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什么是一佛乘?

三乘的果位之菩萨果位——十行位

净界法师

    我们看第三个十行,先看这个行这个字。

  十行位

  言行者,进趣义。谓菩萨初心,虽具二利,然前信、住二位,利他未胜故。此位菩萨,空观既成,为进趣无上菩提故,从空出假,以诸善巧,度化有情,生起利他之妙行,以此成熟众生,庄严佛土,故名为行。

  这个行指的是什么呢,就是一种进步,当然这个行,为什么让他进步呢,就是说他生起了一种利他的妙行,当然包括了假观的智慧跟大悲心的结合,菩萨初心,虽具二利,然前信,住二位,利他未胜故。

  十信位的菩萨,叫做自身难保,因为十信位的菩萨呢,他的烦恼太重了,所以在利他的过程当中,他带有私心。十住位的菩萨,是不屑跟众生搞在一起,因为他有禅定,他就会有一种洁癖,他不喜欢跟众生往来,所以他偏重空观,偏重自利,所以信、住二位,利他为胜故。

  其实十住位是有能力利益他人,但是你要有缘遇到他,他在山中打坐,被你碰巧遇到了,他会加持你。但是他不主动,他不会说,来到人世间,成立念佛堂,成立讲堂,为诸众生不请友,不可能。十住菩萨不会做这种事情,他不主动,但是十行位的菩萨不一样了,他经过前面空观的十住的内心的长养圣胎,到了十行位的时候,因为他因地的时候发过愿。

  所以我们发的愿,可能刚开始没有作用,因为你烦恼粗重,有发和没有发差不多。但到了空观成就的时候,他烦恼脱落的时候,他的愿的力量就显现出来了,他就知道说,他不能一直待在山上了,他开始从空出假,他的慈悲心把他带出来。这个时候,他就会广学一切的善巧,度化有情,生起利他的妙行。

  这个时候做什么事呢,成熟众生,庄严净土,他的生命只有两个目的,第一个,帮助一切有情,让他善根成熟,他用各式各样的方便,用言辞,用譬喻,用因缘说,让众生的善根成熟。第二个,他开始庄严净土了,他的佛国净土,在十行位真实的开始庄严了。我们现在还不能这样庄严净土。

  我们现在叫积集资粮,为自己积集资粮,但是我们在行布施,叫做积集资粮,但是十行位的菩萨在行布施,叫做庄严净土了,因为他是无漏的心。好,我们来看看它有十个阶位。

  一、欢喜行。二、饶益行。三、无瞋恨行。四、无尽行。五、离痴乱行。六、善现行。七、无着行。八、尊重行。九、善法行。十、真实行。

  这个十行位的菩萨,在《天台四教仪》上说,十住叫做住在佛家,当然佛家就是真如的空性。但是十行,他不但住在佛家,他摄行佛事,这个摄行佛事在《楞严经》,它给他两句话,来赞叹十行位的菩萨,它说这个十行位的菩萨,有两种功德,第一个,具足妙德,第二个,十方随顺。

  十行位的菩萨,第一个他有善巧的方便力,第二个他能够十方随顺,他有慈悲心恒顺众生,他能够做种种的随顺众生的根机,普门示现。当然他的普门示现,还不是真实的普门示现,真实的普门示现到十地,任运的普门示现,但至少十行位菩萨已经开始从空性走出来面对众生了。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三乘的果位之菩萨果位——十回向位

净界法师

    我们看十回向。

  十回向位

  言回向者,具足三义:一、回事向理;二、回因向果;三、回自向他。以此三义,事理和融,顺入法界,故名回向。

  我们知道十住位的菩萨的重点,在空观来自调,十行位的菩萨在假观,调他。到了十回向的时候,因为你十行位的菩萨也有缺点,因为十行位的菩萨,他很难顺入中道法界,而中道的法界,是整个大乘佛法的最高指导原则。

