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要用佛法的无为智慧

要用佛法的无为智慧


    一、为佛弟子,若欲成为和睦相处的夫妻,应如何相待呢?

  (一)、有缘才来相聚,互相不嫌弃。

  成为夫妻皆是缘,因此不可要求对方完美,因有缘才来相聚,互相不嫌弃,才能有幸福;互相嫌弃,夫妻生活即成苦海。

  (二)、不以佛法来要求对方。

  学佛之人,绝不能对别人说:“你是学佛的人,怎么可以这样子?”“看你受五戒的人,怎么可以这样?”因为佛法很高深,很难行,所以千万不要以佛法来要求别人,除非他是圣人,否则一定会令你失望。但你口虽不讲,心里若还是以完美的佛弟子来期望他,希望他有如阿罗汉、大菩萨,这压力会让对方受不了的;有压力即有痛苦,生活便不美满。

  (三)、如果吵架时,不应轻言“离婚”。

  一吵架就赌气说“离婚”,这是很不当的。而且这句话一旦第一次讲出口,以后就很容易再讲。于是他不服输,你讲?他也讲,最后,一时吞不下这口气(我又不是非有你不行!) ,于是干脆真的去签个名算了。再者,讲出这句话,是很伤人家的心的,所以不要只为了发泄你的气愤而这么说。你即使用任何其它恶毒或肮脏的字眼来骂,都没有“离婚”这两个字来得伤人,因为说要离婚是对对方最大的侮辱——表示你不要他,你要甩掉他。即使你是不甘示弱,以牙还牙而说出来,或为了表示你对他的失望而说,然而感情这种事不是定的,你今天对他很失望,明天不一定还是会对他那么失望;那种失望的感觉是会改变的。也许第一天你会觉得他还是蛮可爱的!所以不要随便提“离婚”二字!这两个字到了口边,要随着口水吞进去,把你伤人的利剑吞回去。

  (四)、尽量修养自己。

  善调自心的佛弟子,应从身旁的人修起,这比较难做到;要尽量修养自己,好的让他受用,坏的我来承担。

  (五)、将世间夫妻的感情“升华”为菩提之道侣。

  化夫妻之情为“道侣”之情,这就是将世间夫妻的感情“升华”为菩提之道侣;若真能如此,双方就会很快深人佛法,人菩提道。若不如此,则永远是平凡夫妻。

  (六)、应化一切亲情为“法界道侣”之情。

  为佛之真子,应化一切亲情为“法界道侣”之情。方才所说只是指夫妻之问的感情,现在更包涵切亲情。为佛弟子应化父母、兄弟、子女都成为你的“法眷”,于一切眷属应作如是观、如是作愿,如是想、如是行;如此,当下即能了脱无量诸苦。

  (七)、应提升或升华一切感情;如何提升呢?

  要净化私情。如何净化呢?要去除“我”。日本人讲“我”是“私”,实在很有道理。因为“私”就是“我”,故称“私我”,换言之,“我”就是自私的。如果能净化私情(自私之情)———去“我”就能转一切烦恼为菩提。“我”是总相,其具体内容为我执、我爱、我见、我慢;去除我执、我爱、我见、我慢以后,因为无“我”,就变成只有奉献、施予。这就跟菩萨道相应了。到了此一境界,你就再也不会说:“我对你这么好,你都没对我更好一点。”

  二、万一夫妻感情不睦的时候,该怎么办呢?或感情将要破裂时,要如何面对?

  (一)、 虔诚礼佛忏悔,忏悔累世所结恶缘。

  (二)、努力诵经修法,回向为彼此消除业障。

  (三)、 修习忍辱,不能“硬拼”。在感情上天天拼,便天天输,在感情上是“爱拼就会输。”

  (四)、须用感动或感化的方式,施以善巧方便。

  须用感动或感化的方式,施以善巧方便,即使不得已而用苦肉计也行。总之,感情之事要用软的,不可用硬的,要以柔克刚。因为感情本身就是“软”的,所以硬的方式任何人都不喜欢。感情其性虽柔软,但具有很大的威力,几乎可以把铁都烙掉,故古人言:“至柔所以至刚”。

  (五)、不可感情用事,三思而后行。

  凡事要理智,不可感情用事,不可冲动莽撞,应三思而后行。

  (六)、不褴情,不任性。

  须养成自制的能力,才能与眷属相处和谐,而不致有意或无意地伤人。

  (七)、须养成独立的精神。

  夫妻常常是互相依赖,而且通常是互相依赖得太多。如果万一他稍不让你依赖时,就说:“不体贴我。”甚至会说:“是不是你变心了。”这都是依赖太深所致。 太依赖他人,结果是自苦苦他,彼此都很不方便,很不自在,乃至互相羁绊,而不能互相提升。

