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中观四百论讲记

又有人认为:虽然如是,但是从贪欲本身来说,它只要满足了,就不会再生起,就像人喝够了水、满足了后,就不再想喝水了一样,所以还是可以去贪著欲尘吧。

答:
如有依土虫,爱土终不息,
如是爱欲人,欲望增亦尔。

难词释义
依土虫:依靠泥土而生存的虫,如蚯蚓等。
爱欲:贪爱欲尘。

颂文直解
譬如,某些依土而住、以土为食的虫,它们对土的贪爱,根本不会停止下来,同样贪爱欲尘的人,他们依于欲尘而生起的欲望也会越来越增长。

释义
一个人如果不放下贪欲的话,那他的贪欲就会没完没了地辗转增长,会变得根深蒂固,最后会变成一个全身都充满贪欲烦恼的人,好像贪欲已经装不下,都要爆炸出来了一样。再笨的人,也不能让自己得到痛苦,远离安乐,这是倒霉的做法。所以如果一个人相信因果、相信依智慧的圣道可以离苦得乐的话,何必去抓住这样一个像毒品一样的杂染不清净的东西呢?

这里圣天菩萨用蚯蚓等在土里生活的虫来作比喻,蚯蚓生来就贪爱土壤,它每天都在吃土,从生到死,从没有厌倦的时候。同样,世间人的享受,只会使得欲望增加,不会减少。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像苍蝇逐臭,苍蝇很贪爱臭烘烘的地方,原因是它觉得那地方很香,因此去了还要去;还有像平时说的狗改不了吃屎,也是因为狗觉得屎很香,因此吃了还想吃。另外还有像饮用海水来止渴,或者如同用油去灭火等等,这些都说明了享受欲乐,只会使得贪欲越来越增强。

在非理作意没有对治掉的情况下,遇到心里贪爱的美女、好车、手机、相机等的所缘境时,每生一次贪爱,就是一次对贪爱的串习,就会更加陷入贪欲之中,下次再次遇到时,将会引发出力量更大的贪欲。所以,贪欲等的烦恼,可以通过消除非理作意、树立正见对治掉,但从来不可能通过满足贪欲而对治掉。

《四百论广释》中说:耽著睡觉的人,就会越来越增上他的睡眠心所,耽著散乱的人,也会越来越增强散乱心所,耽著于不净行的人,也会越来越增加他行不净行的欲望心。

《四百论广释》中还说:在酷暑天,大地一片干旱的时候,一头鹿被正午的炎热所折磨,很想喝水。它见到远处的阳焰,以为是一条在流动的河,于是高兴地跑过去喝,但是到了后,却发现根本没有水,口渴根本没法消除。世间的欲尘,也像这个阳焰:阳焰是虚幻的,欲尘也是虚幻的;阳焰会让鹿飞奔前去,欲尘也每次都会让世间人前去追逐;鹿每次都扑空,世间人也并没有从追逐欲望中获得什么;鹿再次见到阳焰的时候,依然会抱有很大希望跑过去,同样,世间人再次生起贪欲时,会更加贪求,前去追逐。

在这两颂中,略说了受用欲尘的过患、有境贪欲的过患。下面的广说,就从这两个方面进行详细地引导,并在最后引导了断除贪欲的方便。

丁二、广明自性分三:一、明于境女断贪;二、明有境贪欲过患;三、明了达不净而对治之方便。

广明自性的三个分科,首先是引导以女性为代表的所缘境,本不清净,没有任何真实可贪之处,以此来断除贪欲;其次引导了贪欲带来的不是利益,而是损害;最后是教导具体断除非理作意的瑜伽方便。

戊一、明于境女断贪分三:一、断于境女色之贪著;二、断分别彼功德之贪著;三、断计彼为乐因之贪著。
己一、断于境女色之贪著

有的人想,有的女人确实很美,看到后赏心悦目,她们的纤细的手、修长的腿,都会让人迷恋,对于她们的贪爱,是不可能被断除的吧?

答:
一切诸妇女,稠密无差异,
色亦为他用,美女汝何为。

难词释义
稠密:指私处。

颂文直解

一切的妇女,无论漂亮与否,她们行不净行的私处却是一点也没有差异。而且她的色身美貌,其他人也都能一样看得到,那么将美女执为是你的我所,又有什么用呢?

释义

有贪心的男人,在生起贪心之后,以我执心的驱使,就想把漂亮的女人占为己有,认为以此就找到了永远的幸福,满足了一生的追求。这一颂告诫,即使你所贪爱的女人美丽无比,实际上你也无法对她独占。

偈颂中说,对于有贪心的男人,漂亮的女人能满足他两个需求,一是行不净行,二是欣赏她的美貌。至于行不净行的工具,就是她的私处,但无论女人漂亮与否,私处都能满足行不净行的需要,没有差别,所以这并不专门需要漂亮的女人;女人的美貌,则是走在大路上,人人都能见到,并不只是专属于她的丈夫。这样来说,即使娶了不漂亮的女人,他想行不净行的贪心,一样可以满足,他对女人美貌的贪心,可以在其他女人那里实现。因此有没有娶到漂亮的女人为妻,其实都是一样的,没有差别。这样来说,世间男人对于漂亮女人的耽著,想对其占有,就纯粹是他们第六意识的颠倒执著,是非常愚笨的想法了。

《四百论广释》中说:一位丈夫嫌弃他的妻子长得难看,他的妻子回答说:男人行不净行的时候,是根本分不出漂亮和难看的。这位丈夫不以为然。于是妻子将豆汤盛在好几个碗里,丈夫吃饭时看见了,问这些是什么。妻子回答说:这些都是豆汤,我只是把它们装到了不同的碗里,有的碗好看一点,有的碗难看一点。丈夫问:那它们不都一样是豆汤嘛。妻子说:女人不论美丑,对于行不净行来说,也是一样的。这个譬喻中,对于喝豆汤来说,碗虽然不同,但是喝起来的豆汤都是一样的味道,同样,对于行不净行来说,女人的外貌,也没有关系。而认为有关系,只是男人心里的颠倒作意而已。

