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中峰三时系念法事全集 (二十)

中峰三时系念法事全集 (二十)

中峰三时系念法事全集


(第二十集)

  

2003/6/3  澳洲净宗学院

 
  诸位同学,我们接着看「正报庄严」最後这一段。这一段经文就是:

  【舍利弗。阿弥陀佛。成佛以来。於今十劫。】

  昨天我们也曾经向诸位报告过,极乐世界寿命无量劫。阿弥陀这个名号里面,世尊给我们简略归纳的说明,一个是无量光,一个是无量寿。光不但是表智慧,而且表空间,寿命也表时间,用我们凡夫的境界来讲是无量的时空,这是世尊说法的善巧方便。这个说法,我们知道世尊随二谛说法,这是随俗谛而说的,我们一听能了解,生起仰慕之心。

  十劫跟无量劫来相比这个时间很短,世尊在许许多多大乘经典里面告诉我们,凡夫修行证得无上菩提,时间需要无量劫,不容易!证得圆教初住,这是法身菩萨了,法身菩萨要修到究竟圆满还要三个阿僧只劫,真的是不容易。但是,佛这些说法不能说是假的,也不能说是真的。这个话怎麽讲?我们要会听,如果不能够放下烦恼习气,真的是无量劫;果然能够放下烦恼习气,凡夫成佛在一念之间。

  无量劫可以把它缩成一念,一念可以展开为无量劫。怎麽展?怎麽缩?现在我们在这个地方好像体会到一点眉目了。展、缩在自己,不在别人,也不在外境。就是说你能够斩钉截铁一下放下了,无量劫就变成一念;如果还有一些牵肠挂肚的放不下,一念就变成无量劫,这是事实真相!这就是大经里面所说的一时顿现,你们想想这个意思。一时顿现就是一念顿现无量劫,一念顿现法界虚空界一切刹土众生,一念迷它就顿现;一念觉就回头,无量劫就变成一念。

  永嘉大师说得好,「觉後空空无大千」。觉後大千世界没有了、消失了,有回归到无;一念迷,无变成有,展开有了。总在这一念的觉、迷!我们要问,诸菩萨(这大菩萨)、诸佛应化在九法界,他是觉、还是迷?他如果是觉,他不能现这个境界,觉後空空无大千!他要现这个境界,他跟我们凡夫没有两样,迷了。他到底是觉还是迷?这个问题问得好!诸佛菩萨的境界,觉迷不二。你要是说他迷,他示现在众生法界里面,从来没有起心动念过,从来没有妄想分别执着,他觉。虽然觉,众生有感他又能现相,他又能表演,又能为一切众生说法,好像他在迷,跟我们凡夫没有两样。

  他是觉迷不二,我们凡夫亏吃在哪里?觉不是迷,迷不是觉,觉迷对立。佛菩萨不对立,觉迷是统一的,觉就是迷,迷就是觉。你看经上不是常讲烦恼即菩提,菩提即烦恼;生死即涅盘,涅盘即生死。《心经》大家常常念,实在讲是粗心大意,《心经》上讲得很清楚,「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你要把觉迷这样套起来,觉即是迷,迷即是觉,觉不异迷,迷不异觉。

  这是如来果地上的正觉,这才是宇宙人生的真相,他有体、有用,不是有体没有用。应化在十法界就是从体起用,虽然起用,用亦不迷,所以能度众生。我们读到这一节经文应当觉悟、应当发心。觉悟的样子是什麽?觉悟的样子就是真的发心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你真的觉了。末後有几句话,我们先把经文念一遍,下面的这一段经文:

  【又舍利弗。彼佛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皆阿罗汉。非是算数之所能知。诸菩萨众。亦复如是。舍利弗。彼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这一段是讲阿弥陀佛教学的成就。老师教导学生,学生有没有成就?学生有成就,你教学成功了。你教得再好,教的时间再长,如果学生没有成就,你的教学失败,成败是以这个来论的。所以道场也是以这个标准来论胜劣,你这个道场殊胜,胜在哪里?你这个道场里头确确实实有念佛往生的人、有开悟的人、有证果的人,这个道场殊胜!不在乎人多少。觉明妙行菩萨的道场十二个人,第一殊胜。什麽叫第一殊胜?十二个人都往生。这个道场,念一辈子佛,一个都不能往生,只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结个法缘而已,不能算成就。

  讲师,标榜讲经弘法的,这里面有多少人开悟?那是他的成就。一个开悟的都没有,没有成就!我们要知道什麽叫做标准。念佛堂有多少人得一心的,有多少人功夫成片的,功夫成片就是成就了。那我们要问,参禅为什麽不能明心见性?念佛为什麽功夫不能成片?学教为什麽不能大开圆解?根本的毛病就是三个字,「放不下」!

