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净界法师:唯识学概要讲记

【185】没有依教起观,他念的佛号是不是净土的资粮?

  好,我们来看看下面的个别的问题,第一个:

  网络学员问:师父提到净土法门的重点,是如何引导佛号,请问:如果一个人完全没有依教起观,那么他念的佛号是人天的善业,还是净土的资粮?

  师父:当我们提起一句佛号的时候,从净土宗的角度有两个要求:第一个专注力,第二个就是观照力。你要能够安住佛号、引导佛号,引导佛号比安住佛号更难,因为安住佛号只是一种事修,你只要听得到你的声音就可以了;那么引导佛号,就考验你的智慧的水平了,就是你是怎么想的。我们刚刚讲过,如果一个人完全没有依教修观,那么如果他可以往生,只有一种情况——这个人根利遮轻:大乘善根深厚,烦恼妄想天生轻薄。

  所以他今生的思想,不太需要有太多时间的修正,也就是说他前生已经修得差不多了,他这一棵树已经往西方倾倒了,所以他今生,不需要太多的去做一些调整,他就自然能够往生,这种人是极少数的。就是他都没有修观,但是他往生了——特例,末法时代特例。

  就是说他今生,他小时候是什么思想,他长大就是什么思想,他老了的时候还是什么思想,他完全没有任何修正,他就往生了——千年的冰山雪莲!六祖大师就是这样子了。六祖大师你看他开悟之前,也没学什么教理,他没有什么修正,他就是送柴火去一个有钱的员外,这个员外在诵《金刚经》,他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当下开悟了。他已经准备好很久了,他这个柴火是干的,所以他火一点,当下就烧起来,他准备好了。

  但是六祖大师在中国佛教两千年里面,是特例,少数的例子。千万不要把自己观想成六祖大师,我们最好是观想自己是业障生死凡夫,这样会比较符合实际一点。

  好,那么这个地方有没有问题?就是说我们还是要做一些思想调整。欸,请说。

  学员:师父这个问题比较原始,那个就是忆佛念佛同时进行吗?我实践起来,感觉好像……

  师父:不是同时进行的,它分开的,这个待会我们会讲到,你观想的时候要把佛号放下,念佛的时候就行起解绝,专心念佛、专心听声音,这两个一开始是分开的,但是后半段会结合在一起。刚开始修的时候是分开的,一个是无分别住,一个是有分别住,这两个是矛盾的,初学是矛盾的,所以要分开,专注力跟观照力,忆佛、念佛,一开始是分开修的。

  学员:那在净土里边,这个双盘打坐很重要吗?是不是增加专注力一定要打坐?

  师父:这倒没有说很强调姿势,没有说一定要双盘打坐,这倒没有。

  学员:还有一个就是那如果打坐的时候,腿很痛的话,这个是消业障吗?还是……

  师父:那不是消业障,那是你筋骨不够柔软,那跟业障没有关系,我们不能把所有事都会归到业障。欸,请说。

  学员:师父慈悲,我请教一下:我们要怎么样分别,我们的念的佛号是空洞的,还是转向万德庄严?

  师父:好,请坐。你提起佛号的时候,你心中要有两个作意很重要,第一个:我一定要往生;第二个:我一定可以往生,这两种作意啊,这两个马车,在引导这个佛号。你看很多人,他肚子痛他就念阿弥陀佛,对不对?肚子不痛,他就不念了,这个是空洞的佛号。你这个佛号完全随外境而转,当你有需要的时候,你才想到佛号,所以你这个作意,完全是由相状的刺激,你这个作意是着相的作意,我们前面讲过,作意要离相作意,你不能把佛号,用来处理你今生的问题而已,诸位,那这个阿弥陀佛,设计这个佛号对你来说,太可惜了。阿弥陀佛花了那么长的时间,创造这个佛号,结果你是用来处理你今生的问题,太可惜了!

  【186】我们应该多念佛号,还是要多多的依教修观?

  好,我们来进行第二个问题。这个问题跟刚刚那个提的是有关系的:他说在平常的修习当中,我们应该多念佛号,还是要多多的依教修观?这两者应该如何平衡?

  当然从往生的角度,观照力比专注力更重要。就是你的信愿,它是决定往生,佛号念得是不是能够专注、能够得到一心,这个决定你的品位。就是你往生的决心,你是不是一定要往生,你是不是相信你一定可以往生,这两种心态是决定你往生与否;那至于往生以后你的品位高低,这个佛号是多多益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当然我们先求有,再求好,是吧?先求往生嘛!所以说刚开始修观的时间就很重要了。当然修观也不完全是在佛堂,你在听经的时候,其实这个时候,你在闻思,它也是一种修观,诵经本来就是一种修观。刚开始的比例,我个人的体会要一半一半,观的时间要多一点。等到你修行上路了,你的思想的方向已经确定了,这个时候你把观的时间可以少一点,持名的时间可以到七分,修观可以三分,佛号可以慢慢增加了。

  先确定方向,再增加你的动力。

  你的佛号方向不确定,你所念的佛号全部带业——带生死业。所以初学者,我个人是觉得你的思想的建设、思想的改造是很重要的!虽然我个人也接触净土,我个人也接触圣道,但是我个人的选择,我觉得如果你是初学者,先把净土宗——你的本行,先把它稳住,你的净土宗的整个方向确定了,你再来看一些圣道的东西来辅助你,会比较好一点。初学者,你不可能什么都要的,你的时间没这么多的。所以我们刚开始修观的时间要多一点,等到你人生的规划已经明确了,你很确定你来生不能在娑婆世界投胎了,你一定要到净土去了,这个时候你就可以把佛号慢慢增加了。欸,请说。

  学员:师父吉祥,请师父开示,这里讲观照力,刚才师父提的是观想是不是?我们是要观想“相”还是观照“法”?这里讲就是说师父提到说引导佛号,我们要专注力、要观照力,那这里的观照我就不懂了?

  师父:好,你问题问得非常好,请坐。

  学员:谢谢。

  师父:法,它是所有的佛法,其实法它有两块:一个是空性;一个是缘起,对不对?空性它是无相的,缘起它一定有相状,可能是娑婆世界的杂染相、也可能是极乐世界的清净相,缘起一定带相状。净土宗是偏重在有相观,偏重。我们下一堂课会讲到净土跟圣道的结合,它也修空观,但是它是兼修,它的主修是有相观。它的主修,观两个相状:一个娑婆世界的过失相。你把娑婆世界的过失全部列出来:它有这个无常败坏的问题、它有三恶道的问题、它还有老病死的问题,你要把所有的问题都列出来,看哪些会让你能够厌离娑婆的,这个相状对你是最重要,借相修心嘛,第一个你要观娑婆相,第二个要观净土相,欣求极乐。

  所以净土宗的主修是有相行,它被智者大师判做有相行;但是圣道门一开始是无相行,它观空性,它先离相。净土宗它是一个比较用对比的方式,所以净土宗,它经常是用娑婆世界跟极乐世界做对比,因为你来生只有两种情况选择。你临终的时候,你一定要面临一个选择嘛:第一个继续轮回,第二个到净土去,你只有两种选择,你不可能到涅槃去嘛。所以你平常就要保持这样的一种选择,然后最后结论:放弃娑婆,然后往生净土!

  学员:师父慈悲,弟子想问:如果念佛的时候,觉得这个佛号的……就是引导到极乐世界这一部分,做得好像不太好的话,就是这个佛号念起来,没有这种味道的话,是不是代表在观想方面还做得不够,应该放多一点时间在这一部分?

  师父:对对对,就是说你厌离娑婆够了,你欣求极乐不够,那欣求不够,你佛号,你为什么念这句佛号呢?你的动机,当初你为什么,你提起佛号的时候,你当初是为什么念这句佛号?你的作意是什么?没有作意,就是把它当功课,反正功课一定要做,对不对?

  学员:自己在念佛号的时候是觉得,那个就是念得不够好,就是这样子。所以是不是说,还是要……

  师父:对对,你知道你有什么问题,你就要加强这一块。反正他一句佛号是要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他的愿才圆满。你不能只有厌离娑婆,那你厌离娑婆,你要去哪里?你要他放弃 A,你要给他一个新的取代。凡夫一定要生命有所住,你要有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因为你不能到空性,你一定会有一个果报体,这个果报体到底在哪里?你一定要有,我们现在没办法无生,对不对?一定要有生嘛!有生就要有一个正报的身心、依报的环境。

  学员:那请问师父,是不是自己还需要在空观方面修无分别智,还有就是多听经闻法,这一方面放多一点时间?

  师父:你是说你缺乏欣求极乐这一块啊?

  学员:佛号念起来的时候,就是觉得那个摄受力不够。

  师父:那你是缺乏欣求极乐。

  学员:那就是说要从另外一方面?

  师父:你目标不明确,对。对对对,你放弃了一个,但是你不知道你要去哪里,这个佛号在空中到处飘。

  学员:所以还是要多听经闻法?

  师父:对对对,因为极乐世界你只有从经典学习,你没办法,你自己不可能自己想出来。

  【187】预知时至而往生的,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好,我们回答最后一个问题:在古德的往生实例中,有许多人是预知时至而往生的,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预知时至,就是说他净业成就了,这种是可遇不可求的。

  就是说这个人的心,他已经明确的往西方极乐世界倾倒了,所以他临终不管遇到什么情况,乃至于发生车祸、乃至于死于非命,他一定可以往生。这个树你只要随时砍断,它只有一种方向,这种人临终也不需要助念,因为他净业成就了嘛!他是随业往生!他不要靠第六意识的带动,就他第八识的业力里面,他已经是净土宗的业成熟了,就算他临终的时候,第六意识不来带动他,他第八识也是会自己到净土去,这个人不简单。他的第八识不用第六意识来引导,这种人应该已经要成就念佛三昧了。

  我们正常人的阿赖耶识,是有娑婆世界的业力、也有净土宗的善根,这两个种子都有,所以临终的时候,要靠第六意识的正念力,来引导第八识,然后让它顺从本愿,跟弥陀感应道交,正常人要随念往生,正常人。

  当然如果他是大善根,又是很精进用功的人,他是可以随业往生。他的第八识的业力,他的净土宗的业力就已经成熟了,他不必要第六意识的引导,所以临终正念不正念,对他来说都没有关系了。就算这个人第六意识到临终的时候,完全属于昏迷状态,也无所谓了,因为他第八识,已经有自己的能力到净土去了,所以这种是特殊的个案。

  好,我们休息十分钟。下一堂课来谈谈净土门跟圣道门的相互的结合。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净界法师:唯识学概要讲记 卷二十八

  【188】圆修的思想,就是以净土宗为正行兼修圣道门!

  好,那么我们接着来谈一谈净土法门跟圣道法门之间的结合。

  净土宗的历代祖师,对于修学净土主要有两派的说法,有一派是强调三业专修,身口意专心的忆佛、念佛就可以了,但这种祖师,从时代来说,都是偏比较早期的,唐朝的多一点,宋朝以后的祖师,尤其永明延寿大师,乃至于近代的蕅益大师,就强调圆修的思想,就是以净土宗为正行兼修圣道门。他的理由主要两个:第一个对你往生有帮助;第二个对你成佛有帮助。就是说你这句佛号除了忆佛、念佛以外,你兼修大乘的菩提心跟空正见。那么在你生命当中会多出两种力量:第一个临命终的时候,多一个往生的推力,这个是短期的目标,对你往生有帮助;第二个你到极乐世界以后,你开始展开你的成佛之道的时候,你因地有加修空正见跟菩提心的人,你会来自第二种力量:就是成佛的力量,你修学的时候会比一般人顺利一点。

  我们先谈谈来自于往生的力量。那么往生的力量,当然偏重在空性这一块。我们前面讲过,净土宗是有相行,它是从相状的观察,从相状的对比,对娑婆世界的杂染相、对极乐世界的清净相,产生强烈的对比,然后从相状里面借相修心,让你的心态变成厌离娑婆欣求极乐,它的目的是这样子。

  那么这个都是有相的,为什么要加修空性的无相,一种离相的智慧呢?它的目的就是:消除心中的地雷、消除心中的盲点。

  我们解释一下:我们不是今生才有生命,我们的心是经过长时间无量无边的受生,然后才走到现在。我们这一念心,经历太多、感受太多。这样讲好了:我们每一次的生命,或多或少都有我们喜欢的人、事,有我们曾经追求过的人、事,当然诸行无常这些人事,已经觅之了不可得——因缘生因缘灭,但是它留在我们心中的影像还在,问题在这里。外在的相状已经没有了,我们曾经执取过很多相状,这些相状还摄持在我们的心中,这是一个很大的地雷。我们一个人到临终的时候,出现的相状都不是一般的相状,一定是你曾经特别喜欢它、特别厌恶它的相状,然后你生生世世这样子打滚过来到了现在,你可想而知,你心中累积了多少相状在你的心中。虽然我们的佛号很坚定,一句佛号信愿具足:我一定可以往生、我一定要往生!这个佛号就像车子一样,很坚定的走在路上,但是你千万不要碰到地雷。临命终的时候,万一你曾经熟悉的相状起来的时候,它是你的熟境界,因为你曾经在这个相状有很深的攀缘、很深的爱着,你对它是非常熟悉,这个时候你可能会心随相转,可能你会放弃了佛号,去被这个现状所牵动,非常有可能。

  所以你今天不修空观,就夹带你心中的相状来提起佛号,你的往生充满了不确定。你不知道你那个佛号什么时候碰到地雷,你不知道。所以最好的方法:把心中的地雷清一清,就是修习空观,把你的心全部归零,把相状全部抖出来——「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祇获法身」,所以你不断的告诉你自己:「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本来就没有相状。我们不知道我们临命终会出现什么相状,对不对?但是你要给自己打预防针:就是这些相状跟你没关系,你的心本来没有相状,既然没有相状,你干嘛去惹这个相状?它跟你的心本来不相应嘛!本来无一物,你何必惹尘埃呢?

  我再讲一次,这个相状会出现,临终的时候会出现一个人的相状、一个事情的相状、一个地方的相状,绝非偶然,绝非偶然!这个相状跟你的缘一定很深很深。如果你没有事先打预防针,你没有先脱相,没有先离相,你可能就会在这个相状上有所住,你的佛号就前功尽弃了,半途而废了。

  所以你必须在临终之前,把心中的相状全部把它脱落:这个相状跟你是没有关系的,是你自己捏造出来的,你心中本来没有相状,本来清净,是你自己打妄想捏造出来的相状,因为这些事情早就过去了,是你的心中还没有过去,所以人生不堪回首。

  你临终的时候,你很可能会看到很多很多你熟悉的相状,在阿弥陀佛到来之前,你最好是能够所有的相状都不住,走过去,最好是这样,你只要稍作停留,阿赖耶识的业力随时等着你,你只要一念妄动,完了!一定启动阿赖耶识的生死业力,前功尽弃“一念不生全体现,一念方动乌云遮”。所以临终最怕的不是风动、幡动,最怕仁者心动。当然你要能够看到相状心不动,那你一定要有离相的智慧,就这样子。

  所以你不修空观你就……除非你保证:我临终的时候,没有太多相状来诱惑我、来干扰我,你最好是这样子,但是这种机率不大,机率不大。因为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有的时候来得早,有时候来得晚,阿弥陀佛还没有现前,没有感应出来之前,你要独自的面对你很多妄想,这些可都不是一般的妄想。

  诸位,临命终出的妄想,都是你特别因缘深的妄想,跟你平常打妄想不一样。你说平常的时候,我瓦斯忘了关了、忘了交水电费了……对不对?这个妄想,这个妄想临终不会出来,一定是你深层妄想会出来,深层的。

  所以你要注意,如果你没有一套自我保护的功夫,这个相状会让你前功尽弃,一生在念佛堂里面所有的止观,可能会「一念差池全体残」,很可能!所以般若波罗蜜,它本身是保护你的心,不受到任何相状的干扰,因为你本来就没有相状,你不需要这种相状的。所以这个第一个:佛号要跟空性相应,就是让你的心跟相状保持距离,各走各的——这个相状是生灭的,我的心是真实的功德,各不相关,我的心本来就没有相状。这第一个:先造成一种离相的力量。

  第二个:跟菩提心的结合。空性的智慧它对我们的帮助,多分来说是偏重在往生这一块,保护你的佛号不受到相状的干扰。菩提心就是一种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心。我们一个人不发菩提心,你只有一种情况,你为了你自己的问题,往生极乐世界,为了你自己。即便你往生了,你到了极乐世界,你后半段就很难走下去了,因为你因地栽培不够!你每一句佛号只有为你自己而发,所以你这个佛号,所有你念的佛号,到了净土以后功能全部消失掉。因为你因地种的佛号,这个车乘它只有足够能量把你送到净土去,所以你后半段就没有你因地佛号的加持了,因为你所有的发心,都为了自己往生而已,你现在目标达到了,所有佛号的功能全部停止了。

  如果你今天念佛,除了你自身的解脱,再把佛道放进去、再把众生放进去,这个佛号就不可思议!你到了净土以后,这个佛号的力量还在,还会继续的陪着你: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诸位,《楞严经》强调因地发心,你在因地的时候你用什么心态来念佛,会影响到这个佛号会给你多大的力量。你同样念佛,其实你可以把佛号的力量创造得更大嘛!你只要把两个东西放进去,除了你自身的解脱以外,你把佛道的因素放进去:我为了成佛而往生、我为了度众生而往生,你把这两个概念放进去就够了,这个佛号不可思议,不可思议!它会不断的陪着你,上求佛道的时候,你在修无量三昧的时候,你会来自于弥陀本愿的加持,你回入娑婆的时候,除了你自己的菩提心以外,你还有弥陀本愿的摄受,佛号会一直陪你到成佛为止。所以这个佛号到底在你的生命当中,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到底它是给你什么样的力量?跟你因地的发心是有关系的。所以你把空正见跟菩提心放到佛号里面去,对你有很大的加持力,除了前半段的往生以外,后半段的成佛有很大的帮助。

  好,我们这个先讲到这里,就是总相的说明。这个地方有没有问题?就是一句佛号,如果你能够圆满结合空正见跟菩提心,对你的往生、对你的成佛,有很大的加持力,何乐而不为?你不用浪费太多时间,但是你会创造更有力量的佛号出来。好,请说。

  【189】空正见是每次念佛的时候要先观修吗?

  学员:师父,那个空正见,我们是要每次念佛的时候要先观修吗?还是说一直到临终的时候再修?

