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上梦下参老和尚:大乘起信论

【六尘境界,毕竟无念;以心无形相,十方求之,终不可得。】

六尘的境界毕竟无念,心没有形相,十方求之,终不可得。你如果观六尘境界的一切色相,“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境界,这是色阴所显现的。因为我们现在有无明,或者像睡觉还没醒,作梦,把这些当成是实有的。“色、声、香、味、触”这五尘的境界,落于我执那个意识的意根当中,第七识,这个叫什么?叫法尘。咱们一说到尘,就形容着它是染污的、不清净的,是尘染,染污的、不清净的。它染污什么?染污你那个清净的智慧,染污真如,染污清净法身。这个叫迷了的人的一切境界相,这个是不可念、不可思。因为在法性的理体上,没有六尘可念。心没有形相,心里头没有六尘境界,心外头也没有六尘形相,心的内外皆无,不可得。如是观察可空到色阴,只能把色法空了。

咱们现在所说有烦恼、有妄想心,原因就是对这些东西咱们当成真的,听见一句话也生烦恼;看见人家给你绷个脸,给你不好的脸色看,你也不舒服了;或是批评你两句,你也接受不了。你当成实有的,那就苦。当我们身体不舒服的时候,或是脑壳发烧,或是肚子痛,假使你也不吃药,你坐那观想一下,为什么它要痛?能痛的是谁?所痛的又是谁?我了知痛的又是什么?你这样观察。等你观察思惟把你重点放到观察上,真正你那个肉体上的痛苦,它自然就减轻了,烦恼就轻了。你说这是假的、是空的,根本没有的。但是这个你观,你得不到受用。咱们现在也能这样修,依着法来修,但是痛还是痛,你没得到受用,你观没修成;修成了,不痛了。修到那“将头临白刃,犹似斩春风”,修到那个境界,真正把肉体观空了。你得个我空,最起码的能得到二乘的境界,真空了。他把你锁到屋子里头,你可以飞出去了,一入定就出去了,六尘所不能拘。你再修到菩萨境界,修到证了地,那就得大自在了。六尘境界没有念,在你意根之中观想无念的境界,观心没有形相,这都没有的,终不可得。



【如人迷故,谓东为西,方实不转。】

这像人迷了似的,如人迷故,谓东为西,方实不转。当你迷了,找不到东南西北了,拿东边当西边,东边还是东边,东没变成西,是你迷惑了就不知道了,谓东为西。东边没有转成西边,为什么迷了呢?因为有方向,前头有个标号,有个东、西、南、北。如果连这个东、西、南、北没有,你还迷什么呢!东、西、南、北本来没有,拿这个形容着本来没有的去执着,假立名目。

咱们小孩子一下生,我们都是经过这个过程,当你生下来没有名字,给你取个奶名,等你大了,还换个学名,入学再换个学名,你就把这个名字执为是我了,人家一喊这个,你就答应,这个是你吗?假名嘛!没有个符号,没有个标号,怎么来分别呢?在这个你多思惟。所以观叫思惟,思惟成熟有了智慧了就能观知。观知什么?我心里经常妄想纷飞的,你定下来去观察,观察到一念不生的时候,观察心无念,能做到这点,渐渐的就能入道了,也就是若能观察随顺知心无念。



【众生亦尔。无明迷故,谓心为念,心实不动。】

那我们现在有念。有念是迷了,无明迷了,谓心为念,念即是心。咱们起念动念,说心里起念头,这个念头就是心。我们现在一般的照内体来说,心有个心脏吧!人死了,这个心脏随着死了,你还有心、没心呢?我曾经跟两个,一个死过两次的,他死过两次。我一个归依弟子,她在生小孩的时候难产,小孩生下来,她就死了。她死了,感觉着她这个心识离开体了,生到虚空中去了,看见十方没有光明相,东西南北就不辨了,就像咱们讲的迷方,迷了。她心里有个念头,突然她一想“唉呀!我这小孩生下来,谁喂他奶呀”?这一念,又回来了,又回到她肉体里来了。她一回来,她感觉像爆炸了一样,那个痛的她又离开肉体了。因为她那个神识在十方走,她还是系念她这个小孩子,说“我不能走,我走了,他就活不成了,我还得照顾他”。她这第二念又系念,又回来了。这回虽然是痛,离不开了,神识不离开了。她问:这算是什么?我说:这算昏迷,临时的,没到你走。你的神识虽然离开肉体了,因为你这个心念系属着,你寿命还没尽,你走不了。如果你寿命尽了,那鬼就把你带走了,你不走,他也把你锁走了,那不由你自己作主了。这个时候还是自己能作主的时候。

另外一个是个出家人,我们闲谈的时候,他说他死过两三次。我说怎么死过两三次,你现在还活着?他讲他的过程。不要听故事,我说这个迷了,研究你的妄心跟你的妄体两个脱离的时候是什么境界。像咱们作梦的时候,有时候离开肉体了,他们叫夜游夜梦,这种现象很多。他本来躺下睡觉了,睡着了,人在床上睡觉,他惦记着明天他们家里头要做个什么事情,他得挑两缸水才够用。心里这样想,他睡觉这个事他放不下,身在床上睡觉,夜间他就起来去挑水。夜间去挑水是作梦。两缸都挑满了,他回来又睡觉。等他醒了,他还想着要挑水。一下床,鞋都是湿的,屋里都是水。因为他来回挑水,那鞋来回踩进来踩出去。他就想夜间好像我挑了,但是是作梦、是真实的?你说是作梦,两缸水挑满了。说真实的,他还在床上睡觉。怎么理解?

刚才我说这个死了的又回来了,他是一个农民,那时候是韩复榘做山东省主席,抓兵。那时候谁要当兵,谁也不当兵,抓来的。就把他给抓来了。抓来了,他不愿意当兵。不愿意当兵,十几个人结合就逃跑。那韩复榘对逃兵抓回来就枪毙。就把他们都抓回来,抓回来枪毙。枪毙,他是打死的。枪毙了,人家检查尸体的时候打死了,回去了。夜间下点小雨,枪打的没中必死的要害地方,夜间他就活了。活了,他感觉四肢还能动,没死。等他一动,他痛得不得了,他又死了。死了,生到另外一个地方,要受身没受身之前,他看见那家人有妇女要生产,他说“这个我不能进去”,他往外退,他就跑了。他这一跑,他神识又回到他尸体来。回到尸体来又痛,痛得不得了,神又离体了。他说两三次,最后离不开了,虽然痛,也减轻,微弱一点,他就爬。爬到附近一个农民家里头。人都要做好事,救人一命胜造浮屠七级,就把他给救了。慢慢给他治疗,他就好了。好了,他就怎么样呢?看破红尘去出家,当了和尚了。当了和尚,他经常爱讲他自己的死亡的故事。他说人死了之后,十方具墨,没有一点光明的。有缘的地方,该你受身就可以去了。也有错误投生的,或者借人家的身体还魂的,也有。这类故事很多。

懂得这个道理,拿这个做参考吧!迷了,但是心里头要有念,看你念什么,这叫专注一境。像我刚才讲这个都是有念,他不能达到无念。一切众生因为无明迷了,根本迷了。迷了,他那个心就变了,变成了“受、想、行、识”。刚才我讲这两个故事都是“受、想、行、识”,就是心境。这个时候无明迷了产生一种念,把这个心产生为念。心本来没动的,因为念头动了心就动了,心随念转,心随着念的转变,而实在真心没动。



【若能观察知心无念,即得随顺入真如门故。】

我们能不能观察我们这个心让它无念?像我们静坐的时候,每个人静坐的功夫,你用什么功夫,依着经教的教义,或者依着你依止的老师给你指示,你怎么样观法,观察你心不起处。禅宗普遍的让你心无起处,观念佛是谁。你说念佛是谁?观念佛是谁。或者直接观无念的,观念起的,观话头,没说话以前那个头是什么?那头就是无念。就像金刚经上须菩提向佛请问如何住心?住心就是无念的意思,观心无念。若能观察知道心本来是无念,念是妄想;能观到心无念了,即得随顺真如门。观一切的色相从来没离开心,心是什么样子?无念,真心无念。这个时候对于“受、想、行、识”内心的境界,心要无念的时候,若能念到得到无念三昧的时候,这个时候有人动你的身体,砍你一刀,你都没有分别意识了,入了无念了。

