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灵峰宗论导读 净界法师

   我们看丙一、总标,先念一遍:
   
出三界火宅,有横竖两途。以自力断惑超生死者,名竖出三界,事难功渐;以佛力接引生西方者,名横超三界,事易功顿。远祖云:“功高易进,念佛为先。”经云:“末世亿亿人修行,罕一成道,唯依念佛可得度脱。”如趁船渡海不劳功力。夫能笃信西方捷径,至诚发愿,一心念佛,求往生者,真大丈夫矣!倘信不真,愿不切,行不力,佛虽大慈为舟,如众生不肯登舟,何哉![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二之四法语四
示明西]
   
我们把这个论文分成三段来说明。第一段是一个总标:出三界火宅,有横竖两途。那么我们这个三界的身心世界,蕅益大师以火宅来作譬喻。就是我们在三界得果报,若身若心,它就是有一个逼迫热恼的相貌,就像这个火宅一样,使令我们逼迫、使令我们热恼。那怎么办呢?我们这当中有两个选择方法,第一个、横超的。就是在这个竹筒当中,你从旁边咬一个洞出去,这个是横超。或者你愿意,竖出,就是这个节孔一个一个咬破,再出去,这有两种不同的途径可以选择。这是总标。
   
那么这两种途径的差别蕅益大师在第二段再详细地说明。第二段:以自力断惑超生死者,名竖出三界,事难功渐;以佛力接引生西方者,名横超三界,事易功顿。这个出三界,有自力跟佛力的差别。说你愿意以你自己的自力,这个自力就是内心的戒定慧的力量,你完全人一定要靠自己,完全靠自己戒定慧的力量,解脱三界的见思烦恼,这个叫“竖出三界”。这件事情呢,“事难功渐”。这个“事”指的是因地的修行,这个“功”指果地的功德。那么“以佛力接引生西方者,名横超三界,事易功顿。”

假设我们今天的抉择是依自力的法门来出三界,你应该要先持戒为本,这个是三乘的基础,持戒。这个持戒,如果你要修圣道,不只是成就人天的果报,如果你这个持戒是为了圣道的因缘而持戒,那就不是守四根本重戒而已,那就是专精护戒、微细无亏,是这种境界。任何一个遮戒都会影响到你圣道的因缘。你只要犯到遮戒就一定要忏悔,否则就是障道。

这件事情已经很不容易了,持戒很不容易了,那你要修行禅定、成就般若波罗蜜,那更不容易。所以这个“事难功渐”,这个功德它是次第的,一分的因地、一分的功德,两分的因地、两分的功德,自力法门就是这样子的。那么如果我今天是选择佛力的接引,我今天是仰仗弥陀本愿的摄受、佛力的加持来超三界,“事易功顿”。“事易”就是说他本身不用断烦恼,带业往生。他的重点在于保持临终的正念,临命终的时候心不贪恋、意不颠倒、正念分明,那么调伏烦恼这就容易多了,在功德上是横超三界、圆证三不退,那这个功德是顿超的。所以这两个地方有不同。
   
那么这以下蕅益大师作引证,先引祖师的开示,再引经典作说明。看祖师的开示:远祖云:“功高易进,念佛为先。”慧远大师说,慧远大师那是不可思议,他老人家是法身菩萨,他还通达教理。慧远大师说,在所有的佛法的大乘法门当中,我们选择一个功高、成就高的,那当然是要成佛的,不能只是人天二乘果报,功高;第二个、易进,下手最容易,下手易成就高的,那在一切法门当中就是以念佛是最为殊胜的,这是慧远大师的说法。
   
再看经典:经云:“末世亿亿人修行,罕一成道,唯依念佛可得度脱。”这末法时代的修行,一个障碍就是你很难成就禅定。宗喀巴大师他在《菩提道次第广论》说,他那个时候是明朝初年,还是一个相法时代,宗大师说,在那个时候连成就未到第定都很少了,不要说初禅了。你成就圣道,起码是未到第定,起码。就是你修我空法空的智慧,他要断惑证真,才不是在散乱心的阶段,他是在禅定中断惑证真的,这个闻思的散乱心是不能断惑证真的。末法时代环境的因缘,你很难成就禅定,在明朝初年就很难。所以说在这种情况之下要解脱生死,“唯依念佛可得度脱”,你只有一个比较简单的选择,就是仰仗弥陀本愿的摄受,解脱三界的生死。这个是引祖师跟经典来做说明。
   
这以下讲出一个譬喻:如趁船渡海不劳功力。就是这个佛力的法门,渡这个生死海你还不必靠自己游泳过去。游泳过去,你的体力也不支,这个生死的波浪也特别大,一下子就把我们淹没了。那么我们怎么办呢?坐个船。依止弥陀大愿船,在船当中呢就能够超越波浪的障碍,到达涅槃的彼岸,不劳功力,就是有这样的一个好处。那么这是把自力跟佛力作了一个比较。
   
第三个结劝:夫能笃信西方捷径,至诚发愿,一心念佛,求往生者,真大丈夫矣!这个地方蕅益大师讲出往生的三种资粮。这往生呢,第一个、“笃信西方捷径”,相信净土法门是出离三界的一个捷径。第二个、“至诚发愿”,这个愿应该是包括了厌离娑婆,也包括欣求极乐,两个方向的愿。第三个呢、“一心念佛”,专心地执持名号。那么以这样的三种资粮的功德,干什么?你不是要做大国王,求往生者。这三种资粮,求生西方,这件事情是一个大丈夫、大智慧、大福报人的一个抉择。
   
那么反过来呢,倘信不真,愿不切,行不力,佛虽大慈为舟,如众生不肯登舟,何哉!(这个地方少一个“舟”字。)假设我们的信心不真实、愿力也不深切、修行也是打妄想,悠悠泛泛,那么佛陀虽然是大慈悲,把船准备好了,但是我们不肯去登船,那是佛也没办法。这个事情,看这个意思,这个佛力的的法门还是有自力的成份,就是你还得要登船才算。就是这个船准备好了,你要登船。弥陀的大悲愿力在法界成就了,深信诸佛皆充满,弥陀的大悲愿力昼三时、夜三时关照一切有情众生,但是你还得要想办法跟他感应道交,就是你要准备信愿行三资粮。这个是我们自己要准备资粮,是这个意思。
   
我们在成佛之道,你有两个选择。第一个,你愿意在有漏的世界生生世世地转世,在这个地方发菩提心、忏悔业障、积集资粮,直到成佛为止,这个人精神可嘉。我以这个有漏的果报体,不能念要他念,烦恼不能断要他断,抗拒你的烦恼障、业障、报障,一生一生地增上,直到成佛为止。这也是一个选择,佛陀也同意有这样的修行方法。发菩提心修六波罗蜜,积功累德,成就佛道。第二个就是你思惟,在有漏的世界里面,生生世世转世,这当中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退转的问题。发了菩提心以后,这个有漏的果报体、这个身心世界,烦恼障碍你。你看这个舍利弗尊者,舍利弗尊者曾经修了六十劫的发菩提心,花了六十劫啊,六十劫也是不少的时间。后来遇到恶因缘起了嗔心,退大取小。烦恼障碍你。第二个、你要造了罪业这个罪业也会障碍你发菩提心。

这个罪业是扰动性的,跟菩提心是相违背的。第三个、报障。你在三界里面得果报,你万一没有得到人身,到畜牲道去,这件事情也障碍你,障碍你发菩提心、障碍你忏悔业障积集资粮,你三件事情在畜牲道都不能做,这个时间是空过了,完全空过了。这个就是有问题——退转。你今生如此,你不能说你下辈子还是如此,生命是没有主宰性,一切法无我,生命体里面是一种业力的显现,谁也不能对生命作任何的期许,谁也不行。所以说呢,为菩提道求生净土,我们思惟,在一个资粮位的菩萨止观力薄弱的情况之下,我们好不容易在污泥当中,无量无边的无明妄想当中,开了一个小莲花,一个菩提心,我们为了护持菩提心的缘故,先到净土去,那个身心世界就没有障碍了。

等到成就大乘正定聚——法身以后,你再回到凡夫这种有漏的身心世界的国土当中,再来积功累德。他的方法是这样的,先成就圣道,然后再积功累德,他这个办法是这样子的。先到净土去成就不退转的功德,然后再回入娑婆,那是一个法身菩萨,这个时候以法身菩萨的身份住持正法、续佛慧命,以圣人的身份来住持正法,不要以凡夫的身份来住持正法,那就是比较庄严,那就不同。那么这个是我们在成佛之道当中呢,你有两个选择。
   
