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顶首楞严经》-经文、注解、开示、读诵-资料汇集  
若能转物,则同如来,身心圆明,不动道场。于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国土。
首页 | 《楞严经》原文 | 《楞严经咒》难字 | 《楞严经咒》读诵 | 古大德注疏 | 近现代注解 | 单章精义 | 相关经论 | 持诵修习 |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首楞严经》资料站首页古大德注疏交光法师.楞严正脉疏 → 文章内容
《楞严经正脉疏》卷40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2007-07-09  

大佛顶首楞严经正脉疏卷四十

(经文卷十之三)

明京都西湖沙门交光真鉴述 

蒲州万固沙门妙峰福登校

 

  丁二因请重明五阴起灭。分二。戊一蹑前请问。又三。己一领前请后。

  阿难即从座起。闻佛示诲。顶礼钦奉。忆持无失。于大众中。重复白佛。

  忆持无失者。于已说法不漏落乎毫发也。

  己二具陈三问。就分三。庚一问生起妄想。

  如佛所言五阴相中。五种虚妄为本想心。我等平常未蒙如来微细开示。

  指前每于终破妄原。各有所观妄想以为根本。今总举之以重问也。我等下。申罕闻以求细示也。盖闻之熟者可一举而便见。今由曾未蒙示。故乍闻未得其详也。

  庚二问灭除顿渐。

  又此五阴为并销除。为次第尽。

  并销者。五阴齐除也。次第者。五阴渐破也。

  庚三问阴界浅深。

  如是五重。诣何为界。

  浅深。即各阴边际也。后文自见。

  己三愿利现未

  惟愿如来发宣大慈。为此大众清明心目。以为末世一切众生作将来眼。

  发宣大慈者。于三问一一详示。大慈无倦也。下求开现未道眼可知。

  戊二酬请具答。分二。己一具答三问。就分三。庚一答生起妄想。又三。辛一标说妄想之由。又三。壬一推原生起元虚。又三。癸一明真本无阴。

  佛告阿难。精真妙明。本觉圆净。非留死生。及诸尘垢乃至虚空。

  精真者。纯真全体也。妙明者。惟有寂照双融也。名之以本觉者。拣非修成也。而特言其圆净者。即弥满清净也。非留下。即表中不容他也。亦即心经空中无色等义。死生。即界内分段也。尘垢。即界外涅槃也。所谓想相为尘。识情为垢也。乃至者。超多之词。如正报依报皆在其中。极于虚空。尽色边际矣。取要言之。但是本觉中元无五阴而已。盖界内分段即受想行之三阴。界外涅槃即识阴。依正等乃至虚空即色阴也。

  癸二表阴皆妄生。

  皆因妄想之所生起。

  皆字总蹑上死生尘垢乃至虚空。应以伏难起之。如云。既本觉中元无生死涅槃。乃至虚空等五阴实法。奈何即今众生宛然现有耶。答。此等皆但因于五种妄想次第生起而已。岂性真本有耶。当知此句正乃确答妄想生起。

  癸三喻妄生非实。

  斯元本觉妙明精真。妄以发生诸器世间。如演若多迷头认影。

  元字似是缘字之讹。作元颇无情味。若强释之。元者。总统也。盖总统前之真妄以为法说。起下喻说而已。言真本有而妄迷如失。如演若头本在而妄惊其失也。妄本空而误迷为有。如演若影非实而错认为真也。意表五阴从本虚妄不实矣。

  壬二判决倒计非是。又二。癸一直示二计俱妄。

  妄元无因。于妄想中立因缘性。迷因缘者称为自然。彼虚空性犹实幻生。因缘自然。皆是众生妄心计度。

  此中所以必斥二计者。良以五阴始从妄想而生。虽有恒无。终依倒计而住。虽无恒有。所谓从毕竟无成毕竟有。是故二计不忘。则五阴牢不可破矣。所以如来欲掘妄想之原。先斥所依之计也。初五句先以双举二计。妄元无因者。惟此一句是其实义也。于妄二句。明其迷无因而方立因缘也。迷因二句。又明其迷因缘而方说自然也。彼虚空下。例明二计皆妄也。盖虚空宛似不动不坏。犹是虚幻非真。何况二计本出众生颠倒分别。岂有真实义哉。

