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研究《大乘百法明门论》的目的

研究《大乘百法明门论》的目的

净界法师

    第一卷

  前言代序

  今天要跟大家共同学习的教义是《大乘百法明门论》。在正式讲课之前,先把研究本论的目的,跟大家作一个简要说明。

  我们每个人的学佛因缘,可能不一样,但是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离苦得乐,希望今生的生命,乃至于来世的生命,能够永离痛苦而得究竟之安乐,这是我们学佛共同的目的。佛法把生命分成十个法界(十个层次)──有佛菩萨的万德庄严、二乘的偏空涅槃、人天杂染的可乐果报,也有三恶道苦恼的果报。就学佛的目标来说,以人当标准,无不希望来生的生命,能够从人道而提升到天道。但是天道还不够究竟,因为天道是无常败坏之法,饶汝千般快乐,无常终是到来。再进一步从天道出离生死,到达界外涅槃彼岸,乃至成就万德庄严的佛果、圆成佛道,才算是真正的离苦得乐。

  问题是应该依循什么样的方法,才能使令我们的生命增上,乃至成就佛道呢?目标是确定了,但是方法呢?就有各式各样的解释。先看以下外道的说法:

  一、邪因缘论:在印度的九十六种外道中,有一种思想叫邪因缘论,该教认为生命的本质,全是大梵天或是上帝所创造的,我们希望下辈子得什么样的果报,我们自己不能作主,大梵天、上帝是一切主宰者,主要是他作主的,所以应该以虔诚的态度,透过对上帝、大梵天的皈依祈祷,得到他对我们的欢喜,他自然就会赐给我们幸福与快乐。换句话说,不管我们造善或造恶,生命是大梵天决定的。佛法认为这样的因缘法不正确,因此叫做邪因。

  二、无因缘论:此教认为生命的现象──为什么他升天呢?这件事情没有因缘,为什么他堕到三恶道去呢?也是毫无因缘。一切法都是无因无缘、自然而有,没有什么理由。其实这种思想就是拨无因果─否定因果道理。佛法认为也是不正确。

  关于上面所说的邪因缘论跟无因缘论,就是古印度九十六种外道思想之本质。佛陀在《法华经》上说:诸法无自性,一切从缘起。十法界每一界的果报,都没有自性、没有一个决定性,就是毕竟空。在毕竟空当中,生命是怎么出现的?

    一切从缘起,是依因缘条件而生起的。

  因缘是什么意思呢?表示:生命是可以改造的!

如果生命是无因缘的,那生命就不能改造,人永远是人,造再大的善还是人、造再重的恶还是人,为什么?因为人是无因产生的。这样我们皈依三宝、修学佛法就没有什么意义,所以佛陀才特别强调一切法,从缘起,生命的本质,背后有它的因缘存在。

  而在有因缘教义中,佛教的思想有二种:

  一、小乘思想:小乘法认为因缘就是业力,也就是身、口、意的业力。造作善业的因缘,使令你升天,造作恶业的因缘,使令你堕到三恶道,是你自己造的业力,影响你自己的生命。

  二、大乘思想:若以大乘法来说,因缘就是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宇宙万法就是我们心识的活动。为什么升天?因为内心常存善念;为什么堕到三恶道?因为内心恶念的势力强大;为什么往生极乐世界?因为内心具足信、愿、持名三种功德。所以从大乘的角度来看:因缘法完全决定于你内心的造作,身、口、意三业,身业跟口业只是工具而已。经典譬喻说:牛在拉车,主要是牛在做决定,车子不能做决定,牛是指我们内心的活动,车是指身业和口业。大乘的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正表示:我们现在每一剎那的心念,都在创造未来的生命──如果你现在起一个善念,就创造未来一个可乐的果报,如果起一个恶念,就创造未来一个不可乐的果报。

    简单说:生命的本质是由你的念头决定的。

  既然是这样,那我们希望离苦得乐,应该怎么办呢?就要改造我们的念头──转识成智,只要转变我们的念头,生命就转变了!