  所以十行位的菩萨的缺点就是说,他有时候会回忆起以前在进修十住的空观的智慧,他有时候会不想度众生,偏空;有时候度众生度得过头了,假观太强了,扰乱他的内心,有时候偏有。所以他在空、有当中很难保持中道,有时候偏空,有时候偏有。

  所以在大乘佛法的角度,他不能够很圆满的顺入中道的法界。所以到十回向,他怎么办呢,他透过回向的方式,让内心的空有保持平衡,我们看他是怎么做到的。

  就是说菩萨在整个没有入初地之前,他空、有之间的这种平衡,我这个一方面无住又要生心,这是很难的,因为这两个思考,是一个有相一个无相,所以他必须要无住的空性又要有相的分别去帮助众生,他怎么能够把无住跟生心,达到平衡呢?

  第一个他回事向理,他来到人世间做种种的义工,这个是一种事相的因缘,他遇到很多人说了很多的话,做了很多的事,这个都是在心中留下很多影像。他回去以后,要做一道程序,叫做回事向理,他要把这些相状,重新的把它回归到真如的空性。

  所以诸位,你看我们只要有做功课,大乘的功课,你放生也好、洒净也好,最后一定要诵一部《般若心经》,对不对,因为你前面的持咒念佛开示,都是有为的事相,它一定要有一道程序,回事入理,就是收归到一念清净的本性,就是回事入理,把有为的事相回归到空性的真理,这第一个。

  第二个,回因向果,这个果是什么呢,是无上菩提,他不能追求人天福报。所以他必须要把这个心态,把这些有为的事相,未来的这个方向要调整一下,把这个有为的事相,回归到无上菩提。

  第三个,回自向他,他不能自己受用,这个他指的是什么呢,法界一切众生。

  他透过三种回向,回事向理、回因向果、回自向他,他就能够使令事理圆融,顺入中道法界,故名回向。

  这个人还没有证得初地,但是他透过三种的方法,做所谓的三种回向,而达到空有的平衡。好,我们把这个十回向的阶位,念一遍:

  一、救护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二、不坏回向。三、等一切佛回向。四、至一切处回向。五、无尽功德藏回向。六、随顺平等善根回向。七、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八、真如相回向。九、无缚解脱回向。十、法界无量回向。

  这是讲到这个十回向的菩萨,他透过回向的力量,让他很成功的走到了这个中道的菩提道上,保持无住生心的平衡。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三乘的果位之菩萨果位——十地、等觉、妙觉位

净界法师

    我们来看看,他这个经过十个阶位的修学,他入了这个大地的菩萨,我们看十地,先看什么叫做地:

  十地

  言地者,具足三义:一、能生万物;二、住持不动;三、负荷一切。此为菩萨亦尔,既证中道实际理地,能生成佛智,住持不动,并能运无缘大悲,荷负一切众生,故名为地。

  那么十地菩萨,为什么佛陀用大地来形容,因为这个十地菩萨的内心世界呢,有三种殊胜的功德:第一个,能生万物,这个是讲到十地菩萨,那种假观的智慧不可思议,所有的植物,所有的水果,都要依止大地生长。

  这个十地菩萨的内心世界是什么呢,《楞严经》说,到了初地以上以后,他的世界,他的波罗蜜叫做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我们一个资粮位的菩萨,我们修布施,就修布施啦,十地菩萨他修布施的当下,具足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他一法能够圆摄百千法,百千法入一个法,所以他这个法门能够互含互摄,不可思议。

  人生就像大地,他能生出无量无边的波罗蜜,他修一个波罗蜜,能够创造无量的波罗蜜出来。在《楞严经》上说,我们一个凡夫,修百万亿劫的这个善法,比不上十地菩萨一念的善心,他超过你过去在因地那个百千万劫时间的修行,因为他那个波罗蜜力量,会不断的变化,一创造一切。所以他这个十地菩萨的力量,当然赞叹他的假观的力量不可思议。

