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改变自身态度,一切事情都会成为修行

改变自身态度,一切事情都会成为修行


我们此生幸运得到暇满具德的人身,对于细微的取舍道理能把握的到,所以有闲暇与机会去行持。其他生命如畜生等,虽然各自具备了一些特点,但是却没有机会行持细微的取舍。因此,我们应该昼夜不懈地努力,不仅上课时欢喜专注地听闻,任何时候,自己的心念与行动都要与法相结合。

  偈文提到昼夜都要精进,如何在白天与晚上都能够精进修持佛法呢?这是我们要去思维的。

  懈怠之前,首先我们应该了解需要不懈怠而修持的法是什么?什么叫佛法的修持?什么是正确的修持佛法呢?噶当派曾提到一个故事,说明一个人从开始不了解何谓修行,到明白正确修行意义的过程。

  有一天,有一个人很专注、尽力地转绕着佛塔。一位噶当派大师上前问道:“先生,您在做什么啊?”那人回答:“上师,我在修行呢。”

  大师点点头,说道:“嗯!很好,这个修行也不错。不过,如果你能修行佛法会更好。”

  那人心想:“绕塔可能不是修行佛法吧,一定有其他方法。”他开始四处找寻,看到了一些经书,心想:“读经、课诵应该是修行。”找到一个地方坐好,就开始认真读经。

  几天后,当他大声读诵着经书时,大师出现了,问道:“您在做什么呢?”他有点得意的回答:“喔,我在修行呢。在修行佛法呢。”大师点点头,接着又说:“嗯,读经很好。但是如果你修行佛法会更好。”

  那人听完有点纳闷儿,心想:“绕塔也不是,读经也不是,那该做什么呢?”正当苦闷时,突然想到:“对了,禅修!一定是这个了。”赶紧找到一个角落,坐直身体,眯起眼睛,开始禅修。没过多久,大师又出现了,同样的问题:“您在做什么?”他自觉了不起的说:“禅修着呢!”大师缓缓地说:“禅修很好,不错,但是,修行佛法的话会更好的。”这下那个人完全糊涂了。不是绕塔、课诵、甚至不是禅修,那人只好问道:“上师啊!到底什么是修行佛法啊?”大师回答:“修行即是断舍贪执。”

  其实,我们很多时候也跟这个故事的主角一样,开始修持四加行的时候,全身酸痛,满身大汗,还是坚持不懈地修,终于修完几十万遍之后,有人问道:“喔!您修完了四加行,有什么体会吗?”这时我们可能回答:“喔,可辛苦啰!流了好几公斤的汗呢。”这是一种答案。更好的回答是:“喔,可美妙了!心可平静了,真快乐呀!So beautiful!”还可能更高境界的回答是:“喔!你不会相信的,当时我闭着眼睛呢,眼前出现好多天女天神,漫天飞舞…”总之说一大堆谁也没看过的事情。大部分人的答案差不多就这些。

  那么,到底这些是修行的征兆,或者只是像喝醉了,或者是累过头,生着闷气,又不得不做下去而产生的幻觉呢?因此,修行是在每天生活当中,当烦恼升起时,自己能够察觉,并且找到对治法平息烦恼,例如你可能说:“ 昨天早上九点左右,一个人让我好生气,但是我察觉到了,也知道生气不好,就想办法静下来。” 真正体会佛法,使佛法成为对治法而降服烦恼,这即是修行。

  很多人以为修持是另外去修一个什么东西,而与自心分开,例如慈悲的修持,认为另外要生出一个慈悲,而没有自心与慈悲合一,自心成为慈悲的体会。我们以为,我“生出”了一个慈悲了,好像把旁边的一个什么东西拿到手了,因此,没有思维菩提心时,菩提心也就不见了。

  因此,无论做任何修持,例如慈悲心等,重点是要去体会这一切即是自心本质的一部份,与自心合为一体。要不然,任何修持都将无法降伏烦恼。

佛菩萨们无论作任何事情,都会回向是为了利他,就像《华严经》〈净行品〉提到的一样。但这不是要你变得做作,不是要你走一步路,就要煞有其事的念一段经文、修个仪轨或者结个手印,并不是这样的,修行不是外在的形式,而是一种态度。

