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楞严经圆通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六

师子林沙门 惟则 会解

天台山沙门 传灯圆通疏

  ○(五观耳根悟道二初叙悟缘起四初值佛禀教)尔时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

  【解】温陵曰观音者观世言音圆悟圆应之号也。于音言观者以观智照之不以耳识闻之也。所师之佛亦名观音者因果相符古今一道也。达耳之谓闻。著心之谓思。治习之谓修。三者圆明是名三慧。孤山曰此与法华有殊。彼云一心称名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则音在他机也。此云由我观听十方圆明故观音名遍十方界则音属自行也。应知因中自行果上化他二义必备。两经所说各举一边耳。

吴兴曰准下文云由我不自观音以观观者令彼十方苦恼众生观其音声即得解脱。此亦同于法华释名之意也。但彼为流通本经故偏对他机。今为伸叙昔证故正约自行。教即世音。闻即耳根。皆所观之境也。思修皆能观之观也。然则观由境入境实遍通。而特取音闻者乃逗机之要也。

  【疏】长水释要云若约次序。此门应次那律。今最后说者凡有三义。一以圆通义广。正是此方便宜故备显修证之门广化仪之相也。二以庆说相继。意欲观音说后即便庆赞以表正赞观音旁兼余圣。若于那律次说若不庆赞不彰观境最优。若便庆赞后说诸圣应非。故留后说即庆赞正旁自然著矣。三来拣连环。观音说竟便来文殊料简。连绵相接事无断绝故也。

  ○(二依教修行)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

  ○(三行成入证二初略示)生灭既灭寂灭现前。

  【解】吴兴曰旧约三慧次第销之。今则不尔。节文为四。一亡前尘。即初于闻中至了然不生也。入流亡所者。流谓法性所谓音尘。入之与亡通乎观行相似之位也。所入法性体既常寂。是则前尘本自不动今亦无静故云二相了然不生也。二尽内根。即如是渐增闻所闻尽也。前尘易亡内根难尽。以由亡智有疏有亲故云渐增也。闻所闻尽谓能闻所闻之根亦复不生也。此乃举所显能也。

下觉所觉空及空所空灭例亦如之。三空观智。即尽闻不住觉所觉空也。上句遣前尽相。下句正空观智。觉谓觉照即智体也。四灭谛理。即空觉极圆空所空灭也。上句显重空之智。下正灭重空之理。问理本寂灭复何灭乎。答若谓寂灭此识犹生。但破其情非破其理。如智论云不破圣人心中所得涅槃。为未得者执成戏论是故须破。已上四节。若约三慧言之从初入流义必具足。不可亡所未有思修。苟执次第恐伤文理。生灭等结前理智根尘。生灭既灭即得初住分证寂灭现前。

  【疏】天台曰五释耳根圆通二。初明境之通别。此根所辩境相甚难。出则滥同声尘入则滥同耳识。正当别取不出不入以能闻者为所观境。盖一堕缘尘则为耳识并五意识。更揽尘斯忆前堕为意识非此圆通所观之境矣。二明观之盈缩。初宗佛旨释其所悟者。所师之佛亦名观音温陵所谓因果相符古今一道也。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者此言秉教之始入道法门也。闻思修三慧通为入道之要门。之与常途异者乃不落义路直下照明之圆修。盖彼佛教我已是闻思。故今三慧但就修辩温陵所谓达耳之谓闻著心之谓思治习之谓修。

三者圆明是名三慧是也。初于闻中入流亡所至寂灭现前一节正明三慧能践观智与夫浅深阶差。释此为二。初分文释义二约义判位。初又为二。初分次释。初于闻中入流亡所二句总标。所入既寂下八句别释。生灭下二句总结。总标初句中但标入门之始。入流亡所一句分正标圆通功用。此句义趣该深是故科为总标也。二别释中应依吴兴节文为四。一亡前尘即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也。所入即上所入之流。既寂言直循闻根入法性流至性觉妙明本觉明妙真阿练若寂灭道场正修行处名为既寂。所谓寂然不动也。此虽最初一步功夫要与下寂灭之灭妙理等方得名为因果名目相应也。动静二相即声尘。动则有声静则无声。交光开此为二种结相岂知法相哉。了然不生者义有浅深。浅而言之音声性动静闻中为有无无声号无闻非实闻无性。

是故初于闻中一能入流得循所常不随声尘以起分别名为了然不生。深而言之上根利智既得入流一入永入得深禅定忘我我所不见有欲界声尘等相名为了然不生。二尽内根即如是渐增闻所闻尽也。夫由尘发知因根有相二法为偶存一不可。前根因尘有虽已亡之。根苟不亡终非了手故须连根也尽。言如是渐增者。如是乃指上既寂之辞。盖寂有观解真似分极不同。今且论观解要用观智使先所得既寂之性渐渐增长广之大之。闻斯可尽故曰如是渐增闻所闻尽。谓能闻其所闻者亦尽也。三空观智即尽闻不住觉所觉空也。尽闻乃牒上内根已尽之相。不住正明宜空观智也。盖观智为能空根尘为所空。对病以设药病去而药宜亡。若病去犹服药则执药以成病。故能空观智亦须空之。要当将能觉其所觉之观智亦空方得名为病去药亡复还元气也。

四灭谛理即空觉极圆空所空灭也。空觉即上空观智之觉。此觉即所证谛理有分极不同。若未得极圆则重空之理未忘。要须此空亦空而极圆之理方得故曰空所空灭。此四节文初节重在既寂二字。次节重在渐增二字。三节重在不住二字。四节重在极圆二字。余皆释成助明而已。三总结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者。上总标中入流亡所一句已该下四节。谓初入闻根之流亡声尘之所。次入观智之流亡闻根之所。三入重空之流亡观智之所。四入寂灭之流亡谛理之所。此中总结亦然。初亡前尘则声尘灭而闻根生此但生灭非无生也。次尽内根则观智生而闻根灭此亦生灭非无生也。三空观智则重空生而观智灭此亦生灭非无生也。

四灭谛理者。谓上重空虽属谛理犹有微细生灭相在亦须灭之。如此粗细生灭既灭方得寂灭现前也。故前四卷约因缘自然四句遣去意在于此。二约义判位者。一往判之初亡前尘二尽内根当前文此根初解先得人空属圆教初信破见惑位。三空观智当前文空性圆明得法解脱属圆教七信破思惑位。四灭谛理当前文解脱法已俱空不生属圆教初住破无明位。故曰是名菩萨从三摩地入无生忍。再往言之准今结文而云生灭既灭。生相若灭应证无生法忍。而又云寂灭现前应证寂灭忍。今于二忍竟何所居。因以私意通之曰以五忍言之寂灭现前正当妙觉果位。今一往判入无生忍者以初住菩萨先破灭相烦恼故曰寂灭现前也。二略消名相者。夫言涉多门行逐言诠而莫究。理归至当观随理入而易明。窃原楞严一经文义虽多。究其旨归无非为阿难尊者殷勤启请楞严大定而设。但行因解进而解藉行成。解行相资方能证入果位。

故经有见道而后修道修道而后证果之序。虽有三分一以行门而为宗主。行虽二十五门又以观音所修法门以为宗主。是则入流亡所四字为一经之纲纽十轴之深脉。以开解言之则流之一字全收。以立行言之则入之一字通括。以证果言之则亡所二字都该。故得约二义而会通之。初见道分二修道分。见道分初当机首以三法为请。昔孤山法师曾约天台三止释之甚符佛旨。但此经所说三止所止三谛之境义虽有乎次第而文实联翩不分。若约圆觉经三法分之宛然有序。已如前文分释。今但约义会通而经有两翻酬答。初约不次而次以酬阿难。

最初总示。如常住真心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即耳根所观之境流之一字。别示中。如盲人瞩暗是心非眼以去。初则屈指飞光验见不动。终则见见之时见非是见。十科深示见性皆奢摩他体真止所止真谛之境。圆觉所谓悟净圆觉以净觉心取静为行。行者方其入流之时要当体此闻性。如见性之若不动若无迁乃至若见见非见。如是观之能亡前尘尽内根空观智灭谛理。是为体真而止取静为行止于真谛。肇公所谓触事而真体之即神是也。又如二种分别见妄去明阴入处界本如来藏。约四性分别推检。非因缘自然皆三摩方修随缘止止于俗谛之境。

圆觉所谓悟净圆觉以净觉心知觉心性及以根尘皆因幻化即起诸幻以除幻者。行者方其入流之时要当知觉耳性及以根尘皆因幻化即起诸幻以除幻者。如声尘中推检为是声来耳边耳往声处。又耳识为缘生耳识时应一一推检。此识为复因耳所生以耳为界。因声所生以声为界。又当如耳入中一一推检当知是闻非动静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如是推之能亡前尘尽内根空观智灭谛理。是为方便随缘而止即起诸幻以除幻者也。又如明七大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等,不变随缘随缘不变之旨,皆禅那息二边分别止所止中谛之境。

圆觉所谓悟净圆觉以净觉心不取幻化及诸静相了知身心皆为挂碍无知觉明不依诸碍永得超过碍无碍境受用世界及与身心相在尘域如器中锽声出于外。行者方其入流之时要当以净觉心不取幻化之俗边亦不取静相之真边。了知身心皆为挂碍等永得超过碍无碍二边之境。如一闻根闻周法界十方击鼓十处皆闻。妙德莹然遍周法界圆满十方宁有方所。诚所谓相在尘域如器中锽声出于外。能如是观亡前尘尽内根空观智灭谛理。是为息二边分别而止不取为行止于中道第一义谛也。

次约次而不次三谛以酬满慈清净本然云何忽生之问正明上不变随缘随缘不变之旨。最初总示真阿练若正修行处性觉妙明本觉明妙。亦今耳根所观之境流之一字。别示如我以不灭不生合如来藏十界俱非十界俱即十界俱离即离非是即非即。正圆融三止所观举一即三言三即一。是则流之一字圆具三谛与夫十界。然而特言流者乃约喻而显法也。盖言众生无始迷真而逐妄如从源而出流。今返妄以归真如从流以溯源。从源而出流则根为尘黏趣外奔逸而千流万派。入则脱黏内伏从流以溯源而一道坦然。须知性觉必明为源之本。妄为明觉为流之始。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因而三细因而六粗则六根之相具以为流之末。

今言入流则逆彼无始织妄业流返穷流根至不生灭。要而言之即前二种根本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智断元清净体即性觉必明者也。能生诸缘即今耳精为八识见分。若随声分别即能生诸缘遗本明以为妄明。若入流返闻即伏还元真不生灭性。返之不已因而亡前尘尽内根空观智灭谛理,生灭既灭寂灭现前。流之一字所包岂不广乎。二修道分。文旨无他不过明决定义。以前所见之道称性照了名为修道。如第一决定审观因地发心与果地觉为同为异。若于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灭无有是处。又云汝今欲令见闻觉知远契如来常乐我净。应当先择死生根本依不生灭圆湛性成以湛旋其虚妄灭生伏还元觉得元明觉为因地心。然后圆成果地修证果地觉。

