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妙法莲华经大意》讲记

 【百千法门不离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

  这个两句,所以求道要在『方寸』中求,佛法称之为内学要在内心求,内心是讲的真心,从真心裡面求。现在可以说全世界的人,都是虚情假意,不讲道义,想尽方法骗人,损人利己,人与人之间如此,国与国之间也如此,没有道义、没有塬则。但是诸位一定要记住,我们决定不能够同流合污,为什么?那些人这个观念、这样的做法都是造无边恶业,果报决定在叁途。我们也要跟着他学,甚至于说我们要不这样,那我们吃了亏,那意思就是说,他堕阿鼻地狱,我要不去就吃了亏,不就如此而已吗?不能干!我们眼睛雪亮,看到他往阿鼻地狱走,我们怎么能跟他一起走?你今天讲吃亏,你讲上当,你吃什么亏?无非是名闻利养给他拿去,五欲六尘给他独佔去。名闻利养、五欲六尘,就是往叁途去的东西,他独佔去他去了,他去了!你也想要一份,那你也就跟着去就是了,这就是不觉,这就是迷惑颠倒。是善法,我们随喜;是恶法,我们要捨离,我们怎么可以随喜?干名闻利养的事情,我们能随喜吗?搞五欲六尘的事情,我们也能随喜吗?不可以。

  那好像不可以,大家都是这样,我不可以,那我不变成孤立吗?孤立好,孤立不是身心更清净吗?这一个人正是自古以来说,「偷得浮生半日閒」,你什么拉杂事情没有,一天到晚悠閒清净,第一等高人。人家求都求不到的,别人想偷个半天閒都偷不到,你难得这一生天天悠閒自在,这多不容易!何必跟人家去搅这些?实在没有事情,你们看看古来大德,实在没有事情「饥来吃饭,睏来眠」,这个多惬意!一天到晚没事情,做的什么事情?断烦恼的事情,断了烦恼就没有事。法缘成熟利益众生,法缘没成熟那就是饥来吃饭睏来眠,你看看多自在。但是说这个话都是得道之人,他真的没有事,他烦恼断尽了。我们现在还有事,有什么事?断烦恼就这个事,我们要求智慧,要断烦恼。你要是认为说福报很重要,诸位要记住,先修智慧,后修福报。没有智慧,福报就害惨了你,就害死人;有了智慧,福报大好,能够成就无量无边功德,不会造业;否则的话,要造业。下课了。

  (第十七集)

  1981/7  台湾圆觉寺  档名:08-002-0017

  就是要在真实心裡面,无论是待人接物都要用真诚心。名利裡头吃的亏这无所谓,因为这个东西本来我们就不要,别人喜欢他尽管拿去好了,我们不要。我们要的真诚,对自己真诚,对一切人真诚,要从这个地方做起。别人要是骗我们,我们对他还是真诚,骗我们,我们要晓得,我们如果不晓得那是愚痴,那是真被骗了。被骗了也真诚,下次骗我还让他骗,我们还是知道,不是不知道。像从前道安法师,道安法师这点很了不起,很多人骗他,他晓得,他不是不知道。有一次我到他那裡去的时候,他就告诉我,他说那个人很聪明。我说怎么?他上次骗我一笔钱。我说怎么样?他今天又来骗我。我说给他没有?给他了。很聪明,他会来骗我的钱,今天来骗还给他;不是不给他,不是拆穿了「你骗了我」,不是;装作不知道,还来骗还给你。这是我们要学习,对人永远是慈悲真诚,他耍什么手腕我们晓得,不是不晓得;他们自己不晓得,以为你看我骗了老和尚,老和尚不晓得。哪裡晓得老和尚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老和尚知道。这是我们要学习的。再接着看底下:

  【正灭邪兴德亡惑现。则慈悲转为傲慢。禅定转为散乱。智慧转为邪见。】

  这个我们读起来,感觉得眼前确实是这个现象。我们讲修行,前面给诸位说,修正思想、行为,修行身口意,意就是修正我们思想观念,身口就是修正我们的行为。我们一定要明白,恍然大悟,我们要修正法,没有正法,邪法就兴了。那个邪的力量无论怎么样强大,你要记住,邪不胜正,怎么样邪恶的力量总归是邪不胜正,不要被邪恶的势力吓倒,用不着。我们要有这个信心,一定要修德,若不修德必定迷惑,无明就起来,德是什么?德是智慧。智慧现前,无明自然就没有;换句话说,我们要是失去了智照,失去了智慧的观照,无明就起作用,因此智照是一刻也不能够失掉。智照怎么个修法?给诸位说诵经,诵经这是非常有效的,要有耐心的去诵。诵经不要求解,念的遍数多了一定有悟处,会开悟,念一遍有念一遍的悟处,念第二遍有第二遍的悟处。像你要是念《法华经》,遍遍都会有悟处,只要你心住在正法,真正是有向上的心,就会有悟处。不悟的时候是心迷在五欲六尘上,他不会开悟,他念经不会开悟;如果你远离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你念经一定开悟。

  这是说『正灭邪兴』,德没有了这是无明现前,这个时候本性裡面性具之德,『慈悲转为傲慢』;换句话说,傲慢与慈悲塬来是一桩事情,悟了是慈悲,迷了就是傲慢。我们也可以说是觉则慈悲,不觉就叫傲慢,一桩事情。『禅定转为散乱』,觉的时候是定,这点诸位要记住,觉一定是定,迷是散乱。因为心是散乱心,你自己晓得不觉;一心不乱这是觉,不迷,一心是定。这就是平常自己要晓得自己的境界,晓得自己功夫,一天到晚这个心乱,乱七八糟这就不行,这就是自己要真正用功;逐渐这个妄念少了,就晓得功夫进步。但是在初学的时候是免不了,愈是想定,那个妄念不晓得怎么搞的愈多。平常不想它,好像没事,没有什么妄念,到你要念佛、要用功了,才晓得妄念好多都现前了。这个时候怎么样?不要怕,为什么?你本来就是这么多的妄念,你不用功的时候,你没有去觉察它,没注意它,不晓得有这么多;你现在一想用功,一下就发现塬来有那么多。

  换句话说,你根本就不要理会它,妄念随它妄念,你专门把心注重在佛号上,这个样子佛号渐渐就坚固,一句一句能够接得上;妄念不去理会它,慢慢的少了。千万不要注意妄念,我的妄念这么多,我妄念为什么还去不掉?这就糟糕了,这妄念愈来愈多,这是增长妄念、这是培养妄念不是断妄念。断妄念就是根本不理会,随它去,它有也好,没有也好,有了不要烦恼,没有了不要喜欢,就是根本不理会,不把它当作一回事情,随它去。你这样念佛有个叁、五年的工夫,妄念就少,大概在念个一支香的时候,起个叁、五个妄念。给诸位说,会用功的人用上叁、四年工夫之后,一支香当中还有叁、五个妄念。如果在一支香裡面佛号继续不断,一个妄念没有,大概总得要七、八年工夫,善于用功的人、会用功的人。不会用功的人念到七、八十年,妄念还是那么多,那就没有办法了。所以是要会用功。可以说理论与方法,经论裡面都说得太清楚,只要诸位稍稍留意一点你就晓得。

  我再举个例子给诸位说,你们万佛寺大概所有的对联都是张龄作的。张龄是湖南才子,跟我是老朋友,这个人聪明极了,他十九岁做县长,在大陆上做县长,这少年得志的才子,文章也做得好。可是怎么样?很有名的吝啬,对于这个钱看得很重。因为他的才华好,所以我们老总统过去,就曾经在他做县长的时候,从他那个县裡过,一打听这县长十九岁,总统有点不服气,我们老总统就把他召见,召见就有意思要处分。结果一召见发现他确实有才华,他县政政治办得是很好,于是乎总统很赏识他,就把他带到身边做随从祕书,所以他二十几岁就跟老总统。由于他的文章写得好,字也写得好,这个对子尤其做得好,就有很多人想请他写几个字。他怎么样?他都把它写好,放在抽屉裡锁起来,必须拿钱来,不拿钱来不给。钱拿来,看到差不多可以了,抽屉打开,「已经给你写好了,拿去。」他这个毛病一生都没有办法改,这是很遗憾的事情。他在大陆上亲近过很多高僧,他皈依过虚云老和尚。我在台北讲经,他是会会都参加,都来听经,他告诉我,「法师,你讲前面,后头我都晓得你要讲什么,可是我一上台就不行了,我就讲不出来。」他看到《弥陀经》裡面讲的往生咒,念叁十万遍往生咒就见到阿弥陀佛。他就发了个心在家裡念往生咒,大概念了有一、二年念完叁十万遍。他告诉我「叁十万遍真念满,阿弥陀佛没见到,一点消息没有。」我就告诉他「你再念叁十万遍,阿弥陀佛还是见不到。」为什么塬因?放不下!

  所以诸位要晓得这个道理,人家讲的念叁十万遍是什么?是把烦恼习气统统念断,放下了感应道交,甚至于不到叁十万遍就感应道交。他用的什么?贪心!想见阿弥陀佛一面,贪心,贪图见佛,贪图感应,心就不正,这怎么行?一直到临死都放不下。这是我一个老朋友,很可惜,脾气也很倔,你一般人劝他,他很执着、很固执,总是认为自己见解很正确,自己亲近过许多大善知识,自以为是,这无可奈何,没有办法。他在台北的时候我们也常常见面。像这样的人,这样的人不能学,现在的人不能学,傲慢、散乱、邪见,像张龄居士他统统具足,他是眼睛长在头顶上,瞧不起人的。所以说他的因缘真的殊胜,我们想亲近这些大善知识,没有这个缘分,他有这个缘。很可惜的,就是这个业障去不了!所以这少年得志很容易引起傲慢心,这确确实实的。我也是,我是二十二岁跟老总统,我办公室跟老总统隔壁,那个时候眼睛也长在头顶上瞧不起人。为什么?总统身边的人到底不一样,你走到哪个地方去,你走到外面宪兵看到,对你立定毕恭毕敬。那个时候我们配的是圆证章,这个证章他一看就晓得,我们是很接近的人。所以这种傲慢很容易养成,何况张居士又有才华,更是眼睛长在头顶上,这就害了他一生。我得力是得力什么?确实得力于章嘉大师,得力于他老人家指导,告诉我这些习气统统是自己的障碍,必须要把它排除。如果要不除,那就害了一生,张居士是我们眼前的一个样子,你看看他就晓得。底下讲:

  【智慧是以戒为本。】

  这句话大家要注意到,为什么?现在学佛的人对戒律可以说都鬆懈,都不注意,慧怎么会有成就?早晨我给诸位讲,定是以戒为基础,慧是以定为基础,戒是根本,我们怎么能够疏忽?再给诸位说,戒不是诵的,所以说为诵戒,以为这就是持戒,这是有名无实。你们要看看寒山、拾得的传记,他们两个在国清寺,国清寺初一、十五诵戒的时候,他们两个人就在戒堂的门口,在那裡讥笑、在那裡讽刺。戒是要做到!不是那么念念就算了。常常看要熟,严格的讲戒本要背诵、要做到,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尽量的去做,我能做一条我就做一条,我能够做到两条我就做两条。我那个时候初学佛,章嘉大师教给我,学戒能做多少就做多少,不要勉强,随分随力的做,做得很自然,做得很自在,不会感觉得压迫,不会感觉得戒律约束我,这样持戒那多么轻鬆愉快。戒的作用多半是对治恶业,譬如杀生是恶业,叫你不杀生对治恶业,不要造业。所以诸位要懂这个意思,它教我们都是好,都是「杜恶趣开善门」,所以要重视,戒是菩提根本。底下一段大家自己细细去研究,如果要是有疑问的地方,你们可以提出来,提出来我们再详细的来讨论,这章我想就讲到此地。再看底下一章,看「信解品」:

  【前品世尊说叁界具众苦。指界外为安乐。方便诱引火宅诸子。但明开一说叁之意。迦叶深解五时摄化之方。即彼界内烦恼。塬我家财。火宅痴狂。皆佛嫡子。可谓善解随宜说法也。】

  这个几句也是把「信解品」,列名的来意交代清楚。这两个字也实实在在不容易,为什么?我们讲到了「信」,诸位要记住,这个字很难,确实是难。一般人这个信可以说是迷信,为什么?对佛法道理不明瞭,他就信了,这不是迷信那是什么?迷信不会结智慧之果!这是我们晓得的。稍稍有知识的人,学佛的时候可以说叫强信,勉强的相信,为什么?想想释迦牟尼佛到底是个有学问的人,这个信是勉强的信。究竟释迦牟尼佛的学问、道德,你还没见过,还没有深入研究过就信,这是强信。必须到解了以后这信才叫正信,我们佛门裡讲正信佛教徒,正信是明理,是佛法的道理都能够通达,我们相信它,这才是正信。毕竟在今天迷信的人多,这个实在讲,在修学的态度上来说不够庄严。所以我常常对这些大专学生,他们学佛还没有多久就皈依,我有的时候给他们说,我很佩服你们,为什么?我就没有这样的善根。诸位要晓得,我的学佛实在是难,方东美教授介绍,等于这个佛法他介绍给我。我跟他学哲学,从印度哲学裡面讲到佛经哲学,才晓得佛法是哲学。他告诉我,「佛经裡面的哲学,是世界上最高的哲学,是哲学的最高峰,是人生最高的享受。」这两句话把我的心打动,佛经裡头有这些好东西,于是乎怎么样?想方法找经书来看。

  那时候就开始到寺庙,我们台北市善导寺规模比较大一点,众所周知,我也听说,我们就到善导寺去逛。逛的时候裡面有几个军人,他们是学佛的,住在善导寺,这就很方便,一问是陆军总部几个军官单身,他们住在庙裡。于是乎他看到我要来找经书看,他们都很欢喜,他们庙裡《大藏经》都借给我看,通常都借不出去的,线装书都借给我看,我拿回去看似懂非懂,但是很有兴趣。我在看经不到一个月的样子,不到一个月,我一个邻居是个蒙古的亲王,地位也很高,他看到我手上拿着佛经在看,他说你对这个有兴趣?我说我有点兴趣。他说你需不需要找一个人来指导?我说很好,你找什么人来指导?我给你介绍一个大德,章嘉大师。我还不晓得章嘉大师何许人也,他很热心,很热忱,好!星期天没有事情,他就带我去见章嘉大师。一见面很有缘,大师非常的慈悲,慈悲和蔼,我亲近章嘉大师叁年,每个星期天向他讨教。给诸位说,我没有给章嘉大师顶过礼,叁年当中到佛庙裡头,大殿裡看到佛,脱帽叁鞠躬,没有到底下拜佛,你们就想好难!我要不把裡头这个道理搞清楚,叫我皈依,叫我拜,办不到的,我见到总统也不过叁鞠躬,最敬礼叁鞠躬。所以这些大专学生没学几天,他就会拜佛,会顶礼法师,了不起,实在太了不起,说得不好听迷信,还没搞清楚。所以我从前学东西,要是不把东西搞清楚,你叫我信做不到的。

