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别误解佛教


  在佛陀五会讲法,第一会是讲的《华严经》,因为当时是在给诸天人和大菩萨们讲的,至于阿罗汉们也是没有资格参与这场法会,所以《华严经》的起点非常高,但是这些天人和大菩萨们,不是佛陀教化的全部受众,于是开始了第二会的讲法,也就是我们非常的熟悉的在人间去找到五比丘,为他们讲三转四圣谛十二形法,从而成就了释迦佛教下的第一批阿罗汉。在第一会讲法的期间,大批涌现阿罗汉,这个阶段讲的经被汇集在一起,都叫做《阿含》,所以我们也叫这一会为阿含部。

  《阿含》内容非常多,基本上都是很小的段落,是佛陀看到了某弟子的问题因势利导讲法的记录;也有很多大众请法的部分,佛陀也慈悲的为大众开解意趣。在阿含部很多时候佛陀不请自说的,因为当时会问问题的人太少,大家都不会问问题,佛陀只能看到某个机缘成熟了,就主动的去为大众讲。

  第三会的内容是讲方等部了,这个部分的经典我们遇到的不多,但是市面流通量也是有的,偶然也能看到。方等部就是大小乘并举,对小乘的阿罗汉们介绍大乘的境界,在这个阶段出现了大量的神奇的事情,这是要为阿罗汉们去开一扇大门,让他们去接触、认识、理解大乘的境界,所以这个阶段开始有阿罗汉舍弃小乘的心,开始转向大乘,成为大阿罗汉了。

  为什么在这个过程用掉了七年?这个部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链接,因为什么?《五十阴魔》里提到——定性声闻、定性辟支,这是两个错误境界,为什么阿罗汉和辟支佛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修行上他们确实做得很好,但是却暴露了一个大问题,就是——不敢动心念,也就是说他们是以守心、看心的套路成就的,为什么要守心看心呢?是因为阿罗汉、辟支佛都知道生死的秘密,知道12种类生的根源是什么,那么大家也一定知道这个生死的根源就是心,心动了就引发了种种法的运转,产生了种种效用,形成了种种业缘,成就了种种结果,形成了种种召感,必然落入种种生死中。

  他们在修行中、观察中、思维中,明白了这个道理,就要看好自己的心了,心不能这样动,这样一动就会引发对应的生死,所以他们看心是正常的工作;如果心跑了,就要面临对应的结果,这是他们不愿承受的,懂得了这个道理自然不会让心乱跑,但是也不会如四空天的天人一样把心看得和冻冰棍一样,会避免落入12种类生死的动心,所以他们可以不入轮回。也就是说,只要能把握住心念,不动契合这12类的生死的心,就可以不轮回了,阿罗汉的出轮回,虽然是得了这个受用,但是却还是不够究竟。

  在第三会讲法的部分中,释迦佛就要去帮助大家破除这种死看心、死守心的毛病,于是给他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介绍了大量的自己轮回的事情、同时也有大量的佛菩萨慈悲示现,来给大家上课,让大家理解大乘是一个什么样的境界。

  比如《维摩诘经》算是方等部中的翘楚了,真是为诸大弟子们上了一堂大课,让他们真正的见识了大乘是一个什么样的力量,当经文进行到后期的部分,维摩诘居士伸手取东方妙喜世界来,整个世界包括不动如来阿閦佛,都给接过来了,各位要晓得,阿閦佛以不动如来名闻遐迩,很多学佛人是需要借助阿閦如来加持自己增加定力的,需要去求阿閦如来帮助自己降服魔怨,他的坐骑是八头大象,代表八风不动的强大定力,就算是这样的一尊重量级的佛陀,维摩诘也是一下就连人带世界都给接过来,这个境界,完全令人惊叹咂舌。

