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观世音菩萨专集》

续 16




      【无垢清净光,慈日破诸闇,能伏灾风火,普明照世间】   


    这四句偈颂真是妙不可言。为什么妙不可言呢?这四句偈能治眼睛的病。人的眼睛如果有毛病,可以常常念这四句偈颂,眼睛的病就会好了。可是眼睛的病虽然好了,你还要自己生出智慧,才能彻底治好。如果没有生出智慧,纵使暂时好了,将来还会发作。在观音异记上,有记载能医眼睛的病。那么究竟他怎会医治眼睛的病?这是不可思议的境界,乃是观世音菩萨的威神力加被。总而言之,你要是相信经文,而应用于任何事,都非常灵验,有效用。你要是不相信,它就没有功效了。所以佛法如大海,唯信能入。佛的DA法好像大海无量无边,不知多深多大?你要有信心,佛便能把你接引过来。   
    「无垢清净光」:什么叫无垢呢?垢是尘垢,亦是不清净的东西。你没有这些不清净的尘垢,自然放出清净光明。这清净的光明是针对尘垢说的。没有尘垢,就是有清净光明。有了尘垢,就没有清净光。所以无尘垢便放出清净光。怎么叫没有尘垢呢?即是妄想没有了。你的妄想没有了,就没有尘垢。你要是打一个妄想,就有一层尘垢。打两个妄想,就有两层尘垢。打三个妄想,就有三层尘垢。妄想打的越多,尘垢就积得越厚。参禅的人讲「明心见性」,明心也就是没有尘垢,见性也就是见到清净的光明。你没有尘垢,才能见到清净的光明。要是有尘垢,就不能见到清净的光明。所以明心见性,就是明自本心,见自本性。本心性,就是楞严经所说的「常住真心,性净明体」。常住真心,就是明心。性净明体,就是清净明体,也就是如来藏性。明心见性,也就是明白自己本有的如来藏性。这就叫无垢。    「慧日破诸闇」:慧日,是智慧像太阳一样,把一切黑暗都照破了。什么是黑闇?黑闇很多,现在所说的黑暗譬如:你没有信心就是黑暗。你没有智慧就是黑暗。你没有愿心也是黑暗,没有实行心,亦是黑暗。又者,你不守戒律就是黑暗。你不修定力,就是黑暗。你不修慧力,亦是黑暗。你不按照戒定慧的路去修行,这都是走黑暗的路。你照著戒定慧去修行,这就是光明。所以「慧日破诸闇」,智慧的太阳把一切黑暗都照破了。你想要听佛法,这就是光明。你心里说:「我听了好几天,也没有什么大意思。这法师坐在法座上,讲来讲去都是讲这个,我听了好多次,都是叫人除去贪嗔痴,修戒定慧。我听都听厌了。」你听厌了,这就是黑暗现前。你听得不厌,说:「这法师讲得越听越有意思,越听越有味,甚至于我听法师的声音和一切笑貌,听完经之后,这法师还在我耳边讲经说法。我一天到晚都是听到法师的声音,总在我耳边说法。」这就是光明。不愿意听就是黑暗。   
    讲到这儿,我想起了一件事:在香港,有一位女居士来见我。见我之后,你说怎么样?她行住坐卧都看得见我总在那儿讲经说法。可是这位女居士怎么样?她说:「这位度轮法师是个魔呀!我怎么常常见到他呢?」她常见到法师说法,却说是魔。她要是见到魔,她又认为是佛了。所以这个人常见到我,却说见到魔了。又是骂,又想要打,没有几个月,这位女居士便生癌症死了。本来想救她,但她却说我是魔,故我也爱莫能助了。今天我想起了这一件事,你说她见到法师,就说是魔;如果见到魔,她又如何?所以世间人有很多人都是认假不认真。真的,他认为是假的。假的时候,他又说是真的。往往都是当面错过,交臂失之。   
    观世音菩萨的智慧,犹如太阳一样,把一切黑闇都照破了。照破什么黑闇呢?观世音菩萨修真空观,照破见思的黑闇,证到般若德。什么是见惑?即是对境起贪爱。什么是思惑?即是迷理起分别。观世音菩萨修清净观,破除尘沙的黑暗,证得解脱德。观音菩萨修智慧观,破除无明的黑暗,证得法身德。这叫三德俱藏──般若德、解脱德、法身德。观音菩萨修三观(真空观、清净观、智慧观)而证得三德,断除见思、尘沙、无明的黑暗。所以说慧日破诸闇。这个慧就是观,观一切慧。   
    「能伏灾风火」:灾是三灾。三灾是火水风。火烧初禅天,水淹二禅天,风刮三禅天。初禅天为什么会被大火所烧呢?因为初禅天的天人,他们有烦恼火的缘故,所以他们自性中的火,就引起世间的火。这时,天空出现七个太阳,将大地一切的动植物皆烧焦了,然后将海烧干涸了,将山烧融化了,什么都不存在了。   
    这样的大火灾,经过七次之后,就发生一次大水灾。这水灾能淹到二禅天。为什么呢?因为二禅天的天人,他们的烦恼水太旺盛的缘故,因之,引起世间的大水灾。波浪滔天,淹没一切,没有陆地存在,一切动物和植物,统统不存在。   
    经过七次大水灾(七次火灾发生一次水灾)之后,就发一次大风灾。这风灾比前边所说火水二灾还要厉害,不但将世间山河大地刮得粉碎,而且又能刮到三禅天,令三禅天也不存在。有首偈颂是这样地说:「六欲诸天具五衰,三禅天上有风灾,任君修到非非想,不如西方归去来。」   
    何谓五衰?第一衰是花冠萎谢。天人戴的帽子是花所庄严的。这个花不是人种的花,是自然而生的庄严花冠。等到五衰相现时,花就残旧凋谢。在没有衰相现出,花总是新鲜。等到花一残旧,就知道天人将寿终了。   
    第二衰是衣裳垢腻。天人的衣服不像人间的衣服,一个礼拜要洗一次,或两个礼拜洗一次。如果不洗就不清净。天人所穿的衣服,不必用水洗。它总是没有尘埃。等到五衰现前,衣服便著一层尘埃,那你就知道这个天人将寿终。就好像我们人要死,气尚未断时,身上有的地方就会生虫了。平时它不会生虫子。等到气要断时,身上很多地方都有虫子。天上人衣著尘埃,也是业报感召。我们这世界上,为什么有这么多尘埃?楞严经已讲过,因为我们人心里有太多妄想,所以世界的尘埃也太多了。我们的妄想就和尘埃一样,没有分别。所以一切尘垢都是由我们的妄想心造成的。天人的五衰现前,衣服也就有尘埃了。   
    第三衰是两腋出汗。天上人不像我们人的身上常常出汗,他们永久都没有汗出。可是五衰相现时,两腋就出汗。   
    第四衰是身体臭秽。天上人一天到晚身体都放出一股香气。他们不是喷上香水,或抹上香粉,乃是自然而然就有一股香气放出。等五衰现前,身上就没有香气,而放臭味。   
    第五衰是不乐本座。天人真是自在,一天到晚都在那儿打坐参禅,什么事情也没有。第五衰现前,他就坐不住了。坐一下又站起来。站起来又坐下,这样坐坐站站,一念失去知觉便堕落,天人便寿终了。   
    这是六欲天有这五衰现相,可是初禅天有火灾,二禅天有水灾,三禅天有风灾,因为三禅天的天人,有烦恼风,所以和世间的一股风接触,而引起风灾。所以说「六欲诸天具五衰,三禅天上有风灾,任君修到非非想,不如西方归去来。」纵使你升到非非想处天,享受八万大劫那么长的天福,可是天福尽时,还有堕落到人间来,或者堕落到地狱、饿鬼道、畜生道去。这是不一定,所以很危险。不如修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去,然后再倒驾慈航,好像观世音菩萨似的,来教化众生。这样子比较稳当。   
    观世音菩萨能降伏三灾(火水风)。   
    「普明照世间」:观世音的智慧光明,普遍照耀到凡圣同居的世界。我们现在所居住的土地,就叫凡圣同居土,又叫凡圣同居世间,即是凡夫和圣人共同居住的地方。观音菩萨所修的大智大慧,又普遍照到方便有余的世界,就是二乘所住的境界。方便就是善巧方便。有余、是指那世界的烦恼还没有断尽,还有剩余。观世音菩萨具足大智大慧,又普照实报庄严的世界,即是菩萨所住的世界。佛所住的世界,即叫常寂光世界,又叫常寂光净土。观音菩萨的大智大慧,皆普照于常寂光净土。实报庄严土。方便有余土、凡圣同居土,故说「普明照世间」。

    【悲体戒雷震,慈意妙大云,澍甘露法雨,灭除烦恼焰。】   
    「悲体戒雷震」:这四句偈颂是赞叹观音菩萨的慈悲,观音菩萨是以慈悲为他的法体。他这个慈悲的法体,是从什么地方生出来呢?是从持戒生出来的。最初观世音菩萨修道便专修戒律,而生出广大慈悲,无缘大慈的法体。这种法体就好像雷吼一样那么大声,一切众生都被他惊醒。所谓「发聋震聩」,聋的人也听见,愚痴的人也听得见。所以这句「悲体戒雷震」是赞叹观音菩萨的身业是不可思议。     「慈意妙大云」:观世音菩萨以慈悲平等,慈眼视众生。本经上亦说:「慈眼视众生,福聚海无量」。观世音菩萨所修的福德,犹如大海般无量无边。他慈悲的意念,平等给予众生乐,这种不可思议的境界,就好像虚空中的大云彩。   
    「澍甘露法雨」:澍是下雨的意思。下甘露的法雨。什么叫甘露?甘露即是天上长生不老的药,天人的寿命那么长,是吃这种长生不老药。有人说:「啊!天人也吃药,难怪现在人想要开悟也吃药。」可是天上这种药是自然的,是天上本有的,不需要经过一番提炼的手续。吃了这种不老药就不老了。观世音菩萨的妙大云,下甘露的法雨,下长生不老药,令一切人离开生老病死苦。   
    「灭除烦恼焰」:观世音菩萨把世界上人的烦恼火焰灭除,每一个人皆有烦恼。为什么不成佛?因为有烦恼。为什么不开悟?因为有烦恼。为什么你得不到解脱,得不到真正的自由?也因为你有烦恼。烦恼,也就是执著。执著就是烦恼的一个别名。你有所执著,就得不到解脱,有很多烦恼。那么执著又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就是从自私自利心生出来。你要是没有自私自利的心,而大公无私,那你又有什么可以执著的呢?你要没有自私心,就没有执著。没有执著,也就没有烦恼。没有烦恼,也就解脱。得到解脱,也就是开悟,也就成佛了。所以我们的烦恼是一个最坏的东西。但是每一个人都舍不了这个坏东西,总要和烦恼行住坐卧,离开不了。有人说:「我常常快乐,这叫作没有烦恼。」你要是得到真正的快乐,那当然没有烦恼。若是没有得到真正的快乐,却勉强用造作心来做成这种快乐,这不是真正的快乐,因为烦恼还在里边储藏著。有一天,它还会爆发。就好像用一块大石头把草压上了,草虽然不长,将来把石头一搬开,草长得更茂盛。在四宏誓愿中;第一愿是「众生无边誓愿度」,观世音菩萨为什么要来到这世界?就因为「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观音菩萨有没有烦恼呢?他的烦恼断了,可是他以众生的烦恼作为烦恼。他看众生的烦恼没有断,便以种种的方法教化众生,令众生把烦恼断了。烦恼是没有穷尽的,好像水波浪似的,前念灭了,后念又生;后念灭了,后后念又生,相续不龂,烦恼也是如此。「法门无量誓愿学」,佛法的门径是无量无边。有的人读过一部经,或读过两部经,便自满了,说他懂佛法。他所懂的佛法连海水一滴犹不及,但是他就满足了。就好像蚂蚁到海里去饮水,饮得肚子饱胀,便说:「我把大海都饮干了。」哼!它把大海都饮干了,殊不知它只把肚子喝饱了。大海里边的水,它连一滴都没饮。「佛道无上誓愿成」,没有再比佛道更上了,所以每一个人应该发愿成佛,不应该把自己看得太小,要把自己看得本来是佛。可是,本来是佛,并不是现在是佛。我们本来在最初都是具足佛性,与佛是无二无别。可是我们现在因为不晓得修行,所以没有佛的三身、四智、五眼、六通的大本领。这是四宏誓愿。观世音菩萨本照四宏誓愿来教化众生,所以澍甘露的法雨,令一切众生得到清凉,没有烦恼。这就叫作「灭除烦恼焰」。

    【诤讼经官处,怖畏军阵中,念彼观音力,众怨悉退散。】   
    「诤讼经官处」:诤是斗争。在末法时代是斗争坚固。佛住世时,是正法时代。佛灭度以后,是像法时代。佛灭度以后,经过两千年,是末法时代。在正法时代是禅定坚固,人人皆欢喜参禅、习定、修定力。正法时代有一千年。由佛出世到佛灭度一千年,叫正法时代。过了正法时代,便是像法时代,此时代是寺庙坚固。人都踊跃欢喜造庙、造佛像、建寺院,所以在世界上,有些国家有很多寺庙。像法时代是一千年。过了这一千年,就到末法时代,法到末梢了。末法时代有一万年,这时期不是禅定坚固,也不是寺庙坚固,而是斗争坚固。国与国斗争、家与家斗争。人与人斗争。畜生与畜生斗争、鬼与鬼斗争,到处都是斗争。为什么斗争?因为是末法时代,人只明白斗争。可是在末法时代里边也有正法时代。在像法时代也有正法时代。这怎么讲呢?在末法时候,也不能说没有参禅打坐的。好像我们现在每一个人从忙里偷闲,或者早晨,或者晚间,或者中午,在百忙之中,才抽出一些时间修行来打坐参禅,这也就是正法时代。不过在末法时代仅是一少部分,少之又少。所以我们在末法时代还能讲经说法,尚有人忙里偷闲,百忙之中,甚至于不睡觉、不吃饭来听经,这也叫做在末法时代中之正法。现在大家提倡造庙、建道场,这也是像法时代的工作。所以在末法时代也有像法时代,也有正法时代。在像法时代也有末法时代,也有正法时代。因为在像法时代还有不造庙、不信佛法,这等于末法一样。那么在像法时代,为什么要造庙?造庙可以令人聚会在一起来用功修行,这也是正法时代。那么在正法时代里也有像法和末法。在正法时代里的人参禅习定,固然是正法时代。但也有造庙,等于像法时代。在正法时代,也不能人人学佛法。有的人学佛法学了一点点,然后就不学了,更不用说去研究,这也是正法中的末法。在每一个时期皆具足正法、像法、末法。   
    现在这末法时代是斗争坚固,而我们能住持佛法,令佛法永住于世,行持正法事业,每一天诵持楞严咒,对整个世界都有帮助。为什么呢?如果在这个世界上,连一个诵持楞严咒的人也没有了,那这世界就快将毁灭了。那时候妖魔鬼怪,一切魑魅魍魉皆出现。现在他们为什么不敢出现?就因为这世界还有人诵持楞严咒,修大悲咒的四十二手眼。修千手千眼的法门,所以妖魔鬼怪不敢出现,横行无忌。       诤讼是到法院去打官司,去讲道理。讲道理要请律师。律师可以把有道理的人,讲成没有道理。没有道理的人,可以把他讲成有道理。这就叫颠倒是非。在前几个月,有一位女人把他丈夫谋杀了,可是她非常有钱,就和律师讲明白,如果律师能洗脱她的罪名,把官司打赢了,她就给他一笔钱。这位律师明明知道她是谋杀丈夫的人,可是在法庭他就强辞夺理,替她辩论得不需要偿命。唉!你说这有没有真理呢?只要有钱,纵使杀人了也没有罪,这就是诤讼。既然没有罪,不需要偿命,这岂不是世界上太没有真理了!本来到法院是要讲道理,可是到那儿有律师为人辩论,有道理就变成没有道理,没有道理也变成有道理。你说这个世界是不是黑暗的世界?   
    「经官处」:经官就是到法院去讲道理,看谁的理由充足,谁就没有罪。可是在这个时候,你的理由充足,没有钱也有罪。你就是理由不充足,没有道理,可是你有钱也就没有罪。所以这个世界还是被金钱支配人,把人的良心埋没了。   
    「怖畏军阵中」:怖是恐布,畏是畏惧。恐怖和畏惧在两军阵前,就好像现在越南的情形。在这地方,虽然恐惧,只要你「念彼观音力」,诵念南无观世音菩萨,便能「众怨悉退散」,一切的怨恨皆会退散。打官司和军阵中的斗争,都是因为生生世世结的怨太多了,所以才会聚会在一起,互相递偿果报,受果报。可是你能念观世音菩萨,这一些果报都会减轻了。重的就变成轻的,轻的就变成没有。如果不会念观世音菩萨,这些问题就严重了。你念观世音菩萨,就减轻了。所以观音菩萨不可思议的境界,不是一般人所懂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上海有一位居士名叫费帆景。他平常都念观世音菩萨。在中日战争时,上海常被日本飞机轰炸。这位费居士天天搬家。一觉得他所住的地方有危险,会有战火,便搬到另一个地方。他刚搬走,这地方果然就被日本军队炸了。那么他搬到第二个地方四五天之后,想一想又不太安全,他又搬到租界地。上海有一个区域是西方人在中国土地上租的地方,所以日本不敢到租界地来侵扰。搬到租界地之后,他又恐怕这地方不安全,又想走。但租界地外边有电网围绕,所以他也没有法子走,正在进退两难,不能决定的时候,便看见一个小孩子对他说:「快一点走,后边有日本军来了。」于是他看电网上有两尺宽那么大的窟窿,仅仅只能钻出去一个人。只见这小孩子便从此窟窿钻出去,他家的老母亲、太太、小孩也都从那地方钻出去跑了。跑了见租界地有西方的军队在那儿防守,也就觉得很奇怪,不知道他们怎么出来的?等到他一找这小孩子,已不见了。再看那电网,根本也没有二尺平方的窟窿。他觉得很奇怪。由这一走,便走到苏州去,把军队作战的zai 难也就躲过去了。由这一件事证明观音菩萨的境界是高深莫测,人不容易了解。在这种情形之下,观音菩萨会保护念他名号的人,所以我们每一个人应该生出一种真信心,真信切愿的念观音菩萨。   
    众怨,就是刚才所说国与国斗争、家与家斗争、人与人斗争、鬼与鬼斗争,这乃是众生的业力所感,而造成这个局面。现在有很多国家,可是你不要以为这国家里都是人。有的是老鼠成群结队去托生做人,而成了一个国家。蛤蟆多了,亦都托生到一起去做人,成了一个国家,在今年春天,有人拿来一分报纸上记载:在泰国有好几万只蛤蟆自杀。为什么呢?因为也就是那国家的蛤蟆太多了,所以它们自杀可以托生去做人。每一个国家的人,皆是有一个种类。这个种类在前生多数是一种畜生,所以一起做同一个国家的人民。我在今年春天讲这个道理时,就有人问:「美国人多数是什么托生?是什么种类而成一个国家?」那时候我回答说:「人和畜生皆有,因为美国是由各国移民而来,是人畜聚集在一起的大杂会。」这是真的,不是讲空话。如果我们睁开五眼(佛眼、法眼、慧眼、天眼、肉眼),便知道这世界的人,不一定都是人,而是样样都有。怎么样看出来的?你要是有佛眼,开智慧眼,想知道人前生是什么?在前生做什么?你可以看这人后边的影子,前生那个影子,今生还会跟著他。前生如果是人,那影子便是人。如果是畜生,便是畜生的影子。如果是妖怪,就有妖怪的影子。只有开五眼的人,可以看得一清二楚。要是没有开五眼的人。就分别不出来。所以你见到人,不要以为那就是人。如何知道这些问题?你要是得到天眼通,便很容易知道。你只要老老实实用功修行,想知道什么事情都可以。还有现在某国人(我不是骂人),很多都是老鼠变的。不过,虽然有很多老鼠,其中也有很多人,也有很多鬼和畜生。总而言之,每一个国家皆有马牛羊鸡犬豕,各种各类。人也是由这些众生变的,这个道理一说起来真是微妙。一般人因为没有证实这件事,所以不相信。要想证实这件事,就要脚踏实地去用功修行,得到神通,就会说:「以前有一位法师讲这道理,真是不虚假啊!怎么这么微妙的事情,他都可以讲出来。」你那时就知道了。

