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解

【福智无比分第二十四】
     
  经文:【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好大的须弥山。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如果有人以《金刚经》,(即《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乃至四句的偈颂。【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为别人讲解,【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百分之一。那个是有相啊!福报要比一比:有相修行,那就算你用三千大千世界,须弥山王的七宝布施,功德很大;但是不比诵《金刚经》,为别人解说《金刚经》的福报更大,【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聚七宝布施。如三千大千世界中。须弥山王。所得无量无边福德。此为住相布施。终无解脱之期。不如受持读诵此经。乃至四句偈等。所得无住相净妙功德。】只要你不住相,功德立刻现前。简单讲:开悟自性的清净福德,比任何的生灭有相、执著的布施功德更大,【胜前功德百千万倍。】所以说:百分不及一,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百分之一,百千万亿分之一,还是比不上,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没办法用数学算的,有数量还是相,清净自性无数量,那就功德最大了!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
      
经文:【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则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则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则非凡夫,是名凡夫。】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说众生,四大本空,五蕴无我,哪有众生呢?【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即”就是住著。【有我人众生寿者。】如来就会住著有我、人、众生、寿者相。
      
【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不见有众生可度。又云。谓诸众生。起无量无边。烦恼妄想。于一切善恶凡圣等见。】这个见就是看法,通常就是分别心的意思,【有取舍分别之心。】这个凡夫【迷情盖覆菩提之性。佛出于世。教令觉悟。降六贼。断三毒。除人我。若能了悟人法二空。无诸妄念。心常空寂。湛然清净。更不留纤毫滞碍。】一点都没有罣碍。【即是见性。】
      
【实无无众生可化度也。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即有我人众生寿者者。人人具足。个个圆成。本来是佛。与佛无异。】
      
【圜悟禅师云。赤肉团上。人人古佛家风。】就是我们这个色身,如果你了悟四大本空,五阴无我这个色身,当下就是佛,你就不会住著了。既然万法不可得、皆空,人人古佛家风,清净自性就是。【毘卢顶门。】也是指清净自性。你就是毘卢遮那佛,你就是古佛,古佛也只是这样子而已,就里明心见性。【处处祖师巴鼻。】嘴巴、鼻子,统统跟祖师一模一样,因为你悟入无相嘛!【若也恁么返照。凝然一段光明。非色非心。非内非外。行棒也打他不着。】这清净自性,你用棍子打,打不到。

【行喝】喝叱。【也惊他不得。】他是无相,无相打不着,把全身打死了,看不到,打不到本性,一直诃责,本性不会惊讶。【直得净裸裸。】净裸裸就是毫无保留,一丝不挂,【赤洒洒】非常的潇洒自在。【是个无生法忍。不退转轮截断两头。】不退转法lun之心,截断两头叫作不退转轮。不退转轮就当处断,两头就是“空”“有”,彻底的放下空有,【归家稳坐。正当恁么时。不须他处觅。】你不须要找,你不必拼命的找,就在你现前当下这一念,彻底的不执著,彻底的不分别,彻底的不颠倒,就这样子而已。【只此是西方。】你只要悟到本来无一物这个清净自性,这个就是西方,不必拼命的找。

       【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解释一遍:须菩提!如来说有一个我,其实那个是意识心,找来找去,其实找不到一个真正的我,世尊所说的我,其实没有,即非有我,根本就没有这样的一个人,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每一个人都是啊,凡夫每一个人都是执著一个我相,遍看全世界,那一个不执著这个我相?凡夫之人,以为真的有一个我,其实错觉,错误了。
        
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所谓凡夫,找来找去,如来说:根本就没有这个凡夫之相。“即非凡夫”就是即非凡夫之相,非有凡夫之相。所谓凡夫者,只是方便说,他的执著放不下,烦恼多,我们说他是凡夫,其实找来找去,就没这个人。释迦牟尼佛、世尊所说的这个凡夫,其实找不到这样的一个人,没有这个凡夫之相,这个方便说叫作凡夫。

