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卍新纂续藏经 No. 1177 角虎集

  寿昌无明慧经禅师(嗣廪山忠禅师)
  
  师。讳慧经。号无明。抚州崇仁裴氏子。母初产难。祖父诵金刚经。遂得娩。因名慧经。颖异不群。形仪苍古。若逸鹤凌空。天性澹然。无所嗜好。九岁入乡校。便问浩然之气。师异之。居恒无意于人间世者。年十七遂弃笔砚。慨然有向道志。偶入居士舍。见案头金刚经。阅辄终卷。如获故物。士奇之。由此断荤酒。决出世志。时蕴空禅师。说法廪山。遂往依之。执劳三载。不违师训。尝疑金刚经四句偈。一日见传大师颂曰。若论四句偈。应当不离身。师不觉洒然。有遍界放光明之句。偶阅大藏一览。至宗眼品。始知有教外别传之旨。至于五宗差别。窃又疑之。迷闷八个月。愚愚若鲁。人以患痴。久之有省。于是。切有参究志。遂辞廪山。至峨峰深处。诛茅以居。誓不发明大事。决不出此山。三年人无知者。因阅传灯。有僧问兴善。如何是道。善曰。大好山。师于是。疑情顿发。至忘寝食。一日。因搬石坚不能动。极力一推。豁然大悟。冲口说偈曰。欲参无上菩提道。急急疏通大好山。知道始知山不好。翻身跳出祖师关。归呈廪山。山为印证。后住寿昌。亲自开田。日供三百众。暮归即说法要。末后预知时。乃诫曰。古人护惜常住。犹如命根。老僧不惜身命。为安常住。吾自此不复砌石矣。手书遍辞远近道侣。勉以叩己真参。遂端坐而化。憨山谓。师峻节孤风。诚足以起末俗。至其精进忍力。当求之于古人。虽影不出山。而声光远及。果言不谬也。师示曰。学佛道者。第一不得住学地。要行到佛祖田地始得。故善财参一百余城。但言我先发菩提心。云何教我学菩萨道。如云无有一法可得。名菩提心。从上诸祖所得。岂有少法可得也。故僧问九峰虔曰。祖祖相传。复传何事。峰曰。释迦悭。迦叶富。僧问。如何是释迦悭。峰曰。无物与人。僧曰。如何是迦叶富。峰曰。国内孟尝君。僧曰。毕竟传底事作么。峰曰。百岁老人分夜灯。你仔细看。是有学是无学。虽然如是。直是行到。方知有此事。但行不学。十有九到。但学不行。十无一到。学行两全。十修十到。故释迦六年苦行。达磨九年面壁。马祖二十年不开口。赵州八十岁犹行脚。古今得此旨者。笔言难尽。一个个都是实行上。做一时打破漆桶。自然头头上合。物物上明。古今用不尽底。到手了也。要用时。果如贫婆[打-丁+婪]草。随手拈来。不行但学。纵在三藏腹中穿下过。千七百则透将来。及乎定业到时。未免一场热闹。想无别念。只是啊?。然定业者何。即是无始熟用之境也。虽知此咎。尽力扫除。愈加纷杂。行力不久。虽然进修。又不知不觉。
  打合混作一块去也。若要定业冤家散去。第一不得打埋他。但把个敌生死的话头。顿在面前必然。胡思洞里。这些闲神。野鬼妖狐。怪类魔众。都近不得也。昔槃特伽尊者。曾持扫帚二十年。生死心破。证无生忍。安有尽力行持者。而不瞥地耶。切莫恣肄言易。山僧三十年来。着实力行。尚自走作。何况不下死工夫。得成就哉。故汾阳云。古人二三十年。方才成办。况乎今时。予每向人前。不敢言易。不是用实力。曾觑破古人巴鼻。安敢说这个话。定不是饶舌瞒人。瞒人之罪。定非轻也。众等若肯发心。从善财本分上用底。诸师话头上做将去。愤然一念。弗计远近年月。管取有日。如云开见月。大地光辉。就解向佛。未行到处。把关下寨。拦挡野狐。拣辨是非。入平等际。却不被六师牵入社火队。诱坏后昆。污渎先圣。真师子儿。一拨便转。决择种性。若非饮光别传印子上的。纵是足踏莲花。头垂宝盖。辩若悬河。横身宇宙。一定当面便吐。何则。只要选取一个。定乾坤底手段。没渣滓的心肠。扶振宗风。作将来眼。佛法千生莫遇。祖道万世难逢。某幸缘一遇。如获无孔铁锤。身心迷闷有年。忽于大好山过。如得至宝。忻跃未已。迨至今时。用度不尽。伏冀当来好心珍重。师常净土法门示人。念佛偈曰。
  念佛人要心净  净心念佛净心听
  心即佛兮佛即心  成佛无非心净定
  念佛人要殷勤  净念相继佛先成
  佛心充满于法界  一念无差最上乘
  心念佛绝狐疑  狐疑净尽即菩提
  念念不生无系累  十方三界普光辉
  念即佛佛即念  万法归一生灵焰
  灵焰光中发异苗  自然不落诸方便
  念佛心即净土  净心诸佛依中住
  念佛心胜万缘空  空心早上无生路
  念佛人要心正  正心一似玻璃镜
  十方明净物难逃  万象森罗心地印
  念佛人要真切  切心念佛狂心歇
  歇却狂心佛现前  光辉一似澄潭月
  波澜浩荡不相干  圣凡示现离生灭
  念佛心听时节  时节到时心自悦
  似遭网打破大散关  如失珠抒教黄河竭
  见有是利不思议  非为饶舌为君说
  念佛心须猛究  直下念中追本有
  非因念佛得成佛  佛性亘然长不朽
  剔起眉毛须自看  瞥然亲自忘前咎
  念佛人有因由  信心不与法为俦
  参禅讲解全不顾  直下心明始便休
  露地牛耕翻大地  漫天网收摄貔貅
  生擒活捉威天下  越祖超宗异路头
  普劝念佛参禅者  莫把家亲当怨仇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

