆依士释。然此二缘若据论意。理合遍通因果诸位。如未入信前。不信因果三宝真如。名未受道。佛菩萨等以之为缘。令彼信受始为道器。名受道缘。既入信已。所修十种信心之行。亦假其缘。令行增长名增长行缘。如未入十解十地佛地等。名未受道。假其缘力而得受解入证。得涅槃等。俱名受道若从解位已去。修地前行。见道已去修地上行。佛等为缘。令其增长。名增长行。如八地菩萨。得无相无功用故。拟入涅槃不进九地。佛为此故现身七劝。然后发行进入弥速。岂非增长行缘耶。乃至垂成正觉。亦假诸佛为缘也。受道增长或先或后。二俱通也。问此是差别缘如前疏文。只配凡夫二乘。如何将此为三贤已上耶。答若如疏配。何故前论云。从初发意始求道时。乃至得佛于中若见若念耶。应知此差别一缘。通为凡夫二乘诸位菩萨也。问平等一缘如疏。唯配三贤已上。前信位中得有此缘否。答若据论意。亦可通前。以下文云所谓众生依于三昧。乃得平等见诸佛故。如十信位。正修真如三昧。于中见者岂非平等缘耶。应知前差别缘不约定中所见。但是随类随宜。现十界身等故名差别。若依三昧见平等佛身。无分齐相者。即平等缘。疏中前文且约依识熏习。以辨二缘。亦一往尔。学者知之。

  一能作平等。疏平等心者。九类皆度不拣择故。论自然熏习者有二。一以本悲愿。常熏本觉不曾舍离。二无缘慈悲常熏众生。摄取不舍不待作意。故曰自然。疏常用者。无作妙用有感斯应也。论同体智者。谓此智与真如体同故。又能知一切凡圣染净同一真故。此根本智也。下云而现作业。即后得智。疏释成常用者。亦是释成平等所以。以真如之性平等无断无尽。故能普度常不舍离。此如下信成就发心大愿平等方便中说。论随应见闻者。随彼菩萨位中。所应见者。各见佛身及与净土。可应闻者。各闻说法示教利喜。现作业者。谓现大小化身。土之业用也。此则现身说法。皆是起缘熏之用。故疏云显其用相也。亦可文中皆愿度脱是第一心也。度脱即是令得灭度解脱也。一切众生是广大心。常恒不舍是常心。同体智是不颠倒心。以有智故无人我相也。已上皆显平等缘体也。后二句显其用相。

  二对机中。论三昧。秦言正受。不受诸受故。即念佛三昧平等见佛。即法身佛也。以依三昧见佛色身。即见法身。以不取色分齐相故。此即同真如三昧也。疏无有彼此等。释前平等。可知。

  一标中。论此体用熏习下略不言相者。与体无二故。此以所起行望能熏体用。以辨相应。

  三释。疏明行劣等者。意识五意皆是妄心能所分别。未称平等真如。但依信力修进而随顺之。凡即未入信位。菩萨即十信三贤已去。此义正如上妄心熏真如处说。论未得等者。以未得无分别心故。未与真如体相应。以地前菩萨未亡能所分别故。即所起行未与能熏体合也。疏正体智。即是无分别心。正能会理之智名正体智。体即会合义。正体即智。持业得名。若以正体为真如。即依主释。法身体即真如也。但以约人所说故。云法身化身等。约法所说故。云真如体用等。论未得自在业者。以证真之后所有起行。尽是真如妙用平等之行。一一行皆从真起。皆称如理是真体之业用也。故云自在业。今此位中未得此行故。不得与用相应。此则所起行。未与能熏用合也。以能熏用从真体起。自在业亦从真起。二用若合。同是一体。名曰相应。地前阙此故云未得。若至地上即得相应。便能与三贤等人。作能熏缘也。问若然者。何以前说三贤起用。与小乘等为外缘耶。答前所说者。但是依于愿力及三昧力。能起差别缘。实未能有自然业用。为平等缘尔疏证真后得智者。证真之后所起之智故。或可此智亦能证真。以能重虑缘真作相见道故。

  二中论法身菩萨者。初地已上乃至十地。皆名法身。以得平等智证真如理。以真如法为身故。疏如理等者。所起行与能熏体合也。即上法身是其所合。谓此菩萨以法为身。人法不异故。然如理即前正体之异名。能证真如理之智。依主释。论与诸佛等者。既得无分别心与理冥会。依真起行遍修一切。自利利他合佛智用。二用一体名曰相应。然此段论若望前文。有所不齐。以前文说未相应。则正体后得各举一能一所。今此段文于前举能于后举所。文之巧略互现而已。别无他意。疏文顺解便成义补。其理昭然。疏如量智者。即上后得之异名。如彼彼众生器量。如彼彼俗谛分量。悉皆知故。证真等者。依所证真理为轨则。故所行之行皆契真如。故云法力。但有信力者。地前既未契真。但能信顺缘真修行。故非法力。地上名真修。地前名缘修。即斯义也。八地已去者。约无功用行以释自然也。诸说自发心修行。已来至此地。已经二无数劫。自此之后任运相应。如下水船不劳篙桌。然犹更经一无数劫方至佛果。今详此段论意。不须别配八地方说自然。但是地上菩萨证真起行。皆依法力。皆是自然。末必须到八地。学者知之。论熏习真如等者。证真起行还熏真如。何有无明而不除灭。如日轮发照还照日轮。岂有昏闇在中而能违拒哉。疏妄灭行成者。谓九相既灭万行成就。万行成故。德备河沙。九相灭故妙绝尘累。问地上菩萨亦有智识等四意。如何得说相应而异地前耶。答相续识是法执分别。初地已除故。得无分别智与理相契。智识虽在。但是俱生不障见道。又出观即有入观即无。况从一地已去分除。七地都尽。二粗之识既尽。妙平二智已成。内证外现于何所碍。虽残三细之识。以妙智为主。不乖相应。故论中但云得无分别心。更不言三细之识。由是不同地前事识现行而未相应也。疏中不言。文略故也。

