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净界法师】【愣严与净土】

二十五圆通之二十五 观耳根(二十二)

净界法师

    丑三、结明福备众生

  总结来说明观世音菩萨他在因地所修的福德,是非常的完整、非常的完备来加被众生。

  是名十四施无畏力,福备众生。

  以上种种的拔除众生之苦,来布施众生无所畏惧,都是观世音菩萨在因地所成就这种完整的福德,使令众生远离一切苦难跟zai 难。

  这十四无所畏,当然也包括了三十二应身,包括与乐、拔苦,其实在这个地方,菩萨对众生的加被力,名号跟咒语,是非常重要的,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桥梁。

  这地方我们说明一下:

  名号或者咒语,在天亲菩萨的往生论,他给它一个名称叫功德法聚。菩萨他修了很多的功德,功德它必须要有东西把它保存下来。你说功德在法身当中,法身是无形相的谁也进不去,对众生根本不能产生他受用,所以菩萨必须把他因地他的布施、他的持戒,乃至于他种种的功德,必须用一个仓库把他保存下来,叫功德法聚。

  比方说:我们不要先讲佛菩萨,我们讲外道,外道他成就初禅以后,他就能够把他初禅的那种三昧的力量,他就在三昧当中念一个咒语,这咒语念出来以后,他就给他一种力量。说哪一个人你去采蜂蜜的时候,你念我的咒语,蜜蜂不能咬你。因为他有三昧力,他有功德力,所以他就赋于这个咒语一种力量,把远离蜜蜂障碍的这种功德加持在咒语中。

  在印度的确有防止毒蛇咬、蜜蜂螫的咒语,你念他的咒,你就能够远离这样的怖畏。但是有个条件,外道的功德法聚是有时空障碍的,因为他所依止的是生灭心,所以当这个外道禅定消失的时候,当这外道死亡了以后,这个咒语就没有力量了,这咒语就等于是一个声音而已。

  菩萨的功德法聚亦复如是,菩萨的功德法聚,菩萨自己受用叫本门,法身是存在法界当中,无时无刻都存在的,但是他必须要有一个迹门。他必须要从空出假,他必须要成就一个因地,做释迦牟尼佛的徒弟,示现菩萨道,然后积功累德,从法身中从空出假,积功累德,然后发愿,慢慢慢慢成就功德圆满的时候,他就成就一个应化身的佛陀。

  法身报身是没有名号的,那完全佛菩萨自受用,度化十地菩萨。只要有名号那一定是应化身,而这应化身的成就,智者大师说是从本垂迹,他要一段很长的菩萨道,然后他因缘俱足了,就成就一个应化身,然后他把这应化身赋于一个名号,然后他把这一期因地所修的因地的功德,全部加持在这个名号里面。

  所以我们赞叹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因为他这一期成就阿弥陀佛的应化身所花的时间特别长,他的加持力特别广。

  也就是说,菩萨他成就法身以后,他必须要一再的创造一个应化身,应化身成就以后他就有一个名号,等到他化他的因缘结束了,这个名号在世间上就消失掉,然后他又要从本垂迹,又要示现因地,又创造一个应化身又给他一个名号,这个名号给大家受持,又能够产生与乐、拔苦,等到他这个名号的摄受因缘又消失了,他又必须要创造一个应化身。

  很多人问成佛以后干什么?

  成佛以后就是不断的积集你的因地,然后创造一个名号,用这个名号来利益众生。为什么要创造名号呢?

