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顶首楞严经》-经文、注解、开示、读诵-资料汇集  
若能转物,则同如来,身心圆明,不动道场。于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国土。
首页 | 《楞严经》原文 | 《楞严经咒》难字 | 《楞严经咒》读诵 | 古大德注疏 | 近现代注解 | 单章精义 | 相关经论 | 持诵修习 |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首楞严经》资料站首页相关经论《大乘起信论》 → 文章内容
起信论疏笔削记(卷6-10)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2007-07-09  

大正藏 No. 1848 起信论疏笔削记(卷6-10)

宋 子璇录 共20卷

卷6 卷7 卷8 卷9 卷10

起信论疏笔削记卷第六

长水沙门子璇录


  二立义分。二寄问中疏文二。初释法。大乘法体者。大乘之体。即是于心。名心为法也。此中且说法为大乘体。次下一文方说心为法体。此乃展转释出其体也。今言出大乘法体者。恐多法字。有智详焉。谓自下以三义释名法之由。夫言法者。有其二义。一任持自体义。二轨生物解义。今初一句。即初义也。谓本有自体真实不变。非同依他。从缘假立无有自性。以从无始来任持不失故。故下论云。如实不空以有自体。具足无量性功德故。后二即轨生物解义。又法者。对智得名。以此一心是法界理。能轨于智令成无漏。无分别也。斯则以无相境相无缘智故。云对智。下论云。唯证相应故。复能显于三大之义。未有一义不从法显。故下文云。依于此心显示摩诃衍义。义理既彰物则生解故。此二句皆后义也。宗本法者。谓一论所宗染净根本故。或可宗即是本。谓约义所依曰宗。能立万法曰本。故下疏云。依宗所显差别义理。又净名云。依无住本立一切法也。又起论云。为欲解释如来根本之义。即斯法也。大位在因者。谓此论中所明法体。大都所判属于因位。以文云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既标众生之言。故知大概合当因位。不同佛性圆觉究竟觉不思议解脱等。大位在果。今约因中性德所标故。云众生心也。通染净者。若随名取义则位在于因。若克论体性则通于因果。因果即染净也。斯则心实通于因果。以带众生之言故。判在因也。然亦有在果名心在因名觉之处。如圆觉经云。是诸众生清净觉地。又云。一切如来妙圆觉心故。云通染净也。所以下文云。是心则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摄世间法是通染。摄出世间法是通净也。

  疏义者下二释义文三。初释文也。大乘名义者。谓大乘是名。名约义立故。须辨义。未有无义而有名者。何故等者。双征名义。谓约于何义得名大乘。未审大乘有于何义。以双征故。不言何故名。而言何故是。是之一字双含两势。盖文之巧也。谓此下释三大可知。二运者。有两意。一则自运运他。二则已运当运。今此论中正唯后意。故下文云。一切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萨皆乘此法。到如来地故。于此二中皆具自运运他也。以约此义名为大乘。

  是故下。二结意也。如文云。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先显法体。次云所言义者。则有三种等。是后显义理。大乘之中唯兹法义。今既法义并陈无所遗矣。故云义足。

  疏依宗下三彰位所依之法。染净虽通。所显之义唯局于净。体相用三各不相。是故名差别离障。所显翻染得名故。云唯净。故下相大。文云。心性无动则有过河沙等诸净功德相义示现。用大云。除灭无明见本法身。自然而有不思议业种种之用。据此所说正唯属乘。而言大位者。以体大通染净故。今约多分判在果也。又体大虽通于染。以彼之名亦从显得。若在因时则无体大之名。至相用显时。方对此二以彰体名。由是三义皆属净也。

  起下法体等者。即起下显正义中总之一段。文云。显示正义者。依一心法有二种门。乃至以是二门不相离故。论众生心者。众生即能依心即所依。所依之体从能依以彰名。前劣后胜。众生之心依士释也。故下文云。众生依心意。意识转故。

  疏三。初正释。出法体者。前出大乘体。名之为法。此出法体名之为心。从宽之狭。此为至也。如来藏心者。谓在缠自性清净心。具足含摄如来功德。名如来藏。如下自释。具和合下明心之行相也。和合即生灭门。以彼随缘成染净故。不和合即真如门。以约体绝相显不变故。以其下释所以。此心具上二种义者。以在众生位中辨故。是故论云众生心也。

  若在下二反显。谓此心随染之时。则云与生灭和合。今在佛位纯净无垢。唯不生灭故。无和合义也。以始下出所以。显无生灭之相。故云唯是真如。既无彼相但是一真约何说合。故中论云。一法云何合。下文显佛地云。破和合识相。灭相续心相显现法身。智纯净故。所显义者。三大之义自此方彰。生灭相无则唯局净。故无和合。

  今就下顺结却成前义。众生即染相。以真体随缘起。为众生相不离体故。名和合。虽全体起相。而体未尝改变。故名不和合。由是在缠具二门也。

  论出世间法下疏文二。初总叙意。初一句标指。余皆正叙。体即真如门。相即生灭门。二门相摄不相舍离故。云无碍。染净同依者。二门之中各摄染净。真如门是染净通相。生灭门别显染净。通别虽殊不出一心。故云同依。随流谓不觉迷真。乃至造业受报。反流谓始觉翻染。暨乎菩提涅槃。迷悟虽殊。唯此心转故。经云。无始时来性一切法依止。由此有诸趣及证涅槃果。是故万法唯心。心即是主故。其迷悟皆心所为。

  疏是故下二别释相二。今初约生灭门释。不觉摄世间法者。以不觉是世间法根本。一切染法皆此所成。由是所成之染。皆不觉摄。则三细六粗五意六染等。是所摄之法也。故下文云。当知无明能生一切染法。以一切染法皆是不觉相故。摄出世法者以本始二觉是出世法本。一切净法皆觉所成。由是所成之净。皆属觉之所摄也。本觉所摄。即大智慧光明义。遍照法界义真实识知义等。始觉所摄。即三明八解力无畏等。然此且就相用有异。分其二殊。若约体同所摄无别。此犹下结示可知。

  疏若约下二约真如门释也。镕融含摄者。谓消和包纳。令彼染净差别之相。无有障碍也。染净不殊者。出镕融之相也。谓以一真如理融之。使染即非染。净即非净。即染即净浑为一味。故云不殊。故下文云。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心念即无一切境界之相。乃至唯是一心。故名真如。斯则生灭门中。名为该摄。真如门中名为融摄。该摄则染净俱存。融摄则染净俱泯。俱泯故一味不分。俱存故历然差别。是故二门虽皆言摄。而摄义不同也。下文显者。相次即辨。

  释其法名者。标指此文也。法即是名。今此文中正释此心。得名法之所以也。谓依下于前三义中。约第三显义故。名为法也。其余二义论各有文。已如前引。

  责总立难。疏二意中。初意云。心既通染不合显得唯净之义。其犹杂矿之金。岂能铸得纯金之像。二意云。心既是一一则体狭。大乘义多。多故成广。岂能以狭而示于广。

  开别中疏二。初总叙释意。大乘虽净者。牒纵所问也。相用下分别正答。对染者。谓相大则翻染成净。如云心性不动。即有大智慧光明义等。用大则随缘而起。如云随诸众生见闻得益故。说为用等。此上二义皆对染成。故下文云。当知染法净法皆悉相待也。今生灭下正明能显。既有觉不觉二义。故云具含染净。以有染故方能显净。净既不自净。待染以成净。何怪通染之心。能显唯净之义耶。此即结答也。以废下出对染所以或问曰。何故须对于染方立净耶。故此释也。故下文云。若离不觉之心则无真觉自相可说。又真如门中无染。亦不立净。又云。若离业识则无见相。以诸佛法身无有彼此色相。递相见故。心法虽一者。牒纵所问也。而有下分别正答。示大乘体者。真如是泯相显实门故。以泯相而相不存故。唯示体也。具示三大者。生灭是揽理成事门故。以揽理而理不失故。具三也。大乘义下结成具示。谓此三大义中。具摄如来真应二身过河沙数德相妙用。以要言之。一切所有无漏功德。尽不出于三大之义。三大之体唯此一心。是故一心能显多义也。

  总举等者。尽此一门之义也。一法界等者。具云。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所谓心性不生不灭。乃至若离于念名为得入。共有一十三行论文。是此所起也。真如相者。相即义相。如下文云。复次真如者。依言说分别。有二种义。义即相也。不同生灭可状之相。复次下乃至终于此门。共有一十二行论文。是此所起也。据此所配。若言真如门。则通言心真如真如相则别也。

  论是心下疏二。初释前二句二。初别释当文也。随熏变动者。谓随染净因缘所熏。令心变改动转。成生灭故。总举等者。撮下一门之义。在此生灭二字之中故。云总举。依如来藏等者。具云。心生灭者。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所谓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乃至性染幻差别故。都有七十五行论文。是此所起也。缘由者。所以义。起下等者。具云。复次生灭因缘者。所谓众生依心意意识转故。此义云何。以依阿梨耶识。说有无明。乃至不能得随顺世间一切境界。种种知故。共有四十九行论文。是此所起也。状谓形状。妄识所知境也。拣异真如相。是义相相即性也。非识境界唯智所证故。起下等者。具云。复次分别生灭相者。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粗与心相应故。二者细与心不相应故。乃至唯痴灭故。心相随灭非心智灭。共有一十四行。是此起也。然此立义分中所立义本。即有八字。谓真如相生灭因缘相。下解释分中度有一百六十三行。逐段而释。如前所配。从四熏习下即通。明染净生灭起之由致也。若更束八字。不出心之一字。更展一百六十三行论文。以成百余部大乘经。此显论主证悟心中自在之用。

  何故下。二通前料拣。先牃外难。何故两门一能一即耶。故牒云者。以真下释不起者。以真如有二义。一不变义。二随缘义。今此门中但约不变。以显其体。不约随缘。故云不起。所显谓体大能显即此门。能显为诠所显为旨。真如与体盖是一义。故云即也。以是下因显唯示体大也。起动者。即随缘义。以随缘故成生灭门。染净即生灭相也。即此染净为能示之诠。三大是所示之旨。二义各别。故云又分也。能所下拣异前门也。若喻显者。一心如水。真如如湿。生灭如波。是水湿相。即示。水体。是水波相能示水之自体(湿体)相(八功德相)用(鉴像润物)故。

  疏体谓下。二释后一句文二。初释本文二。初别解当文。本觉者。即是前之真如。至此门中转名本觉。以对治故名本。对不觉故名觉也。即此本觉是生灭家之自体也。此显生灭别无其体。全揽本觉为自体故。生灭因者。或问。若此本觉是生灭体者。本觉即是真如。何故说为生灭自体耶。故此释之。谓生灭之相。起时实赖真如为因。以真如不守自性。为无明熏。成诸染相虽成染相其体不变。以不变故。熏彼无明。令厌生死乐求涅槃。渐起始觉成其净法也。如是染净皆由真如。是故真如是生灭体。故下文云。依如来藏有生灭心。又云。所谓以有真如法故。能熏习无明。乃至名得涅槃。成自然业。亦辨体者。谓前真如门当体是体。此生灭门以真如为体。若无真如之体。生灭终不能成故。此门中须辨体也。翻染下明示相用也。净相即相大。谓大智慧光明义等。业用即用大。谓报化二身等。是以下指文结示也。以生灭门中文科两段。初释能示生灭心法。即生灭因缘相等。后辨所示三大之义。即体相用等。下文具显。

  疏何故下。二通前料拣牃外难可见。以所下释也。前云。能示显诠旨不一。今云。自体显诠旨不异。此门虽即能所有殊。非谓所诠在能诠外。今显非外故。云自体等。斯则生灭是真如家相。真如是生灭家体。体相虽异而不相离也。其犹波水。虽异岂得水在波外耶。故知其水是波之自体也。

  疏问真下二释妨难也。问意以两门敌对。而难详之可了。答中真如下二句牒门立理。不必由起者。真如本自立。不藉于生灭也。自性本常。岂因他有。由无下正释。谓有起必有相用。无起但唯存体故。前门中但只言一也。生灭下二句牒前立理。起必赖不起者。异于前门也。若无不起之真如。何有起动之生灭。如无其水。岂有于波。故须藉之。起含不起下正释。真如举体成生灭故。今生灭含于真体也。犹水起成波。波含于水。由是此门不唯示于相用。亦示体也。故云具示。

  疏起下等者。如论云。复次真如自体相者。一切凡夫声闻缘觉菩萨诸佛无有增减。乃至真如自在用义。故即有六十四行论文。正是此所起也。体大疏言真性者。真谓拣非伪妄独显圆成。性谓自体常住不变不异。即拣诸法空性也。深谓竖穷三际无去无来。广谓横遍十方非中非外。凡即六趣差别。圣即三乘不同。染即秽土极于三界。净即净土尽于十方。然凡圣染净各通二报。今约别论故。凡圣属正染净对依也。以诸法虽广不出依正二报。正中不出凡夫圣人。依中不出净土秽土故。举此四以摄一切无不尽也。皆以为依者。上之四法并用真如之体为所依故。故华严云。未曾有一法得离于法性。下文云。如是无漏无明种种业幻。皆同真如性相。楞严云。一切世界因果微尘因心成体。既为一切所依。体大之名由此而立。论真如平等者。谓真性于一切法中。为平等体故。如像中镜。非同诸法本空。空故平等。如镜中像。疏随流等者。约染净二义显不增减。在文可见。以性非染净故。染净皆空故。良以下结成上义。染净约法始终约时。谓随流为始。反流为终。下疏所说以众生为前。以佛为后。前后即始终也。或即此段别约横竖。以显平等之义。染净不亏者。横说也。以见在生佛位中无亏缺故。始终不易者。竖说也。以过去未来无改易故。前约多人同时说。此约一人异时说。虽一多同异横竖别论。皆显真如平等之义。

  二种等者。谓如实空如实不空之二也。空谓不与妄染相应。不空谓具性功德。今如后义。故下文云。所言不空者。以显法体空无妄故。即是真心常恒不变。净法满足则名不空。不异等者。谓一一德相即是体性。故不异也。非谓藏为能具德为所具故。有性言故下文云。具足如是过于河沙。不离不断不异。不思议佛法不同生灭之相。定差别故。性相异故。可知见故。如水八德者。即阿耨池水。具八功德。一甘。二冷。二软。四轻。五清。六不臭。七饮不伤喉。八不伤腹。不异之义。合法可知。

  三用大疏二。初释文。随染业行者。谓随彼彼染幻众生。起利他行。即是如来不思议业。故云业行。若将随染门中反染之业行。为此用大者。恐非文意。以彼但是能显之净法。未可便将为所显故。学者详之。报身即三贤已上之所见者。化身即二乘十信已下之所见者。粗即化身随类各应。各见不同。非受乐相故。细者报体平等佛身。身有无量色。色有无量相好。所住依果亦复无量。种种庄严具足乐相故。世善者。谓有漏熏习善根力故。起十善等。此但有漏不逾人天故名世也。出也者。令厌生死乐求涅槃。此皆无漏。超过三界故言出世也。于中虽通三乘。究竟唯以一乘而得灭度。下文用大广显其相。

  疏何故下二通妨牃难可知。以不下正释。若善因果内顺真如外治诸恶。此法若起从因至果。能感胜处故。得名为真如净用。以从真如内熏所起报化二用所发。今兹用大宜发此法。若不善因果内违真理。外被善治。此法若起。从因至果能感苦处。何名净用。以从不觉所生尘劳发现故。故此文中不言不善也。若尔下转难可知。释云下重释。虽是恶法。以是不觉迷真所成。所成之法不离真体。如水起波不离湿性故。下文云。以依真如法故。有于无明。又云。依觉故迷。若离觉。性则无不觉。以违下结成前义可知。然此用大正是果上二身。如下具说。今疏以善为用者。乃是旁义。亦即以所生显能生也。然论不言灭恶者。以善起必恶灭故。