还有,一个男人见到了他人的妻子,心里生起了贪欲,想和她作不净行。他的一位朋友告诉他,已经和那位妻子联络好了,但是她家教很好,人很羞涩,因此不要和她说话。然后,在一个黑夜,他们行了不净行,但是他朋友安排的那位女人,其实是他自己的妻子。但是这个男人并不知道,就觉得很满足,认为没有女人能比得上她。这个公案说明,尽管作不净行的实际上还是自己的妻子,但是因为他误认为是那位他贪爱的女人,所以就获得了满足,由此可见,只要人的心态改变,就会得到了满足,这说明人们非理作意的力量非常大,而美貌并没有产生真正的作用。

下面圣天菩萨进一步讲生起贪欲心的因是愚痴。

谁于谁悦意,彼由彼生喜,
犬等亦所共,恶慧汝何贪。

难词释义
第一个谁:指世间男人。第二个谁:指世间女人。
第一个彼:指世间男人。第二个彼:指世间女人。
恶慧:指固执低劣的见解。

颂文直解
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认为某个女人很美,就会对她生起耽著,这是因为男人当时具有贪欲,所以觉得这个女人很漂亮。但这仅仅是他一种自我满足而已,并不是女人本身真的就很漂亮。犬及驴子等动物,在见到悦意境的时候,也都共同有如是的贪著,与这样的恶慧相同,你为什么还要贪著美貌呢?

释义
世间男人只会对漂亮的女人生起贪心吗?不是的,其实只要他们看顺眼了,无论美丑,对谁都能生起贪心。并且,同性恋对异性根本就没有兴趣,反倒对同性会产生贪心。只要一个人的非理作意强,那么只要稍微有一些相似的所缘境,就能引起他的贪欲心,如果周围没有漂亮女人,他就会对长得普通的女人生起贪心,如果连普通的女人也没有,他甚至会对母猴、母猪、母象等所缘境生起贪心。

当外境中什么所缘境也找不到的时候,他甚至会在心中浮现出法尘,也就是在心中想象出女人,以此作为所缘境,来满足他的贪欲心。这种很低劣的事情,狗、驴子、猪等动物也都会做,它们在发情的时候,就会对它们同类中的异性生起极大的贪心。

相反,一个人如果正见强,非理作意很少产生的话,那么即使面对大家普遍认为漂亮的女人,他也不会生起贪欲心。所以,这些证据充分说明,能引起世间男人贪心的,并不是女人的美貌,而是他们自己的愚痴和非理作意。

《四百论广释》中说:两个罗刹都觉得自己的妻子最漂亮,争执不下。他们前去一位出家人那里,请出家人判断谁更漂亮。出家人回答说:她们只在生起了贪爱的人那里,才是漂亮的。这是说,愚痴是贪心的因,而女人的美貌并不是贪心的因,女人即使再不好看,也会被愚痴、贪爱的男人执著为好看。因此人的美丑,完全是一种主观的判断。一个愚痴心重的男人,就可能会对其他很多女人都生起贪心。
设问:虽然如此,但面容、身材等各方面都迷人的女人确实很稀有,这样的女人,谁见了都会惊为天人!难道不应该被她吸引吗?

答:
汝得端正女,原为众人共,
获彼汝觉奇,此奇实非有。

颂文直解
你觉得惊艳的女人,以前并不专属于你,而是大家都共同有份。现在得到了她,并耽著为我所,觉得得到她非常幸运、稀奇,但其实这就像得到一个众人共用的尿盆一样,实际上并无有稀奇之处。

释义

世间男人见到特别漂亮的女人,或者世间女人见到特别潇洒优雅的男人,都可能会产生很强烈的贪心,产生和对方永远在一起的愿望,甚至觉得自己的出生,就是为了能和对方在一起。因此为能够得到对方,他们不惜付出全部代价,并为最终能够得到对方而庆幸不已。世间人也会把那些非常般配的人,说成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被特别喜爱的人,在遇到之前,是自由的。也就是说,谁都有可能和他(她)确立起男女关系。并且在现在的社会,受媒体等影响,小学生都已经开始在谈恋爱了。在正式结婚之前,一般人早就谈过好几次恋爱了。那么你现在所心仪的,正是之前被别人所舍弃的。因此得到对方,又有什么值得庆幸和惊喜的呢?

这一科的三颂,介绍了观察事物是否清净的三个步骤。第一颂从女人行不净行和美色的功能上,说明根本不需要去追求漂亮的女人;第二颂指出,所谓的漂亮不漂亮,是自己愚痴心作意出来的,其实并不一定漂亮;第三颂指出,即使是很漂亮的女人,在娶到她之前,是很多人都可以去谈情说爱的,因此就是一个大众的、普通的人,得到她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大家对于男人、别墅、汽车等等认为是清净美好的人或事物,也都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来进行观察。

下面以高档轿车为例子,来用这三个步骤进行观察:

第一、汽车的实际功能,就是提供一个代步的工具,这个功能,是普通的汽车都能够提供的。从是否好看的角度来说,汽车的美观,是所有路人都能看到的,这不属于主人所独有。

第二、汽车是否好,各人的想法都不相同,尤其很多女性,对汽车并不好奇。某些人眼里非常高档的汽车,在那些女性那里,只是一个会移动的铁壳子而已,所以所谓汽车的好坏,都是各人愚痴心和非理作意的作用的结果。

第三、汽车也不是自己能独自受用,比如造车的时候,工人要装配、测试,修车时,工人要检验、修理,以及使用时要载客,因此得到它并不是稀奇的事。

这样观察之后,对于汽车的贪爱就可以被对治掉。对于其他凡是执著为清净、美好的人或事,大家都应该像这样运用偈颂所提供的观察方法,进行具体、详细的观察,以此来消除自己把它们的不清净执为清净的颠倒执著。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己二、断分别彼功德之贪著

这是“戊一、明于境女断贪”中的第二分科。前一科“己一、断于境女色之贪著”引导了修行者从总体上断除对女性美貌的贪爱,这一科,是断除对美貌之外的其他功德的贪著。这个功德,是指优点,也就是女人除美貌外其他让人觉得悦意的地方。

若思:虽然美貌不值得贪,但是有些女人谈吐得体、举止优雅,很有魅力,这实在让人难以断除贪心。

答:
具德则觉爱,相违则生嗔,
不决定住故,前后何者实。

颂文直解
对一个女人,有时见到她的优点,心里感觉很悦意,就生起了贪爱,但有时见到缺点,心里不悦意,则会生起嗔心。女人不可能一直保持住一个样子不改变,刚刚有了优点,接着就出现了缺点,这样哪个是她真实的样子呢?因此对于不断在变化的女人,不应该认为她一直会具有优点,应对她断除贪著。