  (八)、有错则须认过和改过。

  不能为了虚假的面子,而自我护短、掩饰。这一项是相当不容易的事,尤其是要自己先做,不要期望他(或她)先做。通常两人之所以会相持不下,都是因为彼此都不肯认错,甚至于常常会说:“我虽然有错,但你也有错!”实际上,这句话背地隐含的意思则是:“我虽有错,但你错得比我多!因此,主要是由你造成的。”这已经是他(她)最好的道歉了!很少人肯宽宏大量地说:“都是我的错。”有这样雅量的人实在非常少。

  事实上,如果一方肯诚心地说:“都是我的错,对不起”通常另一方都会反而不好意思地说:“没有!没有!我也有错。”所以连夫妻相处都要有智慧、有风度,不是光用一团热火的“感情”(所谓“爱”)就可令家庭生活快乐美满的。若你一定要说:“我有错,不过你也有错。”对方一定不服气。若是你说:“对不起,都是我的错,你没错。”对方一定会“原谅”你。人与人之间所争的,都不过是争一口“意气”!所以我刚才讲:“爱拼就会输”,就是这个道理:你要拼,他也要拼,便没有人肯让;大家互不相让,争吵便没有善了之局;反之,你若不拼,便没有人能和你争强斗胜,老子说:“以不争,故人无能与之争。”没有人能跟你争,你就变成“天下无敌”了!泛道理很微妙,可以好好思量一下。

  (九)、做错事赶快认错和补救。

  如果曾经做过对不起他(她)之事,甚至严重伤害了他(她),就必须赶快认错、道歉、补救。对一般人来说,这实在非常难以做到。比如说,有时候在气愤之下,甚至不一定是气愤,而是由于放逸,因此一时说错了话,心里实在并没有那个意思。然而,不管你有没有那个意思,也不用再为自己辩解、脱困了,否则就好像你没有错一般。凡是伤了他人的心,不论如何都应该要诚心道歉,这是做人最基木的道理与修养,更何况是佛弟子。当对方觉得受伤害而抱怨说:“你太伤我的心了!”(虽然你没有这个意思。)此时你若真是无心之过,你也不要光是一直抗辩说:“可是我并没有这个意思啊!”以求自我洗刷,而一无道歉之表现。一直讲这种抗辩的话有什么用呢?就譬如有人打赤脚,你穿着高跟鞋踩在他的光脚上,那无疑是很痛的。

  但你并没赶快道歉,却只说:“我不是故意的。”以心硬故,就是不肯说声道歉的话!其实即使你道歉,他还是痛。所以你至少要赶快道歉,让他觉得好过一点。(虽然你道歉以后,他那个“好过一点”其实也是假的,只是心袅的感觉而已。)所以身为佛教徒,若要当一个真正的佛法修行人,就要这样“降伏自心”:不可死要面子;死要面子的人,凡事一定要逞强到底,做错了事,死也不肯说出认错的话来。退一步说:不论全是你的错,或不是你的错,既是修行之人,即使只为了令他人觉得好过些,甚而即使只哄一哄他,当他是孩子一般(无知、 任性、道德柔弱的人,即是未成长的“孩子”),而对他(她)说:“对不起!对不起!都是我的错。”一切就都没事了,这对你实在并无丝毫损失,却只有好处——心量增广,何乐而不为呢?有智者应如是。附及,“心量广大”是菩萨的一个特征。

  (十)、夫妻感情不睦,有时候是由于金钱而起的。

  自古以来,世间上有多少人,由于金钱上的纠纷,而令至亲反目,乃至相杀、相告,视同寇雕。学佛之人对金钱不能这么看重,在家中更不能认为赚钱的人就是“头家”,一切都得听他的,乃至作威作福;而没赚钱的即变成“奴家”,于一切事皆丝毫无置喙的余地,更无发言权。然而一旦有辑一日,那个“没赚钱的人”也去上班了,他在家中的身份地位,便陡然提高了,很受尊重。学佛人不应如此势利眼。学佛的夫妻之间,对于金钱,最理想的是一切公开,不分你我。现金放在家或银行,不管是谁赚的,你赚的也好,我赚的也好,都合在一起,大家都可以用,不要分。银行户头最好也是共同的,若为作生意、报税、遗产等种种法律上的需要,而分开登记,那又另当别论。

