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妙法莲华经讲演录

妙法莲华经讲演录

太虚大师讲述

序经题
明纲宗
序品第一
方便品第二
譬喻品第三
信解品第四
药草喻品第五
授记品第六
化城喻品第七
五百弟子受记品第八
授学无学人记品第九
法师品第十
见宝塔品第十一
提婆达多品第十二
劝持品第十三
安乐行品第十四
从地涌出品第十五
如来寿量品第十六
分别功德品第十七
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法师功德品第十九
常不轻菩萨品第二十
如来神力品第二十一
嘱累品第二十二
药王菩萨本事品第二十三
妙音菩萨品第二十四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
陀罗尼品第二十六
妙庄严王本事品第二十七
普贤菩萨劝发品第二十八

本经为诸经之王,以显示唯一佛乘故,以显示唯一佛乘、即具足无量方便乘故。今欲开阐是经妙义,宜备有古德之注释以为参究之资。唐窥基大师所撰妙法莲华经玄赞,群流宗仰。兹于演讲妙法莲华经之时,即假玄赞以为敷陈经义之佐。

  ‘玄赞’盖闻至觉权真,乘物机而诞迹,灵枢擅妙,应群品以扬筌。振融山而秀大千,腾委海而津八万。佛觉无上,故曰至觉。权衡真界,故曰权真。以极灵之枢机,擅无方之妙用;盖随众生之机而表示应身之迹,应群品之求而标举求道之方耳。筌者、求鱼之筌,喻求道之具。融山、融金之山,喻法身也。委海、犹言无量智慧功德海之海,喻诸法之所归聚也。津、梁也,济也。八万、施八万四千法门,度八万四千烦恼也。谓佛之法身,既秀出于大千世界,斯即佛之智慧功德海所在,随处兴起而度人以八万四千法门也。以上标如来一乘实相之总体用。

  ‘玄赞’叆慈云而广庇,骤法雨以遐清,滋两木之分华,润三草之殊茂。然以幼商倦于绵险,始循诱于化城,稚子玩于羬轩,竟照普于犪驾。 叆叇、云出貌。骤、普遍广大之义。慈云广庇,喻佛恩之加被。法雨遐清,喻佛法之遍及。两木、即本经药草喻品中所说之大树、小树:小树、喻界内之菩萨,大树、喻界外之大菩萨也。三草、即上中小三药草:上喻菩萨,中喻声闻、缘觉,小喻人、天也。幼商、喻初发心不定种性人,以恒畏大乘法之绵远艰险也。化城、即本经化城品所说之化城,指小乘涅槃,为佛所化现之方便城,慰小乘人使暂休息而实非究竟寂场也。羬轩、即羊车,喻小乘。犪驾、即牛车,喻大乘也。言佛法既兴,菩萨──大乘人既已发心,而人、天、声闻、缘觉诸小乘并蒙沾润。惟佛以初发心人易于倦怠,故先以涅槃之化城诱之。小乘人局于果地,故须以大乘之牛车进之,以上明一乘实相之境,并冀一切众生了然于权实,而能舍权趋实以跻于无上涅槃也。

  ‘玄赞’由是摧十军之圣后,解髻上之明珠;建八谛之医王,授掌中之妙药。军、指魔军。即众生心中之欲魔、愁魔、饥渴魔、渴爱魔、睡眠魔、怖畏魔、疑魔、食毒魔、利养魔、名闻自高魔之十种烦恼魔也。圣后、犹言圣王。谓佛为摧破上十种魔军之圣王也。解髻上明珠为赏,喻以此妙法莲华经开示众生也。八谛、即四真谛、四俗谛,谓以此经利益众生,如寿量品所说医王授药喻也。此明一乘实相之行、果。以上总叙分叙一经之纲宗。

  ‘玄赞’藻掞众筌之表,邃轶百宗之外。笼七地而孤荣九分,冠五乘而独颖千古。文藻超众筌之上,颂教妙也。深邃出百宗之外,颂理妙也。地、谓菩萨地位,七地者、自种性地、解行地以上有七。至八地以上,念念不退,即为行不退地。迨于佛果即究竟地也。九分、与十二分教同,以文字关系故略称九分。言此经义笼七地,独标九分,颂行、果妙也。五乘虽殊,实皆以此一乘为究竟,故此经为五乘之冠冕,而特超去来今三际也。以上赞扬旨玄妙。

  ‘玄赞’大矣哉!扬一实而包总太虚,振两权而遗罗万象,岂可以溟渤类其深旨,妙高方其峻躅者乎!大之名对小而立,故此教义大不足以喻之,兹第强赞为大耳。一实、即一法,即一真实不虚之法,包括无外,总持无遗,明法体之大也。权、谓权门。振落两种权门,而万相空空无不息寂而见为遗弃。振发两种权门,而万相森森无不显现而见为包罗──喻法用之大也。以是之故,溟海不足喻其深,须弥不足拟其峻矣。妙高、即须弥山也。以上叙经宗竟。

  ‘玄赞’首称妙法莲华经者,藻宏纲之极唱,旌一部之都名。序品第一者,镜义类之鸿标,显异筌之别目。对他经而言,则此妙法莲华经为极唱。就本经而言,则此妙法莲华四字为都名。而序品第一,则又兼总题、别题之义也。以上总叙经题及序品竟。