  师父:不是。它是这样:我们讲过修观的时候归修观,持名的时候归持名,是吧?当然你所有的观,一定要会归到佛号,所有的会归都必须要跟弥陀本愿摄受有关系——法法消归名号;那么圣道门是法法消归菩提心,是吧?当然就是说空正见,你如果觉得你思惟有问题,你就多听经嘛,每天听个三十分钟。听经它也是一种闻思,那么听完以后你每天思惟一下,这些是讲些什么道理,你每天把它复习一下,每天在心中,这个般若的智慧在心中转几次——转法 lun嘛,请转法 lun,你先在心中先转法 lun。什么东西都是生转熟,都是从生疏而变成熟悉。你看你有些妄想打得很熟悉,对不对?因为什么?因为你每天打嘛!是吧。

  学员:那我们念佛之前,或者说甚至在观想这个弥陀功德之前,是不是要先观修一下菩提心?就是说这是每次专修的时候,都要这样做?

  师父:可以,可以观修菩提心、观修净土的功德,都可以,对。

  学员:这个也有时间比例吗?还就是您刚才讲的这个……

  师父:其实它是这样,净土宗有些人理观强,事修弱,有些人事修强理观弱,这是看根机。有些人他本身理观弱的人,他去观,他观不起来,这多念佛也可以。所以这个人化的佛法,就你自己去操作,是吧?但是有些人他理观越强,他对往生的心越坚定,这个人很适合修理观,他佛号相对修的少,他事修少,那也没关系,但是大方向——理观事修,缺一不可!你可以有比例上的差别,但是你不能完全没有,你不能这个佛号完全没有理观,就是我说的空洞的佛号,这个佛号不晓得要去哪里?那糟了!那只好被业力的引导。你今天不引导,你不用愿力引导它,那对不起,阿赖耶识引导你这个佛号——随业流转!所以理观一定要有,比例?你自己去try:你是适合理观的人还是适合事修的人?事修的人就是佛号多念一点。

  学员:还有一个接着刚才的那个问题,有点没搞清楚,就是说这个苦行,不是可以消业障的吗?还是……

  师父:苦行啊?

  学员:苦行,对。

  师父:比方说什么?

  学员:比方说打坐的时候腿痛,是不是算苦行?

  师父:你请坐,请坐。你要是痛个十分钟五分钟,一下就撑过去了,

  那是 ok;如果你一个小时都很痛,你就很难专注了,是吧?身安则道隆嘛!

  你刚开始,你今天培养一种善根,就是你很陌生的东西,是吧?就是说你本来就有一点困难了,然后你的外境的压力又过大——「内忧外患」。当然你已经这个佛号已经很坚定了——「信愿」!你用这个痛来当历练,那又是一回事了。其实什么东西都适可而止了,说实在,中道!苦行也好、乐修也好,适可而止了。好,请说。

  【190】什么是实相念佛呢?

  学员:师父慈悲,弟子有一个问题,刚才师父说,持名也谈过了,一个观想也谈过了,请师父介绍一下实相念佛。

  师父:你前面两句话说什么?前面两句。

  学员:持名跟观想。

  师父:哦,持名跟观想。

  学员:现在请师父解释一下实相念佛,可以吗?

  师父:实相念佛,我说实在的我不熟悉哩,我是持名念佛的,我觉得持名最简单扼要一点,实相念佛我不是很清楚,实相,对对对。我想在末法时代,其实我们看绝大部分的祖师,还是强调持名,因为你临命终的时候,音声是比较容易摄心。你可以有很多理观,但是你会归,最好会归到佛号的音声,它是你最能够抓得住的,你会归到一种实相的真理,这个道理啊,你临命终的时候,诸位,你本身就不是一个很好的状态,所以你必须要有一个音声来靠,所以我跟你讲听祖师的话很重要!现在我感觉呀:祖师讲的话,绝非偶然,都是他实际的经验。

  你看净土宗的祖师,太前面的我们不谈了,后代的全部强调持名,没有一个例外,没有一个例外!慧远大师不谈了,善导大师以讫,从二祖开始,全部强调持名,一定有道理。因为音声是最容易摄心的,所以临终的时候创造一个音声,用音声来安住、用音声来引导你,这个是最容易下手的。诸位,我们临命终已经很多问题,对不对?我们要找一个容易上路的东西,让自己先上去了。所以刚开始先不求圆满,先求成功很重要,就是成功率要很高的东西,才是很重要,稳妥,先求稳妥。好,请说。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学员:请问师父,师父提到过持名念佛,用这个耳根摄受在临命终时。那刚刚也有师姐问到是观照、理观,这个厌离娑婆与一心向往这个极乐世界,可是师父提过这个《观无量寿经》的有位居士,以前他观一个,这个是形像,比较 specific,就是月轮、佛像,那这两种持名与这个形像,用眼根来摄受这个力量是不是很强大,如果是这样为什么古德,尤其是汉传佛教,《观经》几乎是被忽略?我不知道我讲得有没有错?

  师父:是的,是的,你说的没错。

  学员:这里面一定有些因缘,那我个人觉得,那像有的宗派,如藏传,特别强调这个观像,这两种结合有什么利益?它一定有它的风险,刚刚师父也提过了执著,请师父开示,请师父慈悲,谢谢。

  师父:好,请坐。因为藏传佛教它是很强调观想,他观想不是靠耳根,我强调他是用心。他是看一个相状,比方说看落日,然后他观了以后,他眼睛打开看落日,然后眼睛闭起来,把你刚刚看的相状在心中现出来,直到这个相状,如镜现像,《观经》说的就像镜子现出影像,这么的清楚分明为止。就是你用眼睛取像,但是最后要把这个相状转成你心中的影像,你最后你心中的影像跟外在的影像,是一个东西,你就成功了,对不对?

  那么藏传佛教它强调的是熏习,他必须要跟上师结缘,他必须要跟三宝结缘,他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上师,对不对?所以它强调一种善根的栽培;净土宗它强调临终的正念,临终是兵荒马乱、内忧外患,是吧?他整个成败就在临终的时候,所以他必须找一个临终在兵荒马乱、内忧外患的时候你的心最容易安住的东西,你平常的修习都是在佛堂,把冷气打开来,所有的外缘都卸掉,所以你是一种很身心安稳的情况来修习,你要观想什么,都 no problem,是吧?但临终可不是这样子。

  所以你平常你也可以兼修观想琉璃地、莲花观,平常都没问题,但是为什么一定要会归到佛号的音声呢?因为临终的时候你只有靠音声。我讲过,音声是所有的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六尘里面,你最容易掌握的一个所缘境,音声,最能够去 catch,最容易抓到,你的心最容易安住的一个所缘境。所以净土宗的操作重在临终的时候,它的稳妥性、安全性就变成是重点了。这就是音声为什么会被人家重视,因为临终的时候,操作起来特别稳当。它稳当,其它的所缘境,临终的时候,比方说观想、观像、观实相,都没有百分之百的稳当。所以你看念佛有四种:观想、观相、持名、观实相。持名,被历代祖师所重视,因为考虑到临终的问题。因为你养兵千日,用在一朝嘛,千念万念,为了临终这一念。你必须要有把握,你平常在佛堂的功夫,临终要提得起来,那只有靠音声嘛,稳妥。不是说持名的功德比实相功德大、比观想功德大,不是这个意思,而是它成功率高,它特别稳妥。

  【191】共修时老是分别别人的念佛声怎么办?

  学员:尊敬的师父慈悲,我们如何在临终之前,把我们所有心中的影像——地雷,全部都抖出来,然后去面对它。在它兵荒马乱之前,全部都去面对它?

  师父:你没办法把它抖出来啊,你只能够训练一套方法:当它出来的时候,你可以「无住」,你平常不可能把它整个逼出来,而且也没有需要把它逼出来。就是说这个影像本身是虚妄的,对不对?你自己捏造出来的,对不对?它不真实。你不可能平常把它抖出来,不可能,这个可遇不可求。

  它什么时候出来你也不知道,但是你要训练一套方法,当它出来的时候,你的心跟这个影像接触的时候,你可以无住!你要有这套方法。

  学员:那是不是像说我在拜佛的时候,然后有很多的影像出现的时候,我就不去理它?

  师父:对。除了你的所缘境以外,其它全部是妄想。当行门提起来的时候。所以佛号提起来的时候,行起解绝,所有的教理都要放下。

  学员:那如果说我有恶念出现的时候,我是不是要告诉我自己说:这不是真的。

  师父:对。如果它很粗重,来势汹汹,你非得对治它不可,那你就把佛号先放下,好好的去对治它一下,用理观、用一些各种观想,先把它调伏一下;如果它来的不严重,你连管都别管它,继续走下去就可以。

  学员:师父慈悲,您越说这个音声的重要,我就越发抖,因为我有一个毛病,我对于那个音声特别的敏感,譬如说我见一个人,他说话的那个声音,我听的觉得好,我就永远记住那个声音。那么这个问题就会出现在念佛方面,如果我在念佛的时候,假如旁边有一位同修,他的声音对我来讲很刺耳,或是我非常不喜欢,他这样就会影响到我,我要怎么改这个毛病呢?

  师父:所以你只能够听你的声音。我们在取声音的时候,是自念自听,很重要,一句弥陀念诵听!你的所缘境,只能够是你内心创造出来的声音,外来的声音是不能取的,你把它放下就好,就是你只能够听你自己创造的声音。

  学员:那也就是说将来我一定要创造一个机会,要自己单独的去走最后那一刻,不能有助念,或是我要先安排一下?

  师父:不是这个意思,不对。我说你要取你的声音,不是说你就必须排斥别人。别人会帮助你,一种助力,但是你不要跟他走就好,不一定要把所有的声音都停下来。我们念佛的时候可能有一百个声音,其它九十九个对你是 no problem 的,你听你的声音就好,但是你不一定要把九十九个都去掉,它对你会帮助的,但是你跟着你的声音走就好。

  学员:要专心听自己的声音。

  师父:听自己的声音。

  学员:不要听那个不喜欢的那个声音?

  师父:不是喜不喜欢,你别人的声音,不管喜欢不喜欢,所有的声音……只要不是你自己的创造声音,就是攀缘。

  学员:哦,就是攀缘?

  师父:对,你只能够听你的声音。

  学员:这句话我明白了,非常重要,谢谢。

  【192】是不是先修无分别智,再发菩提心求生净土更为稳妥?

  好,来我们来回答个别问题,有三个:

  请问师父,我们提起佛号的时候,为了避免夹带生死业力,是否平时要结合唯识的教义,先修无分别观的空观,再发菩提心,再求生净土更为稳妥?

  是的,平常要先修空观,再修假观。理由是:因为我们的心是真妄和合。但是原则上,妄想的势力是强过善根的势力,而且善根都是比较深层的,妄想都是比较表层的,所以我们原则上,我们的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第一念绝大部分都是妄想,第一念。我再讲一次,我们跟外境接触的时候,第一念都是不可相信的,第一念都要先否定。我们现在的功力只能够培养后知后觉,我们没办法先知先觉。你的如理作意往往是在第二念、第三念才会启动。所以先否定自己,再肯定自己,这个原则是对的。先把所有的想法先放下,再提起正念,因为你第一念的时候就把它肯定下去,你就很容易心随妄转。也就是说我们的心虽然真妄和合,但是表层的意思绝大部分都是妄想,善根都是比较深层的。所以你看我们为什么要先静坐?你心要静下来,你的善根才会提起来。所以我们对自己的想法、操作原则:先否定再肯定。一开始要先告诉你自己:不是这样子的,我的认知是不真实的,先否定自己。你要先放下它,你才有办法面对它、引导它;你一执著它,你就被它转走了。所以先修空观是对的,这个是对的。好,我们再看第二个问题:

  在唯识的教义中提到第七意识的转依:「极喜初心平等性,无功用行我恒摧」,表示我执在初地以上才能够摧毁。那么站在净土法门的立场,有志往生者对执著的立场,要做到什么条件?

  我们有志于往生对于执取做到的条件就是断它的相续。不能断第一念,只能够断它的第二第三念,断它的相续——断相续心。就是这个你起颠倒执著的时候,你自己有一种自觉反省的力量,然后提起你的如理作意,把前面的执著把它破坏掉。你不可能一开始就不起执著,不可能。所以你只能够培养第二念,就是培养反制的力量——反制。你不可能不起执著,不可能,这做不到。我们下一堂课就讲到:资粮位的菩萨,不可能不起错乱的妄想,不可能!但是他有一种自我反省的力量,这第二个。

  第三个(提问):「净土法门在事修上,有不共其它法门的佛力加持,在古德的解释净土法门中有提到:一句佛号总摄一切六度万行,那我们应该如何解释?」一句佛号的操作具足六度,那它必须跟你的空正见、菩提心的结合,就是你的心是圆满的。你看蕅益大师说:一句佛号提起来,放下身心世界,就是大布施;能够不起烦恼罪业,就是持戒;一句佛号提起来,安忍不动就是忍辱;一句佛号提起来,念念相续,无有间断就是精进;一句佛号提起来,摄心专注,不起散乱,这就是禅定;一句佛号提起来,如理观察,不起颠倒妄想,就是智慧。这个是理观的智慧了,你的心有到那个水平,它佛号就到那个水平。这样讲好了:这句佛号是万德洪名,它有无量的功德,但是这个佛号进入到每一个人的心中,它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你准备得越好,佛号给你越多的东西。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把无量光无量寿的功德,全部启动起来,不是每一个人,你准备得不够,佛号只能够给你糖果。

  所以净土宗它是二力法门,心力跟佛力的结合。做为佛陀他已经尽最大的努力,把佛号创造到最圆满的境界了,这个佛号已经是没有瑕疵了,它具足所有的功能:它可以给你安乐、可以给你解脱、可以给你菩提,它安乐道、解脱道、菩提道全部具足,但是你有本事把它启动,转成你的东西,那就看你的心理素质了。你的准备有多圆满,佛号就给你什么东西。所以你提高你的心理素质,这个理观就很重要了。同样一句佛号,三百个人打佛七,会产生三百个效果,这个叫做「诸法因缘生」。如果佛号进入三百个人心中,效果是一样的,那就糟了,那就诸法不是因缘生了,那叫「他生」——有一个强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导一切,那就是外道法门。因缘就是你的内心的活动,你念头一动就是一个因缘。所以到底阿弥陀佛可以给我们什么,就是你自己的准备了,你准备到什么程度,佛陀就给你什么东西。这就是我们在念佛的时候,除了事修还要理观就是这样,你要提升你的心理的素质。

  好,看大家有没有问题?我们今天把净土宗,做一个比较全面的讨论,包括净土的本宗、包括跟圣道的结合。我再讲几句话,念佛法门,第一个你的目标很重要。所有的修行,都先有目标再有过程,因为你的目标会决定你的法门的取舍。最重要就是说:你到底你是要在娑婆世界求增上生,还是到净土去了生脱死?这个没有对错。但是你目标确定了,你才知道你在有限的生命当中:什么是要先取来修行,什么你可以暂时放下。因为现实的问题是:寿命太短,法门太多,你不可能什么都想去修的。「法门无量誓愿学」,它是一种理想;现实的情况是:你必须要有所选择。先达成短期目标,再达到远期目标,所以确认你来生的目标,是净土宗最重要的关键。你第一个:你真的要往生,这是第一个;第二个:你怎么往生?你有哪些因素是要去加进来的?这有几个方向是很重要的。好,最后一个问题。

  学员:师父慈悲,麻烦您,我以为就是往生净土的那个条件,就是要首先发菩提心,然后是一向专念,就是这两个是必须的条件。那您刚才有讲说,如果不发菩提心的话,往生到净土,以后的修行成佛的路上可能会有麻烦。

  师父:因为你不发菩提心,你就是自私的心态,两种而已嘛!

  学员:对,但是那不发菩提心,他不能往生净土吗?

  师父:对,是的,不容易往生,这是事实。因为你不发菩提心,你的心态就是为了离苦得乐,因为你求生净土,就很可能没有把圣道的因素放进去;而极乐世界,是安乐道跟解脱道的结合,所以你不发菩提心的人要注意喔,你很可能是为了要追求快乐到净土去,你这种心态是很容易跟诸天感应的,很容易的!因为你的心跟佛号接触的时候,你要的就是离苦得乐而已嘛,你的动机就是用这种动机来引导佛号了,你缺乏解脱道、缺乏菩提道的作意呀。

  诸位,你要永远记住一个观念:佛陀可以为我们做很多很多的事情,但是有一件事情佛陀是不能做的——他没办法进入到你的内心世界,去改造你的内心,要注意这个观念。所以当你没有准备好的时候,对不起,佛陀不能给你很多的东西。佛陀不能够改变你的内心世界,所以只有你准备好的时候,阿弥陀佛的佛号,才能够发挥它最大的效果,你才有资格说你提起一句佛号,是无量光无量寿,你是准备好了你才有资格这样讲;你没有准备好,这个佛号对你来说,就是人天福报如此而已,跟你修布施、持戒、忍辱差不了太多。当然它的不同:这个佛号进去,你生生世世结下一个得度的因缘,从久远来说它是一个得度的因缘,但从来生来说,它显现不出来,因为你没有准备好,而这件事情,你的准备,是没有人可以帮你准备的。

  好,那么我们净土就讨论到这一点。我们下次开始,把这个唯识的修行的位次:它从一个凡夫到成佛,它经过一个什么样的心路历程,我们把它做一个解释。

  好,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净界法师:唯识学概要讲记 卷二十九

  【193】相续的果报是怎么来的呢?