  总之,夫妻之间在金钱、财产方面,应该建立互信、公开、无隐藏的基础上,夫妻之问的感情若要融洽,至少这一点互相信赖是应该有的。若如此,夫妻之间至少不会因金钱的问题而造成感情上的裂痕。顺便提到有种特别情况,必须注意及避免:有些女的娘家有钱,甚至以娘家的钱帮助丈夫成立事业,这个女子应该可说是贤内助即“帮夫命”的了,可是却常听到这种女子对丈夫说:“要不是靠我娘家的钱,你哪有今日?”这种话千万说不得,一来令对方毫无尊严,二来你又“讨人情”:须知,“讨人情即人情绝;本来有人情,一讨人情就‘无情’了。”这种话一出口,常常是“令夫妻关系以悲剧收场”,如外遇? 离婚等,为什么呢?因为你瞧不起他,他在你眼中没地位,不受尊重,他便去别处找能尊重他的人。故须特别注意。尤其应格外谨记的是:帮助人,绝对不要当面讨人情。

  三、夫妻如果离了婚,怎么办?

  (一)、谨守“君子绝交不出恶言”的风度。

  既已离了婚,就不要再一直讲他(她)的坏话,仿佛讲他的坏话便表示你很有面子;例如说:“因为他为人这么糟糕,所以我才跟他离婚。”那是你自己打自己的嘴巴— 那么,你当初为什么跟他结婚呢?那时不是一直在称赞他很好吗?

  (二)、忏悔业障,努力修行。

  因为业障重,所以婚姻不能幸福,因此会有婚变。

  (三)、更重要的是要观察彼此之缘已尽。

  这是真的,若缘已经尽了,或债务已经偿清了,彼此已不再相欠,就会分开;要以智慧来面对这件事。

  (四)、不要苟且。

  既然已经离了婚,对方如果不是真的要跟你复合,不要随便再以身相就。若真的彼此诚心要复合,那当然很好。若只是一时起意,或还是有些放不下,但放不下却又提不起,而轻易以身相就,纠缠不清,那样很不好。刚才讲过,已经缘尽了,就离开最好。

  四、总结而言,在家佛弟子应如是面对感情的问题

  (一)、观察众生皆是“情多智少”。

  所谓“情”是什么?以佛观之,“情”就是“迷”,所以说“意乱情迷”。意若乱,情就迷,“迷”就是迷失自己,“迷失理智”。“智”是什么?“智”就是“觉”。我对这点的体会,最早是在我初中的时候。有个朋友,我知道他为人心很狠,甚至对老朋友也是如此,即使只有一点点不合他的意,就与人绝交,而且是“说绝交就绝交”,一点儿都不拖泥带水。此人于大学时追求一个女孩子,因追不到,心中就起怨恨。于是他老兄给这女孩子寄了一封信,信封里装的不是情书,而是一些烧了一半的金纸、银纸。过不久,又寄了一信,信纸上画鬼、画骷髅。事实上这女孩子并没有任何地方得罪他,只是不肯跟他约会而已,他就以这种方式来回报,然而他老人家却一直自称自己是“具有丰富的感情”的人,且自号为“豪放生”。

  其实,依我看来,他实在是个心胸十分狭窄、冷酷、自私、无情之人,而他却自认是个“一蒙情”之人。由于这件事,我那时便了知,人(凡夫)大是“情多”而智少,而且世上没有人自认是“无情”的。一般人可以承认自己没有智慧,却不会自认无情。因为“无情”对众生而言是最坏的一个判决。你判他没有智慧,说他愚蠢,他会认为“可能是对的”,有时候可能还会笑一笑。但你若说他“无情”,那就不得了了。当然更加没有人会自己说自己是个无情的人;可是却有很多人会说自己没有智慧,而且也好像觉得并非什么严重的事。因此可知,众生都是十分重“情”的,故称为“有情众生”。对世俗人而言,一个人即使事业上有辉煌的成就,但却没有爱,总觉美中不足,乃至觉得空虚,甚至觉得那些成就并没有多大意义,因为没有人能分享他的成就与光荣。为什么众生皆如是重情?那是因为“众生皆迷”,为情所迷“情迷智昏”的关系。

  (二)、要努力地克服自己的我执,而稍微修一点“菩萨之情”。

  “情”有两种:一种是“凡夫之情”,一种是“菩萨之情”。凡夫之情是私我的、拥有的、占有的,乃至于是“独占”、 “控制”之情,绝对不能跟他人分享。就有人作如是颠倒之说:“你若爱我,就不能爱任何其它女人,甚至也不能爱你妈妈。你好好想一想,你到底是要你妈妈?还是要我?如果你要你妈妈,我现在就走!”这就不对了!这是独占之情,妈妈与太太哪有冲突。另一种是“菩萨之情”,菩萨之情即是“无我之情”、 利他之情、奉献之情、不求回报之情。我们凡夫之情不但是占有、独霸,而且要求回报,并且要十足的回报,乃至于是要加倍的回报:因此,我爱你一分,你至少得回我三分、五分才行,最好是十分,否则我就“不够木”,不赚点怎行?这简直是把感情当“营利事业”在作。我们做为一个佛教徒,为了求开智慧,就要克服我执,不能只求利己;要像菩萨一样,不求回报,修无我之情、利他之情— 佛弟子要这样来面对“一切”感情之事。