我们看丙二、别明。前面讲到如果我们选择要先到净土去成就圣道,你要具足信愿行三资粮,那这是一个总标。这以下把三资粮的差别的内容我们作一个别示。
   
丁一、信。那么第一个就是信心,对净土的功德生起信心。这个“信”应该包括“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为性”。就是以一念的清净心对于“实德能”能够“深忍乐欲”。
  
 那么我们配合蕅益大师的六信,先讲这个净土的“实”,就是净土的存在性。先看信事信理。那么净土的存在呢,蕅益大师要我们建立两个信心,第一个、从缘起的事相,我们相信“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名阿弥陀佛,今现在说法。”的确是有极乐世界的存在,它不是表法的。第二个、在理论上,在实相理上呢,我们也相信“十万亿佛土不离开我现前一念心性之外,以我心性本无外故”。这个信事是容易理解的,在事相上有极乐世界的存在,在理性上相信极乐世界存在我们的心中。

这存在我们的心中,我们过去也讲过了,说譬如我们念阿弥陀佛,我们感到每一次弥陀跟我们的感应啊力量不一样,同样一尊弥陀,但是当我们对弥陀有信心的时候,我们感到弥陀对我的加持力大,当我们信心薄弱的时候,弥陀对我们的加持力小。可见得弥陀是在我们的心中的,随顺我们的心的因缘而变化的。所以极乐世界是存在我们的心中,如果说我们心中已经不相信净土了,这个净土对你来说是不存在了,你就没有净土了。所以说呢,在事上我们相信净土在十万亿土外,但是在理上我们相信净土它在我们的心中,这个距离不是障碍,只要我们能够跟弥陀相应,那么这个十万亿佛土,一刹那间离五浊,屈伸臂顷到莲池。这个不是距离的问题,这是相应不相应的问题。所以我们对于这个净土的“实”的存在性,建立了理事无障的信心,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德”,对净土的功德生起信心。这个功德包括因地的功德,包括果地的功德。这个因地的功德就是信愿念佛,主要是对名号的功德要有信心。名以召德,德不可思议,名号不可思议,“故使散称为佛种,执持登不退。”我们相信阿弥陀佛的名号它总持阿弥陀佛所有的功德,它就是弥陀的化身,在因地上是这样的信心。那么在果地上呢,我们相信“净土诸善聚会,皆从念佛三昧得生”。就是净土的无量无边的菩萨、大菩萨,不是娑婆世界往生,十方的那些法身菩萨也往生净土。他们怎么往生的呢?他们不是靠六波罗蜜往生的,“皆从念佛三昧得生”,还是靠忆佛、念佛的因缘而得生的。这是因果的相随顺,因果同时。就是忆佛念佛为因,成就四种净土为果,因地的功德不可思议,果地的功德也不可思议,这个是“德”,德的信心。
   
第三个、信自跟信他,那么这个是就“能”、往生的能力,你怎么能够往生呢?我们知道净土的存在,我们也知道极乐世界有不可思议的功德,但是你怎么知道你有这个能力呢?这个能力我们也要建立信心,一个自力信心,一个他力信心。那么在自力的角度,相信自心本具,相信极乐世界的所有功德,正报的功德、依报的功德,是我内心本具的。“托彼名号,显我自性”。这个是我们对自己的这念明了的心性有这样的德能生起信心。

或者说信他,这个“他”是诸佛的教诲,在《弥陀要解》讲这个“他”有三种的他,他力:第一个、释迦如来决无诳语,释迦牟尼佛的话是真实的。第二个弥陀世尊决无虚愿,阿弥陀佛的愿力是真实的。第三、六方诸佛出广长舌决无二言,六方诸佛的赞叹、净土的殊胜,这件事情是决无二言的。“随顺诸佛真实教诲,决志求生,更无疑惑,是名信他。”他力的信心其实主要是相信弥陀的本愿功德力,相信弥陀的本愿绝对能够摄受你。你为什么能够往生呢?弥陀的摄受的缘故,所以我往生了。
   
这个信自跟信他,在我们净土当中的确是有很明显的差别。有一种信行人,他在念佛的时候的一个思考是说,信我是业力凡夫,决定不能仗自力断惑证真了生脱死,我这一念明了的心性什么功德都没有,那么就是一种烦恼障、业障、报障的境界,无量无边的烦恼、罪业,这一念明了的心摄持无量无边的烦恼、摄持无量无边的罪业。

怎么办呢?信阿弥陀佛有大誓愿,决定能够救拨我。好,我对弥陀名号通身靠倒,就是这样的一个思考。那么这种人是决定可以往生的,叫信行人,以他力为诉求,我自己是一点都没办法。那么你为什么能够往生呢?因为弥陀,完全是弥陀的摄受,完全。那么在净土法门当中也有弘扬这个法门的宗派存在的。那么在净土当中也有一类的法门,就是属于信自的法门,就是法行人。法行人他就不像前面的那么感性,他也能够读诵大乘经典解第一义谛,他能够把这个佛法的法语来观照我们现前一念心性,说是“我虽业障深重,是弥陀心内的众生,阿弥陀佛虽万德庄严,是我心内之佛,既然心性不二,自然感应道交。”

所以我这念打妄想的心跟弥陀那个清净的万德庄严的心从本性上来说是无差无别的,是没有差别的,那么这样子呢,从自性的功德力当中呢,肯定了自己有成就极乐世界正报依报功德的德能,但是这个人他还是念佛,但是他念佛的心情是“托彼名号,显我自性”,就是我的自性功德力是往生的亲因缘,这个名号它是增上缘,这就不一样了。“托彼名号,显我自性”,他是站在清净心的角度,“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自具足”的一个角度来念佛。

不是站在一个“我是业障凡夫,绝对不能仗自力断惑往生了生脱死”,站在一种业障深重的角度来念佛,那思考就不一样。这种人他会偏重在自力,法行人。这种人当然他往生了以后,品位会高一点,因为他通达诸法实相。他知道心力不可思议,但是他也知道法力不可思议,自他不二。所以这就是两个差别,在信心上,看出众生的种姓有差别。往生净土以后,这两个所成就的功德也会有差别,在整个成佛之道的因缘,这两个也会有差别。但是这两个都可以往生极乐世界,不管你偏重自力,不管偏重他力,都可以往生净土。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那么这个是讲六种信心。我们今天讲到这个地方。大家有没有问题,有关六信?

问:主任慈悲。学生要问的是,前面有讲到说,就是“有容德乃大,有忍乃有济”,那后来主任又说要依众靠众,大家好象洗马铃薯一样,互相磨。这两个感觉上好像有一点冲突,一个是说我们要容人,同辈之间,另外一个是说彼此磨。
   
答:其实这两个是一件事情。就是说我们刚开始对人事的容忍是有限的,刚开始。我们刚开始来到僧团只是一念的善根,其实这个善根是信心的善根,而不是止观的善根,也不是智慧的善根。其实我们刚开始对于调伏烦恼的力量是很薄弱的,那么我们是过去的对三宝的信心,来到僧团,或者是在家或者是出家。

那么大家在一起修学,有意无意之间就把自己的习气表达出来,这个时候彼此间就有一些问题存在。这个东西他不一定是故意的,但是他就很自然表达出来了,他很自然讲这句话,他讲那句话,那这个就是有障碍了,人跟人之间人事就有障碍了。这个时候就是你在修包容的时候,你要知道这个世界是多元化的,我们虽然不同意你的看法,但是你有讲话的权利。懂吗?这个民主时代就是这样,我不同意你的看法,但是我承认你有讲话的权利。就是一个和合的僧团,比如说我们讲,我刚开始也在想,佛陀要求我们一个如法和合的僧团,六和合,身口意的和合。这个和合怎么说呢?和合不是大家都一样。

大家都一样那就不是因缘所生法了,每一个人过去的环境、成长因缘都不同,那怎么会和合呢?这和合的因素来自于互相的包容,不是要求大家的统一。这懂吗?就是我包容你,你包容我。大家定一个大方向的原则,这个原则是最低标准,你这个原则违犯了,不共住了。但是在这个大方向原则之下,容许人有差异的。所以僧团的相续,这个人跟人之间的相续,人跟人之间的和合,不是要求所有人的思想都统一,是来自于包容。我包容你的差别,你也包容我的差别,所以依众靠众才能够培养包容的个性出来。否则的话你走你的路,我走我的路,你找一间茅蓬,我找一间茅蓬,就是这样子的,那佛法就衰微了。佛法二宝赖僧弘传。

佛陀跟无量无边的正法是靠僧团的维持,而僧团的维系就是要靠一种僧众的包容力。僧赞僧,佛法兴。就是这样子的。所以如何,这个和合怎么说?如法这当然没话讲,大家遵守一定的制度、一定的戒律来运作。这个和合绝对不是要求大家的统一,大家的一致,是容许有些差别因缘存在,是这样子的。所以依众靠众,一个从僧团历练出来的僧众,他的忍力比一个住茅蓬的强,这个是事实。当然住茅蓬的人,他真正用功了,他的心力强、行力强,但是他不一定能够跟人家协调沟通。他以后的弘法因缘偏重在个人的发挥,他很难成就一个团队的工作,所以他的力量有限,摄受一些有缘的眷属,就是这样子。

