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净界法师】【愣严与净土】

明随缘不变遮照同时义

净界法师


    子三、明随缘不变遮照同时义。

    标举心体  

    以是俱即世出世故,即如来藏妙明心元。

    这个地方是遮,遮是讲遮一切相,讲如实空;照,照就是照一切法如实不空。这个地方把空跟不空合起来,它同时俱足世间法跟出世间法,也就是所谓的如来藏妙明心元。这妙明心元,这关键在这个元,圆满无缺的意思。这一念心性它本身是离一切相,所谓如实空,但是它又即一切法,又如实不空可以说圆满无缺。

    遮照同时

    双遮  

离即离非。
    这四个字关键在这个离,它离开了即也离开了非。离开了即,这个即当然是俗谛理,非是真谛理。换句话说:从双遮的角度,一空一切空,真谛俗谛都空;离即,离开了俗谛,离开了真谛。

    双照  

    是即非即。

    双照是假观。是即非即的关键在这个即;它即是即非,它当下是俗谛,当下也是真谛,所以一假一切假。

    从双遮的角度是一空一切空,从假的角度是一假一切假。总而言之,是离一切相,即一切法。这个就是顺入中道的实相。

    解释:离一切相,即一切法。


    说是:即空、即假、即中,这个道理是什么意思?

    比方说:我们一念心,把它比喻作一个镜子,一个清净光明的镜子。那么远处有一个人站在那个地方,这个镜子就显出一个人的影像。

    这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我们看这人的影像,你说这个镜子里面有没有人?你说它本来没有人,没错!即空就是他本来没有,就算有也不是真实有,因为他前面的人跑了,它相就没有了。所以即空就是说离一切相;但是你说它真的没有人,它还真的有一个人的相在那里面,你说那没有人吗?即假它有它暂时的假名、假相、假用。那你说这个镜子到底有没有人?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即空、即假、即中。
    我们要知道一个观念,古德讲一句话说:不是佛陀要把道理讲这么玄妙,而是道理本来就这么玄妙。你说:大乘佛法就讲得很奇怪,即空、即假、即中,其实道里本来就这样,佛陀只是假借方便。你看镜子的人到底有没有?你说它有也对,没有也对。

    这个地方就讲到我们这一念心性,是离一切相,即一切法,是即空、即假、即中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生命不是让你来受用的,生命是来给你历练的!

净界法师


    当我们在修学《首楞严王三昧》的时候,我们要把握二个很重要的原则:第一、它修学的方法,第二、它修学的目标。

    《首楞严王》的修学方法是什么呢?这一点蕅益大师很强调,就是二句话:第一句话:称性起修;第二句话:全修在性。

    称性这性是指的我们众生本俱的性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现前一念心性;称有随顺、安住意思。也就是说,我们在整个生命当中,我们的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你一定要安住在心性,不能安住在外境。

    为什么我们不能安住在外境?这当中有三个过失:

    一、外境是对立的,我们只要这一念心落入了外境的事相,马上产生好坏、得失、成败的对立。在对立的世界当中,是很容易刺激我们产生烦恼的,贪嗔的烦恼。对如意的境界,产生快乐就产生贪;不如意的境界,产生痛苦就产生嗔。所以你的心,经常住在外境,你一定经常起烦恼,因为你的心住在错误的地方。

二、外境它是生灭的,它变来变去,你今天认为它是这样,它明天又变化了,弄到你自己躁动不安,弟子心不安。我们为什么心不安?我们的心本来没有不安,为什么会不安?因为你的心老是注意某件事情,那么这件事情它不断的变,你的心就跟着它变,所以弄到你自己非常不安,是你自己找麻烦。因为外境本来就是变化的,它是业力所变现的。所以你经常住在外境的人,会觉得自己躁动不安。
   
三、外境是有限量,你只要住在一个外境来修学善法,你的功德就不能圆满。

    所以在本经当中,佛陀一再告诉我们,我们的心跟外界的人事接触的时候,记得!把心带回家。你一定要安住这一念心,生命要站在心性的角度,来面对生命,用一种历练的角度来面对生命,而不是去用受用的角度来面对生命,这个是一个重要观念。称性起修也就是说,你一定要安住现前一念心性来修学,不能安住外境来修学,这个观念是非常重要的。

    当我们把心带回到心性的时候,应该怎么修呢?