  (三)、要依智不依情。

  佛的“十力”里有三项:“一切身业随智慧行”、“一切语业随智慧行”、“一切意业随智慧行”。随智而行,不要“随情而动”;然而我们众生都是“随情”而不“随智”,所以就会产生许许多多痛苦的结果:令别人痛苦,也令自己痛苦。

  (四)、化凡俗的“有情”为“大有情”。

  大有情梵文是“绒喝被”。“摩诃萨唾”,也就是“大菩萨”的意思。大菩萨的“大有情”才是“真实的”情。我们凡夫的感情都是“妄情”,都是“虚情假意”之情。如何得知呢?最明显的例子是:我们常可看到有人过世时,亡者眷属常常边哭边说:“你怎么这么没有良心......喜泛么狠心离我而去但丢下我一个人,叫我怎么办呢?”你试想:她到底在哭谁呀?是哭自己将来的生活?还是为了他的死而哭?为佛弟子,就是要这样以智慧来观察了知世间人及自己的感情。回过头来看,世问人如果“情”字得以解决,那么生老病死的问题也就比较容易解决了,因为生老病死的总动力之源也还是由“情”而来— 如果众生断除“迷情”,便不再受生死。那么“情”是怎么来的呢?“情”是由“贪爱”而来:由“爱”而有“情”,故称“爱情”。广言之:一切众生正因“贪爱”而有生老病死,众生皆以此“爱”而互相系缚,自缚缚他,你绑我,我绑你,大家捆作一团,还很得意快乐地说:“你是我的,我是你的!”而不知:这一切世间,实无我所。以上简单讲解“佛教徒如何面对生、老、病、死与感情生活”的问题。

 有的人从来没有吵架的时候,偶然吵架心里非常内疚,走到邻居这里一问,邻居说:“没有关系,我们家里小吵天天有,大吵三六九。”他一想:“那我也吵吧,既然大家夫妻都吵,那我也吵。”迷失方向就是迷惑颠倒,对人间的一切不能颠倒自己的想法,人生在世不能失去慈悲心,我们要常常观照自己那颗浮动的心,让自己的智慧和理智永恒。

  很多人能成功,不管碰到什么事情,他有理智。我曾经说过一个故事,火车上一个老伯伯买了一双很漂亮的鞋子放在边上,对面火车呼啸而过把他一只鞋子吸出窗外,大家觉得很可惜,老伯伯拿起另外一只鞋子朝窗外一扔,别的人说:“你怎么把另一只也扔了?”他说:“我拿着一只鞋子已经没用了,我扔出去之后,别人捡到还能再穿。”这就是智慧啊。

  人没有愿力,这个世界对他来说是非常的残酷,人要有愿力,要懂得自己未来想做什么,一个人没有愿力会对社会产生冷漠和嫉恨,这就是愤青族,愤恨社会。很多人看谁都不满意,看谁都很讨厌,觉得这个世界非常不好,之后就沦为忧郁症。

  我们要用佛法的无为智慧来帮助别人,无为就是只求奉献不求回报,只求理解不求被理解,只求爱众生不求被众生所爱,无为才能达到无我的境界。

 问:不知如何处理学佛、工作、生活之间的关系?有时会烦恼,比如有家庭,会占用学佛时间,不结婚会有各方面的压力。学佛占用的时间多,用在工作上的精力要减少,总想有多的时间学佛。但师父说:“学佛不是什么都不做了,在工作和生活中不主动去争取。”

  答:这个根本不相冲突,说明你把佛法和现实的生活分为两部分了,佛法和现实的生活是不二的。我们来认识了解佛法之后,在现实的生活当中去做到,显示出来智慧的不可思议威神之力,这才是真正的佛法。

  学佛不是不让你去争取了,我们现在每个人都在去争取。争取什么?每一件事情做好,功德圆满、福慧具足,才能做佛,是不是?如果你连世间法都没做好,你连人都没做好,连人缘都没有,还有佛缘吗?做人起码把人做好,先把人缘结好。人缘没有佛缘更没有,怎么办?学佛的人可不是消极的、更不是厌世的、更不是逃避。学佛是努力积极的去把每一件事情,做好做到位,尽心尽力尽责,功德圆满,这样的话谁也争不过你。如果你做事情这么好,这么认真负责,别人不用,去用那些投机取巧的,不可能。所以佛法学好了,你在哪里都是人才。