  因为佛菩萨在度化众生的时候,他的应化身他的寿命是有限,可能是一劫也可能是八十岁,也可能是多少时间。他在正法时代摄受众生有限,所以他死掉以后一定要留一个东西下来,佛灭度以后主要的是留他的佛像、他的名号,而这个名号是最简单的。

  当我们在研究观世音菩萨的功德的时候,你要找到它的门,你进去这个功德要有一个门,就是他的名号。当然你要把这个门打开,你内心当中要有他们的信心跟你的愿力这二把钥匙,才能够把这个门打开,然后你就能够即众生心投大觉海,跟祂产生感应,观世音菩萨整个与乐拔苦的大慈悲力都对你产生加持,满足你的愿望。

  这个就是观世音菩萨利他的过程,包括菩萨因地的修学,然后创造名号,包括我们怎么去启动这个功德,成就感应。

  子三、明四不思议无作妙德

  观世音菩萨证得耳根圆通以后,所成就不可思议无作;“无作”就是他不必假借内心的分别,能够任运现前这种功德。不同于二乘人,二乘人要对众生产生神通加持,都必须假借如理作意,而且要设定目标,要锁定对象;菩萨的度化众生就像月亮一样,不必锁定对象,随时随地等待众生,这叫做无作妙德,因为他没有拣别任何对象。

  (分二:丑一、总明大用所起。丑二、别明不思议相。)

  丑一、总明大用所起

  拢总说明这四种不思议无作妙德它生起的理由,他为什么能够生起这四种妙德。

  世尊!我又获是圆通,修正无上道故,又能善获四不思议无作妙德。

  世尊!因为我证得耳根圆通之故,因为菩萨在因地的时候,依止耳根闻思修而成就三摩地,依耳根而证入圆通。依止耳根圆通来修证无上道,无上道指的是如来藏妙真如性,来开显如来藏妙真如性,所以能够成就四种不思议无作妙德。

  我们一路这样的读过来发觉,本经对这过程是很重要的。譬如说,在二十五圆通,当然果地的功德是一样的,说是归元无二路,但是你是用耳根修行的,跟用眼根修行的这过程不同,产生的妙用一定有差别。

  诸位我们可以体会一下,你靠耳根,你真的是在因地的时候,容易具足圆通常。你看你眼根,你要是睡觉的时候,你眼睛闭起来的时候,你就不能生起妙用,你那所缘境不现前;那你用耳根的时候,你眼睛闭起来打开、他是在前面、他是在后面、隔一个墙壁都可以。所以他在耳根圆通的时候,他在积集资粮的时候,他几乎是时空无障碍,俱足圆通常,三种真实。虽然我们很重视结果,因为成就结果是转凡成圣的根本,但是你的过程是根据什么样的门而入,的确对你的加持力是有关系的。

  他这个地方又再强调,因为我是修耳根圆通的关系,来悟入如来藏妙真如性,所以就成就了四不思议无作妙德。

  蕅益大师说:观世音菩萨在没有选择耳根圆通之前,其实本经在秘密义当中已经说明耳根圆通的殊胜,一再的强调耳根圆通的殊胜,从三十二应身,十四无畏,乃至于这个地方的四不思议无作妙德,都有这一层意思。只是观世音菩萨在拣择圆通的时候,他讲得更清楚,如此而已。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二十五圆通之二十五 观耳根(二十三)

净界法师

     丑二、别明不思议相

  (分四:寅一、现容不思议。寅二、说咒不思议。寅三、受供不思议。寅四、兴供不思议)

  寅一、现容不思议。

  我们前面讲到菩萨证得圆通以后,依止不生灭的清净心性所产生的广大的妙用,这种妙用在《普门品》中有一个偈诵,有简单的说明:

  众生被困厄,无量苦逼身,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

  当我们一个修行人,我们身心有各式各样的障碍被困厄,因为这个障碍产生很多的痛苦。这时我们向观世音菩萨祈求的时候,观音妙智力,产生一种善巧的智慧力,能够救拔世间的痛苦。

  到底观世音菩萨在产生的大慈悲当中,他产生的妙智力,他的方便门有哪些呢?