         
【有我者。即是凡夫。非我者。】你悟到空,心【随处作主。应用无方。故云。凡是佛因。佛是凡果。】“凡”是凡夫。凡夫是成佛的因,我们现在在座每一个人,将来都会成佛的,祝福大家。一般人都不会祝福,祝你鸿图大展。鸿图大展,开悟的人看,生灭法的东西。祝你青春永驻,有青春永驻这回事吗?世间都喜欢讲假话嘛,讲一讲,有青春永驻这个东西吗?没有!祝你身体健康!那我今天身体健康,那明天呢?十年后?这些祝福就是互相安慰。你要讲:以后我们佛弟子,出家、在家,要这样祝福。买中秋月饼的时候,你就要这样讲:祝你早日成佛!一百分!要这样祝福人家嘛!祝人家早日成佛!这不是很好吗?你祝这个都是生灭法的东西呀!希望你鸿图大展,钱慊多一点,钱慊多一点要干嘛呢?And so what?就是这样子一句话:又如何?祝你健康,健康不用死吗?一百年后呢?统统一样。

什么叫学佛?有智慧的这一颗心,就是学佛,全世界的不管是什么家,统统落入观念里面,他认为有实在的东西在研究,你知道吗?有实在的东西在研究:我在研究。世尊说:你这个内心里面真实相还没有弄好,还都是妄想,你研究外面的世界?所以,全世界的伟人,统统在研究外面,身心以外的世界,研究生物、科学、哲学,或者是等等的这些科技、电脑;只有佛学,研究这个心灵工程,大彻大悟这个心性大智慧工程,内心的世界。世间人往外找,释迦牟尼佛往内找,刚好颠倒。往外找,打死不开悟;往内找,刹那就见性,就见到永恒。世间人想要找永恒,像秦始皇找不会死的药,埃及木乃伊,你看,死了以后,就把他弄一弄,弄一弄,身体不会腐烂,可是,人还是死啊!

每一个人都在求永生,想要找到永生,永恒的生命,只有佛教找到永恒的生命;永远大智慧的法身慧命,我们真正的找到永恒的生命。只要这个色身,你无论怎么打转,你吃什么剂,打什么针,吃什么营养的,统统是要死,统统是生灭法,迟跟早而已。所以,我们在这里下功夫是错的,在这个色身生灭法下功夫是错的。要在哪里下功夫?要在清净自性下功夫,这才是永恒的生命啊!我们不是要找永生吗?这个就是永恒的生命,我们内在拥有跟佛陀一样的大智慧,这个就是我们永恒的生命啊!全世界所有的众生,只要没有学佛,都落入观念,你有你一套的哲学,他有一套的哲学,罗素有罗素的哲学,中国有中国诸子百家的哲学,印度有印度的哲学,每一个人的哲学不一样,因为没有大彻大悟,所以开始争论。你这个看法,你的看法…白马非马,白马是不是马?是马。白马是不是马?也非马。黑马是不是马?也非马,是不是马?也是马。白马非马,黑马是马,就是这样,统统马,每天都是辩这个东西。

世尊就说:凡所有相,都是虚妄。一句就解决了,统统是妄想。用意识形态,永远没有办法登峰造极,明心见性不是靠辩论的,大彻大悟不是靠辩论可以得到的,实证,放下所有的相,因为所有的相都是陷阱,都是烦恼、都是执著,除了放下这些假相以外,没有意识形态,没有执著,就是每一个人本来的本来面目,这个就是我们永恒的大智慧的生命,ji 督教叫做永生。秦始皇怎么找找不到的,希望永远留在这个世间,就是希望找到一个永恒,我们在我们的心性里面就可以找得到。所以,我们必须要学佛,彻底的开悟,就见到永恒的生命。正当这个时候,不需要他处,就在这个时候,就是西方。为什么?当下彻底放下,所以,你只要著相,就不是西方,有相就是执著凡夫。
      