  福州鼓山永觉元贤禅师(嗣寿昌经禅师)
  
  师。建宁蔡氏子。为庠生时。读书山刹。偶闻僧偈思出尘。参寿昌于董岩。呈南泉斩猫颂。昌曰。此事。不可于一机一境上取。则须是百匝千重。垂手直过。尚当遇人。所谓身虽已在清霄外。犹更将身入众藏。是参学眼也。因勉看云门干屎橛。年四十弃家。依寿昌落发。一日遇昌田中。归逆问曰。如何是清净光明身。昌振衣而立。师曰。秪此更别有。昌拂衣便行。师入方丈礼拜。不及启口。昌连打三棒曰。向后不得草草。作礼而退。师偶闻僧诵曰。诸佛罄欬。俱共弹指。乃彻见寿昌用处。有偈曰。金鸡啄破碧琉璃。万歇千休秪自知。稳卧片帆天正朗。前山无复雨鸠啼。住鼓山。犹信六字弥陀。为末法津梁。乃宗云栖。撮念佛旨要。以示众。
  
  一净土教源
  
  昔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说种种法。普逗群机。不过去其习气之秽。以还我本来之净而已。但机既不一。教亦千殊。求其修持最易。入道最稳。收功最速者。则莫如净土一门也。净土者何。谓。太虚空中。国土森列。有净有秽。众生心净则生净土。心浊则生浊土。生浊土。则障累日深。善法难成。生净土。则障累日蠲。善法易就。故学道之士。必须拣其净秽。即净土之中。亦有种种差别。其最为殊胜者。则西方极乐世界也。此世界。乃阿弥陀佛无量愿力。无量功德之所成就故。其功德庄严。大非诸方之所能拟。其中有事有理。修者不应偏废。何谓事。经中所列净土一切事相。是也。何谓理。了知一切事相不出一心。是也。虽曰唯心净土。而不妨有极乐世界。以世界即一心之所现也。虽曰本性弥陀。而不妨有极乐教主。以教主即本性之所成也。虽寂然无生。而不妨炽然有生。以往生而本自无生也。高明之士。多乐于谈理。而诋笑事行。中下之流。多执于事行。而迷昧实理。全不知理无事外之理。事乃理中之事。执理而废事。反有落空之祸。执事而迷理。犹有往生之益。岂可慕空谈而受实祸哉。
  
  二念佛正信
  
  修此法门。首要正信。三世诸佛诸大菩萨。以及历代祖师。并由此信而后能入。若无此信。则迟疑而不决定。虚浮而不真实。毋论其不肯修习。即肯修习。而若有若无。或作或辍。无斩钉截铁之能。无射石没羽之意。岂能成就。此希有功德哉。盖缘我等凡夫心暗识劣。束于近习。不能知远大之域。幽微之境。才见非常之事。便疑而不敢信。所以凡夫秪当确遵佛言。佛以大慈悲心大智慧心。说诚实语。绝无虚诳。佛言不信。何言可信乎。所信佛言。凡有二门。一信其理。二信其事。信其理者。信我心便是净土。我性便是弥陀也。信其事者。信西方果有净土。西方果有弥陀也。虽有其理。而全理成事。如海印之能现万象。虽有其事。而全事是理。如万象之不离海印。亦一亦二。非一非二。如是信解。名为正信。如信理而不信事。信事而不信理。是谓偏信。非正信也行人若未得如是正信。必须博问先知。广考经论。则群疑自然冰释。正信自然现前。方能发起大愿。策起大行。直取菩提。不在身后矣。有等。天资高妙。才看经论。便谓渠得正信。却被习累牵倒。不能转动一步。不知此但浮解。非为正信也。如信虎能噬人。岂敢轻撄。如信鸩能毒人。岂敢轻尝。今甘遭噬毒之祸。而不之悔。则不信孰甚焉。倘是特达丈夫。便请从兹放下。
  