  《普门品》主要的是以忆念观世音菩萨的圣号为主,但是在本经当中讲得更详细,在本经讲到菩萨摄受众生有四种的门,四种不思议的无作妙德。因为我们今天要祈求观世音菩萨拔苦、与乐,这当中都必须有方便门。这当中提出四种的方便门,使令我们能方便的成就与乐跟拔苦,跟菩萨感应道交。

  一、菩萨要显现种种各式各样的尊容,示现各式各样的头、各式各样的手臂、各式各样的眼睛,以这种尊容来摄受众生。这个功德也是不可思议的,我们看经文就清楚。

  一者、由我初获妙妙闻心,心精遗闻,见闻觉知不能分隔,成一圆融清净宝觉。故我能现众多妙容,能说无边秘密神咒。

    遗,脱落的意思。

  菩萨因地修学的过程:

  我在凡夫位的时候是怎么修行呢?我最初获得妙妙闻心,闻心指的是以耳根中反闻照性的功夫,而悟入了如来藏妙真如性,叫做闻心。这种闻心的功夫是怎么悟入的呢?是妙妙;第一个妙是他所依的理性,他以不生灭为本修因,这件事情是非常的微妙;以不生灭心所生起三观的智慧,空假中三观,即空、即假、即中,也是不可思议。如如理是不可思议,但如如理所生的如如智也不可思议,依止如如理而生如如智,依如如智还照如如理,如此的一次一次的重复,慢慢慢慢的破除妄相,开显真实,而成就了闻心,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

  心精遗闻,依止这一念精纯的心性,使令根尘脱落,安住在一念精纯的心性,来脱落外在的根尘,这时候见闻觉知等等六根的作用,就不能够再产生分隔的障碍而可以互相的作用。他这时候的内心是圆融无障碍的清净宝觉;清净指的是他的空如来藏,他能够离一切相;宝觉是不空如来藏,他能够圆俱无量的万法;离一切相(空如来藏),即一切法(不空如来藏)。

  这地方是讲到他所证的理性,从耳根的如如理而生如如智,由如如智还照如如理。从耳根悟入以后,变成了六根互用,最后回归到清净的本来面目,一方面清净,一方面宝觉。

  这样的清净宝觉,有什么样的妙用呢?能够产生二大妙用:第一个现出各式各样的尊容,微妙不可思议的尊容,而且能够宣说无量无边的秘密神咒。

  秘密神咒这句话有二层意思:一、咒语是诸佛秘密的语言,众生是不可以了知的。你看我们持大悲咒、楞严咒,咒语是不能解释的,是诸佛秘密的语言。二、只要众生一心受持神咒,就能产生不可思议的功德力,对他产生的加持力来说也是不可思议,所以也叫做秘密。

  观世音菩萨是怎么样现出各式各样的尊容?

  其中或现一首、三首、五首、七首、九首、十一首,如是乃至一百八首、千首、万首、八万四千烁迦罗首。

  观世音菩萨在同一个身体当中,现出一个首、三、五、七……一百零八乃至于八万四千烁迦罗首,烁迦罗是坚固不可破坏。

  为什么要以头部为主呢?因为头部是一身的根本,五根聚集的地方,眼耳鼻舌身整个会集的地方都是在头部,它是身体的主导者。

  二臂、四臂、六臂、八臂、十臂、十二臂、十四臂、十六臂、十八臂、二十臂、二十四臂,如是乃至一百八臂,千臂、万臂、八万四千母陀罗臂。

  在同一个身体当中,能现示各式各样的手臂,母陀罗臂指的是宝印的手臂,因为这个手成就各式各样的宝印。“臂”有承办事业,表示菩萨的善巧方便,神通妙用种种的表法。这表示菩萨的行动。

  二目、三目、四目、九目,如是乃至一百八目、千目、万目、八万四千清净宝目。

  显现各式各样的眼睛。

  在整个头部手臂跟眼睛的相互配合当中,他有他各式各样的善巧。

  或慈或威,或定或慧,救护众生,得大自在。

  (总结)菩萨现的尊容有时候现慈悲相,有时候则示威严慑服之相。你看观世音菩萨的千手,他的手有些是拿安乐的资具,有的手是拿刀剑的,他的整个现像有慈有威,或定或慧,他的尊容有的是显现禅定安祥的相状、也有说法授记的相状。总而言之,菩萨依止尊容来救护众生,使令他的身心得大自在无障碍。