能到无念的境界,你对于你这个“色、受、想、行、识”不起执着,不认为它是实有的。不认为它是实有,就是空了。心经说是照见五蕴皆空。你照见五蕴皆空了,你还什么放不下的吗?空了,还有什么放不下的。一切烦恼,他就不烦恼了;一切世间相,没有!像我们经常讲的看破了,看破就是不执着了,认为一切都是没有,都是假的、空的,不执着了。不执着了,怎么不执着的?因为观空故。你得先看破;看完破了,你才不执着;不执着,你才能放得下;放得下了之后,你才能自在。这在你思惟,就是观。所以咱们读心经时候经常念,只是把它当成观世音菩萨了,没把它观自在。观是自在,观自在就是照见一切诸法空,知道心无念,这样子才能随顺真如。有念是迷了,迷了所以执着;执着是因为在世间相看不破,所以起执着,这个执着是因为迷了。咱们是念念不舍,什么呢?世间相。世间相不说了,总是你这个身体,你念念观照都是你这个身体。因为这个身体知道这是无明,无明了才有念,有念了心才动,心动了愈分别愈粗才去执着。若是无念了,心就不动了,你的功力能观察到你的心无念。

如果你妄念纷飞的,你静下来,在那静坐哪管十分钟、二十分钟。每次静坐不要多,从初入手的时候就想,照你的心不起念头,不让它打妄想,你自己也跟自己说“莫打妄想,好好坐,好好修行”。先自己跟自己说,你一起妄想,“不要打妄想”,好好说。连说几遍,自然渐渐妄想就少了。还有打瞌睡,有时候一打坐就迷糊。不坐,他还不打瞌睡。他一坐下来,他心里一静,他就点脑壳了。不点脑壳,一坐,一静下来,想的事就特多了,什么都想起来了。但是你自己对治方法,顶好你自己说“不要打妄想”。好像跟别人说似的,没有,就跟自己说“你不要打妄想、你不要打妄想”。用一个能观之心,对治你现在起妄想的境,你观这个心警告你妄想的境,没有,是假的,不要打妄想。如果你瞌睡大的,你这么多说几回,你再坐着不瞌睡了。妄想多了,多说几回,妄想也少了。对治的方法你自己也想,照本上说有时候对你不相应,你自己做不来,你自己想办法。或是你打坐,坐的时间长了,或是双跏趺坐,有些坐不习惯,腿都痛得很厉害。你也跟自己说“哪里痛?不要打妄想了,没有痛。没有痛,忍耐一下,过去了。克服一下吧”!说两回,那个痛好像就吓跑了。

打妄想也如是,功夫得你自己去观,观了得自己想些个办法对治。对治方法依照经本上说,咱们有时用不来,就靠你现实的生活。太快乐了!太快乐了!你想想烦恼的事,快乐马上就没有了。太烦恼了,你也想想快乐的事,调剂一下,那个烦恼痛苦也减轻一些。在你痛苦的时候,你想快乐的时候,想好事,你最高兴的事,一想,把那痛苦忘了,就去想那好事去了,你那思想追踪那个好事上去了。但是这是对治的方法,对治方法要你自己产生用,要对治。

以下就要讲对治了。现在最根本的对治方法就是无念,有念就是生灭,无念就是真实。好好这样观照吧!观照无念。一时达不到,你天天如是修。或者提起来一句圣号,完了就观,全心注重一境,或者观阿弥陀佛,或者观观世音菩萨,或者观地藏菩萨,就是坐着观,乃至观他的名号;除了这几个字之外,什么来了就把它排遣出去,渐渐得入。渐渐得入是什么?渐渐就能入进去。



【对治邪执者,一切邪执,皆依我见;若离于我,则无邪执。】

前头讲的是正义,什么叫正义?最后解题说若能观察直心无念者,随顺真如,这就叫正义。众生因为心迷了,心迷了是被什么迷的?被无明迷了。无明迷了,心里就有念;有念,从念而产生的妄动。若能观察知道心无念,心无念故,心实在是不动,不动就随入真如门了,把种种的生灭会入于真如。以下就分别解释怎么样才能够进入真如,先讲邪执邪见。什么叫邪执?一切邪执都因为有我,有我、有我见;若离开我,邪执就没有了。邪执的依止处,就是我。你要想修行道业,先把这个邪执邪见去掉。当我们一个人发了心了,信三宝,正念三宝,你以前不正念三宝那些个念头,那些看问题的看法,得把它丢掉才行。马鸣菩萨给我们举个比喻,这个瓶子原来是装毒药的,现在你要想装好药,你得先把这个瓶子洗干净。如果瓶子没洗干净,把好药装进去,渐渐就变成有毒了。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你要产生正见,那必须把邪见取消。那邪见是怎么来的呢?依据什么呢?依着我见。见,就是看问题的看法。有的时候咱们说是眼见,或者耳朵听的、眼睛看见的,眼见,认为眼见的就是实的。但是能见的这个见,这个眼见是不是实的呢?他眼睛有毛病了,看花了,那不是实的吗?也不是实的了。因为有我见,他才产生了一些邪觉观,是一切邪见的根本。执着呢?总的说执着有两种,一者说人我,一者说法我。不论人我,不论法我,包含着无量。这无量的执着,收拢了就是一个我。一切起争执的,见不同。见就是分别,就是在一切事物上的看法,也可说认知吧!当然是人跟人之间,一切事物之间,你的看法都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就叫见,就是分别了。在教义里面讲见的不清净,就叫见惑,惑就是迷。我们现在在身、边、见、戒、邪,就是身见、边见、邪知邪见、戒禁取见,每一个事物上,在你生活当中,你应该怎么认识的,在你生活当中对一切事怎么认识的。

我们经常的说有烦恼,烦恼怎么产生的?那就是我,从我产生的。我们认为产生这个见大概有两种,一种是生理上的身体不得安定、不得安宁,一种是心理上的烦躁不安,在这种烦躁不安的时候,你可以静下来观。因为有我的身体,我的身体就产生了四大不调,这个四大不调是生理上的现象。像害病,生理不安。这是一种。还有心理的不安,这个比生理的不安还要深刻一点。随时你要心里头不舒服,或者是也有生理引起的,你先观照一下,你怎么认识你这个身体、怎么认识你这个心。心本身就是一个认识,怎么还有一个?你这是妄心。你看问题的方法不对,也属于邪执里头的,往往的争执不下,这是各人的看法不同。其实是你看的、我看的都在我见之里,都属于我见。这个要分析起来就很多,这总的是标题,以下就根据这个邪执就解释了,根据我。如果我们断了我,断了我见,无我。无我,最浅见的无我执了,你能证得四果阿罗汉,你有很多妙用现前了,你超出六道轮回了,可以说了了生死了。这非常的复杂,都因为有我。

你平常坐着就观察,我在哪里?你坐下来思惟修的时候,我在哪里?哪个是我?依着佛所教导我们的,这个我的成就色心二法,色是这个肉体,还有受、想、行、识,这四种属于心法。你分析它,就用你观照,我们现在学的佛教导我们的,我们依着佛教导我们这个道理、这个义理,就是佛理吧!观照你现前的一个境界,你身体所面临的境界来对治它。对治它,你观观哪个是真实的;或者把它分开,咱们说解剖。你们看过解剖肉体没有?看医院里解剖人的肉体。如果你过去是医生,你可能看见过。把你肉体解剖,到你心脏,到你内脏,五脏六腑。你在这个东西找个我,哪有?如果心脏算是我,那胳臂、腿杆、胃,心肝脾肺肾,这些好多样合成有个我这个人形,具体一个人。那主导人这个运作呢?还有个心理,一个心。咱们举那个精神病态的人,就是心理发生毛病了,精神发生毛病了,那就不正常了,他那个见迷惑了,比迷惑的还迷惑。那个地方是无我,是糊涂的连我也不知道了。你要这样分析,从那个认识,认识完了再对治它。能够知道对治了,这是你学佛所教导我们的,学这个觉悟的方法。这必须要下点功夫,对治我见怎么样生起的,什么是我见。从理上讲,这个理是从我们学觉义那个理,从始觉那个理,从那个理觉悟了来观察,先观察我。我既不存在了,我见,我看问题这个看法它就没有根据了。这个以下讲得很多,分析解释。