  三念佛正行
  
  净业行人。既具正信。当修正行。依真歇云。将这句佛。当个话头。二六时中。直下提撕。不以有心念。不以无心念。不以亦有亦无心念。不以非有非无心念。前后际断。一念不生。不涉阶梯。超登佛地。此理持也。若事持者。专其志一其虑。秪将一句弥陀佛。靠着如一座须弥山相似。摇撼不动。朝也如是念。暮也如是念。行也如是念。坐也如是念。应缘接物。也如是念。纵遇顺逆境界。也如是念。净念相继。自得心开。与前理持者。未尝少异。若未得心开。临命终时。定生彼国。亦非中下之品矣。如或力量不及。工夫未纯。必须随力修习。或晨昏礼念。或清晨十念。积功累德。渐培善果。要在信愿坚固。临终必获往生。但品位稍卑。见佛稍迟矣。然似榜末登第。要亦不恶也。
  
  四兼修众福
  
  净业行人。专念阿弥陀佛名号。必须广修诸福。以为之助。观无量寿经云。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皈。足具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此三种业。三世诸佛净业正因。肇法师云。有为虽伪。弃之则佛道难成。无为虽真。执之则慧性不朗。汝今欲修念佛三昧求生净土。速成佛果菩提者。须是专以念佛为正行。更以福德为兼修。晨夕。常勤供养三宝。礼拜忏悔。布施持戒。洁白三业。增修净缘。所修一切善根。悉皆回向净土。成就念佛功德。可谓顺水行船。更加橹桌矣。
  
  五念佛正愿
  
  慈照导师云。有行无愿。其行必孤。有愿无行。其愿必虚。行愿双资。方登宝地。故凡念佛者。必发正愿。正愿者。非愿人天福报也。非愿权乘小果也。非愿我一人得生净土得证菩提也。乃是愿一切众生。同生净土。同证菩提也。此愿一发。即能具无量功德。能消无量业垢。能破无量魔网。永为成佛真种。即所谓菩提心也。故行人。宜日日如是发。时时如是发。愿力坚固。无有变异。则一切万善悉成。净土正因。菩提妙行矣。又何虑其不往生乎。
  
  六临终正念
  
  净业之功。虽积于平日。而临终最后一念。最为紧要。盖以生净生秽。入圣入凡。唯此一念。为之转移也。每见念佛之人。寻常俱说求生净土。及临命终时。多无正念。或贪生怕死。恋此皮囊。或目顾妻儿。难忍分别。或系缀家财。放舍不下。或因境界不顺。抱恨而终。或因病苦逼迫。饮痛而去。既失正念。甘从沦堕。我今劝。行人到此。秪要谛信经文。坚凝正念。百般放下。念佛待尽。呜呼。死门事大。顷刻来生。一念差错。历劫受苦。可不慎哉。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

  绍兴云门湛然圆澄禅师(嗣大觉念禅师)
  
  师。会稽夏氏子。母梦僧而娠。长而亲没。窭甚。充邮卒。因错投公牒被摄。惧辱走投隐峰。峰示念佛是谁。三日夜有省。遂往天荒山妙峰和尚处剃发。偶闻僧论傅大士法身偈。便能记持经书。解一切义理。寻往云栖受具。返即掩关宝林。因忆干峰举一不得举二话。乃大发明。颂曰。举一举二别端倪。个里元无是与非。雪曲调高人会少。独许韶阳和得齐。二老何曾动舌。诸方浪自攒眉。拟议鹞过新罗。刻舟求剑元迷。诣云栖栖。举高峰海底泥牛话。师推出傍僧曰。大众证明。栖颔之。又火浴僧回。栖问。亡僧迁化后。向甚么处去。师出曰。谢和尚挂念。栖休去。慈舟念禅师。自北京来说法止风涂。师以所悟求证呈偈。相印可。遂定师资之礼焉。开法云门广孝。上堂。云门扇子??跳。今日拈来好笑。云何露柱怀胎生个儿子。高叫大众。且道。是何音响。还有人知消息么。若无人知山僧代通去也。作哇哇声曰。诸人若还解笑。一切不曾欠少。若欲更问。如何驴年去也。未了众中还有问话的么。若有出来秪要打草惊蛇。僧才出。师曰。真是一场业地。捉拄杖下座。师平生。勤修净业。作。
  念佛歌云
  百行无如念佛好  念佛之人少烦恼
  忙闲不废用工夫  他日免受阎王考
  行也念住也念  行住之中着方便
  法法头头本现成  何须更问娘生面
  坐也念卧也念  散乱昏沉打一片
  圆净明珠照大千  此界他方都踏遍
  极乐国去不遥  目前一念可顿超
  落华流水演真谛  有情妄谓隔云霄
  七重树宝间错  琉璃为地黄金阁
  香风吹体适温和  饭食讫已作天乐
  我将极乐比娑婆  娑婆世界有八苦
  世人不信听我宣  一一为君从头数
  一生二老三多病  爱别离兮不长命
  冤憎会兮人怎逃  求不得兮五阴盛
  此之八苦亘古今  欲免除是悟无生
  不尔饶住非非想  那能逃得死生侵
  我将娑婆比极乐  二者相较真不若
  此土事事属无常  彼方法法皆正觉
  九品莲黄金台  旷劫弥陀发愿来
  若有众生称我字  一念花中长圣胎
  生极乐无他方  弥陀切勿论闲忙
  工夫纯熟心花发  大地山河尽放光
  念佛好须及早  勿使光阴暗弃了
  屈指低头论古今  英雄多少埋青草
  君不见王龙舒  一生劝人念阿弥
  临终立化显灵验  笔尖头上现神珠
  又不见荆夫人  时同婢妾诵真经
  身虽未出娑婆界  上品莲华标姓名
  
