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中观四百论讲记

接下来,圣天菩萨指出,人间的生活,一不小心,将会造下恶业,使来世堕入到三恶道,这样的生活,又有什么乐趣可言呢?

自于此后世,常应防罪恶,
有恶趣云乐,毕竟不应理。

颂文直解

正因为如此,所以想要远离苦果的人,自己应在今世乃至后世,永远防止仅仅为了现世的安乐而去杀生等的罪恶业之因。不如是防止诸罪恶业因,则将来必定有恶趣的严重后果。对此还说是乐,是无论如何都不合理的。

释义

在人道中要获得有漏的快乐,很不容易,稍微不小心,就会突破戒律的底线,这样在今世会带来种种不顺,带来被打骂、甚至杀害等的苦果,在后世,更会堕入到三恶趣中,去感受更强烈、漫长的痛苦。大家知道,三恶道的苦,就不是人间中的苦苦可以比拟的了。那种痛苦的强度,以及遭受时间的长度,都是世人根本不敢想象的。没有证悟智慧、没有菩提心的人,是根本无法承受三恶道苦的。

在人世间生活,就像是在走钢丝。你往下面看看,是深不见底的三恶道,你往前看看,前面只有一条细细的钢丝。只要一分心,掉下去后,就会陷入万劫不复的痛苦,这样你肯定就会全神贯注,战战兢兢。这样的话,即使旁边有美景,你会去多看一眼吗?即使前面有一大堆的现金,你还会觉得现金诱人吗?即使前面有别墅,你还会动心吗?即使旁边有各种对你的赞美,你还会有心思去听吗?在这样危险的钢丝上生活,确实是步步惊心,怎么可能会有世间人们想象的真正快乐可言呢?

很多人虽然走在人生的钢丝上,但是不知道危险,还以为走的是平坦的大道。他们从不克制自己的欲念,从不对治自己的烦恼,从不防止身口意的罪恶之业,最后,他们都不幸地掉下去了。这是非常非常可惜的。

大家知道,潜藏着的怨敌是最可怕的,因为不知道他躲在哪里,什么时候出现。恶报就是这样的怨敌。所以为了减少恶报的威胁,为了今生后世都顺利平安,大家就要坚决不去造身口意的恶业。学佛的人,就像这样要把眼光放长远,任何时候,都要考虑到后世的安危,以此来约束现世的身口意三门。

现在造恶业的顺缘很多。比如,无论做什么工作,各类宴席很难避免,年终的时候更是严重,所以酒戒比较难守。又比如要做生意,就有可能因为偷税漏税而犯盗戒。其他的戒律,难度也都不小。现在人为了满足自私自利的愿望,包括出家人在内,不注意的话,起心动念随时都可能在以嫉妒、傲慢、狡诈等等的方式在造恶业。

面对这样的社会环境,聪明的人,就会在生活上随遇而安,以能维持简单的生活为满足。别人有再好的生活条件,都要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富足,并不会带来真正的安乐、幸福,因此根本没必要去生起羡慕之心,更不必要为了这一点有漏的安乐,去造下种种的恶业。

不造恶业,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因为这样自己就不会感受恶果。所以大家都要敬重戒律,有了清净的戒律,那才是安全的,不会堕入三恶趣。如果大家知道了人生就是一段钢丝路,知道了临终时要面临阎王严格的审判,知道了违反戒律等的严重后果,那么就不会产生非份之想,不会产生贪欲,更不会允许自己为了暂时小小的一点安乐,去造种种的罪恶之业了。这样也能进一步理解到人身的价值,就在于“具戒久存活,能作大福德”,懂得这一辈子,不是来贪执的、不是来享受的,而是来积大福德,是来闻思修行、来出离轮回的。这样对横超三界的极乐净土法门,会生起更大的信心,和更坚定、迫切的往生志愿。

现在回顾一下思维有漏苦苦这一科里五个偈颂的内容。有漏苦苦的意思,是说对于尚未出离世间的众生,这个有漏身体是苦不堪言的,就像浸泡在苦的海洋里一样。

第一个偈颂说的苦苦的逼迫。这种逼迫,来自各个方面。身体里的、家里的、单位里的、道友中、佛教团体中、自然界的等等,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个有漏法,都会给人带来逼迫。大家想想,你一年到头,有没有哪一天产生过“啊,这个世界真美好,生活真是一大享受”这样的感慨?虽然世间人都梦想快乐、追求快乐,但是真正得到过的,一天都没有。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你刚坐下来准备享受,身体上的、或是心上的苦的逼迫,马上就产生了,使你不得不又被烦恼和痛苦困扰。

