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

戊二 馀论所说

说无自证能生念心之两大派中,静天论师意,如入行论云:‘若无自证分,云何能念识’。此敌者宗如前广说。于敌者宗所出之过,答云不定。自宗既无自证,念云何生耶?曰:‘由领馀相连。能念如鼠毒’。由能取心领受馀所取境事,即由领受境识,引生忆识之念也。若谓由领受馀境,能引生忆内心之念,不应道理,太过失故。答曰无过,言由领受境引生忆内心之念者,非离识而念。

如念:‘昔见此色’,是由心境相连,忆念相连也。如于冬季身被鼠咬中毒,只觉被咬不知中毒,后闻雷声毒发,虽亦能忆念是被咬时中毒,然非前时已觉中毒也。此中鼠咬,喻缘青识领受青境。咬时中毒,喻缘境时有能领受心。尔时自心不自领受,如被咬时不知中毒。后时忆被咬,喻忆领受境,昔能缘心虽不自证,然由忆念领受境时,即能忆念,如由忆念被咬之力,即能忆念昔时中毒也。此是论师证明无自证分而能生念之最妙道理。然诸解入行论者,似皆未能如实阐明也。

他难:后忆识之念,应非道理,前识不能自领受故。此既总答不定,故有说入行论于名言中不破自证者,非此大论师所许也。

酉三 释难分二,戊一 释馀现量及比量难,戊二 释徐意识难。今初。

问:自宗既亦许有缘青等识。如破他时说:‘此有由何能证知,未知, 云有, 亦非, 理。’自宗亦应犯过。以此青识,若自知为有,应许自证。若由馀识证知,亦非理故。

答:此是最难解处,若以忆念心境为喻,则易了知。如由忆境之力,即能忆内心,不须别忆内心。如是由成立青境之力,即能成立有能缘之心,离成立青境,不须别成立能缘青之心也。此复由青色境于缘青识印现有自相之力,成立青色为有,与他宗相同。其不同者,为成立此缘青内识。他宗说是,由离二取相纯能取相之自证成立。复说一切识皆同。自宗则如中观心论与二谛论本释所说,如斯单纯之能取相决定非有。故彼青识,非由自证成立。是由成立青境之力,即成立彼青识。

如由忆境,即能忆心,非如他宗所许,要彼前心能自证之力,乃能忆念也。此如显句论云:‘能量之数是由所量增上决定,唯随所量行相,安立能量之体性故。’此说能量决定为二者,是由所量决定为二增上之力而安立故。及说能量由现所量行相增上之力,安立能量自体为有。唯字是遮,如唯识与经部所许,由能量心随所量行相转故,成立所量,次成立能量时,舍弃前理,别说能量自体,由离二取相纯能取相之自证成立。

义说唯由成立所量即能成立能量也。圣者亦云:‘若量自成者,则应汝能量,不待所量成,皆不待他成。’此谓若如他宗成立能量时,唯由成立所量犹嫌不足,必要能量自成立为量者,则应不待所量,成立为能量。若许尔者,一切诸法皆应不待因缘各自成立。此亦反显,唯出成立所量,即能成立能量也。以是当知青识,非如他宗由自证成立,是由根现量成立。由缘青识成立所量,即能通达有彼识故。故一切量,皆是由成立所量即各自成立也。
戊二 释馀意识难
  
问:此宗既如上说,影像与谷响等亦是色声等处所摄。显句论亦说:‘第二月等,待无翳识,非是现事,待有翳识唯是现事。’此宗于说明现字,为色声等境之实名,为缘彼心之假名时,说第二月等,待世常人,虽有是否现事之别。然自宗则许,第二月等亦是所量现事。故诸根识,不论待世常人为错不错乱,但由成立各自所量,即能成立为内心也。然则不许自证者,应不能安立因位,于所见境及所著境之错乱意识,以彼诸识,不能由成立各自所量,而成立内心故。


答:此宗离六识外,不许更有异识,故除依止色根与唯依止意根之二种量外,亦不许馀量。显句论说:现比二量与圣教量,譬喻量之四量者,是依回诤论本释而说。其后二量亦比量摄。四百论释云:‘非一切法皆是现识所了,亦有比量所通达者。’

又现量中,他宗说有四种现量,自证现量是此所破。意识现量亦与因明中所说者不同。四百论释中解释对法所说色等五处,各为根识意识所了时,云:‘非由二说共知一境,是先起一识,亲了境相,次第二识,非亲知彼相,由根识之力,起如是分别,即安立彼识为了知彼境。’

此说先起根识,亲了色等境义,由根识力意识亦了,然非如根识亲了也。说念亦尔。四百论释又云:‘非如受等领纳行相,亦非如色声等,由诸根亲知。’此说量度现事仅有二种,一如根识亲见色等,二如受苦乐等,由内心领纳而知。此后者,因位亦许有。但离四现量外,此宗未说更有现量。然不可立为瑜伽现量与根现量及自证现量。

故当立为意现量摄。虽说意现量与因明论者不同,然非不许意现量也。如是受字,可通作者,作用,作业,如云此人受,由此受,受此事。其第二种属于能量即受心所。第三是所量,有苦乐舍,此是依意识增上而说。根识之三受则能亲知色声等境,成立之理如上已说。

若意识受,能现知苦乐等,宁非自证耶?曰不然。所破之自证,是一切识唯向内缘,永离能证所证之异相,系单纯之能取相。此是经说以领纳为相之受心。世间名言亦说受苦乐故。此有能受所受之异相,故与自证不同。由能成立受苦乐等,即能成立能受心也。又如意识见骨锁等法处色时,由于意识现彼等相,即由意识成立彼等。成立缘彼之识,与前理同。彼境亦与意识各异。

又如二种我执之意识,成立之理,如显句论云:‘随是所相,自相,共相,凡世间所有者,一切皆是现可得故非不现事。故与彼能缘识同安立为现事。’此说能相所相一切皆是现可得者,是明四量中之现量时说,故非是说由一切种智现前可得。

又云:‘缘不现境,从不错因所生之识是名比量。’故亦非说一切自相共相,唯是现事无不现事也。以是当知,若识缘于自相共相,彼识即有二相之相现。其所现相即彼识之现境。安立彼境与彼识俱为现事。故许现字,为彼境之实名,为彼心之假名。

若于此识有彼相现,即说彼相为此识现境。彼现境于此识为现见事,此识于彼境为不欺诳识。世间共许不欲诳识为能量,故此识亦是能量,尔时彼所量相,即由此识而得成立。其成立此识之理亦同上说。故二种我执亦是现见二种我相,彼所量现相,即由此二执成立等,亦同上说。其馀于所著境错乱之内识,皆当如是了知。

如是诸识,虽于所现境同是现量。然于二我,二无我,及色常无常等,是量非量,则大有差别。故内心是量非量之建立,亦皆能成立也。如上所说,于所现境为能量之意识,当知是于彼现境之意现量,以是馀量皆已遮故。

不可说是自证现量,以于彼境有二取相故。根本无漏智,离二取相,而与法性,有能证所证。与一切诸识唯向内观,离二取相仍有能证所证者,全不相同。后者唯是宗派假立之能证所证,即以观慧审谛观察,终不见有能证所证之二相。

前者不然,只要用意观察,能证之智与所证之法性境,即各别现故。由根本无分别智成立所量之法性时,即由此力便能成立能缘之智。此智离能证所证之二相,与他宗所说,一切诸识唯向内观永离二相纯能取相之差别,后果地时当广说。

自破他云:‘此有由何能证知’等,所说众过。他反难时,其不知各宗微细建立者,复不能以自宗了义圣教最精微义,及最难通达之深细正理而释他难。

唯乐狡辩,云我宗无所许故不犯过者。实不需知如斯精微建立,然诸聪督智士,若不见以精细正理,简择得失之正道,便不能信受。吾为此辈,故略示安立此宗无过之门经也。

问:其念:‘我见青色,’此我是补特伽罗,与缘青识相违。如是念时,如何是念缘青识耶?
答:缘青眼识与见青之补特伽罗,虽属相违。然以彼识见青为缘,即可安立是我见青,并不相违。如是由念缘青眼识见青为缘,云我先见青。说此补特伽罗,即念缘青眼识,何违之有。
未三 以馀正理明自证非理
由是因缘,颂曰:

〖是故自证且非有,汝依他起由何知,作者作业作非一,故彼自证不应理。〗

是故自证且非是有,汝唯识师所说依他起性,为由何识证知为有耶?又由能斫木之作者,与所斫之木,及斫木之作用,三非是一。故说彼识能自证知不应正理。此违害之理,如二谛论释云:‘于识自体,不见有诸极微及离二相之体性。不可见者即无言说。’安立诸识唯向内观离二取相领受体性,自为能证所证。

然以观慧任何观察,终不见有能证所证。若于彼上能安立能证所证者,则馀作者作业作用,皆应成一也。故智藏论师说:唯识宗之自证与小乘部之无方分极微,有无相等。以无方分极微,亦必有所在处。见彼相时离诸方分则无可见。故说彼二之能证所证与无方分,纯属宗派之假立也。

若说彼二是见而不定法,亦不应理。如二谛论释云:‘若谓此是见而不定。如是亦无言说。纵言可见,不可信故,唯可饮誓水。此谓唯有盟誓成立为可见。’

又以楞伽经所说道理,亦能证明自证非有。经云:‘如剑不自割,指亦不自触,如是应知心,不自证亦尔。’

未四 明依他起有自性同石女儿,颂曰:

〖若既不生复无知,谓有依他起自性,石女儿亦何害汝,由何谓此不应有。〗

依他起性不从自他生,既如前说。今复宣说,无有能知彼之自证。若既不由自性生,又无量能知,而谓依他起事是有自性。则由何道理谓石女儿不应有。此石女儿,于汝唯识师复有何害。汝今亦可许彼为有。谓石女儿,离一切戏论,唯圣智所行,是离言自性也。

午二 明唯识宗失坏二谛

又汝前说:‘是假有法所依因’。若依他起是有自性,虽可应理。颂曰:

〖若时都无依他起,云何得有世俗因。〗

若时依他起都无少分自性,则说名言世俗错乱之因为实物,云何得有也。此明由计依他起胜义有故,即失坏胜义谛。故唯识师所说世间名言之因,非有自性。颂曰:

〖如他由著实物故,世间建立皆破坏。〗

呜呼可叹,如他唯识师,由无简择究竟了义之慧力,执著依他起物,以为真实。矩知依他起法如未烧之泥瓶,非理观察如注以水。由智慧恶劣故,例如观待世间共许之建立,坐,去,作等,及诸外色与从外之受等,皆被破坏。故唯识师唯获衰损,不能证得增上胜道。由破外境,乃破去坐等诸外事乎。此明唯识宗失坏世俗谛。

午三 唯龙猛宗应随修学

如是由师倒说不了义为了义,不得佛意,随自分别妄造宗派。入彼道者,颂曰:

〖出离龙猛论师道,更无寂灭正方便。〗

出离龙猛菩萨所开之轨道,更无能得寂灭涅槃之正方便。何以故?颂曰:

〖彼失世俗及真谛,失此不能得解脱。〗

由出此外者,决定失坏世俗谛及胜义谛。失坏二谛者,至未舍尽彼执,决定不能证得解脱。何以故?颂曰:

〖由名言谛为方便,胜义谛是方便生,不知分别此二谛,由邪分别入歧途。〗

[ 本帖最后由 普见 于 2013-7-5 15:05 编辑 ]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由不颠倒名言谛之建立,即是如实通达胜义谛之方便。如实通达胜义谛,是从上说方便生起之果。故不知此二谛之差别者,即由邪分别误入歧途。此明未知无过失之名言建立,必不能如实通达真胜义谛。

故唯当随学龙猛菩萨所开辟之轨道也如见真实三摩地经(即宝积经见实会)云:世间智者于实法,不从他闻自然解,所谓世俗及真谛,离此更无第三法’。此明佛自力宣说二谛,及明一切所知,决定唯二谛所摄,次云:‘众生为求安乐故,于善逝所生信心,如来悲愍于一切,为利世间说俗谛’。此明说世俗谛之所为。

又云:‘人中狮子设世俗,显示众生为六趣,地狱畜生及饿鬼,阿修罗趣与人天,下贱种姓高贵族。大富家庭与贫舍,奴仆之属及婢使,男女等类并二根,所有众生诸差别,佛无比者为世说,智者了知世俗谛,佛为利人故宣说’。此明宣说世俗谛相。又云:‘众生著此沦生死,不能脱离世八法,所谓利衰及毁誉,所有称讥并苦乐,得利即便生忻喜,失利便起嗔怒心,馀未说者皆应知,八病恒损于世间’。此明乐著世俗为实有者,便恒追求世间八法,为彼所恼流转生死。及明八法中初二法,馀未说者亦当例知。

又云:‘谁说世俗为胜义,应知彼人慧颠倒’。此明若谁说世俗六道等法,为胜义实有,当知彼是具颠倒慧者。故说自教如是计者亦是错谬宗派。又云:‘不净苦中说净乐,于无我性说有我。无常法中说是常,住此相中而爱著。彼闻如来所说法,恐怖诽谤不信受,诽谤如来正法已,堕地狱中受剧苦,凡愚非理求安乐,转受无量百千苦。’此明串习四倒及被成立四倒邪宗所迷之外道辈,闻佛圣教,僧背诽谤,由此力故堕地狱中。及明彼等以非理方便求解脱乐,非但不得,反受无量大苦。

又云:‘若有于佛正法中,如实观察不颠倒,超出诸有入涅槃,如蛇脱去其故皮。一切诸法自性离,空无有相第一义,若闻此法生爱乐,必得无上大菩提。佛见诸蕴皆空寂,诸界及处亦复然,诸根聚落咸离相,能仁皆悉如实知。’此明无倒通达甚深教义,便能解脱生死。次问如何通达?谓闻一切诸法,皆离自性之教,心生爱乐,了达其义,必当证得大菩提也。前明世俗,此明胜义。界谓地等界,处谓色声等处。故诸不知世俗假立,与胜义谛无自性者,宁得解脱。故唯识师皆是转入歧途者也。

此说名言谛为方便者,如三摩地王经云:‘无文字法中,何说何可闻?于不变增益,故有闻有说’。初二句明胜义无文字。于彼胜义无文字之法中,以分别心增益假立,故有闻有说。字之梵语为阿叉罗,通字与不变二义,此处若译为无字尤妥。

增益,虽多释为:‘于无计有,于非计是。’然不限于彼义。凡由分别假立者皆可谓增益也。唯依世俗谛,始可宣说胜义谛,由此乃能通达胜义而得胜义涅槃。如中论云:‘若不依俗谛,不得第一义,不得第一义,则不得涅槃。’

午四 明破依他起与破世俗名言不同

若汝于我等极不顾忌,我今于汝亦不容忍。汝仅善破他宗,谓以正理观察不应理故,破依他起自性。我今仍以破自他生等道理,破汝所许之世俗。曰:如无始以来,经百干艰苦所积财宝被他夺去,诈现亲善,授以毒食,还夺其财,深心庆喜。我等夺汝依他起性实执之境,实为饶益,若汝于我以怨报德,深心欢喜者,可随汝欲。我等自得胜善利益也。颂曰:

〖如汝所计依他事,我不许有彼世俗,果故此等虽非有,我依世间说为有。〗

如汝唯识师,计依他起事是有自性。三十论云:‘非不见此彼。’是圣智所证。是自力许。是汝自宗许有。如是有自性之世俗,非我所许也。此蕴等诸法皆无自性,唯由世间共许为有。故我唯依世间说彼为有也。此中世俗蕴等,依世间名言安立,有二道理:一中观师自宗所安立之世俗,是依名言量安立,非依理智安立。