  蕅益大师的解释是说:“头部”表示菩萨如来藏妙真如心当中的法身德;法身德是整个功德的依止处,头部是整个身体的主导者,这是一个清净的理性。

  手臂表示菩萨的解脱德,菩萨的行动,救拔众生要用手臂去救拔。

  眼睛表示般若德,度化众生自己要先观机逗教,观察因缘,表示般若德(观照)。三德密藏刚好是配合菩萨的手臂目,这三种差别。

  为什么佛菩萨要现出种种的尊容呢?

  因为菩萨灭度以后,他必须有一个形相来让众生礼拜供养,跟菩萨结缘,一方面培植福德,我们讲开方便门,示真实相,菩萨在产生大慈悲的救拔之前,一定要有一些方便门。观音妙智力这妙智力包括现出种种的尊容,让后世众生方便来供养礼拜。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二十五圆通之二十五 观耳根(二十四)

净界法师

    寅二、说咒不思议。

    前面是现出尊容来当方便,这以下来宣说不可思议的咒语。

  二者、由我闻思脱出六尘,如声度垣,不能为碍。故我妙能现一一形,诵一一咒。其形其咒,能以无畏施诸众生。是故十方微尘国土,皆名我为施无畏者。

  菩萨为什么能够去现尊容,能够诵持神咒呢?

  因为观世音菩萨在因地的时候,由我闻思,依止耳根闻思修的观照力,来超越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的障碍,使令内心能够安住在不生不灭常寂光的心性,就好像声音能够超越垣,垣指的是墙壁,声音能够超越种种的墙壁,而不能构成障碍一样。菩萨所证的一念心性,他已经是脱离根尘识的障碍,所以不再为一切的六尘所障碍。不为六尘所障碍的时候,他就能够在各式各样的时空当中,现出不同的千手千眼,也可以在不同众生的因缘当中,宣说不同差别的神咒。这样的现容、这样的诵咒都能够不受一切时空的影响,随时随地都是可以显现的。

  这当中的形状跟咒,都能够以一种无所怖畏来布施给众生,在十方微尘国土当中,十方诸佛乃至于十方的众生,赞叹观世音菩萨叫做施无畏,因为他能够善巧于尊容,善巧于咒语来布施一切众生,使令众生远离怖畏。

  我们在修他力法门,以我们目前来说就是持名跟持咒。汉传(显教)佛教比较重视持名,密教的重视持咒。名号跟咒语都是佛菩萨的秘密语言,都是一个功德法聚。

  我讲一个持大悲咒的功德感应给大家做参考,出自台中莲社的感应录。

  大概在十五年前,在台中莲社有一个莲友叫普爱姑,普爱姑这个居士她是经常参加台中莲社的共修,她有一个媳妇是台东人,很喜欢做事情,体力很好,她怀了一个男众的小孩。这个人是很有责任感,她想我怀孕快要生产了,就赶快把一些该做的事情做完,不然到分娩的时候就不能做事情。所以她就把房子打扫得很干净,外面的庭园也都把它扫干净。

  结果因为动了太厉害,就动了胎气了,动了胎气以后,她突然间觉得这小孩怎么了?怀胎八九个月了都没有动静。一般的小孩子怀胎的时候,他的手或脚会踢动,会有一些生命性的活动。工作完以后她突然间觉得这小孩子没动静了,她就觉得很奇怪,她也就不管他。过了三天还是都没有动静,她就觉得是不是有问题,就跑到医院去检查。检察的结果,医生说:你这胎儿已经死掉了,完全没有动静,你现在唯一的方法就是开刀把他拿出来。