所以对于具有业报身的世间人来说,这些众多的逼迫,如同监狱一样,无法逃离,因为这个业报身是已经成熟了的果位法。学习这第一个偈颂,就是要把这种逼迫感找出来、体会到,要对这个有漏身体产生出畏惧和厌离,不去贪著、贪恋,不去保养它。

那些贪执有漏安乐的人,知道了这个业报身是天天被苦逼迫之后,就想着是否可以通过努力,把苦转变成快乐。那么接下来第二个偈颂,就打消了众生这个妄想,因为这个业报身必须依赖四大的相生才能形成,但是四大同时又是相克的,相克带来了百病丛生,这就决定了即使没有其他苦的逼迫,身体的自性也是苦的,这是俱生而有的,是根本无法改造的。学习了这第二个偈颂后,就会准备要放弃这个业报身了,要达到这样的程度。甚至有善根、有福报的人,会希求极乐世界的光明身,修清净的资粮,求生净土。

接下来的两个偈颂,是打消掉能够在业报身中找到快乐的侥幸心理。第三个偈颂,是针对有人认为总可以找到一些对治方法的想法,指出衣服、饮食等对治方法都只能暂时减少一些痛苦,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已,只能治标,不能治本。这个本就是业报身,它就一直处在坏灭之中,根本不存在世间人们所想象的真正的安乐。第四个偈颂是说即使躺着、坐着,不去劳作,也一样要付出精力,这都是辛苦的事,因此在业报身上没有真正的享乐。

第五个偈颂,是提醒大家注意到今后的一个巨大隐患,也就是恶趣的苦。学了这个偈颂,心中就会顾忌到今后可能遭受的恶趣苦,因此不会再去妄图贪求今世的安乐了。

圣天菩萨的这些教导,非常实在,又非常深刻,大家要反反复复来思维,用这些教导来对照自相续、改造自相续,这样就会获得加持,成长为真正的解脱道上的修行者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己二、思维有漏坏苦

坏苦,就是世间人所谓的安乐,因为它必将遭受无常变坏,变成苦苦,因此被称作坏苦。比如,美食虽然好吃,在下次想吃而吃不到的时候,就会难受,这就说明吃美食的享受就是坏苦。

世间人当然没有认识到这是坏苦,于是又提出了问题。

又设问:乐是存在的,因为求乐的人们在步行走路感觉累之苦时,换作坐车、骑马等,就会得到快乐,这就说明乐是真正存在的吧?
答:

诸人于乘等,安乐非恒常,
若初无发起,彼后何增长。

颂文直解

真正的乐是不会有的。虽然世间人是为了安乐而去乘车、骑马等,但是这些安乐不是恒常有的,因为有漏安乐的自性是变异的,所以时间一长,就转变成了苦。因此,如果最初没有发起苦因,则依靠它最后怎么会增长而变为苦呢?

释义

当一个人走累了的时候,有人让他搭了车,那一刻他觉得非常舒服、安乐。但是当他连续坐上两个钟头左右,安乐已经没有了,这说明这些有漏安乐的自性是变异的,一段时间之后,就变成了苦。这时他的腰也酸了,背也疼了,脚也开始麻了,感觉很难受。

《四百论广释》中说,譬如愚笨的人,认为能消除饥饿的,是最后半勺食物,而不知道一开始吃的食物,都在消除饥饿。同样,愚笨的人认为开始的坐车是乐,最后段的坐车才变成苦。这是因为他们最初根本不知道有漏安乐的自性是变异的坏苦,而只是认为最后感受痛苦时才是苦。

那么又出现了下面这个问题:

设问:既然坐车是苦,那为什么人们感受到的又是乐呢?

坐车仅仅是一个例子,比喻的是有漏的安乐。世间人的第六意识认为,这些五欲享受的坏苦,不但当下是乐,而且永远都是乐,永远不会变成苦,这就是第六意识在搞鬼,是纯粹颠倒的。

答:
如有于金器,呕吐生欢喜,
如是于治苦,有妄思为乐。

颂文直解

因此世间人对于有漏变异之苦,认为是乐。就像见到一个奴婢在瓦盆中呕吐后,主人也开始呕吐。因为他呕吐在金盆中,想到自己权势圆满,能在金盆中呕吐,所以心里欢喜。对于苦被疗治,有人妄思为乐,这完全是一种颠倒。

释义

呕吐是很难受的,带来的是反胃、喉咙被胃酸灼烧、全身虚脱无力等等的痛苦,但是主人看到奴婢只能吐在瓦盆里,而自己能吐在金盆里,认为自己有权有势,一种优越感油然而生,于是他心里就很开心。这种开心,就完全是世间平凡人心里的一种颠倒妄执而已。他把安乐妄思为真实存在,而且不会变为痛苦。