如下阿难所举七种名目以问如来疑因性断灭与此有异。如来则命罗云尊者击钟验常以显闻性不灭。又以如人睡梦虽复颠倒而闻性不昏。即此所入流字中元常之性第二决定审详烦恼根本。此无始来发业润生谁作谁受则汝现前眼耳鼻舌及与身心六为贼媒自劫家宝。乃至见所结论结元指结心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亦即此流之一字。

盖依此耳根识精能生诸缘从源以出流。则为烦恼为生死。若依此耳根元明闻闻非闻从流以溯源。则为菩提为涅槃。故曰结解同所因圣凡无二路。即偈中所指真性有为无为缚脱俱遣亦究竟结归此流之一字。示拣择须精陀那微细识种子成瀑流真非真恐迷我常不敷演。亦指此流字。若不取无非幻非幻尚不生。正言上入之一字。故经中明此流字敷演极长。入之一字露布极少。如吾不见时若能转物见见之时觉缘非眚。四性惟检。不灭不生合如来藏汝但不随分别狂心若歇当于结心解即分散。但此数处而已。盖此圆理乃大定之本。行依解进其斯之谓欤。

三判教相者。论菩萨所修教极圆顿不须约他教而判。但入流之言其义亦通。如藏教须陀洹人名曰入流不入色声味触法。岂非入流亡所乎。又此入流名曰闻闻。而阿那律陀尊者旋见循元名为见见。见见闻闻俱是六根圆通而尊者但证四果。岂非义属通教乎。若有菩萨依此而修惟见但中不即二边。岂不义通别教乎。是则今之圆通义归圆教。必约圆理圆行而论。如其不然岂不迷□失义堕于但空但中者乎。是故今观应准前后因果文义而修方见的旨。前文明所观即圆融三谛。如次第中。不知意者但谓十翻显见性常住但空六凡情伪者以为真谛。须知此空十界俱空。如如来彰自观自证中所说一切俱非。不惟六凡皆空二乘亦空。不惟九界俱空而佛界亦空。以此而观方为圆通真谛之境。

又不知意者但谓阴入处界一一辩明非因缘自然惟建立六凡四科即如来藏性者以为俗谛。须知此俗十界俱即。不惟六凡俱即四圣亦即。以此而观方为圆通俗谛之境。又不知意者但谓七大明不变随缘随缘不变惟双非二边为中道无戏论法。须知此中十界虽复双非而亦双是。故曰离即离非是即非即。以此而观方为圆通中谛之境。盖十种法界无非性具。约离情伪非则俱非。约法法圆常即则俱即。约统御称王遮则俱遮照则俱照。惟其如此故菩萨称性修此圆通生灭既灭寂灭现前时忽然超越世出世间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六道众生同一悲仰。

自非修时十界俱非焉能果上超越世出世间。自非修时一切俱即焉能果上上合诸佛下合众生。又同慈力故令我身成三十二应入诸国土而十界之身俱现。同悲仰故令诸众生于我身心获十四种无畏功德。乃至善获四大思议。皆由名字解一性圆具观行时一性通照。故得果上一时圆证。其不然者安得称为无作妙力自在成就乎。四会归圆顿者。如上所明可谓至圆至顿。何必又赘之以会归。第圆顿义宽举翮或争长于独运。精要理一操舟方擅艺于单提。故当再立二义以表扬。更搜重玄而引发。

初约四句料简。二明直指精要。四句料简者。二十五门中诸大菩萨所修法门圆顿相齐。惟被此方初机入道有迟速不同故用四句以料简之。初是圆顿非被机。如依七大入道并普贤等诸大菩萨是也。二是被机非圆顿。如前判教中有依耳门虽入流亡所但证偏真但中者有之三非被机非圆顿者。如诸小乘罗汉所修法门是也。四是被机是圆顿。即观音所修耳门三昧是也。又有一种法门是圆顿亦被机即眼根圆通。

经以十科极所称[改-己+易]。见大最所赞许。即文殊奉来简选亦先自许可而云见性虽洞然。及其斥辞但云四维亏一半云何获圆通。若取前经少加扶植。则以此见周圆遍娑婆国者而圆之。汝岂挽见齐于日面穿为小窦宁无续迹者而通之。屈指飞光验见不动观河之见童耄无迁者而常之。是则见性法门但输闻性初心入门一著工夫。其或有登欲界未到地定而身心床座忽然俱空则相与颉顽恐未肯以先后让。因得以观音所陈悟门准例见见。为那律尊者以陈其辞曰初于见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明暗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见所见尽。尽见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

若当时以此白之于普门法王亦谅垂肯首。引臂而与之俱进也。二直指精要者。夫诸佛如来为一大事因缘故出兴于世。所谓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以证三德秘藏。故涅槃经云安置诸子秘密藏中我亦不久自入其中。故知自利利人无非为一秘藏。详夫此经言说虽多。究竟指归无非为此一事。故首卷开示阿难。即云则汝法身同于断灭其谁修证无生法忍。故一经所说圆理无非发挥当人法身边事。但此法身随义立名不同。自其不生不灭者言之则谓之常住真心性净明体。自其本无烦恼生死者言之则谓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自其无虚妄相者言之则谓之清净实相。自其体具万法性无污染者言之则谓之本如来藏妙真如性。自其不变随缘随缘不变者言之则谓之中道了义无戏论法。

故阿难尊者闻此妙理随闻获证而云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祇获法身。言获法身者但信解此心本来常住昭昭乎心目之间便谓之获。不必高推圣境约深位判。其或不然则楞严大定初心绝分矣。但此法身非直法身一必具三。虽然具三而是性中三谓之三谛。故朿此三谛但属法身。若依此而修属修中三谓之三止。束此三止谓之般若。破惑证理属果中三谓之三德。束此三德但属解脱。故阿难赞佛云妙湛总持不动尊。妙湛赞般若德。总持赞解脱德。不动赞法身德。而此三法在因果迷悟立名虽有不同。其体恒常不变不异。故此三法在迷谓之三谛。在因谓之三止。在果谓之三德。

今摄牒指归以判圆通法门约横竖二论。竖而言之则流之一字当法身德。入之一字当般若德。亡所二字属解脱德。盖流即耳根闻性真常故属法身。能照乎此即属般若不为声尘之所系缚即属解脱。此总标三德也。下别释有四节。节节皆可论之。如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既寂即法身。能入即般若。动静不生即解脱。如是渐增闻所闻尽。所照寂理渐增即法身。能照观智渐增即般若。闻所闻尽即解脱。尽闻不住觉所觉空。尽闻分理即法身。不住即般若。觉所觉空即解脱。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空觉即法身。极圆即般若。空所空灭即解脱。

若寂灭现前则圆证此之三德。只一三德秘藏随修位浅深立名虽曰五三非世数十五也。若横而言之。流则有三。以闻性廓然荡无一物清净离染如百千澄清大海波恬浪静谓之妙湛。即真谛理当般若德。以闻性圆融一即一切可以闻见闻尝可以闻知闻嗅如一室千灯举一全收谓之总持。即俗谛理当解脱德。以闻性凝常周遍寂灭永得超越碍无碍境如器中锽声出于外谓之不动。即中谛理当法身德。此为法身中三。

圆融照了乎此以成三止此为般若中三。境观相合智理相冥能破三惑能成三德此为解脱中三。虽有三三秪是一三。然九亦不多三亦不少。性具之法法尔如斯。五卷中偈赞是名妙莲华金刚王宝觉如幻三摩提弹指超无学。下文殊偈云我承佛威力宣说金刚王如幻不思议佛母真三昧。皆赞此三法也法门精要其妙若此闻者见者可不崇诸。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二广显二初超九法界)忽然超越世出世间。

  ○(二获二殊胜)十方圆明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

  【解】吴兴曰上云慈力者。慈既与乐必能拔苦应以力字兼于悲义也。下云悲仰者。悲谓悲苦仰谓仰乐。此非属应盖言其机也。是故厌患苦道则以悲为机。欣慕乐果则以仰为感。菩萨所证圆通之理遍在众生悲仰之中故曰与也同也。当知众生由悲故能感拔苦之力。菩萨由慈故能应仰乐之机。感应常冥。与拔常显。若晓斯旨则下文三十二应乃至四不思议无忘其本乎。

  【疏】天台曰忽然超越世出世间。超即离也。离为合之对。离则破其情合则契其理。情无不尽故文殊起佛见而遭贬于铁围。理无不彰故观音以理毒现面然而启教。然则微离而莫能合微合而莫能离。离合同时特言不顿彰尔。第超越世出世间则十界情执俱离。而上合下合岂乏乎三圣。良以菩萨法界既为能合故置已而不言。若声闻如獐之独跳曾是后群之不顾。缘觉如鹿之恋众徒为於邑而兴悲。

此二兽者且自救之不暇又何慈力之有哉。至于住果不前既无乐之可仰。樊笼早出亦无苦之可悲。不言与合盖可知也。下明由证起用盖有是体而后有是用。如前行成入证中获二殊胜。上合同一慈力。慈能与乐。三十二应身无非与乐事也。下合同一悲仰。悲能拔苦。十四无畏四不思议无非拔苦事也。第苦之与乐势不同居。故与乐必拔苦拔苦必与乐。又从类聚故与拔异明。义不乖张必悲仰同辙。

  ○(四由证起用三初三十二应二初总明由证起用)世尊由我供养观音如来蒙彼如来授我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与佛如来同慈力故令我身成三十二应入诸国土。

  【解】槜李曰幻喻三慧体不可得。金刚喻摧坚之能也。温陵曰三十二应者现十法界身圆应群机也。开之有三十二。合惟四圣六凡摄尽群类。

  【疏】天台曰二闻字即所观之境。上文初于闻中也。熏修二字即能观之观。上入流中入字也。若亡前尘四节则三昧之次序也。如幻金刚喻耳根法门之力用也。能观中言熏修者。熏谓熏袭修谓修治。盖此法门乃全性以起修全修而在性。全性起修则以本觉之性而熏袭乎始觉。全修在性则以始觉之修而修治乎本觉。即熏而修即修而熏皆不异乎闻。故累其言为闻熏闻修。如是而修即为无为亡情绝解一切结惑拟之即销。故称为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前文以妙莲华喻中道。下文则易以佛母。今不云者盖全本为始全始在本闻熏修则中道之义亦已备矣。

