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净界法师】【观经精华导读】为菩提道而求生净土!

你要改变生命,必须先改变你的心态!


净界法师


    当阿阇世王想要杀害父亲时,韦提希夫人秘密的去帮忙老国王,因为这样而使令阿阇世王想要去杀害母亲,引生了韦提希夫人请法的因缘。事实上,韦提希夫人向佛陀请法,是有两段,一段是问过去,一段是问未来。但是我们看经文,佛陀对于过去的因缘,在本经当中只字不提。韦提希夫人问说:我为什么会生这个恶逆的儿子?世尊您又为什么会跟提婆达多为眷属?这两个问题,佛陀都没有回答,佛陀只重视未来,这个地方很重要!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的生命是由两种力量决定的:

    第一个,唯识讲阿赖耶识,它是一个大仓库,我们叫它业识,专门保管我们的业力,而且把善恶业力的种子释放出来,让我们去受用。这一部分我们叫做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总之,生命当中,只要跟结果有关系的,你都作不了主。

    比方说:谁作你的子女、身体健康与否、有多大的福报…这一部份你都做不了主,因为这跟过去的业力有关。你看身为佛陀万德庄严,但是衪的应化身,还是遇到很多恶逆的因缘,比方说提婆达多常常伤害衪、毁谤祂,佛陀也没有办法,只能改变自己的心态──佛为法-王,于法自在。佛陀自己很自在,但是众生的共业,衪也是没办法。在生命当中跟结果有关系的,这个部份你大概就做不了主,是由过去的业力来决定的!但是如果是跟过程有关系──思想,你用什么心态来面对生命,这就很重要!它能决定你的未来。

    同样是恶逆的环境,你用自暴自弃来面对,你就没有未来;你用菩提心,布施、持戒、忍辱的心来面对,你是在积集美好的未来。

    总之,生命当中有两个相貌:一个是结果,面对结果要作还债想,我们叫还宿债:偿还过去的旧业。

    第二个是过程,你当时的心态,会影响到你的未来。佛陀对于过去的因缘,佛陀完全不提,问过去做什么?虽然我们现在很想知道自己前生怎么样,其实过去就不要问了,知道你的未来怎么样、未来才重要!因为未来你可以去开创──操之在我。

    所以后面的经文,广泛的为未来的结果,还有未来的因地,作出了回答──你要往生的无忧恼处有哪些、然后修行的方法有哪些。

    其次,我们从发起序的序分当中,看出了一点消息。看一部经的序分,大概就知道这部经的修学定位是什么。好比《佛说阿弥陀经》所讲的功德庄严,跟本经有很多类似的地方,诸位可以把《观经》跟《佛说阿弥陀经》一起研究。

    《佛说阿弥陀经》讲依报庄严,也有讲到大地庄严,黄金为地;讲到宝树庄严,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讲到池水庄严,七宝池、八功德水;最重要的是莲华庄严;描述了极乐世界这四种庄严。本经讲的四种庄严,《佛说阿弥陀经》都有,但是《佛说阿弥陀经》在发明这四种庄严时,它的思想导向不太一样。

    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解释这四种庄严时:舍利佛,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对于如是功德庄严,蕅益大师提出了三力:心力、佛力、法力。但是大师是偏重在发明佛力不可思议、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就是因为你持名,所以有如是的功德庄严。

    《佛说阿弥陀经》最后佛陀解释名号阿弥陀为──无量光、无量寿,是以名号来成就极乐世界依正庄严,所以《佛说阿弥陀经》发明极乐世界庄严,最后会归到一句佛号去,强调佛力不可思议,培养我们对阿弥陀佛以及名号的信仰。

    本经不同,本经的缘起,是因为韦提希夫人遇到了痛苦的刺激,使令她欣求无忧恼处,所以古人说本经是净土法门的欣、厌二门──厌离痛苦,欣求安乐。

    本经的会归处在心力不可思议,也就是一种愿力。换言之,本经讲这么多的庄严,主要目的,就是启发你对极乐世界的往生愿力,这是最重要的!

    《佛说阿弥陀经》是强调佛力,只要念佛你就有这种庄严;本经是说你要改变生命,必须先改变你的心态。两个不一样。

    本经认为我们来娑婆世界,是我们自己要来的,是因为贪恋娑婆才来受生的,如果你心态不改变,念佛也没有用!

