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我们真正的家——阿姜查法师的开示

我们真正的家——阿姜查法师的开示


《大念住经》

于是他就内在的身体观察身体,就外在的身体观察身体,同时就内在、外在的身体观察身体。因此,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身体」,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着,不再贪着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观照行、住、坐、卧四种姿势,反复观照,修习者会发现身体只不过是四种姿势的变换而已。只有走路,只有站立,只有坐姿,只有卧姿,一天从早到晚,所谓身体,只是这四种大的姿势在变换,然后在四种姿势下会伴随着一些细小的动作。上述这种知见是通过大量的观察和练习,修行者从自己的身体上发现的真理。

这就是实修的作用,修行者没有通过知识与思维去了解,而是在佛法正见的指引下自己去发现的真理。禅修练习的唯一目的是增强你的正见能力,佛法正见是一项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这意思是说,你的身体是这样的,全球所有人的身体也都是这样的。

修行者可以观察外在的身体,他会发现,没有一个人的身体超越这四种姿势,于是你不再怀疑观察到的真相。生活中你可以练习着把这些观察推展并普及到一切人的身上,这可以增强你的视野并扩展你的胸怀。

身念住的这个系统练习,在每一位禅修者那里都会呈现出练习的意义。只要你曾真正地用功练习过,你就会发现这项练习虽然简要,但却有着无与伦比的效果。没有练习,只是理解,你就不会得到这些效果。由此可以体会到佛陀一直强调实际修习的非同寻常的意义。下面举一些练习者的经验。

1、当一位观察者真切地发现了只有这四种姿势时,他惊叹万分,原来我们整天依寻的只是这四种姿势,身体原来如此简单。当反复地体验这一发现时,突然有一个完全放舍的感觉——潜意识深处对身体的担忧的一种放舍。

2、有一修行者谈及自己发现四种姿势时,忽然感觉所做每一个动作时有了很大的轻松感,身体再没有那种沉重感。

3、一位老年的修行者,经过艰苦的练习,发现自己心变得很轻,思考非常地轻松。他说,老年人往往会有过份沉重的心理,但通过观照这些姿势,发现身体只是这四种姿势时,他感觉心理上非常地轻松,好象放下了一辈子也在背负着的重担。

4、一位修行者坦言,他并没有花太多的时间练习,只是在生活中多了一个念,就是坐时知道坐,行时知道行,等等,然后他就体会到了背部有一个无形的包袱被放下了。以前并没有感觉那个包袱,但通过这简单的观照,了解到自己身体,那个从未被注意到的包袱就自然地脱落了。

5、有一位修行者陈述了自己的知见,他之前惧怕上司、怕高人,甚至于怕见人,通过练习,他发现自己看待他人的眼光有所变化。于是他在电视上实践这一观察,他在电视上观察名星,观察总统,观察富豪。在他的生活中,他接触不到这些人,他对这些人有距离感,有仰慕,也有无名的惧怕感,他通过在电视上观察,发现这些人都是依循四种姿势,没有一个是例外的,于是他的心理逐渐发生了变化,原来大家都是一样的。于是他的观念无形中得到了转化。他说似乎在一夜之间那些人变得非常亲切,而且没有了距离感,好象他们都是家人一样,他有了以前所没有的很大的平等爱心,他再也不排斥任何人。

以上这几位实践者所展现出的心态上的变化,还不是证悟佛法,也不是佛法修行上阶段性的收获,但这已经让他们感受到佛法的真实不虚与巨大的威力。


在人们的心目中,每一个人所展现的都是有身份的,有高下之别的,这种心理给人的生活带来了无比巨大的压迫。所以现代人的生活中充满了挑战,也充满了心理上的压迫感,一些人时常会有不勘重负的感觉。现代生活中物质是如此的丰富,但人们生活的却并不自在。

网络以及3G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给人们的沟通交往带来了巨大的方便,但每个人在心理深处总有着某种无名的不安与焦虑。我们发现,科技沟通工具的进步只能带来沟通的方便,但不能改变每个人内心的质量,也不能让人从另一种角度去看世上的人与事。

现代社会是如此之发达,但人们的不安感依然存在,因此,借鉴佛陀的智慧显得必要而现实。伟大的佛陀总是能看到人类的内在,那是我们所称谓的人性,人性千年不变,佛陀教导的这些观身的练习,旨在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个身体。