  ○(二别示随机现身二初叙现身二初现出世身四初佛身)世尊若诸菩萨入三摩地进修无漏胜解现圆我现佛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解】孤山曰菩萨别圆机也。若入相似三摩地进修中道无漏则分真胜解现圆。乃至若进修金刚无漏则究竟胜解现圆。大士皆现佛身为说顿法令得分真究竟解脱。问菩萨何能现佛身邪。答心性理显高下无殊。如镜已明形对像现。臣家之镜王苟临之岂无王像。王家之镜臣苟对之岂无臣像。当知人有高下镜无贵贱。然亦不妨明有优劣。问等觉菩萨岂假初住现佛说法邪。答闻法得解何必求人。复假胜身弥增内慧。且天魔现为佛像鞠多尚乃致礼。况初住菩萨妙理所现等觉虽尊孰敢不仰。况观音本是古佛岂不能尔。天如补注曰观音古佛且置勿论。只据今经既谓超越世出世间。又言上合诸佛同一慈力。就超越合同四字求之其证非浅。然则现佛说法理固宜然。又岂容以初住分真为局为难哉。

  ○(二独觉)若诸有学寂静妙明胜妙现圆我于彼前现独觉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三缘觉)若诸有学断十二缘缘断胜性胜妙现圆我于彼前现缘觉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解】温陵曰独觉者出无佛世观物变易自觉无生故号独觉。乐独善寂求自然慧故曰寂静妙明。缘觉者禀佛之教观缘悟道也。知迷胜性由十二缘于是断之。自无明灭至忧悲苦恼灭则缘断而胜性现矣。性因缘断而现故曰缘断胜性。携李曰胜妙现圆者各约自乘理智将欲现前得此名也。

  ○(四声闻)若诸有学得四谛空修道入灭胜性现圆我于彼前现声闻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解】携李曰三果已前贤位圣位俱属有学。见道一十六心断四谛下惑证生空理故曰得四谛空。初果后进断三界八十一品俱生。品品皆证一分择灭无为故云修道入灭。孤山曰二乘藏通机也。虽有菩萨而藏同人天不断惑故。通同二乘所证齐故。

  【疏】天台曰或问前释二合云二乘无与乐之慈无悲苦之仰故菩萨不与之合。今明由证起用何亦垂应于二乘乎。答曰此明二乘之机犹蕴在于六凡悲阴苦而断集。仰灭乐而修道。是以菩萨应身说法拔其苦而与其乐。终非合之之道也。

  ○(二现世间身二初天身二初王天)若诸众生欲心明悟不犯欲尘欲身清净我于彼前现梵王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若诸众生欲为天主统领诸天我于彼前现帝释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诸众生欲身自在游行十方我于彼前现自在天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诸众生欲身自在飞行虚空我于彼前现大自在天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解】孤山曰梵王即色天主。名为尸弃此云顶髻。璎珞明四禅皆有王。今言梵者应是初禅之顶。以有觉观语言之法得为千界之主。说法者如金光明云大梵天王说出欲论。解脱者令离欲尘也。帝释即欲界第二天主。彼天横有三十三天而帝释统之。说法谓十善也。金光明云释提桓因种种善论是也。自在天是欲界顶天。具云婆舍跋提此云他化自在。假他所作以成己乐即魔王也。或云第六天上别有魔王居处亦自在天摄。大自在即色顶摩醯首罗天。大论云三目八臂骑白牛执白拂者是也。温陵曰初举梵王。复自欲天超至色顶意兼无色。以明无刹不现也。

  【疏】天台曰问三十二应身前四为出世间云解脱可尔。梵王虽统三界犹未出离世间。亦云解脱何耶。答曰淫欲为生死之深根沉沦之恶业。此经以庆喜邪染之缘而浚发大教职由乎此。故一经所有诫劝莫不以离欲欲染而为之辞。而梵王天者乃清升之元首出欲之先容。虽未出世间能为离世本。故其为言谆切著明。曰欲心明悟曰不犯欲尘曰欲身清净盖身为欲之偶尘为欲之对而心又为欲之机。故冀求脱其欲者莫先乎解其机。欲心明悟则已得乎色界初禅。心一悟而欲机亡。欲机亡而于尘无所取。果得无所取则身同乎木鸡而欲尘无所偶。故菩萨现身说法令其解脱乎欲界之身心也。初禅既然后之三禅转转超胜。经不云应者举一而弊诸也。无色无身故不云应。欲天异此故但云成就。

  ○(二属天)若诸众生爱统鬼神救护国土我于彼前现天大将军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诸众生爱统世界保护众生我于彼前现四天王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诸众生爱生天宫驱使鬼神我于彼前现四天王国太子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解】温陵曰上举正统此举臣辅也。天将军为帝释上将统领鬼神。四天王臣于帝释统领世界。四天太子即那吒之类能驱鬼神。

  ○(二人身三初贵胄净行)若诸众生乐为人王我于彼前现人王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诸众生爱主族姓世间推让我于彼前现长者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诸众生爱谈名言清净自居我于彼前现居士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诸众生爱治国土剖断邦邑我于彼前现宰官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诸众生爱诸数术摄卫自居我于彼前现婆罗门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解】温陵曰自金轮至粟散皆人王也。粟散即邦国小王散于天下如粟之多。长者具十德。谓姓贵位高大富威猛智深年耆行净礼备上叹下归。故为族姓之主世间推让也。隐居求志行义达道名居士。爱谈名言即典雅之言也。三台辅相州牧县长悉号宰官。婆罗门此云净行四姓之一也。爱诸数术即和合占相推步盈虚也。

  ○(二熏法四众)若有男子好学出家持诸戒律我于彼前现比丘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有女人好学出家持诸禁戒我于彼前现比丘尼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有男子乐持五戒我于彼前现优婆塞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有女子五戒自居我于彼前现优婆夷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解】孤山曰优婆塞云近事男。优婆夷云近事女。以五戒自守堪任近事出家二众故。

  ○(三女主童真)若有女人内政立身以修家国我于彼前现女主身及国夫人命妇大家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有众生不坏男根我于彼前现童男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有处女爱乐处身不求侵暴我于彼前现童女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解】孤山曰女主即天子之后也。周礼天子之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国夫人如论语邦君之妻曰君夫人。命妇谓妻因夫荣者也。大家如后汉扶风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之女名昭字惠姬。和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贵人师事焉号曰大家。

  ○(三八部众三初明四部)若有诸天乐出天伦我现天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有诸龙乐出龙伦我现龙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有药叉乐度本伦我于彼前现药叉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乾闼婆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乾闼婆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二明三部)若阿修罗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阿修罗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紧那罗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紧那罗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摩呼罗伽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摩呼罗伽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三明后部)若诸众生乐人修人我现人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诸非人有形无形有想无想乐度其伦我于彼前皆现其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解】孤山曰药叉此云轻捷。乾闼婆此云香阴。新翻寻香行。帝释乐神也。阿修罗云无端正。以女美而男丑故从男彰名。新翻非天以谄诈无天行故。准普门品八部此阙迦楼罗。即金翅鸟也。紧那罗形似人而头有角因呼为疑神。天帝丝竹乐神也。小劣乾闼婆。新云歌神。摩呼罗伽什师云地龙。肇公云大蟒腹行也。长水曰有形如休咎精明等。无形如空散销沉等。有想如神鬼精灵等。无想如精神化为土木金石等。皆非人也。

  【疏】天台曰此经三十二应身与法华普门品同。其所说法则异。彼为流通法华纯说佛法。故其文曰应以何身得度者即以何身而为说法。此经为显从妙体起妙用。无刹而不现无法而不说。以泛应言之则楞严沤和之用广。以大体言之则法华实智之本大。一施权一显实事不雷同。一叙因一叙果道非崖异。

  ○(二总结示)是名妙净三十二应入国土身皆以三昧闻熏闻修无作妙力自在成就。

  【解】温陵曰迹示同类心绝爱见名妙净。依无作智起大神用名妙力。无作无为随缘泛应名自在成就。吴兴曰三十二应比普门品虽互有出没大体是同。总而言之无越十界。于十界中两经俱无菩萨并地狱身者或曰圣言之略耳。或云观音已是菩萨何须更现。地狱苦重不可度也。智者依正法华具现菩萨界身。又准释论菩萨亦化地狱。故知十界不可阙焉。

  【疏】天台曰三十二应十法界身也。国土实报庄严方便有余凡圣同居也。若十界机横在一土则菩萨以三十二种身入于同居。若竖在三土则菩萨以佛身入实报。以缘觉声闻身入有余。以六道身入同居。其常寂光土乃菩萨分证三德自所居土也。三昧闻熏闻修此显因行之无作也。妙力显果用之无作也。

若括前文言之圆通常十界三谛本觉之无作也。入流亡所始觉之无作也。忽然超越世出世间上合诸佛下合六道此果证性具妙体之无作也。三十二应称性称机一日在天影临万水此妙用之无作也。由因入果依体起用菩萨功德其事如是自在成就可不信诸。

  ○(二十四无畏二初总明由证起用)世尊我复以此闻熏闻修金刚三昧无作妙力与诸十方三世六道一切众生同悲仰故令诸众生于我身心获十四种无畏功德。

  【解】温陵曰由我不自观音而彼获脱苦。由我知见旋复而彼能不烧。故曰于我身心获无畏德。

  【疏】天台曰法华玄义论机应凡有四句。谓显机显应显机冥应冥机显应冥机冥应。前明三十二应身则机应俱显。下明十四无畏则显机冥应。若冥机显应则众生今世虽无扣佛之机。而过去有种冥八识者将熟。而菩萨乘其可度而显应之。若冥机冥应者则今之行人不蒙师教而能力行其善。未闻法要而能洞晓其理。皆内有冥机而外有菩萨冥应使之然也。

  ○(二别示随机现益二初总明观智加被观机获众苦无畏)一者由我不自观音以观观者令彼十方苦恼众生观其音声即得解脱。

  【解】温陵曰不自观音者不随声尘所起知见也。以观观者谓旋倒闻机反照自性也。不起知见则无所妄反照自性则一切真寂无复苦恼可得。此则真观净观大智慧观能破痴暗能伏zai 难。故令苦众生蒙我真观即得解脱。吴兴曰圣人无己惟物是利。故以观音之智加彼观声之机。于苦得脱不旋踵矣。若夫止称名号罔识闻熏善应未臻而责圣言之虚者。是犹洒一杯之水救积薪之火。火不熄则谓水不胜火惑亦甚哉。天如补注曰环师之解观声在应。岳师之解观声在机。二说不可偏废故互存之。当知上文意不殊此。

  【疏】天台曰由我不自观音以观观者。则观声在应也。令彼众生观其音声。则观声在机也。正以下文意不殊此。是故此科目为总明观智加被观机获众苦无畏也。

  ○(二别明观智加被观机获众苦无畏十三初知见旋复火灾无畏)二者知见旋复令诸众生设入大火火不能烧。

  ○(二观听旋复水灾无畏)三者观听旋复令诸众生大水所漂水不能溺。

  【解】温陵曰内外四大常相交感。见觉属火。闻听属水。故见业交则见猛火。闻业交则见波涛。今知见旋复则无见业。观听旋复则无闻业故水火不能烧溺也。于听言观犹音言观也。大水所漂意兼风灾。携李曰准天台释火难有三种。一果报火下从地狱上至初禅。二恶业火通三界。三烦恼火通三乘火难既尔他皆放此。