    【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是故须常念。】   
    「妙音观世音」:前边的偈颂「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悲观及慈观,常愿常瞻仰」,即是讲「观」字。现在是讲「音」字。这「音」是妙音观世音。观世音的「音」是微妙的音,这个微妙的音声就是观世音。   
    「梵音海潮音」:观世音菩萨的声音,不但微妙,而且清净,犹如海寂静时的潮声。海到一定时候便发出海潮。观世音菩萨清净的音声,犹如海潮音。   
    「胜彼世间音」:观世音菩萨的音声,超过世间所有音声。   
    「是故须常念」:因为这个缘故,所以我们每一个人要常念观世音菩萨。

    【念念勿生疑,观世音净圣,于苦恼死厄,能为作依怙。】   
    「念念勿生疑」:我们念观音菩萨的时候,千万不要生疑心。不要这样想:「念有什么用呢?念观世音菩萨岂不是没有什么意思?」天天念观世音菩萨,你就生出怀疑心。最要紧的是不要生疑心。一念之中也不要生怀疑心,要生信心。   
    「观世音净圣」:观世音菩萨这位清净的圣者。   
    「于苦恼死厄」:在你有痛苦烦恼之时,或者面临危险将要死的时候,厄即是厄难。   
    「能为作依怙」。这时,观世音菩萨能作你的保护者。你可以将你的身心性命交给观世音菩萨,他一定会帮你忙。

    【具一切功德,慈眼视众生,福聚海无量,是故应顶礼。】」   
    「具一切功德」:观世音菩萨具足一切神通妙用,没有不具足一切种种功德。所有不可思议的神通妙用皆不缺。   
    「慈眼视众生」:观音菩萨总以慈父之眼视看众生。众生无论有过错,没有过错,有罪业,没有罪业,他都一样来慈悲救护众生。   「福聚海无量」:因为观音菩萨以这种平等大慈来普度众生,故所修的福报像海那样大,无量无边,深不可测。   
    「是故应顶礼」:因为观音菩萨的功德完全都具足,所以我们每一个人应该顶礼观音菩萨。   
    现已把所有偈颂讲完。我们有机会能听到全部的法华经,真是难遭难遇。现在不要说美国,就是在中国也不容易听到全部的法华经。在香港、台湾或者有这个机会,但是也是很困难。现在我们在美国生活这样安定,而能听到这部法华经,真是幸运。你来听经无形中便是帮助这个世界。我们这儿一讲经,世界到处皆充满吉祥瑞气。凡是有讲经法会,天龙八部皆来拥护道场。我们有这种机会,皆是有大善根的人。如果没有善根,想要来也来不到。想要来时,不是这魔障生,便是那魔障生。总而言之,令你没有法子来听经。我们现在能以听经闻法,这个功德是无量无边,不可穷尽。来听经,每一个人皆会有功德。

    【尔时,持地菩萨,即从座起,前白佛言:「世尊!若有众生,闻是观世音菩萨品,自在之业,普门示现,神通力者,当知是人,功德不少。」佛说是普门品时,众中八万四千众生,皆发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尔时,是当尔之时,即是释迦牟尼佛讲完偈颂之后。持地菩萨即是楞严经所说的持地菩萨。这位菩萨在无量劫以前,是一位没读过书,不认识字的人。虽然没有学过佛法,但他的行为和佛法很接近。此人虽没有读过书,不认识字,但他的力量很大。他这个力量不但大,而且还无穷无尽。一般人拿不动的东西,他可以拿;一般人挑不动的东西,他可以挑;一般人做不到的事,他可以做。他做什么呢?即是修平道路,填铺道路。有时又修桥。有时车子过桥,向上走,走不上去,他便帮忙推车。有的人挑东西辛苦了,他便帮那人挑东西。但是他不求代价,不求工钱。他一向行这种苦行很久了。有一次,遇到浮舍卢佛问他:「为什么你要修平这些道路呢?」他说:「我修平道路是令来往行人方便。」浮舍卢佛说:「你平道路是舍本逐未,这是在末梢上用功夫,只在皮毛上修行。」持地菩萨说:「那么怎样才不是在皮毛上用功夫呢?如何在内里用功夫?」浮舍卢佛说:「你想要修平这条道路,应该先平心地。为什么这条道路不平呢?世界有高山、有平地、有大海,就因为人的心没有平。人的心里有高山,所以地也不平。你的心地若是平了,世界就没有不平的地方了。」持地菩萨听了浮舍卢佛教化之后,便修心地法门,去平心里的这一块地,修成证果,得到菩萨果位。于是他就称为「持地菩萨」。   
    菩萨,在前面已讲过了。即是觉有情;觉悟有情众生。亦是众生中一位觉悟者。这位持地菩萨即从他自己所坐的座位起身。向佛说:「世尊,假设若有众生听到观世音菩萨品自在之业,而普门去示现他的三十二种应现,四无畏这种神通力,应该知道这个人的功德不少,他能听见普门品的功德是不可限量。」不少即是多,没有数量,无量无边。在释迦牟尼佛演说法华经,讲到普门品时,在大众中有八万四千众生,皆发无上正等正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什么是「八万四千众生」?这八万四千众生也就是我们的八万四千烦恼。我们每一个烦恼,就是一个众生。再者,在我们每一个人身里面,都有八万四千微生物,这微生物即是菌。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皆有虫子。我们人是个大虫子,在虫身里有小虫子,在血里、肉里、五脏里,虫子不知有多少?我们人怎样生存呢?也就是大虫子养这一些小虫子,小虫子帮助大虫子。你以为人是什么?在身体里面,有无量无边那样多的微生物。一个微生物,就是一个众生。那么有多少微生物呢?有数不尽那么多。总起来讲,有八万四千那么多。其实不只八万四千,或者十万八千也不一定。这是我们每一个人自性里,具足八万四千众生。可是由外边讲,这世界的众生,岂只八万四千。在这法会中八万四千众生,也就是每一个心里边的八万四千种念。这种念念生灭,念念不停,念生就是一个众生,念灭也是一个众生。生生灭灭有八万四千众生,不离开自性。八万四千众生皆发无等等──没有可以等于的心,没有可以比的心,即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梵语。阿译为无,耨多罗译为上,三译为正,藐译为等,菩提译为觉。合起来即是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没有比它更高上。「正等」,正等于佛。「正觉」,是佛的觉悟。正等于佛觉悟的果位,也就是发成佛的心。有八万四千众生发成佛的心。发成佛的心,然后才得到果位。在该法会上八万四千众生听见普门品,皆发无上正等正觉菩提心,这是很殊胜的因缘。   
    现在我们讲普门品,在佛教讲堂有二十多人来听经。这二十多个人,每一个人皆有八万四千众生。你算算有多少万?但这多少万是不是都发无上正等正觉心呢?我相信虽然没有发这种心,大多数也发心想成佛。在这法华会上,听见妙法莲华经的人,将来都是成佛有分。我们现在能听见观世音菩萨的普门品,皆是在过去种植无量无边的善根,所以现在也有这种因缘聚会在一起研究佛法,这是妙不可思议的境界。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最高的果位,即是佛的觉位,翻译成无上正等正觉。正觉是说人开悟,有了正觉。二乘罗汉得到正觉开悟,但未得到正等。那么什么人得到正等?菩萨是得到正等又得到正觉。正等于佛,故称为等觉。正觉是罗汉,正等是菩萨。菩萨可以成正等,但不可以成无上。罗汉是可以成正觉,但不可以成正等。因为菩萨是有上士,在他的上边还有比他高的。佛叫无上士,即是没有再比他更高的。无上正等正觉,即是圆满菩提,归无所得,得到三觉圆,万德备,没有再比他高上的这种正等正觉。只有佛才有资格称这个名号。其余的菩萨。罗汉皆无能比,所以这是最高的果位。这个最高的果位是怎样成就呢?是不是从最高处成就呢?不是的。最高的果位是从最低处成的。你修道的时候,切记不要有一种自满的心,贡高我慢的心,这就是从最低处来成就最高的果位。老子道德经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于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上善的人好像水一样,善于利益于一切万物而不争。物是指飞潜动植,所有四生(胎卵湿化),皆需要水来培养灌溉。可是水自己本身并不存这样想法:「喔!你们这些万物皆需要我来利益你们,由我来帮助你们。」不争什么?不争即是不居功,不向人宣传:「这件好事是我做的,这个功德是我成就的;那间庙是我修的,那座桥是我造的。」永没有这种心。它既不自私,又不自利,所以老子才说上善人应该学习水的样子。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不居功、不争名、不争利。「处众人之所恶」,水是居在下边,不在上边。有人说:「水怎会不在上边?下雨时,水都是从上边来的嘛!」不错,你讲的真是有道理,下雨的水是从上边下来的。那么,它是怎样到上边去呢?它是从底下到上边去的,不是原来就在上边。它在上边还是要下到地面上。下到地面上,又流到海里去,河里、江里,还是往下流。不过暂时在上面而已。故水处众生之所恶处,住在人所不喜欢住的地方。修道人为什么不住漂亮的房子,一天到晚好像要住山洞?也就是学习水的样子,住在低下处。因为水处众生之所恶,故合乎道。你想成无上正等正觉亦如此,也是要从低下处向上去。不是从上掉下来,亦不是一生下来就得到无上正等正觉。你想要成佛,先要把众生做好。怎样做好众生?就是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往善的方面去做。不要向恶的方面去做,所谓「择善则从,不善则改」。善的道路,就要去做;不善的路子,就改了它。要改过自新,是道则进,非道则退。合乎道就向前进,不合乎道就向后退。这样才能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普门品的妙处是无穷无尽,不是在很短的时间能完全讲完。等到将来有机会,再深一步的研究。这个礼拜六是观音菩萨成道日,我们现在听完普门品,知道观音菩萨的神通妙用,到那天大家发心来供养观音菩萨、念观音菩萨,和拜大悲忏,求观音菩萨显示不可思议的妙用。有人如有什么祈求,可以在自己心里默默求观音菩萨加被,相信观音菩萨一定会令你遂心满愿。法华经是成佛的法华,有人听过法华经便成佛有分,故这机会是难遭难遇。


                                                         025、六字真言法要

                                                                班禅大师  讲

    民国二十年六月,请护国宣化广慧大师班禅讲六字真言於宝华山之护国圣化隆昌寺,僧俗与会听法者四百馀人。大师於先一日洁身净虑,著法服,陈十供,礼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观世音菩萨,及其本宗初祖宗喀巴大师,行其本宗所传之瑜伽正法,凡一昼夜,不寝不食,虔诚之情,为内地说法者所未有。时至,整容正衣於佛殿;礼拜已,始登座持诸种加持真言,而後演说法要曰∶ 
    昔观世音菩萨为阿弥陀佛之高弟,具足诸行、等解万法、等慈众生,发大誓愿曰∶「尽我形寿,遍度一切众生,若有一众生不得度者,我誓不取正觉。若我於众生未尽度之时,自弃此宏誓者,则我之脑裂为千片。」发此誓已,专心极意,悲智双运,现诸神变,应境行化,度脱众生。如是经无量劫,其所度脱之众生,尽恒河沙所不能计。而环顾世间众生,生者无量,而愚痴堕落,受诸痛苦;造诸恶业者,亦复无量;轮回不已,则众生之苦终不能绝。於是菩萨生大忧恼,谓∶「众生之苦,乃与众生之生以俱来;世间既存,苦何能已?苦若不已,度岂能尽?昔年之誓,是徒自苦,而於众生亦无有益;无益之行,何必坚持?」此退转心甫生,而应誓之相已现,菩萨之脑,忽然自裂千片,犹如千叶莲花;而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无始劫来度人无量之阿弥陀佛,则自现身於菩萨之脑中,发慈悲音,而谓菩萨曰∶「善哉观世音!宏誓不可弃,弃誓为大恶;昔所造诸善,一切皆成妄。汝但勤精进,誓愿必成就。三世共十方,一切佛菩萨,必定加护汝,助汝功成就。」又说真言曰∶
    嗡  嘛  呢  呗  咪  吽
    om  ma  ni  bei mei hong
    观世音菩萨闻此真言已,得大智慧,生大觉悟,愿顺尊旨,勤加努力,坚持旧誓,永不退转;至於今日,仍在行法度世,而为世人所尊仰。其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之伟力,盖成就於是时。故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实为唯一,无有二致。观世音菩萨之心,即阿弥陀佛之心;观世音菩萨之力,即阿弥陀佛之力。念此六字真言者,即是念观世音菩萨,即是念阿弥陀佛,亦即是念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然此不可空念也;念此真言者,有一最要之法门,此法门不入,则念之千万,终无有益。法门者何?「瑜伽」是也。盖人之於法,必有三体;以此三体而造三业,然後诸法得以成就。三体云者,「身、口、意」是也。一切诸法赖身而行,一切诸法赖口而传,一切诸法赖意而生,亦赖意而住。随顺世间因缘贪嗔痴爱诸善不善业,执持不离,是曰「不净业」。舍离诸妄,住心於无所住,行诸善法,而於善终无所得,具大智慧,生大善巧,行大方便,而复一无所执,光明寂静,慈悲平等,度脱众生,超生死流,至涅盘岸;如是行,如是言,如是念者,是曰「净业」。如是念,即是如是言行;如是言,则必如是念,如是行;一刹那间,三业等俱不可分离,不可差别者,是曰「瑜伽」。修心瑜伽如如成就者,是曰「瑜伽三昧」,诸佛功德皆由此生。非如是者,必是妄计妄执,诸善功德皆不成就。是以念六字真言者,须知如何是观世音菩萨之「身」?如何是菩萨之「口」?如何是菩萨之「意」?菩萨之所行所言所忆念者,皆能如实知、如实观、如实照。而自己之所行、所言、所忆念者,必须与菩萨等无有二,然後乃可谓为「一心直指、即身成佛」。如是念者,乃为净业相应成就;非如此者,不得为六字真言行者也。 
    此理既明,而後可进而讲真言之字义。「 」者∶三业相应之表现也。合则一声,统摄万法。究其字源,已可略悉;盖 字之源,由於梵字之「阿哦吗」三音。此三音有其三字,而三字之义,则统摄万端;「放之则弥於六和,卷之则退藏於密」之义,略可彷佛。吾人为佛弟子者,於诵念一切经之前,不至心诚意念三归三结乎?此一「 」字,亦具此意,不念诵诸般净业加持之真言乎?此一「 」字即总持一切净业加持之真言。念此字时,佛之三体,即我之三体;我之三业,即佛之三业。光明具足,坚利具足,慈悲具足,戒具足,定具足,慧具足,一切具足,漏尽意解,不可思议也。摩尼为宝,以喻佛法坚利之德,无所不包,无所不具;凡有所求,无不应者。略说如此,广说不尽。「叭[口+迷]」者∶梵语莲花,以喻智慧,清净妙洁,一切不染,如如圆满,一切成就。合此二语,即是「金刚般若」。欲具明之,经文具在。「 」者∶诸愿成就之真言也。解以常言,即「波罗密」。「波罗密」者,诸行成就之称也。差别言之,始於布施,成於智慧。「般若波罗密多」,实具万德,不可量也,不可言也,不可思议也。 
    六字略义,诠以言词,如是而已,欲明其「体」,则「金刚般若波罗密多」经文已详;欲明其「相」,则「阿弥陀经」已显其「妙」;欲知其「用」,则「妙法莲华经」持之宜精;欲知其「行」,则毗尼诸经持之宜严。总之∶六字真言者,佛法之总持;在於真实奉行,而不在於诠言说理。说则万端,理终归一。愿诸大士,闻此法者,发大乘心,普济一切,以观世音菩萨之本愿为本愿。则今日之法会,为不虚矣。

TOP

续 17




                              026、佛教的救世精神-观世音菩萨(附观音菩萨的法门)



                                                                 圣严法师

                                           前言   

    今天是观世音菩萨的圣诞日,所以来同诸位介绍伟大的观世音菩萨。这对圣严本人来说,尤其感到无限的亲切和无限的赞仰,因我自幼至今,无一天不是沐浴在这位大菩萨的恩光之中。   
    我生而病弱,由我母亲虔信观音而得不死。我的兄姊皈依理教,我也参加过理教的法会,理教虽非正宗的佛教,理教的信仰中心「圣宗古佛」,其实就是观世音菩萨。我在童年出家时的江苏南通狼山,其所奉的大圣菩萨,原系唐高宗时代由西域来华的一位高僧,名叫僧伽,据《宋高僧传》的记载,他曾现十一面观音像,所以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我少年时很笨,虽不像佛世的周利槃陀伽,佛经说他三个月诵不会一首偈,教他扫帚两个字,记住了扫字便忘了帚字,记住了帚字又忘掉了扫字,但他毕竟由于佛陀的有教无类而证到阿罗汉果。可是我,据我母亲说,到了六岁才会讲话,到了九岁才开蒙读书,当我十三岁出家之际,仅仅是个初小四年级的小学生;可是,出家之后,师父讲给我听的第一个故事,便是向观世音菩萨求智慧得智慧的事例:宋朝的永明延寿禅师,因修法华忏法二十一天,梦见观世音菩萨以甘露灌其口,便得无碍辩才,他着有《宗镜录》一百卷及万善同归集,乃为佛教史上的不朽名作,他的地位之高因此可见。所以教我每天早晚,至少要拜二百拜的观音菩萨,我照师父的教导拜了半年多,边拜边作观想:观音大士手执杨枝,以甘露清凉净水,洒在我的头上,因此,我对厚厚的一本禅门日诵,在数月之间就背熟了,当时连我自己也有点意外地吃惊。后来我到了上海,狼山的下院大圣寺,天天做经忏,适巧静安寺创办佛学院,现在我们善导寺的监院妙然法师及知客守成法师,也是当时负责院务及管理的人员。我要求师长上人送我去求学,上人则说我的程度太差,纵然送我去了,第一是考试不会录取,第二是即使录取了,我也听不懂课。我在失望之余,每天夜里起来礼拜观世音菩萨,过了半年,我终于达成求学的目的,做了静安寺佛学院的插班生。这使我又是一次意外的欣喜。   
    民国三十八春天,在当时的大动乱的局面之下,我加入军队到了台湾,以我当时的身体状况,有的同学认为不消三个月,就会在军中拖死,但在我的心中始终没有离开观世音菩萨,往往利用行军及晨操跑步的时间默念观世音菩萨,所以我也经常都在观世音菩萨的慈光照顾之下。军中一住十年,最后退役,随东初老人重行出家之后,我的愿望是求菩萨赐我一个静修用功的道场,所以天天礼大悲忏,念观音大士圣号,当时有几个朋友都认为我的愿望是注定要落空的,在台湾这个地方,有一些长老上座,要求一个理想的用功之所尚不容易,何况我是一个初出家的人呢?当时我对台湾的佛教界,可用「人地生疏」四个字来形容,在无从找人资助道粮,也无从探听何处容我安身静修的情形之下,竟由于浩霖法师的偶然介绍,以及悟一法师的从旁协助,使我认识了高雄山区美浓镇的两位尼师,因此去朝元寺一住就是六年多,若非悟一大和尚把我请来本寺,我尚可以在那里继续掩关下去。   
    由于我自己如上所说的经历,我对观世音菩萨的有求必应,那是深信不疑,也是感恩不已的。  