这个人往生了以后,人在法在,人去法亡。但是你一个僧团诉诸于制度,能够使令僧团永续地经营下去,那真正能够给在家居士生起一个信心,唉呀,这个僧团还在,他知道他所归依的三宝的境界存在。这个世界上多几个茅蓬对佛法的住世贡献有限,居士他所缘的三宝境界是僧团,但是一个僧团的兴衰会严重地动荡到佛法的兴衰住持,一个僧团,那又不同。那么当然,根本上来说这是修我空观,但是人跟人之间的相处之道、待人处世这些假观你还得要学习,否则你很容易去触恼众生。待人处世,就像蕅益大师说的,怎么去自励、怎么去容人、怎么去取友、怎么去利生,这都是有一些方法的,有内心的差别状态,这都是要学习的。
   
我们今天讲到这个地方,向下文长,付在来日。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灵峰宗论》导读。诸位法师,诸位同学,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七十三面,丙二,别明。那么在我们大乘佛教的传承当中呢,我们要出离三界的生死,有两个主要的法门。第一个法门叫做自力的法门。那么自力的法门就是说我们依一念的烦躁扰动的这一念凡夫的心识,强迫它去熏习戒定慧。那么慢慢地使令这个戒定慧的功德力去消灭我们无始的烦恼跟罪障,解脱三界的生死,那么这种叫做自力法门。

这个自力法门,蕅益大师说呢是事难功渐,这个因地的熏习戒定慧是很多的障碍,烦恼障、业障、报障,那么他果地的功德他是有次第的,一分的戒定慧成就一分的解脱,两分的戒定慧成就两分的解脱,他是次第的成就。那么第二种法门叫做佛力的法门。这个佛力的法门就是说,我们在内心当中到了临命终的时候在一个寂静明了的状态当中把我们的信愿行三资粮把它给现出来,跟弥陀的大悲心感应道交,往生到阿弥陀佛国土去,那么这样子的境界叫做即众生心投大觉海,我们一念烦躁扰动的心去受用弥陀的功德海。那么这样子叫做事易功顿,因为他是一生能够成办的,所以叫做佛力法门,而且他是一个顿超的,直接去受用弥陀的大功德。
   
那么我们这一科是讲净土门,就是佛力加被的法门,这当中所要积集的三种资粮,前面的是一个总标,这一科丙二、别明。别明当中分三科,先讲第一科,丁一、信。那么这个信,净土的信有六个信,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这个我们上堂课讲过了。
   
现在我们看论文。请合掌:
   
念佛功夫,只贵真实信心,第一要信我是未成之佛,弥陀是已成之佛,其体无二。次信娑婆的是苦,安养的可归,炽然欣厌。次信现前一举一动,皆可回向西方,若不回向,虽上品善,亦不往生;若知回向,虽误作恶行,速断相续心,起殷重忏悔,忏悔之力,亦能往生,况持戒修福,种种胜业,岂不足庄严净土?只为信力不深,胜业沦于有漏,又欲舍此别商,误之!误矣!但加真信,一切行履,更不须改也。[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二之一

法语一
示法源]
   
我们看论文。第一段是一个总标:念佛功夫,只贵真实信心。那么我们在忆佛念佛的时候呢,在刚开始的一个基础,要紧是建立一个真实的信心。这个真实就是坚固不可破坏,遇到任何逆境的刺激,你对弥陀的信心、对往生的信心是不可以动摇的,叫真实。
  
 那么这个真实的信心,蕅益大师把它分成三个信心。看第一个:第一要信我是未成之佛,弥陀是已成之佛,其体无二。那么我们刚开始是以凡夫来修行佛法,不是以圣人的身份来修行佛法。那么以凡夫的修行佛法,我们开始在观照我们一念的心识,我们会发觉我们内心当中的确有很多的烦恼、很多的垃圾在障碍我们,那么以一个烦躁恼动的心思去忆念广大功德的弥陀的名号,我们刚开始会有自卑感——弥陀是万德庄严,我是业障凡夫,我怎么敢说是“即众生心投大觉海”?我们刚开始对这句话很难承当,但是我们也愿意念阿弥陀佛,好歹让内心能够静下来。

但是我们在佛法中不断地听闻大乘佛法、解第一义谛,突然间有一天,一念的光明出现,我们能够理解到“何其自性本自清净”。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我们一念的妄想是无自性的,妄想无性,就是——没有错,我们内心有无量无边的烦恼跟罪业,但是它都是如梦如幻的,都是自性空的。这个时候我们以这样的一种清净的本性的基础点来忆念弥陀,我们再去体验印光大师的那一句话“即众生心,投大觉海”,我们内心当中起大欢喜心,我们能够承当这句话的内涵。

所以我们刚开始的一个关键点就是:“自知我是未成之佛,弥陀是已成之佛,其体无二。”《大乘起信论》上说,这样一种本性上的根本,大乘起信:信佛、信法、信僧,信外缘的加持力、三宝力,信根本,这个信根本要花一万大劫,就是这句话要修一万大劫。相信“我是未成之佛,弥陀是已成之佛,其体无二”,你相信你这念打妄想的心、烦躁恼动的心,弥陀的万德庄严的心,从本性上来观察,是无差别的。就是把这两个心,我们把这个因缘所生法这些染净的因果都消灭掉,把它会归到原点来观察的时候,是其体无二的。这是第一个信心,这个是讲心力不可思议。
   
次信娑婆的是苦,安养的可归,炽然欣厌。这个是讲佛的功德力。我们要相信娑婆世界是一种业力所感的,有漏业力所感的,是苦恼的;极乐世界是弥陀的本愿功德所成就的,是一个归依处,炽然地欣求极乐、厌离娑婆。我们一般在佛法上修学,有一段时间,要厌离娑婆我觉得是不难,即使小乘的学者也可以做到。就是我们观察我们的身受心法是不净、苦、无常、无我,我们会对三界的流转感到厌恶,会找一个寂静的归依处。

但是对于弥陀广大的功德的境界要生起好乐心,这件事不容易,这件事是不容易的。因为这个厌离娑婆,观不净、苦、无常、无我,它是可思议境,我们现前能够感觉到这个臭皮囊是不净、苦、无常、无我,容易感觉。但是极乐世界的功德,那是不可思议的。我们可以体会一下,比如说,一个有漏的众生他只是在人世间花几十年的时间修习五戒十善就能够得到诸天的不老不病的果报体,特别庄严的果报体,神通自在,身相妙好。那么阿弥陀佛以他法身的菩萨为出发点,经过尘点劫的积功累德,所创造的依正二报,那是不可思议的,尘点劫。

所以说《华严经》说,佛的功德——“于一毫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fa 轮”。第一句话是赞叹佛的功德的庄严,“与一毫端现宝王刹”,他那个法门的庄严、宝物的庄严互含互摄。那么这种宝物的庄严有什么好处呢?“坐微尘里转大fa 轮”,每一个佛的功德的色声香味触的五尘的境界,他都能够流露出无量无边的法门,使令见闻觉知的人能够念佛、念法、念僧,他有这个法的力量。所以第二个呢,我们要相信呢佛的功德力是不可思议的,极乐世界是我们真实的归依处。
   
第三个,次信现前一举一动,皆可回向西方,若不回向,虽上品善,亦不往生;若知回向,虽误作恶行,速断相续心,起殷重忏悔,忏悔之力,亦能往生,况持戒修福,种种胜业,岂不足庄严净土?那么这个第三个是深信法力,就是我们所忆念的弥陀的名号。就是说我们在念佛的时候,我们相信仰仗弥陀万德洪名的加持,说我们能够至诚的回向,虽然我们误作恶行,我们在没有学习佛法之前也曾经造了罪业,但是我们“速断相续心,起殷重忏悔”,这个也很重要。这个净土法门带业往生,他是带业种子,不能带现行。

就是说你本身对于这种过失的行为,那种相续心一定要断除,假设我们内心当中还有想要造作罪业的相续心,那是不能感应道交的。就是你过去曾经造了罪业,但是你内心当中已经没有了这样的心情,这才可以,一定是断相续心。那么这种忏悔之力亦能往生,何况是我们的持戒修福种种殊胜的业力,岂不足于庄严净土哉?
   