  ○(三心无杀害鬼国无畏)四者断灭妄想心无杀害令诸众生入诸鬼国鬼不能害。

  ○(四六根销复刀兵无畏)五者熏闻成闻六根销复同于声听能令众生临当被害刀段段坏使其兵戈犹如割水亦如吹光性无摇动。

  【解】孤山曰熏于妄闻成真闻性。温陵曰一根既圆则六根销复。同于声听无复行碍故如割水吹光也。

  【疏】天台曰凡鬼之杀人必俟其有可杀之机而杀之。而菩萨断灭妄想则杀害之机寂。人亦学菩萨而观其音。菩萨乃以观音之智而加诸人。无论其鬼来害人即入诸鬼国不能害矣。众生则因闻发识六根成于有待故刀可断而戈可割。菩萨则返闻闻乎自性熏闻成乎真闻闻果何相哉。久之六根销复同于声之听无形。非惟刀不能坏且将同金刚坚固而不坏。事等割水理等吹光性无摇动。可信也夫。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五明复法界鬼暗无畏)六者闻熏精明明遍法界则诸幽暗性不能全能令众生药叉罗刹鸠槃茶鬼及毗舍遮富单那等虽近其傍目不能视。

  ○(六观听返入枷锁无畏)七者音性圆销观听返入离诸尘妄能令众生禁系枷锁所不能著。

  ○(七遍生慈力劫贼无畏)八者灭音圆闻遍生慈力能令众生经过险路贼不能劫。

  【解】孤山曰药叉如前。肇师云有三种一在地二在虚空三在天。罗刹云可畏。鸠槃茶厌魅鬼。毗舍遮啖精气鬼。富单那热病鬼。温陵曰闻熏精明烁彼幽暗故不能视也。音性圆销则内无所系。观听返入则外无所累。故枷锁自脱也。音闻两立则物我成敌。今灭音圆闻则内外无待。故能遍生慈力无复怨敌矣。

  ○(八色所不劫贪欲无畏)九者熏闻离尘色所不劫能令一切多淫众生远离贪欲。

  ○(九根境圆融忿恨无畏)十者纯音无尘根境圆融无对所对能令一切忿恨众生离诸嗔恚。

  ○(十销尘旋明痴暗无畏)十一者销尘旋明法界身心犹如琉璃朗彻无碍能令一切昏钝性障诸阿颠迦永离痴暗。

  【解】温陵曰众生以欲习合尘故为色劫。能以金刚三昧熏闻成性遂能离尘成性则欲爱干枯。离尘则根境不偶故虽有妖色不能劫动矣。嗔由违情而起对境而生。音性纯净无复妄尘故圆融无违无能所对。无违无对则不嗔矣。痴由妄尘成蔽无明所覆。销尘则无蔽旋明则无覆。故外之法界内之身心凝莹朗彻离痴暗矣。性障即痴也。阿颠迦此云无善心。内业有十。而坏灭法身惟淫怒痴为甚故举三以兼余。吴兴曰准天台释三毒通界内外。内谓思惑外谓无明。二乘以欣涅槃为贪。厌生死为嗔。迷中道即痴。菩萨广求佛法诃恶二乘未了佛性皆是三毒。

  【疏】天台曰纯音无尘者。夫声为致妄之本。音则袅袅余韵致妄之义疏。若唐人诗潭影空人心。以潭水之空澄而印现影像于色法不已疏乎。而人之俯临其间不期然而情想顿空。说者谓此诗近乎禅诚近之也。比菩萨不闻其声而独求乎音。不闻其音而独观其音。则业识失其故而所不能到。纯音遗闻岂欺我哉。是以菩萨之名于观而不言色。于音而不言闻。岂非易众生根尘异地而置之乎。吾于六根互用法门未信乎果而先信乎菩萨之因心者以此。矧反闻自性圆洞十虚音响发挥。全吾性分。惟闻惟音法界理显。故枣柏有观音之教。金刚有眼听之言。皆与大悲声同一律。

  ○(十一福慧具足求男无畏)十二者融形复闻不动道场涉入世间不坏世界能遍十方供养微尘诸佛如来各各佛边为法王子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男者诞生福德智慧之男。

  ○(十二领法足慧求女无畏)十三者六根圆通明照无二含十方界立大圆镜空如来藏承顺十方微尘如来秘密法门受领无失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女者诞生端正福德柔顺众人爱敬有相之女。

  【解】温陵曰融形则碍灭复闻则性真。故涉入世间而无动无坏。能遍十方供微尘佛禀承其法各为法子。供佛足福禀法足慧而能绍继法王有男子之道故能应其求也。六根圆通下谓圆故无二通故含界。明照则大圆镜智之质也。含界则空如来藏之体也。具此故能承顺法门受领无失。承顺即坤仪柔德。受领即闺门能事。有女之道故能应其求也。

吴兴曰智者引阿含明地狱已上乃至欲天皆有无子之苦。令所求者悉能满心是亦拔其苦也。携李曰涉入世间不坏世界即方便智。方便属权。权能干事故生于男也。立大圆镜空如来藏即属实智。实智诣理。理能含育故生于女也。如净名云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即其义焉。

  【疏】天台曰男子阳性有权干之能。女子阴性具含育之道。然用非体不彰实非权不证。融形复闻不动道场此先得其体也。涉入世间不坏世界此后彰其用也。有男子之阳道兼之福慧具足此又即权而实也。故能应其所求。六根圆通明照无二此先得其权也。含十方界立大圆镜智空如来藏此后得其实也。兼之承顺受领此又即实而权也。故能应其所求。

  ○(十三以一敌多称名无畏)十四者此三千大千世界百亿日月现住世间诸法王子有六十二恒河沙数修法垂范教化众生随顺众生方便智慧各各不同由我所得圆通本根发妙耳门然后身心微妙含容周遍法界能令众生持我名号与彼共持六十二恒河沙诸法王子二人福德正等无异世尊我一号名与彼众多名号无异由我修习得真圆通是名十四施无畏力福备众生。

  【解】孤山曰法华亦有此之较量。及观今经方晓彼意。盖此方众生耳根利故受道者多所以观音化胜。余根钝故受道者少所以诸圣化劣。是知行位虽齐对机有异。总彼恒河沙数但敌观音一人故使持名二福正等。据此所说已自密简耳根圆通。为未晓者更俟文殊详择。百亿日月者百亿刹土也是名下总结也。

  ○(三四不思议二初总明由证起用)世尊我又获是圆通修证无上道故又能善获四不思议无作妙德。

  【解】温陵曰现众多容诵一一咒摄化众生圆应所求。理出于无为神应于不测名不思议无作妙德。然前亦现形应求独此名不思议者。前则略显此复深明如于一身现八万首臂固莫得而思议也。

  ○(二别示随机现益四初令得自在)一者由我初获妙妙闻心心精遗闻见闻觉知不能分隔成一圆融清净宝觉故我能现众多妙容能说无边秘密神咒其中或现一首三首五首七首九首十一首如是乃至一百八首千首万首八万四千烁迦罗首二臂四臂六臂八臂十臂十二臂十四十六十八二十至二十四如是乃至一百八臂千臂万臂八万四千母陀罗臂二目三目四目九目如是乃至一百八目千目万目八万四千清净宝目或慈或威或定或慧救护众生得大自在。

  【解】温陵曰言初获者指本因也。首为六用之总。臂表提接之悲。目表照了之智。各依本数充之以至八万四千者。表依根本六用根本智悲而泛应尘劳得大自在。此十一地等觉妙行也。华严十地已前犹依本智长养大悲。至十一地长养功终纯是大悲为法界体与智圆现。故观音手眼通身遍身而以大悲称也。一体之中尘劳万法慈威定慧无所不备。而继二十四圣示现者明彼所现虽各一端圆而会之咸极于此。使悟入者不止二十五门顿了八万尘劳法界事理曾不离吾一圆融净觉之体。能同能异即一即多。无边刹海德用遍周。十方身土境相相入。

邪正吉凶之术养生安物之方法法圆通尘尘具足矣。或曰八万四千特表法耳一身何所施乎。是特以有思惟心测度菩萨圆通境界也。夫身含十虚毛端现刹。彼空与刹又不啻如首臂而已。彼八万四千首臂犹人之八万四千毛孔耳未足异也。圣人之言即事即理。既曰不思议德。无以限意思之议之。烁迦罗云金刚坚固不坏也。母陀罗云印。各有妙印也。清净宝目离尘合觉也。慈以摄化威以折伏。定以复湛慧以开觉。通指众多妙容也。

  【疏】天台曰妙妙闻心者初妙谓圆顿谛理次妙谓圆通本根。是圆顿是被机乃玄中之玄妙中之妙。故累其言为妙妙。又妙妙者耳根具圆通常三德固为妙矣。菩萨能以不思议妙智而闻其闻斯得其妙是为妙妙闻心。妙妙闻心臻于亡尘尽根空智灭理。可谓精一无二则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故见闻觉知不能分隔成一圆融清净宝觉之体。以起无方大用。

现多妙容是形益。说多神咒是声益。头手目各八万四千者盖清净宝觉以圆常为体融通为相。如千眼笼灯门门皆透。亦如无边空藏法法咸真。既转八万四千尘劳门以为八万四千解脱门。故能以八万四千三昧门应八万四千尘劳门。于众生一一尘劳现一一手眼提拔之照了之归于金刚坚固不坏而后已。此菩萨慈以摄化威以折伏定以复湛慧以闻觉之大用也。

  ○(二令获无畏)二者由我闻思脱出六尘如声度垣不能为碍故我妙能现一一形诵一一咒其形其咒能以无畏施诸众生是故十方微尘国土皆名我为施无畏者。

  ○(三令舍悭食)三者由我修习本妙圆通清净本根所游世界皆令众生舍身珍宝求我哀愍。

  【解】温陵曰本根清净则一切无著故能令众生舍诸悭著也。求我哀愍者哀愍受之而为施作佛事也。

  【疏】天台曰随声分别则为所黏。反闻自性则脱黏内伏。一尘既不受则五尘皆解脱。著尘则有根脱尘则无根。惟无妄根则根如声之无形。古之神通圣人墙壁由之直度者以此。修习本妙圆通清净本根则一尘不受。惟其不受故能令众生舍身珍宝求我哀愍纳受。此则菩萨以不受而为其受众生应以无施而为其施。庶可以成法供养焉。

