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星云老法师演讲集》

续 24

文人与禅

 
 
时间:西元一九七六年十月
                       

地点:清华大学礼堂
                       

听众:教授.学生(弟子依空记)
  


     
各位教授、各位同学:

  今天承蒙贵校的邀请,能够有机会来和大家讲解佛学,感到十分荣幸!关于佛学,大乘宗派就有八宗之多,名相义理更是繁复。今天我们就以最具有中国佛教特色,并且比较容易为大家所接受的禅宗,来和各位谈谈我们历代‘文人与禅’的典故。

  禅虽然发源于印度,但是传到中国之后,和中国文化相互融合,因此在中国开出了旷古的奇葩,获得文人学士的喜爱。历代文人和佛教结下不解之缘的很多,因为时间所限,我只能举几位大家比较熟悉的来和各位说明。
  


一.鸟窠禅师与白居易


  
    杭州西湖喜鹊寺鸟窠禅师,本名道林,谥号圆修。九岁就落发出家,二十一岁到荆州果愿寺受具足戒,后来入陕西投韬光禅师门下。后来道林座下收了一位侍者叫会通,日子久了,始终不能开悟。


  有一天,就向鸟窠道林禅师辞行,请求离去。禅师问他要到哪里去?

  他回答说:“往诸方学佛法去!”

  韬光禅师说:“若是佛法,吾此间亦有一些!”于是拈起身上的布毛吹了一吹,侍者会通就这样开悟了,世称为布毛侍者。道不在遐,道就在自家心地上用功夫。根据《五灯会元》的记载:道林禅师,后来独自到秦望山,在一棵枝叶非常茂盛,盘屈如盖的松树上栖止修行,好像小鸟在树上结巢一样,所以当时的人就称他为鸟窠禅师。由于禅师道行深厚,时常有人来请教佛法。有一天,大文豪白居易也来到巢下拜访禅师,他看到禅师端坐在摇摇欲坠的鹊巢边上,于是说道:

  “禅师住在树上,太危险了!”

  禅师回答说:“太守!你的处境才非常危险,我坐在树上倒一点也不危险!”

  白居易听了不以为然的说:“下官是当朝重要官员,有什么危险呢?”

  禅师说:“薪火相交,纵性不停,怎能说不危险呢?”

  意思是说宦场浮沉,钩心斗角,危险就在眼前。白居易似乎有些领悟,转个话题又问道:“如何是佛法大意?”

  禅师回答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白居易听后,最初以为禅师会开示自己深奥的道理,现在感到很失望地说:“这是三岁孩儿也知道的道理!”

  禅师道:“三岁孩儿虽道得,八十老翁却行不得。”

  白居易听了禅师的话,完全改变他那自高自大的傲慢态度。有一次白居易又以偈语请教禅师道:


特入空门问苦空,敢将禅事问禅翁;
  

为当梦是浮生事,为复浮生是梦中。
  

禅师也以偈回答说:

来时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
  

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是梦中。


  人生如幻如化,短暂如朝露,但是如果体悟到‘无生’的道理,超越时间‘去’‘来’的限制,生命就能在无尽的空间中不断的绵延扩展,不生亦不灭。白居易聆听禅师的开示之后,深感敬佩,于是依禅师,作礼而退。

  我们从白居易与鸟窠禅师的对话中,了解到禅机的洒脱生动,禅并不重视知识和口舌的争胜,而重在知行合一,甚至认为行比知更重要。禅师就是以这样的立场来参究佛法,所以说八十老翁虽然人生阅历丰富,如果不躬身去实践,即使熟读三藏十二部,仍然不能了解佛法的真谛。

  白居易从佛法找到安身立命的所在,成为佛教的信徒,遍访名山高僧,晚年更是尽遣姬妾,经年素食,并且舍自宅为香山寺,自号为香山居士,尤其醉心于念佛,时常行文表达他信佛有得的心境,譬如他的香山寺一诗:‘爱风岩上攀松盖,恋月潭边坐石棱;且共云泉结缘境,他日当做此山僧。’诗中充满悠闲、飘游的意境,这种白云水月共来往的生活,使我们不再为世俗繁华所羁累,自由自在的生活在禅的世界中。

  


二.明教禅师与欧阳修


  
   宋朝杭州佛日契嵩禅师,七岁出家,十九岁遍参善知识,得法于洞山禅师,为青原禅师门下第十世弟子。禅师道心坚定,精进修行,每天夜晚,头上必顶戴着观音圣像,口中诵念观音圣号满十万声,才肯入室就寝,多年以来,从无间断,因此宿慧大开,经书章句无不通解。曾着《原教论》十万余言,反驳崇拜韩愈、主张废佛的文士之流。又撰写《辅教编》,深得仁宗赞叹,宠赐封号为‘明教大师’。


  当时理学兴盛,一代硕儒欧阳修以儒家的立场,着《本论》毁谤佛法,并且蔚为风气,获得多人响应,明教禅师于是针对时弊,倡导儒、释、道三教思想一贯,着《辅教编》加以辩正。欧阳修看到此书之后,遂完全改变以往错误的观念,说:“我连佛教经典中只有二百六十字的《心经》,都未明其义理,还谈什么佛法?”并且赞叹大师道:“不意僧中有此龙象。”天微明,就整装肃衣去拜见明教禅师,请求禅师开示,共语终日。

  欧阳修在明教禅师处得到开示之后,从此对佛教有截然不同的体认,经常到名山宝刹去参访。有一次游庐山,礼拜祖印禅师,祖印禅师引用百家之说来启迪他对佛法的认识,使欧阳修肃然起敬,大有省悟,对过去自己的狂妄谢罪道:“余旧着《本论》,孜孜以毁佛法为务,诚不知天地之广大,不知佛法之奥妙,更不知佛之为圣者,今修胸中已释然矣!”于是信仰佛教,自称为六一居士,时常行文劝善,与佛门高僧来往甚欢,成为当时文坛的佳话。
  又有一次,欧阳修到嵩山去游玩,看到一位老和尚独自在阅读经典,不喜欢与人交谈,心中很好奇,于是上前请教说:

  ‘禅师住在此山多久了?”

  老僧回答说:“非常久了。”

  “平日都诵读什么经典?”

  “《法华经》。”

  “古代高僧,临命终时,能够预知时至,谈笑自若,生死自如,这是什么原因?”欧阳修紧握良机问道。

  “这是定慧的力量。”

  “现代的人寂寥无几,又是什么原因呢?”

  “古德念念皆在定慧,临终那会散乱?今人念念皆在散乱,临终那会有定慧?”

  欧阳修听了这话以后,恍然有悟,于是走近禅师座前,再三顶礼,感谢他的开示,解去他胸中的疑团。欧阳修以当朝宰相之尊,以学贯翰林之誉,笃信佛教,那是因为佛教使他了解到生命的涵意,解除他对人生的迷惑,所以古文八大家之一的宿儒欧阳修,却在佛法之中找到他的安止处。

 


三.大颠禅师与韩愈


  

   现在和各位所谈的是历代排佛最坚决的韩愈与佛教的一段因缘。唐朝是佛教最兴盛的时代,朝廷上下都非常护持佛教。韩愈看到当时儒学的衰微,为佛家所代替,于是以儒家道统自居,自比为孟子之拒杨墨,以尊儒排佛为己任。当时唐宪宗非常崇信佛法,迎接佛舍利入宫殿供养。有一天,殿中夜放光明,早朝时群臣都向皇帝祝贺,只有韩愈不贺,并且说:“此光是神龙护卫之光也,非佛之光。”并呈<谏迎佛骨表>,斥佛为夷狄,触怒了对佛教虔诚信仰的皇帝,于是被贬到潮州当刺史,遇到了大颠禅师,留下禅门的一段美谈。

  当时潮州地处南荒,文化未开,大颠禅师道行超迈,深为大众所推崇。韩愈耳闻此地有一高僧。有一天,抱着问难的心情去拜访大颠禅师,此时,正当禅师入定坐禅,不好上前问话,因此,苦等了很久,侍者看出韩愈的不耐烦,遂上前用引磬在禅师的耳边敲了三下,轻声对禅师说道:

  “先以定动,后以智拔!”

  侍者的意思是说,你禅师的禅定已打动了韩愈傲慢的心,但现在你应该用智慧来拔除他的执着了。韩愈在旁边听了侍者的话后,立刻行礼告退,他说:

  “幸于侍者口边得个消息!”

  这一次韩愈不请开示了。时隔不久,韩愈仍觉得心中疑团不解,又拜访大颠禅师,问道:

  “请问和尚春秋多少?”

  禅师手拈着念珠回答说:“会么?”

  韩愈不解其意说:“不会!”

  “昼夜一百八。”

  韩愈仍然不能明了其中的含意,第二天再来请教。当他走到门口时,看到一位小沙弥,就上前问道:“和尚春秋有多少?”小沙弥闭口不答,却扣齿三下,韩愈如坠五里雾中,又进入谒见大颠禅师,请求开示,禅师也同样扣齿三下,韩愈方才若有所悟地说:“原来佛法无两般,都是一样的。”

  这则公案是什么意思呢?韩愈问春秋有多少?是立足于常识经验,对时间想做一番的计算,事实上,时间轮转不停,无始无终,那里可以谈多少呢?在无限的时间、空间中,生命不断的轮回,扣齿三下,表示在无尽的生命中,我们不应只逞口舌之能,除了语言、文字之外,我们应该实际去体证佛法,认识自己无限的生命,见到自己本来的面目,寻找三千大千世界中的永恒性。

  一向对佛教桀傲不友善的韩愈,受到大颠禅师的教化,从此对佛教一改过去的态度,对佛教能够站在‘同情’的立场,给予客观的评断,并且和大颠禅师相交甚好,其往来问答的公案很多,临别潮州时,曾经赠送禅师诗句说:


吏部文章日月光,平生忠义着南荒;
  

肯因一转山僧话,换却从来铁心肠。


  宋代的黄鲁直也曾说:‘退之见大颠后,作文理胜,而排佛之辞为之沮。’佛法感人力量之深入,移情化性之真切,虽顽石也会点头,更何况是一代古文大家的韩昌黎?

  


四.药山禅师与李翱


 
 
    药山禅师俗姓韩,唐沣州人,少年敏俊超群,素怀大志,曾说:‘大丈夫当有圣贤志,焉能屑细行于布巾邪?’遂舍弃世俗,投石头禅师门下,因住在药山而声誉震遐迩。


  当时,名学者李翱久慕禅师德行高远,恭敬地邀请禅师到家中供养,但是屡次邀请,禅师都不去应供,于是李翱亲自入山拜访禅师。刚好遇见禅师坐在山边树下看经。侍者看见大名鼎鼎的李翱来了,赶快上前说:“师父!太守来了!”但是药山禅师听了之后,仍然纹风不动,照常看经,并不理会李翱。

  李翱慑于禅师的威仪,必恭必敬地站在一旁等待了好久,禅师一直毫无动静,最后实在不能忍耐了,就愤愤地说:“见面不如闻名。”意思是说:我仰慕你药山禅师的名声,特地来拜访你,想不到也不过是拒人千里之外,虚有其名的禅师罢了,说完话怏怏不乐地举步就要离开。

  这时,药山禅师却开口说话了:“何必贵耳贱目?”意思是告诉李翱,何必将耳朵所听到的就以为了不起,而自己眼睛所看到的反而认为没有价值,兴起虚妄差别呢?

  李翱毕竟是一位知书达礼的文人,听了禅师的话,马上拱手道歉,并且虚心请教禅师:“如何是道?”

  药山禅师以手往上一指,又往下一指说:“懂吗?”

  “不懂!”

  禅师再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李翱于是欣然有得,回去后,做了一首偈子道:

  ‘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赞叹药山禅师行解合一,心中坦荡荡,已见自性本源。

  李翱闻法后,甚为欣喜,又问禅师道:“什么是戒定慧?”禅师却泼了他一盆冷水说:

“我这里没有这许多闲家具。”三学戒定慧本来是佛法的纲要,每个人都要奉行不违,但是禅宗的特色,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对于繁琐的名相是不重视的。禅师为了破除李翱的执着,因此否定了三学的名相,要他直接的从本性上去着手。

  药山禅师接着又告诉李翱:“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意思是说一个人要有清高的修持,也要有随和入世度众的方便,这样才不

  偏废一边,才能把握中道。然而李翱还是未能参透,他向禅师说:“闺阁(私心)中物舍不得。”心中仍然有挂碍,不能超然尘外。唐名诗人李商隐因此作诗评李翱悟性不高说:

云在青天水在瓶,眼光随指落深坑;
  

溪花不耐风霜苦,说甚山高海底行。


  可见禅师的悟境,并不是常人所能轻易理会得到的。以李翱的聪明博学,都无法窥见药山禅师的功行,更何况一般凡夫俗子?禅悟原是脱胎换骨的境界,不是有限的语言所能说明的;不是有形的现象所能诠释的,如果以常识的妄执去知解禅境,仿佛雾里观花,无法参透禅的本来面貌,要了解禅的境界,也要具备实际禅定的功夫。
  


五.佛印禅师与苏东坡


  

   佛印了元禅师,俗姓林,宋朝江西人,书香世家。诞生时,祥光通照,天资聪颖,三岁能诵读《论语》,五岁能诵诗三千首。长大后博览世典,精通五经,乡里称他为‘神童’。后来志慕般若空宗,礼日用禅师学习《法华》。后来更游方到庐山,访居讷禅师,承嗣其法,驻锡在云居山。

  当时信仰佛教的文人雅士非常多,缁俗往来公案更是不胜枚举,其中最为人所乐道的当推佛印禅师和苏东坡之间的故事。苏东坡为文坛巨匠,诗、书、琴、艺无不精通,并且学佛多年,以悟性甚高,颇能领会佛法妙谛。苏东坡和佛门高僧多有来往,尤其和佛印禅师,过从更是密切。

  有一天,佛印禅师将要登坛说法,苏东坡闻说赶来的时候,座中已经坐满人众,没有空位了。禅师看到苏东坡就说:“人都坐满了,此间已无学士坐处。”

  苏东坡一向好禅,马上机锋相对回答禅师说:“既然无坐处,我就以禅师四大五蕴之身为座。”

  禅师看到苏东坡和他论禅,于是说:“学士!我有一个问题问你,如果你回答得出来,那么老和尚我的身体就当你的座位;如果你回答不出来,那么你身上的玉带就要留下来。”苏东坡一向自命不凡,以为准胜无疑,便答应了。

  佛印禅师就说:“四大本空,五蕴非有,请问学士要坐在哪里呢?”苏东坡为之语塞。因为我们的色身是四大假合,没有一样实在,不能安坐于此,玉带就因此输给佛印禅师。三十年前那条玉带还留在金山寺,我曾借出办过佛教古物展览,现已成为镇寺之宝。苏东坡当时还为这件公案写了一首偈子:

百千灯作一灯光,尽是恒沙妙法王;
  

是故东坡不敢惜,借君四大作禅床;
  

病骨难堪玉带围,钝根仍落箭锋机。
  

佛印禅师更有谢偈一首说:


石霜夺取裴休笏,三百年来众口夸;
  

争似苏公留玉带,长和明月共无瑕。


  这件事情一时传为美谈,千百年来一直为人所传颂。

  又有一次,苏东坡要来见佛印禅师,并且事先写信给禅师,叫禅师如赵州禅师迎接赵王一般不必出来迎接。这件有名的公案是这样:赵州禅师德高望重,赵王非常尊敬禅师。有一天,赵王亲自上山来参见禅师,赵州禅师不但没有出门迎接,并且睡在床上不起来,禅师对赵王说:“对不起!出家人素食,力气不足,加之我年老了,所以才睡在床上见您!”赵王听了不但毫无愠色,反而更加恭敬,觉得禅师是一位慈祥的长老,回去之后,为了表达内心的敬仰,马上派遣一位将军送礼给禅师。禅师听到将军送礼物来了,赶忙披袈裟到门口去迎接,徒弟们看到禅师的行径感到莫名其妙,就问道:

  “刚才赵王来,师父睡在床上不迎接,他的部下来了,反而到门口去迎接,这是什么道理呢?”

  赵州禅师说:“你们不懂,我接待上等宾客是躺在床上,用本来面目和他相见;次一等的客人,我就坐起来接见;对待更次等的客人时,我就用世间俗套出门来迎接啊!”

  苏东坡自以为了解禅的妙趣,佛印禅师应该以最上乘的礼来接他──不接而接。可是,却看到佛印禅师跑出寺门来迎接,终于抓住取笑禅师的机会,说道:“你的道行没有赵州禅师高远,你的境界没有赵州禅师洒脱,我叫你不要来接我,你却不免俗套跑了大老远的路来迎接我。”

  苏东坡以为禅师这回必然屈居下风无疑了,而禅师却回答一首偈子说:

赵州当日少谦光,不出山门迎赵王;
  

争似金山无量相,大千都是一禅床。


  意思是说:赵州不起床接赵王,那是因为赵州不谦虚,而不是境界高;而我佛印出门来迎接你,你以为我真起床了吗?大千世界都是我的禅床,虽然你看到我起床出来迎接你,事实上,我仍然躺在大千禅床上睡觉呢!你苏东坡所知道的只是肉眼所见的有形的床,而我佛印的床是尽虚空遍法界的大广床啊!苏东坡以为可以调侃禅师,想不到第二次又输了。

  又有一次,苏东坡到金山寺来和禅师打坐,苏东坡觉得身心舒悦,于是问禅师说:“禅师!你看我坐的样子怎么样?”“好庄严喔!像一尊佛像!”苏东坡听了非常高兴。佛印禅师接着反问苏东坡:“学士!你看我坐的姿势怎么样?”苏东坡从来不放过嘲弄禅师的机会,马上回答说:“像一堆牛粪!”佛印禅师听了也很高兴!

  苏东坡看到禅师被自己譬喻为牛粪,自己终于占上优势,欣喜得不得了,逢人就说:“我一向都输给佛印禅师,今天我可赢了!”消息传到苏小妹耳中,就问道:“哥哥!你究竟怎么赢禅师的?”苏东坡眉飞色舞,神采飞扬地如实叙述了一遍。传说苏小妹天资超人,才华出众,不让须眉,她听了苏东坡得意的报告之后,正色说:“哥哥!你输了!彻底的输了!佛印禅师的心中如佛菩萨,所以他看你如菩萨;而你的心中像牛粪,所以你看他才像一堆牛粪!”禅悟的境界是无法伪装的,必须自身去实证。

  苏东坡再一次输给禅师。

  又有一次,苏东坡被派遣到江北瓜州任职,和金山寺只隔着一条江。有一天,苏东坡修持欣然有得,做了一首偈子,来表达他的境界,并且很得意地派书僮过江把偈子送给禅师,并嘱咐书僮看看禅师是否有什么赞语?偈子上说: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意思是说:我顶礼伟大的佛陀,蒙受到佛光的普照,我的心已经不再受到外在世界称、讥、毁、誉、利、衰、苦、乐八风所牵动了,好比佛陀端坐莲花座上一样。禅师看了之后,一语不发,拿起笔来,只批了两个字,就叫书僮带回去。苏东坡以为禅师一定会赞叹自己境界很高,看到书僮拿回禅师的回语,急忙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著「放屁’两字,无名火不禁升起。岂有此理!禅师不但不称赞我,反而骂我‘放屁’。于是乘船过江找禅师理论。

  船快到金山寺时,佛印禅师早已站在江边等待苏东坡,苏东坡一见禅师就气愤填膺的说:“禅师!我们是至交道友,你怎么可以开口就骂人呢?”

  禅师若无其事说:“骂你什么呀!”

  “我那首偈上面的‘放屁’两字呀!”