  ‘玄赞’法含持轨,绾群祥以称妙。华兼秀发,总众美而彰莲。体业俱陈,法喻双举,半满之途已晓,取舍之路方著。法界之法性法相,无论有佛无佛,自性常住。佛以方便善巧开示安立,为使众生了解。若知一切诸法无不为佛境界所摄,即知佛智无不融满遍照,总摄群相。以是之故,称为妙法。秀、秀出也。发、开敷也。莲之为法,在污不染,具足众美,故以莲为赞。盖妙法者举其法,莲华者彰其喻也。以上释别题妙法莲华四字竟。

  ‘玄赞’经者,为常、为法、是摄、是贯。常则道轨百王,法乃德模千叶,摄则集斯妙理,贯又御彼庸生:庶令毕离苦津,终登觉岸。经具四义。轨、率由也。千叶、千世也。摄贯二义,明此经集妙理之大成,陶庸愚而无外也。以上分叙经题竟。

  ‘玄赞’序者、由也,始也。陈教起之因由,作法兴之渐始。品者、类也,别也。区玄旨而异类,派幽筌而汇别。第者、次也,居也。一者、极也,首也。经有二十八品。条贯真宗,此品次居极首,故名第一。义如本文。以上序经题竟。


[ 本帖最后由 普见 于 2013-4-25 22:08 编辑 ]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凡演讲一经之先,必先提挈此一经之纲宗,故天台宗分五重玄义,贤首宗有十门玄谈。兹于讲此妙法莲华经之先,仍依窥基大师所撰玄赞,略以六门分释。兹胪列如下:

  一 叙经之起意

  此起意复析为五:甲、酬因请,乙、破疑执,丙、彰记行,丁、利今后,戊、显时机。

  甲、酬因请 此复析为酬因、酬请二义:酬因之义又有六:一曰、酬行因。凡学佛者,必有因行方成果德。佛既亲近无量阿僧祇佛,尽修六度万行,能圆满无上功德,显现一乘实相,仍愿众生亦能如是修习因行,是为酬行因。二曰、酬愿因。在佛本因地中,原具最大誓愿,愿一切众生得入于佛道,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并愿众生亦尽如我能发此愿,是为酬愿因。三曰、酬求因。佛于无量劫来勤求无上菩提,曾不退转,如本经提婆达多品所说是已。佛即以所求得之妙法,答众生之所求,并愿众生亦尽如我能作此无上妙法之希求,是为酬求因。四曰、酬持因。佛于过去无量阿僧祇劫,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供养承事,值多善友,长时受持。又释迦过去为常不轻菩萨,临终闻空中说法华二十千万亿偈,悉能受持,历无量劫。往时既自常持此经,并愿众生亦常受持,是为酬持因。五曰、酬相因。佛说大经,天雨曼陀罗华,地遍六种震动,均为瑞相,如本经序品中所说。佛放眉间白毫相光,遍照东方万八千世界。文殊师利告言:世尊将说大法。以将说此经,故先现大相,先现大相即为说是经也,是为酬相因。六曰、酬说因。如来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本愿广说开示众生,令得究竟一切种智。而舍利弗三请世尊说此妙法,遂能开此法会,利益当机,是为酬说因。酬请者,即酬答诸大菩萨诚请说法之请也。如本经舍利弗及弥勒三请演说妙法,乃为说之,是即酬请之义。

  乙、破疑执 此复析为破疑、破执二义:破疑者,破众生之疑。众生之疑有二:一为耽涅槃之二乘众生,自谓已得自度解脱,疑彼大乘佛果永无我分。一为发大心之菩萨,虽已发大乘心,然因舍利弗等已具种种功德智慧,尚于大乘无分,故自疑亦难成佛,驯至失心退转。自此经诸品出现后,阐发三乘唯是一乘,声闻悉当作佛,而三乘众生之疑破矣。破执者、破众生之执。众生执中,有大乘执与小乘声闻执之别。声闻又分四种:一为曾发菩提心,而因怯弱已至退转,遂发小乘心修行得果,如舍利弗等是也。二为菩萨应化示现为声闻身,如富楼那、阿难等是也。三为未发大乘心,未修大乘行,但著于小乘,自谓已得灭度而误以为即究竟地者。四为勤求世间禅,或已证初禅、二禅、三禅及四禅者,未得谓得,未证谓证,自谓与佛无二无别;如楞严经所说之无闻比丘,本经所说增上慢之阿罗汉是也。大乘亦分二种:一为从凡夫地即发大乘心修菩提行者,此名顿悟菩萨。一为先发大乘心,已至退转修小乘行,后复遭遇法会,重发大心回向佛乘,此名渐悟菩萨。在四种声闻小乘中,除应化示现声闻身之菩萨原本无执,及增上慢之阿罗汉尚未证果无有可执者外,其余两种声闻,均自谓所证之果即是佛乘,所得涅槃无可再上,此即为声闻小乘之执。自本经出现,乃知所得涅槃,不过解脱于三界生死之苦,仍居暂息之化城,而小乘之执破矣。在二种大乘中,均以为证小乘果之人再不能发无上心,修菩提行,证究竟涅槃,圆满无上妙功德智。以此种种,悉为我大乘人所修证,非小乘所堪,此即大乘菩萨之执。自本经出现,乃知小乘证果,正为修大乘法之方便,以彼已解脱于三界烦恼,即可直趋于无上涅槃,而大乘之执破矣。