  角虎集上卷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

  角虎集卷下
  
  
  广信博山无异元来禅师(嗣寿昌经禅师)
  
  师。舒城沙氏子。生而白衣重包。荤血酒浆。不入于口。十六游金陵。听讲法华。喟然叹曰。求之在我。岂可循文逐句哉。遂礼五台静庵剃发。参寿昌数载。后居一室。闻护法神倒地。不觉心开。呈偈曰。玉山诱一言。心恢语路绝。几多玄解会。如沸汤浇雪。没巴鼻金针。好因缘时节。梅蕊绽枯枝。桃花开九月。触目如休辩。别。急水滩头抛探篙。溺杀无限英雄客。昌额之。遂记莂师禅净双修。每示众云。单提一句弥陀。当以信行愿为资粮。信得自心有成佛底种子。信有净土可生。信我将来必定见佛。毕竟成佛也。行者念念无间。如人行路直至。到家乃可。愿则愿自己生净土。更愿尽大地人。同生净土耳。
  行人。念佛正当发愿往生。不可接目前净土。大方之家。安可滞一隅。谓之心净土净。正所谓乘大海。认浮沤为全潮者。不亦迷乎。云栖师翁云。执事而背理。类蒙童读古圣之书。执理而背事。比贫士获豪家之劵。夫蒙童读书。虽不解义。而终有开晓之时。贫士获劵。纵堆积如山。终无管业之理。果将一句弥陀。念教不念自。念究竟到一心不乱。则惟心之理。不言可喻。又何妨发愿往生乎。达惟心之境。终日生。而不妨无生。终日无生。而不妨往生也。又何况念空真空。生彻无生乎。
  
  广信瀛山雪关智訚禅师(嗣博山来禅师)
  
  师。上饶傅氏子。八岁辞寡母。依景德传公出家。传。矜师体羸。教以顶礼观音大士。忽梦手摩其顶。肢骨渐强。泛览群书。
<A href="http://www2.fodian.net/BaoKu/qzpic/[img][/img]http://www2.fodian.net/BaoKu/qzpic/<img%20%20src=">">然意解。一日。见坛经火烧海底句。疑之参博山。默究船子藏身公案。偶见槽厂拽磨。忽然磨鼻拽脱。遂有省。呈偈曰。直下相逢处。由来绝覆藏。舌头元是肉。嚼破也无妨。山可之。余集生居士。问永明禅净四料拣余即不问。如有禅有净土。为当参学。事毕旋取西方。为复直下单提。潜续净念。就中不无抗互在。请和尚。特为现前净众。放开一线道。
  师答云。永明大师。深悯此事。垂手拯拔。使知真禅宗。即是真净土。惟心之外无别佛。真净土即是真禅宗。惟佛之外无别心。以心佛不可岐。而二之。禅净不可离而异之。故拣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当来作佛祖。苟见真虎。似不必有角。亦能噬人。苟悟真禅。似不必修净。亦能成佛。然虎既狞。而复有角。虎愈雄威。禅既通。而兼有净。禅愈发明。以沉空守寂之枯禅。不若提醒念佛。亦得三昧故。复拣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以靠实踏稳之净土。远胜狂解失心。何关正悟。故复拣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其无禅无净。原是毛道凡夫。既永无开悟之机。复迷却往生之路。宜其苦受在紩床铜柱之间。自取轮回。佛亦难救。故佛辟净土一门。圆收广摄。苟具信行愿三种。则虽不悟惟心不见真佛。若肯持名念佛。所谓才称宝号。即投种于莲胎。一发信心。便标名于金地。以戒善虽享天宫之福乐。下品亦能胜其人。以蜎蠕虽堕飞走之微躯。佛光亦能触其类。临终十念。旃陀罗带业往生。舌吐莲华。鹦鹉鸟。立亡奇特。是知念佛普被三根。圣凡齐游四土。漫天布网捞捷。大地群灵。苦海驾桥。度尽有缘种类。永明往矣。谁作梯航。余谓。云栖大师。悲心智广。乘愿再来。禅净互融为一贯。宗教博综为圆乘。昔金华宋景濂学士。悟前身为半塘书经长老即寿师。脱胎应现。然则二百余年以来。永明老人。安得久潜化迹。倦于津梁。而径篾闻其影响乎。今观弥陀疏钞。博采广罗。抽宗镜之精华。酿成美味。换禅门之格调。振起莲宗。所谓滔天之际。尚作慈舟。大夜方沉。犹为宝炬。此永明而遁入云栖。藏真禅于净土。移少室于东林。非具眼者。曷能辨其来繇知其作略。可谓野色更无山隔断。天光直与水相通。佛不云乎。制之一处。无事不办。此可证也。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