有我就是凡夫,非我就觉悟到空,就这样子。如来就是悟到无相,随处作主,应用无方。所以说:凡是佛因,佛就是凡夫之果。
      
【境界经云。三世诸佛。皆无所有。】你所看到的相,根本就是缘起,种种条件所构成的,而我们看的这个假相,立了种种的名字,安立种种的观念,开始争吵不休。圣人看到毕竟空,没有什么好争论的,凡夫看到这个就争论。【唯有自心。既明因果无差。乃知心外无法。二乘之人。】声闻、缘觉,【执有我相。欲离生死。而求涅槃。】不生不死,【欲舍烦恼而求灭度。是舍一边。不了中道。乃同凡夫行也。即非凡夫者。一念清净。】就是毕竟空。你了解万法皆空,人生、宇宙根本就是妄想的产物,【非凡非佛。】哪有什么凡夫?哪有什么佛?【故云。即非凡夫。凡夫亦空。迷者妄执但无执著。即一切清净耳。】只要你不执著,即一切相,离一切相,当下就是我们本来的面目,每一个人统统是释迦牟尼佛。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经文:【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则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若以色见我 以音声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能见如来】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你可以用庄严的三十二相见到真正的佛吗?
       【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在这一段是告诉我们:法身无相。
       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啊?可以以三十二相,见到每一个人的清净自性吗?可以看到真正的释迦牟尼佛吗?须菩提说:如是如是,可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空生疑谓。】所以说:大概吧!其实他是代众生问的,示现的。【众生是有。】众生认为是有,【可化成圣。】有什么圣人可以成,【法身不无。】法身是不可思议的,【可以妙相而见之也。】所以说:须菩提是故意怀疑的

      【佛言。须菩提。】释迦牟尼佛就告诉须菩提说:【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那么我现在告诉你,如果以三十二庄严之相认为看到如来,能够见到我们清净自性。 “转轮”旁边写四个字:表法,表生灭。转轮:一直轮转就是生灭。【转轮圣王即是如来。】转轮王这个生灭相就是不生不灭的如来啰。那么转轮王也是三十二相,他也是很庄严啊!能不能这样见到如来呢?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就我所知道的,佛不可以用庄严,释迦牟尼佛这个庄严三十二相,来看不生不灭的清净自性,这是看不到的,外表庄严,不代表他悟道。所以,【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来观这个不生不灭的清净心。因为法身是无相,如果三十二相就是如来,那么转轮圣王也是如来。
       佛言:须菩提!如果以三十二相,能够见到我们清净自性,那么转轮王也是三十二相,他也是很庄严啊!能不能这样见到如来呢?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就我了解佛所说的毕竟空,不应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转轮圣王。即是如来者。佛以近事质之。】佛用现在的、最接近的,【令其自解。】你自己审察看看,你令自己审察看看。
      【又云。未达我人众生寿者四相。】不了解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当体即空的话,【即是心有生灭。】就是心有生灭。【生灭即是转轮义。】转轮的意思就是生灭。
      【王者。心也。虽修三十二净行。生灭心转多。终不契清净本来心。故云。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也。】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这句话就是重点。你想要用这个生灭的色相,来见到我们清净自性吗?我就是如来,如来就是每一个人的清净自性。你用音声,就能找得到、求得到你的清净自性吗?这也是生灭啊!你用生灭法,来求不生不灭,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我们一定要了解这一句话的道理。若以色见我,以色相见世尊,以音声求佛、求世尊,这个人是行邪道的,不能见如来。
      
诸位!那我们每天都念阿弥陀佛,是不是?以音声求我啊?那我们每天观想阿弥陀佛、西方三圣,是不是以色见我啊?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啊?诸位!这里有一个非常重大的观念:禅宗直指人心,明心见性,当下就是佛,这是最重要的。《金刚经》是直指人心,明心见性的,净土法门不是,净土法门有一个重要的观念是转识,我们人有神识嘛!先把你这个神识,转到莲花化生的极乐世界去,才慢慢来。先转识,这是重大的观念。所以我们也不是以色见佛,也没有以音声求佛,其实到极乐世界,还是我们清净自性,还有阿弥陀佛的愿力,因缘和合的,还是这样显现出来的。所以,我们今天为什么要念佛?因为断惑难,开悟难、了生死靠自力难,没有办法了,时间不够用,我们生命太短了,时间不够用。念佛,冲、拼,先到极乐世界去,两者完全不一样的。

所以,我们在《弥陀经》里面:“执持名号,若一日乃至七日,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那是叫你执持名号就是:当你要打妄想、贪瞋痴,不如集中精神念阿弥陀佛…是这个意思。所以修净土法门,如果你能悟到清净自性,就是实相念佛,去,就是法身,是大菩萨,你的果报就是大菩萨。去,就是常寂光净土。在娑婆世界大彻大悟的人,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清净法身,常寂光净土。它有常寂光净土,有实报庄严土,有方便有余土,有凡圣同居土,这个讨论起来又很多。大家都可以求生极乐世界,你在娑婆世界的心境高低,决定极乐世界的四土。好了!这已经超过我们今天经典讨论的范畴。
     
