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虚云老和尚:习气去了就是佛

我们不论已悟未悟,解悟证悟,一样的要修学,真实行持。

  所不同者,先悟后修的人,如识途老马,不会走冤枉路,比先修后悟的人较为容易;证悟的人脚踏实地,不像解悟的人浮浮泛泛,也较易得力而已。

  赵州老人八十犹行脚,四十年不杂用心看个“无”字,便是我们很好的模范。难道他老人家还没有悟道吗?他就是要指示我们,不要得少为足,不要我慢贡高。

  每见有种人看了几本经书或语录,便满口“即心即佛”,什么“竖穷三际,横遍十方”,于本分上没有半点相应,诩诩然以再来的古佛自居,逢人称扬自己已经大彻大悟;有些盲从者,也附著替他吹牛,于是鱼目混珠,真伪莫辨,弄得乱七八糟,令人退失信心,甚至兴谤。近世禅宗之不振,多半就是败于这等狂徒之手。

  望各位痛下苦功,不要弄假,不要说口头禅,务要真参实悟,将来作法门的龙象,来重振宗风啊!

我是一个闲人,常住什么事都与我不相干,与大众有缘,在堂里摆摆闲谈。百丈大智老人,以禅宗肇自少室,至曹溪以来,多居律寺,虽别院,然于说法住持未合规度,于是别立禅居。古人一片婆心,为了培育人材,而定规矩、立次序。时至今日,认为这一套是老腐败,压制人材,要铲除他、**他,若留恋旧规矩的就是脑筋未醒。新旧二法彼此冲突,今古不相容。佛世制戒,为除习气。法流东土,因时制宜。百丈创清规,用以辅助戒律而设。既有规矩,得成方圆,一举一动,不越雷池一步。一切威仪次序,人情礼节,动止施为,勤除习气。百丈清规,至今千多年,水久虫生,法久成弊。世道不古,借清规舞弊,所以有人起来反对,另创新规矩。

  究竟是规矩不好,还是人不好呢?若人不好,有再好规矩也无用。若人好,何用更立什么新规矩呢?可见规矩本无好丑,只是人有好丑罢了。禅和子参禅,禅是静虑,要在静中思虑好歹,择善而从。一切在我,法法皆妙。我若不好,什么法都会成弊,世间法也是一样。法本不坏,由于人心坏、习气多,好法都成为坏法了。凡事能三思而后行,就不致于胡作妄为。

  立法不是死的,如医生一样,要对症下药。药不对症,就要吃死人。所以医生治病,死执古方是不行的。古云:“药不在贵贱,愈病者良。”先圣建丛林,立清规,定次序,安职位,如国家立法一般,非常周密。今天七月初八日。诸位职事首领,照丛林规矩,要到方丈,向和尚客客气气的退职。

  这里不是丛林,又无钟板,何以要搅这套把戏呢?我是一个野人,什么事都与我不相干,还和你颠倒什么?你们说也有理,认为职事有请就有退,是老规矩。每年正月初八、七月初八都是退职日子。初十请职,十二复职,十三送职,十六出堂,当职当了一期,辛辛苦苦,退了职,好歇歇气。丛林下小请职、大请职等等规矩很好,初发心的可以参学参学。请职有序职、列职先后次序,又有有请有退、有请无退之别。肯发心的人,不管这些。

  古来丛林住持,由国家送的多,公举的也有,但不多。现代没有这把戏,住持一当就不退,就在方丈养老,当家也是一当当几十年。天宁寺定老和尚,传几位法徒,高朗当家当到死,冶开和尚当监督许多年,光绪廿一年当方丈当到死。英与和尚光绪十二年当方丈当到死。霜亭和尚,光绪二十二年受戒,直到方丈,几十年没有退职,还不是由你发心。妙湛当司水廿一年,当维那十八年,后升首座没有退。湖南超胜,在江天当僧值十三年,别人退职他不退,常住大众欢喜他,说他是活菩萨。丛林下的把戏会用就好,不会用就变成死法。大家有缘在一块,有粥吃粥,有饭吃饭,出坡开田,如自己小庙一样,有什么职可请,有什么职可退,有什么班首班脚呢?

  放下吧!不要玩这套假把戏了,还讲什么方丈、扁丈等等空话。我只是吃空饭,和你们一样,向我退职做什么?昔一老宿,畜一童子,并不知规则。一日,有一行脚僧到,乃教童子礼仪。晚间老宿外归,遂去问讯,老宿讶,问童子:“阿谁教你?”童曰:“堂中某上座。”老宿唤僧来问:“上座傍家行脚,是什么心行?这童子养来二三年了,幸自可以生。谁教上座教坏伊,装来装起。去!”黄昏雨淋淋地被赶出。

  法眼云:“古人恁么显露些子家风甚怪,且道意在于何?”一有动作威仪,就不是本来面目了,圣也不可得,何凡之有?腾腾任运,动静无心,圣凡能所,智慧愚痴,烦恼菩提,皆是如如之道。大众会得么?执着便刺手。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