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四果位(分三)寅初明境二明心三结位
寅初明境
【“善男子!一切障碍即究竟觉;]何以故?因为一切法毕竟空、不可得。悟到究竟空性的人,[得念失念无非解脱;]什么叫做得念失念呢?有所念,有所无念,一切都是无碍解脱。得到究竟法的人,[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成法就是因缘具足;破法就是因缘散坏,不好的,皆是涅槃,何以故?统统是毕竟空性,皆是涅槃。
所以,我才告诉诸位:大修行人,无论走到哪里,二十四小时都解脱,何处不解脱?成就佛道,毕竟空性的人,[智慧、愚痴,通为般若;]愚痴叫做示现,你看他两个眼睛迟钝,示现的,大智慧的人,就算他装得愣头愣脑的,他还是大智慧,成就一切空性的人,[菩萨、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何以故?菩萨即空,外道当体也是空,不可得,菩萨、外道对立所安之相也不可得,皆是菩提。所以说:修行人见一切相都无碍。[无明、真如,]没有两种境界。何以故?无明本自性空,本性是空,真如是对无明讲的,也无真如之名,所以,无明就是真如,你也可以说无明是真如幻化出来的,无明也是幻化的东西,真如是由无明衬托出来的。
所以,统统没有,没有所谓的无明,也没有所谓的真如。所以,无明等于真如,真如等于无明。[无异境界;]没有两种境界。我们现在的烦恼心当下悟,就是佛心,同样的意思。[诸戒定慧,]当下就是淫怒痴,[及淫怒痴,]都是戒定慧,[俱是梵行;]悟道的人,你持戒也好,你有定也好,一切修定,修慧也好,何以故?戒定慧是不同的名词;但是,同一体性。淫本身也是空性;怒就是嗔恨,愚痴是无明,当体也是空性的东西,统统叫做梵行,悟道之者,无论二十四小时,统统悟道,统统悟道。[众生国土,同一法性;]一切众生,诸佛国土,统统同一个法性。[地狱、天宫皆为净土;]何以故?唯心所造故,唯心所造故。
[有性、无性,]就是有情无情,[齐成佛道;]为什么?一切境界唯心所造,心能转境。所以,最后这一句:[一切烦恼,毕竟解脱。】]在好了!比喝拿破仑更好!所以,我为这个法痴迷,如痴如狂,我为佛所讲的这个法,如痴如狂,唉!佛陀!您真是害死人了,让我们听到法之后,不离法,太好了!你说这个世间什么云霄飞车,什么水上人家,养鸭、养鸡人家,或是什么园、悟智乐园,或是什么十族文化村,你去看一看,转一圈回来,不会觉得很疲劳吗?你看他这样一段话,就将佛所有的精华全道尽了。简单讲:都是我们自己的问题,都是我们自己的问题。所以,师父才告诉诸位:悟道的圣者,他做什么事统统悟道,统统悟道!为什么?没有异境故,空无自性,统统进入空性,一切烦恼不住,一心只有一句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佛做得到,我们也做得到,不困难,不困难!研究佛法,保证比你吃任何东西……,你不研究佛法便罢,一研究佛法,你绝对会着迷,不会想放手,太迷人了!
我念逢甲大学的时候,第一次接触到佛学社,我很惊讶,I am surprise. Be surprise. 非常惊讶,世间竟然有这种大彻大悟的学问,我那个时候写一封信给大哥,说:原来众生就是这样!写得很感动!大哥拿给我父亲看,师爷,师妈的先生叫做师爷。他说我已经不一样了,已经变成另一个人了,不太正常了,abnormal,normal是正常,abnormal加ab,abnormal不正常的人。一般否定句是un;但是,这一句比较特别,abnormal,不正常!但是,我知道,我跟他们说:众生这条路,我一定赢,到最后,你一定能了解小弟的体会,小弟的体会。现在全家都学佛了,果然不出所料。世间没有一样比佛法更好的,世间,你可以三天三夜不吃饭不会死;你如果三天三夜离开佛法,不念佛,你会很痛苦,没有这条路,你无路可走,没有路可走。太好了!