比如在烈日底下暴晒后,走进阴凉的屋里,人们就感觉很快乐,这种快乐,就是不再受烈日暴晒产生的。佛菩萨发大愿力,愿众生感受凉风的快乐,也是这个道理。但是时间长了后,阴凉又会产生痛苦,使人不能在阴凉的屋里待很长时间。

月称菩萨说,有人认为吞食马粪能缓解痛苦,所以就开开心心地去吞食马粪了。马粪很脏、很臭,吞食它怎么能有快乐呢?世间平凡人的分别心就是这样,特别执著、追求有漏的乐,仅仅就是为了能治愈疾病,就会把吃马粪当做很快乐的事。本来他是要远离苦苦的,但是他又死死地
抓住坏苦,认为这是真正的安乐。其实他越贪求坏苦,反而越会感受严重的苦苦。

这是按照哦巴活佛,也就是多昂丹碧尼玛尊者的科判来讲的。不同大德的注释,从不同的侧面作了解释,这都是不矛盾的。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己三、思惟遍行之苦

设问:乐还是有的,比如挑担子累了的时候,换一下肩,重担就被转到另一个肩上了。如果没有乐,那重担怎么会被卸掉呢?

答:
初起灭已生,苦起亦何乐,
故思能仁说,生灭皆是苦。

难词释义
初起:刚生起的,指小苦。
已生:以前已经生起的,指大苦。

颂文直解
只是在小的有漏苦生起的时候,之前生起的粗大苦就消失了,世间人就是将此妄思为真正的乐。然而,实际上在小的有漏苦生起的时候,除了遍行之苦外,哪里会有真正的乐存在呢?因此,这仅是把纯粹是苦的生灭妄计为乐而已。所以,圣天我这样思维:能仁在经中云:“迦旃延,生时唯苦生,灭时亦唯苦灭。”这就是说,生生灭灭的有漏法的本性,都是三根本苦中的遍行之苦。

释义
人在做事累了后,就想寻求快乐了。比如挑担的时候,左肩累了,就会换到右肩。换肩之后,右肩开始了重压,产生了新的苦,这些刚刚生起的新苦,和换肩之前旧的大苦相比,在程度上还比较轻,挑担的人就觉得这是快乐了。

月称菩萨举例说,一个人露天里被绑着,刚开始太阳很猛,晒得他很痛苦;一会儿下起了雨,他就感觉很舒服,雨一直不停,他又冷又湿,这时他又开始感觉痛苦。同样地,凡夫感受到新的小苦时,旧的大苦已经消失了,这时凡夫就会把这种苦的反差妄执为快乐。但是这种快乐感觉是会变坏的,不会长久的,因为新的小苦在增长之后,必然又会使凡夫遭受折磨。

设问:痛苦虽然真正存在着,但是刚开始的时候并不明显,这应该是真正的乐覆盖了它的缘故吧?

答:
异生不见苦,云被乐所覆,
然能障蔽苦,其乐都非有。

难词释义
异生:即是凡夫的异名。凡夫因为作种种业,所以感得种种果,以千万种身相而生,故名异生;或者凡夫造作种种善恶之业,造善业者生人天善趣,造恶业者生三途恶趣,以其趣生的场所不同,故亦名异生。

颂文直解
由于一切凡夫,颠倒执著有漏行苦,而说因为被乐覆盖,所以不见有苦。然而,观察后会发现,能障蔽苦的任何因,也就是所谓的真正乐,根本就不存在。

释义
如果有真正的乐存在,那么确实可以说乐障蔽了苦,但是乐其实并不存在,又怎么能够障蔽苦呢?

月称菩萨说了下面两个例子。

一个人走在旷野,被一头大象追赶,掉进了一口老井里。掉落到一半的时候,他抓住了一根藤。一只老鼠在啃食着这根藤,同时四周还探出了很多条蛇,而在井下,更有一条已经伸展开了的大蟒蛇。这时,井上面滴下一滴蜂蜜,他吃了后,觉得很快乐。这里的旷野,比喻为宽广的生死轮回;大象比喻为死;井比喻为衰老;掉进了一半,比喻存活已经过半;他抓住了藤,比喻因善业而暂时得到乐受;周围的蛇,比喻他心中的恶念;底下伸展开了的大蟒蛇,比喻后世的恶道即将形成;藤比喻他的十善业道;老鼠比喻他已经成熟的恶业。