【是我见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人我见,二者法我见。】

把这个我见又分成两种,一种叫人我见,一种叫法我见。人我见,就是一切凡夫,特别这里举出来还有外道,就是心由道外,没见着本心。还一种叫法我,二乘人声闻、缘觉他把凡夫的我见断了,但是法我没有断。人我见是对人来说的。现在例如我们大家执着我为人,人是“色、受、想、行、识”五蕴法组成的我,这个本身就是颠倒,五蕴和合的,若是缺一法不成了,是和合义。执着这个,这叫我见,一切染污的、清净的,在这上头起着我的所见的什么是染、什么是净。例如我们学佛的人认识到苦、空、无常,这就是净的。依着苦、空、无常而去造种种业,那就是染的。像两个人的争执,你说你有理,我说我有理。都没理,就因为这个中间没一个正确的。从个人的方面说叫我见,你有你的我见,他有他的我见,所见的不同。例如说法律、家庭,你总要有个是、有个非。根本就没个是,是也是非。执是为非,执非为是,都叫颠倒。各个相执不下,这个全在我执里头。但是所执的法,如佛所教导我们的圣教量。执着这个法,圣教量是实有的,不明了圣教量是对治众生的执着,执着没有了,法也没有了。在金刚经上,佛说知我说法如筏喻者,就像那个过河的船,筏子一样,如果人我执没有了,法也就不存在了。人我执没有了,你还要法做什么呢!执着法不舍的,那叫法执。



【人我见者依诸凡夫说有五种。】

现在马鸣菩萨跟我们说了有五种人我执,人我执有五种,四种属于凡夫,第五个属于外道。因此从人我而执着所产生的法我,叫法我执。这个法我执是人我执所起的,依人我执而起的所以叫法我执。这个法我执,现在大乘起信论他的论义是依着人我执而产生空谬的执着。因为佛法说的是空,空里头含着有。执空是错误的,执有也是错误的。怎么样才是不错误的?空不空。空不空那个有不是实有,是妙有。真空不是断灭空。如果把真空当成断灭空,这就是执着了。真空不空是妙有的意思,这就是不执空。不执空,所以才显出来真空。执着空的时候,真空不得显现。换句话说,你在真空上不能领会妙有,真空不空这个意思不懂,那叫执着,光执着空。空里头不空,随顺妙有。妙有不是真有,是空义。这样的能融通,但是融通时候不颠倒。法我执,执空为空,执有为有,不能够空中显有、有中显空,不知空即是有、有即是空,这叫颠倒。经上经常说诸佛的功德,乃至佛所说的法,也说这是妙有,妙有不是实有,妙有的非有不是实有,就是空的意思。这个空是真空。如果佛说的妙有把它执为实有,这叫法执,违背了佛所教导的,执着不舍的。但执妙有,会不到真空。或者光执着真空,不能从真空显出妙有,那就叫法我执。在空和有这两种圣教的教义要能够融通,才能断这个法执。

有人我执的执着,你不但成不了佛,你连三界了生死都了不了。如果在外道,他就谤法的重罪。谤了法,那要堕地狱。有法我执,这是高的进一步了。法我执,他不但不堕地狱,他还了了生死。声闻、缘觉他有法我执,但是他了了生死。为什么?因为他能分别善法和恶法。这个在经论里头,在四阿含经里头讲得非常之多,我们在这是略讲,大概这么分着,总的说一说。有人我的见者,执就是见,人我见就是看问题的看法,例如我们现在每件事物看问题的看法都不一样。每位道友之间,同是一个问题,那看法不一样。

在这个地方我们把他这个问的,略微藉这个就解答一下,这是看法问题,就是见,这就是见。见就是看法,咱们通俗说的看法。

学人问:禅宗得法是什么意思?某个法师得了云门,云门法:得了临济,临济法;得了曹洞了,曹洞法。这个法,法乘代表是讲的法的法?

梦老答:不是这么回事,你这个观点这样认识就是错误的,我们分别执着,执着这个,在法上起执着。这是派系,知道吧!为什么叫派系呢?我这个庙我是接临济法的,就按临济宗的参禅的规律,临济祖师怎么立的,我就照着怎么做,这样意思。现在接法卷,你要想这个庙接住持,到那里当住持,这是法卷,这不是佛法,这不是佛的意思,佛没有这个派,印度没有。中国说我这个庙是我的庙的规矩,你得接了我的法,才能到我这个庙当住持。你问的这个问题,这样懂得吧?有的老和尚他五个法门都接了,云门、法眼、曹洞、沩仰,他都接了。像我们虚云老和尚,五个派都接。你要做哪个派,我给你,给你个法卷,给你写一个。去年早些时候妙江和尚做广济茅篷的方丈,他的法师父传的他是临济。我估计是这样子,是不是这样子?因为他那法卷很多的,这个法卷只是他一代一代到我们中国来成了宗派了,禅宗分五大宗,曹洞、云门、法眼,各个不同宗派。这个不是佛所教授的教法。

学人问:内魔、外魔在表面上有什么差别?

梦老答:内魔是你心里头烦恼。外魔,如你正在这用功,见着鬼了,鬼来干扰你了,出现魔障了,这是外头现象,这叫外魔。

学人问:老和尚如何看待“教、律、密、禅、净”它们之中的关系?

梦老答:这关系其中复杂了,你问我它们之中的关系,你脑子想得很多,顶好别想这么多吧!太复杂了。你就是当法师也用不上,你不能够五个宗派你都具足,不可能!律,注重律己,不要拿戒律去看别人,你先自己对照。律是规律,规律是法则,依着这个规律,依着这个法则,你去做去吧!但是可不要产生我执,我是拿你这个问号,我来解释我执的。各个宗派那是我执。禅、净、律、密,看你跟哪个宗有缘。你要让我说其中的关系,恐怕我不是一个月两个月给你讲得清楚的。这五大宗派讲得清楚吗?题目太广了。反正律宗决不是密宗。教跟律还相结合的,教也是律,律也是教。教是依着或者四教、五教,或者唯识、法相,或者中观,看你依着哪一门,或者依着四教要学四教义,依着五教,要学五教义。依着唯识,学八识规矩颂。这你都必须得背,这是依着教。密宗不是这样,密宗单有密宗的教,叫金刚乘密。禅,一切都放下,向上一着。净,念阿弥陀佛。简单是这样子。

学人问:老和尚解答的时候,念佛的时候念地藏菩萨可以往生极乐世界。但是蕅益大师讲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如果是念地藏菩萨,未必心中求生极乐世界?

答:这是你依着大集十轮经。你看过没有?大集十轮经,地藏王菩萨发的愿,所有信仰他,乃至于学习他的人,你要想生净佛国土,随便你生哪个国土,地藏王菩萨送你去。等你读完了大乘大集十轮经的时候,你就知道了。你念普贤行愿品,普贤行愿品告诉你说就念普贤行愿品,普贤王菩萨送你到极乐世界去。你问问是可以,但是对你来说,你还是念阿弥陀佛,还是念往生咒,乃至念大悲咒,也可以往生极乐世界去。你这有个问号,蕅益大师讲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当你发愿生极乐世界,你所念的一切大乘经都是助缘,这叫助缘,都可以生。一句阿弥陀佛有没念,你就念大乘妙法莲华经,回向极乐世界,绝对能生。或念大方广佛华严经,没念阿弥陀佛,但是我求生极乐世界。你以大方广佛华严经持诵的功德,能生极乐世界。诸佛都如是说。如果是念地藏菩萨,未必心存求生极乐世界。那去不了。你念地藏经的时候,你没想生极乐世界,那你就下地狱跟地藏菩萨度众生去。你下地狱不是受苦,你念地藏经,你下地狱是跟地藏菩萨去度众生去。或者到地藏菩萨他那个世界,南方世界。地藏菩萨是南方世界来的,不是娑婆世界。你这个问号我就这样答覆你了,你要还有什么没明白的,你就把我执放下。咱们现在就讲不要我见太多了,这是我见作祟,我见在那给你捣乱。

学人问:老法师说“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可是弟子每次总是妄念后想老半天才发觉。所有妄念都在觉知生起那一刹那得以中断,眼见的与体相违,可能是一刹那之间而已,别的妄想随它生起,可以把一刹那延续下去。

梦老答:那觉迟了。虽然觉迟了,你还觉,还知道自己念头不对了,收起来吧!觉迟了也没关系,但是就怕不觉,一直做糊里糊涂下去,那就麻烦了,跟着你那个妄念跑。跟着妄念跑,它又不止光念了,念又发生现行了。所有妄念都在觉知生起那一刹那得以中断,眼见的与体相违,可能是一刹那之间而已,别的妄想随它生起,可以把一刹那延续下去。妄念生灭不已。那就随妄念转了,生灭不已就发现行了,不是光妄念而止,不是念念就完事了,念念它发现行要去做去。

这个问题你自己就用这个功力。现在我们讲我执,这全属于我执一部分。不是我执全面,是我执一部分。你修行就专念无我。跟一个谈念阿弥陀佛生极乐世界的,有一个能念的我,有一个所念的阿弥陀佛,有能有所。不错了,这是假佛力加持。你要能念到我即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我,能所双亡,那你生到极乐世界去,口里可是念着阿弥陀佛,念着阿弥陀佛就是念我自己。咱们前面讲了始觉跟本觉,认识自己的本觉智,没有能觉所觉了,那就高了,那生极乐世界是上品上生。

学人问:我听见同学感叹可惜我们是凡夫,“六根门头,放光动地”放的是什么光?什么颜色也看不见?