  染净尽不尽者。上说染净各有功能。互相熏习成于世间出世间。未知究竟何胜何劣。何法有尽何法不尽。若俱不尽则徒为进修。若复俱尽。则成断灭。若言一尽尽于何法。故此明也。初文论复次染法至不断者。未入十信位前。九相炽然六染相续。惑业习袭报应轮纶。尘沙劫波莫之遏绝。故前云。一切众生不名为觉。以从本来念念相续未曾离念。故说无始无明。又下云。以如来藏无前际故。无明之相亦无有始。然亦无有悟后更迷之人。故经云。觉迷迷灭觉不生迷。如木成灰不重为木。是知无有初起之。际乃至得佛后则有断者。内外熏力发厌求心。始入十信。苟能止业犹自未能断除惑染。从三贤位方乃觉除。直至佛地始得断尽。是知断字贯通诸位。诸位即分断渐断。佛位即普断永断。今以略于下位。故云乃至。又云。得佛后断者。以断后始得佛故。非谓得佛后方始断。论文语滥故。下文云。无明顿尽名一切种智。又前云。远离微细念故得见心性。又云。破和合识。灭相续心。显现法身等。诸文非一。此皆灭妄成佛之义。是知虚妄之法不能究竟。故云有终也。

  次文疏正显者。亦是标也。此中通于因缘体用。总名净法。论常熏习者。即内因体相熏习也。妄心灭者。以真熏有力减无明。能起行对治。妄心则灭。成淳净圆智也。法身显现者。以所熏妄心灭故。能熏体相显现。即破和合识内生灭之相。显此不生灭体也。即在缠如来藏至此显处。名为法身。即前究竟觉智净相法出离镜得涅槃等是也。起用熏习者。法身既现。即能起自然业用。应化众生。此则用熏习义。便成差别平等二缘。即前不思议业相缘熏习镜成自然业等也。故无断者。则三身并常也。不断即常义。今兹实教但说二身相即无碍。岂得不常。然今科云有始者。亦且一往约用熏义说。若准体相熏习。即无有始。故文云。以真如法常熏习故。又前云。从无始来具无漏法备有不思议业作境界之性等。又次云。非前际生。又下云。以如来藏无前际故。今且形对妄法权作此科。不可定执同不了义。疏文可知。

  辨所示义。疏二初叙章意。前法者。即指前科生灭心法也。既具明染净法相生灭不同。此生灭法遂有显于三大功能故。今指之也。问下具如立义分中。诠旨者。诠谓能诠即显了义。说文云。诠者具也。谓具说事理故。今此真如一门。门为能诠体为所诠。既目门为真如。真如即所诠旨。故门之与体无二无别也。法义殊者。即一心三大法义也。此等皆如立义分中已说。

  初体中论一切者。通凡及圣。凡夫谓六凡界即一切异生。声闻下即四圣界。此显平等真如。从凡至圣若大若小。若因若果。一体无异。凡迷未曾减。圣悟未曾增。小大因果例然。又染起不增障尽不减。又用隐不减。德显不增也。然此体大偏通情器故。经云。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今且偏就有情而言也。疏优胜也。谓诸佛最胜凡夫最劣。中间相望。通于胜劣。真体等者。谓性德正因。其犹太虚。虽茅室绀殿有殊。其中虚空岂有别异。故心经云。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凡位等者。明此法体非谓于前凡位中。从无而有。亦非于后佛位中。从有而无也。然至而论之。其实凡位与真如俱无前际。非谓凡夫即有前际。真性无前际。佛位亦然。故下文云。以如来藏无前际故。无明之相亦无有始。又云。以如来藏无后际故。诸佛所证涅槃与之相应。则无后际。然今论意未必约位而言。但云穷于过去。非有前际而生起也。鞠于未来。亦非有后际而灭尽也。际时也。然观论文。大似不无前后际。但是真体。不于前后际中生灭也。遂令疏文有兹释尔。有智详之。可以意会。论常恒者。盖一义也。疏中别配。亦且一往。皆显等者。亦可不增减非生灭。皆是显常恒所以。又不生不灭方是不增减。毕竟常恒。若有生灭则有增减。非是常恒。又此一句是显不垢净也。谓在缠不垢出障不净。若不然者。即有变异。岂曰常恒。又如故无增减。真故不生灭。后句总结也。又此三义即是前文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也。如次对之。

  一总中论从本等者。显无有始故。云从本已来。拣非体外故云自性。明无欠少故云满足。意在普该故云一切。功能德业故云功德。

  二别论大智等者。此有通别。通则智即是慧光即是明。又智慧即是光明。别则以义目之名智慧。以相取之曰光明。智即是体慧即是用。光即体之相也。明即用之相也。如摩尼珠体有光明。以自莹曰光照物曰明。遍通凡圣名大。依法所显曰义。复言自体者。显是即体之相无二别故。疏本觉智明者。但取通意尔。论遍照等者。即始觉也。法界有二。谓理及事。始觉照理即如理智。始觉照事即如量智。理量齐鉴故云遍也。疏本觉者。就体而言也。即彼本觉显照义边。便名始觉。始觉之体元是本觉故。论真实等者。依根所发了境义边。名为识知。了如理事永离诸过故云真实。疏无倒者。即离四倒及余执计也。论自性等者。非假他缘故云自性。在缠不染故曰清净。诸法中实乃名为心。疏云。离染但得一义。论常乐等者。常谓穷三际而无改。乐谓在众苦而不干。我谓处六道而莫拘。净谓历九相而非染。此自性涅槃之四德也。疏圆备者。诸德虽多不过此四。以此四法收一切德故。论清凉等者。无惑之热恼故曰清凉。此显般若也。无报之生灭故云不变。此法身也。无业之系缚故云自在。此解脱也。即离三障成三德尔。疏云无迁。亦但三中之一。此文仍与上句义理不别何谓清即净义。凉即乐义。不变即常义。自在即我义。今但离为三四各说故成二段。