  诸位法师慈悲,陈会长慈悲,诸位菩萨,阿弥陀佛!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六十四面,我们看甲四:果地功德。

  那么整个唯识学的教义,主要是在说明一个道理,就是所谓的“万法唯识”的道理。唯识学的建立,它告诉我们:其实整个人生的过程,没有一个真实的外境可得,那么我们生命的所有的过程,都是“自变自缘”。也就是说生命只有两个重点:一个变现,一个是攀缘。

  那么你所接触的影像是谁变现的呢?是第八识的业力变现的。我们过去生的善恶业力,变现很多的人、变现很多的事情,这一点我们是没办法控制的,不管你有没有修行,都没有办法控制。第八识的业力成熟的时候,“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所以业力的变现这一块,是不能抗拒的。那么谁去攀缘它呢?就是第六意识的分别心。所以事实上,我们的生命是两个重点:一个是业力,一个是心力。两个产生交互的作用,业力去牵动你的心力,然后,牵动你的心力去造业,又加强了业力,所以这两个就产生一种展转的一种循环的力量。

  心力跟业力的一种交互作用,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呢?伟大的佛陀讲出一个譬喻:说“恒转如暴流”。就是我们的生命,就像一个生生不息的水流,它从过去流到现在,它也一定会从现在流到未来。那么这个生命的水流,在唯识学它讲出了两个特色:一个是相续,一个是变化。那么《楞严经》在讲生命现象的时候,它也提出了变化跟相续这两个概念,不过《楞严经》它提醒所有的修行者,要注意相续这一块。我们一般人都会重视变化,而忽略了相续,这个是很错误的盲点。当我们失去一个东西的时候,我们会痛苦,因为我们喜欢安稳、喜欢永恒。其实变化给你的痛苦是一时的,《楞严经》警告所有的修行者:其实在粗显的变化的波浪当中,你要更注意那种相续的力量,因为这个对你的影响是深远的。

  所以《楞严经》在修行当中,它提出了因果相续的概念,它说我们在观一切法空,正念真如的时候,不要忽略了因果相续的概念。比方说果报的相续,我们的生命当中偶尔会出现一时的病痛、一时的障碍,这个我们都可以接受,因为它很快会过去,我们看到了希望。但是如果你得到的是一个长久的病,那对你的伤害就很大,它可能会毁掉你的青春、毁掉你的人生,因为它是怎么样呢?——它相续不止,甚至于影响到你的来生。所以我们不要看到只是变化的这一块,其实伤你最深的,往往是你没有注意到那个相续的果报。

  那么《楞严经》说,相续的果报是怎么来的呢?是由相续的因地而来。我们如果说偶尔起起烦恼,这个问题不大。你看我们有时候去菜市场,看到一些可怜的众生,我们也会一时的慈悲心、感动,把它救来放生,但是一时的善心在佛法来说,没有太大意义,对你人生的转变没有太大意义。

  但是如果你把放生当做你的愿望、当做你的目标、当做你人生的理想,经常的去做,那这个意义就重大了,为什么?因为它产生了相续的力量。所以在因地当中,所有在你心中是数数现行、深生好乐的那种相续的力量,是你特别要注意的,因为它对你的影响既深且远。所以从唯识的角度,它认为生命不是改变你一时的情绪,我一时的起善念、一时的起恶念,这个都没有太大意义,关键是你是不是能够改变你那种相续的功能,这个才是根本的问题。

  【194】相续的力量又是怎么来的呢?

  在唯识学的相续,它提出两块:一个是杂染的相续;一个是清净的相续。当然我们从修行角度:先破妄,再显真;先断恶,再修善。因为人性先求离苦,再求得乐。我人生没什么快乐也就罢了,但起码不要有痛苦;我不一定要荣华富贵,但至少幸福平安,所以离开痛苦是我们第一个诉求,当然痛苦来自于杂染的相续。

  那现在我们要提出一个问题了:当我们要断除杂染相续的时候,一定要找到病根:为什么你会相续?当我们的生命在出现错误的时候,为什么你一个人会一错再错的错下去,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你做了第一次的时候,你很想做第二次、很想做第三次?那个推动你去继续的往火坑推,那种相续的力量是怎么来的呢?你明明知道你根本不能这样做,你控制不了自己,那种相续的力量是谁给你的呢?

  唯识学说因为你有第七意识的自我意识,这最可怕——“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当我们出现一个烦恼的时候,本来烦恼是生灭的,第六意识本来就是生灭嘛!但是当第七意识向内干扰第六意识,构成了因地的相续;当第七意识跟第八识结合的时候,构成果报相续,所以第七意识是罪魁祸首。

  所有生命的轮回、所有因地的错误的相续,都是自我意识造成的,没有其它的问题。所以唯识学的成功,就是告诉你:你的问题出在哪里?为什么我们一个人做了错事,会一错再错,因为你想要掌控这一切的人生,一种自我主宰的概念,这个概念害了你!所以唯识学的成功:它成功的把我们的病根找出来了。如果你不对治第七意识,你只是平常的持戒、布施、修善法,其实你生命的本质——这个水流是很难改变的。所以当我们考虑要把水流,从一种六道的水流转成一种往生的水流,转换成成佛的水流,你就必须要面对你的自我意识了,那就不是断恶修善可以解决的问题了。因为你要断除你恶念的相续,就必须把自我意识挑出来,面对它、处理它。

  所以整个唯识学的修行,从初发心的资粮位到究竟位,都是在面对自我意识,因为它是病根。这个病根不断,春风吹又生,你所有的修行到了来生,前功尽弃。因为它相续的力量没有断,你只是断它的枝叶,它春天到的时候,它继续会犯错。也就是说我们轮回到现在,我们也做了很多的善事,但是我们为什么继续轮回呢?因为你没有断相续,所以这个唯识宗,它就把这个断除生命的相续——所谓自我意识,把它当做一个修行的重点。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195】果位的差别——资粮位

  那他是怎么做到的呢?我们面对这种自我意识,我们是怎么个方式?

  它的整个修行的过程是什么?我们现在来介绍一下。那么首先分成两科:第一个果位的差别。这个是从唯识的角度,来说明断除自我意识所创造的相续,它的差别的果位;第二个会通异说。那么从其它大乘的教法当中,再跟唯识的判教,来做一个会通,把它融通一下。

  好,我们先看从唯识宗的角度,来谈果位差别。这个地方分成五科:一、资粮位;二、加行位;三、通达位;四、修习位;五、究竟位。

  好,我们先看第一科的资粮位,我们先看它的名称,再看它的内容,为什么安立做资粮位?这个名称是怎么安立的?好,请合掌:谓此位菩萨深信解唯识妙理,发深固大菩提心,为趣无上正等菩提,修习种种“胜资粮”,故名“资粮位”。

  那么所有的菩萨,当然都是从凡夫开始,这个凡位的菩萨,当然他充满了烦恼,也充满了罪业,这两个因缘,在他的生命中是相续的。但是这个菩萨在烦恼罪业的洪流当中,他成就了三种功德,第一个:“信解唯识妙理”。那么这个唯识的妙理,当然包括了两块,我们前面讲过,第一个唯识相。就是因缘果报的道理,善业成就安乐的果报,你造的善业强,你以后受用的影像,就比较如意、美妙;你罪业造的重,来生你接触的影像,都是让你痛苦、让你挫折的,这个叫“自作自受”。那么第一个就是唯识相,讲到缘起。第二个讲到唯识性。在整个相状当中,是我空、法空的,没有谁在主宰,完全是一种心识的活动而已,是无我、无我所。那么当然我们看后面的意思,这个菩萨他是怎么理解呢?很关键了——“信解”,这个菩萨的理解,多少带有仰信的味道。因为这个菩萨的智慧是相对浅薄的,他只有闻思的智慧,所以他并没有一种很深刻的修慧,没有一种三昧所发动的一种断惑证真的智慧,他只有一种偶尔能够调伏的智慧。所以他的智慧多少是仰仗他的皈依,反正佛陀这样说,我就相信了,仰信佛陀的真实教诲。所以他这个理解,是带一点信心的支持,他产生的理解,这第一个,说明他的智慧的水平。

  再看他第二点:发深固的大菩提心。这个菩萨最可贵的地方在这个地方,他有坚固的愿力。虽然他的智慧水平不高、他屡受挫折,但是他的重点:绝不放弃!他对于佛道的追求、对众生的悲悯,上求下化这个愿力是值得赞叹的。我们可以往后看它的偈颂就知道了,这个菩萨值得赞叹的重点,在于他的菩提心是非常坚固。就是说:虚空有尽,我愿无穷!他一种绝不放弃的心态,在支持他的菩萨道。

  第三个功德:他为了不断的进步增上,他有殊胜的资粮。这个资粮特别指的是福德资粮,他广大的修福,修习布施、持戒、忍辱的善业,所以叫做“资粮位”。所以这个资粮位的菩萨,在整个烦恼跟罪业的冲击之下,他的心中有三道光明出来了——微弱的智慧、坚固的菩提心跟殊胜广大的资粮。当然他的特点在资粮,当然整个阶位的根本都是菩提心,你没有菩提心,不管你怎么修,你就不是菩萨了,所以他这个根本是菩提心。

  那么这个菩提心,是怎么样来支持着菩提心呢?就是靠资粮来支持的菩提心,不是靠智慧哦。也就是说他这个菩提心,为什么他能够一路的跌跌撞撞,受到烦恼罪业的刺激,他还可以走下去呢?因为靠他的福德力支持,所以叫做资粮位,但是他还没有产生智慧,所以他就是叫“资粮”,他的菩提心完全靠它的资粮来支持他。我们来看它的内容就很清楚了,好,我们把它念一遍:此位菩萨,依“因”“善友”“作意”“资粮”四胜力故,于唯识义、、、

  虽深信解,而未能了“能所取空”,多住外门,修菩萨行,故于二取所引随眠,犹未有能伏灭功力,令彼不起二取现行,名资粮位。

  那么资粮位,为什么这个菩萨叫“资粮位”呢?这个菩萨他内心当中有四种功德,当然最根本就是内因力:他有坚固的菩提心——上求下化的愿力!这个菩提心,有三种力量来支持他,第一个:善友力。这个凡位菩萨很重要就是依众靠众,同参道友的相互的支持,因为他的逆境太多了。资粮位菩萨是内忧外患:内有烦恼的冲击,外有业力的干扰。所以他的这个同参道友不断的鼓励他、勉励他,是很重要的;第二个:作意力。他平常也会听经闻法、如理思惟,产生一定的观照。当然作意力是薄弱的,我们待会看就知道了……;第三个是很重要的:他有广大的福德资粮。他有每天不断的功课、布施、持戒、忍辱,他靠他的善业力来支持、来保护他。那么他对于唯识的义理,虽然有很深刻的信解,但是因为他缺乏禅定的功夫,因为他的心识是散乱的。那心识散乱,他的理解往往只是一种解悟,而且带有一点信仰的成分,所以对于能空,能取的空跟所取的空,这两种空性,这种我跟我所的空性,“多住外门,修菩萨行”。这个菩萨,其实他多分理解是业果的成分多了,他对唯识相的善业招感安乐的果报,罪业招感痛苦的果报,是有很深刻理解的;但是对空性:我空、法空这一块,相对薄弱。所以他的整个生命当中,他的菩萨道是怎么修的呢?——多住外门,修菩萨行。

  我们前面讲过,我们的心有两个门:向外的门,叫做“攀缘心”,因为你接触外相;向内的门,是观照到我空、法空的心性的本体,叫做“安住”,向外叫攀缘。那么这个菩萨,他偶尔也会去做义工了、参加法会了、参加放生了,但是他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他的“心”的活动是有所得的,他对这个善业是有所期待的,他希望由这个善业成就安乐的果报。所以他的本身的生命当中,因为空性的体会薄弱,所以他是以有所得心来修菩萨行。所以对于二取:“能取”跟“所取”所产生的随眠,这个是烦恼的种子没有伏灭的功能,而且对于烦恼的现行,也没有伏灭的功能,叫做资粮位。我们可以看得出来,这个菩萨多分来说是在业果上修学,但是可贵的在哪里呢?他是有成佛的愿力,他有度化众生的愿力。那么身为一个菩萨,他本身强大的愿力在修菩萨行的时候,“多住外门,修菩萨行”,就造成了下面的偈颂。我们看《唯识三十颂》,是怎么解释这个菩萨的,天亲菩萨是怎么形容这个资粮位的菩萨,我们把它念一遍:

  乃至未起识,求住唯识性,于二取随眠,犹未能伏灭。

  那么这个菩萨,我们先谈谈这个菩萨的智慧的观照是怎么样:“乃至未起识”。这个菩萨的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他不能够生起这个“识”,这个识是指什么呢?古人解释:抉择的智慧——抉择识,不是一般的颠倒识。就是说他的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他第一念是攀缘的、是有所得的。所以这个就有问题了,因为你一旦有所得,那就带有自我,有自我意识,你就很容易创造对立,你就把一真法界切成两块。那么对立的结果只有两种情况:不是爱,就是恨,所以他这个菩萨的智慧是相对不足的。

  “乃至未起识”,所以这个菩萨,他不能产生第一念的正念正知。当然我们会讲到,他这个菩萨是有深厚的惭愧心,他能够产生第二念、第三念的反省跟觉照,但是他生不起第一念的觉照智慧,这说明这个菩萨的智慧相对薄弱。但是他可贵的是下一句话:“求住唯识性”,他有坚固的愿望:追求圣道的功德。这个菩萨好就好在哪里呢?他不得少为足。他跟人天种性还不一样,人天种性是断恶修善,他把它当做正常;那么这个菩萨是有远大的理想,虽然他一时做不到,但是他并没有放弃他的愿望,所以他心中经常有一种作意告诉自己:我一定要保持进步,所以他有广大的理想,好就好在这个“求”字,他不断的要求自己进步,去安住在我空、法空的真如理,但是虽然他有这个愿望,因为他智慧不足,他产生的结果是什么呢?“于二取随眠,犹未能伏灭”对于能取、所取的这种自我的相状,他没有调伏的能力,这个叫做资粮位。

  【196】资粮位菩萨一言以蔽之:愿力坚固,观慧不足!

  资粮位菩萨一言以蔽之:愿力坚固,观慧不足。举一个例子:你看苏东坡,跟佛印禅师是好朋友,是吧?那么他们两个经常在一起参禅论道。那么有一天,苏东坡在这个禅堂里面自己打坐,当然参禅的人,他主要修空观,内观真如嘛,那么他在照见五蕴皆空的过程当中,他得到很殊胜的体悟,所以从观中、从定中三昧出来,从那个观照力出来的时候,他写了一个偈颂,他说:“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前面的偈颂是赞叹空性、真如佛性的功德,真如佛性是天中天,是生命中最尊贵的。那么他“毫光照大千”,这个是尊贵,而且具足广大的清净的功德。前面的偈颂是赞叹真如法的殊胜;下面那句话,是赞叹自己,说自己是:“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那么他觉得他跟空性有一点相应了,他就写完以后就很满意了,就叫侍者赶紧的把这个偈颂过江去拿给金山寺的佛印禅师,而且要侍者一定要佛印禅师亲自批注了以后,再拿回来。那佛印禅师看了以后,就就着这张纸的背后,就给他写了两个字:放屁!那么写完以后,侍者就如实拿回来了,苏东坡一看不得了:我这样子尊重他,他如此羞辱我,就赶紧领着侍者就过江去,要跟佛印禅师理论了。到了佛印禅师的寮房的时候,佛印禅师已经走了,门锁起来了,门外面贴了几个字,说:“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

  这个就是资粮位的菩萨。我们不能怀疑苏东坡在佛堂里面那一份的相应,他的确有相应的力量,但是资粮位的菩萨问题在哪里呢?他经不起逆境的刺激,“于二取随眠,犹未能伏灭”。就是说他不是完全没有智慧,不是这样,他没有智慧他怎么能够做一个菩萨呢?菩萨是觉悟的众生嘛。就是说他的智慧,仅次于“信解”唯识妙理。他在佛堂静坐的时候,息诸外缘的时候,智慧会生起;但是外境一刺激他的时候,他第一个反应:自我意识就出来活动了。但是这个菩萨,好就好在他的愿力很坚强,所以在菩萨戒里面讲到资粮位的菩萨,它给他两句赞美的话,说资粮位的菩萨,因为他有强大的誓愿力,他有两个特点:

  第一个“虽作恶业,速疾能悔”,这第一个特点;第二个“若堕恶趣,终不久留。”

  就是说虽然这个菩萨,是控制不了自我意识的,也就是控制不了他的烦恼,但是他有一个很殊胜的功德,叫:增上惭愧。因为他是有理想抱负的人,跟我们一般人一天过一天的不太一样了,所以他的愿力的支持,虽作恶业,速疾能悔。他一旦犯了错,他回到佛堂,做功课的时候,他马上会发觉到,然后忏悔,立誓改过:我下次不能再犯错。当然他可能下次又会犯错,但是他不断的自我反省,他会从中得到很多的经验,累积很多增上的力量。

  所以这个菩萨是跌跌撞撞,但是他还是不断的保持进步的,所以“虽作恶业,速疾能悔”。他没有第一念的正念,但是他有事后反省的能力,所以这种菩萨,一旦堕落到三恶道的时候:“若堕恶趣,终不久留。”因为他的善根力太强,他的菩萨种性太强,遇到痛苦刺激的时候,他那种自我反省能量一起来,他很快从三恶道弹出来,不像我们一般凡夫没有理想抱负的人,做一只狗就要做很久,因为你没有产生反弹的能力,从痛苦中、从障碍中,反转的能力我们是薄弱的,但这个资粮位的菩萨他不是,若堕恶趣,终不久留。

  那么当然净土宗的学者,对资粮位的菩萨,他是这样看,尤其善导大师这样看资粮位菩萨,就是说整个成佛之道,最困难的地方是资粮位的菩萨,这个关过了,那就一帆风顺了。这个菩萨内有烦恼、外有业力,还有天魔死魔的干扰。在这个阶位的菩萨他这是:烦恼干扰你、外境——五蕴的魔境刺激你、你的冤亲债主也来障碍你,然后死亡也来破坏你,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净土宗的祖师们,是劝所有资粮位的菩萨往生净土,尤其是到了末法时代。因为你资粮位的菩萨是“多住外门,行菩萨道”,你是有所得心嘛,有所得就是有攀缘,那什么意思呢?就是外境对你影响很大了。如果他是法身菩萨,他不管正法、像法、末法、对他都是完全一样,因为他根本就不住相,干净的相、杂染相,对他是完全没有差别。但是做为一个凡夫菩萨,你来到三宝地跟来到放逸的地方,是影响很大的,因为他“多住外门”。

  所以当你在正法、像法的时候,资粮位的菩萨没有往生的急迫性,因为你还遇到相对好的环境跟善知识的摄受,但是到末法时代,资粮位菩萨受到的冲击是最大的。就是在末法时代来临的时候,法身以上的菩萨,什么正法、像法、末法,对他是完全没有影响的。但是这个末法时代冲击最大的是谁呢?就是资粮位的菩萨,他是禁不起末法时代的冲击,因为魔强法弱时代来临的时候,对一个资粮位的菩萨伤害最大。所以如果我们在资粮位菩萨,在这么一个问题严重的情况,赶快到净土去,其实是很好的选择了。

  【197】果位的差别——加行位

  好,我们来看看下一个。那么这个菩萨,经历过这么最难的一个问题的点以后,他慢慢的用功,就来到了第二个阶位——加行位。那么这个“加行”这两个字怎么说呢?我们先看它的名称的解释:

  菩萨先于初无数劫,善备福德智慧资粮,为趣“见道”住“唯识性”故,复“加功用行”伏除二取,故名“加行位”。

  那么前面的资粮位的菩萨,他发了菩提心以后,其实他的观行薄弱。观行薄弱,但是这个菩萨,他有一个很大的特点:他的菩提心很坚固,而且他积集广大的资粮。所以他按照他的愿力,跟他断恶修善的这种持戒修善的力量,他跌跌撞撞、进进退退,经过多久呢?经过一大阿僧祇劫的时间,很长了!当然他很多时间都是退转的,因为资粮位菩萨很慢的话,他可能会修修修……修得不错,突然间有一世,得大福报的时候放逸了,然后打回原点,他经常是这样子。当然他是一个有愿力的人,他会自我反省,所以时间久了,他在错误的累积当中,他会摸索出一条道路,所以他总有一天,经过一大阿僧祇劫时间的时候,经过他长时间的修福修慧,而且再加上他的愿力,他一直希望能够安住唯识的空性,就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进入了加功用行的阶位。

  这个“加功用行”我们说一下。资粮位的菩萨,或多或少会接触人群,因为他是静不住的,他在佛堂待不下去,待不会太久,一个小时、两个小时顶多了。所以他多少会涉猎六度的法门,虽然他做得不够好,但是他是有理想的。但是到了加行位,他有两个特点,一定有两个特点:第一个息诸缘务;第二个他加修止观。加行位的菩萨,他知道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就是:他人生的成败关键到来了!所有加行位的菩萨,他绝对不会住在人群,不可能!他一定住在深山,要么就喜马拉雅山,要么就哪一个山上。所以加行位的菩萨,他知道他的生命,他的关键时刻:他转凡成圣的时候到来了!因为加行位是资粮位的凡位菩萨跟通达位——圣位菩萨一个很重要的过渡,所以所有加行位的菩萨,一定会息诸缘务,没有例外。

  所以加行就是说:他必须要放弃跟人群接触一段时间,来干什么呢?加功用行来伏除二取的烦恼,他开始在对治我法二执了。当然这个时候,修习我空观、法空观叫“加行位”。这说明这个菩萨他从前面的发了菩提心、忏悔业障、积集资粮,从一种动态的修学而转成一种静态的修学,这叫“加功用行”,是这个意思,安立名称。

  我们来看看他到底在加功用行做了些什么事,我们看下一段:菩萨为趣入“见道”,体会“唯识实性”故,加功用行,修“四寻伺”、“四如实智”,历“暖”“顶”“忍”“世第一”、、、,逐渐伏除二取之相,此加行位,未遣“相缚”,于“粗重缚” 亦未能断,唯能伏除分别二取,违见道故。于俱生者,及二随眠,有漏观心,有所得故,有分别故,“未全伏除”“全未能灭”,,名“加行位”。

  这个是《成唯识论》的一个解释。说这个菩萨他从前面的一种资粮位,一种动态的修学而转到加行位的时候,他慢慢的开始内观,从外求变成内观。内观什么呢?内观唯识的二空的真实体性。就是说他整个一大阿僧祇劫,都在思惟业果的道理:怎么样断恶修善这一块。那么他这个时候在观察:这个业力到底是谁造的?果报又是谁去受用?来观察这个因果的根本当中,到底是“谁”去造业,又是“谁”去得果报,他去观察这个道理。

  所以他加功用行,从向外攀缘转成回光返照。那他是怎么观呢?他修“四寻伺”跟“四如实智”。四寻伺,这个“寻伺”就是一种观照,在唯识的专有名词叫寻伺,就是一种观察、观照的意思。那么它把一切法,把它切成四个元素,叫做名:名称的“名”;义:义理的“义”;自性:它有它自身的体性;第四个:差别。

  也就是说,这一切法就是四个东西构成,每一件事情一定要有名言安立;那么名言安立以后,你一定要有一些你的思考:这个花是很漂亮的,这是名言吧?一个赞美的名言。那么你说它很漂亮,他就出现一种概念了——意象:喔,它是美貌而不是丑陋,那么这个美貌有它的自性,当然也有它的时空的差别:它的美貌也仅是限于现在,可能一个月以后它就凋零了,它的美貌就失掉了,它有它很多差别的时空相。

  比方说中国人常常说沉默是金,“沉默是金”这个法,它有它的名、义、自性、差别,这是一个名言,它本身也没有自性嘛,沉默是金。但是这个沉默是金这句话,也得看场合,有些场合,沉默就不是金了,因为你要跟他讨论,你都不发表意见,人家以为说你没有兴趣了,没有参与感。

  所以沉默是金,它有差别因缘:在什么场合、什么时间是沉默是金;有些场合、有些时间,沉默就不是金了。所以他如实观察以后,他得到结论:一切法没有自性!

  他把每一件事都把它切成四块:名、义、自性、差别以后,名也没有自性、义也没有自性、它的自性也没有自性、它的差别也没有自性,所以一切法都是你自己想出来的,它的好坏、得失、成败,完全是你自己安立出来的。所以其实业力只做了一件事情,我们现在都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业力,你会痛苦:这是我业障重,不是!因为你打妄想,应该是这样讲。

  因为业力给你的痛苦是一时的,它是刺激性的痛苦、它是感官的痛苦,那你的痛苦为什么会相续呢?因为你不断的去想它,而且你做负面的思考,展转相续,这最可怕了。其实业力给你的刺激只是一刹那而已,就像佛陀说的:它射出第一支箭,是业力这一块给你的,但是后面的第二支箭、第三支箭,是你的妄想,你的名言安立很多的想法,然后你自己让你自己痛苦。

  所以一个人会痛苦,业力的比例不高,一个人会痛苦只有一种情况:就是你很会打妄想!你有丰富的想象力,但是不幸的是你堕入的都是负面的思考,所以你很痛苦。所以不要把所有的痛苦都归咎于业力,它只占一部分,它只是占前半段而已,后面的相续,都是你的打妄想,安立出来。

  所以这个加行位的菩萨,他静下心来以后,他观察这个一切法:其实都是你的遍计执。所以他把业力以外的依他起保留下来,他把业力以外的东西,遍计执,观空——遍计本空,依他如幻,他只保持业力的假相这一块,保留下来,因为它还有用处,后面还有用,但是他把自己妄想分别,所安立的这一切法都破坏了。

  那么刚开始叫四寻伺,就是观察,等到他得到坚固的理解了以后,叫做“四如实智”。其实这四个是完全一样的,他也是观察名、义、自性、差别,只是他得到了明确的理解,叫做“四如实智”。那么他经过这样子的观察以后,他经过了什么阶位呢?——暖、顶、忍、世第一,然后慢慢的伏除能取所取的相状。我们解释一下,“暖”位,那么这个暖位,是取什么呢?取它的钻木取火。它举一个譬喻:说我们拿一个木头,拿一个那个木头管子,在木头上不断的钻钻钻……旋转,欸,火还没有出来,但是它先出现烟,有暖相出现。这譬喻说呢:这个菩萨真实的我空、法空的智慧虽然没有现起,但是他有那么一点相应了,因为他的禅定增加了,他的心静下来,他的菩提心除了善业的资粮以外,多了禅定的智慧。所以他这个暖相已现,虽然他心中的光明没有出来,但是已经见到烟了,叫“暖”。

  再看“顶”。那么顶就是说,他这个智慧的光明慢慢的增长,他从下品的寻伺,转成上品的寻伺,慢慢调伏外境的执取。就好像一个人登上了高山的山顶,一望无际,对外境的真相,看得更加的清楚明白。所以顶位,调伏了所取相,他把外境给他的冲击,自己妄想打出的这块,整个调下来了,他只允许来自于业力给他的冲击,这一块是不能改变的。大乘佛法观一切法空,不能断灭因果,你该受的因果还是该受,但是你的妄想这一块捏造出来给你痛苦,这一块妄想,把它拿掉,这是不必要的。所以他对于所取相的执取,调伏了,这叫“顶”位。

  再看“忍”位。这个忍,就是随顺忍可,前面断的是所取相,所取相就是我所,那么现在他断那个能取的自我概念,对于能取的自我,他在颠倒妄想当中,他观察自己的这个自我意识,也是名、义、自性、差别,也是毕竟空的。所以他对于我空的真理,也开始随顺忍可,他也慢慢的往这个方向走了,叫“忍”。

  到了“世第一”,他的三昧力增长了,空性的智慧也增长了,经过十六刹那,进入圣道。为什么叫世第一呢?就是他在整个生命当中,他的有漏位是最后一个阶位了。他是六道轮回当中,诸天都比不上他了,这个人即将告别有漏的凡夫,即将进入圣位了,叫“世第一”。

  那么这个人经过了暖、顶、忍、世第一,这个四加行的阶位以后,逐渐的伏除所取相跟能取相。也就是说这个加行位的菩萨,虽然不能够调伏相缚跟粗重缚,这个“相缚”指的是俱生的这种能取、所取的这种烦恼的现行;“粗重缚”是俱生的烦恼的种子,但是他对于粗显的分别起的我法二执,已经可以调伏了。“违见道故”,事实上他还没有见道,他只是随顺、忍可,就好像这个火还没有生起,只是见到了烟而已,所以他还是“违见道”,还没有证得真实的我空、法空的道。所以他对于这个俱生的烦恼的活动,跟它的种子,他有漏观心,“有漏观心”我们待会再解释,因为他带相观心,他心中还带有一种教法的名言相。所以有漏观心,就是说他带相观心,心中还有稍微的有所得,还有种种的微细的分别,所以“未全伏灭”。他对于分别的我法二执,还不能全盘的消灭,因为他还留有一点点的法的这种执取。那么对于俱生的烦恼是怎么样呢?——全未能灭。这个很微细了,就是第七意识相应的俱生的烦恼是不能断,但他对于第六意识分别起的这一块,已经伏除了绝大部分了,这叫“加行位”。

  【198】加行位观空的时候是带相观空!

  来,我们来看看天亲菩萨对加行位,是怎么个说法: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识性,以有所得故,非实住唯识。

  那么这个菩提心的菩萨,他从前面的资粮位,完全是忏悔业障、积集资粮,一种外相的修学而转成内在的观照。那么经过长时间的暖、顶、忍、世第一的加行以后,他最后是:“现前立少物”。这菩萨把他自己的妄想,慢慢都洗干净了,洗干净以后呢,但是他还有少物,这个“少物”是什么东西呢?就是我们知道菩萨观一切法空,空性是一个真理,但是一个没有入圣位的菩萨,他的心,他不能直接去接触空性,不可以,因为没办法,因为空性是离一切相的,那怎么办呢?他必须要夹带名言,他必须要带相观空,就是说:哦,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他必须要从名言里面去思考,然后他的第六意识,才能够慢慢的随顺于空性,“非离彼能诠,智于所诠转”。也就是说假设他没有佛法的引导来做一个桥梁,他第六意识是没办法进入空性的。因为能诠的道路没有的时候,他第六意识是不能活动。第六意识的想象力,在凡夫的阶位,只能够在有相的因缘活动,他到达不了空性的真理。

  所以他在观空的时候是带相观空,它有两种相,第一个:显教,就是文字相;藏系:他画很多的唐卡,你不要讲太多,你就观想那个唐卡:喔,为什么它这个坛城里面,中间是空性的?是空出来的?就是说它可能是现出一个眼根能够攀缘的相状,或者耳根听的相状,总之他一定要有一个圣人流出来的法,来引导他,他才可以随顺于空性。所以他虽然调伏了所有外在的执著,但是他那个最后那个法执还是在的,当然他即将要转入圣位了。但是他将入圣位还没有进去之前,他的心中还是“现前立少物”,这个“少物”就是那些法义。

  那么“谓是唯识性”,他之所以能够悟入二空的真如理,他就是靠这个少物,就是这个船,从此岸快要到达彼岸。当然一到了彼岸,他把最后的船,也要舍掉了,但是他即将到达彼岸。这个船不是彼岸,但是他没有船,他到不了彼岸。所以他靠这个法义的支撑,他慢慢的、慢慢的带他趋向于二空的真如,但是“以有所得故,非实住唯识”,因为他心中还是带相观空,还有法义的执取,所以他只能叫加行位,他还没有到达通达位,就是在这里,就是关键在于:现前立少物。

  举一个加行位的例子:蕅益大师。蕅益大师他在二十五岁,他有一次在径山坐禅,当然坐禅他是要息诸缘务了,内观真如,当然前提是你要学过教理,你不能自己创造一个方法。佛法的修学在前面的阶位,都一定要传承——欲知山上路,须问过来人。那么蕅益大师他当初是学过天台教观的,他依止天台的教观参禅以后,他在自传里面写到说:他曾经达到一个境界——“迥脱根尘,灵光独耀”。我们一念心本来是很干净的——清净本然,但是我们因为第七意识的执取,而执著很多相,执著什么相呢?根尘!执著我们的根身,这个身体是我的;“尘”就是外在的这些人事的影像,所以弄得我们压力很大。因为你本来没有一物,那我们自己多事,就自己去惹尘埃。

  那么这个蕅益大师他这个时候,把这个根尘的尘埃,当下“啪”!放下了——迥脱根尘,灵光独耀!按照《楞严经》的说法:“如鸟出笼”。就像这个鸟它本来在虚空是中飞得很好,但是它不小心跑到笼子里面去了——被根尘的相所障,那么加行位的菩萨他慢慢的修我空观、法空观,把相给调伏了,就是如鸟出笼,这个鸟它开始回到虚空了,当然他只是一时的相应,但是蕅益大师说从那次以后,他对于身体的执著完全轻薄了,迥脱根尘,灵光独耀,我们从他这句话的判断,合理的推论:他是顶位。因为他“根尘”是所取相,脱落了;但是灵光独耀,这个“能取”的自我概念,有没有消掉我们不知道,但是起码是顶位。一个人一达到顶位,在唯识的判教:资粮位的菩萨是“若堕恶趣,终不久留”,换句话说资粮位的菩萨,还有可能堕三恶道。顶位的菩萨是永远不堕三恶道了,虽然他有三恶道的业力,但是他不可能得果报了,因为他空性的力量太强了,他可以让他三恶道的业力永远不动,从今以迄到成佛为止。他如果没有到净土去,他的生命只有两种情况:要么做人,要么做天,他永绝三恶道。这个不是他的业力强,因为他的心态不一样了,他对于粗的所取相、能取相,这种灰尘都脱落了,所以他已经不可能去刺激到三恶道的业力了。

  那么当然这个菩萨,其实四加行的时间是不多的,不长的,可能是三生、也可能是七生、也可能是几十年的时间,他不像资粮位要耗一大阿僧祇劫,因为他经过一大阿僧祇劫的时间,他该有的资粮都准备好了。所以到加行位的时候,他一进去就是暖、顶、忍、世第一了,所以他这个时间其实不多了。那么当然他即将进入圣位,但是他的心中还是现前立少物。好,我们休息一下再来看看,他最后有什么样的结果。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净界法师:唯识学概要讲记 卷三十

  【199】菩萨果位的差别——通达位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六十六面,我们看丙三:通达位。那么发了菩提心的菩萨,他从前面的资粮位——忏悔业障、积集资粮,透过他对于业果的信解,慢慢的、慢慢的进入到加行位。加行位这个时候,他的止观力量增长了,所以他对于空性的观照,已经能够慢慢的顺从,对空性的道理虽然没有证悟,已经能够顺从。那么经过暖、顶、忍、世第一的阶段以后,他最后就到达通达位了。这个通达,他的心正式的通达到空性的道理去了。我们来看它的名称的安立,请合掌:言“通达”者,“体会”义,谓此位菩萨,发“无漏真智”“体会真,如”,故名“通达”,亦名“见道”。

  那么通达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他心中有一种很深刻的、全盘性的体会。这个体会是来自于什么呢?一种无漏的真智,去体会二空的真如,叫做“通达”,或者叫做“见道”。前面的智慧虽然无漏,但是不能讲真智,因为前面的加行位的菩萨是:“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识性”;那么这个加行位的菩萨,在观一切法空的时候,他要透过佛陀跟祖师的语言文字的引导,所以他带相观空了。既然带相就不真实,他只能够叫“随顺”于真如,不能讲“通达”真如。

  通达真如:你的心要进入真如,对不起,你第六意识只要夹带任何相状,你就进不去空性。进入空性只有一个密码:叫做“离一切相”,不管这个相是杂染相、不管这个相是清净相,都要放下,否则你第六意识就进不去。所以加行位的菩萨只能够叫“顺从”真如,因为他“现前立少物”。但是这个通达位的菩萨,是把最后的那些法义也放下了,所以叫“无漏的真智”。所以他是全盘的体会契入真如了,也叫“通达”,这跟前面的随顺真如,那这两个层次不一样了,他从前面的随顺而趋向于通达。

  那么他到底通达了什么道理呢?这有两块:一个真见道;一个相见道。我们先看看真见道:

  体离虚妄,亲能证理,实能断障,故名为“真”。谓“根本智”入无分别,诚证“真如”,能所冥契,诸相叵得,名“真见道”。

  那么通达真如以后,它第一个所通达的道叫“真见道”。为什么这个道叫“真”呢?当然这个真见道,指的是我空、法空的真理了,因为这种空性的真理,它是没有这种虚妄的生灭相,而且它不像天方夜谭,它是可以亲自证入的。那么证入以后什么好处呢?它有断障的功能,它断除烦恼障、所知障,所以叫做“真”。真实的东西,一定要合乎一个条件:不能变化。你得到以后,你永远就是一得永得,它永远不会失掉。为什么财富不真呢?因为你今生很有钱,来生变得贫穷,所以财富对你来说不真,因为你不能永远的拥有它,你只是借来的,你跟因缘借来的。但是空性的道理,你要么没有证得,你一旦证得,你未来的生命,它就永远不会失掉了,所以叫做“真”。就是根本无分别智它证得真如的时候,是能所双亡,诸相叵得,一切相不现前叫“真见道”。

  所以我们说过一个人能够进入真如,只有一种情况:就是要把所有的相状放下,把杂染相、把清净相、把佛法都要放下,那么这个时候叫“离一切相”,叫“真见道”。它这个“真”就是它离相清净,或者叫“从假入空”。

  我们再看另外一个相见道:“相”者“类似”义,谓从前“根本无分别智”,起“后得智”,分别诸法事理,模仿真见所有功能,以诸言说等善巧,化度有情,亦得悟入,名“相见道”。

  通达位的菩萨,他第一刹那先进入空性,这个时候他心中是完全没有相状的,但他下一刹那,他出来以后,他会证得第二个叫“相见道”,这个“相”就是随顺、类似。就是说这个菩萨,他从自受用的角度,他依止根本无分别智证得空性以后,但是这个菩萨他曾经发过愿,他有什么愿?——众生无边誓愿度!所以他从自受用,他一定会同时想到:无量的众生在轮回当中,都还在攀缘种种的相状,受着轮回的痛苦,所以他就要想要怎么去引导他,所以他依止愿力跟空性的结合,他就会产生有相的后得智。那么这个后得智它开始活动了,因为他第六意识进入无分别智的时候,他的活动是要停止的,他不停止活动,他进不去空性。但是他进入空性以后,他不像小乘的圣人就永远休息,他可能只是暂时的休息,因为他的大悲心会把他推出来,所以菩萨安住空性时间不会太久。

  那么他一旦进入空性的法海去过一次,他后来的智慧叫做“后得智”了,他有资格去分别诸法的事理,去模仿真见道所有的功能——“以诸言说等善巧,化度有情,亦得悟入,名相见道”。

  【200】真见道、相见道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解释一下,先解释真见道。

  举个例子:比方说弘忍大师,他要传法给弟子们,六祖大师跟神秀大师都提出个偈颂,六祖大师的偈颂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神秀大师是:“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为什么六祖大师的偈颂,他能够传法,能够传给他?因为六祖大师的偈颂合乎真见道!神秀大师是一个很用功的人,但是他带相观空,他还带相,“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这个镜子,我一搞脏我就把它擦干净、一搞脏就擦干净,这个顶多是加行位了——带相观空;但是六祖大师的意境是“本来无一物”,连镜子也不可得,那这个是离相清净了——诸相叵得。所以他们两个的档次是有差别的:一个可能是资粮位,也可能是加行位,你只要带相,如果相带的很严重那就资粮位,如果相带的不多——“现前立少物”,那就是加行位。那么六祖大师的“本来无一物”的意境,那已经是离相,那是真见道,见道位了。所以他得法是有原因的,因为他入了真见道了。

  那么相见道是怎么回事呢?