如果能够反复熟练地观照身体的四种姿势,你会明白每一个人都是这四种姿势。这是你当下能够体验到的一项真理——伟大的发现,你可以运用这一理念于所见的一切人的身上。禅修其实就是引用正见的练习,旨在让生活于俗世的人们有机会看一眼最高的真相。只要你能把已获得的正见运用到任何人身上,你就能全面地了解所有的人。如果你通过修习,发现四种姿势是人类身体的不二姿势时,你不但了解了身体的本质,也藉此了解到全世界60多亿人的身体都是如此。

在这一项真相面前,全球60亿人都是一样的,修行者藉此建立了平等心。这项佛法正见对你的帮助将会产生巨大的作用。不论在何时何处,不论你遇到任何人,你都会发现佛陀揭示的这项真理是引导人类心理走向成熟和智慧的阶梯。

在生活中你可以贯彻这一普遍原则,首先你依照自己的体验进行观照,这有助于反复体验普遍真理,并把它应用于你所置身的环境里。依照正见反复地观照,不要让俗世的观念污染你太多太久。有智慧的人都会感悟到,俗世观念越重,你的心也越沉重。不论你处在高位或是处在普通人的位置上,如果你能依此为指引,接受并练习佛陀提供的方法,你终将超越俗世而摆脱心理压力与万千烦恼。

越是练习身念住,你越会清晰地看到俗世观念的局限性,于是你越会有能力把俗世与真相分开。上司与名人只是俗世意义上的,这并没有什么不对;但如果你能了解身体真相,你才能真正地生起平等心。在某些人事环境中,你要接受组织与上司的指示,这是无庸置疑的,但这并不代表你要低三下四,要在恐惧和担忧中。你知道这只是一种方式,俗世社会的组织方式,如果社会要运行,这是它的方式,但这并不代表你要完全地受制于这种方式。

佛法揭示的真相在于它的无限性,你越是练习佛法,你看待事物的心态越会不同,你的压力和烦恼会大幅减少。练习的目的是增强你的正见能力,正见能力的增强会让修行者的智慧巨增,同时心胸更为宽广,其宽广的程度可以超出人类,与无边无际的宇宙媲美。

四念住的练习效果会令你感到难以置信,这正是佛陀的伟大之处,他的眼光所能看到的远远超过普通凡人所能看到的范围,所以他的方法往往有奇效。你只要按照佛法的指示去练习并应用佛法正见,不久,效果就会展现于你的身心上,到了那时,你会看出个中意义,它确实真实不虚。

总之,佛陀在《大念住经》中教导的方法适合每个人,练习也很简单;禅修重要的是反复练习,从练习中体悟身心的实相。智慧的禅修者总能从实践中发现佛法的重大意义,每个时代都有智慧之人在虔诚地实践佛陀的教义,这不是因为佛陀是神,是超人,是佛,是至尊,而是因为实践过他教义的人从中所体悟到的极致智慧,让人有不可思议之感。他的教义给实践者所带来的利益是无法形容的,即使把全世界的财富扩大万倍也无法与佛法带给一位禅修者的利益相比,这正是全世界无数的智者顶礼佛陀并争相实践他教义的缘由。

阿姜查法师给一位临终的老人和她的家人以及看护者们的开示



现在请下定决心,恭敬地闻法。当我在说话时,注意我的话,就如佛陀本人正坐在你面前一样。闭上眼睛,让自己保持舒适,安定你的心,让它专注一点。谦虚地允许智慧、实相与清净三宝安住于你的心中,以此向圆满的觉者致敬。


即是佛陀也无法避免死亡
今天我没有带任何物品来送你,只有「法」——世尊的教导。你应该了解,即使拥有广大福德的佛陀,也无法避免身体的死亡。当他年老时,他交出身体,放下沉重的包袱。现在,你也必须学会对依赖多年的身体感到满足,你应该觉得它已经够了。

想想你已使用了很久的器皿——杯子、碟子与盘子等,当你初次得到它们时,它们是如此光亮洁净,如今在长期使用之后,已开始陈旧。有些破了,有些不见了,剩下的也都磨损了,它们已不复昔日的光采,而这正是它们的本质。

你的身体也是如此,从出生那天起就一直在变化,经过童年、青少年,现在到了老年,你必须接受这事实。佛陀说一切诸行,无论是内在的或外在,它们的本质就是变化。请清楚地思维这实相。

躺在这里正在毁坏的臭皮囊,是真实法。这身体的事实是「真实法」,是佛陀无尽的教导,他教导我们思维这一点,并了解它的本质。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应保持身体平静。佛陀教导我们,应确保只有身体被囚禁,别让心也跟它一起被禁锢。

现在你的身体开始走下坡路,并随着年龄逐步恶化,别抗拒,但也别让心跟着沉沦。让心超然独立,藉由了解事物实相,给心能量。佛陀教导我们,这是身体的本质,法尔如是。一旦有生,就会有老、病与死,你正在见证这伟大的实相。以智慧观察身体,并了解这一点。