这样的一个人,尝到滴下来的蜂蜜后,增上了他对五欲享受的欲望。尽管这个人当时觉得有乐,而且因为这个乐障蔽了苦,使他暂时忘却了危险,但是,在这么一个危机四伏的地方,这哪里是真正的乐呢?怎么能障蔽得了这么多的危险呢?所以这只是坏苦,只是他没有认识到而已。

另一则公案是:一只乌鸦在天下起了雨后,跳进了一头大象的尸骸躲雨。但是下雨使得河水上涨,吞没了这具尸骸,乌鸦也因此被淹死了。这头大象的尸骸,作用很小,但是危险很大,比喻五欲的乐趣很少,但是危害极大;乌鸦跳进尸骸,比喻凡夫追逐五欲享受的坏苦;暴涨的河水,比喻生死轮回的海洋。乌鸦并没有预见到危险,它还以为大象的尸骸能够避雨,但是结果被淹死了。同样,愚痴的凡夫也以为轮回中的五欲享受能够障蔽苦,但是结果却非但没有能障蔽,反而都被苦所害了。

所以大家对于自性是坏苦的所谓乐受,不能抱有幻想,不能以为它们能够把苦给覆盖掉。

[ 本帖最后由 普见 于 2013-7-2 15:55 编辑 ]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设问:既然有漏诸行的自性就是苦,那还有什么必要去向众生演说苦呢?这不就像说阳光是温暖的一样,是多此一举的吗?

答:
当告异生说,汝苦不离染,
如来决定说,痴中最下者。

难词释义
染:被贪嗔痴等烦恼沾染。

颂文直解
凡夫由于愚痴,将苦执为乐,对于苦的有漏法不能离染。对于执苦为乐的一切凡夫,应该演说断除愚痴的方便,所以诸如来决定会说断除愚痴的方便,如经云:“长姊,诸障中之重障者,即彼无明障。”如是而宣说了痴为一切障中最下劣之障。

释义
虽然业报身的自性是苦,但是凡夫因为被无明障蒙蔽了,并没有认识到。因此就需要对凡夫进行引导。导师佛陀教导说,在一切障碍之中,最大的障碍即是无明障。

《四百论广释》中举了这样的例子:一位女仆拿到报酬后,只干了一半的活就离开了。她母亲告诉她说:无论抓到什么,都要紧紧地抓住。一天,她抓住了一头驴子的尾巴,尽管她母亲让她放开,还扇了她耳光,她仍然紧抓不放,因为她想:“我要牢牢地抓住一切”。同样地, 导师佛陀说凡夫也像这位女仆那样无知,将痛苦当作安乐,并牢牢地抓住,因此教导众生应该放下对乐的执著。

学了这一品,至少在道理上,已经知道了业报身的自性是纯苦无乐的众苦器,那么大家现在来反观自己一下,这么明显的事实,你活到现在这个岁数了,脑子也很聪明,为什么过去就一直没有认识清楚呢?

另外,现在学了后,接受了凡夫自他的身是众苦器了没有?如果还没有的话,那你的理由是什么呢?这些理由,在圣天菩萨说的教言面前,能站得住脚吗?还有,即使你已经接受了,那么现在你的习气,是在追求现世的乐呢?还是要去摆脱现世的苦?(你可以想想这两个中,哪个是你现在的希望,就能够看出你的习气了。)这样思考之后,就会知道,这个世界一直都没有隐瞒苦的真相,它没有蒙蔽、欺骗任何一个人,在蒙蔽、欺骗的,并不是别的,正是每个人自己心中认为业报身是快乐的这种邪见,也就是每个人自己的无明愚痴。因为这么明显的事实都看不到,并且这种愚痴让众生产生了完全颠倒的追求,所以说这是愚痴中最为愚痴的。

所以能彻底地放下,这就是智慧,就是自在,就是自在境界中真正的安乐。放下也要有方法,这就需要闻思。

设问:虽然身体是无常的,但是依然可以有乐吧?就是无常的身体,又是存在安乐的。

答:
无常定有损,有损则非乐,
故说凡无常,一切皆是苦。

颂文直解
总之,有漏无常之法必定会有损害,而有损害之法,必定无乐。所以说凡是无常,一切皆苦。如经云:“生为苦、老为苦、爱别离为苦、怨憎会为苦、所欲求不得亦为苦,总之五取蕴皆为苦性”等,以此而作了广说。