  三结论过河沙者。上但略显不能具载故。不离者。随举一德全摄真性及一切德。疏文可解。论不断者。无始无终。疏云。相续即无终也。论不异者。上云不离。恐谓如树不离地。手不离腕等。故云不异。不异者。真如即德德即真如。故疏云。同味语犹疏略。论不思议者。即一性而有多义。即多义而全一性。不可以定量所得。心行处灭言语道断也。疏举一义影以显之。论佛法者。佛即是觉。意明上之功德。尽是本觉之法故。故金刚云。一切法皆是佛法。疏唯佛等者约始觉释佛字。谓佛是始觉之极。法即前诸功德。显此诸法非因位而究了故。佛之法也。所觉法者。此约本觉释佛字。佛即法也。义如前释。论乃至者。越彼河沙故云乃至。满足即无所少。意云。乃至过河沙数义理悉皆满足。无所欠少也。疏若此下以修显性。此反显也。既证下顺释如文。如海有宝余人不知。涉海者既获旁底。岂不信乎立名中论如来藏者。具有三义。一隐覆义。二含摄义。三出生义。广如前说。隐时等者。似当初后二义隐故名藏此则如来自隐不现也。又因地能生果地功德故名藏也。论如来法身者。若以应身为如来。即依士释。若以真身为如来。即持业释。然其身者。亦具三义。一者体义。真如自体任持不失故。二者依义。为彼报应之所依故。三者聚义。一切功德之所集故。故唯识云。体依聚义。总说名身。显时等者。即后义谓万德名法依止名身。然德有修性。若约修说。即属报应。成依止义也。若约性说。即聚集义也。其体之一义。当于前段体中故此不言也问法身既属无为。且非积聚。何言聚耶。答功德既是无多之多。何妨聚是无聚之聚。斯皆义说。圆回无滞非实法聚有可拣也。

  一问中论上说真如者。谓前门中云。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云何下对前正难。前说离相平等。今说功德差别。前后矛盾。其义安在。

  答中初正明。论虽实下纵存今文差别相也。而无下不违前门平等之义。等同一味者。等齐也。即指前差别之法。同者。诸法无性唯一真如。一味喻明。如水之八德一味无差。一真如者。法说。疏亦法喻兼明也。

  二征释。疏非能分别者。无虚妄分别故。非所分别者。既无虚妄之心。即离所分别相。故前文云。心灭则种种法灭。无能所者。由前心境并亡故。得差别即无差别同一真如也。

  一略中疏既其等者。既而能所俱亡。遂令一体无二者。如前差别之相。依何建立。以依等者。前云是心生灭因缘相。能示摩诃衍自体相用故。能显既多所显亦广。俱喻河沙也。且举下释举本彰末。可知。

  二对显论三。初举所迷理。疏所迷理者。即真如之理义。具真如门。

  论而有下。二别翻配三。初别举八重。初无明智慧对论妄心者。即前不如实知也。不觉起念即前不觉心动。名为业相。见境界即前转相现相。此之三相。即是无明阿梨耶识。又见字义宽。亦通四粗故。疏云细粗也。疏依真下即生灭之相。义具前文。将欲下释意。净因染得故须然也。真如门无染可对。故无示义。此生灭门染净既分。故须翻对以显相大。诸句例然者。随文可见。云何显者。牒难以起下文。论心性不起者。不起念也。疏既起下故前云。一切众生不名为觉。以念念相续未曾离念故。反显无念即名觉智。

  论若心起下。二局见普照对。疏妄见不周者。如人见东不见西。近远内外明闇等亦尔。故经云。众生洞视不过分寸。以存能见心故。故于诸境有所不见也。真照圆明者。以无见故无所不见。故肇论云。般若无知而无所不知。初地得名真见道者。以不存能所见故。

  论若心有下三。妄见真知对。非真识知者。动则不如实知故非真也疏反之等者。以心无动故。则所知真实。真实者。离伪妄故。从此已下至不自在。一一文初应合皆有若心有动之言。仍于本句之末。更云心性无动等。即随句翻对。论文存略。但举能对之妄也。

  论无有自性。四无性有体对。疏妄染无体者。依真妄动。何有自体净心者。心无动故。离缘独立。独立之体本来无染。斯则不逐缘生不因境起。故云自性清净心也。

  论非常下五。颠倒真实对。疏四倒者。即无常苦无我不净。心动故起于有漏色心。有漏色心实非常等。凡夫计为常等。故成四倒。反之等者。以不动故。色心不起。以不起故。唯真如性常住清净自在安乐。故成四德。

  论热恼者。六热恼清凉对。疏诸惑者。由心动故。起于贪嗔等惑。烦恼炽然。故成热恼。故说等者。心不动故。即是真如。真如无惑则非热恼。既无热恼故曰清凉。

  论衰变者。七变易凝然对。疏妄染迁改者。以心动故。起于九相。九相生住异灭老病死等故成衰变。反显等者。心不动故。即是真如。真如之中本无九相生灭迁改。故云不变也。

  论则不自在者。八系缚自在对。疏业果等者。由心动故。起业受报。堕五趣中名为系缚。真如自在者。心不动故。即是真如。真如之中。无有业系故云自在。上云等者。以此段中皆举能显妄染。以对显前净德。论文略故不具列之。故今疏中略指后之三义也。