梦老答:你观照一下就看见了。什么颜色?如果你观照的是清净颜色。清净颜色,无色相可得。光是智慧,你能放出光来、能放出智慧来不容易了。“六根门头,放光动地”是指着佛菩萨,那个菩萨都是等觉的地上的菩萨,还要看颜色吗?颜色是我执的执着想。

学人问:念不生处是什么?在这个问题上很疑惑,听老法师说能听见的响声,不能听见、不说话的时候是静,一切时中都明了,不就是那么吗?

梦老答:是哪么呀?不要想太多了,想太多了复杂了,你能观照你的无念。这个是指无念说的,有念全是妄,无念才是真。有念全是妄,我念阿弥陀佛也是妄,不是真。如果口里念的是真的,念火就把嘴巴子烧了,不是这样子嘛!念是心念,不是口念。念就是观想,就是起心动念,看你这个念头是属于我执吗?属于法执吗?念不生处是什么?这参去吧!思惟去修去吧!一生出来,不是我,就是法,不是我见,就是法见。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现在我们还继续讲这个我见。

【一者闻修多罗说,如来法身,毕竟寂寞,犹如虚空。】

闻修多罗里面所说的,如来的法身毕竟寂寞,犹如虚空。这是解释产生人我执的知见,虚妄执着。听到大乘契经里面说,契理的契机的这个经就叫修多罗。修多罗里面这样说,如来法身,毕竟寂寞,犹如虚空。这个空不是如来的法身,犹如虚空是比喻,比喻这个寂寞能是如来的法身吗?用这个寂寞来显。释迦牟尼佛就翻能仁寂默,能仁寂默是没有言说的。这是理,这是如,拿虚空来作比方、来作比喻,真空的理体不是那个你所认为那个寂寞的虚空。因为佛说契经这样说是对治执着说的,执着佛的报身、化身,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无量相好,千丈卢舍那,这都是指报化身说的。这不是实有的,这是对着哪一类众生说哪类法,是对机说的。因为这样子说,众生执佛的妙有的报化身为实有,所以才说法身毕竟寂寞,不是实有的。那么一切报化色身这些相呢?那相像虚空一样的。这是真空所具足的妙有,真空即变为妙有,真空即是妙有,真空含着妙有,真空不是妙有,妙有不离真空。为什么?因为妙有不是实有的,从真而显现。因为真空不空,佛是破那个执着实有的众生我执我见,或者断灭见,认为一切法都是虚空一样的,是断灭见;一切法都是实有的,因果不失的,常时如是的,这是常见的众生。佛破除了断常二见,破除执着断空那个而说的妙有,说诸佛的功德法相。



【以不知为破着故,即谓虚空是如来性。】

因为这一类众生他不知道佛说破执着的,他说虚空就是如来性,这就是佛的体。错了!因为他不知道这是佛契经里面说这是破众生的执着,所以说虚空。虚空不是如来性,举例子说,别执着了。



【云何对治?明虚空相,是其妄法;体无不实。】

云何对治呢?对于这一类众生,怎么样教他对治法呢?对治法就是虚空的相是妄法,虚妄之法,体是没有的,体是不实的。众生产生邪执,邪执对之正见的。邪执是邪见,所以用正见来对治邪见的。就像遍计执所执那个虚空,虚空是不实之法。但是一切众生他认为的虚空这是感情上的,形上是有的,理上是没有的。遍计执就是执着了,把一个虚妄不实的,世间上是有的,在真理上是没有的,体无。体都是实的,没有个虚空样子,不是虚空的。法性的理体不是虚空相,虚空只是显示,拿它作例子、拿它作比方。因为我们所说的虚空是断灭的,这个空没有实体的,是断灭的、不实的,不是真实法。邪执呢?认为虚空就是法身了,所以这叫邪执。正见呢?虚空不是的,虚空是一个形相,形容词。佛还有一个真空不空呢!



【以对色故有,是可见相,令心生灭。以一切色法,本来是心,实无外色;若无外色者,则无虚空之相。】

这解释了。在世间人一般人以常情计度,空是对着色的,那空也是色,是这样来理解。对色的空是在情上讲,这是可见的,有个虚空相。虚空相对着实有来说的,但是可不是真如那个真空。真空,你见不到的。空法、色法相对的法是众生的心,众生有生灭心,就有个空和色;而色要生起来,有色就不空了;没有色了,这就是空的。这里有两种,一种是变易的,一种是分段的,形有的是按分段说。佛的报身,佛的化身,乃至于众生的一切色身色相,总的说都是一切色法。色法是没有的,是真心所显现的一切妙有,妙有不是实有。不是实有者,才说色即是空,并不是心外头还有个实有的色相。没有的!不要去执着,不要把断灭空当成空相、当成真如。也不要执着那个妙有为实有,执着真空是断灭空,这叫遍计执,这是情,众生遍计执情。这样色外有心、心外有色,色心二法都常时存在的,这完全是错误。正知正见者以智观,以智慧来观察,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若以智眼来观看,色就是心,心也就是色。般若经上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是这个道理。



【所谓一切境界,唯心妄起故有。若心离于妄动,则一切境界灭;唯一真心,无所不遍。】

色就是指着一切外边所有的六尘境界相,所谓一切境界唯心妄起故有。若心离开妄动了,一切境界相就没有了。唯一真心,无所不遍。一切境界相包括色空。境界相,色是有的,空是断灭的,就是一切境界相都是你那个妄心起的分别,唯心妄起故有。若心离了妄动,这个色空等相都没有了,都是你识情妄起,这是遍计执。把这一切相会归于真心,唯一真心,无所不遍。



【此谓如来广大性智究竟之义,非如虚空相故。】

这就是如来广大性智究竟之义,非如虚空相,不是像你说虚空相。法身是真空,不是虚空的妄法。这里说的如来法身是说它究竟的性体、究竟的真空,不是那个不究竟的断灭空,不是那个顽空,不是事空,是理空。这是第一种。



【二者闻修多罗说,世间诸法,毕竟体空,乃至涅槃真如之法,亦毕竟空,从本已来自空,离一切相。】

这是法执,执着那个法体唯是真空之相,是空的,是没有的,执因了。修多罗这样说,世间法毕竟体空,世间法的体是空的。乃至于涅槃真如之法也毕竟空,从本已来就自空,离一切相。执断空为真空,错误就是把断空执为真空,又把真空颠倒过来执为断灭空。怎么产生执着呢?听到经上这样说,佛说世间俗谛法的时候,说一切的事相如梦如幻,都不是实有的;乃至于说诸佛所说的胜妙境界,包括所现的胜妙的境界,它的体也毕竟是空的。甚至于说出世间的涅槃,真如的法界,也不要在文字、语言去执着,要会归于真性,从本已来法法如是。一切真谛跟俗谛两种相,如果没有遍计执执为实有,但是这个不是实有的。契经是这样说,说这些相是有,有是妙有。佛的报身、佛的化身是有,这个有是称真而起的,是妙有。妙有非有,那就会归于真空。真空不空,而建立一切性功德。



【以不知破着故,即谓真如涅槃之性唯是其空。】

说有是破空的,说空是破有的。佛所说的法,契经里面所说的法,是为了破众生的执着,所以才这样说,说真如涅槃它的体性是空的。但是众生就把它执着为断灭空。如我们拿手指头指月,认指为月是错误的;要认月,不要认指。佛说的契经就如指,手指的指,指示你那个真如涅槃,那是真正的月亮。你把指当成月亮了,错误的,要把性也当成断灭空,颠倒执着。所以佛才说真如、涅槃的法相亦毕竟空,是破执着的。众生不解佛破执着的意思,佛在那破执着就显真如的法性、真如的性体、涅槃的性体不是断灭空的,众生把它真如的性、涅槃的性也是跟断灭空划成等号了,那性体就永远不会显了。在我们众生边,我们的佛性是无明障碍了,是隐了,不是断了。在诸佛的涅槃性、真如性是显了,显现的,修得的。这两个完全不同的。