那么想要转变我们的念头,必须先了解心念的相貌,一定要先了解它,才能够改变它。在整个唯识宗教义当中─《五位百法》,对于心识活动的相貌,讲得非常详细,什么是善念、什么是恶念,都有明确的定义。透过百法的学习,就会知道如何去断恶修善,使令生命能够增上。

  总而言之,我们希望生命能够增上,研究唯识就非常重要,透过唯识的教义,来观察我们的念头、了解我们的念头,进一步修正我们的念头,使令我们的念头改变,进而实现生命的改变。而我们所要学习的第一个课程《大乘百法明门论》,正是《唯识学》最基础的课程,也是最重要的课程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唯识与天台之间的关系

净界法师

     一、解释经题

  《大乘百法明门论》直解——天亲菩萨造

  天亲菩萨是印度的一位祖师,《百法明门论》是他造的。他当时造这部论,是用印度文写的,经过唐朝的三藏法师─玄奘大师把它翻译成中文。因为觉得文字太深,所以我们又引用蕅益大师的批注─《百法明门论直解》来讲解本论。

  我们今年的唯识课程:《百法明门论》、《八识规矩颂》、《唯识三十颂》,都是选用蕅益大师的批注,这当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理由是:蕅益大师有一个基本观念,就是他认为性、相是圆融的。

  大乘的思想是强调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心识是创造生命的主要因缘,但是天台宗所指的心识是什么?是真如─真如受熏,真如清净本然,而受我们的熏习,唯识的思想是阿赖耶受熏。这两种思想,乍看之下不同,但是蕅益大师认为这二种思想可以融通,所以进入本文,你就会发觉蕅祖的批注,处处把唯识跟天台的思想加以融通,我们引用他的批注,将来学习天台教义就没有障碍,这就是蕅益大师最大的特色——性相圆融思想。

  蕅祖举出一个譬喻说:这像是画龙点睛的作用,唯识如画龙,把龙的头、身体、脚、尾巴画出来,唯识学所诠释的是一种行布分明,把整个心念杂染的相貌跟清净的相貌,很明确的分析:什么是烦恼?什么是菩提?都有很清楚的界限。烦恼里面就有贪烦恼、瞋烦恼、痴烦恼,每一种烦恼都有一个简明、易懂的定义和相貌,所以唯识学就是把龙画出来;天台如点睛,眼是龙的精髓,龙没有眼则无神,眼睛一点之后,龙就有神,就可乘云而飞。所以唯识学最后的归处,还是会归到真如。从画龙点睛譬喻当中,我们就能够了解唯识与天台之间的关系了。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无着菩萨简略的历史(一)

净界法师

   二、经文大义

  将释此论,大科分四。

  我们分成四大科,来解释这部论:

  甲一、论主略史。首先介绍天亲菩萨简略的历史。

  甲二、解释题目。

  甲三、随文释义。随顺论文解释其中的义理。

  甲四、结示劝修。

  甲一、论主略史

  首先看第一科论主略史,本论的造论者是天亲菩萨。这里分成三大段,第一段先介绍无着菩萨的历史,因为天亲菩萨的历史跟无着菩萨有关系,所以先介绍无着菩萨:

  佛灭度九百年顷,婆薮盘豆菩萨,初于萨婆多部出家,修习禅定而得离欲,思惟空义不能悟入,欲自杀身。时宾头卢尊者,于东毘提诃观见此事,从彼方来,为说小乘空义,闻已即悟意犹未尽。因乘神通往兜率天咨问弥勒菩萨,弥勒菩萨为说大乘空义,还阎浮提,如说思惟即得悟入,时大地六种震动,因此更名阿僧伽,此云无着。

  无着菩萨的简要历史:

  这个历史时代,是在佛陀灭度大概九百年左右,当时印度的小乘部派佛教中,有两个部派最为兴盛:一个是萨婆多部就是有部─根本说一切有部,另外一个是经部。为什么取为经呢?因为有部是着重论,经部是着重经典,所以取名为经部。这两个都是属于小乘的部派佛教。有部传承小乘的原始佛教,完全是小乘的思想,经部就有一点大乘的思想,它是介于小乘跟大乘之间的思想。

  婆薮盘豆菩萨(无着菩萨本名)他最初是在萨婆多部出家,也就是在有部出家,婆薮盘豆翻译成中文叫天亲,有的是翻译成世亲。这里我再解释一下:

  当时在北印度有一富娄沙国,国王是信婆罗门教,他有一位国师,生了三个儿子。因为国师非常忙碌,整天为了帮助国王处理国事,又要到处宣讲婆罗门教法,所以没时间替儿子立名,因此就把他三个儿子全部立名为婆薮盘豆,有次第的分别——第一儿子名第一天亲(无着菩萨),第二儿子名第二天亲(本论作者),第三儿子名第三天亲(师子觉)。因为父亲是当时婆罗门教的有名领袖,对婆罗门教法非常有研究,但是一向很忙,主要是教导大儿子,他的大儿子慢慢对婆罗门教法也有很深入的研究,而且受到当时富娄沙国很大的重视,当时整个国家除了他父亲,就是他最有名了。因为第一个天亲跟第二、第三年龄相差二十岁,所以他的父亲就把教育弟弟的责任,全交给他负责,由他为他们上课、传授婆罗门的教法。

  上课一段时间之后,发生了一件事,第三天亲就是最小的弟弟,生了一场重病,当时病得很严重,国家的医师没有一个人能够治好他。母亲就很着急,经常去寺庙礼拜祷告。有一天她做了一个梦:梦到她到一深山里,树木很高大,树林当中有一座古剎,这间寺庙盖得很特别,是一座很古老的寺庙,她就顺着寺庙进去——大殿前有一棵树,树下有一块大石头,有一位老和尚在石头上打坐。老和尚对她说:妳今生有三个儿子,三个儿子都会出家,其中前面两个儿子,都是不可多得的菩萨,而第三个儿子会证得阿罗汉。听到这些话之后,她就醒过来了,心想:不可能呀!我们是婆罗门世家!一直受婆罗门教法的熏陶,我的丈夫还是婆罗门国师,怎么可能去出家做佛弟子呢?但是梦境这么地清楚,她也很疑惑,第二天就带着生病的小儿子,循着梦境去寻找这间寺庙。果然找到这位老和尚,老和尚就为小儿子说佛教的小乘教法,第三天亲听了之后,全身出了大汗,病就好了。

  病好以后,小儿子就很喜欢到寺里去找老和尚,因为母亲特别宠爱这小儿子,就常带他去。第三天亲接受佛教的思想后,慢慢了解佛教,他的大哥为他上课,他就跟大哥辩论,一辩就胜,婆罗门教法当然辩不过佛法——狮子一吼,百兽都要称臣。第一天亲觉得这个小弟最近变聪明了,怎么回事呢?以前我上课,他都完全能接受教导,现在思想比他更高明。心里想:弟弟到底去哪里学习这些教法?当她的母亲又带着小儿子去找老和尚时,他也跟去了,他一听闻佛法,也起欢喜心。后来,第一天亲、第二天亲、第三天亲,三兄弟果真都出家。经文:婆薮盘豆菩萨,初于萨婆多部出家这地方是指第一天亲。

  第一天亲出家后,修习禅定,而得离欲。他刚开始是修习禅定,由禅定的力量,使令内心明静不动,暂时把烦恼给调伏,但是他觉得不究竟,因为禅定还是有相的境界,有相境界都是属于生灭法,还是有苦恼的。这时他思惟空义观察诸法的空性,因为没有得到善知识的指导,不能悟入,无法悟入空性,他的个性很刚强,就想要自杀。

  时宾头卢尊者,于东毘提诃观见此事。这时候在东方的毘提诃,有一位大阿罗汉叫宾头卢尊者,他在禅定当中发现这件事情,以神通力来到第一天亲的地方,为他说小乘的空义。

  小乘空义主要是阐明:我空、法有的道理。

  生命体的我不可得,但一切法都是真实的,生死的杂染法、涅槃的清净法,都有真实性。虽然法有真实性,没有关系,因为没有一个我,我就不在生死中流转,但是生死是真实法,这就是我空、法有的论点。

  当他悟到小乘空义之后,觉得还不够,一切法有真实性,不够圆满。因乘神通往兜率天咨问弥勒菩萨,弥勒菩萨为说大乘空义,还阎浮提,如说思惟即得悟入。因为当时小乘佛教非常兴盛,大乘佛教已经衰微了,想要更深一层的了解空义,没有人可以教他,他就以禅定神通力,一念即至兜率天,向弥勒菩萨求教,弥勒菩萨为他宣说大乘的空义。

  大乘空义是开显:一切法毕竟空,我空、法空二空真如。

  但是,这里的大乘空义,主要是说唯识空义——万法唯识的道理,一切法都是虚幻不实,都是由心识所变现的。如果我们的心识迷惑颠倒,就变现生死流转的境界,如果这一念心能够跟空性相应,就变现涅槃的境界,所以法也是没有真实性,是你的心所变现的,这就是大乘空义。