  也举一个例子:洞山良价禅师,他当时是一个大禅师了,他当时主持了一个三个月的结夏安居,但是他在禅堂跟大家坐了三个月,他一句话都没讲!那么三个月结束以后,当然大家东西南北来的都要回去了,要回到各自的道场,那么上座就领着大众跟和尚告假,上座就说:和尚,您三个月都没讲话,现在要走了,请您慈悲,讲一句吧。洞山良价就讲了,他说:“东去西去,不如到万里无寸草处去。”东去西去,当然也可能指的身体,也可能指的是内心,就是你要回去了,有些人往东跑,有些人往西跑,当然你身体往哪里跑,心就往哪里跑。那么这些所有的“去”,最好的是:不如到万里无寸草处去——相见道。

  诸位,这句话佛经有吗?没有,佛陀没有讲,但是他讲这句话,他是有一定的引导性的,他是什么?——模仿真见道的功能。就是说这句话不是“道”,但是你把这句话不断的思惟,它会引导你趋向“道”。也就是说我们一个资粮位的菩萨,我们要得到道是叫“文以载道”——从佛陀的文字去寻找“道”,但是这种曾经从“道”出来的人,他们从“道”里面,能够创造无量的文字来引导我们。但是诸位,你要知道:你没有经过真见道,你不要随便写偈颂。在莲池大师的云栖的规矩里面:“随便拈偈颂者——摈。”有人不服气了:说写写偈颂为什么就要摈呢?莲池大师说:因为你没有资格!你没有真实的见地,哦,我也写个偈颂出来,结果“一盲引众盲,相继入火坑。”你写的偈颂必须要随顺于真见道,这种一定要开悟的祖师。

  所以我们凡位菩萨呢,我们只能够说:欸,这句话是某某佛陀说过、这句话是祖师说过,我们才可以去宣扬,不能说:诶,我自己打妄想,想出一个偈颂写出来,大家回去背,不可以,你没有那个资格。你没有资格开一条道路来引导别人,我们现在只能够做一件事:就是老实的遵从佛菩萨的道路,就是“欲知山上路,须问过来人。”等到你到了山顶以后,你自己可以开出一条道路出来,因为你有资格了,因为你上去了嘛,你可以讲出一句话:东去西去,不如到万里无寸草处去,可以!这句话经典里面完全没有,但是符合佛经,跟修多罗义是相符的,所以它也等同佛说,这个就是相见道。他能够开出一条方便门,他不用看经典的,他这种人不太需要看经典的,他讲的话就是经典,当然这个只是针对空性,如果是一切法的方便门,那他还得学习了。但是他引导大家进入空性这一块,他不需要学习,但是假观,他还有一条很长的路要走。所以从真见道以后才有资格叫相见道,就是说这个人有资格,开出一条不同于佛陀、不同于祖师的法出来,而最后的结果的目标跟佛陀是相同的,这叫“相见道”。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201】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

  好,我们来看这个偈颂:

  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那么这个菩萨,在这个四加行的暖、顶、忍、世第一,进入世第一的时候,他在那种坚固的这种禅定的当中,他修学我空观、法空观,突然间“啪”,一念之间,一念的相应,这个时候对于所缘境——“智都无所得”。他本来是“现前立少物”,他本来要依止文字相来观空,他突然间文字相放下了——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进入一念不生。这个时候——“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他正式的跟空性相应,这个时候是离言说相、离心缘相、离所有的相。

  所以真正的道法是不能形容、不能解释的,除非开方便门,示真实相,你要引导众生。但是菩萨进入空性那个时候,自受用这个时候,是一句话都没有说的,没办法解释的——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所以一个人入道的时候,是没有相状的,所以“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所有的相状全部停下来。那么也就是说他是要先成就空观,他才有资格讲到假观的这一块。

  当然这个见道位时间也不长,它比四加行还短,见道位在唯识的判教:就是初地菩萨的初心那一刹那。入、住、出,从初地菩萨的“住”,入、住、出,住位以后就入修习位了,所以他的见道位只有……可以说一刹那而已,就是初地的初心这一块。一旦入了住心,那么他就是后面还有很多路要走了,因为他后面开始怎么样?——从空出假,广设方便,然后真实的积集资粮了。这个时候资粮力,他这个资粮,跟前面的六度的资粮不一样。前面的资粮多分还是人天福报,因为这个资粮位菩萨还是在六道打滚嘛,这个证得空性的资粮啊,那不是一般的资粮——叫做“成熟众生,庄严净土”!他所有的资粮,是用来庄严他未来的佛身跟净土,是一种功德庄严。

  【202】菩萨果位的差别——修习位

  我们来看看一个证得空性的菩萨,他后面该怎么走呢?好,我们来看看修习位。先解释名称:

  菩萨从前“见道”起已,为断余障,证得“转依”,复数数修习“无分别智”,故名“修习位”。

  那么这个资粮位的菩萨,从散乱心的一种攀缘,到了加行位的摄心,到了通达位的证入空性以后,他“为断余障”,初地菩萨的障碍还有什么呢?在《八识规矩颂》说:“俱生犹自现缠眠”,他还有来自于第七意识微细的我、法二执,非常微细了,所以他必须要去断除这个俱生的我、法二执,来证得两种转依:转烦恼障成大涅槃;转所知障为大菩提,所以他继续的修习无分别智,故名修习位。这个《成唯识论》在讲修习这一块,其实没有讲完全,它只讲到自利这一块。其实这个菩萨,他继续的内观真如,往更深层的真如的空性去走,因为他还有微细的执取;但是他向外呢,那是不可思议了——十波罗蜜!他随缘的去度化众生,但这个菩萨不是一般的菩萨,他有种种的神通三昧了,因为他在加行位的时候,已经成就三昧了。好,所以他是内观真如、外顺众生,他由恒顺众生,来生起种种的善巧。我们看它的内容:

  菩萨于“见道”已,发“根本无分别智”,断分别起二障,证唯识理;后为断舍俱生起二障种子,证得“菩提”“涅槃”二转依果,复数修习“无、得”“不思议”“出世间”“无分别智”、、、、及“十波罗蜜”之胜行,经“十地位”,名“修习位”。

  那么菩萨从前面的见道以后,他产生的一个粗分的根本无分别智,断除粗的分别起的烦恼障、所知障,证得粗的二空真如理。当然这个菩萨他在因地发愿:佛道无上誓愿成!他不会以此满足,所以他的内观还得要继续走下去。他为了断舍这种第七意识所相应的、俱生的二障的现行跟种子,证得菩提涅槃二转依果,他继续的修习无得、不思议、出世间、无分别智及十波罗蜜的胜行。

  我们解释一下,修习位的菩萨做两件事:第一个上求佛道。当然“佛道”那就是内观,但他的内观,他是无得、不思议——无所得,而且是不思议境。我们前面说过资粮位的菩萨的智慧,完全是思议境,因为资粮位的菩萨要生起智慧,只有一种情况:就是乖乖的随文入观,把祖师跟佛陀的法语背起来:“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他必须从文字去作意,才能够产生相应的智慧出来,所以他必须要心思口议,他必须要夹带名言,这个修习位的菩萨,他的智慧是不思议,他不需要名言,他就任运的能够契入二空的真如理。

  《华严经》举一个例子说:这个船要进入大海,最难的是前面那一段,因为它有地心引力,船要离开陆地的时候,他要用力地去划——要作意。我们凡夫刚开始修习智慧,一定要去背很多偈颂,从偈颂里面去思惟、观照,然后才产生那种少许的光明出来。就是刚开始离开大海的时候很辛苦的,因为地心引力要把你吸回来。当这个船进入大海以后,它就任运的可以行走了,它离开地心引力了,这是初地以上的菩萨。他不管白天、不管睡觉,他的生命只有一种情况:就是不断的进步!他没有退步这件事情,他没有退步。生命对他来说就是不断的增上,只是增上的多、增上的少而已了:他努力一点,就增上,就走得快一点;他不努力,就走得慢一点,但是他生命里面,没有“退转”这两个字了,没有这两个字,因为他内魔已除、外魔已消!生命中最可怕的烦恼的障碍——没了;外在的:这个菩萨不要说鬼神障,魔王都不敢动他。

  其实你到了加行位魔王就不敢动你,因为这到了禅定的人——初地,魔王他还是六欲天嘛,魔王只会欺负这个六道众生的资粮位的菩萨。所以初地菩萨,他内、外的障碍都没有了,所以这个人再思惟法义很顺畅,这个车开得很顺,因为他所有石头都没有了。所以他的进步叫做自然进步,就是这种进步叫不思议境,他不必刻意去学习什么,那么这种智慧是出世间的无漏的无分别智了,跟前面的资粮、加行,要经过一些学习、思考才能够成就智慧是不一样的,它任运现前!那么当然这个指的是他的自受用。

  那么他受用:他开始接触人群,修习广大的十波罗蜜去积集资粮,去成就他的未来的法身净土。经过了十地,这个十波罗蜜刚好配十地:初欢喜地、二离垢地、三发光地、四焰慧地、五难胜地、六现前地、七远行地、八不动地、九善慧地、十法云地,经过十地,最后入等觉——成佛!我们来看看这种法身菩萨,这种不可思议的十波罗蜜。那么严格来说,资粮位的菩萨修六度,只能够叫做六种的“资粮”,没有资格叫“波罗蜜”,因为波罗蜜,它必须要达到车乘到彼岸,这个到彼岸,包括把自己载到彼岸,包括把别人达到彼岸。所以初地菩萨他只要一出手,他不出手则已了,在佛经上说:初地菩萨一旦现在你的前面,那他绝对不会让你空过——“心念不空过,能灭诸有苦”。所以他这种十地菩萨,他的每一个波罗蜜,都包括了自度跟度他的殊胜功德。

  【203】十地菩萨有六种不共于资粮位的菩萨的六度那么这个十度——十波罗蜜,我们把它分成两块:第一个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一块是真见道所成就了,后面的方便善巧、愿、力、智,这个是相见道——后得智所摄。那么这个六度它有两块,当然它也包括一种善业的资粮了,有安乐道。所以十地菩萨他一旦来到人世间,他一定是做大福德:要么做国王的儿子,要么做大富长者的儿子,但是这个善业这一块我们就不谈了,我们谈谈他不共的地方——他波罗蜜的地方,就是十地菩萨他在修这种善业的时候,他有什么不共的地方呢?我们把前面的四十八页,把它拿出来复习一下,四十八页讲到这种圣人在行菩萨道的六种殊胜。来,我们把它念一遍:

  一、由所依最胜,谓菩提心为所依故;二、由事最胜,谓具足现行故;三、由处最胜,谓一切有情利益安乐事为依处故;四、由方便善巧最胜,谓无分别智所摄受故;五、由回向最胜,谓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故;六、由清净最胜,谓烦恼、所知二障无障所集起故。

  那么前面的资粮位的菩萨在修习六度,叫做忏悔业障、积集资粮,但是初地以上的菩萨修学六度,叫做“波罗蜜”,因为他已经有车乘的功能。我们来看,他有六种不共于资粮位的菩萨的六度。

  第一个:他依止是殊胜的,因为菩提心所依止故。资粮位的菩萨要发起菩提心,在唯识学上说:他要靠作意。比方说资粮位的菩萨要布施,他要先想一下才可以布施,他想说:哦,“诸未施财无常灭,由施反能有财库”。我这个钱财不布施,我死了以后就什么都没了,那么我把这个布施的时候,我把这个生灭的财,转成一种资粮,我可以把这个资粮,通过死亡带到来生受用。所以资粮位的菩萨的菩提心,要靠作意来带动;初地以上的菩提心不必,他任运的生起菩提心,他不必靠作意了,所以他的依止是菩提心。资粮位的菩萨,要依止作意,才有菩提心,他是任运的生起菩提心,所以这个依止是最殊胜的,他的菩提心是主动的菩提心,跟资粮位的被动的菩提心有所差别。

  第二个:由事最胜故,具足现行故。那么他在修习这些六度的时候,他每一个法门都具足其它的法门。比方说他布施,一定包括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所以他的这种事修是互含互摄的,也特别殊胜。

  第三个:处所最胜,谓一切有情利益安乐事为依处故。他的“处所”就是目标,他一旦出手,一定会对众生产生两个效果:第一个让他现世安乐;第二个让他来世解脱。所以他的那种善巧方便,他就有办法施设一套方法,让你这样子做了以后,今生离苦得乐、来世解脱,所以他的处所——他的目标是殊胜的。

  第四个:由方便最胜。那么他虽然度化一切众生,他心中根本就没有作度化众生的想法,他“而无一众生所度者”,因为他心中是无分别智,所以他心中,他去忙完一个因缘以后,他心中没有留下任何的相状而去执取。

  第五:由回向最胜。那么他会把所有的福德、智慧资粮,把它回向正等菩提,就是回向他的未来的法身净土——成熟众生,庄严净土。

  第六个:清净最胜。他在整个过程当中,不像资粮位的菩萨走的很辛苦,因为他有种种的烦恼障、所知障,来障碍他;他呢,他的身心世界,是一种无障碍的境界,他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

  【204】初地以上菩萨他还有四种的善巧智慧

  好,那么这个是讲到修习位的菩萨,他不共于资粮位的菩萨。当然这个他除了空性的自我调伏以外,他还有善巧方便。我们把这个七、八、九、

  十,就是这个不共于前面六度的地方,把它念一遍:

  七、方便善巧:一回向方便善巧,二拔济方便善巧;八、愿:一求菩提愿,二利乐他愿;九、力:一思择力,二修习力;十、智:一受用法乐智,二成熟有情智。

  这个初地以上菩萨,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的过程当中,除了我空、法空的无分别智以外,他还有四种的善巧智慧。

  第一个:方便善巧。他第一个能够回向,他会把这种有为的事相,回归到无为的真如——回事向理、回因向果、回自向他,这个是讲他的自利的功德;那么他第二个:拔济方便善巧。我们前面说过:初地以上的菩萨一旦出手,他一旦遇见你,他一旦出手,他一定有救拔你的功能,不像我们资粮位的菩萨,只是跟你结个缘,他一定有他实际的效果出来,他有拔济方便的善巧。

  第二个:愿。那么他心中有两个愿,第一个:当然求菩提愿;第二个:利乐有情愿。也就是说他对世间的果报,完全无所求了,不像资粮位的菩萨偶尔打打妄想,还会去追求人天的福报。

  第九:力。思择力跟修习力。思择力指的是他对于道理的观照:空观、假观的观照;修习力是指的他对六度的事修。他一方面理观,一方面事修,不断的去要求自己增上。

  第十:智。那么受用法乐智跟成熟有情智。那么受用法乐智是指他的自受用,他开始亲近十方诸佛,学习佛法的时候,他有殊胜的法乐,包括涅槃寂静乐、菩提觉法乐。我们凡夫的心,外表很多的妄想跟障碍,佛陀说我们的心就像汤匙,哈哈,汤匙去接触甜美的汤,没有感觉,所以你去读大乘经典,你没什么感觉很正常,因为我们是汤匙;那么圣人的心去听佛陀说法,就像舌头,他跟这个美味的汤接触的时候,他有这种法乐——受用法乐智。那么当然他在自受用过程当中,他也会去施设一个方便,去教化众生——成熟有情智,他会把他的心得跟大家分享。

  那么这整个十波罗蜜的关系:前前引生后后,后后持净前前。后面的东西,对前面是有很大的帮助的。来,我们来看天亲菩萨的偈颂:无得不思议,是出世间智,舍二粗重故,便证得转依。

  那么天亲菩萨赞叹初地以上的菩萨的智慧是:无得不思议,是出世间智。那么这种无分别智有三种功德:第一个无所得。他度了这么多众生,他不觉得他有在度众生;不思议:那么他这种智慧是任运现前的,他不必经过如理作意,也不要带相观空,他自然的跟这个智慧相应,而这个智慧是什么智慧呢?是一种无漏的清净的智慧。无得、不思议、出世间,是赞叹这个智慧的殊胜。那么这个智慧有什么好处呢?——“舍二粗重故,便证得转依”:他能够地地舍掉烦恼障、所知障,成就大菩提跟大涅槃。也就是说他的六波罗蜜,从前面的资粮而转成功德庄严——菩提涅槃,二转依果。因为他已经不在三界六道得果报了,除非他乘愿再来,按照他自受用来说,他自己是安住在菩提涅槃,当然他的大悲心来到众生的世界,示现各式各样的相状,那另当别论了。

  【205】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掌握无分别智?

  好,我们讲到修习位。还有五分钟,大家可以提出来什么问题,讨论一下。

  学员:“师父慈悲开示,请开示第六意识的妄想分别,与无分别智的区别在哪里?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掌握无分别智?”