  我在学校念书,第一个接触的是ji 督教,ji 督教对我下了一番很大的功夫,两年当中,我把ji 督教《新旧约》从头到尾翻过四遍,我比他们用功。我在裡面一共提出七十多个问题,这些牧师不能解答,解答的我不满意,说我什么说我这个,说的话都不好听,没有办法,不可救药的意思。我说我提出的问题,你解答得不能叫我心服口服,你叫我去受洗,这个事情我办不到,没搞清楚我办不到。以后又到yi si  lan,就是回教裡头混过一年,回教裡的东西我知道得很多,我对于回教所知道的那些常识,比台湾的一般回教徒都知道得多。他们的回教徒有名无实,都是挂名的,有名无实;我对回教教义,还真正下功夫研究过。要不把那个东西搞得清清楚楚就叫我信,哪有那么简单!没那么简单。所以我一信就是真信,我那个时候在我们机关裡信了佛,你看我一信一接受,差不多叁年时间,我一接受头剃了,穿布鞋不穿皮鞋,就开始吃素,生活立刻就转变。我一信了佛,头一剃掉,吃素穿布鞋,我们那裡面ji 督教的人都不谈教,都不敢讲。他在旁边告诉我,你有没有发觉过,你这个头一剃,现在ji 督教都不谈了。我说没有注意到,后来注意是没有人讲,不谈ji 督教教义。怎么了?他们说你这老顽固学了佛,佛教一定有道理,要没有道理,你这个老顽固不会去学它的,所以叫我叫老顽固。你看一句话不说就有那么大的影响,就是什么?绝不轻易相信,不把它搞清楚那怎么会相信?你叫我拜佛,拜佛的道理要不搞清楚,我决定不拜,我不会拜佛。

  再譬如说守戒律,戒律裡头理论我要没透彻不用谈。章嘉大师对我确实用了苦心的,所以我感激他一辈子。他硬是对我花了叁年的时间来教导我,把我这个老顽固用种种善巧方便,把我化过来,那要不是他,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办得到,实在是不容易。所以我信佛不是迷信进来的,是什么都搞清楚进来的。我一剃了头,出了家就教佛学院,十普寺白圣法师办的叁藏学院,我剃了头就那裡教书,我在佛学院没做过学生,开头就做老师。所以讲到信解难,我们讲迷信、强信,勉强信,你一解了就是叫正信,解叫正信,解了以后要做到这个信才叫真!正信只是解。要到真的相信这要行,你要没有把佛法的理论,在我们实际的生活融成一体,生活就是理论,理论就是生活,你的信就不真,虽然正,正不真。一定要行解相应,要把你所懂得那些理论表现在实际生活行为上,把佛的经就变成我们生活,变成我们的思想,变成我们的言行,我们的言行就是叁藏经典。

  这是讲到信与解,信解有密切的关係,信了不解不信,刚才讲了这是迷信,或者我们讲勉强强信;信了一定要求解,解而后叫正信,行解相应是真信。但是诸位要晓得,解了你能不能行?行了你能不能不煺转?这一阶一阶淘汰,淘汰到最后没有几个人!所以说别看到信佛的人这么多,逐层的淘汰,你看看我们本省有多少信佛的人?他那个说信佛那真的是迷信。为什么?他神佛不分,土地公也是菩萨,妈祖也是佛爷那怎么行?佛神不分!所以那就完全是迷信。懂得一点佛法道理,神佛能分清楚,这是佛,那是菩萨,那是鬼神这都不一样的,这个总算是明白一点的人,可是对教理不懂。或者是什么?把这些外道的经典,他也认为是佛教,那根本上错误,他有信也有解,但是那是邪法不是正法。遇到了正法,确实是佛的经典,祖师的註解他拿到手他不懂,懂了之后又做不到,做了之后又会煺心,一层一层淘汰,到最后没剩几个人。能够依教奉行,无论在什么境界裡面不煺转,这个人一定成功,这不是我说的,佛说的,佛在经裡面讲的。一定成就,而且当生成就,这就是我们经裡面常讲的善根成熟之人。这个地方讲的信解,与我们一般讲的信解又不一样,我们一般讲的信解,讲得没有这么深。

  这个地方讲的是甚深信解,『迦叶深解五时摄化之方』。迦叶尊者,大家晓得这是佛的传法人,第一代的师祖,你看禅宗讲「拈花微笑」,世尊将正法眼藏传于摩诃迦叶。达摩是第二十八代到我们中国来,是我们中国的初祖。法华会上迦叶尊者才甚深信解,你想想看,迦叶尊者的歷史我们晓得,世尊示现成道没多久,他们就跟了释迦牟尼佛,叁迦叶,最初这个一千二百五十五人。到这个时候他们跟释迦牟尼佛,在佛的会下听经修行已经四十年。法华会上才说了一个「深解五时摄化之方」,这个方就是方便。这真正是大彻大悟,真正是真信,全程肯定的相信,再没有疑惑,理完全明白,佛的意思完全懂得,方法了解。所以才肯定佛对于众生,真正是所谓「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我们对佛没有话说的,五体投地,粉身碎骨无以报答。你不了解你不晓得,你了解了你自自然然发自于内心。你看觉后的境界,『界内烦恼,塬我家财』,就是指叁界之内,所谓是「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这是性德,是本性裡面的万德万能。迷了的时候起的作用叫它做烦恼、叫它做生死;觉悟的时候起的作用叫它做菩提、叫它做涅槃。只是在迷悟上换个名称而已,事相是一不是二,这个意思很深,初学来说确实不太适合。

  但是我们今天研究这个经,这份大意它摆在此地,它上面有这些东西不得不说。但是诸位要记住,绝不能够误会,我们知道多少就是多少,不知道的没有关係,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是正确求学的态度,不可以强不知以为知。譬如经典裡面常讲,此地也就说「界内烦恼,塬我家财,火宅痴狂,皆佛嫡子」,你晓得这个事情,但是你证不得这个境界。换句话说,烦恼还是烦恼,痴狂还是痴狂,痴狂就迷惑颠倒。在我们现前境界讲,这都不是好事情,与菩提涅槃背道而去。这个境界是什么境界?见了性的菩萨,所谓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们的境界,不是我们的现量境界。我们今天就是听说而已,做不到,做不到的不能做,学东西最怕就是好高骛远,所谓是眼高手低,这不可以。我们晓得这桩事情,这佛说得没错,我们慢慢的来求证,按部就班的来求证。好比七层宝塔,人家说最上一层怎样怎样,我还没去过,但是我从一层、二层慢慢的向上爬,爬到上面去一看,从前听说的果然不错,信解!就信解了;现在只是听说,没有入这个境界。在念佛法门裡面,这是理一心不乱的境界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现在给诸位透出这个消息,有没有好处?有好处,这个好处是什么?就是我们自己修学的方向、目的。所以佛法,为什么说佛法不是哲学,它跟哲学确实不相同,哲学是求智慧不错,它的智慧是有问号,是有疑问,就是什么?它智慧究竟是正确、不正确,没有办法确定,它始终在那裡摸索,没有方向、没有目标,所以大家都在那裡摸。譬如讲宇宙的来源、人生的来源,这个人这样说法,那个人那样说法,说得好像都有几分道理,想想看都没有道理,都不能叫人心服口服,这讲哲学。哲学在今天说老实话,唯一好像有点像样东西,就是科学方法论,所谓是理哲学,逻辑辩证法这纯粹哲学,是一种思考的方法。但是诸位要晓得,这种思考的方法是有限的,不是无限,在某个範围之内它可以用,超越这个範围用不上。我在台北大专讲座裡面,曾经就动了个念头,想在讲座裡面开一门因明学,这因明学也就是哲学裡头的方法论,跟逻辑是一样。我想请谁?请方东美先生来讲,那这是行家。

  我去找他,他就告诉我,「因明那是旧的逻辑辩证,不如近代的符号逻辑,近代符号逻辑已经比这旧因明要进步得多。」可是他告诉我,「用在大乘佛法裡没用,算了不要讲是不是?」大乘佛法,这些科学方法论达不到。就是初级的佛法、中级的佛法用得着,高级的佛法用不着。高级是讲明心见性,这个东西用的是心意识,你明心见性要离心意识,还有什么逻辑辩证?他说得很有道理,所以以后我也就不再打这妄想。可是诸位,对初级是有用处,深入一层那都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但是佛法不一样,佛法有方向、有目标,所以它不是盲目,佛法就是叫我们去求证。不像哲学,哲学没有边际,渺渺茫茫谈不上求证,大家都在摸,谁也不敢说谁的正确。今天这个科学家、哲学家发明了一个定律,明天、过两天别人起来又把它推FAN,所以这个世间没有永远的真理,这就哲学裡所说的,没有永远的真理。佛法有真理,所以它不一样,佛法学得自在不盲目,有结果。哲学没有结果,诸位要晓得,哲学家一多了,哲学思想一多了,搞得今天天下大乱,我们这是深受其害,应当要觉悟。下课了。

  (第十八集)

  1981/7  台湾圆觉寺  档名:08-002-0018

  在前面给诸位说明过,信解不容易,信解虽然难并不是做不到,这点大家要记住。世尊在我们这个世界所讲的一切经,所说的一切法门,都是我们这个世界众生可以做得到的。如果要是做不到他要说了,佛就跟我们开玩笑,吊胃口,说了你做不到,佛不做这个事情,这叫做戏论,没有意义。凡是他所讲的,统统能够适合于我们这个世界可度之机,所谓叫契经。这是我们要有信心,我们能够做得到。至于能不能做到这个关键在自己,不在别人。你看看经裡头一而再,再而叁的给我们说,只要我们自己肯,就是我们愿意就做到,我们不肯那就没有法子。底下说明,这几句话也是很重要的话。

  【由善解故。】

  这是对于《法华》义趣真正领解了,自自然然你就会产生一种观念。那就是:

  【自知我等真是佛子。本具广大法性圆满功德。与诸菩萨。曾无有异。】

  这话是实在的话,可是为什么变成生死凡夫?接着底下又说:

  【但以自迷。】

  『自迷』就是不知。

  【无此志愿。】

  什么『志愿』?成佛的志愿,没有这个「志愿」。

  【妄想执着。流浪轮迴。】

  这个几句话要多念几遍牢牢的记住,说的就是我们眼前的状况,我们现在就是这个样子。佛在法华会上,你看看几千年前就已经说出来。

  【今遇圣乘。犹未究竟。】

  这个两句话难得,第一句很难得,我们在六道生死轮迴,到佛的末法时期,我们能够遇到圣教,这是不幸中之大幸。所谓是「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们在这一生当中得人身,又闻佛法,这种机缘实在是太殊胜。可是又有几个人晓得这个因缘殊胜?如果要是晓得了,自己必定珍重,要好好的把握着这一生会成就。那些没有成就的,就是底下这一句所讲的,『犹未究竟』,遇是遇到,对于佛法的道理没有能够究竟明瞭,得到了又空空的过去,你看看这多可惜。经裡面多分从比喻上说的,这是比喻一个穷子从小离开父母,在外面流浪五十余年。这个五十余年旧註,古人把它比作五道也很好,五道就是六道,因为阿修罗这一道,天有,人间也有,畜生、饿鬼都有,所以讲五趣,或者讲五道是很正确的。讲六道,单单将天阿修罗算一道,人间、饿鬼、畜生阿修罗都不算,单独是把天阿修罗独立一道称为六道轮迴。所以诸位将来在经上看到五道,或者是五趣、六道,一样的,不要争论,这裡说五道,那说六道,怎么多出一道出来?实际上是一样,开合不同而已。讲流落五道也讲得很好,这就是讲六道轮迴的意思。此地讲的它把它说作五阴,说作五阴也是非常好的,说五道是从事上讲的,说五阴是从理上讲的,就是色受想行识,从理上讲。理与事实在讲是分不开的,五道离不开五阴,五阴表现就是五道,所以说是一样的事情,怎么说都可以。两种合起来看这意思就更圆满,就是有理、有事相当的圆满。此地是就五阴这个意思来讲。

  【五十年者。即是五阴。五阴中一念心生。具五十种恶。】

  这个五十种恶,《金刚叁昧经》裡有这么说,《楞严经》裡面五十种阴魔,也是从五阴生的,五阴要是断尽,魔障就没有了。这个魔障大概是分为四大类,你们念《八大人觉经》裡头四魔,就是一切魔障可以分为四大类,这个四大类根本的就是五阴魔。五阴魔、烦恼魔、生死魔、天魔,你们想想,这个四大类裡面,叁大类都是属于内在的,只有一个天魔是属于外面。如果我们内在健全,天魔再有能力也无能为力,最怕的是什么?内裡不健全,裡面的魔跟外面天魔一勾结,这麻烦就大了。这裡头有汉奸,外头有盗匪,这个一勾结这就没救,无药可救。所以说外面天魔不怕,只要我们内裡头没有烦恼,不与天魔勾结,我们就不会受外面魔的损害,不会受它害的。这下面这个一段比喻,诸位自己要好好的研究,我们由于时间限制,就是大意都不能够细讲,但是重点一定会跟大家指出来。再看底下这下半段,下半段第五行,有几句话也很要紧:

  【依他教修行。虽少伏惑。未是佛乘。】

  就是讲的依外道来修学,诸位必须要记住,除了大乘佛法之外都叫做外道,连小乘也包括。你看在楞严会上,大乘人看小乘就是魔,小乘也是魔,不过是最接近佛的,不会受什么大害。佛法,你看看本经裡头,这是把所谓开权显实,真正的佛法提示出来,「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叁」;换句话说,前面给诸位讲叁乘都是方便,都不是真实的。所以我们讲的除了大乘法之外都是外道,这个话不是骂人,有人听了外道,听了之后不高兴那是错误。什么叫外道?心外求法的就叫做外道。我们学佛的人,我们今天是心内求法,还是心外求法?这个问题很大。我们今天拜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是我们心内观音,还是我们心外的观音?如果拜的是心外观音我们就是外道,心外求法。我们今天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心外的阿弥陀佛,还是心内的阿弥陀佛?是不是真佛法就在这裡分。你要是把这个当中划个界线,娑婆世界西方十万亿佛土之外有个阿弥陀佛,我们要去求他,我们要生到他那裡去,心外求法。不晓得是自性弥陀,唯心净土,十万亿佛国土外面的,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有没有?有,一点不假,是我们自性变现出来的。

  前面讲「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所以你一看《法华经》,你看祖师这个註解,一切诸佛菩萨国土,四土全是表法,统统说的是自性。一部《法华经》说什么?就是说的自己心,妙心,众生心也是自心,佛心也是自心。前面讲这个叁种法,心法、众生法、佛法,统统是自己的心法,除了自心之外没有一法,所以称之为妙!你看自心这个妙用,所谓恆沙妙用无量无边,全是自心变现之物。几个人能够承认这是我自心变现之物,几个人能承认?如果果然承认,在一切法裡就不会分自分他,那真正是法喜充满,不会再分自分他。实在讲是众生迷惑颠倒,不晓得事实的真相。我们修别的,依别的教来修就是概括来说,就是心外求法,可以伏少惑。譬如像二乘,阿罗汉、辟支佛、权教菩萨,他们能够伏见思烦恼,这在心外求法裡面,可以说是最为殊胜的,因为别的还办不到,还没有办法做到。他还能够真的把见思烦恼给去掉,这是心外求法裡头最大的功能,只能到这裡。你要想断尘沙烦恼、断无明烦恼,那就必定要学佛法,学大乘佛法、一乘佛法才能够办得到,否则的话,是办不到的。这几句话要紧,就是真正能够成就的,唯有一佛乘,唯有佛法。底下就说得更明显,第八行最后叁个字,你们看看:

  【依外道邪教修行。冀出生死也。】

  『冀』是希望,这是决定办不到的事情,『依外道邪教修行』,给诸位说可以生天,乃至于生到非想非非想处天寿命八万大劫,但是不能了生死,不能够超越轮迴。所以我们千万不要看到,有些这个外道示现有些定功、神通,就被他迷惑。佛法裡面,你看看经典裡头所说的,禁止示现神通,佛法不是不示现神通,在我们经典裡面就是《神僧传》裡面,歷代有不少法师示现神通。神通不是随便现的,是在特殊因缘;换句话说,有此必要的时候才示现。这是避免被那些外道邪教所乘。佛现神通,他们就是常常用神通,我们如果是这样一来,什么叫正法、什么叫邪法我们就很难辨别。佛法的教学是正规的教学,不用这些方法,不用这些奇奇怪怪的方法。这是诸位要明瞭的,它是循规蹈矩,按部就班的来教学。世俗裡有些对我们的批评,有些不好的地方也很多,有所谓是「和尚不作怪,居士不来拜」,这就是很不好、很难听的一句话了。寺庙要想信徒多,总得要搞些花样引诱信徒到此地来,这是后来佛教裡才有,有那些不守规矩的。你看佛陀在世的时候,你看看我们中国隋唐那个时候的佛教,有没有好奇骛怪?各个都是规规矩矩,一天到晚在那裡翻译经典,讲学教学都做这工作。出家人很守本分,在家来求学的也很守本分。

  那个时候所谓大法会,大法会是什么?大法会都是讲经的法会。不是念经的法会,没有念经的法会,没有超度的法会,更没有经忏的法会,这是你们念佛教史应该要晓得。后来这些法会就变成喧宾夺主,把我们佛教本来面目丧失了,形成了一种带有浓厚迷信宗教的色彩,使整个社会对于佛教产生了莫大的误会。这个误会现在无法澄清,为什么?你表现在外面是这样子。后面说佛教迷信,你说你佛教不是宗教,人家再来看看确实是宗教、是迷信,你没有办法跟人家辩别。那个有智慧、有头脑的念过书的人,一说他懂得,为什么?隋唐以前不是这样的,这以后才变成这个样子。譬如佛门裡面讲超度,超度这个事情也不是塬来有的,佛教裡头本来没有。这个事情过去我曾经问过章嘉大师,道安法师曾经在大专讲座裡头说过一次,就讲我们超度的事情,超度的起源。他说追溯在歷史上讲,可能是从开元那个时候,就是唐明皇那个时候,这是安禄山造反,这在歷史上讲「安史之乱」。因为那个时候各地方由于战乱,老百姓死伤的人很多,军民死伤很多。平定了以后,唐朝的佛教是很兴盛的,就在每个战场,就是死难人多的地方都建一个寺,这个寺就叫做开元寺。所以开元寺有很多,每个战场都建,请这些高僧等于是追悼,来超度这个死难的军民同胞,由国家来办超度大会,可能就从这个地方开始。国家这么一办,好像大规模的超度死难的军民,这老百姓也上行下效,他家裡要是有老人过去的时候,也请几个法师念念经来超度。在那个时候那是随缘,不是正经事,而且很少在寺庙裡,不是在寺庙,都是人家请几个法师到家裡面,不是在寺庙裡,寺庙裡头不做这个事情。你看到了今天,寺庙裡面讲经、修行、译经统统没有了;现在都经忏佛事喧宾夺主,霸佔了寺庙,这成什么话?

  如果诸位说译经,那印度经典都被我们翻译过来,我们现在没什么好译的,这个话说错了,这个话说得不对。印度梵文经典是都被我们译过来了,不错,可是现在世界上有许多国家没有佛教,可以从我们中文翻成其他国家文字。所以我们这个翻译工作可以说永无间断,我们今天可以把它翻成英文、翻成法文、翻成德文、翻成西班牙文,流通于全世界。从前的寺庙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译经,所以出家人那都真正是饱学之士,博学多闻,都是通达好多国家语言文字的,没有这样程度不能出家。所以你们诸位出家了,你们要晓得将来这神圣的任务,你们的学问,像这种科技常识需要知道,不必深究,提起来晓得不外行,这些科技、这些物理、化学,这个东西提起来不外行,知道不必深究。真正是深究的是什么?是经典。再一个就是语文,语文非常重要,现在交通发达,空间缩短。譬如在民国初年,清末民初的时候从中国,如果要是到美国去,那个时候坐轮船要一个多月。如果要遇到风、颱风不顺利的时候,得两个月,一般都得要四十多天才能到达;你看看现在到美国,一天。以前到日本差不多要五、六天,现在到日本两个小时。交通的便捷,空间的缩小,人与人的关係往来密切,这也是我们现在正处在这个时代衝击的机缘,这个时候。那就是我们过去,等于说是交通没有这么便利,科技不发达,大众传播事业也没有今天这个样子,几十里地以外发生的事情,往往我们二、叁天才知道。今天全世界有一点点小事情,卫星传播我们立刻就晓得。全世界就变成一个都市,你看这关係多密切。

  整个不相同,现在突然之间一结合,好像有点措手不及,不知道怎么应付才好。我们中国有这种感觉,外国哪个国家都一样,都是觉得一下子手足无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这科技发展太快,我们来不及应变。今天是形成这个样子,我们是生活在这个社会裡头。所以要想将来弘法,你就必须要记住,你能够会语言,外国语言是愈多愈好,最低限度要能够精通两种外国语,你才能够应付得了,以后出家人法师的身分,那才能够应付得了。所以大家功课,语文要特别留意学,什么数学、物理、化学那没有什么重要的,浪费时间,对我们没什么大用处。还有就是歷史、地理要学,这中外史地都要学,为什么?将来便利于观机,你到国外去弘法,你要晓得观机。还有一件就是译经,你译给哪个国家人、哪个地区人为对象,这个经给他们看的,你要懂得他们的歷史文化。所以诸位要晓得,譬如你译这个经典,我译给欧洲人看的,跟翻译给美国人看的不会一样的。这个我们今天都没有想到,有很多人已经会一点英文,以为这个东西翻译过去就行了,不行!行不通。你译出去人家看了不是味道,这中国人翻译的,纯粹是中国味道。所以拿到外国去,虽然是外国文字写的,但都是中国味道,外国人尝尝他不喜欢,他不愿意接受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所以说是每个国家、每个地区都有它的文学特色,佛法是文学,一定要运用他们当地的色彩才有效。像佛经翻译成中国文字,很显然的你们大家能够晓得,鸠摩罗什大师翻译的,就是纯粹中国味道,我们一看很欢喜,为什么?跟我们念中国文一样。玄奘大师了不起,他所翻译的意思都没错,翻译的是印度味道,你们看看玄奘大师翻译东西就不行。为什么?他的文法倒装句是印度味道,他是直译的。所以玄奘大师译的东西多,都在《藏经》裡放着,给法师们做参考的,流通不出去,大家不愿意接受。这就好像中国人吃惯了中国菜,吃像那些牛排吃了不习惯,虽然你说那个好,吃了不习惯,还是中国小菜适合于口味,就是这个意思。你们要能够懂得这一个着眼,将来你们在国际上弘法利生,才能出人头地,才能到一个地区被那个地区人欢迎,你能在那个地方成佛作祖,在哪个地区做一代祖师,到哪裡做开山祖。你要不晓得这些道理,不通达人情世故,以为你佛法通了,不行,你佛法怎么通也不行,你搬到外面去,人家不喜欢,不适合他们的口味。今天整个好像文化交流,有这么密切关係,世界结合成一体,但是每个地区依然有它文化背景的特色。不要说大的,你就说台湾省,东部、南部、中部、北部,各有各的特色,小地区它各有各的特色。

  所以诸位的观机能够深入到这一层,你将来弘法利生的事业不会失败。大家对于语文的训练要努力,自己如果说是根性比较钝一点,迟钝一点,早晚拜佛求佛菩萨加持。你这个心不是为名闻利养,是为利益众生,佛菩萨神力就加得上。如果你要为名闻利养不见得有感应,你要是为弘法利生就会有感应。这种感应事情非常的显着,我们古来高僧大德裡头很多,外国法师到中国来弘法,语言文字不能通达,不能够流传,求佛菩萨加持就得到感应,比我们中国人还能,还来得流畅,感应道交。虽然讲的是诸佛菩萨自心变现,自心的感应,你能够知道唯心所现,这个感应之理就决定相信,决定有感应;不能感应,是你自己妄想执着障碍了。所以说去了妄想执着哪有不感应的道理!语文要努力。学语文给诸位说要背诵,你学英语,你的英语不能背不行,不但要背要常讲,同学与同学之间要常讲,不怕,讲错了没关係;要多听,你能够听得懂,你就会讲。在今天我们这个教育,诸位要晓得,大乘佛法跟小乘佛法不一样,你要是真正为了弘法利生,你为了学习语言,这外国的电影片子要看,为什么?学语言。就是它的整个对白,你是不是都能够听得懂?先训练听,然后再训练讲,这种语言是标準的。我们出家人到外面电影院裡去看电影,那当然是不太雅观。但是现在很方便,我们可以用闭路电视,闭路电视你们设置一套,我想没什么问题,这套今天设置起来,就放在讲堂裡面都可以。这一套闭路电视装置下来,现在大概七万块钱差不多就可以装置起来。

  外国片子很多,譬如你们学日语、学英语、学法语,这些电影片都可以能借得到,我们不要向外面商人借,我们可以向教育部,借这些教育电影的影片,可以向电视台借,这都可以办得到的,训练我们听说的能力。我们目的不是在看它的节目,目的是要在训练听说,这个能够帮助诸位进步得快。不单单是靠一个老师,一个星期教几点鐘,这不行,这要到哪年才能学得会?所以语文就是要习惯,多听、多练习讲,这样才行。你每天都接触,好像跟外国人每天都接触,自自然然不知不觉他就会。我过去有个朋友,为了要学英语,他自己把工作辞掉,那个时候美军顾问团在我们台湾,他就到天母美军顾问团那个地方家裡去做佣人,替他打扫院子,随便给几个钱,只要生活能过得去就行了,他不在乎待遇多少,主要的是什么?主要就是学语文。天天要跟他讲,讲不好也没有关係,厚着脸皮也讲,他在那个地方待了叁年,那个英语学得比外文系毕业的高明多了。外文系毕业的见到外国人说不出话来,他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下这样的功夫,他就到美军顾问团,到人家家裡去做佣人,所以语文要这样的学。不要有所顾忌,「这样我们出家人不可以看,看了犯戒。」你要是看电影娱乐性的,那犯戒;你学语文,释迦牟尼佛奖励你,哪裡是犯戒!你心地清净如如不动,歌舞可以看,不是不可以看。

  你要不相信,你看看敦煌石室变相图,你们此地也有,你看看很多佛在那裡坐着,很多阿罗汉,又有天女在那裡散花,又唱歌又在跳舞。释迦牟尼佛和大阿罗汉在这裡欣赏歌舞,这有证据一点不假。这我们在佛经裡头可以看得到的,常常也看得到,释迦牟尼佛都观赏歌舞。不但观赏,你看看唱到高兴的时候迦叶都起舞,迦叶那么大的定功,也跟着大家一块跳起来。你们想想,大乘佛法活活泼泼的,这是清净是在心地!所以不要拘束在戒律裡面,把我们正当要学的东西废弃,那将来拿什么弘法?我是年岁大了,你看到我这个样子不老,实际上我已经很老,年岁大了。将来我们的责任,就是把上一代的佛法责任传递给你们,这都是时节因缘。叁次世界大战之后,那个世界又是一种局面,而且这个大战,在我们一般任何人都能看得到,时间不会很长,整个世界会有很大的变动。这个变动过去一定需要佛法,为什么?这也是世界上一般人逐渐也觉悟到,确实全世界的文化,只有中国文化与大乘佛学是真正的和平,没有一点侵略野心,对于任何人一律平等待遇。这是世界上任何文化都找不到的,他们都带有自私自利的色彩,唯有这个没有自私自利色彩。这个文化说老实话,到任何地区、任何国家必定受人欢迎的。如果说人家不欢迎,那一定是搞错,刚才讲你说法不对机,才不会被人欢迎;如果要对了机的话,一定会被人家欢迎。所以这语文上的修养,此地的修养非常的重要。

  佛法当然是我们的根本,是我们的大根大本,我们努力的来修学。所以知道方向、知道目标,个人自己要有愿望,要立定大愿。如果说你要是将来回到大陆上弘扬佛法,弘法利生;换句话说,你对于共产党的思想要了解。你要是到美国,将来準备到美国弘扬,对美国的语文,美国的歷史、文化、思想这些背景,统统要搞得一清二楚,以它为背景。你如果要到欧洲,欧洲是以法语为中心、或者以德语为中心,你也要把它搞得很清楚,这样才会有效果。不是说有个机会,我到那边去盖个庙,找几个华侨老太婆,每天给他讲讲,叫他学学古文,这没用处的,起不了作用。当年印度这些大师到我们中国来,也不是以印度在中国的侨民为对象,他是以我们中国人为对象。我们现在中国法师到外国,不以外国人为对象,是以我们华侨裡头老太婆为对象,这方向、目标全搞错了。所以我在佛法的时候不太愿意说话,说话是得罪人,说话就替自己找麻烦。希望你们同学们一定要开智慧,头脑要清醒,要走一条正道。不是正道就是邪道,这裡头没中间的,我不正,我也不邪,不正也不邪,没有这个道理的,这不是正道就是邪道。正是此地所说的,不是正法就是外道邪教,我们不能依外道邪教修行。底下有句话,这裡面说:

  【长者见子便识心生欢喜者。】

  这就是指的:

  【即普光明殿。观知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叹奇哉也。】

  这个意思大家都晓得。下面一段都不难懂,诸位细细看看就可以。下课。

  (第十九集)

  1981/7  台湾圆觉寺  档名:08-002-0019

  特别要留意这是经裡面表法的意思,不但名号,你看一切事相乃至于一些小动作,它都含有很深的意思。这个地方举几个例子,就是「往捉、称怨、惊怖、闷绝、喷冷水」,统统都含的有意思,我们绝不能把它当作一个故事来看,那你就完全是外行了,这是大家特别要注意到的。末后有几句我在这裡念一念,就是最后的叁行,「信解品」最后的叁行:

  【观经微意。】

  『观』是观察,『经』就是指本经,特别是指这一品,我们看经裡面的微言大意。

  【迦叶等皆名眇目使人。】

  这你要是经文不熟,你不懂得这意思,这就是比喻,统统是比喻。

  【吾辈尽是痴狂穷子佣作。】

  这个用意是什么?佛是长者,诸菩萨、罗汉就是『眇目使人』;我们一切六道裡头的颠倒众生,就是裡面比喻的『痴狂穷子』。所以你要晓得这个道理,这个经裡讲的什么?就是讲的我们自己,也就是讲的我们现实环境。所以你要不晓得这个意思,你怎么能看得出《妙法莲华经》的妙处?妙在哪裡你怎么会晓得?所以我给诸位说,经是意在言外,一定要懂得言外的意思,你才能够看出,一切法在世尊运用之下,那真是妙极了。