这个带业往生,在昙鸞大师的《往生论》注,他有作一个说明,昙鸞大师说,为什么造了五逆十恶都能够以临终的十念佛号去消灭这个罪障、往生到清净的国土呢?这个五逆十恶是一个很大的罪,念阿弥陀佛才十声那么薄弱,这怎么回事呢?昙鸞大师说,这个关键点就是,他说,我们念佛这是一种真实的功德,这是真实的功德,是称性的功德,那我们过去造的罪业是依止妄想,这是一个妄想的境界,说妄想是抵不过真实,举一个例子,光明能够破除黑暗。

这意思就是说,虽然我们过去造了五逆十恶,但是当时所依止的心是依止虚妄的心,虚妄的,觅之了不可得的那个虚妄心。那么这个弥陀的名号是弥陀的那个真实的功德,所以真实能够破除虚妄。这是我们第三个要建立,对弥陀名号的真实信心。虽然我们过去曾经造了罪业,但是我们真实地忏悔,我们现在一心一意地归依弥陀,我们相信自己一定能够仰仗弥陀的名号的加持,决定能够往生,这是第三个。
   
相信心力不可思议、佛力不可思议、法力不可思议,这中间三段。
   
看结劝:只为信力不深,胜业沦于有漏,又欲舍此别商,误之!误矣!但加真信,一切行履,更不须改也。那么我们这个净土法门这个信心的障碍有两个。第一个是信力不生。有些人他也是专心地念佛,他也是对弥陀名号能够专一地忆念,但是他信心不够,他不敢肯定他自己有佛性,他也不敢保证弥陀一定能够救拨他,所以呢使令这样一种胜业,本来念佛每一句佛号都不可思议,能念的心不可思议、所念的佛是不可思议,所以念念之间都不可思议,那么这样的一种胜业,因为你信心不够变成了人天可乐有漏的果报,就很可惜。

这是第一个障碍,信力不生。第二种呢“又欲舍此别商”。他虽然念佛,他三心两意,啊呀,这个念阿弥陀佛陀佛恐怕是不够,再兼念地藏王菩萨、念观世音菩萨,今日张三、明日李四,结果就耽误了,把这个时间给空过了。所以说蕅益大师的结劝呢——“但加真信,一切行履,更不须改也。”我们在净土当中最主要要先建立一个真实的信心,其它的你的行门,你拜八十八佛、持大悲咒那些都不需要去更动的,加强这个信心,这个根本,最重要。
   
这个信心,从大方向我们可以分成两类。第一个就是自力的信心,就是前面说的:“自知我是未成之佛,弥陀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这是一个自力的信心。第二个是他力的信心,你相信弥陀一定能够救拨你。虽然我过去造了罪业,但是弥陀的名号是真实的功德,过去的罪业是虚妄的境界,真实能够破除虚妄,就是仰仗弥陀的加被我们决定能够往生。

当然这个人也是各式各样的,在我们净土宗的传承也是两大派系。有一类的派系是强调自力法门,以自力为主,以他力为辅,像天台宗的幽溪大师的《观经妙中钞》,他的念佛就是以自力为主:“托彼名号,显我自性”,就是我内心当中,一念的心性本自清净、本自具足,弥陀是存在我的心中。

但是呢,我还是“托彼名号,显我自性”,以自力为主,他力为辅助,有一种是这样的说法。那么善导大师他比较偏重在他力信心,说唉呀,我是业障深重凡夫,决定不能仗自力断惑证真了生脱死,但是没关系,阿弥陀佛有大愿力,决定能够救拨我,我对弥陀名号通身靠倒。就是说我自己可是一无是处,不要说本自具足,什么都没有,但是我完全相信弥陀能够救拨我。这也是一个方法,强调他力信心。那么总之,这个信心应该是两类,第一个、对内在的信心,第二个、对外在的信心,这两类。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好,我们再看丁二、愿,这第二个资粮。这个愿呢,根据蕅益大师的《弥陀要解》它是分两部分,第一个是厌离娑婆,第二个欣求极乐,这两个都是要具足的。
   
我们看论文,大家请合掌。
   
(一)世情淡一分,佛法自有一分得力;娑婆活计轻一分,生西方便有一分稳当。此事只问心,不必问知识也。知识亦劝淡世情,轻活计,专修出要耳!天平一头低,一头必昂。虽巧识强捻,不得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汉武秦皇,不能扭作一句,况下者乎?[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二之四法语四
示朗然]
  
 我们先看第一段的总标:世情淡一分,佛法自有一分得力;娑婆活计轻一分,生西方便有一分稳当。我们在佛法中建立信心以后,我们相信三宝能够救拨我们,我们就来到了三宝的境界,或者是在家,或者是出家,总之我们不断地熏习佛法,每天也做早晚功课,也拜八十八佛,也放蒙山,作种种的定课。那么我们怎么知道佛法中的修行是不是有进步呢,是不是得力呢?这个蕅益大师讲出一个判断的标准,他说怎么知道呢?“世情淡一分,佛法自有一分得力。”

就是我们经过佛法的熏习以后,哦,发觉我们那种世间的感情虽然是有,但是呢比以前淡泊一点。那么这样子表示什么呢?表示这个佛法的法义,你不断地熏习,这个法义已经深入到你的内心深处,你跟法有相应,这是一个判断标准:世情淡一分,佛法有一分得力,世情淡两分,佛法两分得力,这是一个判断标准。第二个,就是我们不断地念阿弥陀佛,我们怎么知道是不是往生呢?就是说,“娑婆活计轻一分,生西方便有一分稳当”。你对娑婆活计、娑婆世界这种财色名食睡的境界,轻一分,生西方就有一分的稳当,轻两分,两分的稳当。那么这个是讲到这个我们对于佛法的修证、对往生西方的一个判定标准的一个总标。
   
此事只问心,不必问知识也。知识亦劝淡世情,轻活计,专修出要耳!那么这个修行的事情,我们内心当中功德的境界,我们事实上是不要去向外攀缘去问知识,说我修得怎么样、是不是能够往生。应该要去以前面的两件事情来检查我们这一念心,关键点。因为你去问知识,所有的善知识作种种的开示,他也是告诉你三个原则,就是淡世情、轻活计、专修出要,关键点还在这个地方。
   
那么第三段的总结:天平一头低,一头必昂。虽巧识强捻,不得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汉武秦皇,不能扭作一句,况下者乎?那么佛法跟世间法的关系呢,蕅益大师讲出一个比喻,说这个天平,天平它一头低,另外一头一定是高昂。这意思就是说,世间法跟佛法是互相地对治,一定是互相对治的。因为世间法的根源是从无明妄想流露出来的,这个佛法的修证是随顺于真如佛性的,这两个一个是光明、一个黑暗,这两个绝对不能共存的。光明多一分,黑暗一定是少一分,这两个一定是互相抵触的。

不过这个地方是这样,我们在修证上,关键点在加强心中的光明。因为你除了加强心中的光明,你不可能让你对世间的情感放下来,不可能。因为你一开始就要他把世间情感放下,这不可能做到的,他就作不了主。就是你要不断地熏习佛法、加强心中的止观力,去观照诸法实相,然后你才能够慢慢慢慢地觉悟、慢慢地放下。

所以说“虽巧识强捻”,虽然你的智慧很高、解门很高、行门很强,强捻,但是你也不可能做到腰缠十万贯又要骑鹤上扬州,就是你要能够享受世间的荣华富贵,你又要能够逍遥自在地骑鹤上扬州、要成就佛法的戒定慧,这个世法跟出世法,是不可能说你又要腰缠十万贯,你身体那么重,又要骑鹤上扬州。这样子的境界呢,乃至于中国当中两个武功最高的、实力最强大的皇帝,汉武帝、秦始皇都不能把前面的两句话把它扭作一句,都不能具足,何况是其他的人呢?这是一个譬喻。就是饶你的解门行门多高,你都不可能一方面要贪求世法,一方面成就佛法的功德,这是不可能的。
  
 这个“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这两个是一件事情,从蕅益大师的开示:天平,一头高,一头必低。但是这个下手处,你只有加强你的佛法的熏习,你才能够慢慢地厌离娑婆,只有你不断地加强正念。就像这个古德说这个树,这棵树它平常经常往西方的方向跑,你把它砍断了,它就是往西方倒下去。他那个内心的等流性,他不断地思惟娑婆的苦,思惟极乐世界的乐,数数地熏习,数数地发愿,他那棵树就是往西方倒。这棵树平常往东边跑,你把它砍断它就往东边倒。它一定是选择东方,要么是西方,它不可能两个具足的,不可能的,是这个意思。那么这个是讲到厌离娑婆、欣求极乐。
   
这一科它是以烦恼障来简别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下一段就微细了,以所知障,就是一个知见的问题。前面是一个烦恼的障碍,有些人他没有办法厌离娑婆、欣求极乐,是他有烦恼有障碍。
   
那么这个第二段是讲知见有障碍,使令他不能厌离娑婆欣求极乐。我们看论文,大家请合掌。
   
(二)吾人现前一念心性,过去无始,未来无终,现在无际;觅之了不可得,而不可谓无,应用千变万化,而不可谓有;三世诸佛,一切众生,从无二体;十方虚空,刹尘差别,皆吾心所现之相分耳!是故四种净土,皆不在心外,乃名唯心;谓极乐不即唯心,则西方岂在心外,而吾心岂局东方者哉!