释义

有贪心的人,会在女性身上找到很多吸引人的地方,但如果他们多观察一会,就又会找到很多让人厌离的地方。比如,街上走着一位美女,仪态万方,那些贪心大的人呢,目光就被她吸引了,但是当她走近了后,闻到了她身上的狐臭,于是就生起了厌离,对她的贪心就消失了。另外,一个女人,再怎么漂亮、优雅,但是如果她道德水平低、自私自利、脾气古怪、小肚鸡肠、缺乏善心、不敬老人等等,如果有诸如此类的缺点的话,那么她就是人们厌恶的对象了。
既然同一个女人身上,综合了很多的优点和缺点,见到了她的优点,就对她生起贪心,过一会见到了她的缺点,又对她生了嗔心,那么,哪个是真正的她呢?而且她的优点和缺点,都是在无常变易的。


比如,随着年纪的增大,美貌就会衰退,体型会改变、疾病会增多,身上也会散发出难忍的体味,走路呢不再有款款身姿,嗓音也不再甜美,这些身体上的缺点,就逐渐增多了。但是她有可能增加了阅历、增加了对世间苦难的体悟,如果有机会闻思修佛法,那么就更加具有了深入的观察能力,可能变得成熟、变得善良。

世间人习惯于用单一的眼光去看待人和事物,比如看一个女人,只看她长得好不好看,不去看她相貌之外其他的特点,而且因为常执的原因,只看她现在长得好不好看,而不会考虑到二十年、三十年之后衰老的模样。但是,在世俗中,要认清一个人的真实样子,都应该全方位、大视野地去看。不应该只看他的外貌,还要看看他的性格、脾气、能力、志趣等等特点;不应该只看到他的现在,还要看到他的未来,要以发展的眼光去看。

不管是男是女,当这样全面地、大视野地去观察一个人的时候,随着观察到的信息越来越多,大家就会发现,他的形象、内涵丰富起来了。比如一个人五官很端正,但是皮肤可能很粗糙;外表很斯文,但是内心可能很阴暗;对朋友很和善,但是对家人可能很粗暴;或者他的脾气很好,但是做事可能很懒;他嗔心很少,但是内心可能很固执;对钱财不贪,但是对名声可能很贪爱;他这件事上伤害了你,但是另外的事情上却可能会对你有恩等等。

这已经很难用简单的好看、不好看,好人、坏人等等的概念去评价了。世间人都是这样复杂的蕴聚,如果将人的所有因素都考虑进去,会得出前后矛盾的结论,那么哪个才是真实的他呢?

总之,对具有优点女人生贪不应理,离贪才非常应理。月称菩萨用了一个很形象的譬喻,对此作了开导:人在享受美食时很快乐,但是对于之后要上厕所,却觉得很烦。其实人吃饱了,以此为因,就会有要上厕所这个果,这是必然要发生的。

因此综合来看,如果对上厕所生厌烦,那就不应该去享用美食。同样,对于世间男人来说,美女既有可以生贪的地方,也有可以生嗔的地方,如果你受不了女人的那些缺点,那就不应该去贪爱她们。

设问:世间人不会去欣赏一个普普通通的女人,不会对她生起贪欲心,但是对于一个有各种优点的女人,会很欣赏,因此贪欲心肯定是只对有优点的女人而生起的吧?

答:
愚夫起贪欲,非唯具德者,
无因而转趣,其灭岂从因。

难词释义
因:这里是指见到具德的女人。

颂文直解
从另一角度而言,女人的优点也不一定是贪欲之因。即愚人生起贪欲,并非仅仅是因为见到了那些具有优点的女人。既然没有见到女人的优点这个因,也可以生起贪欲心这个果,那么贪欲心的消退,岂有可能是因为见到女人优点这个因的消失呢?因为即使没有见到女人的功德,仍可以见到贪欲的生起。

 释义
世间男人的贪欲,粗看起来,似乎确实是因为见到女人的各种优点、魅力而生起的。但是,就像前面的“谁于谁悦意,彼由彼生喜”所说的那样,无论美丑,都完全是各人主观的判断,对于很多人都觉得满身是缺点的女人,也会有人生起贪心。这些生起了贪心的人,对那些缺点视而不见,甚至还会把那些缺点当成优点。世间人所说的“情人眼里出西施”,就是这个意思。所以说“愚夫起贪欲,非唯具德者”。

而且,真实去观察的话,人身都是不净的,真正的漂亮、优雅等是不存在的。既然这样,那么贪心的生起,就和境的关系不是很密切了,也就“无因”也能“转趣”了,那么贪心的消退,同样也与所缘境关系不大了,就是说,境虽然还存在,但是贪心可能已经没有了。

比如,在谈恋爱的时候,两人充满了贪爱,这时他们觉得离开对方生活都不会幸福,一心要结婚,但是结婚之后,原先那些优点还存在,但是在他们各自的眼中,已经被忽视,或者甚至被当成了缺点,因此他们的贪爱开始减弱,厌弃与争吵却开始升温,这时就一心要离婚,觉得离开了对方才会有幸福。这就是“其灭岂从因”的最好例子。

由此可见,认为贪心是作为所缘境的漂亮女人而引起,是一种颠倒的说法,贪心的生起,和女人是否漂亮没多少的关系,甚至和女人是否出现都没有多少关系。

那么贪心到底是由什么生起的呢?贪心主要是非理作意所生起的。从非理作意这个词就可以看出,这种作意是违背正理的,也就是没有根据,是妄生的、颠三倒四的,这和精神病人的作意没有本质的差别。如果一个人的非理作意很轻,那么他的理智就很强,即使所缘境在别人看来美若天仙,也不会引起他的贪心。相反,一个人非理作意越强,他内心就越迷乱,这时甚至没有所缘境,也照样能引生他的贪欲。那就更加说明,生起贪心,就是由于非理作意在搞鬼了。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从“其灭岂从因”中,大家也可以再一次认识到,想要通过所缘境来满足欲望,来达到消除欲望的目的,这是行不通的,因为欲望的消失,只和对治非理作意有关系,和所缘境是没有关系的。