  标果望因者。诸佛即果。本即是因。以诸如来本所修行因地之时。无别所乘之法。唯以此心为其所乘。而至究竟。

  举因望果。在文可见。此中如来并前诸佛。皆约自受用报身所辨。非谓应化知之以成运者。运即是乘二义无别。但文变耳。或可二义不同。谓乘以运载为义。今前段约佛本乘。方有载义故。疏云。以解乘。今文约从因至果运义始彰故。论云。到如来地。疏云。以成运也。然佛是已乘菩萨是当乘今乘。于中皆含自运运他之义。即始下出能所乘体也。始觉为能乘者。即前佛与菩萨也。虽满分不同。俱属始觉能乘智也。本觉为所乘者。若约今文。即前一心法为所乘。以对始故言本觉也。若约三大。言之则用大为能乘体相。二大为所乘。然用即始觉体。相即大觉。大即是乘。持业释也。乘大性者。但证本觉是乘之大性。或双证本始也。由是前来标宗。但言法义不别言乘。今但次于三大言之。亦不别举题目。解释分中意亦如是。

  解释分者。前虽义宗略立。理趣未详。若不解以广文幽旨。如何开释。此令生解已见前文。故有此分。

  微列中疏所立等者。即前分中所立一心法二门三大之义。彰显开示令生正解。由是正义解。此即成正解也。遣异计者。非正道理。妄生计着为患颇深。固宜除涤。趣正等者。发心趣道。行相差别升降不同。今当分别。令其修证无惑混滥也。斯乃正义显示令解。邪执对治令遣。道相分别令行。又正义为能治。邪执为所治。正义为所趣。道相为能趣。皆为正义。有后二文也。

  释上等者。谓释前分之中。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心即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开门中论二门者。谓一心上有其二义。义具能通出入。故目之为门。能通者。谓真如生灭互相通故。又此二门通一心故。通一心者。正是此段以一一门。皆言心故。互相通者。以真如门有随缘故。通于生灭生。灭门有体空故。通至真如也。出入义者。谓众生迷惑流转。即出真如门入生灭门。若觉悟修证。即出生灭门。入真如门。既成道已。即却出真如门。入生灭门开悟众生。能事既毕息化归真。即却出生灭门。入真如门安住秘藏也。

  疏二。初释一心具二门。又二。初标也。一如来藏者。以二义不分。故云一也。若例言之。即染净凡圣空有理事等。皆一也。此之一义为显不二。强名为一。非是数法故。经云。一亦不为一。为离诸数故。

  疏一约下二释中二。初真如门又二。今初正释。约体等标立也。非染下释上绝相。以显一体。谓染净生灭动转等。皆属于相。表此俱无故言非也。平等下约体以结平等。约竖结以无高下。故如经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一味约喻结。犹如大海同一咸味。性无差别约横结。净名经云。一切众生皆如也。一切法亦如也。众圣贤亦如也。至于弥勒亦如也。又平等一味绝相也。性无差别约体也。故云约体绝义相。

  众生下二引证。此正引前。段净名经文。彼文之后。乃云。诸佛知一切众生毕竟寂灭即涅槃相不复更灭等。今疏取意。故文少异。下皆如此。

  疏二随下生灭门中三。今初正解随缘等标立也。谓随下释。谓以无明熏真如。起妄心妄境。成一切染法。真如熏无明。灭妄心妄境。成诸净法。广如下释。染净虽成下释妨。或曰。既随熏动。云何复说众生如耶。故此释之。正于动时动处。元来不动明。非相不动故言性。显非暂不动故言恒也。或曰。性既不动。如何能成染净。故云。正由不动能成染净。斯则反成上义。谓若性自动同生灭相。即当时灭不能自立。尚不自立。将何成于染净。实由不动故能成也。

  是故不动下二结指。谓以随熏动时性未尝变故。得生灭门中有真如也。故云。不动亦在动门。若真如门中。则未必有生灭。生灭门中则必有真如。以生灭藉真如。真如不藉生灭故。略如前释。广在下文。是故下指文。本觉者。即生灭门。初云。此识有二种义。能摄一切法生一切法。云何为二。一者觉义。二者不觉义等。即彼觉义便是生灭门中真如。名为不动。但以至此门中。别约形待义边易名为觉。上文等者。即立义分中云。是心生灭因缘相。能示摩诃衍自体相用故。彼之自体亦即生灭门中真如也。此上两段正是动中有不动义。

  胜鬘下三引证。通证随熏动转。动中有不动义。不染而染。即真如成生灭。染而不染。即动中有不动。如来藏即真如。无明七识即生灭阿梨耶识。即上二和合也。谓真如随缘成梨耶识。以成识故。与无明共俱亦可如来藏即是梨耶。但以通相别相而异。故云。如来藏名阿梨耶识。故经云。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恶慧不能知藏即赖耶识。亦云。如金与指环。展转无差别。大海如梨耶。波如无明七识。水即如来藏以从无始时来真妄和合。未曾舍离。故云。常无断绝。如来藏者。即所熏之净性。虚伪恶习即能熏之染幻。识藏即所成梨耶也。为善不善因者。谓此性随善缘。起诸善法。性即为善因随不善缘起诸不善法性。即为不善因。随善受乐性在其中。随恶受苦性亦在中。故云与因俱。若生等者。循环诸趣生死无穷。藏性于中随而遍受。而其体性未尝去来故。经云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如技等者如人作戏变改服章。体是一人。初未曾易故。彼文云。心如工技儿。意如和技者。五识如音乐。受想观技众。如人弄师子。人入师子活。人出师子死。净因无明时。当知亦如是。圭山云。乐人本是一形躯。乍作官人。乍作奴。名目服章。虽改异。始终奴主了无殊。此等下结指。如上所引。并说真如随缘作。生灭动中有不动也。

  疏然此下二摄二门归一心也。举体等者。谓真如举体成生灭。生灭无性即真如。是故生灭现时。全真体现。真如显时全生灭。显举一全收。故云融通。以融通故真无真相。妄无妄相。真妄相即一体无异。故云。际限不分。既而不分际限岂更存于体相。故云。莫二波水之喻。可以比知。无二处者。即此真妄融通之处。实性存焉。此之实性为诸法主。即是诸法中之实性也。又表非二边故名中。离诸差别虚相故名实。此上二句是约中实。以解心也。故经有中实理心之言不同下约灵鉴以解心。谓虚空体亦无二边。亦非差别虚相。然但昏钝而无灵鉴。今此实性自在灵通。觉了不昧故云不同等。故祖师云。空寂体上自有本智。能知知之一字。众妙之门。大抵意云。于一切染净融通法中。有真实之体。了然鉴觉。目之为心。斯则体相不二故。云一中实。神解故云心。

  立中疏二。初正释二。初对前牃文可见。

  二以一下释今文意三。初总标意。含通别者。释前文意也。前文以二门未启。但约一心通总包含而说。故云。摄不言各也。今分下标今意。谓今文中二门既开。每门之中皆各自摄一切法也。若无标拣。将谓二门共摄一切。则有摄法不尽之过。故言皆各也。

  以真下二别释相二。初约二门各摄解二。初正释。通相者。以真如门不分染净。虽摄染净皆同性故。所言相者。谓义相也。以此门中显示染净融通之义。故云通相。以染净等法。入此门中□为一昧。真如之理更无差别。故云。无别染净等。故得下结可知。别显等者。随流反流。各不相是。功德尘劳历然有异。众生诸佛凡圣宛然。净土秽土优劣不等。无所不该者。谓一切虽多不出染净。既摄染净。是故论云。摄一切也。

  通别下二结成。谓通相别相。二门虽殊。所摄之法更无差异。故云齐无所遗。

  又以下约二门互摄解。前约二门各摄。通别不同齐门。而说摄义有异。初门通相但明融摄。融则染净无别。故名为通。后门别相。乃是该摄。该则染净不同。故名为别。今此文中不分通别。只就一义左右说之。便成二门各摄之义。今文所说生灭摄一切时。即是真如摄一切也。以生灭无体全即理故。故云还摄等。又真如摄一切时。即是生灭摄一切也。以全事之理。非别外故。今此疏文犹阙后义。应合更云。真如既是诸法真性。离真性外无别诸法。还摄生灭门也。若有此文。于义方足。成互摄也。斯则生灭门摄法时。真如门法亦在生灭中。真如门摄法时。生灭门法亦在真如中。如是则真如中所摄。染净即是生灭门所摄染净。无二无别举一全收。故云。二门互摄故下结云。齐摄不二也。问疏主何故不说真如摄生灭门耶。答前文通相已含此意故。不复言也。

  以此下结成一心。良以二门相摄。理齐镕融不二以不二故得名一心。斯则二门一心体无别异。若约义别说。则一心是总。二门是别。又于别中。真如约体。生灭约相。若克体圆融。则性相无二。即是一心。今既二门互摄。全夺两亡。唯是一心更无别法。故今结成为一心也。

  疏问二门下二通难二。今初二门示义。通局难。初句指定前义。何故下引文正难。意云。真如既摄生灭门。何不同彼示三大。生灭既摄真如门。何不同彼示一大。示义既差摄法须别。摄法若等示义应同。如何摄法即同示义。却别耶。

  答中初句标定其门。不坏下正明行相。谓染净之相全揽理成理非可坏。全理之相亦不可坏。以不坏故。摄生灭尽成今相摄义。以泯下为即理故。令染净相亡泯不存以不存故。唯真体在。故成前文。唯示体也。生灭下标定其门。不坏下明理。在事中以全理而成事故。事起而理不坏。成今相摄义。斯则事为能摄理为所摄。以成下明事理俱存。成前具示义。成事故示相用二大。体不失故。示于体大。

  疏问前下□性相存泯不齐。难问意可知。但蹑前门相不存义前难后门理不失也。

  答中前四句显二门存泯之由。各初一句所以后一句定义。生灭等者。事依理显故。理为事本故。如波必赖于水。故下文云。依如来藏有生灭心。理不失者。理若已失则无生灭也。如水失则无波。故论云。若无空义者。则无道无果。未必等者。真理本有不假缘成。如水不藉于波故。真如门中直云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等。不言依生灭有泯相。相不存者不泯则已。泯则不存。入理自亡何存生灭。如水澄静。岂存波在。下文云。以一切法皆同如故。相不存下四句蹑前正答相不存者。相存则可示于三。不存但合示于体。理不失等者。生灭相起理又不亡。不具示三于理如何。是故下结答。双示可知。

  疏不可相从者。从顺也。事理别故其犹水火。敌体相违。岂能互摄。未容等者。若分二别可言影互相摄。今唯一心。影摄何法。斯则二别亦无摄义。一心亦无摄义也。论不相离者。意明不一不二。不一故二门各存。不二故唯是一心。以是一心故不相离。以不相离故能影摄。即反前责意也。疏以体下。体即真如。相即生灭。真如随缘成生灭。生灭无体即真如。由是反覆言之故。不相离也。金具者。金喻真如。具喻生灭。相收之义在文可见。良以下结喻例法。良者。实也。以者。由也。实由金具二门未曾有异。故云一揆。揆谓端揆即齐等也。由不异故举金时。遍收具尽。具全体是金。举具时遍收金尽。金全体是具。此义下例法也。此义者。即此不相离义也。举真如时遍收生灭尽。生灭全体是真如。举生灭时遍收真如尽。真如全体是生灭法喻正等。故云亦然。然犹如是也。



  起信论疏笔削记卷第六

 

起信论疏笔削记卷第七

长水沙门子璇录


  疏释上等者。立义文云。何以故。是心真如相即示摩诃衍体等。今此正释也。科动静不一不异。如次是前二门。与不相离义。顿说实难故成前后。观智境者。以体非名相之法故。言念之所不及言念尚所不及。岂落见闻。唯久修观智。方得相应。所以说者。意令如此用心也。故下文云。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乃至若离于念。名为得入。亦如楞伽云。真实离文字修行示真实。次后科云。生信境者。以有空不空二种义相。既容言说故。得闻者生于信心。所以说者亦意令生信也。故下文云。依言说分别。有二种义等。亦如楞伽云。言说别施行分别应初业。

  疏释上真如义者。彼云。是心真如相。今且释真如两字。

  论即是下二示法也。疏二。初释上句二。初释一字二。初约当体释。无二真心者。竖穷横遍。为一切法平等所依。依正凡圣唯此为体。离实相外更无别法。故云无二。拣非伪妄灵鉴不昧故名真心。此非下拣滥。夫言一者。见数之首。今非此等也。谓如下明一之相。谓真如之理虚通圆融。于一切法平等平等。体非别异故云一也。

  又对下二对二释。斯但对下空不空二以称一也。下但约相。今唯显体亦非算数。

  依生下二释法界。诸有圣法依此生故。即菩提涅槃十力四无所畏等。是圣人所证所得之法。故名圣法。故圆觉云。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蜜。教授菩萨。因义者。法即圣法界即是因。能生圣法故云法界。问据前所说真性是凡圣染净通依。何故此文独言圣法因义。答此中乃是以胜显劣也。非谓拣于凡法。圣法尚依。岂况凡耶。此约终教故作此释。若就圆教事理无碍相。即相入浑融含摄。为一真法界也。

  疏二门之中下二释下句三。初释大总相。别相者。生灭门。总相者。真如门。然亦下释成大义。谓别相之中所有染净诸法。此门收尽竟无所遗故称大也。故次文云。一切法离言说相等。斯则拣非别故言总。收别尽故言大。然论总相有于四种。谓下中上上上下者。谓一切有漏皆苦。理通苦乐名为总相。不通无漏乃名为下。中者。谓一切行无常。理该三谛。名为总相。虽通无漏不兼无为故名为中。上者。谓一切法无我。理通四谛名为总相。犹是真诠(真谛)未穷实性(第一义谛)但名为上也。上上者。谓真如是一切法之实性。遍通凡圣。情与非情无所不该故云上上。论所明者。当于第四。超胜前三故。云大总相也。

  此一下二释体字。全作生灭。即事法界。全作真如即理法界。既是一体所为则令二无障碍。即是理事无碍。法界也。二皆言作者。生灭即随缘变作。真如即转改其名曰作。二义俱无能所义言作也。

  轨生下三释法门。轨谓轨则。物谓众生。解即智解。谓诸众生内有熏习之力。于此法界体上生始觉智。智起反照。常依法界轨则而修。即不空不有无我无人等。是法界轨则。始觉之智依而行之。故下文云。顺本性故修檀波罗蜜等。圆觉亦云。流出波罗蜜等。教授菩萨。然法更有任持之义。今以顺文。唯取斯义。圣智等者。谓法体虚通以能容。彼圣智出入故受门称。游即出入也。谓入则自证出则利他。佛及菩萨皆有二义。然唯局登地已上乃至究竟。不通凡位故云圣智。以地前未发无漏。未能亲证故。前科云观智境也。

  论所谓下三释成。释法体者。论云。心性性即体也。反显心相不妨生灭。即属后门。随妄不生者。随无明九相之妄。妄生而心性不生。约治不灭者。约始觉反流四位治染。妄灭而心性不灭。此约妄生妄灭。显心性不生灭也。修起不生者修行显起大智慧光明等。及十力等功德生。而心性不生。处染不灭者。处于生灭垢染。十力等功德灭。而心性不灭。此约净生净灭。显心性不生灭也。世间不破者。明真如流转世间。世间有破而真如不破。不破即不变义。故下疏云。在染不破。出世间不尽者。谓修行故。真如显出世间。世间尽而真如不尽。故下疏云。治道不坏也。