  禅师听了呵呵大笑说:“哦!你不是八风吹不动了吗?怎么让我一屁就打过江来了?”禅的境界是超诸文字语言的,知识言说上的‘八风吹不动’,如果没有真实的证悟,是经不起考验的。苏东坡虽然才华超群,但是对于‘禅’终不免于知解分别的体会,最后仍然输给佛印禅师。由上述公案,可以知道‘禅’是言语道断的。

  苏东坡一向自视文学造诣很高,和高僧往来的公案更是众多。有一次到荆南,听说玉泉承皓禅师驻锡此地,机锋辩才很高,心中不服气,想去试试禅师的悟境,于是化装成达官贵人的模样去见禅师,禅师看到他,上前招呼说:“请问高官贵姓?”

  苏东坡机锋回答说:“我姓秤,专门秤天下长老有多重的秤!’

  玉泉禅师大喝一声,然后说:‘请问我这一声有多少重?”

  苏东坡哑口无言,内心大服。

  有一天,他挂单在东林寺,与照觉禅师谈论有关‘有情无情’的事,彻夜不眠,至黎明时颇有所悟,做了一首千古传颂的偈语,来表明他感悟的心境说:

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
  

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这首偈语主要告诉我们:对佛法有所证悟的时候,大自然到处都是佛陀的法身圆音,流水溪涧、青山翠竹,无一不在为我们诉说着佛法妙谛,能够如此认识,就能契入禅境,不能如此,即使背熟八万四千偈子,即使佛菩萨站在你的面前,仍然不能与佛法相应。

  苏东坡在佛法中得到法益之后,非常护持佛教。有一位范蜀公不信佛法,并且非议说:“平生事,非目所见者未尝信。”苏东坡听了就说:“怎可如此?吾人患病,请医生把脉医疗。医生说:内太寒则服热药,内太热则服寒药。你何尝见过脉动,但是对体内的寒热则信之不疑,何以独对佛法讲求眼见才肯相信呢?”佛理之高妙,岂可用凡夫肉眼来窥睨。
  
   以上我们列举几位文人和佛门高僧之间有名的公案,为什么历代文人崇信佛教的那么多呢?本来文人学士对人生的体验较常人为切,对境遇的感悟较常人为深,而佛法的微妙教理,对宇宙人生的阐明,正可以满足他们追求真理的饥渴,安住他们的身心。文学本来就是发于中,形于外的性情之事,有了佛教教理做为内容,给予文学活的生命,而不流于无病呻吟、遣辞造句的文字游戏,佛法给予文人对生命有深刻的体认,所以历来为文人所喜爱。


  今天很高兴能和各位见面,并且能和各位说话,限于时间短促,不得不做个结束,最后祈求三宝加被各位事事如意吉祥!

TOP

续 25

谈  禅

  

时间:西元一九七六年七月
                       

地点:成功大学
                       

对象:成功大学教授、学生(成功大学郑国荣记)



    唐亦男教授、许景重教授、各位教授、各位同学:

  刚才承蒙唐教授介绍,并且多溢美之辞,实在不敢当。今天承蒙贵校佛教学社邀请,来和各位讲解佛法,感到很荣幸!在佛教八万四千个法门中,目前在全世界最受人热烈探讨的就是禅。

  过去,‘禅’发源于东方,盛行于东方。但是现在,禅学不再只是东方的专利品,它在西方已引起普遍的重视。譬如美国很多大学里也设有禅堂,禅堂已不再为寺院所特有。甚至连太空人要登陆月球时,也要用禅的精神来训练。可见‘禅’在现代世界里,是占有相当的分量。

  那么‘禅’究竟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谈谈‘禅’,这门最为西方学者所感兴趣的宗教学问。

  禅是不好讲的,并且是不能谈的。因为禅是言语道断、不立文字的,但是禅又不能不说。因此我今天和各位谈禅,只是方便说说而已。

  禅是梵语禅那的简称,汉译为静虑。禅,充实宇宙,古今一如,但禅一如科学家牛顿发现地心引力,富兰克林发现电力,发现禅的是佛陀。

  禅,发源于印度。相传佛陀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默然不语。当时,百万人天不知其意,唯有大迦叶尊者会心微笑。于是,禅,不须文字,不必语言,用以心印心的方法,就这么传承下来。后来传到中国,到六祖惠能,禅,一花五叶蓬勃地流布人间,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

  那么,禅是什么呢?据青原禅师说:禅就是我们的‘心’。这个心不是分别意识的心,而是指我们心灵深处的那颗‘真心’,这颗真心超越一切有形的存在,而却又呈现于宇宙万有之中。即使是看似平淡的日常生活,也到处充满了禅机。

  唐朝的百丈禅师最提倡生活化的禅,他说挑柴担水、衣食住行,无一不是禅,所谓翠竹黄花,一切的生活都是禅。可见禅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禅是不离开生活的,所以我们人人都可以谈禅。

  现代人常常把心灵和外界对立起来,生活因而变成一种负荷与累赘,因此不能从生活上去掌握那充满趣味的禅机。但是禅师们非常幽默风趣,他们在简单的几句话中,就能把我们的烦忧净化,引导我们走入纯正喜乐的世界,仿佛一部大机器,只须用手轻轻一按开关就可以发动,并不需要繁杂的知识程序,也不用重叠的思考架构,禅就是活泼泼、充满生机的生活境界。

  禅对我们有什么用处呢?禅运用到生活上,不但可以提高生活的艺术,扩展胸襟,充实生命,并且可以使人格升华,道德完成,到达‘于生死岸头得大自在’的境界。禅既是对人生有如此至深且钜的关系,但是禅师们所开出的究竟是什么妙方呢?透过语言文字又如何去了解禅的妙趣呢?现在我就要向诸位介绍禅的风光。

  

一.有与无


  
   在我们的观念中,对一切的存在总以为都可以用名词来分别,并且轻易地就落入二元对待的关系中。事实上,心灵的内容,往往无法断然的加以绝对二分。譬如‘有’、‘无’二者,一般人的理念就是截然相对立的两种意义,若有即非无,若无即非有,‘有’‘无’不能并存。可是在思想心灵的状态中,亦有亦无,非有非无,仍然可能是一种存在。而禅师的言行是超越了平常概念的有无,是包融了相对的有无,是完成了另一‘有’‘无’的世界。禅师们的见解与常人迥然不同,我们若用一般知见去把握它,仿佛雾里观花,无法了解它的真实意义。下面我就举个例子来向大家说明:


  当五祖弘忍想将DA法衣钵交给弟子继承的时候,先告诉弟子们每人各做一首偈子,然后从偈子中所呈现的境界,来判别作者是否见道,见道的人,就可以得到衣钵,成为六祖。其中最受大众推崇的上座弟子神秀,作了一首偈子说: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大众看了都赞叹神秀境界很高,但是五祖却批评说:“作得不错,但是尚未见道。”

  这时在舂米房中工作的惠能,半夜里请人也在墙上代写了一首偈子说: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五祖见了,认为他才是见到诸法空性,悟入佛道的人,因此把DA法衣钵传给了他,成为禅宗的六祖大师。

  从这段公案上看,神秀对禅理了解透辟,又是五祖门下首座,德行言教,早已可做大家的模范,而五祖也要徒众们依照神秀的偈子去修持。大家以为六祖的衣钵一定非神秀莫属,但是五祖却将DA法传给默默无闻的惠能。因为神秀境界虽然很高,但是仍然落于有心有为的层次,禅家的理境如果仅止于‘有’这一层,终非上乘,经过了无心无为,无的境界,才能与‘空’的第一义相契合,才是究竟之道,这就是禅与一般见解不同的地方。也唯有超越了‘有’和‘无’才能到达最高的禅心,才能真正获得禅的妙谛。

  我再举一件公案:

  有一天,有人问赵州禅师:“何谓赵州?”

  禅师回答说:“东门、南门、西门、北门。”

  禅师的回答乍看之下,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答非所问,事实上,这四门的回答是双关语,说明了赵州的禅是四通八达,任运无碍,并不局限于一门,禅的境界是不受空间所限制的。

  有人又问:“狗子有没有佛性?”

  赵州说:“有。”

  另外一个人再问:“狗子有无佛性?”

  赵州却说:“无。”

  赵州禅师对同一个问题,却有两个截然不同的回答,如果从世俗的概念、立场来衡量,岂不是前后矛盾不通?其实禅师这种回答是一种活泼的教育方式。他说有,是指狗子有成佛的可能性;他说无,是因为狗子尚未成佛。对一个问题的回答,要看问者的来意、境界,而给予不同的点拨与启迪。

  梁武帝是中国历史上护持佛教的君王中的楷模。他在位的时候,曾经广建寺庙及佛像,修造桥梁道路,福利百姓。当时,菩提达摩禅师从天竺来中国弘法,梁武帝礼请大师,并且问法说:

  “我这样不断的行善,会有什么功德?”

  “并无功德。”达摩禅师泼了一盆冷水说。

  武帝听了非常不高兴,再问他为什么?禅师不答,终于因为不相应,遂拂袖而去。事实上,梁武帝的善行,岂是毫无功德?禅师所说的并无功德,是说明在禅师的内心,并不存在一般经验界‘有无’对立的观念,我们唯有通过了对‘有无’对待的妄执,才能透视到诸法‘是无是有,非无非有,是可有是可无,是本有是本无’的实相。这种超越向上,是禅家必经的途径,这种境界才是禅家的本来面目。

  平常我们对现象界的认识,总是止于一般感官分别的看法,譬如我们仰观一座山峦,俯瞰一条溪水,觉得它就是高高的山,潺潺的水,这时候‘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是流于‘心随境转’的纷逐。等到修禅有得,心境清清朗朗,一切假有,在心境上无所遁形,这个时候,‘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观照到诸法虚妄不毕竟空。进而完全开悟之后,这‘是’与‘不是’,‘心’与‘物’等一切的对立,在禅师的心中,已经合而为一。因此,真俗可以兼蓄,理事可以圆融,这时‘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禅心与物境融摄无碍,大千世界充满无限美好的风光,涓涓的溪水是诸佛说法的妙音,青青的山岗是诸佛清净的法身。泯除了经验界‘有无’的对待之后,禅的世界是多么的辽阔啊!

  

二.动与静


  

    佛教最根本的教义就是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学佛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到达‘寂静’的涅槃境地。

  这个‘涅槃寂静’有别于一般的动静。平常我们说这件东西是动的,那件东西是静的,那是因为我们的意识起一种活动,对万法起一种追逐,于是才使现象纷扰现前,才使万事错综显现。事实上,事物本身并没有动静的差别,我们说它是‘动的’‘静的’,那是我们起心动念所起的一种妄执,如果我们能够除去自我的执着,此心寂静,不再造作,则一切将显得极其和谐。下面我举一件公案来说明这个道理:

  六祖惠能大师得到衣钵之后,在广州隐居了十几年。后来因为机缘成熟,于是开始行化于世间。有一天,途经一地,看到两位出家人对着一面旗子,面红耳赤,争论不休。六祖上前一听,才知道原委。原来他们在争论旗幡所以会飘动的原因。一个说:“如果没有风,幡子怎么会动呢?所以说是风在动。”另一个就说:“没有幡子动,又怎么知道风在动呢?所以应该说是幡子在动。”两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惠能大师听了,就对他们说:
  “二位请别吵!我愿意为你们做个公正的裁判。其实不是风在动,也不是旗子在动,而是两位仁者的心在动啊!”

  从这则公案可以看出禅师们对外境的观点,完全是返求自心,而不是滞留在事物的表象上面。现象的存在是片面的,其所以有分别,端在乎我们的起心动念。心静则万物莫不自得,心动则事象差别现前。因此要达到动静一如的境界,其关键就在吾人的心是否已经去除差别妄逐,证得寂静。

  唐宪宗是个信佛很虔诚的君主,派人到凤翔迎请佛骨(舍利),韩愈上表谏言阻止,宪宗大怒,把他贬至潮州为刺史。

  当时潮州地处南荒,文教不盛,而想要参学问道非常困难,但是这里却隐居着一位学养、功行非常高妙的大颠禅师,深为当地人所敬仰。

  韩愈以大唐儒者自居,哪里看得起大颠禅师。但是这里除了禅师之外,很难找到学士文人可以论道,韩愈于是抱着无奈、挑战的心情去拜访禅师。韩愈去访问禅师时,大颠禅师正在闭目静坐,韩愈慑于禅师的威德,不自觉地,很礼貌的站立在一旁等待,过了很久,禅师却仍然一无动静,韩愈心中渐感不耐。这时,站立在禅师身旁的弟子,突然开口对师父说:
  “先以定动,后以智拔。”

  这句话表面上像是对师父说的,其实是在启示韩愈:禅师此刻的静坐是无言之教,也是在考验你的定力,然后再用言语智慧来拔除你的贡高我慢。

  这时韩愈才恍然大悟,敬佩大颠禅师的学养,认为禅师的道行确实高妙。后来因此和大颠禅师成为至交道友,而留下许多千古美谈。

  由上述的公案,我们可以了解动与静在禅师的心境是合一的,实践在教化上则是圆融无碍的。禅师们教化人有时不发一语,有时做狮子吼。禅师们一言半语的提撕,一棒一喝的进逼,一进一退的表扬,一问一答的发明,一颦一笑的美妙,一茶一饭的启导,甚至一扬眉一瞬目,一竖指一垂足,在一动一静之中,无不充满了禅机,无不焕发着禅味。在吾人的常识经验里,‘动’、‘静’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状况,但是透过禅定所证得的动静,则是合一的,是自如的。

  


三.行与解


  

    有人说:佛学是哲学。这是从知识的立场而说。不错,佛学的确有非常严密的哲学理论,但是佛学真正的特质却是‘实践’,从修行上去体证真理。

  如果只在纯粹理论上来建立佛学的体系,那么佛学将失去它的真精神,与哲学又有什么差别?佛学不仅具有哲学的内容,更有宗教上的体证,佛学高妙的教理,无非是为了实践的方便,契入真理。若只是知识上的谈玄说妙,佛学认为是戏论,而予以扬弃。所以佛学不可当做哲学来看待,把佛学当作哲学,永远把握不到佛学的精妙。所以佛学提倡解行并重,尤其是禅,更注重实践的功夫,所以禅师们不立文字,言语道断。

  在禅门中,修证是各人自己的事,修得一分,就真正体验一分。如果只是在理论上说食数宝,或只是一味的人云亦云,是不会有效果的。唯有透过实践,才不失去佛教的真实意义,才能把握到禅的风光。譬如牵引一匹饥渴的马,到水源处喝水,如果这匹马不开口,只有饥渴而死。同样的,三藏十二部经典只是指引我们通往真理的罗盘,我们‘如是知’之后,就要‘如是行’,才能喝到甘露法水。所以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要了解什么是佛法,什么是禅,唯有亲自去参证,实际去修行,别人绝对无法如实的告诉你。

  那么禅师们如何去参证?如何去修行呢?惟有从生活中去参证,在大众中去修行。古德说:搬柴运水无非是禅。在每一个人的生活里面,穿衣吃饭可以参禅,走路睡觉可以参禅,甚至于上厕所都可以参禅。

  譬如《金刚经》描写佛陀穿衣、持钵、乞食的般若生活风光,一样是穿衣吃饭,但是有了禅悟,一个觉者的生活,其意义与境界,和凡夫就判然不同。所以说:佛法不离世间法。
  平时我们总有一种错觉,以为修禅一定要到深山幽林里,才能证悟。实际上,修禅并不需要离开团体,离开大众,独自到深山古寺去苦参,禅与世间并不脱节,‘参禅何须山水地,灭却心头火自凉。’只要把心头的嗔恨怒火熄灭,何处不是清凉的山水地呢?热闹场中也可以做道场。

  事实上,如果我们对佛教的道理,有了透彻的了解,依此教理去实践,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譬如佛教的中心义理为‘缘起’,天地间一切的存在,都是由因缘相依相辅而成,因缘和合则万法生成,因缘离散则万法消失。天地间没有一创造主,任何事物都可以运用人为力量加以促成和防止。

  由缘起的法则,让我们推论到众生平等,皆具佛性。人人都有成佛的可能,这种成佛的可能与过程,完全是一种自我冶炼与创造,由自我的行为来决定自己的未来,所以能够把握到佛教的教理,则人生是奋发上进的。

  由缘起的法则,让我们推论到宇宙是一个和谐的整体,一切差别的万事万象,是相即相入,互依互存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相互的,这种理论应用在日常生活中,以自我为中心的利己主义是不正确的,你我的分别是不对的,动静、是非等等对待是可以泯除的。所以如果我们能够透过知解,体证到这种无尽缘起的道理,那么互助互爱都来不及,哪里还会有你我的争执呢?

  因此我们对于‘解’、‘行’不可偏废一方,好比做事,如果能够运用双手,事情可以进行的更顺利。我们应该从‘解’中去认识万法的事相,从‘行’中去印证万法的实相。

  


四.净与秽


  

   自然的事物本来没有净秽、美丑之分,这种分别是我们主观的好恶所引发出来的。《维摩诘经》上说:‘随其心净则国土净。’我们的心被五尘所染,迷惑于物象,不能见到万法的清净自性;而开悟的禅师们,他们的心一片光明,毫无挂碍,所以静观万物莫不自得。在禅师的心中,善恶、美丑、是非、对错都消失了,他的心是佛心,佛心就是他的心,他们眼中的世界是清净的佛土,而凡夫眼中的世界是肮脏的粪土。譬如佛印禅师心中清净,所以他观苏东坡好比佛菩萨一般的庄严;而苏东坡心境迷糊,所以他看禅师好比一堆牛粪般的污秽。禅的境界是不能伪装的,也不是在口舌上逞强占便宜的。

  我们常人通常喜欢清洁,讲究环境卫生,但是禅的世界,并不一定如此。所谓‘净除其心如虚空,令其所向皆无碍’。禅师们的心扫荡了清净与垢秽的对待,无论清净也好,垢秽也好,一起超越,一起消除,并不是用一般常识来分别净秽。下面我举一件非常有趣的公案:
  有一次,赵州禅师和弟子文偃打赌,谁如果能够把自己比喻成最下贱的东西谁就胜利。


  赵州禅师说:“我是一只驴子。”

  文偃接着说:“我是驴子的屁股。”

  赵州又说:“我是屁股中的粪。”

  文偃不落后说:“我是粪里的蛆。”

  赵州禅师无法再比喻下去,反问说:“你在粪中做什么?”

  文偃禅师回答说:“我在避暑乘凉啊!”

  我们认为最污秽的地方,而禅师们却能逍遥自在。因为他们的心洁净无比,纤尘不染,所以任何地方都是清净国土,住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解脱。

  有一天,一休禅师带领徒弟,要去拜访同道。途中经过一条大河,水势汹涌。岸旁有一女子裹足不敢前进,一休禅师很慈悲地把这位女子背负过河。事后,禅师就忘记了这件事情,但是徒弟始终挂碍在心中。有一天,实在忍耐不住,于是向师父请示说:

  “师父慈悲,弟子有一件事几个月来始终困惑不清,无法释怀,请师父开示。”

  一休禅师说:“什么事呢?”

  徒弟于是说:“平时师父教诲我们要远离女色,但是几个月前,师父自己却亲自背负女子过河,这是什么道理呢?”

  一休禅师一听,拍额惊叹说:“啊!好可怜呀!我只不过把那女子从河的这一边背到对岸,而你却在心中背负了好几个月,你太辛苦啦!”