  所以我们自己要常常反省,我们哪一桩放下了?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自私自利,没有一桩放下!我常常劝导同修这十六个字,没放下。没放下怎麽能成就?这是我们的病根,这是我们根本的障碍。我们要有能力觉察到,常常能够觉察,很不容易放,但是一定要放下。我也常说,这些事情一年比一年淡薄,一月比一月淡薄,这很重要。淡薄就是慢慢的放,一下放那是不可能,你不是那个根性,这个东西学不来。慢慢放,看淡一点不要太认真,不要过分的分别,不要过分的执着。常常学着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这个好,不要坚持自己的成见、执着,这是最糟糕的。

  你们看到江本胜先生做水的实验,那个结晶的照片我们看到了。这是讲什麽?人的态度,一种是命令式的,一种是请求式的,它结晶不一样。他实验是举一个例子来实验,「你去做!」这是命令的口吻。另外一个「来,我们一起来做」。同样是一桩事情,心态不一样,结晶完全不相同。「我们一起来做」,你看那结晶的图多美;你下达命令,「你去做」,那个结晶很不好看,这是自然的反应。所以真正的大人物,他对他的下属不用命令,言辞委婉、柔和,教训他的下属,一生感激你,这你成功了。你用命令,当然他不能不服从,他还是去做,但他心里对你没有感激的心,效果不一样。

  我在年轻的时候,好像是二十二岁,有一天在办公室里面,工作少,事情做完了,在那里看书。但是,我们坐的时候把身体往後面一靠,椅子前面两只腿就离地,这样我们好像躺在那里,挺舒服的。我的长官(我也不晓得他来)他从後面来,拍拍我的肩膀。我一看到他立刻站起来,他告诉我,不能这样坐,这样坐容易跌倒。他处处替你着想,所以我这个毛病就改掉了,一生都不会犯,感激他。他如果板起面孔把你教训一顿,我们还是要服从,但是怎麽样?你走了之後,我老样子又故发了,不服!所以做大事业的人跟普通人不一样。你看看一般中级的这些干部,他都喜欢用命令式的对他的部下,这种人他的事业有限,从这些你就看到。

  《了凡四训》里面袁了凡先生,你看看那些考试的举子,你看他的观察,看到这个参加考试的学生言行端庄,谦虚和气,对一切人尊敬,他就断言这个人考试一定得第。我们在《了凡四训》里面所看到的那几个人,他所看中的,真的没有一个看错。看人在什麽?谦敬,谦虚恭敬。自己在高的地位对底下下级干部都这样的谦和,人家对你心悦诚服,肯给你卖命,肯给你办事,尊敬你、欢喜你。用命令口吻的时候,心里不服,这个时候被你管,你是他长官,他无可奈何。将来你不在位的时候,理都不理你。你耍威风是错误的,是失败的。

  所以我们看佛菩萨,你在《论语》里面看孔子,看孟子,他们的谦敬我们要懂得学习,所以他教学有成就。为什麽?学生服,学生真正敬爱老师,敬爱老师就不敢违背老师的教诲;违背老师教诲自己良心不安,感觉得对不起老师。你看这种约束的力量多麽大!老师不在世,依旧不敢违背老师教训,这是什麽原因?对老师敬得真诚、爱得深刻,没有别的,敬爱!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所以看到这个经文,我们在这里看到阿弥陀佛教学的成就,声闻弟子、菩萨弟子人数无量无边。下面我们再看底下一个单元,「特劝众生应求往生以发愿」。我们先看经文: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只说。】

  我们先看这一段。这段经文是西方世界无比殊胜之处,他方世界没有的。「顿超圆证」,这里面我们要分几段来说,第一段「净德劝愿」。极乐世界我们可以这样说法,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所设的一所佛教大学,阿弥陀佛是校长。极乐世界里面的众生从哪里来的?十方世界念佛求生净土的。这不是一个国土,不是一个大的社区,它里面的住众是来自十方无量无边诸佛刹土,怎麽来的?诸佛如来就像我们释迦牟尼佛一样为大家介绍,劝大家到西方极乐世界来求学,所以来的人就多!