  不是学佛什么都不干,是学佛什么都要干,还要干好。不是出家人什么都不干,出家人要什么都会干。很多人说师父我不会?不会才让你做,你要会我就不用你了,我就管你叫师父了。出家人千万不要说不会,不会的时候才请教善知识来教,才要认真谦下的跟人家学习,一句不会就推脱了一切,那怎么能行呢?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佛法原本就不是笼统僵化的说教,也不该是仅限于学者、专业人士在小范围内研究、实践的高深学问和专门技术。佛法中最幽深的理论,也是与我们当下的身心活动紧密联结的,也是为了解决现实人生中遇到的问题的。

  有人问我:怎样才能安乐?我说:放下执着就安乐了。

  什么是执着?怎样算放下?

  当我向别人,尤其是那些有着与我迥然不同文化、教育背景的人,讲述这些概念时,我是需要从头细说的,否则,他们可能只是得到了一个标准化答案,却无从解除现实的苦恼。

  可是,止息烦恼不正是我们学修佛法的原因吗?

  什么是烦恼呢,它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但如果我们肯诚实地检视自己的生活,就不难知道什么是烦恼,它无处不在,生活简直就是完全由点点滴滴的烦恼构成。而烦恼的止息,也只能从现实人生中每一个当下入手。

  有一位居士某段时间因为工作、生活的压力,变得焦虑,易怒,整个人状态很不好,烦恼重重。他跟我诉苦,我就问他:“你学佛是为了什么?”“为了解脱。”“什么是解脱?”他默然。我说:“解脱,就是没有烦恼。你带着满心的烦恼,又想在何时在何地获得解脱呢?烦恼不在别处,在你心里;解脱也在你心里。”

  我们无法去外面找一颗现成的没有烦恼的心来移植到自己身上,也别想某天早上醒来突然就发现自己改头换面成了个“解脱的人”,没那么神奇,也没那么容易。

  我们唯一能做的只有面对当下,回归内心,与烦恼开战。

  佛陀宣讲的众多法要,都是在教我们如何贴近自身经验,以自身为中心去修行。我不是说大家应该自私。我的意思是,要从检视自己的身、语、意入手,把重点放在对治自己的贪、嗔、痴上面,而不是去挑别人的错,或者急于“度化”别人。

  如果不贴近自身经验,诚实地看待发生在自己身上和心里的一切,并将佛法运用其中,我们很容易会在修学的过程中偏离解脱烦恼的初衷。

  比如,你会成为越来越娴熟的“佛教徒”,跟所有人都客气,“随喜”“赞叹”不离口,可是你心里没有多少善意。事不关己时,你能做到“八风吹不动”,而真正的问题出现时,你的反应跟不学佛的人是一样的,既没有对自身的觉察,也没有对正法的忆念,只是任由情绪肆虐、言行失当。这说明长期以来我们都荒于贴近自身而修行,无法随时提起对内心感受、欲望、情绪的觉察,更没有当下出离的心力。

  现在有一种流行的说法:生活即修行。但我想很多人都误会了,以为过生活就是在修行。其实不然,这至少不是佛教所说的修行。举例子说吧,你经历过悲欢离合,这不是修行,只是经历;如果你在那悲欢离合间体认无常、缘起、因果,这是修行。生病,本身不是修行,借由生病而认识到与生俱来的脆弱、忧苦,由此生起出离心,或推己及人,由此生起悲悯之心,这是修行。

  所以说,生活本身不一定是修行,但如果你能把生命经验,顺境、逆境,是苦、是乐,用于巩固你的出离心、菩提心、空性的见解,这才是修行。大概只有这个时候,你才可以说:一切都是上师的加持。否则,对多数人而言,经历、遭遇不过循业流转,轮回如是,怎会都是上师的加持?

  对治烦恼是一个艰难漫长、充满挫败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某些对治的技巧,并不意味着你就能做到。可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你面对的唯有失败,没有成效,不断的失败。

  别忘了我们的对手是无始以来形成的惯性,所谓积重难返,不要期待能靠一时的努力就扭转它。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不断地努力,如果我们不想再一次在烦恼忧苦中终老,直到死亡悍厉地出现,而我们知道这一切混乱还没有结束。一开始就做好不断受挫的准备,会令我们更强韧,也走得更远。

  愿我们将佛法运用到当下的经验中,并因此而解脱自己及其他众生的苦。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