  会妄显真者。意令体妄。即是不须待灭也。如经云。色即是空非色灭空。论二初会妄。疏妄执等者。谓闻前段真如是总相法门。体即真如举体作诸法。若尔。应知诸法生灭。即是真如生灭。何故乃言心性不生不灭。释意云。诸法本无说何生灭。如见空华本自无体。说谁生灭。

  论若离下二显真。疏疑者下征其所以。可知。释云下正显文意。又若下反以释成。皆可解。谁是病眼者。须知见空华者。是病眼。若眼明净必不见华。楞严云。若无翳目而能见华。云何晴空号清明眼。应知见诸法者。是曰凡夫。不见法者斯曰圣人。圣人称实既不见于诸法。当知诸法凡夫妄见。实无生灭也。诸法既无生灭。真性何曾动摇。是故前云不生灭也。

  论是故下三。初标举能离。疏是所执下二句解是故二字。是故者。指前二段为所以也。所执空即指前无一切境相。真心不动即指前心性不生灭也。由斯之故。遂得一切诸法即真如也。然此二句又迭互相成。乃由所执本空所以真心不动。又由真心不动故。得所执本空。其犹万像本空明镜不动。由此下正结真实。由此二字指前所以。一切下正显真如。即释论中一切法下文也。此中显真而举一切法者。以其性不离相故。一切诸相性所成故。人皆执相以迷性故。今约相而显性。令知相即无相唯一真如。触境对缘任运合道。动静施作无非妙门。然此论中从本之言。与下毕竟之言。相望互成影说。谓从本二字约望过去。以显真义。谓非是先来不离言等诸相。而今方离。以从本已来便自离相。影取未来毕竟如是下。毕竟二字。约望未来以明如义。谓非是只于今日。平等不变不破。以尽未来际毕竟平等不变不破。亦影取过去从本以来便自如此。又此二义各通下三句而转。又一切法言亦通下毕竟而转。思之可见。

  论离言下正显所离二。初离妄相以显真。疏言语路绝者。上句即音声不及。下句即名句文不及。既声名句文不及。即当言语路绝也。非闻慧境者。声名句文是所闻故。意言分别者意言。即是分别也。以形口曰言。在意曰分别。今以所分别与所言同故。云意言也。夫人发言。皆意中之事故。诗序云。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也。心行处灭者。以相是心之行处。行犹缘也。既离于相心无所缘。所缘既无能缘亦绝。无相真理何思慧之所及乎。离伪等者。伪则鍮似真金。妄谓影如本质。凡是有名相。法悉皆伪妄。故金刚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又楞严云。幻妄称相。以伪妄故。则非是真。今既离于名相。即非伪妄故名为真。离异等者。谓有差别有变异。可破坏也。今既皆离故名如也。又若约的训。如者似也。夫法异则不似。不似即非如。今既不异。不异即相似。似即如义也。故圭山云。谓此实体于未来。常如过去。于色中常如受中。真实相如非为妄似。展转释者。为何毕竟平等。为无有变异故。因何无有变异。为不可破坏故。又不可破坏者。为无有变异故。无有变异者。为毕竟平等故离世间者。世谓迁流。间谓堕在其中以差别变异破坏。是世间法。今皆反此故云离也。非修慧境者。修即是定非定境也。夫苦空无常不净等。皆是定所缘。故正智相应者。即如之智证即智之如。除此之外莫能及焉。故下文云。以离念境界唯证相应。故从上来下乃是通断前后二文。仍辨下段之意。以对非三慧境也。

  论毕竟下二离异相以显如。疏虽遍等者。在染时与在净时同。谓凡夫真性的同诸佛真性。如净室空与秽室空等。此约同时横说也。在缘者。谓在染净缘中过去如现在。现在如未来。犹昨日空与今日空等。染净虽自改变。真如于此无迁异也。又染缘即以生相为始。业系苦相为终。净缘即以觉灭相为始。觉生相为终。真如于中竟无改变。此约异时竖说。不同有为者。是无作法故。体若虚空欲何破坏。在染不破等者。随流则妄染起。而真体无损。反流则妄染坏。而真体如旧。故圆觉疏云。处生死流。骊珠独耀于沧海。踞涅槃岸桂轮孤朗于碧天。

  论唯是下三结体立名。法体者。一心即是法体。故前文云。所言法者。谓众生心。诸法既无故唯心在。如万像本空唯是一镜圆觉云。诸幻尽灭觉心不动。依义立名者。于一心上依离伪妄变易之义。以立真如之名。

  疏言教非实等者。以权设故因缘有故。意令假其有言以契无言。无言之理可以证悟。有言之教不可取着。取之即成认指亡月也。十地论说随声取义有五过失。一不正信听既逐声不会深意。二退勇猛由不正信则无胜解。不能决定。三诳他由不会故。或以深为浅以浅为深。四谤佛执权为实。或执事迷理。便谓如来言成虚妄。五轻法以谬解成性闻深不重。释无实所以者。以一切境界。皆从妄念所生。念尚无体。况所生法而是实耶。故前文云。一切境界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由是一切言说。皆是假名无有实体。性不可得也。疏恐诸下叙外疑可见故。今下以释论也。若据疏意从一切言说下尽是释前故名真如四字也。在文可见。然此释疑之文。合在次前文下注释。方得文便。学者应知。不相违者假名与离名虽言异而义同。良以等者。凡是有名。皆依相。立真如无相所立即空。以遍计所缘不入真实故。故楞伽下引证名相俱遍计也。相从想生名依相立。不离相故。故曰相。随缘此相名又生妄想即遍计心也。然此段论以愚详之。从以一切下。四句合是前科所离相中释所以也。疏文节释科解俱不稳畅。今于疏外略助一解。或问曰。何以真如体。上离前言说等相耶。故论释云。以一切言说假名无实故也。此之二句乃是释前离言说名字二相所以。也谓心性真实不与虚妄相应。言说名字但是虚妄假有。无其实体不与真合。是故离也。但随下二句文通两势。一则释前离心缘相所以也。以心缘之相但是随彼妄念而生。念无自性缘相何有。故云。但随妄念不可得故。故字通于前段。以真体无念。念则违真是故离也。二则释前假名无实所以。此如疏解。译者务简两段一释。此文之巧略也。从言真如者下方是释疑。疑曰。前云离言说等相。以显真如无相。今复结云。故名真如。岂非言说等相耶。故此牒而标云言真如者。亦无有相。疑者复云。显言真如正是名相。何谓无相。故论释云。谓言说之极。因言遣言也。意云。非谓立此真如一名。便滞于相。以寄此假立之极名。以遣于言相也。有智至此希为详焉。余文如疏。立名分齐下叙疑答释。文并可知。诸名边际者。如极微是色边际等。今真如是名之边际。故此名后更无名也。十种名者。一法名谓蕴处界三科。二人名谓信等五十二位。三教名谓修多罗等十二分。四义名谓蕴处界等所显义理。五性名谓无义文字无所诠表。不生义解。六略名谓众生等。七广名谓众生等各有差别义名。八不净名谓凡夫等。九净名谓生灭即真。十究竟名谓真如也。故偈云。人法及教义。性略及广名。不净净究竟。十名差别境。遣于名者遣于诸名也。若不立此极名。不能遣于诸名。例如扣犍息喧。若无此声。不能止于诸声也。若存等者。若存真如名。亦同不遣名。虽是极名体毕竟假。存而不亡。岂称法体。须知虽立真如之名。名即无名。无名之名故曰假名。即是离名也。故净名云。文字性离即是解脱。学者至此虽因名而生解。必亡名而证耳。疏一云下。克就真如自体释。可知。妙智等者。既无名相则非心识所缘。但唯微妙真智观行所及。谓遍计所缘是假。假故可遣。妙智所证是实。实故不可遣。圆觉云。诸幻灭尽觉心不动。前则能所皆妄。此则能所皆真也。二云下会显生灭无相释。意明非谓以真如体遣生灭法也。何以下征起下文。以法下释有二意。初约唯真无法解即约真如门释。但有真如更无余法性何可遣。又以下二约有法无性解。即约生灭门释。虽有染净自性本空。何用更遣前如镜体无像。后如影像即空也。外人下约真如门释。离妄情者名相俱绝情有理无。若使可立。焉能离妄。故下文云。以离念境界唯证相应。故又生灭下约生灭门释。生灭无性。无性故即真。真本自立。故云不待。斯则真如本立。更不须待立生灭法。以为真也。其犹于波本自是水。何须待立以为水耶。何以下蹑前征起下文。真故下约真如门释。夫真者。非伪非妄。如者。不变不易。今若可遣即成伪妄。可立即成变改。以先不立。今方立故。又生灭下约生灭门释。以真如从本以来举体成生灭。生灭无性。常即真如。如是性相曾不舍离。以生灭显时。即如体显也。斯则本自显然。何须更立。

  离言者。不可说故。绝虑者。不可念故。以前文云。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故此结也。然一切众生从无始来。执相迷性不能即妄会真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故。今示真而约生灭也。学大乘者。须终日不食终夜不寐。以思此事。何曾是无圣凡依正空色等时。何处真体不常显现。何有一法不是性。为何有一法体不空寂。又空法何尝得离真性。苟或不同。此说则堕断常。无有是处。是故论中每节显真。皆言一切法也。

  论若如是义者。指上不可说不可念之义。论诸众生等者。既发言违理动念乖真。诸众生等念念相续。未曾离念。欲得不乖如何随顺。欲得契证如何造入。

  论可说者。即所说也。念亦如是。疏念即无念等者。谓知念诸法时。本无能念所念非谓灭。此令无以念体本绝即无念也。故圆觉云。于诸妄心亦不息灭。非灭下双释。即念无念以离二边。若灭念令绝即堕断见。若不知念即空。即堕常见也。今既不灭复知即无故免斯过。此则即言忘言非都不语。即念无念非都不思故。经云。无离文字而说解脱。文字性离即是解脱。下文云。众生迷故谓心为念。心实不动。若能观察知心无念。即得随顺入真如门。于一下结益。只于一念无念。已离二过。二过既无。乃顺中道法性。即不乖真如也。又亦等者。前则直就法体说。念即无念。此即起念之时用观。观察能念所念已起未起。了不可得。说亦如是。故云等也。虽未离念者。如是。观时。粗念不起细念犹存故云未离。如但得火灭火杖犹存。而顺无念者。常观无能所故。如是观时即是顺无念也。如下文云。若有众生能观无念者。则为向佛智故。如上等者。以前来所说但是入理之方便故。前疏云答方便观。即能等者。由前观察纯熟。便能离此能所之念。契于无念真理。以真无能所念想。今既离此。则能契真。正观者。此观正与真如相。当如匣与盖也。又正者。圣也。位当登地已去名为入理圣人。前之方便即当地前。契入即证义也。以离能所念故。得证真如名为契入故。唯识云。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然上所说。且约一分得无漏。正智名离念得入。若约究竟离者。唯妙觉一人而已。智行处者。真如是正智所游履处。明非倒惑所行之处。故华严云。甚深真法性妙智随顺入。又亦等者。前解约所观念无。今解约能观亦无也。观念之心。此心名为知。无能所之念。苟存斯念。然亦不入拟心即差故。故圆觉云。离远离幻亦复远离。得无所离。即除诸幻。荷泽云。妄起即觉妄灭觉灭。觉妄俱灭即是真如。然则如体离念动即乖真。苟能知念无念观察不息。如是随顺还有入期。冀诸行人勤修妙智。然据前之问答。双明说念后答。正观中不论于说者。以细况粗故。心念微细尚须远离。言语粗浅岂得存焉。

  释真如相者。前云是心真如相。自此之前已释真如两字。从此向后方释相之一字。初总标论。复次真如者。问此既说真如之相。何不牒云相耶。答以从无相中辨相。相即无相不异离言之法。故又相即义也。今于真体之中开说二义故。云有二种义。义即相也。一味者。前云一心一法界故。然且约理离诸相故。强名为一。而此一相即不可得。法句经云。森罗及万像。一法之所印。一亦不为一。为欲破诸数。浅智之所闻。见一谓为一。幸诸深智者忘怀而体之。有二者。既容言说分别故。有一二之相也。不可随言者。前虽显体离言。不可执为无说。以有二义故。今虽分别二义。不可取为有相。以相即无相不异离言故。故不得随言执取也。但为下必若无言。凭何信解。必若有二法体。全乖证入绝分。引文可知。

  二略辨疏无妄染者。以如实体中本不与九相六染相应。故名为空。不是真体是空。如实之空者。如实是真性空。是无妄染。如实之空依主释。如言瓶空。盖为瓶中无物。非谓瓶体是空。涅槃经中具有此喻也。论究竟者。至极义。意明立空之言至极只为显于真实也。遂能等者以妄空为能显。真实为所显。不因彼妄空。焉知此真实异妄无体者。妄揽真有真元自有。故云异也有流者。有谓三有二十五有。流即四流九流。以彼诸有烦恼。能漂溺群物故总名流。即根随等共有二十六使。此论即三细四粗。如是烦恼多不可计。故曰恒沙。若准此论所说。即过河沙数。理实无量。岂止河沙。若有定数。恐非了义。所言异者。彼曰烦恼。此名功德。彼染此净彼空此有故。相离者。妄体本空无可相随故。下文云。一切烦恼染法皆是妄有。性自本无。未曾与如来藏相应故。无上法者。即大智慧光明义等。是佛所证之法。故云无上。此皆即性之德。德皆是性不相舍离。故曰相随。

  初略明疏能所分别者。即心境也。染法虽多统。唯此摄故。论云一切。而疏云能所。下即心境别明所取相者。即境界相。于中有色香味触等不同。故云差别。能取见者。即智相相续等。于中分见闻觉知不同。总名能取。即下分离识也。此即约双遣心境释。又以下约唯遣境界释。前二句但说境无。此则出境无所以。谓凡是境界皆从心念所生。心念既无。境从何有。故前文云。一切境界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于念则无一切境界。据此是本识中能见相也。以与智相生境取境功能别故。良以下通释文意。情有理无者。妄情中有。真理中无犹如空华翳病故见。理有已下反前可见。故不相应者。结前妄法。理中既无说何相应。斯则却与情为相应。以从妄念生。故离念则无一切法故。

  论当知下二四句。初有无四句。疏离妄有者。谓人执有故言非有。若无所执约何言非妄有之言。摄一切相。惑者下为不了非有之言。是遣情执之有。却认法体是无。今此释云。上但以非非汝执有。不道此法便是于无。故云非无。双非是真法者。将谓真如是非有是非无。故破云。非非有相非非无相。此皆上非字是能治之药。下三字是所治之病。释云下细详可解。此中前后四个谓字。前二个中。上是计谓之谓。下是言谓之谓。后二例之。还立等者。执第一第二句同时有无相。并为真如也。非许双是等者。我若单言非非。则从汝双执有相无相。我以两非和非有相非无相。一时非却。何以迷倒双执有无。故今论云。非有无俱相。俱相者。即有无同时也。今皆非却。