释义
“损”就是损害,那么无常的损害表现在哪里?全知麦彭仁波切在《四法印·有漏皆苦》中说:“行苦者,一经成为有漏五取蕴之后,无论暂时是苦、是乐、是舍,在这期间的一切刹那都成为后蕴的近取因,以此成为未来诸苦之源,因此这如同有毒之食、痈将会成熟以及按照走向刑场的脚步数逐渐趋近死亡。”就是说,有漏五取蕴形成之后,在每一刹那,以明显的方式表现出来的,有苦乐舍,以不明显方式隐藏着的,即是未来苦、乐、舍的来源。这个就是“损”的具体含义。既然未来会导致苦,那么每一刹那的五取蕴,都像是有毒的食物、即将成熟的痈,和走向刑场的脚步。或者说,每一刹那的五蕴,就像是一颗颗的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开始爆炸。


这说明凡夫在轮回之中,就如同处在一个十面埋伏、草木皆兵的世界里一样。认识到了“无常定有损”后,一个人会有什么样的转变?全知麦彭仁波切接着说:“因此若对这遍行苦思量的话,比如,‘虽针尖许乐,轮回恒时无’,轮回的一切如火坑、如罗刹洲,成为内心厌离之处。”试想,任何一个有理智的人,对于一个现在充满了苦,未来更是有说不清的苦等着的地方,还会去贪执,想去拥有吗?绝对不会的。这样的地方,就像一个有熊熊烈火的火坑,一个充满了吃人罗刹女的罗刹洲,是一个人人都想逃离的地方。

那么出离了之后会不会继续遭受无常的损害呢?要知道证得了无漏境界的圣者,就不会再遭受无常的损害了。如《大智度论》中说:“问曰:若无常即是苦者,道亦是苦,云何以苦离苦?答曰:无常即是苦,为五受众故说,道虽作法故无常,不名为苦。所以者何?是能灭苦,不生诸着,与空无我等诸智和合故,但是无常而非苦。 ”这里的“五受众”即是苦乐优喜舍五种感受。圣道虽是无常,但没有贪着,具有智慧,所以不苦。

所以对于没有证悟功德,也就是没有智慧、没有慈悲,但是又希望求得安乐的凡夫人来说,轮回真不是大家可以住下来的地方,因为过去遭受了苦,现在正在遭受苦,未来还将遭受更大的苦,一点真正的安乐也得不到。所以像我这样的凡夫,就应该出离轮回,到无漏的安乐境界中去,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求乐的愿望。那么现在大家最容易去的,也是条件最好的地方,就是西方极乐世界了,所以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好好修学佛法、弘扬佛法,让自己和更多的人都能得到佛法甘露的滋润,都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这里的“损”,是理解这个偈颂的关键,是学习整个第二品的关键,同样也是厌离轮回的关键,是修行是否能够成功的关键。厌离轮回,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厌离五取蕴,厌离行苦,就是要厌离、舍弃、抛弃、脱离我们的有漏身心,才能获得没有任何损害的身心相续。否则抱着有漏的身心不放,就是在抱苦,这样永远不会得到自在安乐。

[ 本帖最后由 普见 于 2013-7-2 15:54 编辑 ]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初学者要一步步走,首先就要从厌离眼前的生活做起。为什么世间人那么努力地追求生活?为什么很多学佛的人也都在努力赚钱,想要过上更好的生活?甚至包括一些出家僧人,本来落了发,脱掉了俗服,穿上了袈裟,就应该不同于世间俗人,专心致志于闻思修行,但为什么这少部分的出家人,还是在买高档的手机、相机,谈论着世间的话题,向往着过更舒服的生活?

除了没有认识到死亡无常等之外,就是没有认识到生活实际是有损的,反而还认为生活中有乐,生活对自己有利,自己能够从生活中得到幸福、受用,得到好处。这样就颠倒了苦乐,完全违背了事实,是最为愚痴的想法了。可见认识到轮回与当前生活的“损”非常重要。

所以啊,一个人修行的好坏,就取决于他的见解。如果一个人品行不错,各方面都很如法,但是没有串习过诸行无常、有漏皆苦等正见的话,那他就不大可能厌离轮回,不大可能精进修行。而如果一个人品行不端,但是他听闻了这样的无常、苦的教言后,认真地思维了,自动去串习了,那么他的行为将发生巨大的转变。

在别人眼里,他之后的所作所为,就如同高僧大德一样,处处表现出难行能行、精进、慈悲、智慧等特点,因此大家会觉得非常了不起。但是在他自己看来,这又有什么难的,又有什么了不起的呢?他只是转变了见解,认清了道理,为了不让自己以后吃更大的苦,不让自己一直堕入在危险的境地,而自自然然地做的行为而已,这是每个有理智的人,都会做的事情。而别人的放逸和散乱,在他看来,反倒对自己一点也不爱惜,一点也不负责任,是一种非常不可理喻,非常愚笨的行为。