【云何对治?明真如法身自体不空,具足无量性功德故。】

要对治这种的思想,怎么说呢?这个论文上告诉我们,云何对治呢?真如的法身自体不空,具足无量性功德故,不是你所说想像的那个断灭空。



【三者闻修多罗说,如来之藏无有增减,体备一切功德之法。】

所以在契经里面说,修多罗说,如来之藏也不增也不减。不是在诸佛就增了,在众生就减少了,没有的。只是把颠倒的实有转为妙有,把断空转变为真空,所以这样子在如来藏里头永远如是。如来的自体就是真如法性的性体,具备一切功德之法。



【以不解故,即谓如来之藏有色心法自性差别。】

对于这种道理不明白,即谓如来之藏有色心法自性的差别。这是把佛在经上所说的,拿来作为执着的一个本。如来说法对着实有的,破实有,说真空;执断空的,破断空,说妙有。就是执着断灭空的给他说诸佛的功德,性功德不灭,是妙有。妙有是破空执,体备一切妙有的功德。听法者没有明白佛的这种意,他认为如来之藏,如来藏性也有色法,也有心法,也有自性的差别,跟这五阴的色心划了等号。



【云何对治?以唯依真如义说故。因生灭染义示现说差别故。】

怎么样对治这种不解?以唯依真如义故说的,因生灭染义示现的。对治意思是说如来之藏没有色法、心法,那是对治生灭的染义示现说有差别相。因为在真如的本体,无增无减。那么说一切功德,一切功德就是真如。全相就是体,就是性,性没增没减,也没有差别。因为性无增减差别,相也没有增减差别了。没差别要说差别,就是真空要说妙有的意思。因为把生灭染的意思;咱们前头讲了很多了,大乘起信论就是讲这个;就是真如随着无明了而再生出三细来,妄识、妄知,这是颠倒。颠倒,你就不自在了。不自在了,愈染愈粗,就永远的差别染污之相。翻过来,就是返染成净,就变成大智慧光明自在了。因为染法有差别,净法随着染法的缘也有差别。所以这个智慧光明的德相自在义,随着染而说净。染有差别,净有差别,实际上真如是没差别,什么差别都没有。这是第三种。



【四者闻修多罗说,一切世间生死染法,皆依如来藏而有,一切诸法不离真如。】

第四种,闻修多罗说,一切世间生死染法,皆依如来藏而有,一切诸法不离真如。这是标题。经上所说的一切世间的生死染法,也是依着真如随缘而幻有的。不解这个随缘义,以为如来藏中也含藏有这些染法。这就错了,如来藏没有染法。



【以不解故,谓如来藏,自体具有一切世间生死等法。】

因为他不明白,不解,不解如来藏的自体具有一切世间生死等法,就是如来藏随缘了。若是不这样解释,那就是佛性也还具足有恶了?佛性没有恶。在佛所说的一切经论,所说的圣教量,佛所教导我们的话,性具善,没有说性具恶的。只是说有是幻有,所以阐提(翻性不具,就是不信佛法的)他也能转幻恶而修成佛,转幻化的恶而成佛。若言佛性也具恶,这是错误,谬解,这样说佛亦随恶性而再作众生了。成了佛之后,还要堕为众生了?这是我执者所具备的。起信论从始至终都是发明一心三大;一心,一个真如心,体相用的三大;没有说众生性中具恶,没有这样说。众生具恶都能断,没有说众生具恶不断,佛没有这样说过。若众生具恶不断的话,没有一个众生能成佛了,也没有一个众生能了生死了。



【云何对治?以如来藏,从本已来,唯有过恒沙等诸净功德,不离不断,不异真如义故。以过恒沙等烦恼染法,唯是妄有,性自本无。从无始世来,未曾与如来藏相应故。】

要对治这种的说法,就解释如来藏从本已来,只有过恒河沙等诸净功德。如来藏不具一切世间生死之法,不具恶。如来藏过恒河沙的诸净功德,这种功德不离如来藏,不离亦不断。为什么?真如法如是故。因为如来藏跟真如,如来藏即是真如,不异于真如的义。过恒河沙等那些烦恼的染法,那是妄有,真如性没有的。这些染法从来也没有跟如来藏相应的,是不相应法。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若如来藏体有妄法,而使证会永息妄者,则无是处故。】

假使若如来藏体有妄法,那没有能证者了。证者,他永远就把妄都息了。假使真如法实在是有妄法,那证真如的人能永远息妄吗?不可能,不能永远息妄了。若息妄的话,无有是处,不可能的意思。如来藏实实在在的,没有妄法。若如来藏有妄法,又怎么能证得真如呢?众生又怎么能成佛呢?只是虚妄而已。所以一切妄法是永息的,是虚妄的。否则的话,那没有人能证得了,也没有人能成佛。这是反驳的意思,如来藏没有妄法。



【五者闻修多罗说,依如来藏故有生死,依如来藏故得涅槃。】

这五种都是解释人我执的。前四种是约凡夫说的,凡夫听到经有这些执着,一反一正。第五呢?闻修多罗说,依如来藏故有生死,依如来藏故得涅槃。这是外道说法,这是外道的人我执。前四种是不定聚凡夫的人我执。凡夫的人我执,他转变要快一点。邪定聚外道的人我执,那是很难得转。他怎么执着?依如来藏故有生死,依如来藏故得涅槃。这是二十五冥谛外道,他执着有个神我,从冥性,他们叫冥性,生出觉心。这是外道说的。他心生的在五尘境界上生五大(地、水、火、风、空),五大又生出十一根,眼、耳、鼻、舌、身五知根,手足口大小便五作业根,心平等,即意根。外道的说法,以这个为生死。仍归冥谛,他那个谛理叫冥谛。幽冥的冥,以这个冥谛叫做涅槃。依着冥谛而有生死,依着不思冥谛而得涅槃。如是循环不已,生死涅槃,都是无始无终。闻佛说的依如来藏有生死涅槃,他把这个如来藏有生死涅槃执为冥谛。冥是幽冥那个冥,冥冥就是不可思议的,这个幽冥不可思议的谛理,外道说法。生死涅槃都无始无终。



【以不解故,谓众生有始。以见始故,复谓如来所得涅槃有其终尽,还作众生。】

他不解众生无始,谓众生有始。因为见始故,复谓如来所得涅槃也有终尽。因为有始必有终,终完了,还作众生,众生、诸佛,诸佛、众生,循环不已。生死即涅槃,涅槃即生死,反成了生死涅槃都有始终。这是外道的执着,这五种都属于人我执。



【云何对治?以如来藏无前际故,无明相,亦无有始。若说三界外更有众生始起者,即是外道经说。】

第五种对治外道的,以如来藏没有前际、没有后际,无明之相无有始。若说三界外更有众生始起者,这是外道经上说的,不是佛教说的。就是前头所说那个,众生无明的体依着真如是无始的,能依的无明也无始的。欲界、色界、无色界之外还有个众生始起者,有吗?三界是众生的依报,三界外更有众生始起者,那众生才有始。三界外没有众生。在印度有胜论师,胜论师那个经叫大有经,他就这样说的。这是破外道。



【又如来藏无有后际,诸佛所得涅槃与之相应,则无后际故。】

因为法体没有终,涅槃也无有际。如来藏是通因果的,无前际,也无后际,合之说无始终。涅槃也通因果,诸佛所得的是约果上说的,与这个涅槃相应,与如来藏相合,所以无始终。不说没有前际,约果似有始的,有因的。染法没有始,无明什么时候起的?无明无始。它有终,无明尽了,成佛。清净的真如法,无始终、无内外、无大小、无长短、无方圆,说是无始终。

到此人我执论义是结束了。这就是上头产生人我执,破人我执,这一段论文就是论的这个。以下讲法我执。



【法我见者,依二乘钝根故,如来但为说人无我。】

法我见者,依着什么人说的?依着二乘为钝根说的,如来但为说人无我。他起执的缘因,什么缘促成他起执着?闻佛说人无我,依着圣教量来解释人无我,他不知佛为闻法的钝根众生,但能解得人空,故但说人无我,佛没说法无我。因为如果利根的二乘人,他闻法闻得多,多闻,他一闻到人无我,他就知道法也无我。又者说,这个人我执通人通我,这是指利根人说,他又在我执上能通能所。五阴是法,执着五阴的人身为我,那我就是能执。就是五阴法中,身中有我,则我又变成了所执。若但执五阴法为实有,那就叫法执。但执,单单的执着五阴法为实有的,但执五阴法为实有就叫法执。又我跟所知道俗谛的谛理,光知道俗谛的事,把事跟理分开,俗谛的是事,真谛的是理,真谛、俗谛两个不能融通,不能知道真即是俗、俗即是真,把两个隔别开,各是各,不知事依理起,理能成事,事能显理。劣根的、钝根的二乘人,他不能这样的起观、成行、证得,不能这样做。真谛跟俗谛不能融合、不能融通、不能转化,所以叫法我执。