  不好的行为,自然需要加以改变,但是重点是改变自己的态度。当你有了正确的态度,你不一定需要改变生活方式,你还是可以做同样的事情,但这一切事情都会成为修行。

  《修心七要》提到「转欲自稳重」,这句话的意思是,要好好去想一想,改变自己的观念和态度,但是,其他还是保持一样,安份守己,稳定安住。不要假装特别虔诚、特别恭敬,也不要装成得道高僧或者大成就者的样子,那只是装模作样而已。

  夏玛却吉旺秋曾说:“说自己观修慈悲而生起征兆的没几个,说自己成道的却很多。”这的确就是现在修行人的写照。很多人都爱说:“我见到本尊了!”或者说:“我得到什么鬼神的成就加持了!”“我得到上师的授记了!”说的天花乱坠,但是却没什么实际的修持。

  在座很多在家法友,平时工作也很辛苦。有些人误以为修行,就是丢下身边的事情,结果本来有着不错的家庭,结果一修行,反而生活变得很糟糕。尤其是那些修持密乘的弟子,总喜欢带一些奇怪的东西回家,像是人骨念珠、头盖骨、或者吹奏用的大腿骨等等。家人本来就不相信佛法,见到这些东西又更加反感,他们会想:怎么这个人老是带各种骨头回家呢?是不是疯了呀?结果,本来和谐快乐的家庭,变得是一堆问题和纷争。

  修行不是这样的,有没有大腿骨不是重点;其实要找到标准的大腿骨也是很难的;总之,如果自己的生活和家庭已经很和谐幸福,就应该保持下去,只是要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当中,多加些什么?要改变多一些好的观念、正确的态度、使心向善。

  当你心善了,体现于外的行为,自然会越来越好。同时记得不要自私,总是要祝福别人、回向众生、利益众生。能够这样做到,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是菩提道,都能帮助我们成就,都是在利益众生。这样的修行才很容易,不是吗?以后也就不会再有「我要如何利他」之类的问题出现了。

我们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唯一要做的事就是利益众生,并且为了有情的利益而将所有善根回向大菩提。

  我们已经发菩提心、受菩萨戒了,就要全力以赴地用自己的身体、受用和善根利益众生。

  如果有众生需要帮助,若自己有能力,在方便的情况下,要去帮助众生,为众生做事。若是自己没有这个能力,或者没有这个方便的情况下,也不要勉强。

  所谓“佛度有缘人”,我们都是大乘修行人,应该帮助他人、利益他人,但是自己要有这个能力和方便,这是很重要的。有的人自认为是大乘修行人,应该帮助他人,然后就不顾自己,也不顾家庭,去做一些事情,最后给家人和自己都带来了烦恼,这是不如法的。在没有能力,也不方便的情况下,若你还勉强去做,会给自己带来烦恼,自己的相续就被染污了,会障碍自己的解脱、成就;而你的家人等身边的这些众生都是与你最有缘分的众生,一般情况下,你应该先照顾和利益他们,然后再去帮助别人,若是给自己的家人带来了烦恼,这也是不如法的。

  在自己有能力和方便的情况下,一定要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众生,要为他们做事。这是在身体上利益他人。

  我们也应该以吃、穿、用等受用利益他人。在自己有能力和方便的情况下,要去做布施,去帮助他人。若是自己没有能力,没有这个方便,也不能勉强地去做。否则,在表面上看是利益和帮助他人了,但实际上是造业。

  佛法主要强调的是智慧,佛法的根本是智慧。大家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智慧,这样就不会做错事情,不会给自己及家里最有缘分的众生带来烦恼。在这样的情况下,才可以帮助别人,利益众生。

  作为一个大乘修行人,第一要把握自己,第二要帮助他人。如果把握不了自己,无法保护自己相续的清净,只是在表面上帮助他人,这是不如法的。我们要在能把握自己的情况下,再去帮助别人。先自度,再度他;先自觉,再觉他。