  癸二纵夺况显必妄。

  阿难。知妄所起。说妄因缘。若妄元无。说妄因缘元无所有。何况不知。推自然者。

  上科直断其妄。此显其所以为妄。而纵夺况显之间。仍见二计之妄有浅有深。首二句。纵许因缘也。言汝果能知妄起处。则许汝说因缘也。次三句。斥夺因缘非真也。若妄元无者。言妄若本无起处可得。则说因说缘本非实有而为不了义矣。以上先以纵夺因缘非真。何况下。方是况显自然愈妄之甚也。何况不知者。何况并因缘而亦未通达也。推自然者。复更违因缘而谬说自然。可谓迷执中之迷执矣。

  壬三结归故说妄想。

  是故如来与汝发明。五阴本因。同是妄想。

  承明我所以说五阴同是妄想者。一欲众生了见五阴真正本因而破除无难。二欲众生捐舍五阴遍执情计而达妄无惑矣。若约三性分之。则精真妙明。圆成本实也。皆因妄起。依他已虚也。二计俱非。遍计愈妄也。标说妄想之由已竟。

  辛二详示五重妄想。就分为五。壬一色阴妄想。分三。癸一示体因想。

  汝体先因父母想生。汝心非想。则不能来想中传命。

  色阴虽兼五根六尘。今图易显其与想相应。故且单就内身而言。先因父母想生者。以父母俱动染爱之想。而后有赤白二阴也。汝心非想则不能来者。言汝之父母染想虽具。而汝之中阴不作爱憎之想。亦不能来入胎中。是则全乘父母并己三想成就。而后结胎中命根。故曰想中传命也。

  癸二引喻详释。又二。子一双引二想。

  如我先言。心想醋味。口中涎生。心想登高。足心酸起。

  先言者。二卷想阴中言也。口涎足酸。全显虚想能感通实体也。

  子二辩显虚妄。

  悬崖不有。醋物未来。汝体必非虚妄通伦。口水如何因谈醋出。

  首二句。言二物但是空谈非是实有。汝体下。反言以显体乃妄伦也。言汝之身体若不与虚妄通为一类。空谈醋崖。而口水足酸何为妄出耶。

  癸三结妄想名。

  是故当知汝现色身。名为坚固第一妄想。

  坚固妄想者。言此想之体取著有力。固结而不可解也。如父母交遘染心。并己憎爱深心。其交固有力不待言矣。问。内根固然。若兼外器。何关三想。答。如前世界相续中。言坚明立碍。及与坚觉宝成等。亦坚固妄想也。

  壬二受阴妄想。分二。癸一转想成受。

  即此所说临高想心。能令汝形真受酸涩。

  首二句蹑前想阴亦即蹑前喻中临高虚想。次二句但取受酸涩处以为受阴。所谓转想成受也。而言真受者。意明想虽无实高险。而形乃受真酸涩。诸受皆可例知其妄。

  癸二推广结名。

  由因受生。能动色体。汝今现前顺益违损二现驱驰。名为虚明第二妄想。

  首二句牒前妄受动体。例下诸受皆是妄动。吴兴曰。汝今现前下。正示受想也。顺益即乐受。违损即苦受。合有非违非顺即不苦不乐受。但是文略耳。温陵曰。临高空想。而酸涩真发。违顺皆妄。而损益现驰。则受阴无体。虚有所明。故名虚明妄想。

  壬三想阴妄想。分为二。癸一身念相应。

  由汝念虑。使汝色身。身非念伦。汝身何因随念所使。种种取像。心生形取。与念相应。

  此科全举想阴之虚能使色阴之实。而虚实相应以见想阴之妄也。温陵曰。念虑。虚情也。色身。实质也。虚实不伦而能相使者。由想融之也。心生虚想。形取实物。心形异用而能相应者。由想通之也。