  从这则公案,我们知道禅师的心境是磊落坦荡的,是提得起、放得下的。古人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在禅师的心目中,没有净秽,没有男女的差别,甚至为了救拔众生的苦难,不计净秽,地狱中的粪汤尿池也要前往的;为了拯救众生的痴迷,不辞毁誉,如妓户般龌龊的地方,也要投入。因为在禅师们的心中,了解到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平等道理,因此没有人我、净秽、男女的妄别,一切的清净、垢秽,都已经能够超然不染。

  


五.禅的实践法


  
   
今天和各位‘谈禅’谈了这么久,不知是否能够帮助各位少分的嗅到禅的妙味。禅诗有云:‘达摩西来一字无,全凭心地用功夫;若要纸上谈人我,笔影蘸干洞庭湖。’禅是需要去实践的,而不是在嘴上谈论的,因此现在我再提出几点具体的方法给各位参考,让你们透过这些方法,真实去力行,与禅心相应。



  (一)用疑探禅

  别的宗教,不容许怀疑,只能无条件的信仰。而‘禅’要我们从疑处入手,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要入禅门,必须先提起疑情,然后用心去参。疑情不破,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毫厘失念,一切结果就不是那么一回事。故先提起疑情,再破疑情,就能彻悟禅的真谛了。


  (二)用思参禅

  提起疑情之后,就要用心去思考。念佛法门不用思想,只要专心一念,念持佛号。而禅门所设的‘公案’、‘话头’,如‘什么是父

  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念佛是谁?’都是为了让参禅者提起疑情而设的,用疑来启悟,让修禅的人,努力去参究,等到机缘成熟,自然能发出悟道的火光!


  (三)用问学禅

  在参究话头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追问下去,好比擒贼穷追不放,自然能抓到头目,获得开悟。或者师徒之间的相互问答,也能够触发禅机,自己参禅时,也可一直追问下去。例如问念佛是谁?是心念吗?心又是谁呢?如果心是我,那念佛的口就不是我了?如果说口是我,则礼佛的身就不是我了?你说身也是我,则瞻望佛像的眼就不是我了?如果这样追问下去,眼也是我,口也是我,身也是我,心也是我,那究竟有几个我呢?所以,唯有用‘问’才能入禅。


  (四)用证悟禅

  禅,虽然从‘疑’、‘思’、‘问’入手,但是最后的一关,也是最重要的一关,仍然需要我们亲自去体证。禅,不是口上说,不是心里思,不是意中想,而是这一切的完全放下。那时候的境界是语言所无法表达的,好比吾人饮水,自知冷暖。这‘疑’、‘思’、‘问’所得到的禅意,好比初一微明的月眉,而实证所得到的禅意,好比十五皎洁无亏的月亮,通体光明。从这方面看,禅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超越世界。
  
    各位,你们听过溪水流动的声音吗?那就是禅的音声!各位,你们看过青青的杨柳吗?那就是禅的颜色!各位,你们观察过莲花的心蕊吗?那就是禅的心!希望透过今日的演讲,各位都能够找到你们自己的禅心!谢谢大家!

TOP

续 26

佛教的特质是什么?

  

时间:西元一九七七年六月十二日
                       

地点:屏东农专
                       

听众:教授.学生(弟子慈怡记)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难得今天有这么一个殊胜的因缘和大家在这里见面,今天我所要讲的是‘佛教的特质是什么?’

  任何一个宗教,都有它的基本思想、特殊教义。佛教,是一个宗教,当然也拥有丰富的教义,深奥的哲理,其中,更有异于一般宗教哲学之处,此即佛教的特质。

  那么,佛教的特质是什么?在这里我向各位介绍几点:
  


一.业力


 
 
    业力是佛学的基本理论,在佛学思想中,可说是一种最重要、最困难、最易令人误解的教义。


  ‘业’这个字,巴利文叫‘迦马’(Kamma),是行为或造作之意。凡是有意向的任何行为,出自身口意的,都可以叫做业。换句话说,业可以解作道德或不道德的意志力,即一切意志力的动作反应或结果。

  说到业,首先我们先了解身口意是造业的三位主人翁,身体造的业,如杀生、偷盗、邪淫;口舌可以造业,如妄语、绮语、两舌、恶口;心意的造业,如贪欲、嗔恚、愚痴等,由此身口意所造之业,可以决定人生的苦乐祸福。因身口意所造之业,并非全是恶业,此即谈到业的种类,若约性质分,有善业、恶业、无记业三种。

  所谓善业,凡合乎人间道德,合乎大众利益的都称做善业。损人利己,或损人不利己的行为都称做恶业。无记业者,即不能分辨其善恶,如无意识之动作等。

  业既是意志力的反应,那么,由意志力造作的善恶种子,都藏在阿赖耶识中,种子遇缘即现形,现形即果报分明,因业而受罪者,谓之罪业,罪业报生三恶趣;因业而得福者,谓之福业,福业报生人天;另有得定者,得色无色界天果报,能安住禅定之中,称为不动业。

  业若约受的时间来分,则有顺现受业、顺次受业、顺后受业等三时业。

  顺现受业即现生造业,现生就受果报;顺次受业,即现生造业,次生受果报;顺后受业,即现生造业,二生或多生后受果报。此即从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世,说明因果不会消灭,种如是因得如是果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之理。业的因果律谁也不能免除。常云:‘敬人者,人恒敬之’,这可以说是现生受报。有的人,今生行为包括各种善恶业,今生不报,却等来生受报;有的来生也不受报,须待二生或多生后始受报。如各位学农业,植物有一年生的,有二年生的,也有多年生的;有的春天播种,秋天收成;有的今年播种,明年收成;有的则今年播种,须待三五年后方能收成。故又可称为现果、来果、后果。

  有些人不明白因缘果报的道理,只见到世间上有许多行善的好人,不得好死,或受苦报;而一些做恶的坏人,却过着富裕逍遥的生活,因此,便认为没有因果业力的存在。甚至于一般大众传播,有时候还说:‘现在是二十世纪的时代,为什么还迷信因果?’或者‘二十世纪的时代,还讲什么报应?’为什么二十世纪的时代就不能相信因果?二十世纪的时代就没有报应吗?殊不知每一事物的生长和成功,都是必然性的,有如是因,即感如是果,虽然其间之关系极为复杂,却是有条不紊,毫厘不差的。业报之所以有现生成熟、来生成熟、后生成熟等不同,其原因有二:即一、因的力量有迟早,如一粒瓜种和一粒桃种同时下种,瓜种当年即可生长结果,而桃种须待三四年后方能结果;二、缘的力量有强弱,如诸缘俱足,则成熟自然早些,否则助缘不够,力道不足,业果成熟自然慢。佛教常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只是时辰未到。’又说:‘因果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因果的业律是很现实的,如是因即感如是果,是必然不爽的。今生好人之所以受苦报,乃因他过去所种的恶因,今已缘熟,须先受苦报;而今生虽然行善做好,但善因薄弱,善缘未熟,故须等待来生后世再受善报。恶人做恶,反得好报之理亦然,因前生所种好因已熟,故先享福;今生所造恶因,业缘未熟,苦报尚待来生。因此,我们可以得到因果定律的两个要点:一、因果不会消灭。除非不造因,否则善恶种子永留八识田中,待缘起现行。二、善恶不相抵销。已种恶因,分受其报,不能以做些好事,抵销应得之恶报。除非多做善事,多聚善缘,使恶报由重转轻;或善缘增多,善力加强,今善果疾速成熟,使恶缘逐渐减弱。譬如一杯盐水,表示恶因,若多加善因的淡水,则可冲淡恶果的碱味,转为甘美。可见多行善因,多聚善缘,极为重要。

  有些人对因果业报有一种错误的要求,比方在佛教里面,有人说:‘我持斋持了几十年,到头来连家财都被倒闭了。’

  或说:‘我念佛拜佛,信佛教信了几十年,却老是身体不健康。’

  甚至于说:‘我持斋念佛,可是儿女却不孝顺,不成器。’

  这些都是不懂因果业报的,道德有道德上的因果业报,经济有经济上的因果业报,身体有身体上的因果业报。你要身体健康,你必须要讲究营养、适度运动,要有卫生习惯,你不在这上面注意,只说我念佛身体就好了,这叫做错乱因果。你想发财,你必须要好好经营,发展业务,如果说我吃素菜就能发财,这也是错误的要求。你有子女,不爱护他,不教导他,不让他受教育,就想要他成才成器,要他懂得孝顺之道,这也是错误的妄想。

  因果是不会错乱的,若用现代的电脑计算机来计算,相信对人一生善恶的累积,也没有因果报应的精确。种善因得善报,种恶因感恶果,这是一定的法则。至于谁先报谁后报,则随因缘的成熟。

  业报,尚可分为随重的业报、随习惯的业报、随忆念的业报三种。

  随重的业报,是就你所造的善恶业中,何者为重,何者先报。随习惯的业报,是就各人日常的习惯而受报。佛教中的净土法门,教人念‘阿弥陀佛’,一句阿弥陀佛念了几十年,目的是要养成习惯,一旦临命终时,一声佛号就能与佛感应道交。随忆念的业报,是由忆念决定他的去向。譬如一个人出去了,茫然地来到十字路口,东西南北,要去何方?此时忽然忆念起西街有一位朋友,就朝西方走了。人临命终,亦有随忆念而受业报感应的。

  人之所以为人,固然由各人之业报所成。而所以使我们共同为人之业报称为引业,即众人之业报中,有很大的共同力量,牵引我们来人间做人,而不去做狗或牛马。但是,虽然共同转生为人,在人当中,却有贤愚不肖、贫富贵贱等差异,此差异之所以产生,乃因各人所造的业力不同,布施者得富贵报,杀生者得短命报,这种令各人完成圆满一生的业报,即称为满业。

  业又有共业与不共业之别。每人所做的业,都会产生一种力量,百千人所造的业就产生百千人的力量,万亿人的业力汇聚起来,就成为一股巨大无比的力量,这就称为‘共业’。也就是许多众生集体的行为,所产生汇聚的业力大流,它是推动人生,推动历史和推动宇宙流行的大力。有别于共业的群众个人的业力,则称为不共业。譬如天灾、地震等大家共同感受到的zai 难,即为众人的共同业报所招感,此称为共业;个人感受不同者,即称为不共业。虽然业报的种类、名词很多,但是在佛教的教义中,有一个特别的道理,就是人生日常生活中,凡是身口意的活动,都是业。既然是业,就有业报,所以个人的行为,可以决定自己的一切。善恶果报自己承担,并非有神仙、上帝能够赏赐;亦无阎罗、鬼王司掌惩罚。在这个教义之下,我们得到几个原则性的道理:

  
    (一)业力的定义是自力创造不由神力


  世间上的善善恶恶、好好坏坏,是我们自己所做的,没有神明能为我们安排。因为一切的好与坏都是自己造作的,不是由神明来指导我们做的。

  
    (二)业力的定义是机会均等绝无特殊


  在业报的定义之下,大家受报的机会均等,绝无特殊。做了善事就有善报,做了恶事就有恶报。虽然也有人说,法律之下人人平等。不过,在法律上难免有些特权;在业力的前提下,善恶业报,绝无特权可言。

  日本,有一位大臣受到国家法律的制裁,后来在执行时留下五个字,即‘非理法权天’,就是错的不能胜过对的;有理的不能胜过法。若调查一下牢狱中罪犯的犯法事实,则知他们不一定每个人都犯下滔天大罪,都不合道理;只是你虽有理,却不能胜过法律。法律虽然大公无私,但是却有些人仍然可以大弄权术,钻法律的漏洞;不过,不论权术的力量再大,终究逃不过因果业报的制裁,因为业报是公平的,人人机会均等,不管你如何灵巧,如何聪明、善辩,终究必须接受业报的制裁,由此可知业力机会均等,绝无特殊。

  
    (三)业力的定义是前途光明希望无穷


  业,告诉我们不论你做了多少好事,也不必自以为了不起,因为福德因缘如银行的存款,再多也有用完的时候。自己罪恶滔天,负债累累,前途没有什么希望了;其实,只要努力奋斗,债务终有偿清的一天。有人说自己做错了,被判了几年徒刑。不要紧,安心服刑,出狱后,一切重新再来。业报就是这样,给予我们人生无限的希望,自己的前途操在自己手里,自己可以决定自己人生的方向,前途充满着无限的光明。

  
    (四)业力的定义是善恶因果决定有报


  各位或许会认为业力好像是个宿命论者,其实不然,业报可以牵引我们的命运,决定我们的未来。但是,我们自己造作的,造什么因得什么报,所谓‘因果报应,丝毫不爽’。不过,或许有人会说,我这一生讲了很多坏话,做了很多坏事,一定恶报很多善果很少,可能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把恶果洗清,那我以后的日子可不好过了。虽然事实如此,但是,不要害怕,只要你认识业的定义和作用,你仍能舒服愉快的生活,这就是‘将功赎罪’的办法。虽然,恶业的果报不能令它消除,但却可以用大功行、大善果来盖覆它,令它不起现行,不发生作用,也就等于抵销了恶报。有人问过这样的问题:成了佛的释迦牟尼有没有罪业?回答是:还是有的。《法华经》说,人性有二种意义:即一、性起,二、性具。意思是说人过去的生生死死、善善恶恶,所造的业力数不清,所受的果报也偿不完。但是,本性里虽有善恶之业,若不令它生起现行,也等于没有一样。如播种田地,幼苗种下去,如果勤于施肥、灌溉,稻禾逐渐成长,即使有一些秽草参杂其间,也不足影响稻苗的结实。这就是说,我们可以不必挂虑过去世所造的恶因,只要注重今生所播下的善种,纵然以前曾做过一些罪业,但在大善功德的覆掩之下,也不会发生影响,由此我们可以更清楚的认识业力的定义,并且把握业力来谋求自己的幸福。

  


二.缘起


  

   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佛在印度菩提伽耶的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夜睹明星而成正觉,他觉悟了什么道理呢?他体悟了因缘的原理和缘起的真理。佛陀体悟万物皆从因缘而生的原理,觉悟了‘缘起’是宇宙人生不变的真理。佛陀四十九年的说法,就是将自己所发现的缘起真理,如实的为人类宣示出来。此即为佛教异于其他宗教的特质。

  缘起是因果性的普遍法则,一切的存在,是因缘而起的,即因缘条件和合而生起。宇宙人生的一切,是彼此相依相待而存在。广泛的说:大如世界,小如微尘,一花一草,无不是缘起。扼要的说:佛教的缘起论,是以有情的生生不已的存在为中心。此因缘之理,并非知识领域所能诠释的道理,如果想用知识去了解缘的价值,则如隔靴搔痒,抓不到痒处。必须实际去修证体验,才能体悟充塞宇宙人生的缘起道理。佛陀在出家之前,已经通达四吠陀的哲学、五明的科学,以及当时九十六种外道的各种思想,最后再经过六年的苦修、冥思,终于在菩提树下证悟缘起法则,成就佛果。

  佛陀成道后,有婆罗门教的教徒舍利弗,从婆罗门教追求真理已经很久,且拥有很多门徒,但是却始终不能证得真理。有一天,舍利弗在王舍城的街巷里行走,忽然遇到最初从佛出家的五比丘之一的阿说示。阿说示经常闻佛说法,受到佛陀的德化,表现在身行上,也是威仪堂堂,使人一见,不自觉的对他生起崇敬。舍利弗很尊重的问道:

  “你是什么人?你的老师是谁?他平常怎么教导你们?”

  阿说示答道:“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此‘法’即指宇宙人生,亦指世间的事事物物。‘法’就是‘事事物物’。‘诸法因缘生’,是说不论什么事物都是因缘和合才能产生,因缘离散就消灭。

  舍利弗听后,如同天崩地裂,当下即得到真理的消息。大喜之余,于是和好友目犍连,带着门下弟子一齐归投佛陀座前,而成为佛陀门下智慧第一与神通第一的大弟子,可见佛陀所说的因缘,确实是诸法的真理。

  对于缘起的认识,我们可以分为三类:

  
    (一)果从因生


  因缘两字拆开来说,‘因’是主要的条件,‘缘’是次要的条件;‘因’是生果的直接力,‘缘’是生果的间接力。宇宙间的万有诸法,不论自然界、生命界,无一不是由于种种关系的结合而成,离了各个结合的关系,绝对没有实法可得。又说诸法的万象,这是一种结果,此结果的存在,必定有其生成的原因,所谓‘法不孤起’。既有诸法的存在,一定有其因果间的循环性。譬如:一粒黄豆种子,这是主要的因;水土、日光、空气、肥料、人工等,这是次要的缘,如是因缘和合,然后方能抽芽、开花、结果,所以说果从因生。如果将一粒黄豆,始终放在仓库里或沙石上,它永远还是一粒黄豆。因为没有外缘的助长,不能成为果实。诸法因缘生,凡是从因缘生起的万事万物,不论在时间或空间方面,彼此之间都有欲切而切不断的密切关系。

  从竖的时间来观察:前一时代的社会现象与后一时代的社会现象,前后之间似乎没有什么联系关系。实际推论起来,任何一个新的时代社会,绝不能离开旧的时代社会而突起。譬如薪火,旧薪燃烧过后,火焰移往新薪,旧薪与新薪是两个不同的个体,但它们之间却有微妙的关系存在,因为新薪的火是旧薪的火的延续,故知离开相互的关系,要在时间流中,求个实有的东西,是绝对不可能的。

  若从横的空间来观察:诸法之间似乎没有什么因缘关系,但若仔细加以分析,法法都有因缘关系存在。譬如:今天大家在这里见面,这是果;这个果的形成,则有它很深的因缘存在。你们请我来讲演,我没有其他事情羁绊,学校批准使用场地,大家发心前来听讲,有这许多因缘促成,所以今天的讲演会能够顺利举办。如果当中有一个因缘不具足,或者我没有时间,或者学校不批准,或者你们不能来听讲,那么这一场聚会将流于无形,所以说一切的存在,无一不是因缘而生起。

  再说,人之所以为人,并非没有来由,今日科学虽然非常发达,能够创造各种东西,但却不能制造生命。所谓生命,是父精母血的因缘结合,方能生成;有社会士农工商等各种物质供需,生命才能延续。譬如:有水泥、木材、砖头等各种建材聚集,方成其为房子。若把这些建材分开,则无房子可言。人也是如此,若将皮肉、血液、骨骼等各种组织分开,则亦无人的存在。故知诸法万有,莫不由缘而起。

  讲到生命的形成,古来有一个最引人争论的问题:究竟先有鸡子呢?还是先有鸡蛋呢?如果先有鸡子,没有鸡蛋,鸡子从哪里来?如果先有鸡蛋,没有鸡子,鸡蛋从哪里来?鸡子、鸡蛋,究竟哪个先有呢?以佛教的看法,哪个先哪个后呢?