  第三会的目的就是让大众见识大乘的境界,并希望早期的阿罗汉们能舍弃死看心的小境界转投入大乘中,可是有的阿罗汉就不乐意跟随,不看、不听、不说,在随后的第四会般若部中,佛陀就对不回心的阿罗汉们不那么客气了,已经开始叫阿罗汉为焦芽败种了,已经开始叫阿罗汉为自了汉没什么出息了,在这个阶段佛陀讲般若部22年,著名的《楞严经》就是在这个期间讲的。

  当然《大般若经》800卷也是非常巨大的,尤其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心经》就是从《大般若经》中节选的,节选的是舍利弗请法,观音菩萨做讲法主的一段内容。在《楞严经》佛陀已经开始用阿罗汉来呵斥人了,开篇的部分阿难没赶上大众应供,所以自己就得乞食了,在准备要饭的时候想起了佛陀呵斥两位乞食时挑人家要饭的大弟子为阿罗汉,是因为他们心不均平,阿难记得这个事情,所以乞食的时候还想如何让心平静,让供斋的施主能得大利益,结果被摩登伽女盯上了,才有了随后的《楞严经》的部分。

  所以在第四会的时候,佛陀已经对不肯回小向大的阿罗汉非常的呵斥了,待第五会也就是法华涅槃部的时候,因为已经是最后的部分,在《法华经》中佛陀大量的为这些大阿罗汉们授记,可以说与会的阿罗汉都被授记了,乃至当时还没证四果的阿难,佛陀依然授记,当时的提婆达多虽然堕落地狱,佛陀依然为他授记,在这场宏大的大面积的授记的法会中,佛陀对不再回心的阿罗汉,已经不再说什么了,《地藏经》就是在法华涅槃部佛陀上天为母亲讲的。

  待最后的涅槃部分的时候,佛陀已经不再说那么高深的内容,我们看一下《佛遗教三经》,就会发现已经是碎碎念,叨咕的都是非常非常微小平常的事情,不再是阿含部、般若部那个时候的状态了,为什么会这样?各位记得本次最重要的内容——佛在眼前,如果佛陀49年辛苦历程准备结束了,对那些不肯回心的人,如何哀救呢?就如《无量寿经》也提到法灭时,留此经百岁,接引念佛的大众,然后就不再管了。


  佛陀救大众不是用神通力,不是只靠佛陀的加持,就可以让大众出轮回的了,必须我们自己肯去、肯跟得上、肯付出行动、肯舍弃才行,于是佛真的是指路的人,走路的还得是我们自己。

 经,就是佛菩萨成就的过往,就是客观的试验记录本,他们做得成,我们也可以做得成。如《地藏经》里,佛陀在面对无量无边的佛、菩萨、龙、天、鬼、神大众,在忉利天称扬赞叹地藏菩萨五件事情:一是利益人天的事情;二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三是超拔众生趣入圣位的事情;四是登十地菩萨的事情;五是不退菩提的事情。这五个全部的都记录在《地藏经》里了,问题是我们能看得到否?看到能做得了否?去做了能实现否?关键的技术点又在哪里?

  西方有个学者,对古代思想家的著述方法做出了两种归纳,也就是说古代思想家的著述通常由这两种手段构成,一是显白术,二是隐微术。什么叫显白?就是非常直白简单,这是对普罗大众层面做的,就是劳苦大众一听就能明白的,而隐微术呢?就大不同了。隐微术是对内部人讲的,这就如佛教里有一种叫做密语了,在和大家说话的时候,他说这个密语,只有相关的人才能听得明白,不相关的人根本听不懂,但是我想对这个隐微术再加一条注解就是:隐藏了部分微细的内容。

  早先和大家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佛法里的问题,学佛一段时间都会知道答案的,佛教里的智慧其实不是在答案上,而是在过程中。为什么在过程中呢?就是这些微细的节理,在佛经里是隐藏起来的,你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挖掘到这些细节,你挖掘到细节的过程,就是你智慧彰显和提升的过程,所以智慧不在答案上,而是在过程中,希望大家记得这句。