  论乃至下。二总举诸法。言乃至者。既过河沙。不可具述。故云乃至。对此义者。河沙染法心动故成。心不动时。诸净功德亦过沙数。诸净等者。即真实识知已下诸义等。疏一一等者。以心性动与无动。反覆明诸染净。今要省文故。以心动在前无动居后。所显诸法摄在中间。于中又阙净德之目。若欲一一别对令人易解者。应云若心有动非真识知。心性无动即是真实识知义故。乃至若心有动则不自在。心性无动则得自在。如前疏文。逐段反显是也。若更取类言之。复应云若心有动则是系缚。心性无动则名解脱。他皆仿此不可具言。然前八对初之两段。各约别义。言起念起见。斯亦不出心动之义。若欲各举别义者。真实知识等亦有别义。应云心起分别非真识知。心离分别即是真实识知义故。乃至心若起业。则不自在。心离业系即得自在等。当知心动义通。余皆是别也。

  论若心下。三别彰满足。疏妄心等者。若于心外见法而生追求。终不能足。却有所少。亦可若有一法在于心外。是可念者。则性中功德有所欠少。如人于他求物。当知家间所无。净德等者。以心性无外故。一切功德皆悉具足。则可忘怀而契之。不可起心而求之。当知有所见者。皆是虚妄。以从分别生故。此意显异权宗所说佛果无漏功德并是修生。今此论宗但即修显。本自有故。金银生像可以喻之。

  论名为下三结得名。双约因果。如前所明。



  起信论疏笔削记卷第十四

 

起信论疏笔削记卷第十五

长水沙门子璇录



  一悲行中论佛本在因者。为菩萨时所行诸行。以慈悲为本。无不先以利他为首。摄化众生也。诸波罗蜜下。谓以诸度摄令附己。化令从善也。以布施摄贫穷。持戒摄毁禁等。此通二利故。维摩经云。资财无量摄诸贫民。奉戒清净摄诸毁禁。以忍调行摄诸恚怒。以大精进摄诸懈怠。一心禅定摄诸乱意。以决定慧摄诸无智。

  二大愿。疏广大心者。即四弘中众生无边誓愿度。亦同金刚中。佛令发菩提心人普度四生九类。弥勒所释。亦云广大心。长时心者。此同华严行愿。经说众生界尽。我行方尽。以众生界无有尽故。我此行愿亦无有尽。上则约处横说。故云等众生界。此则约时竖论。故云尽于未来。

  三方便。疏悲深者。直见众生如父母等。亦不如见同己身方为至深。智深者。了唯心故。知诸众生本无性故元无念故。旧来涅槃不待灭故。小乘权教不能亡此相者。盖缘智浅。今实教菩萨反之。故云深也。兼上谓兼悲深。不颠倒者。众生本与己同。同皆无相。故见异相即成颠倒。今皆反此也。长时所以者兼释广大所以。疏文阙略也。若不能了同己身亡其相者。岂能如此普度永度耶。征所以者。意云。以何义故。得如己身。而又不取众生相耶。依真如门等者。以此门中显一切法皆即真故。皆同如故。故得彼身我身平等无二。岂不愍之而欲度耶。又既同一真皆悉无相。谁为能度谁为所度。故不取其众生之相。然此段文细寻其意。但将以取一切下两句。隔就前段为释广长所以。从而亦不取下。为举本大智。下之征释但显不取相之所以。详之可见。

  二显果三。一牒举前因。论大方便智者。说有通别。通者。方便即智复有二义。一者谓随顺出离之智。皆方便故。此通金刚无间已下。不唯地前。故十地位后名为满足方便。圆觉亦云。虽有多方便皆名随顺智。二者此智是大悲之方便故。若无智为方便。则非大悲堕爱见故。故前说众生而不取众生之相。疏中释为智深也。然或有因智而起悲。知物同己方欲度故。或因悲而起智。不知所以裁之。学方便故。其实两说。左右兼通。别者。证真名智。涉俗为方便。即根后之异名也。则是断根本无明见法身。是智之功起不思议业。化利益生是方便力也。今之论意具此通别。

  二明自利果疏自利果者。同智净相也。果位法身即是因中本觉。举因显果故。云见本法身。前举果显因。则云依法身说本觉。与此互相显也。

  三明利他果三。初明用甚深。疏业用。即不思议业相。微妙难解心言罔及。不用先谋而后起化。故曰甚深非作意等。摄论等者。具云。若佛果是无分别智所显离分别者。诸佛何得依众生作利益事。如理不颠倒。无功用作事故重说偈曰。如摩尼天鼓。无思成自事。如此不分别。种种佛事成。此显如来三业无功用作事。俱不思议摩尼梵语。此云离垢。亦云增长。旧云如意。此喻如来身意二业。若随其所对现像不同。即喻佛身业。若随人所须出种种物。即喻佛意业也。天鼓则天帝所有。修罗军来其鼓音中自然出声。则言贼来。去言贼去。喻佛口业也。此之二物虽有其用。而无思虑故。可喻佛自然之三业尔。成自事者。现像发声各随其用。而办事业。亦可取珠鼓自事。但喻身口皆无思虑。同喻意业也。