  其实,佛教并不讲先后,佛教不讲从什么到什么,不讲有始有终,佛教讲的是一个‘圆’,这个‘圆’是无始无终的,这无始无终就是佛所说的缘起法。譬如因缘,哪一个是先因缘?哪一个是后因缘?这是无法分辨的,因为任何一件事情都是由许多的因缘聚集而成的。如壁上的时钟,从一点走至十二点,又从十二点走到一点,继续不停的走,哪一边是开始?哪一边是结束?这是说不上来的,因为它是无始无终,既没有开始,也就没有结束。由此可知因缘是相互相成的,‘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这就是缘起最好的定义。

  
    (二)事待理成


  缘起的道理,微妙复杂,艰深难解,不是科学的技巧可以分析,也不是哲学的玄理可以说明。在《阿含经》中,佛陀曾有特别的揭示,说明缘起是佛法的特质,是不与世间学术共有的宇宙真理。

  所谓事待理成的缘起,就是因果的法则。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瓜不能得豆,种豆不能得瓜,如是因感如是果。这因果的法则,就是真理。一切法则如果合乎‘本来如此、必然如此、普遍如此的条件’,这个法则,就是真理。真理是不待口辩,不须言传的。譬如:佛陀说有生必有死。有生的东西一定会死,从时间上讲,古代如此,现在如此,未来也必然如此;从空间上讲,中国如此,外国如此,世界各处皆如此;不论文明昌盛、科学发达,有生必有死,是本来如此、必然如此、普遍如此的。因此,佛的说法就是真理。

  人从哪里来?有些宗教说:人是上帝创造的。上帝从哪里来?上帝是本来就有的。这是一种荒谬的说法。以佛教‘事待理成’的缘起观来看,上帝的存在既然是真理,就必须合乎‘本来如此、必然如此、普遍如此’的三个条件。而事实上,上帝是特殊的存在,不合乎缘起的道理,它不能普遍如此、必然如此。所以说上帝怎么会本来就存在呢?

  ji 督教又说:信我者永生。这也是幼稚的学说。因为宇宙间的事事物物,都是因缘和合而成的。譬如:人有生老病死的现象,物有成住坏空的过程,那有永久不灭的事物?人既然是有形的肉体,就有生死循环的变化现象,这里死了,那里又生了,生生死死,轮转不已,所以死并不是结束,而是生的开始,上帝也无法让你不再受生,获得永生。要泯除生死的轮回,唯有证入寂静的涅槃,因为涅槃没有死,所以没有生;没有生,所以也没有死。故佛教说‘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这才是永久的解脱。永生而仍然‘生’于烦恼之中,这种永生有何意义?况且说:‘信我者得永生。’那么不信的人,难道上帝就遗弃他吗?这样的上帝充满爱憎的私情,怎么配称为博爱世人的神?比较佛教的佛菩萨,不弃众生的心怀,孰优孰劣,自明于人心。
  

    (三)有依空立

  宇宙诸法,如何才能安立呢?依佛教的缘起来看,必须依空而立,没有空则万法不能成立。因为没有‘空’,就没有‘有’。这个‘空’并不是什么都没有的空,与一般所言纯粹的‘空’不同,这是万法的‘空性’。事物本身如果不具备空性的空,则无法显出它存在的价值与作用,这个作用就是‘空用’。譬如建筑一栋房子,除了要有木料、水泥、钢筋、砖头等等建材,再加上设计、绘图、测量等等规则之外,最重要的,必须具备空间,才能建造房子,没有空地,再好的材料,再精的计划也没有用,所以有空间一切事才能办成。

  一般人一提及‘空’就很害怕,以为佛教要人否定一切,其实佛教所说的‘空’,却是诸法所以成就的根据。譬如大家今天聚集在这儿,如果这儿没有空间,我们的讲堂又将设在哪里呢?又人之所以能够生存,那是因为人的身上有许多的空间:如耳朵是空、眼睛是空、鼻子是空、排泄系统是空,所以人才有生命。反过来说,如果耳朵不空、眼睛不空、鼻子不空、排泄系统不空,试问人还能生存吗?生命还能存在吗?

  没有空间就不能建房子;袋子里不空,也不能装东西;宇宙若不空,则人类不能生存,所以要‘空’才能‘有’,宇宙诸法就是建立在这个空义上面。因为‘空’,并不是虚空,而是一切法之所依,一切法不离的真性,是一切法存在与活动的原理。换言之,如果没有空性,一切法则不能从缘而有,也不可能有生有灭。

  基于这种存在的现象,龙树在《中观论.四谛品》中提出‘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故,一切则不成。’的论说。佛法中说:虚空是‘无碍为性’、‘色于中行’。物质──色的特性是有碍,而虚空的特性是无碍。无碍,不但超于物质的质碍外,并且与物质不相碍。由于虚空的无碍性,不但不障碍物质,反而成为物质的活动所依。换言之,如果没有虚空,则物质将不可能存在。因此说,物质的‘有’必须依‘虚空’而立,即虚空是物质的所依处。

  


三.空


  
   上面我们曾提到‘有依空立’的缘起道理,现在我要讲佛教的另一特质,那就是空的道理。一般人不了解佛教所说的‘空’,以为佛教所说的‘空’,是什么都没有的空,这可说是误解了空的真义。上面我们讲过宇宙‘缘起’的现象说:‘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诸法因为是因缘的和合而生,因缘的消散而灭,所以其本性为空。即世间上的形形色色,皆由于因缘和合而成,并没有实在的自体,故称为‘空’。常人对空的了解,往往止于什么都没有的‘顽空’;说到有,则认为是什么都有的‘实有’。其实,佛法所说的‘有’,是如幻的缘起假有,虽有而不碍其空;佛法所说的‘空’,是无实的自性本空,虽空而不碍其有。此即缘起性空的道理。



  下面我们分三点来解释空的真义:□

  
    (一)四大本空,五蕴非有


  ‘空’是大乘佛教无限的意义,空,不是顽空,而是具有建设性、革命性,从‘空’来认识宇宙世间,就是大乘佛教。平时我们常讲‘四大皆空’,一般人不了解什么是四大,常妄执酒色财气为四大,甚且常拿‘四大皆空’来污蔑佛教,毁谤僧人。

  ‘四大本空,五蕴非有’,这是佛陀成道后,对宇宙世间诸法万象的说明。山河大地,一切皆是假四大元素因缘和合而成。什么是四大呢?即地、水、火、风四种。地是坚硬性,水是潮湿性,火是温暖性,风是流动性,为什么要称地水火风四种元素为大呢?因为宇宙世间一切物体,皆由此四种元素构造而成。换言之,地水火风是构成一切物体的主要因素,故称其为大。譬如:一个杯子,是由泥土烧成的,泥土是属地大;泥土需掺和水,再用火烧,是有水火二大;经风吹成固体而为杯子,是有风大。

  贵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亦假四大和合而成。如属固体型硬性的爪齿、皮肉、筋骨为地大;属液体流动性的腺体、唾涕、脓血等为水大;体温热度属火大;呼吸动转属风大,故身体上有一大不调,即百病丛生;若四大分散,则生命死亡。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身体是由四大假合而成。又说依五蕴──色受想行识因缘和合。由于生命是因缘结合的关系,没有实体可得,故虽说有情的肉体,也只是假和的存在而已。如和合的因缘力量穷尽时,结合的关系也跟着消灭,生命的肉体,立即灭亡,还有什么实在的自我存在呢?所以佛陀说:‘四大本空,五蕴非有’,指出假合的身体,不是坚固实有。《圆觉经》说:‘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谓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于地;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暖气归火;动转呼吸归风。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即知此身,毕竟无体,和合为相,实同幻化。’说明我们的肉身是虚幻不实在的存在。

  关于‘四大本空,五蕴非有’,有一则家喻户晓的掌故:

  宋朝苏东坡居士,有一次去探望金山佛印禅师。当时苏东坡官封杭州知府,冠带上山,看到禅师正在高台上说法。禅师一见苏东坡,便说:“苏学士何来?此间已无你坐处。”

  苏东坡一听,随即答道:“既无坐处,何不暂借和尚的四大五蕴为禅床呢?”

  佛印禅师道:“山僧一句转语,若学士答得便罢,老僧与你作床座;若答不出来,请解下身上所系玉带,留镇山门。我问你:山僧四大俱空,五蕴非有,学士何处坐?”

  苏东坡一听,瞠目无言以对,于是解下皇上御赐的玉带留镇山门,辞别而去。至今金山江天寺仍有‘留玉楼’与‘留玉石’,寺中并且塑有禅师与苏东坡两尊像,供后人瞻仰。

  由此可知四大假合,五蕴组成的色身,没有实体可得。

  在一个乡村地方,有一位信佛虔诚的老太婆,她听说念经很有功德,便找了一位教书的老先生教他诵《心经》,这位老先生不但教她念,还逐字替她解释。老太婆学会了诵《心经》之后,每天都至诚恳切地在佛前诵念。有一天,当她念到‘无眼耳鼻舌身’这一句时,心里忽然生起了怀疑,她用手摸摸自己的眼睛,拉拉自己的耳朵,再指指自己的鼻子,这一下子她糊涂了,眼睛、耳朵、鼻子不都在吗?怎么说‘无眼耳鼻舌身意’呢?于是赶快跑去找老先生,指着自己的眼睛,问道:“老先生!这是什么呢?”

  老先生答道:“眼睛。”

  老太婆又拉拉耳朵问道:“这是什么?”

  老先生奇怪地说:“耳朵。”

  老太婆又指指鼻子,问道:“这个又是什么?”

  “鼻子嘛!”老先生有点不耐烦的说着。随即又道:“上次教你《心经》时,不都读过这些东西吗?”

  老太婆道:“对啊!我就是来问你这件事,《心经》上说无眼耳鼻舌身意,可是,眼睛、耳朵、鼻子不都明明在这儿吗?”

  教了几十年书的老先生被不识字的老太婆这么一问,竟也瞠目结舌,无以作答。

  这故事告诉我们:一般人以为眼睛、耳朵、鼻子都是实在的东西,殊不知如前面所说,都是由于因缘和合而成的,只是一种形质的假合,没有实体实相,所以《心经》上说‘无眼耳鼻舌身意’。宇宙世间各种事事物物,皆因缘聚集而生,所谓‘缘聚则生,缘散则灭’,暂时的假相,暂时的存在而已,故说‘四大本空,五蕴非有’。

  
    (二)空是什么


  大乘法中一个‘空’字,可以把三法印统一起来。空,是真理中的真理,是最高的真空,此空义不仅为佛法的重要思想,实为佛法不共世间法的主要特质。

  一般人不了解佛法所说的空是什么?以为空是空空洞洞的空,是空无所有的空。其实不然,佛法所说的空,是一种最深刻、最奥妙的哲学,若能透彻的了解佛法的空义,那么对全体佛法也就能通达了。那么空到底是什么呢?要想用一句话,就将它表达出来,事实上是不可能的。《释摩诃衍论》中曾论虚空十义,它虽然不能将绝对超越──不住有、不住无的超越──的空义淋漓尽致的描绘出来,但在人类的语言中,可说已经说得很中肯了。所谓虚空十义,
即:

  1.‘空’有无障碍的意思,如虚空,虽遍一切处,但绝不障碍任何一色法。

  2.‘空’有周遍的意思,如虚空,遍满一切,无所不至。

  3.‘空’有平等的意思,如虚空,无有简择,于一切平等。

  4.‘空’有广大的意思,如虚空,广大、无限、无际。

  5.‘空’有无形相的意思,如虚空,无有形状相貌。

  6.‘空’有清净的意思,如虚空,恒常清净,无有垢染尘累。

  7.‘空’有不动的意思,如虚空,恒常寂止,离一切生灭成坏之相。

  8.‘空’有绝对否定的意思,把一切有限量的事理彻底否定、消灭。

  9.‘空’有空空的意思,彻底否定一切自性和摧毁一切空执。

  10.‘空’有不可得的意思,如虚空,不可取得,不可把捉。

  这空义十喻,虽未必能尽述‘空’之真义,但对空性之主要性质,确已作了生动之描绘。

  有人说:‘空是佛教的X光。’这是很有道理的一句话,因为宇宙世间的任何一样东西,都要经过空的X光加以透视,然后才能体认它的本来真相。一般人所以不能如实地体认万有诸法,就是因为不能透过空性,不能透过空性所认识的诸法,被妄执为实有,有了实有的妄执,又如何能认识诸法的本性呢?

  ‘空’是什么?我们可以说,空就是‘○’,○本身什么都没有,但若将○放在一的后面,则成为‘一○’;若将○放在一○的后面,则成为‘一○○’;放在一○○的后面,则变成‘一○○○’。由此可知,一个‘○’,你说它没有用,它却能生起大作用。‘空’也是如此,若说空是什么都没有,其实,空在宇宙世间却能包含万有。

  ‘空’是什么?我们可以再说:空是数学中的‘X’-未知数,它能代表很多的数字。
  ‘空’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空,因为空是人生之本,是宇宙之体,而阿弥陀佛是真理,真理是阿弥陀佛,所以说空是阿弥陀佛。平常佛教徒经常嘴边都挂着一句阿弥陀佛,看到小孩子跌倒了,‘哎呀!阿弥陀佛!’,表示同情、关心。有人送给你东西,‘阿弥陀佛!’,表示谢谢。一句阿弥陀佛可以代表一切言词,空亦如此,能包括一切。如袋子空了,能装东西;肚子空了,能装食物;心空了,能容真理。所谓‘真空不碍妙有,妙有不碍真空’,这就是空有不碍的无限妙用。

  
    (三)如何见空


  诸法虽然是空不可得,但假现的作用形态,并不是也空无所有。诸法所以是空,因为无自性可得;诸法所以是有,因为相用是非无的。诸法其本体虽然是‘空’,但我们可以从各种作用上见到‘空’。

  1.从相续假看空──无常故空。如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旧人换新人,时间相续不断,世事苦空无常,从无常的相续中,我们可以看到空。

  2.从循环假看空──因果故空。宇宙万物,世间诸法,皆离不开因果的法则,因为果,果为因。如一粒种子,有了阳光、空气、水分、泥土等外缘后,于是抽芽、开花,乃至结果。种子是因,结果是果;如果再以所结之果接受外缘,再开花,再结果,则原有的果,即变为因,因因果果,互为因果,从这循环的假相中,我们可以看到空。

  3.从和合假看空──缘起故空。诸法因缘和合而生,如人:由皮肉、筋骨、血液等和合而成为人;若将各种组织分开,则无人的自体可得。故从和合之中,可以了解‘空’。

  4.从相对假看空──相待故空。世间万物,都是互相对待的:如父子、师生。当儿子的结婚之后,生了儿子,摇身一变而为父亲;当学生的学有所成,也可成为老师,可知相对待的都不是真实。再譬如有人在二楼,叫楼下的人上来,二楼是上,楼下是下;二楼的人叫三楼的人下来,则二楼变成下,三楼才是上,可知这上下的相对待,都是一种假相。

  5.从相状假看空──无标准故空。如点灯,点蜡烛灯,点煤油灯,点电灯,灯光的亮度没有标准,先看蜡烛光以为很亮,再看电灯光则觉得烛光不够亮了。又如乘坐交通工具,汽车、火车、飞机,本以为汽车很快,与飞机一比较就变成慢了,所以世间上的各种事物,从其无标准的相状上,也可知道是空。

  6.从名词假看空──但有假名故空。宇宙间诸法万象,有其各种不同的称呼,这种称呼名词皆系假有,所以为空。如才出娘胎的女孩,我们叫她女婴;过了几年,进学校念书了,又称她为女学生;十七八岁时,发育成长,亭亭玉立,称为小姐;结婚后,与丈夫在一起,称为太太;养了小孩,孩子称她为妈妈;年事渐长,儿女婚嫁,孙子称她为祖母。由女婴到祖母,是同一个人,只是因为名词不同而已。

  一块布,穿在上身的叫做衣服;穿在下身的叫做裤子;穿在脚上的叫袜子;戴在头上的叫帽子。同是一块布却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名词,这名词原也只是假名而已。从不同的假名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空’。

  7.从认识不同看空──心境无定准故空。下雪的夜晚,诗人坐在窗前,诗兴大发,叹为奇景,自语道:若再下他三尺,景色将更旖丽。这时,屈居在破屋檐下的乞者,缩着身子,不胜酷寒,感叹地道:“大雪纷纷满天飘,老天又降杀人刀;再落三尺方为景,我辈怎得到明朝?”这是不同的心境对同一事物的看法。又如情人眼里出西施,你说她丑,我说她美。由此知道,从各种不同的认识中也可以了解‘空’。

 


四.三法印


  

   佛教的特质第四点,我要讲的是‘三法印’。三法印为佛法的重要教义,有了这三大理性的法印,即可鉴别佛法的是否究竟。这个‘法印’,好像世间一切货物的印信,盖了这颗印,就知道是真的货物;没有盖印的,就知道它是假冒、是虚伪的。所以三法印,是用以辨别佛法的真伪,若与此三法印相违的,即使是佛陀亲口言说,也不是了义法。反之,若与三法印相契合,不违背这三种理法,即使非佛所说,我们也可以认为它是佛法。

  三法印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因为三者是用来印证佛法的,故称为‘三法印’。

  
    (一)诸行无常


  ‘诸行’是指世间上一切形形色色的事物。这些事物,若依佛法来观察,没有一样是常住不变的。可以从两个道理来说明:一、三世迁流不住,所以无常;二、诸法因缘生,所以无常。什么是三世迁流?过去、现在、未来叫做三世。一切法在时间上是刹那一住、念念生灭,过去的已灭、未来的未生、现在的即生即灭,故说无常。何谓诸法因缘生是无常?因为一切法都是因缘和合而成,因缘离散则消灭,因缘是无常的,由因缘所生之法,自然也是无常。譬如人生由过去的业识来投胎,到呱呱出世,由幼而成长,以至衰老而死亡,又再去投胎,以后又是死死生生,生生死死,如此三世迁流不住,生命实在是无常的。又众生的生死,叫做分段生死,菩萨位上的生死叫做变易生死,未成佛果,必然有此两种生死,故有一期一期的生死之相可得,而此一期一期的生命,即是从刹那不住,念念生灭的变异而死亡。《成佛之道》云:‘积聚皆销散,崇高必堕落,合会要当离,有生无不死。’这都是说明人生无常的道理。

  人的心念亦然,一念生一念灭,刹那间变幻莫测。而宇宙万事万物亦是如此。一切现象是时时刻刻,刹那生灭,刹那变化,换言之,是时间性的存在而已,亦可说是永远的过程而已。世界的生住异灭,气象的春夏秋冬,人生的生老病死等,一切的一切,均如大河之流,滔滔潺潺,永远如此,都是流动变化的状态。在这流动之中,并无任何一个不变的东西。

  再说宇宙世间一切事物,依物理学来说,没有一样是静止的,既都是动的,即是无常。如面前的花朵,以肉眼来看,它是静的,若用佛法来观察,则知组织成花朵的各种元素都是动的,且在迁流不息的新陈代谢中。从各种元素的变化,而促成花朵的逐渐凋谢,它虽然也曾鲜艳一时,但终究要枯萎死亡,因此,我们知道它是无常的。如果它不是无常,而是常住不变的,那么花朵将永远不凋谢,不枯萎,既然会凋谢、枯萎,即证明它是无常的。

  通常我们说,人的感受有三种,即: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苦受当然是苦,乐受依佛法说也是苦,这是坏苦。譬如健康、美丽,这是快乐,但当失去了健康、美丽时,痛苦就跟随而来;又如一般人常常感叹人生没有不散的筵席,筵席时快乐,散席时就感到悲伤,所以说乐受是坏苦。不苦不乐受所感到的是行苦,如时间的流逝,生命的短暂,世间没有真正常久不变的,这迁流不息的转变,带给人类的也是一种难以忍耐的苦,这是无常的苦,所以说在诸行无常下,诸受皆苦。

  
    (二)诸法无我


  上面所说的‘诸行无常’,是从‘纵’的时间上讲,世间上没有常住不变的东西。这里再从‘横’的空间来说,世间上万有诸法,没有一样是独自存在的东西。人,都喜欢执我,都认为有一个我的存在,我的头,我的身体,我的思想,我的父母,我的妻子儿女,从这上面生出自身的‘自我爱’,和我所有物的‘境界爱’。凡事都以我为主体,好像离开了这个我,就什么都没有了。而佛法对诸法做理性的透视则说无我,在一切诸法中,没有一个常住不变、固定自在的我可得;因为可以称为‘我’的,必须具有恒常的、主宰的、不变的、自在的四个定义。但是,现在被我们认为是‘我’的这个身体,数十寒暑,从生而老,无时不在生灭递嬗,哪里是恒常的固定不变呢?身体是四大所聚、五蕴结合而成,缘聚而生,缘散而灭,哪里是自主的呢?身为众苦所聚,生理上有饥、冷、疾病、疲劳等苦,精神上有憎怒、哀惧、失意等苦,当为众苦逼迫时,欲离而不能,哪里有自在可言?由此可知,一切诸法中,所谓的‘我’是无法成立的,故说‘诸法无我’。

  无我是中道的基础,是佛教的根本思想,亦是佛教与其他宗教、哲学的差别点。

  
    (三)涅槃寂静


  槃寂静是说不论世间如何动乱,最后终归于寂静;不论万法如何差别,最后终归于平等。动乱归于寂静,差别归于平等,寂静、平等,这就是涅槃的境界。依佛法来说,达到涅槃的境界,已寂灭了一切烦恼和生死,而到了离苦得乐的境地,亦即圆满一切智德、寂灭一切惑业的果位。一般人以为涅槃是死后的世界,如某某法师去世,便说得大涅槃了。其实涅槃的定义是不生不死,即‘灭度’的意思。什么是灭度?灭是除灭执着,灭除我执、法执,灭除烦恼障、所知障。度是度生死、度凡夫的分段生死,度圣贤的变易生死。涅槃是解脱,烦恼是系缚。离系缚处,即是解脱;断烦恼处,即是涅槃。譬如一个犯人,为杻械枷锁系缚时,无自在可言,一旦卸除了,便得解脱。众生为贪嗔痴等烦恼所系缚,若修习佛法,断除烦恼,即得解脱,解脱即是涅槃。除此以外,若想再觅一涅槃,实在不可得。

  佛在世时之诸大阿罗汉,亦都现证涅槃而后游化说法、托钵乞食。依此可知,涅槃并非离一切法之外,别有一物可以证得。法法本来即是涅槃,只因众生无明覆心,妄想执着,视一切我、法皆有实体可得,故处处都成为障碍系缚。若如圣者,知一切缘起法,虽有而自性空,无所系着,则能即物而得解脱,解脱即是涅槃。

  有人说:人生如大海。人海茫茫,恰如大海中的水浪波涛汹涌,一浪推一浪。大海的汹涌可喻人生的诸行无常,动荡不止。若能以圣贤的眼光来看,则知海浪虽汹涌,其水性却是永远寂静的;恰如人生,虽生了又死,死了又生,但人的真如本性却永远涅槃寂静。所以我们要求涅槃的解脱,就要从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动荡之中去体悟,并非离了无常与无我,另有涅槃寂静的境界可得。如那大海,从波涛中,便可获得水性;并非离了波涛,另外再觅水性。

  平常说:小乘三法印,大乘一实相印。所以有这种说法,实在是因为众生根机有利钝的不同,所以佛的说法才有广略的方便而已。终其究竟之理,亦只有一个。说三法印,是为钝根而渐入者说;说一实相印,是为利根者直明法性空。一实相印,实则即三法印中之涅槃寂静,只因对小乘机者说,此涅槃寂静是与生死相对的,所谓‘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大乘则直明诸法实相义,谓一切法本性空寂,即是涅槃。《大智度论》说:‘佛说三种实法印,广说则四种,略说则一种。’三法印与一实相印,在本质上是没什么不同的。如一座高山,从上面望,与从左右望,所得的结论,不一定相同,但说的都是同一座山。
  
    今天简单地向各位介绍了佛教的四点特质,希望能让各位对于佛教有个概况的认识,以做为他日研究佛法的阶梯,最后敬祝大家身心健康,吉祥如意!