【以说不究竟,见有五阴生灭之法,怖畏生死,妄取涅槃。】

因为以说不究竟,对劣机的人没说法空,就叫说不究竟。闻者就是听到的,他知道五阴法中无我。五阴法,“色、受、想、行、识”。五阴法是生灭的法,这个生灭法还是实有的,所以他怖畏生死,妄求涅槃。若了了生死,得了涅槃,就叫小乘小果。若在凡夫地,我们现在都是凡夫地,最初开始闻法修道的,知道生死可怖,你要想求不生死,求解脱,这是正当的,这是对的。不怖生死,对生死不恐怖,也不求涅槃,那就是执着了。这是对着凡夫说的,我执深重的人。所以对这样的人如来说人无我,破凡夫的颠倒。凡夫颠倒破了,二乘的颠倒又起来了,二乘人怖生死、取涅槃。二乘人怖畏生死,取涅槃就是怖生死,涅槃就是怖生死。这类的二乘人,小根的,这是指钝根的二乘人说,他不知道生死本来是生灭法,没有的,是空的。涅槃即是真如,真如法是本俱有的。虽然是被无明遮住了,它本俱有的。若他们知道生死本空,生死之法本来是空,这就是真空;涅槃本来俱有的,这就是妙有。若能理解到空有不二,空即是有,有即是空,这就会归中道不为法执了。但是二乘人所执着的法我执,他能对治凡夫的人我执,转凡夫也能证得圣果。但是法我执必须要融通,必须破了法我执才能向前进。



【云何对治?以五阴法自性不生,则无有灭,本来涅槃故。】

那怎么样对治法我执,云何对治呢?以五阴法自性不生,则无有灭,本来涅槃故。要想对治法执,依据大乘权教的菩萨,用这个实教来对治。学权教的人,能知道苦,羡慕寂灭,佛才说生死苦、涅槃乐,生死是苦,涅槃是乐。因为众生他见着“色、受、想、行、识”,生死可怖畏,涅槃可求,这样来修观行。观知道生死涅槃是二边,生死是一边,涅槃是一边。这二边都是空的,等同空华,等同空义。这样子来知道观二边,显中道,这是中道义。观五阴一切诸相是妄的,观性体原来是真的。真跟妄,妄者空华不是实有的。那个妄不是实有的,就是真空。空中若有华,那可生可灭,那就不叫空了。因为五阴是幻有的,幻有的没生灭,没生灭本来就是涅槃。

咱们今天所讲的都要去思惟,思惟就是观照,观照用你的思惟修,观!咱们不要在那个人我执、法我执去执着,观想你日常生活当中,你对问题的看法。如果大众都说是对的,你感觉跟你的意见不合,你认为这个是不对的。如果大众都说这个问题是不对的,那你认为又是对的。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是不是就服从大众的意见呢?大众说对的,我也跟着那就是对的吧!大家都说对的,那我也说对的。大家都说不对的,我也认为不对的,但你思想不是这样子,那你怎么样抉择呢?

咱们也不说人我执,也不说法我执,你修观的时候,你对一个事物的看法。大家对这件事,人家都说这样子,你看着不是这样子。举例说,大家都说这个人是好人,但是你确实知道这个人心里头存在有一种是绝对不好的,你怎么办?咱们这十个人,九个人说这个人不好,你一个人唱反调,你说这个人是好人,那这九个人把你也当成坏人。不是这样子吗?在这些事实上面前,你应当如何?咱们现在处这个末法时代,咱们生活当中就是这些事。你说不对的,人家都这么做,你要唱反调,那你就是坏蛋,大家可以把你摈除。

就是传戒,我们跟着蕅益大师说的、弘一法师说的他们的观点,我们就持着这种观点。从明朝那时候蕅益大师说的,现在在南阎浮提找不到五个清净比丘,所以他没法得戒。他才在大藏经找到占察善恶业报经,跟地藏王菩萨受戒。那大家都说他的不对。现在也如是,建立道场、传戒说法都如是。怎么办?尔行尔素,我行我之,没办法。

本来是以圣教量为标准,圣教量就是以佛说的为标准。现在他不听佛的,他要立个标准,那你有什么办法呢?但你也不能随缘,这个事随不得缘,随缘就堕落了。不随缘,你怎么办?你要自己独修。因为咱们这时候叫末法。咱们讲大乘起信论,不是用这个论去看别人,千万不要这样做,用这个论来论自己。我以前没学的时候,怎么样想法?我对看一部大乘经,我怎么样认识的、我怎么样理解?现在学了这个论,经过这个辩论,我又怎么认识的?我这认识可能不大啥合适,人家大家反对。那他反对他的,你行你的,不要因为人家反对,你的正确的就随人家反对反对掉了。另外,你的不正确的人家反对,那你就改吧!改,你就放下吧!主要的是以圣教量为主,圣教量是以佛说的为主。

现在把佛说的话当成执着的本钱,刚才我们这里头辩论的时候都是佛说的话,他们没有理解佛说的话,他采半边就走了,这是执着了。所以学法要善学,善学就是学得好又会学。会学,多用脑子。耳朵是不可靠的,耳朵是听来的,听来是不可靠的。用你的思索观照,这是我们初步的。真正你要起真如智,要智照,这个妄想分别的不见得可靠。因为现在我们不明白,还没有证得,只能依着圣教量所说的来对照。今天就讲这里。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昨天我们讲我执跟法执这两种执着。如果有这种执着了,或者自己感觉着有这种执着了;感觉就是觉照之意,我们一般的在我执当中,还不认为自己是执着。虽然在学教义当中,我们了解了什么样算是执着。我们现在连自己的执着还不认识,很关心自己的身体,这个就叫执着;一开口就是我想怎么着,想是意识当中的作用,在你衣食住行、起居生活当中,全在执着当中而不认识。问题就产生在不认识,还不知道自己是执着,所以在烦恼当中不认识烦恼。学了教义,听到菩萨的教诲知道了,知道我们一天在生活当中都在执着我执,所以这就不能解脱了。乃至于想解脱,想解脱这种苦恼,因为有我才有苦恼,想把它解脱,以什么方法呢?所以以下咱们就讲解脱这个我执的方法。我执解脱了才能说到法执,这是二种执着。以下就讲解决这种执着的方法,要对治它。相对的;对治之后销灭它,销灭我执。



【云何对治?以五阴法自性不生,则无有灭,本来涅槃故。】

云何对治呢?以五阴法自性不生,则无有灭,本来涅槃故。咱们讲的时候,开始学的时候说怎么样起执着,那个讲的是依权教而讲的起执,现在讲对治的方法、观想的方法是用实教,权实二种教义,用实教来说对治的。我们学习权教的人知道苦,想要断苦,要慕灭,要知苦断灭,以此来对治它修道。就是这个能知苦慕灭的这个思想是你进入佛门才知道,过去在苦中不知苦,反倒以苦为乐。对于不苦不灭的,说个灭是对着苦说的,实际上是也不苦也不灭。因为性体无有故,在性体上没有。佛所说的教义当中,才说到生死是苦的,不生死的涅槃才是乐的,这样子我们才懂得了。懂得什么呢?色法跟心法,一个心里想的,外头一切境界相。一切境界相都是色法,“受、想、行、识”是心法,就是心法跟色法。在这生死流转当中是可怖的,可以证得求得不生死,这是可以做得到的,这苦是可以断的,乐是可以修的,修得了就证得。这两个是二边,生死做为一边,是生灭,涅槃是不生死,做为一边;全是空的,实际上都没有的。像眼睛有了毛病,花了,看见空中有华;其实没有,空中没有。等你听了佛的教导,跟自己的起观修行,修行就是思惟观察,观察这个生死是对着这个不生死说的,不生死就是涅槃,涅槃是不生灭的。这些全是生灭法,是没有的。有相法,有相都不是真实的,是空的。

观想五阴从始至终,等你一照它;你不明,你明了一照它,明了。明了,观你的实性,观你自己的真心,观心,观你性体,一观就知道这些没有,就是在性体上所起的无明演变,障住你那真空理了。观想一切没有什么生死,没生死,也没有涅槃,没有生死可求可灭,也没有涅槃可求。我们本具足的那个心性,就是我们所说的那个我们的理体,或者在起信论上叫真如,真如的法性它是不生灭的,生灭的都是幻化的境界相。因为五阴色受心法,这是幻有的生灭;在有生灭的当中,你去观,观生灭不生了,观察生灭是空的,没有实体的。就像我们自己本俱的那个妙明真心没有生灭法的,也没有生灭相的,本来就是涅槃。五阴的体没有的,五阴不会自生的,都是虚妄幻化而得的,说有生灭,实际上没有生灭。没有生,当然就没有灭了,本来就是不生不灭。