  论非一下二一异四句。疏准前等者。但前约有无此约一异。二执不同。余皆无别。但如前疏配释可知。然执下结总摄别谓众生执取无量无边。根本从此二四句起。所以百非只约此说。义见前文。故广下引例。皆非真实者。是妄计着不称实理。同此有无一异二四句也。所执不同者。四人各执一句。有即有句。是此初句所遣也。非有即无句。是此次句所遣也。俱即亦有亦无句。是此第四句所遣。非即非有非无句。是此第三句所遣。一等例此配之。随次配者。如上配为四句。然但一向就彼所配。非与此论相配。皆是妄执。故云非真。四宗外道者。一数论外道执有等性与诸法一。即当有句。故彼破云。此执非真。所以者何。若青等色与色性一。应如色性其体皆同。五乐等声与声性一。应如声性其体皆同。眼等诸根与根性一。应如根性其体皆同。应一一根取一切境。应一一境对一切根。又一切法与有性一。应如有性其体皆同。二胜论外道说有等性与法非一。当非有句。此亦非真。所以者何。若青等色与色性异。应如声等非眼所行。声等亦尔。又一切法异有性者应如兔角。其体本无。乃至广破三。无惭外道执有等性。与彼诸法亦一亦异。当于亦有亦非有句。此亦非真。所以者何。若有性等。与色等一同数论过。与色等异。同胜论矣。一异二种性相相违。而言体同。理不成立。一应非一以即异故如异。异应非异。以即一故如一。乃至广破四邪命外道执有等性与彼诸法非一非异。当非有非非有句。此亦非真。所以者何。汝此所说非一非异者。为但是遮。为偏有表。若偏有表。应不双非。若但是遮。应无所执。有遮有表理互相违。无遮无表言成戏论。乃至广破如是。世间起四种谤。谓有非有双许双非。如次是增益损减相违戏论。是故世间所执非实。今此下拣异此是一人展转。彼乃四宗各殊。又此则为显真如。彼则一向治执。故不同也。后段等者。今但取皆非真实已上文。不取及显外道已下也。

  二总结疏妄计尘沙者。显妄执多也。既从念生。岂顺无念真理故不相应。然此文中但约心结而不约境者。以一切境界皆从心生。但说无心则知无境。故略不言。以对下谓如实之体约无妄故。说名为空。非谓真体是无名为空也。亦可下通指此段总结之文。皆是释疑。恐闻前真如自性非有相等。便谓全无自体及功德法。成断灭见。故今释之。云乃至等。闻空谓真无妄相。不空谓自性功德清净本然。

  初正释疏牒前者。牒前体空无妄。显下不空之法。举体者。体是所依。下常等诸义皆依此说。故常者。三际四相不能迁故。乐者。三苦八苦不能害故。疏以恒为乐者。以无生老病死故名恒。此生老等正是苦法。故今配此。前约惑业故配四相。今约果报故配老死等。我者。是自在义。为对所系不自在故。以离业行系缚故。论云不变。不变是离行也。行即是业。既非业系则得自在。故云我也。净者。染而不染故。然此注合在净字之下。以满足之言。盖是都结。谓除此四德之外。所有过河沙数功德。悉在其中。故云满足。即如下所说大智慧光明遍照法界等。故本疏以净法为净德。不该满足之言。然法一字犹通上下。又详常恒不变之文。但成一义。纵此各配自是一涂。今助一解则与疏异。常恒不变者。竖显真体三际无穷。斯则释前以有自体也。净法满足者。横显净德十方无尽。斯则显前具足无漏等。自体既常不变。复具无漏功德。法体若然。岂是空耶。故结不空。

  二释疑疏情执有者。谓遍计所执色等诸法。是妄情中有故。是则等者。真实法体自性功德。虽无缺少。然无一相可得故不异空。释无相等者。夫有相者是妄念所缘。今既唯以证智相应。故知无相。故唯识偈云。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



  起信论疏笔削记卷第七

 

起信论疏笔削记卷第八

长水沙门子璇录



  科释生灭心法者。以立义分中云是心生灭因缘相。能示摩诃衍自体相用故。今此一文正解生灭因缘相也。染净生灭者。以染法净法各有生灭。染以顺流为生。反流为灭。净以反流为生。顺流为灭。又染法生时是净法灭时。净法生时是染法灭时。又染法生是妄生。灭是尽灭。净法生是显生灭是隐灭。虽通云生灭。而义有此异也。初标体论如来藏者。具三种义。谓隐覆含摄出生义。隐覆之中复有二义。一者藏如来故。名如来藏。即烦恼为能藏。如来为所藏。藏于如来。如来之藏依主释也。如柜中有金名为金柜。柜不是金。故理趣般若云。一切众生皆如来藏。胜鬘及如来藏经。具有此说。二者如来自隐不现。名如来藏。法身无相。不可以智知识识况眼见耶。斯如来即藏持业释也。如佛性论说。含摄之中复有三义。一体含用。谓法身中有身土相用等。二圣含凡。谓一切众生皆在如来智内。亦如佛性论说。三因含果。谓因位已摄果位功德。此则以因为藏。藏果佛故。前二持业释。后一依主释。出生者。谓十地证真名藏。能成佛果名如来。亦持业释。今论于六义中。除于四六。余者皆通。

  疏二今初正释。标体者。说有通别。别则唯取所依。即如来藏是体。通则兼取能依。即如来藏与生灭心俱为体。以生灭法皆依此故。今通两说。然此下显生灭与不生灭义。说能依所依。实无二体也。但有相依之义理。而无相依之法体。如不动下喻显。当知下法合并如文。言思之者。意令细合。使法如喻。皆无二体也。楞伽下引证。经云。大慧如来藏者。轮转苦乐因也。乱意慧愚痴凡夫所不能觉。胜鬘云。世尊依如来藏。故有生灭。依如来藏。故证涅槃。世尊若无如来藏者。不能厌生死苦求涅槃乐。

  此显下二拣滥如说。依水有波。意显所依之水全起。成能依之波不同。依母有子非全母成子。能所别故。斯则举一法。以竖论非。约两法横说。以此下出所以。以是所依之真起成能依之妄故。得有觉不觉二义。以有二义故。遂以不觉妄法。显示觉义之中三大也。如水起成波已而动湿两全。以有动湿故。遂能以动显于湿也。若言依母有子母不在子中。以不在中故。不能以子显母。是故下结成上义所依。即如来藏。

  二辨相中疏二。初释和合义三。今初略指。非谓等者。意云。真如家所起生灭还与生灭家真如和合。非谓别有一段生灭。自外而来与真如合。生灭之心者。谓全妄之真也。心之生灭者。全真之妄也。此则本末更互相摄。非谓结成六释。无二相者。心即是体生灭。是相反覆皆一。故无有二。

  心之下二备释二。初正释。心之不正灭即真如门。生灭之心即生灭门。从本觉起者。穷妄源也。然是本觉起成生灭。非谓别有生灭从觉而起。如水起波。斯义无别。本觉即如来藏也。无二体者。前云无二相。此云无二体。意明只有一相一体。以心是生灭体生灭是心相。觉成不觉。不觉与觉不相舍离。

  故下文下二引证三。初引文。即随染本觉中文。

  此中下二释意。可知。

  心亦下三法合。神解者。本觉不昧。鉴照灵通也。余文可知。

  疏此是下拣滥。不生灭与生灭合者。谓真随妄转流转门也。即背觉合尘义。非是等者。谓息妄归真还灭门也。即灭尘合觉义。然此二中随合则体隐相现。反合则相泯体彰故。前门云。一切法悉皆真故。皆同如故。此反合也。此门即云。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又云。依觉故迷等。此随合也。由是疏中前义即生灭门。后义即真如门。

  论非一异中三。初约法略明。疏真如者。即前不生灭也。非少分动。故云全体。既全体动成生灭法。何异之有。虽成生灭而性不变。从本便尔。非适今也。故云而恒生灭。是变与不变义别故云非一。

  楞伽下二按经出体。七识是见闻嗅尝觉知末那。余文可知。

  非异门下三据义广释三。初离释二。初释非异。三然三段中。皆以真如为本生灭为末。初则以不生灭望生灭说。次则以生灭望不生灭说。后即两门同时同处说。其不异者。义在能成。即唯同俱。六字之中随文详会。问论云。非一非异。疏合顺论以明。何故先释非异。后解非一耶。答论顺依真起妄义便故。先举非一后言非异。文云。依如来藏有生灭心。不生不灭与生灭合。此非一义也。然此生灭既依心体不相离性故。后方可言非异也。疏文约法广释。令人生解。要先知体无二。由无二故。方不成一。此则顺法备明。令悟本无真妄之异。悟此法已任辨义异。则不迷本也。故下疏云。此中非直不乖不异。以明不一。亦乃由不异故。成于不一也。今初以本从末释。经云。即楞伽经善不善因者。杀等十恶为不善。不杀等十为善。一切趣生者。六趣四生。其中兼有善与不善。生灭者。舍阴取阴之义。斯则如来藏是真如。善不善等为生灭。既言如来藏为因能造即不异也。又经涅槃也。文云。譬如雪山有一味药。名曰乐味。其味极甜。在深丛下人无见者。有人闻香。知其地中当有是药。过去往世有转轮王。于雪山中为此药故。在在处处造作木筒。以接是药。是药熟时从地流出。集木筒中。其味正真。其王殁后。是药或醋或咸甜苦辛酸。六味成别。如是一味随其流处。有种种味。喻如佛性以烦恼故。出种种味。所谓六道等。此则佛性是真如。六道为生灭。既言佛性随成。即是无异之义。

  二摄末下二。初正释。今义众生即如者。净名经也。如前所引。然众生是生灭。如是真如既言其即。当知不异涅槃等者。文云。善男子。我于诸经说。若人见十二因缘者。即是见法。见法者即是见佛。见佛者即见佛性。何以故。一切诸佛以此为性。善男子。观十二因缘有四种之智。得四种菩提。乃至云。以是义故。十二因缘名为佛性。斯则佛性是真如。十二因缘为生灭。既说十二因缘为佛性。岂曰异乎。十地等者。此是华严经意。彼经文云。佛子。菩萨复作是念。三界所有唯是一心。如来于此分别演说十二有支。皆于一心如是而立。今疏所引。是彼论牒经也。第一义谛者。是论释也。心是中道实相故。云第一义谛。斯乃三界是生灭。一心是真如。唯之一字显不异也。又此下即始觉中文。四相是生灭。一觉即真如。既云平等而同。欲何为异。然此非异之义。深而且隐。难有信解故。此广引经论证之。

  又前下二对前重辨。即重对前科。以明非异也。即末之本者。重释前科也。此则以末收本。无本而非末。如以波摄水。无水而非波。更有何水与波为异。故云非异。后即等者。重辨此科。摄末归本义也。此则以本收末无末而非本。如以水摄波无波而非水。更有何波与水为异。前则唯末后则唯本。既无二相故云非异。

  三本末平等中经云即楞伽经。文云。大慧。如来藏藏识本性清净。为客尘所染而为不净。我为胜鬘夫人及余深妙净智菩萨。说如来藏名为藏识。与七识俱起。令诸声闻见法无我。我为胜鬘说佛境界。非外道境界。此言如来藏。即是真如。真如是本。七识是生灭。生灭是末。既云其俱。即平等义。又经亦彼经也。与前文小异而意大同。详之可会。又论即十地论。唯真不生者。果佛无生故。单妄不成者。无所依故。然唯真之法则容有。单妄之法则全无。今以相对且作斯说。此则下都结。亦通结三门详之。

  不一下释非一文四。今初蹑前正释四。初正释摄末之本。即生灭之真如。摄本之末即真如之生灭。既一生灭一不生灭。岂为一义。是则于心不异中。明不一义。

  依是下。二引证可知。

  解云下。三释上引文意。不在中者。无中可在也。不同二人同在一室中。即如两木成林。两木既分。乃得云一木不在林中。

  此约下四通妨。或问曰。义既不一应不和合。故此释之。谓于二义之中。偏举此义而说。非谓坏彼和合以成不一。即知正说此不一义时。彼法元自和合。何以故者。征意。云何以不坏和合。又能不一耶。此中下释也。如来藏等者。谓不生灭既是即生灭之不生灭。当知此不生灭与自七识生灭。未曾不和合。于和合中而论不一也。七识等者。谓生灭既是即不生灭之生灭。当知此生灭与自如来藏。不生灭未曾不和合。而于此中以论不一也。所言自者。显非别外本不相离。不相离者。即和合也。斯则只于非异处说非一义。谁言破此和合耶。

  此中下二反藉非异二。初标可见。

  二释。何以故者。征意云不乖非异。其义已明。有何所以能成非一。若如等者。释意云。若如来藏随缘时。失自不生灭体。即兼无生灭相。以无所依故。此文且显二法。若异有如此失。是则不成不异义也。彼义既不成。兼此不一义亦不成。以二义既失。约于何法。以明不一耶。是故下明不异义。今由不异故。生灭起时不失不生灭。由不失故。生灭得存。二义既存故。得不一义成立。岂非由不异故。成得不一耶。又亦由此非一义故得成彼非异义。以真起成妄故。得说有妄不异真妄。若不起说何不异。前段所不言者。以未说后义故。

  又此下三举体相摄二。初正辨。真妄下各出其体。如文可知。此以无明为非生灭者。非粗相之生灭故。非不生灭者。以有细相流注之生灭故。例如非想非非想处耳。此四下正辨举体相收。且举如来藏者。必收诸法。以是在缠名故。又举梨耶。由无明动真妄合故。若举七识。亦由无明与藏俱在梨耶中。故若举无明。无明无体。依觉有故。亦在梨耶故。下文说依梨耶有无明。又说无明灭时和合识破。由是举一即蔽诸也。缘起等者。众法和合方成一大缘起之相。

  此中下二释疑。或问曰。若然者云何前引经。言如来藏不在梨耶中。故此释通。以义说如此。非事异也。余义准此者。今文举喻。且约湿性对浪而说。以喻藏性唯不生灭对七识。唯生灭一义。以论即离。对余二义理亦准知。故云思之。故前文云。随举一义。即融摄自体也问既下四问答通妨有二问答。初问中怪前所引经文云。如来藏者不在阿梨耶中。答意云。真与妄合方曰梨耶。其如梨耶都无自体。且约义说。则真妄二法悉在其中。由是梨耶为总真妄为别。只合言在总中。不合言在别中。今既分动静。则使梨耶总义不成。无中可在故。云不在梨耶中。

  后问意云。今梨耶既通动静。应合亦在真如门。何故独在生灭门耶。答中且说唯在生灭门。意自然例知不在真如门也。以梨耶是起静以成动。体不相离故。静随动在此门中也。非直等者。意云。谓不动尚在动门。何况动静兼者。何以下征释可知。应思准之者。意令准知不在真如门也。以梨耶虽有静义。然不在真如门者。以此静是随动之静。非同真如门是不起之静。静体虽同静义且异。梨耶既动静相带。故不在真如门也。以此门是唯静故。疏略不说此义。乃云应思准之。

  又若下二合释二义二。初遮一异。然则相无相宗学人有失意者。于此二中各负一过。离此等者。故前云。依如来藏有生灭心。后云。无明灭故智性不坏。

  又若下二显和合三。初正释。无和合等者。例如中论偈云。染法染者一。一法云何合。染法染者异。异法云何合。此则由非一异义。成和合义也。

  如经下二引证三。初双标二喻。即楞伽经也。如文。

  二若泥下单释尘泥。非彼所成者。非彼微尘成泥团也。应无差者。尘未和水。应名泥团。既成泥团应曰微尘。

  如是下。三总以法合。藏识非因者。非无也。因真相也。既若成异则藏识不因真相所成。如前泥团不因微尘。又如何云依如来藏有生灭心。藏识亦应灭者。以无和合义故。故下云。破和合识相。今言灭者。但无一分生灭。是故非真相灭者。下文云。妄心则灭法身显现。又云。心相随灭非心智灭。业相灭者。举细摄粗也。