【音声色相。本自心生。分别之心。皆落邪道。若能见无所见。闻无所闻。知无所知。证无所证。体此妙理方见如来。】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
      经文:【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相。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如来不以具足相,意思就是说:如来心性是不生不灭的,那么是不是没有三十二相的庄严相啊?就是否定佛的庄严的意思。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因为佛刚刚讲的都是无相嘛!这一段世尊讲,要对因果负责,无相是讲本体,任何一个人都要对因果负责,不可以说断灭相,这一段就是不可以断灭,不能说:既然都是讲无生无灭,那么就不要做善了,也不要弘法,也不要利生了。错!统统要做,还是要行善、要救人,还是要这样做,因为因果嘛!你不能说否定这个因果,佛为什么这么庄严?就是修无量的福德嘛!无量的善,世尊才这么庄严,要不然,每一个人貌相完全不一样。各人造的因各人不同。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不要这样讲喔!释迦牟尼佛也不能说他没有庄严的三十二相喔,这个有修无量的福德善因,才有三十二相,你不能说:释迦牟尼佛讲不生不灭的空理,就否定了事相的因果,这是不对的。你不要这样想,动这个念头说:如来是无相,不以具足诸相,所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把笔拿起来,“诸法断灭”,就是坏因果缘起法,叫作断灭相。也就是没有因果了,你做善事,无善;做恶,也无恶;也没有果报,糟糕了,这个就完蛋了,这个就是外道见。断灭就是坏缘起因果法,叫作断灭见。弄到这个就完了!世尊一直讲不生不灭的清净本体,那么在事相上也不管善了,也不管恶了,错了!善恶统统有因果。所以,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果你做这种念头,如果有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就是无因无果,无善无恶,完了!
      
【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把笔拿起来,写六个字:因果仍然存在,因果一定存在的。于法不说断灭相,对这个法一定要对因果负责的,叫作因果仍然存在的。
      
【如来不以具足相故者。佛恐须菩提落断灭见。是故令离两边。然性含万法。本自具足。应用遍知。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去来自由。无所罣碍。此法上至诸佛。下至含识。本无欠少。】每一个人都存在,【是名具足相也。】
      
【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者。诸法性空。空寂是常。】空寂就是一片寂静,当下就是永恒,【是故不断不灭。】不能说没有这个因果,不可以的。
      
【若作念云。无相而有道心者。是断一切行。灭一切法。此非中道也。又云。若作有相观。即是一边见。若不作有相观。即是断灭法。】
      
所以,佛法很难,说这个也不对,搞那个也不对,搞来搞去,众生不是左边就是右边,不是有就是无嘛!佛法统统不是,也统统是,难就难在这个地方。若作有相观,就是一边,清净自性是无相的,你作有相观,就不通达清净自性。若不作“有相观”,就是因果缘起的法则,就是断灭法呀!所以,你观想佛像,还是有因果的,你心清净,有这个心清净的因,将来就往生极乐世界的果,因果还是不可以断灭的。修净土法门,念佛就是成佛的因,在因果法则就是这样子。知道吗?不能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错了!“凡所有相,皆是实相啊!”凡所有相虽然皆是虚妄,但是,凡所有相,悟到,统统是实相,实相就是不坏因果,无相无不相嘛!所以,要对因果负责。【故知真如法性。不是有。不是无。湛然不动。观与不观。皆是生灭。故云莫作是念也。】
      
【于法不说断灭相者。见性之人。自当穷究此理。】
      
此段为六祖讲的,严重的误解佛法,【若人空心静坐。】这一句是六祖讲的,如果有人空心静坐,什么都不想,跑去静坐。【百无所思。以为究竟。】什么都不想,认为这个就是修行,这个就是佛。错了!佛就是要继续造作,一定要好好的修善,同时无所著,该做的事还是要做,佛法就是这样。以一颗清净心,无所住的心,无所著的心,该吃饭就是吃饭,该睡觉就是睡觉,该上班就是上班,为人父母,就应该尽父母的责任,做法师的有法师的责任、义务,该怎么做就是应该怎么做,还是要积极度众生,还是要积极行善,但是,内心无所著。如果你什么都不想,就认为这个叫做佛,错了!【即著空相断灭诸法。】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
     