  ○(四令满所求)四者我得佛心证于究竟能以珍宝种种供养十方如来傍及法界六道众生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三昧得三昧求长寿得长寿如是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

  【解】温陵曰得佛心证慧足也。珍宝供养福足也。福慧两足故傍及众生使彼所求如愿也。吴兴曰此四不思议。前二属应后二对机。应中备显形声二益。初文虽云说咒而正示形益即应身功用也。次文虽复现形而正示声益即名称普闻也。机中具明因果二相。先明修因则六度之中略举布施俾求福故。后明感果则世出世愿靡不成就今得乐故。

  【疏】天台曰我得佛心证于究竟。则无理而不圆无法而不具。如萨埵之得末尼置之高幢随人所需无不充足。仰足以养父母俯足以给妻子中足以及众人。在法亦然故曰能以珍宝种种供养十方如来旁及法界六道众生(云云)等也。

  ○(二牒证结答二初结答所问)佛问圆通我从耳门圆照三昧缘心自在因入流相得三摩地成就菩提斯为第一。

  ○(二叙叹得名)世尊彼佛如来叹我善得圆通法门于大会中授记我为观世音号由我观听十方圆明故观音名遍十方界。

  【解】温陵曰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是从耳门得圆照也。由得圆照故随缘应化得大自在。吴兴曰按观音三昧经及大悲经并云此菩萨过去久已成佛号正法明。又悲华经说往昔宝藏如来授不瞬太子记名观世音。然则悲华与今经皆覆本垂迹之名耳。今得圆通即太子后身也。

  【疏】天台曰夫缘尘缘心均一缘也。缘尘则涉乎万殊故其缘也劳。缘心则返归乎一理故具缘也逸。况耳门三昧超胜余门。智照于境境照于智。智照于智境照于境。即缘忘缘无待无对。故称为圆照三昧而缘心遍得乎自在。及其成果故观音名遍十方界。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四放光现瑞印可十初光灌佛顶)尔时世尊于师子座从其五体同放宝光远灌十方微尘如来及法王子诸菩萨顶彼诸如来亦于五体同放宝光从微尘方来灌佛顶。

  ○(二并灌众会)并灌会中诸大菩萨及阿罗汉。

  ○(三无情说法)林木池沼皆演法音。

  ○(四宝光交互)交光相罗如宝丝网。

  ○(五众会获益)是诸大众得未曾有一切普获金刚三昧。

  ○(六天雨宝华)即时天雨百宝莲华青黄赤白间错纷糅。

  ○(七空成宝色)十方虚空成七宝色。

  ○(八山河不现)此娑婆界大地山河俱时不现。

  ○(九国土合一)唯见十方微尘国土合成一界。

  ○(十梵呗数奏)梵呗咏歌自然敷奏。

  【解】孤山曰宝光交照表自他之理互融。林木演音显依正之性不二。印前所证尽契佛心。温陵曰前说圆通之法。此显圆通之瑞而应之也。诸佛五体同放宝光者。表证性明极则宝觉圆融全体发现也。互相灌顶者顶为圆极之相。表诸佛证性圆极若此。会中菩萨罗汉即二十四圣之俦。佛光亦灌其顶者印其修证等无优劣也。林木池沼皆演法音交光相罗者。圆通既现前则一切声是佛声。一切色是佛色。无非悟入之处无非圆通之理也。

大众普获金刚三昧者。因此皆能破惑障悟圆通也。天雨宝华空现宝色地隐山河界含尘刹。表证圆通性则无作妙行自然分披。宝明空觉自然发现。有为习漏当不复生。众尘廓然无复隔越也。梵呗咏歌自众敷奏者。能使法界永离众苦常得妙乐也。圣人所演圆通法门奥旨妙利详悉若此。故众瑞详而应之。

  【疏】天台曰现瑞印可其相有十。一光灌佛顶瑞。二并灌众会瑞。先从五体放光者即六根之光无所而不放也。远灌十方如来菩萨之顶者。表此耳根法门无非佛之知见无上顶法也。彼诸如来亦如此放光来灌佛顶并灌众会者。表诸佛道同果因一契也。论菩萨非无此光正显圆通法门乃极果所宗也。此为自他交互对。三无情说法瑞。即林木池沼皆演法音所谓圆通既现前一切色是佛色一切声是佛声也。四宝光交互瑞。表生佛之理本同自他之智不隔也。如一室之千灯帝网之千珠彼此互融重重无尽也。此为依正圆融对。五众会获益瑞。

言一切普获金刚三昧者。显无情际此尚能说法。清众随闻岂不获证。六天雨宝华瑞。表在会获益者皆得证入四十位真因莫不因超果海果彻因源也。此为法位相应对。七空成宝色瑞。表证圆通后十方虚空悉皆销殒化为宝觉真空也。八山河不现瑞。表诸根圆脱内莹发光浮尘世间诸变化相如汤消冰应念化成无上知觉也。此为空界俱销对。九国土合一瑞。表发真归元之后染情空界既无非性具而身土弥显。十方微尘国土合成一界则惟一实报庄严净土矣。

十梵呗敷奏瑞。梵呗歌咏皆乐器也。乐者乐也。使人闻乐而快乐也。表发真归元之时圆证涅槃妙乐也。此为身土相称对。初对表能诠妙。次对表所诠妙。又次对表因行妙。又次二对表果证妙。空界则表真空。身土则表妙有一期现瑞表报足以该括全经矣。

  ○(五佛敕文殊简辩三初佛敕文殊三初叙指众说)于是如来告文殊师利法王子汝今观此二十五无学诸大菩萨及阿罗汉各说最初成道方便皆言修习真实圆通。

  ○(二示彼道齐)彼等修行实无优劣前后差别。

  【解】吴兴曰夫如来藏性元无异乘。以根有利钝故教分大小。约三谛言之则小教所诠者真也。大教所诠者中也。而此真中遍在一切俗谛之上即前所悟十八界及七大也。当知三谛具足名如来藏。俗谛不空。真中俱空。故二十五圣中凡声闻所证或析俗见真或体俗见真皆分入空藏也。菩萨所证或离俗显中或即俗显中皆全入空藏也。今以藏性融会全分无差。即同法华开方便门示真实相决了声闻法是诸经之王。

  【疏】天台曰彼等修行实无优劣前后差别吴兴师所释极当。但以此经判同法华为谬尔。即如余判同于方等。亦以藏性融会全分无差。盖藏性如堂奥而亦有浅深。岂以浅深而异堂奥乎。第以堂奥浅深虽同而入门者不无迟速。下以迟速者令文殊拣之既日劫而相倍又不能不拣选也。

  ○(三述意令简二初现在当根)我今欲令阿难开悟二十五行谁当其根。

  ○(二未来易悟)兼我灭后此界众生入菩萨乘求无上道何方便门得易成就。

  【解】吴兴曰上从证性会同圆通。今为逗根令简方便。性如华屋。根如入门。若得其门方受其赐。世人以解为证。请思最初入道方便与二十五圣孰为其伦乎。

  ○(二受命简辩二初叙敬仪)文殊师利法王子奉佛慈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承佛威神说偈对佛。

  【解】吴兴曰此下欲简圆通。先明觉性次辩迷妄后示归元。于归元中选耳根为易。文殊既与观音同证故奉慈旨有自来矣。

  ○(二正说偈二初颂真如不变之体以标真源)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

  【解】温陵曰此人人本来圆通者也。吴兴曰真觉之性譬如大海。澄湛圆融皆喻寂而常照也。复牒圆澄所喻之觉。示其本来照而常寂故曰元妙。此类前文性觉妙明本觉明妙但法喻相参耳。

  【疏】天台曰释偈为二。初颂真如不变之体以标真源。二颂真如随缘之能以明染净。初中觉字标起一经所诠常住真心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即四卷中性觉本觉是也。此为一真法界之源故以海而喻之。

四河之水以达池为源。达池又以四海为源。故曰海有次德万流之所起故万流之所归故。海有三德水澄清故量周圆故印色像故。今正明体故略其用。以喻性觉照而常寂故曰澄圆。寂而常照故曰圆澄。所谓性觉本妙明本觉必明妙。此即三卷所明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净本然周遍法界谓之真如不变之体。文殊深领佛旨先标起见道分中所明理体以为下文修道分中不变随缘之张本。染得其本故可即染而净。净得其本故可随缘施设也。

  ○(二颂真如随缘之能以明染净二初颂随染缘从源以出流)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国土知觉乃众生。

  【解】孤山曰元明照即上本明之性也。真际曰于彼元明性上妄生照用而形所相。有相当情无相即隐故照性亡。吴兴曰二说节公为长。盖照字义通真妄。温陵曰性真既隐空觉遂分。根器二界遂因迷顽妄想安立。故妄想凝结则成无情国土。妄识知觉则成有情众生。则彼澄妙者莫得而圆莫得而通矣。

  【疏】天台曰二颂真如随缘之能以明染净为二。初颂随染缘从源以出流。二颂随净缘从流以溯源。初中元明照即前文性觉必明也。若此元明之照照而常寂则何所之可生。惟其无始但有性具之德无有修成之功于元明体上妄生照用。则今照字即前妄为明觉也。因有能明之照以照所照之。境则今之所照即前因明立所也。所相既其当情能照亦复随隐乃堕于无记故曰照性亡。即前文晦昧是也。自是已后则无同异中炽然成异异彼所异因异立同故曰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同异发明因此复立无同无异故曰想澄成国土知觉乃众生。

吴兴熏闻记云想澄成国土知觉乃众生谓情与无情皆妄想所成。如天亲说有分别及无分别皆名为识。有分别名识识。无分别名似尘识。今想澄成国土即似尘识也。知觉乃众生即识识也。宗惟识者但谓此识不与真如同以一心为源。故说真如无觉无知凝然不变不许随缘。唯谈八识生起诸法。由是与法性宗义同水火。若晓今家破四性已随宜而说情通妙契诤计咸失。

(文)此科名为随染缘从源以出流者。厥源有二一真一妄。元明即真也。照即妄也。古德所谓单真不立独妄难成。要真如与无明不生灭与生灭两法相合方能生起诸法。亦即前文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盖真如不变之体如君子不器善恶皆能。今随染缘是为能恶。惟其皆能乃不变而随缘。故后从流溯源反妄归真谓之了达随缘而不变。教门明全性以起修全修而在性盖得乎此。此为修大定者大关节要是不可不知故约经义而科之若此。

  ○(二颂随净缘从流以溯源二初颂酬通请见道而后修道二初颂见道而开解)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

  ○(二颂修道而证果)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解】温陵曰牒上以明迷澄圆而成根器。融根器则归澄圆也。大觉海中本绝空有。由迷风飘鼓妄发空沤而诸有生焉。迷风既息则空沤亦灭。所依诸有遂不可得而空觉圆融复归元妙矣。诸三有指微尘国土中三有也。吴兴曰有漏兼有情。三有含情器。长水曰沤灭下如云一人发真归元十方虚空悉皆消殒等。