  这普爱姑的媳妇想,这件事非常的严重,她那时候很伤心,又不忍心把他拿出来,就把它放着,又过了四天,到第七天的时候,还是没有动静。这时她知道隐瞒不住了,就跟普爱姑报告这件事情。普爱姑她为了证实这件事,又把媳妇带到大医院去检查,检察的结果跟前面完全一样,这个小孩子已经胎死腹中,没有生命现象,七日完全没有动静,要赶快拿出来,否则大人会有生命危险。

  普爱姑她对观世音菩萨有信心,她就带着这个媳妇称念观世音菩萨圣号,放一杯水在佛前,持大悲咒,就一直念一直念,念了一段时间以后,他就叫她的媳妇把这杯水喝下去。喝完以后没事就去睡觉了,到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她媳妇起来的时候,又觉得这小孩又在动了,怎么动了?她去检查,诶!小孩子的生命现象又出现了,果然没多久,这小孩子就顺利生出来。

  咒语就是这种力量,众生被困厄,无量苦逼身,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

  观世音菩萨的加持力,是无量劫的积功累德,但是这加持力要放在哪里呢?

  放在他的尊容、放在他的名号、放在他的咒语。佛菩萨必须把他的功德跟众生做一个桥梁,即众身心投大觉海,要有一个桥梁出来,那么这咒语也是种桥梁。当然我们显教喜欢简单,持名也是可以,你欢喜持大悲咒,喜欢念他的名号都可以破障。

  你读读印光文钞,印光大师对于持大悲咒,念观世音菩萨的圣号是非常强调。我们都知道老人家是修一行三昧的,除了念佛以外他什么都不修,但是他一再强调末法众生业障深重,要兼念观世音菩萨,兼念大悲咒,他的目的就是破障,破除这一切的鬼神障、业障、报障……各式各样的障碍。

  这就是观世音菩萨他宣说咒语的目的,就是能成就我们的无所畏,因为他有这种咒语的显现,所以人家赞叹他是施无畏菩萨。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二十五圆通之二十五 观耳根(二十五)

净界法师

  寅三、受供不思议。   

  菩萨为了成就众生无贪的善根,成就广大的功德,菩萨必须要接受众生的供养,这一部分也不可思议。

  三者、由我修习本妙圆通清净本根,所游世界,皆令众生舍身珍宝,求我哀愍。

  菩萨因地的修学,为什么能够成就受供不可思议?

  菩萨在因地的时候修学本妙圆通。为什么这个圆通叫本妙呢?

  它是本来俱足无量的功德,这种功德是本来俱足的,这种功德是清净的,是无染的,这种根性是远离根尘识的染污。菩萨所证得的圆通本根,是本妙而且是清净的。菩萨在游于十方世界的时候,每一个众生他看到观世音菩萨的圣像,他就有一种冲动,赶快拿他的珍宝去供养观世音菩萨的圣像,或要帮观世音菩萨盖一个庙,很多人就愿意为他盖庙,很多人愿意出佛像的钱,舍掉色身的珍宝,求菩萨哀愍摄受。

  这跟他的过程是有关系的,因为他在因地的时候他是离一切相。

  菩萨摄受众生的因缘跟他的过程是肯定有关系的。我过去在台北遇到一位大福报的居士,是一个上市电子公司的老板,我问他当初是怎么皈依忏公师父?他说第一次他朋友带他去的,他那个时候还不太学佛。他说他到大殿的时候在拜佛,拜几拜就东望西望(因为他没什么学佛),然后突然间,忏公师父就慢慢慢慢的走出来。他眼睛看到忏公师父的时候,他就有一种冲动,他几乎是冲过去,很自然的对忏公师父礼拜,然后就供养忏公师父,他说他也不知道为什么,这种冲动的那种力量不晓得从哪里来。