  二显用。广大疏称理用者。以即体之用体遍用遍。俱无方所。若不然者。岂曰真如用耶。

  三用而常寂二。初正显。论又亦等者。前无所化众生相。此无能化应用相。望于前文。故云又亦。用常寂者。虽现种种身不动真实际。虽说种种法常住无言理。

  二征释疏三身者。今虽通举。意责化身化身是用相故。论法身智相身。合之为真身也。理智无二故。第一等者。约二谛料拣也。意明是无相故非世谛也。是无为故离施作也。疏废机者。不对众生说也。妙理即法身。本智即智相身。无应化等者。凡是有相皆属世谛。以从机感缘所生故。今既废机故云更无。但随等者。有感斯应也。既逐缘生缘无自性。用则常寂。故云无用。此有二义。得言无用。一者属因因即悲智。然有亲疏。疏即是智亲即是悲。依智起悲故。故论云。从后得智流出大悲心。若无其因化终不起。如二乘无悲。凡夫无智。何有化耶。二者属缘。即根熟众生。若无其缘化亦不起。以十方中有无佛世故。斯则二义相须因缘具足。乃得成办。既属因缘。何有化体而可得耶。如波下喻。故用下合。寂即体也。故杜顺云。用则波腾鼎沸。全真体以运行。体则镜静川澄。举随缘而会寂。涅槃下引证。此身者。化身也。等者。彼文具云。吾今此身即是常身法身金刚不坏之身。以三身皆有常义故复言法身以拣滥也。恐人不晓法身之相。故乃举喻。犹若金刚不可坏也。如如即法身。智即报身。独存者。法报合故。重牒如如。表无二故。名法身者。摄智归如约本立称。然涅槃即摄用归体。摄论即直显真身。虽言说不同。而义意不异。疏虽真下。经云。佛真法身犹若虚空。应物现形如水中月寂而常用。斯之谓也。

  一应身论二。一约识举人。疏凡夫等者。二乘迷于本识故。凡夫即十信已还一切凡夫也。信位雅信真如已知唯识。然其事识粗显猛利。任运分别心外法也。今见等者境通染净。虽见是佛犹属净境。亦谓心外。亦可等者。前以事识为所依。今以事识为所觉。言所觉者。但能知有。非谓觉断。然所依即是所觉竟无异尔。依此粗识等者。其犹明镜对质现像不同。岂有质陋而像美耶。斯则妍媸在质。而镜无好恶。应身之目由此而立。

  二释见粗所以。疏迷唯心者。佛从心内现。反见心外来。不知唯识故云迷心。论取色下迷境也。由迷唯识现。取遂见心外实有境界。不知即空。故取分齐也。不能尽知者。不知色如其心无分齐故。但见分齐。故不尽也。

  疏不达下文三。一略消其文。不达者。色自心生。本无其体元是自心。心无分齐故。令色等亦无分齐。今凡夫二乘不达此义见从外来。故作分齐而取也。

  疏问佛身下。二广陈问答。通有十四。今初佛身凡识不分难也。众生识者。以论云不知转识现。故意明佛身是转识所现。而凡小不知。今问意云。转识有漏属于众生。应身无漏自属于佛。何故净身唯兹染识。岂非凡圣染净不分耶。

  疏答众生下二。源同派异迷悟答。众生至无二者。标本也。众生是妄以对于妄故。言真心。诸佛是相以对于相故。云其体平等者。显无增减。无二者。一体不分。谓众生真心即是诸佛之体。无有增减不分二别。但众生下释未显用也。以无明有力。遂令真如体隐。但现染法起于九相。真既无力故。不能现应身净用。如水为风所击。但起波而不能现像也。以彼下出用显所以也。内熏妄心者。如前文云。以有真如法故。即熏习无明。令其妄心厌生死苦乐求涅槃等。今文通说故。云熏妄心。厌求劣者。凡夫二乘虽有厌求。而未能起勇猛精进唯心大行。故所现用但是应身粗而且显。厌求增者。三贤已上乃至十地所见报身。渐渐微细。以随厌求增胜现故。厌求息者。无明尽故。所证穷故。始觉等者。无妄可断故。始觉同本觉。无生可度故。化身归法身。平等者。始本平等真应平等。故再言之。无二无别亦复如是。未至下结答。既佛身粗细皆由欣厌胜劣。此不亦唯识之义耶。是故论云转识现也。

  疏问若据下三。真起识现相违难。意云。上说随流迷真故不起用。反流悟理。是故起用。当知此用是从真起。何得论言转识所现。

  疏答转识下四。随流反流相资答。依此等者。论云。以依能见故。境界妄现。此识等者。转识是真心随流所成。性相不离故云和合。和合即梨耶识也。离真不立者。妄必依真如波依水。故论云。一切心识之相。皆是无明。无明之相不离觉性。又依觉故迷。若离觉性则无不觉离妄不显者。以用不自起必假于缘。此有二义。一约自体说。谓众生本有真如是用之体。若无妄心为所熏缘。而此真用莫之能起。起之何为以有妄心为所熏。故即显真心有其功力。令其厌求。渐于自识而现用相也。二约佛体说。谓佛应化之用。若非众生为缘。亦无由起。起亦无用。彼此推之诚由妄也。若离于妄实无用相。故真如门唯显自体。及至果海亦泯同一觉。故下文云。无有彼此色相迭相见也。次前疏云。用还归体平等无二。故执等者。如净眼人不见空华。全失明者。亦不见华。患热翳者。乃见空华。故华严云。如翳眼所观非内亦非外。世间见诸佛。应知亦如是。

  疏问若据下。五心佛外佛差别难。意云。若如前说。真如之体假于妄缘。而起用者。斯则众生自己真心粗细之用。何得说为他佛报化身耶。

  疏答众生下。六心体佛体无差答。佛体等者。意云。众生真心既即诸佛真体。当知众生所起应化。即是诸佛应化。此即先指体同也。华严下引证。义一者。体也。真如之体无差别故。既从下结答用同。据前答问合云。何得不是众生真心之应化耶。疏文但结法身。法身即是众生真心。故存略也。

  疏问义若下。七师资义一文异难。意云。若言佛法身起用。即众生真心之用者。斯则自佛起用还自教化。何故复言佛悲愿力熏令起用耶。

  疏答即此下。八文异还同一义答意云。佛之悲愿即是众生真心之悲愿。无二无别。若就佛说名佛悲愿。若就众生说。即是真心之悲愿也。谓无下释成。谓真心即是悲愿性故。性是佛体。佛体所起之用。宜名佛悲愿也。犹如一物本属大家。男女各用皆称己有。性起者。性无彼此。用何成二耶。