  【疏】天台曰二颂随净缘从流以溯源为二。初颂酬通请见道而后修道。二颂酬别请见道而后修道。初中前四句颂见道而开解。后二句颂修道而证果。盖众生未见道时非惟迷其万法本空抑且昧其物大己小。盖此二迷展转相因而有。惟其不了万法本空故有天有地有依有正。一堕于有则谓依大正小身大心小。所谓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是也。能见道者则了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从大觉而生虚空依虚空而立大地依大地而安立众生。所谓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百千澄清大海弃之惟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

故曰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此中且破其物大己小。若破万法皆有又在下二句也。后二句颂修道证果中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者。前文云今汝诸根若圆拔已内莹发光如是浮尘及器世间诸变化相如汤销冰应念化成无上知觉。后文云一人发真归元十方虚空悉皆销殒何况空中所有国土。灭沤方为修道沤灭正言证果。此二句正破于有。有破则万法之体空。体空则大小之计忘惟一宝觉真心本元之性归矣。

  ○(二颂酬别请见道而后修道二初简非二初总述意二初明趣理无殊二初颂所归之性无殊)归元性无二。

  ○(二明能归之门有异)方便有多门。

  ○(二明须简所以二初约诸圣实无差别)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

  ○(二明对机则有优劣)初心入三昧迟速不同伦。

  【解】温陵曰。二十五圣同一圆通所谓无二所谓多门。在乎圣性逆顺皆通不容料拣。其如初心迟速异宜故须选择也。孤山曰观音耳根则顺。余圣诸根则逆。盖对此方之机说也。

  【疏】天台曰二颂酬别请见道而后修道为二。初简非二显是。初为二初总述意二别简辩。初为二初明趣理无殊二明须简所以。初为二初颂所归之性无殊即归元性无二也。二颂能归之门有异即方便有多门也。归元属理理性何殊。方便随机机宜不等。然理乃不变之性。门乃所随之缘。知不变而随缘则理随于门不二而二。知随缘而不变则门随于理二而不二。如此会得方可修道。二明须简所以二。初约诸圣实无差殊。二明对机则有优劣。初有二义一以人人法殊故非一概。此约差别言之也。一以佛赴宿根随其宜乐。此约无差言之也。

故曰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次亦二义一以末世修行不能择机。一以所赴宜宽一切可入。故曰初心入三昧迟速不同伦。下去明第二别简辩为四。初简观六尘。二简观五根。三简观六识。四简观七大。须知诸圣圆通本根有法胜而证劣者。如那律见性洞然是如来前经极所显发而但证四果非证劣乎。有法劣而证胜者。

如药王味尘等比见性为甚劣然已深入圆位非证胜乎。是则法门苟胜凡圣而亦与同途。比科甲既高童耆而亦与同籍。若文殊所拣则惟凭一是而概拣乎百非。虽老宿亦拱手惟命矣。偈凡四句。上二句乃以非而拣非。第三句乃以是而拣非。学者宜略所非而存所是。知耳根法门不啻圆通常三德而已要当与圆觉而埒进也。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二别简辩四初简观六尘)色想结成尘精了不能彻如何不明彻于是获圆通音声杂语言但伊名句味一非含一切云何获圆通香以合中知离则元无有不恒其所觉云何获圆通味性非本然要以味时有其觉不恒一云何获圆通触以所触明无所不明触合离性非定云何获圆通法称为内尘凭尘必有所能所非遍涉云何获圆通。

  【解】温陵曰憍陈那大迦叶等各因六尘悟圆而此皆拣去者。彼所谓圣性无不通此所谓初心不同伦。则凡所不取皆以不宜初心。意取耳根独宜也。今拣六尘。以色能起想结尘使精性不彻。声唯局名句味不该不遍。味意味也。伊犹惟也。香味触如文。法尘非相独意能缘。内潜意根故称内尘。孤山曰问陈那悟声尘与观音耳根其义相类。何故文殊简以为非。答声是佛语。根乃自心。认尘则著他语言。观根则了己心性。是以闻声亦为所简。

  【疏】荆公曰名诠自性如云火秪诠得火更不诠水风等并是何火等。句诠差别即是炭火艾火等。文即是字为二所依。古以文为味者字能显二如味能显食中之醎淡也。法尘为所缘意为能缘。但心无并虑如缘善心数则不能缘恶故曰非遍涉。既非遍涉于凡夫法岂获圆通。若在迦叶圆通则曰妙法开明岂可斥曰能所非遍涉乎。

  ○(二简观五根)见性虽洞然明前不明后四维亏一半云何获圆通鼻息出入通现前无交气支离匪涉入云何获圆通舌非入无端因味生觉了味亡了无有云何获圆通身与所触同各非圆觉观涯量不冥会云何获圆通知根杂乱思湛了终无见想念不可脱云何获圆通。

  【解】温陵曰鼻阙中交故云支离。舌不因味而能觉了乃为无端。吴兴曰舌根为识所依亦名舌入。今文语倒。但是舌入非无端耳。内身外物能所相触文有觉观。离中则无故云各非等。若谓合中有者其如物非体知成敌两立故云涯量等。湛了终无见如精了不能彻也。以杂乱思于湛了性终无能见。

  【疏】天台曰见性虽洞然遵佛显发而深许之也。明前不明后四维亏一半遵佛所说前方全明后方全暗左右傍观三分之二而少简之也。以此而言则文殊凡简皆在初机。若少得禅定则十方洞达况圣性乎。逆顺皆方便深有味乎言之也。

  ○(三简观六识)识见杂三和诘本称非相自体先无定云何获圆通心闻洞十方生于大因力初心不能入云何获圆通鼻想本权机只令摄心住住成心所住云何获圆通说法弄音文开悟先成者名句非无漏云何获圆通持犯但束身非身无所束元非遍一切云何获圆通神通本宿因何关法分别念缘非离物云何获圆通。

  【解】携李曰论云二和生识谓根境和合识生其中。今言三和者能所合说也。温陵曰三者和合穷之本自无体故曰非相也。普贤用心闻故能知他方沙界外事。此由修法界行大因所生。非初心能入也。孙陀散乱。佛欲摄住其心令观鼻端此特权机而已。盖真心无住有住则妄矣。吴兴曰舌识开悟乃是先曾成就音文之者。如富楼那从旷劫来辩才无碍佛教说法成阿罗汉。

岂非开悟先成者邪。然其所说名句之体且非出世无漏之法。斯亦一非含一切是故简之。问波离执身次第执心俱得通利。今何但云束身而已。答声闻执心亦防六聚七支之非。况今言身识在其中矣。目连神通由宿习所得。虽云旋湛心光发宣非关于法分别而现。又小乘神通皆是作意。缘物则有离物则无。

  【疏】天台曰诸圣圆通有仰不可攀者心闻洞十方生于大因力是也。俯非其宜者余门是也。惟观音法门适当于不必俯仰之间而上可臻于等觉下可被于初心可以长修学。诚所谓浅深同说法者也。

  ○(四简观七大)若以地性观坚碍非通达有为非圣性云何获圆通若以水性观想念非真实如如非觉观云何获圆通若以火性观厌有非真离非初心方便云何获圆通若以风性观动寂非无对对非无上觉云何获圆通若以空性观昏钝先非觉无觉异菩提云何获圆通若以识性观观识非常住存心乃虚妄云何获圆通诸行是无常念性元生灭因果今殊感云何获圆通。

  【解】温陵曰持地平填尚涉有为非实圣性。月光水观未离想念难契如如。盖如如之理非觉观之法故也。乌刍瑟摩闻说欲火而生厌离是厌有也。琉璃光观风性动则与寂对有对非觉也。晦昧为空故云昏钝。弥勒修惟识观而所观之识念念生灭。存心观之己妄况获圆通邪。吴兴曰势至念佛都摄六根。所念之境必通三身。然其母子相忆之喻多就应身而说。是故指同无常生灭。

岂以此因而感常住不生不灭之果乎。已上二十四圣皆由所得圆通本根非此土当根乃为所简。须知简圣全是简机。岂文殊之有慢心诸圣之有惭德。古谓此等龙门点额宁不长吁者鄙哉。

  【疏】天台曰二十四圣其犹久病成医固不可以一方而遍疗众病。观音菩萨其犹以还丹而治他自治。即一剂而可遍疗众疴。然观音法门固神妙而独擅乎当行。即诸圣圆通亦不无对治之一助。文殊所拣则以观音之全是而概拣乎百非。以诸圣之一非而概隐其百是。正如医方精练触讳多端。岂非诸圣之各堕一非而为观音耳根法门之百忌乎。后之修圆通者固当存所是而去所非。不惟当根精明即诸圣法门亦俱备我药笼为不时应病之所需也。前释二十四门一一精详意在乎此。是则观音法门不惟圆通常而已。

以色想为耳根之所忌则精了不能彻者非圆通也。以音声为耳根之所忌则一非含一切者非圆通也。以香尘为耳根之所忌则不恒其所觉者非圆通也。以味尘为耳根之所忌则其觉不恒一者非圆通也。以触尘为耳根之所忌则合离性非定者非圆通也。以法尘为耳根之所忌则能所非遍涉者非圆通也。以见性为耳根之所忌则四维亏一半者非圆通也。以鼻息为耳根之所忌则支离非涉入者非圆通也。以舌根为耳根之所忌则味亡了无有者非圆通也。以身根为耳根之所忌则涯量不冥会者非圆通也。以知根为耳根之所忌则想念不可脱者非圆通也。以眼识为耳根之所忌则自体先无定者非圆通也。以耳识为耳根之所忌则初心不能入者非圆通也。

以鼻识为耳根之所忌则住成心所住者非圆通也。以舌识为耳根之所忌则名句非无漏者非圆通也。以身识为耳根之所忌则元非遍一切者非圆通也。以意识为耳根之所忌则念缘非离物者非圆通也。以地性为耳根之所忌则有为非圣性者非圆通也。以水性为耳根之所忌则想念非真实者非圆通也。以火性为耳根之所忌则厌有非真离者非圆通也。以风性为耳根之所忌则动寂非无对者非圆通也。以空性为耳根之所忌则昏钝先非觉者非圆通也。以识性为耳根之所忌则观识非常住者非圆通也。以根性为耳根之所忌则因果今殊感者非圆通也。学者故当去其所当忌而取其所不当忌。则不惟耳根法门之药性精练而百病销除。即性觉妙明之本体元神亦无德而不备矣。