  后来我发现,事出必有因,忏公师父他老人家对礼敬诸佛,那种拜佛他很重视。你看他要去外面办事情,还有五分钟,他就会过来先拜个几拜再出去。你拿东西供养忏公师父,他一定先把东西拿到念佛堂供养佛陀,然后他才受用。忏公师父在礼敬诸佛、供养如来这一部份他特别强调,他有这种因地,他就招感人家看到他就忍不住要跟他礼拜,忍不住供养他。

  这个地方也说明了,观世音菩萨也有这一部份的功德,当然菩萨成就这种功德并不是要众生供养珍宝,因为菩萨真如本性,恒常是常乐我净,他主要目的是要让众生栽培善根,舍离悭贪。若菩萨都不接受供养,那众生就不能培养福德,所以受供也是一种方便门,不但是现尊容,宣说神咒,菩萨必须要有接受供养的方便。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二十五圆通之二十五 观耳根(二十六)

净界法师

    寅四、兴供不思议

  前面是菩萨纳受众生的供养,这个地方是讲菩萨他有无量的方便力,能够供养十方诸佛,而且他有种种的善巧方便,来供养摄受六道众生。

  四者、我得佛心,证于究竟。能以珍宝种种,供养十方如来。傍及法界六道众生。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三昧得三昧,求长寿得长寿。如是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

  菩萨不可思议的第四种方便法门。

  观世音菩萨在因地的时候因为证得了佛心(如来藏妙真如性),这种清净的佛性,他所证的佛心是究竟圆满的,跟十方诸佛是无二无别的。因为他这个佛心不是我们凡夫的生灭心,是脱离根尘识的不生灭心,所以他究竟圆满。

  因为以佛心的关系,他就能够以种种各式各样的珍宝,上供于十方诸佛如来,而下供于法界六道众生。

  这功德是怎么来的?

  蕅益大师说:为什么菩萨证得佛性以后,能够生起这广大的供养呢?因为菩萨圆满菩提以后是归无所得,以归无所得,所以无所不得。这种功德是称性而起的,所以他能够任运的生起种种的供养来满众生的愿。

  满什么愿呢?这以下讲出几个代表:

  比方说世俗的安乐,求妻得妻,有人求贤良的妻子就能够满他的愿,或者求福德柔顺之子,就满他的愿,这是偏重在世俗的五欲乐。有些人他想要成就三昧、成就神通,菩萨就给他四禅八定的三昧;求健康长寿(通三昧乐也通于五欲乐),菩萨也能够满他的愿,如是乃至于成就菩萨的大般涅槃,常乐我净的涅槃,菩萨也能够满他的愿,这个都是称性而起的愿望。

  我们可以把菩萨的方便门解释一下:

  在《法华经》上说:三乘同坐解脱船。

  三乘的圣人声闻、缘觉、菩萨都证得了空性,都成就了解脱。其实在《法华经》的意思所证的空性是没有差别的,一空无二空,但是在空性当中产生的妙用是不同的。因为声闻人在成就空性的时候是灭色取空,他是断灭一切根尘识的因缘,而另外找一个空性,灭色取空,他整个因地是以出离心为本修因,以出离为根本。

  你看我们哪一个人念阿罗汉的名称会有感应的?没有。

  阿罗汉对众生的加持力,在经典上说,他在世的时候你遇到他,你向阿罗汉祈求,他会加被你,但是这个阿罗汉一旦灭度了以后,你念他的名号几乎没什么效果,因为他的空性是没有这种功德妙用。

  菩萨在修空性的时候,他不是灭色取空,他是缘起性空,或者我们讲从假入空,他在修空性的时候是不坏假相。他修空性的时候,他一方面积功累德,所以他的空性当中摄持了无量的功德庄严,也摄持了菩萨的大悲愿力,在空性当中有不空的力量在那个地方。

  这样的因缘在《维摩诘经》讲出一个譬喻说:声闻人的空性就像是虚空一样,虚空不能含受万物;菩萨的空性就像大地,虚空当中有一个大地,那是菩萨的愿力,大地能够承载万物,能够生起种种的草木。