  当然也有些人听到(像我们这个世界一样),听到释迦牟尼佛的介绍不太感兴趣,对於释迦牟尼佛有一分亲情的爱恋,不愿意离开本师。本师虽然劝我们到那边求学,我们还是不愿意去,「我们老师很好,我们就跟老师,不到别的地方去」,很多。我们看到佛门里面有许多学其他宗派的,晚课都念《阿弥陀经》,但是他不念阿弥陀佛,他不求往生极乐世界。他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他每天拜佛也拜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他才不拜阿弥陀佛,也不念阿弥陀佛,他不想求生极乐世界,很多,我遇到过不少!这都是一种情执。

  我们今天不念本师释迦牟尼佛,念阿弥陀佛,我们有没有违背本师?没有,释迦牟尼佛教我们念阿弥陀佛,我们就念阿弥陀佛,听话!释迦牟尼佛教我们到极乐世界跟阿弥陀佛学去,正如同家长(你的父母)告诉你有个好老师,你应当去拜老师,应当到那边去学习。你舍不得父母不愿意离开,父母虽然不能勉强你,但是总是摇头:不听话,这孩子!听话的就去了,去到那边早一天成佛。你要不去,修行证无上菩提的时间很长很长!所以这里『众生生者』,十方都是听话的众生,听从他们本师的教诲。他们本师介绍西方极乐世界,就跟释迦牟尼佛一样,肯定为他们讲《弥陀经》、讲《无量寿经》、讲《观无量寿经》,把西方极乐世界介绍给大家。所以,听话的都发心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多,没有法子计算。

  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这真的不得了,『皆是阿鞞跋致』。什麽叫「阿鞞跋致」?阿翻作无,阿弥陀佛,阿翻作无,弥陀翻作量。阿翻作无,鞞跋致翻作退转,无退转。我们中国人习惯里不讲无退转,叫不退转,所以阿鞞跋致就是不退转。就是说西方极乐世界的学习,它是顿超、是圆证。第一个「生皆不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决定不会退转。我们这个世界很糟糕,世出世间的学术都很难成就,什麽原因?进得少、退得多,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很清楚、都很明了,这是确确实实的事情。西方世界,尤其是阿鞞跋致,阿鞞跋致是个专有名词,不是普通的不退转,他是高层的、是有深度的。这种菩萨,大乘经上常常讲的,七地以上。

  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诸位要看这个「皆是」,你看这两个字,这两个字重要。皆是什麽?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到实报土上上品往生,统统都是阿惟越致,这就叫做难信之法。一般修学大小乘的人,你跟他这样讲,也摇头不相信!为什麽?七地菩萨那还得了!见思烦恼断尽,尘沙烦恼断尽,破一品无明,这才是初住菩萨,证三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刚证三不退。阿鞞跋致是圆证三不退,圆满证得三不退。圆初住是刚刚证得,他距离七地菩萨还有三十七个阶级;好比读书,他是一年级,七地菩萨是三十七年级。你是一年级,人家是三十七年级,你怎麽能跟他相比?

  但是确确实实你是带业往生的,你是个凡夫,见思烦恼一品都没断。可是好像你的智慧、你的神通、你的能力跟七地菩萨差不多,这什麽原因?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就好比我们一个普通的凡夫,出生在贫贱的家庭,很穷困,一无所有。你有一个很高贵、很富有的亲戚朋友,他邀请你到他家做客。你没有好衣服穿,他可以给你,他给你居住的地方,给你衣食住行跟他差不多,出门也有车马,就不一样了。是不是自己的?没有一样是自己的。大富长者的福报,可以给你享。

  到西方极乐世界就好像是这个样子,我们博地凡夫一品烦恼没断,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享阿弥陀佛的福。当然自己也得有点条件,人家才看得起你,要不然凭什麽邀请你?是你自己念佛净业的成就。这个蕅益大师说得好,我们念佛要念到什麽样的功夫才能相应、才能往生?前面跟诸位讲,一念相应一念生,念念相应念念生。大师他这个地方讲得深,我说得浅大家好懂。我讲四个字心、愿、解、行。我们的心要跟阿弥陀佛的心一样,我们的愿要跟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一样,我们的解就是对於宇宙人生的看法想法也跟阿弥陀佛一样,我们的行为要跟阿弥陀佛一样。

  阿弥陀佛心清净、愿清净、解清净、行清净,心净则佛土净,这能感。天天念佛,我们的心愿解行不清净,没有感应,这个道理一定要懂,不能不懂。那个地方是净土,大乘经上常讲心净则佛土净。我们要怎麽个修法?依照《无量寿经》的教诲去修就行了。《无量寿经》讲得清楚。不依《无量寿经》,依《弥陀经》行不行?行,《弥陀经》言简意赅,真的很多地方我们看不懂,必须要看祖师的注解。注解里面最简单的、最扼要的无过於《要解》。我们能够遵照《要解》去做,行!肯定往生,那就是什麽?《弥陀经》你要懂得,你不懂得不行。