    观世音菩萨的出典   
    现在我们再从藏经中检阅关于说到观世音菩萨的许多资料。释尊化世之际,在各大乘经中,说到诸大菩萨之处极多,就以佛在灵鹫山的法华会上,便有八万多位大菩萨,重要的也有十八位,观世音菩萨是十八位大菩萨之一,但是,在印度、在西域、在越南、在日本、在韩国,特别重视观世音菩萨的信仰,这从各地古代佛教美术的表现中,发现所有的绘画及雕塑,以观音圣像占有多数的比例,可以得到证明。尤其在我国,西藏的密教中心,便是观音信仰,没有观音便没有西藏的佛教。至于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台湾等地的民间,以及南洋的华侨,他们尽可以不知有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却无一不信有观世音菩萨的。所以俗说:「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可见观音菩萨之于佛教中的地位和观念,对我们这个世界的众生来说,他仅次于释迦世尊与阿弥陀佛。这是由于这位大士和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众生特别有缘,寻声救苦,有求必应。至于这位大士的出典,反而很少有人注意了。   
    虽然,信仰的本身,并不一定要理解它的道理,祇要依照佛的开示,知道观音菩萨是有求必应的,救苦救难的,信仰他而祈求他,你就可以得到灵验。但是,信仰的维系和发扬,必须要有事实的例子及理论的基础来支持。所以今天我才选择了本题,来向观世音菩萨的诸位弟子们介绍,使得已经信仰的人更加虔诚,也使尚未信仰的人赶紧信仰。   
    观世音菩萨在梵文佛经中称为「阿缚卢枳帝湿伐逻」(AVALOKITESVARA),在中文佛典中的译名,有好几种,竺法护译为「光世音」,鸠摩罗什的旧译为「观世音」,玄奘的新译为「观自在」,中国通用的则为罗什的旧译。我们中国人好求简约,一般略称为观音。但照梵文原义,尚可译作「观世自在」、「观世音自在」、「闚音」、「现音声」、「圣观音」等。   
    我们中国通常多用观世音来称这位大菩萨,主要原因是由于《妙法莲华经》第二十五品「普门品」的盛行,我国通行的法华经,即是鸠摩罗什所译。至于普门品的盛行,最早是由五胡乱华时代的北凉国主沮渠蒙逊害了一场大病,正在群医束手,百药罔效之际,有一位来自印度的译经法师昙无谶,劝他至诚读诵普门品,即可消障除病,能使身体恢复健康。沮渠蒙逊就遵照昙无谶法师的指示去做,真的使他那场怪病,不药而愈。因此,不但国主教令国人读诵普门品,很多人也自动地读诵普门品了。所以,法华经是经中之王,普门品又是法华经中与我国最有缘的一品。   
    我们再来介绍观世音菩萨的意思,可有两种解释:(一)是《楞严经》卷六所说这位菩萨最初的修行方法,是耳根不向外闻,而是向内自闻耳根中能闻的闻性,由此做到「动静二相,了然不生。」不若一般人的耳根是向外分别声音,致受外境例如赞叹或诽谤的所动,生起贪瞋爱恶的烦恼,促成杀盗淫妄的恶业,再受轮转生死的苦报,这也就是观察分析世间音声之虚妄不实,而能不受所动,入于如如不动的大解脱境。(二)是《法华经普门品》所说的:「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也就是说,凡有众生,若在苦恼之时,只要听说有一位观世音菩萨而专心虔诚的称念观音圣号,观音菩萨便会立即听到每一众生的音声而同时予以救济,所以叫做观世音。《悲华经》中也说:「宝藏佛授记云:汝观众生,生大悲心,欲断众生诸苦恼故,欲众生住安乐故,今当字汝,为观世音。」可见,楞严经是依观音法men的自修而言,普门品及悲华经则是依观音菩萨的度他而言。   
    至于「观自在菩萨」,是由唐玄奘的新译,最有名也最通用的,是出于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头一句,现在流行的心经,便是出于玄奘的译笔。但是,心经自古以来,共有七种汉文译本,玄奘属于第二译,初译则出于罗什之手,故在玄奘未去印度求法之前,他已学到了心经,而且对于观世音菩萨抱有绝对的信仰心。根据玄奘大师传中记述,他至少有多次祈求观音灵感的经验,例如:(一)是当他经过八百里流沙河的时候,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只是妖魔鬼火之多,犹如天上的繁星,不知遇到了多少恶鬼妖邪,在他前后缠绕,他都以念心经而遣散了这些魔鬼的作祟。(二)是当他出了玉门关,晚宿沙漠中,随从他的胡人忽起变心,拔刀指向玄奘三藏,玄奘即时诵经念观世音菩萨,胡人见了顿失杀心,又睡了下去。(三)是玄奘正在横度八百里流沙即是莫贺延碛的时候,经过了五天四夜的沙漠旅行,未得滴水可饮,他和他所骑的马,均因缺水而倒卧在沙漠之中,奘师便在心中默祷观世音菩萨,他说:「玄奘此行,不求财利,无冀名誉,但为无上正法来耳,仰惟菩萨,慈念群生,以救苦为务,此为苦矣,宁不知耶?」祷告之后到第五夜半,忽有凉风触身,爽快如沐寒水,全身舒畅,眼得明朗,马儿也能起来走了,走了十多里,马儿忽然走向岔路,制之不住,又经数里,忽见青草数亩,并有一个水池。奘师与马,始得救济,重保身命。此一水草绝非原有,乃是观音菩萨慈悲变现而来。   
    为什么观世音又名为观自在?根据梵文「阿缚卢枳帝湿伐逻」的原义,含有「观照纵任」或「君主」的意思,也就是观照万法而任运自在的意思。现在借用太虚大师的话来作一解释,他说:「因为观世音菩萨有般若的智慧,照见五蕴皆空,所以能救苦救难。平常人执五蕴为世界、为我,就是不能照见五蕴皆空,有自、有他、有人、有我。要能照见五蕴皆空,则人我、是非皆能消除。真正做到无人无我,则能以众人苦难为苦难,这样才能成为无我的大慈大悲,才能成立大公无私的伟大人格,发挥救苦救难的功用。」(《太虚全书杂藏》五五一页)实则,观音菩萨的名字,在许多的大乘经中,多有说到。在显教方面,例如《成具光明定意经》、《维摩诘经》、《放光般若经》、《光赞般若经》、《大宝积经》第八十二卷及第一百卷、《楞严经》卷六、《旧译华严经》卷五十一、《新译华严经》第六十八卷、《悲华经》、《地藏经》、《大阿弥经》卷上、《无量寿经》卷下、以及《观无量寿经》等;在密教方面,则有《金刚恐怖集会方广轨仪观自在菩萨三世最胜心明王经》、《陀罗尼集经》、《一切功德庄严王经》、《清净观世音普贤陀罗尼经》、《菩提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大方广曼殊利经》、《大日经疏》卷五、《千光眼观自在菩萨秘密法经》、《理趣经》、《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阿耨多罗陀罗尼阿噜力经》、《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等。   
    由此可见,观世音菩萨是显密两教共同重视,且特别尊仰的一位大菩萨。不过,在我们中国,对于法华经的普门品及心经,特别受到普遍的宏扬和诵持。普门品的内容,重在观音菩萨的化迹示现,是对凡夫众生在现实生活及实际苦难的救济,心经则为说明观世音菩萨的修行法门,是从观照人生宇宙的缘生空性,而证入究竟理体,发出大慈大悲的救世精神。   正由于观世音菩萨的悲愿宏深,感应广大,故从历代以来的佛教史传之中,对于观世音菩萨的信仰及灵感事迹,可谓俯拾即是,笔不绝书。例如《法苑珠林》、《比丘尼传》、《梁高僧传》、《名僧传抄》、《唐高僧传》、《出三藏记集》、《弘明集》、《观音义疏》、《法华义疏》、《辩正论》、《弘赞法华传》、《法华经传记》、《三宝感通要略录》、《往生集》、《宋高僧传》、《佛祖统纪》、《说郛》、《五朝小说》、《旧小说》、《太平御览》、《金石续篇》等书,均有有关观世音灵感的许多记载。   
    又自北魏时代的孙敬德开始,依据经义,编出了《高王观音经》,接着又出现了《观世音菩萨救苦经》、《观世音十大愿经》、《观世音三昧经》、《观世音咏托生经》,其中除《高王观音经》及《救苦经》,如今尚可找得之外,其余的已不流传。但请诸位不要以为这些经典系由中国人编写的,就没有灵验。关于这点,我在八年以前的《今日佛教》杂志第四十一期上就曾说过:「文字虽出伪造,诸佛菩萨圣号,却是出于佛经,所以仍有灵验可观。」又例如最受我重视的一部「大悲忏」,它的全名应该是《千手千眼大悲心陀罗尼忏法》,乃是出于宋朝的慈云忏主遵式大师,根据伽梵达磨所译的《千手经》编成,我们绝不能说忏仪是祖师所编就不灵验,事实上这是一部极其灵验的忏法,真可做到有求必应的程度。   
    正因为观音菩萨普遍地受到广大众生的欢迎,中国民间,也就出现了以观音菩萨为题材而写的小说,最有名的便是一部《观音得道》又名《大香山》的传奇小说;关于这本小书,凡是略具佛学知识的人,谁都知道它的内容并非事实,它的观点也不够正确,但到目前为止,这本小书已被改编成好多部话剧和电影,去年香港的邵氏电影公司,还推出了一部叫做「观世音」的影片,就是根据「观音得道」这本小书改编的。这部小书的内容,大约是说有一位妙庄王,生了三位公主,大公主爱文才,招了一个文驸马,二公主爱武才,招了一个武驸马,三公主妙善爱修行学佛,仁孝贞洁,慈悲爱物,舍己为人,后来在大香山成了正果。此一传说,原出于《汝州志》,汝州是河南省的一个地名,民国以后改为临汝县,唯在这部志书中所说的观音之父,名叫楚庄王,小说中则改为妙庄王。可是这个故事为观音感通录等佛教典籍所不载,所以不能信为事实。但因此书在中国民间的影响力极大,至少此书的大原则,在于教导大家,仁孝慈悲,并不违背佛教。   
    又因为发生在人间的观音灵感的事迹,与时日俱增,所以就有人发心,将这些事迹编集起来,初有会稽地方的谢敦和吴郡的陆澄,合撰了《观音验记》,陆皋撰《续观音应验传》,王琰的《冥祥记》,宋朝的临川刘义庆的《宣验义记》,清朝的周克复的《观音经持验记》,弘赞的《观音慈林集》等。近人的着作之中,则有慈航法师的《怎样知道有观世音菩萨》(搜于《慈航法师全集》第玖册),家师东初老法师的《救世大悲者》(六十四开单行小册),煮云法师的《普陀山传奇异闻录》,另有印顺老法师在担任善导寺住持期间的两篇开示记录,也很有价值,现搜于印老的文集《顽石点头》一书之中。此外凡是有关普门品的诸家讲记及注释,都录有许多观世音菩萨的灵感事迹。     


    观世音菩萨的道场   
    观世音菩萨究竟是何许人氏,他老人家究竟是住于何处?这是很多人希望知道的事,正像尊客初次见面,先要请教一下贵姓大名,贵府上是那里一样。   
    根据佛经的记载,以及后来的示现而言,有好多种说法,现在试为介绍其重要者如下:   
    依照《悲华经》所说,观音菩萨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一身补处的法身大士,他是即将继承阿弥陀佛佛位的大菩萨。他在阿弥陀佛因地之时,做转轮圣王之际,是千子之中的第一太子,名叫不眴,出家后号观世音,他将在弥陀入灭后成佛,号为一切光明功德山王如来,那时他的国土叫做「一切珍宝所成就世界」。   
    同时在《大阿弥陀经》、《无量寿经》、以及《观世音受记经》等,也说观世音菩萨是西方阿弥陀佛的胁侍,常住于极乐世界,以阿弥陀佛为师,并辅助弥陀之教化。又在观无量寿经中也说,观音菩萨于宝冠中,戴阿弥陀;若有众生愿生极乐,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及观音等诸圣众,来现此界,手持莲台,接引往生。由此可知,观音菩萨的根本道场,是在西方极乐世界。   

    但是,依照《华严经》的记载,叙述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过程之中,第二十八位大善知识,便是参访的观世音菩萨,说在印度的南方有山,名补怛洛迦,那里住的一位菩萨,就是观自在。此山是在海上,山为众宝所成,极其清净,遍山都长满了花果树林,泉流及池沼,也均极巧妙之能事。观音菩萨在那里,结跏趺坐,无量菩萨,恭敬围绕,聆听观音菩萨宣说大慈悲法。从这一记载看来,观世音菩萨的道场,就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南印度了。   
    又照我国一般人的信念来说,观世音不在西方净土,也不在南印度,而是就在我们浙江定海县的普陀山。南海普陀山之得名,实系受了《华严经》所说补怛洛迦的影响而出现,华严经有晋朝佛驮跋陀罗所译的六十卷本及唐朝实叉难陀所译的八十卷本与般若所译的四十卷本之三种。至于浙江定海的普陀山,本名梅岑,古时我国与日本、高丽、新罗等诸国来往,多取此岛为转站,以候风信扬帆。到了五代的后梁贞明二年(西纪九一六),距今一千零五十二年之时,有一位日本僧人,名叫慧锷,来华求法,请到一尊观音像,想带返日本供养,谁知他的坐船经过舟山群岛,却被狂风恶浪阻住了归程,传说当时的海面伸出了许多铁莲华,船不能前航,被迫将圣像请上了一个小岛,筑了一所茅蓬来供养。观世音菩萨与此岛有缘,日子久了,朝拜的人日渐多了起来,终于更名为普陀山,成为中国佛教的四大名山之一,与文殊菩萨的五台山,普贤菩萨的峨嵋山,地藏菩萨的九华山,并美齐名。   
    又在西藏的佛教徒,相传他们的民族是由观音的化现所生,在西藏历史上的名王及高僧,也都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历代的**la ma,都被信为观音的权现。他们相信世界如一朵莲花,西藏的拉萨为莲华的中心,为观音的净土,所以将**la ma的所居,命名为布达拉宫,布达拉之得名,则同我国普陀山之得名一样,是由梵文的补怛洛迦而来。我们知道,西藏的民族,除了佛教之外,便没有文化;也可进一步说,西藏的人民,除了观世音菩萨之外,佛教的信仰,便不能完成。所以,西藏的人民,虽然不能像la ma一样地接受系统性的佛教教育,他们只要一位观世音菩萨,就足够安慰了。我们又知道,佛教有一个「六字大明王咒」:「唵嘛呢叭弥吽」,这在中国内地的盛行,为时并不太古,它是元朝时代随着蒙古人的崇信la ma教,而由西藏传遍内地的,这就是西藏民间家喻户晓的观世音菩萨六字陀罗尼。在西藏民间,认为唸诵六字真言的功效,可以大得不可限量,故在每逢节期,大家就唸诵不息,平时遇到困难,便唸诵真言。   
    如此看来,观世音菩萨的道场,究竟是在印度,是在中国的浙江省,是在西藏的拉萨?可谓莫衷一是。实则,我们对此问题,大可不必追问。我且试举一例,比如有一居士,他是广东梅县的客家人,却在上海长大,后到美国留学,得到硕士学位,又到德国留学,取得博士学位,回国后在北平一所大学教书,抗战期间,又去重庆服务,后来他同我们一样住在台湾宝岛。他有语言天才,现在能操客家话、广东话、上海话、北平话、四川话、台湾话,外国语文则通晓英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同时,他在宗教信仰方面,也有几度的转变,首先他是无宗教信仰的青年,到了美国,他信了ji 督教,到了德国又改信了天主教,到了台湾又选定了佛教,作为他最后的皈依处。   
    现在试问诸位,这位居士究竟是住在那一处的?是说什么话的?是那一个宗教的呢?我们固然可说他的祖籍是广东,是佛教徒。但这能够包括他的全部吗?因为他的一生,事实上曾在许多不同的地方居住,接触了各种环境中的亲戚和朋友。   
    同样的,观世音菩萨的化现,也因时机因缘的不同,而会在许多的地方出现。他的圣号叫做观自在,他可以观察众生的需要而自在地到任一处所应现。   
    若据《千手陀罗尼经》(简称千手经)等记载,观音菩萨,乃是过去的「正法明如来」所现,他老早就是古佛,为度众生而现菩萨身的。可知,乃至西方极乐世界的观世音菩萨,也是方便的权现,而非他的根本道场,何况其他地方呢?佛陀以全法界──横遍十方,竖穷三际为理体,观音菩萨现菩萨身,但在密教的经中,已把观音菩萨与阿弥陀佛合而为一,认为观音是弥陀的因相,弥陀是观音的果德,所以修持弥陀净土法门的人,念观音菩萨圣号,与念弥陀圣号的功德,是可以相辅相成的。至于他的道场在何处?实在不必追问,只要你修观音法men,念观音圣号,观音菩萨就在你的面前,所以太虚大师曾说:「清净为心皆补怛(普陀),慈悲济物即观音。」     

    观世音菩萨的示现   
    在佛门课诵之中,有一首观音赞,其中有四句话,很可借来一用:「三十二应遍尘剎,百千万劫化阎浮。」又说:「千处祈求千处现,苦海常作度人舟。」   
    根据阿弥陀经所说,阿弥陀佛成佛以来,已经十劫,十劫的时间,在我们娑婆世界的凡夫众生来说,的确是非常的长久,但在佛菩萨而言,实在微不足道。我们已知道,观世音菩萨,将在阿弥陀佛灭度之后,继承佛位,可是我们也知道,阿弥陀佛的寿命无可限量,所以又可译作无量寿佛,要等阿弥陀佛涅槃入灭,实在尚有一个无法可数其年代的时间距离,足征观世音菩萨的悲愿,与地藏王菩萨相当,地藏誓愿「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观音救世,则选择在无量寿佛之后方成佛道,不像一般的凡夫众生,每希望向上爬得越快越好,在历史上,甚至有王子谋杀了老王,使得自己早日登上国王的宝座。因此,前面所说「百千万劫化阎浮」,百千万劫,也祇是无量数劫的一种表达方法罢了。阎浮,就是我们的世界。   
    观世音菩萨用怎样的态度和方式来广度众生呢?这就要说到「三十二应遍尘剎」了。三十二种应身,典出楞严经卷六,也就是观音菩萨为了适应各种不同根性及类别的众生,他可化现三十二种不同的身份,为之说法教化,那便是:佛身、独觉身、缘觉身、声闻身、梵王身、帝释身、自在天身、大自在天身、天大将军身、四天王身、四天王国太子身、人王身、长者身、居士身、宰官身、婆罗门身、比丘身、比丘尼身、优婆塞身、优婆夷身、女主身及国夫人命妇大家身、童男身、童女身、天身、龙身、药叉身、干闼婆身、阿修罗身、紧那罗身、摩[目+侯]罗伽身、人身、非人(有形无形,有想无想等的变化身)。   
    但在法华经普门品,则举出观世音菩萨的三十三身,名目则与楞严经的三十二身,大致相同,那便是:佛身、辟支佛身(即是独觉和缘觉)、声闻身、梵王身、帝释身、自在天身、大自在天身、天大将军身、毗沙门身(四大天王之一,印度又视为财神)、小王身、长者身、居士身、宰官身、婆罗门身、比丘身、比丘尼身、优婆塞身、优婆夷身、长者妇女身、居士妇女身、宰官妇女身、婆罗门女、童男、童女、天龙、夜叉、干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目+侯]罗伽、人及非人等身、执金刚神身。   
    若据近世发现,梵文的法华经中,又只有十六身了:佛身、菩萨身、缘觉身、声闻身、梵天身、帝释身、干闼婆身、夜叉身、自在天身、大自在天身、转轮王身、鬼神身、毘沙门身、将军身、婆罗门身、执金刚神身。   
    这些应化身的多少出入,不过是传诵及翻译者之间的详简增损而已,于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化现没有影响,各经所举,亦不过列其大略,实际上由于众生千差万别,可以随着时代不同、环境不同、品类不同,而作千差万别的身相来迎合众生、教化众生、救济众生。以上所举的三十二身、或者三十三身、或者十六身,仅是适应佛陀当时的印度社会而说,如果佛陀在今天的中国来说法华经,一定会加入更多的身份,也会减略几种身份的。因为,事实上的观音菩萨,乃是随类应化,无类不现,遍于尘沙法界。所谓法界,便是众生身心的类别,众生所处时间与空间的界限。观音便是遍于一切,平等救济的大菩萨,当然不能用有限的身份来概括他所应机示现的身相了。可知,前面所说「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所谓千处,也仅是象征性的一个形容词,并非仅限于一千个地方求他,他就显现,多了一处求他,他便不现了。苦海也未必就在海中,而是象征众生生死之苦的如海无涯。佛经的文字,请不要用计算器来分析它,因其经意往往是在文字之外的。   
    讲到这里,不妨顺便一提,就是有好多教外的朋友们,往往讨论到观世音菩萨是男人还是女人的问题,甚至于广播电台及刊物中也出现这个问题的讨论。   
    我在十来岁时,就曾听我父母两人,对着观音圣像争论,父亲说观音大士一定是男菩萨,因为大士长有一双男人的大脚,而且还是光脚板。母亲则说,观音大士才不是男菩萨哩,因为她要到处奔走,救苦救难,要是把脚缠成像我母亲一样的三寸金莲,出远门时,自顾不暇,那还能够救人呢?不过,母亲的最大理由是,有好多人都称观音菩萨为观音娘娘或观音老母,并且观音常常照顾妇女,为没有子女的女人送来聪明智慧的子女。结果,当然是我的母亲胜利。   
    实际上,在佛经中的观音,例如楞严经及普门品所举,为了化度众生的需要,固可应现种种形态的妇女身,但也可现种种形态的男人身。观音菩萨的本身,乃是相好圆满的大丈夫,即如八十华严的六十八卷所说,印度南方海上,补怛洛迦山的观音,便称为「勇猛丈夫观自在」,根据研究,中国的观音圣像,在唐朝以前,也总是大丈夫相的,唐朝以后有女相的观音像出现。   
    将观音作成女相,是由于观音常现妇女身度人的缘故,例如据《观音感应传》中记载,在唐宪宗元和十二年,陜右地方的人尚不知有三宝,有一天突由金沙滩上来了一位绝色美貌的少女,手提鱼篮,到那里卖鱼,许多的男人,都为这个卖鱼女的美艷倾倒,向她苦苦求婚,卖鱼美女说:「我祇一人,怎么能嫁你们这许多的人呢?好吧,如果谁能在一夜之间背熟普门品的,就嫁给他。」第二天,能背者竟有二十人。卖鱼女又说:「我还是不能嫁给你们二十个人,假使能在一夜之间背熟金刚经的,我就做他的妻子。」结果尚有十人能背。卖鱼女再要他们在一夜之间背熟一部法华经,终于仅有一位姓马的青年做到。但是万万想不到,在新婚之日,女的刚到新郎家里,就患急病死亡,并且立即腐烂,祇好马上收殓埋葬。这位姓马的青年,心中的悲痛,可谓到了极点。几天之后,又来了一位僧人,劝他开棺看看,棺中并无尸首,僧人便告诉他说:「这不是什么卖鱼的女郎,实是观世音菩萨的示现啊!」说完话,这个僧人也不见了。   