  疏问众生下九心佛不起化用难。以前云众生真心即同佛体。诸佛应化即是众生之用。故意云。众生真心无不皆有。何故诸佛能起化用。众生不能起耶。

  疏答未有下。十未起厌求乖用答。如前第二答中所说详之。

  疏问既下。十一不能熏令发心难。如前所说。众生所以能起厌求。皆由本觉内熏之力。既若元有本觉。何不同他诸佛早熏起厌求耶。

  疏答无明下。十二引前因缘互阙答。广如前自体相熏习中问答所辨。

  疏问若真心下。十三真佛何假修因难。意云。若从行生。则本未是佛。何得前云众生真心同诸佛体。而论应化之身乎。

  疏答此约下。十四因果无性同源答。意云。所言从行生者。但以本觉随流成染。始觉反流成净。故有行致之说。如其克就真心。则与佛体竟无有异。此则因果迷悟悉无差别。今疏一向约始觉同本觉。显无差别者。以果例因也。

  疏上来下。三权实对辨。实教如上所辨。若权教所说。众生诸佛互为增上缘。故文于自识而现影像。今此疏文且就众生一边而论。故假佛悲智为增上缘。自识有见佛种子为因缘。托佛所现化身为本质。然于自识变起影像而见于佛。唯此影像是自识现。故云唯识。若彼本质自摄归佛识。非属众生。若如此说。还是于自识外。别自有佛本质。何成一切唯心。非同今文所说应化唯是自心所现。纵说由佛悲愿。此亦自心悲愿无二无别。故今引彼对辨。要知权实有异也。余如下指广说处。

  一约识举人。论究竟地。即第十地。非谓妙觉也。顺业识者。谓业相展转现诸境界。是则境从识生。十住已去诸菩萨等。深达此理依此修行。故见报身佛也。初发意言。即信成就发心也。亦可初信已去名初发心。此中但是依三昧心所见者。即前平等缘也。

  依正二报者。其实此中文有三段。谓从初至无量好为正报。从所住至庄严为依报。从随所下。是通明二报。显无边无尽之相也。初文疏身无分齐者。无量即无分齐。故经云。如来色无尽。依身有相者。色即是身依彼色身有大相也。依相有好。即依大相流出小相。斯则身有异相。相皆妙好也。然相下释现相好意也。楷公亦云。表德名相惬情称好。若无功德则不敬重。若不敬重则不忆念。以念佛者。利益深故。故现相也。世人苟能易彼常情念世美色之心。而念佛相者。则其道可庶几矣。然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悲夫。严身者。严饰佛身令其妙好。若不妙好则不爱乐。若不爱乐则不亲近。不亲近故则不闻法。乃至解脱佛意在兹故示其好。智度论云。丑人说妙法听者心不欣。肇公云。为尊形者。亦相好尔。岂俗饰之在心乎。

  二依报疏能依等者。依正相称皆广大故。以无边功德之身。住无量庄严之土。是所宜也。庄严之相。具在诸经。不能备引。颇胝迦者。此云水玉。或云水珠。

  三通明无尽二。一横显无边。论随所下此明正报即根根无边。依报即尘尘周遍。无穷尽者。以不可涯畔故。疏由此下。释见无分齐。所以以菩萨顺唯识理。了色唯心无有分齐。由此解故。所见之相称彼观心。皆遍法界互融自在也。地上已去亲证此理故。无所疑。然于其中随彼智力。所见优劣浅深不同。如下论云地前少分见若得净心。所见微妙。乃至菩萨地尽见之究竟。今就通说不分优劣。下文自知。

  二竖显无尽。论随其下。若常有感佛之机。佛则为之常住。苟不见者。非其器故。功过在机。不在于佛。如月于器。不显现者由器破故。如下即明非三灾等水火风也。如次能坏初二三禅。且第四禅未出三界。尚不能坏名不动也况佛之果报出超三界依真而住。而可坏耶。故法华云。常在灵鹫山及余诸住处。众生见劫尽大火所烧时。我此土安隐天人常充满。若准华严所说。无有一法不是毗卢遮那佛身。无有一尘不是华藏世界海。今意同彼。故依正皆言无量等也。三结果由因等者。意令众生修乐因证乐果也。此与前科相次。正同华严四分之初二也。准地持论。十信种因。十住已去。解方便。初地分得。八地已上圆满相续佛地究竟。

  论如是至成就。结果由因也。初一句结上依正二果。皆因下有三因。诸波罗蜜等是缘了二因。总名资熏。不思议熏是正因习熏也。具足下释名也。以报是酬因为义。上之依正皆无量者。为酬因时无漏不思议所熏修。故疏无障碍者。谓依正不相妨。大小互相入。根根尘尘皆遍法界。互现无尽。此有六句。谓依中现依依中现正等。故云无碍。不思议事者横无边际竖无穷尽。不坏诸相。一一周遍殊胜清净。岂思议之所及乎。十度谓施戒忍进定慧方便愿力智。深行者。皆顺性故。如下所说。于真如法中。深解现前所修离相等。二因者生了也。即缘了二因俱名生因。正因即了因也。但开合异尔。乐相等者。报既酬因必须相称。因修既妙。得果宁粗。故此乐相名为报也。