没有办法形容,所以说: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对不对?我今见闻得受持。无上甚深微妙法。所以说:佛法就是每一个人的生命,一个人的生命。我们说佛法里面,所有生活就是佛法;所有的佛法就是我们的生命,智慧之命,智慧之命。悟道的人,闭眼也好,睁眼也好,比你遨游全世界,去坐什么轮船;我那天看到报导,从苏俄坐轮船、豪华的邮轮,通过哪里,由美国坐豪华邮轮,经过三天三夜,一直到达Canada加拿大,豪华邮轮,几千吨的邮轮,载你去遨游看冰山;我不觉得那叫做快乐,唯有这个佛法,唯有这个佛法,它真正的是一种享受、一种高超、一种超越、一种真实性的生命。我听到佛法后才发现:原来生命都是在虚妄当中过日子,人的悲哀,比动物更惨!所以,人家讲一句话:若不觉悟真正的生命,纵然活到一百年,也是一种动物!人也是一种动物,哺乳类动物。
[四、果位,论寄息于生相。]最微细的,生、住、异、灭,前面是讨论住相、异相、灭相,现在是讨论生相。[文云:如菩萨地尽,满足方便,一念相应,觉心初起,]觉心初起,一念相应,我们就悟到觉心初起,与佛相应。[心无初相,]何以故?没有生灭故。[以远离微细念故,得见心性,心即常住,]常住者不可住,无住一切相名常住,若有所住,不名常住。所以,常住者,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无所住名常住;有所住不名常住。[名究竟觉。]菩萨!成佛不困难,不卡死自己,样样都快乐。成佛不困难,你们常常说很困难,并不困难![前三位是因,]前三位,三位是因。[但以观智浅深,]所以,[用显证位差别。此位是果,以究竟极证,故是究竟即,]究竟即佛。[以示平等佛慧也。]以开示佛的平等智慧。
[善男子!一切障碍,即究竟觉者:]简单讲:佛道在哪里成就?一切障碍,统统都可以成就道业,看你怎么用法?一句话,你以无所住心,那就什么都解决,常住,常住于无所住。善男子!一切障碍,即是究竟觉;[此总标以下十对,]来显示,[每对上句是障碍,下句即究竟。若见有障可断,断已名觉,即非究竟。若见一切障碍无不是觉,方称究竟矣。]你看,你如果见到一切障碍你的,无不是觉,“觉”就是四个字:就是“自在无碍”,每一种障碍,你都自在,你都无碍,那就跟佛没有两样,一定要令一切境界统统自在,统统无碍。[即论中:“得见心性,心即常住也”。]所以,我告诉诸位:开悟的人,是一位很不简单的人,我们现在的人,别说开悟了,能通达经教就不得了了,能够开示你正知正见的就不得了了,别说是要明心见性了,很难!如凤毛麟角。
若不相信,我们来调查看看,明心见性,大彻大悟的人举手,如果举手,待会问他两句就哑口无言!所以,[得念失念,无非解脱者:]你拥有念头也好,你没有念头,当下也是空性,统统解脱。[一、智识对。]智是平等,识是不平等;智是自在、是解脱;识是分别、是执着。[无念则得正念,]无念就是无贪嗔痴,无凡夫、二乘、菩萨之心,唯有当体就是如如智跟理。无一切念,就是说:圣人没有凡夫之念,叫做无念,无念则得正念,就是[智也;有念则为失念,]你如果动到一个念头,正念就失,失念就是失去正念,有了分别心,就是[识也。故论中说:“觉则离念,念则不觉”等。]这是《大乘起信论》。觉悟的人,觉,当下他就是离一切念,离念就是离一切执着,离念就是住,“念”就是住。觉悟的人是离一切执着,无所住心的意思,如果你有念,则有所不觉,如果你还有念,就有所不觉。[今则了达念性本空,]无论得念也好、失念也好,[若得若失,]你如果回光返照,[同归圆觉,以圆觉即解脱德故。]解脱故。
底下更不不起,[成法破法,皆名涅槃者;]成法,因缘具足,你不必欢喜;一切毁谤、伤害,也不必烦恼。为什么?赞叹也是空;毁谤、批评也是空,皆名涅槃,会修行的人统统无碍。[二、成破对。众缘聚会曰成,]当然是好的,譬如说结婚,结婚就请一团乐队来演奏,请康乐队来表演,宴席请客,大家都很高兴,然后就演奏:吃饭了吗?吃饱了吗?吃饱就准备嫁人了……,很高兴!如果有人过世,就请鼓吹乐队来吹奏,不然就是请五子哭墓来哭,成法、破法,看到死亡就伤心;圣者不同,成也好、败也发了,一切不可得。所以,学佛的人不简单,不简单!所以,世间人如果没有这种佛学的理念,怎么样都克服不了,怎么样都克服不了!学佛,光是这一招“不可得”,你就不得了了!世间人都在“有”里面打转,所以,儒家思想,或者道家、老子、墨子,都是在“有”里面打转。今则了达:说:众缘聚会叫做成,[离缘毁谤曰破。今则了达缘无自性,]也不可得。成就你也好、破坏你也好,[成破一如,]一切平等心看待,[同归圆觉,以圆觉即涅槃不生灭法故。]所以,[智慧愚痴通为般若者:]都是般若。意思就是说:你只要一念回光返照,进入空性状态,都是本来的面目,这句话的意思是这样。