    所以说,《佛说阿弥陀经》偏重佛力不可思议,《观经》偏重心力不可思议。意思就是说:韦提希夫人之所以受生在这个地方,是我们对娑婆世界有所贪恋,唯有透过修观-汇归心性,改变心中的愿望,把对娑婆世界的贪爱,转成对极乐世界的欣求,来生就不会再来娑婆世界了。

    我建议大家,在读《观经》的时候,如果你也有受持阿弥陀经、无量寿经,你可以对比一下。总之,临命终时,有二种力量必须现前:第一个是能念的心:能念的心不可思议,这是属于归依的心;第二个,当然佛力也要现前。心力跟佛力都要现前。

    《佛说阿弥陀经》主要是强调佛力不可思议,但是本经告诉我们:如果你的心力不改变,佛力也救不了你!是以心力来带动佛力。两者之间的关系,大家要去深究一下。

    就是说:我们想要改变生命,必须仰仗两种力量:首先是你本身一种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决心,其次是弥陀本愿的摄受,所以说临命终时──能念的心、所念的佛,两个力量都要现前。

    只是本经对于心力,有很多的发挥,教导我们透过如理的观想-事观、理观,慢慢的调整我们的心态,成就一种往生的愿望,着眼在这个地方。

    而《佛说阿弥陀经》是偏重在他力的加被---我是苦恼的众生,仰仗阿弥陀佛来救拔我。完全从信仰下手。这部经是从智慧的观照下手,就是你要改变你的想法,而不是只有信仰,必须点亮你心中的智慧之光。一个是以信仰为本,一个是以智慧的抉择为本,这两部经典,大家可以同时合参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佛法教理的学习,能够让我们成就无尽的功德!


净界法师


    我们研究世间的学问,跟研究佛法的教理,两者目的有所不同。世间的学问能增长我们生活上的知识,佛法教理的学习,能够让我们成就无尽的功德。

    从大乘的角度来说,我们应该要成就三种功德:

    第一个最基本的,是安乐的功德。这是透过修持人天法门,比方说布施、持戒、忍辱…以善业力去创造来生安乐的果报,当然这种安乐的果报,是不圆满,有障碍的。

    在本经当中,我们可以看到韦提希夫人对于安乐的果报,她提出了两种障碍:

    第一个多不善聚。好比频婆娑罗王,身为一个国王,虽然能在五欲中得大自在,但是过去生跟他的儿子阿阇世王有恶逆的因缘,所以今生注定要被儿子活活的饿死。因此他在受用安乐果报的时候,也是有诸多的忧愁苦恼,身为一个大国王,最后的下场竟是被饿死。所以说在安乐当中,夹带着很多恶逆的因缘。

    第二个、三涂盈满。对于快乐的果报,我们凡夫众生有所执着,会产生颠倒想,如此就会产生放逸。所以在放逸当中,会造作很多的罪业,来生就可能堕入到三恶道去,所以快乐果报的本身,有三涂的危机,这叫三涂盈满。

    佛陀在经典当中曾经说:人天的快乐是有过失的!是夹杂过失的快乐──譬如美食,夹杂毒药,初虽美味,终成大患。所以在大乘经典里面,佛陀讲到人天乘的快乐,佛陀的口气是诃责的,并不是赞美的。这种安乐的果报,大乘佛法,不把它当作目标,而是当作一种道前基础,叫作持戒为本。

    安乐的果报,进一步就是解脱的功德。从安乐的果报进入到解脱的功德,这个根本心态,是从一种慈悲心转成出离心。这时候,你必须要有出离的道心,开始修学无常、无我的智慧。

    事实上,如果仅只做慈善事业,就不太需要什么智慧,只要有信仰,你相信善业能够招感安乐的果报,罪业招感痛苦的果报,你有这样的信仰就够了。换句话说,只要你有善心、有行动,就可以成就安乐的果报。

    但是,出世间的解脱,那就得有般若波罗蜜的智慧,能够如实的看到生命的真相,而不是看到假相,是看到假相的背后──真如。我们的生命是无常变化的,所以在快乐当中,其实是很没有安全感的;就像你今天和昨天不一样,由此预知明天和今天,绝对也会不一样,所以从佛法的无常观,可以知道生命的轨迹充满了无数的变数。

    其实,三界内的每一个众生,他的心啊,都是没有安全感的,而且福报愈大的人,愈没有安全感,因为他知道总有一天,当生命结束的时候,所有的一切都会失去,这种无常的感觉就是苦──无常故苦。因为你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事,所以你的心会不安稳!虽然无常可以让我们体会到生命的痛苦,但是我们没有办法去改变,没有自主性──苦即无我。

    所以从无常故苦、苦即无我当中,而证得我空之真理,从人天的安乐,提升到出世间的解脱;也就是从一种人天的善法,而提升到一种我空之真理,这就是所谓解脱的功德。

    第三个是本经所要诠释的,是一种庄严的功德,不但是从出世间的空性,而得解脱,还创造诸佛无量的功德庄严──依报和正报的种种自在跟庄严。这是我们大乘佛法最高的境界,追求一种庄严的功德!