道理是这样子讲,但是我们怎么样离开它?怎么样修?修的次第,怎么样能把这个妄执究竟离掉?以下就解释。



【复次究竟离妄执者,当知染法净法皆悉相待,无有自相可说。】

说离妄,离妄的意思就是显真。在离妄的过程当中,知道一切染法是生灭法,净法是不生灭的,就是相对待。相待之法看着是有,离开对待就没有了。离即是空,离了这一切相对的法,不存在。因为一般的都执着染净诸法,要等到悟道了、成就道果了才空,迷的时候实在是有的。迷的时候也没有。没有,你执着才有。不执着,没有。迷和悟,因为迷才说悟,因为对悟才说迷了。迷是什么相?一切虚妄相。悟是什么相?悟没有体性的。说迷说悟,说染说净,它没有个自相。对染说净,对净比较说染。对净说有染法,就有染了,这是因对待而设的假有。若离开妄执呢?离开妄执就没有了。所以若究竟离了妄执者,当知染法净法是相对的,没有自相可说的。没有自相可说,自相就立不住了。



【是故一切法从本已来,非色非心,非智非识,非有非无,毕竟不可说相。】

因这个缘故才说一切诸法从本已来,非色非心,非智非识,非有非无,毕竟不可说相。把五阴法推广来说,五阴就是一切法,在种种样样一切事物当中,你一一推求。这一推求,这些虚妄的相没有,虚妄之法都是“无明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都是依着真如而起的,都是不可说不可说的,含义就在这。

世间五阴的色、受、想、行、识,对着出世间的五阴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这个是虚幻的色、受、想、行、识,跟诸佛菩萨的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那个五阴叫妙五阴,咱们这世间五阴叫粗五阴。把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诸佛的五分法身对治这世间相,世间一切色就是戒。我们受戒的时候要给你白四羯磨,四种羯磨,发动你那个戒体。在初番白的时候,就是十方世界的诸佛妙善的戒法,由你的心所起的业用。你在受戒的时候,羯磨师都给你说。受戒时候,你所感到的。二番羯磨,十方世界的妙善戒法,像雪一样的,像盖头一样的,盖到你头顶。三番羯磨的时候,说十方世界的妙善戒法,从汝顶门观想流入身心,充满你的正报。但是这个是无表色,没有什么色相可表现出来,要证得法身的大士跟诸佛才能见到。那个色阴不是五阴这个阴了,那个的受就是定,定就是三昧,就是正受了,正在你受法乐的时候。你的想变成智慧了,慧就是想,诸佛菩萨转识成智慧,以智慧的想,不是想阴那个想。在你这个过程当中,运动当中,行的当中,这叫解脱。佛菩萨的解脱,不随境不随业所迁流,这就是解脱义。戒、定、慧、解脱,不随境,业不迁流,就是解脱义。识是解脱知见,知见不被境转,而又能无所不知,这叫解脱知见。这是诸佛大菩萨的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

由此而知,一切的染净诸法,粗五阴跟细五阴,从本已来,在诸佛菩萨是悟,在一切众生是迷。其实迷也好,悟也好,就是真如一法,这些都没有的。色阴是真如,真如非色,“受、想、行、识”这四阴也是真如的本体所流露的。所以不是心,是真如。不是妄,是真。所以说非色非心。非智非识,不是分别的识心,也不是分别的智心,就是非智非识。非色,就不是有,有是表色。无相,就是无。非色非相。非有,无色就非有,无相就非无。毕竟不可说相。以我们众生的五阴说,色受想行识对那法尘,法尘是没有表色的。因为对到前五识故,说是有法尘,对外头境。这也不是真实的,没有。无相,没有表色,法身也没有,这一切都是不可说,非有非无。但是在前面讲诸佛菩萨度众生的大用方面,叫亦有亦无。这是遣除意思,讲究竟离。离什么?离虚妄的执着。这个解释就告诉你,一切的虚妄执着都没有的,这是妄执。妄执若消失了,一切法都不存在了。



【而有言说者,当知如来善巧方便,假以言说引导众生。】

但有言说,都无实义。没有言说,如何建立诸佛度众生的事业。因此就知道一切善巧方便的言说,引导众生出离邪执,离一切的妄想执着。



【其旨趣者,皆为离念,归于真如。】

最初达到的目的,其旨趣者,就是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目的呢?离念真如,皆为离念,归于真如。



【以念一切法令心生灭,不入实智故。】

因为有念就要起分别,因为念一切法就令心生灭。心的生灭是从你有念开始,有念不能入实智,实智得无念才能契入。这样的用功修行,了这个生死本来是空的,没有!也没有什么涅槃可证,证得那个涅槃也是你本俱的。不学佛法的人当然不懂得这懂道理,学法的人也不能够向无念进趣,他是念念分别,从不停歇。得达到无念了,无住无念,心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这样才能达到离念。要想离开虚妄分别,最究竟的是无念。怎么能达到无念呢?以下就解释了。



【分别发趣道相者,谓一切诸佛所证之道,一切菩萨发心修行趣向义故。】

最终的目的是达到离念境界。念尚无念,哪有言说呢!什么都没有了,一切诸法寂然。但是众生不能达到这种境界,必须假言说来对治众生的一切妄想,一切我法二执,使他趣向这个无念境界,趣向一切诸佛所证得之道。所以下头就解释分别发趣道相者,谓一切诸佛所证之道,一切发心的菩萨修行趣向诸佛所证之道。

这个发、趣,发是指着发心,趣是要你行动表现,要去做。什么人能趣向呢?发趣道相者是一切菩萨,这是约人说的;约法说,就是我们现在大家讲发心,发什么心?怎么样发心?发完心了去做,就是事,所趣向的道。做就是趣向。那什么是这个道相呢?咱们经常讲发菩提心,菩提翻为觉,发觉,觉心。这个觉心有真发心的,还有假发心的;有真行菩萨行的,还有假行菩萨行的。因地不真,果遭迂曲。发心就不真,要想成道怎么能办得到呢?迂曲就是达不到,弯曲了。下文要讲了直心是道场,必须得发直心。要想趣向,要想发心,能去证得一切诸佛所证得的道理,趣向佛所证得道理,那先由心起,发念吧!发心就是菩萨,你受三归就是菩萨,只要入佛门都是菩萨。所以一切菩萨要发心,要修行,要向那种无念无相的境界趣求达到。



【略说发心有三种。】

简略的解释这种发心有三种。



【云何为三?一者信成就发心,二者解行发心,三者证发心。】

三个都叫发心。这三个发心现在我们大家还没这个份,只有初步的一个欣乐心。发心求法的时候,入了佛门了,我们发一个善心,去恶,去恶行善。但是这个心是像觉悟,而不是觉悟,这个发心发的是不真刻,他还进进退退,时间经过很长才能不退了。

信发心,约人来说是什么样的人呢?从十信位,具足了十信了。十信满了,信位满了,这个信位满了要经过一万劫这么长时间。一万劫是好长时间呢?先解释一劫,劫是印度话,叫劫波,咱们华言叫时分,得经过这么长的时分。人的寿命从十岁,过一百年增一岁、过一百年增一岁,增到人的寿命八万四千岁;从八万四千岁再过一百年减一岁、过一百年减一岁,减到人的寿命十岁。这一增一减算一劫。得这一万个增减,才把信心修好了。修信心就得这样子。

现在我们都修了好多年呢?不知道,没开了智慧。我们现在能发心到出家,不能说没有信心吧?只是信没满心,信的标准没有。如果你现在发大心,行菩萨道,不但发心而去做,不但做而且不退,坚定不移的,信不退。不论遇到什么挫折,什么危难,身命的危难,肉身的消失;乃至于再转一世、再转一世、再转一世,愈转愈增加,不退。如果进进退退,今生道行很好的,到了临完了也没有证得,还变化一个跑道,又来一个身体,这样就进进退退了。今生你不知道前生事了,不能继续前生那个发心、前生那个精进去做了,这叫退了。为什么?业不由己。你所做的业把你牵摄到了。为什么起信论最后要你念佛,求生极乐世界呢?到那里你再不经过这个变化了。因此到最后劝你念佛,求生极乐。

咱们只是讲一个信,成就一个信,要经过一万劫。“初发心时成正觉”,初发心时的心跟你成正等正觉成佛那个心,这两个心;“如是二心初心难”,这两个心难难在你最初发心,要发了心你成就有份了,逐渐就达到究竟心。如果这个最初的没发起,那个永远没有的,因此才说如是二心初心难。

信成就了是指什么说的?是指初信、二信、三信、四信,到十信,十信满心了,登了初住了,叫信不退位,信心再不会退了,这时候发心叫发心住,初住的菩萨叫发心住。总的说,发心位子就是十住菩萨。十住菩萨发完心再去理解了,理解去做,叫行发心,叫解行发心。这个发心再进步,再到了回向,回事向理,回自向他,回因向果,这三种指三贤位所谓的发心。以下就加以解释了。



【信成就发心者,依何等人,修何等行,得信成就,堪能发心?】

信成就发心的是依着哪一种人?要怎么样修行?修行什么法才能够得信成就,才能堪能发心?