  他听了之后,就从万法唯识的宗旨去思惟,而悟入大乘空性。这时候他已经不是凡夫,而是证得圣人的境界,此时大地六种震动,因此更名阿僧伽,阿僧伽翻译成中文叫无着。无着是他自己立名的,因为他这时候悟到大乘空义,对一切法已经无所执着了。这是讲到无着菩萨的简略历史。

  尔后数上兜率天询问大乘经义,弥勒广为宣说,随有所得,还阎浮提,以己所闻,为余人说,闻者多不生信。无着菩萨即自发愿:我今欲令众生信解大乘,唯愿大师下阎浮提,解说大乘经义,令诸众生皆得信解。弥勒菩萨即如其愿,于中天竺阿踰阇国讲堂,说《瑜伽师地论》、《大乘庄严经论》等,弘通大乘法相唯识之法门,其中以《瑜伽师地论》为唯识宗之正所依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无着菩萨简略的历史(二)

净界法师

    第二段是把整个大乘唯识教法的兴起,做一个说明。

  尔后数上兜率天询问大乘经义,弥勒广为宣说,随有所得,还阎浮提,以己所闻,为余人说,闻者多不生信。

  无着菩萨有这次的经验之后,对大乘佛法起大欢喜,经常入定到兜率天向弥勒菩萨询问大乘的空义,弥勒菩萨广为宣说。他就随其心中所体悟的心得,还到人间,将自己所听闻的佛法,为他人说。但是,闻者多不生信,因为当时小乘部派佛教非常兴盛,听到一切法毕竟空,如刀伤心,好像用刀割心一样痛苦。你跟他说证得的涅槃没有自性可得,他不能接受,他认为法有真实性,所以不能相信。这时候无着菩萨就发愿:

  我今欲令众生信解大乘,唯愿大师下阎浮提,解说大乘经义,令诸众生皆得信解。

  他向弥勒菩萨求请,希望这些小乘行者都可以回小向大,信解大乘的法义,希望弥勒菩萨慈悲,能够从兜率天来到人间,解说大乘经义,使令他们都能够如实信解。

  弥勒菩萨即如其愿,于中天竺阿踰阇国讲堂,说《瑜伽师地论》、《大乘庄严经论》等,弘通大乘法相唯识之法门,其中以《瑜伽师地论》为唯识宗之正所依。

  弥勒菩萨即如其愿,下降在中天竺(就是中印度一个国家),阿踰阇国的一个讲堂,讲解《瑜伽师地论》及《大乘庄严经论》,主要是宣说这二部论。

  一、《瑜伽师地论》

  瑜伽翻成中文叫相应,这个相应不是跟生死相应,而是跟涅槃相应,说明这个教法的教、行、理,都是相应于涅槃,不论它的言教、一百卷的文字,或者所诠释的修行方法以及理论,都是随顺相应于涅槃,因此叫做瑜伽。外道不能说是相应于涅槃,因为外道虽然修种种苦行——有的整天卧在荆棘上面、睡在有刺的树木上,行持这些无益的苦行,能不能到达涅槃的境界?不可以!这样的法门不随顺涅槃,所以不能说是瑜伽。

  师,是指修行人,修行瑜伽者叫师。地是依止的意思,一切草木都依止大地而住,意谓一切修行人都要依止本论的教法而修行。因为这部论广泛地讲到三乘修行人的境、行、果(声闻、缘觉、菩萨的境、行、果),所以《瑜伽师地论》等于是修学佛法的一部广论,整个修道次第都很清楚,共有一百卷。


二、《大乘庄严经论》

  本论所谓的庄严有二种:第一个是菩提心,菩提心庄严,也就是愿力的庄严,其次是六波罗蜜,六波罗蜜庄严是讲行门。本论如实地开示如来所说经义,所以名为庄严。

  在弘通大乘法相唯识之法门中,是以《瑜伽师地论》的根本大义,为唯识宗的正所依,这是唯识宗最重要的基本论典,也说明唯识的教法,当初是在部派佛教兴盛的环境下,弥勒菩萨应无着之请求,从兜率天下降宣讲《瑜伽师地论》,唯识的教法才渐渐的兴盛起来,毕竟人能弘道,道不能自说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天亲菩萨简略的历史(一)