    我们看经文的序分,其实韦提希夫人受到她儿子的刺激,开始对佛陀祈求:唯愿世尊为我广说无忧恼处,我当往生,无忧恼处。感觉上,她的祈请偏重在离开痛苦,也就是偏重在解脱的功德。但是,佛陀知道她具有大乘种性,所以佛陀为她开显庄严的功德,不但无有众苦,而且还但受诸乐。她祈求一种解脱之法,佛陀是给她一种大乘的庄严之法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佛法是先有目标,才有修行过程──以愿导行!


净界法师



   前面的序分我们已经说过了,韦提希夫人提出了两个请求:第一个、希望佛陀为她宣说无忧恼处,我当往生,是从果地的功德来祈求;第二个、她希望佛陀教她观于清净业处,是指因地应该如何来修学。等于是祈求了整个净土的因果内容:净土的果地功德,应该怎么选择?净土的因地修学,应该怎么来修学?提出了这两个问题。其实,经文从正宗分之后,佛陀都是在回答这两个问题。

    甲二、正说分。分二:乙一、酬二问。乙二、明利益。

    乙一、酬二问。分二:丙一、酬前生处。丙二、酬前净业。

    丙一、酬前生处

    看甲二的正说分,分成二分,第一分酬二问,酬答韦提希夫人的两个问题;第二个说明意义。

    第一分酬二问,本经经文主要是在酬二问,这当中又分成二段,第一个酬前生处,第二个酬前净业。

    生处,就是她想要往生到无忧恼处,这地方是偏重选择净土的功德。

    先看经文第一小段:

    放光现刹:

    尔时世尊放眉间光,其光金色,遍照十方无量世界,还住佛顶,化为金台,如须弥山;十方诸佛净妙国土,皆于中现。或有国土七宝合成;复有国土,纯是莲华;复有国土,如自在天宫;复有国土,如玻璃镜。十方国土,皆于中现。有如是等无量诸佛国土,严显可观,令韦提希见。

    这地方,佛陀先酬答韦提希夫人第一个问题:韦提希夫人希望佛陀能为她广泛的解说、介绍,在这个世界当中,有没有真正没有忧愁、没有苦恼的处所呢?这时候,世尊就在夫人请法之后,在两眉之间,放出金色的光明,这个光明,普照十方世界,之后又回到佛陀的头顶。先放光出去,然后再回来到头顶上。这个光明,变化成一座金色的莲华台,这个金台就像须弥山一样高大庄严。这个莲华台上,十方诸佛清净微妙国土的种种庄严,就在这莲华台当中,次第的显现。

    以下,佛陀现出了四种佛国土:

    一、或有国土,七宝所成。韦提希夫人看见这个世界是七宝所成的。

    二、复有国土,纯是莲华。这个国土充满了清净庄严的莲华。

    三、复有国土,如自在天宫。这个国土的人民,如自在天宫,那么安乐。

    四、复有国土,如玻璃镜。这个国土的整个依报环境,就像清净透明的水晶所成。

    十方国土,皆于中现。有如是等无量诸佛国土。乃至种种的清净庄严国土,都在莲华台当中显现。严显可观,令韦提希见。显现得非常的清楚,使令韦提希夫人以她的肉眼,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关于这段经文值得我们说明的是在放光这部分。通常佛陀说法的时候,特别是宣说不思议境之法,佛陀会放光,而且佛放光都是一种表法。

    比方说,本经佛陀是从眉间放光,眉间当然是指白毫相光。白毫,如《观佛三昧海经》中说:长一丈五尺。但是这个光明,可以遍照十方世界国土,之后又回到佛顶。这表示什么意思呢?