  《弥陀经》很难解,一定要看注解。注解,莲池大师的《疏钞》,比《无量寿经》的分量要大得多。所以这个经你不要看它很短,细说,每天讲两个小时,一年都讲不完。我们从前《疏钞》讲过一遍,十几年前讲的。那个时候我们还没有录相的设备,有录音,我们一次讲一个半钟点,好像一共讲了三百三十多次,一部《阿弥陀经疏钞》。不容易,你要不能透彻了解,你怎麽修?「生皆不退,具有诱培根力功」,这个功是功德,我们一看到这个,我们心里很向往,这不退转太难得了,咱们赶快去。

  『其中多有一生补处』,「一生补处」是等觉菩萨,人数太多,『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只说』。这还得了吗?我们在我们这个世界找一个等觉菩萨都找不到,西方极乐世界到处都是。观音菩萨等觉,大势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弥勒菩萨都是等觉菩萨。到那边去的时候就都是同学,等觉菩萨是学长。「具助当生成就之德」,跟这些同学在一起,你想想看,你怎麽会退转?不可能退转!这些人都是无量寿。所以决定一生成佛,没有死亡苦。

  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寿命短促,纵然你有好的老师指导,有好的同学辅助,你的功夫才得力,寿命到了,这个事情麻烦。这一生心善、行善,来生肯定得人天身,得人天身肯定福报比这一生大,这一享福就享糊涂了,很难得再继续修行。你只要看看现前我们周边环境的这些富贵人,这些富贵人他怎麽富贵的?前生修行的,现在得的这个果报。他肯不肯再修行?忘掉了!纵然想到修行很好,现在他的事情很多,没了,等到我的事情了了,再修行。事情还没有了,寿命到了。

  早年我在台湾,我有一个长辈,是我父亲的同学,也是非常好的朋友,是个将军,中将。我学佛的时候他也很赞成:不错,很好。他那个时候退休了,经营一个农场。跟我讲:我把我这些事情做完之後,我也要来学佛。过了几年就过世,事情还没有了,寿命到了。所以你要了解这些事实真相,你就晓得不能不往生极乐世界。不往生极乐世界,你这一生所修的,来生纵然得人身,有隔阴之迷。你想再继续修行,非常非常困难,不容易!前世的事情忘光了,从你出生大概到十五、六岁,你决定受你父母、家亲眷属的影响,那些人肯叫你去修行吗?肯叫你去出家吗?不可能!

  这个十几年,十六、七年的影响就变成你的习惯,所谓是「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你很不容易会生一个念头去修行,不太可能。如果你福报大的话,不容易。你要生在一个贫苦家庭的时候,受很多折磨,也许会有出世的念头、有修道的念头。如果是有福报,生在富裕家庭,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我们要把这个事实真相看清楚,决定不能搞轮回,来世决定不能再搞这个事情。

  真正要求往生,真正要把自己境界不断往上提昇,烦恼习气一定要断,一定要修成。这一生当中心地清净,心地善良,对一切人事物不能存丝毫怨恨。有丝毫怨恨你就会堕落,来生遇到这些冤亲债主的时候,冤冤相报,这个可怜!佛要不给我们讲,我们永远不知道。所以真正修行,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为,行为里头最重要是观念,意业的行为。

  我常常勉励同学化敌为友,化怨为亲,这比什麽都重要。决定不能跟一切众生,不但是人不可以,一切动物不可以,一切植物也不可以,不能对立。要以爱心,要以恭敬心,对人要恭敬,对事物都要恭敬。这个经上讲「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我们要培养上善,培养真正的清净上善心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在这一生当中一点障碍都没有。好,现在时间到了。

  

中峰三时系念法事全集


(第二十集)

 
  诸位同学,我们把後面这一段经文也念一遍:

  【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

  这两句话非常重要。

  【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这里给我们说出来了,上善人,『诸上善人』。「上善人」就是指的等觉菩萨,就是一生补处,一生补处才是上善之人。括弧里面讲(具有胜缘增上功),这个缘太殊胜,人事环境好,人和之乐。极乐世界确实天时、地利、人和没有一丝毫缺陷,所以世尊劝我们『应当发愿,愿生彼国』。你想想看这个话说得对不对?十方世界再找不到这样殊胜的环境,天时地利人和。果然肯发愿往生,娑婆世界六道轮回之苦永远离开了。你要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又不能够证得明心见性,六道里面的苦就有得受了。你跟一切众生结的这些恶缘,冤冤相报,生生世世没完没了,愈想愈可怕。