《四百论广释》中说:一位婆罗门黄门被村里人要求到深林里去。走在路上,他哭了起来。有人问他:你是因为要与人远离而哭吗?他回答说:不是的,而是因为作为黄门,没有感受过其他女人那种交合的乐受,所以哭泣。别人怎么也劝他不住,他就这样一直哭泣着。

黄门因为生理上的缺陷,所以他既不是男人,也不是女人,那么他对男人生起贪心不合理,对女人生起贪心也同样不合理。但是他却很奇怪地还是生起了贪欲,要享受其他女人那种交合的乐受,这就是“无因而转趣”了。

那么在他这种非理作意没有断除之前,他就不可能消除这样的痛苦,所以他就一直不停地哭泣着。同样,世间愚人的贪心,也是没有真实根据的,并不是由作为所缘境的欲尘引起的,其实只是非理作意引起的,因此如果不扭转非理作意,那么贪心和贪心导致的种种痛苦也就很难消除掉。

设问:一个女人在丈夫死后,会伤心得寻死觅活,但是男人就不会了。既然女人这样有情义,为什么不应去耽著呢?

答:
若时未知他,尔时爱其夫,
妇女如恶症,常应防外缘。

颂文直解
如果加以观察,女人很难具足功德。在女人对其他男人没有了解,或者说没有发展起亲密关系之前,她会很贪爱丈夫,因此在丈夫心中,似乎具有功德。但是,当她尝到其他男人的味道的时候,心就开始动摇了。这就像为了不让恶病加剧病情,应该防止与恶缘的接触。同样,也应该防止女人与其他男人的接触。所以说,女人是具有过失的。

释义
世间男人对于感情普遍不可靠,所以做妻子的都会很警惕,用很多方法防止丈夫去找别的女人。而女人在结婚后,比丈夫更加顾家,很多女人会过很安稳的相夫教子的生活,很少听说有女人主动去出轨的。而且如果男人去世,女人会哭得特别伤心。因此在众人看来,女人就很有情义,非常可靠了。

这些都是从表面上看的结果,但是实际上,即使女人,也同样是不可靠的。因为,如果女人和其他男人有了亲密接触后,她同样也会移情别恋的。这个原因是,女人找丈夫,就像男人找妻子一样,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我执和贪爱的需求。

而所谓的丈夫或者妻子,仅仅是一个所缘境,或者说仅仅是一个工具而已。因此如果遇到了其他的男人,更能够满足女人的我执和贪爱的需求,那么这个女人就会义无反顾地去追求了。

因此,在世间的家庭中,不但要防止丈夫去和别的女人有亲密的接触,也需要防止妻子去和别的男人有亲密接触。无论男人、女人,都像重病一样。人生了重病之后,为了防止病情的恶化,需要好好地保护起来,不能被冷风吹到,不能被太阳暴晒,有的严重的病,为了防止细菌等的感染,甚至还要住到特殊的病房去。

《四百论广释》中举了一个婆罗门女的公案。一个男人对一个婆罗门女生起了贪爱。婆罗门女告诉丈夫,有一个人经常出现在她的面前,她因此很害怕,并说下次那个人再次出现时,就告诉丈夫。但是,当那人再次出现的时候,她就已经被他迷住了,没有告诉丈夫。因为女人很容易动心,所以应该对女人作防护。

这个偈颂,年轻的道友尤其要多多思维。年轻的时候,因为四大还比较调和等的原因,所以情欲表现得比较明显,喜欢去追求世间所谓的“爱情”,甚至把“爱情”想成是神圣的、伟大的、完美的。但是你要想清楚,这个所谓的爱情,其实是不稳定、不可靠的,是在对其他的异性没有深入接触之前才会有的。

如果接触到了一个新的、更好的异性,那么你们就不会再想要现在这个爱情了,而且会把这个所谓的爱情,当作一件很苦恼的事情了。因此不要把爱情想得太神圣、太伟大、太完美,这仅仅是两人暂时的贪爱和愚痴造成的。而且在结婚后,为了防止对方出轨,双方都会忙于防止对方与异性接触的机会,这是一件很累、很紧张、很苦恼的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甜蜜。

下面圣天菩萨指出,贪欲是到了老年后所不乐于做的事,更是解脱者们所呵斥的事情。

壮年自所作,老时不乐彼,
如何解脱者,于彼不忧恼。

难词释义
彼:指贪欲
忧恼:此处是指不喜、厌离的意思。
解脱者:这里指解脱轮回束缚的圣者阿罗汉。

颂文直解
首先在壮年时,以无惭无愧所做的事,到了老年后,就不乐于做,并且心里会后悔,产生了忧恼。既然人到了老年都会对贪欲忧恼,那么解脱了烦恼束缚的圣者们,了知了贪欲的过患,并且已经彻底断除了贪欲,那他们怎么不会对贪欲忧恼呢?他们会更加对此呵斥和厌离的。

释义
有的人想,按照世间习俗,年轻人就应该成家,应该去追求贪欲,可以做不净行。但是世间习俗不一定正确。对于做不净行等事情来说,世间习俗是颠倒的、错误的。就像前面“犬等亦所共,恶慧汝何贪”所说的,这些因非理作意而产生的贪心烦恼,是猪、狗等旁生也一样会产生的,是非常愚蠢的。一个有理智的人,就不应该对于不清净的身体,产生那么大的贪著。

那么等到这个人进入到老年,他的心智比较成熟,色身的四大已经衰减,那时他已经没有了对不净行的贪欲,他就会反省他过去的行为,这样他就会对年轻时这些愚蠢的行为感到后悔。

不但人到了老年,会对不净行后悔,而且圣者阿罗汉们,因为深刻了知了贪欲的过患,已经断除了贪欲,所以对于凡夫所做的不净行,更加会觉得这是愚昧和荒唐的事情了。就像一个特别爱干净的人见到衣服上沾染了不净粪,而特别厌离,要赶紧清洗一样,圣者们对不净行也感到极其厌恶,并对做这样事情的凡夫感到极其伤心,会呵斥这样的颠倒行为。

既然到了老年后会后悔,那么即使不学佛的凡夫也应该远离不净行等贪欲导致的颠倒行为。那么对于修道者来说, 阿罗汉是大家的归依处,归依处那么厌离、呵斥的事情,大家就应该完全进行积极对治,而不应该去放任自流了。

《四百论广释》中举了这样一个公案:

节庆的时间到了,一户人家的儿媳着急去看热闹,忙乱中把牛绳系在了她公公的脖子上了。公公很生气,责问她:“你在做什么?”她这才回过神来,非常尴尬。就像这位儿媳,因为忙乱而出错,做出了尴尬的事情。同样,年轻人因为无知,而错误地去耽著于不净行,等到了老年后,才会发现不净行其实并无乐趣,等到以后获得解脱时,更加会对这些不净行产生忧恼。这种因无明愚痴引起的行为,应该受到很严厉的呵斥,而不应该以世间习俗等不正确的理由来行持。

这一科的四个偈颂讲完了。现在我们再来回顾一下。

第一颂是有人觉得女性除了漂亮之外,还有很多迷人的优点,因此难以断除贪心。于是圣天菩萨提醒说,你看一看她是否也有缺点,看到了她的缺点,那么她的形象还会那么完美吗?这又让人贪又让人嗔的各个方面,哪个才是真正的她呢?

第二颂指出,这些优点,也不是凡夫生起贪心的真正原因,真正的原因,是凡夫自己的非理作意。

第三颂指出,从女人的角度来说,即使你对女人有贪爱,但是她仍可能会转而投向别的男人,因此女人不值得信赖、不值得贪爱。

第四颂指出,贪心引起的不净行等等行为,不但到老年后会后悔,也是圣者所呵斥的。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己三、断计彼为乐因之贪著

世间人不但认为女人是清净、美好的,具有各种优点,而且还是最重要的快乐之因,这一科就来断除这种认为女人是乐因的贪著。
设问:欲界之中,众生都在追逐着快乐,而女人是快乐的来源,所以不应该远离。

答:
不贪者无乐,非愚亦无贪,
若意常外驰,彼乐为何等?

难词释义
无乐:此处是指无此贪欲所生之乐。
非愚:指至少已经断除了部分颠倒执著的修行者。

颂文直解
女人并不是快乐的来源。世间人没有贪心的时候,不会产生与女人交合的快乐,有了贪心后,才会耽著为快乐。因此,乐的因是贪欲,而贪欲之因,是将不真实的境颠倒分别为真实的愚痴。非愚者则没有贪,愚人的心则像是被幻术迷惑了一样,恒时从真实见中外驰,而生起了贪心。那么愚人所感受的乐是什么呢?即是除了仅是颠倒分别之外,无有丝毫快乐。

释义
圣天菩萨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了不净身不是快乐的来源。首先是以不贪者和非愚者为例,说明没有贪著不净身,快乐依然存在。其次指出贪爱不净身是由颠倒的作意引起的,因此并不会从中得到丝毫真实的快乐。

首先“不贪者无乐,非愚亦无贪”这两句,站在不贪者和非愚者的角度,来揭示世间人所谓的清净、悦意、美好的事物,都是颠倒的,是一种错觉。不贪者,比如像婴幼儿,他们还没有男女的情欲,不会对异性产生贪心;非愚者,比如像修了不净观的修道者,他们远离了执女身为乐的颠倒执著,而在心中获得了法乐。

“若意常外驰,彼乐为何等”这两句,揭示了这种错觉的原因,是心的外散,被境所迷导致的。这样就以女身为例,说明了世间人所谓的清净法的本质,都是迷乱心识的一种非理作意而已。他们被本来不存在的“清净”所迷惑,因此心没有安住在不净的世俗实相上,反而外散到增益出来的“清净相”上,因此他们所谓的快乐,仅是一种错觉,而不可能是真正的快乐。
这两句非常重要,是帮助我们认识真相的一个最核心、最重要的方法。


什么叫心的“外驰”?就是因为无明而增益出了虚幻的法,并且将本是虚幻的法,执为心外存在,而且是真实有自性地存在,这样就将心的功能,驰散到心外的虚妄法上去了,被虚妄法蒙骗了。那么在这虚妄之上再进一步增益出来的乐、净、常、我等等,就更加是虚妄中的虚妄了。

不但是女人,凡是世间人所认为清净、悦意、美好的世间法,比如孩子、美景等等,也都是虚妄无实的。只有出世间的法,才是真正清净的。

所以今后大家如果对世间法产生了清净的执著,生起了贪心,就应该从这个偈颂所教导的三个要点去提醒自己:1、对此没有贪心的人是怎么看的?2、有智慧的人是怎么看的?3、就算我觉得清净,那这是它的真相还是假相?如果是假相,就应坚决舍弃。

《四百论广释》中说:一个愚人见到了王后,生起了贪欲心,于是他贿赂了王后的婢女,希望能有与王后见面的机会。婢女告诉了王后,王后答应了,并且说:王宫戒备森严,只能趁年底出宫时见面。到了年底,王后外出的头一天,愚人精心准备了香水、香料、鲜花、花环等物品,精心装饰了房间,满心期待着次日与王后的约会。

但是第二天,他师父家的一头牛走丢了,他被派出去找牛去了。就在他出门后,王后来到了他的住处,等到他回来时,王后早已经离开了。

这个愚人,辛苦等待并准备了一年,如果那一天他能待在家里,就能实现他的愿望,但是恰恰就在那天,他出门去了,所以错过了机会,使得一年的辛苦都落了空。

这个愚人代表的是世间人,王后代表世间的快乐;愚人与王后地位悬殊,很少能得到与王后私会的机会,代表世间快乐极其稀少,很难得到;愚人想尽办法去追求王后,并且用一整年的时间,在等待着王后的来临,代表世间人追求快乐,非常辛苦和漫长;但是就在王后来临的那一天,这个愚人被师父安排去外出寻牛,而失去了机会,代表凡夫虽然梦想着获得快乐,但是因为分别心不安分,外驰而去贪著情欲,从而一直获得不了梦想中的快乐。

还有一个公案,是这样的。一个织匠被王后的美色迷住了,他见人就问:你见过王后吗?她会来吗?她说起我了吗?这个织匠,心迷乱而外驰,对王后产生了虚妄的清净相,产生了贪心,结果就陷入在了痛苦之中。

那么执著深重的世间人,还会提出来新的问题,下面他们就这样问:

设问:即使女人身上的乐是虚妄的,但是这些交合等的乐趣还是因为有了女人才能够得到,离开了女人,连虚幻的乐也没有了,所以女人还是应该被贪爱的。

答:
如汝常爱重,不能常与合,
属我非他有,此摄持何为。

难词释义
合:交合,即不净行。
摄持:牢牢地执著为我所,或者说占为己有的意思。
何为:有何道理?即表示根本不合理。

颂文直解
如是进行观察时,明明女人没有任何乐,而将女人妄计为乐因,这样你的心已经颠倒,而日夜不断地对女人生起贪爱。但是在你正对女人爱重的时候,也仅能与女人偶尔交合,而不能长时间交合。那么你为什么还认为这是自己的女人,不属于他人,如此而将她牢牢地执著为我所呢?