二有时为化导增上,安立蕴等有自性者,是唯就他力而立,非是自宗所许。故破此二各有不同。唯就他力而立者,论曰‘果故,’是有所为而立者。为令所化舍弃邪宗,渐次通达真实义之方便也。此文非说一切建立,皆就他立,自宗不许。由所引教证,亦可了知。如引三律仪经云:“世间与我诤,我不与世间诤,世间说有者我亦说有,世间说无者我亦说无。’七十空性论云:‘生住灭有无,以及劣等胜,佛依世间说,非是依真实。’此说安立有无等,皆是依世间共许之名言增上而立也。颂曰:

〖如断诸蕴入寂灭,诸阿罗汉皆非有,若于世间亦皆无,则我依世不说有。〗

如诸阿罗汉,永断诸蕴入无馀依妙涅槃界,则一切世俗法,皆悉非有。若此世俗法,于世间亦如是无者,则我依世间名言,亦不说为有。故我唯依世间名言增上,许有世俗法。非不依世间名言,由自力许有也。

又此,唯由世间先许为有,汝应唯待世间而破,不可待馀中观师而破也。颂曰:

〖若世于汝无妨害,当待世间而破此,汝可先与世间诤,后有力者我当依。〗

我等为遣除自身之错乱世俗境故,设勤劳而修诸道。若世间于汝无妨害者,汝当唯待世间彼此世俗。若汝之道理能破世俗,我亦当相助。然以世间实相妨害,故我等不能助汝,唯当旁观。汝可先与世间诤辩,诤辩之后谁强有力,我即当依止之。如果汝胜,我愿依汝。若汝为世间所败,则当依止有强力之世间。如是若无外境,则违害名言量。故不能成立外境非有。

问:诸唯识师,以无无方分之极微,破彼极微所合成之外境。此理,岂不能破无方分之外境耶?

答:非说正量不能破彼等,然破彼等,不必无外境。由此当知,虽破无时分之内识,及彼识所续成之相续。然亦不必破内识也。他宗意谓,若能破无方分之外境,则亦能破,于所见境不错乱之根识。错乱根识,既不能安立其境为有,故亦破其外境也。此宗则谓,错乱根识,虽不能安立其所量,为真实有,然安立其所量为虚妄,适成相宜。此亦是提婆菩萨之意趣,如四百论云:‘谓一有一无,非真非世间。’此说分别心境有无,俱非二谛之建立。故如是分别,亦非龙猛菩萨所许也。

巳三 明说唯心非破外境分三,午一 解释地经说唯心之密意,午二明外境内心有无相同,午三 解楞伽经说唯心之密意。初又分三,未一以释地经成立唯字非破外境,未二 复以馀经成立彼义,未三 成立唯字表内为主。今初:

问:若汝怖畏世间妨难,虽无观察真实正理成立,而许有世俗者。亦应怖畏圣教妨难,而许唯识。如释地经云:‘如是三界皆唯有心。’

答:佛所说经如琉璃宝地,汝不知彼是琉璃体,迷为实事识水。今欲取彼实事识水,汝之智慧如未烧瓶,试为汲浸必当碎成百片。徒为知彼体者之所耻笑。此经密意,非如汝慧之所解也。若尔经义云何?颂曰:

〖现前菩萨已现证,通达三有唯是识,是破常我作者故,彼知作者唯是心。〗

经说第六现前地,现证法界,由有思得一切种智菩提之心,故名菩萨。彼能通达三界诸有唯是识者,是令破除常我作者,通达世俗作者唯是心故。彼菩萨能通达世间作者唯是一心。如释地经云:‘随顺行相观察缘起。如是但生纯大苦蕴纯大苦树。其中都无作者受者。彼复作是念,由执作者,方有作业。既无作者,于胜义中业亦无得,彼复作是念,如是三界皆唯有心,如来分别演说十二有支,一切皆依一心而立。’乃至广说。

此经但成立无作者受者。解释唯心之义,则说十二有支皆依一心。故此经之唯字,但遮离心之作者,不遮外境。此之敌宗,是如摄大乘论云:‘此中教者,如释地经,薄枷梵说,如是三界皆唯有心。’由教理比知唯识中,引此为教证。二十唯识论,亦引彼教。谓心字意取相应心心所法,唯字遮遣外境。如上破者,清辨沦师曾先破,月称论师亦随破。

未二 复以馀经成立彼义

如是已说释地经义,唯心之唯字是破馀作者。更以馀经显示此义。颂曰:

〖故为增长智者慧,遍智曾于楞伽经,以摧外道高山峰,此语金刚解彼意。〗

由此唯字破馀作者,是释地经义故。复为增长诸能通达真实义智者之慧故。佛一切智于楞伽经中,曾以如下所述此语金刚,摧坏外道身中,执我及自性等为世间作者之恶见高山,解释馀经宣说唯心之密意。

其语金刚,如楞伽经云:‘馀说数取趣,相续蕴缘尘,自性自在作,我说唯是心。’此谓:馀人说补特伽罗,乃至大自在天以为作者。我说彼等皆非作者,作者唯是自心。今为解释此经义故。颂曰:

“各如彼彼诸论中,外道说数取趣等,佛见彼等非作者,说作世者唯是心。”

各如外道自宗彼彼论中,说补特伽罗等以为作者。等取相续及蕴等。佛见彼等皆非作者,故说世间作者,唯是自心。颂言外道,意取多分。以内道佛弟子,亦假立补特伽罗及相续等,为作者故。或凡计补特伽罗等为作者者,即非内道佛弟子数,如同外道,不能无倒通达佛经之义,故外道言,能遍一切也。

宝鬘论亦云:‘凡说人蕴者,世间数论师,鸺鶹徒无衣,间彼离有无。故知唯佛教,宣说甘露法,离有无甚深,是正法殊胜。’此说,凡说补特伽罗与诸蕴为实物者,虽似宣说双离有无二边之义。应当问彼,彼必不能解说其义。是故当知永离有无二边之教义,唯是正法差别,是为他宗所无之胜法。

由此生死无始故,诸恶分别何所不有,何不当有。即现在世,白净断等,亦计实有蕴等而为作者。有本作‘自净乞等。’

疏中释作:‘比丘白净等,’释彼义,谓诸露形比丘。然断是静虑之名,故是内道说诸蕴实有为作者之一派,名白净静虑者也。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九终


[ 本帖最后由 普见 于 2013-7-5 15:04 编辑 ]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十

释第六胜义菩提心之七

未三 成立唯字表心为主

上文已说破离心作者,唯字义尽,故彼唯字不破外境。除前理外,今更以说心为主之馀门,明不破外境。颂曰:

〖如觉真理说名佛,如是唯心最主要,经说世间唯是心,故此破色非经义。〗

如于真实义觉慧圆满,说名曰佛。略去前句醒寤之义,亦可名佛。如是色心二法中,唯心为主。当知略去后句‘为主’之义,经说世间三界唯心。故此唯心,是遮色等为成就世间之主因。若说唯心有自性,都无外色,则非经义。故此十地经义,当许唯如我等所说也。若如汝宗,颂曰:

〖若知此等唯有心,故破离心外色者,何故如来于彼经,复说心从痴业生。〗

若佛由知三界唯是有自性之心,故于十地经中破外色者,则佛世尊何故复于十地经中,说识从无明愚痴及诸行业生耶?如云:‘无明缘行,行缘识。’十地经说识是无明诸行之果,未说识有自性。若说是缘起,复说有自性,则彼说者应成迷乱。自宗必不俱许彼二。当知是为引导众生,依众生力而许也。自宗不可俱许彼二者,谓识有自性,应不观待无明及行。

然实观待,故无自性也。内识毕竟非有自性,如眩翳人见毛轮等,要有颠倒因缘,彼方得有。若无颠倒因缘,彼即无故。要有颠倒因缘乃有识者,由经中流转缘起显示。若无无明即无识者,由还灭缘起显示。其后又云:‘菩萨如是观察有为,多诸过患,无有自性,不生不灭。’谁有心者,见此教已,复计识为实有。如是计者,唯由自内实执宗之所迷耳。

六十正理论云:‘佛说此世间,以无明为缘,故世即分别,云何不应理。若无明灭者,此法即随灭,是无明遍计,云何不明显。’义谓若有自性,即是实有。迷惑灭时理应明显,不应随灭也。为显心为主故。颂曰:

〖有情世间器世间,种种差别由心立,经说众生从业生,心已断者业非有。〗

有情世间,是由各自业及烦恼,感得我事。器世间种种差别,下自风轮,上至色究竟天,亦唯由诸有情心所造共业之所感生。如孔雀翎等各种杂色,是由彼众生自不共业之所感生。如莲华瓣各种颜色,是由众生共业所感。馀亦应知。经云:‘随有情业力,应时起黑山,如地狱天宫,有剑林宝树。’唯识教中亦说二种世间,是由共不共业所感。

故唯识宗,亦非不许有器世间也。如是一切众生皆从业生,心已断者业即非有,要有心者乃能造业。故业亦依心。

如是依十地经说无作者受者,明唯字破馀作者。依经说十二有支皆依一心,显唯字以心为主。前者约遮品说,后者约表品说。由众生流转,唯心是主要之因,馀非主要之因。故经安立唯心为主,不立外色。颂曰:

〖若谓虽许有色法,然非如心为作者,则遮离心馀作者,非是遮遣此色法。〗

若谓虽许有色法,然说色法非如内心能为众生之作者。是则唯破离心之作者,非遮遣此外色也。此中数论师等,计自性等为作者,佛弟子众许内心为作者。色非作者则俱无诤也。故当观察自性等馀作者。为破无作者相之自性等故,于名言中说有作者功能之唯心乃是作者。由破自性等作者,自即据有驱自性等出境之所诤地。如有二王欲王一国。逐走敌人,自即得有其国。民众是二王所共需者,故于国民都不损害。如是此色,亦是二者所共需,都不损害。故定应知此色是有也。

午二 明外境内心有无相同

由前所说道理,颂曰:

〖若谓安住世间理,世间五蕴皆是有,若许现起真实智,行者五蕴皆非有。〗
  
若谓安住世间建立之道理,则世间共许外色等五蕴皆是有。若许是现起亲证真实义之智者,则行者住根本定时,五蕴皆非有也。由是当知,颂曰:
  
〖无色不应执有心,有心不应执无色。〗

若许无外色者,则亦不应执有内心。若许有内心者,则亦不应执无外色。若时以正理推求假立义,了知无外色者,亦应了达无有内心,以内外二法之有,皆非正理所成立故。若时了达有内心者,亦应了达有外色。以二法俱是世间所共许故。此说唯识师,许心色二法有无不同者,其所无之色,谓无外色。如论云:‘无外所取由自种,变似青等。’释云:‘虽无青等外色。’说无色时于所破上加外简别。释又云:‘故彼唯字不破所知,更以异门明不破外境。’说破色非是经义时,解释破色即是破外境故。若不如是解,但依文者,则释云:‘故彼唯字不破所知。’亦应说唯识宗,许唯字破所知心也。

若谓唯识宗不许有色者,则唯识宗成立阿赖耶识时,摄大乘论云:‘复次结生相续已,若离异熟识,执受色根亦不可得。’又云:‘若离异熟识,识与名色更互相依譬如芦束相依而转,此亦不成。’应皆成相违,以许有色法,即须许有外境故。以是当知,虽许以识为缘生名色等,不须许有外境。不可违此而说。明唯识宗不共建立时,多作如是说故。即由圣教亦应了达内心外境有无相同。颂曰:

〖般若经中佛俱遮,彼等对法俱说有。〗

色等五蕴,佛于般若波罗蜜多经中,俱遮其自性故,如云:‘须菩提,色自性空。’乃至:‘识自性空。’对法藏中则由自相共相等门,俱说五蕴为有也。如是颂曰:

〖二谛次第纵破坏,汝物已遮终不成。〗

是故他宗是破坏上来所说,外境内心胜义俱无,世俗俱有,圣教以正理所成立之二谛次第。纵使如是破坏,然汝唯识师所计之依他起实物,终不得成。何以故?依他起实有,前已数破。故汝徒劳无益也。不可破坏二谛次第,应许胜义中无,世俗中有。颂曰:

〖由是次第知诸法,真实不生世间生。〗

由上来所说次第,当知诸法,于真实义本来不生,于世间名言中则有生也。此中即说诸法不生是依胜义,于名言中则许有生。故于所破定当加简别。

午三 解楞伽经说唯心之密意分二,未一 明说唯心都无外境是不了义,未二明通达不了义经之方便。初又分二,申一 以教明不了义,申二 以理明不了义。初中又二,酉一正义,酉二 明如是馀经亦非了义,今初

问;十地经义虽如是说,然楞枷经云:‘外境悉非有,心变种种相,似身受用处,故我说唯心’此中身谓眼等有色根。受用谓色声等五境。外谓器世间。由离内心无外境故。内识生时变似根身受用处所。故身等境事,似离内识别有外境。是故三界唯心也。为显此经是密意语,颂曰:

〖经说外境悉非有,唯心变为种种事。〗

彼经密意,颂曰:

〖是于贪著妙色者,为遮色故非了义。〗

诸有情以贪著妙色为缘,随贪嗔慢等而转,不得自在。由贪著彼故造诸重罪,退失福德智慧资粮。世尊为破以色为缘所起烦恼,故说唯心。如于有贪众生说除外境贪之骨锁,虽非实有亦如是说。

复次:此经是不了义,非是了义。由何决定?颂曰:

〖佛说此是不了义,此非了义理亦成。〗

此经说唯心都无外境,大师自说是不了义,故由圣教即能成立为不了义。此经是不了义。以正理亦能成立也。

月称论师,不说外经悉非有等,唯心之唯字,如十地经,不破外境破馀作者。说此唯字是破外境。然释此经是不了义。清辩论师则释此经说心似身受用处者,谓心带彼影像而生。外境悉非有者,谓破心无相而见。故说此唯字亦不破外境也。

[ 本帖最后由 普见 于 2013-7-5 14:57 编辑 ]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酉二 明如是馀经亦非了义

非但说外境悉非有等,明唯有心都无外境之经是不了义。颂曰:

〖如是行相诸馀经,此教亦显不了义。〗


凡如上说行相之经,唯识宗许为了义者,由下引之教,亦皆显其是不了义。如是行相之经为何等耶?释论说如解深密经明三自性中,遍计执无性,依他起有性。又说:‘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瀑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如是等经。彼经中说:遍计执无自相,依他起有自相。分其有无之别。如二我遍计执,与假立诸法自性差别为有自相之遍计执。唯识宗虽不许有。然如假立自性差别之遍计执等,许为有者亦多也。


彼经虽说依他起,与圆成实,俱有自相。释论仅说依他起者,因中观与唯识,诤有无实性之主要所依,为依他起。以施设遍计执之所依是依他起,圆成实亦是依依他起而安立故。此宗则说,如是分别(遍计无性,依他有性)亦非了义。又彼经说阿陀那识等八识品。谓离六转识外别有阿赖耶识。

此宗说彼亦非了义。即无阿赖耶识,则亦不能安立染污意也。等字所摄,谓彼经中破除外境,及究竟三乘二义。故此宗须解为不了义者,共有四义也。若于此等义,不得透澈了解,则不能知二宗差别,更不能了知此宗之不共要义。于辨了不了义论中皆已详释。

解深密经何文显示无有外境?摄大乘论曰:‘世尊:三摩地所行影像,彼与此心,当言有异,当言无异?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当言无异。何以故?我说识所缘,唯识所现故。’引此经文。此宗于上述四义,皆须释为不了义。不可说彼中有者是不了义。有者是了义也。其说究竟三乘者,意谓就龙猛菩萨集经论中成立究竟一乘,易可了知,故入中论中未更解说。


馀三义中,以教显示说无外境唯心有自性为不了义者,如楞枷经云:‘如对诸病者,医生给众药,如是对有情,佛也说唯心。’谓如医生对各别病人,给各别药。此非由医生自主,是须顺病人之病情而给也。如是佛说唯心,亦非由大师自主,是随顺众生意乐增上而说。故知前经是不了义。

