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我从哪里来的?我跟宇宙同时出生的

我从哪里来的?我跟宇宙同时出生的

我从哪里来的?


我跟宇宙同时出生的




  一念不觉宇宙出现,生命出现,生命不是别的,是自己。我从哪里来的?我跟宇宙同时出生的。我跟宇宙关系是一体,宇宙里面万事万物跟我的关系也是一体,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释迦牟尼佛在讲经教学当中常常用比喻,因为比喻让我们学习的人容易体会,好懂。他比喻最多的是用「梦幻泡影」,虽然讲四个比喻,其实最主要的是讲梦,幻泡影是陪衬的。我们每个人都有作梦的经验,你要说现在宇宙这么多人,怎么是我变现的?我不相信,我怎么会变现?你不相信。你看看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讲的比喻,你有没有做过梦?有,有做过梦经验。你梦里面有梦到很多人,有很多山河大地,试问问,那个梦中境界是谁变的?梦里那么多人不都是自己变的吗?你想一想,什么时候,哪一天曾经做过一个梦,梦里没有自己,有没有这种梦?没有。所以佛法讲依报跟正报,正报是讲谁?就是讲自己,不是讲别人。除自己之外,别的人都是我们的依报,就是我们的环境。环境里人事环境、物质环境、自然环境,可以分成这么多环境,环境都是自己的梦境里变现出来的,是真的不是假的。自己变出来还要跟自己打架,你这不是错误吗?你还要跟他生烦恼,你说谁错了?所以你一定要晓得,别人没错,我错了,为什么?你是我变出来的,你是我梦中那个影子,我要是跟你两个打架,我错了,你没有错,我错了。你看看这里头味道,古圣先贤告诉我们的「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为什么反求诸己?道理就在此地。这个道理一般人想不通,可是佛一讲梦境,我们就明了。——《妄尽还源观》


  我们凡夫有念,有念就造业,身心就受影响。在影响当中,恶念是最麻烦的,恶念是病毒,善念是健康。恶毒里面的代表是贪瞋痴,叫三毒。贪瞋痴里面衍生出来的,可以说跟贪瞋痴那个毒性一样大。贪里面衍生出情执,这个东西麻烦,瞋里面衍生出傲慢,愚痴里面衍生出来的怀疑,这个毒性不比三毒差。里面有这些毒(毒素),外面就很容易感应,这些细菌、风寒很容易感应,这个是身体疾病的来由。

  除这个之外,因为起心动念,不只是身有感应,整个宇宙有感应,会产生变化。我们自己有经验,五十年前,甚至四十年前,我们乘飞机,看到下面的大地是非常的可爱,一丝毫染污都没有。最近这个五、六年,我们坐飞机,看到下面是一片烟雾,模模糊糊,很少看到下面是一片干干净净的草原、旷野,很少看见了。这个烟雾是什么?从哪来的?怨气。人心里头的郁闷,人有忧郁症。这个怨气是地球的忧郁症,它病了,所以才出现这些现象。它怎么会病的?境随心转,居住地球上的人病了,地球也就跟着生病了。我们的人心变善了,地球也就变善了。山河大地是跟着人心在变。

  这个道理,最近这十几年量子力学家才发现。所以在最近这个十年,尤其是最近二、三年,看到一些书店里面书架上,研究念力不可思议这些书愈来愈多。甚至于科学家告诉我们,大众集中在一起的念力,那个能量非常不可思议,甚至于大到可以改变星球在太空运行的轨道。集体的意识在什么地方可以看见?在宗教教堂里面。但是今天比不上过去,过去那些修行人真有功夫。什么叫功夫?就是把念力集中,那叫功夫。没有妄念、没有杂念,念头集中,集中在一点,产生力量太大了。所以人可不可以跟神相感应?能,答案是肯定的。善念能跟神起感应;净念感应力量更强;到无念,无念就圆满了,完全跟他相应了。

  这个无念又怕人误解,无念,什么念头都没有。是的,确实什么都没有,但是他什么都知道,这是佛家讲的禅定,定慧均等。愈深的定,知道的范围愈大愈广。真正到达自性本定,整个宇宙,千分之一秒、万分之一秒,说兆分之一秒,弥勒菩萨给我们讲的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动一个念头,整个宇宙都知道。如果有定,什么都不知道,这个定佛经上叫无想定,也很难得。他被无明障碍住了,他什么都不知道,有定没有慧。佛家的禅定是定跟慧是平等的,有多深的定就有多大的智慧。如果说有定没有慧,有慧没有定,这都不行,一定要定慧均等。所以定叫调直定,要调心,这个产生能量就大了,这是自性的本能。

圣人孔子在《论语》中提到:“仁者寿”,意思是慈悲、心地善良的人能长寿。这个心真的很重要,增福延寿需要转心地。即便是我们开始修行了,但我们内心的贪(贪财好色等等)、嗔(发怒)、痴(愚痴自以为是)、慢(骄傲优越感)、疑(对于好的人、事、物也怀疑)等深重习气以及每天都一肚子的怨恨恼怒烦,想增福延寿,不可能啊!修的功德没有起心动念漏的多呢!