这是说,既然在世间女人身上获得的虚妄快乐时间很短,那么就应该放弃对世间女人一直执为我所的占有欲。

释义
世间贪爱深重的人,即使从理上知道了女人等一切境是虚幻的,女人身上所谓的清净相更加是虚幻的,但是心中贪爱的习气难以一下子克服。就是说,即使是虚幻的相,他也会去贪执。就像《入菩萨行·般若品》中说的那样:“幻师于所知,未断烦恼习,故见幻女时,见者空习弱。”这样的人,在颠倒执著女人为乐因之后,对女人的贪爱和看重,就会越来越增加,甚至做梦都会梦到。

世间男人贪爱女人的目的是什么呢?他们的目的,就是想与女人发生性关系、作不净行。他们在贪欲心的驱使下,千方百计地去追求女人,去讨好女人,最终想要实现的,就是这种低劣的愿望。有人也许想,性欲是低劣的,但是爱情应该比较高尚吧。有这样想法的人确实比较多,但是大家只要稍微动一下脑筋就可以明白,如果一个女人是石女,那么男人还会对她生起贪心吗?还会去追求她吗?世间上所有将女身执为清净,赞美女人美丽和具有魅力的众多词句,其实都是建立在女人可以作不净行的基础上的。

但是,圣天菩萨这里告诫说:对女人非常爱重的人,快乐却并没有相应增加。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就是“不能常与合”。也就是说,作不净行的时间很短,所以即使与所贪爱的女人一直在一起,大部分时间都做不了不净行。

而且在作了不净行后,因为愿望已经暂时满足,所以贪爱会暂时减少,这时对方的魅力就没有之前那么大了,心里就会很不在乎,很不耐烦,就会开始发生争吵。所以,一个认理的人,就应该放下对女人的贪执。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四百论广释》中讲到了下面两个公案,来说明这个道理。

一个婆罗门因为消化功能减弱,吃不下多少东西了。他虽然还有很多食物,但是一点也不想布施给别人。这些食物对他来说已经没有作用了,他还当宝贝一样留下来,这就纯粹是一种舍不得、放不下的自私、吝啬心态导致的。这种低劣的习气,不但没有让他得到任何的利益,而且以后会因此而堕入饿鬼道。对女人的贪爱也是一样的道理,既然贪爱女人的真正目的就是作不净行,那么在不作不净行的时候,还要去占有她,是完全不应理的了。

另一则公案是这样的:一个国王有许多妃子,虽然他对这些妃子没有贪心,但是也没遣散她们。一天一位比丘问国王,是否还想与这些妃子作不净行?国王回答说不想。于是比丘给国王讲解了应该行持善法,国王听了后,就全部遣散了她们。确实是这样,既然这位国王不想与妃子们作不净行,那留着她们还有什么必要呢?当然这位国王有善根,能从善如流,接受比丘的劝导,这样的国王很难得。世间人也都应该学学这位国王,放下对女人的执著。

不但是对女人的执著是这样的,其他被认为是清净、悦意的事物,也都是一样的道理。

比如很多人对自己的孩子特别爱重,认为孩子能带来无穷的欢乐,就可以用这个偈颂来作如理的思维。“如汝常爱重”:本来是说对女人爱重,这里就可以对应到爱重孩子上;“不能常与合”:对应女人是合,对应孩子,那就是孝顺,也就是说,不能经常得到孩子的孝顺;“属我非他有”:就是还想着这孩子只能属于自己,不能属于其他人,只能孝敬自己,不能孝敬其他人;“此摄持何为?”这样牢牢地将孩子执为我所,是一点也没有道理的。

很多做父母的,对孩子的占有欲和控制欲非常强,想要管着孩子的一切,连孩子穿什么衣服这一类的小事情上,也都一定要听自己的。通过这些事情,父母的我所执在孩子身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但是,这都是不正确的,是愚痴颠倒的做法。因为孩子在上辈子不是你孩子,在下辈子也已经相逢不相识了,只是在这辈子,才有机缘做你的孩子而已。

孩子十来岁左右开始懂事之后,因为他俱生烦恼习气和业力的影响,有了他自己的个性、爱好、追求等等,就会和父母越离越远,在他成家之后,父母就更加靠边,以至于现在,都要通过立法来规定孩子必须看望或问候老年人了,这说明孩子照顾父母不周全的现象已经非常普遍。

既然等孩子成年后,来看望一下都不愿意,那么对孩子还那么执著,那么希望占有,就是一件一厢情愿的愚痴事情了。

但是执著深重的人还是觉得对女人贪著是有理由的,下面就是他们新的想法:

设问:虽然这个虚幻的乐,能得到的时候确实很少,所以应放下对女人的贪著,但是,世间人认为贪心就是一种快乐,而女人是贪心之所缘境,所以贪著女人是合理的。

若贪即是乐,妇女应无用,
未曾见有说,乐是所弃舍。

颂文直解
如果贪心本身即是快乐,那么女人恰恰应该没有用处了,因为世间人生起贪心后,需要与女人来作不净行,才能消除这个贪心。但是世间人是不会舍弃快乐的,所以说贪心本身是乐,是完全错误的。

释义
贪爱习气深重的人,思想一下子转不过弯来,所以虽然他逐渐认清了上面的道理,但是还是放不下对女人贪爱的习气。尤其是一些所谓感情丰富的人,他们往往多愁善感,沉溺在自己的迷乱贪著之中,不能自拔。

那么贪心是不是快乐呢?圣天菩萨抓住快乐是不会被舍弃这一点,引导我们认识到,贪心根本不符合快乐的这个特征。因为世间人生起贪心之后,被这个贪心逼迫而不得自在,就会想方设法地去息灭这个贪心,消除心中的欲火。这就像中了毒一样,必须把这个毒给医治掉,否则会一直不断地扰乱身心。正因为贪心是要舍弃的,所以根本不可能是快乐,而是一种地地道道的痛苦。