  解云下。三释其所引。文易可知。

  今此下三总结成。可知。

  立名中疏二。初正释论意。此生等者。再牒前文之义。目此下合彼二义以结此名。

  或云下二广辨名相二。初对二师以辨名。楚夏者。谓如此方吴楚华夏言音讹转。西域五天亦尔。故指彼同此。又云。阿梨耶阿陀那等。此但轻重有异也。无没者。即正与梵文敌对。藏识即取名下义。翻藏是下会二名也。由彼我见所摄藏。故遂令无始相续不断。故云不失。是以义上之名虽少不同。名下之义故无异也。如佛性为觉为知。了了分明等。

  所摄下二约三藏以释义。于中有执藏所藏能藏之义。如次辨释。谓诸下标。所以下释。似一者。业相初起未分王数及与外境。实非一而似一也。似常者。生灭微细似常而非常也。楞严云。又汝精明湛不摇处。名恒常者。于身不出见闻觉知。若实精真不容习妄。故云似常。诸愚者一切异生无二空智者。以似为实即法执。智相执之确然不改。即六七二识是能执心也。内我即我执。于自身内而生执故。以执他身及诸法各有自性。亦名为我。故此拣云自内也。我见下结为藏义也。摄即执也。既为我见所执故。名为藏。执即藏也。由是下出所以。二种我见即人法也。永不起位。即第八地。准唯识说。此识有三位。一我爱执藏位。通一切异生二乘有学及七地已前菩萨。皆起我执执第八见分为我故。第八识名阿赖耶。此云执藏也。二善恶业果位。即通一切异生。至十地满心二乘无学等位。由善恶因感无记果。果异于因名异熟识。三相续执持位。即通因果一切位。以第八识执持诸法种子等。今不散失故。名阿陀那。阿陀那义翻执持。今云不起位者。即第八地已上也。以离我见所执。不名赖耶。故失斯名。仍拣下位入观之时。有暂不起故云永也。然不亡识体故言失名。又能藏下所藏义。谓此识体藏在根身种子器世间中。以根身等是此识之相分故。如珠在像中。不同身在室中。若觅梨耶识。只在色心中。欲觅摩尼珠。只在青黄内。又能藏诸法下能藏义也。谓根身等法。皆藏在识体之中。如像在珠内。欲觅一切法。总在梨耶中。欲觅一切像。总在摩尼内。然但以前义互为能所也。论云下引唯识证成。可知。

  科云释上生灭心者。以立义分中云是心生灭因缘相。今则且释心生灭也。论二种义下疏二。初释开数二。初标举释意。稍难者。以此一识二义之中含有多法。外则包罗万像。内则能所俱成。存之则生死无涯。破之则涅槃有得。若不分别。何以了知。行相幽隐。故名为难。然其深智于此可了故。复言稍稍少也。括检也。谓总检括论之前后。以释此意。然亦但齐生灭一门。

  何者下二依义具释中三。初约真妄开合以释义。文有七。一开真妄成四义。然真之与妄。皆依一法界心所说。盖以此心本来有体有用。即用之体则荡然空寂。即体之用则了然觉知。以无始迷之故。于空寂之处。则确然根身尘境。于觉知之处。则纷然分别缘虑。故肇公云。法身隐于形㲉之中。真智隐于缘虑之内。然其形㲉缘虑本来体空。空寂觉知元来不变。不变之真本自随缘。体空之妄元来成事。非因造作。法尔如斯。众生身心见今若此。即约此义以明染净缘起之义也。今不别标一心者。含在真字中。以无二体故。不变者未尝不空寂。未尝不觉知故。故论云。所谓心性不生不灭。又云。一切染法不相应故。又云。所言觉者。心体离念等虚空界。随缘者。随染顺流而成九相。故文云。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等。随净反末而成四位。故下文云。觉知前念起恶。能止后念。令其不起等。体空者。遍计之法情有理无故。故论云。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等。又依他之法相有性无故。故论云。是故一切法如镜中像。无体可得。成事者。成染事则三界依正。成净事则三乘因果。如下所说九相二身是也。此则随缘如作梦。成事如梦物。体空如梦物元虚。不变如内身宛尔。

  此真下。二束四义成二门。初义即真中不变妄中体空。由此二义成真如门。此门摄妄则妄体空。摄真则真不变。染净平等一相无相。故有此门。后义即真中随缘。妄中成事。由此二义成生灭门。此门摄真则真随缘。摄妄则妄成事。即成染净诸法差别等相。故有此门。

  此随下。三开生灭成四义。此约生灭门中。真妄相对互论自他。便成四义。然真中违他顺自。即是妄中违自顺他。真中违自顺他。即是妄中违他顺自。但为门不同而义一也。违顺行相即见下文。

  无明下。四开四义成八义三。初正示八义。无明下且明妄中四义。示性等者。谓反流对染诠显示现真性功德。如下云。不觉念起见诸境界。故说无明。心性不起。即是大智慧光明义。乃至若心有动。具有过恒沙等妄染之义。心性不动。则有过恒沙等诸佛功德相义示现。又说性本无悭。顺修檀度等。知名义等者。谓分别妄心顺生灭时。属于无明名为染用。若顺真如故名净用。故下文云。以有不觉妄想心故。能知名义。为说真觉。若离不觉之心。则无真觉自相可说。又云。无明染法实无净用。但以真如而熏习故。则有净用。覆真者。真理平等妄心差别。差别之妄现时。平等之真即隐。故下云。染心义者。名烦恼碍。能障真如根本智故。无明义者。名为智碍。能障世间自然业智。故成妄心者。以无明熏习之所起故。故论云。以有无明染法因故。则熏习真如。以熏习。故则有妄心等。又云。无明熏习义有二种。一者根本熏习。以能成就业识义故。二者所起见爱熏习。以能成就分别事识义故。真如下明真中四义。显真德者。反流翻染形对妄法。显此真德。即下随染本觉中智净相文云。谓依法力熏习。如实修行满足方便故。破和合识相。灭相续心相。显现法身。智淳净故。起净用者。无明是妄恒起染用。以真熏有力。令彼反流顺真如性。故名净用。下云。自体相熏习者。从无始世来。具无漏法。备有不思议业。作境界之性。依此二义恒常熏习。能令众生厌生死苦。乐求涅槃。又云。以有真如法故。能熏习无明。乃至得涅槃。成自然业等。隐真者。即前说真如随缘成梨耶识。既成识已隐在识中。以其隐故。名如来藏。已见上文。现妄者。真体既隐妄相即现。谓境界相是也。下云不了真如法。故不觉念起现妄境界。

  此上下二合对四觉。然此觉与不觉。但以真妄相对为门不同。各有四义。故开成八。今于真妄各分体用故。两两相从但唯有四。如疏四段。前二段约净分其体用。初段合二。顺体成本觉。次又由下。合二顺用。成始觉。后又由下二段约染分其体用。初段合二顺体。成根本不觉。次又由下合二顺用成枝末不觉。是以二二合论乃成染净各分体用。故合前八成四义也。

  此生下。三结指广略。然八门之广则已极。四门之略则未极。以次更有为二为一故。言四义者。即上违顺等四。非取今四觉为四。以此是结指上文也。

  若约下。五束八义成四门。言分相者。谓分齐法相也。以一切净缘分齐法相属于二觉。一切染缘分齐法相属二不觉。又于中净法之体属于本觉。净法之用属于始觉。染法之体属根本不觉。染法之相属枝末不觉。故合前八以成四也。

  若本下。六束四门成二义。谓始觉是末。不离本觉之本。故下文云。以始觉者。即同本觉。又云。而实无有始觉之异。乃至平等同一觉故。枝末不觉不离根本不觉。故下文云。当知无明能生一切染法。以一切染法皆是不觉相故。然本始二觉。但是体用之异。本末二不觉但是粗细之异。岂得离体有用离细有粗。故唯二也。

  若镕融下。七合二义成一门。以本从一生灭门。展转开成八门之义。乃是据本以彰末。今却收束以成生灭门。则是摄末以归本也。

  又若下。二约诸识分齐以结成。诸识等者。即本事二识也。然此二识分齐行相各不相是。以本识是体事识属用。今以二本是体。宜在体分以梨耶无始相续具觉不觉。行相相顺。是故二本皆在其中。故下文云。以如来藏无前际故。无明之相亦无有始。余二等者。始觉悟时。方有六粗托境而生。行相粗浮宜在粗分。是故此二在生起识中。此则摄四觉归二识也。若约本下摄事识归本识。以体用不二。如波与水。是故四义俱不离本识也。此即同前一生灭门耳。但前约门说。今约识论也。故云下结由是广之成八。摄之成二。二义皆从一识中出。故今论云。此识有二义。

  问此下。三约问答通妨。以辨异二。初辨异二义。问意可知。答中先分别正答。初辨一心二义。即依一心法。有二种门义。随缘即生灭门。不变即真如门。今此下辨一识二义。即唯约生灭门。不该真如门。此中理净即觉义。染事即不觉义。即前生灭不生灭和合之义。广如前释。无二相即前和合非异义。染净等即非一义。是则下判成宽狭可知。

  问此下二辨异二真。问意云。若言同者。应合俱名真如。不然俱名本觉。何以前后立名别耶。若言异者。约何论别。答中约体绝相者。如前云。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乃至离言说名字心缘等相。本觉等者。是所示相大中文。本者下释所以。谓本性功德即是觉也。今就略以立名。谓之本觉。约广以显相。号性功德也。以此下结拣所异。谓本觉之名不于真如门中说。而于生灭门中说者。以约翻妄而立。故是故下。引所示之法。证成前义。

  论生一切法中疏三。今初对前门以通各义。上二下牒外难。以此下通释。狭义如前已见。由含下正明摄一切也。一切虽多不出染净。今有觉义故摄净。有不觉义故摄染。故云一切法。不言下明不同二门也。以染净相兼方成一切。今觉义摄净不摄染。不觉义摄染不摄净。斯则二义共摄一切则可。各摄一切则不可。若一心二门之中。则每门已自摄染摄净。由是不同故不言各也。

  又上下二拣前文。以释生义。先牒难。以真下通释。无能生义者。文云。所谓心性不生不灭等。故以不觉下约顺流。生诸染法即三细六粗等以本觉下约反流。生诸净法。即四位二身等。依此下。通结。下四下。引说处。问此门既有生义。何不于二门之初便言耶。答前文以生灭与真如同处标示。无便言之。今此独明。故得言生也。

  非直下。三蹑下句以辨摄义。其犹金能成像像不离金。水能生波波不离水。即三藏之中能藏之义。

  约净等者。觉是净法。于中有始有本。则随流时体(本觉)隐用(始觉)废为灭。反流时体显用起为生。论所言下二。初正显觉体。谓心下标也。疏离于等者。心体真实本自灵鉴。念相虚妄从来闇昧。若心有念是谓闇昧。名为不觉。心既离念则无闇昧。唯一灵知。名之为觉。复言体离者。当知本无。以本无故。名为本觉。论离念相下释也。相谓义相。即下二义是也。此之二义正是本觉相。即相大也。等谓齐等。本觉之义与空齐等故也。疏非唯等者。即正释相之一字。即大智慧光明等义。以一一义称体而周。不异不二皆等虚空。故云与虚空等。此文乃是海东疏义。故今引用。二义如下所配。横遍三际者。若言遍则合云凡圣。若言通则合云三际。今所异者。以三际凡圣互有相通。举三际时。一一际中必具凡圣。凡圣皆如。故云横遍三际。举凡圣时。一一凡圣必具三际。始终皆尔。故云竖通凡圣。盖欲异于常说横不该竖。故有此言。显无不遍也。在缠等者。此虽约时竖说。语似未尽。然理亦该收。谓在缠必具情器。出障必收身土。二俱无二也。

  论即是下。二会体立名。如来者是应身。法身是真身。如来之法身依士释。意明心体与法身无二。故云即是。又离真无应。应即是真。故云即是。又如来法身并同真身。但以约人标法故。曰如来法身。亦是即义。上二皆持业释。由是即字通兹三用。然初一是正。余二是兼也。学者应知。言平等者。圣凡情器无二圆满故。疏欲明等者。欲显在缠之本觉。遂举出缠之法身。此则约果以显因也。名虽因果有殊。而真实之体无二故。论云即是也。论依此等者。依体立名也。谓心体寂灭无有变改。从本已来可轨则。故名之为法。是体依聚故。名之为身。今依此体而立觉名者。以显法身非是一向凝然寂灭无知无觉也。又显此觉非是有为生灭之法。故约法身以立。是则一体之上寂故名法身。照故名本觉。所言依者。但是依约之义。不同草木依根有苗分能所也。亦不同依如来藏有生灭心有真妄也。此乃一体真实。但约此体上灵照之义。便名本觉也。疏既是等者。法身之理。三乘教中同许不生不灭。是本有之法。既目此法为觉。是可为本。无性下引证。本觉即法身义也。以此宗中理智无别。谓即理之智名为本觉。即智之理名为法身。如珠即明无二无别。不同权宗为无为异。



  起信论疏笔削记卷第八

 

起信论疏笔削记卷第九

长水沙门子璇录



  二释本觉名。疏二。初随文别释。责意云二者。但反覆成难。而实无二故。本疏云。进退成难。

  以对等者。下云。当知染法净法皆悉相待。今此且约对于新生。立为本有。以始觉从修新生。本觉性自元有。由是对始以立于本。又以下约别义释。前约对始名本。今约生始名本。原其始觉是本所生。内因熏习外假缘力。创然而有。故名为始。生于始故名为本也。苟无所生亦不名本。如女生子方得母称。

  以至下此辨但名觉之所以。以始本既合。则无二相。无二相故但是一觉。故下文云。亦无始觉之异。以四相本来平等同一觉故。又此下约别义释。前段是辨一觉所以。此即辨始觉所以。意明此段论。文是明始觉。以依本起始。始还同本故名始觉。以始得无念之觉。名真始觉也。已前虽亦名始觉。以未离念犹名不觉。或立相似随分等名。至此念尽已觉初相。故名始觉。是知直待合同本觉心源。故名究竟觉。智净相等并同是始觉也。

  问若下。二问答违妨。异不成始者。以前文云是本所成故。融同本体方名始觉故。同不成始者。以前云至心源时。始本无二平等一相无所待故。既而同异二俱不立。如何说言对始立本耶。此问因次前疏文中来。答意昔日不觉而今始觉。若穷其体与本不殊。就生灭门相待义边。得名始本也。形本不觉者。形本觉故立为始。形不觉故立为觉也。若至心源已属真如门摄。不同前难。而实始觉等者。无不觉之染缘可形待。故无觉名。与本平等不殊。故无始名。但名真如。不名始本觉也。由是真如门中。但显于体不显相用。

  二始觉疏明起等者。正明始觉。文虽在后。转推其源元因本觉。由迷本觉方有妄念。妄念即不觉也。则前依如来藏有生灭心。后依觉故迷等。如依不睡人有睡人也。论依不觉有始觉者。如依睡人方有觉人。疏三。初别解文。本觉等者。下云。以有真如法故。能熏习无明。以熏习故则令妄心厌生死苦乐求涅槃等。究竟同本者。下云。而实无有始觉之异。本来平等同一觉故。下文引证者。即随染本觉中文。斯则本觉离染初净。便名始觉。

  此文下二通辨论意。此如好人成睡人。睡人成觉人。此显展转成立也。始觉同本下明展转泯绝也。如觉人同好人。以同好人故。即无睡人。无睡人故即无觉人。无觉人故即无好人。无好人故平等。平等亦不可。言平等者。无始本异故。再言之者有二意。一则始觉与本觉平等。始即本故。本觉与不觉平等。不觉即本觉故。二即始本不觉竟无差别。本自平等。又差别平等亦复平等。离言者。欲言始觉体同本故。欲言本觉无所对故。欲言不觉体即觉故。言之不及。故云离言。以离言故无相可得。心行处灭故云绝虑。此即泯同真如门也。