  第二个他的空观智慧,更不可思议,安住不动,他对一切的顺逆的因缘,能够八风吹不动。

  第三个荷负一切,这赞叹他的大悲心,他的大悲平等心就像大地,他能够很平等的去包容一切顺逆的众生。

  也就是说这个菩萨,他已经证得了中道实际理地,能生成佛智,住持不动,而且运无缘大悲,荷负一切的有情众生,名之为地。

  前面的十回向,他要透过一些后续的工作,来调整他在行六度的偏差,比方说他偏空了,他应该做的没有做,比方说他着有了,他做得太过头了,影响到他的止观了。

  所以十回向,他必须在回到佛堂以后,他要用三种回向来自我调整,十地菩萨是任运的顺入中道,不可思议了。他的空假中三观是自然平衡的,慈悲智慧平衡,这十地菩萨的功德,当然我们做不到,但是我们用随喜的心,把十地菩萨念一遍,来赞叹十地菩萨的功德。好,请合掌:

  一、欢喜地。二、离垢地。三、发光地。四、焰慧地。五、难胜地。六、现前地。七、远行地。八、不动地。九、善慧地。十、法云地。

  这十地菩萨,我们简单把这个他所花的时间,解释一下。从凡夫资粮位,外凡资粮位,从十信开始到初地,叫做一大阿僧祇劫,三大阿僧祇劫占了一大阿僧祇劫。为什么叫欢喜地,因为初入实相心生欢喜,他从前面的资粮位进进退退,忏悔业障,积集资粮,到十住的理观,到十行的历炼,到十回向的调整,现在终于安住中道的实相真如,那道光明在心中出现了,这个时候他知道,他前面一大阿僧祇劫的努力,终于没有白费。

  所以他内心大欢喜,生大欢喜,这个地方占了一大阿僧祇劫,偏重在空观这一块,从欢喜地到八地,又占了一大阿僧祇劫,这个时候主修慈悲,从利他的当中,来培养自己的慈悲心。从八地到成佛,又是一大阿僧祇劫,八地菩萨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判教。

  因为八地的不动地,叫做无功用行,他能够很任运自在的生起中道的实相。初欢喜地呢,他初入中道实相,有时候会有成就,有时候相应,有时候不相应,到了八地的时候任运相应,这个地方讲到十地。

  好,我们看等觉菩萨:

  等觉

  亦名一生补处。谓所证觉体与佛相等,又望于妙觉,犹有一等故名等觉。

  这个等觉菩萨就是一生补处了,他的生命最后一生了。这个等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所证的觉体跟诸佛相等,也就是说他的中道的实相,跟佛的中道实相是完全一样,完全一样差在哪里呢,为什么他望于妙觉,犹差一等呢,我们解释一下。

  这个等觉在《楞严经》上说,叫做入门跟出门的差别,佛陀的中道实相,如果以家来说,等觉菩萨是从外面要进入家,前脚踏进去,后脚在外面,他是从外面要回家,前脚已经踏进去了,这叫等觉。

  佛陀是完全要利他了,要完全是恒顺众生了,佛陀是从家里面前脚踏出去,后脚还在家里面,就差在这里。一个是逆生死流而开始回家了,刚好前脚踏进去了,这叫等觉,佛陀刚好要从法性之流要出来了,他前脚也踏出来了,所以这个时候两个人,刚好在门的门槛中交接,叫等觉。好,我们看妙觉。

  妙觉

  即究竟圆满之佛果。谓由等觉后心,入金刚喻定,更破一品无明,而入此妙觉,此中烦恼尽除,智慧圆妙,故名妙觉。

  妙觉就是佛果,就是在等觉修到最后的时候,他要入一种叫金刚喻定,这个定,特别的坚固。最后,把最后一品生相无明给破坏了,这种烦恼穷尽,智慧圆妙,故名妙觉。

  成就佛果以后,他有两个事情,第一个,自受用,这种大般涅槃,常乐我净,第二个,他受用,他到十方世界去示现八相成道,去度化众生,度化跟他有缘的众生,有自受用的涅槃跟他受用的涅槃。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天台六即佛(一)