TOP

续 27

今日佛教复兴的希望在哪里

  
时间:西元一九七七年五月四日
                          

地点:佛光山
                          

听众:佛学院师生(弟子慈怡记)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自从开学以来,学院便安排我每一个月要向大家作一次精神讲话,开学以来,我看到各位读书、工作、修道,都很有精神,所以我就没有来作精神讲话。前天,《觉世》出刊,有一位有心人,写了一篇文章‘今日佛教不能复兴的症结在那里?’从那篇文章的字里行间,见出著者一股爱教的热忱洋溢其中。我读了以后,感到现在的佛教居然还有人有心谈论这个问题,不禁从心里产生一股欢喜,也稍微鼓舞起了我的精神。因此,今晚,我就针对‘今日佛教不能复兴的症结在那里’这一个问题,向大家说明一个正面的问题,就是‘今日佛教复兴的希望在那里?’

  《觉世》上的文章,对于今日佛教不能复兴的症结在那里,提出了八点:

  第一点是说佛教缺乏组织和制度。

  第二点是说佛教不够有企业的精神。

  第三点是说佛教太过倡导厌离世间。

  第四点是说佛教申斥物欲的罪恶,不易为社会大众接受。

  第五点是说佛教忽视教育。

  第六点是说佛教过分保守。

  第七点是说今日佛教徒没有服务热忱。

  第八点是说今日佛教里大家嗔恨嫉妒,不重视人才。

  这也确实不错,佛教不能复兴的原因很多,这篇文章中所提出的这几点,确实也是很多原因之中,大家比较容易看得出的。那么,‘今日佛教复兴的希望在那里?’我也提出八点说明:
  


一.健全制度



  
  第一点今日佛教复兴的希望在健全制度。

  现在的社会是讲究组织,讲究制度的。甚至于现在的战争,都叫做组织战,现代的工商业,都要制度化。台湾公职人员的参选,都讲究健全的组织,以希望竞选的胜利。就算是一个大家庭,也要有健全的制度,全家份子才能相安无事。

  佛教僧团,本来也有健全的制度,比方说戒律,就是维系佛教大众生活很好的制度。六和敬的原则,也是僧伽相安相处的制度。过去大陆上的寺院丛林,所以有规矩,就是因为讲制度。现在台湾的佛教,不但没有制度,而且各自为政。不论那一个人在佛教里,想做什么事,他就怎么做,谁也无法去管谁,就连佛教会,谁愿服从佛教会呢?佛教过分散漫,过分各自为政,因此,要想复兴佛教,首先须从健全制度着手。

  本院最近由张毅超老师主持教务,数十位老师经常辛苦集会讨论,主要的就是要让我们佛教的教育制度化。譬如初级班应该有些什么课程?高级班应该有些什么课程?专修部、研究部又应该有些什么课程?都要能制度化。

  讲到佛教的制度,须要建立的制度太多了,比方说,人事,要有人事制度;经济,要有经济制度;寺院,要有寺院制度;传教,要有传教制度;甚至于做法会,也要有做法会的制度。此外,如剃度的制度、传戒的制度等,由于这许多制度没有健全,才形成佛教如同一盘散沙。

  再举个例子说,才剃度出家,就可以称‘法师’;可是,出家五十年了,仍称做‘法师’。还没有受戒,就去化缘建庙了;海青袈裟还没学会穿,就经常做法会;如传戒、剃度,自己还没有受戒,就已经收了徒弟;自己才受戒,还没有懂规矩,就可以充当戒师。法会太容易做了,传戒、剃度也太草率了。像这许多,就是由于佛教没有健全的制度所引起的现象。因此,我们要复兴佛教,今后大家先要有个观念,就是要加强组织,健全制度。



二.自力更生



       
今日佛教复兴的希望第二点在自力更生。

  现代的佛教,大家似乎生活太容易,因此,就不会去想到如何要求自力更生,以自己的劳力换取生活。一般佛教界的现象,似乎会念经,就有饭吃,所谓‘会得香云盖,到处吃素菜’;会做法会,寺庙就会兴旺。这种拉信徒、串门子、化小缘等等赖以生存的方式,今天大家都应该求改变、求突破。意思就是说,我们要靠自己的辛勤劳苦,或者体力,或者脑力,或者修道力,获取修行的资粮,甚至要用自己的所有去福利社会,普度众生。

  所谓‘自力更生’,就是靠经营事业,靠道德能力,以求生存。讲到事业,就如佛教多少年来的口号,要从事生产,注重企业。至于靠自己的道德能力,记得当我还在焦山佛学院念书时,焦山有一大寺院叫定慧寺,山上有好几十间小寺院庵堂,他们靠什么生活呢?就是寺中的每一个出家人都会绘画,他们将自己所画的画,辟一间净室陈列,如果有人到焦山来参观,多少都会有人买一些字画,他们的生活,就靠这些字画在维持。过去在大陆,也有一些出家人,对医学特别有研究,可以替人看病;也有一些法师,到学校去教书,他有能力,不但自己可以维持生活,也因此还可以替佛教工作。有的靠道德,他闭关修行,信徒们仰慕出资供养;由于自己德性高,信徒的供养,不据为己有,因此,也可以从事弘法利生的工作。

  过去多少年来我有个想法,就是佛教的出家众,做比丘的,至少要会教书,有当教师的资格,或者要能行医,有替人看病的能力;做比丘尼的,要会从事护理工作,或者从事慈善幼教。大家应该要争气,不要仰赖施舍生活,大家要发心,要能奉献社会,要能光大佛法,不要寄望赖佛教以生存,不要把佛教寺院当做收容所。

  在中国佛教史上,很多出家人也很重视佛教的自力更生。如唐朝寺院经营磨坊,开办当铺,一来是福利社会,二来可以自己生活。大陆未沦陷以前,很多寺院早已效法百丈禅师的农禅生活,自耕自食;响应太虚大师提倡的工禅生活,经营织布工厂。明白说一句,现代的佛教徒,不但应有自己生存的能力,甚至还要有贡献社会的力量,才能受到社会大众的重视,才能有办法去从事弘法利生的工作。



三.福利社会



  
  今日佛教复兴的希望第三点是福利社会。

  福利社会,政府也一再提倡寺院要兴办社会公益事业。几十年来,不论佛教会、佛教寺院、佛教徒,大家都热心在做,譬如冬令救济、托钵济贫、响应仁爱计划、响应小康计划、响应政府各种要做的事业。不过,由于缺乏组织,没有制度,虽然做了,也不曾有多大的成果。‘出了灯油钱,蹲在黑地拜。’就是这个道理。

  佛教目前也在办福利社会事业,如医院、诊所,台中有菩提医院,宜兰有普门医院,高雄有佛光诊所,及其他的诊所;此外,也办救济院、养老院等各种福利事业。虽然,佛教慈善事业已经在起步,但是,却还不够。如开医院,佛教徒没有人能担任医生,护理工作也不能胜任。很遗憾的,今天的佛教青年,还待在寺院里,除了自修以外,还没有想到要走出山门,为社会做福利事业的工作。

  这几年来,大家所知道的,有本院第三届毕业生,即在宜兰仁爱救济院(仁爱之家)服务的依融、绍觉,他们所做的工作,就是福利社会的工作,也就是菩萨道的工作,他们的精神、他们的苦心,比住持十个八个寺庙还要有贡献。花莲慈济功德会的证严法师,对全台的贫苦大众,送衣送食、赠钱看病,真正做到救苦救难的菩萨精神。如果大家都肯从事社会福利工作,则社会大众、政府,自然会重视我们,那佛教就有力量了。所以我希望今日佛教界的人士,大家不要天天寄望别人来捐助我们,来奉献我们,大家应该反过来想,我们如何去贡献社会,去服务大众。大家到佛教里来,就要认清自己,必须作自我牺牲,以求贡献社会,福利大众。

  现在佛教界有一个现象,就是有些人还在那里自我陶醉,自我求安闲,好像只要有几个知己,有一个小房屋,定名为一间精舍,就感到满足。因此,这里一个小庙,那里一个小庙,没有大乘菩萨普济社会的悲心,没有为大众谋取福利的精神,佛教如何能够受到社会重视?所以今后的佛教,必须朝着福利社会的方向努力。



四.提倡富乐



        
今日佛教复兴的希望第四点是提倡富乐。

  在台湾,佛教的信徒,真正讲起来比较少,神道教的信徒比较多。为什么呢?因为信神道教,他可以求神明给他富贵,给他发财,给他健康,甚至于给他中爱国奖券,给他家里子子孙孙幸福万年,神道教所以在台湾有一股庞大的力量,就是它能迎合信徒的信仰与需要。而佛教呢?却不重视信徒的富乐。佛教常鼓励人往生极乐世界,一再强调极乐世界的快乐富有,走的地,是黄金铺地;喝的水,是八功德水;穿的衣,是自然天衣;吃的饭,是酥酡妙味。在极乐世界,可说物质丰富,生活享受到极顶。可是,现实的社会里,传教的法师们却叫人吃,要吃得不好;穿,要穿得不好。譬如,在佛教里常听人说那个人很有道德,穿,都穿得破破烂烂的;这个人很有修行,吃,都吃的一些坏了的东西。因此,一些有心要到佛教来的人,由于要他把现代家庭社会,现代文明物质上的快乐,全都舍弃,他不容易做到。几年前,台北有一寺院铺了地板,就有佛教杂志骂他们,说某某寺院铺地板,像个舞厅一样;装抽水马桶,也遭到攻击。难道佛教一定要地下坎坷不平,才算庄严吗?要厕所臭气冲天,才算‘修行’吗?
  如果,我们一直不提倡人生的富乐,这就是背弃人生的佛教,不重视家庭的佛教化、生活的佛教化,假如一直如此,我看今后的佛教不容易为社会大众所接受。

  比方说,台北大同公司董事长林挺生先生是个佛教徒,假如他常常听经闻法,都听到说:你们生活不要太过份享受,何必要用冷气机呢?何必要用电锅呢?何必要用电风扇呢?过得去就好了。他一想,这可糟糕了,如果大家都依照佛教的话去做,我的‘大同公司’岂不要关门了?

  台南纺织公司出品太子龙衣料,该公司总经理吴修齐先生,也是佛教的信徒,同学穿的衣服布料,大都出自他的工厂。过去同学们要衣服,都是请他染成统一的颜色。如果,他来听经,我们就说,学佛的人何必要穿这么好的布料,何必还要讲究颜色,我们只要有百衲衣、坏色衣就可以了。这时,吴修齐先生心里一定想,不太对劲呀!我如果再拥护佛教,佛法盛行了,大家都穿百衲衣,那我的太子龙衣料岂不是没有人买了吗?

  嘉义的晋安药厂,负责人吴大海先生,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位虔诚的佛教信徒,他的厂里出产各种药品。如果我们不注重保健,一直排斥现代的医药,生病了,或是感冒了,‘去拜拜佛!流流汗就好了。’如果患的是肠胃病,‘都是不发心修行,去打坐!喝喝大悲咒水就好了。’如果吴大海先生听到这话,一定会想,我若拥护佛教,佛教信徒多了以后,有病不肯吃药,我的晋安药厂也该关门了。

  我的意思是说,大家对于现代社会的文明生活,人间生活上所增加的富乐,都要像极乐世界一样,不但不要排斥,而且还应该提倡,佛教要嘉许信徒拥有财富。‘黄金不是毒蛇’、‘有钱不是罪恶’,这样的佛教,才容易为今日的社会大众接受。



五.发展教育



  
  复兴佛教的希望在那里?第五点要发展教育。

  佛教有最丰富的文化,有最高深的教理,藏经丰富,典籍浩瀚,可是佛教又太不重视教育。没有教育,纵有再高深的教理,再众多的经典,谁去研究呢?所以必须要提倡教育。信徒,要有信徒的教育;僧伽,要有僧伽的教育;甚至于儿童、妇女,也要有儿童的教育、妇女的教育。目前的台湾佛教,虽也在办教育,比方说,社会的教育,若与其他的宗教相比,佛教实在相差太远了,如泰北中学、慈航中学,虽办了,最后却离开了佛教,为社会所有。为什么呢?因为佛教没有人才。佛教至今没有一间大学,类似外教所办的辅仁大学、东海大学。教育的不兴在复兴佛教的路程上,实在是一个致命伤!我们希望今后能有人以办佛教大学为目标!

  至于佛教的专门教育,也只是可怜兮兮的聊备一格而已。而且很少得到佛教界的重视,得到信徒的支持。如果,我们现在发起装佛像、建佛殿,一定有很多人响应;如果,我们发起办英语班、办研究部,那就很少有人关心了。佛教的青年,自身也犯了一个毛病,不肯接受教育!多少年来,台湾各地传戒,有时候承他们要我去帮忙做个尊证,每次坐在上面,我总是要注意一下新戒子,看看这个人能不能受教育,我发现很多青年,都是一表人才;但是却很遗憾,他们都不肯念书,不肯接受教育。为什么呢?因为在佛教里,生活太容易了,不认识字没有关系,不懂英日文也不要紧;不会传教,没有人怪你;不会看经,做苦工也是很好。佛教中的一些师父们,甚至阻碍青年人受教育。整个佛教,似乎是在推行愚民政策,师父怕徒弟受教育,因为他的学问好,程度高,会看不起师父;因此,做师父的,也不希望徒弟们学问很好、很高。

  佛教徒不重视教育,实在非常悲惨。古时的高僧大德,不但通达社会上老庄孔孟等哲学,而且进一步的更精通三藏。可是现在的佛教徒呢?不要说社会的世典不懂,连佛学也一窍不通。因此,大家不但要自己发心好好受教育,更应该提倡、鼓舞别人去受教育。如果,信徒受教育,他就不会迷信,不会以人神感情为主,他会知道以整个佛教做为他护持的对象。如果是出家人受教育,那他将来即能弘法利生,名符其实的像个出家人。

  最近山上要举办‘僧伽夏令营’,预备每一个到这里来参加的出家人,都先作四事供养的准备,另外讲义用品,全部免费供给,结训以后,每人再供养长衫一件。大家想想看,这总算很优待吧!但是,我知道这也不会有什么效果,因为现在寺庙的生活太容易了,这一点并不稀罕。可是,如果是几十年前的大陆,当我们年轻参学的时候,知道有这样的优待,一千里的路途,走它一个月,就是夜里赶,也要赶去参加。为什么?你们听煮云法师讲过这样的话吗?暑假到了,出去赶经忏,赶了一个暑假,天天念经,白天念经拜佛,晚上放焰口,一个多月下来,还是在最忙的七月,所有赚的钱,还不够做一套挂裤。那时候的生活,就是那么样的艰难。

  ‘发展教育’这个责任,还有待我们大家今后发心,去提倡、呼吁、鼓励,使佛教的教育,能再成长,能再发展。



六.进取创造



  
  复兴佛教的希望第六点要进取创造。

  今日的佛教徒,太保守,太故步自封,太墨守成规,没有一点积极的精神,没有一点进取的热心。像观音菩萨那种‘大慈大悲’的精神,像地藏菩萨那种‘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愿力,可说大乘佛教的悲心慈愿,在现在中国的佛教徒里,似乎没有生根,没有发挥力量,大家都好像停滞在小乘思想的阶段。一个年轻人,如果没有热忱、没有悲愿,就不像个年轻人。我们常常把佛教的菩萨比喻成青年。

  你们看!‘罗汉像’有老和尚的样子,‘菩萨像’却没有老人家的样子,没有菩萨长胡子的,没有菩萨脸上有皱纹的。为什么?因为菩萨是年轻人的象征。所以,如果大家要行菩萨道的话,必须常常鼓舞自己,发心进取、发心创造。为佛教成立念佛会、成立居士林、建设讲堂、兴办图书馆、设立幼稚园或设立托儿所,争取到处布教的机会,或乡村、或监狱、或电台等。

  大家要知道,我也在积极行菩萨道,比如朝山团来,或那一个机关团体的人来,要求我讲演,我从来都不推辞,总之,‘弘法是家务,利生为事业’。我们应该去做,找地方去布教,找众生来听我们说法。你们看!ji 督教不都在到处拉人,还很少有人要听呢!为什么很多的人走进了佛教的大门,我们还不肯带着热心去教化他们呢?看到社会上那么多的苦难,为什么没有悲心去救度呢?儒家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实佛教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对社会的责任,对众生的承担,应该胜过儒家,主要的在于佛弟子并不能真正奉行佛法。

  现在的佛教界,有这么一个现象,讲出世,就太出世;讲入世,又太入世。一讲出世,则恨不得赶快离开这个世间,一刻也不能停留。赶快参禅悟道,赶快念佛往生,管他众生,什么都不要了。其实,离开众生,自己逃跑,在佛法里是最不容许的。至于太过入世,一天到晚,只想到在社会上、在名利里找生活,在人情上求攀缘,这又未免太世俗化了。

  因此,我们进取创造,要有出世的思想,作入世的事业。有出世的思想,才不会为功利主义所束缚;作弘法利生的入世事业,才不会像槁木死灰,毫无生气。佛教讲中道,我们对于世出世法,在进取创造中,应该要去找寻一个中道的生活。



七.团结合作



  
  复兴佛教的希望第七点要团结合作。

  常听佛教徒一直在喊口号,我们佛教徒要团结!我们要合作!可是整个佛教界,好像越来越不团结,越来越不合作。过去,大醒法师讲演,他说:中国佛教徒,只要有十个人合作团结,中国佛教就有希望了。那时,我心里想,法师怎么这样讲呢?十个人团结还不简单,集合几十位同学这不就是能够团结吗?其实,当利害关系没有到来时,可以团结;一旦利害关系来了,那团结就很困难。

  举个例子说,大家现在提议,“我们来团结!”好,来团结!你们一百多位同学组织一个台湾环岛弘法团,大家团结,一齐去布教!“好!团结布教!”首先选一个团长。“选哪一个做团长呢?”大家考虑,团长一选,至少有十个人不服气。“哼!他当团长,我不参加。”已经有十个人退下来不去了。交通工具,目前本院有两部车子,大车子一部,小车子一部,一齐去环岛布教。“哼!他们为什么可坐大车子,而我们要坐小车子?我们十个人该倒楣啊!算了!我们不去!”又减少了十个人。到了台东,要上台讲演了,可是没有讲台,怎么讲演?“喂!你们十位先去布置,抬桌子、搬凳子、准备麦克风,现在我们要布教了。”

  “嘿!为什么只有我们做啊?大家都是同学,我们该倒楣啊!我们是来做奴才的,是来搬桌子的,你们才是讲演的法师!不干了!”又少了十个人。这样一直减少下去,还没有到台北,统统都散了。你们看!利害关系来时,要团结很难啊!