【所谓依不定聚众生。】

何等人呢?依着不定聚的众生。不定聚是未登位的,没有把信心圆满的,这不定。在三聚中是不定聚的众生,说他性不定,就是我们一般凡夫说的,时而正知正见有了,时而又信邪知邪见去了,所以他不定。有时候勇猛精进一段,完了他又退了,时进时退。你说这一万劫,我刚才讲一个劫就那么长时间,就像咱们这个,如果你没有到不退的时候,今生很勇猛,等命尽了,来生又换个跑道了,还不知遇见佛、遇不见佛,还能闻到法、闻不到法,还能见佛、不见佛。像我们现在大家是在末法时期,没有见到佛,正法、像法都过去了,这都叫不定聚众生。在你未登住位之前,是三聚中的不定聚,这是约那个平常的凡夫说,时而正念现前,时而邪见又生了,邪正不定。精进了,就前进了。懈怠了,就后退了。时而勇猛精进,时而放逸懈怠,这就是十信位菩萨的表现,因此才说一万劫。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有熏习善根力故,信业果报,能起十善,厌生死苦;欲求无上菩提。得值诸佛,亲承供养,修行信心。】

有熏习善根力,信业的果报,能起十善,能厌离生死苦,能想希望求无上菩提,得值诸佛,亲承供养,修行信心。这个是因过去的宿习,过去多生修行的善根,有了力量了,用这个力量就作为你的内熏。这个内熏就是真如本体内熏的力量,外边要假佛法僧三宝的外缘熏习。经过你自己的努力,假着内熏外熏的力量,加以你过去的善根、现在的善根力量,能够对三宝起信心,能够相信自己有佛性,一定能成佛,这有信心。浅的说,信善恶的果报、苦乐的果报是丝毫不爽,非常惧怕因果,不敢错因果,身体绝不做杀盗淫的业,口里不说妄言、绮语、两舌的业,意里不起贪瞋痴的念,这仅仅是世间的善因得的善果。能熏习自己过去的生死轮转的苦,能够乐求不生不灭的涅槃的乐,能够作出世的一切善因,造成出世的善果。乃至于发心发利益众生的心,决不为自了。发心一定要成佛,求无上菩提,这是善的最究竟处了。若是有这样的信满了,一定能成佛。有这些善因,再假善缘,善因感的才有善缘,善缘就是外假诸佛菩萨加持力量,三宝力量,才能得遇诸佛。佛给你说法,观机说法,闻法就解脱了。你能够亲近诸佛,亲近诸大菩萨,还能布施供养。供养分两种,一种是你的身体,以身做供养,这叫内施;一种外边的财宝,财富供养佛法僧三宝。咱们一般的就施舍点财物而已。像我们要燃身臂指,这是初步的内施;乃至舍身体,舍自己的一切,都能舍。这是达到信心成就了,信心圆满了。



【经一万劫,信心成就故。诸佛菩萨教令发心。或以大悲故,能自发心;或因正法欲灭,以护法因缘,能自发心。】

经一万劫是时间,信心成就了,信自,信佛,信法,信僧,这样的来修行,来成就信心。但是众生的根机不同,有利根,有钝根。利根的人修行,他精进勇猛,不会退。他也许不经过一万劫,他信心就成就了。但是根机虽然钝,若精进,那就转钝根成利根了。若是根机又钝又不精进,或者是利根的不精进,那必须得经过一万劫。利根精进的就不限劫数了,一念就超无量劫。

这个时间在佛的教导当中,时无定体,时间不现制的,以法上立。法,就是你心,你心的观念关系,心能把无量劫缩成一念,一念也可以发展到无量劫。慈老法师引证一个公案,就是高峰妙禅师,高峰妙禅师故事很多了。他是精进修道,昼夜不眠。但是昼夜不眠,必然要昏沉。人的精力还是有限的,怎么对治它呢?他到那个绝岩,很危险的,看着底下是万丈深岩,站在这个地方,只要一昏沈,掉下去就死了。他因为要降伏他的睡魔,坐在悬岩上头来修行。人的体力,人的身体,有时意念你的心转不到体力,心跟境不合的时候,你控制不了的。咱们能让咱们不生病吗?让咱们不睡眠吗?咱们肚子咕噜咕噜叫,能让它不饿吗?这是咱们办不到的。高峰妙禅师他还有肉体,这样一下就堕落到悬岩下去了,他认为必死无疑了。他感觉到有人又把他给接上来了,他知道有人护法了。他问:何人护法?答覆他:护法韦驮。他心里很高兴,他说:我的修行感应,恐怕世间上没有几个人像我这样的?韦驮菩萨就斥责他,说:像你这样修行者,多如牛毛。你这贡高我慢的心产生了,我五百劫再也不护你的法。高峰妙禅师就很自己责备自己,责备完了之后,说:以前我到这来的时候也没希望你护法,护也好,不护也好,我照样的修行。他又照样的用功。还是支持不了,用功时又昏沈,又下去了。韦驮菩萨又把他扶上来。他又问:何人护法?答曰:护法韦驮。高峰妙禅师说:你不是说五百劫都不护我的法,你怎么又来了?韦驮菩萨说:你一念精进,超过五百劫。

另外我知道他一个公案,他修行时候,他有挂碍,那小鬼来抓他来了。到时候鬼来抓他来了,他寿命尽了,抓不着他了。他就住在五台山,到五台山找不着他了。那个小鬼就找到当方土地,问:高峰妙住在这里吧?土地说:是。小鬼问:现在他怎么不在呢?土地说:他在,他入定了,用功用的入定了。小鬼问:有什么办法把他逮到没有呢?土地公公跟他一天在块堆熟悉了,说:他还有一念贪爱,贪爱他有个钵。钵是钵多罗,就是应量器,咱们吃饭的饭碗。但是他那个饭碗是皇上给的,非常名贵,他舍不得,心里头有挂碍,这个钵把他挂碍了。土地就告诉这个小鬼,你敲他那个钵,一敲就看见他了。那小鬼就一敲他那个钵,一看他在那坐着,小鬼拿铁链就把他锁上了。高峰妙就知道了,他问:你们怎么把我逮到的?小鬼说:你假修行,你还有贪爱。高峰妙问:我贪爱什么?小鬼说:你贪爱这个钵。高峰妙叹口气,说:现在你也把我锁上了,我也跑不了了,你把钵再给我看一看。小鬼认为已经把他锁上了,他还跑得了?把钵也给他看。他把钵一接到手,啪!往地下一摔。就在他一摔当中,他又入了定了,小鬼看不见他了,就拽铁链子。一拽铁链子是空的,没有了。高峰妙就说个偈子,“要拿老僧高峰妙,除非铁锁锁虚空;若还锁得虚空去,再拿老僧高峰妙”。大家懂得了吧?当你功夫到了,一入定,能把肉体空了。正定正受一入三昧,一切法皆空。这是他已经悟得空性了、证得空性了,才有这个本事。但是他这个本事是苦练来的。这两个故事联合起来。



【如是信心成就,得发心者,入正定聚,毕竟不退。名住如来种中,正因相应。】

因此说如果信心成就了,成就信心了来发心的,这就入正定聚。正定聚跟不定聚说的。这时候才毕竟不退,入了如来种,住如来种性,正因相应。正因是什么?所发心真如的因跟真如的理和合了,唯一真如故。初住的菩萨他相似见到真如的理,与真如理相应了,已经登了初住位了。所以他入相似的智慧、相似的真理,跟真如的理体合,所以毕竟不退了。登了初住的才算入了如来的种性,入如来种中,这叫正因相应。

                                                  


            【文字录入:隆华】

                 

                         法音下载请至:梦参老法师讲述《大乘起信论》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