若你的房子淹水或焚毁,让那威胁只及于房子。若有水灾,别让它淹到心;若有火灾,也别让它烧到心。就让外在的房子被淹没或焚毁。现在,是该让心放下贪着的时候了。

你已活得颇久了,眼睛看过形形色色,耳朵听过许多声音,你经历过各种经验,而这一切都只是经验而已。你曾吃过许多食物,而美食就只是美食,坏味道就只是坏味道,如此而已。若眼睛看见美丽的外貌,它就只是美丽的外貌,丑陋只是丑陋;耳朵听到悦耳动听的声音,它就只是如此而已,刺耳的噪声也是如此。


一切都在随因缘变化,你还想怎么样?
佛陀说无论贫或富、老或少、人或动物,在这世上没有任何生命能永远维持在一种状态上。一切事物都得经历变化与耗损,这是个无可奈何的生命实相。

不过,佛陀说我们能做的就是观察身与心,以便了解它们的无自性,了解它们既非「我」,也非「我的」,它们只是暂时存在而已。就如你的房子,只是在名义上属于你,你无法带着它到任何地方去。你的财富、资产与家庭也是如此——它们只是在名称上属于你而已,并非真是你的;它们属于自然。

这实相不只适用于你而已,每个人的情况都一样——甚至包括佛陀与圣弟子们。他们只有一点和我们不同,他们接受事物的实相,了解「法尔如是」的道理。

佛陀要求我们彻底观察这身体,从脚底到头顶,再从头顶到脚底,反覆观察。看看这身体,你看到什么?有任何东西是原本清净的吗?你能找到任何不变的实体吗?整个身体都在稳定地衰退。

佛陀教导我们,要了解它并不属于我们自己。身体变得如此是很自然的,因为一切都在随着因缘在变化,你还想要它怎么样呢?事实上身体老化并没有错,不是身体造成痛苦,而是你错误的想法。当以错误的方式看事情时,你就会有困惑。

就如河水自然往低处流,那是它的本质。若人站在河岸,希望河水能往高处流,那是痴心妄想。无论到哪里,愚蠢的想法都会让他们的心得不到平静,他们会痛苦是因为内心有邪见,他们的那些想法违背自然。若他们持有正见就会了解,水一定是往低处流;除非了解并接受这事实,否则他们就会感到困惑与沮丧。


让呼吸成为唯一的所缘
河水一定往低处流,就如你的身体。你的身体曾年轻过,现在衰老,并缓步迈向死亡,别想会有任何奇迹,那是你无力改变的事。佛陀告诉我们,看清事物的实相,然后放下你对它们的执着,将放下的感觉当作你的避难所。持续禅修,即使感到筋疲力尽也要持续,让心和呼吸在一起。先深呼吸几次,然后将注意力放在呼吸上,并念Bud-dho,让这修行持续。你愈感到筋疲力尽,禅定就应愈微细与集中,如此你才能对付任何生起的疼痛感。当开始感到疲倦时,暂时中止一切念头,让心自行重整,然后再回来注意呼吸,只要持续在心里末念Bud-dho、Bud-dho……

放下外在的一切,别挂念子女与亲属;别执着任何东西,只是放下。让心集中于一点,安住在呼吸上,让呼吸成为你唯一认知的所缘,持续专注,直到心变得愈来愈微细,直到感觉已无关紧要,且内心变得非常清楚与觉醒为止。然后,所有的疼痛感都会逐渐自然消失。

观察入息与出息,就如它们是来拜访你的亲戚。当亲戚离开时,你跟着他们出去,并看着他们离开,你一直看到他们离开视线,才回到门里。我们观察呼吸的方式也是如此,若呼吸很粗重,知道它很粗重;若它很微细,知道它很微细。当它变得愈来愈微细时,持续跟着它,在此同时要使内心觉醒。

最后,呼吸会完全消失,只剩下清醒的感觉,这就称为「见佛」。我们所具有清晰与觉醒的觉性,就称为「佛」 (Buddho)——觉知者,或觉醒者、光明者,这就是以智慧洞见,和佛陀相遇与共住。去世的只是历史上的佛陀,真实的佛陀——清晰而光明的觉知者,今日仍可以被体验与达到。若确实达到它,心就和佛合而为一。


除了觉知之外放下一切
因此,放下吧!除了觉知之外,放下一切,别被禅修期间心里的影像或声音愚弄。放下它们,别执著任何东西,只要在「一境性」中保持觉知。无须担心过去或未来,只要静止,就会达到不进、不退与不住的境界,那里没有任何贪爱或执著。为什么?因为没有自我,没有「我」和「我的」,一切都没有。佛陀教导要如此空掉一切,别执著任何东西。觉知,觉知之后,放下。