净界法师

    这个是我们一般在经典当中比较常用的,就是五十二个阶位的判教。但是另外我们再介绍一个,天台的判教,因为这个天台判教,这个判教是智者大师他创造出来,也非常有名。只要你看天台的经典,他的这个经论,他经常用六即佛,我们也解释一下。

  首先我们解释这个六,六是显因果事相的差别,因为它的确是由浅入深有六个阶位。为什么叫即呢,因为这六个阶位,都没有离开众生的一念心性,它有它的平等性,所以即而常六,是指无差成差,在一念心性当中,他有因为修德的不同而有差别。那么六而常即呢,虽然六个修的不同,他们同一一念心性,就这样子的一个差别。

  我们在六即佛当中,先看理即佛,我们把它念一遍:

  理即佛

  佛性理体,众生本具。动静理全是,行藏事尽非。冥冥随物去,杳杳不知归。

  理即佛,就是他是这个凡夫众生,他只是具足佛性,但是看得出来,他没有开显自性的功德,怎么说呢,用四句偈来表达,这个理即佛的相貌,动静理全是,行藏事尽非,动静就是他平常日常生活的身口意的造作,就是说从理体上他是清净本然,但是从他的行为的事相,他违背了他的真如的本性,他向外攀缘。

  所以他最后的结果叫做冥冥随物去,杳杳不知归,在昏昧颠倒心中,他是心随境转,而找不到心中的家,这个理即佛。在《法华经》的意思,就是这个人是离家出走了,是在三界流浪的一个乞丐,身为乞丐,也不是说他没有快乐,不能这样讲。

  他偶尔也得到别人的施舍,就是他不得自在,快乐跟痛苦他没办法控制。如果别人施舍他东西,他就吃得到美好的餐,他如果没有人施舍,他就得不到好的饮食。那表示六道轮回众生,在三界的快乐跟痛苦,是完全跟你所接触的环境来决定,因为你的心完全住在环境。

  你遇到好的因缘,你就布施,你生长在一个恶因缘,你就跟你的家人造罪,跟你的朋友造罪,你没有一种主动造业的能力,因为你不能产生调伏的力量。所以我们在凡夫的这个阶段当中,造善、造恶真的完全靠运气,你遇到好的因缘你就造善,你生长在一个杀猪的家庭,你一定跟你爸爸造同样的罪业。

  所以这个在理即佛当中,他的生命只有一种情况,叫心随境转,这是第一种。

  第二个我们看看,名字即佛。

  名字即佛

  闻经达理,断疑生信。方听无生曲,始闻不死歌,今知当体是,方恨自蹉跎。

  名字即佛,就是这个一个流浪汉,他终于有一天遇到了佛法,他听闻经典,也通达了真如的本性。他知道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而且他能够深信不疑,一个人到了名字即佛,就是他心中出现了第一道光明,就是我们一般所谓的进入了十信位。

  他怎么做到的呢,方听无生曲,始闻不死歌。这个无生跟不死,就是他找到一个不生不灭的清净本性,而且他知道他原来当体就是具足,然后他自己认为自己方恨自蹉跎,真是冤枉,白白的在三界里轮回这么久,现在才知道。

  也就是说呢,一个凡夫,他本来的心都是心随境转,这个时候他开始有少许的时间,开始回光返照。当然这个时候,他的理观薄弱,虽然理观薄弱,至少他能够名字,这个名字什么意思呢,他的心不能直接接触真如,不可以,他要假借名字的引导,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他必须要靠文字搭起一个桥梁,叫做文字道,文以载道。

  他必须要透过文字的桥梁,他的心才能够一步一步的顺从真如,当你把这个文字拿掉的时候,他的心就没办法去缘真如。所以我们刚开始名字位,就套语言文字而随顺于真如,这叫名字即佛。