  再看第二段「带业往生横出三界,同居横具四土,开显四教法lun」,我们先说这几句。我们能在这一生当中往生到极乐世界,确确实实就靠着带业往生。如果不带业,我们根本就没有往生的机会。带业往生横出三界,一般修行,你要知道不是横出,是竖出。你要超越六道轮回,你要经过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兜率、化乐天、他化自在天,这样出了欲界,到色界。色界要经过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十八层天,再通过四空天出六道轮回,叫竖出。四圣法界里头,声闻、缘觉、菩萨、佛,竖出。带业往生的人是怎麽样?横超。不要走这条路,从我们人道从旁边走了,叫横出三界,不是竖出,在人道里头就走了。

  西方极乐世界的殊胜真正不可思议,同居横具四土。我们去当然是凡圣同居土,带业!生凡圣同居土。十方世界诸佛的四土不在一起,我们释迦牟尼佛有实报土,实报土不在我们地球上。他有方便有余土,方便有余土在四圣法界,实报土是一真法界,不在一起。就像我们这个世间学校一样,小学、中学、大学分开来的。小学是小学,中学是中学,大学是大学,不在一起。西方极乐世界很特别,它的大学、中学、小学、研究所在一个教室上课,这个很特别,所以这是难信之法。我们去是小学生,但是跟我们在一个教室上课的有大学生、有研究生、有博士生,我们有什麽困难他们都会帮助,不可思议的境界。所以你生凡圣同居土等於生方便土,为什麽?阿罗汉跟你同学,跟你在一个教室;等於生实报土,菩萨跟你在一起;等於生常寂光土,为什麽?诸佛如来也跟你在一起。

  「开显四教法lun」,这是讲你到那个地方接受到圆满的教育。这四教是教理行果,四教。蕅益大师是天台,他是学天台的,天台的四教是藏、通、别、圆。到西方极乐世界受教育是圆满的教育,一即是四,四即是一。老师高明,同学高明,同学都是等觉菩萨、诸上善人。

  「众生圆净四土」,众生是我们,我们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到那个地方心清净,四土都清净。圆是圆满,圆满的清净四土,也就是说清净心与四种净土都相应。「圆见三身,圆证三不退」。这个地方特别要着重这三个圆字,为什麽?只有到西方极乐世界一切圆满。你在他方世界的时候,你纵然能见、能闻,不圆!唯独西方极乐世界一切都是圆满的,这是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三身,法身、报身、应化身。三不退是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这个三不退我们留在底下一段再介绍。

  「人民皆一生成佛」,着重在这个「皆」,皆就是凡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没有一个例外的,统统都是一生成佛。一生时间有差别,有人早一些,有人慢一些,这是什麽原因?原因不在外面,原因在自己。你要勤奋的修行,你就早一天成佛,提前了。你要是懈怠、懒散一点,你成佛的时间就要长了。这个不在老师,不在同学,不在修学环境,在自己用功的勤惰。勤学最好我们现在要养成,养成这个习惯,这个习惯可以带到极乐世界。换句话说,到极乐世界,你成佛的时间就提前。

  「如是等胜异超绝」,殊胜;异是跟一般世界上不一样。不但超过,超绝!再找不到了。「全在此二科点示,须谛研之」。这是说极乐世界无比殊胜庄严超绝,就在这两段经文。依报妙、正报妙就这两段,依正庄严。蕅益大师特别交代我们,要很认真去研究,不能够疏忽。

  前面讲到不退,不退有三,第一个是位不退,「入圣流,不堕凡地」。哪些人?小乘初果,别教初住,圆教初信(我们讲《华严》的时候,初信位的菩萨),他们得位不退。这个位是圣人地位,决定不会退转来再当凡夫。他们是(我们讲经常讲到)三界八十八品见惑断尽,见解正确,不是邪知邪见。八十八品见惑,佛为了教学方便起见把它分为五大类,第一类身见,第二类边见,第三类戒取见,第四类见取见,第五类邪见。总而言之都是错误的见解、错误的看法,对宇宙、对人生、对於一切万法看错了。这些错误的看法,他统统放下,看法正确,就不会退堕到凡夫。