  杭州径山觉浪道盛禅师(嗣东苑镜禅师)
  
  师。建宁张氏子。十九岁见大父归寂。自疑曰。这一点灵明。向甚么处去。一日闻猫叫。有省。遂往瑞岩剃落。参博山于董岩受具。是冬。谒东苑。苑细究其生平参证处。及征诘五家门堂差别之旨。师恣意披其所见。苑感叹曰。不期子乃能深入此秘密法门。吾寿昌这枝慧命。属子流布去也。遂付以衣拂。师愿广悲深。匡时救弊。尝提六字公案。弘扬净土法门。以示众云。
  
  念佛直指图
  
  
http://www2.fodian.net/Picture/Fodian/FJ00000002/X62021001.gif
  佛祖之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善用心。与占地步。而端趋向也。佛法之要。莫过于参禅念佛。持咒修观。习经论持戒善也。而念佛三昧。最为尊特。盖人秪有一心。既此一心。全提心佛。则一切妄念杂念。皆摄归于不乱之正念。无始业识种子。悉融化。为独露之真心。不别参公案。而话头自亲。不细审戒律。而梵行自净。不修观法。而谛理自成。不持咒心。而神功自显。不分别名义。而旨趣自臻。不涉历阶梯。而地步自到。正以全提心佛。万法皈依。不假方便。自得顿超。更无傍瞥偷心。而能分心。劫夺其快捷。此法门。自远公开宗。结社于庐山。如十八高贤辈各感应。及临终见佛。圣境现前。而得往生者无算。是皆一生取办。不待来世再修。所谓一句。了然超百亿。不历僧祗获法身也。嗣是长安善导(光明法师)。南岳承远(般舟和尚)。云峰法照(五会法师)。新定少康(台岩法师)。永明延寿(智觉禅师)。昭庆省常(圆净法师)。长芦宗赜(慈觉禅师)。至我云栖莲池大师。中兴净业。集众大成。为第八祖。正予所谓。结束百千三昧法门。指归一句念佛要旨。披六度而严法身。摄群机而趣正觉。开化之盛。诚耀古弥今矣。盖以念佛念心如投胎帝王。即是王子。即登王位。其用心之圆。地步之高。趣向之上。非同臣僚从科第。而渐次进取。始得亲近尊贵也。故吾特作此图。以百丈禅师全提向上之正令。以明马祖即心即佛之宗旨。参合灵山极乐二如来之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秘要也。
  
  元旦茶话
  
  
  问。念佛法门。亦可见性成佛乎。
  师曰。此当念唤醒主人公。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全提宗旨也。参禅虽为直指。悟入者难。惟念佛乃真圆顿法。古人指念佛为捷径。犹未尽其善。捷径。虽异于曲路岐途。未免从门外而入。今主人现坐堂皇之上。自呼自醒。岂有含元殿上之人。更觅长安之捷路乎。故吾以念佛即念心使常住真心。圆明净照。不向外驰求。则超出圣凡善恶是非大小偏圆诸对待之外矣。今人。不知自心念自佛。强立西方许多名相。转使此心王。向诸心所法上。比量较计。是令殿上帝王降阶而与群臣黎庶。较贵贱也。是复令殿上帝王。转向士庶位中。求科第进取。而后再进王位也。夫此内绍宗旨。不繇臣僚功勋而入。所谓诸三昧中之王三昧。既谓之王三昧。何可与心所法。及诸名相。六度万行。差别进修相比量哉。今日无真念佛者。皆主持莲宗之人。误此心王之佛。流落他乡耳。如主人在家中坐。忽有客从外来。呼主人在家否。若真正主人合应曰。你唤我作甚么。若此时自己作主不得。却向外乱走。客复呼曰。主人你归家来。与你说话。彼主人闻呼之急。愈走远去。如人追贼相似。愈呼愈赶。不着且不计千山万水。抛家弃土去。又安得自悟主人元在家常住坐乎。呜呼大地众生。皆是昧自己主人。弃家乱走者。惟我弥陀慈父。念此众生如一子。念念欲呼彼在家中住坐。莫向外驰求也。
  