  丙、彰记行 此复析为彰记、彰行二义:彰记者,佛自成道后,未为声闻授菩提记,今因时机已至,为诸声闻悉皆授记,故说此经即为彰记。彰行者,佛为六道轮回众生说二乘法,然实唯一乘。此经正以彰二乘之权,一乘之实,亦即是彰一乘因行为绝之因行也,是为彰行。

  丁、利今后 此复析为利今、利后二义:利今者,指利益遍于佛说法之时言。利今亦分二种:一为果记利。如佛为诸大弟子亲口授记,决定成佛。诸大弟子因是决定勤求无上菩提,修入佛乘,是名果记利。一为现证利。如佛说妙法,龙女立地成佛,余众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名现证利。利后者,如于后末世,有人受持读诵是经,即为供养佛之舍利。又自佛示现迄今二千九百四十八年,因此经典,正法、像法、末法悉获利益,均名利后。

  戊、显时机 此复析为显时、显机二义:显时者,显明说经之时期也。或别为五时,或云三时,或云唯一时,说各不同。玄奘法师则谓:各时说教,因机不同,实则唯是一时之教。特随时相长短而现,而实亦并无有时分之相可见,故唯是一时。兹可略为第一时多说有,第二时多说性空相空,至第三时则说此妙法莲华经等。为显露第三时中道了义、开权显实之教也。显机者,显说此经之机也。从根本言,机唯是一,以众生本具同一法性,同以真如法性为性。但以众生种姓不同,故令说经之机亦随之不同。或先说小乘,使先证果,后入大乘,此一机也。而此经所正被之机,即使曾发菩提心,怯弱退失,流入小乘之声闻众,再发大心,重趋佛乘,此则本经之机也。

  二 明经之宗旨

  本国古德总判经论,约分四宗:一、立性宗,明法有体性。二、破性宗,明法有相无体,如成实论是也。三、破相宗,明法相亦空,如般若等经是也。四、显实宗,显中道了义之一乘实相,如华严、法华等经是也。此经即属第四宗。至于依文判教,教凡三类:一、多说有宗,虽多说有总归于空,如阿含等小乘经是。二、多说空宗,虽多说空不碍于有,如般若等经是。三、非空有宗,说真俗二谛非空故名为有,说我法二执非有故名为空,如华严、法华等经是。以上义故,此经摄于中道了义宗,然亦尽摄各宗,以此经能显示诸法实相,而总括趋入无上乘之方便也。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三 解经品得名

  先解经得名,即解释经题之名也。妙法莲华经五字,梵云萨达摩奔荼利迦素呾揽。萨、正妙之义,平正正直为正,众善毕彰为妙。达摩、法也。奔荼利迦、白莲华也。素呾揽、经也。亦译契经,以能契于说法之时、及契于众生之机也;亦略称为经。

  经名妙法者,具妙以成法,因法以彰妙。盖自有此经,而一切大小乘众生皆知回向于一乘如来智慧,即知以一切根本智、后得智,证于理智无别之法性。而此法性、即为真如平等法界之本来实相。故此经名,堪称妙法也。经云开佛知见者,一真法界平等实相,生佛无二,本有不可思议之妙相妙用。若由证知心空、法空,随顺无上妙智以证于不二法性,即可显现本具之无边功德,以顺成此不可思议之性用。然众生不悟,恒迷没于烦恼生死海中。佛乃以根本智、后得智所证之广大性用,向众生性海烦恼中而开发之也。经云示佛知见者,即佛偶所证得之佛乘、涅槃、解脱三德之理显示众生,使莫不知同具此三德涅槃与佛无二是也。经云悟佛知见者,即显示佛所成就之菩提圆满报身,使众生知可依以修习,得悟入于佛智是也。经云入佛知见者,因众生在无明烦恼中,不复知有佛乘之无上妙果。佛乃开示解悟,使之因悟趋行,得渐证入,于是修于一乘因行,以入于佛之知见是也。以上所说,若理若智,若因若果,均名妙法。又此妙者,绝对之妙,何以故?以在三恶道恶法中,若为言人天之法,即为妙法。然福果易空,乃为说四谛、十二因缘之二乘法,以较人天之法,即又为妙法矣。然二乘妙法虽可解脱于三界生死轮回之苦趣,而于一心本具之法身、般若德用,实未能成就,则二乘法仍非究竟妙法。故惟有唯一大乘,始足为究竟妙法也。是故未有法华会以前,佛所说种种法各为妙法;法华会既开以后,则从前所说诸法,不过为趋入佛智海之方便因缘,惟此经义能偶一法界摄入一切法界,乃堪称为圆融绝待之妙法也。

  经名莲华者,所以彰喻。盖莲花与众花异,莲花未开之先即已有实,喻真如法性不因生灭而起,佛本具足一切智德也。莲花既开实即同时显现,喻真如法相随时随机无不显示开露也。莲花既落实即圆满,喻幻妄既销,本来之真如实相、一切妙功德智,及一乘之妙果,无不圆满具足也。真如智德,生佛不二,徒以众生妄想执著,不能显露受用。佛乃以方便善巧诱化众生,若去烦恼,若去无明,无非为实施权。后乃开权显实,卒使众生了知一一方便皆为趋向于无上之一佛乘;而此一乘,即具足无量方便乘。迨一乘显现,而诸方便乘亦融,有如白莲华之花落而莲实显现也。以有如是等义,故是经名为妙法莲华经。