    由于这一应现,在观音像中,就有女相的「鱼篮观音」,在《法华经显应录》中,又将之称为「马郎观音」。此外,在许多的观音灵感记载之中,示相女相的尚有极多。观音为何常现妇女相?因为第一,女人的苦难,自古以来,一直比男人多;第二,女人的特性,是慈和的,是柔忍的,例如伟大的母爱,在父性之中是不易多见的。所以观世音菩萨的应现妇女身,乃是藉女性受苦之多以表现菩萨忍耐,藉女性的母爱以表菩萨的慈悲。尤其是于女人之身而深入妇女群众,广度多苦多难的妇女。同时,经中有言:「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妇女之身可度女人及儿童;示现美艷的妇女之身,尚可广度男人,比如刚才所说的鱼篮观音,便是一例;示现老妇人身,则可接近广大的人众。     


    观世音菩萨的形像   
    在人间应现的菩萨,必定是与人类相同的形像,最多是相貌比一般人庄严而已,否则他便不能接近人类,人类纵然敬仰敬畏他,也不敢亲近他了。所以观音应现度人的时候,被度的人往往是到事后才能发觉的,当时很难使人意识到是观音的应现。   
    因此,曾有一位ji 督徒到一所佛寺中,问了一位法师:「你们佛教讲慈悲,为什么会有千手千眼的观音像呢?手中拿了各种古代的兵器,胆小的人岂不要被菩萨吓倒吗?如果真有这样的菩萨,他也该为自己改换一套新式装备了,大炮、坦克车、火箭、原子弹,岂不要比那些古代的兵器威力大得多。」请问在座的诸位,我相信诸位之中绝多数是信仰佛教的,诸位,站在佛教的立场,当作如何解答?      
    告诉诸位,那位被问的法师,并未因此语塞,他很坦然地告诉那位ji 督徒,他说:「我们佛教,在许多地方,都是采用象征的手法,佛教既以所奉的圣像为佛菩萨的象征,而不以为圣像即是佛菩萨的本身,那末,千手千眼的观音像,也是一种象征的手法,千手是象征观音菩萨的大悲愿力,纵然全宇宙的众生在一时间同时祈求观音,他老人家也能同时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救济全宇宙的众生。」可见,说他有千手,尚不能形容其救济力量之无远弗届及无微不至于万一。千眼是象征观音菩萨的无限智慧,他能在同时知道全宇宙的众生,对他发出各种不同的祈求,也能同时决定各种不同的救济方法,若以他的实际的观察能力而言,说他有千眼,也是不能形容其智慧程度于万一的。所以,观音像的千手千眼,乃在表征菩萨的大悲及大智。所以,手中各种兵器的是否落伍,并不值得我们去计较。   

    至于千手千眼的来历,据《大悲心陀罗尼经》说,观世音菩萨,过去在千光王静住佛时,教他受持大悲咒之后,观音菩萨便发了一个大愿,他说:「设我当来之世,堪能利益安乐一切众生者,令我即时身生千手,千眼具足。」这个大愿一发,果然生了千手千眼。实则这也是一种大愿力大智慧的象征。当然,如以菩萨的神通力,化现一个千手千眼之身,也决不是困难的事。所以在必要之时,他会显现异乎常情的身相。例如,在中国梁武帝时代的宝志大士,就曾在当时名画家张僧繇的面前,现出十二面观音,妙相庄严,或慈或威,使得受了梁武帝之命来为他画像的张僧繇,不能画出来(见于《梁高僧传》)。   
    其他在《楞严经》卷六中,尚有四臂、六臂、八臂、十臂、十二臂、十四臂,乃至四十臂、一百八臂、千臂、万臂、八万四千臂。二目、三目、四目、九目,乃至一百八目、千目、万目、八万四千清净宝目。   
    由于观音应现及其形像的差异,在许多佛典中,就有好多不同的数量分类。   
    《摩诃止观》卷二上,举出六种观音:大悲观世音、大慈观世音、天人丈夫观世音、大梵深远观世音、师子无畏观世音,大光普照观世音。   
    《诸尊真言义抄》,举有十五种观音。   
    《千光眼观自在菩萨秘密经》,举有二十五种观音。   
    普通于「佛像图汇」中,则有三十三种观音像。   
    凡此各种分类数量,无非出于各时编集者所收的不同,例如鱼篮观音像,在唐朝以前,这个灵感事迹尚未发生,所以不会有的。   
    讲到这里,观世音菩萨的主题,我们已经讲完,最后我要奉劝诸位,诸位来听圣严讲观世音菩萨,是在了解观世音菩萨的伟大精神,及其自度度人的伟DA法门,我们若能以自己的信仰行为和愿力向观世音菩萨学习,便能更容易与观世音菩萨的愿力相应,更容易得到感应。临时遇到苦难时向观音菩萨求救,菩萨固然会来救你,可是,假如平时不念观音圣号,临到苦难来时,恐怕会想不到念观音圣号了,所以,观音菩萨虽是有求必应,你不求他,他是不应的,因为感应是从虔诚的信仰中产生的。   
    最要紧的,我们念观音圣号,勿存功利观念,菩萨不会由于你许了为菩萨装金的愿,而助你去做损人利己的坏事,你来供养三宝,应当是出于清净的求福之心。你之常念观音圣号,观音固然会在冥冥之中,随时给你保护,你却不能老是为求菩萨在物质生活上给你帮助,应该更进一步地向人格的内心下工夫。所以普门品中告诉我们:「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若多瞋恚,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瞋;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   
    最后,祈愿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保佑诸位,身心健康,福智增长,同成佛道。同时,谢谢诸位的光临。     
    本文讲于民国五十七年三月十七日(古历二月十九)     



                                 善导寺第二十二次佛教文化讲座     
                           《佛教文化》九期民国五十一年五月一日     

    观世音菩萨的法门(本节补述于民国七十五年九月廿四日)   
    观音famen很多,大致分为显密二门,密法多用观想,必须身口意三业齐修,修学者必须师师传承,师弟亲授,修行时必须供养、作观等仪轨坛场,而且不是短时能够成办。显法则不拘形式,不限时地,不择师资,只要持之以恒,必有效验。所以本文仅将人人可修的观音显法,介绍如下,愿十方大众,人人择一而修,祈观音加护,处处皆成佛土。     
    一、《楞严经》的耳根圆通法门   这是修定发慧的方法,出于《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六:「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   
    此一法门的修法与层级段落,已经非常清楚。不过初修之时,未必人人能够得其要领,所以我在教授初入门者的初步修法,称为「闻声音法」,共分四个步骤﹕(1)专念普听一切声音,不选择对象,不分别对象,由大至小,由近至远,不以耳根去听,乃让声自来。(2)知道自己在听声音,也有声音在被自己所听,此时只有声音和自己的和应,没任何杂念现前。(3)仅有声音而忘失了自己,自己已融入无分别无界限的声音之中。(4)声音与自己双亡双照,双亡则无内外自他,双照则仍历历分明,故与世间的四禅八定的仅存独头意识的境界不同,也与小乘的灭受想定有异。经此四阶,再对照『楞严经』的耳根圆通法门,继续用功修行。     
    二、《般若心经》的照见五蕴皆空法门   
    《心经》开头便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是观音法men中大小乘共通的基础,也是大乘的极则。即是用分析的方法,观察众生及众生所处的环境,包括色法的物质世界和心法的精神世界,不出五类,物质的色法,即是众生的身体及身体所赖以生存活动的环境;精神的心法,即是心理的活动以及其动因、动力、动的结果,此结果又成为另一循环的动因,佛学专有名词,称之为心念、称之为识。凡动皆由于因,凡动皆产生果,其间动的作用,称为造业,造业的结果,称为业力的感受果报。如果众生能洞察,五蕴所成的世界,无一是真,无一能常,便不起贪瞋等执着,不执着的当下即能不受贪瞋等的烦恼所苦,便能不再继续造循环不已的生死业,便能虽处生死,而离一切苦了。观自在菩萨是以甚深的智慧力,直下彻见五蕴的世间法,无非是空。小乘知空而不住有,所以出世;菩萨证空,连空亦无,所以入世。凡夫未证五蕴皆空,所以恋世、迷惑、困扰,不知何去何从,而又事事执着,事事烦恼。     
    三、《法华经》普门品的持名法门   
    《普门品》云:   
    「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接着说明,若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即能入火不烧、入水不淹、恶鬼远离、刑器自毁、怨贼消退、除一切障,免一切难,满一切愿,成就一切福德。而且随类应现,处处化身,救苦救难,无求不应。   
    这是最平易近人,人人可修,时时可修,处处可修,效验也最彰着的一种法门。只要持之以恒,信之恳切,有事无事都可称念的法门。     

    四、《大悲心陀罗尼经》的「大悲咒」修持法   
    此经属于密教部类,却是一种素朴的密法,虽无法师传承,人人也都可以修持。该经中说:      
    「观世音菩萨重白佛言:世尊!我念过去无量亿劫,有佛出世,名曰千光王静住如来,彼佛世尊,怜念我故,及为一切诸众生故,说此『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以金色手,摩我顶上,作如是言﹕『善男子!汝当持此心咒,普为未来恶世一切众生,作大利乐』。我于是时,始住初地,一闻此咒,超第八地。」   

    此咒是观世音菩萨,在无量劫前的千光王静住佛处初闻,一闻此咒,顿从初地越登第八地。而且受命普为未来恶世的一切众生,以此心咒,作大利乐。嗣后观世音菩萨又于无量的佛前,无量法会之中,重闻此咒。由于诵持此咒故所生之处,恒在佛前,莲花化生。该经宣称﹕若能深信不疑,诵持此咒,可得无量利乐,例如﹕临命终时,十方诸佛,皆来援手;不堕三恶道;生诸佛国;得无量三昧辩才。现在生中,所愿皆遂;转女成男;消灭侵损常住的重罪;能除十恶五逆、谤法谤人、破斋破戒、破塔坏寺、偷僧祇物、污净梵行等罪;能得十五种善生,并除十五种恶死。   
    又说此咒的相貌,即是大慈悲心、平等心、无为心、无染着心、空观心、恭敬心、卑下心、无杂乱心、无见取心、无上菩提心。所以诵持此咒,即能通达外道典籍,能治世间八万四千种病,能降一切天魔鬼神,能缚一切山精、魑魅魍魉,而能感得一切善神、龙王、金刚力士、常随卫护。持此咒者,不论在何时何处,若有任何恐惧、zai 难、危险、迷路、病变、烦恼业障,确可应验化解。所以名为无碍大悲、救苦、延寿、灭恶趣、破恶业障、圆满、随心自在、速超上地大悲心咒,简称大悲咒。共有八十四句,到处可以请到,此处不录。根据此经的要求,诵持此咒者,也有规定:要发广度众生的大菩提心;身持斋戒;于诸众生,起平等心;常诵此咒不断。并且要求:住于净室,沐浴净衣,悬旛燃灯,香华及各味饮食,供养观世音菩萨,然后摄心静虑,不起杂念,如法诵持。这种规定,即是仪轨。若能如法如仪,当然最好,否则,至少也当以恭敬心及专注心来诵持此咒,若能恭敬专注,必能有愿皆成。           五、六字大明咒   
    「六字大明咒」,即是「唵嘛呢叭弥吽」,在中国的流传,始于元代,是跟着西藏及蒙古la ma密教的传入而到汉地,故在元朝以前的佛教文献中,尚未见到,至清初已被收入《禅门日诵》所录十小咒内。然在蒙藏la ma教的化区,此咒是一般信徒经常持诵的法门。即是表征观世音菩萨利益六道的神咒。   
    六、白衣大士神咒   

    此咒的出现和流传,为时更迟,不知出于何经,为何人译出,大概是出于大士化现时为某人所授的法门,而非来自印度的传译。内有「天罗神、地罗神、人离难、难离身、一切灾殃化为尘。」的句子,相当俚俗化,近于道佛相融的民间信仰。可是,其中的归敬三宝,归敬观世音菩萨,归敬摩诃般若波罗蜜,乃是自古即为佛教徒们日常持诵的内容,所以灵验非常显着,民间的传诵也极为普遍。并以持诵一万二千遍为一愿,一愿不成再持二愿乃至多愿,必得成就。满愿后即当印施此咒一千二百张。此咒的内容是:   
    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三称三拜)   
    南无佛、南无法、南无僧、南无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   
    怛垤哆 唵 伽囉伐哆 伽囉伐哆 伽诃伐哆 囉伽伐哆 囉伽伐哆 娑婆诃   天罗神 地罗神 人离难 难离身 一切灾殃化为尘   南无摩诃般若波罗蜜   
    此咒文见于大陆时代,仅仅于一张纸上,印刷白衣大士像、咒文、六百个小圆圈,以备持诵者每诵二十遍点一圆圈的计数之用。目前则有人参考了大悲咒持诵法而为之加上了持诵的规则,而谓欲持诵此咒者,宜先在大士像前,沐手焚香、恭敬供养、至诚顶礼,诵毕则发愿回向。凡为正当心愿,如求愈病、消灾、解危、求福、求职、求子、求延寿等,均有奇验。     
    七、结语   
    从以上例举的六种法门,可知观世音菩萨的救苦方便,有深有浅,有本有末。《楞严经》的「耳根圆通」,是用禅定的观法而达到彻悟究竟的目的。《心经》的「五蕴皆空」,是用观照世间无常无我的方法,以证般若实相。这二部经是要众生还归法性而与佛同体,除一切烦恼而亲见本来面目。《普门品》的持名,则强调观世音菩萨的救济,重于解脱现实人间的苦恼。「大悲咒」的持诵,则虽重在现实疾苦的解除,也说因此而得「莲花化生、恒在佛前。」持诵「白衣大士神咒」的功能,几乎全是为了现世的利乐,所以更为民间化和普及化的法门了。   
    不过,任何一种法门,不论其层次高下,只要不谤三宝,不违背因果原则,都应受到发扬。而且,一般人信佛学佛的初阶,多是从求现世利益及现前幸福开始的,种下善根之后,逐步听闻佛法,渐渐提高层次,便会修习《心经》及《楞严经》等所示的法门了。因此,「白衣神咒」虽近似民间信仰,毕竟仍是佛法中的一个层次。



                                                   027、观世音菩萨赞(附观世音菩萨传略)

                                                  印光大师   

    观音大士,于无量劫,久成佛道。为度众生,不离寂光,现菩萨身。又复普应群机,垂形大道。以三十二应、十四无畏、四不思议无作妙力,寻声救苦,度群萌。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直同月印千江,春育万卉。虽则了无计虑,而复毫不差殊。良由彻证唯心,圆彰自性,悲运同体,慈起无缘,即众生之念以为心,尽法界之境以为量。是知无尽法界,无量众生,咸在菩萨寂照心中。故得云布慈门,波腾悲海,有感即赴,无愿不从也。     


                                            观世音菩萨本迹感应颂      

                                                  印光大师   

    猗欤大士!誓愿难宣,悲连同体,慈起无缘。寻声救苦,随类远形,普现色身,遍情无情。若有众生,遇诸苦难,一称其名,立见救援。富寿儿女,凡有所求,礼拜供养,随愿悉酬。何以称名,便获感通?由菩萨心,久证真空。无心之心,合生佛心,众生迷背,无从受恩。因遇zai 难,并所恳叨,一发诚心,感应道交。如清凉月,丽彼中天,影现群水,一无所偏。若或无信,莫由相感,如水昏动,月影不显。咎在于水,非月不照,若得澄静,即现光耀。亦如阳春,普生诸芽,遇根枯者,朽腐更加。甘霖普澍,草木同荣,唯无根者,不荷生成。入道之要,信为第一,欲蒙慈济,非信莫得。缅维菩萨,何能如此?为有远本,故致尔尔。远本维何?圆证三觉,名正法明,福慧两足。虽住寂光,悲愿无央,复现菩萨,辅弼法王。十法界身,无身不现,三际竖穷,十方横遍。菩萨功德,难尽赞扬,垂示梗概,作长夜光。恭摹圣像,遍界流布,普令含识,同蒙覆护。     


    附  

                                         观世音菩萨传略   

    观世音菩萨,梵语为阿缚卢枳底湿伐罗,旧译为光世音或观世音;新译为观世自在或观自在。mi zong称为正法金刚或清净金刚。华严探玄记云:「若偏于语业则名观世音。以业用多故;若就身业说则名光世音,以身光照及故;若具三轮摄物无碍则名观自在。」名以诠德,以观音菩萨功德无量故,名号亦有多种。又菩萨原译为观世音,因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简称观音菩萨,后人亦就相沿成习了。我国人称呼名号喜欢简略,因此观音菩萨这称号,反而比其他二种称号更流行了。菩萨为了度生的方便,常常变化成各种不同的身形,在六道里,示现和光同尘,救度众生,因此有六种圣号之别。今列表说明如次:     ┌圣观音  : 主救饿鬼道众生     │千手观音 : 主救地狱道众生     │马头观音 : 主救畜生道众生   六观音┤     │十一面观音: 救阿修罗道众生     │准提观音 : 主救人间道众生     └如意轮观音: 主救天道众生   