  师父:无分别智在凡夫的阶位,他要如理作意,也就是他是要思考的。因为你什么都不想,那只有一种情况,那就是打妄想!因为你不是初地菩萨,初地菩萨是什么都不想,那是自然的流入法性大海,他是游于甚深法性三昧;那我们什么都不想,那就自然的打妄想。所以你是要有想,当然这个想,你不是按照自己的自我意识推动的,你是依止佛陀的言教:就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你必须要安立一个法在你的心中,由法来带动你的心去想——就是皈依法。你不可能离开了法去修无分别智,不可能!你没有那种能力,离开了法你只有一种情况,那就是打妄想,只有一种情况,因为你的障碍太大了。

  我们凡夫的心就像一条鱼在逆水中游,所以你很自然就打妄想,很自然!因为你的烦恼障、所知障会冲击你,你第六意识夹带了烦恼障、所知障嘛。所以你能够入无分别智只有一种情况:就是抓住这个法,逆流而上,所以凡夫的问题就是障碍太大。

  其实思惟法义不难,关键是你是在逆水中思惟——你来自于你内心的烦恼障、所知障太大了。所以如理思惟,是修无分别智的第一步,而且这个刚开始要在佛堂修,你不能够说你:我一开始就来到这个杂染的境界,我修无分别智——你马上失败!因为你本来烦恼就重,外境又刺激你,你这不是内忧外患,是吧?所以刚开始的修学,按照《小止观》的次第是先静中修,因为你的善根薄弱,你必须把你心中的观照力,慢慢培养起来的时候,你才能够踏出佛堂去历练。也就是说当你是一个幼苗的时候,它是需要保护的,你不能把一个幼苗丢到暴风雨当中,结果就退转了。

  所以无分别智:第一个依止法义思惟;第二个要在佛堂修。在这个障碍没有现前的时候,就是这个烦恼障所知障,它刺激你最少的时候,你一天里面,一定有时候心哪,相对心平气和,对不对?没有太多敌人,这个时候是你最好的时候,赶快把这个善根栽培起来,你不能在兵荒马乱的时候,修无分别智,所以无分别智的修行,刚开始是:息诸缘务。

  【206】是哪个意识在提醒第六意识、教育第六意识?

  学员:“师父上课时曾经提到,可教育第六意识提升到正念思惟,请

  问这是哪个意识在提醒第六意识、教育第六意识?或是第六识的自我提醒、自我教育?”

  师父:第六意识它有很多的心所,我们这次没有谈到心所,因为我们只是个概要。其实第六意识的心王,它有五十一个心所,其中我有讲到叫“作意”——如理作意,对不对?“心所”就是它的功能,因为第六意识本身没有好坏,它只是一种想象、分别。它的好坏是它旁边的眷属,就它跟什么心所在一起,它就变成什么样。因为第六意识交了很多朋友,它本身没有好也没有坏。但是第六意识要能够产生一种所谓的思惟,它必须有作意,而这个作意,是经过学习以后的如理作意:它要经过前面的佛法的思想教育,到胜解、到念、定、慧,也就是说你必须要先经过佛法的教育,然后遇境逢缘再把这个作意带动起来。是谁让第六意识去思惟法义的?就是第六意识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叫做“作意”心所,就是靠它。你要经常保持警觉性,你警觉性不能太差。

  所以我们培养第二念的正念,就是你随时要知道,你烦恼活动的时候,你的作意就开始要提醒你:哦,你已经陷入到一种障碍境界了,这个时候你的如理作意就要提醒你了。所以你受戒对你有帮助,因为受戒这个“戒体”就是一种作意,它会提醒你:你的第六意识受到烦恼攻击了,它有一种防非止恶的功能,或者你发愿也可以。但是你如果说没有受戒,也没有发愿,那你就糟了,你第六意识要被烦恼攻击了,很久很久很久你才知道、你才会发觉,那就不是第二念的正念,那可能很多念了。所以你要么受戒,要么自己要发愿,你要有一个愿力。因为你有愿力,你才可能保持警觉性,你才可能保持,而这个时候作意才会出来。所以是谁在提醒第六意识呢?就是第六意识里面有一个功能,就是作意心所,是它帮助你了。好,最后一个问题。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207】对治自我意识,是指以众生、菩提心为出发点吗?

  学员:“请问什么是自我意识?是自以为是吗?对治自我意识,是指以众生、菩提心为出发点吗?”

  师父:好。自我意识就是我们的第六意识在断恶修善的时候,我们有一种想要主宰的概念出来——有所得。我们认为这一切都是真的,想要去得到一些什么东西,好像今生,我不得到一点东西啊,不太甘愿的感觉。就是说我们希望在今生的当中,拿一点东西,把它拿到来生去受用,有这种概念,你想要主宰它、想要去攀缘它,这个就自我意识了。

  就是第六意识它不安分——真如不守自性,本来你不要去攀缘,该你的,什么都跑不掉,但是我们就喜欢多事。就是说按照因果法则:你不要去追求,该是你的东西,它自已会显现的,你根本不要多事的,但是第七意识就喜欢多事——去攀缘,就把整个心给搞砸了,把因缘搞砸了。就是这因果法则,本来它是一个自然的轮动:你造善,你一定会得到安乐的果报,但是你去攀缘它的时候,就让这个果报变成卑劣——本来是功德庄严,变成人天有漏的福报了。所以我们想要去得到一个东西,有所求、有所得,这个就是有自我意识。所以对治自我意识只有一种情况:就是无分别!因为有所得心,它必须要靠很多的分别去带动它。所以你看天亲菩萨,怎么赞美这个初地菩萨:“无得不思议。”第一个无所得的智慧。

  我们刚开始会建立一个善恶的概念,这个是很正常,但是你不能永远活在善恶,因为你这个善恶还是有所得。你要从善恶的概念,要进入到无所得:就是说你该造善还是造善,你该断恶还是断恶,但是你不要有一种想要去得到什么东西的思想,因为该是你的,就一定是你的,你不必多事,因果法则是绝对不会错乱的。不是说:哦,你求,它才会有,就是你求,结果把因缘搞砸了,佛法是这个意思。你不求,你得到的是更多、更庄严,那你要去求,那对不起,你启动了第七意识。第七意识的可怕,它扰乱了因果,第一个:因地,它扰乱第六意识,让你的所有的资粮变成卑劣;更可怕的是第七意识,它向内跟第八识结合,把你所有的业力变成生死轮回。所以这个第七意识的可怕,内、外都干扰:向外干扰第六,让你所造的善业是有漏;向内它干扰第八,把你的业力串成生死轮回。所以它的可怕是不得了的,它的影响是不得了的——内、外干扰。第六意识跟第八识都是依他起性,本来都是无辜的,就是第七意识——自我意识在那边作祟。所以你看,整个唯识学第一个下手:就是除了一开始断恶修善——资粮位的菩萨,一到加行位,就开始面对你的根本问题了——就自我意识了,一到加行位以后,所以这块是很关键。

  当然净土宗也很关键,因为你自我意识太强的人,你要离开娑婆世界很难的。因为你这个一切法的执取太重,你很难放下娑婆世界。我们在娑婆世界已经打滚太久太久太久,你不可能把所有的东西,一个一个对治:哦,这个是无常,把这个放下,A 是无常的、B 是无常的、C 是无常的、D 是无常的……不可能!你不可能把你过去所有的执著都放下,你只有一种情况:从根本上把这个自我放下,所有都脱落了。因为它都跟自我意识有关系,所以你要是够聪明:擒贼要擒王,你不对治自我意识,那你就很忙了:“时时勤拂拭”,哦,这个镜子那么大,你慢慢去擦吧,真的,那你很辛苦,就是“修道多辛苦。”所以你没有般若方便,你花的时间多,效果又差,你这个镜子脏了很简单:把镜子拿掉就好了——“本来无一物”,它本来就没有嘛!这一句话只有伟大的佛陀跟历代的祖师说得出来,观一切法空——就是最简单的方式,你的心全部停下来。

  所以临终的正念就是这样,你不可能一一的去:哦,这个是无常的、那个也是无常的……来不及了,临终的时候来不及了!你观察:这个都是无所得的,人生本来如梦如幻,你只要把那个自我拿掉,你来人生,你不是想要得到什么,那只是一个因缘的流动而已,它只是业力的显现,缘生缘灭的假相而已。在因果当中没有一个自我可得,这个就是缘起性空。所以你不断的串习,临终的时候,你就很容易。当你这个生命结束的时候,你就很快的从过去跳脱出来,去面对未来。如果你有所得心很重,你很难放弃过去,那你就没有所谓的欣求极乐,因为你连娑婆世界都放不下,你前脚都踏不出来,那就没有未来可言——一个人活在过去,你只好失掉未来。所以当你离开娑婆世界的时候,你是不是能够很轻松的走出那个有所得那一关,也就是说你必须要从娑婆世界走出来,你才可能进入弥陀的光明。你不可能两个都要:哦,娑婆世界我也想要,阿弥陀佛光明也要,没有这种人,因为这两个是不两立的。

  好,我们今天先上到这里,我们下一堂课会把它整个上完。那如果有时间的话,我们会安排一个研讨,会把整个唯识的课程做一个研讨。

  好,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净界法师:唯识学概要讲记 卷三十一

  【208】你要改造业力,你要创造一种坚定的誓愿!

  诸位法师慈悲,陈会长慈悲,诸位菩萨,阿弥陀佛!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七十面,我们看丙五:究竟位。

  唯识学把整个凡夫到成佛,把他的修行分成五个阶位:就是资粮位、加行位、通达位、修习位乃至于最后的究竟位。我们从前面的阶位我们可以知道,当我们踏入了修行的菩萨道,我们的生命就会出现两种力量的作用:一种来自于外来的生死业力的冲击;第二个来自于我们内心的一种菩提愿力的引导。所以当你开始修行的时候,你经常是两种力量的一种作用跟拉扯。

  我们先谈一谈生死业力这一块。生死业力是怎么来的呢?主要因为有阿赖耶识。虽然我们生命,一段一段的生命是无常变化的,但是生命结束以后,我们会在第八识留下一种善恶的功能,所以第八识它有很特殊的功能,就是它“持种”。它能够保存我们每一期生命所留下的一种善恶的功能,这种功能长时间的累积,就形成一种“恒转如暴流”。就是说它是一种相续的水流,如果我们今天是善业起现行,这个水流就带我们在人天享受快乐;如果我们今天是罪业起现行,这个水流就带我们到三恶道,受刀山油锅的痛苦。所以我们每一个人的背后,的确是有一种力量在支配着我们——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

  那么业力的可怕,并不是说它给我们什么痛苦,这个还不是重点,重点是它展转相续、无有止尽。当然我们有两个选择:第一个我们选择逃避,反正你觉得你今生过得也还不错,你认为你今生乐多于苦,但是你可别忘了,生死业力是不会停止的,也就是说你迟早要处理的。你今生不处理,你来生就得处理;你来生不处理,你以后一定要处理,因为它不会自己消失掉。

  生死轮回之所以那么的可怕是因为:你越轮回,它的力量就越大,就像滚雪球一样。所以你总有一天,你吃到了苦头,你一定要面对这个生死业力的问题,你总有一天的。那么从佛法的角度:你越早面对,对你越有利,因为它整个时代,是往一个坏的方向在发展,末法时代。所以你越早处理,你成功机率是越高的,你花的心血是越少的。所以面对生死业力,你拖得越久,你付出的代价越大,就这么回事。所以我们从轮回的第八识,我们可以知道:既然要出离,那就把握当下,你别无选择!这是我们每一个人背后,所要面临的业力的这一块。

  当然唯识学给我们很大的压力,因为它开展了第八识,这种恒转如暴流的业果相续的思考,但是唯识学给我们一些希望,就是我们的第六意识。第六意识有强大的思考、学习能力,我们可以学习佛法、我们可以如理思惟,创造一种清净的力量来引导业力。那么这个第六意识的清净力量,在唯识的教义当中,它提出两个重点:一个是菩提心,一个是空正见,这两种力量如果你操作得当,生死业力是可以转变的。

  那么这个菩提心跟空正见,其实我们可以看得出来菩提心是根本,空正见是在引导菩提心的一种增上的力量。我们前面讲过了菩萨的四个阶位,它都是需要菩提心来支持的,也就是说你菩提心失掉了,你就已经不是一个菩萨了。所以我们在刚开始的时候,一定是要有发愿:你如果是智增上的菩萨,你缘佛的功德而发心;你如果是悲增上的菩萨,你缘众生的痛苦而发心,都可以。总之当我们修学菩萨道,先不要管你做了多少,先看你是不是有这样的目标,初心菩萨是“论心不论境”,如果你连一点理想抱负都没有,一天过一天,你做再多功课都没有用,毫无意义,因为要引导业力,一定是要创造一种永恒相续的力量。

  在佛法的角度:一时的感动、一时的善念,是没有太大意义的。也就是说,你一种没有目标的行为是毫无意义的:你做这件事情,只是一时的感动、只是一时的善念,这样是没有办法改变业力的,没有办法。所以所有的行动都先有一个理想抱负,你一定要有一个愿景,有理想抱负的修行,才有资格叫做“菩萨道”,因为你真实在改变业力了。所以你要改造业力,你要创造一种坚定的誓愿,你未来希望往哪里走,要有一个目标的。所以在这个修行当中,一定先发一个菩提心:缘佛道而发起上求佛道,缘众生的苦而发起下化众生。当然你发了菩提心,你有这个愿景,你就是菩萨了。那么接下来就是智慧的考验,你怎么去调伏引导你的内心,那就是空正见的智慧了。其实整个菩萨道的次第:从资粮位到加行到通达到修习,它主要的是一种智慧的增上。在六度当中,判定一个菩萨他的成败,就是以般若波罗蜜来做判断。

  【209】菩提心由它智慧的浅深分成三块

  那么我们前面的四个阶位,我们可以把这个菩提心分成三块,由它智慧的浅深分成三块。

  第一个:是一种“住相”修行的菩提心。这个就是资粮位,资粮位的菩萨,他的空性的智慧是薄弱的,所以他的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他是有所得的,他认为这个外境都是真实的,所以他的心就怎么样呢?就住在外境上,那么这个地方就有严重的问题了。所以资粮位的菩萨很大的缺点,就是说他是做不了主的,他一旦住在外境,好了,当他来到佛堂,他的菩提心就现前,因为佛堂给他一种清净的环境;当他离开了佛堂,跟杂染的人事接触的时候,他起贪欲,该起贪欲就起贪欲、该发脾气照发脾气,菩提心就暂时的隐没了。所以这个“住相”修行的菩提心,是非常被动。所以你看一个资粮位的菩萨,他的心经常是起起伏伏的,为什么呢?因为他受外境的干扰太大了,因为他把心住在外境嘛!

  当然,资粮位的菩萨也有可取之处,在唯识学上说资粮位的菩萨,虽然深受外境的影响,但是他心中有三种力量来支持他的菩提心:第一个“作意力”。他会不断的学习教理,透过如理作意,来自我反省、自我观照、自我调整;第二个:他有这个“善友力”。他经常亲近善知识,同参道友

  的鼓励摄受,也会使令他不断的进步;第三个就是“资粮力”。他透过布施、持戒、放生、拜忏,种种的这种善业的功课,也能够保护他的菩提心,让它不断的增长。所以一个资粮位的菩萨,虽然受了外境的冲击,但是他靠着一种作意力、资粮力、善友力的支持,他也会慢慢的、慢慢的进步。

  所以从“住相”的菩提心,到第二个“离相”的菩提心,这就好一点了。到了加行、通达二位的时候,这个菩萨,他的心慢慢的离相了——见相离相,他的心就不再住在外境上,所以外境对他的干扰降低很多了,所以他就可以专心的让菩提心不断的增长广大,当然他某种程度,也开始在息诸缘务、加修止观。

  那么第三个阶段就是所谓的“借相修心”的菩提心,就是修习位。前面的离相,当他脱离相状以后,从假入空以后,他是一个过渡,因为他曾经发愿要上求下化,所以当他慢慢的菩提心坚固以后,到初地以上的菩萨,他一定会走出山林面对人群,他一定要面对人群。因为他没有人群,他没办法修十波罗蜜呀,他没办法去成熟众生、庄严净土。所以他重新的又回到人群:可能做众生的父亲、也可能示现做母亲;也可能示现出家、也可能示现在家,他以各种角色,一方面自我历练,一方面教导众生,这个就是“借相修心”了。那么这个菩萨的菩提心,从一种住相的菩提心,到离相的菩提心,到借相的菩提心,最后他的菩提心终于圆满了,来到了究竟位。我们来看看这个菩提心,到了究竟位是怎么回事。

  【210】菩萨果位的差别——究竟位

  我们看释名:

  言“究竟”者,即是“究竟无漏界”《识论》云:,“诸漏永尽,非漏随增,性净圆明,故名无漏界”。

  这个究竟位,什么叫究竟呢?就是究竟无漏,这个是偏重在破妄这一块。也就是说 “漏”,当然这个漏指的是障碍了。我们在修菩提心的前面讲到,他有烦恼障、有所知障,因为他心中还是有所得,由这个我执引生烦恼障,由法执引生所知障。那么到了究竟位的时候,这两种障碍就完全破坏了,这个只是偏重约“破妄”。但《成唯识论》讲得就清楚更圆满,它说:“诸漏永尽,非漏随增,性净圆明,故名无漏界”。

  其实菩提心到成佛的时候,它是两块:从破妄的角度是诸漏永尽。诸位要知道,菩提心的障碍,主要来自于凡夫的攀缘心。其实我们不能怪业力给我们痛苦,业力它只做了一件事情:它把你的业力现出一个相状,可能快乐的相状,也可能痛苦的相状,但是它可没强迫你去接触它,是你自己要去攀缘这个业力,所以你才跟它感应的。所以从佛法的角度,我们不能够去怪业力,因为业力虽然是可怕,但是业力它不能主动的攻击你,它只能够被动的现出相状,是你要攀缘的,是你自己要跟业力感应的,没有第六意识的攀缘,第七意识的执著,业力怎么会对你有产生干扰呢?所以在成佛以后,当然他业尽情空了,他整个攀缘心也完全息灭了,所以他这第一个,他没有障碍了。