  ○(二显是七初泛明此土入道所宜三初明所应国土)我今白世尊佛出娑婆界。

  ○(二明所宜教体)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

  ○(三明入道之门)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

  【解】吴兴曰教体应具声名句文。今言音闻者以声是实法余三是假。摄假从实故但云音。音即所闻之境。闻即能闻之根。举所显能而正示闻性故云欲取等。温陵曰圣人设教随方不同。或有佛土以佛光明而作佛事。或有佛土以佛菩提树而作佛事。乃至或以园林台观或以虚空或以寂无说示。如香积佛国无文字说。但以众香令诸天人得入律行。而此方教体必藉音闻。欲取正定必由闻入者各随机缘故也。

盖彼诸佛土无非利智。故机缘默契出乎言象。而堪忍众生迷本循声昏惑障重。必藉闻熏闻修以销尘除障然后可入。然以闻为入者特得其门而已。必期于遗闻反闻然后为至也。夫至于遗闻反闻则佛光明菩提树乃至寂无说示处皆可入矣。曹溪少室固以是为佛事也。

  【疏】天台曰正显是中凡有七科。今先泛明此土入道所宜为三。初明所应国土即初二句偈。二明所宜教体即中二句偈。三明入道之门即后二句偈。文殊欲明拣圣之所以故告白佛言佛出娑婆界等。意言佛之垂应说法必随众生所宜。今既出于娑婆则众生之所利者耳根所宜者声教。其于教体又有真假之殊。若夫以声名句文为教体者此出于寻常盖假教体也。谓之假者犹涉于思惟堕于分别不足为之清净。

今则正明真教之体乃藉音以显闻由闻以入道。如是教体则直显性明顿契寂灭不涉理路不落言诠。故曰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文中明入道之门展转拣去其意有四。初则藉假显真。以当文言之则文殊之所宣说者假教体也。依教而奉行藉音以显闻真教体也。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则遗音而独取其闻。及其至也其闻亦遗方得名为真三摩提斯得鱼而忘筌也。

  ○(二的明离苦得乐人法四初明自利行妙)离苦得解脱良哉观世音。

  ○(二明利他行妙)于恒沙劫中入微尘佛国得大自在力无畏施众生。

  ○(三约法叹人妙)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

  ○(四结二利俱妙)救世悉安宁出世获常住。

  【解】温陵曰初联总叹观世言音脱苦与乐也。于沙劫入尘国叹三十二应也。得自在施无畏叹四不思议十四无畏也。妙音观音叹随德之名也。梵音潮音叹随名之实也。以说法不滞为妙音。寻声救苦为观音。音性无著为梵音。应不失时为潮音。末联总叹众德能救世间苦能与出世乐也。

  【疏】天台曰二的明离苦得乐人法四。初离苦得解脱二句叹美耳门人法明自利行妙也。此承上章既此方教体与入道皆在音闻。则欲脱生死之苦得解脱之乐无愈于耳根圆通故曰良哉观世音也。论二十四门岂不令人离苦而得解脱。但入涅槃者不易而离苦者纡回。惟此耳门理圆法妙契理当机。能依此修一超直入故因法赞人也如此。要知此二句。包得观音所陈法门尽。如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则解脱前尘离所偶黏缚之苦。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则解脱内根离能偶大患之苦。尽闻不住觉所觉空则解脱观智离斗心之苦。空觉极圆空所空灭则解脱谛理离重空微细生灭之苦。如此重重脱去人执法执生灭既灭而寂灭现前成真解脱。故能超越世出世间获二种殊胜也。次四句明利他行妙。于恒沙劫中者明成道已来利物时长也。入微尘佛国者应身处遍也。

盖自依常心以修常行。以常行而证常果。从法起应导利群品。则尽未来际而不穷遍微尘国而无限。或以三十二应身或以十四种无畏或以四不思议莫非得大自在力以无畏施众生也。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者约法叹人妙也。初二音明自利妙。始则藉音显闻不堕尘妄回是音以成妙音。当是时能所圆融有无兼畅照穷性相察其本末成观世音。如法华之明妙音以十万伎乐供养云雷音王非以因而克果乎。

此经明观音入流亡所岂非亦以因而克果乎。故此二音成自行妙。次二句明果上利他妙。说法音声无有滞著名为梵音。应不失时圆遍十界名海潮音。盖言普门之为音者妙音也观世音也梵音也海潮音也。惟其如此故救世令众生悉获安宁出世令己躬顿获常住。此结成二利俱妙也。

  ○(三正明观音所修法门三初约人总指)我今启如来如观音所说。

  ○(二约德别示三初明圆德)譬如人静居十方俱击鼓十处一时闻此则圆真实。

  ○(二明通德二初明五根不齐之相)目非观障外口鼻亦复然身以合方知心念纷无绪。

  ○(二明耳根通之真实)隔垣听音响遐迩俱可闻五根所不齐是则通真实。

  【解】孤山曰口鼻身俱合中知。若将身以合方知句居口鼻上其义方顺。盖语倒耳。吴兴曰此明圆通且寄耳用以显闻性异于五根也。用有时方远近之量。恐未达者谓之无常故有下文明常真实。

  【疏】天台曰此下八偈半正明观音所修法门。初二句约人总指。次譬如去约德别示有三。初明圆德二明通德三明常德。通德中为二初明五根不齐之相。二明耳根通之真实。明常德中二初寄声显常。二寄梦显常。初中譬如者比况也诠量也。如虚空无丈尺丈尺显虚空。佛性亦然。余之根尘等法不易诠显德量。文殊乃以耳根易诠显者以比量之。如佛性圆遍寄于耳根。凡夫现量孰能知之。故约晏居静无边际时以动若迩遐十方俱击鼓十处一时闻者而诠显之则圆真实者见矣。不独此也。其有通真实者则以隔垣听音响遐迩俱可闻者而诠显之。常真实者以音声性动静闻中为有无无声号无闻非实闻无性者而诠显之。故此二字直贯下三。正动树以训风非举扇以类月。

故曰比况也诠量也。若夫性之真实圆通如虚空之本非方圆大小者。不以十方不击鼓而不圆。不以隔垣无音响而不通。不以音声性无生灭而不常。昭昭乎心目之间。荡荡乎嗅闻之际。圆则无去来。通则无壅塞。常则无生灭。此常住真心性净明体又无乎而不在无乎而不遍。然而圆即通也通即常也。举一即三也言三即一也。如摩尼宝珠即此体而性圆周遍。即此体而莹彻融通。即此体而坚固具宝。以具宝而为之性。以常遍莹彻而为之德。常遍莹彻故真如有不变之体。具足众宝故真如有随缘之用。

今文三德则正言其不变。若随染缘则众生日用循声以分别。随净缘则观音果后寻声以救苦。经明三十二应十四无畏四不思议莫非其事。若夫不变随缘随缘不变。在观音净用固不必论。至于众生循声分别染用又何尝异圆通常之三德。会事以即理循用而归体变染缘而为净缘又在善体道者革凡以成圣也。

  ○(三明常德二初寄声显常)音声性动静闻中为有无无声号无闻非实闻无性声无既无灭声有亦非生生灭二圆离是则常真实。

  ○(二寄梦显常)纵令在梦想不为不思无觉观出思惟身心不能及。

  【解】温陵曰动静有无皆属声尘。耳根圆离不随生灭是则常住之真也。无声号无闻指阿难闻钟事也。纵令下赞显常性也。五根皆待意思有无不常。惟耳在梦能闻杵音是不为不思而无也。其为觉观乃出乎思惟胜余根矣。

  ○(三约功过结三初约土明教)今此娑婆国声论得宣明。

  ○(二寄过显德二初泛以众生显)众生迷本闻循声故流转。

  ○(二的以当机显)阿难纵强记不免落邪思。

  ○(三以德过结)岂非随所沦旋流获无妄。

  【解】温陵曰声论者依声论明本闻自性以觉迷本循声妄取沦替者。如阿难者徒事强记误落邪思。岂非为循声之所流转邪。使能旋流返闻则无妄沦矣。娑婆学者多徒事强记落邪沦妄不知返本故托阿难以警之。天如补注曰佛命文殊于二十五行选简当根使阿难开悟。文殊说偈对佛。至此简根既毕。下乃宣告阿难以及大众发明旋倒闻机反闻自性之说。是亦密奉如来开悟之慈旨也。后至诚如佛世尊下复结归对佛之辞以终偈焉。

  【疏】天台曰三约功过结为三。初二句约土明教。次四句寄过显德。次二句以德过结。声论宣明不独指佛所说法与耳根法门。凡是世间一切道理一切识心从声论宣明者多。惟其如此是故可以因之而缚可以因之而脱。如曰众生迷本闻循声故流转非因之而缚乎。旋流获无妄非因之而脱乎。邪思思惑即下文欲漏也。思惑分三界九地每地九品。上二界各四地七十二品。欲界一地得九品。断此一地方绝欲之根本证斯陀含。

阿难方证初果欲本未除。故不能免摩伽邪思之所牵。特言邪者对正言之也。须陀洹人邪三毒已尽惟正三毒在。登伽凡鄙故是邪思。所谓心虽清净力不自由。此谓以思合思以欲合欲。其若不合亦无柰我何。如曰众生迷本闻循声故流转非以合之之故乎。文著落之一字。如禽鱼之欲翔潜而顿落四面之网。苟能时时返闻则邪咒之术亦不得其便。所谓旋流获无妄也。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四诲敕当机谛听学行二初令生闻慧二初敕令谛听)阿难汝谛听我承佛威力宣说金刚王如幻不思议佛母真三昧。

  ○(二破其妄闻)汝闻微尘佛一切秘密门欲漏不先除畜闻成过误将闻持佛佛何不自闻闻。

  【解】温陵曰金刚如幻三昧即观音如来所授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也。三世诸佛皆从此出故名佛母。孤山曰将闻等谓将汝循声之妄闻以持诸佛之言教。何不反闻自性以求解脱乎。上闻能闻之智。下闻所观之理。

  【疏】天台曰四诲敕当机谛听学行为二。初令生闻慧为二。初敕令谛听。金刚王下三句与五卷叹法体义同而意别。义同中惟以佛母易妙莲华同是赞中道妙止。意别者前是叹通请三止今是叹别请三止。若通别合用此又不同而同也。谛听之语诫听前偈已宣之法亦诫听后偈未宣之法。叹中亦然。如前之三德后之令入流亡所真证灭幻是也。次破其妄闻文有六句似亦照映首卷当机请辞而说。意言向恨无始一向多闻非汝闻微尘佛一切秘密门乎。未全道力者正以欲漏不先除畜闻成过误也。

殷勤启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楞严大定岂有他法哉。秪回汝之妄闻以为真闻即圆融三止也。二佛字上言人下言法。谓佛所说秘密法门皆以自觉转以觉人是佛之佛非汝佛也。若自闻闻方是汝之佛佛。故曰将闻持佛佛何不自闻闻。上闻始觉下闻本觉。始本相契故曰闻闻。此又明指闻性即本觉佛性入流即始觉佛性也。