释论于引:‘如对诸病者’之后,又广引楞伽经云:‘如是,世尊于契经中说如来藏。’乃至:‘速证无上正等菩提。’此教是显,唯识宗许说阿赖耶识为了义者,亦是不了义。疏说:‘言如是者,谓经说常住坚固如来藏是不了义。如是显经说唯心亦是不了义。’此是倒说。释论显然是说:‘如经说唯心是不了义’故。


彼文是说:‘如以‘如对诸病者’等,解释经说唯心是不了义。如是以说常住坚固如来藏是不了义,亦能成立解深密经等说有阿赖耶识非如实言也。’此须先知说如来藏非如实言。如楞伽经云:‘随顺有情意乐所说诸经,是权便义,非如实言。譬如阳焰实无有水,欺诳渴鹿。彼所说法,亦为令诸愚夫欢喜,非是圣智安立之言。

故汝应随义转,莫著言说。’又曰:‘大慧问曰,佛于经中说如来藏,谓彼自性光明,本来清净,具足三十二相,一切有情身中皆有。如摩尼宝被垢衣缠裹,如是此亦被蕴处界衣之所缠裹,而有垢染,然是常恒坚固者。此如来藏与诸外道所说神我有何差别。’如来解释,谓如是说者非如实言,故与外道之神我不同。

其密意之所依,是空性,无相,无愿,法无我性。密意之所为,是为除愚夫之无我恐怖,及为引摄著我之外道与曾习彼见之有情。令彼渐次入真实义。故说有常恒坚固之如来藏。现在及未来之菩萨,不应于此妄执为我也。此义是说:如言执著,则与执著外道神我相同,故不应如言执著也。如言执著之妨难,谓如言而许,则与外道之神我无别。此等已于馀处广释。

释论曰:‘彼经又云:大慧:空性,不生,不二,无自性相,皆悉遍入一切佛经。’又曰:‘是故如是行相契经,凡唯识师计为了义者,已由此教显彼一切皆非了义。’如是行相之经,非指其前无间所引两段楞伽经文。以彼两段经文,唯识宗不许是了义。释论前文,明说是解深密经也。‘由此教’句,疏中释为十地经中观察缘起破馀作者。极不应理。破馀作者,是证十地经所说唯心不遮外境。非证虽破外境而非了义也。


以是当知,颂中‘此教亦显不了义’之此教,凡有三教:(一)显破外境说唯有心是不了义者,谓‘如对诸病者’等四句。(二)显说阿赖耶是不了义者,谓明常恒坚固如来藏之教是不了义之教。由说有如来藏是不了义,如何成立说阿赖耶亦是不了义耶?如厚严经云:‘地等阿赖耶,亦善如来藏,佛于如来藏,说名阿赖耶,劣慧者不知,藏名阿赖耶。’楞伽经亦云:‘说如来藏名阿赖耶识具前七识。’多说彼二,是异名也。由说彼二,一是常住,一是无常。

故非说彼二如言义同。然依何义说如来藏,即依彼义说阿赖耶。观待密意所依,唯是异名,故义是一。由说前者是不了义,故亦能成立后者是不了义。释论云:‘由随一切法性转故,当知唯说空性名阿赖耶识。’若将此文与说常恒坚固如来藏是不了义之经文,善为配观。则能知彼教,可显阿赖耶识亦非了义也。(三)经云:‘大慧,空性,’乃至:‘遍入一切佛经。’又云:‘任于何经,应当了知皆是此义。’是显分初二自性,有无自相之差别,是不了义之教也。

申二 以理明不了义

今以正理明说唯心是不了义。颂曰:

〖佛说所知若非有,则亦易除诸能知,由无所知即遮知,是故佛先遮所知。〗


如修植福德,是易悟入法性之方便,故佛先说布施等,如是最初不能通达甚深空义之众生,佛亦令彼渐入无性。若先为彼说无外所知,后易遣除能知自性。由先破外境说无所知,即是圆满通达无我之方便,故佛先遮所知外境。


以了达无所知,外境无我,亦易遣除能知,了达能知无我故。了达外境无自性已,有唯以自力便能了达能知无自性者,有因他略加开导即能了达者。又释菩提心论,亦说无外境唯心有自性,是不了义。如云:‘为除愚夫怖,故佛说此等,一切皆唯心,然非如实言。’提婆菩萨,智藏集论中,亦明显宣说。

未二 明通达了不了义经之方便诸有慧者,于馀不了义经,凡未圆满宣说真实义者,皆应如是解释。颂曰:


〖如是了知教规已,凡经所说非真义,应知不了而解释,说空性者是了义。〗


了知如上所说了义不了义经之建立规矩者,凡有契经诠说非真实义,未明了宣说不生等缘起者当知彼经,即不了义。了知彼是不了义已,即当解释彼是悟入无自性之因。如出世赞云:‘大种非眼见,眼宁见彼造,佛为破色执,于色如是说。’经亦云:‘无常义者。是谓无义。’前教成证之理,谓佛于对法中,说四大种是触尘,非眼所见境,四大种所造色处,是眼所见。须俱许此二事也。佛明彼等之真实义时,谓若彼等有自性者,应四大种亦是眼所见。或应色境亦非眼所见。由知此理,则知前说,非是彼等之真实义,须更通达彼真实义。亦知前说,是悟入真实义之方便也。后教成证之理,亦同前说,了知经说诸法生灭,即是无有自性之义也。

若有契经明了宣说人法性空。当知彼经是真了义。如三摩地王经云:‘当知善逝宣说空,是诸了义经差别,若说有情数取趣,当知彼法不了义。’经差别,谓不同不了义经之差别。说数取趣,仅是一例,说有作者,作业,作用等,亦是不了义经。


此即安立契经有了不了义二类之根据。彼经又云:‘我于千世界,所说诸契经,不能尽宣说,文异义唯一。若能修一事,即遍修一切。尽一切诸佛,所说无量法,诸法皆无我。若人善解义,能于此处学,不难得佛法。’我于千世界等四句,谓尽诸佛所说一切经中,凡明显宣说胜义者,即是直接趣入真如。其不如是说之不了义经,亦是间接趣向真如,故趣入真如其义唯一也。

初发业者,不能尽学世界所有一切佛经,可学任何一经之真实义。此是引证,诸未明说真实义之契经,亦是悟入真实义之因也。若能修一事等二句,若善了知一法之真实义,而修习之,则能修习一切法之真实义,不须别修一一法之法性也。若修一事,即成修一切法,彼事为何。尽一切诸佛等三句,即明彼事,谓法无我。非说广大行品,唯修一法即足也。如月灯经(即三摩地王经)安立了不了义之理,无尽慧经等亦如是广说。此等已于辨了中不义论中,详尽解说。

释论曰:‘略说少分。’谓既释解深密经所说三性为不了义,自宗如何安立三性耶?此谓略说彼义之少分。如蛇在盘绳之缘起上,是遍计执,以彼蛇于此绳上非是有故。于真蛇上则是圆成实,以非是于无上遍计执故,如是真理自性,于依他起有为法上,是遍计执。


中论云:‘自性名无作,不待异法成。’以真理之自性,非所作法故。如于现见之缘起所作如幻法上,遍计执为真理之自性者,于佛如所有智所行境上乃是真理,以彼非于无上遍计执故。由智慧不触因缘所作事,唯亲证自性者,名曰佛。证悟真理故。不触之义,后当决择。

释论曰:‘当了达如是三性建立,而解说契经密意。’谓有彼道理,既可了知弥勒问品所说三性之密意。亦能了知解深密经所说三性之密意是不了义也。

又唯识师,说于依他起上,假立异体二取,为遍计执。此是所应思察者,以能取所取,即是依他起,离二取外,别无依他起事故。弥勒问品所说之三自性,与解深密经所说三自性之建立。于辨了不了义论中,已广决择。