  癸二推广结名。

  寤即想心。寐为诸梦。则汝想念摇动妄情。名为融通第三妄想。

  寤想寐梦皆独头意识为体。故即想阴。而言摇动妄情者。显其皆非寂静真心也。温陵曰。寤寐摇变。使心随境。使境随心。皆融通妄想也。

  壬四行阴妄想。分三。癸一体迁不觉。

  化理不住。运运密移。甲长发生。气消容皱。日夜相代。曾无觉悟。

  此亦例前明虚妄行阴能迁实体也。首二句举行阴也。化理。犹言变化之性。即指行阴。以迁流为相。故曰不住。运运。犹言念念也。密移者。表其动之隐微也。庄子喻以夜壑负舟。正此密移之意。但彼谓造化。此言行阴也。次二句。正表能迁实体也。盖迁少至长。迁壮成老也。日夜相代。即刹那刹那不得停住也。曾无觉悟。言不能念念了知。正以见迁移之密也。

  癸二双诘是非。

  阿难。此若非汝。云何体迁。如必是真。汝何无觉。

  此字即指行阴。此若非汝者。言此迁流之行阴若果非汝心耶。云何体迁者。诘其何能迁变汝之实体耶。以见不非汝也。如必是真者。言此迁流之行阴。若果真汝心也。汝何不觉者。诘其何不念念觉知耶。以见不即汝也。非汝是汝二不可定。足知虚妄而非真矣。

  癸三推广结名。

  则汝诸行念念不停。名为幽隐第四妄想。

  幽隐者。固以迁流难知是非莫定为义。亦以前三覆藏非修莫见为相也。大抵受想行之三阴虽皆属心。而文中皆要显与色身通贯。受则能令色身领境。想则能驱使于身。行则能迁变乎体。又虽说三阴通贯色身。而实要显身为念伦。非真实有也。

  壬五识阴妄想。分四。癸一纵夺真妄。又二。子一约性纵真。

  又汝精明湛不摇处名恒常者。于身不出见闻觉知。若实精真。不容习妄。

  迷位识阴虽通收八识。而修断位中。前四阴尽无复粗浮迁动。更何论于前七。应知此惟目于第八也。故此首三句先用纵词牒定恒常。精明不摇。即指第八识也。纯一不杂而横竖洞照曰精明。所谓似一也。浮想已尽而迁扰俱停曰湛不摇。所谓似常也。名恒常者。正是牒定之词。言若即以此精明不摇之识为真常不变之性耶。于身下。纵其应不习妄也。于身不出见闻觉知者。益显经前所示根中之性。即是第八实体无疑矣。但前带妄显真。此则研真断妄也。若实精真不容习妄者。如云若实精金不应混沙也。习妄之事。下科方以见之也。

  子二验忆夺妄。

  何因汝等曾于昔年睹一奇物。经历年岁。忆忘俱无。于后忽然覆睹前异。记忆宛然。曾不遗失。则此精了湛不摇中。念念受熏。有何筹算。

  此但约记持多年不忘旧见为八识习妄之过。盖最初熏习虽由前六。而忆持不忘非前六所能。前六如聚敛之臣。第八似库藏之吏。第七同出纳之官。故知此论收执不忘惟约第八也。理实此识尚能忆持多劫无量种习次第成熟。岂止现生之多年乎。旧注不达滥收。前七。失旨甚矣。湛不摇中念念受熏者。言见物之后。虽似忘情置过。而实念念熏持。无有刹那间歇。如其不然。于后覆睹。岂能宛然现前耶。有何筹算者。言此方是验一物之不忘。而实持种之无量。积习以无边。故云尔也。

  癸二正申喻示。

  阿难。当知此湛非真。如急流水。望如恬静。流急不见。非是无流。若非想元。宁受妄习。

  急流水。须取无波平流之急水。望如恬静者。以其无波浪之参差。无飞湍之上下也。次二句。明其正因流急故不可见。非真无流也。尝对此水闲验其流。抛一草叶于其水面。草叶迅疾而去。方觉其流之最急。非无流也。故佛前验其记物。如抛草叶也。末二句。判定仍想元也。盖前想阴之尽但尽粗想。其实此阴仍是细想。所以仍受此妄习也。大抵究本惟一妄想。但粗而著者极于色阴。细而微者极于识阴也。