  是故下三总结示。圆融者。圆摄染净。觉与不觉融归一体。清虚无累故曰解然。迷觉中道一不住着。故名无奇。况有三身异者。以三身由始本所成。始本既不安立。岂有三身之殊。此拣权教定说三身差别。于中分为无为别及三常之异也。但随下释疑也。或曰下说不思议业相缘熏习镜报身应身。又云。无明尽有不思议业。能现十方利益众生。此岂非报化之用。何言无三身耶。故此释之。但约机见有异名为报化之身。若约果海实无身说。下文即真如用大。文云。诸佛如来唯是法身智相之身。第一义谛无有世谛可见之法。但随众生见闻得益。故说为用。

  科始觉者。亦可前略明始觉体。今广明始觉相。后始不异本。即结相同体。初标因果。疏染心者。即六染心。性净者。即如来藏。以污净成染故。说净为染源。故下文云。是心从本以来自性清净。而有无明为无明所染。有其染心。粗相者。即转现二相并六粗等。转现亦是细中之粗。并为粗相。生相即业相妄中最细者。以粗从细生故。说细为粗源。故下文云。粗中之细。细中之粗菩萨境界。细中细是佛境界。然心源之言疏中两解。初解依士释。次解依士持业二释俱通。或可净心即源持业释。此解与疏初解。俱约所证之极。疏之次解约所断之极。斯则心源二字通于真妄。觉之一字。即是始觉。始觉至于生相。生相足以断除。始觉至于性净。性净足以冥合。故下文云。觉(始觉)心(性净)初起(生相)心(冥合)无初相(断除)以远离微细念(上所断者)故。得见心性心即常住(上注合者)名究竟觉(能所合已别立此名)始觉道圆者。道即因义至此位中因满成果。无始本异名究竟觉。即佛地也。不了等者。有生相等之所隔故。金刚等者。金刚喻定无间已还。乃至一切异生。即下文随分相似及不觉等是也。斯则究竟是果。非究竟是因也。

  疏前三者。则灭异住。觉此三相已还名不究竟。后一则生相。此一相尽故名究竟。此约反流故生相居后。若约顺流则灭相为后。

  科显四位者。此同圆觉凡贤圣果之四。或开为五位。即资粮加行通达修习究竟也。或合为三。谓信行净心究竟也。广即五十二位。疏三。初总叙意文七。今初略标大意。粗则灭相。细则生相。中间相望互通粗。细寄显等者。寄托四种尘劳相上。显明始觉功力分齐。是则约所觉之粗细。辨能觉之浅深也。

  然此下二料拣四相。意显真心随无明熏。从细至粗从惑至业。寄此惑业之上。说为四义。乃是一期之四相也。非约等者。刹那之中虽具四相。非今所辨故乃拣之。

  今以下。三正释本义二。初标列如文。

  二释文二。初总三。初总叙起妄二。初正叙原者。鞠穷之义。夫语辞也。谓穷此四相之由。本因迷心所成也。或二字俱是发语之端。心性下叙所迷心体。即真如门。如前文云。所谓心性不生不灭。乃至离心缘相等。而有下明迷成生灭。即生灭门。如前云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等。

  经云下。二引证。初则涅槃。如前所引。又经即法身不增不减经。彼云。即此法身为过于恒河沙。无边烦恼所缠从无始世来。随顺世间波浪。漂流往来生死。名为众生。今疏略引大概。此下下即随染本觉中文。

  今就下。二总配四相如文。

  佛性下。三引论释成。彼论所说一一有为。莫不皆为四相所迁。以证今论一期四相。

  二别下二。初略配下文。约位等者。即将此觉四相位。对下六染文。即知此四别分各成多少不等。如下文云。一者执相应染。依二乘解脱及信相应地远离。即是此文如二乘观智初发意菩萨等。觉于念异念无异相等。下文具云。二者不断相应染。依信相应地。修学方便。渐渐能舍得净心地。究竟离故。乃至五者能见心不相应染。依心自在地能离故。此上四染即是此文云。如法身菩萨觉于念住。念无住相等。又下文云。六者根本业不相应染。依菩萨尽地。得入如来地。能离故。即是此文如菩萨地尽。满足方便一念相应。觉心初起心无初相等也。以此对彼足见四相别分之义。但以彼约净智翻染。一向就烦恼道说。故不说于灭相。今文约觉起始终。具论故总明四相也。准海东疏配。生相有三。三细也。住相四。即七识四惑。异相六。即根本六烦恼灭相有七。即身三。口四。然彼所说法体即同。但开合有异。今疏即就当论所辨。以要顺宗故。无以弃近而就远也。

  生相下。二广释四。今初业相者。标名。谓由下释相。以无明下结成。表此先无故名生相。甚深下别叹。下文下引证。即生灭因缘中文。即下文下类摄。初一即业相。后一即根本业不相应染。第一即业识。此等下都结。但以所说为门不同。而法体是一。故皆摄之。为门不同者。九相是明不觉。五意六染是明生灭因缘。但五意是生因缘。六染是灭因缘也。由义异故。名字不同。及说处亦别以体同故。故通摄也。下诸段标释结摄例此。

  住相下。二住相。此二等者。已上三细是三不相应心。属于本识。此二并在等者。此是粗中之细属于事识。无明等者。结成也。确然不改。故名坚住。后二即转相现相。初二即智相相续相。后四即转识现识智识相续识。中四即能见心不相应染。所现色不相应染。分别智相应染。不断相应染。

  言异下。三异相。此在等者。此二是粗中之粗。属于事识。无明等者。惑妄粗显能发身口贪嗔等别。故名异相。下文下类摄。中二者。即执取计名字相。初一者。执相应染。以合二相为一染故。意识即意之识。

  言灭下。四灭相。灭前异心者。谓惑至此终极入于业道也。如小乘灭相灭现在心。令入过去。以无明等者。从微至着起惑造业。业因既成心招来果。一期事毕。故名周尽。以周尽故。故言灭相。非谓从此不起烦恼。如人谋事缘备事遂。名为周尽。以果下。或问曰。生等四相。于九相中已摄前八。何故不摄业系苦相耶。故此释之。意云。因则未造者不造。已造者转灭。即有可断之义。若至果报已当受处。即不可断。如已至地狱。必当须受也。故佛令知苦断集不令断苦。是斯意也。故今文中废置不说。言第六者。即六粗之最后也。

  是故下四总结前说。唯一梦心喻也。如有一人(真如)忽然睡着(无明)作梦(业相)见(转相)种种事(现相)起心分别(智相)念念无间(相续)于其违顺深生取着(执取)为善为恶是亲是疏(计名)于善于亲则种种惠利。于恶于疏则种种陵损(起业)或有报恩受乐。或遭报怨受苦(业系苦相)忽然觉来上事都遣。当知此事唯一梦心。皆因等者法也。九相之兴皆依此力。如依于睡有诸梦事。经云下引证。即胜鬘经也。彼云。世尊如是无明住地力。于有爱数四住地。无明住地其力最大。大论云。譬如大地有胜力故。持四重担。故名住地。一大海。二诸山。三草木。四众生。无明亦尔。于五住地中此最难除。故知力大。下文则九相末都结之文。

  虽复下五据理融摄。先纵牃前文。谓细不是粗。惑不是业。法执非我执。本识非事识。前位异后位。故云阶降。然其下摄彼粗细差别。以为一念。所言一念有两意。一则但是一无明之念。二则一刹那之念。且如一人忽逢一怨。便行杀害(业起)如以为张人王人(计名)定言于我有怨(执取)恶心无间(相续)分别是怨非亲(智相)彼为所见(现相)已为能见(转相)心念起动(业相)即于一念之中八相具足。然于二义中正唯前义。亦可一念者即一心也。故下文云。一念相应。即无念之一念也。谓粗下出所以。或问曰。既有粗细前后等差。何得说为一念。故此释也。谓虽有粗细等差。而是一心而作。岂有心在灭相。而生相中无心。若言无者。生何所依。亦不可分此一心以应四相。既心不可分。复无前后。如何四相得有前后耶。如人是一梦种种事梦事。虽多即无前后。故说下引证。即始觉末文。正云。而实无有始觉之异。以四相俱时而有皆无自立。本来平等同一觉故。

  然未下六决通伏难。或难云。既四相同时。何故觉者有其前后。故此释之。达心源下以了四相同依心者。方得俱时而知也。如人梦中说梦。渐渐而知。或至觉来方可并悟。斯乃得失在人。不应疑法。经云下引证。始者下转释所引。并可知。

  既因下七结成始觉二。初顺流释所觉。所觉即不觉也。种种梦念即烦恼障。转至灭相即业障。长眠下即报障。既三障所覆。殊不觉知。无始至今未曾觉悟。故云长眠。三界即依报六趣谓正报。于此六中数数归往。故名为趣。

  今因下。二约反流以明能觉。能觉即始觉二。初明起觉因缘。本觉熏者。内因熏也。觉力冥熏微妙叵测。名不思议。本觉是体熏令厌求是用。此即内因体用也。又因下明外缘熏力。真如是体。所流教法是用。此即外缘体用也。梁摄论说从清净法界。流出正体。智正体智流出后得智。后得智流出大悲心。大悲心流出十二分教。清净法界即是真如。据本而言。故云真如所流教法。闻熏者。谓以闻慧熏得真流之教。反资觉性。令彼有力。是则本觉所流教法。还即熏于本觉。

  以体下二显觉起功用。即指前内外熏力。能起始觉也。体同即外缘之体与内因体无二相故。即真如同本觉也。用融即外缘教法与内厌求。二相通和不相违拒也。领彼闻熏者。正显同融之相。若不同融即不领受。以领彼故。遂能资益内熏觉性。起始觉之解。解力既增无明力劣故。得反流渐向心源也。始息灭相下明其渐向之义。从初信位止其造恶。次了我空。渐断法执。觉至本识穷了生相。纤尘既尽觉照独存。故曰朗然大悟。即无明梦尽成究竟觉也。觉了等者。心源常湛本自不动。动相既无对谁云静。下云。觉心初起心无初相故。又云。譬如有人迷东为西方实不转等。平等者。心无二相故。再言之者平等之相。亦复平等故。或即本末平等。能所平等。自他平等。以要言之。诸相待法。悉平等故。如经下引证。即华严经。经云。譬如有人梦中见身堕在大河。为欲渡故发大勇猛。施大方便。以大勇猛施方便故。即便[寤-吾+告]寤既[寤-吾+告]寤。已所作皆息。菩萨亦尔。见众生身在四流中。为救度故。发大勇猛。起大精进。以勇猛精进故。至不动地。既至此已一切皆息。二行相行悉不现前。彼之意者。说此菩萨从有相有功用。入此地无相无功用。得无生忍。不见我及众生菩提涅槃生死烦恼故。二行俱息以得法无分别故。今此约究竟位。始觉同本无相可觉。平等平等。位虽不同大意无异故。云大意如此。

  次正下。二别释文二。初示文可知。二正释。论四。今初疏总。相征者。意问究竟与不究竟。觉约人约法。其义云何。以蹑总标之文。而征起故。

  十信即劫外凡夫。夫言凡夫。通至地前。今此既能止恶。则非迷倒之类。未觉烦恼。又非十住已上。正在不定聚中。故云十信。

  二所观相。疏未入下且明所觉灭相。未入信位。迷倒之时。所行之行。唯恶是从。身有三种。谓杀盗淫。口有四恶。谓妄言绮语恶口两舌。不了此业定招苦果。以不知故。炽然造作。斯则不识因果。罔知罪福之时也。今入下明能觉功用。信于善恶业缘受报好丑如声响形影。必无差忒故。觉灭相者。方知此相过患。如是论文。但言觉知起恶。而无灭相之言。故疏对之。

  三辨利益。疏不造恶等者。前念虽起。但是惑门。止后不生终非业道。意地既止。即身口不为也。

  四结观。疏能知等者。但知善恶之业不亡。不知无我无造。由是虽觉即是不觉。此约当位释。此但下约望后位释。后位已觉惑故。此位但觉于业。惑与觉义敌体相翻。业与始觉犹非敌对。故但名止也。

  论异相中初能观。疏十解即十住之异名。彼名发心。此名发意。名义俱同。等之一字意该九住及与行向。故云后也。留惑者伏而未。断故不证者。意为利生故。谓此菩萨悟真本有。达妄本空。随顺真如修唯识观。双伏二障不起现行。但留种子。若准法相宗。说以止观力微。不断随眠也。若依涅槃经。地前菩萨依教起行。不可思议惑障不起。以悲愿力助惑润业。受生死身。六道教化。正当此义。若唯识说。初地已上悲增菩萨方有留惑之义。今此疏中于三贤位。而论留惑者。以此是法性宗实教菩萨。根性猛利。初发心时便能顿了本性。达妄体空。顺性修行诸波罗蜜。趣理速疾于惑自在。故于三贤便说留也。得自在者。能入此观能伏此惑故。用观既齐。故同一位问论文何故不直言二乘。而言观智者。何谓耶。答以二乘偏观人空菩萨双观二空故。分大小之别。今但就用人空观。同处为言故。得合论也。此则但约观智力用分同菩萨。而非全同。如或直言二乘者。恐成滥失。此则不同而同。须言观智。

  二所观。疏二种者。执取计名字相。分别等者。于身内计我。于外计所。于中具含俱生分别故。云见爱。然于六根本中。除我见是见惑。余皆是爱。如常所论。此二等者。即二乘三贤同觉此相。俱能了知此我执故。明本下明所觉异相发起因缘。谓未起智时。无明之念与异相和合。起诸烦恼。炽然不息。殊不觉知也。而今下明能觉功用。谓于无明念中。照察人我爱见有无道理。知此烦恼由无明生。始了粗念。故云微觉。是觉念中之异义。

  三利益。疏既能等者。于无明中。如理照察人我之体了无所得。故云念无异相。斯则我空义也。

  四结观。论以舍等者。此文两势。一则结观。二是释前。下二相例知。疏以于等者。以觉我空故不起我执烦恼。故云舍粗分别等。而犹等者。以未能觉法执故。此乃通明二乘三贤俱名似觉。以此下释所以也。菩萨未证本分是似二乘虽在自乘名为入证。以望大乘但得我空。未证法空。亦名未证。故同似觉。斯则望于初地证真故。此名似。问中引前为难可知。答中先纵。若约下夺也谓依觉有不觉。不觉是惑。不觉与觉是正敌对转依不觉之惑。方始造业。业与觉义犹隔一重。故非敌对。以敌对故名为似觉。非敌对故名为不觉。其犹尘镜在匣。匣与镜非正敌对。尘与镜是正敌对也。此义亦然。

  住相四。初能观。疏初地等者。谓十地菩萨皆证真如。依真如法为自体故。名法身菩萨。以十地满心便成正觉故。此位中但标前九。

  二所观。论觉念住者。以此菩萨于无明念中。次第觉于四种住相。谓初地觉相续。从二地至七地。觉智相。八地觉现相。九地觉转相此四俱名为住。故云觉于念住。

  三利益。疏虽知等者意明。此地相续虽亡。二地至六地。智相犹在。在观则无。出观还有。虽不故意。任运如斯。以是俱生修道惑故。今论无住相者。但约在观时及后位说故。又亦可此文是却说地前行相。意明在地前时。信教修观。知一切法唯是识现不起粗念分别执着。此即已离前异相也。然未亲证法空。至出观后。而于染净法上。尚起法执分别。即相续相也。若至初地亲证唯心境界。远离二取分别随眠。觉相续相乃至见相。故云念无住相。今论无住相者。但通约后位而说也。明彼下辨所觉住相生起因缘。谓未觉之时无明之念。与此住相和合坚执。而住竟无所改也。今与下明能觉功用。谓于无明念中。照察法我及能所心境有无道理。了不可得。即转分别之心。成无分别智故。故云念无住相。