寅三 破共生


〖计从共生亦非理,惧犯已说众过故〗
  
露形外道计自他共生,谓如从泥团,杖,轮,绳,水,陶师等而有瓶生,瓶要泥性中有乃得生,故从自生。陶师功用等他法,亦能生瓶,故亦从他生。外法既尔,内法亦然。要自他共乃得有生。彼宗安立九句义,谓人我所爱护之命,诸根等非命,能生善趣与解脱之法,与彼相违之非法,烦恼等诸漏,遮止犯戒等之律仪,苦,乐,从所知生能为知因之和合势力。如慈氏,要于前生命中已有乃受现生,故从自生。以慈氏与命不异故,命能从此世往他世故,复许能往天等诸趣故。


慈氏亦从父,母,法,非法,有漏等他法生,故亦从他生。以不许自他各别能生,故前破自他各别生,于吾等无妨也。不但计自他各别生不应道理,即计从自他和合共生亦不应理。前对各别生者所说众过,于计共生宗,亦成过故。若计慈氏观待彼命,是自生者,前说生应无用等过已破。若谓观待父母等是他生者,前说应从一切生等过已破。又如前说,计自生他生,于世俗胜义皆不应理,如是今计共生,亦定非有。故结颂曰:

〖此非世间非真实。〗

此计从自他共生,世间非有是事,于真实胜义亦非有也。颂曰:

〖各生未成况共生。〗

由自他各别生,尚且未成,故从共生亦非正理也。

[ 本帖最后由 普见 于 2013-7-5 14:56 编辑 ]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寅四 破无因生

顺世外道计自然生,谓若有因生,观待彼果,必是自生,他生,共生,便有上过。我今不许从因生,故无彼三宗之过失。如莲茎之粗,莲瓣之柔,未见有人制造。其瓣,须,蕊等,颜色形状各别不同,亦未见作者。波那娑果及石榴等,各种差别亦皆如是。外物既尔,内界亦然。如孔雀,底底利鸟及水鹄等,未见有人强捉为作种种形状色彩。故诸法生唯自然生,破彼颂曰:

〖若计无因而有生,一切恒从一切生,世间为求果实故,不应多门收集种。〗


若计诸法无因自然而生者,应一切法,从一切非因而生,以一切法同是非因故。又如现见阿摩罗果等,要待时节乃得成熟,是暂时性。彼等亦应恒时而有,不待时故。如是鸟鸦亦应有孔雀翎。孔雀于胎中亦应有鹦鹉之羽,彼皆不待因故。

如是已说违理,当说违背现事,世人为求谷实等果故,亦应不由多门勤劳收集种子。然实收集。故非自然生。复有过失。颂曰:

〖众生无因应无取,犹如空花色与香,繁华世间有可取,知世有因如自心。〗


若众生无因者,应诸众生,如同虚空青莲花之色香,都无可取,然此繁华复杂之世间,实有可取。故当知世间皆从自因而生,如有青相之自心是从青色而生也。又顺世外道,计四大种实物,为一切众生之因,谓地,水,火,风。中彼等变异差别,非但现见之莲花,石榴等,及孔雀,水鹄等各种差别,应合道理。即能了别各种物体之内心,亦唯从彼生也。


如诸酒中由四大种和合变异差别,便有狂醉之功能,为诸众生狂醉,闷绝之因。如是由羯逻蓝等大种之差别变异,生诸心识,乃至能广了别一切众物。故一切法,唯从现世因生。非是前世造业,今世成熟,此世造业,他世成熟,前后他世皆非是有。彼欲受用美女,为令美女了知无有后世,曾曰:‘美女善行善饮啖,妙身已去非汝有,此身唯是假合成,去已不返不须畏。’末句拿错译为:‘过去怖畏不复生。’

问:汝谓无有他世,为以何理决定?曰:他世非现见故。问:他世非现见。此为现事,抑非现事?若言现事者,既许非现见者为现事,应无事与现事不相违。是则汝宗无事亦成有事。以许他世非现见,为现见所亲量之现事故,犹如有事。既全无事,亦应无有事,无所待故。若彼二非有,则汝有四大种及无他世之宗,皆当失坏也。


若谓非现事者,既非现事,则以现量应不可见。云何由不可见门而比知他世非有耶?若谓由比量能知者,虽总不限于现量,由比量所成立者,亦能成辨士夫之义利。奈此比量非汝宗所许,如云:‘唯根所行境,齐此是士夫,多闻者所说,欺惑如狼迹。’此说士夫见境之量,唯齐眼等诸根所行境也。颂曰:


〖汝论所说大种性,汝心所缘且非有,汝意对此尚愚暗,何能正知于他世。〗


如汝论所说地等四大种性,于汝心所缘彼等境界尚且非有。汝意对此最粗显义,犹有厚重之愚暗。则于最极微细之他世,何能正知其为有无耶?复有过失。颂曰:

〖破他世时汝自体,于所知性成倒见,由具彼见同依身,如计大种有性时。〗


破他世时,汝顺世外道自体,于所知自性成颠倒见,以具足彼毁谤他世见,同等所依之身故。如计大种自性实有之时也。所依谓彼见安住之因。若谓我计大种实有时非颠倒见,汝之同喻缺所立法也。曰:此过非有。汝计自性不生自性非有之大种,为自性有及自性生,是颠倒见己成立故。此明自宗正因之量式中,所举同喻,要不缺所立法。则所建之正因亦必应尔。前说成立声是无常,以眼所见为因,犯不成过。故以正因成立宗,要具三相也。若谓大种自性不生,犹待成立者。颂曰:

〖大种非有前已说,由前总破自他生,共生及从无因生,故无未说诸大种。〗


彼诸大种非有自性,如前已说。由前破自生,他生,共生,无因生时,大种自性生,我已总破。前总破时未说到之诸大种,皆悉非有。故喻已成。如是破除毁谤一切智者,及计有馀自性法等诸宗派时,亦当配云:‘谤正觉时汝自体,于所知性成倒见,由具彼见同依身,如计大种有性时。’意在总破一切有无见故。

若谓汝自宗亦应同犯此过。曰:非有。以无成立我等为倒见之同喻故。且可作是说:‘我达他世为有时,即成正见所知性,由具此见同依身,如许通达无我时。’


如是配云:‘我达一切智有时,即成正见所知性。’因喻同前。于一切法亦如是说。释曰:‘由此道理,即善成立:‘彼非彼生岂从他,亦非共生宁无因。’前说之四宗。’故不应说,唯破他家,不立自宗也。

丑四 破四边生结成义

问:若诸法不自生,他生,共生,无因生者,为如何生?曰:若计诸法有自性,决定无疑,或自生或他生或共生或无因生,以更无馀生故。诸计大自在天等能生诸法者,彼大自在天等亦必是若自若他若共。故计大自在天等为因,亦不能出上说诸过。


故无第五能生之因。以无馀因故,由破四种分别妄计之生,故说诸法无自性生。为显此义,颂曰:
〖由无自他共无因,故说诸法离自性。〗

由无自生他生共生无因生故,故说诸法永离自性。此明破四边生后,依止正因引生比量之理。言无四边生,即正因,诸法,是有法。永离自性,即所立宗也。

子二 释妨难分二,丑一 正义,丑二 总结。今初

若谓诸法皆无自性生者,不生之青等云何可见?曰:青等自性,非有无明染者之所见境,故现在眼等识,都不能见青等自性也。若尔现前数数所见之境性,为是何事?曰:此是颠倒增上所现,非真自性。唯有无明染著增上者,乃见彼境性故。为明此义。颂曰:

“世有厚痴同稠云,故诸境性颠倒现。”

世间众生,由有厚重愚痴,如同稠云,障蔽青等自性,令不得见。故诸愚夫,不能亲见青等自性,其于境上可倒执为自性者,唯诸实执愚夫,颠倒所现耳。若谓由愚痴覆蔽故,虽可不见真实义,何以反见颠倒性耶?曰:虽无自性而现有者,是由愚痴之力。当以外喻显示。颂曰:
“如有翳力倒执发,二月雀翎蜂蝇等,如是无智由痴过,以种种慧观有为。”

如有翳根,由眩翳力,虽无毛发,二月,雀翎,蜂蝇等事,倒执为有。如是诸无智异生,由愚痴过失力故,以种种慧解,观察青等之有为。如佛于缘起经云:‘无明缘行,’又云:‘补特伽罗由无明随逐故,造福,非福,不动诸行。’又云:‘无明灭故行灭。’由此道理,颂曰:

〖说痴起业无痴灭,唯使无智者了达,慧日破除诸冥暗,智者达空即解脱。〗

佛说:依于无明愚痴,起诸行业,若无愚痴业则不生者,唯使无智众生了达彼义,是依彼增上而说。智者见说无明缘行。非但了达诸行空无自性,且以通达缘起真理之慧日,破除如同冥暗之无明,即亦不取诸行业,由已断造业之无明因,故亦决定解脱生死也。般若摄颂曰:‘菩萨般若观缘起,了知无生无有尽,如日无云放光明,破无明障证菩提。’

若谓色等诸法于真实胜义中都无自性者,应如石女儿,于名言中亦无青等自性。然色等性于世俗有,故彼等有,亦应是胜义中有也。颂曰:

〖若谓诸法真实无,则彼应如石女儿,于名言中亦非有,故彼定应自性有。〗


今当告彼。颂曰:

〖有眩翳者所见境,彼毛发等皆不生,汝且与彼而辩诤,后责无明眩翳者。〗


如有眩翳人所见毛发等境,皆悉不生,与石女儿不生相同。汝应且先问彼为眩翳等坏眼根者,何故汝等唯见非有之毛发等境,不见石女儿耶?后再责难为无明翳障慧眼者,同是自性不生,汝何故唯见色等,不见石女儿耶?此于我等不应责难,以经说:‘诸瑜伽师诸法如是,馀欲求得瑜伽智者,于所说法性亦应如是信解。’


我等是依圣教说瑜伽师通达诸法皆无自性,非依自智而作是说。我等亦被无明眩翳障蔽慧眼故。如经云:‘知蕴性离皆空寂,菩提性空亦远离,所修正行无空性,智者能知非凡了,能知智慧自性空,所知境界空离性,了达知者亦如是,是人能修菩提道。’故于诸瑜伽师亦无此责难,彼于世俗中不见少法是有自性,于胜义中亦不见故。暂匆责难有眩翳人,且应诘问汝自身。颂曰:

〖若见梦境寻香城,阳焰幻事影像等,同石女儿非有性,汝见不见应非理。〗


若见梦中房屋,乾闼婆城,幻师所幻之男女等,及阳焰为水,影像为人,等取谷响,变化等无生非有之事。既同属非有性,汝云何只见彼等,不见石女儿耶?此亦应非理。故应先自责难,后问我等也。颂曰:

〖此于真实虽不生,然不同于石女儿,非是世间所见境,故汝所言不决定。〗


此色等法于真实中虽无有生,然不同石女儿非是世间所见之境。故汝所言:‘若胜义无,应如石女儿于各言中亦无所见。’此因不定,有错误失。薄伽梵亦说:‘言诸趣如梦,非依真实说,梦中都无物,倒慧者妄执。


乾闼婆城虽可见,十方非有馀亦无,彼城唯名假安立,佛说诸趣亦复然。有水想者虽见水,然阳焰中水终无,如是分别扰乱者,于不净中见为净。犹如净镜中,现无性影像,大树汝应知,诸法亦如是。’此教亦说,色等虽自性不生,然是世间共见之境,石女儿则不尔。此于汝自宗成不定过。此于我等不成责难,以我等非于世俗许色等有自性生,次于胜义中破也。

丑二 总结


问:汝宗何故非世俗中许色等有自性生,胜义中破。颂曰:


〖如石女儿自性生,真实世间均非有,如是诸法自性生,世间真实皆悉无。〗


石女儿之自性生,非但于真实义中无有,于世间名言中亦非是有。如是色等一切诸法,于世间名言与真实义中俱无自性生也。诸法自性生,虽于错乱执前似有。然中观师绝不许为世俗中有。复应忆念,于所破上加自性生之简别也。由此道理。颂曰:

〖故佛宣说一切法,本寂静离自性生,复是自性般涅槃,以是知生恒非有。〗


是故佛薄伽梵,宣说一切诸法,本来寂静,离自性生,自性涅槃。以是当知自性生恒时非有。宝云经云:‘佛转妙*轮,宣说一切法,本寂静不生,自性般涅槃。’此说诸法真实义,由是寂静智之境,故名寂静。其理由:谓自性不生故。


不生之理由,谓若法有自性,彼乃有生,自性且无,彼云何生耶?故是清净涅槃。言本来者,表示诸法非唯得瑜伽智时乃不生,是于彼前世间名言时,亦自性不生也。本字是最初之异名。自部不应难云:若胜义中无,世俗中亦应无。何以故?是彼所共许故。颂曰:

〖如说瓶等真实无,世间共许亦容有,应一切法皆如是,故不同于石女儿。〗


如说瓶等,于真实胜义中无,于世间共许名言中有,一切诸法皆应如是。故胜义中无,不同石女儿。如俱舍云:‘彼觉破便无,慧析馀亦尔,如瓶水世俗,异此名胜义。’


论曰:‘若彼物觉彼破便无,应知彼物名世俗有,如瓶被破为碎瓦时,瓶觉则无。又若有物,以慧析馀彼觉便无,亦是世俗。如水被慧析色等时,水觉便无。若彼物觉彼破不无,及慧析馀彼觉仍有,应知彼物名胜义有。如色等物碎至极微,或以胜慧析馀味等,彼觉恒有。受等亦尔。’


此等是说:彼诸部师不可说云:‘若胜义无,世俗亦无。’非说:彼等安立二谛之理与自宗二谛相同。以彼等立为世俗有者,亦是中观师所说之胜义有故。

要有假有瓶等所依之四大种及所造色是实物故,乃可假立瓶等有因有依。汝中观师,说一切法皆唯假有,都无假有所依之实物,则同石女儿无可避免也。


曰:此说非理,假有所依之实物,不得成故,如依假有之形等和合,便有假有影像可见。及依假有柱等,假立为屋,依假有树等,假名为林。又如梦中见从自性不生之种子,出生自性不生之芽。如是一切假有法,理应唯以假法为依也。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十终

[ 本帖最后由 普见 于 2013-7-5 14:54 编辑 ]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十一

释第六胜义菩提心之八。


子三 以缘起生破边执分别。


若汝于二谛俱破自生他生共生无因生者,则从无明生行识等,及从种子生芽苗等,此世俗生如何决定?颂曰:


〖诸法非是无因生,非由自在等因生,非自他生非共生,故知唯是依缘生。〗


由前所说道理,诸法之生,非无因自然生,非由大自在天为因而生,等取非从时,微尘,自性,士夫,那罗延天等生。亦非自生,他生,共生。故知唯是依此因缘,有彼果生。破四生已唯有彼生,故亦不破坏世间之因果名言。


如薄伽梵说:‘诸法名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所谓无明缘行。’宝鬘轮云:‘此有故彼有,如有长说短,此生故彼生,如灯然发光。’中论云:‘因业有作者,因作者有业,除此缘起外,更无成业因。如破业作者,受受者亦尔,及馀一切法,亦应如是破。’


唯说有此生,不说有四边生。如佛说唯有缘生,圣者亦唯作是说。并许依业立作者等观待缘起。言‘除此缘起外’,即分别自宗生与他宗生之差别。凡属有法皆如是说。月称论师亦多励力总许有生,由非四边生,故许缘起生。有违反此宗,倒说四边不生即全无生者,当知是以恶分别垢,污染此宗通达空性之无上正理,谓缘起深义即空性义也。


如是宣说唯有缘性之缘起,非但不落无因生等四生,其馀增益有自性之常见,都无作用之断见,及先有后仍存在之常住,前后自性各别之刹那无常,有自性之有事,无事,此等分别或分别境,亦皆非有。为显此义,颂曰:


〖由说诸法依缘生,非诸分别能观察,是故以此缘起理,能破一切恶见网。〗


依此为缘有彼果生,唯由此道理,诸世俗法便得成立。非由馀理。故非自他生等诸邪分别之所能观察。以此缘起道理,即能破除前说计自他生等一切恶见网也。唯以此缘性立为缘起义之中观师,不许少法是有自性。