  问。今人既抛家外走。呼之不回。亦要设法比喻。令其归家。不亦有捷径之路乎。
  师曰。善。此亦喻言。人走在他乡。须岁月始得归家。不见达么云一念旋机。还同本得乎。此众生。心迷家外走。如人身子睡在床上。梦驰万里之外。或见天堂之极乐。或见地狱之极苦。或见刀兵水火。贼盗劫杀。或迷妻子名利恩爱。或于冤家业障。罪犯临身。或于朝廷边塞军国大事。不胜忧悲苦恼。惊魂骇魄。大叫救苦。阿弥陀佛惊回大梦。原来身子犹在床上。虽则通身汗下。亦不曾移寸步出故乡也。安可以他乡实法会耶。故曰。念念呼醒梦中人。自悟本无生死心。今人睡熟沉酣。不能自醒。必须眷属亲友。呼之推之。锥之札之。伶俐人。一呼便醒。沉重人。再如推呼。若更睡死沉迷。如皮下无血汉。不免深锥痛札。入于骨髓。而究其必死之疾。如果死而不返。此一念佛心。犹足为九转还丹。起死回生。肉白骨而返灵魂。惜乎。世人不知念佛之灵验如此。
  
  问。吾师不惜广长舌。为古今迷倒。痛说此法。秪如念佛。即是念心。何不令人念心为直指乎。
  师曰。众生心多不净。止以妄想爱欲多。牵入轮回生死。此等妄想爱欲之心。不是地狱心。即是饿鬼心。不是畜生心。即是修罗心。不是五逆十恶心。即是贪嗔妒痴。贡高我慢。杀盗淫妄。僭灶篡乱之心。此心何可念哉。世间最可念者。父母有时照应不着。或病患之至。虽叫爷娘。不能免其苦。至若妻子恩爱。兄弟朋友之好。子女玉帛。珍宝车马。宫室土地。乃至万乘之尊。极品之贵。一旦生死祸患。毫无能救。返而求之。最亲莫若自己。身手头目。耳鼻口舌。互相爱护。一朝目昏耳聋。手挛脚硬。咽硬舌结。气息不通。则心志神魂。皆颠倒迷乱。而不能作主。况身外之法。何可念哉。身外之法。既不可念。则心上之法。如平日能文章。能诗偈。能道理。能经济世事。能明经教妙义。能参公案机锋。及到一口气不来时。毕竟心思不及。拟议不能。惟有自己这念佛心。自为主宰。始得自由自在。超超乎圣凡善恶。生死妄业之外。岂非百丈所谓灵光独耀。回脱根尘。体露真常。即如如佛乎。
  此一心念佛。是诸三昧中三昧王。如悉达太子。投胎于净饭王夫人腹中。才生下地。已是天上天下独尊。亦便是饭王太子。父王之天下国家。皆是太子所有何用如臣子。从一科一第。取功名爵位。以至极品。而后始有国土哉。秪此一念。妙圆真心。天然尊贵。迥绝圣凡。真是佛顶门上生出。秪恐不是真佛种子。不愁成佛不解说法不获庄严也。且如何是真佛种子。即此一心不乱。真能时时现前。念念相续。自然成就。如是功德庄严。又安肯如诸小教渐门。修一功立一行。断一惑进一品。渐渐积功德历阶梯。而后到极地也。若谓我不曾修六度万行。何以能成就国土庄严。不知一滴之水。投于大海。则收尽百川之味。一心投于圆觉。则统众德而大备。烁群昏而独照。一针中于太极。则范围天地。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所谓销我忆劫颠倒想。不历僧祗获法身。与弹指圆成八万门。一超直入如来地者。惟此最上一乘妙心。足当此旨。
  我此念佛三昧法门。独取一心之纯粹精。如大易之乾卦六爻。上下内外。无非一纯粹精。更无生克制化。及诸变易反覆之杂体。所以谓之纯。亦不已大明终始时。乘六龙以御天。才见有潜。见愓跃飞亢。便有六首。不能用九矣。惟不见六龙之有首。则纯一统天。乃见天则之不杂也。此念佛三昧法门。独大易重干。足以比喻。其余六子。及八八六十四卦。皆阴阳六错。破体不纯。不可谓时乘六龙以御天。亦惟念佛王三昧法门。可配善财童子纯一无杂之心。能入一真法界毗卢藏身之三昧。是故阿弥陀佛。在极乐为无量光。在华严。则是法界藏身之王中主。于宗门。则可以配天然尊贵。还乡尽是儿孙。事祖父从来不出门。而常寂光土清净法身。亦不必推爷在里头也。岂非天上天下。向上全提之妙旨哉。
  