觉悟「法」,就是解脱生死轮回之道,是我们必须独自完成的工作。因此,你要尝试放下与了解教法,专精于思惟,别担心家庭,此刻他们就是他们,未来他们也会和你一样,这世上没有人能逃脱这命运。佛陀教导我们放下虚妄的事物,若放下一切,你就会看见实相;若放不下,你就看不见。事实就是如此,对世上的每个人来说都一样。因此,别执著任何东西。

若你发现自己在想,那也无所谓,只是要明智地想,别愚昧地想。若想的是子女,要以智慧而非无明去想。无论心转向什么,都以智慧去想它,清楚觉知它的本质。若以智慧去觉知事情,就会放下它,而不会有痛苦。这时,心是光明、喜悦与平静的,是专注与统一的。现在可以帮助与支持你的,就是你的呼吸。

这是你自己的工作,没有任何人可以代劳。让别人去做他们的事,你有自己的责任与义务,无须背负家庭。无牵无挂地放下一切,这会让心安定,你现在唯一的任务就是集中心,让它平静下来。将其他的事都留给别人,色、声、香、味——全都留给别人去关心。

抛开一切,专心做好自己的工作,完成你的职责。无论心中出现什么,不管是怕痛、怕死、挂念别人或任何其他事,对它说:「别来烦我!你不再是我所关心的事。」当你看见那些「法」生起时,只要持续如此地告诉自己。


真正的家是内在的平静
「法」这字是指什么呢?所有的东西都是「法」,没有任何东西不是「法」。那么「世间」呢?世间是此刻正在烦扰你的心境。「这些人会怎么做?我走了之后谁来照顾他们?你们会怎么处理?」这些就是「世间」,甚至只是生起怕死或怕痛的念头也是世间。

抛开世间!世间就是如此。若你让它主宰意识,心就会变得模糊不清,看不清楚自己。因此,无论心中出现什么,都只要说:「这不关我的事。它是无常、苦与无我的。」

想像活很久,将会让你很痛苦;但想像很快或立即就会死,也不对,那也是苦,不是吗?诸行并不属于我们,它们遵循自己的自然法则。对于身体会变成怎样,你是莫可奈何的,只能稍微美化它,让它暂时看起来漂亮一点,就如少女们涂口红与留指甲,但人一衰老,大家的处境都相同。身体就是如此,无法让人称心如意。然而,你可以改进与美化的是这颗心。

任何人都可以盖木头或砖头房子,但佛陀说,那种家并非我们真正的家,它只是名义上归属我们,它是世间的家,得遵循世间的方式。

我们真正的家,是内在的平静。外在与物质的家可能很漂亮,但它并不平静,充满种种忧虑,因此并非真正的家。它对我们而言是外在的,迟早必须放弃它,它不是能永久居住的地方,因此它并非真正属于我们,它属于世间。

身体也是如此,我们将它当作自己,当成「我」或「我的」,但事实上,它完全不是如此,它只是另一个世间的家。身体从出生开始,就一直在遵循它的自然轨迹,现在它衰老、生病,你无法禁止它,它就是如此。希望它有所不同,就如希望鸭子会变成鸡。

当了解那是不可能时——鸭就是鸭,鸡就是鸡,身体一定会衰老与死,你就会得到勇气与活力。无论你多么希望青春永驻,它就是办不到。


一出生就注定死亡
佛陀说:

诸行无常

是生灭法

生灭灭已

寂灭为乐②

诸行指的是身与心,它们是无常与不稳定的,存在之后就会消失,有生就有灭,不过每个人却都希望它们是永恒的,这是很愚蠢的。看看呼吸,有进就有出,那是它的本质,它必须如此。入息与出息必须轮替,一定要有变化。

诸行透过变化而存在,你无法阻止它。试想,你能吐气而不吸气吗?这样的感觉会好吗?或你能只吸气而不吐气吗?我们希望事物永恒,但办不到,那是不可能的。一旦吸进来,就一定得呼出去,当它出去后,又会再回来,那很自然,不是吗?

出生之后,我们就会变老,然后死亡,这是再自然与正常不过的。那是因为诸行已完成它们的工作,入息与出息如此轮替,所以人类今日才能依然存在这里。

我们一出生,就注定要死亡,生和死是痛一件事。就如一棵树,有根有枝,你无法只有其中一个而无另一个。看到人们对死亡如此哀伤与恐惧,对于出生则兴高采烈,会觉得有点好笑,没人能看清楚这点。

我认为若你真的想哭,最好是在有人出生时哭。生即死,死即生;枝即根,根即枝。若你一定要哭,就对着根哭,对着生哭。仔细看:若没有生,就不会死。你能了解这点吗?