    全修在性,你这个时候在心性当中,要修习空假中三观(前面是强调性德,这一段是强调修德),用空观来照了我们空如来藏,观察我们这一念心是本自清净,来破除我们的无明妄想;假观是照了不空如来藏,我们这一念心本来俱足,安立种种的假相,来启发我们心中的功德。空观是破恶,假观是生善。中观就是一个空有同时,空有无碍的平衡,中道了义的平衡。

这个就是在我们在整个修学当中,你一定要安住现前一念心性来修学空假中三观,而整个修学的目地,还是在开显你心性本俱的功德。所以这个人生只是当做你一个历练的对象,这个就是修《楞严经》的主要中心思想。生命不是让你来受用的,生命是来给你历练的,抱着历练的态度,你才能够修《首楞严王三昧》。
   
这个方法掌握以后,我们的目标是什么呢?它的修学目标前面有说过:离一切相,即一切法。所以当我们在修学《首楞严王三昧》的时候,我们经常用这二句话来检讨自己。

    诶!你看你一天天心中的相慢慢减少了,在人事的复杂因缘当中不断的活动,诶!你心中的人相、我相减少,这表示你这个人进步了;你心中的功德法增加了,你的慈悲心、智慧心、布施的心、禅定的心,这种善法的力量增长了,这个就是一种进步,离一切相、即一切法。

    如果你越修行,你心中的相越多,那就糟糕了!你的心中又修行,又是心有千千结,那你这方向就肯定错误。

    所们经常用离一切相、而即一切法来检讨自己,我是不是很正确的走在我一个《首楞严三昧》的目标上,这个目标是来检讨自己的。这就是我们修习《楞严经》二个主要的原则。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错不在他的法门,而是他的心态有问题!

净界法师


    癸三、结责迷情

    前面佛陀讲到如来藏妙真如性圆三谛理,所谓离一切相,而即一切法的观念以后,这个地方做一个总结,来诃责凡夫跟二乘心中的迷情。

    总责迷情

    如何世间三有众生,及出世间声闻缘觉,以所知心,测度如来无上菩提,用世语言,入佛知见?

    这一段是总标,把凡夫跟二乘的迷情标出来。我们前面说过,凡夫二乘最大的迷情就是心外求法,他不管修什么样的善法,都没有安住现前一念心性,我们看下面的经文就知道。

如何世间三有众生,这个如何蕅益大师说,有责备的意思,就是为什么?
    为什么在有漏世间中的三有,欲有、色有、无色有,三有,这个有包括整个三界有漏的因果。有漏的因果怎么产生的呢?其实就是我们众生一念向外攀缘的迷情而有的,比方说欲有,他所追求的就是五欲的果报,他为什么去布施,为什么修学五戒,为什么修学十善呢?他心中是追求一种五欲的果报相。

    色有,他所追求的是一种清净的色法,他为什么修学禅定?他就是要追求一种清净微妙的色法,所以他变成一个色有。

    无色有,他所追求的就是那一念的分别心,要的是那一个寂静的分别心。

    也就是有这一念迷情的因素,就招感了果报,由果报当中又产生另一念的迷情,而构成一种三有的循环。

    及出世间声闻缘觉,以所知心,测度如来无上菩提,用世语言,入佛知见?