  经文:【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
      
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你看!一句话,你了解一切法,根本没有一个我,【得成于忍。】注意!这一句话是证得空性的意思,能够成就毕竟空的这个境界,叫做得成于忍。知一切法无我,能够成就毕竟空。【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证得空性的菩萨,绝对比你在那边拼命造作的力量大,他见性,你不见性嘛!
       【知一切法无我者。一切万法。本来不生。本来无我相。所得功德。即非七宝布施等福所能比也。】
       【得成于忍者。既知人法无我。】人无我、法无我,【则二执不生。】我执、法执不生。也不执著一个我相,也不执著一个法相,【成无生忍。此乃胜前七宝布施菩萨。】前面满三千大千世界,须弥山这么大、这么广,经过多长的无量阿僧祇劫布施,比不上明心见性的人,【夫万法本来无性。皆用自己之】加一个“心”,更清楚,皆用自己之心,万法都是自心【所显法耳。】都是用自己的心所显现的。【如眼对色谓之见。耳对声谓之闻。见闻是根。色声是尘。色声未对之时。我性常见常闻。】我们的清净自性常见常闻,【未曾暂灭。色声相对之时。我性未尝暂生。此是菩萨了悟真性。活泼泼地。洞然同于太虚。所以不曾生灭。

凡夫即被妄心所覆。随六尘转。即有生灭。故尘起即心起。尘灭即心灭。不知所起灭心。皆是妄念也。若见六尘起灭】加两个字:“当下”,【不生。即是菩提。】开悟就是这么简单,“见六尘起灭,当下不生,就是菩提”,看你不执著的功夫到哪里,你的果报就到哪里,你能够不执著,你能够牺牲多少,你的福报就多少,看你有多大能耐牺牲,无我相嘛!你有更大的能耐牺牲,你就有大福报。直接了当讲,肯牺牲的人有福报,大无我的人大福报,就这样子。彻底的无相就是佛,福报最大。

       【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不受”就是不著。以这些菩萨不著这个福德。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
       【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动一个念头都不行,【是故说不受福德。】
       【不贪世间福德果报。谓之不受。】修行人贪,就坏了!【又云。菩萨所作福德。不为自己。止欲利益一切众生。此是无所住心。即无贪著。故云不受福德。】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威仪寂静分第二十九】
      
经文:【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他就看到释迦牟尼佛的行住坐卧。你看,人家世尊也是这样啊,来去坐卧,世尊也是这样子啊!你看,佛在这里呀,佛现在在这里,佛现在在那边。他不晓得,当下这一颗不生不灭的清净自性就是佛,他本身就是啊!你现在听经闻法,当下放下,你就是佛,要不然你哪里去找佛?如果有人说:你看,释迦牟尼佛在这儿,你看,佛陀去那边,释迦牟尼佛现在坐着,释迦牟尼佛现在卧着。【是人不解我所说义。】这个人不了解释迦牟尼佛所说的见性大法。
       【何以故。如来者。】什么叫作我们的清净自性、如来的清净自性呢?【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了知万法皆是心的影像,当下不执著、不分别、不颠倒,就是本性,就是如来。【故名如来。】
      