不要太担心,只要想:「法尔如是。」这是你的工作,你的职责。现在没人能帮你,你的家庭与财产也帮不上忙,唯一能帮你的就是正知。

因此,别再犹豫了。放下,抛开一切!


世上找不到平静之处除非回到真正的家
即使你放不下,每件事仍会渐渐离你而去。你能看见全身各部分都在悄悄地衰退吗?看看头发,当你年轻时,是多么乌黑亮丽,现在已脱落,它正在消逝。过去你有明亮的双眸,而今逐渐衰弱,你的视线变得模糊不清。当时机一到,你的器官就开始离开,因为这不是它们的家。

当你幼年时,牙齿健康而坚固,现在它们摇摇欲坠,可能你早已装上假牙。你的眼、耳、鼻与舌等都在试图离开,因为这不是它们的家。你无法打造一个永远健康的家,你只能短暂停留,然后就必须离开。好比房客,以衰弱的眼睛,注视他那间简陋的小房子,他的牙齿不再坚固,眼睛不再明亮,身体已不再健康,所有东西都在离开。

因此,你无须担心任何事,因为这并非你真正的家,它只是个暂时的避难所。既然来到这世上,就应思惟它的本质,每件事都正在准备离开。看看你的身体,有什么还抱持着它的原样吗?皮肤仍如过去吗?头发呢?它们都不同了,不是吗?

所有的东西都到哪里去了呢?这是事物的本质,它就是如此。当时间一到,诸行就会各行其道。在这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值得信赖——它只是混乱、麻烦、欢乐与痛苦无尽的循环,永无平静。

当没有真正的家时,我们就如漫无目标的旅人四处漂泊,在一处短暂停留后,就再度启程。除非回到我们真正的家,否则不会感到自在,就如离乡的旅人,只有回到家时,他才能真正感到放松与平静。

在这世上,无法找到真正平静的地方。无论贫穷或富有、成人或小孩,都得不到平静;不止教育程度低的人没有平静,受高等教育的人也是如此。任何地方都没有平静,那是世间的本质。不只财产很少的人痛苦,财产很多的人也同样痛苦。年老苦、年轻苦、富有苦、贫穷也苦——一切皆苦。


只要还未见到实相 我们就仍未回家
当你如此思惟,就会看见无常与苦。事物为何会无常与苦呢?因为它们都是无我的。

包括你这生病的身体与觉知病痛的心,都称为「法」。凡是无形的思想、感受与认识,都称为「名法」③;受病痛所苦的身体则称为「色法」,物质与非物质都是「法」。

因此,我们与「法」同在,我们活在「法」中,我们就是「法」。其实,只有「法」持续生灭。每个刹那我们都在出生与死亡,法尔如是。

关于世尊,我们应如此想,只要他的说法有多真实,他就有多值得尊敬。即使从未修行,只要我们看见事物的实相,就看见他教导的「法」。反之,虽然我们知道教法,并加以研究与修行,但只要还未见到实相,我们就仍未回家。


持续放下 直到心抵达平静
因此,请了解这点。一切人或生物都在准备离开,大限一到,都必须各奔前程,无论富人、穷人、年轻人或老人,都一定得经历这变迁。

当你了解这世间的实相时,就会觉得它是个无聊的地方。当你明白没有真实与固定不变的事物可供依赖时,就会对这世间感到厌倦而不抱幻想。不抱幻想并非指嫌恶,心是清楚的,它了解这事实是无可挽回的,是世间的实相。如此觉知后,你就能放下贪着,以不卑不亢的心放下,透过智慧,看见诸行变化的本质,而得到平静——诸行无常。

无常即是佛,若我们真的看见无常法,就会看见无常的长性:从童年到老年持续地转变,这无常性与变易性是恒常不变的。若如此观察,心就会很自在,当你如此思惟时,就会认为它们很无聊,而不会对它们抱有任何幻想,对世间欲乐的喜好就会消失。你将会了解,若拥有得多,则必须抛开的就多;若拥有得少,则必须抛开的就少。财富就只是财富,长寿就只是长寿,它们并没有任何特别。

重点在于,我们应照着佛陀教导的方式去做,建立自己的家,使用我向你介绍的方法去建设它,建立你自己的家。放下,持续放下,直到心抵达不进、不退与不住的平静为止。欢乐与痛苦都不是你的家,两者都会衰退与消逝。