净界法师

    天亲菩萨乃无着菩萨之弟,亦于萨婆多部出家,戒行清高,博学多闻,因立志改善有部教义,遂入迦湿弥罗国,研究《大毘婆沙论》,凡历四年,学成归国,为众讲说,并作《阿毘达磨俱舍论》,弘传小乘之教义。无着菩萨恐其造论毁谤大乘,乃派人告曰:我今病重,不久将死,汝可急来!天亲菩萨随来问曰:兄云何病?对曰:我今之病,由汝而生。汝不信大乘,妄生毁谤,必致沉沦,我今愁苦,故得重病。

  天亲菩萨即请无着菩萨解说大乘法要,闻即信解,深悔过去所造谤法之罪,即欲割舌谢罪。无着菩萨对曰:汝先毁谤大乘,欲灭此罪,须当善巧解说大乘。于是就兄广学,并弘扬大乘法门。其中因感《瑜伽师地论》文繁义广,乃于本地分中,略录百法名数,是名《百法明门论》。         

                                           ——糅合《婆薮盘豆传》

  本论的作者天亲菩萨简要历史:

  这段文正式说明天亲菩萨的历史,经文分成三小段,先来看第一小段:

  天亲菩萨乃无着菩萨之弟,亦于萨婆多部出家,戒行清高,博学多闻,因立志改善有部教义,遂入迦湿弥罗国,研究《大毘婆沙论》,凡历四年,学成归国,为众讲说,并作《阿毘达磨俱舍论》,弘传小乘之教义。

  这是讲到天亲菩萨刚开始学佛的因缘,主要是学习小乘教法,而且相当有心得。我们看经文内容:天亲菩萨乃无着菩萨之弟(第二天亲),也是在萨婆多部出家,看传记记载,当时印度的有部——根本说一切有部在佛教界非常的兴盛。天亲菩萨的修行有二个特色:第一个戒行清高,对戒波罗蜜特别的重视,其次博学多闻,有很高的智慧。因立志改善有部教义,遂入迦湿弥罗国,天亲菩萨最初是从说一切有部出家,对于小乘教法有精深的研究,但是他曾看过经部的思想,慢慢发觉有部有很多地方的解释,并不圆满,他希望能够将有部跟经部的思想予以融通,同时也想要彻底改善小乘的教义,所以就冒险进入迦湿弥罗国(也叫:罽宾国),去学习《大毘婆沙论》。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天亲菩萨简略的历史(二)

净界法师

    第二卷

  上一堂课说到天亲菩萨初期刚出家的情况,出家之后,他的身口意有二种功德:第一、戒行清高,第二、博学多闻。因为深感自宗理论的缺点,有心想改善有部——萨婆多部的教义,来挽救本宗,因此发心到罽宾国那里去学习《大毘婆沙论》。

  毘婆沙此翻成中文叫胜说,表示此论讲得非常殊胜圆满,为一切有部的广大结集。大就是广大的意思,一共有二百卷。

  一、《大毘婆沙论》造论的缘起

  在佛灭度后六百年左右,当时的印度有一个王朝叫贵霜王朝,其王迦腻色迦国王有二个特色:第一、勇猛善战,他擅于打仗,一登位之后,调兵遣将,东征西讨,扩大整个领土的范围。第二、非常喜欢艺术,对于雕刻艺术非常喜欢,在佛教美术上留下不可磨灭的胜迹。

  但他因为好战,造了很多杀业,后来良心发现忏悔改过,就皈依于佛教,拜胁尊者阿罗汉做师父。因为杀业太重内心经常不安,处理好国事回到宫里,每天请一位不同的法师来开示说法,听了之后也有点心得,但是心中有一个质疑,就问他的老师说:为什么每一个法师所讲的内容都不一样?到底那个才是对的?胁尊者回答他说:因为去佛久远,佛陀灭度已经六百多年,其弟子各以自己的理论为是,所以有今日思想的纷歧。好比同样的诸行无常,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一样。

  这时迦腻色迦王听了就说:我们应该作一个教义的整理,就请国师胁尊者召集了五百阿罗汉,重新结集三藏。(这就是佛教历史上,迦腻色迦王所发起的第四个结集。)这次的结集可以说是一切有部的教理结集,把整个有部的思想作一个整理,就成了《大毘婆沙论》,是研究部派佛教很重要的一部论典。