二乘人心中也有迷情,他离开了一念心,追求心外偏空寂静的涅槃,这个也是他的迷情,他也是不喜欢安住在现前一念心性。
    佛陀做一个总结,总而言之,凡夫跟二乘最大的毛病,就是以自己狭隘有限量的分别心,来测度如来的无上菩提。

    以所知心我们前面讲过,就是凡夫跟二乘的迷情,凡夫着在有相的地方,二乘执着在偏空的地方,总而言之,都是一念的向外攀缘。以这种向外攀缘的心来测度如来的无上菩提,用世间分别的语言,来想像佛陀的知见。

    无上菩提,蕅益大师解释呢,就是前面所说的,我们一念心性俱足即空、即假、即中,圆三谛理。

    佛陀的知见是约着智慧,就是空假中三观。前面的无上菩提是约着如如理,讲真谛、俗谛、中谛的道理。

    这个地方佛陀的意思是说:凡夫修习五戒十善也没有错,二乘人修四谛十二因缘也没错,错不在他的法门,而是他的心态有问题。心态决定我们的状态,所以这个地方,佛陀诃责的正是凡夫二乘的心态,没有真实的把心带回家,而造成这样子的流转跟一个偏空涅槃的产生。

举喻发明  
    譬如琴瑟箜篌琵琶,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

    譬如古代有四种非常精致美妙的乐器,琴瑟箜篌这四种乐器。这四种乐器被工匠做出来的时候,它的确是俱足美妙的音声。这美妙的音声,如果没有一个非常善巧的指头,没有正确的方法来弹它的话,这个音声是表现不出来的。

    琴瑟箜篌是指的我们众生本俱的一念心性,俱足妙音就表示它俱足了圆三谛理,它本身的功德就俱足离一切相,即一切法的功德。

    为什么这功德不能显现呢?是因为我们没有真实的去产生正确的观照,一念的向外攀缘,所以变成这个功德不能显现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佛陀一再的强调,观照力是很重要的!

净界法师


    法合劝修  

    汝与众生,亦复如是,宝觉真心,各各圆满,如我按指,海印发光,汝暂举心,尘劳先起,由不勤求无上觉道,爱念小乘,得少为足。

    这个地方的汝指的是富楼那尊者,乃至于整个二乘的无学,众生包括整个凡夫外道。他们的共同点就是宝觉真心,各各圆满。宝指的是我们心中的光明;觉指的是觉性。我们这一念心性本来俱足光明,本来俱足觉性的,而这样子是圆满的没有欠缺,可以说是在圣不增,在凡不减。这样圆满的心性跟诸佛是平等无差别的。但是佛陀在用这一念心性的时候,佛陀如我按指,海印发光,佛陀他在使用这一念心性的时候,他手指轻轻一按,表示佛陀的起心动念,举手投足都跟《海印三昧》相印。《海印三昧》是指的入此三昧一切的世间法、一切的出世间法,都能够如实的显现,像大海能够显现万物一样,有种种的事事无碍的境界。佛陀在用这一念性的时候,他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海印三昧》的事事无碍。而我们凡夫在使用这一念心性的时候,是起心动念,尘劳先起,对自己创造了很多的烦恼跟障碍。

为什么会这样子呢?就是我们刚开始修学佛法,就没有真实的了解大乘的圆三谛理,而生起回光返照,只是爱恋人天果报,或者爱恋小乘的偏空涅槃,得少为足。因为我们心中向外攀缘,得到一个人天的安乐相,得到一个偏空的寂静相,就觉得这个相状不得了了,就把这个心性给放弃了,弄到最后自己障碍重重。
   
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说: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就像琴一样,这个琴它本来是可以弹出很好很好的音声,但是我们没有正确的方法,就把声音弹得很差。这个地方讲到方法是很重要的,观照力是很重要的。

    我们要想一个问题说:说我们每天持《大悲咒》,《大悲咒》是总持观世音菩萨所有的功德,那是不得了。为什么观世音菩萨持《大悲咒》的时候,一持的时候不得了,成就种种的《海印三昧》,无量无边的波罗蜜。那我们在持《大悲咒》的时候,我们觉得好像《大悲咒》进入到我们的心中效果很有限。

    我们这一念心也没有比观世音菩萨的心差,《大悲咒》也是那个《大悲咒》,所以这个问题出在哪里呢?