  第二个“非漏随增”,这个指的他的善根。他的菩提心夹带了十波罗蜜的这种善根,已经圆满了——“性净圆明,故名无漏界”。

  我们可以看得出来:从资粮位到成佛,他的心态转变,第六意识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第六意识,完全在第六意识。我们看得出来,我们从资粮位到加行位,佛陀并没有强调说:哪一个人业障重,这个人要经历久一点;哪一个人业障轻,佛陀基本上是不从业力的轻重,来判断一个人成败的,完全看你这个人的心理素质,你的观照力,因为“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你一个人会活得痛苦,你会活得痛苦,业力的因素其实不大,就是你这个人攀缘心重——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你攀缘心重,你自己要去招惹业力。第八识你是不能搅动它的,它里面有很多很多的业力在睡觉,你最好不要把它唤醒,对你很不利的。那么你一天到晚攀缘的时候,你就是把第八识的业力唤醒了,你是没事找事吧。所以你一个资粮位的菩萨,尽量的没有事要把心收起来——都摄六根,好好的念佛、念法、念僧,就是你不要去招惹业力,是这个意思。所以你第六意识起攀缘的时候,你就是业障深重了。

  那么当第六意识:“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欸,这个人有无量的功德庄严,就是靠第六意识的忆佛、念佛。所以你看佛法很少谈业力这一块,因为它不是主角。你第六意识操作得当,你可以让业力沉淀下来,你变成忆佛念佛——诸佛正遍知海,创造未来的功德庄严;你第六意识如果失控,你就去搅动业力,你就把你自己给害了,所以关键成败在第六意识了,问题在这。你第六意识不收心,那你就会把无始的业力给搅动起来了,那是你自找的;你第六意识收心,第八识的业力,就沉淀下来,就带业往生了。所以业力也不是那么可怕,看你怎么去操作它。那么做为一个佛陀,当然他已经圆满的把第六意识操作的圆满了,所以他把第八识转成四智菩提了,其实他关键就是掌握了第六意识,就在这里,成败关键在第六意识。我们往下看,就可以清楚这个成佛的一个关键。我们看它的内容:菩萨从初“资粮位”,信解唯识妙理,发坚固菩提心,经三大阿僧祇劫,修习无边难行胜行,至“金刚喻定”现前,永断本来一切“粗重”,顿证“佛果”,圆满“转依”,穷未来际,利乐无尽,名“究竟位”。

  那么我们都知道,佛陀不是天生就是佛陀,他也是从一个业障生死凡夫走起的,所以刚开始也是从一个业障深重、攀缘外相的资粮位开始。但是这个佛陀,他善加利用操作自己的第六意识,他做了两件事情:用第六意识来信解唯识妙理,不断的加强自己的智慧的学习;第二个:他发起了坚固的菩提誓愿。那么当然,刚开始从住相、到离相、到借相,经过了三大阿僧祇劫的时间,经历了十波罗蜜的难行胜行,到了等觉菩萨的后心,他成就了一种非常坚固的“金刚喻定”,在这种坚固的三昧当中,他生起了我空观、法空观,那么这个时候,断除最后一念的身相无明,所谓的断除一切的“粗重”。这个“粗重”就包括烦恼障、所知障二障的种子,就“顿证佛果,圆满两种转依,尽未来际,利乐有情,名究竟位”。所以他这个菩提心,他最后的呢,这个菩提心跟两种功德相应,成佛就是成就两种转依。

  【211】转烦恼障得大涅槃;转所知障得大菩提。

  我们来看下面这个总说,我们把总说念一遍,到底这个菩提心,它产生什么转变了?我们看总说的这个地方:

  一、二转依果:转烦恼障得大涅槃;转所知障得大菩提。二、依正庄严:佛身、净土,无量功德,众所庄严。

  那么资粮位的菩提心,当然它主要的成就的是三种力量:这个作意力、善友力跟这个资粮力,当然主要是作意力,他不断的作意。那么资粮位的菩提心,就靠这个作意撑着;加行位、通达位的菩提心,则靠空性来摄受;到了成佛,他的菩提心,它有两大功德:一个是大涅槃,一个大菩提。因为他透过空性的智慧,转烦恼障得大涅槃;他透过他的菩提的愿力,转所知障为大菩提。那么这个菩提它是有作用的,它是什么作用呢?它能够现起依报正报的庄严,现出正报的佛身跟依报的净土,那么有无量功德,众所庄严。

  所以这个成佛的菩提心,它有三身的作用,第一个:这个菩提心跟法身相应。这个清净法身,这个清净法身就是我们说的二空真如之理,它是没有形相的。当然没有形相也就不能受用了,它是一个理性,它是一个道理,这个菩提心已经完全跟我空、法空的真如相应了,这第一个;第二个:这个菩提心跟报身相应。这个“报”就是果报了。诸位,这个菩萨经历过三大阿僧祇劫,他不完全只是修空观,他从初地以后,从空出假、借相修心、修十波罗蜜的时候,他是花了两大阿僧祇劫的时间来修波罗蜜,所以他有无量的功德。这种功德是怎么样呢?是可以受用的,所以报身又叫做佛陀的真身,就是酬偿他这两大阿僧祇劫以来,所修的波罗蜜的功德。

  当然这个报身有两块:一个是自受用报身;一个是他受用报身。自受用报身就是做为佛陀,他会现出千丈的卢舍那身。他住在实报庄严土,尽未来际享受四种功德:“常、乐、我、净”四种功德。他所有的快乐都是恒常的,佛陀的快乐,没有说会被破坏,没有这件事情,它永远存在的;第二个佛陀的快乐是自在的,这个“我”就自在的,“佛为法王,于法自在”;佛陀的快乐是清净的,不像我们生起快乐的时候会带动烦恼。所以这个报身,他自受用的时候,佛陀从今以后,他那个明了的心就是常、乐、我、净四种功德围绕他的菩提心,这第一个。

  第二个:佛陀有他受用的报身。他呢:“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他到那个实报庄严土,去现出他受用报身,去度化十地菩萨,就陪着十地菩萨成长。这个是讲的是佛陀的报身,又叫正身,这是无量的波罗蜜功德庄严所成就的。那当然这一块,跟我们凡夫就没什么太大关系了,因为我们也接触不了,真正跟我们有关系的是佛陀的化身。

  佛陀的化身也分成两块:一个叫应化身;一个叫随类化身。应化身就是佛陀会在不同的时空,现出佛身:现出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这种清净庄严的比丘身,他一定现出家,而且是圆满的佛身,这是应化身;第二种是随类化身。佛陀不一定现佛身,比方说他变成一只鹿王,佛陀也曾经做一只象王,他现出各式各样的身,所谓的普门示现,随类化身。

  所以佛陀度化众生有两种情况:第一个现出人道的佛身;第二个现出各种动物,或者他也可能到这个三恶道去,现出各式各样的身,叫“随类化身”。

  举一个例子:你看佛陀在世的时候,团体里面有一个经常跟佛陀唱反调的提婆达多,提婆达多他有一天,就是他是受了他的信徒的供养——美好的饮食,他就吃得太多了,贪心嘛,回去以后就肚子痛。肚子痛以后,他虽然平常经常去障碍佛陀,但他这个时候,突然间忆念佛陀的圣号,他忆念佛陀圣号的时候,佛陀的身相就出现了,就来到他的房间,佛陀以他的手去加持这个提婆达多的肚子:就一道光明,欸,他的肚子就好了,好了以后佛身就消失了。提婆达多就跑去精舍去跟佛陀顶礼,说:感恩你刚刚跟我加持了,佛陀说:其实我是没有动念头的,我是没有作意的,那是因为你的忆念所招感的。

  那么现在我们要问了:提婆达多他真的看到佛陀来跟他加持,那么佛陀那个身是怎么回事呢?就是佛陀的应化身——千百亿化身,所谓的“千江有水千江月”。虽然佛陀的应化身,可能会在某一个地方,但是他也可能会在另外一个地方出现,就好像说月亮:月亮是佛陀的法、报二身,但是当你的水准备好的时候,它随时会在美国的东区、西区,显出它的月影,这个就是佛的应化身。这个时候佛陀是没有任何的念头,就是佛陀只是一个愿力。佛陀愿力存在那里:“众生无边誓愿度”,加上他的功德庄严的愿力,加在那个地方,那谁能够忆念他,谁就能够得到他的加持,这个就是佛陀的应化身。

  总而言之,当这个菩提心经历过前面的资粮、加行、通达修习以后,这个菩提心就不是一般的菩提心,那是功德庄严的菩提心,具足大涅槃、大菩提的菩提心。

  【212】什么是涅槃?(一)

  来,我们来看一看,那么这个涅槃跟菩提,到底它会发生什么样的效果跟作用?我们来看看第一个涅槃。我们先做一个总说,先解释这个涅槃的名称:

  此虽“本来自性清净”,而由“客障”,覆令不显,真圣道生,断彼障故,令其相显,名得“涅槃”,此依“真如离障”施设,故体即是“清净法界”。

  首先我们把“涅槃”解释一下。涅槃就是一种不生不灭的一种寂静的状态,它是不生不灭的,它没有一种变化躁动的相状,这叫“涅槃”。那我们来看,此虽“本来自性清净”,换句话说从唯识的角度,我们本来就有涅槃,但是因为我们一念的不觉,向外攀缘,就创造了烦恼障、所知障,就使令这个涅槃的功德不能开显。

  那么“真圣道生”:真圣道就是一种智慧了,这种我空、法空的智慧生起的时候,把烦恼障跟所知障就破坏了,就使令这个涅槃的功德相状显现出来——“名得涅槃”。就是说其实你得到这个涅槃,是你本来就有的,只是以前,就像月亮本来就有,但是以前有乌云,我们现在只是做了一件事情,把乌云拨开了,哦,我们重新看到月亮,那么这叫“真如离障”。我们以前是“真如在缠”,现在是“真如离障”。那么它的体就是“清净法界”,一种清净寂灭的法界。

  好,那么这种菩提心,也就是说我们前面的菩提心,是没有涅槃的菩提心,是躁动不安的,那么现在这个菩提心,是相对的是非常寂静、安稳的。那么这个涅槃,在唯识提出有四种差别,我们来先看第一种:一、“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谓一切法相真如理,虽有客染而本性净,具无数量微妙功德,无生无灭,湛若虚空,一切有情,平等共有;与一切法不一不异,离一切相,一切分别,寻思路绝,名言道断,唯真圣者,自内所证,其性本寂,故名“涅槃”。

  那么第一种涅槃,叫做“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这什么意思呢?“谓一切法相真如理”:就是在一切的有为假相当中,其实它的本体是空性的,是我空、法空的真如理。“虽然有客染而本性清净”:就是我们一念心,虽然打很多的妄想,但是本性还是不受染污的,而且具足无量微妙的功德,这叫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也就是说,它不是修来的,只是说我们以前没有跟它相应,它显现不出来而已。

  那么它有四种相貌:第一个“无生无灭,湛若虚空”。这个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它不是有为法,它不会因为你修就增加,它也不会因为你懈怠而减少,所以它是无生无灭的,湛若虚空。那么“一切有情,平等共有”:就是凡夫圣人的涅槃是平等的,也不会说佛陀的涅槃比我多一点;我们一个放逸凡夫涅槃就少一点,是大家平等共有的。“一切法不一不异”:它也没有离开一切的染净诸法,缘起不离开性空,性空不离开缘起。那么本质“离一切相,一切分别,寻思路绝,名言道断”。所以涅槃最怕的就是你打妄想,就是说“一切法不生,般若生”。涅槃之门要打开,只有一种情况:叫做“寻思路绝,名言道断”。就是说我们本来就有涅槃寂静、安乐的功德,但是我们经常打妄想,所以它这个门就关起来。所以你现在必须要名言道断,你必须修无分别智,它这个门才会打开来。所以“唯真圣者,自内所证”:虽然每一个人都具足,但是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把它的功德开显出来,只有真实智慧的圣者,才能够把它开显出来,“其性本寂,故名涅槃”。

  这个意思就是说:第一个涅槃就是我们本来具足的,后面三个都是修来的。这个本来具足的涅槃,在禅宗是非常重视了。它认为说:你本身不安住在本来的这个涅槃,你就很难修行。你看这个唐朝的这个禅师——怀让禅师,怀让禅师他去亲近这个六祖大师的时候,怀让禅师那个时候已经修得不错了,他学过天台教观的,六祖大师只问他一句话,他说:“你从什么地方来?”欸,怀让禅师答不出来。答不出来以后,因为他问到他的根源:就是说你的生命,最初的原点,你的最初的本来面目是什么?——“你从什么地方来?”那么怀让禅师答不出来以后,古人是求法心切,就做了六祖大师三年的侍者。后来三年完了以后,他就懂了,他就跟六祖大师说:我已经明白你说的意思了。那么六祖大师又问了一次:“你从什么地方来?”他说:“说似一物即不中”。说那个地方是不能解释的,一旦落入名言,那么这个就不是涅槃,意思就是“涅槃”,那是言语道断,是没办法去形容的——“道可道,非常道”。但是你这样子不讲,到底你是不是觉悟,没有人知道。六祖大师又问:“还有修证否?”这个涅槃,是可以修证吗?不能修证那这个就是断灭了。那么怀让禅师说:“修证即不无,染污即不得”。六祖大祖说:“只此染污不得,是三世诸佛之所印证”。

  也就是说:虽然我们无量劫来打很多妄想,但是我们的涅槃,不会因为打妄想而失掉,你随时可以把它打开。所以首先我们要知道:我们打妄想的心中,有一个不生不灭的涅槃。这个你只要相信就好了,先相信,所以正念真如——把心带回家,就是你要相信你有成佛的可能性,相信你有恢复本来面目的可能性,为什么呢?因为你的妄想,是不能染污涅槃,它不受染污的,这是第一个信仰: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在体性上,相信自己的本性,是清净的寂静的,这第一个。那么这一块是“非修”,不要你去修的,你只要相信就可以了。那么真正的修来的涅槃,在后面那三块,这三个就是要努力用功了,我们看第二个:

  【213】什么是涅槃?(二)

  二、“有余依涅槃”:谓即“真如”出“烦恼障”,虽有微苦,所依未灭,而障永寂,故名“涅槃”。

  第三个也把它念一念,这三个是一体的,这都是小乘的涅槃。三、“无余依涅槃”:谓即“真如”出“生死苦”,烦恼既尽,余依亦灭,众苦永寂,故名“涅槃”。

  那么在唯识的涅槃,它大方向分成两种:一种是本来就具足的涅槃;一种是你要经过修习才有的涅槃。那么修习的涅槃,它又分成两块:一个是由小乘的佛法的修学所成就的涅槃,跟大乘佛法的菩萨的修学所成就的涅槃。我们先看看小乘的涅槃。

  小乘的涅槃分成两块:一个是“有余依涅槃”。有余依这个“依”,这个依止,就是他的身心世界还在,虽然他成就了涅槃,但是他的生命还在,叫“有余依”。就是小乘的行者,他由出离心修我空观,他的这个真如的理性,出离了烦恼障的这个障碍,因为他的身心世界还在——“虽有微苦,所依未灭,而障永寂,故名涅槃”。就这个人,他已经证得无生的阿罗汉,但是“无生” 只是说他死了以后,不再招感生死,但是他这一期生命还,在呀,所以他怎么样呢?

  “虽有微苦”。你看舍利弗尊者他有时候肚子痛,痛得爬不起来,也是有的。所以阿罗汉圣者,他就算去托钵的时候,太阳太大,他也会中暑;他吃坏了东西,他也会肚子痛;当然他也可以选择入三昧,他入了灭尽定,所有的痛苦消失掉,他可以选择入三昧,他如果不接受这个痛若,他也可以不接受,他随时可以入定。但是他如果从定中出来,接触到他的业报身,那就跟我们差不多了:该有痛苦还有痛苦。为什么呢?因为他“所依未灭”。他所依止的身心世界,这个业报身还在,但是他的烦恼障,他不会起烦恼了。他的生命只有两种:就是快乐跟痛苦,然后没有了,没有了。因为业力只能够给我们快乐痛苦,那么好坏、成败、得失,都是你想出来的。所以他没有第六意识的攀缘,所以业力给他的东西,只有快乐跟痛苦,他没有那么多事了;那我们凡夫在快乐痛苦当中,安排了很多的名言,那么就把生命弄得很复杂。所以他的障碍,他的这个烦恼障消灭了,叫做“有余依涅槃”。

  但等到他的生命结束的时候,叫“无余依涅槃”。就是真如已经完全、彻底的出离生死的五蕴的痛苦:一方面烦恼已经断了;一方面他的色身也消失了,所以所有的痛苦都停止了,故名涅槃——“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皆办,不受后有”。

  所以阿罗汉的涅槃,他受他的生命的影响。其实你不能说:阿罗汉圣者,完全不做事的,你不能这样讲。阿罗汉的圣人,他的生命还在的时候,我们看经典里面,他很努力的护持佛陀的正法:比方说舍利弗尊者、比方说目犍连尊者,那领着诸大弟子,自己修行,弘扬佛法。但是阿罗汉一旦死亡,那么这个生命就完全消失掉了,就“灰身泯智”了。所以他的这个涅槃,是跟他的身体在不在是有关系的。

  在《阿含经》上说,阿罗汉的圣人,他什么叫做只有业力,没有妄想,他的生命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他去托钵的时候,你给他美好的东西,或者给他不好的东西,他的心只有一种情况:就是“不取亦不舍,无喜亦无忧,如鸟飞虚空,踪迹不可得”。他也没有取也没有舍,也没有喜也没有忧,就好像这个鸟从虚空飞过去,他的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没有留下任何的痕迹,他只是知道而已,知道有这件事情,然后就没有了,这个就是“有余依涅槃”。就是他的生命只有业力,没有妄想,等到他把业力结束的时候,他连生死业力也没有了,这个是小乘的涅槃。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我们来看看这个不可思议的,大乘菩萨的涅槃。看第四个:四、“无住处涅槃”:谓即“真如”出“所知障”“大悲”“般若”常,、所辅翼,由斯不住“生死”“涅槃”,利乐有情,穷未来际,用而常寂,故名“涅槃”。

  那么小乘的涅槃,它的重点在“不生不灭”;大乘的涅槃在“无住生心”,就是它“无住”,无住处,就是不住生死、不住涅槃。我们来看,就是他这个真如,他修我空观,也修法空观,他不但破了烦恼障,也破了所知障,所以他一念的大悲的菩提心,跟一念的离相的空正见,两个跟真如结合以后,那么不住生死,也不住涅槃——“利乐有情,穷未来际,用而常寂,故名涅槃”。