    佛顶,佛陀最尊贵的就是他的头顶。在楞严经上说,佛陀的头顶,表示众生本具、诸佛所证的一念清净心,也就是我们的清净本性。当然,我们现在已经迷失了清净本性,因为我们向外攀缘,跟妄想打成一片,所以我们是离家出走,没有回到自性的家啊!但是佛陀已经把心带回家,所以将心性圆满的开显出来。那为什么在显国土之前,要先表显清净的本性呢?这地方我们说明一下:

    《楞严经》把我们的心,分成了心性和心识。心性是离相的,是跟我空、法空智慧相应的。凡夫的心,不是安住在心性,我们凡夫的心叫心识。所谓识,是有情感、有执着、有爱取的。这是说明:十方诸佛,刚要开始庄严国土,一定要先成就心性,才能够庄严国土。比方说,我们凡位菩萨,现在去作布施、持戒,我们没有资格去庄严国土,我们叫做积功累德,我们现在是正在忏悔业障、积集资粮。我们现在还在修学中,只有初地以上的菩萨,他的心性开显出来之后,才有资格叫做成熟众生、庄严国土。

    所以这地方佛的放光,所要表显的就是:十方诸佛的国土,是怎么创造出来的呢?是诸佛在因地的时候,因为一念心性的开显,用六波罗蜜,称性起修,才能成就这样的国土。

    所以佛从眉间放光,然后再回到佛顶上,这是一种表法,表示十方国土都是称性起修,不是凡夫的攀缘心所能成就的。

    当然,有人就会问说:既然清净国土,是十方诸佛清净修学所成就的,凡夫的心是有妄想的,凡夫怎么看得到呢?韦提希怎么看得到呢?这个问题后文会做解释,是透过佛陀的神通力加持才看到的。

    这段经文是:佛陀先将十方国土的清净相貌,都从佛顶上的莲华台中,显现给韦提希夫人看。韦提希夫人看了之后,她要做出选择。因为佛法是先有目标,才有修行过程──以愿导行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为什么说十方三世佛阿弥陀佛第一呢?


净界法师


    专求极乐:

    时韦提希白佛言:世尊,是诸佛土,虽复清净,皆有光明,我今乐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

    韦提希夫人看了这么多的清净国土之后,她就白告佛陀说:这些国土当然都是清净光明、庄严的,但是我个人的选择,我今乐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在这段经文当中,韦提希夫人并没有解释她为什么要往生极乐世界,她没有做解释,她是看了之后,直接把答案讲出来。

    但是我们看蕅益大师的《弥陀要解》,他有解释说:十方世界有很多的清净国土,为什么释迦牟尼佛偏赞极乐,乃至讲完阿弥陀经之后,六方诸佛出广长舌相,异口同声,都赞美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为什么说十方三世佛阿弥陀佛第一呢?有那么多清净国土,为什么十方诸佛却教他们国土的众生,要求生极乐世界,理由在哪里呢?蕅益大师提出了二个理由:

    第一个,从果地功德的殊胜来说:诸佛国土都有四土──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净土。方便有余土以上的这三土,都是摄受圣人,我们就不谈。极乐世界的特点就是摄受带业往生的──凡圣同居土,这个最重要!蕅益大师说:阿弥陀佛国土,尤其是凡圣同居土,它有胜妙五尘,就是色、声、香、味、触这五尘,特别的殊胜而且微妙。

    为什么叫做胜妙五尘呢?就是指一个凡夫众生,即便你是带业往生,乃至于你是五逆十恶的众生,往生到极乐国土,你的心跟这个胜妙五尘一接触,即能圆证三不退。

    所谓圆证三不退,以判教来说,最少是初地以上,因为你要念不退,严格来说,要八地菩萨才有办法念不退。所以蕅益大师说: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的这些凡夫,是没办法判教的,说:十方国土,无此名相、无此阶位、无此法门!因为你说他是凡夫,他身口意所表现的功德,等同八地以上菩萨;你说他是一个圣人,烦恼却还没有断。所以说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的众生,怎么判教呢?没办法判教啊!他既不是凡夫,也不是圣人。从他的表现来说,等同圣人;但是他的内心深处,烦恼种子并没有断。

    所以蕅益大师才赞叹说:十方国土无此名相、无此阶位、无此法门!由此看来,极乐世界的殊胜,是针对凡夫来说的。如果你是初地菩萨,去哪个国土都差不多,就不用对你说:十方三世佛,阿弥陀佛第一!这句话不适用初地菩萨。但是如果你是一个生死业障凡夫,那就差很多了!你到药师佛的国土,到普光佛、普明佛、到阿弥陀佛的国土,你选择适合的国土,对你成佛的速度,那就差别很大了!因为你是凡夫,你特别需要环境的摄受,圣人的心是无住的,不住色、声、香、味、触、法,无论什么环境,对他影响都不大。但是身为一个凡夫,不同的环境,对我们的影响却差很多。所以身为凡夫众生,我们的确要慎重选择一个好修行的国土,这是蕅益大师说的。因为我们的心,还是有所住,选择一个胜妙五尘的佛土,能令我们圆证三不退,这对我们的成佛,有加持的效果,这是从果地的功德来说。