人谓诸有为法,皆如梦幻。不知心性,不可唤作有为,不可唤作无为;因迷故即无为成有为,有三界轮回因果,喻如梦幻泡影露电;若返迷归悟,则又即有为成无为,如梦得醒,幻复本,泡归水,影归质,露不异湿性,电不异常光。今念佛求生净土,正返迷归悟,至圆至顿,概以梦幻扫之,可乎哉?今人于梦幻妻子家缘,不能当下割舍;梦幻功名富贵,不能当下远离;梦幻苦乐寒暑,不能当下觑破;乃至梦幻诗文机锋转语,不能当下唾弃;独于梦幻西方,则不求生,亦大惑矣!

夫依对待而论,娑婆活计,添梦者也,求生净土,醒梦者也,不可不求生也!依绝待而论,惑业感于三界,恶梦也,念佛生于净土,好梦也,亦不可不求生也!惑者又曰,当下即是净土,何必西方?问曰,当下即饱暖,何必吃饭穿衣?当下即富贵,何必货殖科甲?当下是学问,何必读书?当下是帝京,何必北上?既世间法,毫不可废,何独于出世法而废之?苟深思此理,净土之生,万牛莫挽矣!天如大祖师云,悟后不愿往生,敢保老兄未悟!释迦复起,不易斯言![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二之四法语四
示谢在之]
   
好,我们把这段文分成三段。那么这段文就是蕅益大师破除有些人对唯心净土跟西方净土之间的一些知见上的障碍,使令他不能真实地厌离娑婆欣求极乐。
   
那么第一段是先说明实相的妙理。吾人现前一念心性。这个诸法实相,蕅益大师他以天台的思想,他就是以一念心性为出发点,当然这个是讲本来面目,那么这当中有三段。
   
第一个从时空上来观察:过去无始,未来无终,现在无际。就是我们一念明了的心思,它是没有开始的,就是什么时候开始有明了性?没有开始。未来无终,我们一念心虽然刹那刹那生灭,但是它可又是相续,它没有停止的一天,它是一个无量无边的生命。第三个、现在无际,就是现前的这一念的当下这一念心思,它也是没有边际的。这个没有边际的意思是说,是讲本来面目,我们一念的心识从时空观察是竖穷三际、横遍十方。

但是我们说,我这一念心有边际,我现在眼睛能够看到的地方有限,耳朵听到的声音也是有限,我能够见闻觉知都是有限。佛法说,这不是本来面目,这是你的妄想,你活在你的妄想当中。现在是讲本来面目是这样子的,本来的面目是这样子的。我们现在这付德行不是本来面目,就是有这个遍际执,有这个业力,有业力的因缘,它显现了很多很多的山河大地,这个是由遍际执所构成的。现在是说这个本来面目,过去无始、未来无终、现在无际,清净本然、周遍法界,这个是本来面目。这是从时空上来观察。
   
再看空有一对观察:觅之了不可得,而不可谓无,应用千变万化,而不可谓有。我们这一念心要观察它的一个真实的体性,就是说我们心中有一个我,这个小时候的我跟长大的我是一样的,今生的我跟来生的我也是一样的。这个自我的体性是觅之了不可得,是我们自己捏造出来的,那虽然自性不可得,但是不能够说完全断灭,所以佛法说叫自性空,自性是空的。这是讲自性空。
   
应用千变万化,而不可谓有。我们要经常静坐的人,会发觉我们这一念心是千变万化的,是的,这句话是非常正确的。有时候起善,突然间起恶念,有时候落入无计,它就是不断地变化,那么当然这个变化有各式各样的作用,但是也不能够说真实有,只能够说是因缘有,某一个因缘它出现了某一个相貌,下一个刹那的因缘又出现了一个相貌,它不能说是自性有,叫因缘有。那么这个是它的一个本来面目,就是自性空、因缘有。
   
再看体用一对:三世诸佛,一切众生,从无二体;十方虚空,刹尘差别,皆吾心所现之相分耳!那么从体性上观察呢,三世诸佛跟一切众生是无差别的,这个前面说过了,从体性是心佛众生三无差别。那么从作用上来说呢,十方虚空的各式各样的染净的国土呢,是随顺我们一念心性的业力而有差别的相貌。这个是一个体、一个用的差别。
   
这是蕅益大师要讲唯心净土,先把心性的相貌讲出来,最后再把它会归到唯心净土:是故四种净土,皆不在心外,乃名唯心;谓极乐不即唯心,则西方岂在心外,而吾心岂局东方者哉!所以说呢,这个四种净土,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净土,都不在我们一念心性之外,才叫做唯心净土。如果说极乐世界不在我们心中之内,那么“西方岂在心外,吾心岂局东方者哉!”

这个意思就是说,我们讲诸法实相应该从两部分来观察,就是摄用归体的时候我们说万法唯识一心,这是可以的,无量无边的法会归到我一念的心性,可以的。但是呢,在《楞严经》它也强调一个观点,你讲万法唯心,你又要讲唯心万法,你一念的心性随顺染净的因缘它会变现染净的果报。所以《楞严经》讲了万法唯心的思想以后,它又讲了这个六道的差别。

佛陀又说,虽然万法唯心,但是也是唯心万法,也实际上有地狱的存在、有饿鬼道的存在、有畜牲道的存在,它都有一定的方所。所以说我们在理性上说是万法唯心,但是在事相上,也应该知道唯心会显现万法。就是由于有清净弥陀的心性也的确有一个极乐世界存在,由于有染污的心性有地狱的存在,这无量无边的这个国土都是的确存在的。所以这个唯心净土应该是两方面观察,是这个意思。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到这个地方有没有问题?我们先停一下。

问:请问世情跟活计的差别?
   
答:世情是一种情执,这个活计是偏重在欲望,欲望是比较粗。执,情执。有些人对物质享受没什么欲望,但是他世间的感情重。情执跟欲望还不完全一样,一个是对物质的欲望,一个是世间的感情。我们讲情跟欲,欲应该是比较粗了,这个情执是比较轻,但是情执比较不容易对治。我们出家人刚开始放弃了世间五欲来到山中,我们要放弃世间的欲是容易的,但是这个情执就不容易了,这是非常不容易的,这感情的东西它无形无相的,不容易的。

犹其你要闭关,你就会发觉,这个情执的现前,它一次一次的现前。我是听说,结过婚的人,有过家庭的人,他这个情执要断会比较困难,有这么一说。当然我们平常心很粗,也感觉不出,但是你一开始专注修行的时候,心一寂静下来的时候,你就看到你内心当中有很多很多的问题。

有些人他欲望重,有些人他情执重,你就会发觉,然后你就会知道,原来生死的根本就在这个地方。那当然佛法本身对这个是有对治力,但是问题是有些人佛法他没有熏习进去。说唉呀,你学习佛法很久了,你都没有进步。

这其实怎么回事呢?其实我们都没有真正地修学佛法,很少人修学佛法,不是打妄想就是睡觉,你哪有修学佛法呢?就是你真正地有在寂静处去体验佛法,把文字的佛法消化成你心中的正念力,那才算数的。所以蕅益大师在这个地方他特别划出了一个标准,佛法是的确能够对治我们心中的烦恼,问题是我们没有真正地去消化佛法,但是佛法真正是有对治力,这个要的确能够治病,但是我们有些人没有真正吃药,是这个意思。

问:这个世情跟活计如果用见思惑来讲的话,有什么区别?
   
答:这两个都是属于思惑所收摄的,这个知见是对有见空见的执着,这个都是属于思惑,都是属于烦恼,只是粗细的差别。

问:那后面这一篇呢?
   