佛陀了解,一切诸行都是无常的,因此,教导我们放下对它们的贪着。当走到生命的尽头时,我们别无选择,都得撒手。所以在此之前,先把事情放下不是比较好吗?它们只是我们所背负的重担,为何不现在就将负担放下?放下,请放松!让你的家人来照顾你。


「法」的价值是永恒的 让你永远受用不尽
照顾病患会增长善与福德,给人机会的病患,不应增添他们的麻烦。若有疼痛或其他问题要让他们知道,并保持心理健康。照顾病患者应让自己的内心充满温暖与和善,别陷入瞋恚中,这是你们回报他们的机会。从出生、童年到长大成人,你们一直都依赖父母,今天能在这里,都是因为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你们亏欠他们的实在太多了。

今天所有子女与亲属都聚集在此,看到母亲如何变成你们的小孩,从前你们是她的小孩,现在她变成你们的小孩,她愈来愈老。直到她再度成为小孩为止。她的记忆力衰退、视力模糊,且耳朵也失灵。有时她的话颠三倒四,别让它扰乱你们。

照顾病患的你们一定也要知道如何放下,别坚持己见,要尊重她的意思。当小孩不听话时,有时父母亲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以维持和乐的气氛。现在母亲就如那个小孩,她的记忆与知觉都混淆了,有时会叫错你们的名字,或想要盘子却请你们拿杯子,这很正常,别因它而心烦意乱。

病人应记住照顾者的仁慈,他们耐心地承担苦受。在你们自己的心地上用功,别让心散乱,且别增加照顾者的负担,让善德与仁慈充满那些那些照顾者的心。别憎恶那些令人厌恶的工作,如清理痰液、尿液与排泄物等。尽你们所能,家中的每个人都应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你们只有一个母亲。她给你们生命,她曾是你们的导师、良医与护士——她曾是你们的一切。她善尽父母的职责,将你们抚养长大,与你们分享她的财富,并让你们成为她的继承人。所以,佛陀教导要知恩与报恩,这两者是互补的。若父母困乏、生病或有难,我们都应该尽全力帮助他们,这就是知恩与报恩,是维系世间的美德。它能使家庭免于破碎,而获得稳定与和谐。

今天,在你生病的时刻,我带来一份「法」的礼物。我没有任何物质上的东西可以献给你,在这间屋子里,似乎已有许多那样的东西。因此,我给你「法」,它的价值是永恒的,让你永远受用不尽。收到它之后,你可以随意将它转赠给其他更多的人,它永远不会减少,那是实相的本质。

我很高兴能带给你这份「法」的礼物,并希望它能给你对抗痛苦的力量。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关于禅那境界 (回忆阿姜放)
作者:坦尼沙罗尊者


我最初开始跟我的老师阿姜放学习时,他递给我一本禅修小册子,便让我去寺院后山上坐禅了。这本小册子是他的老师阿姜李写的,开头讲呼吸禅定方法,结束时谈到怎样用这个方法达到前四禅。
   
以后的年月里,我看见阿姜放把这本书给了他的每个新学生,无论居家人还是比丘。尽管小册子里详细讲述了禅那境界,他自己却从不曾对哪个学生说,他们已修到哪个特定境界。学生对他讲述某个重复出现的禅定经验时,他愿意讨论的,并非那是什么,而是该怎么办: 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哪里,把哪些东西放下,改变什么,保留什么。接下来,他教学生怎样对这个境界作一些实验——怎样使它更稳定,更寂止——以及怎样判断这些实验的结果。如果学生要把个人进展与书里的禅那描述作对比,那是他们的事,与他无关。阿姜放从未这般多言地讲过。但是以他的教法,这个意思是很明显的。

   他持这个态度,道理也是很明显的。有一次他给我讲自己年轻时的禅修经验:“那个年代与我们现在的做法不同,没有什么书给你解释一切。我开始跟阿姜李学习时,他要我把心定下来。因此我就集中意念向下、向下、再向下,越向下越沉重、困钝。我想,这肯定不对了。于是转过来把意念集中向上、向上、再向上,直到找到一种平衡,就懂了他的意思。 ”
   
像这样的诸多经历使阿姜放理解了: 必须亲自尝试。了解教导中哪些必须照字面意义去做,哪些必须当成比喻。你得自己判断做得怎样,你必须有创意、愿意实验、愿意冒险,去解决禅修中出现的问题。
  