  癸三的指灭时。

  非汝六根互用合开。此之妄想无时得灭。

  此言识阴既非确实精真。犹属妄习。然则此妄何时而方灭耶。要须六根互用之时。根隔合开之后。此之妄想方以灭除也。但经用反言以显。故云若非根解入圆。此妄终无灭时也。盖互用合开。正当寂灭现前。获二殊胜。十信满心十住初心之际也。

  癸四推广结名。

  故汝现在见闻觉知。中串习几。则湛了内罔象虚无。第五颠倒细微精想。

  现在见闻觉知者。即就阿难现前六根中性一念不生之体。如佛前十番开显不动不灭等识精明元也。而言中串习几者。即睹物不忘。念念受熏也。湛了内。即精明湛然不摇之中也。罔象虚无者。谓其本是无明幻翳。似实而虚似有而无也。颠倒者。迷真执似也。细微者。陀那细识也。精想者。识精明元也。简异前想阴中瀑流粗想耳。详示五重妄想已竟。

  辛三总结妄想所成。

  阿难。是五受阴。五妄想成。

  温陵曰。五受阴亦曰五取蕴。由一念迷妄。受此取此以自蔽藏也。○承上总言由是观之。五阴虽浅深粗细不同。而要之皆妄想所成。悉非真心本有也。答生起妄想已竟。

  庚二答阴界浅深。

  汝今欲知因界浅深。惟色与空。是色边际。惟触及离。是受边际。惟记与忘。是想边际。惟灭与生。是行边际。湛入合湛。归识边际。

  阿难前第三问云。如是五重。诣何为界。佛今于第二答中答此问也。因界者。旧注以空色相因等义释之。颇无情谓。今考古训十八界。乃云界者因义。谓出生诸法。如地生物。而地为物因也。今五阴即界之开合。故名因界。但是阴之别名而已。浅深。即边际之浅深。历五阴而各有也。如色阴中有相为色。无相为空。若离诸色相而栖心空净。祖家谓之一色边。唯识谓为空一显色。是知尽色而不尽空。皆未出乎色阴边际。而一切空忍皆非究竟也。受阴中取著曰触。厌舍曰离。断诸取著而不忘厌舍。是犹住舍受之中。故佛于离幻之后。复教离离。是知尽触而不尽离。亦未出乎受阴边际。而一切背舍皆非究竟也。想阴中有念为记。无念为忘。除诸念而不忘无念。是仍住于静念之中。故佛言有念无念。同归迷闷。祖云。莫谓无心是道。无心犹隔一关。是知尽记而不尽忘。亦未出乎想阴边际。而一切无想皆非究竟也。行阴中以迷位散心粗行为生相。如二卷喻如瀑流者是也。以修位定心细行为灭相。如此卷喻如野马者是也。然此细行似灭非灭。仍是清扰细迁。如定中人不免爪生发长。足以验之。是知尽生而不尽灭。亦未出乎行阴边际。而一切灭定皆非究竟也。识阴中以有入为湛入。盖泯行流而没归识海。经云。性入元澄。一澄元习。如波澜灭。化为澄水。是也。以无入为合湛。经云。内外湛明。入无所入。是也。盖合字有不动之意。即流急不见其流也。然此合湛境界分剂非浅。良以始言湛入。特表行阴方消。识海初入。按位已当七信。齐于四果。而圆通正在闻所闻尽。终言合湛。更名识海久停。湛明净极。区宇渐启。将通未通。按位可当八九十信。而圆通应在后三结中。虽视湛入有加。居然仍在识境。咸不免于最细四相所迁。是知尽湛入而不尽合湛终未出乎识阴边际。所谓清光照眼。犹似迷家。而一切明白法身俱未究竟也。问。识阴尽时毕竟何位。答。入初住。证圆通也。经云。非汝六根互用合开。此之妄想无时得灭。是其明征也。问。此之识阴既惟第八。即是业识。而别经论皆谓无明生相等觉后心方尽。今言初住即尽。而后位依何住持耶。答。彼是渐教所谈。初住等觉尚隔天渊。岂遽说尽。此是圆顿之旨。经文明言从互用中顿超诸位。能入金刚干慧。非等觉后心而何。应知胜义中真胜义性。大不思议。不应以渐而难圆也。然以此总较因界之浅深者。若但知色为色而不知空亦是色者。知色界之浅者也。知空色之皆色者。知色界之深者也。如是乃至但知湛入为识而不知合湛亦识者。知识界之浅者也。知湛入合湛皆识者。知识界之深者也。是则发挥五重妄想。可谓极尽其境界矣。