答:后面这一篇是知见问题。这个地方先发明心性的道理,一念心性它能够缘起万法,但是万法也会归到一念心性。这是讲出一个总标,那么

后面呢再个别地说明唯心净土的真实义。这一段的话就是破除知见的执着。
   我们先休息十分钟。
   
   第二十四卷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七十九面。那么在第一段呢蕅益大师先讲到这个诸法实相的妙理,说从我们现前一念心性来观察诸法实相有两个角度,第一个角度呢就是当我们摄用归体的时候,所谓万法唯识一心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会发觉三世诸佛,一切众生,从无二体。就是从清净的本相来观察是一切相不可得、杂染相也不可得、清净相也不可得、扰动相也不可得、寂静相也不可得、不可得也不可得,那是一个绝待圆融、不可思议的境界,离一切相的境界,这是从摄用归体的角度来观察。

那当我们依体起用的时候,现前一念心性它会随顺杀盗淫妄的因缘显出苦恼的三恶道的境界,它也会随顺五戒十善的因缘现出人天的可乐果报,它也会依止信愿持名的因缘现出极乐世界种种的功德庄严。这个就是依体起用,十方虚空,尘刹差别,皆吾性所现之相貌。就是我们在破执之前,先说明诸法实相的道理是这个道理。好,这个道理懂了以后我们就能够破执。
   
破执之前蕅益大师先把众生的执着先标出来:有人说了,人谓诸有为法,皆如梦幻。这种人多数是修般若法门的,中观的学者,或者是小乘的学者。中观的学者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那么一切有为法没有价值的,梦幻泡影,干嘛要求生净土呢?极乐世界也是梦幻泡影。那么以这样子来问难求生净土的学者。
   
那么蕅益大师看他怎样回答:不知心性,不可唤作有为,不可唤作无为。我们现前一念心性从体性来说,它不是一个有为的生灭相,它也不是一个无为的寂静相,从体性来说,它是离一切相。那么从作用说呢,因为迷悟的不同,因迷故即无为而成有为,三界的轮回生死,一念的妄想,它会变现各式各样的生死流转,就像做梦一样。

在梦中,你的确有各式各样的感受,有痛苦的感受、快乐的感受,但那是一念的梦幻心所变现的,如梦、幻、泡、影、露、电。这是因为迷的关系,妄想的关系,变现的生死果报。假设我们是这个作用上是随顺于返迷归悟,一念的智慧的相应,这个时候就是即有为成无为,就是变成一种寂静的涅槃相再现,如梦得醒,如幻相成为本质,泡沫变成水,影相变成本质,露水不易湿性,闪电不易常光等等。
   
今念佛求生净土,正返迷归悟,至圆至顿,概以梦幻扫之,可乎哉?那么这个地方蕅益大师先说明,就是从作用上来说呢,我们一心有两个作用,一个是迷的作用,三界的生死轮回,一念迷生死浩然;第二个作用是随顺于觉悟的作用,那么即有为而成无为,一念的悟轮回顿息,一心当中有流转门还灭门,先把这个表出来,第二个再正式破执。
   
再看第二段:今人于梦幻妻子家缘,不能当下割舍;梦幻功名富贵,不能当下远离;梦幻苦乐寒暑,不能当下觑破;乃至梦幻诗文机锋转语,不能当下唾弃;独于梦幻西方,则不求生,亦大惑也!当然这个缘起有两个,就是我们一般人对于杂染的缘起,流转生死的、随顺于痛苦的缘起,比如说呢,妻子家缘、功名富贵、苦乐寒暑乃至于这种机锋转语,这个禅宗的机锋转语,我们都不能够放下,但是我们却独独对于西方极乐世界这种清净的缘起加于否定而不求生,这件事情是错误的
   
为什么错误呢,蕅益大师讲出两个理由:夫依对待而论,娑婆活计,添梦者也,求生净土,醒梦者也,不可不求生也!依绝待而论,惑业感于三界,恶梦也,念佛生于净土,好梦也,亦不可不求生也!那么这个时候蕅益大师就着往生净土这个因缘来说,他提出两个不同的说法,第一个,从离苦得乐的角度,我们先讲绝待而论。我们在决择一个生命的缘起,当然圣人的心跟凡夫的心不同。圣人的心是无所得,痛苦跟快乐对他来说是无差别的,但是我们一个有所得的凡夫,这个痛苦跟快乐对我们是影响很大。

所以第一个我们先简别,娑婆世界跟极乐世界,从苦乐这方面来简别。说是“惑业感于三界,恶梦也,念佛生于净土,好梦也。”就是同样是梦幻泡影,但是这个感受有痛苦跟快乐的差别。这个苦谛,前面蕅益大师也讲很多,流转生死迟早会遇到三恶道的苦,刀山油锅的苦,就算你到人天去你也要尝到无常败坏之苦。这个经典上说,诸天的天人,他临命终之前他就知道他要死亡,那么那个时候的痛苦比一般的人世间的苦恼还痛苦。

他说一个人他本身没有什么快乐的感受,他那个反正痛苦也是痛苦惯了,他也没什么差别。一个人长时间在诸天快乐,他知道他要坠落的时候,就像一个人从高楼上掉下来的感觉一样,他有这个神通,内心的恐怖不安、忧怖那是非常厉害的,所以诸天还有无常败坏之苦。所以基本上,三界是一场恶梦,从本质上来说是没有价值。那么念佛生于净土是一个好梦,虽然它是梦,但是它是一个甜蜜的梦。
   
这个甜蜜的梦,台中李炳南老居士他根据经论列出了四点,我们把它作一个说明。
   
说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第一点,身相妙好、神通自在。说你如果愿意到极乐世界得果报,他那个正报的身心,身相妙好,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放大光明。我们大家都知道,身相的庄严在弘扬佛法、摄受众生有很大的作用。所以龙树菩萨在《智度论》上说,佛陀为什么要百劫修相好,因为要摄受众生。众生看到你庄严相好,他容易对于生恭敬心,生起信心。所以你以极乐世界的果报体来弘扬佛法,占了很大的便宜,跟你用娑婆世界那种丑陋的身相不一样。第一个,身相妙好。其次呢,神通自在。

极乐世界的果报体它有五种神通。《阿弥陀经》说极乐世界的人民,清晨起来的时候,他拿着极乐世界的曼陀罗花供养他方十万亿佛。那么当然供养佛陀是修福报,但是你见到佛陀你一定能够亲近十方诸佛、学习无量法门。所以这个神足通还很重要。你这个要广学无量法门、亲近十方诸佛,你没有神足通你根本没有办法到达。

当然这个他心通也很重要,他心通,你观察众生的根基也是很重要。宿命通也很重要,这个在经论上说,我们一个有宿命通的人,他容易精进。就是你有宿命通,你知道你过去在地狱里受的苦,你不敢懈怠,你这个出离三界的心会强烈一点。所以说神通自在,不管就着上求佛道,也不管就着下化众生,都是非常重要的,提供你一个很重要的因缘。所以极乐世界的果报体,身相妙好、神通自在,他是随顺于上求佛道、下化众生。
   
第二个,无量众宝,奇丽庄严。前面的是讲正报,这里讲依报。这个依报的宫殿楼阁是无量无边的众宝,奇丽庄严。极乐世界的宝物庄严它是一个互含互摄的。就是说极乐世界的宝物,它不但是有色彩的光明,它还有香气,它的味道还特别的好。色声香味触,你去接触它的时候,极乐世界的宝物是柔软的。最重要的是,极乐世界的宝物能够演说无量的法门,闻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这个依报环境也特别的庄严,不像我们娑婆世界的依报环境,我们看到以后使令我们感到失望跟沮丧,这又不一样。
   
第三个,饮食自在,应念而至。那么前面的依正二报,就是当然我们一个生死凡夫到极乐世界他有这个习气,他还想吃饭。怎么办呢?饮食自在,随念而至。就是我们内心当中欢喜什么样的饮食,无量无边的饮食,应念而至,随顺我们的心念马上现前,吃完以后呢又自动消失掉,它有这个饮食自在的境界。
   
第四个,见佛闻法,道业增长,这个最重要。在我们一个资粮位的菩萨,要能够亲近佛陀,这件事情是太重要了。当然我们现在末法时代,亲近佛像,亲近佛像也是很好的,礼拜佛像增长福报。但是你要是能够实际地去亲近一个有明了心性的佛陀,那境界就不可思议了。能够见佛闻法那也不可思议,要佛陀亲自为你说法,那佛陀是一个调御丈夫,佛陀能够善调一切众生的病,那当然是我们自己在超越烦恼方面那当然有很大的加持力了。这是第四个,见佛闻法,道业增长,这是四个。
   
所以我们知道,极乐世界它是梦幻泡影,但是它可是一个甜美的梦,相对极乐世界是一场恶梦又不同了,这个因缘又不同,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我们加以简别就是说,依对待而论。“娑婆活计,添梦者也,求生净土醒梦者也,不可不求生也。”那么假设我们今天我们不选择求生净土,我们选择继续在三界流转,不求生净土,这当中这个梦,它容易添梦。这个佛法讲等流性,说这个烦恼的种子它容易起现行,现行它又熏习另一层次的烦恼。说我们过去在三界当中跟很多的人结了恶因缘,也跟很多人结了善因缘。那么这种境界,我们得到人身以后,我们跟过去的冤家和亲属接触的时候,还会继续地起贪嗔烦恼。