    由于观音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而且广大灵感,有求必应,「于种种国土,现种种身,应众生根机,随类示现。」菩萨在六道示现情形,其他五道,这里姑且不谈;现说菩萨在我们人间道的示现。亦许由于女人多病多恼,常多祈求菩萨加庇离苦之故,而菩萨为了容易接近解救,间常示现女身去救度女人,于是就有人认为观音菩萨一定是女性。台湾人对观音菩萨称呼「观音妈」,大陆东南各省亦有人称呼「观音娘娘」的。加之传说戏剧中的观音菩萨,是妙庄王的三公主,号妙善,在白雀寺出家修行成道。因此,「观音菩萨是女性」,便道听涂说,众口一辞,其实,这些话都出自野史。楞严经中观音菩萨自说他有三十二应身;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记菩萨有三十二化身:一者,圣贤身三位:佛身,辟支佛身,声闻身;二者,天界身六种:大梵王身,帝释身,自在天身,大自在天身,天大将军身,毗沙门身;三者,道外五族:小王身,长者身,居士身,宰官身,婆罗门身;四者,道内四众:比丘身,比丘尼身,优婆塞身,优婆夷身;五者,妇女四级:长者妇女身,居士妇女身,宰官妇女身,婆罗门妇女身;六者,童子身二种:童男身,童女身;七者,天龙八部:天身,龙身,夜叉身,干闼婆身,阿修罗身,迦楼罗身,紧那罗身,摩睺罗伽身;八者,一神:执金刚神。据此看来,观音菩萨是个非男非女,亦男亦女身,随众生机感,顺应示现也。须知众生真实本性,平等一如,本无男女之分,到果证菩提时,已是绝对的实相无相,何来男女相对的境界相呢?   
    无量寿经云:「彼佛(阿弥陀佛)国中,有二菩萨,威神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一名观世音;二名大势至。是二菩萨,于此国土修菩萨行,命终转化,生彼佛国。」这幺说来,观音菩萨还是咱们的老乡呢!无怪菩萨对娑婆众生,特别有缘。大乘庄严宝王经,记观音菩萨入大阿鼻地狱中,救一切苦恼有情,令得清凉饱满。发光明遍照祗陀林园。除障盖菩萨问光明何所从来,世尊告言:「有极乐世界观世音菩萨,自毗婆尸佛至今,常来于此度脱诸恶趣有情。今此光明,是观世音菩萨在地狱中所放。」今此世界,印度的补怛落伽山及中国的普陀山,便是观音菩萨时常来此应化的道场,其灵感事迹,罄纸难书,足见菩萨对于老乡慈悲关顾了!虽然「菩萨无心,以众生心为心,」他早已证得法身,能分身无量,普门示现,应化十方,只要众生能够「时时勤念观世音」,自然「个个现前有普陀」啊!   
    为什幺观音菩萨在娑婆世界修菩萨行,命终便转化往生极乐国土?原来这其中是有因缘的。按悲华经说,往昔宝藏佛时,阿弥陀佛为转轮王,观音菩萨为第一太子,名叫不眴,诣宝藏佛所求受三皈依已,发菩提心,立宏誓愿,即蒙彼佛赐名观世音。菩萨现今在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座前,作左胁侍,次补佛处,将来弥陀慈尊应化机息,观音菩萨应运成佛,号曰遍一切功德山王如来。因此之故,所以观音菩萨虽是在娑婆世界修菩萨行,命终便往生西方极乐国土;又以原是娑婆世界往生去的,自应「尘刹国中咸事济,娑婆界内更垂慈。」但是,洪钟在架,不能无故自鸣,须小叩则小鸣,大叩则大鸣;菩萨灵感,亦复如是,小求则小应,大求则大应。尚希我土众生,至心祈求菩萨威德加庇,早出三界火宅,诞登彼岸,庶不负菩萨对我们的特别垂慈哩!   

    尽人皆知,观音菩萨神通广DA法力无边,但是观音菩萨这种神通力是怎样修行得来的,却很少人知道了。按楞严经中,观音菩萨自言其修证经过云:「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数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由于耳根悟彻声性,得大圆通,「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因与诸佛同一慈力故,能以三十二应身,入诸国土,普度众生。(三十二应身,如前所举法华经三十三应身略同,惟除一执金刚神身。)又因与六道众生同一悲仰故,能施十四种无畏,施与众生。一者八难无畏:苦恼难、火难、水难、风难、刀兵(杀)难、鬼难、囚难、贼难。二者三毒无畏:离贪毒,离嗔毒,离痴毒。三者二求无畏:求男、求女。四者持名无畏,持菩萨一名,等于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如此神力,可谓得来匪易。   
    观音菩萨,不但神通力不可思议,他的功德智慧,慈悲辩才,一切一切皆不可思议。原因是他过去久已成佛,号正法明如来,现在他是属「果地菩萨」。菩萨有两种:一是因地菩萨,二是果地菩萨。因地菩萨须经历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十地、等觉,如是等五十五个贤圣位,经三大阿僧祗劫,功行圆满,才证无上菩提,如弥勒菩萨及其他因地菩萨是。果地菩萨,是已成过了佛的菩萨,因为要度众生,所以再来做菩萨。佛教有句术语,这叫做「倒驾慈航」。如今观音菩萨及文殊、普贤等菩萨摩诃萨是。



                                                    028、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义(圆瑛法师)

                                                                  宁波接待讲寺 圆瑛 讲     
                                        天台山比丘 照海 敬录     


                                            圆瑛法汇  序一   

    圆瑛上人,吾闽产也。幼失怙恃,依季父教养,颖悟绝人,甫成年,即受牒度于石鼓山之涌泉寺。早参三昧,夙擅说经,素以宏化利生为本愿,初主宁波接待寺倡办宁波佛教孤儿院。次至泉州重兴开元寺,创办开元慈儿院,孤露子弟,薰育者众。旋历内地并南洋群岛,周流说法,于大乘教义多所阐明。生平着作编成法汇,近被推为宁波天童七塔二大丛林及中国佛教会首席。去年天童寺不戒于火,上人则奔走四方,募化重修,规模闳敝,为四明道场之冠。间亦稍治生产,为发展化育基金,是皆躬行实践,以求达其利济宏愿,固不仅以舌粲莲花见称也。今秋上人莅京说法,持示所讲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讲义,其所发挥演绎,皆初于护国爱人,旨趣之宏,足维风化,爰乐而为序。     
                                                  民国二十三年十月 闽侯林森

TOP

续 18




                                                 序 二   



    如来知见,众生同具,佛若不说,谁能自知,故我世尊,示生世间,成等正觉,普为九界众生,随机宣说妙法,必使机理双契,解行俱圆,以致断惑证真,复本心性而已,又以钝根众生,断证难期一经再生,进一退万,一乘上士,亲证法身,不历僧祇,速成佛道等因缘,特开一信愿念佛求生西方法门,俾九法界上圣下凡,同于现生,往生西方,上士则圆满菩提,下根亦亲登不退,其保护抚育之恩,穷劫说不能尽矣。是知净土一法,乃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成始成终之总持法门也。当此末法人根陋劣,寿命短促,知识希少,魔外纵横,若无此法,其何能淑,以故法流震旦,二千年来,所有智识,或专或兼,或显或潜,各修此法,以期究竟自利利他也。圆瑛法师,宿具慧根,久研教观,迹虽住持宗门,心实注重净土。然圆人受法,无法不圆,随人意乐,为讲诸经,佛学书局,汇集诸著排印流通。名为圆瑛法汇。首以阿弥陀经注,以示法师注重净土之意,窃以淅江昔有云栖法汇,近有谛闲讲录,圆瑛法汇,同为险道之导师,苦海之慈航,有缘遇者,何幸如之。光粥饭庸僧,除念佛外,一无所知。承师不弃,命为序引,只得略陈所知,以塞其责,而文不贴题,一任大通家之指斥讥诮云尔。     
                                民国二十二年癸酉首夏古莘常惭愧僧释印光谨撰     

                                       序三   

    闽中山川磅鳐,灵气所钟,高僧辈出,黄檗心要,百丈清规,古德流风,至今犹有存者,圆瑛法师,籍隶古田,蚤岁脱俗,真参实学,孜孜弗懈,卒能成就其德业光明,后伟与先哲同揆,乡人士皈依座下者,如水趋壑,比岁卓淅东,先后住持七塔天童二寺,法雨覃敷,三根普被,余今夏曾诣天童,参承道席,是时方演讲楞严,缁素翕集,法师阐明义趣,机辩纵横,听者无不悦服,又以持戒为学佛之要,每反复诰诫而不已,信乎宗说兼通,行解相应,足为学者之模楷也。今海上佛学书局,将以法师平生撰著,汇刻行世,征序于余,夫我佛设教,法门虽广,无非使人解黏脱缚,明心见性而已。学道之士,真积力久,有悟于第一义谛灵光独耀,迥脱根尘,虽不立文字可也。其或明宗弘教,发为文辞,等身著作亦可也,何以故?此心既空,则文字与实相,不相违异。故法师愿力宏毅,所至修废举坠,钜细靡遗,至于挺身卫道,处事变艰危之会,不怵不挠,尤为难能可贵,惟其真理既彻,应物无方,虽炽然有为,而不著有为之相,故观法师之文,即事即理,圆融无碍,而佛法之体用彰明,具可于言外得之,鸣呼!魔说害教,鱼目混珍,DA法之陵夷甚矣,有如法师言句,引经据论,涵义深广,而归于平实,是能灿真灯于既昏,续慧命于将坠者,余安得不为之往复赞叹也哉!     
                                              民国二十一年十月闽侯林翔敬撰     


                                       序四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云,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中观论云,诸佛或说我,或说于无我,诸法实相中,无我无无我,由是观之,可知佛之对机设教,原无定法之可言也。是故众生中有应闻四谛而得度者,佛即为之说四谛。有应闻十二因缘而得度者,佛即为之说十二因缘。有应闻六度万行而得度者,佛即为之说六度万行。乃至有应闻空而得度者,佛即为之说空。有应闻有而得度者,佛即为之说有。佛法自汉明帝以后,传至东土,迄今二千余年,各宗次第建立,大乘教中三论宗禅宗多属空之法门、法相宗、天台宗、华严宗、净土宗、真言宗,多属有之法门。如金刚般若经,仁王护国般若经,心经,等则空之类也。阿弥陀经,法华经,大乘起信论等,则有之类也。以俗谛言,说空则不应说有,说有则不应说空,然而以真谛言,则说空正不妨说有,说有正不妨说空。此则超情离见之旨,非凡夫思量所能测度者也。圆瑛法师,既具智慧,复有辩才,于金刚般若经仁王护国般若经、心经、阿弥陀经、法华经及大乘起信论,演讲之余,并加注释,陈义精深,属词雅畅,不知者观之,以为空有并谈,未免矛盾,而知者观之,则赞叹其空有双融,正符我佛对机设教,无有定法之深旨矣。今上海佛学书局,取法师之名著述汇刻而流通之,宏法功德,曷其有极哉!                                                           
                                             民国二十三年仲秋南昌梅光羲序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义   


     讲解此品分为二科(甲)初释题,二解文,释题又二(乙)初经题,二品题。

    【妙法莲华经】   
    此五字,是全经总题,本经是后秦弘始三年,龟兹国,鸠摩罗什法师所译,共七卷二十八品,此普门品,即二十八品中,第二十五品,品依于经,故先列经题,此题依古德七种立题中,是法喻立题,妙法是法,莲华是喻,乃释迦如来,金口亲自命名,譬喻品文云,是大乘经,名妙法莲华,教菩萨法,佛所护念。   
    妙字称赞之辞,即赞其法微妙,不可思议,经云:止止不须说,我法妙难思,是也。题从名便,则先妙次法,解从义便,当先法次妙,若无所赞之法,安用能赞之辞,如赞人是好人,必有所赞之人。故此中解释,先按定何法,再明所以妙之理,以从义便也。法即最上一乘实相之法,诸佛悟此而成道,众生迷此而轮回,众生虽迷此法,终日不离此法者也。穿衣吃饭,见色闻声,一一无非此法之全体大用现前。昔僧问一长老,如何是道?答曰: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嗅香,在舌谈论,在手执捉,在足运奔,即儒教所云,道也者,不可与臾离也。此法人人本具,即是一心之法,是心摄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真如平等,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不为迷悟所变,不为圣凡所易,是之谓妙。儒云: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亦此法之义相,良由众生迷真起妄,妄有十界差别之相,十界不出一心,如心中起一念上品恶因,造上品恶业,则报在地狱,起一念中品恶因,造中品恶业,则报在饿鬼。起一念下品恶因,造下品恶业,则报在畜生。起一念下品善因,造下品善业,则得人趣报。起一念中品善因,造中品善业,则得修罗报。起一念上品善因,造上品善业,则得天趣报。是谓众生迷此而轮回,若心中发起始觉之智,返迷还悟,依四谛法,厌苦断集,修道证灭,证声闻果,依十二因缘法,顺逆观察,契悟无生,证缘觉果,依六度法,福慧双修,自他俱利,证菩萨果,依一心法,背尘合觉,返本还源,惑尽智圆,究竟佛果,鉴穷法界,如实知见,是谓诸佛悟此而成道。以上圣凡十界,不出一心,则心为诸法之体,诸法是心之用,六凡染用,四圣净用,心为染净所依,不为染净所转,如水随寒气之缘,而结成冰,随暖气之缘,复溶为水,而水性未常异,心法随缘,而为众生法,而为佛法。而心体不异,亦复如是,心法具足佛法众生法,佛法众生法,不出心法,举一即三,言三即一,如举一心法,则上该四圣,下摄六凡,举一佛法,则诸佛解脱,当于众生心行中求,举一众生法,则人人有心,凡有心者,皆当作佛。华严经云: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无差别之法,即是妙法。华严所以开其端,此经方以竟其说。文云:惟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无二之法,即是妙法。   

    问:法是佛说,前云,经名是佛自命,妙字,是赞叹之辞,而佛何以自赞耶?答:有二意。一、此法过去诸佛已说,佛云:我亦随顺说,非自赞也。二、此法为一乘实相妙理,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不可思议,乃赞法非赞自也。   
    又妙字当体得名,非对粗显妙,若对转照时,所说三乘权法为粗,以显还照时,所说一乘实法为妙,则妙有分限,而非圆妙。若对觉场成道近迹为粗,以显旷劫之时远本为妙,则妙有先后,而非常妙。本经一往观之,似有对待妙,究极言之,唯是绝待妙,如权实相即,本迹相通,是也。方便三乘属权,最上一乘属实,为实施权,则权全是实,乃即实之权,开权显实,则实不离权,乃即权之实,今生应世属迹,久远成佛属本,从本垂迹,则迹由于本,乃即本之迹,开迹显本,则本不离迹,乃即迹之本,本迹无乖,权实不二,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是之谓绝待妙,昔智者大师,九旬谈妙,以言而言离言之理,言不能尽。今者前约心佛众生三法,后约权实本迹四法,略释妙法二字竟。莲华是喻,喻上妙法,以妙法幽微,甚深难解,诸有智者,要以譬喻得解,故借喻明法,以易显难,令知妙法,当如莲华。然虽以莲华喻上妙法,不可求其幽玄,一一尽同妙法也。如扇喻月,不可求其光明,如月喻面,只是取其净满,是不得已乃借喻莲华,以明妙法也。华有多种,非此华不足以当此喻,或狂华无果,如杨柳等,可喻外道,空修无益苦行,终无实证。或一华多果,如葫[廿/麻]等。可喻凡夫,孝养父母,报在梵世,受种种乐。或多花一果,如桃李等。可喻声闻,修三十七助道品,但证无学。或一华一果,如柿等。可喻缘觉,修一远离行,亦得涅槃。或先果后华,如瓜等。可喻须陀洹,先证见道,却后修道。或先花后果,如梅等。可喻权教菩萨,先藉缘修,生后真修。以上诸华,皆不足以喻妙法,唯莲华,华果同时,处染常净,方足以喻之。今喻迹本二门,各有三义:一、为莲故华,喻迹门为实施权。文云:思惟是事已,即趣波罗奈,虽权说三乘,意在于实也。又喻本门,从本垂迹。文云:我实成佛已来,久远若斯,但以方便,教化众生,令入佛道,作如是说。此即本之迹也。二、华开莲现,喻迹门开权显实。文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此权开而实显也。又喻本门,开迹显本。文云:皆谓今佛出释氏宫,去伽耶城不远,坐于道场,得成无上菩提,然我实成佛已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劫,此迹开而本显也。三、华落莲成,喻迹门废权立实。文云:正指舍方便,但说无上道,废方便之权施,归究竟之实道也。又喻本门废迹立本。文云:是故如来,虽实不灭,而言灭度,诸佛如来,法皆如是。非生示生,不灭现灭,既不生不灭,则唯本无迹也。   
    问:经中更有七喻,皆有开权显实之义,何以不取,独取莲华,而立题耶?答:经中七喻,是别,一、火宅中,三车喻权,一车喻实。二、信解品,穷子客作喻权,付业喻实。三、药草品,三草二木喻权,一地喻实。四、化城品,化作喻权,宝所喻实。五、五百弟子授记品,系珠喻中,少有所有喻权,此宝贸易喻实。六安乐行品,轮王喻中,随功赏赐喻权,解髻明珠喻实。此六喻,皆别喻迹门开权显实也。七、寿量品,良医喻中,使父死喻权,归来使见喻实,此一喻,乃别喻本门开近显远也。更有王膳凿井二喻,既非全譬一期开显,故智者大师,略而不举,唯莲华,可总喻迹本二门权实,如前各具三义,故如来以此立名,法喻双妙,又岂特所诠之义,不可思议,即能诠之名,亦不可思议矣。   
    经:是能诠之文字,为通题,妙法莲华,是所诠之义理,为别题。通者,通于经藏,皆名为经。别者,别在当部,他部非此名故,梵语修多罗,此翻契经,上契诸佛之理,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下契众生之机,时至机熟,会三归一,故曰契经。具贯摄常法四义,贯,则如线贯珠,乃贯穿所应知之义。摄,则如经持纬,乃摄持所应度之生。常者,三世之所不易。法者,十界之所同遵,此方圣教,亦称为经,亦具常法二义,天下后世,不能变易其说,名义皆同也。又经者,径也。即修行成佛之径路,诸佛依此而成等正觉,菩萨依,此到如来地,众生依此,入佛知见道故。初经题竟。   

    (乙)二品题。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按悲华经,过去善持劫中,宝藏佛世,有无量净转轮王,第一太子,三月供佛斋僧,发菩提心,若有众生,受三途等苦恼,凡能念我称我名字,为我天眼天耳闻见,不免苦者,我终不成菩提。宝藏佛云:汝观一切众生,欲断众苦,故今字汝,为观世音。楞严经:菩萨自陈圆通文云:由我供养观音如来,蒙彼如来,授我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成就三十二应,十四无畏,四不思议,彼佛叹我善得圆通法门,于大会中,授记我为观世音号,又大悲经云:此菩萨不可思议威神之力,已于过生无量劫中作佛,号正法明如来。大悲愿力,安乐众生,故现为菩萨耳,倒驾慈航,入于苦海,随缘赴感,无处不周。此菩萨现为弥陀左辅,与娑婆世界众生最有缘,凡闻名见相,咸生欢喜之心,礼念供养,甲于一切菩萨,皆由此菩萨,不思议愿行之力所感,故得如是。观世音三字,具境智能所,观字去声,非眼观之观,乃智观之观。菩萨六根封境,一一无非智照现前,观为能观之智,世音即所观之境。   
    问:菩萨六根互用,一根作六根用,六用可摄一根,中眼不独见,亦能闻嗅觉知,耳不独闻,亦能见嗅尝触。世音称观,亦复何妨?答:一根六用,根虽是一,用则有六。如耳不独闻声,亦能观色、嗅香、尝味、觉触、知法,是为六,若仍观音,而不观色,则失观色之用,如眼不独观色亦能闻音,若仍观音,而不闻音,则失听闻之用,皆不成六用,何为互用耶。当从去声,指能观之智为是。菩萨立名之义,当分自他两利解释。据本经,从利他立名,文云: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此则能观者智照,所观者,即世间苦恼众生,称念菩萨名号之音声,菩萨则寻声救苦,无求不应,故得是名。   
    若据楞严,从自利立名,文云:过去有佛,名观世音,我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从闻思修者,乃从耳闻中,思惟修习,此思维,非第六意识思量分别,乃从耳根闻性,起智观照,不随声尘流转,反闻自己能闻之闻性,是谓初于闻中,入流亡所,入法性之真流,亡声尘之妄所,如是尘亡根尽,乃至生灭既灭,寂灭现前。此则能观者,亦是智照,而所观者,即是能闻世出世间音声之闻性,反闻功极,入三摩地,故得是名。   
    菩萨,梵语具足云,菩提萨埵。此方从略,但称菩萨。菩提此译为觉,萨埵此译有情,乃大道心人,愿行广大,方受此名。按觉有情三字,当作三义解释。一、约自利发心修行,断惑证真,虽已分证佛觉,尚有识情未尽故。二、约利他,现身说法,随机利导,觉悟法界,无量有情故。三、约两种,广修六度,繁兴万行,上求佛觉,下度有情故。菩萨有权有实,若依事识发心,修行事六度,虽修事行,未明理观,名为权教菩萨,若依根本识发心,修行理六度,所修事行,皆称理性,是为实教菩萨。今观世音是实教菩萨,唯依最上乘,发菩提心,世人于菩萨二字,多有不解,每每称神,亦称菩萨,神不过是上品福德之鬼,神不及天,天不及罗汉,罗汉不及辟支佛,辟支佛不及菩萨,菩萨之上,唯有佛矣。故不可称神为菩萨也。   
    普门品,普是周遍义,门是通达义,菩萨行弥法界,无所不周曰普,福备众生,自在无碍曰门,随机应化,恒沙妙用,无不从此普门示现,观世音菩萨是人,普门是法,合人与法而立品题,以此品有两番问答,依前问答,论观世音人,依后问答,论普门法,故以人法而立品题,品者,别以类聚,以观世音人若法,类为一品,适当本经之第二十五品,初释题竟。   