  这也是为什么一直鼓励大家去理解经文,去深入品读经文的原因所在,《普贤菩萨行愿》中提到: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这个深入可不是读一遍快得和机关枪一样,前期对经文的熟悉过程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一部经文只读个三遍五遍,这个熟悉程度是远远不够的。

  当非常熟悉了,就必须要转向深入,放弃数量而要去追求质量,任何一部经文里面埋藏的巨大的宝藏,不去深入是不可能看得到的。古人说很多人学佛是入宝山空手而归,确实现在人学佛也是这样。

  一部经文里面的大宝藏穷劫不尽、无量无边,我们看不到,自然也就拿不到,就更不会得到受用。如《法华经》里的《穷人宝珠喻》一样,就算这个无价宝珠一直跟随穷人流浪,穷人看不到他,自然不会去用这个宝珠。每一本放在我们眼前的经文,无论大小都是这个宝珠,我们看得到与否?

  想看得到的,就要懂得契机的重要性,这是选择经书、选择法门的决定性因素,所以并不是我们去选择法门,而是法门在选择我们,于是这一个‘经’字已经是无量无边的宝藏在其中了,我们又能看得到与否,又能得到其受用与否?想得到,在你对经文非常熟悉后,转入深读,放弃追求数量的过程,回归到领悟佛陀本心的根本上来,这就对了。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学佛者的发心往往存在两种误区。一是从开始发心就不对,是带着某种贪著开始学佛。深究起来,可能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是以此作为起点。

  有些人是被寺院庄严的环境所感染,走入寺院后觉得非常安详,因而发心前来学佛,觉得住在寺院享享清福就是人生的至高境界,其实他只是贪著于方外之地的氛围。有些人是被清净的梵呗和僧人的念诵所打动,学佛之后天天跟着唱念,以为这就是最好的修行了,其实他只是贪著于梵呗。也有些人贪著于佛教高深的哲理,觉得研究佛学很有深度;还有些人贪著于佛教辉煌的艺术,觉得佛教的艺术殿堂中有丰富的宝藏……等等。若是缘于对某种境界的贪著而发起学佛之心,那么在学佛过程中,贪著往往也会随之增长。

  如果把佛教当作学术来研究,到最后写文章、出成果就成为学佛目的了。一旦有了成果、出了专著、评了职称之后,就会觉得学佛的任务已经彻底完成,人生的问题已经完全解决。还有很多人把佛教当作纯粹的哲学来考察,对佛教哲学的兴趣远远高于对解决人生问题的重视,这一类也大有人在。民国年间支那内学院的研究,基本上都落入哲学式的研究,而不是基于对生命的关怀。甚至还有些人是奔着佛教的利益而来,把寺院当作谋生场所,就更是错误的发心了。

  仔细分析起来,绝大部分人都是由类似的因缘走入佛门。真正感悟到人生无常,为寻找生命出路,为了生脱死,为成佛作祖,为利益一切有情而学佛的,实在是少之又少。如果在发心之后继续缘于对一些外在现象的贪执,没能在目标上有更高的提升,最后成就的可能都是贪著之心、我法二执。这是在发心中的第一种误区现象。

  当然,从贪著入门也并非绝对不可。《维摩经》曰:“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也就是说,先以某种方便使人们对佛教产生兴趣,然后逐步对其进行引导。比如澳洲的一些道场,便免费为大家提供素食。很多人到寺院来并不是对佛教有兴趣,是奔着免费素菜而来。但他们到寺院的次数多了,渐渐对佛教产生了感情,然后听听讲座、读读佛教书籍,认识也会有所提高,最终转入正确的发心。所以说,如果不是停留在贪著的基础上,而能通过闻思经教来树立正见,并以正见为指导,“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那么,尽管是从贪著开始,最终却能放弃贪著,同样可以成就解脱。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