这个多了不起啊!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叫作如来。我们众生,你讲这个他听不懂,他就说:佛在我的前面,我要拜佛。所以,我们为什么要做佛像?做幡啊、做讲台讲经?方便接引众生,众生没有这个相,他不会拜的,所以,我们弄得愈庄严,他就愈法喜。众生第一个就是见相。所以,作为一个佛弟子,这个身体要照顾得健康,身体不够健康,不庄严,你要度众生很难的。我今天如果是非洲阿福来,这一个肿瘤这么大,你来,你拜得下去吗?这个人业惮比我还重,长得这么丑,我还没有这么严重呢,这叫我如何向他磕头呢?对不对?众生就这样子啊!你看,肿瘤长这么大,不是说我们瞧不起他,而是说:众生没办法,你知道吗?要不然,明天我带一个道具来,弄得一个脸这边这样(很难看),很严重的道具,我告诉你,你一看:怎么这样子?不要讲那么多了,我讲我们流通处就好了,这个流通处,不相信你试试看,你把它雕刻得一个非常庄严的佛像,雕刻很庄严的佛像,同样是钱,要你请佛像,你把它雕刻一尊佛像,是怎么样?五官不端正的,没有对称的,脖子这么粗,耳朵这么大,眼睛这么大,看起来好象佛像,也不是佛像。我告诉你:摆在流通处,放在那个地方,三十年卖不出去,就这个像而已喔!你讲不是不著相吗?好!我放在那边,我请问你:你用一万块,来请我的佛像,你要请庄严的,还是要请丑陋的?来!当然要请比较庄严的,请一尊奇形怪状的回家,怎么拜得下去呢?每天看到那尊佛像,看了就起烦恼,叫我怎么拜得下去呢?他就拜不下去啊,这没办法,众生因为著相,著得非常严重,你叫他彻底放下,没办法,没这么简单的。

所以,第一个,你看,我们要来这个讲经,我一个月前,我就好好的照顾一下,这个皮肤吹弹可破(师以诙谐的语调),可以了吗?这个亮度够不够呢?就看:嗯!可以!我平常就是穿那个老鼠色的、咖啡色的,赶快换掉。黄 se的,yellow aolor换一个黄 se的,这一穿,看到:哇!庄严!这不拜也很难。(师笑,众鼓掌)众生嘛!大家还没见性,就看到这个相。所以,佛弟子要有礼貌,外表也是很重要的。有一个人修行,就不要执著了,统统不化妆。化妆化习惯了,有一天不晓得去听谁开示的:不要执著,千万不要化妆,她认为这个叫不执著了,不执著在内心啊!不化妆有礼貌吗?听经以后,好像觉得不要化妆,结果就不化妆。第二天去外面,人家一看:哇!三分长相,七分妆扮,如果没有化妆的话…昨天看起来像观世音,今天看起来像罗刹,女罗刹,昨天看到,哇!长发飘逸,电风扇一吹来,耐斯澎澎(广告词)。今天一看:哇!真的,人不可貌相,一切真的都是假相,就这样子。

所以,我告诉你:还是要化妆,男孩子,你就好好的西装、打领带,这佛弟子,是不是?要有礼貌。女孩子要穿得lady,要穿得漂亮,一定要口红,不过不要超过程度,一擦的话就…佛弟子,一看,怎么会这样子,大嘴巴,她化得太过分了。什么事情刚刚好就好。所以,我们也知道,本性虽然无来无去,这是对内行人讲的,告诉你:一切众生都是看相的,你一定要把你的外相,一定要好好的庄严,要好好的穿衣服,是不是?应该就是这样子。所以很多人就是这样子,不懂得佛法,坐在那个地方。坐着,然后告诉她女儿:女儿啊,来看看,我有没有像观世音?她女儿说:“喔!我妈妈可能著魔了,太严重了!”她认为化妆漂漂亮亮坐在那边,就叫作观世音。她不晓得,来无所从来,去无所去,清净自性不懂。
      
【来无所从。去无所至。来去皆如。其谁来去。又云。无所从来者。不生。亦无所去者。不灭。不生者。谓烦恼不生。不灭者。谓觉悟不灭也。】清净自性不灭。不生不灭什么意思?好好的搞清楚:什么不生?烦恼不生。什么不灭?自性不灭。大智慧的清净自性不灭,觉悟的性不灭。
     
【又云。知色声起时。即知从何而来。知色声灭时。即知从何而去。】看得清清楚楚。【故色声香味触法。自有起灭。】当体即空,“自有起灭”底下写四个字:当下就是空。不要随着起灭,那一念不随起灭,【我心湛然。】这个心就是清净心。【岂有来去生灭相耶。寂而常照。】“寂”的旁边写个:体,“常照”就是妙用,叫作依体起用。【照而常寂。】“照”就是妙用。妙用虽然一切在运作,体常寂。旁边写一个:体就是我们的心性。照就是一切的妙用,常寂,不离我们寂静的心性,这是不二的,依体起用,摄用归体,寂而常照,依体起用,照而常寂,摄用归体,体用一如,是不二。【行住坐卧。四威仪中。无不清净也。】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