  因此作为老师,阿姜放要求弟子培养的也是同样这些自足、创意、愿意冒险、亲身尝试的素质。他不仅谈论这些素质,而且还把你逼到某个处境,你不得不去发展这些素质。如果他老在一边替你认证: “对,你已经达到第三禅那,” 或者 “不对,那只是第二禅那”,便绕过了他要你培养的那些素质。那样他便替代了你,由他来决定你心里发生的事,而你就卸除了正确分析自身经验的责任。正如他有一次告诉我,“我要是解释一切,你们就习惯于等着东西放在盘子里送上来。以后修行中发生问题,你却没有一点自己解决问题的经验怎么办? ”
  
  因此,跟着他学时,我只得在不确定中冒险。如果禅定中发生什么值得注意的现象,我就得坚持下去,随时观察,之后再作结论。即使那样,我学会的是,对自己禅修经验的标识,也不像镌刻于石一般永久。其实它更像个便条: 给自己作个方便的记号,以后熟悉了自己境界的版图时,可以揭下来,粘到别处。这堂课学得很有价值,自己一直应用于禅修的各方面。
  
  尽管如此,阿姜放并没有让我独自重新发明fa 轮。经验告诉他,有些定力训练办法较之其它办法,能更有效地把心智引向这样的境界: 你在其中可以发挥创意,精确判断实验结果。他对那些方法的推崇是很明确的。以下是他强调的要点:

   高度的定力对内观的开启是绝对必要的。阿姜放常常说,“没有定力作为深厚基础,内观不过是概念而已。” 为了明确观察苦与苦因,心必须平稳、寂止。为了保持寂止,需要有高度自在感,只有高度定力才能够提供。
  
  在某种禅定状态下要获得洞见,你必须在那个状态下保持很久。如果你不够耐心,急着从一个境界转到下一个境界,或者你达到某个境界后分析得太仓促,便不曾让它充分展现出来,也没有给自己一个机会去彻底熟悉它。因此你必须学会这个技巧,努力培养它,用于各种情形。你从不同侧面去观察,随时间变化去观察,看看与最初印象是否一致,是否真是喜感、空性、自在。
  
  为培养全方位观智,最佳禅定状态是保持全身意识的状态。 阿姜放平时不指出你达到的境界是什么,但是有两个例外,那两种情形都来自错误的禅定。第一种状态是,当呼吸达到极其舒顺时,你的注意力从呼吸开始漂移到这种舒顺感本身,你的念注开始模糊,对自己的身体与周遭的觉知迷失在一团愉快的朦胧里。出定时发现自己不能准确地指明自己刚才注意力集中之处。阿姜放称之为“痴定”。
  
  第二种状态是我在一天晚上进入深定的情形下遭遇的,它极其精细,对任何哪怕突飞而过的意念都不去注意或者标记。我落入了这样一个状态,在那里失去了任何身体觉受,内外声音、思想或觉知都不存在了——只留下一丝意识,出定之后知道自己当时并不曾睡着。我发现自己可以在那里定上许多小时; 时间却过得飞快, 两个钟头快如两分钟。我还可以“编程序”,让自己在某个特定时间出定。
  
  在一连七夜进入这个境界之后,我告诉了阿姜放。他的第一个问题是:“你喜欢它么?” 我答:不喜欢,因为自己第一次出定时有点昏沉。 “很好”,他说: “只要不喜欢,你就安全了。有的人实在喜欢,以为那就是涅槃寂止。实际上那是无想天,它连正定都不是,因为你根本不能在那里作观,获得任何明辩。但是它确有其它用处。 ” 接着他告诉我,有一次他做肾脏手术,因为不信任那位麻醉师,便让自己在手术期间进入了这个定境。
  
  这两个禅定误区的错误,在于其觉知范围有限。如果你的觉知整个给挡住了,如何有全方位观智? 然而从那以后,我曾注意到,有些人可以藉著高度专注,熟练地屏蔽大片的觉知领域,这样的人在心理上也惯常有分离与否认的心态。这就是为什么阿姜放以阿姜李为榜样,所教的呼吸禅定,要求对于呼吸能量贯通全身有着全方位意识,对这个意识作实验、对它把握自如、然后令其寂止,不干扰对于心智微妙起伏的清晰禅观。这种全方位意识有助于消除那些盲点,无明常常潜伏于其中。
   
产生内观智的理想禅定状态,是你身在其中,也能够分析苦(dukkha,张力 )与非苦。一旦你能在这个状态里定驻下来,阿姜放会建议把注意力从专注目标上“拿开”,不过要离得不太远,不至于破坏禅定。从那个角度,你可以判断禅定中哪个层次还存在张力,然后释放它。
  