  庚三答灭除顿渐。阿难前第二问云。又此五阴为并消除。为次第尽。故如来今于第三答中。答此问也。分为三。辛一生灭次第。

  此五阴元。重叠生起。生因识有。灭从色除。

  此五阴生灭次第。即六根结解次第。将明五阴虽顿悟而须渐修。故先陈五阴生起灭除本有两重次第。岂得并消除哉。元。本也。重叠生起。言本由积垒。非顿成也。孤山曰。约生则由内造外。从细至粗。如著衣也。故迷理有识。乃至有色。约灭则由外至内。从粗至细。如脱衣也。故悟理色尽乃至识尽。

  辛二顿渐始终。

  理则顿悟。乘悟并消。事非顿除。因次第尽。

  上科双举生灭二种次第。此则单陈灭除次第。而仍兼始悟则无次第。而终修须次第也。其言理则顿悟者。理。谓妄理。顿悟。谓了达五阴惟一妄想。妄则本空。一念悟彻。焉有次第。乘悟并消者。即销其亿劫颠倒之想也。如暗夜惊杌为鬼。奔驰荒越。一旦被人说破。鬼想全消。事非顿除者。事。谓破除修断之事。非顿除者。言不能一时俱除也。因次第尽者。要须历五阴次第而渐除之也。如鬼想虽以全消。驰途岂能遽返。要须历返前途。方归旧处矣。总是顿悟渐修之意而已。

  辛三责忘前教。

  我已示汝劫波巾结。何所不明。再此询问。

  已示巾结者。即五卷佛取劫波罗天所献华巾。绾结以示伦次之文。何所不明者。言前法喻昭然。无不明了。汝当即彼悟此。方为善领佛诲。何乃忽略于彼而再问于此哉。研究斯责。则的知前观音解六结而入圆通。全同此处破五阴而入初住。但法数前六此五。开合参差。难以细对。略作两节粗分摄之。从色空乃至湛入摄前三结。惟合湛二字摄后三结。旧解误以六根为六结。而不达一根分具六结。今解既已不从。故此处旧注中横竖之辩皆无用矣。具答三问已竟。

  己二结劝传示。

  汝应将此妄想根元。心得开通。传示将来末法之中诸修行者。令识虚妄。深厌自生。知有涅槃。不恋三界。

  开通者。于一一阴皆了达其根元。全是妄想。非性实有矣。此教其自利也。传示下。劝其利他也。令识虚妄者。令其达阴妄本空。如己无二也。深厌自生者。自之一字有二意。一者自然意。谓既达全妄。则深切厌离之志自然生发矣。二者自己意。谓既悟五阴元无。便发深心。厌此皆由自己妄生。还须自力灭除。末二句。言便知自性本有无盖覆无集聚常乐我净之果性。不复更恋三界生死有漏因果矣。盖厌恋相反。既厌而岂复恋哉。自谈七趣以至于此。名超有出魔周。正宗分一大科已竟。

  甲三流通分。此于法华既为一辙。法华较显经功。流通劝赞之文。品品有之。至后流通大分仍延数品。而斯经流通之文何甚少耶。答。此与法华同一辙者。义理分剂同也。至于流通多少。略以二义推之。一者疑信差别故。法华废立之初。疑深信浅。故洗荡疑情为详。而发挥理行为略。如知见实相等。但标名字而已。而顾重重较赞劝通者。意在决了滞疑。且令信受也。此经开显之久。疑消信定。故发挥理行为详。而洗荡不信为略。如知见实相等。详确搜扬。竭尽不已。而不多劝通者。知其领受易也。二者以约该博故。盖流通之文虽比法华为约实以约辞而收博义。非真缺略。由佛语微妙故。该博入文自见。分为二。乙一极显经功。又分二。丙一开二利而况显福报。盖举少示以况显广示也。又二。丁一举利他况显。又二科。戊一举多功较定。又二。己一如来举功令较。