  凡夫看法是错误的,想法也是错误的。但是凡夫怎麽样?凡夫坚持自己的想法、看法是正确的,别人都是不对的,所以他就永远当凡夫。人必须知道错才会改,他不知道自己错,他怎麽可能改?他总认为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佛菩萨讲的也是错的,迷信,这就没有法子。什麽时候认错,他才能改过,佛法里面讲修行,把他的错误修正过来这叫修行,不是一个容易事情。这是初果,圆教初信位的菩萨,虽然他们没有出三界,没有超越六道轮回,但是决定不堕三恶道。像小乘初果,证得初果,天上人间七次往返就证阿罗汉,就出了三界。他们的修行不会中断,证了果,位不退了。

  第二种是「行不退,恒度生」,恒是永远,他度众生的心愿不会退转,众生无边誓愿度,他不会堕二乘。为什麽?二乘人不度众生,二乘人是阿罗汉、辟支佛。他不度众生,你要晓得他不是不度众生,他也度众生,他不主动,他是被动。众生去找他,拜他做老师,跟他学道,他收,他不会去找别人,不度众生是这个意思。不像菩萨,菩萨来找你。但是菩萨来找你的时候,菩萨会观机,看你的缘成熟,成熟是什麽?找你的时候你会相信、你会接受,菩萨就来了。如果你的善根、福德、因缘没有成熟,他来找你,你不能接受,你不能够理解,菩萨这个时候不来找你。

  这就是佛法里常讲的「佛不度无缘之人」,这就叫无缘。这个无缘不是说真的无缘,是你的缘没有成熟。没有成熟的时候他不来,缘成熟就来。成熟的时候他讲你会相信,你能够理解,你还能够奉行,缘成熟了。所以菩萨是找众生度的,《无量寿经》上我们读到「为众生不请之友」,众生不请他就来了。不像阿罗汉、辟支佛,众生要请他他才会来,你不请他,他不会来。

  菩萨不请就来了叫大慈大悲,不请就来了。这是哪些人?通教菩萨(藏教、通教,藏教里头没有,通教里头有菩萨),别教里面十回向,圆教里头十信。所以圆教十信菩萨行不退,非常可贵。圆教十信位的菩萨,他得两种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得两种。小教里面只有一种,位不退,行还是会退。这是圆教的殊胜,所以诸佛菩萨对圆教是赞叹备至,圆顿的根性。这种人有慈悲心、有智慧心,念念不舍众生,时时肯帮助众生。

  第三种「念不退」,什麽叫念不退?「心心流入萨婆若海」,这一句话不太好懂,什麽叫萨婆若海?萨婆若海就是大乘法里面讲的「一切种智」,但是还是不好懂。我们说一句好懂的,就是你念念与自性本具般若智慧相应,我这个说法大家好懂,就是这个意思。念念跟自性里头本具的真实智慧相应,这个不容易,这不是凡夫能做到的,凡夫念念生烦恼。念念与自性本具般若智慧相应,那是什麽人?明心见性的人,不是明心见性的人做不到。所以他的当机者,别教是初地,圆教是初住。圆教初住菩萨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明心见性。从前禅宗里面常讲的大彻大悟、明心见性,那就是念不退。

  念念跟智慧相应决定不生烦恼,转烦恼为菩提,真正转过去,这是圆教初住。宗门里面叫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教下里面叫大开圆解;我们念佛法门里面叫理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就是别教初地,圆教初住。别跟圆是看你自己的根性,如果你是圆顿根性,你入这个境界是圆初住;如果你不是圆顿根性,那你就是别初地,这是从个人根性不相同说的。

  别教跟圆教差别在哪里?圆教一切大而化之,圆融无碍。别教里头还有斤斤计较、还有执着。换句话说,他的心量没有那麽开阔,没有那麽圆融,他守着他自己的方向道路。圆可贵,圆融自在;别,不圆融,没有圆教菩萨那麽自在。根性是无量劫的培植,不是一生一世的。所以我们常讲,有人天性很活泼,有人天性很拘谨,拘谨就是小教、别教;活泼就好像是圆教,从这个地方体会藏通别圆的形象,可以彷佛得到一些。所以这圆见三不退。

  圆见三身,在哪里见?就在现前自己身上见到三身。我们一般人都把这个身当作自己身,这个身是业报身,过去生中造的善恶业习感得的报应,叫业报身。如果你真正要是觉悟了,这个身就是法身,为什麽?诸法所生。佛把一切诸法归纳起来,归纳到最简单就是五阴,色、受、想、行、识。你说它是不是法?把它扩大一点来讲,十二处十八界,十八界讲的六识、六根、六尘,全在这个身体,没有离开身外。这个身是诸法集聚而生的身,这身就是法身。