  台湾的佛教,别的地方不知道,在台北,我知道他们也想要团结,每年的春节过年,要举行团拜,以示团结。可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只有一天团结,还是不够啊!高雄市的佛教会,集合很多寺庙的住持,每个月聚餐一次,表示团结。不过,一个月吃一次饭,也还不够团结啊!所谓团结,并不是说大家在一起吃饭,在一起团拜;你来看我,我来看你;今天天气好,大家哈哈哈,就叫做团结;主要的团结合作,要在对佛教的信愿、思想、事业,要有共同的认识,共同的发心。要团结就要分工;要分工,就要合作。在佛教里,慈悲、宽恕、容忍之心太缺少;嗔恨心、嫉妒心太重了,所以不容易团结,不容易合作。把私利看得太重,也不能团结,不能合作。如果每一个人都不肯自我牺牲,又怎么团结,怎么合作呢?

  各位青年同学们!你们今后要跟人团结合作吗?所谓团结合作,并不是说,叫人家来帮忙我们,有利我们;而是我们要去有利别人,帮忙别人。我也常常在这里自我检讨,是我们诚意不够,要发惭愧心,一定要委屈自己,才能跟人团结;一定要作自我牺牲,才能跟人合作。我希望今后大家都朝这团结合作的目标迈进。



八.重视人才



  
  佛教复兴的希望第八点是重视人才。

  《觉世》上说今日佛教不能复兴的症结是嫉妒人才,我们现在复兴的希望是重视人才。佛教重视人才,有一个观念上很难打破的地方,那就是你很会讲经,照说他已算是人才了。可是在佛教里,一般人的观念就会说:“只是一张嘴会说,有什么了不起!假和尚说法能说不能行,光是会说,没有修行没有用啊!”这一听,“对的!我光是会说,不能行,好!赶快修行!”闭关、禁足、过午,有修行了。马上又有人说:“那个家伙,光是闭关、持午,这有什么了不起啊!你看他,他能办事吗?如果有个寺庙给他管的话,那就糟糕了,那个寺庙马上就会有问题了。”“好!我来学习办事。”好了,会办事情,也会讲经,也会修行,总之是个人才了!但是,在佛教里,还是不被认定是人才,马上又有人说:“那个家伙,一天到晚,就是说说,一点小小的修行,一句英语也不会说,看到美国人来,简直像哑吧一样!日语也不会说,看到日本人,简直不知如何是好。今天的佛教要的是国际人才啊!”一听!这话也不错!赶快学日文,赶快学英文,以后遇到外国人就说几句英语,马上佛教的人又要讲话了:“那个家伙!不好好安守本分住在寺庙里,一天到晚,好攀缘,喜好在外面跑,一天到晚和外国人在一起,简直忘记自己的国家,忘记自己的立场,把外国人看做自己的老子一样!”

  这就是说,在佛教里,不管你怎么样有一技之长,总会被说成没有用。或许大家信仰崇拜佛陀,因为佛陀太崇高、太伟大了,因此,佛弟子们都不健全。

  我们看看现在的社会,不要说各行各家,就拿文学界做个比喻,你会写小说,就是小说家;会写散文,就是散文家;会做新诗,就是新诗作家;会写童话,就是童话家;会编剧,就是剧作家。在一个文学领域里,专家学者就有这么多。如果是研究哲学的,这个人是研究老庄的专家,那个人是研究孔孟的专家,很容易的,大家都能成为‘家’。但是在佛教里,却没有办法成个‘专家’,成个‘人才’。

  佛法告诉我们,‘要得佛法兴,除非僧赞僧’,佛法要兴隆,要僧赞僧;大家互相要推崇,彼此要称赞;要互相标榜,不要互相破坏,不可有《觉世》上所讲的‘同归于尽’的心理,自己不行,也不希望别人好。我们今后,要提倡一技之长的人才,一技之长的专家,你会办法务,你就是佛教的法务专家;你长于行政工作,就是佛教的行政专家;你有慈悲心,就是佛教的慈善家;你会写文章,就是佛教的作家;你会教书,就是佛教的教育家;你会布教,就是佛教的布教家,大家都可成‘专家’。

  本山过去无论那一位学生毕业了,在这里作公务,大家就喊他某某法师。可是,外面有人不谅解,“哼!他们都在自己封王,自称法师。”多少年的佛学院毕业了,不称法师称什么呢?很多的人才剃了头,马上称法师,也没有人讲。

  本山一些弟子妄自主张,要大家称我‘大师’,为我带来了许多无谓的麻烦,害我不时要向人家道歉!心定法师对外寄了一份通知,称我为‘大师’,我赶快用限时专送寄出五十封信向人家道歉。在他们认为是好意,我们是徒众、是学生,我们都称‘法师’了,师父也跟我们一样称‘法师’吗?还是称‘大师’比较好。其实称大师并不好。

  佛教长老印顺法师,门徒学生称他‘导师’。这‘导师’原也很平常,那一个学校里不都有导师,一年级的导师,二年级的导师,导师很多啊!可是印顺法师却不能称导师,为了学生弟子称他为导师,过去曾有很多人反对。尤其是演培法师在讲演时,常常欢喜讲一句‘我们的导师啊!’这一下,有人如同被针刺了心一样,如钢锤刺了肉一样,‘你们的导师’,有人听了不以为然。其实,又有什么不可以呢?他愿意以印顺法师做导师,为什么不能称‘导师’呢?

  慈航法师,喜欢人称他‘老师’。如果你去拜访他,你若称他一声‘老师’,这一下子叫他把心肝挖了出来给你,他都愿意。所以,凡是在弥勒内院住过的那些年轻人,常常在口边‘我们的老师’,慈航法师高兴得不得了,他欢喜做‘老师’。其实这老师也很平常啊!可是,当时佛教界,却不谅解,看到那个青年称慈航法师做‘老师’,他就不高兴,“你下次到我这儿来,饭都不给你吃,你到你们老师那儿去吃吧!”

  抗战期间,太虚大师在重庆,《海潮音》主编福善法师写了一篇三百多字的文章,在《海潮音》发表,里面有十七个‘大师’。这一下子,给大后方的佛教界甚为震动,全体攻击太虚大师。其实,这个‘大师’,也没有什么特别不可称呼的。让我告诉各位,什么人称‘大师’呢?有三种人称‘大师’,第一种:太虚大师、印光大师、杨仁山大师、欧阳竟无大师等。第二种:比丘尼称大师,在大陆上比丘尼都称大师。和比丘尼来往书信都称大师。还有一种,专家就称‘大师’,如张大千称张大师,本山工程处的翁文炜先生叫‘翁大师’,大家都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可以的。

  现在佛教界的一般人不希望人好,不希望人大,不希望佛教界人才突出。今后大家要懂得这个道理,不必一定要把人家压低,才能让自己称心,才显出自己的伟大。大家要知道,如果佛教有专家,有人才,则大家都可以沾光,相互成长,因为佛教是讲因缘的。若一定要排挤破坏,则不会有所成就。再看今日佛教界,除上述之布教家、慈善家、行政家以外,如果会念佛,就是念佛专家;会参禅,就是参禅专家;会拜佛,就是拜佛专家,大家都可成‘家’,人人都可成‘才’。如此则能显示出佛教的蓬勃兴盛,团结合作。
  
   佛教复兴的希望在那里?主要是在全佛教的大众,必须要有新的观念,就是要健全制度,要自力更生,要福利社会,要提倡富乐,要发展教育,要进取创造,要团结合作,要重视人才。复兴佛教的希望,系在全佛教大众的身上!求人不如求己,不要总是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要靠我们自己。今天各位同学虽然还未完成学业,还未能弘法利生,但是,要先建设你们的观念,建设你们的思想,建设你们的认识,有了这种观念、思想、认识,这就是佛教未来复兴的希望。

TOP

续 28

我们求法应有的认识

 
 
时间:民国六十四年九月
                             

地点:佛光山中国佛教研究院
                             

对象:中国佛教研究院学生(弟子依空记)



   
   各位同学:

  今天是中国佛教研究院开学后的第一次周会,我非常高兴来和大家见面讲话。

  在今天物欲横流,青年们纷纷向物质世界追求享乐的时候,而你们不同于一般人,都能够舍弃社会上的种种享受与诱huo,到本院来读书求道,实在是非常难得。

  《维摩诘经》中记载舍利弗尊者向维摩诘菩萨问法的故事,菩萨问智慧第一的舍利弗说:“仁者为法来耶?为床座来耶?”尊者回答说:“我为法来,非为床座。”大家今天舍弃社会声色欲乐来山探究佛法,就好像舍利弗尊者一样,是为了求证宇宙人生的真理而来。古人有‘立志苦不早’的慨叹,大家这么年轻就能发心求法向道,实在值得嘉许。但是凡事总要认识清楚,讲求方法,意志才能坚决,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今天我就针对‘求法应有的认识’这个问题,并且借用古代文人诗词中所表现的意境,来和大家谈一谈我们求法应该具备一些什么认识?
  


一.我们求法的精神──八千里路云和月



  
  宋朝的民族英雄岳飞在他的<满江红>词中,有两句话说:‘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为了保护国家,不怕风尘仆仆,踏遍万里云山与明月,远征沙场,我们求法也要有‘八千里路云和月’的精神。

  什么叫做‘八千里路云和月’的精神呢?就是说我们追求真理要有不怕困难,不怕路途遥远的精神;也就是要有锲而不舍、勇往直前的精神。我们翻开佛教历史,古来有许多高僧大德,往往为了求得佛法,千里跋涉,到处参访,甚至只要能够听到真理而牺牲了生命,也在所不惜。譬如佛陀在因地修行的时候,有一天遇到一位面貌凶恶的罗刹正在喃喃说到:‘诸法无常,是生灭法。’佛陀听了非常高兴,这正是他长久以来所要参究的道理,于是上前请罗刹继续将真理加以说明,罗刹说:“我肚子饿了,你肯做我的食物,我才将其中的道理告诉你。”佛陀为了求得半句偈:‘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因此成了罗刹的腹中物。我们也要有这种为法忘躯的精神。

  唐朝玄奘大师到印度去留学,历经风险。有一次途经八百里流沙,烈日当空,大师途中断绝了饮水,眼看生命危在旦夕,但是玄奘大师却发下坚宏的誓愿:‘宁向西天一步死,不回东土一步生。’我们求法也要有大师这种‘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精神。现代的青年缺少大德们这种恢宏的气度,缺少为求真理而不畏艰辛,不计利养的决心。目前佛教青年往往以常住事务繁忙,人手不够为理由,耽逸在寺庙里,不能迈开脚步来追求真理。或者以研究一经一论为满足,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里,离不开寺院,舍不得师父,宗派的观念,人我的是非,阻碍外出参学的勇气,好比养在温室里的花朵,承受不起冰雪的洗礼,永远不能成为挺拔的栋梁,如何担负得起济众利生的大业?

  我们再来看看八十多岁的赵州禅师,有一次徒弟向老禅师问了一个问题:“劫火洞然,这个坏也不坏?”禅师答:“坏!”又问:“恁么则随他去也?”老禅师漫不经心的又回答说:“随他去!”事后觉得不太妥当,于是赵州禅师为了求得心中的落实,以八十高龄,仍然脚踏一双芒鞋,踩遍大地山川,目的在印证自己是否已经参悟佛法?而留下了‘一句随他语,千山走衲僧’的美谈。善财童子以垂髫稚龄,历经无数国土,遍参五十三位善知识。我们佛教青年也要有这种为求佛法不怕路途迢远,只要是佛法所在的地方,即使是海底龙宫,那怕是山关阻隔,我们也不能退缩。从古至今有不少的佛教青年,为了求佛法,飘泊他乡异国,忍受千古的寂寞和孤独,我们也要有这种走出象牙之塔小圈圈的勇气,投向无边佛法的精神。顺治皇帝在<赞僧诗>中说:‘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我们要以十方丛林为我们的常住,要以佛法大众为我们的师父,不要自己束缚了脚步,做一个鄙陋无知的愚人,所以我们求法首先要有‘八千里路云和月’的精神。



二.我们求法的任务──万方多难此登临



  
  我们求法有什么任务呢?佛教中常说:‘弘法是家务,利生为事业。’大家今天很幸运能够来山学习弘法利生的智慧与方便,但是不幸的是今日举世滔滔,一片混浊,唐朝大诗人杜甫在<登楼诗>中描写他遭逢乱世的心情说:‘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各位上山来研求佛法的决心,这两句诗,不也正是你们的写照吗?今天是全世界大乘佛教命脉危在旦夕的时代,要发这种万方多难我登临的慈心悲愿,要以‘复兴佛教,舍我其谁’的毅力,把振兴佛法的任务挑在我们的肩头。东晋时代的道安大师,生在兵荒马乱的时代,经过多次的播迁与逃难,虽然环境恶劣,仍然聚徒讲经、译经,延续佛法的慧命。真谛三藏远渡重洋,到中国来传法,不巧遇到烽火迭起的乱世,几经坎坷,甚至常有丧命的危险,仍然苦心译经,为东土播下佛法的种子。我们生在一个赤流弥漫、佛法倍受摧残的末法时期,也要有历代大德们这种以弘扬佛法为己任的认识与勇气。

  那么,我们怎样求法,怎样去弘法利生呢?一般人学习世间的知识是为了谋得一技之长,将来可以糊口维生,解决个人的温饱。而我们学佛法是为了解决众生的温饱,使他们知道怎样过佛化的生活,进而还要解决他们的痛苦,使他们了解人生的意义,找到安身立命的所在。

  古人说:‘任重而道远。’我们佛弟子,只要一天身披袈裟,就要努力于佛法的弘扬光大。在风雨飘摇的清晨,报晓的公鸡,仍然不停的叫苦,在众生沉沦,佛法待兴的今日,我们每一个佛教青年,做一个报晓的雄鸡,叫醒沉迷在梦中的大众,进一步各位更要负起中流砥柱的使命,力挽狂澜于既倒,人人担负起‘万方多难此登临’的任务,弘法利生,才不枉费各位上山求法的初心。
 


三.我们求法的愿心──春蚕到死丝方尽



  
  佛教里非常注重发愿,譬如阿弥陀佛发了四十八大愿,希望众生都能往生极乐世界享受了脱生死的常乐,又如普贤菩萨的十大愿,药师佛的十二大愿,表现菩萨大行大慈的心怀。我们平常说:‘随缘、随缘’,但是我们有时失去了原则,曲解了随缘的真正含意,随着外缘而改变了自己的初衷,我们更应该学习菩萨,转‘随缘’为‘随愿’,以愿力来庄严国土,成就大众。

  我们学佛的人应该具备什么愿心呢?晚唐诗人李商隐有一首家喻户晓的诗说得好:‘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吐丝作茧,等到把茧作好,它的丝吐光了,生命也奉献了。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虽然油尽灰灭,却为人间带来了光明。我们求法正应该具备这种牺牲小我,成就大众的愿心。《华严经》云:‘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我们学佛的人,抛弃了个人的享受,是为了替众生服务,解决他们的困苦。做为一个佛教徒,要培养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器识;要修持只求奉献不求报酬的梵行,要有为众生担荷一切痛苦,也能够甘之如饴的愿心。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明他忠君护主的忠诚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世间行道尚有休止的时候,至多以一生的精力从事于理想的追求。而佛教的愿心是无止尽的,我们看看《华严经》中普贤菩萨的愿心是何等的伟大与长远:‘虚空界尽,众生界尽……我此愿心,无有穷尽。’虚空无穷无尽,众生无量无边,众生的烦恼无涯无际,而菩萨济化众生的愿力也是无穷尽的。地藏菩萨的‘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这种度尽一切众生的愿心,是我们每一个佛弟子求法必备的条件。我们应该以菩萨心,发大愿行,‘常做佛事,永不休息。’只要做一天出家人,就要撞一天的钟,负起震聋发瞆的责任,上求下化。大家要坚信‘有愿必成’、‘愿无虚发’的道理,以春蚕至死仍然不忘奉献的愿心,人人发愿为佛教奉献一切,为众生而忘记个人。
  


四.我们求法的功用──万里无云万里天



       
上面我们说要培养求法的精神,要认清求法的任务,要兴起求法的愿心,但是我们求法究竟有什么功用呢?现在我们就来谈谈这个问题。平常我们的衣服脏了,用清水来洗就会洁白如初;我们的心性,经过无始以来的薰染,好比染上污垢的白布一样,也要用佛法的法水来洗涤,才能将清净的自性显露出来。

  禅门有一句诗偈说:‘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最能表达求法的功用。我们的心本来像一尘不染的明月,因为种种的造业,使这轮皎洁的明月,蒙上了乌云。我们求法就是要以佛法的般若智慧,去除我们的愚痴,使我们证得真如自性。当我们学佛开悟之后,我们的自性,就好比朗朗无云的晴天一般,再也没有丝毫的污染,再也没有任何的牵挂。好比明月映在千条江水之中,洁白无瑕,遍照十方。又好像虚空一样,不但没有乌云的遮蔽,也没有白云的沾盖,但是却不妨碍云朵的自由飘游,这就是华严‘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的境界。到达这个境界,我们的心胸就会开展起来,我们的智慧就会显发出来,起心动念都不会有差错,而这些种种的好处,从什么地方来呢?从求法证悟而来。

  近代高僧太虚大师,一生从未受过完整的正规教育,幼年出家,在普陀山几经潜修阅藏,终于开悟,致力于佛教的革新,为中国佛教带来无比的希望。大师描写他阅藏有得的情形说:‘阅经次,忽然失却身心世界,泯然空寂中,灵光湛湛无数,尘刹焕然炳现,如凌虚影像,明照无边。坐经数小时,如弹指顷,历好多日,身心犹在轻清安悦中。’平常我们说乌云密布会遮盖了阳光,就好像五欲俗尘污染了我们的心性,而白云也一样会挡住光明。所以当我们求法,对佛陀的教理有所契入的时候,心中空无一物,泯除身心世界的差别,没有了时间空间的对待,空掉一切能够隐蔽我们清净自性的氤氲,不管乌云也好,白云也好,都要荡除干净。这样我们的自性就能像万里的晴空,片云不沾;这样我们的佛性就能像皎洁的明月,遍照千江万水,圆满光明。这就是大师所谓‘泯然空寂’,没有俗虑尘想的真空境界;这就是大师所谓‘凌虚影像,明照无边’的圆满境界。仿佛一面光亮的镜子,纤尘不染,能够如实地照出每一件事物。

  同学们今天来山求法,目的就是希望能够承受法益,得到佛法的功用,那么大家就应该秉着大德们苦读的精神,不计较一切,深入经藏。我们看看历代大师,寒窗苦读,深山潜修,才能成为佛教的‘僧宝’。梦窗禅师说:‘春色无高下,花枝自短长。’春天无私的把生机给大地,但是树木花草自己却形成各种的差别。同样的,佛陀的慈爱好比和风煦日,无所不被,但是有的人学佛不悟,烦恼不除,没有办法领受求法的功用。大家学佛,要把握好的因缘,努力去除愚痴邪见,使身心能够蒙受佛法醍醐灌顶,安住在轻清和悦之中。
  