  阿难。若复有人。遍满十方所有虚空。盈满七宝。持以奉上微尘诸佛。承事供养。心无虚度。于意云何。是人以此施佛因缘得福多不。

  此中据佛所举财田各极其盛。盖十方虚空本无边量。满空七宝岂有量耶。若是。则一阎浮遍世界皆不足论。凡称财胜者。纵重垒其词。终不能过于斯矣。法界微尘本自无尽。尘数诸佛岂有尽耶。若此则三四五佛。百千万亿皆未可比。凡称扬田胜者。纵增崇其语。终不加于是矣。承事供养者。即以盈空之宝承供也。心无虚度者。即于微尘诸佛一一无遗也。是人下令其较量也。然较量且从获福。以灭罪尚未及言故也。

  己二阿难较定无量。

  阿难答言。虚空无尽。珍宝无边。昔有众生施佛七钱。舍身犹获转轮王位。况复现前虚空既穷。佛土充遍。皆施珍宝。穷劫思议。尚不能及。是福云何更有边际。

  首二句单以牒言财胜。昔有下。双以况显财田俱胜。盖以七钱而施一佛。财田俱劣也。而犹得转轮胜报。况显遍空佛土。即田胜也。皆施珍宝。即财胜也。穷劫下。决其获福不思议而无边际也。

  戊二况显经功超越。当知况显之意全在言外。分为三。己一示诚言起信。

  佛告阿难。诸佛如来。语无虚妄。

  此因向下弘经之功至少。而灭罪获福至多。恐难信及。故此先明佛无不实不真之语。令当谛信之也。

  己二明灭罪往生。又三。庚一极言恶因恶果。

  若复有人。身具四重十波罗夷。瞬息即经此方他方阿鼻地狱。乃至穷尽十方无间。靡不经历。

  若复有人者。设言有此一人也。四重即杀盗淫妄。十波罗夷或即十恶。未见的据。然波罗夷五篇第一。义当极恶。集云。三意释之。一退没。二不共住。三堕落。亦译名弃。五刑如斩。按下恶报。极重则此四重十恶应必集至无边。此上恶因。向下恶果。瞬息即经者。言临堕至近也。阿鼻即五无间狱之至重也。穷尽十方皆经历者。狱之至多也。

  庚二略举暂尔弘经。

  能以一念将此法门。于末劫中开示末学。

  能念之人。即前临堕狱者。一念者。暂时发心也。此法门。须确指大定圆通超出深入之一门也。末劫者。圣远魔强之日也。末学者。难进易退之人也。须知弘经既惟一念。经必非多。所谓四句偈等。人必非众。所谓窃为一人等也。

  庚三因之离苦得乐。

  是人罪障应念消灭。变其所受地狱苦因。成安乐国。

  罪障。即上最重最多之恶报。应念。即应弘经之一念。消灭者。如星火之爇积草。无有不灰烬者矣。变其下。更言不但只消罪业。仍以转见乐邦而往生其中。夫一念微功。而能离极苦以生极乐者。良以应观法界一切惟心。实华严破狱之偈。而斯经圆彰法界。极显惟心。一念持此。是以能令无量阿鼻随处灭尽。难思乐土当处发生。然须自信。方以克功。自信不及。深孤妙利。痛哉。