  从大地跟虚空你就知道,声闻人所证的空性叫虚空,就是什么都没有,我们在经典叫做素法身,这种法身很干净,但是没有妙用。菩萨的法身叫做妙法身,他也是很干净,但是他有微妙不可思议的大慈悲的加持力。这跟你因地的发愿,跟你所修的方法有关。

  我再讲一次诸法因缘生,我们在座的诸位每一个人都开始在行菩萨道,开始在积集资粮,开始在趋向解脱道。但是我们以后在成就对众生救拔的力量是不一样,这当中跟你的愿力有关系,跟你所采取修空观的方法有关系。如果你是采取断绝一切外在的因缘来修空观,你未来对众生福德的加持力就比较少;如果你修空观的时候是采取不坏假相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又能够生其心,生其心又能够无所住,那么你未来你这种福德的加持力就会跟一般人不一样。当然从解脱道的这一部分来说是一样的,解脱生死是一样的,但利他的妙用就完全不同。

  本经是广泛的赞叹大悲观世音菩萨所成就的三十二应身、十四无所畏、与乐拔苦的功德,最后汇归到四种不思议的法门:现出尊容、宣说神咒、接受供养、然后加持众生四种的不思议。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二十五圆通之二十五 观耳根(二十七)

净界法师

    壬二、牒证结答

  牒示观世音菩萨有这么多的功德力,到底他所证是什么,来作一个总结。

  证答圆通

    佛问圆通,我从耳门圆照三昧,缘心自在,因入流相,得三摩提,成就菩提,斯为第一。

  现在佛陀问我因地所修的圆通的方便法门,前面二十四圣都各说方便法门,观世音菩萨当然也不例外。我是从耳门在听闻声音,我在耳根当中,生起反闻照性的功夫,成就《圆照三昧》。这个三昧俱足圆通常三种真实,叫《圆照三昧》。缘心自在,其实我这一念,外不被六尘所转,内不随妄识所干扰,所以得大自在。因入流相,因为耳根的反闻照性功夫,而入于法性之流。前面是讲背尘,这地方讲合觉。因为背尘合觉的关系而成就《首楞严王三昧》,乃至于成就无上菩提,在所有的反闻当中,我是以耳根来修学,是最为殊胜无上的。

  这地方正式回答释迦牟尼佛的问题。

  兼明授记

    世尊!彼佛如来,叹我善得圆通法门,于大会中,授记我为观世音号。

  世尊!彼佛(古观音如来),古观音如来教我修耳根圆通,他在世的时候曾经赞叹我,能够善巧的成就耳根圆通的法门,我能够以耳根来当下手,可以说是下手易成就高。当时在法会当中,古观音如来也曾经授记我在将来,我利他的名号就是以观世音名号,来当作摄受众生的名号。

  为什么有这样的授记呢?

  结示名称

    由我观听十方圆明,故观音名遍十方界。

  因为我在因地的时候是观察耳根的闻性,而成就十方圆明的心性,所以我这观音的名称,能够普遍让十方世界之所欢喜,十方世界来称念我的名号,所以我这名号摄受的机特别的广大。

  这地方有二层意思:一、是说明耳根圆通的下手方便最殊胜。二、赞叹观世音菩萨的名号特别殊胜。在娑婆世界里面有三个佛菩萨的名号是特别的广大殊胜,第一个、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这三个圣号一般来说流通最广,当然跟他因地所发的愿有关系。一个名号的产生,那是菩萨要很多很多时间成就。一个名号的存在是不容易的,一个佛菩萨要把一个名号创造出来,那是点点滴滴……,我们讲流血流汗的菩萨道,最后才把这个名号创造出来,让众生来受持。所以我们在忆念菩萨的时候,要生感恩心,菩萨创造这个圣号是不容易。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