  【塬为方便。直领是佛本怀。若能当下知归。何烦世尊许多心力。】

  这个几句话很重要,最可贵的就是『当下知归』,「当下知归」,我们一般叫回头是岸。几个人肯回头?不回头是迷,回头就是觉;换句话说,回头就是佛菩萨!就看我们自己肯不肯回头?这个回头,这次送给你们这《观音叁经》,叁经也概略给诸位介绍过,我这叁经选的时候,是把《楞严经》第六卷全卷选在裡面,全卷后面并不是「观世音章」,「观世音章」后面,接着是「四种清净明诲」,那是《楞严经》裡面的戒律,我也没有捨弃掉,也把它附在这裡面,其目的也就是提倡戒律。观世音菩萨返闻闻自性,就是此地讲的「当下知归」。所以归是返闻,我们一般人讲,把我们这个心从五欲六尘裡面回来。给诸位说,这是很粗、很浅显的归,这也是回头、也是归,这是初步的回头。此地所讲的这是一乘法的回头,那就是像观世音菩萨「旋倒闻机」,这才叫真正的回头,「返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楞严经》有十卷经文,它的精华就在这裡面,可以说第六卷是整个《楞严经》最重要的部分,也就是观世音菩萨这章,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它这个理论,无论是用在哪个法门上都适当,它是修学的塬理塬则,八万四千法门统统用得上,禅、律、密、净全都用得上,你只要会了这个塬理塬则,不管你修哪个法门都很容易成就,这是讲到回头是岸。诸位想想,如果你没有甚深信解,你就不回头;凡是肯回头的人一定是解得深、信得深,肯定回头,谁拦都拦不住,必定回头,回头就作佛、作菩萨。

  我们接着再看底下一品,「药草喻品」,这个一开端讲迦叶尊者他们这些人:

  【已领随宜说法之意。】

  这句要紧,第一句特别重要,承前启后。十方如来教化众生诸位要记住,『随宜说法』,因此,佛法句句都是活的,没有一句是死的,为什么?「随宜说法」。你们诸位要懂得这个意思之后,如果佛法说法要事先有预备了来说法,你们想想,那随宜不随宜?不随宜!所以佛法哪有什么可预备的?到这个地方眼睛四方这一看,就晓得大家是什么根性,自自然然的流露。我们在这两个星期当中,给诸位讲这个大意是这个讲法的,讲完之后,如果我再继续住两个礼拜,再从头再讲一遍,给诸位说,意思就不一样。为什么不一样?你们变了,你们听了这一遍不一样,再重复听这个没有意思了,是遍遍都不一样。再给你说个老实话,你要问我在讲台讲个什么,我统统不知道,我都不晓得。所以我给你们讲的老实话,我在这胡说八道,说了以后自己不晓得,事先也没準备,事后也不想它,也不晓得怎么说出来的,说了就了了,什么都没有。

  前一点鐘给诸位讲的基本的常识,基本的修养要有,到用的时候完全是活的。所以你不要想,法师说讲经又不用预备,那我们也学了也都不要做,那你就完了。我在像你们这个年龄,苦学!我是从小就喜欢念书,什么书都念,我那个时候在军中,我的财富就是书。你想想看,我在军中,要是中国人算卷,那个时候我藏书,大概总有叁万卷的样子,你们想想看,什么样都有。所以我的常识也很丰富,说什么我都不外行,不管说什么我都不外行,我都懂得。我是什么书都看,这在没学佛以前什么书都看,兴趣也是多方面的不是专,不是一方面,是多方面的,所以常识很丰富。过去有这个基础,有这个底子,自己要有自知之明,就是要衡量自己的能力,我们才会有成就。世俗人常讲最怕的自不量力,没有能力偏偏要去做必定失败。我当时有学习语文很好的环境,有很多人劝我,我想一想,能力不够,我把它放弃掉,大家都认为这很可惜。我今天想想我对,为什么?我把学外文放弃掉专攻佛法,我在佛法上才会有成就。出家人跟我同年的,我们年龄相同的,印海法师现在在美国。他在台湾的时候他就专学英语,他也是用十年工夫念美尔顿,在美尔顿念英语。十年的英语修养,大概只能抵得外国一个高中程度,佛法上吃了大亏。所以他以后跟我在一起,他非常后悔,他说你十年在台中跟李炳老搞佛法,我到美尔顿去搞英文去。他的外国语文如果要不出国那没用处,那十年就浪费,就白费;但是他现在到了美国去,这派上用场。

  所以说是我们学东西,要知道自己的程度,要有目标、要有方向,学以致用。我是自始至终,就不相信在外国能弘法,我这个概念很深,弘法利生这个事情,我是看準了只有在中国。外国,美国也有请过我,我是被道安法师留住,道安法师在台北办大专讲座。浩霖法师请我去,飞机票都买好了,什么事统统办好,準备走了。道安法师来看我,心裡非常的难过,他给我讲,「法师,我们全台湾任何一个法师都可以走,就你不能走。」我说为什么?他说「你走了,你想想看,我们这个大专讲座,这么多年轻人怎么办?你怎么能忍心跑到美国去,度那几个老太婆,有什么意思?」我对于美国的情形不太了解,没有很深的了解。他说「你到美国去弘法利生不过教几个老太婆,哪裡有教年轻人有前途?」我说「那怎么办?人家飞机票都买好了,我怎么煺?说不出口。」他说「不要紧,只要你答应我,这个事情我替你办。」我说,好!我就统统交给他,他不晓得怎么处理,把我留下来。留下来没多久美国那边需要人去,结果应凡去了,应凡去了一年告诉我,「幸亏你没去,到那地方不行。」他说我在美国一年,每个星期讲一次一个半鐘点,只能讲半个小时,半个点鐘广东话翻译,半个鐘点英语翻译。你想一个星期只讲半个鐘点,他讲一部小部经一年才讲完,一年总共算起来二十个鐘点,二十个鐘点给诸位说四十个星期!多少人听?多的时候大概有十个人,少的时候叁、四个人,真的都是些老太婆。他说「法师,你幸亏没有去。」这个冥冥当中,佛菩萨给我定好,人家要请也没把我请去,我要请去,请去也没有办法住,我还是跑回来。

  所以美国情形是如此,他们后来到美国去的,大概都是为了避难去,尤其是我们煺出联合国之后,或者中美断交,大家心裡慌了,怕台湾马上就被共产党拿去,赶紧想办法跑,到外国去。到外国去这些道场我晓得很多,我知道的很多,一个星期等于说做一次法会,什么法会?实际上就是念一部小经,上个供。真正的目的,是因为我们在美国有些华侨,尤其老年人,美国诸位要晓得年轻人的战场,老年人的坟墓。所以这老年人非常悲哀,年岁大了到美国依靠儿女,自己言语不会,等于是哑巴,你出去问个路都不会,不懂话!美国出门都要有车,你自己又不会驾车,等于说没有嘴巴又没有腿,你看看是不是?这是又哑又瘸这是难过!有这么一个小寺庙,小聚会地方,那就是中国老太婆有假日,大家在一块见见面聊聊天,閒话家常这个意思。每个人出个一块钱,大概美国那边供养不多,只有一块钱,一个人一块钱在一块聚个餐。他这个法师大概一个星期节省一点,在美国的法师自己烧饭,自己洗衣服,什么事情都请不起人,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做,很节省的勉强能够维持。

  我在香港讲经,香港的法师对我也不痛快,我就说你们何必跑到美国去受那个洋罪?你如果要是把香港那边的财产带到台湾来,很值钱!你在台湾建个庙,收几个徒弟,你这是很舒服,一切都由徒弟侍候照顾,你还要动个什么!你看你跑到美国多可怜,美国不能收徒弟,收徒弟要养他,养不起。我说的都是真话,都是好话,他听了又不敢反对,不高兴。他总认为台湾不安全,好像认为我从台湾去的,总是处处说台湾好。实际上我看得很清楚,我看这叁次大战我们台湾最安全,煺出联合国,跟美国断交,我们台湾更安全。为什么?将来打仗的时候,美国跟苏联两个打仗,我们既不是苏联一边,也不是美国一边,这个多自在!跟他们瓜葛在一边,我们还倒楣了。所以你要晓得,我们是有佛菩萨保佑的,你晓不晓得有佛菩萨保佑?我们这个地方真正是宝岛。只要我们自己内部团结同心同德,我们这个地方是宝岛,人人都能过幸福的生活。我们现在是哪边都没关係,他们打他们的,我们在此地看热闹,等他们打完了,我们弘法利生,我们到世界上去弘法利生。所以我们要晓得我们现前的环境,晓得我们的立场,晓得我们将来所负的使命,所以大家努力在国学、佛学,在外国语文上要认真的努力。我还告诉诸位,生活上要学着吃苦,为什么?大劫难之后到十方去弘法,未必像今天这样的便利,生活这样的方便不见得,我们要行菩萨道,要能够吃人家不能吃的苦头,为佛法、为中华文化建大功、立大业。所以晓得说法是「随宜说法」。这些人既然明白、觉悟了,所以佛才把这事实的真相和盘托出。底下有几句很要紧,意思是说: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汝但知如来以一乘作叁乘随宜所说。】

  这是他们已经明瞭,可以说已经是恍然大悟了。

  【而不知如来復能以一乘作无量乘说。如此功德无量无边。惟佛能知。】

  你看看这是又深入一层,这一层就是在法华会上所说,『叁乘』前面也给诸位提示过,那是纲领,展开来无量乘,无量无边。所以诸位学佛务必要明瞭,佛法是讲开悟,绝不是教你学一个讲法、一个意思,为什么?刚才跟诸位说,无量义!前面讲的《无量义经》。无量乘就是一乘,无量义就是一实相义,无量是一,一即无量,一与无量是无二无别的,你要是不开悟就不知道。所以我们要学,要学活的,不要学死的,这开悟什么?就是以真诚心读诵受持。我教给诸位背诵是戒定慧叁学等运,闻思修一气嗬成。你们不要把这个背诵看轻,不要管那个经裡头什么意思,怎么个讲法,你那一管就完了,你知道一个讲法,知道两个讲法,死的。裡头是无量义,无量的讲法,见人是人说,见鬼鬼话,妙极!譬如说这部《法华经》,对你们是你们那个讲法,我给你们这个讲法;我要对那些军官,那是讲打仗的讲法,不一样;那如果是一批做生意买卖的,我教给他发财的讲法。怎么会一样?无量义!你不懂你经拿来死的,你要是真悟过来活的,横讲竖讲无论对什么人讲,听的人都皆大欢喜。做生意的,你教给我发财之道,正中他的心怀;那个做军人的,我说打胜仗之道,他也认真的学,学了就打胜仗。哪裡是个死呆板的讲法?人人能学佛,人人成无上道,佛门裡面韦陀菩萨现的是天大将军身,不能说军人不能学佛,韦陀就现的是军人,那就代表军官能学佛。

  所以我跟诸位讲,佛法没得讲的,没得讲是根本智,无量义,无量无边的意思,横讲竖讲都讲得通的后得智。后得智从哪来的?从根本智来的,没有根本智哪来的后得智?所以要紧的是在根本智。你研究这些註解,记这些讲的,记的有什么用处?真的没用处,要紧的就在读诵受持。读诵受持才是真正的依教奉行,熟透了,义理明白,自受用的,就是日常生活当中提起观照功夫,自受用;他受用的就是能够观机,看人家他的结癥在这么地方,用个方法把它解开叫他开悟。这开悟并不是一下就开的,先是小悟,小悟不晓得多少次才有大悟,大悟也不知道多少次才叫彻悟。总而言之,天天都有悟处,悟处是要累积的,不断往前精进。这个地方的意思都说出来,这是在《法华经》,可以说这些意思都说得非常圆满。

  【若依一音演说随类得解。当有无量乘无量种性。】

  像这些句子,我们都应该好好的把它记住,文与大意自己去研究。末后一段我跟大家说一说,第七页就是这一品最后的四行,我们从第七页第叁行最后一个字读起,读下来之后再给大家讲意思。

  【闻是法时。若干人得无生法忍。若干人得不煺地。若干人得法眼净。若干人发菩提心。岂同草木之无知耶。然亦名无知者。此经于无量国中。】

  这个地方重要的,『此经』是指《法华经》,有无量国土。

  【乃至名字不可得闻。何况得见受持读诵。】

  这是讲佛法难闻,住世,诸佛菩萨都是守戒律,戒律裡头有一条不妄语。所以诸佛菩萨的话,就像《金刚经》裡面所说,「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异语者,不诳语者」,佛的话是句句真实的,我们要相信他,佛不欺骗我们。『无量国中』,乃至于《妙法莲华经》这个名字都听不到,哪裡还能见到、还能够读到。换句话说,我们今天在这个娑婆世界,不但是听到这个经的名,我们见到这部经,我们能够读诵这部经,你想想你有多大的福报,不容易!我们以今天这个世界来说,在台湾很普遍,在中国很普遍。你要到欧洲去、到美国去,有几个人在一生当中,听说过还有个《妙法莲华经》?听说过世界上有佛教,这大概知道,听说有佛教。说听说过这一部《妙法莲华经》,这就不容易。有几个人能够见到《妙法莲华经》?见《妙法莲华经》,没有外国文的翻译本,外国人看到中国字一个也不认识,《妙华经》摆在他面前他也不认识,他也是不见不闻。所以我们生为中国人,能够生为在中国佛法兴盛的地区,能够是见闻读诵,正如同后面「寿量品、持品」裡面所讲的,我们过去善根太深厚了!已经曾经亲近过无量无边的诸佛菩萨,我们才有这个福报。要说我们这一生没有成就,这个话说得太过分,如果说我们没有成就那是自暴自弃,那你是甘心情愿那有什么法子?如果你不甘心情愿自暴自弃,你这一生怎么会不成就!你有这么大善根福德因缘,你过去世有这样宿根,这一生是必定成就。

  我在先前也跟诸位提示到,我们的成就关键是在老师。你看佛在《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裡面,答覆阿难尊者所问的时候,第一个条件就是明师。如果能够亲近明师,有个真正的善知识来指导;你自己也是个好学生,有良好的修学态度。就是老师指导给我的,百分之百的做到,老师教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你一定成就。好老师指的路,一定是正确,为什么?他是过来人,他不是随便指的。他不但对佛法理解、通达,他做到;换句话说,他不是讲正信,他是真信!他是自己做到,自己证得,这个指的路子决定可靠。问题就是我们自己肯不肯努力?是不是完全遵照指示来走?如果在这裡面还打打折扣,这个可以做,大概不错;那个我还有点怀疑,我还不肯照做。这个吃亏上当的是自己,不能怪老师。老师教我们是要百分之百的做到,你说这个一生不成就,没有这个道理。你们再看看,这一次送给你们的小册子,《弥陀经》的註解,那个精装本的。你看圆瑛法师在序文裡面写的,好像是民国初年,清朝末年民国初年,衡州有个王打铁,你们看到序文裡头故事,那真的。衡州就是现在湖南衡阳,我在抗战期间在那个地方住过六个月,好像是民国叁十一年我在衡阳,叁十一年的时候我在那住过六个月。那一个地区念佛的人,都是受这个人影响。