  ○(二令生修慧二初令入流亡所)闻非自然生因声有名字旋闻与声脱能脱复谁名。

  ○(二示真证灭幻三初法说三初示一解六亡)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

  【解】吴兴曰上既警其自闻今乃略示修相。先指妄闻非无缘生生必藉因因即声教。当以三慧旋此根境俱令脱粘。所脱既销则能脱之慧复何名状。

  【疏】天台曰二令生修慧二。初令入流亡所。先明能诠教体所谓清净在音闻是也。然特能诠而已。若复执筌为鱼非惟不得其鱼亦复不忘其筌。何以故。闻非自然生因声有名字故。是以修圆通者初则藉声显闻次则声闻俱脱即能脱者亦亡。

此文殊为观音重明入流亡所四节工夫。旋闻与声脱即亡前尘尽内根也。能脱欲谁名即空观智灭谛理也。一根既返源去二示真证灭幻。有法喻合。法中先示一解六亡者。六根之六也。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故一解而六亦解。然六虽解而尚有精明之一在必至于六解一亦亡斯臻其奥矣。

  ○(二示情虚理实二初明情虚)见闻如幻翳三界若空华。

  ○(二明理实)闻复翳根除尘销觉圆净。

  ○(三示破显功能二初明解脱力用)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

  ○(二明离苦力用)却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摩登伽在梦谁能留汝形。

  【解】温陵曰见闻幻翳通指妄根也。三界空华通指妄境也。以皆妄故。闻复则翳除尘销则觉净。所以一返源而六解脱也。净极光达寂照含虚根解脱也。却观世间犹如梦事境解脱也。然则摩登正为梦境了不可得。谁能留汝使不解脱哉。

  【疏】天台曰二示情虚理实。前色阴文云譬如有人以清净目观晴明空惟一晴虚迥无所有其人无故不动目睛瞪以发劳(云云)。正以幻翳喻众生六根。以空华喻三界色阴。翳幻故见闻之情本空。华空故三界之相不实。惟其如此故翳易除而尘易销。盖见闻生而尘劳起见闻复而尘劳销。成功之速捷如桴鼓。然情虽虚而理则不虚故虚情销而实理现。故曰闻复翳根除尘销觉圆净。及其净之极也则常光现前而四通八达皆吾寂照本有之觉。即虚空之大尚亦含之矧空中所有物乎。

此明解脱功力有如是之胜。以此解脱而应诸世间谓之却来。却来者退而复来也。行者则逆流而进菩萨则顺流而退。以解脱三界之人退入三界观诸未解脱者。所谓彼尘劳内我妙觉中正如以醒人观梦人。不独登伽不能留汝形且将唤之与之俱醒也。如一**始观阿难恋恋不舍。次观如来亦恋恋不舍。佛知机熟可度乃化一奇男子形色姝好胜于前人。女人恋恋之情甚前。化人以多方之力化之使于贪欲生大厌离求佛度脱。佛为说法得证道果此自觉觉人之明证也。

  ○(二喻说二初喻依真起妄幻化不实)如世巧幻师幻作诸男女虽见诸根动要以一机抽。

  ○(二喻反妄归真幻成无性)息机归寂然诸幻成无性。

  【解】吴兴曰幻师譬真如。幻作譬随缘。真妄和合变成六根如诸男女。一机即耳根也。应以旋闻声脱为抽。

  【疏】天台曰二喻说为二。初四句喻依真起妄幻化不实。次二句喻反妄归真幻成无性。既曰巧幻师之所幻作则非机关木偶若傀儡然实有一物一机之所抽动。正取西天幻师无而化有或男或女其状百出。然所化男女本无有机而机在幻师之术法尔。术法施则诸幻成。术法息则诸幻灭。幻师喻众生也。幻机喻俱生无明也。

乃喻众生根尘情虚无实可以生而可以灭。如识精元明能生诸缘即诸幻可生也。见见非见闻闻非闻即诸幻可灭也。前文云狂心若歇歇即菩提正同此意。吴兴谓一机即耳根则法不称喻。喻之一机乃关棙子。以喻合法应是言心。所谓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是也。一处成休复亦是言心。经意正明别从耳门而归元以息乎总中之一心。然后可言息机归寂然诸幻成无性也。

  ○(三合法二初合依真起妄)六根亦如是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

  ○(二合反妄归真二初正明)一处成休复六用皆不成尘垢应念销成圆明净妙。

  ○(二辩位)余尘尚诸学明极即如来。

  【解】吴兴曰一精明合前幻师。妄为能依真为所依。分成等合文可见。温陵曰想尘识垢应念消亡得妙圆通矣。细惑未尽曰余尘。分证未满曰诸学。惑尽明极即如来矣。孤山曰尘垢等二句登圆初住。余尘等二句从分至极。

  【疏】天台曰三合法中分二初合依真起妄。吴兴谓一精明合前幻师。妄为能依真为所依。今为释成应以幻师喻真幻法喻妄。所谓单真不立独妄难成。则精明者识精元明也。二合反妄归真二初正明。一处成休复者随依一根反妄归真也。

正以六种根性怡怡和合声应气求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如兄弟之为然。若一处成乎休复则六用皆不能成。复还元真发本明耀故曰尘垢应念销成圆明净妙余尘下辩位可知。

  ○(五叹美法胜以寓劝修二初指法正劝)大众及阿难旋汝倒闻机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圆通实如是。

  ○(二叹法寓劝)此是微尘佛一路涅槃门过去诸如来斯门已成就现在诸菩萨今各入圆明未来修学人当依如是法我亦从中证非惟观世音。

  【解】温陵曰能旋倒妄反闻自性必资此性成无上道。此圆通法门实效也。

  【疏】天台曰五叹美法胜以寓劝修二初指法正劝。旋汝倒闻机此机字与前机字不同。前机通指无明识心此机别指耳根能闻。若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又不同而同也。倒即颠倒。反闻闻自性其机则正。随声以分别其机则倒。倒则性迷于烦恼正则性成无上道。圆通之妙岂他法哉。故云实如是。二叹法寓劝。此是微尘佛一路涅槃门二句总标过去等八句别闲。前六句约三世如来以劝修。过去修此者已证佛果。现在修此者亦成真因。则未来修学者能依此法岂不成就菩提乎。后二句约彼我菩萨以劝修。意云而我文殊具足妙德既修此而成。观音菩萨成就大悲亦修此而证。后之学佛欲究竟悲智者可不依此而修乎。又此是微尘佛且约当土者言之以舍通从别故。

若以别从通则十方三世诸佛莫不从此一路而超一门而入也。一路涅槃门者如来证涅槃如家。众生入生死如客。流浪生死则门之与路俱无。今将反妄以归真已得还家之捷径。约喻为言非惟门路义殊亦乃路先门后。今约法说则门先而路后。如以耳根为入道之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工夫四节自浅之深生灭既灭寂灭现前非门先而路后乎。及其玄会不独门路义同抑且家客无二。其或不然则从门入者不是家珍。因果相应义在乎此。

  ○(六述成佛意结示简选三初述意)诚如佛世尊询我诸方便以救诸末劫求出世间人。

  ○(二显是)成就涅槃心观世音为最。

  ○(三简非)自余诸方便皆是佛威神即事舍尘劳非是长修学浅深同说法。

  【解】温陵曰成就不生不灭涅槃妙心惟耳根为最。余则佛之威神加被令即己事而舍尘劳。非始终长修浅深同说之法也。欲令其长修同说无如观音法门矣。如那律失明而旋见毕陵触刺而遗身乌刍厌欲而登觉持地待佛而销尘皆即己事而已。吴兴曰谓此方所有于诸方便而得悟者由佛之力也。苟他土以余根为利耳根为钝者反显可知。

  【疏】天台曰涅槃心即三德秘藏。一经所诠不外乎此。今于耳根一门收尽。如入流亡所入即般若流即法身亡所即解脱。举一即三言三即一不前不后亦不一时。如是悟去斯可论道。此约是以显是也。下简非中乃约非以显是。

盖圆修法门厥妙有二。一须因果名目相应如四卷初决定中说。二须浅深可以长修。盖其余法门或浅位可修深位不可。如优波尼沙陀修不净观等。或深位可修浅位不可。如普贤心闻洞十方生于大因力等。今耳根三昧具圆通常。初心修此尚与极果名目相应况深位乎。

  ○(七顶礼请加以明诫实四初顶礼一体三宝)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二请加未来生信)愿加被未来于此门无惑。

  ○(三赞美法门殊胜)方便易成就堪以教阿难及末劫沉沦但以此根修圆通超余者。

  ○(四结成简心无妄)真实心如是。

  【解】长水曰如来藏即一体三宝具足无漏性功德故。真实心者文殊指已选圆通之心也。温陵曰真实心要如是而已。

  【疏】天台曰顶礼如来藏者文殊独归命乎观音所入之法宝也。证法名佛。未满名僧。此为一体三宝约已显者言之也。若约在缠言之耳根空如来藏为佛宝。不空如来藏为法宝。空不空如来藏为僧宝。

此二种三宝皆清净坚凝常住不坏不纵不横微妙深绝名无漏不思议。若出缠三宝则请其显加。在缠三宝则请其冥加。又在缠则惟冥而无显。出缠则冥显而随宜。今之行人闻此法门有无疑而乐修精进而弗已皆一体三宝之冥加文殊观音之默祐也。

  ○(三时众获益四初阿难明家)于是阿难及诸大众身心了然得大开示观佛菩提及大涅槃犹如有人因事远游未得归还明了其家所归道路。

  【解】长水曰阿难等方悟圆通从耳根入犹未有证故云明了其家所归道路。吴兴曰不然。且第三卷阿难偈云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祇获法身。洎第四卷请入华屋前云闻佛示诲疑惑销除心悟实相。至第五卷如来偈后云心目开明叹未曾有。及请圆通又云我等今日身心皎然快得无碍。以前兼此凡经五番彰灼领悟。何总排云未有证乎。圆师判此为阿难增道理必然矣。应知经家指妙觉菩提涅槃为家。真修耳根圆通为路。若不尔者。庆喜之性几乎梼昧也。

  【疏】天台曰观佛菩提及大涅槃等者。如来于首卷开二种根本。以明修圆行者所当去取。于所当取中即第二根本菩提涅槃元清净体。是则一经之所显与夫行门之所修佛果之所证一惟此理而已。

今见道修道二分已竟。故照映结成以明阿难大众闻经得益之相。论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则寻常见闻莫非此理。不远而复妙在当人。而当机何其钝置方曰明了其家所归道路乎。第性虽相近而习实相远。若广额屠儿放下屠刀便预当来千佛之位。而阿难尊者岂亦让之。惟其发起此教垂范后昆解行证三厥进有序故经家所叙也如此。此约迹言之则长水所说为当。若以本言之实如吴兴以真因为路妙觉为家也。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