  初始阶段通常包括检查自己与呼吸的关系,探索体内呼吸能量的微妙层次,以便于达到更深的静止层次。一旦呼吸完全静止下来,对色身的觉受开始分解,成为无形的雾体,随之探测到的是对“空间”(space)、 “觉知”(knowing)、 “合一”(oneness)等等觉受,这些便替代了色身觉受,如洋葱般一层层剥除。
  
  无论初始或者高级阶段,基本模式是一样的: 探察导致不必要张力的感知层次,或者说心理造作,然后放下,找到更精细的感知层次或造作,一直到再也没有什么可以放下。这就是为什么,只要你能保持稳定的觉知与全面的清醒,你在第一还是第几禅那,是无关紧要的,因为你处理禅定的方式是一样的。
  
  阿姜放要人们把注意力放在张力与放下张力的问题上,以此向人们指出了一条道路,自己鉴定自己的境界,无需问外界权威。而且看起来,这个自我鉴定的过程——张力(苦)、它的原因、它的止息、与止息之道——正是四圣谛所阐述的主题。如佛陀所说,你以这些原理观察诸法,便能够走向彻底解脱。

在保持你身体里面的觉知时,不要试着去禁锢它,也就是不要强迫心意进入一个恍惚失神的状态。不要试着去强迫呼吸,或呼吸得让你觉得不舒服,或受到限制。你必须让心自在,单纯地看着它,确认它从思虑中摆脱出来了。
  
  如果你试着強迫呼吸并钉住心意,你的身体將会感到束缚,而你在工作上也不会觉得安适,你將开始这里酸那里痛,你的腿也会麻痺。所以让心自然而然,注意看着,确认它沒有随着外在的思想而溜掉就可以了。
 
 当我们防止心随着念头溜掉,或念头溜进心意时,就像关好门窗,防止貓、狗和盗贼溜进我们的房间一样。这就是说,关闭感官的根门:
不去注意从眼睛闯进来的景相,
不去注意从耳朵闯进来的声音,
不去注意从鼻子跑进来的香气,
不去注意从舌頭跑进来的味道,
不去注意从身体跑进来的碰触,
不去注意从心意跑进来的偏見。


    必须砍断所有的念头——不管是好的或坏的、旧的或新的。砍断从那些根门进来的一切信息,只留下你要关注的呼吸或身体就可以了。


  就像砍断念头,并非要停止思想,只要把思想带进来,善用它,作为观察评估的禅思主题。如果让心以这种方式来运行,心的方向就对了。
  实际上,心随时都在工作着,只是这些工作所涉及的内容,通常都是无谓的庸人自扰,并没有什么用处。所以,我们必须为它找些真正有价值的事情来做,一些真正值得做的事。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修习呼吸——专注于呼吸,专注于心意,放下你所有的工作,只热心于此。
  对过去、未来的思虑所产生的障碍,像长在田地里的杂草,它偷走了土地里所有的养份,于是稻子就没有指望了,而且还把田地弄得乱七八糟。如果你让田地总是充满着杂草,你的稻子就无法成长并有收成。同样的,如果你不清除心意中的这些没用的念头,你的心里就无法清净。念头,只是愚人的食物,他们认为它是美味的,但圣者们都不吃它们。


  五种障碍:感官的欲望,敌对的恶意,昏沉懈怠,亢奋不安和焦虑沮丧,以及犹疑不决。这五个就像不同类型的杂草,亢奋不安和沮丧焦虑可能是最毒的,因為它让我們同时散乱、不定和忧虑。这种杂草有着棘刺和尖叶,如果你跑进去了,你将会以遍体鱗伤收收场,所以,如果你遇到它们就摧毀它,丝毫也不要让它长在你的田地里。
  
    呼吸实时禅思——稳定地在心里念住呼吸,这就是佛陀所教导的消灭这些障碍的最佳方法。我们使用忆念专注于呼吸,并经由评估加以调整;忆念就像犁,评估就像耙;如果我們持续犁耙田园,杂草就沒有机会生長,而我们的稻子一定会欣欣向荣又生出果实来。
  
这里的田园是指我们的身体,如果我们在呼吸里放进了观照和评估,身体的四大性质就会平衡而安详,身体将会健康而强壮,心意则会轻松而开阔。
  
當你把田园像这样地清理和整平,你的稻子一定是欣欣向荣的,就在你把心意带入呼吸时,你就会感到一种欢喜和复苏的感受。四种成就的基础:修行的滿意(欲如意足),修行的精进(进如意足),修行的热心(念如意足),修行的明辨(慧如意足),将会一步一步地开发。这四项品德就像滋补品,任何人吃了都会长寿。如果你想死就不必吃,但如果你不想死,你就要多吃。你吃得愈多,你心里的疾病就愈快消失。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