  次解品得名,即解释经品之名也。本经计共二十八品,有从法得名者,如方便品等是也。有从喻得名者,如譬喻品、药草喻品等是也。有从人得名者,如法师品、提婆达多品等是也。有从事得名者,如序品、授记品等是也。有从人法得名者,如授学无学人记品等是也。有能所为名者,如分别功德品是也。有因果为名者,如随喜功德品是也。有三义为名者,如五百弟子授记品是也。有不定为名者,如安乐行品、见宝塔品是也。均可依类以为辨别。

  四 显经品废立

  本经计有三译:姚秦鸠摩罗什译本,最为通行。然鸠译原只二十七品,无提婆达多品。至梁末真谛法师,始从梵文原本译出。并增置于见宝塔品之后。鸠师于童子之年,即具耆宿之德,其译著向为学者称颂。今鸠译既无此品,于是后增之品人遂引为疑议矣。第本经各译,均有提婆达多品,且均在见宝塔品之后。考其文义,后先亦无抵触。鸠译偶缺,或以具叶脱简以致漏译一品,亦未可知。且经名虽佛当时所命,而经品多为结集经典之人所分配,或为后来受持读诵之人所分配,如梁昭明太子配金刚经三十二分之类,容不免间有舛错,要不足为全经之疑难也。

  五 彰品之次第

  经品次第,为一经之脉络。鸠译本经各品及真谛法师译增之提婆达多品,共二十八品,教义品次,互为衔接。惟流通分中嘱累一品,在神力品之后,药王品之前,此与诸经通例微有不同。正法华经及添品法华经,均以嘱累品列于经后。鸠译维摩诘经亦以嘱累品列后,而此译独列于流通分之中间。或其本无用意,然赞劝既周,化缘已毕,殷勤付受,远使流通,故有此品。要以居后为合宜耳。

  六 释经之本文(广如下述)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本经二十八品,计分三分:首、序品为序分;次、自方便品至常不轻品,共十九品,为正宗分;次、自神力品至嘱累品,共八品,为流通分。正宗分有诸释之不同,试分说如下:唐窥基大师将正宗分约为境、行、果三门:以自方便品至持品,共十二品,为显一乘之境。安乐行品、从地涌出品二品,为显一乘之行。自如来寿量品至常不轻品,共五品,为显一乘之果。又、嘉祥吉藏大师,则将正宗分约为乘权实与身权实两大分:以自方便品至安乐行品,共十三品,为明乘之权实。以自从地涌出品至法师功德品,为明身之权实。天台智者大师之分迹本二门,似之。而以窥基大师之科判,较诸家为特胜,因由了解妙境,即可发起因行,趋入佛果故也。

  序品第一

  甲一 序分

  天亲菩萨论说此序品,有七种成就,为他宗所无,兹述如下:一、序成就,即由如是我闻至耆阇崛山中一节是。以亲闻之人,说教之时,说教之主,说教之处,圆满胜余故也。二、众成就,即与大比丘众一节是也。三、时成就,即为诸菩萨说大乘经以下一节是。以先说无量义经具十七名,胜于余经故也。四、随顺威仪住成就,即佛说此经已结跏跌坐一节是也。五、依止说因成就,即尔时佛放眉间光一节是也。六、大众现前欲闻法成就,即尔时弥勒菩萨作是念一节是也。七、文殊师利答成就,即以宿命智显现过去因果,能作是答,并为余经所无故也。第一与第二种成就,为通序,以与通常之序相似。第三至第七种成就,为别序,则以别叙此一经之所由缘起也。

  乙一 序成就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

  如是我闻,一切经首多置此语,兹释其义:一曰、遵遗教:因佛临涅槃时,酬优波离、阿冕楼陀、阿难等之请,特命置此四字于经首,故经首用此遵遗教也。二曰、断三疑:众生之疑有三:一疑,佛因大悲从涅槃起,更说妙法。二疑,更有佛从他方来,住此说法。三疑,阿难转身成佛为众说法。今标明如是所说之法,为我昔日侍佛亲闻,则非佛更起及他方佛至与自己转身成佛所说之法矣。三曰、生信心:“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首述如是我闻,则先确然自信,因以起大众之信顺矣。四曰、离过失:如是之法,由我亲闻,则我于此经初无增减之过失也。

  以上四种,均为经首置如是我闻之因由。兹更因文释义如下:一、常语如是二字,恒为譬喻,例若如是妙法、如是莲花之类。而阿难则亦云:如是一部妙法莲华经,实为我所亲闻也。二、有教诲之义,犹言如是一部妙法莲华经,乃我所亲闻,汝等应当受持是也。三、有问答之义,如人问此经是否亲闻,而阿难答言:如是乃我亲闻也。四、有允许之义,如人言可否开示此经,而阿难答言:如是当说我之所闻者,乃欣喜答应之意也。

  我之义有三:有凡夫外道等我执之我,有依法性常住自在而假名施设之我,有通俗对人称谓之我。今阿难所说我闻之我,乃对人称谓之我耳。言我闻者,别于众闻也。以上为总显己闻。