    (甲)二解文分三(乙)初长行别示,二偈颂合显,三闻品获益。   
    初分二(丙)一问答得名所以,二问答游化方便。   
    初又二(丁)一当机举名请问,二如来备示感应,今初。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菩萨名曰无尽意,亦悲愿不舍,尽未来际,度脱众生之人,以世界无尽,众生无尽,业果无尽,而菩萨度生之意,亦无尽也。若愚赞云:世界无边尘扰扰,众生无数业茫茫,爱河无底浪滔滔。是故我名无尽意。观音普门圆行,随机应现,一一无尽。足见大悲亦复无尽。故此品以无尽意菩萨,为当机发起也。即从座起四句,请法之仪,以表三业恭敬。偏袒右肩,袒者,露肉也。此方以袒为慢。西域以袒为敬。右肩便执役,表事师之仪也。合掌者,此方以拱手为恭,彼国以合掌为敬,表不敢分散,专至一心也。上皆身业恭敬。向佛,以一念之诚,向万德之尊,属意业恭敬。而作是言世尊,面奉慈容,口称总号,属口业恭敬。末三句问观音人,意谓观世音名遍十方,望重群贤,名不自彰,彰必因义,请问以何因缘,有此嘉号,初当机举名请问竟。   

    (丁)二如来备示感应分二(此同楞严十四无畏)
    (戊)一正答得名所以,二广显称名感应。   
    初又三(己)一总标寻声救苦,二别示持名感应,三结答得名因缘,今初。

    【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此即楞严苦恼无畏,别列不尽诸难,皆摄此中。苦恼可约身心,众生身受苦痛,心生恼乱,即一苦不恼,已可怖畏,况受诸苦恼耶。又众生以无量百千万亿计,乃举十方世界,机多境众,以显菩萨,观深应广,非指定数也。其机既多,苦恼自是不定,或一人受多苦恼,或多人受一苦恼,或诸苦恼遍于多人,或一苦恼迫于一人。同业同受,别业别受,一一无非业感也。上明过现恶业感苦恼,闻是下,由过现善根得闻名,复由称名功力得解脱。功在何处?即在一心称名,或过现劫中世中。闻说观世音,有广大慈悲,广大灵感,是以遭苦求救,一心称名,菩萨如洪钟在架,有扣则鸣,明镜当台,遇影斯鉴。即时以无作妙智,观其音声,寻声救苦,令得解脱,此约事一心,至诚恳切,可以感通,机心与圣心相交,即得解脱也。若达理一心,自他不二,能所双亡,苦性与念性俱寂,则无解不解,无脱不脱也。二者之功,皆在一心,如或散心、乱心、轻心、慢心,虽亦称名,难收速效。   
    问:菩萨一人,何以能赴多机?称名一法,何以能敌多苦?答:青霄圆月,影含众水,善见药树,病愈千般,天上人间之物,尚能如来,何况菩萨圆通妙行,自在之力,岂可以凡情测度哉!一总标寻声救苦竟。   
    (己)二别示持名感应。

    【「若有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设入大火,火不能烧,由是菩萨威神力故。」   
    此能救火难,即楞严火难无畏,火而云大,入之必烧。若有持念观世音菩萨名号之众生,为菩萨之所护念,必不至入于火聚,设或入之,火不能烧,何以能得如是,实由菩萨圆通威神之力所护故。如人入于深山之阴,不为暑热所侵也。神力,依楞严经云:二者知见旋复,令诸众生,设入大火,火不能烧,以见觉属火,知见旋复,则内火既息,外火不能为害。菩萨以威神之力,加被持名众生,故亦不烧。   应验传云:祝长舒晋元康中,于洛阳为延火所及,草屋大风,必无免理,一心称名,风回火转邻舍而灭。里人不信称名所致,特因风燥时,举火烧之,三掷三灭,众方忏悔。

    【「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   
    此能救水难,即楞严水难无畏,文云:三者观听旋复,令诸众生,大水所漂,水不能溺,以闻听属水,闻听旋,则内水既息,外水不害,故令称名遇难,不至沉溺,即得浅处。余丙午六月,雇一船装载行李,过老虹桥,受潮汐急退,船触浮桥,立时覆没。余人在水中,手把船边,口不能念,心中专切忆念,观世音菩萨,能救众生苦难,求为救援,船流数百步,手仍不放,闻空中有人叫我,手莫放,手莫放,然我心中所念者观世音,叫我非他也。后被救生船捞起,在此大江急流中,若非菩萨之力,安有不死耶。因感菩萨再生之德,故讲此品之经,惟望众人敬信奉事,称念礼拜,此观世音菩萨,自有感应道交之验。

    【「若有百千万亿众生,为求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宝,入于大海,假使黑风吹其船舫,飘堕罗刹鬼国,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人等,皆得解脱罗刹之难。」   
    此能救罗刹难,即楞严罗刹无畏,世间众生,多贪财宝,故入海求宝者,数以百千万亿计,亦非定数,极言其多也。大海为众宝所聚,有欲求宝,故多入海。假使不定之词,设或遇之,风而曰黑,必是黑风。海边有罗刹鬼国,罗刹,此译可畏,能食人。不但其鬼可畏,其风亦可畏,能吹船舫,堕入其国,欲把众生,以供其食。其众生中,但能有一人,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众人皆得脱离鬼难。楞严云:四者断灭妄想,心无杀害,令诸众生,入诸鬼国,鬼不能害。印光法师曰:鬼神以阴隐为想因,以杀害为堕缘,菩萨于反闻时,内灭妄想,外绝杀害,全超鬼神心行,以此威力,能令称名者,免于鬼害。传云:外国百余人,从师子国泛海,忽遇恶风,飘堕鬼国,便欲尽食,合船皆称观世音菩萨名号,由是得免。二别示持名感应竟。   

    (己)三结答得名因缘。

    【「以是因缘,名观世音。」   
    以是二字,承上结归之词,菩萨得名因缘,不一而足,但如上所说,不外妙智观照,寻声救苦,以是为得名因缘,就此结答,以释无尽意之疑,疑断信生,故向下更为广显,正答得名所以竟。   

    (戊)二广显称名感应分四
    (己)一能脱四难,二能离三毒,三能应二求,四能得多福。   
    初中二(庚)一别明脱离,二总结神力,今初。

    【「若复有人,临当被害,称观世音菩萨名者,彼所执刀杖,寻段段坏,而得解脱。」   
    此能脱戮难。即楞严刀兵无畏。指掌疏云:临当被害者,或屈遭宪网,或误入仇门,顷刻身首异处,须臾性命不保。当此之时,犹能称名系念,则三昧之熟于平日可知,由此所以感圣遮救,令彼刀杖,寻来寻坏,段段零落,而刮利无所施也。余意临危被害,此时称名,生死事大,一心不乱,故感大悲救护,解脱戮难。   
    楞严云:五者熏闻成闻,六根销复,同于声听,能令众生,临当被害,刀段段坏,使其兵戈,犹如割水,亦如吹光,性无摇动,熏闻成闻者,以反闻自性之工夫,念念入流,熏彼循尘之妄闻,转成真闻,一根返源,六根同时,销妄复真,同于声尘听闻之性,一一复归元真,至此则尘亡根尽,亲证不动不坏之体,菩萨下同悲仰,故令被害,刀段段坏,纵使刀不坏,亦如刀割流水,如风吹日光,了无痕迹,亦无损害也。   
    传云:晋大元中,彭城一人,被枉为贼,常供金观音像,带髻中。后伏法刀下,但闻金声,三斫不伤,解髻像有三痕,由是得救。

    【「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夜叉,罗刹,欲来恼人,闻其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恶鬼,尚不能以恶眼视之,况复加害?」   
    此能脱鬼难,即楞严诸鬼无畏。问:前罗刹已是鬼难,何以此处复出?答:前约一类,此约诸类。楞严药叉罗刹之外,尚有鸠槃荼鬼(此译瓮形其形似瓮)、毗舍遮(此译啖精气鬼)、富单那(此译热病鬼),此虽不列,摄在诸鬼之内。三千大千国土,为一大世界,先由世界海中,有一须弥山,东西南北,有四大部洲,此土属南阎浮提洲。须弥山半,有四天王宫,日月旋转其间,照四天下,名一小世界,合一千小世界,名小千世界,合一千小千世界,名中千世界,合一千中千世界,方名大千世界。为一佛化土,佛佛出世,皆统三千大千世界。其中国土,非算数之所能及。满中夜叉(此云轻捷)、罗刹(此云可畏),极言其多,如世界善人少,恶人多,惟有西方极乐世界,诸上善人俱会一处,又无三恶道,若能一心念佛,往生彼国,可免诸鬼之难。现未生彼国者,诸鬼欲来恼害。能称观世音菩萨名号,是诸恶鬼闻之,尚不敢以恶眼视之,况敢加害耶。楞严云:六者闻熏精明,明遍法界,则诸幽暗,性不能全,能令众生、药叉、罗刹、鸠槃荼、毗舍遮、富单那等,虽近其旁,目不能视。由闻熏精明,烁破痴暗,故鬼不能视,鬼神阴隐想习,向暗背明,反不堪于光耀,如枭鸟夜视昼盲,罗刹向日不见,是也。

    【「设复有人,若有罪,若无罪,杻械枷锁,检系其身,称观世音菩萨名者,皆悉断坏,即得解脱。」   
    此能脱刑难,即楞严枷锁无畏。若有罪者,则干犯法律,若无罪者,则屈遭陷害,在手曰扭,在足曰械,在颈曰枷,练体曰锁,四者皆治罪人之具。检,即封检。系,即系缚,闭之囹圄,不得自在。果能至心称名,能令罪具,皆悉断坏,得脱刑难。楞严云:七者音性圆销,观听返入,离诸尘妄,能令众生,禁系枷锁,所不能著,因妄尘既离,妄身亦空,以此加被众生,故枷锁自脱。   
    问:国家立法,原以惩恶,若救无辜,理之所宜。若释有罪,岂不纵恶,而坏法纪乎?答:大士真慈平等,以众生佛性亦本平等,虽一时犯罪,既能称菩萨名,已有悔过求救之心,若令脱离,此后自可,感化为善,改往修来矣。   
    传云:盖护山阴人,有罪判决系狱,应死。三日三夜称名无闲,忽见观世音菩萨,放光照之,锁脱门开,寻光而去,行二十里,光乃息。

    【「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怨贼,有一商主,将诸商人,赍持重宝,经过险路,其中一人,作是唱言:『诸善男子!勿得恐怖!汝等应当一心称观世音菩萨名号,是菩萨能以无畏施于众生,汝等若称名者,于此怨贼,当得解脱!』众商人闻,俱发声言:『南无观世音菩萨!』称其名故,即得解脱!」   此能脱贼难,即楞严贼难无畏。大千国土,处广,满中怨贼,难多。贼,乃劫财。怨,兼夺命,遇之,则身命财物,自难保全。商主者,善识贵贱,长于贸易,财富智深,能为众商之主。诸商人,即其件也。赍持重宝,易招劫害,经过危险之路途,或旷绝无人之境,或怨贼冲出之区,其危险更不待言。其中一人者,素奉佛法之人,知有能救,故唱言勿得恐怖,教其称名,令知所归也,能施无畏,示其必救也。闻言即称,信敬勃发,异口同音多众一心,感应道交,捷如影响,故即解脱。   
    楞严云:八者灭音圆闻,遍生慈力,能令众生,经过险路,贼不能劫,音闻对立,势成相待,菩萨灭音,即入流亡所工夫,动静二相,了然不生也。所亡,则闻性遍周,故称性遍生慈力,慈回恶念,所以遇贼不劫。   
    传云:晋隆安年中,僧慧达,往北陇掘甘草,被羌人所获,闭于栅中。肥者先食,唯剩达与一小儿,次日当食。达竟夜称名,至旦,羌来取食,忽一虎跳吼,诸羌散走,虎咬栅作穴而去,达将小儿逃脱。一别明脱难竟。   
    (庚)二总结神力。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摩诃萨,威神之力,巍巍如是。」   
    梵语摩诃,此云大。佛告无尽意,观世音菩萨,乃菩萨中之大菩萨也。威神之力,巍巍然如是,而不可思议。楞严中,按耳根圆通,各出力用,此则总结神力巍巍,文异义同也。一能脱四难竟。   (己)二能离三毒分二(庚),一别明三毒,二总结神力。

    【「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   
    此能离贪毒,即楞严贪毒无畏。贪嗔痴三者,名曰三毒,以是一切烦恼之根本,能毒害众生,法身慧命故,是以可畏,菩萨令众生无畏者,非故犯三毒无畏,乃有离毒之大威神力,得无畏也,三者之中,贪毒为首,诸贪之中,淫欲为首,谚云:万恶淫为首。淫欲,即财色名食睡,五欲中色欲,此专指贪爱女色而言,惟此淫欲,人最易犯,且最难断,其为害最大,多于者,夙生惑习深重,业习不忘,数数现起淫念,发为淫行,轻则损身败德,重则倾家丧命,害己害人,且招妻不贞良,女不清节之报,尤其甚者,淫欲属火,佛说多淫人,成猛火聚,宝莲香比丘尼,足为明证,此华报也。果报则地狱中,铜柱铁床,极苦自受,无能代者。由知因果,心生怖畏,常念恭敬观世音,以念力对治淫心,仗威神消除业障。便得离欲。   
    楞严云:九者熏闻离尘,色所不劫,能令一切多淫众生,远离贪欲。正脉释云:反闻离尘,迥脱于色,而色岂能劫于家宝乎,能令众生离欲,摄彼同己,空诸色故。

    【「若多嗔恚,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嗔。」   
    此能离嗔毒,即楞严经嗔恚无畏。嗔,是嗔恨,怀之于心。恚,是恚怒,形之于色。嗔恚俱属于火,若多嗔恚,对境便炽,莫之能压,心如油沸,面似火烧,轻则伤气取辱,重则忘身及亲,构怨结仇,为害不少。经云:一念嗔心起,焚烧功德林。此华报也。果报,则地狱中,刀山剑树,极苦自受,无能代者。果能常念恭敬观世音,以念力而伏嗔机,仗慈风扫除恚热,便得离嗔。楞严云:十者纯音无尘,根境圆融,无对所对,能令一切忿恨众生,离诸嗔恚释义,音之纯者,由于无分别之尘染也,分别既无,能所不立,无能对之根,与所对之尘互相对待,以嗔恚生于敌体对待,互相违拒,今既无能所对,则嗔恚无由起,以此摄受,常念恭敬之众生,令离嗔毒。

   【「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   
    此能离痴毒,即楞严经痴毒无畏,愚钝成性,痴暗无智,迷正知见,起邪分别,小则事理错乱,大则拨无因果,自误误人,生遭王难,此华报也。果报,则死入地狱,备婴众苦,果能常念恭敬观世音,以正念而驱邪执,仗慧日而破昏迷,便得离痴。   
    楞严云:十一者销尘旋明,法界身心,犹如琉璃,朗彻无碍,能令一切昏钝性障,诸阿颠迦。(此云无善心,痴之最重者。)永离痴暗,释义,痴,由妄尘障蔽本有妙明,菩萨由反闻之功,妄尘既销,妙明旋复。所以内外身心法界,智光融彻,永离痴暗,一别明离毒竟。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饶益,是故众生,常应心念。」   
    威者,威势,而不可屈挠。神者,神妙,而不可测度。二者之力,而以大称,非鬼、神、天、仙、二乘、权教之所能及。何也?贪嗔痴三毒,为根本烦恼,最难拔除。菩萨能令速离足证威神之力,不可思议,众生由根本三毒既离,一切枝末烦恼,自不得生,故曰多所饶益。是故二字,承上起下,以是多益之故,常应心念,心念者非徒口称名号,而亦心想圣容,又非一暴十寒,应当常时无闲,念得功用纯熟,不念而念,将此身心,与菩萨名号,打成一片,内凭念力,外托圣力,则何毒不离,何益不获哉!二能离三毒竟。   

    (己)三能应二求分二(庚)一别明应求,二总结神力。

    【「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   
    此能应求男,即楞严经求男无畏,无男何以可畏?一、年老无人服事,二、家业无人付嘱,三、身后宗嗣断绝。此通论也。文中别指女人,以女人无子,有三苦,一、为自夫所弃,二、为余妇所轻,三、为旁人所笑。欲脱三苦,故必求男。礼拜者,头面接足皈命礼。供养者,修设香花灯涂果,此双贯下文,求女亦然,果能恭敬恳切,即感圣应。有福德,则富而贵,有智慧,则廉而明。若有福无慧,则识庸见浅,若有慧无福,则家贫力薄。菩萨以法王子余福余慧,利及法界无子众生,自然令得福慧双美之男矣。楞严经云:十二者,融形复闻,不动道场,涉入世间,不坏世界,能遍十方,供养微尘诸佛如来,各各佛边为法王子,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男者,诞生福德智慧之男。释义,销融幻形,复归闻性,不动不坏之体,则称体起用,不动一真道场,涉入世间,不坏世界之相,分身尘刹,供养诸佛,常随佛学,各各佛边,为法王子,此理事,与事事无碍也。

    【「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众人爱敬。」   
    此能应求女,即楞严经求女无畏。指掌云:男承内嗣,女结外亲。有男无女,亦非全美,故半子亦有求者,此亦通论也。文中独约女人者,女人以生女为亲,是其同类,故欲求也。求之之法,亦不外礼供,不言者,准上可知,端正约品行言,有贞静幽娴之德,有相约形格言,有窈窕庄重之仪,宿植德本者,多生培植。有大善根,善根增长,坚固有力,能成众德,故为德本。菩萨以承顺诸佛,受领法门,余功余德,利及无女众生,就令便生可爱可敬之女,由其窈窕庄重,众人一见,咸生爱慕之心,由其贞静幽娴,众人或遇,必起敬慕之意,若但有相无品,则可爱而不可敬,抑或有品无相,则可敬而不可爱。菩萨令生宿植德本之女,故得爱敬兼备。   
    楞严云:十三者六根圆通,明照无二,含十方界,立大圆镜,空如来藏,承顺十方,微尘如来,秘密法门,受领无失,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女者,诞生端正、福德柔顺、众人爱敬、有相之女。释义,六根圆通者,合开成就,合六根为一根用,开一根为六根用,互用清净,圆通无碍,由互用故明照无二,由无碍故含界无遗,立字,双贯镜智空藏,镜智由明照而立称,空藏由含界而立号,受领法门,含摄无失,以此功德,利及无子众生,诞生福慧之女,端正属福,柔顺属慧,因有慧性,方能柔顺,而尽坤道也。一别明应求竟。   
    (庚)二总结神力。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力。」   
    如是指能应二求,力即圆通力用,能应二求竟。   