  这个法身跟外面的法界是一不是二。如果说我这个法身跟外面的法界是二不是一,你没有证得。如果证得之後你完全理解,这个身是小宇宙,外面法界是大宇宙,小宇宙跟大宇宙是一不是二,是相融、相即的,不是分离的。所以,外面大宇宙会随着小宇宙转,境随心转!妄想断尽,智慧现前,这个身就是报身,报身是智慧身。肉体在世间是应化身,你跟诸佛、法身菩萨没有两样,确确实实你就乘愿再来了。为什麽?你在这个世间是为人演说,没有自己;如果还有自己你是凡夫,没有自己。什麽是自己?整个宇宙是自己,一切众生是自己,虚空法界是自己,这个小我跟大我合成为一个,这是入法界。

  小我跟外面大我合不起来,没有入法界。什麽叫入法界?诸位从这个里面去想。我在讲经的时候讲过好几次,心跟虚空法界融成一体,身跟无量无边刹土众生融合为一,这就入法界了,确确实实融合。小我跟大我合而为一的时候,你们想想看,哪有生死?没有了,求生死了不可得。生死没有了,涅盘也没有;烦恼没有,智慧也没有,它都是对立的。真正入不二法门,不二就叫做一真,没有一法不是一真,这个时候念不退!

  净土这一部经典很多人没瞧得起它,分量太少,薄薄的一小册。如果你念的很熟的话,五分钟就念完了。这里头有这麽多的大道理,究竟圆满的道理,究竟圆满的实相,谁知道?真正不可思议。所以说,细说、广说,详细的给你讲,广说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我们现在讲这一部《大方广佛华严经》,从开讲到现在用了两千多个小时,才讲到十二卷。这个经总共有九十九卷,所以我估计至少还要再讲七年才能够圆满;至少还要讲七年,每天讲四个小时。

  《华严经》跟《阿弥陀经》的内容境界是相等的,一个是细讲,一个是略说。文字有广略不同,道理境界完全一样。所以,我过去也曾经跟同学讲过,你要想把《无量寿经》讲好,要把《阿弥陀经》讲好,你要通《华严》;不通《华严》,你这两部经讲不圆满。所以古人说这三部经是一部经,大本、中本、小本,一部经,这个话讲的非常有道理。

  再看底下这一段,这是蕅益大师在《要解》里面跟我们说的,「西方净土,五逆十恶,十念成就,带业往生,居下下品者,皆得三不退也」。这个不得了!经上所说的五逆十恶,这是世间造极重罪业的人,他能不能往生?能。临命终时念十声阿弥陀佛,他就往生了,这还得了吗?这麽容易!但是你想一想,到临命终时,十声阿弥陀佛你还能念得出来吗?在理上讲决定可能,临终一念就往生。问题是你临终会不会念?你有没有把握?你仔细看看那些临终的人,几个人临终的时候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头一个条件。

  如果临终昏迷,就完了。临终昏迷助念都不可靠,助念是我们全心全力提醒他。他怎样才能往生?他听到别人助念,忽然觉悟,万缘放下,一心跟着念阿弥陀佛,这能往生。如果临命终时还有牵肠挂肚的事情,还有放不下的事情,最难放下的是亲情、恩怨,这是最难放下的。亲情放不下、恩怨放不下,立刻堕三途。临命终时,能够听到一声佛号统统放下,这个人可以说过去生中生生世世修净土的善根在这个时候现前,也不是普通人。普通人哪有这麽好的运气?所以这个事情没有侥幸的。临终一念、十念往生的,是过去生中修行善根现前,他在一生当中没有遇到缘,虽有善根,善根不能现前,引发不起来。临命终时遇到善知识,劝他念佛,他一听就欢喜,一听就相信。

  早年我们在美国华府,周广大先生他是属於这个往生的。一生没有接触过佛教,临命终时他也非常痛苦,好像也是得的癌症。我们华府佛教会有些同修跟他太太认识,他开面包店。他太太到这个时候无可奈何,把他先生痛苦的情形告诉华府佛教会的同学。那个时候我还在那里挂名做会长,有同学打电话给我,我住在达拉斯。我说你们赶快帮他助念,开导他。非常难得龚振华居士去开导,龚居士能言善道,一开导他果然接受,果然相信,就跟着念佛。这一发心念佛,他就跟他太太讲「我痛苦没有了」,痛苦马上就没有了。「你们统统给我念佛」,他叫他的家人、太太、家里小孩统统给他念佛。念三天,他往生了。