  重牒分别者。广明前之二身随见差别。一应疏简凡异小者。此且说凡夫一类所见。不论二乘。斯则十信已前异生凡夫也。黑象脚者。观佛三昧海经云。观佛相好者。如人执镜照自面像。若生垢恶不善心者。见佛纯黑。犹如炭人。释子众中有五百人。见佛色身犹如灰人。比丘众中有一千人。见佛色身如赤土人。优婆塞众中有十六人。见佛色身如黑象脚。优婆夷众中有二十四人。见佛色身犹如聚墨。如彼经第三说。五百释子昔毗婆尸佛像法之中。有长者子。名日月德。有五百子不信佛法。同遇身病。父即教令称三宝名。敬父教故。三称未毕而各命终。以称佛故。生四天王天。天上命尽。以邪见因堕大地狱。以苦所逼。忆然之教。乃称佛名。以念佛故。从地狱出生贫贱家。如是尸弃乃至迦叶佛出。但闻佛名不见佛形。以闻如是六佛名故。生释种中宿业因缘见佛灰色。佛令称七佛及弥勒名号。并称其父。雨泪忏悔。乃见如来金色相好。成阿罗汉。又有一千比丘。于然灯佛末法之中。出家学道。于和尚所生不净心。其师已是阿罗汉果。后诸弟子随寿修短。将命终时无所依怙。师令一心称然灯佛。乘兹善力得生天上。天上寿尽。以前虚食信施之业。堕饿鬼中。八万四千岁。后堕畜生。畜生罪毕为贫贱人。复因前世出家力故。称南无佛。以称佛故。八千世中常值佛世。而眼不见。乃至今日遇佛释迦。见如赤土。正长五尺。是时世尊即现胸上德字。令比丘读。读已忏悔。见佛金色即为授记。次第作佛。又优婆塞众中有十六人。昔曾于阎浮提。皆作国王。随顺恶友非法说法。堕阿鼻狱。由曾闻法。今得遇佛而见世尊。如黑象脚。佛令忏悔。并见金色。成阿罗汉。又宝盖灯王佛像法中。有一比丘。入淫女舍。持钵乞食。诸淫女等盛满钵饭而戏之言。汝颜色可恶。犹若聚墨。身所著衣状若乞人。比丘闻已。掷钵空中现通而去。诸女见已悔恨发愿。由以施食因缘。二千劫中常不饥渴。以恶口骂比丘及淫欲因缘故。堕黑闇地狱。由前发愿力故。今得遇佛而见佛身。犹如聚黑。佛令忏悔。成阿罗汉。如是四众各各异见差别不同。由自业故。观佛色身优劣如是。三尺身者。即瞿师罗长者所见。提谓等者。佛于菩提树下初成正觉。提谓路过以根熟故。佛力制之。车马不进。渠谓山林神祇幻作。如此遂寻见佛。谓是树神。以偈叹问曰。容颜甚奇特。犹若紫金山。未审谁家子。种族是何人。未知何所证。因何此处居。不食来几日。未知何所须。佛偈答云。我是金轮王圣帝族中子。厌俗如涕唾。出家证菩提。成道来七日。无人施我食。提谓即以麨蜜奉施。闻法得果证须陀洹。若准此说。以提谓先未识佛。疑是树神。非谓见树神相。智者详之。二乘等者。其实声闻即见佛为老比丘相。缘觉见佛为辟支也。然此亦未是出世相。以非是乐相故。

  二报三。一住上分见劣四。一明能见浅深。论少分见者。意明少分见报身之用。由此菩萨以深信力。入真如三昧。能知法界一相。所见报身知身无有去来分齐之相。故后译云。初行菩萨见中品用。疏见真如理者。由入似观见真理故。遂见报相无有去来。惟心影现不离真如也。

  二明所见分齐。论无来去者。不同凡小见佛王宫生双林灭。有来去相。疏性无分别者。无去来相离分齐相。知事即理不可分别。如像即镜无定量故。然分别字合是分齐字。下文云。然此菩萨犹自分别。后文准此。

  三释无分齐所以。论唯依心现者。了境唯识也。不离真如者。知相即性也。疏二。初牒难释通。释无下指论文。摄论下正牒难。或问曰。准摄论说。地上菩萨方见报身。云何今文地前亦见耶。故此牒之。彼据下正释通。彼论约证相应说。今论说此菩萨发直等三心。修无住等四方便。随顺真如不执色相。虽非亲证故见。而能信解深达唯心。故见乐相。虽见乐相亦不同地上亲见微妙。是故前文但云。知彼色相无来去等也。

  既非下。二结会重辨。若言全见。即有相违既言分见。足可通会。如疏可见。

  论然此下。四简地上者。以此菩萨虽达唯心。犹未觉断事识。事识既在分别不亡。不同地上得无分别证相应故。

  论若得下。二地上分见胜净心等者。初地名也。与证相应过于地前。故云微妙。从于二地至第十地。渐渐又细。故云转胜。地尽者。第十地也。然转胜之言亦通能见之智。以智用胜故。所见胜也。疏渐细者。十重报相身土不同。后后胜于前前。故云渐细。金刚后心即解脱道。用归体者。约能见即始觉归本觉。约所见即报身归法身。他受用土归法性土。用既归体则无所见。故云究竟。反此则未究竟。穷源二字各通二义。谓断穷妄染之源。即生相尽也。证穷真如之源。即法身现也。然复详此论中见究竟言。意明第十地中所见报相最极微细。此外更无殊胜之相。故云究竟。非谓相尽证穷名为究竟。若如疏释。未敢闻命。以次文云。若离业识则无见相。此文方可作相尽证穷而解也。智者请详。

  论若离下。三究竟位无见二。初明无见也。以佛位中更无报身可见之相。以离微细念故。惟一心在有何可见。

  论以诸下二释所以。法身无相彼此念绝。一真平等。何相见之有。迭递也。

  一问论云何现色等者。报应属色法身既离于色。云何能现报应之色。如虚空无色。终不能现色。此可类之。

  论答下二。初释法身能现二。初标也。法身是色体者。意明法身虽非是色而是报化之体。故能现色。即同虚空体非群相。而不拒彼诸相发挥。疏言总者。据文亦是标尔。

  论所谓下释二。初总明不二。色心不二者。性相同如体用一致也。疏谓彼下法喻可知。

  论色性下二别明相即二。初色即心以色性即智者。报化之色对缘所成。自无其性。即以本觉法身智为体性。法身之体既无形相。以用从体遂令报化亦无形相。以无形故故名智身。智身即法身也。故金刚论目法身为智相身。化身为异相身。疏文可知。