按这一段经文的意思,就是我们没有去做一个正确的观照,没有正确的去回光返照我们这一念心,所谓的三谛理如实空,所谓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自俱足,没有这样的一种微密观照。
   
前几年有一个西藏的上师来台湾传法,传一个观 yin 法 门。当然他主要就是持《大悲咒》持观音的本尊咒。他传法以后很多记者问他说:你传这个是什么法。

    西藏上师说:其实传的法很简单,就是你在持观世音菩萨本尊咒之前,要相信你这一念心本来就俱足观世音菩萨所有功德,要从这一念心出发去持咒。

    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你整个修行都是这个观念。安住在这一念心来持咒,假借这个咒语还是在开显我们的自性功德,托彼依正,显我自性,称性起修,全修在性。

    印光大师常说:无不从此法界流,这个法界就是一念心,由我们这一念心而发动了咒语,整个咒语还是在显我们一念的心性,无不还归此法界。你用这个思想来持咒,你可以把这咒的功德开显到最大的力量。就像你弹琴一样,你方法对了,声音自然就出来了。

佛陀已经快把前面的三谛理讲完了,所以佛陀一再的强调,观照力是很重要的。
   
蕅益大师说:整个大乘佛法,不离开理观跟事修。理观就像一个人的眼睛,事修就像一个人的脚,如果没有理观的引导,我们事修就会变成事倍功半。

    这个地方是强调,凡夫二乘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观,虽然有一些布施、持戒,乃至于禅定、智慧的善法,还是不能成就圆满的功德。那么应该怎么做理观呢?这以下第二段就非常重要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我们为什么就会有那么多的妄想呢?(一)

净界法师


    丁二、明迷悟因缘无性

    这一段经文等于是把前面的如来藏妙真如性圆三谛理做一个总结。就是他准备要讲修行方法,所以把前面的观念做总结。这段经文大家要很清楚,这个对你整个在修学、念佛、拜佛、持咒的时候,你怎么去做微密观照,这个地方是很重要的。

    解释标题

    明迷悟因缘无性

    这个迷指的是整个九法界心中的惑业苦;悟指的是十方诸佛的法身、般若、解脱;无性就是没有真实的体性。

也就是说,十方诸佛之所以产生法身、般若、解脱,它的本身也是一个因缘所生法;众生所产生的烦恼障、业障、报障,也是因缘所生法。从一个心性的本体来说,都是毕竟空寂的,都是离一切相的,它都是后来的因缘而有的。这种思想后面佛陀就把它汇归成二种思想:第一、达妄本空,第二、知真本有,来当作我们的主要观念。
    (分二:戊一、答满慈重征妄因。戊二、答阿难再执缘起)

    戊一、答满慈重征妄因

    满慈子就是富楼那尊者。前面的经文佛陀一再强调,说是十方诸佛因为背尘合觉,所以产生了事事无碍的功德;一切众生因为背觉合尘,所以产生尘劳的相状。讲到凡夫的迷跟诸佛的悟,就产生了差别的果报。

    这时候满慈子就奇怪了,为什么凡夫会产生迷惑呢?为什么诸佛就会产生觉悟呢?这到底是怎么来的呢?为什么凡夫会产生迷惑,为什么诸佛就会产生觉悟,难道这是先天造成的吗?好像说有些人就注定了一辈子要做凡夫,有些人注定一辈子要做二乘,是不是有些人他一辈子就一定可以成佛,那是不是有他的自性可言呢?