  己三明获福胜前。

  得福超越前之施人。百倍千倍。千万亿倍。如是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言不但离苦得乐。仍当获福无量。超胜无比。而言超前施人者。即超前以虚空刹宝供尘数诸佛之人也。其超越之数。不但一倍。二倍。盖百千万亿倍。乃至算喻不及也。正以斯经开如来秘密之宝藏。获本然周遍之家珍。成尘刹互融之佛果。故非财施之多。执相之供。有为之果。所能及矣。问。全经虽有是功。一念岂能尽义。遽灭多愆。而顿膺广福。胡不为滥赏乎。答。圆融不思议境智。刹尘齐量。而念劫相收。岂以大小短长情量而测之哉。宜深忍乐佛言。勿自疑阻于本真之妙利也。又复应知言外况显之意此处当明。盖极重罪人一念弘经。尚能灭罪获福如此。何况轻罪无罪。乃至有福多福之人。弘经果报殊胜可知。一念尚能如此。何况久弘。乃至尽形。一句一偈尚能如此。何况一卷半部。乃至全经。窃谓一人尚能如此。何况多人。乃至在大众中广为人说。其果报殊胜益可知矣。举利他况显已竟。

  丁。二举自利况显。

  阿难。若有众生。能诵此经。能持此咒。如我广说。穷劫不尽。

  诵经。持显文也。持咒。诵密经也。如我广说者。谓以佛八音四辩。称扬斯人灭如上罪。获如上福。穷尽劫数尚不能尽。应知此中亦具有言外况显之意。良以诵经持咒方得闻慧。其功其报已至佛说不尽。何况进于思修。如解义。习定。作观。反闻自性。乃至达于六度万行。其功其报益不可尽说之矣。问。广如上说。而更加穷劫不尽。岂自利反胜于利他耶。答。互影略耳。前详较量超越。要之由经胜妙。故使二利均之超胜无比。均之演说不尽矣。开二利而况显胜报已竟。

  丙。二合二利而深许极果。

  依我教言。如教行道。直成菩提。无复魔业。

  此科双承上二利而合言之。依教行道。即谓遵佛。以此法门自利利他。方为如教行道。良由斯经元以具足二利。而况无上菩提。必须二利圆满方为证极故也。直成菩提者。从初发心以至成佛。中间更无诸委曲相。如水赴壑。似箭穿空。更无留难。固非如小乘化城之中止。亦非如渐教历证之迟延。所谓不历僧祇一超直入者也。末句略出其由。盖中间凡有退屈纡回。皆因魔业肆扰。斯经显密加持。永无魔障。所以直成菩提。更无留滞也。是则此之流通。据文无几。而研究辞旨。虽重篇累帙亦不能过。岂非以约收博。无所遗余。所谓我为法王。于法自在。信不诬矣。极显经功已竟。

  乙。二结众法喜。

  佛说此经已。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及诸他方菩萨二乘。圣仙童子并初发心大力鬼神。皆大欢喜。作礼而去。

  此科与序分相为首尾。皆经家所设。首句并结正宗流通。以二皆佛说故也。比丘下。先列欢喜之众。然此与序分列众各有所兼。故分二分。前兼叹德时会。故为序分列众。此兼欢喜礼散。故为流通列众。且序分列众虽详而缺。此科列众虽略而全。请别详略缺全之相。如此科首列四众。而序分但列比丘。是缺三众也。次略陈八部。辞虽略而具显八部之相。序分则尽缺焉。次标菩萨。次标二乘。皆总略而未如序分之别而详也。后加圣仙力神二众。非但序分缺之。诸经未多见也。然于仙而特加圣童者。明其虽居仙趣。而修行内教三乘圣道以希童真妙果。所以拣余仙众也。于鬼神特加发心大力者。表其建志护法。而具大神通。力洞无畏。所以拣暴恶及羸劣者也。此之二众。皆能弘护流通。八部收之未尽。故增列之。末二句正结法喜谢辞。大欢喜者。既闻正宗而获本妙圆心。复闻流通而知究竟弘益。近无堕恶之忧。远有证真之望。非同人天三乘微利。得大饶益。故庆非常。大欢喜也。去者。归也。各离随相法会。各归自心不动道场。或修习或弘通。非如世人离法会而遂成散乱也。