  论智性下。二心即色也。即色者。法身之智。既为色体。报化之色现时。即是全体起用。即此报化遍一切时。便是法身遍一切处也。疏如水等者。明体遍在用中。有报化处即有法身。故华严云。法性遍在一切处一切众生及国土。三世悉在无有余。亦无形相而可得。即显前段如波全即于水也。疏不言者略也。

  二释所现。论随心能现者。有两意。一随彼各各差别之心。而现无量差别依正也。二一切诸色皆随真如心性所现。遂令依正皆无分齐。以心无分齐故。无量菩萨及报身者。横应则彼彼不同。竖说则地地有异。故皆无量。庄严者。通佛菩萨及与依报。相好珍宝庄严之义。广如华严。各各差别者。依正不同。身相有异故。皆无分齐者。正报则根根周圆。依报则尘尘遍满。不相妨者。显前差别而无分齐也。若有相妨。即有分齐。非成周遍。又相妨故。则坏诸根之相等。今以不坏相而等遍故。皆无分齐。不动遍而各异故。各各差别。故云而不相妨。此非下遮疑。恐常情闻此分别欲知。及不能知便生疑惑故此遮止。如小乘尚不知菩萨境界。岂况凡夫能测如来功德耶。以真如下出所以。既是真如之用。安可以有漏心识。能知此显不思议也。疏以彼下可知。于中下牒释菩萨。初约能化释。准华严说。具有十身之异。岂唯菩萨耶。亦可下约所化释然前正后兼也。顿赴者。既多机顿感。佛亦顿赴。是故报身亦无量也。此即机应无碍。以一一下释前各各差别已下文。以如次三句释三句。对文可见。即大小无碍也。余文可知。

  会相入实者。上来先说从真如门起生灭门。今则会彼生灭入于真如。前则从本起末。此则摄末归本无不皆从法界流。无不还归于法界。即二门不二也。亦同智论云。若无空义者。一切法不成。又云。先分别诸法。后说毕竟空。然说之虽异法乃同时。文不顿书。故成前后。又若不分别。焉知此是空。故次明也。一标论即入者。非色灭空。不舍缘故。故净名云。明无明为二。无明实性即是明。于其中平等无二者。是为入不二法门。五阴者。三科之初能摄有为一切法故。阴谓阴覆能覆真理。令不显现。亦名为蕴。蕴积含藏有为法故。能造所造二具八法。皆色阴摄。受想行识诸心心所名为四阴。俱属于心。

  初观色。疏先观色等者。五蕴之首。最初现故。故大般若亦复先明。境从心起等者。如前云。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等。又云。以依能见故。境界妄现。离见则无境界。既离见无境。复何可念。此约所念说也。非直等者。恐谓心能生境境在心中。心外既无心内应有故。作此观以袪彼惑。前则等者。以心是色之根本故。约心而求色。若依此文正是观色。未是观心。如因推我空。征求蕴法。

  一喻论方不转者。东方不曾暂转为西。但迷人谓为西相。圆觉云。譬如迷人四方易处。东喻真心。西喻五阴等。不转喻无念也。

  二法疏已灭等者。约过去未来现在三世。推求动性。无得如于东方推西相不得故。前云。觉心初起心无初相等。

  三结论知心无念者。觉知真心本不动也。疏方便者。能所未亡故。正观者。心境双泯故。问前标所观通于心色。云何双结但约心耶。答心细色粗本末殊。等观色空则未必得入。观心空则必能入也。然此会相之文。今复详之。但可从初至真如门为标。从所谓下是释。结文如疏科。就释中分法喻合。法中初至无念。是正观察。推求即观察也。五阴等是所观。五阴者。总举初科。色心下别指法体。色通根境心通王数。六尘别举所缘。毕竟无念者。此即正观生灭色心。归无念真如也。念通能所今皆寂故。名为无也。非推之使无。本自无故。故言毕竟。今言推求者。以先未知使令知故。斯则心之与色总而观之也。以心下释所以。何故色心境界皆无念耶。以此同是真心现故。真心离相。故云无形。以无相故求不可得。能现之心尚所叵得。所现蕴法岂可存乎。如前论云。心不见心无相可得。是知无念之言。早已色心俱尽。非谓后文方始观心。智者请详。


  起信论疏笔削记卷第十五


上一篇:起信论疏笔削记(卷6-10)   下一篇:起信论疏笔削记(卷16-20)
[收藏] [推荐] [评论(0条)] [返回顶部]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 南无十方三世一切佛菩萨
  热点文章
·梁.真谛三藏译《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直解-卷上(憨山大师
·唐.实叉难陀译《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上(贤首国
·慈航法师《大乘起信论讲话》(上
·慈舟老法师《大乘起信论述记》(
·大乘起信论直解-卷下(憨山大师
·慈舟老法师《大乘起信论述记》(
·《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中(贤首国
·“起信三疏”之《海东疏》(元晓
·“起信三疏”之《慧远义疏》
·慈航法师《大乘起信论讲话》(下
  相关文章
·起信论疏笔削记(卷16-20)
·起信论疏笔削记(卷6-10)
·《大乘起信论疏笔削记会阅》卷一
·起信论疏笔削记(卷1-5)
·大乘起信论义记别记(贤首国师)
·《大乘起信论疏笔削记会阅》卷二
·《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下(贤首国
·《大乘起信论疏笔削记会阅》卷三
·《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中(贤首国
·《大乘起信论疏笔削记会阅》卷四
·《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上(贤首国
·《大乘起信论疏笔削记会阅》卷五
SLYJ.org专题资料站 | 蜀ICP备08004340号 | 站长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