第二品小结

第一品“破常执品”在最后开示随念无常的殊胜利益时说:“若谁有此念,思我定当死,彼已舍贪故,于死更何畏。” 真正修好了无常观的人,不会再对有漏身体以及欲尘产生贪执。但是众生的三有习气非常地深,不容易一下子修好无常观,断除贪执,所以本品就进一步引导大家修行直接断除乐颠倒执著的瑜伽修法。

真正进入到名言真实谛的时候,可以发现将纯是苦器的有漏业报身执著为乐,是完全颠倒的执著。这和将无常执著为常、不净执著为净、无我执著为我一样,都是需要对治的颠倒执著。但是众生以坚固的习气,把第六意识的这种颠倒执著当成正量,以此把自己的见解判断为是正确的,所以如果不通过深入的闻思修行,是不大有希望对治掉这种颠倒执著的。

学习这一品时,最重要的是观察自己身上的三苦和八苦,同时也要仔细观察别人,乃至于旁生的痛苦。世间人见到了苦,不去观察苦的因因果果,仅仅简单、幼稚地认为“那是别人的事,我不会这样受苦”。这采取的是鸵鸟政策。就像一个五脏六腑都出了问题,有的已经非常严重了的病人,他怕见到医生、怕去医院、怕别人提到生病这个词,这样他就能够让这些病好起来了吗?这样的人,过不了多久,心脏病、胃溃疡、肝腹水、肾结石、癌症等等的各种严重病症都会一个个出现,等到那时,不但没有了救治的希望,而且还会被病痛折磨得死去活来,过着生不如死的日子。

大家都知道,有病就要治,而且还要治疗得越早越好,不但要治,而且还要早预防,要经常体检。同样地,凡夫每天都活在苦因、苦缘、苦果之中,不去认识苦、了解苦、对治苦,并不等于苦就不会伤害你了,恰恰相反,这样的人反而会受到苦的更大伤害。

有的人也知道自己苦,但是他们没有去观察苦,而只是去到处抱怨、诉说自己的苦楚。在那些人看来,自己是无辜的,是不幸的,是别人伤害了自己,这个世界对自己是非常不公平的。这样的人首先就没有认识到,以自己的烦恼、业力所感得的有漏业报身,就是一个众苦之器,没有认识到“苦因缘众多,众病及外事,不见于人类,有尔许乐因。”因此,抱怨的人,只是不愿意接受这个苦果,而没有去观察苦因苦缘。这样不但无法断除他已有的痛苦,反而还因为顺从并串习了我执,增长了烦恼和非理作意,因此将会招来更多的痛苦。

有的人想要减肥,但是又不从减肥的因缘法上去努力,还继续贪吃,所以就减不下来,因此心里很苦恼。已经减下来的人呢,要努力保持不反弹,又带来了很多的苦恼。这就是没有认识到“已得安乐身,反成众苦器,重身与重怨,二者实相同。”身体本来就是很难照顾好的,想通了这一点之后,体重重一点也好,轻一点也好,都不去管它,而把更重要的厌弃身体,为解脱修行这件事情做好,就回到了正道上了。

别人的痛苦,是对自己的警醒,是对自己难得的教训,所以也应该好好观察。有的人虽说也关心别人的苦,但仅仅是停留在简单地悲伤、难受上。就像地震发生后,电视台里播出的房屋倒塌、人被压在房子下面的惨状时,或者播出人们为死去的亲人悲痛哭泣的凄凉镜头,也都会受感染而悲伤流泪,有的人甚至也会哭得很伤心。但是伤心过后,第二天就和没发生过什么事一样,什么都忘掉了。这样的伤心,就很肤浅,只看到了苦的现象,没有进一步去思维苦的因缘,对减少苦没有一点帮助。

那么如何正确来观察他人的苦呢?看到他人在受乐,要观察到为什么那是坏苦,要具体观察到这种坏苦的后患。当那样的后患发生时,他人能否承受得起?自己又能否承受得起?既然要付出那样的代价,那是否还值得去追求这样的坏苦?

看到他人在受苦,首先要观察,为什么会发生这么难忍的苦?然后要去问问自己,这些痛苦之因,自己是否也同样具有?如果这些苦果发生在了自己身上,是否能够承受?为了不受这样的苦,又应该如何提早预防和避免?