[三、智愚对。真解佛法即是智慧,妄生分别即是愚痴。]相对于愚痴,所以讲一个智慧,[对愚立智,智非真智。因智显愚,]所以,[愚非真愚。今则了达,二俱叵得,]“叵”就是不可得,两种都是不可得,只要对立的名相衬托。[同归圆觉,]如果你常常说:我很厉害!那么就要感谢那些无能的人,感谢那些无能的人。是不是?没有无能的人,就无法衬托出厉害的人。对不对?是不是这样?譬如世界选美小姐,要选出像西施一样的人,西施就要怎么样?感谢那些东施效颦的人,效仿西施的微笑。西施要感谢那些丑的人, 然她如何在历史上留名?所以说:西施虽然很美;但是,那些丑的人也有功德,没有那些很丑的人,要如何衬托出酬谢的美呢?所以,长得漂亮的人,不要老是拨弄你的头发,不需要这样,知道自己漂亮就行了。看到丑的人,你要感恩她,感恩;但是,不要跟她说:因为你的丑,所以显示我的美。知道她丑就行了,不要跟人家这样讲,那是我们的福报,那是我们的福报。我们对镜观照,离开能所双亡,知道自己英俊就好,不需要去讲别人丑。同归圆觉,[以圆觉即般若德故。菩萨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者;四、邪正对。依正解修证为菩萨所成就法,即是正道;依邪心取理为外道所成就法,即是邪道。]
《思益梵天经》说[《思益经》云:“住正道者,]住正道就是拥有平等心、大智慧的人。安住于平等心、正道的人。[不分别是邪是正。”]一律平等。所以,真正学佛的人没有仇人。[同归圆觉,以圆觉即是无上菩提法故。无明真如无异境界者:]无明是烦恼,真如是清净,清净、烦恼心同一心,无二心,看你悟还是不悟,如此而已,如此而已。[五、真妄对。如地中历位所断,即无明,]如地中历位所断就是说:如十地中一位……,历位就是: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六地、七地、八地、九地、十地,位位所断不同,这就是无明。历位所证有十种真如,唯识学里面,十地菩萨所断,生十种真如。[历位所证,即真如。无明无性,全体即真,]无明无性,无性就是无自性,无自性就是没有根,没有根。无明只是像作客,在真如当中暂时产生烦恼而已,烦恼而已。无明实丰是无性,就是没有根,如风中毛,它没有根,无自性,不是真实性的东西,无性就是无明不是真的;但是,无明当体悟了,全体就是真;如水波,放下,没有波,波当下就是水。[真如随缘,任运现妄。]真如清净的心,随一切因缘现出虚妄,我们如果悟到虚妄不可得,这就是本来的面目。
[迷则真如是妄想,悟则妄想是真如。二俱不立,]也不立迷,也不立悟;也不立真如,也不立无明妄想,二俱不立,[同归圆觉,以圆觉即诸法,]为什么?没有其他的境界故。[无异境界故。]譬如说[诸戒、定、慧]这是指圣者来说:[及淫]就是男女,[、]发脾气就是[怒、痴]这个是不好的烦恼;但是,对《圆觉经》来讲,怎么样?[俱是梵行者:]哇!不得了!看你悟或是不悟?[六、染净对。戒、定、慧净法,淫、怒、痴染法;染法本空,何异净法。]简单讲:如果自己标榜自己在持戒、自己在修定、自己有智慧,这样还不是梵行,这样叫做烦恼行,因为你还没有忘掉一个自我,这样还是烦恼。[《诸法无行经》云:“贪欲即是道,]为什么?化贪度众生为贪欲,行菩萨道变成贪欲;化贪欲变成行菩萨道。
[恚痴]就是教化众生要现这个恚跟愚痴相。[亦复然,如是三事中,有无量佛道。”]所以,方便运用贪嗔痴,贪恚痴。为什么?因为不可得故,不可得故。所以,你们看你们师父在发脾气,其实,他不是在发脾气,他是在才华众生,他有无量佛道。[即是圆觉,以圆觉即清净因故。众生国土同一法性者:七、依正对。]依正对。什么叫做依正对呢?[依报,是无情国土;正报,是有情众生。《涅槃经》云:“我以佛眼,遍观三界,有情无情,一切人法,皆悉究竟。”]为什么?不可得故,讲来讲去,到最后都不可得,究竟不可得,你如果把这句话贴在门边,天天看就能开悟。究竟不可得,如果很高兴的时候:哈哈!所以,学佛后,你就会觉得,众生真的如佛陀所说的:是名可怜愍者,讲起来实在很悲哀、很可怜!