所以这个三界的流转,它这个果报体本身是杂染的因地所构成的,它很容易引生你的烦恼。所以佛陀说“七佛出世,犹为蚁子,八万大劫,尚为鸽身。”就是说做蚂蚁,七佛出世还在做蚂蚁,它越做越糊涂,它内心当中的那个执取,唉呀,反正我就是一只蚂蚁,放轻松,我的工作就是从这个地方搬到那个地方,再把这个东西再搬回去,这个工作就做完了。

那只蚂蚁做久了以后心性卑劣,从出生到出来得到人身的时候,他还有等流性。所以在三界流转当中呢,基本上它是不随顺圣道,基本上是障道的,障道的多。所以古德说,一个人今生的修学佛法,来生要进步的,百千万人当中找不到一个,大部分都退步的,退转的。所以说你今生的境界是这样子,你能够内心当中把《法华经》背下来,能够思惟甚深的法义,你下辈子来能够保存这种功力的,百千万人当中找不一个,大部分都退转了。死亡它障碍你圣道的相续,这是一个大的问题,添梦者也。那么求生净土者,醒梦者也,虽然它同样是梦,但是这个梦呢,它有这个醒梦的功能,它有让你觉悟的因缘。
   
那么这个醒梦的因缘,智者大师他提出了五点,我们也说明一下。说极乐世界为什么能够不退转呢,这个菩提心能不退转呢?第一个,弥陀大悲愿力摄持,故不退转。你到极乐世界,整个极乐世界的果报体有弥陀的大悲愿力的摄持,因为极乐世界它本身就是弥陀的大悲愿力所成就的,所以有弥陀大悲愿力。

佛的力量摄持你,那就不可思议了。第二个,佛光常照,菩提心增长,故不退转。佛陀的光明,阿弥陀佛的光明是“彼佛光明”它能够“照十方国无所障碍”。阿弥陀佛有这个光明的照射,他能够不退转。这个前面的弥陀的愿力是摄持我们一念心,这个佛陀的光明是照射我们的色身,这两个都能够使令我们不退转,这个佛力不可思议。第二个,水、鸟、宝树悉演妙法,增其正念,故不退转,这是讲法力不可思议。

这个极乐世界有这个水、鸟,水啊,八功德水,各式各样的鸟,宝树。悉演妙法,增其正念,就是我们在极乐世界欣赏风景之余,那个甚妙的风景能够演说无量无边的法门,使令我们“闻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自然地忆念三宝。蕅益大师在前面讲止观的时候,结劝的时候,勉强力行,功不虚弃。娑婆世界的修行是勉强力行,不能念要他念、不能专要他专,修行他是强迫的。我今天不想拜八十八佛,不行,强迫自己去拜,拜了几十拜以后他欢喜了,他相应了。但是刚开始呢,他是勉强力行,因为烦恼它会抗拒这个清净的圣道力量,你内心的烦恼对这个净法是排斥的。

但是极乐世界呢,阿弥陀佛的善巧,他能够把这种快乐的资具摄持在圣道当中,使令你见闻觉知的时候就把圣道的力量把它给吸收进去了,这是法力不可思议。第四个,纯诸菩萨以为道友,外无魔邪故不退。那么“纯诸菩萨以为道友”就是说极乐世界它没有恶因缘,当然最主要是极乐世界它没有女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没有这种魔邪的诱惑干扰,也没有魔王。在小止观上说,我们这个修习禅定哪,当然你平常是散散乱乱了,魔王对你是没有兴趣,你要从散乱心到未到第定,那魔王一定会来找你。那魔王的境界也是不可思议,小中变大、大中变小,他的神通、他的福报力也不可思议,他障到你的时候,你也是很难过关的。

那么极乐世界的境界里面,它没有这种魔眷属的干扰。纯诸菩萨以为道友,你跟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在一起,拜八十八佛,这件事情非常殊胜。五,寿命永劫,与佛齐等,故不退。这个也是很重要。就是你能够得到这个果报体,你能够使用很久。这个娑婆世界得到人身,你从二十岁开始觉悟、修学佛法,到八十岁、六十岁,刚好功夫最得力的时候死掉了,死掉了以后下辈子到天上去享受了,忘掉了,经过很久才继续修学佛法。

那极乐世界的果报体呢,寿命永劫,“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祗劫”。那你修学佛法成佛的因缘只要三大阿僧祗劫,所以你再怎么懈怡,你有足够的时间成就等觉菩萨。就是这个寿命长,他不用受到这个死亡的干扰,这也是一个不退转的因缘。我过去曾经跟几个藏传佛教的法师讨论过一件这个转世的问题。有的法师到西藏去,他说,西藏当然他是求转世了,他说在转世当中他有一点疑惑,就是说有些这个转世他前世那个资粮、福德、智慧乃至于在止观的证量都是不可思议的,但是他也是经过认证的,大善知识的认证,他今生转世的时候很平常。很多啊,很多大修行人他转世了以后,他就很平常。

这个隔阴之迷也是力量很大,这个死魔它也容易去障碍你前生的明了性。所以蕅益大师他说“惑业求断犹胚器,经雨则化尽前功。”我们这些资粮位的菩萨在烦恼当中要提起一份的戒定慧可不容易,点点滴滴、戒慎恐惧、不敢放逸,在佛法当中熏习,但是呢,这样的力量就像一个胚器,就是还没有用火烧的那个泥土,下一场雨以后又恢复成泥土的相貌,前功尽弃。这一场雨就是死亡,死亡到来的时候把你今生的戒定慧栽培全部破坏了。当然破坏的是你的现行,种子是在的。所以这个地方,寿命长远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极乐世界者,醒梦者也”,它提供你一个随顺于佛道的因缘。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这个事情它是这样,这个地方蕅益大师他从因缘观来破除主要是中观的学者。这个中观的学者修空观跟唯识与天台宗修空观是有点不一样。中观的学者修空观,他是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中观的学者是这样讲。说只要假借因缘所生的法,这些都是应该空掉的,因为它的自性都是毕竟空,不管这个是杂染的因缘、清净的因缘。但是这样子的人要相信净土就会比较困难一点,所以中观的学者相信净土的比较少,那唯识跟天台宗修空观是说“遍际本空,依它如幻”,说是“空”是破你的遍际执,你心中名言所安立的这些执着、这个应该空掉,但是依它起的“如梦如幻”应该要肯定的。

“依它如幻” 就是,这个生命当中有杂染的因缘、有清净的因缘,你还得要决择,这一部分是不能空掉的。所以说唯识修空它是说,我们上学期在《唯识三十颂》讲过,唯识修无分别智是观“遍际本空,依它如幻”,就是如幻有、不能空。这件事情该怎么做,什么因缘是随顺于生死、什么因缘是随顺于涅槃的这一部分是如梦如幻的,要保存下来,但是空掉是你名言所安立的一切法,你自己的虚妄分别这一部分要空掉。所以我们修净土这一部分要注意。中观的空是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唯识学的空是名言所安立的一切法是毕竟空,但是依它起的法要保存下来,有所否定,有所肯定,所以唯识的意思就是这个意思。说“依对待而论,娑婆活计,添梦者也,求生净土,醒梦者也,不可不求生也。”所以依他起有转凡成圣的功能,这是第一个。

“依绝待而论,惑业感于三界,恶梦也,念佛生于净土,好梦也,亦不可不求生也!”依着离苦得乐的因缘来说,这件事情也不能空掉。空掉的是我们对诸法的遍际执而已。所以这一点蕅益大师对于偏空的学者,他提醒他们,虽然是梦幻泡影,但是这个梦幻泡影还有一些差别,有苦乐的差别,有这个凡圣的差别,这点我们还得要做一个决择,这是第一点。
   
再看第二点:惑者又曰,当下即是净土,何必西方?前面的执取大部分都是偏空的而说的,把一切梦幻泡影都扫掉,这个思想“当下就是净土,何必西方”多数是修天台圆顿止观的。天台宗讲修假观啊,一念的心性具足三千性相、百界千如,我内心本身具足功德,那么心净国土净,何必到西方去呢?我内心本来具足的。蕅益大师他破斥这个思想。问曰:当下即饱暖,何必吃饭穿衣?你当下就富贵,你为什么还要做各种买卖呢?当下就是学问,你一念心本来具足无量无边的学问,你为什么还要读书呢?当下就是北京,你为什么还要北上呢?那么世间法都不可以废除,对于出世间法的这种清净的功德庄严怎么能够废除呢?
   