在深入闻思法义的基础上,再经过这样的实际观察,那么对于有漏业报身和有漏世间的厌离就会与日俱增,对于获得解脱、求生极乐世界的愿望也会更加迫切。这样就会成为一个合格的修行人,能够早日为闻思修方便生的胜义修法做好准备。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三品 断净执品

第二品教导了断除乐颠倒执著的瑜伽方便。就是说,只要有有漏业报身,那么就不可能感受真正的安乐,只能感受苦苦、坏苦和行苦。而要获得真正的安乐,就必须厌弃这个业报身,厌弃轮回。接下来要学习的第三品,是把重点放在对欲尘及贪欲的观察上,引导大家认识到五欲六尘是不清净的,不能带来安乐,根本不值得去生起贪欲。

那么这里所说的不清净,是有杂染的意思,比如被烦恼杂染的法,以及三十六种不净物组成的身体等,本质都是不清净的。因为有漏法是不清净的,所以它们也并不美好、并不圆满,不能带来百分之百的享受,是有害的,会带来不良的后果等等。这里所说的欲尘,就是色声香味触法六境,它们是世间凡夫追求的目标。因为这六境本身像灰尘一样,具有染污性,会染污身心,具有不清净相,所以被称为欲尘。世间人之所以追逐色声香味触法,就是由于误认为它们是清净的。

比如在色中,有俊男美女、美丽的风景、豪华汽车、高档别墅、新潮手机、高档钻戒、高档服饰、高档的鞋帽等等;在声中,有流行歌曲、古典音乐、女孩子清脆的笑声、男低音浑厚的嗓音等等;在香中,有檀香、气味高雅的高档香水等等;在味中,有川菜、粤菜等各式美味菜肴等等; 在触中,有夏天的凉风吹来的清爽,或者高档的沙发、席梦思等带来的舒适等等。
世间人常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他们觉得上面说的这些欲尘,自性就是清净的,是美好的,圆满的,所以趋之若鹜。很多所谓清净的事物,因为众人的追捧,甚至都变成了奢侈和昂贵的消费品,成了现代人追逐的目标,和用来炫耀的资本。

但是圣天菩萨接下来要告诉我们,这些所谓的清净,完全是世间人的一种错觉,在这个有漏的轮回世间,它们的世俗真相,其实是不清净的,不美好的,追求它们,不会给大家带来真正的安乐。而且这些被妄执为清净的不净法,就像毒品一样,越是贪著,就越会上瘾,难以摆脱。因此,这些欲尘,对于一个希求真正安乐的众生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是恰恰应该放弃,而不是应该去追逐的。

对于欲界众生来说,最贪爱的是男女间的情欲,这是修行人着重应该对治的。这个情欲,从狭义角度来说,就是世间人的性欲,从广义角度来说,也包括世间人追求的所谓爱情。在当年导师佛陀座下的弟子中,以比丘居多,比丘尼比较少等等的原因,所以佛陀着重传授了观女身不净的教授。后代祖师的讲法,也都遵循这样的教授。

所以本品也着重以女身为代表,通过揭示人身不净,来帮助众生断除男女间的情欲。那么大家在学的时候,应该对照偈颂,同样地来观察男身的不净。对于其他像珠宝、时装等等的事物,凡是大家有贪爱的,也都应该一样来作如理的观察。另外,大家也都应该观察到凡夫自身的不净,这样可以断除缘自己身体而产生的我慢等烦恼。

对于凡夫修行者来说,如果过不了男女之欲这一关,也就是放不下“情”与“性”这两个方面,还耽著于爱情、xing 爱的话,那么这对他来说,就是修行路上很大的一个障碍,因此不可能产生对今世的厌离、对轮回的厌离、对众生的真正慈悲心、菩提心等等后续的修行功德。对治这个“情”和“性”,当然可以通过修习寿命无常、有漏皆苦等各种方便来实现,但是最契机的,就是通过正确无误地认识到人身的不净真相,断除掉第六意识中颠倒的作意,从而来对治掉贪欲烦恼。因此大家要深入闻思修这一品的修行教言,对人身不净,对非理作意的过患产生确定无疑的认识。

丙三、断净倒方便之瑜伽分三:一、略明其体;二、广明自性;三、障治摄义。

略明其体,略说了欲尘与贪欲的体性;广明自性,就是根据这两个体性,详说了欲尘的不净真相,以及有境贪欲过患,最后引导了对治的方便;障治摄义,说明了在同一个事物上,就有无常、不净、苦、无我四种自性。

丁一、略明其体

这一科有两个偈颂,第一颂说明了境的体性,揭示了享受欲尘不会产生有意义的结果,第二颂说明了贪欲的体性,揭示了享乐会增上贪欲烦恼。
下面先来看第一颂,这一颂,是根据第二品中所说的有漏皆苦而进一步展开的。
有人想:虽然如是,一切有漏的有为法自性确实是苦,但是享受悦意境还是可以得到满足,因此,应当亲近五欲六尘之境。