    (己)四能得多福分二
    (庚)一劝持较量,二结显多福。

    【「若有众生,恭敬礼拜观世音菩萨,福不唐捐。是故众生,皆应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       此能得多福,即楞严持名无畏,彼经持名,亦列无畏者,因有众生,恐持名无功,又恐一名不及多名,智畏也。示以一多福等,故得无畏,此中先述敬礼之福,顺劝持名,以期三业普摄,恭敬意业,礼拜身业,敬礼获福,功不虚弃,唐捐即虚弃也。是故者,承上敬礼既皆获福,例知口业持名,亦不唐捐,故以皆应勉之。

    【「无尽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字,复尽形供养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于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不?」无尽意言:「甚多!世尊!」】   
    此假设故问,设若有人,受持诸余菩萨名字,其数满足六十二亿恒河沙,恒河发源于雪山之顶,阿耨达池,东银牛口流出,绕池一匝,流入东海,其河阔四十里,沙细如曲,非算数之所能及。持名满六十二亿河沙菩萨,可谓众矣,此菩萨皆现住娑婆世界,修法垂范,教化众生者,为如来现量智所知,复尽形供养,经时可谓长矣,而四事具足,设供可谓备矣,其所得功德,自应无尽。如来故问为多与否?当机直答曰甚多,因菩萨为众生良福田,昔阿那律,以一稗饭供辟支佛,尚九十一劫得如意报,况以四事经历长时,供养多菩萨也。

    【佛言:「若复有人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乃至一时礼拜供养,是二人福,正等无异,于百千万亿劫,不可穷尽。」   
    此较量福等,果若有人,至心受持观音名号,虽是一时礼供,不及尽形之时长,四事之供备,而此二人得福,平等无异,历久无尽也。问:二人行迹相去,不止天渊,何其得福,无间丝毫耶?答:以观音所得圆通本根,普摄一切,故一名能敌多名,一供能敌多供,一时能敌长时也。楞严云:十四者,由我所得圆通本根,发妙耳门,然后身心微妙含容,周遍法界,能令众生持我名号,与彼共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诸法王子名号,二人福德,正等无异。释义,圆通以本根称者,乃对方之根,以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故,耳门称妙者,以耳具足,圆通常三真实故,是以应用自在,事事无碍,能含能遍,称法性而无际,故能令持一名,而等多圣也。一劝持较量竟。   

    (庚)二结显多福。
    【「无尽意!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得如是无量无边福德之利。」】   
    重呼当机,告以多福,如是福德之利,实由菩萨圆通,无作妙力所加故。一问答得名所以竟。  
   (丙)二问答游化方便分二
    (丁)一当机进问游化,二如来备示感应。

    【无尽意菩萨白佛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云何游此娑婆世界?云何而为众生说法?方便之力其事云何?」】   
    当机虽闻上支,冥加之功,而犹未知显应之力,故此重申三问,云何游化?问身轮,云何说法?问口轮,云何方便,问意轮。众生根性不等,愿乐不一,必须依身口意三轮,起不思议化,方能得度。先以意轮,方便鉴机,应现何身?应说何法?但未知观音三轮,毕竟云何,是以故问,方便,非道前修证之方便,乃道后妙观察智,鉴机之方便也。一当机进问游化竟。   

    (丁)二如来备示感应分二(戊),一广显应化诸国,二正答游于娑婆。   
    初中二(己)一明应显化,二结德劝供,即楞严经,三十二应。彼经云:由我供养观音如来,蒙彼如来,授我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与佛如来,同慈力故,令我成三十二应,入诸国土。   
    初中又八(庚),一能应三圣,二能应六天,三能应五人,四能应四众,五能应众妇,六能应二童,七能应十类,八能应力士。今初。

    【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国土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为说法。」   
    若有国土众生,指下九界众生,一切能感之机,此此应菩萨,菩萨志在菩提故,应以佛身得度,观音即现佛身,为说胜进上求,脱离随分法爱之法,令至究竟成佛也。

    【「应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现辟支佛身而为说法。」   
    辟支有二类:一、独觉,二、缘觉。独觉出无佛世,览物荣枯,而得悟道春观百花开,秋睹黄叶落,乐独善寂,求自然慧,菩萨即现其身,为说诸法无生之法,缘觉出有佛世,秉佛十二因缘之教,觉悟无生,得证涅槃,设有众生,欲求是果,菩萨即现其身,为说缘生无性之法。

    【「应以声闻身得度者,即现声闻身而为说法。」   
    声闻,即阿罗汉,因闻四谛声,修道证果,故得声闻名。前初二三果,闻苦集灭道四谛法已,厌苦断集慕灭修道,而未得证,菩萨即现其身,为说真空无我之法,一能应三圣竟。   

    (庚)二能应六天。


    【「应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现梵王身而为说法。」   
    梵王,是色界初禅大梵天王。梵者净也,已离欲界染故,色界无女人之欲色,但有分段之形色,未离色身,故名色界。设有众生不犯欲尘,欲身清净,乐为梵王,菩萨即现其身,为说出欲论,及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之法,令其成就。

    【「应以帝释身得度者,即现帝释身而为说法。」   
    帝释,欲界第二天天主,寿一千岁,以人间一千日为一昼夜,身量长一里,居须弥山顶,三十三天,因果南北,各有八天,帝释居中天,合为三十三,威权自在,二天以下,皆其为主,设有众生欲为天主,统领诸天,菩萨即现其身,为说上品十善之法,令其成就。

    【「应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现自在天身而为说法。应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现大自在天身而为说法。」   
    设有众生,欲身自在,游行十方,即是应以自在天身得度,欲身自在,飞行虚空,即是应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菩萨皆现其身,为说上品十善,慈悲喜舍之法,令得成就。

    【「应以天大将军身得度者,即现天大将军身而为说法。应以毗沙门身得度者,即现毗沙门身而为说法。」   
    天大将军,即四王之八将。如散脂大将、韦驮天将等。毗沙门,即北方多闻天王,设有众生,爱统鬼神,救护国土,即是应以天大将军身得度。爱统世界,保护众生,即是应以四天王身得度,菩萨皆为现形,为说上品十善,及摧邪辅正,护国佑民之法,令其成就,上色界单举梵王,欲界未言夜摩兜率,四王独列北方,余非不现,皆含摄故。问:天中有漏,未离生死,菩萨何不为说出世法耶?答:亦随顺机宜,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也。二能应六天竟。   
   (庚)三能应五人。

    【「应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现小王身而为说法。」   
    小王对四种轮王言:世界有五种王:一、金轮王,王四大部洲,统领六万八千国。二、银轮王,统领三洲,除北洲。三、铜轮王,统领东南二洲。四、铁轮王,统领南瞻部洲。五、粟散王,即各国小王。若有众生,观世道之衰,人心之薄,志愿为王,施其善教仁政,以为有道之王,菩萨即现其身,为说生贵之因,治平之法,令其成就,非教以谋叛也。

    【「应以长者身得度者,即现长者身而为说法。」   
    长者,不仅年长,应具十德:一、姓贵,二、位高,三、大富,四、威猛,五、智深,六、年耆,七、行净,八、礼备,九、上叹,十、下归。若有众生,爱主族姓,世间推让,菩萨即现其身,为说爱人利物,齐家治国之法,令其成就。

    【「应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现居士身而为说法。」   
    居士,乃以道自居之士,清心寡欲,垂言作则,有有德有位者,如东坡居士等,有有德无位者,如庞居士等。若有众生,爱谈名言,为人师范,菩萨即现其身,为说立身道德,洁己清修之法,令其成就。

    【「应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现宰官身而为说法。」   
    宰官上自公侯将相,下及州牧县令之通称。设有众生,爱治国土,剖断邦邑,菩萨即现其身,为说修德行仁,亲民折狱之法,令其成就。

    【「应以婆罗门身得度者,即现婆罗门身而为说法。」   
    梵语婆罗门,译云净裔,自称是梵天苗裔。设有众生,爱诸数术,摄卫自居,菩萨即现其身,为说阴阳占卜,调摄卫生之法,令其成就。三能应五人竟。   

    (庚)四能应四众。
    【「应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得度者,即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而为说法。」   
    梵语比丘,此含三义:一、乞士,外乞食以养色身,内乞法以资慧命。二、怖魔,比丘登坛受戒,白羯磨时,夜叉赞善,辗转传至魔天,魔闻生怖,恐魔界子孙减少故。三、破恶,能破身口七支之恶。含此三义,即五不翻中,多含不翻,是出家修行之名。尼者女也,乃出家女众。优婆塞,译云近事男。优婆夷,译云近事女,乃在家二众。近事佛僧,受持五戒者,设有男女,好学出家,持诸戒律,菩萨即现其身,为说精修三业,梵行清白之法,设有男女,不舍家庭,乐持五戒,菩萨即现其身,为说不离尘劳,常修梵行之法,令其成就。四能应四众竟。   

    (庚)五能应众妇。

    【「应以长者、居士、宰官、婆罗门、妇女身得度者,即现妇女身而为说法。」   
    女人专内政,佐夫主,教令虽然不出闺门,而闺门为万化之源。关于家国治乱者大也。旷观历史自知,楞严云:若有女人,内政立身,以修家国,我于彼前,现女主身,及国夫人,命妇大家(音姑),而为说法,大夫以下谓之家,诸侯以上谓之国。此中仅列四妇,不言女主,及国夫人者,以四摄余故,长者宰官之妇,从夫为荣,有诰命者,即命妇,居士之妇,具学识,婆罗门之妇,谙数术,即大家也。大家如后汉扶风县,曹世叔之妻,班彪之女,名昭字惠姬,和帝数召人宫,令皇后贵人师事焉。设有女人,欲为诸妇,菩萨俱现其身,为说令德懿行,立身相夫之法,令其成就。五能应众妇竟。   

    (庚)六能应二童。

    【「应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现童男、童女身而为说法。」   
    童男者,保守童真,不坏男根也。童女者,爱乐处身,不求侵暴也。正脉释爱乐处身,愿常为处女,终不出嫁也。不求侵暴谓坚贞自守,纵有强施侵暴,亦誓所不从也。菩萨应机为说,童真入道之法,令得成就。六能应二童竟。   
    (庚)七能应十类。

    【「应以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现之而为说法。」   
    天龙可知,夜叉,译轻捷,有地行空行天行,三种之分:乾闼婆,译寻香,乃天帝乐神,天帝欲奏乐,即烧香,彼则寻香而至。阿修罗,译非天,无天德故,有胎卵湿化四生之异,胎生人趣摄,卵生鬼趣摄,湿生畜趣摄,化生天趣摄,或处众相山中,或住大碱水底,男丑女美,所住宫殿,来苦具于三时,所餐饮食,变青泥于一口。迦楼罗,译金翅鸟,鸟中之王。其身巨大常以龙为食,后龙受佛戒,乃不敢食。紧那罗,译疑神,头有一角,乃天帝歌神。以上八部,人,指前来五人,四众,二童众妇之外,更有余人,非人,指八部之外,更有非人,以此统收不尽之机,以见妙应普周也。准楞严经,此等皆是乐离本伦,欲生人道,菩萨一一现身说法,令得成就。   
    问:余部求生人道,尚或可言,而天道福乐胜人,何反舍胜求劣耶?答:整心虑,趣菩提,惟人道为能故。天中著乐,不能修行,福尽心坠,诸趣不定,如郁头蓝弗,上生非非想天,报尽还作牛领中虫,故欲求生人道也。七能应十类竟。   

    (庚)八能应力士。

    【「应以执金刚神得度者,即现执金刚神而为说法。」   
    金刚神,即护法力士。手执金刚杵,降伏魔怨,故得是名。设有众生,愿护佛法,身为力士,菩萨即现其身,为说拥护三宝,摧邪辅正之法,正法念处经云:昔有国王,第一夫人生千子,验当来成佛次第,置千筹,普令拈之,拘留孙佛,得第一筹,乃至楼至佛,得未筹,即贤劫千佛也。第二夫人生二子,一愿为梵王,请千兄转fa lun,一愿为金刚力士,护千兄教法。一明应显化竟。   

    (己)二结德劝供。

    【「无尽意!是观世音菩萨,成就如是功德,以种种形,游诸国土,度脱众生。是故汝等应当一心供养观世音菩萨。」   
    呼当机名,结观音德,如是,即上三十二应,由观音修习耳门三昧,无作妙力,自在成就。现种种形,游诸国土,度脱众生,国土不一,众生无量,菩萨随机普应之身,不离当处常湛然,普现一切众生前。如一月在天,影临众水,乃为自在成就也。是故劝供,一广显应化诸国竟。   

    (戊)二正答游于娑婆分二(己)一显示妙德,二应问结答。   
    初中三(庚)一能施无畏,二能感供养,三能修供养。

   【「是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于怖畏急难之中,能施无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号之为施无畏者。」】   
    此即楞严经,前二不思议,众生怖畏,因于急难,菩萨能救急难,使之转危为安,转苦为乐,是谓能施无畏者。第一不思议文云:故我能现众多妙容,能说无边秘密神咒,或慈或威,或定或慧,救护众生,得大自在,即救护众生急难,令离怖畏,安乐自在也。第二不思议文云:故我妙能现一一形,诵一一咒,其形其咒,能以无畏施诸众生,娑婆界内众生,因德立号,故号为施无畏菩萨。   

    (庚)二能感供养。

   【无尽意菩萨白佛言:「世尊!我今当供养观世音菩萨。」即解颈众宝珠璎珞,价值百千两金,而以与之,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宝璎珞。」】   
    此即楞严经,第三破悭感求不思议,当机闻德倾心,兴供请受,即解自颈所挂璎珞奉施,宝珠璎珞,虽然贵重,本是财施,而曰受此施者,一、解供之时,了达三轮体空,不著相故。二、以此所施,代为众生祈福,即三回向中,回向众生也。故成法施。

TOP

续 19




       【时观世音菩萨,不肯受之。无尽意菩萨复白观世音菩萨言:「仁者!愍我等故,受此璎珞。」】   指掌云:观音不受之意有二:一、谓既对于佛,佛不命受,不敢受故。二、谓现从颈解,受之非义,不宜受故。当机重请之意亦二:一、为表诚恳,望佛转致,令其必受故。二、为众而施,为众而受,无伤于义故。楞严云:三者由我修习本妙圆通,清净本根,所游世界,皆令众生,舍身珍宝,求我哀愍。释义,能令众生舍供求愍,功由圆通,圆通以本妙称者,以耳根闻性妙理,所起妙智,返照妙理,理智契合,得证圆通。清净本根者,超五浊,解六结,一切无著故。令众生舍诸悭著,供求哀愍,施作佛事也。楞严观世音自陈此词,本经无尽意现证其事,正由今经,方见自语之不虚,复由彼经,始知感供之有因也。   



    (庚)三能修供养。

    【尔时佛告观世音菩萨:「当愍此无尽意菩萨,及四众、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故,受是璎珞!」】   
    此即楞严,第四供养佛生不思议,而如来转致饬受,无尽意为众而施,若不为众而受,岂仁者耶。故告以当愍无尽意,及四众十类等,受此法施璎珞。

    【即时,观世音菩萨,愍诸四众、及于天、龙、人非人等,受其璎珞,分作二分,一分奉释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宝佛塔。】   
    观音愍众而受,不言无尽意者,知其为众而施故也。受己分作二分,奉供二尊,既为众而受,亦为众而供,佛为无上福田,以此转供功德,回施一切众生,令植佛因故。楞严云:我得佛心,证于究竟,能以珍宝,种种供养十方如来,旁及法界,六道众生。释义,得佛心者,即菩萨修习圆通,解六结,越三空,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证于究竟者,即获二胜,发三用,所证境界,究竟同佛也。众宝施福,回施一切,是为旁及于法界六道众生。一显示妙德竟。   

    (己)二应问结答。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自在神力,游于娑婆世界!」】   
    如是,指法之词,指上四不思议,自在神力,不假作意,任运现前,神妙莫测。即楞严所云:无作妙德,称圆通体。所发之自在用文言,游于娑婆,与上嗮三十二应互影耳。上言游诸国土,未必娑婆不现身。此言游娑婆,未必诸国不赴感。因此菩萨,与娑婆众生之缘最深,又娑婆浊恶,菩萨大悲特切,常时游化,故独言娑婆也。一长行别示竟。   

    (乙)二偈颂合显分二(此颂什师不译后来诸师皆谓梵本中有故依隋本补入),(丙)一重问得名所以,二合显得名游化。

    【尔时,无尽意菩萨以偈问曰:「世尊妙相具,我今重问彼,佛子何因缘,名为观世音?」       初二句经家叙置,世尊具足诸相,即非具足诸相,是名诸相具足,空有不滞,所以称妙。由因中愿行庄严之所成就,菩萨叹相,即所以赞德也。此颂非孤起颂,乃重颂,重颂前长行之文,故曰重问。彼,与佛子,俱指观世音,既闻其名,欲知其得名所以,由此故问。   

    (丙)二合显得名游化分二(丁)一显得名所以,二显游化方便,初中三(戊)一总标二别显,三总结。

    【具足妙相尊,偈答无尽意:汝听观音行,善应诸方所,弘誓深如海,历劫不思议,侍多千亿佛,发大清净愿。】   
    初二句,亦经家叙置,中四句,举观音化他行愿,应而曰善者,必具自在之力,一身不分而普现,万机咸应而无违,不定方所,即无刹不现身,其行可谓广也。弘誓,即度生大誓愿,举一切众生,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经历尘劫,而不休息,不可思议,其愿可谓深也。末二句,举观音自修行愿,菩萨常随佛学,辅宣佛化,侍佛既多,积行必胜,所求惟有佛道,清净无杂,故曰发大清净愿。

    【我为汝略说,闻名及见身,心念不空过,能灭诸有苦。】   
    上双举自他行愿,下但说化他之行,故曰略说。观音有感必应,由众生三业为能感,闻名必称,口业也。见身必礼,身业也。心念必求,意业也。菩萨皆随感而应,故不空过。诸有苦,即三界内苦因苦果,三界九地,谓之九有,以因果不亡,故名曰有。六欲天以下欲界,为五趣杂居地,色界初禅,离生喜乐地,二禅,定生喜乐地,三禅,离喜妙乐地,四禅,舍念清净地,无色界,空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地,无所有处地,非想非非想处地,能灭者,即能灭除九有之苦因苦果,了脱生死也。一总标竟。  
   (戊)二别显分二(己)一能免三灾,二能脱八难。

    【假使兴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观音力,火坑变成池。或漂流巨海,龙鱼诸鬼难;念彼观音力,波浪不能没。】   
    初一颂,能免火灾,假使是假设此事,被推火坑,仗称名之力,得免火灾。后一颂能免风水二灾。海为水国,随风漂流,难免遭龙鱼鬼难,亦仗念力,波浪不没,大者为浪,小者为波,不没方可脱离zai 难。   

    (己)二能脱八难(长行唯四今加四成八以补长行之不足)分四(庚)一怨贼刑戮难,二枷锁毒药难,三罗刹恶兽难,四毒虫暴雨难,今初。

    【或在须弥峰,为人所推堕;念彼观音力,如日虚空住。】   
    须弥,译妙高,此峰在海中,推堕必死,推者非怨即贼,被推者,由圣力不堕,如日住空,怨贼既去,则当如日还升。

    【或被恶人逐,堕落金刚山;念彼观音力,不能损一毛。】   
    恶人亦怨贼,金刚山,石堕皆要成粉,而人堕不损一毛,非大士救护之力,曷克臻此。

    【或值怨贼绕,各执刀加害;念彼观音力,咸即起慈心。】   
    此上三颂,皆怨贼难,执刀绕害,无可躲避,称名感化,化暴为仁,故恶念息,而慈心起矣。

    【或遭王难苦,临刑欲寿终;念彼观音力,刀寻段段坏。】   
    此一颂刑戮难,临终不终,圣力加被,寻字,即也。   

    (庚)二枷锁毒药难。

    【或囚禁枷锁,手足被杻械;念彼观音力,释然得解脱。】   
    或被幽囚禁闭,荷之以枷,加之以锁,在手曰扭,在足曰械,种种紧缚,不得自在。释然者,解散义。

    【咒诅诸毒药,所欲害身者;念彼观音力,还著于本人。】   
    此能脱毒药难,咒诅者,要求鬼神之力,欲顺其心,毒药已足害人,更加咒诅,必中其害。得蒙圣力救护,而咒力药力,皆失其效。还著本人者,实非大士之不慈,乃由本人之自取,即大士使然,亦属慈威并济,先令悔恶,可引迁善也。   