    第二个,从因地的修学来说:他说为什么十方诸佛偏赞极乐净土呢?因为阿弥陀佛和一般的凡夫众生,偏有缘故──跟我们的缘特别深。因为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绝大部分是为凡夫而发的,不像有些佛陀所发的愿,是专门摄受圣位菩萨,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每一愿都是为凡夫而发的,既然是这样,使令我们容易跟祂感应道交。

    当然,每一个佛菩萨因地所发的愿不同,但是弥陀的愿,跟凡夫众生偏有缘故,所以我们在忆念弥陀功德时,容易产生灭恶生善的效果,这是从因地的殊胜来说。

    韦提希夫人她是一个凡夫众生,因为受到儿子的刺激,心中还是有忧愁、还是有苦恼,心随境转,这是标准的凡夫众生。但是基于这两个理由,所以在十方净土,她选择了极乐世界,的确是正确的作法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以善根超越痛苦!   

净界法师


    看下一段,正式的请示修行的方法,看经文:

    乞请净行:

    唯愿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

    本经的修行,对于净土的感应道交,它提出了二个方法:第一个教我思惟;第二个教我正受。思惟,是一种比较散乱心的一种思惟;正受,是一种寂静的正念。所以善导大师把思惟判作散善,把正受看作定善,禅定相应的善。这个思惟,也就是我们一般说的净业三福,它是属于助行;正受,就是这个地方所说的十六观,它是属于正修。换句话说,以十六观为正修,以净业三福来当助行。这段文,就是佛陀酬答所谓往生的处所。以下详细说明:应该如何来修学这个净业,才能够成就往生。

    丙二、酬前净业。分二:丁一、三种净业答思惟。丁二、明十六妙观答正受。

    丁一、三种净业答思惟

    丙二的酬前净业分成两段,第一段是三种净业答思惟,第二段是明十六观答正受,这个科判是智者大师做的。

    智者大师认为思惟是一种散乱心的修学,是以净业三福为主的,也就是日常生活中,历缘对境的一种修学。十六观是必须在佛堂当中,息诸缘务的一种正念的、寂静的修学;两个内涵不一样,一个是历缘对境修,一个是坐中修。

    我们先回答三种净业,来相应于如理思惟。先看第一段:

    光照频婆得道:

    尔时世尊即便微笑,有五色光从佛口出,一一光照频婆娑罗王顶,尔时大王,虽在幽闭,心眼无障,遥见世尊,头面作礼,自然增进成阿那含。

    尔时就是指韦提希夫人选择了西方净土,当作来世往生的目标,这个时候,世尊并没有马上回答净土的修学,而是露出微笑。在经典中,佛陀不会随便微笑,佛陀微笑当然是有特殊原因的。古德解释说,佛陀的微笑,主要是针对频婆娑罗王,因为祂了知频婆娑罗王的善恶因缘,频婆娑罗王过去生,因为跟阿阇世王结下生死的业缘,今生来酬偿业报,本来是一个痛苦的果报,但是频婆娑罗王有善根,有善根的人在痛苦当中能启发道心,反而激发他修八关斋戒、修无常无我观,使令他今生能够成就三果,而成为逆增上缘。

    也就是说:虽然频婆娑罗王遇上了逆缘,但是他能以善根超越痛苦,所以佛陀露出微笑来安慰他,古德是这样解释的。

    这时候,佛陀从口中放出青、黄、赤、白、紫五种光明。放出这个光明做什么呢?照到频婆娑罗王的头顶,为频婆娑罗王加持。我们都知道世尊这时候是在哪里?就在韦提希夫人的寮房里,祂带了目犍连尊者、还有阿难尊者,飞到韦提希夫人的房间,来为她说法、为她显现佛土。这个时候,佛陀并没有马上回答韦提希夫人的问题,反而是佛口放光,先加被频婆娑罗王。但是频婆娑罗王虽处幽闭,跟韦提希夫人之间有重重墙壁的障碍,得到佛陀的光明加持之后,心眼无障,遥见世尊。他内心的心眼和天眼都打开了,能够遥遥的见到韦提希夫人房间里的世尊,就在那里头面作礼。当他拜下去的这个时候,当下就任运成就了三果。由此观之,这个地方应该是有佛力的加持。