  临命终时才学佛,三天往生,不可思议!真正能放得下,这种人很少很少有。他虽然病很痛苦,他神智清楚,所以这是头一个条件。最重要的一个条件,是你要清清楚楚一点不迷惑;第二个你要遇到真正善知识劝导你;你一听能信、能解、能发愿,跟着大家念佛的佛号,他就真走了。龚振华居士好像前几年也往生了。

  连五逆十恶,临终他头脑很清楚、不迷惑,一生造着极重的罪业,为什麽临命终时还能往生?过去生中生生世世修念佛法门,善根非常深厚,这一生当中没有遇到善缘,遇到些恶缘,他才造恶,这是一时迷惑。到临终遇到这个善缘的时候,他阿赖耶识的善根又把它引起来,是这麽个道理。绝对不是说他没有善根,没有善根就一点办法都没有。阿赖耶识里有宿世的善根,临终时善友把它引发出来,十念成就,带业往生,这就是阿弥陀佛四十八愿里的第十八愿。

  底下这一句重要,「居下下品者,皆得三不退」,这一句话比什麽都重要!你想想看,三不退,念不退是什麽样的人?法身菩萨!不是普通菩萨,法身菩萨。我们就是下下品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统统是得三不退,得三不退就是阿惟越致菩萨。这个好事到哪里去找?找不到。只有西方极乐世界有,这叫除此一家。你要不去,你有什麽本事断烦恼?你有什麽本事明心见性?自己要很认真细心去衡量一下。

  什麽叫五逆?什麽叫十恶?这也要简单介绍一下。逆是叛逆,完全违背自性,极大之恶,有五种。第一个是出佛身血。佛的福报非常大,你想害佛、想杀佛,杀不掉的,他福报太大。但是你有恶心,偶尔叫他皮肤破一点、流一点血,这个可能。这就是提婆达多。提婆达多知道释迦牟尼佛每天出去托钵走的这个路。他经过的道路,有一处地方是个悬崖,提婆达多就在悬崖顶上放了一块大石头。释迦牟尼佛托钵从下面经过,他把石头推下去,想把释迦牟尼佛砸死。但是世尊有护法神,护法神在当中(韦驮菩萨,护法神)用他的金刚杵把落下来的石头拦截住。这一拦截石头就打碎了,碎片掉在世尊脚面上,破了一点皮、流了一点血,出佛身血,存心害佛。

  佛是三界导师、人天眼目,你害佛,结罪不是在佛那里结罪。一切众生得不到佛的教化,从这个地方结罪的,所以这个罪过就重了。你不是害一个人,你是害所有一切众生。一切众生要靠佛的教诲,你把他杀害,这还得了!

  第二个是杀阿罗汉,阿罗汉是个得道之人、是善人,也是好老师、善知识,住在这个世间教化众生。纵然不教化众生,他住在那个地方,这个地方有福。这是一个真正智慧、真正福德之人,他住在这个地方,这一个地方不遭难。现在这个道理我们知道得很清楚、很明白,他住在这个地方,整个这个地方磁场都变了。你要害阿罗汉,也是害这一个地方的众生,把这个地方真正有智慧、有福德的人杀害,使这个地方人没有福、没有智。

  第三个杀父亲,第四个杀母亲。父母有养育之恩,不知道报恩,还要杀父母,这是五逆罪。五逆罪决定堕阿鼻地狱。五逆罪最後是破和合僧。破坏正法的道场,极重之罪,为无间地狱之因,决定堕无间地狱。《地藏经》上讲得清楚,《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里面讲得清楚,这个事情决定不能做。不如法的佛教团体,我们都不可以破坏;要是如法的道场,那就不得了了。不如法的道场他自己背因果,我们不需要批评,不可以随便说他。为什麽?

  佛祖教诫我们「若要佛法兴,必须僧赞僧」,互相赞叹佛教就兴。他不如法,佛教导我们默摈,就是不理他,也不要说他。他有他的因果报应,我有我的因果报应,这样就对了。决定不造口业,决定不谤三宝。谤三宝,他虽然做的不如法,我谤他,别人会牵累所有佛教,会造成很大的误会。那我们有责任,我们有因果,所以要懂得这个道理。明白这个道理之後,我们就晓得自己应该怎麽做法,怎样才如法,怎样才叫修行,怎样才积功累德,这不能不知道的。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