  二、《大毘婆沙论》的流传

  有部宗集出《大毘婆沙论》之后,恐怕《大毘婆沙论》被别人破坏掉,所以严格限制传出他国,同时也不让他国僧人进来学习。我们要知道:阿罗汉的心力不可思议,这五百个阿罗汉就同时咒愿这部论只能留在罽宾国,只要把《大毘婆沙论》背出来,这个人今生就不能离开罽宾国。那怎么会知道呢?就派夜叉在罽宾国的门口日夜守护着,哪一个人把《大毘婆沙论》学会了,就不准出去。

  这时候有一位小乘学者,这个人智慧很高,他混进罽宾国里面,就把二百卷的《大毘婆沙论》全部背起来,当他要出去的时候,夜叉就叫说:《大毘婆沙论》的论师要出去了!因为夜叉有神通,看到他的内心摄持《大毘婆沙论》的文字,所以士兵就把他捉起来,交给国王。这位论师就装疯卖傻,国王问他什么,他一问三不知、随便回答,衣服也穿的破破烂烂,像乞丐一样。国王说:这个人哪是能够背《大毘婆沙论》呢?就把他放掉了。放了之后,他又要跑出去,夜叉神又说:《大毘婆沙论》的论师要出去了!再把他抓起来,国王一问,他又是装疯卖傻什么都不懂。到了第三次,又被抓起来,国王说:这个人根本就不是《大毘婆沙论》的论师,你们弄错了,就把他送出去了。《大毘婆沙论》就这样流传出去。

  但是,我看过天亲菩萨的传记,就是因为这样,后来他们对听《大毘婆沙论》,有很严格的要求,当时在迦湿弥罗国讲《大毘婆沙论》的风气非常盛行,讲得最详细、最广的就是悟入法师。当时天亲菩萨在小乘部派已经很出名,他从有部转到经部,大家都知道有天亲这一位论师,也知道他的思想已经倾向经部,所以他想要学习这种大法,根本就不可能,因此就改名换姓到迦湿弥罗去学习《大毘婆沙论》。

  学了四年,把《大毘婆沙论》的精义几乎全部学会了。有时私下跟师友谈论之间,不小心就会抨击《大毘婆沙论》的不当。里面很多人就说:这个人怎么在批评《大毘婆沙论》呢?就把这件事情报告给悟入法师。悟入法师想要调查了解,当然我们凡夫的境界就是叫过来问一问,但悟入法师是有禅定的人,他一入定就知道怎么回事,入定观察──原来这个人就是有名的天亲论师,来我们这里偷学《大毘婆沙论》。于是晚上就把天亲菩萨叫来,称呼他:你就是天亲,天亲菩萨非常的惊慌,他说:你不用怕!我不会伤害你,但是我的弟子很多都没有离欲、都是凡夫,趁他们还没有知道之前,你要赶快离开这里!因为当时部派争执非常厉害,你偷学别人的论典,这件事情是很严重的。天亲菩萨就连夜离开迦湿弥罗国,回到本国。

  三、开讲《大毘婆沙论》,并造《阿毘达磨俱舍论本颂》

  凡历四年,他是这样的因缘而学到《大毘婆沙论》,回国之后,大家都知道他已经把整个《大毘婆沙论》都学通了,很多人希望他能够把《大毘婆沙论》的思想宣讲出来。当时他是融合经部跟有部的思想来解释《大毘婆沙论》的,一共讲了六百零四天,并且将每天所讲的教义,造一个偈颂来摄持今天所讲的内涵。总共讲了六百零四天,也就造了六百零四个偈颂,这就是所谓的《阿毗达磨俱舍论本颂》。

  四、解释《阿毘达磨俱舍论本颂》的《阿毗达磨俱舍论》

  天亲菩萨刚开始为大众一边开讲、一边造颂,这时弟子们觉得义理实在是太深了,又请天亲菩萨将这些偈颂造论,再作广泛的解释,所以完成今日普遍流行的《阿毗达磨俱舍论》。

  阿毘达磨翻成中文叫对法,有二种意义:第一个是对观四谛;第二个是对向涅槃。在因地,这个法门能够引导你正确对观四谛,从果地来说,它能够引导你,不颠倒、正确的趋向于涅槃,就叫做阿毘达磨。俱舍论的俱舍翻成中文就是聪明的意思,说它是智慧、聪明的一部论。这部《阿毘达磨俱舍论》它是整个部派佛教集大成者,把有部跟经部的思想结合一起,弘传小乘部派的教义。这是天亲菩萨刚出家的初期,这时候他在小乘的僧团已经相当有地位,可以说是小乘的第一上座,当时的国王新日王就拜他做国师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