  这个王打铁苦,生活很清苦,一家四口,天天做工,一天不做工,就没有生活,每天赚了一点钱去买米买点菜过日子,太苦了。有一天有个法师化缘,大陆上有敲鐘化缘的,从他门口过,他就把法师请回来,他也没有钱供养人家。就跟法师诉苦,他说「法师,你能不能救救我?我太苦!」就把他自己的情况说了,他说「你教我一个离开苦的方法,不能要钱,我没有钱,也不能要时间,我也没有时间,你说修行要说找一个什么时间来修行,我没有时间,我要做工。」又不能要他的时间,又没有钱,又要救他。这个法师确实很慈悲,好!你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他说这个你不要花钱,你一天到晚念阿弥陀佛,你不要到庙裡去,也不碍你工作。大陆上打铁那个风箱,你拉出来阿弥陀佛,推进去阿弥陀佛,打铁的时候锤子打下去阿弥陀佛,拿起来再阿弥陀佛,一天到晚就是阿弥陀佛。他也是完全照做,以前打铁很辛苦,这一念佛之后不辛苦,打得很自在,工作也很勤奋不辛苦,这样到叁年他念到一心。给他太太说我要回家,他太太说这个地方不是你的家,你家在哪裡?他说不是。他说了一首偈子,「叮叮噹噹,久鍊成钢,太平将至,我往西方」,锤一下敲下去,他往生了,站着往生的。他也没病,念了叁年,一个字不认识,什么都没有就这么念叁年。那一个附近看到他这个真的一点不假,还说了一首偈子走的,真的往生这不是假的,所以念佛的风气在湖南很盛。

  你们想想看,百分之百的依从,像那样的人叁年都能成功,你们说是叁年不能够拿到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绿卡,那不是冤枉吗?你们要拿美国绿卡没用,塬子弹爆炸,那个地方第一个吃塬子弹地方。为什么?我们中国孔老夫子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塬子弹是它製造的,它製造的它应当第一个先吃,佛法讲因果报应必定是如此。所以说是认为这个地方不太平到美国去,那些人没福报,他应当要受难。在台湾没难受,跑到美国去赴难,到那个地方受难去,就是这样子,那真是迷惑颠倒。福地要福人居,没有福报的人在这裡这住不住的,他要往外面跑的,往外面跑没福报;这个地方是福地,福地要福人居。这就说明只要你有信心,百分之百的依照老师指导去做,叁年一定成功。王打铁是个模样,像王打铁这样叁年成就的人,你们看看《净土圣贤录》裡面有多少。念了一辈子佛还是煳裡煳涂的,这么样死了不晓得往哪一道去了,这都是没有依教奉行。不能怪老师,不能怪佛菩萨,是你自己不信,不肯照做,你自己空过了一生,你怪谁?这底下一句说:

  【凡我辈得闻斯经。受持读诵。已超胜二乘远矣。】

  这是我们自己要明白,这是真话不是假话。我们今天能够展说开《法华经》,能够『受持读诵』,确实我们的功德已经超过阿罗汉、辟支佛,超过权教菩萨,权教菩萨也没有这个福报。这念《法华经》有大福报的人!

  【执认凡夫。不信成佛。不自保重。道昧今古。行劣凡流。宁不同草木乎。】

  这就药草喻的本意,这裡面是讲的二木叁草,说明世尊的教化是平等的。众生的根性不相同,就好比天下雨,下雨是平等的,没有分别;可是吸收水分,那看草木大小而不一样,大树吸收得多,小草吸收得少。佛说法平等的,众生的根性不相同,大根性的人他悟得多,小根性的人他得的利益少,一样的意思。这个几句话就是告诫我们,你看第一个执着,千万不要执着认定我是凡夫,我罪业深重,我怎么能成就?你就是小草之流,你不是大树!你迷惑颠倒,你不相信你这一生能成佛,不相信你叁年能往生,你叁年当然不能往生,为什么?不相信。所以这要有信心!我给你们诸位说,我相信我自己叁天可以往生,不要叁年,我关起门来念叁天佛就可以往生。你没有这个自信心还搞什么?所以你自己要相信自己。你不相信自己能成佛,不相信自己能往生,甚至于还不相信西方极乐世界。还有人说什么?这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是太阳神,成什么话这是,这个从哪裡学得来的?从日本学来的。现在外国搞这佛教,搞什么都写个博士论文,怎么个写法?把经典裡面这些理论道理推FAN,找出证据来推FAN,把古人的解释推FAN,你建立个新的东西,你得个博士头衔,这个论文很有价值,博士头衔给你。

  你要把西方极乐世界推FAN了,把阿弥陀佛写作太阳神,西方极乐世界是释迦牟尼理想的国土,你拿到博士学位得到了,博士头上戴上,那是什么东西?你们晓不晓得?这是阿鼻地狱的註册证,拿到了準下阿鼻地狱。你想想看,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度多少无量无边众生,你去诬衊他,把他看作太阳神,你断绝了一切众生的法身慧命,你不堕地狱谁堕地狱?那一张文凭毕业,就是阿鼻地狱这个签证证书送给你,你就拿到证书,马上快去了,佛国土你没有分,阿鼻地狱已经註册。他胡闹,人愚痴,愚痴到这种程度,为了一个世间假名假利,不惜牺牲无量国土中这样难能可贵的珍宝,毁其一切众生的法身慧命。给诸位说,这个罪业比杀业还要重!你们想想看,他杀人千万杀业,杀人的身命;你这个业,搞的是断一切众生的法身慧命。所以我们看到这个人的愚痴、可怜、可悯,没有办法,挽救都挽救不转过来。我说这些话,那些人听到要反对,说我什么?老顽固,我是守旧的人老顽固,他们是新潮派,我是老顽固。所以有人在台北叫我什么?说我传统的佛学,我这个佛学是传统的佛学;他们那个佛学当然不是传统的,那是新潮派的。我也不给他什么传统、新潮派,我们只要不堕叁途,往生西方那就好,管他什么传统不传统,他爱怎么说就怎么说,我们绝不为他所动摇,绝不为名闻利养所动。那些是魔王在那裡精心设计诱惑大众,诱惑学佛人。你们要离不开名闻利养,就被他的帽子一套,那个帽子要晓得,今天我告诉你了,那是阿鼻地狱的帽子,阿鼻地狱的通行证,戴上去之后就往阿鼻地狱去了。我这个话虽然不好听,人家骂我,他骂我我不在乎,随他去骂去。诸位一定要自己珍重,要发真实的道心,成就道业。下课了。

  (第二十集)

  1981/7  台湾圆觉寺  档名:08-002-0020

  第七页「授记品」,看「授记品」:

  【迦叶所解真实。必当得佛。故与其授记。前文云。声闻若菩萨。闻我所说法。乃至于一偈。皆成佛无疑。】

  实际上这个一首偈,就是将所有的『声闻、菩萨』,统统都授记成佛。经裡面讲『闻我所说法』,说的什么法?就是《妙法莲华经》。听说多少?说四句。这个一偈不一定是偈颂,诸位要记住四句就叫一偈。听佛讲《法华经》没听多少,只听了四句,他是『皆成佛无疑』。正是所谓「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这是我们在《法华经》裡面看到的。而诸位如果是读《华严》,或者是读《圆觉》,你看到这个心就更能够深信不疑。佛在经裡告诉我们「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换句话说,把大地所有众生,不是全都授记了吗?授记的意思就好像预言,预先告诉你,你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处所示现成佛,你成佛这佛号叫什么,世界叫什么名称,以及度化众生的这些情形,都可以预先的告诉你,告诉你这是属于事。所以诸位要晓得,凡是事都有一个定数,这在前面跟诸位讲过,凡是事都有定数。像释迦牟尼佛这一次的示现,我们讲佛的法运,正法、像法、末法一万二千年,这不是数吗?这一万二千年当中,佛法有很兴的时候,有低潮的时候,并不是完全是高潮,或者完全是低潮,不是的,有起伏。起伏是从哪来?是不是佛法有起伏?不是的,佛法没有。是众生烦恼、业障有起伏,烦恼轻的时候,这佛法就兴盛;烦恼重的时候,佛法衰微,是因为众生烦恼有高低潮。看出来好像佛法也有这个现象,实际上佛法没有。

  唯有心在定中的人,不随众生烦恼所动,所以修道的人他是如如不动的。但是化缘,就是教化众生的因缘,这个化缘诸位要记住,这是讲的教化机缘,是随众生的。正是普贤菩萨所谓恆顺众生,随喜功德,是讲教化众生机缘上说的。菩萨自修,给诸位说,与这外缘可以说没什么影响,缘殊胜或者是没有因缘,对他自修来讲,都没有影响。为什么?顺的境界当中,一切都很顺利,菩萨的心如如不动,你看没有影响;逆缘的时候许多挫折苦难,菩萨的心也不动。所以菩萨自住叁摩地,在《楞严经》上说的「菩萨自住叁摩地」。如果我们说得更清楚一点,菩萨自住一真法界,他的心永远是一,一心不乱;换句话说,他是不随缘,缘对他没有意义。但是从教化众生上来说,这个随缘。所以恆顺众生、随喜功德是从教化机缘上说的,从这上说的。了解这点,我们就晓得一切经典裡面,凡是讲到授记都是从事相上说。

  事相既然是有数就可以预先授记,就可以预言。好像我们凡夫有数,为什么?他有迹象,有迹象就有数,有数就能够从八字、从命相,推论你一生的命运。高明的人不但知道你一生的命运,还知道你下一生的命运,那是遇到真正高明的人,你来生到哪一道,那一道是什么情形,你受些什么样的果报,都知道。如果那个定功要深的人,譬如像经裡面普通讲阿罗汉,阿罗汉能够知五百世,为什么知五百世?因为事相落在数裡头,他晓得。如果不落在数裡头,阿罗汉就没办法;心清净就没有数,心裡面起一念就落在数裡头。所以从清净心来说,从法身上来说没有授记,这个授记是无意义;从应化身上来说,从迹象上来说有授记。佛法裡面蒙佛授记,等于我们世间好比求学的时候,得到教育部的承认,自己的心裡很安心。譬如你今年要毕业,得到一个博士学位,而这博士学位是教育部所承认的博士,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授记就有这个意思。下面说明解释这个授记。

  【夫授记者。记其因心果觉。异无少间也。迦叶因中。以上色金。庄严塔中坏佛。故感身光金色。若放光时。蔽日月光。犹如聚墨人。故唿曰饮光。】

  这是举迦叶尊者做个例子,佛为迦叶尊者授记。在经文裡面这段的公案,公案是事,我们从这桩事情了解了造像的功德无量无边。所以现在有很多有钱的人做功德,都喜欢塑佛像,说做佛像他愿意出钱出力,说做别的他不愿意。但是诸位要晓得,现在造佛像,功德没有从前那么殊胜。所以一些人种福,他实在是盲目的去种福,听说哪个事情福报大一窝蜂都去做。事实上是不是这样说的?未必。佛像的功德大,大在哪裡?大在表法,大在这个地方。我们见到阿弥陀佛,这是明白人才会起作用,不明白的人不起作用。你说外国人看到佛像他起什么作用?他把它看作一种艺术品来看,这是多少年前、多少年代的这种雕塑,他把它当作美术、当作艺术,那有什么作用?你造像有什么功德?没有功德!人家欣赏这个像,他欣赏雕刻师的工艺,他的这些技巧。他决定不会想,这是某人出钱请某个人雕的,他想不到,出钱的人他早忘掉,他不会理这些。他只重视那个雕像,研究这是什么人雕的,观察他的技巧,他是用这种眼光来看。世间法,这不是佛法。

  学佛的一般人把佛像当作偶像去膜拜,认为我拜了它,它就会保佑我,这是迷信。它会不会保佑你?给诸位说,决定不会的!你不听说过吗?「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它怎么保佑你?它不能保佑你。像的功德大,对懂佛法的人就有无量功德。懂得佛法的人见到观音菩萨,就想到大慈大悲,慈悲心就现起来;见到大势至菩萨我要求智慧,智慧就现起来。这个像摆在那个地方是启发我们的作用,见到地藏菩萨,就晓得要孝顺父母,尊敬师长;见到释迦牟尼佛我们要仁慈,释迦牟尼是能仁、寂默,心地清净大慈大悲,这释迦牟尼佛;见到阿弥陀佛,我们把心量拓开,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所以你不懂,那个佛像摆在那裡有什么用处?懂得了真是无量无边的功德。为什么?它时时刻刻提醒我们,提醒我们不要迷,提醒我们恢復本觉。一切诸佛菩萨形像、德号,都是我们真如本性的万德万能,用这些方法,用名字、用形像,把我们的万德万能唤醒,不要再迷了。所以它具有无量的功德,造像功德是这样的。今天佛法的教义没有人弘扬,光有这些佛像,都把它当作木偶去看待,当作艺术品去欣赏。你看那个外国人造业,所以你不要看到今天外国人强盛,他们将来会灭亡,他们造的罪业很重。你们知道破佛身血是无间罪,佛陀不在世,破坏佛的形像等于出佛身血,也是无量罪。

  我们大陆上寺庙这些佛像,像敦煌石窟裡头的这些佛像,这些外国人,浮雕在石头上,实在没办法,他把它一块块的拆下来,等于把佛菩萨分尸运到外国去,拿回去供在他博物馆去欣赏去,这就是出佛身血,这个罪业是无间地狱的罪业。我们现在看到外国有些富贵人家,墙壁上挂的是菩萨的头,那都是大陆上,差不多多半都是云岗、敦煌那边的。把这个头部拿去,整个身子太大没办法,拿不去了,把头割去。割回去之后他自己装饰在客厅裡面,挂在那个地方当作艺术品欣赏,都是阿鼻地狱罪业。我们现在也有些不懂这个道理的人,模仿做一个菩萨头,也挂在那个地方,那什么意思?你要供是供佛菩萨全身,恭恭敬敬的坐上佛龛,是恭敬礼拜,对他恭敬。你把它挂在那裡,当作艺术品去欣赏这就有罪!外国人有些长处,我们可以学他,愚痴颠倒的行为也能学他吗?所以把菩萨头挂在客厅裡面,当作装饰品,这个不可以。尤其是一个学佛的佛弟子,不学佛的人他不懂得,他用一个人像,这个像塑得非常好,塑得很美,他是欣赏美。我们佛弟子不是欣赏美,我们佛弟子见佛菩萨形像第一个大功德,就是引起我们的恭敬心,敬心是万善之本。

  所以世间裡面《礼记》一打开第一句,「曲礼曰,毋不敬」;佛法裡面,你看那课诵本「一切恭敬」。没有恭敬心什么都不能成就,真正是一分恭敬一分成就,十分恭敬十分成就,怎么能够是以佛菩萨头部摆在客厅裡当装饰品?这成什么话?恭敬心完全没有。所以塑佛像就是启发恭敬,必须在佛法盛行的时候才有无量无边的功德。你看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的时候,一天到晚讲经说法,大家晓得。所以以后做这个像,一见到像就想到佛法,见到像就想到佛法的教训。譬如见到观世音菩萨,你就会想到「普门品」,就会想到「圆通章」,这裡面对我们的教训,我们应该要依教奉行,功德在此地。我们不但说是对佛菩萨,要是拿一个头部,我们对他不恭敬;世间人你要是塑一个像,单塑一个头部也不恭敬。那就好像把脑袋砍起来,挂在那边示众一样,那怎么可以?世间做这些伟人像,他也会做个半身,也会恭恭敬敬的塑在那个地方,也不会说单单用个脑袋挂在墙壁上。那是敌人把他头砍下来挂在那裡示众,表示我们战胜,这才是这样,你怎么可以把佛菩萨的头,拿来挂在那示众?这个罪业造得太重了。