  还有一个功德漏的特别严重,即使嘚瑟显摆张扬自己做的功德,虚荣说自己认识这个高僧那个大德的。不会积累阴德!

  不是我们学佛了就可以马上变好了;不是我们学佛了就可以不顾忌家人和他人的感受了;不是我们学佛了就连人都不会做了;不是我们学佛了就可以拿着佛法拼命去想着怎么改变别人、拿着佛法当尺子去丈量别人的短处,而不改变自己了。

  担心这个,挂念那个,看不惯这个等等,处处看不惯这个那个是我们心胸狭隘啊!如果是这样,就难怪我们即使是学佛的人,但人生还是处处碰壁、遇堵,身体状况不好啦!一肚子的自以为是和怨恨恼怒烦,能好么?平时都是满口因果报应,善恶感应的道貌岸然,自我感觉是上善若水的大好人的样子,一旦被人家说几句,批评几句,就露出蛇蝎形,口吐恶毒语。别不承认骨子里我们还是个恶人的!

  所以,有时候我们磕了多少个头,念了多少部经,打坐了多长时间,然后发现并没变好多少,是因为我们内心、骨子里的习气还没有改过来,和所持经咒、所做佛事要求的慈悲心不相应,所以就没有感应、效果。因此,转念转心,做到了,生命马上就会发生变化!

我们常讲“因戒得定”,“戒”是功德;“因定开慧”,这个“定”是功德;如果持戒不能得“定”,持戒是”“福德,不是功德。戒律精严有没有功德?并无功德,有福德。持戒要得“定”,那是功德,他戒的目的是得“定”,“定”的目的是开慧,修“定”一定要开智慧,那是功德。修“定”不开智慧,也是福德,那个享福就是在四禅天、四空天去享福,享天福去了。

  这是我们要清楚、要明了。别人问,要能说得出来。做好事,修福,得人天福报。得人天福报,做好事还要严持戒律才能够得人天福报。“五戒”得人身。

  你自己持“五戒”,自己冷静想一想:我持戒要打分数,能不能打到八十分?如果“五戒”能打八十分,你不会失人身,你来生还会在人道,而且来生一定比这一生好,比这一生有福。可是一般人自己跟自己打分数,靠不住!才有个五分、八分,赶紧就报上八十分、九十分,自己骗自己。必须懂得“戒相”,“戒体”、“戒相”、“戒行”,你要真正了解,知道“开、遮、持、犯”,依教奉行,那才能做到“持戒”。

  自己持净戒,不要管别人持戒不持戒;要管上别人,你就是修善,而且善都不圆满,果报不太好,也会生天、也会到人间来。为什么不好?到天上人间都当阿修罗去了。

  阿修罗前生持戒修福,瞧不起别人,贡高我慢,那个人破戒瞧不起他,那个人不持戒,没看在眼里,他持戒修福,这样的心态就变成阿修罗、就变成罗刹。阿修罗有大福报,怎么来的?这么来的。想想我们自己持戒修福,是不是这个心态?打个水陆,一定要当水陆头,你出一百万,我出一百二十万,我在你之上,这种人将来干什么?当阿修罗去了,当罗刹去了,好胜心强,好胜、傲慢,福报再大,不能出三界。

  享福的时候,未必不造恶业,造作恶业,将来必定堕三途,何苦来?所以这个德是指性德。性德是至善,真正的善。

 整个宇宙环境是这样变出来的,你自己作自己受,你怎么能怨人?怎么能怪别人?各人因果,各人承当,这个话说得好,你造什么因就出什么现象,果报,你自己得受,受的时候还说是别人的,错了。别人如果能够变造诸法给我们享受那就好了,十方三世诸佛菩萨大慈大悲,他应该变造极乐世界给我享受,要不然他就不慈悲,怎么会变成这种世界来让我们受罪?所以今天我们所遭遇到所有境界,一定要知道,我们中国古人讲的「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就对了。自己念头变现的境界,与别人毫不相干,不能怪人,怪人就错了。明明是这个人给气给我受的,不是的,那个人是你心念变出来的。这些事情只有大乘佛法讲得透彻、讲得明白,真正懂得你就晓得怎么处理,你处理得会心平气和,处理得得体,处理得自在,处理得与法性相应。