  小乘的涅槃,套一句天台宗的说法:是有点偏空的,因为他空性当中,他没有发愿!诸位,如果你现在所修的法门,不管你念佛也好、持咒也好、拜忏也好,你都没有把众生放进来,也就是说你只是考虑到你自己,那么这样子会有什么后果呢?就是这个法门,等到它成熟得果报的时候,你只能自受用,你不能跟人家分享,所以这个船只够你自己坐。但是如果你今天你所念的每一句佛号,都把众生放进来,把无量的众生放在这句佛号,以后这句佛号叫做“无尽灯”!它是能够一为无量,这个佛号能够变现出无量的光明,跟一切众生分享,这个叫“大般涅槃”,因为这个涅槃里面,有不可思议的四智菩提。你为什么念阿弥陀佛的圣号,他可以跟你感应呢?阿弥陀佛是住在涅槃,但是阿弥陀佛他在修涅槃的过程当中,他是有“众生无边誓愿度”这个成分在里面,所以他可以跟众生分享,他的涅槃可以分享。

  所以涅槃有两种:一种是可以跟众生分享的涅槃,一个是不能分享的,你不能跟舍利弗尊者、目犍连尊者的涅槃分享,不可以,这个只能够他可以受用,他的门是关起来的。如果他在生的时候,你遇到目犍连尊者、舍利弗尊者,他会跟你加持,但是当阿罗汉圣者入灭以后,我们就没办法跟他接触了。小乘的涅槃只能够自受用,但是大乘的涅槃,他有这种大悲愿力,他能够他受用,这个是最大的差别。

  好,我们休息十分钟。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净界法师:唯识学概要讲记 卷三十二

  【214】心理素质永远在主导你所修的一切法门!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七十二面。

  我们佛教的修学,有内因跟外缘两种力量的结合。当然内因就是我们内在的心灵的力量,外缘就是佛法僧三宝的加持力。如果是净土法门,当然它的外缘,偏重在佛力——弥陀本愿的摄受,是心力跟佛力的结合。但一般的圣道门,在三宝的加持这一块,偏重在法力这一块,就是六波罗蜜的法门,作为佛陀、作为僧宝只是一个助缘。

  所以唯识学它是从心力跟法力的结合,来形成一个菩萨道的一种力量。当然这两个最关键的是你的心力,你的因地发心,这一块佛陀在《法华经》他讲出一个车乘的譬喻:他说你这个车子,可能是个大的车子,也可能是一个小的车子,这个车子比喻你修的法门,你做了很多的功课。但是这个车子本身,它不能决定去哪里,它是前面那个拖车的羊、或者是鹿、或者是牛来决定的。也就是说你今天跟法门接触的时候,你用什么心态来修这个法门,就更重要了。如果你是追求一种人天福报,来修布施、持戒、忍辱,那么这个善法,就会带动你到人天的安乐果报;如果你今天是一种出离心,来修六波罗蜜,那么这个善法,就变成一种偏空的涅槃。

  就是当你生命结束的时候,你只能够孤单的离去,你只有去,但是你不能够来,所以你的生命只有单向,你不能像佛陀可以自在的去、又能够自在的来,你不可以。因为你因地的时候,没有发广大的愿力来摄持这个法门,所以这个法门所有的资粮,只能够带你到偏空的涅槃。如果你的因地是圆满的,上求佛道下化众生,那么这个时候所有的资粮,会带你到无住处大涅槃。所以你的心理素质,永远是在主导你所修的一切法门, “因叫地发心”。

  那么因为做为一个菩萨,他因地的时候,他内心的善根的栽培是相当圆满:他有菩提心来引导自己、他有空正见来调伏自己,所以他最后的结果是无住处大涅槃。也就是说他在寂静安稳当中,他同时可以生起四种广大的功德,来跟一切众生分享。但是在分享过程当中,他还是一样安住在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对他一点都没有干扰,这个就是菩萨不可思议的地方,因为他的因地圆满,所以他能够达到这样的一种真空的妙有。

  【215】什么是四智菩提?(一)

  那我们来看看,在大般涅槃当中,到底它是产生了一个多大的作用,所谓的四智菩提,我们来看第一个释名:

  此虽本来有能生种,而“所知障”碍故不生,由圣道力,断彼障故,令从种起,名得“菩提”,起已相续,穷未来际,此即“四智相应心品”。那么这个四智菩提,虽然我们是有本具的这种生起的这种无漏种子,但是因为被所知障所障碍了,所以菩萨修这个无分别智,还有菩提心的关系,把这个所知障给破坏了,把这个菩提的种子生起了,叫名得“菩提”。那么生起以后辗转相续,尽未来际,不失不亡,叫“四智相应心品”。

  那么这个四智菩提本身它是能够转八识成四智。我们知道小乘的圣者,他的心只有出离,所以他这种出离心的引导之下,他对第六意识是全盘否定的。因为他的心,只有不断的呵责第六意识,他认为所有的过失——“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他起了单向思考,第六意识被他不断的呵责、不断的对治,第六意识就消失掉了,灰身泯智了;大乘菩萨对第六意识一方面呵责,一方面鼓励。诸位你要修大乘佛法,你一定要对第六意识——对你自己的心,双向思考:该呵责的、该对治的对治;该鼓励的、该引导的要引导,你对你的内心一定是两套方法,否则你的结果是不妙的。所以大乘佛法,它能够用无分别智呵责它,一方面用菩提心来引导、来鼓励它,所以它最后的结果有四智菩提。这个四智菩提:它是转第八识成“大圆镜智”;转第七意识成“平等性智”;转第六意识成“妙观察智”;转前五识成“成所作智”,这转八识成四智菩提了。

  好,我们来看看这个身为一个佛陀,他在一念的不生不灭的这种寂静的心中,他是如何产生这四种力量。我们先看第一种力量——大圆镜智:“大圆镜智” 谓此心品,离诸分别,所缘行相,微细难知,不妄不:愚,一切境相,性相清净,离诸杂染,纯净圆德现种依持,能现能生身土智影,无间无断,穷未来际,如大圆镜,现众色像。

  “大圆镜智”:是把第八识转过来叫“大圆镜智”。第八识本来是充满了业力,充满了不自在,但是这个转成智慧以后,那就是一种自在了。那么它这个自在力表现在哪个地方呢?就是离诸分别。它本身不起任何的虚妄的分别,就是它不带名言,但是它能够缘所有的行相,微细难知,它能够缘很微细很微细的行相。

  大圆镜智——佛陀那个寂静的心,他可以同时知道这个三千大千世界今天总共下了几滴雨?佛陀清清楚楚,这个大圆镜智不可思议!那么它呢也不虚妄、也不颠倒,一切境相,性相清净,离诸杂染——它在了别境相的时候,它不起任何的颠倒杂染;“纯净圆德现种依持,能现能生身土智影”:它能够支持所有的善法的现行、它能够执持无量无边的无漏的种子、它能够现出种种的身土智慧,各式各样的影像,而且是“无间无断,尽未来际,如大圆镜,现众色像”。

  其实大圆镜智,是整个后面的三种智慧的依止了——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都要依靠大圆镜智,它是所有佛陀一切智慧的根本。这个大圆镜智是成就什么?成就法身的。法身,佛陀的清净法身,是大圆镜智成就的,是智慧成就的——“大功德法之所庄严”,故名法身。

  好,我们看第二个“平等性智”:

  “平等性智”:谓此心品,观一切法自他有情悉皆平等,大慈悲等恒共相应,随诸有情所乐,示现受用身土影像差别,妙观察不共所依,无住涅槃之所建立,一味相续,穷未来际。

  平等性智是在因地的时候,转第七意识而成平等性智。当然凡夫的第七意识是一种我执,在整个平等的缘起的生命当中,捏造一个自我的概念,所以跟众生产生了对立了。那么佛陀修习菩提心、空正见以后,就把这种对立的第七意识转成了平等,就是“观一切法自他有情悉皆平等”。所以佛陀他生起作用的时候,他没有所谓的亲疏的差别,就是谁准备好了,佛陀就给他相应的功德,就像月亮,它没有锁定哪一个目标的,你把水准备好了,月亮就出现了。所以这个佛陀因为他有这个平等性智的摄持,他的心是平等的。

  “大慈悲等恒共相应,随诸有情所乐,示现受用身土影像差别。”佛陀在平等的当中,有一种大慈悲的愿力,他能够随顺众生的需求,示现各式各样的受用的身土影像差别。当然这个地方,第七意识的平等性智所加持的不是一般的有情,是十地菩萨,这个是报身。

  那么妙观察智:第六意识的妙观察智,是依止平等性智才能够生起的,佛陀的无住涅槃也是因为有第七意识的报身,才能够建立起来,“一味相续,穷未来际”。所以这个平等性智是成就佛陀的报身,他有无量的功德庄严,这叫“报身”。

  【216】什么是四智菩提?(二)

  我们来看看,跟我们比较有密切关系的,佛陀跟我们有密切关系的就是第三跟第四——“妙观察智”跟“成所作智”,这两个结合起来成就佛陀的化身。我们先看“妙观察智”:

  谓此心品,善观诸法自相共相无碍而转,摄观无量总持之门,及所发生功德珍宝,于大众会,能现无边作用差别,皆得自在,雨大法雨,断一切疑,令诸有情,皆获利乐。

  那么佛陀在度化众生,他分两块:一个是度化地上菩萨,比方说他的平等性智,现出千丈的卢舍那身,到实报庄严土度化十地菩萨;另外一块,就是度化这些六道轮回的众生。那么六道轮回众生是谁负责呢?就是妙观察智跟成所作智,妙观察智负责判断,该怎么做,成所作智是付诸行动。

  我们来看,佛陀度化众生之前,他一定有一个妙观察智的启动,就是他要做两件事,第一件事:“善观诸法自相共相无碍而转”。佛陀要度化众生,启动度化众生之前,他要观察每一个众生的自相。比方说佛陀要来到娑婆世界,他先想一下这娑婆世界的根性是什么:他的烦恼的厚薄、他的善根的浅深、他的生命的果报体有什么特色……比方说娑婆世界耳根特别利,所以佛陀就尽量创造很多的音声,来引导我们。因为我们六根里面接受讯息,耳根是最强大的功能。所以释迦牟尼佛来到娑婆世界,他一定要先观机,众生有什么需求,那么这件事情谁做的呢?妙观察智。那么观察每一个法的差别的自相,再观总相,总相当然一切法空了,每一个人都是……不管你是喜欢耳根、你是喜欢眼根,每一个人的本体都是空的,这个共相,这第一个:观众生的差别根基。

  第二个:观察法门的差别。他一方面观察一切法的总持之门,“总一切法持无量义”,是什么样的法门,才能够让众生得到利益、才能够产生功德珍宝。那么透过这样观察,他也能够在大众当中去观察:是现出什么样的色身,能够满足众生的需求,有各式各样无边的这种神通色身的相状的差别,他才能够“雨大法雨,断一切疑,令诸有情,皆获利乐。”

  所以佛陀来到众生的世界,他要先观机、观法,才能够产生利益的,先看看众生的需求,这个是佛陀的一种观察智的判断。那么佛陀观察完以后,是谁来完成这件事情?看第四“成所作智”:

  “成所作智”:谓此心品,为欲利乐诸有情故,普于十方示现种种变化三业,成本愿力,所应作事。

  前面的妙观察智,是转第六意识成妙观察智,那么这个地方是转前五识,前五识是负责我们的根身,五根身的。就是说,佛陀透过对我们众生的观察以后,他就利用“成所作智”,来成办他心中的观察。他到了十方世界,示现种种变化的变化身或者应化身,现出不同的身口意三业,来成就他因地的本愿力,来成办这个利他的事业,这个是“成所作智”。当然这个妙观察智跟成所作智的结合,是显出一种应化身。

  不过应化身,在唯识学提出两点,佛陀有两种情况,不同的应化身,第一种:佛陀主动的来到我们众生生活的世界,所谓的秽土,陪着我们成长,比方说释迦牟尼佛,他采取是这个方法。释迦牟尼佛在整个大般涅槃当中,他看因缘成熟了,在两千五百年之前,他投生到印度,示现了八相成道。他跟我们走过一段以后,留下很多的法让我们代代的学习,就是选择在众生的秽土来示现,这是第一种选择。

  第二种:佛陀选择不来到我们凡夫的世界,他自己另外创造一个清净的国土,然后把有缘的众生,接到他的国土去教化,比方说阿弥陀佛。他就是以他的愿力创造一个清净的国土,把我们接到那个地方去教化,离开了我们原来生活的环境,到他的地方去接受他的教化,这个是净土的示现,这两个都可以。

  这两种都是妙观察智跟成所作智决定的,所判断、所成就的。好,我们看最后的偈颂:

  “此即无漏界,不思议善常,安乐解脱身,大牟尼名法。”

  这个地方是天亲菩萨赞叹佛陀这个菩提心,有涅槃跟菩提两个结合,说这种菩提心——具足大涅槃跟大菩提的菩提心,是纯粹的“无漏界”,它是完全没有障碍了,不但没有障碍,它有“不思议善常”,它有不可思议的这种善法的妙用,它就能够有这个恒常的功德,相续恒常的功德。因为他佛陀的这种妙用,是时空无尽的——时间无尽、空间无尽。

  “安乐解脱身,大牟尼名法。”佛陀的那个明了的大般涅槃当中,一方面他有无量的福德,有波罗蜜的福德成就大安乐,他也有这种清净无漏的智慧,所以他是解脱,所以总而言之那是种寂静的法身。

  所以这个地方,天亲菩萨特别赞美佛陀的法身,因为法身是根本,有法身,自然就有报身跟应身。也就说凡夫只有安乐身,没有解脱身;二乘人有解脱身,没有安乐身,所以佛陀是两个身都具足。蕅益大师有一个譬喻,譬喻得好:他说凡夫,以种树来说,凡夫是有花无果。凡夫因地的时候,用攀缘心哪,什么事都想做:布施也去做、持戒也做、忍辱也做、忏悔也做、放生也做……但是他没有好好的去把它做一个引导,最后得到一个快乐的果报,结果被无常破坏了,结果:生命没有结果——空欢喜一场!就是有花无果——这个树只有开花,但是没办法结水果,因为他没有真实的发心。

  二乘人是一花一果——这棵树它只结一朵花,也刚好结一个果,刚好是刚刚够一个人,他一个人用功,刚好。他发了出离心,修行最后大涅槃了,他自己离开了——一花一果,自受用。

  菩萨的树,是多花多果。因地的时侯,缘无量的众生而发心,最后水果呢,是满树的水果。他不但自受用,他也可以他受用,跟一切众生分享。这是三种树,当然这三个树,都依止我们的心地而发展。就是说你可以选择,你的内心是可以成就这三种树的,因为你的心就像大地,你可以选择:用你的生命去创造一个无花果,或者是创造一个一花一果,或者多花多果,然后你最后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217】从三大阿僧祇劫来把成佛分成三块!

  好,我们来看最后的总结:修行劫数。

  第一阿僧祗劫:初资粮位乃至世第一法,唯“有漏行”,一行之中唯修一行,断“分别二执”。

  这个劫数有三大阿僧衹劫,第一个是资粮位到世第一。这个“世第一”当然就是四加行:暖、顶、忍、世第一,在初地之前,那么它的修行是“有漏行”“一行之中唯修一行”。,断的是分别的我法二执。资粮位的菩萨,他的心是着相的,所以他只能够修习有漏,就是他在修行当中,是夹带着妄想执著的,有漏的。我们再看第二个,我们把它念一遍:第二阿僧衹劫:初地入心乃至七地后心,“漏”“无漏行”一行之中,修一切行,断“俱生我执”舍“阿赖耶识”名。

  当然经过初地的这个长时间的住相的修心,他慢慢的经过资粮、加行、通达以后,他到了第二个阿僧衹劫——就初地的入心,“初地的入心”就是通达位,乃至于到七地的后心,到七地之前,他的修行是“漏”“无漏、行”。也就是说初地菩萨,当他入观的时候,他的心是无漏的;但是他从观里面出来的时候,他还有微细的俱生的烦恼——“俱生犹自现缠绵”,他有微细的烦恼的活动。但是他也不可思议,他在任何六度当中“任修一行”,在某一个特定的一个法门当中,能够修一切行:他可能在布施,具足六度;也可能在持戒,具足六度等等。“断俱生我执”:破坏了阿赖耶识。也就是说他把这个俱生我执破坏了,这个阿赖耶识的功能就消失了。我们看第三个阶段:

  第三阿僧衹劫,八地入心乃至等觉后心,纯“无漏行”,一切行中修一切行,断“俱生法执”,舍“异熟识”立“庵摩罗识”名。

  到了第三阿僧衹劫,因为我们知道我执——烦恼这一块,到了七地就完全清净了,所以到第三阿僧衹劫,他只是处理这个俱生的法执,所以他完全无漏。诸位,法执是无漏的,因为它不是一种烦恼,它只是智慧的开展不圆满,所以它不能讲是一种烦恼。它能够在任何一个行当中修一切行,断俱生的法执,舍异熟识转成庵摩罗识,“庵摩罗识”就是无垢识。

  所以这个判教有一种说法:是从三大阿僧祇劫来判,把成佛分成三块,也可以。我们前面是把这个资粮、加行、通达、修习、究竟分成五块。但有些人判教是从时间上来判:第一大阿僧祇劫,这是第一个阶位,从资粮位到通达位;第二大阿僧祇劫,从初地到七地,就是断俱生我执为止;第三大阿僧祇劫,就是八地以去到成佛。也让大家知道一下,有些人判教是这样判的,是从时间上分成三块来判教,这是第二个。

  我们再来看第三个,这个是会通诸说。唯识的判教它是分成五个阶位:它的资粮、加行、通达、修习、究竟。当然这个通达位以去,这大家问题都不多。其实通达位以后到初地以上的判教,不管唯识、天台差别都不大,差别最大的是资粮跟加行位,这两个阶位,都是在凡夫位的时候。当然资粮位,因为它时间拉得很长,它一大阿僧祇劫,那唯识学只有给它一句话叫做:“多住外门,行菩萨道”——他用有所得心,来忏悔业障、来积集资粮。但是毕竟这个资粮位时间太长了,所以《菩萨璎珞经》,它觉得有需要再把它细分,它又把它分成四大阶位:信位、住位、行位跟回向位。天台智者大师,把资粮位简单分成两位:第一个外凡——观行位跟内凡——相似位。其实我个人觉得,资粮位应该稍微要区分一下,因为它这个时间拉的太长。

  那么天台宗它完全从理观:就是你的心,“心游理外”——你的心经常在我空、法空的真如理以外活动的,就经常攀缘心的,叫“外凡位”;你的心已经某种程度能够安住我空、法空的,这叫“内凡位”。这个判教是不错的,分成内、外凡,这不错的。

  不过唯识学的特点:它在初地之前,加了一个加行位这一块,这个判教判得好。也就是说一个人要入初地之前,他不是一个散乱的阶段,他要经过一段的摄心——息诸缘务的阶段。所以唯识的特点:它多了一个加行位,这个是非常好的一个判教方法。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