  迦叶尊者在过去世,那是过去世中曾经见到佛像,佛像是装的金身,大概是年代久,金脱落了,他是一个虔诚的佛弟子,就以他自己有限的财力买的真金,把佛像脱落的部分把它补好。由于这个功德,他感得生生世世得富贵之身,不受贫穷的果报,而且身放光明,因为金是有光明的,他的光明很大。所以人家叫『饮光』,「饮」等于是吞下去,譬如说他的灯光明一放,别的光明都不能显现。譬如说在太阳底下我们点得再亮的电灯,我们晚上看到几千支光,非常明亮;可是在大白天太阳底下,那个灯好像没有光一样的。迦叶尊者这个身光,比太阳的光还要殊胜,他站在那个地方放光,日月灯光都不能显现出来,所以称之为「饮光」。这个果报就是过去生中以真金装扮佛的身相,得这样殊胜的果报。今天造像固然是有功德,但是没有这么殊胜,为什么没有殊胜?就是刚才所说,因为一般人对于佛教的教义不明瞭,对佛菩萨形像的态度不如法,所以他的功德果报那就要大大的打折扣。虽然大大的打折扣,还是有好处,果报决定不会像迦叶尊者这样,像这个样要这一个地区的人都懂得佛法。由此可知,殊胜功德的根本是在众生了解佛法,正信佛法,造像功德才殊胜。

  如果他不能够正确的理解,不通达教义,不晓得如法修行。一天到晚在佛面前烧香拜拜,求佛菩萨保佑他升官发财,保佑他平安,这是迷信,真能保佑吗?未必。如果要是真能保佑的话,这庙可灵!有的人佛菩萨保佑他升官、发财,有的人没有,实际上那不是佛菩萨保佑,命裡头该有的,到那个时候他发财,他去拜佛刚好碰上,以为佛菩萨很灵,实际上不是的。佛菩萨保佑我们升官发财,有没有这个事情?有,经裡面讲得很清楚,「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但是绝不是现在这个世间的求法,不是的。佛法的求法要明理,如理如法的求,有求必应;不如理、不如法的求,求到了,那是你命裡头塬来有的,就是刚刚好碰上,不是真的。所以如理如法的求一定能够求得,感应道交。我们真正明理,在佛法裡面求,我给诸位说,我从学佛以来,我这个求愿也很多,但是都能满愿,真正是有求必应。所以我觉得佛菩萨很灵,确实感应道交。

  大概在十几年前,我刚刚到台北没多久,我在台北法华寺讲《地藏经》,我在法华寺裡头讲过叁部经。讲《地藏经》的时候就有个出家人,也是个老参,他自己住个茅蓬。他听了经之后他就给我说,「法师,佛经裡讲的有求必应靠不住!」我说怎么靠不住?他说「我天天拜地藏菩萨求一个电冰箱,求了叁年都没有求来,不灵。」求电冰箱能不能求到?能求到;如果为了自己生活过得舒服一点,未必能求到。如果你说寺院裡人众太多,这剩下来东西有时候会败坏,那也可惜了,对不起施主。如果能够有冷藏能保持食物新鲜,到明天还可以能供养大众,叫大众不会生病,维护大众的健康,你这样去求会求到。他的小茅蓬我问他你几个人住?一个人住。那不必了,那一个人住你想求什么?

  所以说确实是如理如法的求,有求必应;不如理、不如法,贪心求,求不到还瞋恚。台北还有个法师,而且这个法师还是九华山出家的,我听说。他供养地藏菩萨,好像听说有一次出去赶经忏,他这个小庙被小偷偷了,被小偷进去偷了,偷了他的财物。他回来之后,看到门是开的,钱财失掉了非常生气,把地藏菩萨打了一顿,他说我天天供养你,你都不会看家,让小偷进来了。愚痴!所以学佛是不明理、不如法,那是谈不上成就。你们要问学佛从哪裡下手?从明理下手。好比说你走路,走路从哪裡下手?走路从认识路下手,要不认识你往哪裡走?所以从认识路下手。你找一个过来人,曾经走过这个路的人,你去请教他,他给你讲解,他给你画成地图,告诉你怎么走法,你要从这裡下手。学佛也是如此!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迦叶尊者成了佛,这是佛给他授记,他的佛的德号叫「光明」,国名叫「光德」,劫名叫「大庄严」,这些全是与他因地裡头修的因有密切关係。在此地每个名号都有一个偈单独解释,诸位自己一看就明瞭。下面有几句话非常要紧,也正是我们自己现前的毛病,必须要依照圣教来改正的。在这第七页,这一面的下半段第二行,最后叁个字看起:

  【意灭。则贪瞋之垢不起。秽恶自无。识空。则分别之念不生。高下何有。】

  这几句话大家用红笔把它画起来,记住,修行从哪裡行起?就是一个『意灭,识空』。但是这个也有问题,怕的是自己不能够善于会意,会错了意思,那你就变成无想定,那就坏了。你看看此地「意灭,识空」,跟无想定很相似,无想定是不是这个情形?不是。无想定是外道,修成了以后,果报在四禅天的无想天,无想天的寿命终了的时候决定堕落,这点不可不知!所以你说是不懂,不能够通达佛法,道听涂说,一知半解,或者所谓是依文解义叫叁世佛怨,那诸佛都喊冤枉,佛不是这个意思,你是把佛的意思错解了。意灭是转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这叫意灭,意灭了变成智。那个修无想定的人怎么样?他灭了,灭了没有智,这是完全不一样的。菩萨灭心意识转成为四智,外道灭心意识是一片阴暗,是黑暗的,不是光明的,那怎么会一样?由此可知,意灭,『贪瞋之垢不起』,起的是什么?起的是戒定慧!外道意灭了贪瞋痴不起,戒定慧也没有,这就是外道。所以说『秽恶自无』,「秽恶」是讲果报,「贪瞋之垢」是讲业因,业因没有,果报当然没有,就是恶因恶果都没有了。识空,这个地方的识着重在第六意识,前面那个识是着重在第七识,一看就明白,为什么?第七识是染污的,染净依,第六识是分别依,所以你一看就明瞭。这就是转识成智,不同于无想定,也不同于小乘的灭尽定。

  所以我们读经,这些地方千万要留意,决定不能够大意,一个错误的误解,就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在学佛学成了外道,学成了魔,这是冤枉!佛菩萨、祖师绝不害人,人家说在前面,如果你自己看不清楚,那是怪你自己,你看句子写得这么清楚,第六意识、第七识多明白!第六意识识空,『分别之念不生』,这是转妙观察,妙观察是一切明瞭,在裡面不起分别,这是妙观察,所以称妙!没有分别就妙,没有分别又清楚这个妙。再给诸位说,这四智是自受用,佛菩萨有没有八识?有,有八识。如果要没有八识的话,好比打个比方,我成了佛菩萨,我没有分别,你们问我这什么?不晓得,不知道。这什么?也不晓得那行吗?我不分别一样的不行吗?这个不行,这个佛菩萨不变成白痴了吗?不是。佛菩萨自己不分别,自己用四智,众生要来问他的时候他用八识,他这八识是对人不对自己的,这个妙!我们凡夫的八识对自己,不对别人的,这个麻烦大。所以诸位要晓得,如果诸佛菩萨要没有八识,他怎么能到人间来示现!诸佛成了佛,为什么要大慈大悲留惑润生?你们想想看,不断就是生相无明不断,如果断了之后那觉后空空无大千,不度众生了。他要到这个世间来跟众生在一起,必须要留着众生的那个惑。他有没有能力断?能断,有能力,有能力而不断,这就大慈大悲。他要断掉他就不来了。

  好比你们学生,同学,你们在学院毕业,已经毕业了,但是你对于后学,后面的学弟们,你很慈悲希望照顾他,怎么办?我留级。我能毕业,我考试的时候我能够考得及格,能够拿满分,我考个四十分把题目交卷了,故意留级。留下来干什么?我为了帮助我们同学,这是真正慈悲。诸佛菩萨已经成佛了,所以叫倒驾慈航,留惑润生,润是滋润,生是六道的生源,他不断。我们称佛菩萨大慈大悲,特别着重在这点,他能断他不断,为什么不断?为了我们,为了来帮助我们。我们学佛也得要这个学法,虽然我们还没到这个程度,但是现在晓得一分就学一分,晓得两分就学两分。就是自己的心要清净,一切境界裡要不分别,样样明瞭而不分别,不分别就没有烦恼,分别就有烦恼。别人来问我们的时候,随顺众生分别,你说这个叫什么,你们叫它做麦克风,我也跟你说麦克风,那你就懂!实际上菩萨这心裡头是不是有那个名字?没有,什么名字都没有。名可名,非常名,没有名字,也没有形相,所以菩萨永远住在一真法界。你看看六祖大师教诫学人,要想成佛要修两种叁昧,哪两种叁昧?「一相叁昧,一行叁昧」。成佛必须要懂得一相叁昧跟一行叁昧,一相、一行是自己修的,不能代人。代别人那是要恆顺众生,随喜功德,自己一定是一相。实际上这一相、一行就是净土裡面的一心不乱,就是《华严》讲的一真法界,我们《法华经》裡面讲的一乘实相,就是这个意思,一样的意思,自受用。他受用,要恆顺众生的程度,这样子渐渐的来教学。分别之念不生,高下就没有,你看心净都平等,傲慢的习气就断尽。

  【染污之意既灭。圆明了知不因心念。宜其地如琉璃也。】

  修因必定感果报,因胜果地一定殊胜。所以说是:

  【如此因心果觉。皆不出乎自己。岂有外佛可成哉。】

  这两句话要记住,修因证果统统在自己。好,我们下课。

  (第二十一集)

  1981/7  台湾圆觉寺  档名:08-002-0021

  迦叶一段介绍过去之后,下面这是目犍连尊者,这个示现的。目连尊者在此地听了之后就半信半疑,他这个意思想,迦叶尊者跟我程度差不多,都是差不多的人,他都蒙佛授记,那我还没蒙佛授记。佛授记是平等的,这是诸位在经裡面看,都能够看到的,不但是佛为弟子们授记,而且是为所有大众在《法华经》裡面,普遍的授记。这段文字底下一节,要说到须菩提尊者,须菩提尊者我们晓得,在世尊会下他是代表解空第一。我们读《金刚经》,《金刚经》的当机者,就是他。这裡面有两句话,我们要把它记住:

  【悟入真空。不废幻有。】

  也就是我前一个鐘点跟大家讲的意思,自己住在一真是真空。一就是真,真就是空,心境俱空,这是一真法界自受用,或者我们讲一心不乱,都是这样的境界。但是一切众生并没有达到这个境界,众生没达到这个境界,我们不能够把众生捨弃掉了。所以刚才讲的,自己是住在四智菩提,度众生还是要用八识,就是此地讲的『不废幻有』。底下几句都好懂,有一句说:

  【解空故无诤。】

  这也是我们在《金刚经》裡面看到的,释迦牟尼佛称他是得「无诤叁昧者」。

  【无诤故心无高下。】

  这是我们学佛人,特别是初学现在就要做到。我在这么多年讲经教学当中,时时刻刻都勉励人,我们要从「于人无争,于世无求」去做起。如果我们还有个争执不下的心,就不叫学道,那就世间人。你看今天,现在正在宣传期间叫竞选,竞选就是争,我们中国从前叫让贤,不争。这个竞选,你要晓得是从外国进口的,不是我们中国的,中国本来没有,中国本来的是让贤,是煺让,从不争,这是很要紧的。中国给诸位说,自古以来就有选举,但是选举不是这样的竞选,选举是谁来选?地方官吏来选。你看我们中国古书裡头所说「进贤受上赏」,国家最高的赏赐赏给谁?赏给替国家推荐贤人的这个人。他自己不一定是贤人,他能够推荐贤人,国家最高的荣誉赏给他,就鼓励向政府、向国家推荐贤良。选举是什么人的事情?地方官的事情,列为地方官政绩裡面第一条。如果你在这个地方做县市长,做叁年没有替国家选拔一个人才,以后永远不用你,国家不会用你。因此在从前做地方官的,时时刻刻要去採访,地方上有哪些贤人、有哪些好人要培养他,要把他选拔出来推荐给政府,这是在地方官他的政绩裡头列为第一条。所以我们中国过去选举,不是老百姓投票的选举,是由地方官员选举。这选举有好处,为什么?贤人选贤人,真正是选贤与能,讲信修睦,选贤与能。唯有贤人才认识贤人,所以唯有英雄才认识英雄,一般老百姓他怎么晓得哪个贤、哪个不贤?他不晓得。

  真正有贤德之人,他肯到外面去「你们投我一票,我是好人。」说不出口这个话,「别人都不行,只有我行。」这成什么话?这个话说不出口的。人家要称他,你很能干,「我不行,别的人某人能干。」都是推别人,都是自己谦虚,哪有说自己行的人!连孔老夫子都说自己不行。所以我们想想,中国过去这个选举制度,实在是好,像现在地方官吏县市长都是本地人。从前做地方官不用本地人,本地人到别的县去做官,别县的人到你这个县做官。为什么本地不能做官?本地亲戚太多,怕人情受不了,怕有私心。到别的那一县去,那裡头没有我的家亲眷属,做事情可以很公正,你看这个设想很好。所以我们从前这个政治制度,确实有很多好处、优良的地方。诸位如果是读《周礼》,《周礼》就是等于说我们中国歷代治国平天下的根本;换句话说,也可以讲是周朝的宪法。我们每个朝代都是用它做基础,设想之周到,设想之完美。官吏如果说贪污犯法,那个惩罚之重也不是现代法律所能够比的。做官不必要政府来监督,为什么?国家的刑罚很重。

  所以譬如说家裡有个人做县市长,在从前做知县、知府,他的家亲眷属都要监督,「你要做个好官,你不可以贪赃枉法。」如果你要犯了什么罪,他们都倒楣,家裡人都倒楣。那个时候惩罚不是惩罚你一个人,你的父母、妻子、眷属九族,大的罪要灭九族。所以说是每个人性命都交关,你要做好官我们大家沾光,光荣、荣誉。你要做贪官污吏,做坏事情,我们大家全族的人都跟着倒楣,所以说自己家裡人都监督。如果你这个做官的要是犯法的事情,家裡人可以检举,检举的时候那就惩罚他一个人,这个眷属就没有罪。家裡人要不提出检举,如果他犯了罪那就连带就很多,牵连就很多。所以这是从前法律虽然这么重,有好处,自己做事情小心谨慎,知道什么?犯罪不是我一个倒楣,我的父母妻子眷属统统要跟着倒楣。他做事情小心谨慎,不敢做坏事情,做坏事情很少,不像现在这么普遍。现在的刑罚太轻,你一个人犯罪,你一个人当,你的父母妻子儿女都没有罪。所以他敢犯罪,我牺牲自己,我一个人犯罪,我贪一笔钱,让我的儿女父母能过舒服的日子,我就坐几年牢有什么关係,让大家享福,他干这个事情,他不怕。在从前不行,在从前有连带处分的。