  四结观。疏异前等者。拣异前后。前云粗分别执着。今但云分别。故异前也。后云微细念。今云粗念。故异后也。此四下明前九地所觉四种住相多少不同。如前所配。此菩萨以于无明念中。各随其分。以始觉力。离此念中四种相也。然则前不离后。后兼离前。今就别意各指一相也。下文即生灭因缘六染义中广释如彼。眠生相等者。然今且约通意。而指生相。若别而言之。初地尚余智等四相。二地至七地。余现等三相。八地余转生二相。九地余一生相。由是随其智力。觉彼多少不同。故名随分。

  生相初能观。疏学穷者。十地满心有学位极。方便道者。是证佛果之方便故。万行已圆。故名满足。此明行满。无间道者。自此相应永无间绝故。无间道内以此为初。故论云一念。此则无念之念也。亦即始觉合本之一念也。此明智圆故。对法论云。究竟道者。谓金刚喻定。此有二种。谓方便道摄。无间道摄。然准论文。依常所配。即此二句是标无间解脱也。以无间道断解脱道证故。从觉心下至离微细念故。是释无间道。得见心性下是释解脱道。寻文可解。

  二所观论觉心初起者。始觉觉彼心体初起之相。即生相也。起谓生也。

  三利益。疏根本下明所觉生相所起因缘。谓无始迷时。根本无明转静令动。最初微细名为生相。由与无明和合相续不灭。渐至粗着。起惑造业流转无穷。前位虽觉粗相。至此位中微念方现也。今乃下明能觉功能也。谓于真净心中。照察能起有无道理。于净心中了无所得。真净心体本自不动。故云本来寂。由是本寂故无初相也。此则十地住心犹有微念。及至满心不见微念也。犹如下喻明可见。前三下对前辨异。然觉业之位不足可论。且第二位中由有二相未尽。第三位中有一相未尽。既于念中觉念。未得言心。但于无明念中无住相等。唯此穷极洞彻心体。真净独存更无别法。故特言心也。

  四结观。疏念中最细者。故下文云。无明熏习所起识者。乃至菩萨究竟地不能尽知。唯佛穷了。生相者。配属四相也。以在九为业在四名生。今约四位故。须配入。又以论中无生相之言故。如前凡位亦无灭相之言。疏亦配也。此相等者。前诸位中但言以舍以离等。而无远字。今以业相最微。更无微细为此相本。既能觉了更无遗余。方称远离也。真性现者。以妄覆故。真性不现。以不现故。不得见性。今既离妄性即现前。以现前故。即得见性。前三下对前辨异也。下云。一切众生不名为觉。以从本已来未曾离念故。既有念在为念所障。岂得云见心性耶。仁王云。始从伏忍至愿三昧。照第一义不名为见。所谓见者。是萨婆若。前三下叙前位也。业识为生灭本。前既未离。岂名常住。今生下辨此位也。前但梦中觉梦。今此梦念都尽。是谓大觉。方名常住。佛地论云。如大梦觉。即斯义也。论究竟觉者。此正结名也。此有五义。故称究竟。一断究竟即前远离微细念故。二证究竟即见心常住也。并前行满智圆。故成四矣。四事既备。即位究竟也。即前云菩萨地尽也。前未下叙前位。既言望到则知未至。今即下明此位可知。以更无所进。故名究竟也。然此十地满心与等妙二觉义说分三。若究其体更无三异。是故此文与后相望。互出不定。此中约断四相。只言菩萨地。尽断于生相。便是究竟。若下文中。又云。此无明所起识者。乃至菩萨究竟地不能尽知。唯佛穷了。又云。根本业染依菩萨尽地。得入如来地能离。又不了一法。界义者。从信相应地。观察学断。乃至如来地能究竟离。应知第十地觉生相。只一刹那觉生无生。便是佛位义说前后也。若准缨络经说等。觉照寂妙觉寂照。今见性常住即是照寂。名究竟觉。即是寂照。此即一位之中约寂照二义。而分二觉无二体也。

  一引经证。疏在因者。以因中未能亲观无念真理故。但能观无念道理。此约地前说耳。然以无念是佛地故。能观此者。是向佛地之智也。亦可智字通于所观。是则向于佛智故。后译云。能观一切妄念无相。则为证得如来智慧。以是下明引经意。经中既言观无念者。是向佛智。当知佛果决定无念也。此是等者。众生是因佛即是果。能观无念即是望义。望即向也。

  二重释。疏牒上等者。恐闻前觉心初起之言。将谓真心实有所起之相。今方觉此名觉初相。今欲释出。故此牒之。非谓等者。以迷时谓有觉处元无。唯是一心。何有初相。此亦例前位。皆无所知之相方成。知异住等。问既下蹑前难起故。为下指论以答。如觉下约喻释意。觉心下合显论文并可知。

  三举失。疏是前下释是故二字。即显下解余文。金刚已还者。无间道前诸位菩萨与诸异生。故云一切。未离等者。以生相念尽始得名觉。当知前之三位皆名不觉。况异生耶。然则下对前释成也。以前说随分觉及相似觉者。以约无明梦中四相差别。各齐一相而论。故有觉义。由分浅深。遂有随分等别。今约无明眠之不别。俱名不觉。梦虽有差眠岂有异。无明即生相也。此显等者。显无明即为诸法之始。以是五住烦恼之端。十二因缘之首故。故下云。当知无明能生一切染法。既为能生则知无有先于此者。斯则无始属于他染。无始之无明依士得名。又无明下约当体释无始也。谓此无明无有初际。以依真故。斯则无始即无明持业得名。故下文云。以如来藏无前际故。无明之相亦无有始。

  四显得。疏若至等者。此显始觉觉至心源见自无念。亦知一切众生皆悉转彼静心成。四相差别也。虽云知四相。乃是知众生同是一心本来成佛也。如华严说。如来成正觉时。普见一切众生悉皆成佛。释云等者。佛得无念知念本无。众生虽现在念中。佛知彼念亦即无念也。斯则佛无念与众生。有念义齐。故云等也。以念即无念故。得彼无念。始知四相念也。此即生佛相望论等义。又释下约四相相望。明等义。意明四相。皆是转彼静心所成。所成四相。既各无体。岂不即是一静心耶。静心即无念也。既一一相皆即无念。是故平等。以平等故得无念者。而能知之。如一珠中现。四色像。见珠体者悉能知之。然前以有念即无念。为等义。此以四相各即无念。为等义也。此上前解是海东疏。依大论释义。则约觉至心源。以已得无念故。则知一切众生生住异灭也。然据论文。只有知心相之言。且无众生之语。今直就论文。更助一解。谓得此无念之时。已觉初相本无所起。常自一心本来无念。由是则知四相皆然。即是一心。是心之相元未曾起。非谓别有生住异灭从心而起也。何以故。以一一相皆同。初相即是无念故。云以无念等故。无念唯一。故云等也故次文云。四相俱时同一觉故。一觉即无念也。故后译云。若妄念息。即知心相生住异灭。皆悉无相也。即符此解。有智请详。



  起信论疏笔削记卷第九

 

起信论疏笔削记卷第十

长水沙门子璇录



  论初标立。疏虽得无念等者。谓得觉无念之始觉也。本无起者。即四相本无念故。待何等者。以因不觉有始觉。今不觉既无始觉亦绝也。

  二释。成论四相俱时有者以转彼静心。一念所成。一念本无念。四相无自性故。云皆无自立。疏三。初正释也。如依一水而有千波。波无别体皆同一水。然未下对前辨异。初指昔。今既下显今并可知。

  疏问下。二问答通妨二。初正问答。问中兼难。并可详悉。辨竟者。前正释是也。唯一下重释。处梦士者。即金刚已还及一切异生也。大觉即佛位。并如前说。文易可知。

  摄论下。二引证二。初引摄论。前二句举喻。后二句法合。以须臾间睡成多年梦。如有说言。一梦之间经历三世。受身生死。此之谓也。此中下指引文意。意云。经年梦事不出须臾。无涯生死不出刹那。彼论刹那即今之无念。指彼同此也。

  楞伽下引楞伽三。初正引可知。

  二解文。意云。刹那生即无生。以无自性故。若非下反明也。谓若刹那不是无生。即有自性也。既有自性即不流转。今既流转。即知无有自性。是故无生也。是故下结也。由是刹那即无生故。所以契无生者。即是见刹那也。此即例前四相。诸念即无念故。是故得无念者。方觉四相唯是一心。

  净名下三重证。不生等者。意云。无常之法必无自性。以无性故。即不生灭。此与楞伽文异义同。七识等者。亦即流转无性。四相无念义故。圆觉云。知是空华即无流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死。楞伽正文云。五识身不流转。今云七识。疏笔误尔。如来藏等者。以有实体不可泯故。故生灭处即如来藏。楞严云。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疏此下三总结大意。文旨可知。然前四位及引经下至后段。正同圆觉依位渐证忘心顿证。具明此者。意令顿悟渐修自然成位。其犹学射心唯在的。箭有近远。楞严亦云。理即顿悟乘悟并消。事非顿除因次第尽。由是若不说渐位。则阶降何知。若不说顿门。则终卒难入。由是具说以备修行。

  随染本觉者。亦前略说是体。文云。心体离念。故此段是相。文云。生二种相。故后四镜是体相双辨。文云。觉体相故。初总标。疏此二下以是本觉不合言生。今随染缘还净而显故。有生义。斯则显故名生。非创然而生也。故下文云。显现法身等。生已不离者。其实即是今犹义说也。其犹明镜在尘出尘其体不别。

  二征列。疏明本等者。自随流而还源。自垢染而清净。亦即自隐而显也。觉处不觉久被染尘。却复本真故云还净。明还等者。昔以相隐而用废。今以相显而用兴。其犹出尘之镜形对而像生也。此之下总明二相得称随染所以也。然智净相离自业识等染缘故不成。以无能显故。故下云。若离不觉之心。则无真觉自相可说等。若不思议业相离彼众生等染缘。故亦不成。以无能感故。故下云。诸佛如来唯是法身智相之身第一义谛。无有世谛境界。离于施作。但随众生见闻得益。故说为用。由是此二俱名随染。

  初因。疏真如等者。谓在内为理法在外为教法。虽内外不同。皆名为法。由是论中。通言法也。此在等者。但由熏习力故。缘教修行。从初信位终至第十回向也。资粮者。谓十信三贤具修福智。为成佛之资粮故。亦名顺解脱分。善加行者。即暖顶忍世第一四种加行。此在三贤位后十地位前。加功用行以求见道故。亦名顺决择分善。此四加行依四寻伺四如实观。观名义名义自性。名义差别假有实无。如暖顶二位。同修四寻伺观。忍世第一同修四如实观。暖位修明得定发下寻伺。观无所取。顶位修明增定。发上寻伺。重观无所取。忍位修印顺定。印前顺后。发下如实智。此有三品。下品印无所取。中品顺无能取。上品印无能取。言如实智者。如实遍知名等四法离识非有。所取若无能取亦无也。世第一位依无间定发上如实智双印二空。又离所取能除遍计。离能取除依他起。双印二空得圆成实。犹带空相非真唯识故。彼颂云。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识性。以有所得故。非实住唯识也。登地已上者。初地见道。二地已上。即是修道。以此二位证真起行。还契于真也。非同地前缘教而修。故云如实。以地前是教道此名证道故。金刚等者。于此定位二种道中方便道也。义见前文。

  后果疏由前等者。即方便行为能破。生灭相为所破。又方便道为能显。不生灭性为所显。此根等者。以未至此位之前。根本无明与真净心。常相和合成此识相。今至此位。无明既尽唯一心在。照体独立与谁为合。故中论云。一法云何合。即显等者。此中疏意明今论文隔句显发。谓破和合识内根本无明生灭之相。即显不生灭法身本觉。灭染心之中业等相续等相。成淳净圆智报身始觉。今此且明初段显法身义。法身即本觉。隐显得名。今双举者。要对后始觉故也。即于等者。以六染心皆依无明与真和合。而得相续。今无明既尽和合不成。染心依何而得相续。故并随灭。然诸染心皆相妄而体真。故相灭而体不灭。故云。不灭心体也。故令等者。比以无明和合染心相续故。使本觉旷劫随流。今既无明破。染心灭无所拘累故。得此心却复元净。其犹穷子归家。摩尼出垢也。成淳净圆智者。不杂故淳。离染故净。无缺故圆。灭识故智。成应身始觉者。应字平声呼。谓始觉智与本觉相应。即报身也。真谛三藏亦呼报身为应身。然此始觉与前本觉。皆是能成。此应身与前法身皆是所成。意谓识相破而性在。性即本觉。本觉能成法身。心相灭而智净。智即始觉。始觉能成报身。此皆义说能所成也。然此段文是海东疏义。圭山参而用之。石壁失照作应化解。深为不可。以下不思议业相方是应化身故。若如上解。三身义足不尔。文中便成缺剩。剩一化身。缺一报也。有智请详。然此下始本同也。以始觉是本之用。由有染故。本觉用起以为对治。今染缘既息。用还归体故。转其名为圆净智也。断德者。除淳净智外。余文悉是断德。识与心相是所断法。法身是彼断所显故。后之一相即是恩德。即三德备矣。若依此说。前之应身正当属报文理甚顺。

  初问疏问意等者。前云。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仍说和合不相舍离。今生灭既灭真亦合灭。如何却云灭相续心显现法身智淳净耶。斯则约相即门以相难性也。

  初法中三。初释正难。疏意云等者。前说心成识者。但是心相成识。今言识灭者。亦是心相灭。斯则生之与灭皆约心相不约心体故。得说言灭相续心显法身等。此则约非一门性相不即而答也。转难等者。意云。既若起灭不干心体。斯则真妄迢然。如何前云。转彼静心成起灭耶。此约性相相离义为转难也。

  论无明下二释转难也。疏如此等者。意云前虽云相灭。但是相融归性义说为灭。以此识相不离觉性故。是则真妄元无别体。而难云。离真有妄耶。此乃约性相不离义以答也。

  论非可怀下三双结。成前二义也。前句结后义相不离性。成得转彼静心为起灭等。后句结前义。心相是无明。成得灭相续心现法身等。疏非一异等者。后译本云。相与本觉非一非异。非是可坏非不可坏等。生灭门初已曾广释。今却以彼非一异义。成此文中非坏不坏义。此即约义总标也。若依下引经别释无明即明故不可坏。坏则坏于明体。故涅槃具云。明与无明凡夫为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若就等者。以识相即非心体故。所以因灭无明得菩提也。无明灭下结成可坏之义。此即正显前文灭。相续心显法身也。如正法念经说。水乳一处。鹅王饮之乳尽水在。灭惑准智者。世人皆谓断尽惑结。然后证真。殊不知惑体本真全觉之不觉。如迷东为西谁之过耶。而欲求灭西相。然后见东愚之甚矣。

  二喻疏真随妄转者。即下净心因无明风动。论水相风相不相舍离者。湿是水相。动是风相。动处全湿。湿处全动。是不相舍离。亦可水相者。波动也。风相者。亦波动也。以水之与风俱用彼为相故。云不相舍离。以喻一切染法依真而起由痴所发。染法望真。是真之相。若望于痴。是痴之相。如下云。以一切染法皆是不觉相故。又云。皆同真如性相。故此喻之疏真妄相依者。即下心与无明不相舍离。真体不变者。即下心非动性。以心性寂灭。本非动作。以不守自性。随他无明。故成起灭。如水湿性本不动摇。由风故动也。息妄显真者。即下无明灭相续则灭智性不坏此明等者意明。若真自性是动法者。识相灭时真性应灭。今既不灭。应知非自性动也。如彼水性。若自性动波相灭时。湿性应灭。今既不灭。应知非自性动也。