  一时之义,非一刹那,非亿万劫,非佛成道后之说法三时、五时,亦非通常之年月日时。盖自有众生感佛说此妙法莲华经以迄于终,皆谓之一时也。以上释说教之时。佛、梵语为佛陀,亦简称为佛。梵经中多题婆迦梵,义译世尊,此方多名为佛,译云觉者,即具有无上正等正觉之智者。觉之义,约分为三:自觉以超于三界凡夫,觉他以超于二乘圣人,觉行圆满以超于菩萨而为佛也。以上释说教之主。

  住、非行住坐卧四仪中之住,凡佛所居止游化之处,即谓之住于是处。王舍城为摩揭陀国王之都。耆阇崛山即灵鹫山,亦称鹫峰,最称高胜,过于余山,以喻法胜超越二乘也。以上释所化之处。

  乙二 众成就

  丙一 众类成就

  众成就所摄,即经文自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至与若干百千眷属俱一节是也。众成就有五义,分释如下:

  一、明众之缘由,复判为五:甲、证信,以所集妙法为有名大德所同闻,可证此妙法为当信。乙、显德,以在会大众多有威德,如诸大菩萨及帝释天王诸天子人王等诸圣围绕于佛,益以彰佛之德。丙、启请,以舍利弗三次请求而为说法,显妙法之可尊宝。丁、当机,以此经既已显现,大小乘及凡夫等众各被其机,随类获益。戊、引摄,以当时众集,可引余生发心,经法所垂,可引今众发心,显佛法于法界中最为功德圆满,能摄受一切也。

  二、明众之权实:如在佛实报庄严土中,惟菩萨众为实,而应化示现之声闻众为权。在凡圣同居土中,声闻等众为实,而菩萨为应化及示教善巧之权。此经即化土是报土,即化报土是法土,权实互融。

  三、明众之有无:本经通序所列十五众,有六殊异:一、在会三乘之中无独觉众,以独觉多出于无佛之世,彼无果成,故不与会。二、在会三界之中无无色界,以无色界机缘未熟,佛光不加被故。三、在会五趣之中无地狱,以佛光虽可加被,而无缘不能即至。四、四众之中无优婆塞、优婆夷。五、八部之中无夜叉及摩侯罗伽。六、二王之中无转轮圣王,唯有小王。观此,可具见异于余经也。

  四、明众之次第:初众分为四类。一、声闻众,二、菩萨众,三、八部众,四、诸王众。声闻、菩萨则为内护,八部、诸王则为外护,故以内护、外护为次。内护之次,则声闻居先,菩萨居后。外护之次,则八部居先,人王居后。在八部之中,则以天非天为次。天之中,又以地居、空居为次。地居中,帝、臣为次。空居中,非禅主、禅主为次也。后众之中亦分六类:如证法众,开塔众,经利广大众,持法无边众,他方行法众,他方劝持众是也。

  五、释众成就之遍全:众成就有四解:一、数成就,谓万二千人等。二、行成就,如声闻比丘等修小乘行,菩提萨埵及示现四众身之应身菩萨,修大乘行是。三、摄功德成就,如经文赞叹声闻、菩萨之功德等是。四、威仪住成就,如四众绕佛威仪恭敬是。在此十五众中,菩萨、声闻具足四种成就;其有学无学及比丘尼,未赞功德,只具三种成就;其余天、龙、人王等,未赞行与功德,只具二种成就。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类数
           ┌─比 丘──┬─有名高德─┤ 叹德
  ┌─内护─┬─声闻┤      │      └─列名
  │    │   │      └─无名大德
  │    │   └比丘尼──┬─尊重诸尼
  │    │     ┌─类数│
  │    └─菩萨──┤ 叹德└─内眷诸尼
众 ┤          └─列名
  │                 ┌─帝
  │    ┌─非人─┬天─┬─地居─┴─臣
  │    │    │  └─空居─┬─欲界
  └─外护─┤    │       └─色界
       │    └非天1龙2紧捺落3健闼缚4阿素洛5揭路荼
       └─人

  丁一 内护五众

  以下当先明内护五众,即声闻比丘中之有名高德众,与无名大德众;声闻比丘尼中之尊重诸尼众,与内眷诸尼众;及菩萨众是也。

  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

  戊一 声闻众

  此一、内护声闻比丘中之有名高德众也。比丘、举其类。万二千人、举其数。与者、共同和合之义。依大智度论,与字有七义:同处、同时、同心、同见、同戒、同道、同解脱,是名为与,明无有不同道之余众与俱也。大有六义:一、数大,以万二千人故。二、解脱大,以离一切烦恼故。三、位大,以皆为大德大阿罗汉故。四、德大,以具足功德故。五、名大,以名称普闻故。六、识大,以众所知识故。比丘有五义:一曰、乞士,以依法出家乞食自活故。二曰、净持戒,以渐入僧数应持戒故。三曰、怖魔,以发愿出家,天魔震慑故。四曰、净命,以三业清净,不依贪邪活命故。五曰、破恶,以能依佛智,摧灭烦恼故。众之义,与僧同,惟此众字兼括四众而言也。