这个地方我们解释一下,当下就是净土,智者大师讲“一念具足三千”,他的意思是讲“理具事造,两重三千,同居一念”。智者大师讲理具,可是他也强调事造:修德有功,性德方显。所以说呢,从理性上来说当下即是净土,但是你还得托彼名号才可以显我自性。你不能只讲理具法界,不讲事造法界。因为智者大师讲一念三千的时候,他已经跟你讲清楚了:理具事造,两重三千,同居一念。就是你本身有性具,但是你还得要去事修才能够显现。不能够说当下是净土,当下是具足了净土的因,但是你还得要靠事造的念佛、事造的信愿、持名,才能够出现极乐世界。所以这一点是蕅祖破这个圆顿止观的执理废事,前面是讲偏空,这个讲执理废事。
   
那么最后一段结劝:苟深思此理,净土之生,万牛莫挽矣!天如大祖师云,悟后不愿往生,敢保老兄未悟!释迦复起,不易斯言!那么我们能够真正明白到“遍际本空,依他如幻”这样的实相妙理,那极乐世界它是好梦者也、醒梦者也,我们对于来生生命的决择、对于净土的往生受生是万牛莫挽的。那么以下引证天如大祖师,这个是禅宗的大祖师,他说,一个真正开悟的人开悟了以后,他不想求生净土,这个人恐怕没有真的开悟。这个开悟当然指的是明心见性。

这个古代的公案说,大修行人还落因果也无?这个大修行人,明白空性的人,他一定是不昧因果的。空性本身所破的是遍际执,不能够破依他起,他还是对于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什么事情该取、什么事情该舍,他还是清楚分明的。应该是这样子才叫开悟。如果你那个空性现前的时候,把一切法都扫除了,这样的空恐怕是一个小乘的空观,一个不圆满的空观,甚至是一个偏空的思想,换句话说你没有真正地明白大乘的空义。

你一定是没有真正地明白,因为大乘的空义它所破的是遍际执,它是肯定依他起的。“释迦复起,不易斯言。”这句话是蕅益大师的话,说天如祖师讲这句话,释迦牟尼佛再起来,他绝对是肯定这句话的。就是大修行人还落因果也无?是的,他落因果,但是他是不昧因果。不是不落因果,是不昧因果,是这个意思。这段是蕅益大师以诸法实相的正见来破除不想求生净土的这些所知障,前面是偏重在烦恼障,这地方是破所知障的。这个地方有没有问题?
   
我们看下一科,丁三、行。前面的信愿是一个慧行,智慧所成就的一个行门;这个地方是讲行行,一个念力:执持名号,一心不乱。执持名号是念佛的一个下手处,那么一心不乱是一个目标。这个执持名号,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中有解释,什么叫执持名号呢?就是“念念忆佛名号”。念念,一句接一句相续地去忆念弥陀的名号,不要使令它中断,叫执持名号。那么一心不乱,这个一心,这个地方是讲止:纯一其心,专念弥陀。这个一心是讲止。这个不乱是不为烦恼所乱,这个是观,这是观的范围,这个就是有一点信愿的观行,简别“娑婆世界是恶梦者也,添梦者也,极乐世界是好梦者也,醒梦者也”,所以你不为烦恼所乱。所以观,不乱是观慧。那么这个一心不乱都是一个功德相貌,执持名号是下手的方便。
   
我们看第一段的论文,请合掌:
   
(一)念佛求生净土,乃一门圆摄百千法门,非举一废百也。但必一门深入,念佛为正行,余一切戒定慧等为助。正助合行,如顺风之舟,更加板索,疾到岸矣!念佛之法虽多,持名最为简便;持名之法亦多,记数尤为稳当。真操实履之士,岂求异愚夫愚妇哉。[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二之四示石友]
   
好,我们把这段论文作一个解释。第一段是一个总标:念佛求生净土,乃一门圆摄百千法门,非举一废百也。那么念佛是一个净土的因,是一个无上因,念念忆佛名号。那么干什么呢?我们不求神通,也不求人天福报,只求生净土,成就四种净土,这是无上的果。那么这种大乘的不共因果呢,这样的一个内涵是以“一门圆摄百千法门”,它是以一个信愿念佛的法门来收摄一切的无量无边的法门,不是说以一个法门来否定、来排斥其他的法门。
  
 这个念佛的法门在净土宗的传承也是有两个派系。善导大师的思想是讲专修,三业专修,身专门礼拜阿弥陀佛,口专门称赞阿弥陀佛,意业专门观想阿弥陀佛。那么他不参杂疑情,这当然也是好,三业专修,万修万人去。那么第二个传承就是蕅益大师所提倡的,当然这个蕅益大师的传承是来自于永明延寿大师,就是万善同归体,所强调的是发菩提心、积功累德、万善庄严净土,就是永明大师、蕅益大师这一系列的强调圆修。就是你修净土法门的人,你虽然念佛,你还得要发菩提心,读诵大乘经典解第一义谛、发菩提心,然后忏除罪障、积功累德。
   
这个地方是这样子的,当然如果我们如果说是针对一些老人家,时间不多了,你让他发菩提心的确有困难,我们也是可以劝他三业专修,也是可以。但是你能力许可的范围,你能够发菩提心、积功累德,这点也是非常重要。就是你要成就到净土去,你成就圆顿种性以后,弥陀一现前,马上讲圆顿法门,直接成就初地乃至于八地,有些人往生净土以后先证小果,先证初果。所以说呢,蕅益大师强调圆修也是很重要。不过这个另外有一个叫杂修,这个杂修跟圆修有什么差别呢?就是这个杂修他今天念大悲咒、明天念往生咒、后天念地藏王菩萨,今日张三、明日李四,他这个关键——信愿不决定,他这个心随他的这个生灭心而转。圆修,他虽然广修善法,但是他的目标始终是要求生净土的,他是以一门来圆摄百千法门,一个明确的目标来摄持无量无边的功德。所以这个研修跟杂修还不完全一样,在这个地方我们要简别出来。
   
那么饶你是圆修,但是要注意一点:但必一门深入,以念佛为正行,以一切戒定慧等为助行,这点也是很重要。因为这个事情是这样子的,因为净土法门它是一个他力加被的法门,所以在《弥陀经》里面曾经强调:“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有四段。这功德庄严呢,蕅益大师把它作一个说明说,从佛这一方面当然是弥陀的本愿所成,从众生的这一方面是众生的信愿持名、念念成就。换句话说呢,我们庄严净土绝对不是靠六波罗蜜。

啊,去西方净土很好,我靠布施的力量求生净土、靠持戒的力量、靠修止观的力量求生净土,不可以!因为这当中你一定要有佛力加被。所以说呢,虽然我们广修余行,但是在我们心目当中,一定要以弥陀的名号为根本法宝。不管你念得多、念得少,在你心目当中弥陀名号是你的根本归依处,他是帝网珠里面的中心点,那个最大的珠子;其他的戒定慧的法门,拜八十八佛,持大悲咒,是帝网珠旁边的那个眷属,那是一个陪衬的。你一定是以名号为根本法宝才可以的,才能够构成净土法门,因为它这个是一个他力加被的。假设我们没有仰仗佛力的加被,阿罗汉都没办法到净土去的。所以这个地方要注意,一定要有一个正、一个助的一个简别。
   
这以下讲出一个譬喻:正助合行,如顺风之舟,更加板索,疾到岸矣!我们有正行的信愿持名,夹带无量无边六波罗蜜的善法,就好象顺风之舟。顺风的舟,有佛力的加被,这个船开得很顺,又有这个木板往前滑,前面有绳索在前面拉,有福德智慧两种资粮的加持,那当然很快能够成就佛道,上品上生,一下子就花开见佛悟无生成就圆顿的法门,这个是一个正文。
  
 第三个结劝:念佛之法虽多,持名最为简便;持名之法亦多,记数尤为稳当,真操实履之士,岂求异愚夫愚妇哉?那么念佛有四种,就是观想念佛,观像念佛,实相念佛,持名念佛。但是持名是最为简便的。
  
 这个念佛法门在净土宗的传承,隋唐时代的慧远大师他是强调这个观想观像的,他是修观的,但是善导大师以后就强调持名。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末法时代的众生心思粗重,所以你要修观很困难,你要靠跟弥陀感应道交,靠修观的方式很困难。所以善导大师他提出三个理由,第一个呢,为什么强调持名呢,因为“无外杂缘得正念故”。因为你忆念名号,它容易得到正念,专注。第二个,“与佛本愿相应故”,就是随顺弥陀第十八愿。

善导大师很强调第十八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就是信愿持名、具足十念,十念必生。当然第十九愿那又不同,第十九愿:发菩提心,积功累德,然后至心回向净土,那是一个广大的菩萨行。不过善导大师的意思以十八愿来安立的持名,就是十念必生,这样子是随顺弥陀的第十八愿。第三,“不违教故,顺佛语故”。这样子呢不违背佛在《无量寿经》跟《阿弥陀经》的教法。因为《无量寿经》也是讲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那么《阿弥陀经》讲执持名号、一心不乱,都是以名号为所缘境,这个是最简便。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