【一念相应,谓其一念而与自性清净心相应。相应之义便是证。净宗之一念相应,是指与弥陀之心愿解行相应。如是求生净土,决定得生。】

  这里头说了两个意思。前面是一般大乘经教的意思,是与“清净心”相应、与“自性”相应,这个很难,这个相应就是“证”。在小乘就是“四果、四向”,在大乘五十一个阶位,这叫相应,这个很难很难!譬如必须要将“三界八十八品见惑”断尽,才能证到小乘须陀洹果,这相应了,相应就是证果。

  “破一品无明,证一分自性”,“法身”就是“自性”,与大乘圆教初住相应,证初住位。这个非常非常之难,不要说是大乘,小乘须陀洹我们这一生都做不到,这是讲真话,做不到!幸亏有第二个法门——念佛带业往生,幸亏有这个法门。

  “带业”是什么?不断烦恼,一品烦恼都没断,都能够成功。虽然不断,要“伏烦恼”,“伏”比“断”容易多了。我们只要有理智,用理智克服感情,这就是“伏烦恼”。用大的欲望压低小的欲望,这也是“伏烦恼”。什么大的欲望?西方极乐世界好,到那个地方得大自在。这个地方有什么稀罕,天王我也不稀罕,大的欲望把这个小的不要了,好像赚钱、赚大钱,小钱算了都不要了,这个方法能往生,不可思议,这个不可思议!一心一意专求西方极乐世界,你想想看,在这个地方生活多苦,不要说是没有钱的人我们看到生活苦,我们看到这个做工的人;有钱的人也很苦,统统都苦。

  没仔细观察这个世间,没有意思!我活了七十岁,见到前面一个朝代的兴亡,看到他们好像轰轰烈烈的,仔细一观察,一场空、一场梦,佛法里讲的没错,“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造业而已,他得到什么?什么也没得到。佛在这个经上告诉我们,“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个是真的,一点都不错。人生一场梦,什么都是假的,没有一样你能够带得去,没有一样你能够得到,万法无常,刹那在变化。想到这些地方,万念俱灰,还有什么放不下的?

  过去就是因为放不下,所以生生世世修行落到这个地步;这一生再要不肯放下,大好的机缘又错过了。遇到净土法门,这样的殊胜,理论也搞清楚了,方法也懂得了,看到许许多多往生人的瑞相,他们跟我们来讲是作证转,他来给我们做证明的,真的不是假的。我们还不想去西方,还愿意在这个轮回里打转,未免太愚痴、未免太傻!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不干了,彻底放下。

【由是因缘。能令无量众生。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这一句是梵语音译,翻成中国字是无上正等正觉,简单称为无上菩提。『由是因缘』,「总指以上种种殊胜因缘,能令所化之众生」,你所教化的众生。「发起无上菩提之心。深表法藏大士,以无量心,发无量愿,起无量行。一一皆称真如法界。是故愿无虚发,功不唐捐。故能令无量众生,亦称法界」,皆发无上菩提之心。「此心即是真如本心」。不是别的,是自己的真心。换句话说,我们人都用真心,这个世界就是极乐世界,这个世界就是天堂,不要用妄心。

  从哪里发起?从我自己做起,不要求别人用真心对我,我用真心对人,就成功了。我用真心对人,我跟神圣们站在一边,我跟佛菩萨站在一边,慢慢时间久了,你们统统都过来了。因为我心里想,希望有人用真心对待我,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谁以真心对待我?佛菩萨用真心对待我,古圣先贤用真心对待我,列祖列宗用真心对待我。我因此要用真心对一切众生,一切众生皆是佛菩萨,一切众生本来都是神圣。我们读了这些经文,接受经教的熏陶,我得认真干,不干不行。不干就错了,不干对不起自己,对不起自己的良心,真心也就是良心。

 智慧知道一切法如幻如化,没有一样是真的,这是智慧,这是属于真谛。虽然一切法不可得,而仍然能念念相续不断,真正把这句佛号放在心上,不让他中断,这是功德,这是俗谛。而不是一切法如梦幻泡影,我这佛号不念了,西方极乐世界不必去相信,不必发愿求生,那就错了。为什么错了,你虽然知道念念不可得,这一句你并不是真的懂得,念念真的不可得,佛为什么要说它?佛难道不知道念念不可得吗?知道。念念不可得是理,一心系念是事。理是事之理,事是理之事。不能着相。你认为念念不可得,你执著这个相了,这是法执。是不是智慧?不是智慧,依旧属于情执。真正智慧,他念佛不间断,阿弥陀佛念佛不间断,诸佛如来念阿弥陀佛没间断,两边不执著,这就对了。佛给说两边,是叫你明白事实真相,事实真相明白后,空有两边都不执著。我虽然念佛,天天念念相续,与空的意思相不相应?相应。为什么相应?念而无念就相应了。无念而念,不是“无念”就不念了,那就错了。佛经的意思很深很广,不能够一知半解,一知半解一样误事。今天的事情该不该做?该做,认真去做,做了之后别着相。——《大经解演义》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他见到这个,见到这个才能把无明破掉】