  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逮得己利,尽诸有结,心得自在。

  新翻及旧论中,自皆是阿罗汉以下,共有十六句,本经只此六句,赞大比丘众之德也。阿罗汉,为梵音,其义甚广,而有一通义足以赅之:即应已断烦恼,应己尽诸漏是也。阿罗汉所成就之功德,共有十五,其最大者有三:一、应受人天供养,以尽断烦恼诸漏,已为人天福田故。二、应无分段生死,以已尽后有,超出三界故。三、已成智通殊胜功德,应正智解脱故。

  凡烦恼现行,令心连注流散不绝,名之为漏,如漏器、漏舍,污损物体,深可厌恶者是。故有漏者,皆烦恼种子未尽断绝故也。凡有烦恼之众生,即为八种大随烦恼若昏沉、散乱等缠绕,起伏轮转无有休息。由烦恼起业,因业受死生果报,所修功德永无圆满之望,故名有漏也。漏之种类非一:一曰、欲漏,三界中之欲界诸烦恼最为深重,而其根株悉由贪欲而起,故别名欲漏。二曰、有漏,有即三有──亦称三界,亦称二十五有;色界、无色界诸众生,虽已无嗔,而因根本烦恼未断,致仍受三有之果报,均为三有之漏。三曰、无明漏,烦恼为漏之体,无明又为烦恼之本,烦恼之至隐微者为无明漏。已尽者,已伏断无余之谓。漏之义,亦兼果报而言。如受人天果报及受凡夫禅定果报者,至报尽时复又堕落,故此种果报亦名有漏之果。而此果报既尽之后,即又复有烦恼。经言无复烦恼,正赞诸大阿罗汉之诸漏已尽无余也。逮得己利者,弃舍重担,已证涅槃,即以涅槃为己利也。证阿罗汉果者,为有余涅槃,因三界分段生死之因虽可断灭,而现有业果之身,仍然存在尚未解脱,仍是有报,故为有余涅槃。阿罗汉若以三昧火自囧炃其身,正智解脱,则亦谓证无余涅槃也。结,即三界二十五有之结。如爱结、恚结、慢结、无明结、疑结、见结、取结、嫉结、悭结、九种,均系结缚之义,仍为烦恼之因。以是之故,仍不能解脱于三界,甚至复起业力,重招果报。如十二因缘中无明缘爱、爱缘取等,即是有结之义。尽者,销落无余也。心得自在者,即以定力修习增上心学已得圆满,能出入自在,此以定力得自在也。若于真俗二谛,了知无结无缚心得解脱,此以慧力得自在也。真如实相本来自在,漏结既尽,则本来自在之相全体显现。经云得者,亦得而无得之谓也。

  其名曰:阿若憍陈如,摩诃迦叶,优楼频螺迦叶,伽耶迦叶,那提迦叶,舍利弗,大目犍连,摩诃迦旃延,阿冕楼驮,劫宾那,憍梵波提,离婆多,毕陵伽婆蹉,薄拘罗,摩诃拘絺罗,难陀,孙陀罗难陀,富楼那弥多罗尼子,须菩提,阿难,罗侯罗,如是众所知识大阿罗汉等。

  此列举声闻比丘有名高德众、上首大弟子之名也。是时阿难尚未证无学阿罗汉果,惟多闻第一,佛所称叹,众所知识,故亦列诸大阿罗汉之内。又前列声闻比丘众之原因,约有数义;一、比丘出家,形同佛仪。二、此常随众,常依佛住。三、令诸菩萨于声闻众舍离我慢。至诸有名上首之次序,亦各具有意义,如阿若憍陈如,为僧宝之始──五比丘中最初得度者,故列为首。至他经或因阿罗汉中智慧最大,故列舍利弗为第一,其例非一。阿若亦译阿若多,了解之义。憍陈、姓也,此云器。摩诃、大也。迦叶、为上古婆罗门姓,义言饮吞日月之光。此迦叶年最长老,身光能蔽日月,功德最大,故名大迦叶。优楼频螺,译言木瓜,以此迦叶胸瘤如木瓜,故名。又伽耶、山名。那提、河名。此二迦叶,均因地得名。优楼频螺、伽耶、那提三迦叶,盖三弟兄也。舍利弗、译言鹙子。大目犍连、译言大采菽氏,亦婆罗门古姓,神通第一。迦旃延、译言翦剃,论义第一。阿冕楼驮、译言无灭。劫宾那、译言房宿。憍梵波提、译言牛相,以有宿业身带牛相故。离婆多、译言室星,北方星也,与劫宾那均以星宿得名。毕陵迦婆蹉、译言余习,言有婆罗门我慢之遗习,此以过失得名。薄拘罗、译言善容。拘絺罗、即大膝之义,舍利弗之舅氏也。难陀、译言喜。难陀之名非一,如孙陀罗难陀,阿难陀等是。此难陀非佛之弟,系一牧牛人,曾问佛闻法,心深欢喜,故名。孙陀罗难陀、译言艳喜,此佛亲弟。孙陀罗、译言艳,其妻名也。富楼那弥多罗尼,译言满慈,谓满慈氏之子也。须菩提、译言善现。阿难、译言庆喜,此佛堂弟,世尊成道时阿难始生,故名庆喜。罗侯罗、译言执日,佛之子也。声闻比丘凡万二千人,势难遍举,特举诸上首弟子众所知识者耳。言大阿罗汉等者,等此诸阿罗汉众中非尽已证阿罗汉,如阿难辈是也。