  三合。疏水随风动者。即前大海因风波动也。以水下喻文可知。所况者。应云以心不能自生。要因无明以成识等。无明不能自现妄相。要因心方现妄相故。无明动相即心动。相无别体也。故前云。染法望真。是真之相。若望无明。是无明相也。风水相依者。即前水相风相不相舍离。然于中俱无形相义。喻中不言故。今疏中约法显喻。以湿下喻明。心法下法说并可见。若据疏意。即约全夺两亡之义。今于疏外别助一解。言心与无明俱无形相者。此约真妄各住自位时说也。举此义者。要显真妄之相不相离故。以真本无形相。约染心以说其相。无明亦无形相。还指染心以为其相。斯则住自位时虽无形相。而真妄和合共现染相。以此染法。亦是真如相。亦是无明相。故云不相舍离。如父母共生一子。此子亦是父之子。亦是母之儿也。问何故前喻中。只言风相水相不相舍离。而不云俱无形相耶。答以前文中但喻不相舍离义。不喻无形相义。以水不起波时亦有相故。风亦如是。但取分喻故不言无形相也。问喻中云风相水相。法中云俱无形相。法喻岂齐耶。答喻中就所起共相说。故皆云相。法中就能起自相说。故云俱无。虽无自相之相。而有共相之相。法喻正齐也。然喻中约已起。故云相。法中约未起。故云俱无。又喻中约合法。故云相。法中约开说。故云俱无也。然今法喻正意。只明无明之相与觉性不相舍离义。不显无形相义。故前喻中不喻此也。合中虽有无形相言。正意亦要显不相离。有智请详。非为僣越。水性不动者。即前水非动性风息显水者。即前云。若风止灭。动相则灭。湿性不坏。余一一别配可知。

  初总标论。依净智等者。是依真起应。如依镜明现诸色像也。谓前随染本觉之心始得淳净。依此智力现应化身。与彼众生作利益故。故宝性论云。何者成就自身利益。谓得解脱远离烦恼障智障。得无障碍清净法身故。何者他身利益。既得成就自身利益。已无始世来。自然依彼二种佛身。示现世间自在力行。是名成就他身利益。他身即应身也。故唯识云。大圆镜智能现能生身土智影等。疏谓与等者。一切虽多不出六境。故标此也。宝性下引论释义。虚空无相者。即前所依之真身唯是如如。及如如智周遍一切无有差别故。如虚空为胜智者。即能感应化之机。深厌生死乐求涅槃故。云胜智者。此有二类。一地上感胜应身。二地前等感劣应身。作六根境如六具显。

  二别辨疏二。初通释上文。显业德者。如下云。身有无量色。色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所住依果。亦有无量种种庄严等。业根者。如下云。随其所应。常能住持不毁不失。斯则横竖皆依真觉故得无量无断。胜能者。如法华云。应以佛身得度者。即现佛身而为说法等。有感斯应。不用加功。如百水不上升一月不下降。慈善根力法尔如此。故曰自然也。疏四显下胜益者。或见形以发心。或闻法以起行。乃至知觉。功不唐捐。故云不虚。此上二句。犹是别指此文也。如此下则通释上义。报化等者。报即地上所见。亦名胜应。化即地前。所见亦名劣应。此二种身。皆净智所显真如之用也。无始等者。即前常无断绝也。下文自显。

  问地得下。二问答释妨二。初问。意云始得智净相以自利。方起不思识业。以利他故。上云。以依智净作胜境界。若然者则利他有始。何言无始耶。

  二答三。初约一佛释。以无明下如文。言本觉常起用者。有其两意。一约内熏说。即自体相熏习义。故下云。从无始来具无漏法。备有不思议业。作境界之性。依此二义恒常熏习等。二约应化说。应化不起者。但以妄染覆之。非谓本觉无此应用。亦非固心抑令不起。斯则过在于妄。何责于觉。实如昆竹有龙凤之音。尘镜有光明之用。如或裁之以利磨之。于尘则何患乎。雅韵精明而不显发耶。

  以一下。二等诸佛释。通约十方三世诸佛。皆以始觉同本故。得应用无始终也。

  此本觉下。三同众生释。以众生真心与佛真知不别故。佛应用即是众生应用。用即体起。故云无二。若就佛说。用即属佛。若就众生说即属众生。略同明月现在澄潭。此所现月亦是月影。亦是潭影。下文广释。

  初总标疏以空下二。初双标空镜二喻。若据论意。但明觉相有四种义。以一一义皆遍法界。遂举二喻。以虚空喻周遍。以净镜喻四种。具明二喻者。若单举空喻。则不显四义。若单举镜喻则不显周遍。遂举二喻。互相显发也。未必虚空亦有四义。今随镜说故言皆有也。

  一空下二单释镜中四义文二。初略配空者。此就真体本无妄染。如文云。以从本已来一切染法不相应故。犹如于镜唯有性明。故云空也。镜中所现但是影像。其相元无亦成空义。不空等者。虽无妄染。然有自体及性功德。若无其体将何现物。余二可见。此四如次以配四义。此中双标而后单释者。以空随镜显也。但释镜义。自挟虚空。以一一义。皆有周遍如虚空故。是故单释。

  四中下二料拣。配有五对。第一性净离垢对。二因隐果显对。三空有体用对。四体相对。五空镜对。一三有空义者。然空语虽同而空义不同。以第一就因无妄体为空。第三据果离妄相为空。二四有镜义者。义亦不同。二以本末现物为镜。四以随时照物为镜。然则一三非无镜义。二四非无空义。今但取增胜配之。余如本文。

  后别释四。初空镜三初标名。疏本无等者。以从本已来不相应故。非同随相之说。未断则有断已始无。故名本无。亦非推之使无。故名本无。

  论远离下。二辨相。初二句正显空义。无法下一句重辨所空。疏文法喻对。显昭然可见。

  论非觉照下。三结名疏二。初正释二。初约妄无真照之功。先法说违理者。理有觉照。妄既违理即无觉照。既无照用。理中岂能容彼妄耶。由是前文云远离也。如镜下喻显也。如镜本有照用外物。违镜则无照用。既无照用镜中岂能容彼物耶。以照与无照非和合故。亦犹仁人之家。岂容不人共往。以性相违故。

  后约真无妄觉之用。先法次喻。并可知。圆觉云。无知觉明即斯义也。然此二义之中虽约妄约真。皆就无能照说也。问妄属无明容无能照。真性明了教理俱成。何言无照。答今言真无照者。但无能所之照不无性明之照。如楞严云。性觉必明妄为明觉。今此但无妄为明觉之照也。疏中约所显能。非谓但无所照义。尔智者详焉。

  此约下二通妨。或问曰。次云。一切境界悉于中现。云何此言无可现耶。故此释通。遍计情有理无依他相有性无。故知此言无可现者。无妄体故。下云现者。有虚相故。其次云。常住一心等。即明依他无体。唯是圆成则三性之义备矣。

  论二镜中二。初标名出体。疏现法因者。以次云。现境界故。内熏因者。其次云。熏众生故。亦可下重辨。斯则因义通而熏义局也。以现法及熏习俱名因故。现法非是熏习义故。有自体者。异妄无自体故。及功德者。异恒沙烦恼故。妄则不唯无功德兼无自体真。则不唯有自体兼有功德。如前文云。以有自体具足无量性功德故。

  二别释。二因二。初现法因二。初正辨。疏心外等者。下论云。三界虚伪唯心所现。离心则无六尘境界。明心等者待无明熏方变诸法。若自出者无明断后应出法无穷。则修断何益。故知不待无明法则不出。离心等者。虽云待熏方出。非谓别有法自外而入为能熏耳。以是即心不觉为能熏故能熏既非心外。所现安得离真。故非外人。又此诸法全心而成。非谓诸法从心内出而现于外也。此即非如人从室内出名为现也。又非别有诸法自外而来。入此心中而现其影。此即非如形对于镜而现其像也。以心无内外故。此二句拣滥。后二句正显。如疏所明。良以不失不坏常住一心。故名为现。虽复等者。心境历然染。净宛尔故。诸法缘集下法喻可见。斯则性起为相故不失。相同于性故不坏。论常住一心者。有二意。一者以一切法常依不心而住故。得不出不入不失不坏也。二则诸法当体常住唯是一心。一心之外无有一法可为出入失坏也。故经云。世间相常住。此二义中前义为正。以下有论自释成故。疏文可知。

  二释成疏释成。同体等者意云何。以诸法常依一心而住耶。故此释云。以法即是真实性故。斯则以此二句转释前义也。据疏指配合如此释。今疏却叙前文释成此段意。谓前后互释皆得故。此反明也。

  二熏习因二。初显体离染。疏以性下顺释文。非直下别显意。先法次喻。若不下反以结成。并可知。

  论以智下释成因义。疏以本下约本净。今净明不动又虽下约现染不染明不动。亦先法后喻。并易解。此本下释论初句。即下所说大智慧光明义等。后结云。乃至无有所少义故。又与下释论下句。即自体相熏习义。如前引。胜鬘下引经论证可知。道谛即出世因。因即熏习义。

  论三中二。初标。名出体。疏谓真如下释此当文。前在下料拣前后。性净即初义。不空即第二义。如来藏者彼二在缠故。通名如来藏。但以空不空异耳。今明不空等者。与前不空义同。法身者。与前如来藏义异体同。彼隐此显故。前云。依法身说本觉。后云。名如来藏。亦名如来法身。然法身但属第三镜。其后一镜即是报化身也。宝性下引证。同相者。通凡圣故。胜相者。胜于因故。然初净即前二义。后净即后二义。出法体者。即前为二因之法也。故前云。谓如实不空等。今明离障。故重指之。

  论出烦下二正辨。疏粗细染心者。四粗三细。如下文云。染心义者。名烦恼碍。所依无明者。根本枝末。是六染所依法。故如下文云。无明义者。名为智碍。净心出障者。出前二碍。碍即障也。二障既出业识等亡心无所合。故云离也。离和合等三段疏。即翻前和合烦恼智碍。成此淳净明等三字。如疏可知。然此三字淳字是总。净明为别。谓淳净故。淳明故。淳净即满净义。拣异菩萨等。是分净故。淳明即满觉义。拣异菩萨等。是分觉故。斯则六染尽故。谓之淳净。二觉圆故。谓之淳明也。又此三字。即圆三德。谓如次是法身解脱般若。备此三点。以成大般涅槃。

  四中二。初标名显体。论缘熏等者。缘即外缘为诸众生而作发起善根之外缘。故熏习者。熏谓资熏。熏成习气发善根故依法出离者。依于体相以起用也。

  二正释其相论遍照等者。即明此法出离惑染遂成三轮不思议化也。遍照即意轮鉴机示现即身口设化。以此为缘熏习力故。令修善根也。即彼下二。初通释上文。与彼等者。谓与二乘十信作差别缘。与三贤十地作平等缘。如下用熏习中说。

  问前下。二料拣前后二。初辨异二义。问意可知答中前约等者。意明前之二相与此二镜。法体无二为门有殊。谓前二相以智为门故。云俱就始觉说。后二镜以理为门故。云俱就法体说。又前约相说故。云生二种相。此约性说故。二种俱言法。又前约对染明净相故。云智净等。此约自性。显大义故云。有四种大义与虚空等也。又前以显为门。此以隐为门。所以有斯二说者。恐有人言。显时方净隐时不净。故因说二隐。又重说二显故。有法出离缘熏习。又先明二显者。以取始觉之末文便故。又亦即是始觉义故。亦即隐处难信。且就显处而开示故。余义易知。

  然法下二结同一体。此明为门虽异其体是一。故此结同也。但今下境即是法。以是始觉所缘所证。故言境也。又以对体故称用。对因故称缘。斯皆不出真应之身也。

  不觉者。即梨耶识中第二义。不无觉明也。是则无明之别号。亦名之痴。亦名为迷无知等。斯约染法以明心生灭义。然生是妄生灭是丧灭。其中三段亦名。初体次相。后即结相同体。初法疏不了如理等者。如理平等本唯一相无不觉之异。今既不如理知。故云不了。不了即无明也。由无明故妄生异相。首楞严云。无同异中炽然成异也。如迷正方者。不了是正东故。业相等者。以论云起念起即是动。动即是业相也。经中亦名为起故。文云。起为世界静成虚空。虚空为同。世界为异。邪方者。前虽迷其正方。且是不了是东。今于东处别作西解。故云邪方。前即迷真。此即起似也。以根本无明有迷真执妄二义。今论此段并下三细。正是初义也。下智相等即执妄义。亦即楞严背觉合尘义。经云。迷失本妙圆妙明心宝明妙性。认悟中迷等。此皆具明二义也。华严云。于第一义不了名为无明。此迷真也。圆觉云。妄认四大缘虑为身心等。此执妄也。然迷真必执妄执妄必迷真故。此二经各举一义也。邪不离正者。西处即东故。不觉处即觉故。

  二喻。论依方迷者。依东方故迷为西方。若离正东即无邪西亦如依水起波。若离于水则无有波。

  二显觉。疏初义者。即文云。以有不觉乃至为说真觉。后义者。即文云。若离不觉等。此即节释论文也。良以下正辨其意。依真下显初意。如依金之器方能显金。反之则不可也。随妄下显后意。如随器之金还待器显。反之亦不可也。此乃前依觉故。迷则为妄之所损。今依迷显觉则为妄之所益也。然论之大意明不觉与觉。皆是相待。以显生灭染净无有自相。皆不可得也。此中初言以有不觉妄想心者。无明所起妄想分别。由此分别能知名义故有言说。说于真觉。是明真觉之名待于妄立也。若离不觉即无真觉。自相可说者。是反明真觉必待不觉若不相待即无自相。待他而有。岂成自相。自相既无。他亦不立。是显染净无所得义故。后译云。然彼不觉自无实相。不离本觉。复待不觉以说真觉。不觉既无。真觉亦遣。如下文云。当知一切染法净法皆悉相待。无有自相可说故。圆觉云。依幻说觉亦名为幻智。论亦云。若世谛如毫厘许有实者。第一义谛亦应有实。此之谓也。


  起信论疏笔削记卷第十


上一篇:起信论疏笔削记(卷1-5)   下一篇:起信论疏笔削记(卷11-15)
[收藏] [推荐] [评论(0条)] [返回顶部]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 南无十方三世一切佛菩萨
  热点文章
·梁.真谛三藏译《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直解-卷上(憨山大师
·唐.实叉难陀译《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上(贤首国
·慈航法师《大乘起信论讲话》(上
·慈舟老法师《大乘起信论述记》(
·大乘起信论直解-卷下(憨山大师
·慈舟老法师《大乘起信论述记》(
·《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中(贤首国
·“起信三疏”之《海东疏》(元晓
·“起信三疏”之《慧远义疏》
·慈航法师《大乘起信论讲话》(下
  相关文章
·起信论疏笔削记(卷11-15)
·起信论疏笔削记(卷1-5)
·起信论疏笔削记(卷16-20)
·大乘起信论义记别记(贤首国师)
·《大乘起信论疏笔削记会阅》卷一
·《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下(贤首国
·《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中(贤首国
·《大乘起信论疏笔削记会阅》卷二
·《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上(贤首国
·《大乘起信论疏笔削记会阅》卷三
·大乘起信论直解-卷下(憨山大师
·《大乘起信论疏笔削记会阅》卷四
SLYJ.org专题资料站 | 蜀ICP备08004340号 | 站长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