  念佛要旨
  
  诸佛。尝觉不迷。如日轮当空。更无迷昧。众生。尝迷不觉。如色想在梦更无觉明。是故念佛最为直捷。以念念唤醒。自家主人公。则不复迷于根尘识界之生死轮转也。所谓眼若不睡。诸梦自除。心若不异。万法一如。此盖念佛一心不乱。如狮子哮吼。象王蹴踏。有何妖狐怪兽。能当其声势而不消灭乎。然念佛。贵念念无间。纯一不杂。自能作主。不为妄想所迁。则神纯臻化。速成三昧矣。
  
  念佛以全提一心成净土说
  
  法界一切含生。元同一个心性。只因一念妄动。遂自各成异途。所以念善则从善。念恶则从恶。念有则堕有。念空则沉空。念妄则逐妄轮回。念真则归真常住。是故。众生因念动处。而向外流转。诸佛亦因念动处。而向己归还。驰之远者。愈散而愈迷。返之近者。愈收而愈悟。所以迷者亦有深浅。悟者亦有顿渐。收者亦有权实。求者亦有速迟。种种设化投机。无非即念接引。然百千三昧法门。其最捷最顿。直指全提之法。莫过于自心念自佛。自佛念自心。为因果不二。本始同源之妙也。况人以一心为本。万法为用。苟能一心自念自佛。则念念顿超自觉圣智。又有何法。不从吾自心之佛而发挥哉。乃至百千方便。互相攻击。无非欲令众生。发真归元。不为妄想之所转耳。至于说弥陀经。更不分真别妄。较实论权。并无顿渐偏圆之可拘。亦无始终大小之可判。直是全提一心不乱。清净解脱之法。使彼一切有见无见常见断见之凡夫小乘邪人外道。一一皆得顿发自心。超越世出世法。而成就不可思议功德也矣。
  世人。孰知此经大旨。妙在不立依真起妄。返妄归真之语。但叙彼佛现在说法。其极乐世界依正报相。有如是楼阁阶道水鸟行树。有如是声闻缘觉菩萨众会。皆是如来一心清净行愿之所作也。若有善根之人。发愿往生。执持名号。毋论一日七日。但能一心不乱。自然顿断生死命根。现前感应。道交即时。亲见彼佛及诸圣众。岂非临终西方境分明在目前。乃吾自心佛性现量所成就之功德庄严哉。而六方诸佛。恐此土众生深信不及。盖以一向闻佛说法。种种教人观察修习六度万行。然后始得到佛境界。如何此会但教一心持名。不假方便。即得成就如是庄严。所以出广长舌。异口同音。称赞我佛一心持名之法。是众生难信之法。是诸佛难行之事。汝等众生。常信一心念佛。是诸佛已会成就不可思议功德之所护念者也。
  若能深信一心持名。则心心清净。念念解脱。根根尘尘周遍法界。皆成庄严净土矣。岂非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微尘刹海自他。不隔于毫端哉。我佛正以一切众生病。在多知多见。若更立知见。而破知见。反生知见。而病其知见也。是故但教彼一心持名。不假观行。自成观行之功。不假破立。自成破立之因。若于一心不乱之中。复作念而无念。无念而念等解。不亦大失其一心不乱正旨乎。又况以寂照能所。止观是非之名言分别。反惹起他五浊众生邪见邪缘。而误其自心清净现量之正法乎。
  余所谓念佛之法。妙在全提。当人本心自性。不可思议威力。使其念念愤烈。时时逼真。自然超越世间。以获自在殊胜。岂不与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之旨相参哉或有信此言。是直指之妙。可以普摄三根而归正觉。何净土莲花。乃有九品之次第乎。虽此一心自觉圣智。法门元无等级。其如众生根性。有大小之别哉。若能了此全提一心之旨。则知千红万紫不异春光。万派千流皆同湿性。至于水涨船高。泥多佛大。又在行力之勤惰。与信愿之浅深耳△当知。六道凡夫。必须念此心佛。始得疾了生死。二乘声闻。必须念此心佛。始得疾越偏空。大乘菩萨。必须念此心佛。始得疾超法界。是故普贤长子。亦必念此心佛。始得圆满华藏之庄严也。呜呼。如此自念心佛。须深信此不可思议解脱法门。始得转身一路。身里出门之生机也。不则正好参研云栖大师弥陀疏钞。其中融通藏海。透彻化机。而广大悉备。无所不极其至矣。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

  佛日石雨方禅师(嗣湛然澄禅师)
  
  师云。念佛有多种。有渐。有顿。有顿中渐。有渐中顿。如今人油口念佛。虽然也不知观相。也不识西方。他后直至善恶业报尽时。这一句油口弥陀。也用得着。若是顿念的人。直下持名。或一日。或七日。念得一心不乱。不独死后往生。即现身弥陀。全身显现。更有要识念佛是谁的人。随念随扣。扣到无可扣处。忽然撞着。此便是顿中渐念的人。顿中顿者。也不管你西方东土。也不管你静念散心。只要一句念得着。便是好手。所谓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虽然古人为甚么。又道。念佛一声漱口三日参。
  