  复有学无学二千人。

  此二、内护声闻比丘中之无名大德众也。凡声闻等众,修习戒、定、慧,学未圆满者为有学。至进趣圆满,已证阿罗汉果者,则为无学,以无须再学也。

  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与眷属六千人俱。

  此三、内护声闻比丘尼之尊重诸尼力也。波阇波提、译言胜生主,本系天名,亦义翻大爱道。为佛姨母,佛母命终,由此姨母养佛,故言大胜生主。佛门本无比丘尼,最初因波阇波提获闻佛法出家,遂为比丘尼之始,故称为大。尼者、梵音,犹言女也。眷属、即彼所摄之大众也。

  罗侯罗母耶输陀罗比丘尼,亦与眷属俱。

  此四、内护声闻比丘尼之内眷诸尼众也。耶输陀罗、译言持誉,为佛在家时之妻,生罗侯罗者是也。

  戊二 菩萨众

  菩萨摩诃萨八万人。

  菩萨摩诃萨、以标其类。八万人、与其数也。梵言菩提萨埵摩诃萨埵,略言为菩萨摩诃萨也。译义为觉有情,其义有三:以发四强折,上求佛道、下度众生故;以具足自觉、觉他功德故;以遍十方世界,历阿僧祇劫,勇猛精进自度度生故。此菩萨皆八地以上之菩萨,故云摩诃萨也。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

  阿、云无,耨多罗、云上,三、云正,藐、云等,菩提、云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云无上正等正觉。言无上觉者,显菩提清净法界也。言正觉者,别于外道邪觉也。言等觉者,别于二乘遍空之觉也。又言正觉者,即遍正之义,圆满之义,别于因地菩萨觉行未圆满之觉也。退转者、退失与转变之谓。退失者,已成就之功德而复退失;转变者,虽未退失却已转变。不退转者,即于已成就未成就之功德,不退亦不转而究竟成就也;故八地名为不动地。

  不退有四:一、信不退,十信第六名不退心,坚信正法,不惟一世乃至生生世世信心坚固。二、位不退,十住第七名不退位,谓不复退人于小乘也。三、证不退,初地以上为证不退,谓证于真如法身永不退转也。盖未证以前,修真如止观等法亦能相腐,但未能不退耳。四、行不退,八地以上名念念行不退转地,至此究竟不退,一切所行念念不退,已成就未成就之法均决定可成就不退也。此不退者,即是不转。以上一段,依天亲菩萨法华论,为总叹其德。

  皆得陀罗尼;乐说辩才;转不退转法錀;供养无量百千诸佛,于诸佛所植众德本;常为诸佛之所称叹;以慈修身;善入佛慧;通达大智;到于彼岸;名称善闻无量世界,能度无数百千众生。

  此下至能度百千无量众生句,均为别释其德。陀罗尼、犹云总持。总持有二;一、摄持一切,谓于一法、一义中,能摄无量法、无量义以自持也。二、散施一切,谓以所摄持之法义,散施于众使随机受益也。得者、闻法受持终不退失之谓。故云得陀罗尼,即谓之住闻法不退转。

  辩才有四:一、法无碍辩,即能说明一切法之性相用。二、义无碍辩,能于一法中说无量义。三、词无碍辩,不碍于种种方言音声差别而演圆音,能得一切音声言语陀罗尼。四、乐说无碍辩,能契于一切众生之机而为说法;乐说者,即能随顺众生心所好乐以为说法,而自亦以说法为愿乐也。故云乐说辩才,即谓之乐说不退转。

  转法錀者,即说法之谓。法者、佛所说之法,以轮为喻,具有数义:一、轮为圆相,以法义圆满,故名为轮。二、佛法能转恶为善,转染为净,转生死为涅槃,有转动之义,故名为轮。三、法能摧破一切无明烦恼,如轮可碾破糠秕等,故名为轮。说法之退转与不退转亦有二义:说法者功德未圆满具足,往往此时能说法,彼时未必能说法,此生能说法,他生未必能说法,此皆名为退转。而此菩萨功德,已达于说法不退转之地位。更就法言之,若所说之法,非究竟了义之法,则亦有时退转。而此所说,即为究竟了义之法,无可退转也。故云转不退转法錀,即谓之说法不退转。

  供养有二:一、财供养,布施供给。二、法供养,如实修行。如此供养,成就福、慧二德,斯为植众德本。德本、即善根,不外此福德智慧二德之本也。由供养诸佛,故能植众德本;由植众德本,斯能供养诸佛,皆八地以上菩萨之功行也。故云供养无量百千诸佛,于诸佛所植众德本者,即谓之依止善知识不退转。

  诸佛称叹,明非一佛。由此可断二疑;一、菩萨以佛为师,不知自身所修之行与佛合否,故恒自疑,今为佛所称叹,则自疑可断。二、法会大众,有疑此菩萨功德胜劣者,今诸佛既尽称叹此菩萨之功德,则众疑亦断。由断二疑,故第八地名决定地。故云常为诸佛之所称叹者,即谓之断疑不退转。

  身者、菩萨之无生身,无生而无不生,无生故超三界,无不生故示现六道。修身者,即修此在一切法界中所示现之身。内自证入,外说利他,而悉以大慈悲心为本。故云以慈修身,即谓之以大慈悲说彼彼法入彼彼事不退转。