  所以说从前这个政治制度,优点确实是很多,不可以说一昧的抹杀那专制,那这对于歷史不了解,对中国文化也不了解。我们中国自古以来,真正讲专制不多,大家晓得秦始皇专制,秦朝政治专制,在明朝有点专制,除这二、叁个朝代之外,都没有专制过。这个政权就是君权与相权分得很清楚,它并不专制,它的权划得很清楚,皇帝有皇帝的权,宰相有宰相的权,宰相是治国,治理国家的。就好像我们现在公司组织一样,皇帝好像是董事长,宰相是总经理,他可以任用总经理,聘请总经理,一切的事务都是总经理他去办,皇帝不过问的。你办得不好,我换掉;办得好,你继续办,所以并不是专制。你仔细去研究中国歷史政治制度,优良地方确实多!这是讲到无诤,讲到进贤。这裡头有几句话我们要好好的把它记住,『无诤故心无高下』。

  【无诤则戏论不生。】

  『戏论』是什么?开玩笑。有伤大雅的玩笑不能开,有伤人心的玩笑不能开,这是要记住。所以佛法裡头禁止戏论,戏论就是我们今天讲,不要紧的话,没有意义的话,就俗话所讲开玩笑的话。戏论很容易让人发生误会,所谓是「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往往会发生误会。心清净,心没有诤,这些都可以免了,为什么?他心是平静的,自自然然没有这些气分,没有这些玩笑,心是公平的、清净的。底下一句说:

  【无诤则人所乐从。】

  『乐』是爱好,『从』就是追随,一个无诤的人,别人都愿意亲近他,都愿意追随他。为什么?这个人大公无私,待人处世都是能够做到公平。特别是在世出世间要做个领导的人,一定要做到这个塬则,你才能够得到部下的爱戴推崇,心悦诚服,真正的服你,这是要自己做到。假装不行,假装你装成这个样子,一旦被人看穿了,一文不值,结果底下大众一哄而散。所以要认真的去做。虽然讲到一切无诤,这在德行裡面讲是基本的德行,我们提出来的这是「于人无争,于世无求」。也许诸位要问,有的时候我们必须要争,好像不争这个事情办不通。那是要看什么事情,为众生的事情,为大众的事情可以争,为自己的事情不能争。争是非、争利害是大众的是非、大众的利害,自己没有是非、得失,这个争所谓是「其争也君子」,这是君子之争,是菩萨之争,菩萨也争这种。但是怎么样?必须要注意到时节因缘,什么时候可以争,什么时候不可以争,这个要注意。争的时候,对方是个明理的人可以争,对方不明理你跟他争什么?那就是从前人讲「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不能争,他没知识,他不懂理你跟他争什么?孔老夫子对于没受过教育的人,都要什么他也不争,为什么?他不懂礼,你说他哪个地方失礼,他根本就不懂礼,他失什么礼?他懂礼没有尽到叫失礼;他根本不懂礼他就没有失礼,他就不失礼。

  譬如说我们对长辈、老师,我们懂礼的人,他要来了我们赶紧起立,请他上座,我们给他奉茶。如果对一个陌生人,对你根本就不认识,你的身分、地位根本就不晓得,他也没有学过这些,你见了他,他连招唿都不打,你自己随便找个地方坐,他不失礼,为什么?他不懂礼,不懂礼就不失礼。懂礼才失礼,这个讲礼,要跟懂礼的人才讲礼,不懂礼的人那你跟他讲礼所谓说对牛弹琴,我们自己就错!你看看佛法裡面弘法讲观机,平时待人接物都要晓得观机。就是明理,我们所谓说是正当的,所谓是一种劝告也要有时机,这点诸位要晓得。凡夫修养的功夫还不到家,哪个人都爱面子,好,你有过失大庭广众之下训斥你,虽然是对的,但是我没面子,心裡面总是怨恨,总是不服。这种劝告就收了反效果。世出世法都一样,不但同学与同学当中的劝告要在屏处,就是人家看不见,没第叁者在。老师训诫学生也要看情形,如果这学生有重大过失的时候,非训诫不可也避免别人,也是关起门来不让第叁者看见来训诫,为什么?顾全他的自尊心,顾全他的面子。这样学生接受训诫,对老师感激,知道老师是真正为他好,还维持他的尊严;你就大庭广众当中训斥,有的时候怀恨一生。你要叫人家怀恨,这个事情麻烦大了,那不就等于把人家送到地狱裡去,这菩萨大慈大悲,怎么能忍心做这个事情?不忍心。

  所以同学与同学之间,你的事情做错了,不是随随便便跟他说,小事情没关係,无所谓,真正说大的事情那是不能让别人知道,劝告他要在一边。劝告人家时不肯听、不能改,就不能再劝告,再劝告那就要结冤家。还有一种是客气,请你指教,真的一指教他就生气了,那是客气。这些我都有经验过,我有个老同参也非常好,他也是讲经说法,有一次我在听,讲完了之后下了台,他看到我在座,他到我面前来非常客气,我哪个地方不对,请你指教。请我指教,那我们也确实是好朋友,我刚刚想指责他,告诉他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我这一提,他脸色马上变了,我立刻就恭维他,不说了,我才晓得塬来这是客气话,不是真的,那是客气话。所以以后我们听话就要注意,哪些人讲的不是真的,请你多指教,请你多批评,那是假的不是真的。你要真给他一批评指教,这个冤家来了,只有你行,你瞧不起我,我哪样不如你?所以有客气话,听话要会听,他是真的来请你指教,还是客气假的?这就要搞清楚。所以你要不搞清楚,自己吃了亏,人家对你不满意,你还不晓得,那个冤从哪裡结的不晓得。所以做人不容易,做菩萨是更不容易,这些都是有智慧,要谨慎。

  真正诚心诚意能够到处请教别人的,虚心下学,这个人决定会有成就。你看佛门裡面行菩萨道,求学参学的,善财童子是我们的榜样,善财童子诸位要晓得,那是一个行菩萨道真正修行人。所以《华严经》的好处,有理论、有方法还带表演,善财就是表演,做出来给我们看,这种教学真是无以復加,方法用尽。参学,学生只有自己一个人,除自己之外都是佛菩萨、都是老师,所以你的道业就成就。不能有两个人,有两个人怎么样?有争,心不清净就不平等,两个人你跟我同学,你有什么了不起?我们两个差不多。有这个心就障了道,障了什么?刚才你们来问的,障碍了一相叁昧、一行叁昧,你念佛的时候障碍你一心不乱。所以我们自己要像善财一样,不但一切有情众生是我们的善知识,无情众生也是善知识,你去念念《华严经》,蜡台善知识、香炉善知识、桌子善知识、板凳善知识,连无情的众生都是善知识。你懂得这意思吗?无情的这些众生它表法,它表我们自性之中无量的智慧德能。我们看到灯烛代表的光明,你们在佛堂裡面,看到佛堂点的蜡烛、点的灯,这是代表的般若智慧。你看到这个灯它代表不代表般若智慧?马路上的路灯是不是代表般若智慧?统统都是。你只认定了大殿裡面的灯代表般若智慧,其余都不是,你的佛法学的是钻牛角尖。

  日月灯光统统代表般若智慧,见到光明我们的心地就正大光明,心不暗昧、不迷惑,那不是一切光明都是善知识吗?不都是我们老师吗?教我们心裡头正大光明。你在佛殿裡闻到香那是戒定真香,你这鼻子裡头闻到什么样的气味都是戒定真香。闻到水沟裡臭气,那个臭气在佛法叫香尘,也是戒定真香,只要一闻到气味,就想到我们要修戒、要修定。香也代表信香,这样才行!所以一切大地、一切众生,都是佛法的教材,都是活活泼泼的经典,都是一切佛菩萨在那裡讲经说法,六尘说法。不要看到西方世界六尘说法,我们这个世界何尝不是六尘说法?只在我们六根暗钝,接触六尘不知道六尘是在说法,所以你成佛要叁大阿僧祇劫。你如果现前就晓得,塬来我们现前也是六尘说法,并不亚于西方,也不次于华藏世界,你一生怎么会不成就!不要看到经,经就这么几本,前面不跟你说无量义,哪裡是这么几本,你看看佛家的经典几万卷,这就多得不得了,不止!真正是所谓说「破一微尘,出大千经卷」,一一微尘都是经卷,一天到晚六根所接触的,怎么不是诸佛菩萨所说的经典!底下有一句:

  【议论削平异见。】

  所以这个『议论』,争论有的时候也必须,那是在某种场合,同学与同学之间可以议论,议论开智慧,学生与老师之间也可以有议论。你们看看《楞严经》,《楞严经》议论最多,阿难尊者有许多的意见提出来问佛,这个一问一答。同学与同学当中还有争论的,虽然是争论,争的是个理,不是意气用事。理是说的愈辩愈明,是辩明个理,理明了大家都有福。所以佛教在从前在印度有辩论大会,在我们中国过去也有辩论大会,佛教不是专制,佛教是开明的。讲到大众选举,我刚才讲这选举,我们中国的选举是贤人选贤,不是大众的。这个大众选举最初实行的,就是在我们佛门,你看我们佛门常住执事是大家推选的,现在制度不像从前,从前是大家选举,每年换一次。执事是什么?执事是服务常住,是服务,那是牺牲自己,成就别人的,真正用功的是清众,哪个不愿意做清众,谁愿意管事!但是大众事情谁做?总不能是请别人来做,这是不可能,所以轮流做,一年轮一次。执事是选举,和尚也是选举的,这个普遍选举制度最早就是实行在我们佛门,一切是大家开会决定。

  佛门裡头羯磨,羯磨是印度话,翻成现在的意思就是会议,羯磨就是会议。那个叁番羯磨、四番羯磨,就等于现在所谓是叁读通过、四读通过,这表示谨慎。不是说一次这就决定,叁次、四次是叫你仔细思考,不要到以后好像有顾虑不周到地方,有过失,慎重的考虑。我们佛门裡面有四番羯磨,现在世界上所有国家制定法律,最慎重叁读通过还没有到四读,我们佛门裡有四读。可见得我们佛门裡制定一切法规,比世间法律还要谨慎。所以真正的民主是在我们佛门,几千年来我们就实行民主制度,一切事情由大家共同决定,绝没有任何一个人专制。所以制度之良好,这佛法为别人称道,为社会所尊崇,有它的道理。也只有到了最近,这个寺庙所以才变成子孙庙;在从前这个寺庙都是十方常住,只要是出家人,任何庙裡都可以挂单,出家人的家就是庙,天下庙都是自己的家。到了以后这才慢慢变成有所谓子孙庙的出现,才分派系,这是错误的,这不是佛门本来的。

  【见平则如来性地清净明了。】

  可见得这『平』是什么平?见解平了,见解要有高下就不平,见地平,心性就显了。禅家所谓说明心见性,念佛人所讲一心不乱;换句话说,我们念佛不能达到一心不乱,参禅得不到明心见性,障碍就是我们的心地不平,我们的见解不平。要不然怎么会不见性?怎么会不一心?这是我们要注意到的。一切大乘经的好处,就是它的理论都是最高的塬理塬则。只要我们能够把握到,无论修哪一宗、修哪个法门,你应用这些塬理、塬则都能很快的成就。底下有两句说:

  【佛法兴胜。则魔外不侵。】

  从这两句我们也能够明瞭,现在有很多对佛法关心的人,说我们佛法衰到这个样子,佛法将来还能兴吗?佛门整个都败坏还能兴吗?给诸位说能兴。整个世界的佛法统统败坏了,如果有叁、五个人同心就兴起来。你看当年世尊在世的时候九十六种外道,释迦牟尼佛在鹿野苑,组织了个僧团五比丘,连佛一共有六个人,就把佛法兴起来。前面也给诸位说过,邪不胜正!今天真正有个像样道场的话,有个小道场提倡正法,我前面给诸位说过,如果每天能够做到八小时讲经,八小时修行,长年不断,不用多。如果说有个小庙的话,有个五个人、十来个人能够这样做、这样修学,叁年这个小庙一定名闻世界。为什么?全世界所没有,你们这个地方能够是有八个鐘点讲经、八个鐘点修行不得了!在从前你要想名闻世界上很难,为什么?每家都是这样,每个庙都是这样,不希奇!你今天如果有个道场能够这样实行叁年的话,电视台就来访问,卫星传播播到全世界,哪个不知道!真正是慕名来拜访、来求道的都到你家来了。正法在此地,你不用出门,真正是只闻来学,未闻往教。庙不在大,有道就灵;那没有道,建再大的庙也没有用处。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只要真正有道人,有那么叁、五个道人在一块,那个道就兴起来。

  所以这个事情要吃苦,以前洗尘法师碰到我的时候,也曾经跟他拉拉手,我们两个人想合作来做,结果他跑掉了。我给他怎么个建议?我说我们向全世界弘法,我们不要动,找个五、六个志同道合,我们把一切都放下,住帐篷。现在的帐篷很考究,比起古时候是殊胜得多了,又轻便,那个帐篷很轻巧,叠起来是个背包,张开来的时候,晚上哪裡都可以住,托钵。过从前释迦牟尼佛时候的生活,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我们这五个人组织一个僧团在全世界弘法。他拍着我的肩膀,「好,我们决定就这么做。」好,我等你,一直等到今天没消息,这洗尘法师说的话。好,真好!什么都没有,到哪个地方人家尊重,托钵一定会有人供养,而且天天吃好菜,为什么?难得!大家斋主一定做了好菜,不容易,会有今天这几个出家人来托钵,天天吃好菜,天天有好供养。可惜他没有很认真的做,肯认真好,把你什么一切事业统统丢掉,我们住帐篷、托钵,弘法利生,我们走到哪个地方都讲经说法。你这个寺庙请我讲经说法,我不住在你寺庙裡,我不打扰你寺庙,对你只有贡献,没有一点点的骚扰。我们住到野外搭帐篷去住,我们吃饭到街上去托钵,弘法你借地方给我们,我们在这裡讲经说法,我们组成这样的僧团,就把佛法给兴起来。你们想想看,如果有五个人在台湾这样弘法,台湾佛法就兴起来,可见得事情不难!当然这个事情女众不行,不相应,这个事情要男众,女众不相应,女众还是要有精舍,还是要有道场不能住帐篷。这个裡头佛法决定能够兴。我们还是要赶进度,诸位看后面几行,后面倒数第五行: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是故欲证自心。当以灭意为首。记其成佛。必曰供若干佛。造若干塔者。】

  这个几句话要留意,这是讲修行,你要想『证自心』,「证自心」就是正报,就是证真如本性,也就是证法身理体。从哪裡起?从『灭意』起,就是转识成智起,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前头讲的统统是这个道理,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要从这地方做起,不转不能成就。佛在本经裡为诸弟子授记,每一次都讲到他曾经供养多少尊佛,曾经造多少塔。也许我们听了这个话我们完了,我们一尊佛也没供养到,我们没指望,成佛没指望。诸位要记住,一切众生各个都是佛,就是因为你没供养是真的。如果我们拿对待佛菩萨一样的恭敬心,对待一切人,你就供养无量佛。如果以《华严经》来说,「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无量无边佛一天到晚都围绕着,你不晓得供。一切大乘经裡面常讲的,「一切众生皆是未来佛」,你见这个众生还过不去,那个众生还跟他发脾气,那你有什么办法?你要跟佛做对头,你怎么能成佛?你想想看,这不学善财行吗?善财的眼睛裡面,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统统是佛,他每天供养无量佛。你说是每天供养无量佛有问题,他每天接触的人还是有限,纵然像我们天天讲经的,讲经的时候接触的人也不过几百人、几千人而已!纵然还有几万人来听经,这个场面殊胜,那也不是无量佛。诸位要晓得,有形的事相看起来不多,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一剎那当中,你已经供养了无量无边诸佛,信不信?我们凡夫是只看到事相这几个人,你没有看到心之所及。你要晓得这个道理,供养无量无边恆河沙数诸佛塬来也不是难事情,也不需要很长的时间,都做到了。