  越州西遁居士祁净迢(嗣三宜禅师)
  
  公。字季超。居学校中。有出尘想。寻访知识。研穷个事多年。既契旨乎言外。遂印心于三宜和尚。恶祖庭秋晚袭其位者。多有解无行。因编宗门崇行录以励之。每以净土一法作末后句。晨夕念佛。求生西方。为净社。撰缘起云。净土一门。吾佛宣之于先。诸圣僧修于后。其为度生死宝筏昭昭矣。自法运下衰。狂慧之流起而扫之。方自负。高玄超越。不知已入断常二见。而莫之救也。请试言之。夫扫净土者。大抵引心净土净之说。以为惟心净土已耳。岂更有一土。为吾所往生乎哉。盖以心为溪达空虚之心。而已病于断。以土为心外实有之土。而已病于常。不知言心则山河大地。正吾心也。心净则山河大地。正吾净心也。此之谓惟心净土。而心净土净也。若如狂慧之徒。则但许有空空之净心。而不许有即心之净土。是推土于心之外矣。岂非外道之见乎。扫念佛者。大抵引有念成邪。无念成圣之说。以为一念不生足矣。何更多此一念。以执持名号乎。彼盖以为顽空灰灭之无。而已病于断。以念为实有自性之念。而已病于常。不知妙无。原非断灭。则妙有即妙无也。诸念。本无自性。则见性即无念也。此所谓圣邪之分。在有无之间也。若如狂慧之说。则但知灭念为无念。而不知即念之无念。是拨有于无之外矣。又岂非外道之见乎。兹有悯此二念之徒。慨然语予曰。世诚不乏盲修净土。不悟惟心土者。然其病犹易治也。惟拾禅宗之余唾。昧大慈之方便。负莽荡之狂见。入外道之罥网。病在膏肓。治之较难。故疗之须亟。吾将合禅净。融事理。挽颓风。报佛恩。公其为我作缘起。告之众善。予曰。吾素志也。佛说净土一门。乃大方便。速脱生死之妙法也。若能信得此念佛者。即是弥陀法界全身。即是无量诸佛法界全身。则弥陀接引愿力。即吾人念佛之力。吾人念佛之力。即弥陀接引愿力。原无彼此。亦非感应。如大海中沤。东没西涌。有何间隔。有何程途乎哉。盖此一念。原具如是不思议神通妙用。惜乎。人人自有。不自知耳。若于知生知死处。不能无疑。急宜深信。此一门将一句弥陀。靠定如一座须弥山相似。八风万缘。推引不动则念念是弥陀放光。时时是弥陀说法。永明云。万修万人去。非欺我也。如或偶然失手。将一座须弥山。一推推倒大地。平沉虚空粉粹。且道。诸佛弥陀。与大众立在何处笑笑。
  居士。又作净土偈小序云。常见狂慧之流。倚禅宗轻净土。人谓其不识净土之旨也。余谓其正不识禅宗之妙。夫既知禅宗。则淫坊酒肆。无非道场。岂七宝庄严。独非道场乎。樵歌牧唱。皆演般若。岂金口宣扬。独非般若乎。粗言细语。皆第一义。岂执持名号。独非第一义乎。古大老。即偶有呵斥念佛者。独不见其呵佛骂祖耶。若见其斥念佛。便谓是扫净土。则呵佛祖。是亦扫禅宗矣。是皆死于古人言句中者也。故吾谓真悟禅宗之人。必圆禅净之旨。而不堕偏见。执偏见者。必非悟禅之流也。
  一壑子曰。衲僧行履。如空中鸟迹。水面鱼踪。有时一口吞尽千佛万佛。有时千声万声不离这一佛。其机其用。神妙难思。如博山老汉。得莲池法音。唱无明曲调。和之者。有雪关訚觉浪盛等。以至散木一枝。覆盖天下个个妙树。嘉猷深明的旨。刹刹见如来。那伽常在定者。而瀛山更有云。持名念佛。以一心不乱为宗。乃一种紧峭简捷工夫。妙在提头知尾。就路还家。程途亿万。七日可期。往生一念。相应圆顿。即名成佛。可谓寻龙捉脉。擒贼灭魁。径中之径也。灵谷有云。念念摄六根。净极光通达。念念不空过。能灭诸有苦。念念妙莲花。因果全一致。念念无生忍。身心如幻化。念念心花开。九品齐见佛。念念无量寿。元不住涅槃。念念法中王。于法常自在。念念我全提。更无如佛者。嗟乎。灵谷之风翻巨浪。瀛山之雪满长安。殆为学地中人。出一身冷汗。透骨泌心去也。厥功厥德。岂浅鲜者哉。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