林林总总的万事万物,都离不开无常、无我的本性,若是去寻找“我”,就会发现,它根本不存在。我们讲无常有相续无常和刹那无常,相续无常主要是因为刹那无常,刹那无常实际指空性,它也是无有自性的。所以一切都是虚假的、无常的。我们现在感觉到的无常是相续无常,这是粗大的无常,真正的无常是刹那无常,这个无常跟空性是一个道理。同样,“我”也是如此,好坏,爱恨等,都是自己的概念而已。

  实际在外境上有没有这些?没有。若是有真正的爱,真正的好,在外境上谁看都是爱,谁看都是好。你看是可爱的,觉得是好人,我看是可憎的,是坏人,这些只是自己的分别念、概念而已,实际上这些在外境上不存在。

  在这样虚幻的世界里,哪有存处?我们没有找到生命的真相,没有找到心灵的归宿,在六道中轮回没有一处能让我们安住、依存。在六道中轮回,就是在六道中漂泊,没有生存的处所,等我们真正找到了心灵的归宿时,才有真正的家。

  我们拼命的赚钱,错把钱当作了皈依处,当做自己竭力寄托的怙主;为了权力我们不择手段,把争名夺利当作皈依处,唯一的怙主。但这都不是真正的皈依处,真正的怙主。即使拥有财富和权利,烦恼也从未离开过我们的相续。

  轮回也好,世间也好,好比空虚无实的芭蕉树一般。一定要对世间法、对轮回生起厌离之心。如果你觉得轮回很好,世间的名闻利养都很好,你不可能得到真正的佛法,也不可能有真正的修行。

 佛菩萨们无论作任何事情,都会回向是为了利他,就像《华严经》〈净行品〉提到的一样。但这不是要你变得做作,不是要你走一步路,就要煞有其事的念一段经文、修个仪轨或者结个手印,并不是这样的,修行不是外在的形式,而是一种态度。

  不好的行为,自然需要加以改变,但是重点是改变自己的态度。当你有了正确的态度,你不一定需要改变生活方式,你还是可以做同样的事情,但这一切事情都会成为修行。

  《修心七要》提到「转欲自稳重」,这句话的意思是,要好好去想一想,改变自己的观念和态度,但是,其他还是保持一样,安份守己,稳定安住。不要假装特别虔诚、特别恭敬,也不要装成得道高僧或者大成就者的样子,那只是装模作样而已。

  夏玛却吉旺秋曾说:“说自己观修慈悲而生起征兆的没几个,说自己成道的却很多。”这的确就是现在修行人的写照。很多人都爱说:“我见到本尊了!”或者说:“我得到什么鬼神的成就加持了!”“我得到上师的授记了!”说的天花乱坠,但是却没什么实际的修持。

  在座很多在家法友,平时工作也很辛苦。有些人误以为修行,就是丢下身边的事情,结果本来有着不错的家庭,结果一修行,反而生活变得很糟糕。尤其是那些修持密乘的弟子,总喜欢带一些奇怪的东西回家,像是人骨念珠、头盖骨、或者吹奏用的大腿骨等等。家人本来就不相信佛法,见到这些东西又更加反感,他们会想:怎么这个人老是带各种骨头回家呢?是不是疯了呀?结果,本来和谐快乐的家庭,变得是一堆问题和纷争。

  修行不是这样的,有没有大腿骨不是重点;其实要找到标准的大腿骨也是很难的;总之,如果自己的生活和家庭已经很和谐幸福,就应该保持下去,只是要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当中,多加些什么?要改变多一些好的观念、正确的态度、使心向善。

  当你心善了,体现于外的行为,自然会越来越好。同时记得不要自私,总是要祝福别人、回向众生、利益众生。能够这样做到,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是菩提道,都能帮助我们成就,都是在利益众生。这样的修行才很容易,不是吗?以后也就不会再有「我要如何利他」之类的问题出现了。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