五.我们求法的耐力──柳暗花明又一村



  现在和大家谈谈我们求法非常重要的认识。在我们求法的过程中,一定会遭受到种种的阻碍与打击。我们如何克服这些障碍,达到我们的目标呢?那就是要具备忍耐的力量。

  密勒日巴尊者的师父,为了要磨练尊者的耐力,要他盖房子,盖了又拆,拆了又盖,稍不合适,还要饱受皮鞭的抽打,用尽种种残忍无人道的方法来为难他,而尊者终于能够忍受常人所无法忍受的无理折磨,当生证得阿罗汉果位,成为一代法师。法远禅师千里迢迢到叶县归省禅师那里参学。归省禅师不接见他,把法远禅师关在寺院门外,并且向禅师泼了一盆冷水,法远禅师彻夜站在门外,忍受冷冽严寒的风霜,虽然身上的水滴结成了冰雹,仍然无法打消他求法的意志,他说:‘我为求道而来,一盆冷水,怎么就能够挫折我求法的决心!’终于感动归省禅师传法给他。我们求法正需要这种忍受无情无理的耐力。

  法显大师到印度求法,同行本来有十数人,路途上,同伴有的病倒了,有的冻死了,有的返回中原,最后剩下大师只身到了印度,忍受没有伴侣的痛苦,几经辛苦,取得经典。我们求法也要具备这种忍受无伴侣的耐力。

  唐诗说:‘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思是说我们遭遇困境的时候,不要绝望,只要有坚韧的毅力,必能绝处逢生。我们求法要有忍受一切致命打击的勇气,无情无理要忍,无伴无侣要忍,无智无力也要忍,甚至无钱无物也能甘之如饴,不变初心。好比在深山幽谷中行走,走到穷途末路,如果能坚持最后一分钟,必能化险为夷,再现奇迹。所谓‘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成功往往属于坚持到底,最具有耐性的人。事实上,一切的困难正是来冶炼我们坚毅的志向,考验我们是否有不屈不挠的精神?松柏不经过严霜的冰冻怎么会苍劲峻逸?寒梅不经过风雪的浸袭怎么会高洁清香?所谓‘不经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经得起一切考验的人,成就自然归于他。

  我们再来欣赏一首诗偈:‘千锤百炼出深山,烈火焚烧莫等闲;粉身碎骨都无怨,留得清白在人间。’这首诗描写石灰从深山提炼出来,经过人工敲磨,高热熔解,最后制成石灰,把家家户户的墙壁粉刷得洁白无比。石灰能够成为住家的宠物,那是因为它经得起锤炼、焚烧、粉碎,我们求法也要具备石灰这种经得起千锤百炼的耐力。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伟大的人物要成其为伟大,接受种种的煎熬锤炼是在所难免的。长在石缝中的小草,仍然那么欢悦的展现它的生机,一切恶劣的环境,能使我们更坚强、更茁壮;一切的磨难是我们求法的逆增上缘。环境越不好,我们要愈忍耐,处逆境而能心平气和,不被情绪左右了我们求法的目标,改变了我们对人生的决定。同学们平常拜佛的时候,对三宝祈求什么呢?希望获得供养?被人恭敬?一切顺适如意?在我总是祈求三宝,让一切的苦难、迫害、挫折都降临在我的身上。越是艰难的环境,对我个人越具有激励上进的力量,同学们今后要负起弘法的任务,也要具备这种安于逆境的耐力。

  儒家说:小人不能久处约,也不能长处乐。刚才和各位说了那么多的道理,无非要同学们能够安于逆境,但是处逆境难,处顺境更难。逆境会挫折一个人的志向,顺境会腐蚀一个人的性情,所以我们不仅能处逆境,更要能处顺境。求道的人应该视声名利养为畏途,所以出家人应该安贫乐道,要知道物质愈贫穷,精神愈能富有。

  古人又说:‘大器晚成。’有的青年学业尚未成就,就急着当住持,收徒弟,好比树木还没有长好,就砍下来用了,这是不能成为栋梁之材的。鸡孵蛋如果还不到成熟的时候,即使把蛋啄破,也不能孵出小鸡来。饭还没有煮熟,把锅盖打开,就吃不到香喷喷的白饭。所以说:‘蛋未孵熟,不要妄自一啄;饭未煮熟,不要妄自一开。’我们求法要沉得住气,忍得住苦,耐得住劳,这就是佛法‘定’的功夫,这样才能成为大器。

  


六.我们求法的悲心──一夜乡心五处同



  
  唐朝诗人白居易非常关心民间疾苦,诗中曾说:‘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既怀念远在他方的兄弟,又感时运的蹇难,表现他悲天悯人的胸襟。我们求法也要具备‘一夜乡心五处同’的大悲心。

  什么是求法的悲心呢?有一次非常有修行的维摩诘菩萨生病了,许多大菩萨赶着去探病,维摩诘菩萨告诉大家说:‘一切众生病,是故我病。’菩萨生病是因为众生有病的缘故啊!众生害了什么病呢?众生以苦为乐而不自知,以假为真而不自觉,众生害了愚痴、贪爱、嗔恚的病,而仍然没有察觉。菩萨看到众生生病,好像自己也害了病一样,兴起无限的大悲心,要拯救他们出离痛苦的渊薮,所以说:‘菩萨病者,以大悲起。’这就是一种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的慈悲心。

  众生的痴爱病,要用什么药来医治呢?要用佛光法水来医治他们身上的毒瘤,所以我们慈愍众生的痛苦,就要学佛法,因为佛法如良药,能治百病;佛法如利箭,能除百障。儒家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使天下的人都能够各得其所,享受大同世界的安乐。而佛门更主张‘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所有法界众生都是我们的父母,只要众生在受苦,就要怀着大悲心去救度他们。地藏菩萨的‘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观世音菩萨驾着慈航,闻声救苦;常啼菩萨的悲鸣,都说明了佛菩萨慈悲的心怀。在菩萨的心目中,众生受苦,比自己受苦更难过,所以菩萨愿意为众生做马牛,所以菩萨慨然有济世行慈、舍我其谁的大勇猛与慈悲心。只要有一众生尚在沉沦,菩萨是不忍心证入涅槃的,因为众生无尽,所以大悲心也无尽,这种无边众生誓愿度的悲愿,正是菩萨大道心的诠释与说明。

  唐朝鉴真大师,悲愍东瀛没有戒法,应日僧荣睿的礼请,率众到日本弘扬律宗。航程中几次遇到狂风飓浪,大师几乎丧生,后来甚至被人诬害为海盗,饱受牢狱之苦,弟子中信心不坚定的背叛了大师,但是大师愈挫愈奋,本著「为大事也,何惜身命?’的悲心,力排艰难,把佛法带到日本,兴建了唐招提寺。这时大师已是六十七高龄,双目失明的老人了,但是日本文化却因为大师的苦心而盛开了美丽的花朵。鉴真大师在中国德高望重,受到大家的恭敬,他为什么甘冒一切风险,忍受众多的zai 难,到日本去弘法?那是大师悲天悯人的慈悲心促使他的啊!我们缅怀古德风范,重要的是,能和他们的言行相应,也具备救世救众的悲心。我们学佛法,就是要学佛菩萨救度众生的悲心,解决众生的烦恼,作他们的依怙,作他们的良师。我们学佛如果没有佛菩萨这种普济群伦的悲心,就失去我们学佛真正的意义,一切的方便如果不能和大悲心相应,就是邪道。

  同学们有求法的认识,求了法更要以大悲心,把佛法布施给众生,以无限的大悲心,不论愚劣、顽强的众生也要度尽他们。好比太阳有了热能,把光热遍照大地,本身的热能不但没有减少,大地因此而获得蓬勃的生机,我们学佛也要如此,把佛法的慈光,甘露的法水,普施给大众,让大众也能得到佛法的滋润。
  


七.我们求法的方法──心有灵犀一点通



 
  我们做一件事情,必须具备几个条件,除了有远大的目标,周密的计划,更需要讲求方法。好比登山需要向导,航海需要罗盘,我们求法也要有好的方法,才不会盲修瞎练,误入歧途。

  我们求法应该具备什么方法呢?那就是李商隐诗中‘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方法。什么是‘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方法呢?就是要我们向佛法求,不向世间求;向了义求不向不了义求;向内求不向外求。常人总有一个毛病,骑在牛身上寻找牛,自己本身具足的佛性,不知道去显发,却拼命向外攀缘,好比海底捞月,好比掘地觅天,结果离道越远。二祖慧可‘安心’的公案,印度女子找头的寓言,就是告诉我们求法要向自己内部求。

  禅诗中描写常人颠倒说:‘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寻春何必踏云,春在何处?春就在自家的庭院里。我们求法好比寻春,不假外求,向内心求;不向远求,向近处求。万法归于何处?万法唯心所造,万源归于一心。所谓‘来自万水千山外,又向千山万水归。’

  我们的心好比工厂,能够制造各种的东西,有清净的,也有污浊的。我们求道就是要把这颗原来具有真如佛性的心,去掉它的尘垢,恢复它‘一点通’的‘灵犀’,还给它光明的本来面目。好比除去浮云的明月,重现它的灵明。当我们的心清净无染的时候,就能够像月亮一样,如实的观照事物的实相,这就是惠能大师所说的:‘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能生万法’的佛心佛性。所以我们求法首先要从‘心’着手,好比擒贼先要擒王。孟子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求道就是要把散逸心、放荡心抓回来,把污秽心、俗虑心去掉,成为清净心。

  我们求法的方法在‘用心’,从‘平常心’去下工夫。什么是‘平常心’呢?有一次弟子问长沙景岑禅师:“何谓平常心是道?”禅师回答说:“想睡就睡,想坐就坐。”“我不懂你的意思。”“夏天找荫凉处,冬天坐火炉边。”道不在奇异,而在日常生活中平实的表现。夏天找荫凉的地方,冬天坐在火炉边烤火,本来是极为自然的事情,我们因为种种的造作,舍本逐末,视本然为奇特,以为不怪异神奇就不是道,而不知道佛法就是‘饥时吃饭,倦时睡觉’的日常生活。我们希望成佛成圣,首先就要把人做好,人做好了,成佛作祖就有份了,所以我们求法要从日常生活中去用心,把佛法和生活融合在一起,表现我们心性中最纯净的一面,做到‘平常心是道’。
  


八.我们求法的目标──留取丹心照汗青



  
  当船只在海上航行的时候,如果没有舵,就会迷失方向,我们求法如果没有目标,就好比船没有舵一样,随时有覆舟的危险。宋朝文天祥在<正气歌>中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为了坚守气节,不愿成为亡国奴,虽然元将以威利相逼,最后仍然以身殉国。我们求法也要有这种‘留取丹心照汗青’为教舍生的目标。

  唐朝智实大师因为皇帝请客,把道士列在僧伽的前面,大师为了护持僧团崇高的地位,甘冒忤逆圣意的危险,遭受到杖责的酷刑。有人问大师说:“你为什么要如此呢?明知是不可为的事,难道你不识时务吗?”大师说:“我为了使后世知道,唐朝还有出家人在为佛教力争尊严的道统啊!”大师所以不怕牺牲生命,是一股护教护法的赤忱在激励他。我们学佛的人,一旦遭遇佛法慧命受到戕害的时候,也要效法智实大师,为教捐躯,使‘后世知民国有僧耳!’

  人生自古谁不经过死亡?谁不喜欢长生不死?但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当我们所追求的真理遭受摧残的时候,自古来只有舍生成仁,没有贪生害义的。生死是人生必经的过程,但是有智慧的人对死亡,却有脱俗的看法与选择。飞禽走兽为争食物而拼命,凡夫俗子为求财利而丧生,而求道的人为了护持真理于不坠,财利性命都可抛却。几年前,越南政府迫害佛教,许多出家人和在家信徒,为了向政府抗议迫害佛教,争取信仰自由,引火自 fen,尤以广德大师在烈炎中端坐不动,引起举世的震惊,这种为教而牺牲生命的大无畏精神,以碧血丹心护教的举动,是我们身为佛陀弟子所应该具备的。尤其在二十世纪的今日,赤焰弥漫,佛教倍受迫害,大陆上已经没有佛教、寺院,我们每一个佛弟子都应该挺身而出,为教效命,为教争光。

  人生的意义不在恋栈长寿,也不在尸位永生,应该是如何发挥我们有限的生命,把它的内涵做无限的扩充。我们看看火花,虽然瞬间消灭,虽然那么短暂,但是却为人间留下灿烂的光彩。我们求法的人,也要以我们的赤忱丹心为佛教写下光辉的一页,人人都有做灯蕊、灯油的认识,只要佛法的无尽灯能够传承下去,虽然我们这一盏熄灭了,但是佛法的心灯,却因为我们的奉献,灯灯相续,永远照耀于宇宙。
  
    今天和大家说了那么多的话,希望大家要坚定信仰,认识自己的任务,拿出青年们的热情,努力求法、弘法。古人说:‘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大家对求法有清楚的认识之后,更重要的是要实在去力行,否则说食数宝,画饼充饥,对佛法还是没有正确的认识,大家勉励!

TOP

续 29

求法的态度

 
 
时间:西元一九七七年年八月
                       

地点:中国佛教研究院
                       

对象:老师、学生(弟子慈怡记)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今天是本年度新生训练,我要向各位讲几句话。各位到这里来,主要是为了求学,也可说是为了求法,为了求道。大家都知道,做人有做人的态度,做事有做事的态度;同样地,求学有求学的态度,求法也有求法的态度。具备了求学的态度,才像个求学的人;因此,求法的人,也必须具备求法的态度。

  求法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态度呢?以下所讲的虽然是老生常谈,但是,如果能够仔细思量,躬身力行,将受用不尽,获益无穷。事实上,佛法是一个原则,是一个指标。四句偈如果肯用心去深刻思惟,将有无限的妙用。反之,再好的佛法,在你的心里不能生根,即使再好、再微妙,对各位仍然是无所增长。

  那么,各位求法究竟应抱持什么样的态度呢?最主要的,应该本着虔诚、恭敬、庄严的心。各位为了到这儿来求法,有的人辞去了优厚的职业;有的人和家庭作种种的奋斗,割爱辞亲;有的人不惜千里跋涉,远道而来;虽然大家来的方法不一样,但是,各位所抱持的理想和目标却是一致的。因此,大家要有‘为大事也,何惜身命’的志愿,为真理而奉献,为佛教而牺牲,这才是求法者应有的态度。

  大家既然有求法的志愿,现在我就和各位讲‘求法’的愿望。普贤菩萨有十大愿,愿愿都是为了摄受众生,庄严净土,现在我也提出十愿与各位共勉:

第一愿:要坦诚大方。第二愿:要感恩说好。第三愿:要虚心下问。第四愿:要改过迁善。第五愿:要变化气质。第六愿:要勤俭忍耐。第七愿:要虔诚礼诵。第八愿:要勇猛正见。第九愿:要求真务实。第十愿:要慈心悲愿。

以上十愿,再让我逐条分析于后:



第一愿  要坦诚大方



  
  我时常感到今日僧青年,有些人不够坦诚,该说的不说,不该说的却又讲了很多。譬如同学们写周记,常常言不由衷,敷衍了事,不坦诚记事,不切实检讨,这样的求法态度,将不能获得实益。有些青年则不够大方,譬如吃饭,本来可以放开肚皮吃饭,但当师长从旁边走过,或者与师长同桌共餐时,则显得靦腆不安,手足无措。也有些人于读书时,心里常常念着某些未完成的事情,恐怕遭人非议;做事情时,则又想著有些功课没有复习,结果,书未读好,事情也做不好。所以,一个求法的人,不论待人、处事、读书、修行,必须认真、专心、坦诚、大方。只要不过分,大方能适度,不犯目中无人,大言不惭,则没有什么行不通的。


  人与人之间所以有隔阂的产生,主要是缺乏坦诚,经上说:‘直心是道场。’俗语也说:‘书无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我们做的事,没有一件不可以告诉人;我们说的话,没有一句不可以让人知道,胸怀坦荡,态度诚恳,一切问心无愧,磊落大方,这样的为人处事,求学求法,相信定能获益良多。
  


第二愿  要感恩说好



  
  今天大家到这儿来求法,首先要感谢三宝恩,因为没有三宝,我们好像迷失在黑暗中,见不到光明;没有三宝,我们仿佛漂浮在大海中,没有救生艇。三宝的慈悲光明,把我们接引到佛国净土来,怎能不令我们感恩呢?


  此外,于感谢三宝恩之同时,我们还要感谢师长恩,本院有很多位老师,远从台北赶来上课,旅途奔波,废寝忘食,为了上几个钟头的课,常常要花一两天的时间去忙碌。老师们的用心良苦,老师们的精神毅力,我们能不感恩吗?


  往昔求法的人,为了求大德明师指示,千山万水,不惜长途跋涉,有时抵达目的地,仍不蒙大德开示半句,甚至于如浮山法远禅师的慈心结缘而遭迁单开除;有的长期劳役,听不到一句佛法。因为是登门求师访道,知道佛法得来不易,所以过去的青年学子,都能兢兢业业,珍视爱惜;可是,现在情形不同,老师热心教导,希望将佛法传授给学子,因为得来太容易,反而不知珍贵。故凡学法明理的人,都应谨记‘饮水思源’、‘师恩如山’的古训。怀着感恩的心,知识才能跃进,也才能得到佛法的乐趣。


  平常对于一粥一缕,当思来处不易;虽然是一草一木,一砖一瓦,要经过多少人工的辛勤、血汗的结晶,才能有适合的环境供给我们求学。对于恩惠不知感谢的人,是无法得道的;时下一般青年最大的缺点就是只希望‘别人为我’,却不晓得‘我为别人’;只想社会能给我什么,却从未想到我能给社会什么。


  今天的时代,国家进步,社会繁荣,民心安定,物质丰富,因此从事慈善工作的人很多,譬如奖学金的设置、各项活动的举办,同学们处处受人结缘布施。可是,一个真正的三宝弟子,不只是接受别人的布施,自己也要能够付出。因为接受别人的布施,表示自己贫穷;惟有能够付出,才表示自己富有。诸位到这儿来研究佛法,就是要学习为人设想的道理。或许有人会说:‘我们是个学生,功课繁重,哪有时间去研究如何为人?’事实上,只要你有力量就可以帮助别人。有人又说:‘我根本没有什么力量,又如何帮助别人呢?’


  没有力量没关系,总该有心吧!人不能没有心,感恩者,要感恩于心,因为一个人总不能说我没有心,既有心,凡事就必须用心,用心去实践如何充实自己,如何推广社会福利,如何与更多人结缘,如何让更多众生得度的等等问题?