    他这个地方主要是问,凡夫他为什么会产生迷惑呢?问迷惑的原因在哪里。

(分二:己一、问。己二、答)
    己一、问

    法本不二

    富楼那言:我与如来,宝觉圆明真妙净心,无二圆满。

    富楼那尊者他听过前面的开示以后,他得到一个结论。

    他说:我现在知道了,我们跟十方诸佛,这一念心性,这觉悟清净的心体,可以说是无二无别,各各圆满。说是在凡不减,在圣不增,这一点我彻底的明白了。

    体性上当然是圆满,但作用上就有差别。

    迷悟成差  

    而我昔遭无始妄想,久在轮回,今得圣乘,犹未究竟。世尊诸妄一切圆灭,独妙真常。

但从事实因缘上,我跟一切众生却遭受了无始妄想的误导,我们这一念心是心随妄转,向外攀缘,所以长久以来在六道当中轮回。我现在虽然透过修四谛法门,而成就了小乘的阿罗汉果,但是还没有把心性的究竟功德开显出来,我们凡夫二乘,都没有把心性的功德显现出来。而身为十方诸佛,却是诸妄一切圆灭。这个地方是讲断德,佛陀用空观的智慧,消灭一切的妄想,能够离一切相。独妙真常指的是佛陀的智德,佛陀又在空观当中,在本来无一物当中,生起假观,又安立了种种佛法的假名、假相、假用,来成就自己种种的波罗蜜。这个讲智德圆满。
    佛陀能够成就断智圆满,因为断德的关系,成就大涅槃,因为智德的关系成就大菩提。

    重征妄本

    敢问如来,一切众生何因有妄,自蔽妙明,受此沦溺?

    怎么会有这么多功德?请问如来我们为什么就会有那么多的妄想呢?佛陀就为什么不产生妄想呢?这问题在哪里呢?我们凡夫的妄想遮蔽了自己心中的光明,来受此三界的果报。

佛陀前面一再的强调,凡夫因为一念的迷而产生生死轮回,佛陀因为一念的悟,而成就功德庄严。这个地方就问,凡夫那个迷是从哪里来的,是什么因缘而产生迷惑的?要把根源找出来,要不然就不能断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我们为什么就会有那么多的妄想呢?(二)

净界法师


    己二、答

    佛陀回答

    (分二:庚一、明妄本无因。庚二、明真亦无得)

    这二段太重要了,整个止观的汇归处。

    第一个、说明众生的无明妄想根本就没有原因的。我们一再强调,一个东西的生起,它是有原因的,你从什么地方来?它有一个生起的处所,这表示它有实体,有实体的东西你就断不了,你顶多只是让它调伏下来,让伤害程度降到最低而已,但事实上这个是没有实体的。换句话说:不管你烦恼多重,你一定可以把它消灭。为什么?因为它没有实体,他只是一个虚妄相,它只就是一念的迷情,妄本无因,因迷故有,它只是一念的迷情。这个地方就讲到整个《楞严经》回光返照的时候,第一个观念达妄本空。

    我们看佛陀怎么发挥达妄本空的思想——

庚一、明妄本无因。 (分二:辛一、立喻。辛二、显法。辛三、结合)
    辛一、立喻。

    佛告富楼那:

    汝虽除疑,余惑未尽,我以世间现前诸事,今复问汝,汝岂不闻室罗城中演若达多,忽于晨朝,以镜照面,爱镜中头,眉目可见,嗔责己头,不见面目,以为魑魅,无状狂走。于意云何?此人何因无故狂走?富楼那言:是人心狂,更无他故。

    佛陀以下讲出一个譬喻。佛陀说:你现在对性相不二的道理,已经很清楚了,但是对微细的疑惑,对达妄本空,对妄本无因的迷惑,还没有去除。这个道理当然是很甚深,那我只好用一个世间上现前已经发生的事实来告诉你。

    佛陀说:富楼那尊者!你有没有听说过,过去在室罗筏城发生过一件事情,有一个人,这个人叫演若达多,他有一天睡醒以后,早晨起床睡醒以后精神饱满,到浴室去用镜子来照自己的面目。照一照的时候,他突然间生起一念的痴狂之心,爱着镜中的头的影像。