  大佛顶首楞严经正脉疏卷四十

  刊楞严正脉后跋

  予寓上党制斯疏时。妙峰澄印辈数子。清誉振于寰宇。著作流于海内。心祈稿成。得一证明。足验乎不乖圣意。但虑其值之不偶。稿将半。妙峰忽至潞。已甚异之。将往拜。师已及门。一见。即倾倒肺腑。如三生好。咨其来意。曰。铸万固塔顶耳。予曰。兹有佛顶。当呈似君。即出其稿。再拜请证。师亦拜受。读未竟。惊曰。当代僧英指摘旧解。若易梁柱然。兹如革故鼎新。大翻昔案。非细事也。已领其概。未尽其详。乞携归旅寓。一研味之。予唯唯别去。次日往答拜。师乃稽首谢曰。昨披妙注。抵暮彻晓。不能释手。新意叠现。闻所未闻。楞严本旨如日初出。非诸圣冥加决不至此。愿师专志速成。恐时不逮。刊刻之事。某甲效劳。予承斯证许。亦稽首谢之。私念此或圣心允若。何遇之奇而获证之早耶。别日。师复谆谆。予感时光不逮之警。日夕孜孜。复三载而稿完。岁逼除。师又忽至。庆慰无量。请稿如蒲。予谓非躬理之不可。容缓图之。元日后复别去。仲春。予遂有五顶饭僧之行。转至芦芽华严寺过夏。寺亦师所建也。冬寓于汾。次春复应台山之请。说观经疏钞。夏游云中。留西严寺讲楞严。值妙师应宣城之招。过西严。促予归蒲。事亦甚奇。予乃继行。仲冬始达万固。承师厚遇种种。次年二月一日。命工就刊。王公大人莫不与力。师复吹嘘于邻郡。及上谷。乃至自鬻所乘以足之。是以周岁而毕。夫经疏科释过四十万言。而速成如此。固不无默相之者。而师之法眼道力所愿成就尤不可测。其亦多生有大因缘于是经。而鉴蒙翊助非兹一世也。否则安能不期而至。而缘之辏际如是乎。因纪颠末。以见法有所证。功有所归焉。时万历庚子八月望日沙门真鉴谨跋。

  不肖梃育斯叔世。宿性庸愚。虽嗜道真。恨乏指授。此生何幸。值我王兄殿下研精贝典。洞烛玄微。深荷磨砻。仅通一线。稔闻交光尊师潞阳挂锡。改注楞严。梃数数神交。愿祈亲炙。戊戌岁。妙峰师约师过万固刻楞严新疏。梃谒之。领诲无量。次春。师讲华严悬谈。梃侍坐与闻。不啻拨云睹日。出井观天。顿觉身心扩周法界。踰年。新疏工竣。荷师颁示。焚香披阅。始知识心为无量障源。根性即真心实体。反闻乃无功用道。舍障源则妄尽。见实体则心安。用无功则顿入。华严固无尽宝藏。斯经其入华严之捷迳矣乎。法乳汪洋。粉躯莫报。芜言谬赘。敢告同心。

  时万历庚子中秋日持菩萨戒门下弟子体玄子朱俊梃和南谨跋。


上一篇:《楞严经正脉疏》卷39   下一篇:《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经文
[收藏] [推荐] [评论(0条)] [返回顶部]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 南无十方三世一切佛菩萨
  热点文章
·关于《正脉疏》之特别说明
·《楞严经正脉疏》卷1
·《楞严经正脉疏》卷4
·《楞严经正脉疏》卷5
·《楞严经正脉疏》卷7
·《楞严经正脉疏》卷6
·《楞严经正脉疏》卷11
·《楞严经正脉疏》卷8
·《楞严经正脉疏》卷10
·《楞严经正脉疏》卷9
·《楞严经正脉疏》卷15
·《楞严经正脉疏》卷25
  相关文章
·《楞严经正脉疏》卷39
·《楞严经正脉疏》卷38
·《楞严经正脉疏》卷37
·《楞严经正脉疏》卷37
·《楞严经正脉疏》卷36
·《楞严经正脉疏》卷35
·《楞严经正脉疏》卷34
·《楞严经正脉疏》卷33
·《楞严经正脉疏》卷32
·《楞严经正脉疏》卷31
·《楞严经正脉疏》卷30
·《楞严经正脉疏》卷29
SLYJ.org专题资料站 | 蜀ICP备08004340号 | 站长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