    从唯识学的判教来说,一般凡夫应该先成就初果,但是有一种人例外,听闻佛法可以直接证悟三果,这种人必须具二种功德:第一个他的智慧善根强;第二个他要有初禅以上的禅定才有可能;如果他只是微弱的未到地定,应该先证得初果。定力强、善根深,频婆娑罗王就是这种根机的人,所以当下证得了三果。三果叫不还果,已经不来了,所谓不来不是不来人间,因为他还有三惑,不再来欲界受生死,是住在四禅里面的五不还天,在五不还天修学。直到断尽最后的细微上二界见的思惑,然后从五不还天跳脱出去,就再也不来三界受生死了,就叫阿罗汉果。

    这段经文,古德解释说:韦提希夫人请求佛陀,开示思惟、开示正受,佛陀却先加持频婆娑罗王,这是什么道理呢?这当中有两层意思:

    第一个,因为频婆娑罗王善根已经成熟。比如前面的受戒、闻法善根成熟,所以佛陀先加持他,令他成就解脱。

    第二个,消除夫人心中的挂碍。因为韦提希夫人被关起来之后,她对大王心中有所挂碍,她害怕大王得不到饮食,而受到痛苦乃至死亡,所以佛陀先把频婆娑罗王先度化了,消除夫人心中的挂碍,使令她能够专心修学以下的十六观,是这个意思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修行人不能老是想什么时候能梦到阿弥陀佛!


净界法师



    以下,佛陀正式对韦提希夫人开示:

    举果以劝修因:

    尔时,世尊告韦提希,汝今知否?阿弥陀佛去此不远,汝当系念,谛观彼国净业成者,我今为汝广说众譬,亦令未来世一切凡夫,欲修净业者,得生西方极乐国土。

    这地方,我先把因果说明一下。我们先看极乐世界的果地,汝今知否?阿弥陀佛,去此不远。既然说极乐世界是我们的目标,那么极乐世界在哪里呢?离娑婆世界并不遥远,所谓去此不远,古德有诸多说明。

    你说娑婆世界跟极乐世界差了十万亿佛土,从事相来说,不应该说去此不远,因为十万亿佛土是很遥远的!一个佛土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那么去此不远应该是从理观来说的。换句话说,我们修学的目的,是要往生到极乐世界,那我先要知道极乐世界到底在哪里?如果你连极乐世界在哪里都不知道,你要从哪里下手呢?

    其实,极乐世界它存在于两个地方:第一个从事相来说:它存在于十万亿佛土之外。第二个从理观来说:它存在我们一念心中,我们内心本来具足。

    修行一定是用理观来带动事修!如果你没有理观只有事修,心向外攀缘,你的心是散乱的,不可能达到一心不乱,你的心散掉了。

    所以修行人不能老是想阿弥陀佛什么时候会来?什么时候能梦到阿弥陀佛?这就不对!你已经向外攀缘了!只要你内心向内安住,好好地依教修学,极乐世界自会然显现,根本不用去求,因为它本来就存在心中啊!

    所以佛陀在修行之前,先确定我们修行的处所、道场在哪里──阿弥陀佛去此不远,修行是修心地法门,就在我们心中!当我们确定了修行的处所之后,应该怎么修呢?汝当系念谛观彼国净业成就,谛观就是你要很专心的去观想。本经是以观想为主修,你要如实地去观想极乐世界清净的依正庄严,这是我们的修行处,这是总说。

    我今为汝广说众譬,为什么佛陀要譬喻呢?这里解释一下:佛陀在讲解极乐世界依正庄严的时候,是用譬喻的方式,因为我们凡夫没有一个人到过极乐世界,极乐世界长得什么样子,没有人知道,所以佛陀必须用我们生活当中,已经存在的东西来作譬喻。

    比方说,佛陀用七宝,极乐世界的宫殿是七宝所成,难道极乐世界的宫殿,跟我们娑婆世界的黄金、白银一模一样吗?不可能!但是如果佛陀不引用我们所知道的,我们怎么下手去用功?怎么踏出第一步呢?因此,佛陀必须先教导我们,用我们所认知的东西,来引导我们去认识极乐世界,这叫开方便门,示真实相。

    先用譬喻来引导我们,也令未来世一切凡夫众生,欲修净业者,透过这个譬喻的思惟,而能够成就净业,往生到极乐世界。

    所以我们刚开始是先思惟佛陀的方便门,慢慢慢慢等善根成熟了,极乐世界的真实相,自然会显现出来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