  我们看第三个,观行即佛。

  观行即佛

  依解起观,境智相应。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尘,遍观诸法性,无假亦无真。

  前面的名字即佛,他只是对三宝对真如的一种胜解。也就是说他大部分的时间,该干什么还干什么,他是偶尔做做功课,偶尔回光返照一下,就是理观薄弱。但是观行位就是到了十住了,依解起观,境智相应,怎么说叫境智相应呢,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尘。

  你要注意这个念念跟心心,可以看得出来,他对于我空、法空的真如本性,他的时间是长,这加行位的菩萨,他念念相续无有间断,他能够调伏心中的爱取,能够观照到本性的清净。所以遍观诸法性,无假亦无真,他的生命慢慢从一种对立的思考,你对、他错,好、坏,这种假跟真的这种对立的思考,他慢慢脱落了,他慢慢慢慢进入到一种平等法界了,世间上没有好坏了,因为好坏都是我们的分别。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天台六即佛(二)

净界法师

    我们看相似即佛。

  相似即佛

  于实相理,相似得见。四住虽先落,六尘未尽空,眼中犹有翳,空里见花红。

  相似即佛,就是他对于真如理,相似得见。怎么说呢,四住虽先落,六尘未尽空,我们烦恼有五住,前面四住是属于三界的见思,第五住就是无明烦恼,所以他无明烦恼没有破,他破了三界的见思,就是十行、十回向的菩萨,那对于这种六尘的影像,还不能完全的扫空,还有微细的我法二执。

  所以眼中犹有翳,他眼睛还有一层薄薄的,这个白色的障碍,他怎么样呢,空里见花红,在清净的虚空当中,他还看到一些花,可见得他心中的影像,还是有一点存在,还有一些。所以他对中道实相,还要透过这个回向来做调整,相似得见。

  我们来看,分证即佛。

  分证即佛

  分破无明,分证法身。豁尔心开悟,湛然一切通,穷源犹未尽,尚见月朦胧。

  这个分证即佛,就是初地以上了,初地、二地乃至十地,分破无明,分证法身。他在一念的禅定当中,豁尔,就是一种开阔,一念开阔的心,突然间现前,悟到了真如,湛然一切通,湛然就是清楚分明,真实的破妄显真。

  但是他呢,穷源,对于真如本性的整个觉悟,还没有穷尽,所以尚见月朦胧,他已经看到月亮的光明了,虽然大部分的乌云都消除了,但是还有一层的薄薄的乌云障住,他还是差那么一点。

  我们看最后的究竟即佛。

  究竟即佛

  穷源极底,智断圆满。从来真是妄,今日妄皆真,但复本时性,更无一法新。

  这个究竟即佛就是整个穷源极底,智德、断德圆满。也就是说凡夫从以前,从来真是妄,我们真实的心,把它当做妄想来操作,所以就全真成妄,因为向外攀缘。现在回光返照,就从妄想的心回归到真如,所以只是恢复它原来的相貌,更没有增加一点的东西。

  不过这个地方我们说明一下,凡夫的心叫做本来清净,佛陀的心呢,在本来清净当中,加上万德庄严,不一样。我们只是本来清净而已,因为我们现在只有性德没有修德,没有去开显。佛陀是透过修德的开显,所以把本来清净变成了万德庄严,差在这里。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诸位学员 阿弥陀佛

  这一堂课是我们佛法概要,最后一次的研讨课,我们研讨的重点,主要是把大乘的止观,跟净土的念佛做一个圆满的结合。

  佛教传到中国以后,总共经历了两千年的时间,我们回顾中国佛教的历史,我们可以发觉,印度的佛教传到中国以后,在大乘佛教这一块,可以说是发扬光大。不管是在一个义理上的观照,比方说天台的一心三观,比方说华严宗的法界观,在整个对真理的观照这一块,可以说是非常的完备。乃至于在整个事修这一块,这种种的忏法,种种的修行的方便法门,都非常的详细。