《四百论广释》中说:一个又饥又渴的孩子,四处找吃的。他在晚上走进了一间房屋,屋里有一碗水和一碗灰。夜色朦胧中,他把灰看成了吃的东西,于是用水和上,捏成团吃下了。感觉吃饱了后,他才发觉这碗“食物”其实是一碗灰。这时他感觉到很恶心,就把碗里剩下的灰倒掉了。当他走出屋子,遇到了这个房屋的主人。主人知道情况后,很同情他,就给了他很多好吃的,并收养了他。

这个公案中,又饥又渴的孩子,比喻充满贪欲的世间人,灰比喻女人;孩子因为被饥渴逼迫,四处找吃的,比喻贪心本身是一种苦,众生饱受这种苦的逼迫,不得不去追求女人等的所缘境来满足贪心,消除这种苦;夜色朦胧,比喻众生被无明愚痴障碍;孩子把灰看成了食物,比喻世间人执不清净的女身为清净;孩子吃了灰,似乎感觉饱了,比喻世间人似乎从贪爱女色中,得到了满足;后来孩子发现了所谓的“食物”,其实是灰,感觉很恶心,把剩下的灰倒掉了,比喻世间人通过观察,发现了女人其实是不清净的,生起了厌离心,放下了对女人的贪爱;主人比喻圣者;主人收养了他,并给了他许多好吃的,比喻众生归依了三宝,通过闻思修行,以此获得了很多法财,得到了真正的快乐。

这个公案也说明了,世间人想消除痛苦的发心,是无可非议的,是正常的。但是世间人的错误,在于认错了哪些法可以消除痛苦,也就是说,认错了什么是清净,什么是快乐。世间人把女人等不清净的有漏世间法,当作了清净的目标去追求,认为这些有漏法能够消除痛苦,带来快乐,这些目标完全设错了,因此就生起了贪心,这个贪心,根本不是快乐,相反,它的危害性非常大,反而把众生带入到痛苦的泥潭之中了,而且贪心越大,得到的痛苦就越多。而真正的快乐,只有在看破这些幻相、消除贪心之后才会获得。

前面的偈颂中说了“不能常与合”,有的人于是想,交合虽然短暂,但是至少也有这些短暂的交合之乐。这是贪爱习气重的人钻空子的想法,于是他们就提了这样的问题。

设问:与女人交合中能产生快乐,所以女人应该还是安乐之因吧?

答:
虽与妇相合,乐从余缘生,
非愚孰妄执,唯妇为乐因。

颂文直解
即使与妇女相合,乐也是从余缘——恶非理作意的分别中产生的。将乐的因,完全说成是令人悦意的女人,除了如你一样愚痴的人之外,谁会产生这样的妄执呢?因此,不应妄执女人为乐因。

释义
男女作不净行时候所谓的快乐,是由许多因素造成的,主因是心的外驰而产生的颠倒作意。而和女人交合这件事,仅仅是一种助缘而已,它不是主因,更不是唯一的因。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如果不净行必定能产生快乐,那就像所有人被火烧伤后都很痛苦一样,应该所有人都可以在不净行中得到快乐了。但是已经离贪的圣者阿罗汉,即使产生了男女根的相合,也根本不会产生这种有漏的快乐。比如当年妙贤比丘尼已经证得了圣者阿罗汉果位,但是因为恶业成熟,被未生怨王凌辱。

妙贤比丘尼当时“如中毒箭,生大忧苦”,根本没有丝毫的安乐。另外,尚未证得圣果,但是受持清净戒律的出家人,以及修持了不净观的修行者,也可以用正知正见,对这种有漏安乐进行压服。这些例子,充分说明了不净行并不会必定产生快乐。

认为世间女人清净并且是安乐之因的根本原因,就是非理作意。非理作意扭曲了真相,产生了虚妄的清净相,因为觉得这些清净相很悦意,所以产生了贪心。离贪了的圣者阿罗汉断除了颠倒作意,消除了贪心,所以不管是魔女、天女还是人女,都不能诱惑得了他,即使与他作不净行,他都不会生起一丝一毫的快乐。

就像我们看非常非常可怜的马、牛、够,在作不净行时,我们都知道这是旁生的颠倒行为,纯粹是旁生心里的烦恼、贪心产生的。另外像酒喝醉了后,过患那么多,但是贪酒的人却仍然认为酒是快乐之因。与此相同,只有愚痴的人,才会固执地坚持女人是快乐的唯一来源。

这一科的四个偈颂,断除了将女人作为乐因的贪著。第一颂提供了三个观察方法,即不贪者、非愚者和真实相,引导大家认识到对女人的贪爱,完全是一种颠倒作意;第二颂指出通过女人来满足这种颠倒贪爱的机会很少,说明女人其实并没有多少实际的作用,因此应断除对女人的

贪爱和我所执著;第三颂否定了把贪爱执为快乐的颠倒作意,指出贪爱恰恰是苦;第四颂指出,即使偶尔满足了颠倒的贪爱,女人起到的也仅仅是一种助缘而已。这样就可以确切地认识到,世间女人根本不是快乐之因,所以应该完完全全断除对世间女人的贪著。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戊二、明有境贪欲过患

有境,是指具有境相的心。这一科,是开显贪欲的生起对于世间人造成的危害。

设问:快乐虽然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所以将女人视为快乐之源确实不应理,但是很多世间人都喜欢作不净行,这是否说明,如果再再作世间的不净行,还是可以得到快乐呢?