我以前有空都做什么呢?跑去逛百货公司,台北有一间今日百货,不得到是不是被火烧了,那天听说发生火灾,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以前我有空就邀吴金松:吴金松!来,我们去吹冷气!因为百货公司有冷气,家里没冷气;来!我们去吹冷气!就走……,去哪里?去百货公司。吴金松如果赌博赢了钱,就会邀我:林益谦啊!走,去看电影!我都是让他请客,因为我没钱啊,他如果财赢了,就请我去西门町吃东西、去圆环边吃沙茶火锅,以前还没吃素。吃沙茶火锅,吃完后就去逛……,回来后我去念书,他又跑去赌博,然后我就又希望他赢!(法师笑)整天都在搞这个,他如果赢了,我就有火锅可以吃;而我是每赌必输,没办法,没办法!所以说:没有学佛的人,实在不知道要走什么路,无路可走,无路可走。不然你看这些歌星、影歌星,你看这些影歌星,在夜总会表演的节目,看过一遍,就不会再想看第二遍了,不是唱歌、跳舞,变魔术,就是清凉秀,就是清凉秀。
对不对?或者模仿一些歌星,不然就是打诨插科,打诨插科,东聊聊,西聊聊,你看猪哥亮那个节目,东聊聊,西聊聊……,都是, 这样。你如果悟道,一看都一样,千篇一律。或是看报告新闻,也没有什么新闻啊,不是zai 难就是火灾;不是火灾就是动物园;不是动物园就是政治;不是政治就是经济,economic,每天的报告,股票市场,股票市场。有一次,有一次:讲到股票市场,有一次,一个徒弟毁谤我,说:慧律法师在玩股票!我只是保持沉默。人家问:你怎么知道慧律法师在玩股票?他说:哎哟!你看电视都在看股票呢!结果不是,是因为那天我在看报告新闻时,突然有便意,跑到厕所蹲了很久,蹲了很久,拉肚子,结果电视没关,当然,我又没有神通,不然我在里面眼睛眨一下,电视就自己关掉了,我又没有神通!我进厕所后,电视正好在播报股票新闻,他在门外,不知道是我进所前,没把电视关掉,因此就说我在玩股票。说起来,这世间怎么会如此凑巧?
不可思议,不可思议,没有亲眼看到的都不准!依报,这是无情,无情;正报就是有情众生。所以,《涅槃经》说:我以佛眼,遍观三界,有情无情,一切人法,皆悉究竟,统统平等。[即是圆觉,以圆觉即诸法实性故。地狱天宫皆为净土者:八、苦乐对。地狱是十恶苦果;天宫是十善乐果。苦乐之念由心,地狱天宫岂定,]哪里有一定呢?对不对?所以,我们现在培养一个清净心,将来;如果我们现在无相,进去就是无相的世界,就是法身世界,如是因得如是果,你现在不要起心,不要动念,宽恕一切众生,你不执着一切法,单单提一句佛号,你以无相修行,百年之后,进入的就是无相的世界,就是清净极乐世界,清净极乐世界就是无相,因为我们化法身为无量的清净身,如是因得如是果。所以,用念头,动到一个念头,执着一个世界,世界就变小;不要动念头,以平等性,所有遇到的世界,就是无量无边清净心,依法不依人。[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心既本空,同归圆觉,以圆觉即常寂光净土故。
有性无性齐成佛道者:九、有无对。以三无二有]三种不能成就佛道,二有决定,[决定性]可以成就佛道。就是说决定性的众生,[及不定性,]两种众生。[二种众生有佛性;]决定性的菩萨,决定性的菩萨道,还有能够回心的二乘,[定性二乘及无性阐提,]定性就是一定的声闻,不能改变叫做定性。所以说:决定性的菩萨、不定性的声闻,这两种众生都有佛性。定性就是说:他一定是声闻,不可改变,定性就是不可改变,不可改变的声闻跟缘觉,那当然就是不能成佛了,不可改变嘛!
所以,无性阐提,无性阐提叫做断善根的众生,一天到晚伤害三宝,叫做阐提。[三种人无佛性。诸大乘经云:大地众生,皆当作佛,无论有性无性,皆已齐成佛道故。一切烦恼毕竟解脱者:]毕竟解脱。[十、缚解对。]缚解对。[一切昏烦之法,恼乱真性,即贪、嗔、痴等,八万四千,是系缚之法,能系众生受生死苦。今了达苦即法身,无苦可舍,]何以故?苦是空性。[故一切烦恼,毕竟解脱。以上十对,名相虽异,]但是,它的道理并无不同。[其意不殊。但缘佛证圆觉,]什么叫做“缘”呢?但缘就是:你只要,“缘”就是借重,借重于佛证悟的圆觉这一颗心。[心无取舍,]心无取舍,心地功夫拿出来![故得诸法普融,同归圆妙矣。一明境竟。]太好了,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