空间、时间确实都不是真的,都是从我们分别执著里面变现出来的,离开分别执著,空间维次就不存在了。那是什么现象?经上常说「即在当下」,确实过去也在当下,未来也在当下,你全看清楚了。此处是当下,极乐世界也在当下,华藏也在当下,无一处不在当下。

这是什么缘故?我们在前面曾经读过,虽然读过,还很不习惯,实际生活上用不上,这你就可以证明,我们的习气有多深,我们的妄念有多重。

菩萨清楚,不但菩萨,阿罗汉他已经得受用,他超越六道了,真正是所谓活在当下,这才是事实真相。

当下就是起心动念,一念一法界,这一个法界是圆满的法界,过去现在未来的十法界,不是一佛土的十法界,是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刹土的一法界,真的一点都不错。一法界叫一真法界,一法界也叫实报庄严土,这是真的,一点都不假。

活在当下那一念,那一念就是弥勒菩萨所说的一弹指三十二亿百千念里面的一念。这一念不生不灭,这一念不可得,这一念,佛在《般若经》上所说的,「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我们迷了,迷了,这一念看不到;这一念看不到,就是实报庄严土看不到了。什么叫实报庄严土?看到这一念的人就见到实报土,就入实报土,这是法身菩萨。

我们迷了这一念,根本就不知道这一念的存在,我们看到是什么?这一念的相续相,相续相累积构成一个画面,就像电影影片累积构成一个画面在银幕上,我们看到了。

银幕上那个一念我们没有看到,实际上银幕上那个一念是二十四分之一秒,它一秒钟二十四张画面叠在一起。佛告诉我们这个速度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一千六百兆,我们怎么知道!

你就晓得我们所看的这个境界,就是这个意念累积产生的幻相,这个相是个动的相,不是静止的。你看一秒钟一千六百兆次的生灭,现在我们讲振动,频率的振动。这是一真法界,迷了之后,这一真法界随著我们念头在变,一切法从心想生,我们把它变成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变的,这些人觉悟了,但不是大彻大悟,他没见性。

见性就是见到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他见到这个,那叫见性。见到最初一念不觉而有无明,他见到这个,见到这个才能把无明破掉。

就是什么?放下了,这叫见性成佛,我们叫法身菩萨,在《华严经》称为圆教初住,刚刚见到。往后二住、三住到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不断向上提升。大乘修学终极的目标是见性,是回归自性、回归常寂光,所以遍法界虚空界统统见到了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本经《积功累德品》谓法藏比丘住真实慧,勇猛精进,一向专志庄严妙土」。念老把这句经文的意思给我们说出来了,「故知极乐依正清净庄严」从哪来?「皆真实慧之所流现」。真实慧在哪里?在自性里头,自性本具的真实智慧。《华严经》上所说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记住,一切众生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皆有,大家统统有,跟如来、跟阿弥陀佛同样的真实智慧、真实的德能、真实的相好,自性本具。

  在没有障碍的时候,也就是起心动念分别执着,起心动念是无明烦恼,分别是尘沙烦恼,执着是见思烦恼,这三大类的烦恼统统没有,没有障碍,自性真实智慧就流露出来。流现,现就是现前,流现的是什么?像极乐世界那样的清净庄严,无论是依报、是正报,正报是极乐世界的居民,依报是极乐世界的环境,都是清净庄严,美好到极处。

  极乐世界在哪里?就在眼前,去处不远。为什么?极乐世界是法性土,法性遍一切处、遍一切时。一切时、一切处它无所不在,就是我们看不见,我们没想到。为什么?我们根本就没有想阿弥陀佛,每天想的是拉拉杂杂的事情,错了。

  海贤法师常常见极乐世界,常常见阿弥陀佛,为什么?他心里没杂念,他把这个世间一切人事物早就放下了。所以他随缘里头得大自在,随缘里面流露出来是智慧,他没有烦恼。世出世间一切法他完全通达明了,只是不说。别人问他,他的口头禅就是天机不可泄露,所以我不能告诉你。妙,真妙!事情过后仔细想想,他是露了一点,可惜我们看了、听了没有体会到。真正慈悲到极处。那我们现前的这个世界,皆是虚妄烦恼习气之所流现,我们就明白了。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