我们去照镜子,面对镜子,镜子上产生一个头的影像,他对头上这镜子的影像特别的爱着,他认为这个就是他生命的全部。因为为什么呢?因为他感觉到,这镜子的影像非常清楚,眉毛、眼睛、鼻子、嘴巴非常清楚。这个时候他反过来,来责备自己真正的头。他说:你看,镜中的头多好,我一看,看得清清楚楚;我的头啊!一点用都没有,我都看不到我自己的头。所以他嗔责己头不见面目。我宁可爱镜中的头,我也不爱我真实的头。这个时候,这样的一种颠倒痴狂之心以后,以为魑魅,他就认为他的头不见了,或者他的头根本就没有用。我的头怎么会长在镜子上面呢?这时一念的向外攀缘以后,他就认为自己是一个魑魅(旷野中的野鬼),就整个发狂,到处的奔走,就问人家说你有没有见到我的头呢?
    佛陀就问富楼那尊者说:这个演若达多,什么样的因缘使令他痴狂而奔走呢?富楼那说:这个人之所以奔走,只就是一念的痴狂之心,没有其他的原因。因为他早上睡醒来好好的,精神饱满,他就是照镜子的时候,突然看到镜子里面产生一个影像,他就喜欢那个影像,然后就不喜欢自己的头。这个哪有什么原因呢?只就是一念的迷情。

    疏通譬喻

蕅益大师说:演若达多指的是一切众生,这个头就是我们众生本俱的一念心性。他去照镜子,用镜子来照这个脸,就是一念的无明妄动心去攀缘。然后见到镜子,就指的我们迷真起妄,产生三细的烦恼,阿赖耶识就产生了。产生了镜中的影像以后又喜欢它,又爱镜中头。前面是迷真起妄,这以下又执妄为真,产生第六意识爱取去造业,最后到处狂走。到处狂走指的就是众生的六道轮回。所以追根究底,众生为什么会把心性弄到这个份上,就是最初的一念迷情,就一念的心向外攀缘。这是讲到根源,就是一念的向外攀缘的迷惑心,其它没有任何原因。
    辛二、显法

    总标无因  

    佛言:妙觉明圆,本圆明妙,既称为妄,云何有因?若有所因,云何名妄?


    我们众生本俱的妙觉,妙觉蕅益大师解释是寂而常照,它强调是如如智,众生本俱的如如智;明圆指的是照而常寂,如如理,众生本俱的如如理。

    如如理跟如如智,本来是圆满,本来是俱足而不假修德,是本来俱足的。而妄想既然称为虚妄的妄想,它怎么有原因呢?假设妄想它有它生起的原因,就表示它有实体,有实体的东西又怎么能称为妄呢?也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在九法界轮转,有一个共同的原因,都是被妄想所误导。如果妄想有实体,那就糟糕了!凡夫永远是凡夫,阿罗汉你一辈子就做阿罗汉,你是菩萨你就永远做菩萨,你没有改变的机会,因为妄想是有实体,你不能够解脱它,你改变不了它。

这地方是说达妄本空,妄想是没有实体的,只就是一念的迷情,这一念迷情只要你生起微密的观照把它啪!把它照破以后,它就醒过来了。
    这以下佛陀就开示,为什么妄想是没有实体的。

    别名妄相

    辗转无始

    自诸妄想展转相因,从迷积迷,以历尘劫,虽佛发明,犹不能返!

    这里是讲妄想作用的可怕。凡夫因为有妄想,然后产生一种辗转的作用,而产生了三细六粗,才有所谓的三界六道轮回的果报。为什么会有三界?为什么会有地狱呢?其实就是我们过去的妄想创造出来的。创造出来以后会产生什么问题?会产生一种辗转的力量,辗转的力量就是所谓的从迷积迷,因为我们过去打的某一种妄想,好!今生就出现了这样的果报,而我们这样的果报又产生同样的妄想,又会产生来生的果报,这个就是从迷积迷。本来是因为过去的迷,而产生现在的果报,现在的果报又产生现在的迷,又产生未来的果报,这样子就造成一种轮回的相续的力量。经历了很多很多的尘点劫,现在听到佛陀发明了所谓: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自俱足的道理,我们还是不敢去回光返照,还是不敢去直下承当,好像说还是离不开妄想,这是一种习惯,辗转的一种力量。

    这个地方是讲到,妄想的作用的确在我们的心中是很强大的,为我们产生很大的影响。  
    这以下讲出妄想的根源。它的力量虽然大,但是这妄想的根源到底是从什么地方而来,你从什么地方而来呢?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