六十正理论云:‘若依彼彼生,即自性不生,自性不生者,云何得名生。’此说依缘生者即自性不生,是则如何可说苗芽由自性生。中论亦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


此说由是因缘生故,即是自性空。经亦云:‘若从缘生即不生,此中无有生自性。若法依缘即说空,知中即是不放逸。’从缘生是因,不生是所立,第二句解释彼义,谓自性不生。故非于所破不加简别。


显句论引楞伽经云:‘大慧,我依自性不生密意,说一切法不生’。佛自解其密意故。龙猛菩萨由见世尊,以缘起理破自性生,最为希有。故中论及六十正理论等,多由宣说缘起门,称赞世尊。诸有智者,不可臆说,由依缘生即是不生也。


不许诸法是有自性,无自性中,如何得有自他生等。唯计有自性者,乃有自然生,自生,他生,自在等生,及生已安住不灭之常,与坏已断灭等分别。馀则不尔。为显此义,颂曰:


〖有性乃生诸分别,已观自性咸非有,无性彼等即不生,譬如无薪则无火。〗


执诸法有自性,乃生诸边执分别。由前道理已观诸法是无自性。既不执诸法有自性,则不生彼等边执分别。譬如无薪为因,则不生火果也。


诸瑜伽师由修所决择之真实义故,证圣道时,以根本智不见戏论境相之理而见真实义。无始所习执著诸法实有之分别,皆得息灭,如眩翳人涂以安膳那药,令毛发等相皆归息火,即所得之果。非令毛发等相转成馀性之境也。
子四 明正理观察之果。


〖异生皆被分别缚,能灭分别即解脱,智者说灭诸分别,即是观察所得果。〗


由诸异生,不知如前所说法性,即被边执分别系缚,诸圣瑜伽师,由能如是通达法性,不邪分别,即得解脱。故破尽一切边执分别所执之境,令分别息灭。智者说彼即是龙猛菩萨中论等中,观察所得之果。四百论云:‘若法有自性,见空有何德,虚妄分别缚,彼是此所破。’此说诸法若有自性,彼即诸法之真理,见彼为妙。见自性空则无功德。


虚妄分别执有自性,彼即是缚,彼所著境即此中观论之所破也。月称疏亦云:‘分别谓增益不实之自性。’此说于非真实有,增益为真实有。故非说一切分别,是说实执分别与边执分别。边执分别之边字,虽亦通多义,然离边见之边,如中观光明论云:‘若计任何一法是胜义有性者,以有彼故,随执为常。或云无常,皆是边见。若谓如实随顺诸法真实性转,如理作意,是堕落处者,则不应道理。’


此谓若如所执而境有者,彼境非边,彼心亦是如理作意,非是边见。故此之边是堕落处,如世间之悬险名边,堕彼险处名堕边处。如是由执何事能使执者衰损,即名堕落边处。由自性有,于名言中亦不可有,其自性无,于名言中则可容有。


故云‘胜义无’,非执无边。及云‘非如是’,亦非破无边。然执所破之无为真实有,则是堕落于无事边,破彼亦是破无边也。因果等法于名言有,无量能害。若执彼无或执非有,其所执境即是无边,其能执心即无边执。若谓佛无过失,则非是无边,及无边执。


此执无因果等,是损灭执之无边。前者是增益执之无边。无边即断边,有边即常边。除前说之所破,若执馀法为胜义有或自相有,其所执境即是有边,其能执心即有边执。若谓佛有悲智,则非是有边及有边执。论亦有时,说一切胜义有,皆是有边。颂曰:


〖论中观察非好诤,为解脱故显真理。〗


龙猛菩萨于中论中演说极多观察道理,当知非好诤论为降伏他故而说,是为解脱众生故。演说观察道理,显示真理。谓念云何能使众生无倒通达此真实义,而得解脱。


汝于论中岂非列举实事师一切所计而破斥乎?故汝造论专为净论,云何可说唯灭分别为所得果。曰:此诸观察虽非为诤论而发,然由显示真实义时,他宗本性脆弱,所有教理不能建立,如近光明冥暗自息,此于我等何咎之有。颂曰:


〖若有解释真实义,他宗破坏亦无咎。〗


若由解释真实义故,破坏他宗假立诸法,无有过咎。四百论云:‘诸佛虽无心,说法摧他论,而他论自坏,如野火焚薪。’谓如然火意在煎茶,非为制造灰炭,然灰炭亦自然而有也。若因好诤而说法者,决定嗔他有过宗,爱自应理宗。必不能灭贪嗔分别。何以故?颂曰:


〖若于自见起爱著,及嗔他见即分别。〗


若爱著自见,及嗔恚他见,此即系缚之分别。贪嗔分别增长不息,是为系缚,非是解脱。若时说法非为诤论,颂曰:


〖是故若能除贪嗔,观察速当得解脱。〗


是故若能除遣贪著自宗,嗔恚他宗,而以正理观察,则能速得解脱。六十正理论云:‘智者无诤论,彼即无所宗,自宗尚非有,云何有他宗。’四百论云:‘若汝爱自宗,他宗则不喜,不能证涅槃,二行无寂灭。’


三摩地王经云:‘若闻此法起贪爱,闻说非法动嗔心,被憍慢摧成颠倒,由憍慢力受众苦。’此说若于自他宗,不能命弃贪嗔私见,以正直慧如理观察。则于宗派观察修习,依此因缘,反令生死系缚紧迫。当知此是由大悲心赐给我等最胜教授。释论说:从破自生,至此,明法无我。意谓多明有为法无我,中间亦兼明无为法无我。


癸二 以理成立人无我,分三 子— 明求解脱者当先破自性我,子二破我我所有自性之理,子三 观我及车亦例馀法。今初


上文已以圣教正理明法无我,今当明人无我,颂曰:


〖慧见烦恼诸过患,皆从萨迦耶见生,由了知我是彼境,故瑜伽师先破我。〗


诸瑜伽师,欲求悟入真实义,断除一切烦恼过患。先作是念;生死轮回以何为本,既以正慧观察已,便见贪等烦恼,与生老病死等一切过患,皆从执我我所有自性之染慧萨迦耶见而生。彼等皆是萨迦耶见之果。诸有智者,如是见已,为欲断除萨迦耶见故,便知要如前引法界赞与四百论所说,由观彼境上无彼所执之我,乃能断除。


进观萨迦耶见为著何事,以何为所缘?则能了知所言之我,是我见所缘之境。以我执是缘我之心故。欲求断除一切过患者,应断根本萨迦耶见。后由通达彼所缘我是无自性,乃能断除。故瑜伽师,先应观察我执所缘之我,为有无自性。诸瑜伽师,由破自性我故,便断萨迦耶见,灭尽一切过患。故观察我,即是修解脱之方便。


集学论云:‘若善成立补特伽罗空,由根本断故,一切烦恼皆悉不生。如来秘密经云:寂静慧,如斩断树根,一切枝叶皆当乾枯。寂静慧,如是若灭萨迦耶见,一切烦恼及随烦恼亦皆寂灭’。诸天论师于此所说意旨相同,故当了知生死过患,如理思惟,次应认识何为其本。为断彼故,须求能断正确方便,破所著境,于无我见获决定解,后于彼义数数修习。是大小乘共需之道。


设作是念:宝鬘论云:‘乃至有蕴执,从彼起我执,有我执造业,从业复受生。’说法我执执蕴实有为生死之根本。此中则说萨迦耶见为生死根本。二应相违。以生死根本,不容有不同之二法故。曰:无过,此宗所说二种我执,由所缘分,行相无别,二执俱以执有自相为行相故。若生死根本二相违者,须立二法行相不同为生死之根本也。


论说法我执为萨迦耶见之因者,是显无明中二执之因果。说彼二执为烦恼之根本者,是明为馀行相不同一切烦恼之根本。由彼二执皆具此理,故不相违。如是前后二念同类无明为生死之根本。

[ 本帖最后由 普见 于 2013-7-5 14:52 编辑 ]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