答:
虽经久受用,境无穷尽际,
如恶医治病,汝身劳无果。

难词释义
恶医:指庸医,也就是医术低劣的医生。
无果:此处指毫无实际的意义。

颂文直解
虽然经过极为漫长的受用,然而于境知足的边际是无有穷尽的。如同请庸医治病,治疗时间再长,病也不可能痊愈。你对于所希望五欲的境或自己的身,再怎么受用,除了增长贪爱之外,没有其他的任何意义。

释义
有的人这样想,年轻的时候,应该去追求男女的情欲,中年的时候,应该去积累财富,老年的时候,自然就会去学佛修行了。
那么问题是,追求情欲、财富等欲尘永远不会有到头的时候,到了中年、老年,只要没有对治掉非理作意,这些贪欲烦恼还是会存在。就像庸医来治病,他因为医术很低劣,不能对症,所以花再长的时间也治不好病。

为什么受用欲尘,不可能使贪欲止息下来呢?这是因为,产生贪欲烦恼的因素最重要的有三个:烦恼随眠、非理作意和所缘。烦恼随眠,意思就是烦恼种子,而之所以叫随眠,有着很深的道理,因为它们随逐于人,眠伏于阿赖耶识中,所以叫随眠。就像睡着的猛兽,随时都可能醒过来害人一样,这些沉睡在阿赖耶识中的烦恼种子,也随时都可能会因缘成熟而损害众生。但是在未生起空性智慧之前,烦恼种子是无法根除的。另外由于因缘力,也无法避免出现所缘境,而非理作意,会将这些所缘境,执著为清净,因此去追求的贪欲,无法止息。所以圣天菩萨说“境无穷尽际”,就是说,对于有贪心的人,对所缘境是会一再地追求。

凡夫要对治贪欲,一是要尽量远离所缘境,这是暂时的办法;二是要断除非理作意,这是根本的办法。本品的目的,就是引导人们认识到所缘境的不清净,来断除第六意识所妄生出来的执不净为净的非理作意。

在轮回中,大家都已经享受过无数次的欲尘,欲界天人的胜妙欲乐,色界天人的胜妙禅乐,无色界天人的无念境界,都已经经历过无数次了。可以说,什么好吃的都吃过了,什么好穿的都穿过了,不单是人间的五欲六尘,就连天上的欲尘,大家也都享受过很多很多次了。天上的美食,比人间的美食要好上千千万万倍,天上的天衣,比人间的衣服要漂亮上千千万万倍,天上的宫殿,比人间的别墅要好上千千万万倍,天上的车辇,比人间的好车要好上千千万万倍。

那么大家在享受了这些欲尘之后,满足了吗?现在还留有印象吗?应该是什么都已经忘记了吧!天人看人间的饮食,就像人看猪吃的猪食一样地不净,那么大家现在吃饭时候,还会有以前做天人时的眼光,觉得这些饭菜不清净吗?实际上大家还是吃得很开心啊。这说明以前做天人的享受都已经忘记了,没有了结果。还有,从年轻人执著的爱情上说,你们前世,已经经历过很多很多次,那么从中得到了满足了吗,没有,这辈子还是会像一次也没有经历过一样,去生起贪爱。

佛法中将世间人所谓的性生活称为不净行,在轮回之中,大家也已经做过无数次的不净行了,那么做了那么多之后,你得到了什么收获了吗?除了造下业,增长了习气外,其他什么都没有留下来,也根本没有得到满足。这样一看,大家现在再继续去贪美食、贪时装、贪别墅、贪好车、贪爱情、贪不净行等等的欲尘,结果也都是一样,就是没有任何真实结果,不会满足的。所以把圣天菩萨说的“如恶医治病,汝身劳无果”这个道理,想深了,想透了,全然接受了的人,就会很轻松地放下这些没有结果、没有意义的欲尘,不会再找借口说等以后老了再去学佛,现在就会去闻思修行佛法,因为这才是真正有意义,会产生巨大殊胜果报的事情。

《四百论广释》中说:一只猴子,披上了一张豹子皮,扮成了豹子,因此吓住了其他猴子。这以后,无论过了多长的时间,无论这只猴子出现在什么地方,这些猴子总能被吓唬住。这里的猴子,代表凡夫;猴子披了豹子皮,表示凡夫的不净身有了人皮的包装;披了豹子皮的猴子无论出现多少次,都能够吓住其他猴子,表示有人皮包装的虚假清净身相,总是能够迷惑住凡夫,只不过猴子们生起的是恐惧,而凡夫们生起的是贪欲心,在这点上不同而已。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