  有一位日本宗教家中岛先生,曾经到山上来演讲,他说过这么一句话:‘我们日本人,从小家中的父母、学校老师,甚至于社会长者,经常教导我们一个“缘”道理,就是人与人之间经常结缘,因为日本是一个佛教的国家,所以佛教的思想很普遍,大家一有机会就想帮助人,就想与人结缘,因此,缘就越结越广,越结越深。’


  诸位到这儿来学佛,也要学习广结人缘,大家在思想上、行为上要互相切磋琢磨,要能认清自己为什么要出家?为什么要学佛?一个学佛的人,不但要能淡泊名利,要能断除烦恼,还要能知因识果,要能行持精进,如此才能与真理相应,也才不枉入宝山。


  佛法常讲众缘成就,任何一件事情不可能单独存在。譬如诸位在学院求学,如果没有师长,没有其他同学,甚至于没有讲堂,没有课桌椅,试问如何读书呢?常住的成就学堂,师长的谆谆教诲,使每一个人能够知书达礼,能够理解佛法,有了这许多成就,大家就必须时常怀着感恩的心,努力精进。因为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对于这个世间上的一切,就不会感到不满。譬如:当你伫立在窗前,微风轻轻地吹拂着,枝头上的小鸟宛转地歌唱着,庭院里不断地飘过来阵阵花香,宇宙自然界多么地厚待我呀!我所拥有的是这么的多,我能不感恩吗?时常怀着感恩的心,内心会觉得更富有。


  诸位生来都有一张能言的嘴巴,大家除了要有感恩的心以外,在言语上更要经常赞美说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是传达感情的工具,但若运用不当,则成为伤人的利器,我们说话能不谨慎吗?一般人说话,常犯了几个毛病:有的人讲话‘话中带刺’,喜欢别人称赞自己,却常以恶语伤害他人;有的人讲话敷衍虚伪,不切实际;有的人讲话信口开河,不负责任;有的人讲话不经过思考,话不得体;有的人讲话东拉西扯,毫无意义。因此,佛经中曾列九种譬喻,说明口业的得失:


一、口诵佛名如吐珠玉。
  

二、口宣教化如放光明。
  

三、口谈无信如嚼木屑。
  

四、口好戏谑如掉刀剑。
  

五、口道秽语如流蛆虫。
  

六、口说善事如喷清香。
  

七、口语诚实如舒布帛。
  

八、口言欺诈如蒙陷阱。
  

九、口出恶气如闻臭味。


  平常一个人在言语上最大的毛病,是建设性的、赞美别人的话说得太少,而无用的赘语、不满的言论发表得太多。经上记载:释迦牟尼佛往昔因中与弥勒菩萨一同修行,因释迦牟尼佛经常赞叹诸佛菩萨,以此赞叹功德比弥勒菩萨早成正觉。


  同学们到这儿来求法学道,也要学习知恩报恩,要随时赞美说好,心里常怀着感恩的念头,口里常说着赞美的言词,将我们有限的生命领域扩大,奉献自己一份热忱的心力,以期共同完成佛教的使命。


第三愿  要虚心下问



 
   佛教的教育是重视有疑问的,譬如在禅堂里,主七和尚要我们提起‘疑情’来。有时问你:‘什么是佛?’‘什么是法?’或者问:‘什么是祖师西来的大意?’‘什么是父母未生我之前的本来面目?’‘念佛者是谁?’一连串的疑问要你自己去参证,所谓‘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这是告诉我们参学中先要有疑问,有了疑问后,再虚心去寻觅答案。


  时下有些青年,有一种很奇怪的现象,他常常有问题来请教,用尽了种种方法替他解答了,他却又不肯采纳。譬如:


  “老师!我应该怎么样才能把书读好?”


  “从最浅近的基础打起,字也要把它练好。”


  “老师!我觉得学习英文似乎比较重要。”


  “不错!英文也重要,英文通达了,将来可以到国际去弘法。”


  “老师!您说得不错!但是研究佛法应该比学习英文重要。”


  “……”


  像这种情形,他似乎都比你高一等,不管你怎么说,他总是以‘不过……然而……但是……我觉得……’来否定你的意见。


  记得有一次,一位大专学生用电话约好时间,告诉我他有问题来请教。可是,当我们见了面,他劈头就说:大师!我有一个问题来请教您,我觉得这个问题……


  他劈哩叭啦地讲了二十几分钟,连让我插嘴的余地都没有,只有正襟危坐地听他发表高论。又过了将近十分钟,他看看腕表,忽然讶异地说道:“啊!对不起!今天打扰您了,我下面还有事情要办,改天再来请教您,再见!”


  “喔!再见!”


  当我送走了他,才想起了他是有问题要来请教的,可是,自始至终我都没说过一句话。
  所以诸位要学佛,应该注意培养谦虚实证的态度,唯有虚心,才能获得实益。譬如:茶杯里装满了脏东西,即使上面再添入甘美的食物,也是难以下咽的。如果个人过去旧有的习气太重,执着太深,那么,再好的道理,再新的观念,也就无法庄严了。譬如一个人走路,后一步不肯放弃,如何能向前跨进一步呢?因此,具备虚怀若谷的态度,才是增进道德学问的根本。

  诸位如果了解虚心的道理,平日便要多留意周遭的事物,发掘问题,有了问题,再进一步去寻求解答。所谓‘学问’,就是要学而能问。学而不问,不算是真正在学习。因为在学习的过程中,若没有疑问,则表示‘学问’没有进步,‘小疑小悟,大疑大悟’,知识学问就是在‘学’与‘问’中长成。若耻于问人,则疑情永远不能解开,智能亦永远停顿在某一阶段,所以诸位不论求学或做事,皆要能虚心,要能不耻下问。


第四愿  要改过迁善



  
  现代的一般青年,普遍有种共通的毛病,就是有了过错不肯改正,尤有甚者不肯接受批评。如果在大庭广众中指正他的缺点,就认为严重打击了他的自尊心,使他在大众面前抬不起头来。其实,这是一个不懂佛法的观念。在佛教中,不论谁有了过错,必须在二部僧众面前披露忏悔,一经过忏悔,就能洗清过失,谁也不能再指摘你过去的不是。如果一再地遮掩隐藏自己的过错,则永远也没有澄清的时候。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一个人不怕有过错,只怕不能改过,语云:‘知过能改,善莫大焉。’同学们彼此相处,坦诚对待,偶有过错,互相规劝。把过去的观念陋习改正,把内心的无明烦恼去除;化心浮气躁为慈悲祥和,导暴戾无理为柔顺有礼;唯有能改过,才能受益;唯有从改过中,才能培养自己伟大的情操。


  有一则寓意深长的故事说:佛殿中供奉着一尊大佛,是铜铸成的;放在佛桌旁的大磬,也是铜铸成的。


  有一天,大磬向大佛提出了抗议,说道:“喂!大佛啊!你是铜铸的,我也是铜铸的,大家的身价相等,可是,当信徒来参拜时,他们都拿着香花、水果供养你,并且向你虔诚的顶礼膜拜,他们不但不供养、不礼拜我,反而拿起木槌重重地敲打在我的身上,打得我疼痛不已?”


  大佛一听,稍为沉思了一下,微笑着说:“大磬呀!让我告诉你一个道理。当年我们从矿山被开采出来,都是同样的一块铜,可是当雕塑师开始雕塑我们时,我忍耐了很多的苦痛,历经了很多的煎熬,譬如说:当他们发现我的眼睛太小时,就拿起铁锤猛打、猛挖;发现我的鼻子太大时,就又敲又锤的,常常痛得我好难过,可是我毫无怨言,因为我知道雕塑错了,必须再加以改正的,就这样经过千锤百炼,我终于成功地被塑成一尊佛像。而你呢?不加修饰的铸成了大磐,稍稍在你身上敲一下,你就嗡嗡地大叫,所以没有人供养你啊!”


  这故事告诉我们,一件事情没有能够完全顺利的,修正、改过是必经的门路。同学们到这儿来求法,要把‘色身交给常住,性命付予龙天’,蠲除自己的成见,让师长来教导你,来雕塑你,学问道德才能增长,慈心愿力才能发扬,有朝一日,才能负荷如来弘法利生的使命。


第五愿  要变化气质



 
  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变化气质。为什么要修行?也是为了变化气质。同学们到学院来念书,因为天天拜佛、念佛,自然地清秀庄严起来,这就是改变俗气而成为高尚的气质之故。


  有一位手艺精巧的雕塑师,经常替人雕塑guiguai魔像,久而久之,大家见了他,都觉得他一脸的狰狞相,甚为恐怖。后来,有位佛教徒请他雕塑佛菩萨像,他经常沐浴在佛菩萨的慈悲法相中,观想着佛陀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渐渐地这位雕塑师的容貌也改变了,给人的印象是慈和庄严,这是一个变化气质的最明显的实例。


  诸位上山来学佛,也要学习把世间的陋习改变成高尚的气宇,把懈怠懒散的个性变化成勇猛精进。经上说:‘心净国土净’、‘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心如工画师,能画种种物’。变化气质,是要靠自己的修持,靠自己的毅力,每一个人都是改造自己的工程师,自己想成为什么样子,一切的取舍都在于自己。平日贪欲、嗔恚、嫉妒、自私、偏执、骄傲的人,现在要把它改变成慈悲、喜舍、宽宏、中道、温和、勇敢,唯有能自我反省、自我改造,才能出人头地,因为要变化气质,不是别人能够帮助你的,必须自己有勇气、有决心、有毅力,切实去实践,所谓‘各人吃饭各人饱,各人生死各人了’,就是这个道理。
  

第六愿  要勤俭忍耐



  
  佛光山是一个七众弟子的道场,出家在家的男女僧青年都可以来求法;我们不是为了贪图学位名利而学道的,也不是希望佛教给予我们荣华富贵而来的。佛光山的道风是朴素勤俭的、是行解并重的、是福慧双修的,诸位到这儿来,要把佛光山优良的道风维持下去,以勤俭忍耐来讲,不但要勤于学习、勤于劳动、勤于做人、勤于修行,还要能忍耐、忍辱、忍苦、忍气、忍难,如此方能见道。我个人曾经从勤俭忍耐中深深体会到很多道理。


  我在佛教丛林里生活了十年,十年之中,做了六年的行堂,两年的香灯,一年半的司水,都是自愿发心为常住做事。当时生活简单,似乎没什么事可做,环境很干净,也不必时常打扫。垃圾筒几天才要倒一次,因为里面没有东西,大家克勤克俭,丝毫不浪费,因此觉得生活上没什么烦琐的事情。为什么当时我要做六年的行堂呢?因为我常想:当一日和尚撞一日钟,吃一天饭做一天事。俗语说:‘食人之禄,忠人之事;吃人茶饭,与人担担。’又说:‘得人钱财,与人消灾。’百丈禅师也说:‘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我既然受惠于佛教,就要感恩图报,做好一个出家人。时下有很多僧青年,不要说发心做六年行堂,即使六个月,或六星期都会受不了,甚至于打扫一个星期也会做不下去,想要马上轮组调换。对于勤劳作务,不能耐烦的人,是不能有成就的。


  由于现代物质太丰富,人的欲望也随着物质在增加。但我个人始终不以为靠物质便可滋养我们的身体,我认为滋养身体需要用佛法,所谓‘禅悦为食’,即是最好的证明。佛法虽然没有禁止我们对物质的需求,但是,佛法告诉我们,对于物质的欲望要适当地节制,因为世间上不可能有喜欢什么就拥有什么的如意事,所谓‘不如意者十常八九’。所以希望大家不要养成浪费金钱、好吃零食的坏习惯,要从佛法中去体会禅味,以代替物质的欲望。


  其次讲到忍耐,平时我们观察一个人是否能成器,往往先看这个人有没有忍耐力。世界上最大的力量就是忍耐的力量,忍的功夫可以成圣成贤,譬如忍饿、忍穷、忍贪、忍气、忍苦、忍难、忍魔,这种忍的力量,实为禅定、持戒所不及,因为忍耐的功德很大,可以成就一切。


  汾阳禅师在大雪纷飞的寒冬,为了求法,千里跋涉至远方一寺院,到了山门,没有人理睬他,直等到夜晚,一位知客师看他不肯离开,端过来一盆冷水便朝他身上泼,并且声色俱厉地赶他走。但是,汾阳禅师平静地说:‘大德!我为法不远千里而来,岂是这一盆冷水就能赶得了的呢?’禅师抱着大志大愿而来,为了求法,不畏屈辱,终于成为一位伟大的禅师。


  诸位也从各地远道而来,大家能有这种忍耐的功夫吗?学佛的人,要时时反省:能忍受工作的繁忙吗?能忍受饮食的饥饿吗?能忍受天气的寒冷吗?能忍受无理的气愤吗?人,是万能的,只要我们有大愿心,有大智慧,难忍能忍,难行能行,以坚毅不拔的节操去求法,佛道就在眼前了。


第七愿  要虔诚礼诵



  
  一般社会上的求学只是求知识、谋技能,诸位到这儿来求法,必须福慧双修、行解并重。有些人到佛门中来,兜一圈又走了,连边儿都没沾上一点,原因何在呢?那是因为他没有宗教生活的体验,也没有尝到佛法修持的妙味,因此,这种人在佛门中就无法生根,如水上的浮萍,随风飘荡。如果,诸位想在佛教中安身立命,则必须虔诚礼诵,从礼诵中与佛法相契。

  如果,一个人每天能念佛一支香,那么你的身心则能与阿弥陀佛合而为一;如果能禅坐一炷香,则会感到人格在升华,心胸在扩大;如果能虔诵一卷经,则能感觉饱餐法味,其乐无穷。在这种情形之下,假若有人要你离开佛教,相信你绝对不会离开,因为你已经在佛法修持的体验中得到了宝藏。


  诸位天天进出佛殿,礼佛课诵,不知道大家把佛殿观想成什么?现在我举几个譬喻以增加各位的信心。



  一.把佛殿当做战场


  或许有人会说:佛殿是诵经礼佛的地方,战场是敌我厮杀的地方,这两种怎能相提并论呢?殊不知我们礼佛诵经是为了消除烦恼,要与妄想魔王作战,借着佛法的力量来驱逐烦恼魔王,我们新的生命才能产生。在与魔王厮杀时,不但要勇敢,而且要付出很大的力量,才能把烦恼魔军驱除,所以说要把佛殿当做战场。



  二.把佛殿当做学堂


  我们进入佛殿,是为了向佛学习,以佛为良师,学佛的慈心悲愿。我们要不断地反躬自问:我们学习了多少佛的德行?所谓‘明佛之理’、‘合佛之心’、‘达佛之境’、‘成佛之道’、‘感佛之恩’、‘敬佛之德’、‘满佛之愿’等,我究竟做到了几分?所以我们要像个学生,在学堂里认真用功,认真学习。



  三.把佛殿当做矿场


  一般的矿场里有金、银、铜、铁、锡等能源,而我们的内心也有很多智慧的宝藏。要开采这许多智慧的宝藏,必须在佛殿里,藉着诵经礼佛的功德力才能开采出来。所以每个人都应该辛勤努力,做个勤劳的采矿者。



  四.把佛殿当做电力公司


  电力公司是一切灯光的来源,把电力公司的总开关一开,则街市、乡村各地的电灯都能大放光明。至于要点亮我们心灵的灯光,则必须在佛殿里,从诵经礼佛中开启佛性的能源,心灵的灯光一亮,在精神的领域里,可与外界的电灯一样的光明皎洁。



  五.把佛殿当做自来水厂


  自来水厂的水,供给我们日常饮用;而我们在佛殿中诵经礼佛中所获得的甘露法水,不但能洗涤内心的贪嗔愚痴、无明烦恼的污垢,还能滋润我们的菩提种子,令它发芽成长。
  有甘露法水的滋润,自能身心清净,法喜充满。


  我们知道虔诚礼诵能获得如此的妙处,大家应该好好去修持,从修持中增长道业,令自己的人生观臻于上境。


第八愿  要勇猛正见



  
  我常常觉得有些人缺乏正见,道听涂说,人云亦云,明知道是歪理,却由于缺乏正见,不能秉公处理,遂让真理隐晦不明。我们学佛的人,都应该具备正知、正见的节操。


  佛法讲八正道,八正道中以正见为首。一个人如果不能具备正见,则无法契入佛法。《华严经》上说:‘正见牢固,离诸妄见。’《胜鬘经》也说:‘非颠倒见,是名正见。’有正知正见的人,对是非、善恶、真伪才能做正确的思惟,发诸于身口意才有正确的行为,长养善念慧命。所以正见对于修学佛道的人非常重要,有人学佛一辈子,仍无法与佛法相应,惟有去除邪知邪见,方能进入佛法的智慧大海。


  有的人不信仰佛教,不了解佛法的精深奥妙,仅以一己的短见而认为佛教是迷信,这就是缺乏真知灼见;有的人初入佛门,尚未体验佛法的禅味,仅见到一些佛教中的事情,就认为不过如此,遂生退转之心,这就是缺乏勇猛精进。因此,我们有了正见之后,更要勇猛向前。经上说:‘在家懒惰,失于俗利;出家懈怠,丧于法宝。’平常一个人如果想得到宝物,就要努力去挖掘;何况想获得珍贵的佛法宝藏,更应尽心竭力,不畏艰钜。


  经上记载:一位年老的比丘,因为掉举昏睡,堕失正道,转生为龙;而一位年仅八岁的小沙弥,却因为精进禅定,当生证得阿罗汉果。所以一个人在修行的途中,贤愚长幼的不同,并不重要,主要在于知见的是否正确,行持的是否勇猛。


  在佛教中,一个破戒的人,只要至诚忏悔,仍有重生的希望;而一个破见的人,则如病入膏肓,无药可救。破戒,是个人行为上的过失;破见,是根本思想的偏邪。行为上的过失,可以医治;而根本思想的偏邪,则真理无法再进入他的心中,永远与佛道隔阂。因此,一个修学佛法的人,首先要培养正见;有了正当的见解,才能勇猛精进,深入佛道。


第九愿  要求真务实



  
  求真务实是人性的本能,也是人性可贵的德行。一个人做人处世要求人格能够达到真善美,信仰佛教也要求心灵能够充满真善美;写文章的人要求内容富有充实感,绘画的人也希望描绘的画面具有真实感;活跃于舞台上的人物,其理想是‘实至名归’,要求实际表现与名誉能够一致。总之,这个世间上,无论有形无形,若事若理,求真求实是人类最大的愿望。所以诸位到这儿来求法,也必须要有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精神,按步循序地去发掘知识的真实相。


  我常慨叹同学们中,有人写字写了几年,都不能把字写好;有人读书读了几年,也不能把文章作好。这都是不能求真务实,凡事敷衍了事,虚应故事一番,抱着这种心情,不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成功;何况学佛求道这等大事,又岂是敷衍草率就能获得实益的呢?所以一个求法的人,必须凡事谨慎,求真求实,才能得到佛法的利益。
  


第十愿  要慈心悲愿



 
 慈心悲愿是现代僧青年最重要的修养,因为一个人有了慈悲心就不会生起嗔恨心,如大慈弥勒菩萨偈云:‘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有人唾老拙,任他自干了;他也省力气,我也少烦恼。’乍看之下,似觉悲观消极,其实,这是菩萨的大慈悲。维摩菩萨因众生病而生病,地藏菩萨因众生受苦而入地狱,有慈悲心,故能代众生承担一切痛苦,把慈悲心建立在般若智的基础上,自然就能利益一切众生,真正做到‘人我众生,三无差别’的境界。


  佛教中所谓的‘慈’,是给予快乐之意;‘悲’是拔除痛苦之意。譬如:自己生活物质丰富的时候,会想到贫寒交迫的人;自己身体强健的时候,会想到病苦缠身的人;自己儿女绕膝,享受天伦之乐时,会想到鳏寡孤独的人。如此推己及人,便是佛教所谓的‘慈悲’。平常一般人看到自己喜欢的人受苦时,比较容易生起悲心;但是,看到不喜欢的人得到利益时,则兴不起欢喜心;其实,一个修学佛道的人,应该不论欢喜不欢喜,予乐拔苦平等施舍,甚至于对怨家仇人更应施予慈悲,以示修道者的无私风范。

    以上我列举十个愿望,今后大家学习的路线应该是:口才好的学习当教师,将来做一个布教家;文笔好的努力习作,将来为佛教著书立说,以文字弘法;富于慈悲心的人,将来从事佛教的慈善事业,各人尽己所长,担负弘法利生的重任。


  我们求法的态度方法很多,昔时佛陀在因地修行时,曾怀著「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决心;玄奘大师西行求法时,也有‘宁向西天一步死,不回东土一步生’的愿望。此外,如昙无谶冒险患难的精神,密勒日巴吃苦耐劳的大志,这些事例都可以做为我们求法的模范,希望大家听我讲过这些话以后,能够择要而行,终生受用。大家刚上山来,必须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一心一意去求学,等待将来学有成就时,为佛教贡献出一己的才能,希望大家多多自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