  为什么大乘佛教会在中国发扬光大呢,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第一个,从内因来看,因为众生善根成熟,中国佛教能够兴盛,跟中国的文化是有关系,因为中国的儒家思想,它本身就有相似于大乘的法门,齐家、治国、平天下。

  所以长时间在这种儒家的熏陶之下,已经养成一种自利利他的思考模式。相对于很多东南亚国家来说,大乘佛教一进入到中国,很快就能够接受,它能够把儒家的思想,更加的深入更加的广大,所以本身的内因已经成熟了。

  第二个,它的外缘的殊胜,什么叫外缘殊胜呢,就是中国佛教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特色就是宗派的建立。我们没有看到印度的佛教,传到哪一个国家有这么多的宗派,中国例外。比方说华严宗,中国人创立的,比方说天台宗,比方说禅宗,都是中国人创立出来。

  历代的祖师把他自己修学的心得,根据不同的经典,天台根据法华,华严宗根据《华严经》,创立了一套修行的道次第。宗派的建立,对中国佛教的发展功不可没,因为你很快上路。大乘佛教跟小乘佛教毕竟不同,它是一个成佛之道,它追求的是一个万德庄严,不是只有自己的了脱生死。所以你会觉得,大乘佛教是深广无涯,太深广。

  所以它宗派的建立,会让一个人很快的上路,他能够在这么多的深广的大海当中找到一条线索,你很快就能够进入状况。当然宗派也带来一点过失,尤其是末流,我们一般讲佛教的末流,是什么时候算,明朝以后,尤其是明末以后叫做末流,宗派让大乘佛教这个修行更加的条理化、系统化,但是也让中国的佛教,更加的保守跟局限。

  因为到了末流的时候,大家对自己的宗派过度的执取,对这个门庭的施设,过度的执取产生了排外的效果。唯识宗的不看天台的东西,天台宗的不看华严的东西。蕅益大师说的分河引水,本来是一条法味的东西,把它切成一块一块的,这是我的水,这是你的水,这个水本来是法性一味的,各有特色可以互相增长。

  我们简单的说,从末流来看,我们不要讲太复杂,就从圣道门跟净土门这两块来看,净土宗的到末流不看圣道的止观,甚至于不屑修圣道的止观,圣道修止观的不屑念佛,他念一句佛号都要去刷牙,这样子就产生了一个弊端,彼此看不起对方。

  你看修那个净土的人,看不起修止观的,你们修止观的人不知道怕,不知道生死业力的可怕,你以为你修几个止观,就冲得过生死关吗?不仰仗佛力,低估了业力的可怕。所以净土宗的人看不起修止观的,说你们这些人不知道天高地厚,修止观的也看不起净土,你们这些人盲修瞎练,只有事修没有理观。

  现在我们要讨论的就是说,到底大乘的止观跟念佛,是如此的水火不相容吗?是不是说有他就没有你,有这么严重吗?宗派真的不能够融通吗,还是可以做巧妙融通,还是这是人的问题,我想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去讨论。

  当然诸位我们都学过一佛乘,佛陀临命终的时候,晚年的时候讲了一部《法华经》。如果你深入的去探讨,你会得到很多答案跟启示,佛在《法华经》里面,做了一个很完整的,把一生所修的法做一个整理。但这当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为什么佛陀说佛陀的法是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它没有两条路的。

  所以如果你说净土宗的念佛,就一定不能够容下止观,止观就一定容不下念佛。那你这样讲违背一佛乘的精神,那佛陀佛法是两条路,它不是一条高速公路,它是两条路,那你这样子,就严重违背《法华经》的思想,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你就推FAN佛陀的思想。

  所以我们可以合理的推论,从《法华经》的思想,一佛乘的思想来看,各种宗派的对立是没有必要,既然它是一个一佛乘的思想,只是佛陀运用不同的根机,而施设不同的法门,从这种不同的根机,佛陀施设不同的法门,我们可以知道最后的会归,一定是一个方向的。

  所以我们从一佛乘的思想,来谈一谈念佛跟止观的相互关系,这个是我们这次讨论的重点。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