  善入佛慧,即谓之入如实境界之一切智不退转。

  通达大智,即为证我空、法空不退转。

  到于彼岸,谓证于所证之真如法性、大般涅槃,即谓之入如实境界不退转。

  名闻于无量界,即能住持于无量世界,使法不灭,以成就菩萨度生之大事业,即谓之应作所作住持不退转。

  以上十种不退转,为别释其德。

  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常精进菩萨,不休息菩萨,宝掌菩萨,药王菩萨,勇施菩萨,宝月菩萨,月光菩萨,满月菩萨,大力菩萨,无量力菩萨,越三界菩萨,跋陀婆罗菩萨,弥勒菩萨,宝积菩萨,导师菩萨,如是等菩萨摩诃萨八万人俱。

  此下列名。文殊师利、译言妙德,具足不可思议之智德,是为大智。观世音菩萨、能观一切世界音声以大悲心救度众生,是为大悲。得大势菩萨、具足大威势力,救度十方世界众生,成就此大威势力,是为智悲双运。勤求佛智,自利利他,名常精进。无有疲倦,为不休息。宝掌、谓手中具足财宝、法宝,能与众生以乐。药王、具足世药、法药,能拔众生于苦。勇施菩萨、兼以此宝、此木施舍众生,使去苦得乐也。宝月、月光、满月者,以月生于夜,有破闇导明之义。十波罗蜜中,有力波罗蜜,以有力故,能摄一切世界,度一切众生,非八地以下菩萨所能及。无量力、更非如大力之尚可称量矣。越三界者,具足超越三界生死烦恼之功德,并能说法令人超越一切染污之法。跋陀婆罗,义言贤护,即护守善法令不散失也。弥勒、义言慈氏,姓也。宝积、积菩提法宝与人。导师、导引归于涅槃也。

  上列菩萨竟,诸大菩萨随德列名,称名即称德也。──以上明内护五众已竟。

  丁二 外护十众

  此下当明外护十众。外护中先判为人与非人二类,非人中复判为天与非天二类,天中更析地居天、空居天为二。外护十众者,即地居天中之帝众与臣众,空居天中之欲界众、色界众,非天中之龙众、紧捺洛众、健闼缚众、阿素洛众、揭路荼众,及人众是也。

  尔时、释提桓因与其眷属二万天子俱。

  此一、地居天中之帝众也。释、能也,提婆、天也,桓因、帝也,即能天帝之谓;亦云天帝释。住持妙高之顶,为三十三天之帝主。

  复有明月天子,普香天子,宝光天子,四大天王,与其眷属万天子俱。

  此二、地居天中之臣众也,亦云四王众。凡日月星宿之天,均为四大天王所摄,四大天王为天帝释之四大将,住须弥山半腹之四方面,其所统亦住七金山之顶。

  自在天子,大自在天子,与其眷属三万天子俱。

  此三、空居天中之欲界天众也。

  娑婆世界主梵天王,尸弃大梵,光明大梵等,与其眷属万二千天子俱。

  此四、空居天中之色界天众也。梵天即禅天,无五欲之烦恼,仍有形色之相。梵天王、即摩醯首罗天之王。尸弃、义言火顶,此梵天为二禅天。三灾中之火灾,至此梵天即止。光明大梵,即二禅天中之少光天、无量光天等。

  有八龙王:难陀龙王,跋难陀龙王,娑伽罗龙王,和修吉龙王,德叉迦龙王,阿那婆达多龙王,摩那斯龙王,优钵罗龙王等,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此五、非天五众中之龙众。难陀、云喜。跋难陀、云贤喜。娑伽罗、碱海也。和修吉、云九头。德叉迦、云多舌。阿那婆达多、云无热恼池,在雪山之顶。摩那斯、云慈心。优钵罗、云红莲华。此八龙王皆龙众之上首也。

  有四紧那罗王:法紧那罗王,妙法紧那罗王,大法紧那罗王,持法紧那罗王,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此六、非天五众中之紧那罗众。紧那罗,即歌神也。法、教法也。妙法、法之妙义也。大法、法之大功行也。持法、佛果功德之法也。

  有四乾闼婆王:乐闼婆王,乐音乾闼婆王,美乾闼婆王,美音乾闼婆王,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此七、非天五众中之乾闼婆众也。乾闼婆、此云作乐神。乐、指乐器。美、指乐美。美音、专指音之美也。

  有四阿修罗王:婆稚阿修罗王,佉罗骞驮阿修罗王,毗摩质多罗阿修罗王,罗侯阿修罗罗王,各与干百千眷属俱。

  此八、非天五众中之阿修罗众也。阿修罗、此云非天。以无天德、好为斗诤,为天谪降故。婆稚、云被缚,亦云勇健。佉罗骞驮、云广肩。毗摩质多罗、云宝锦,谓以此文其冠服也。罗侯、云执日,阿修罗之前锋也。

  有四迦楼罗王:大威德迦楼罗王,大身迦楼罗王,大满迦楼罗王,如意迦楼罗王,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此九、非天五众中之迦楼罗众也。迦楼罗、即妙翅鸟,具大威德,能使龙类怖畏。大身者、两翅相去三十亿万里。大满者、腹恒饱满。如意者、颔下有珠。

  韦提希子阿阇世王,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此释外护中之人众。韦提希、即无量寿经所因缘发起者,乃阿阇世之母。佛住阿阇世王城说法,故独举之。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