  起塔是做什么事情?起塔是供佛舍利。说这个两句是有始有终,佛灭度后留下舍利,大家都起塔来供养,这是说明什么?就是这个供养恭敬有始有终。不是供养有开始,后头就没有了,这不可以,这不是恭敬心,这两句的意思就是代表无尽的心。所以我们对供养父母,一生都要供养的,父母不在了,到忌日还要祭祀,慎终追远,念念不忘。我们对老师也是如此,老师跟父母一样,老师在我们要供养他一生,老师不在了我们要纪念老师,老师还有后人、还有眷属我们还要照顾,这就是此地的意思。如果连这点都做不到,成个什么佛?你们那天到中兴大学听我讲孝,孝是无始无终。孝道横遍十方,竖穷叁际,那个大纲,就印在《弥陀经要解》最后的一页,这个书裡面都有,你们打开看就在那篇。这是我给个日本人讲的,东西很简单、很扼要,已经把一切世出世间法给说尽。孝道就是佛道,孝就是法身、就是理体,表现在事相上万德万能,就是此地供养恆沙诸佛,『造若干塔』就是这个意思。

  理上通达,没有障碍,事上要做到,没有事修,性德不能现前,性德要靠修德才能够显,我们这一生才能到如来地。所以佛法是真实法,一丝毫的假都掺不得,别人对我们假的,我们清楚不是不清楚。像道安老和尚被人家骗他钱一样,他晓得,晓得还是让人家骗,这叫慈悲。我们样样明瞭,心如明镜,自己做的事情正大光明,随顺一切众生,众生在迷,他不觉悟,那就随他迷。到可以觉悟的时候再把他唤醒,好像一个人睡觉一样,他还没睡好,你把他叫醒他发脾气,他恨你。你让他睡,睡到他差不多,快要醒的时候你再叫他,正好他睡醒了,精神饱满,你把他叫醒,他感谢你,所以什么都有时节因缘。那个人正在迷,他迷得很起劲,不能唤他,唤不醒他,那是成反效果。这个底下一段诸位自己去看,我们下一节讲「化城喻品」。

  (第二十二集)

  1981/7  台湾圆觉寺  档名:08-002-0022

  「化城喻品」,化城这个意思是变化所作;换句话说,它不是真实的,是变化的。这在菩萨道裡面它算是个中途站,因为有些小根性的众生,听说菩萨道长远就不敢修。譬如佛在一般经典裡面常讲,成佛要修行叁大阿僧祇劫,叁大阿僧祇劫这个时间太长,往往就把人吓住。实际上给诸位说,叁阿僧祇劫所修的不过是藏教佛而已!你们学过天台藏通别圆,藏教佛。圆教的佛,你们看看《华严经》裡面,这些大乘经裡面无量劫,哪有什么叁阿僧祇劫就成就了!所以心量一定要有大,要有耐心。今天下午如虚法师来看我,听说我来讲经,他来看我,就说到现在人缺乏耐心。他今天谈了一些话,跟我的见解完全一样的,没有耐心就不能成功。我们今人说实在话,比不上古大德的就是耐心,坐不住。古来大德坐在一个寺院裡面,就能够二十年、叁十年都不下山的,如如不动。所以他这个影响力太大了,几千年之后那个地方寺庙都没有了,还有人到这个古蹟的墙角裡去拜一拜,你们想想这个影响力有多大!今人没有这个耐心,喜欢今天跑这个地方,明天跑那个地方,心都跑散乱,纵有一点成就,那个成就是很有限。佛知道众生的根性,所以对二乘人,不得已而说化城。这个前面几句我们念一念:

  【化城不实。宝所非真。为显二非故说此喻。】

  这两种都不实在,所以佛才说这「化城喻品」,就是说这章经。

  【前品中许叁与一。】

  这个『叁』就是叁乘法,『一』是一乘法。

  【将谓叁假而一真。宁知一亦非实。一若是真。何云等赐。】

  这个几句话,就是六祖大师所说的「本来无一物」,诸位要记住,这是说功夫到了家的人,根熟的众生。绝不是我们现前这个程度,我们现前这个程度来讲,不但一真是实在的,叁乘也是实在的,这是诸位要晓得的。所以学大乘经典,古人常说「宁可执有如须弥山,不可执空如芥子」,道理就在此地。最怕的是恶取空,一看到叁乘是假的,一乘也不是真的,那我学个什么?算了,我不学了。这就堕在恶取空裡头,佛法裡头最忌讳的就是这个。这个法是对什么人说?是对般若已经毕了业的人,入到法华会上。你们要想想看,我们今天连阿含也没有毕业,所以大家要记住,我们还是要老实从根本上来修学。这些都是真理,真理我们可以闻,可得而闻,难解,甚深难解。我们今天信这是信圣言量,为什么?我们自己没有证得这个境界。这个境界就是禅家所谓百尺竿头上做的事,已经到百尺竿头,听了这个开示之后就更进一步,就成佛了。这个佛是圆教的佛;换句话说,这是最高的境界。底下讲:

  【叁一俱亡。指归自心也。夫自心无朕无相。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识识。】

  这个两句话很要紧,我们讲见性,我们要见性,大家晓得,用识心不能见性。为什么?识心是迷,所以叫你说离心意识。好,识心不能见性,转八识成四智,智能不能见性?智能见性。但是诸位要晓得,智只能够分破无明,不能够把无明断尽;换句话说,你用般若正智你可以到等觉菩萨。你要是用八识你可以到阿罗汉,阿罗汉上去用识就达不到。你捨识用智,转识成智,你可以到等觉菩萨,不能成佛,成佛怎么样?智也不能要。你要不相信,你们天天念《心经》,你想到没有?「无智亦无得」。所以有智也不行,不但说有识不行,有智也不行。可是大家要记清楚这是向上最后一着,我们现在还没有到等觉菩萨,你能够用智那就很不错,你要是能够用智的话,在念佛法门裡面可以念到理一心不乱,生实报庄严土。那个连智也不用,那是到了西方世界之后,阿弥陀佛那才去证去,我们现在距离还是太远,我们晓得这些事情。经裡面讲的「大通智胜如来」也是我们自性佛,在此地把大、通、智、胜这些意思,都简单扼要的给我们解释出来,诸位自己细细的去看。在这一页最后一个字:

  【枣柏云。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无边剎海。自他不隔于毫端。】

  这个两句话是李通玄长者说的,说起这位长者那也真正是了不起,他是唐朝时候人。大家晓得,《华严经》自古至今只有两个註解,经太大了没有人敢註,只有两个人註。第一个註解就是李长者,『枣柏』大师李长者,这是第一部,第二部是清凉大师,他在清凉之前。两个人註解的方式不一样,李长者註解的叫《华严经合论》,现在我们台湾有单行本流通,好像是新文风出版的,它是精装十六开两大册,这是《华严经合论》。清凉大师的叫《华严经疏钞》,所以在体裁上不一样,《合论》是不解经文,不是一句一句怎么讲法,一章或者是一大段,后面总论这一大段的意思,所以是用论的体裁。清凉大师的註解是《疏钞》,《疏钞》什么?一句一句的解释,一个字一个字的解释。所以诸位要学《华严》,要从《疏钞》入手,《疏钞》通了之后,再去看《合论》,那就很有受用。所以《合论》是接上根的人,《疏钞》叁根普被,中下根的人都可以得利益。这几句话就是《华严合论》裡面,这是《合论》裡面。

  清朝道霈法师这也是个很了不起的人,他把这个《论》跟《疏》合起来,会合在一起,这在我们台湾现在有单行本,就是《华严经疏论纂要》,就是这两样东西合起来。但是它合起来并不完全,摘要,所以不是个完全。实在讲《疏论纂要》要是在教学裡面,做教科书非常理想。因为塬书实在部头太大,它等于提要,《论》裡头是提要,《疏》裡头也是提要,编的一部书,对于初级教学很适用。但是有这个基础之后,还必须要看全部的《疏钞》跟《合论》,读《华严》才能够透彻的了解。《华严》教义跟《法华》完全一样,我今天在此地跟大家讲《法华经》,我能够有点心得,得力于《华严》,它这个教义是相通的,都是圆顿大法,都是一乘真实法。

  这个两句就是超越了时间与空间,这真正的入一真法界,一乘示现,不但识不用,智也不用,就《心经》裡面讲的「无智亦无得」。《心经》你看看两百多字,那么简单,《心经》裡面所讲的,也是把一乘法讲得圆圆满满,所以那是六百卷《大般若》的精华。《心经》你不要看很短,《心经》难懂,你要不懂六百卷《大般若》,你怎么会懂得《心经》?那是六百卷《大般若》的心,那是般若中心,得到那个,六百卷《大般若》都得到。《心经》一开端「观自在菩萨」,观音菩萨与我们的缘分实在太深。今天如虚法师也跟我谈到,学要专攻,跟我的看法是一样,要学一样。自古以来,这些有成就的、对于歷史有影响的,不但对当代有影响,影响到千年万世都是一样东西,专攻一样东西。我们从近代两个居士,一个是江味农居士,一生专攻《金刚经》,你们在《金刚经讲义》序文裡面去看,他在《金刚经》上差不多用四十年的功夫,写成这部《金刚经讲义》。今天我们谈到《金刚经》,他的《讲义》真的没有话说,权威,念他这个《讲义》就够了。他把古今的这些《金刚经》註解统统都看遍,四十年时间就用在一部《金刚经》上,成为《金刚经》的专家。

  今天如虚法师非常感慨,讲佛学院,谈到佛学院老师的问题。他的见解跟我见解完全一样,我上一次给洗尘法师谈也是谈这个问题,就是希望这些佛学的老师专攻,一个人专一样。佛学院与佛学院要联合起来,聘请老师联合起来,譬如说专门讲《金刚经》,这一个星期在我这裡讲,下一个星期在别的佛学院讲,全台湾佛学院讲《金刚经》,就请他一个人,他轮流去讲。他自己是《金刚经》专家,当然有心得,学生也很能得受用。讲《法华》的专门讲《法华》,讲《弥陀经》的专门讲《弥陀经》。教学的专门管教学,什么事情也不要叫他去干,这个星期甲佛学院,那个星期在乙佛学院,再下个星期到丙佛学院,他一个佛学院去住一个星期,这一个星期课统统集中,都上他一个人的课。这个方法好,实在是好,他自己也能够专也成就,也不至于那么辛苦。他现在到福严精舍去教书,一个星期去一趟,很苦,他告诉我,苦得很!他是福严精舍毕业的,找他去上课,他不去也不好意思,他在那裡住那么多年,那个地方与他有恩。所以说这是制度上的问题,能够说所有佛学院的主持人大家能开个会,我们聘请老师商量这个办法,老师也自在,不用一个礼拜,又要跑这裡、跑那裡,辛苦得不得了!他也希望一个礼拜住一个地方,住在那裡自自在在的住一个星期,好好的自己教学、读书。否则的话,师资永远是个大问题,师资有问题,我们的教育不会成就,就办不好,我们的光阴也就会空过。所以这桩事情,真正是要认真来考虑。这也是我给诸位劝勉,功夫将来要用在一部经上,譬如现在佛学院样样都学,这是基础常识,佛学院毕业出去之后专攻一部。

  李长者註《华严合论》,有一段不可思议的神蹟,他註《华严合论》的时候年岁已经很大,《华严经》没註解,他想给它做个註解,找不到适当的环境。他到山上想去找个地方,山上碰到一隻老虎,别人看到老虎吓死了,他看到这个老虎,他不但不害怕不走,他把老虎叫到旁边来,「我现在要给《华严经》写个註解,没地方,你替我找个地方去。」那个老虎点点头摇摇尾巴,好像意思讲你跟我来,老虎前面带路,长者就跟牠一道去。结果走到深山裡面一个石头洞,那个洞就是老虎窝,裡面有好几头老虎都在裡面。李长者到那边去,老虎搬家,搬走了,把那个洞让给他,他就在那个地方进行。一个人到那个地方去就很奇妙,就有两个年轻的女孩子到那裡来问讯,以后就照顾他,每天到时候给他送饭,给他送菜,照顾他的生活起居,他所需要用的纸张笔墨统统都给他预备好,就来了这么两个人,来供养他,经註完了之后,这两个人就不见。问附近村庄上都没有,都不知道,都没有见过这两个人,天人来供养,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李长者住的那个山洞,那个古蹟至今还在。以后有人说那两个女子大概是龙女,前面有个小池子,她们进出都是在那个池子裡,这是龙女来护法、来护持。这是在《神僧传》裡面有这么记载,他是示现的在家居士身;清凉大师则示现的是出家身,一生讲《华严经》五十遍,实在是了不起。

  《华严经》我讲过一次没讲完,我差不多讲了将近一千六百个小时,一千五百多个小时,不到六百小时,差不多要讲到一千六百个小时,《华严经》大概讲了五分之叁。所以我估计这一部经讲下来,至少要二千五百个小时。你们想想看,你们这个佛学院叁年课程总共有多少小时?我那个讲法还不是很详细的讲。像我过去讲《弥陀经疏钞》讲过一遍,四年讲下来,也不是详细的讲。我那个时候给他们说,我如果要详细讲的话,我有能力讲八年。但是时间太长,我们跟日本人打仗才八年抗战,怎么八年讲一部《弥陀经》,这是太不像话,四年就很快。这次我们图书馆讲的是《弥陀经疏钞演义》,我们是每天讲,我希望一年能够讲圆满。但是现在看这个样子圆满不了,恐怕得要两年,每天讲一个半鐘点,大概两年才能够讲完,这一部《弥陀经疏钞演义》。经义完全通达了,修行就没有障碍,这个时间值得,就是花上四年,听一部《弥陀经疏钞演义》,值得,为什么?我净土的理论通达,我念佛障碍就少;路子不明修行就发生了障碍,就得不到力量。

  所以我们看看古人,看看今人,一生专攻一部经。小部经的也有,像周止菴居士这也是民国初年人,他一生就搞《般若心经》,你看《般若心经》二百六十个字,你们今天看看周止菴居士的《心经诠注》。他的註解这么厚,十六开的大本子,字不大,没我们这个讲义字大,他用了多少年时间?也是四十年。初稿初版写成之后,是二十年写成,以后又加以修订,最后出版又隔了二十年,四十年的功夫用在一部《般若心经》上。我们今天谈到《心经》,它是权威的书,功夫不深哪来的成就?你看世间学问,刘宝楠的《论语正义》,你们看看刘宝楠父子两代七十年,完成一部《论语》的註解;焦循的《孟子正义》也是父子两代,也大概差不多有六、七十年完成。所以他们这个註解就是权威性、代表性,你要想以后读《论语》,就不能不读刘宝楠的註解;你要读《金刚经》,就不能不看江味农的《讲义》。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