答:

贪蔽如搔癞,不见欲过失,
离欲者则见,贪苦如癞者。

颂文直解

贪欲心深重的人,就像患上了皮癣这种严重皮肤病的患者,因为被痒这种苦逼迫,所以顾不得去考虑这种欲望会带来皮破血流等的后果,会禁不住去抓挠。同样,世间人被贪欲心之苦逼迫的时候,就见不到情欲的过失,一心想着要去行不净行。但是,已经离贪的圣者们,见到贪欲心深重的人,就像见到了皮癣患者一样,在他们身上见到了被贪欲所逼迫的极大痛苦。

释义

世间人会被自己的贪欲心蒙蔽,他们完全想不到放纵贪欲心,所带来的严重后果。这个偈颂,是比照搔癞这件事情,引导大家站在已经离欲了的圣者们的高度上,来观察世间人被贪欲逼迫之苦,从而不再被贪欲心所蒙蔽,来断除对不净行等的追求。

贪欲心在产生的时候,会蒙蔽人们的理智。人只要失去了理智,那就和旁生差不多了,只想着去满足贪欲,而见不到由此带来的种种后果。就像有的人生了皮癣后,痒得难受,就会使劲去抓,这时就想不到一旦皮肤被抓破后,会流出脓水和血,会火辣辣地痛。因为贪欲心具有这个蒙蔽作用,所以世间人会一次又一次地被它蒙骗,一而再、再而三地想去作不净行,而停不下来。

那么贪欲心的过患有哪些呢?总的来说,贪欲有下面三个过患:一、人在生起了贪欲心后,因为贪欲有蒙蔽作用,所以它会肆无忌惮地增长,很难加以控制,这时人就会坐卧不宁、心神不定,会千方百计想去满足,就像生了皮癣后,痒得要命,特别难受一样;二、为了满足欲望,人们会浪费暇满人身,失去修行解脱的大好机会;三、如果因为追求贪欲而违反了出家或者在家的戒律,那么将会受到地狱恶报等严重的异熟果报,为了一点点的坏苦,而最后竟然在地狱中遭受种种皮开肉绽之苦,这是贪欲带来的最大的危害。

可见贪欲就是一种心里的病。而且这种病首先不是导致痛苦,而是产生蒙蔽,会让人像飞蛾扑火一样,去追逐不清净的所缘境,所以贪欲病的危害性比一般的病更大。初学者修行功德还比较弱,对治贪欲心的力量还不足够,所以尤其要对这一点引起重视,要在一开始就运用正见。就是说,无论是见到异性,还是其他容易引起贪欲的境,都要把他们不清净的自性看得清清楚楚,这样就不会产生贪欲,修行就会很顺利。如果一开始不重视,那么等贪欲心不知不觉增长之后,要对治掉就很不容易了。

在开显了贪欲带来的逼迫之苦后,接下来,圣天菩萨还指出,追求女人的过程中,男人要受到各种屈辱之苦。

无怙饥所迫,饥时所动作,
贪者遇女时,动作亦如是。

颂文直解

那些被贪欲控制的人,就像要饭的乞丐一样。在饥荒年代时那些六亲无靠的人,因为被饥饿逼迫,就为了讨到一点粗劣的食物,愿意去忍受无良富人的蔑视、辱骂、殴打等的羞辱动作。被贪欲心控制的人,在遇到女人时,对于女人的种种蔑视、辱骂、殴打等的羞辱动作,也都会忍受。而这在智者看来,是非常愚痴的事。

释义

穷人饿肚子时,饥饿的欲火让他不得自在,为了消除这种欲火,他不得不低声下气地去向富人乞讨,去求得一点点粗劣的食物。即使富人再三羞辱,他也会接受。同样,世间人被贪欲心逼迫,为了消除这种欲火,不得不去向女人低声下气,百般讨好,去求得作不净行产生的这一点点粗劣的坏苦。这时即使女人骂他、打他,他也都不去计较了。

世间男人之所以愿意去承受种种毫无意义的苦行,就是贪欲心在作祟,目的是为了能与女人作几次不净行。等他的贪欲目的达到了后,贪欲心暂时就消失了。这时他的表现,会发生很大的转变,从原先的百依百顺,变得非常冷淡,如果女人打他、骂他,他就会开始抵抗。但是等贪欲心再一次生起来的时候,他又开始百般迎合了。这样的轮番转变,充分说明了世间男人卑贱的举动,是为了换来作不净行,来息灭贪欲心的逼迫之苦。当贪欲心消失后,他就无法承受这种屈辱之苦了。

那么在智者看来,这种受贪欲心逼迫,而去承受屈辱,是非常愚痴的举动。

接下来,圣天菩萨指出,贪欲心会引发嫉妒、嗔恚等的痛苦。

有由骄傲故,于厕亦生著,
有者贪其妇,于他起嫉心。

颂文直解

如是被贪欲控制的人,也会产生其他的嗔恚等无量的过失。譬如,某些骄慢的人,对自己家里装了不净粪的厕所也会生起执著,如果有外人来使用,他会生起嗔恚。同样,有人对执为我所的女人,会生起贪欲心,如果看到她和其他世间男人交往,就会因嫉妒而生起嗔心。

释义

古代的厕所,装了很多不净粪,散发着一股难闻的臭味,这是大家都觉得肮脏的地方。但是那些心中傲慢,看不起穷人的富豪们,对自己家臭烘烘的厕所也会产生贪著,觉得比周围那些穷人家的厕所要好得多,因此舍不得让人家去使用。

连这种又臭又脏的厕所也会有人贪著,甚至由此产生嗔恚,可见世间人的非理作意确实颠倒得很,真的没有道理可言。那些人对厕所的贪著,大家会觉得很可笑,但是对女人的贪著,很多人就觉得很正常。但是要知道,这和贪著厕所一样,都是颠倒的,都是一种非理作意。

而且在这种贪著之上,会产生新的嗔恚等痛苦。世间人对女人生起贪欲心后,如果有人去和她搭讪,他也会不高兴,会生起嫉妒心,他心里受这种嫉妒心的煎熬,非常难受,不得自在。如果女人舍弃了他,那他就会生起强烈的嗔心,这时的非理作意就更加强,痛苦也更加地深,并且往往会以此而造下恶业,带来后世的深重苦报。

那么如何消除嗔心之苦呢,那就要对治贪欲心。世间人觉得女人好看,和厕所不一样,但是女人的好看,只是外面光滑的一张皮而已。那么在皮里面呢,每一样东西,都会让对女色生贪的人觉得恶心。

因此,女人的皮就像厕所的外部,厕所的外部装修得再好,里面装着的还是屎尿,人走进厕所里还是会觉得肮脏、恶心。同样,女人的外貌长得再好,装着的也是屎尿等不净物,也同样让人恶心。如果看清了这一点,那么就不会被贪欲所牵制,就更不会遭受嫉妒、嗔恚等等的苦了。

[ 本帖最后由 普见 于 2013-7-29 11:12 编辑 ]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