    (庚)三罗刹恶兽难。
    【或遇恶罗刹,毒龙诸鬼等;念彼观音力,时悉不敢害。】   
    此明言罗刹,故科罗刹难。毒龙诸鬼,但带言耳。慈力所获,俱不敢害。

    【若恶兽围绕,利牙爪可怖;念彼观音力,疾走无边方。】   
    恶兽如虎豹豺狼之类,围绕者,见其多心。通理法师云:圣号才称,威神即至。故恶兽解围,疾走他方。   

    (庚)四毒虫暴雨难。

    【蚖蛇及蝮蝎,气毒烟火燃;念彼观音力,寻声自回去。】   
    蚖蛇,虺蛇也,亦蝮之类,蝮头扁,如人大姆指,身赤,广三寸,不甚长,口尖,毒甚,螫手当斩手,螫脚当斩足,不然,毒气入心即死。嗔心过重,堕为毒类,毒气炽盛,如然烟火,人或遇之,称念观音名号,得承慈力,毒性自驯,寻声回去也。

    【云雷鼓掣电,降雹澍大雨;念彼观音力,应时得消散。】   
    云腾雷震,电掣雹降,澍注大雨,如罹天灾。如遭劫运,由圣力所感,应时消散。二别显竟。   
    (戊)三总结。

    【众生被困厄,无量苦逼身;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   
    被者,受也,或受穷困之境,或受危厄之病,即有无量苦楚,逼迫其身,若能至心称观音名,观音即以妙观察智之力,观察受苦众生,寻声救苦,由此所以名观世音,显得名所以竟。   

    (丁)二显游化方便分(戊)一广显应化诸国,二正显游于娑婆,今初。

    【具足神通力,广修智方便,十方诸国土,无刹不现身。种种诸恶趣,地狱鬼畜生,生老病死苦,以渐悉令灭。】   
    菩萨从闻思修,证圆通体,发殊胜用,具足神通力者,圆通体中,具足无作,自在之妙力。广修智方便者,殊胜用中,繁兴万行,权智诸方便,十方国土,随机应现,无处不周,种种诸恶趣,总说现身之处,三途又复别指,生老病死,为苦之通相,三途众生,业障深重,纵不能顿令消灭,以既见菩萨之身,敬礼称念,可以渐令消灭也。此二颂,是身业普应。

    【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悲观及慈观,常愿常瞻仰。无垢清净光,慧日破诸暗,能伏灾风火,普明照世间。】   
    依五观为应化之本,承上众生之苦恼,何能令灭,由菩萨起真观,照见众生,妄业本空,起清净观;照见众生,自性离染,起大智观;照破众生,无明痴暗,起大悲观,能拔众生无量苦恼,起大慈观,能与众生一切安乐。所以众生,常愿得见菩萨,常时瞻仰菩萨。无垢清净光,指菩萨大智慧光明,犹如日轮,故曰慧日,能破一切烦恼痴暗,并言伏灾者,灾兼众厄,风火为灾之大者,风火尚且能伏,余不待言。又复当知,诸灾皆由烦恼感召,烦恼之暗既破,则因亡果丧,是以能伏,普明遍照世间矣。此二颂,是意业普观。

    【悲体戒雷震,慈意妙大云,澍甘露法雨,灭除烦恼焰。】   
    此一颂,是口业普益。口业,依于身意,悲体,是大悲身,若要说法,则必现身,所现之身,三聚无亏,戒雷震吼,足以惊醒迷流。慈意,是大慈心,遍缘法界众生,如妙大云,普荫一切。澍甘露法雨,是口业说法,云雷既兴,法雨普注。甘露,为不死之神药,所说之法,悟之克证无生,故名甘露。又众生,我法二执,烦恼炽然,如大火焰,无由得灭,菩萨甘露法雨,能灭除故。一广显应化诸国竟。

    【诤讼经官处,怖畏军阵中;念彼观音力,众怨悉退散。】   
    娑婆众生,心多弊恶,无谦让之风,好诤涉讼,经历官衙,无慈忍之力,兴师对敌,从事军阵。怖畏二字,双贯上下,诤讼则财产声名所系,军阵则官职身命攸关,胜败不能预知,皆有怖畏。怨字平声,若念观音圣号,仗慈力而消怨业,免讼罢战,怨解而结释矣。

    【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是故须常念。】   
    妙音者,说法不偏空有,真俗圆通,所以称妙。观世音者,据本经,以妙智观照世间,苦恼众生,称名之音,寻声救苦。梵音者,说世间出世间法,清净无染。海潮音者,说法及时,应以何法得度,即为说何法,如海潮之不失其时。胜彼世间音者,大士对十界之机,能说十界之法,岂世间之音,所能及耶。上叹德,下劝持,因具是德,故一切众生,应当常念,不可错过。

    【念念勿生疑,观世音净圣,于苦恼死厄,能为作依怙。具一切功德,慈眼视众生,福聚海无量,是故应顶礼。】   
    首句承上起下,上云须常念,此嘱于念念之中,切勿生疑,以为念之无益,当知观世音,已断一切烦恼染故,是为净圣,视大地众生,犹如一子,常在苦恼死厄怖畏之中,如父如母,可作依怙。具一切功德者,观音证真实圆通体,具恒沙称性功德,自在成就,一双慈眼,等视众生,观音久修诸度,福聚无量,喻如大海,上叹具德集福,下劝敬礼,此一颂与长行,文异义同,长行显感供,此迷具德,正以具德,故能感供也。长行劝愍受,此表慈视,正以慈视,乃愍受也。长行彰供佛,此明福聚,正以供佛,故福聚也。以是之故,常应礼拜,礼拜虽是身业,亦必意业恭敬。二偈颂合显竟。   

    (乙)三闻品获益分二(丙)一持地称扬,二时众发心。

    【尔时,持地菩萨,即从座起,前白佛言:「世尊!若有众生,闻是观世音菩萨品,自在之业,普门示现,神通力者,当知是人,功德不少。」】   
    持地菩萨,由持平地之行,蒙平心之教,楞严自叙圆通,我念往昔,平填道路,至毗舍浮佛,现在世时,时国大王,延佛设斋,我于尔时,平地待佛,毗舍如来,摩顶谓我,当平心地,则世界地,一切皆平。我即心开,是因平地,而证圆通,故名持地。今闻观音妙行,起座赞扬,谓若有众生,闻此品所述,观音自在不思议之业,普门示视,神妙圆通之力用者,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佛所,种诸善根,方能得闻,是为功德不少。   
    又普门示现,普者,体备众德,门者,用所由现,神通力,即三十二应,十四无畏,四不思议,无作妙力,自在业用,众生得闻,或欢喜赞叹,或称名忆念,是人功德不少,当为菩萨之所护念。   

    (丙)二时众发心。

    【佛说是普门品时,众中八万四千众生,皆发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佛说是品,会众得益,发无上心,学观音行。无等等者,无有何等之法,可与齐等也。阿耨多罗,译无上。三藐,译正等。三菩提,译正觉。无上正等正觉之心,即最胜之佛心,八万四千众生,发是心,则继起有人,普门之风,当不坠地也。



                                                               四、传记



                                                       029、补陀洛迦山传题辞      

                                                         大元丘兹 盛熙明 述   

    九州之山川,具载于书傅,山海之诡奇,亦见于图记,其来尚矣。谨按:补陀洛迦者,盖梵名也。华言小白华,方广华严言,善财第二十八,参观自在菩萨,与诸大菩萨,围绕说法,盖此地也。然世无知者,始自唐朝梵僧来睹神变,而补陀洛迦山之名,遂传焉。盘礴于东越之境,窅芒乎巨浸之中,石洞嵌岩,林峦清邃,有道者居之,而阿兰若兆兴焉。自非好奇探幽,乘桴泛槎者,罕能至也。惟我皇元,际天所覆,均被化育,梯航所及,灵迹悉著,至于兹山,瞻拜相继肸蚃昭答,不可胜纪矣。然图志脱漏,言辞庸谬,四方不传,仆,顷因谢病,偶在海滨,恭叩灵躅,旁搜经籍,首集自在之功德,继考洞宇之胜概,若夫由心所见,光景斯彰,因缘有时,庙塔兴建,具载于篇,能游目者,不起于坐,飞神于大方之外,当知清净光明广大悲心,与菩萨无二,推恻隐之端,躬行于日用之间,非徒空言也。傥欲南询,亦必问津于此,而与善财同乘般若慈舟,共达毗卢性境,入海印之三昧,证大悲之法门,圆解脱之深因,满普贤之愿海,普令法界含生,尽登菩提彼岸者,岂虚谬哉。     


                                  补陀洛迦山传     

                                  自在功德品第一   

    释典所载菩萨名号,如恒河沙数,不可胜计,惟观自在洋洋赫赫功德,独显乎世间,凡遇厄难,竭诚称念,稽首请命,亦往往如影响,诚由行愿弘深,大悲无碍之力也。广如藏教,今略陈之。   
    梵云阿哩耶婆卢吉帝,此云圣观世音,又梵云阿[口+缚]卢枳帝湿伐罗,此云观自在,诸经所称,或单云观世音,或云观自在,或兼云观世音自在。观音三昧经,及大悲经,悲华诸经说:此菩萨,久已成佛,号正法明如来。又云:后成正觉,号遍出一切光明功德山王如来。楞严经云:观世音菩萨言:我昔于无数恒河沙劫,有佛出现,名观世音,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从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灭世出世间十方圆明,上合十方诸佛本觉妙心,同一慈力,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同一悲仰。由于供养观音如来,蒙授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身成三十二应,入诸国土,所谓佛身独觉、缘觉、声闻、梵王、帝释、自在天、大自在天、天大将军,四天王及天王太子、人王、长者、居士、宰官、婆罗门、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女主、童男、童女、天龙、药叉、乾闼婆、阿修罗、紧那罗、摩呼罗伽、人非人等,我于彼前,皆现其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令诸众生,获十四种无畏功德。彼佛,叹我善得圆通法门,授记我为观世音号,由我观想十方圆明,故观音名,遍十方界。   
    法华经说:若有众生受诸苦恼,一心称观世音菩萨名号,既得解脱。若水火雷电,龙蛇恶兽,夜叉罗刹,王难枷锁,军阵怨贼,诸难之中,能施无畏。于苦恼死厄,能作依怙,现三十二身,随类说法,地狱鬼畜生,生老病死苦,以渐悉令灭。   
    大悲心总持经云:若有诵持大悲咒者,即灭百千亿劫生死重罪,不堕恶趣,临命终时,十方诸佛,皆来授手,随愿往生诸净土中,能获无量等持辩才,解脱八难,灭除三毒,一切所求,无不成就。大悲总持具载别本。   
    藏教密乘经中所载,观自在菩萨,为莲华部主,现诸神变,忿怒则称马首明王,救度则圣多罗尊,满诸愿则大准提尊,及如意轮王,不空罥索,乃至师子吼,并毗俱胝,一髻青项,白衣叶衣,千首千臂,皆有仪轨。真言略举其名,若西天,未译番本,师传本续,真言要门,未易悉究。   
    今上即位之初,圣师大宝葛噜麻瓦,自西域来京师,解行渊深,福慧具足,明通三世,阐扬一乘,同自在之慈悲,宣六字之神力,上自宫庭王臣,下及士庶,均蒙法施,灵感寔多,不可备录,将非大士之应化者乎!然江南未之闻也。故略纪其实,若六字咒,师所常诵:   
    唵麻尼巴能[口+迷]吽   


                                      功德具在庄严宝王经     
                                        洞宇封域品第二   

    世传:蓬莱方丈,在弱水中,非飞仙莫能到,昔秦皇汉武穷年远讨,劳神苦体,卒如捕风追影,终不得其涯涘。今小白华山,距四明不远,为圣贤托迹之地。石林水府,神光瑞像,虽在惊涛骇浪之间,航海乘风,刻日可至,故特举其胜概如左。   
    昌国志云:昌国州,在东大海西,星纪之次,在牵牛婺女分野,昔夏少康,封世子於越,至句践,灭吴获夫差,欲使居甬东百家。杜预云:句章县,东海中洲也。国语,以为甬句东,今州有甬东村,是也。由秦历汉,属鄮县,唐开元二十六年,以鄮县,置明州,领县四翁山,今之昌国也。五代后,改鄮为鄞,则又属鄞。宋熙宁间,创县为昌国,东控日本,北接登叶,南恒瓯闽西通吴会,寔海东之巨障,皇元至元十五年,升县为州。   
    宝陀寺,在州之东海梅岑山。世传:梅福炼丹之所。释所言,东大洋海,西紫竹旃檀林者,是也。自四明陆行,东九十余里,过穿山渡,至大谢,再经嵩子渡,至昌国州,陆行七十里,沈家门止一渡至山,周围仅百里许环绕大海,凭高望昌国诸山,隐隐如青螺,东极微茫无际,日月出没上下若鉴,微风时来,雷轰雪涌,奇极孤回,非复尘世也。山茶树高数丈,丹葩满枝,犹珊瑚林,水仙紫荪,芳菲满地,金沙玉砾,的落璀璨。   
    潮音洞,菩萨示现之所,去寺三里,至洞皆黄砂,石洞巉岩,瞰海回顾无畔岸,人迹不及,洞上有穴如天窗,下属洞前,旧有石桥横恒,可以瞻礼,今崩废。   
    善财洞在潮音洞右,亦祥异显现,岩石有罅,峭峻蹙逼中,窅叵测,其外则石崖壁立,泉溜如珠不涸,谓之菩萨泉,瓶罂盛贮,以洗目疾。   
    盘陀石,平广上坐百余人下瞰大海,五更远见扶桑,五色光发,顷有一轮极大,从海涌出,真奇观也。   
    三摩地,在寺西偏,登山由此,有亭,曰极清净,嘉木森秀,清泉甘冽,乱石错出,有耸立者踞伏者,诡奇万状。   
    真歇庵,在寺后山深处,真歇了禅师,修道庵中,后圆寂立塔。   
    无畏石,在真歇庵前,突然方广,然峻不可陟。   
    师子岩,在无畏石侧,形如师踞。   
    正趣峰,灵鹫峰,观音峰。     


                                       应感祥瑞品第三   

    尝读楞严,谓:世间旷野深山,圣道场地,皆阿罗汉所住持,故世间粗人,所不能见。是山,自梵僧启其端,而始知大士之宫宅,其信然乎哉!或因风涛怖惧而致祷,或好事寻幽而有遇,使者衔命,至诚所格,缁素夙缘,目击道存,如镜中像水中月,皆由清净心现,往往不同,自昔多失纪录,今姑存一二,俟来者继述焉。   
    唐大中,有梵僧来洞前燔十指,指尽,亲见大士说法,授与七宝石,灵感遂启。   
    日本僧慧锷,从五台山,得菩萨像,将还国,抵焦石,舟不能动,望潮音洞默叩得达岸,乃以像舍于洞侧张氏家,屡睹神异,遂舍居作观音院。郡将闻之,迎像入城,为民祈福。未几,有僧,不知何许人,索嘉木扃户刻之,弥月像成,僧不知所在,今所奉菩萨像,即此也。元丰中,谒者王舜封,使三韩,遇风涛,大龟负舟,惶怖致祷,忽睹金色晃耀,现满月相,珠璎粲然,出自岩洞,龟没舟行,洎还以奏。上闻,始锡寺额,曰观音宝陀。自是海东诸夷,如三韩日本扶桑阿黎占城渤海,数百国,雄商钜舶,繇此取道放洋。凡遇风波寇盗,望山归命,即得销散,感应颇多。   
    崇宁间,户部侍郎刘逵,给事中吴栻,使高丽,及还,自群山岛,经四昼夜,月黑云翳,海面冥蒙,不知向所。舟师大怖,遥叩宝陀,未几,神光满海,四烛如昼,历见招宝山,遂得登岸。   
    宋给事中黄龟年,恭礼洞前,亲睹大士,紫金自在相,朗然坐石上,偕游老[禾+犀]俱见,备作赞颂。   
    绍兴戊辰三月望,鄱阳程休甫,四明史浩,至此翼早诣潮音洞,寂无所睹,炷香供茶,盏浮花瑞。归寺食讫,哺时,再至洞门,俯伏苔磴,凝睇嵚空,惟乱石累累,兴尽欲返。有僧指曰:岩顶有窦,可以下瞰。攀缘而上,瞻顾之际,瑞相忽现,金色照耀,眉目了然,二人所见不异,惟浩更睹双齿洁白如玉。于是庆快,用书于壁,庶几来者观此无疲,不以一见不见而遂已也。   
    又传,史卫王弥远,见茶树上示一目,盖二十年相业之谶也。   
    咸淳丙寅三月,范太尉,以目疾,遣子致祷洞下,无所遇。汲泉归洗目,既愈,复命子来谢,洞左大士全现,淡烟披拂,犹隔碧纱,继往善财洞,童子忽现,大士亦现缟衣缥带,珠璎交错,精神顾盼,如将示语。   
    绍定庚寅十月,庆元昌国监胡炜,登大士桥,礼潮音洞,倏现光明,左则月盖长者,与童子并立;一僧居右,师子盘旋,两目如电;及至善财,岩童子再现,黛眉粉面,宝盖珠鬘,森列于前,傍现一塔,晶彩焕发。众僧曰:我等云集,历年未睹,今承恩力,共觌色相。遂刻山图于石,以示悠久。   
    嘉定岁,僧修者,所礼大士栴檀像,偶毁亡一指,心甚懊惋,后于洞前波间浮一花。视之,乃向失像指,众尤异之。   

    淳祐,连岁苦旱,制帅颜颐仲,祷雨洞中,大士并童子,喜悦出迎,自是,随求辄应。   
    皇元至元十三年,丙子六月,丞相伯颜定江南,部帅哈剌歹,来谒洞下,杳无所见,乃张弓引矢,射洞而回。及登海舟,莲花满洋,遂惊异悔谢,徐见白衣大士并童子像,于是,施财庄严像设,并构殿于洞上。   
    大德五年,集贤学士张蓬山,奉旨祝厘潮音洞,见大士相好,仿佛在洞壁。次至善财洞,童子倏现,顶上端蔼中,大士再现,宝冠璎珞,手执杨枝,碧玻璃[木+宛],护法大神,卫翊其前久之,如风中烟,渐向锁没,但祥光满洞,如霭霞映月,见数尊小佛,作礼慰快而去。   
    致和元年戊辰四月,御史中丞曹立,承上命降香币,至洞求现。忽见白衣瑞相,璎珞被体,次及善财洞,童子螺髻素服,合掌如生。适以候潮未行,再叩再现,而善财洞大士亦在,童子鞠躬,眉目如画,七宝璎珞,明洁可数,群从悉见。   
    尝询诸耆老,云:自昔游者,至今为盛,若夫西域名师王公贵人,备极精诚,有睹白衣禅定,或冠佩庄严,或千首臂,或坐立异相,有眉目俨若,亲承于咫尺;或景像缥缈,若瞻对乎绘素,至有罗汉长者,童子天龙,前后翊从,宝瓶莲花,森列乎海波,频迦鹦鹉,飞翔于香霭,或共见如一,或独见非常,变化示现,殊不可诘。若夫竭力远来,罔遇恍惚,常居其境,终不得瞻望余光者,亦多有之。     


                                   兴建沿革品第四   

    海峤孤绝,蛟龙呵护,自非遗世高蹈者,鲜能栖息也。草茅以为庐,术芝以为食,岁月既久,辉光焕发,致感王臣之崇重,士民之归仰,大其宫室,广其田畴,以养其徒侣,修习至道,将与山川增重,助益风化于无穷也。   
    梁贞明二年,日本僧惠锷,首创观音院,在梅岑山之阴。   
    宋元丰三年,王舜封,使三韩,遇风涛有感,以事上闻,赐额曰宝陀观音寺。置田积粮,安众修道,岁许度一僧。   
    绍兴元年辛亥,真歇禅师清了,自长芦南游,浮海至此,结庵山椒,扁曰海岸孤绝禅林。英秀多依之,郡请于朝,易律为禅。   嘉定三年庚午八月,大风雨,圆通殿摧。住山德韶,言于朝,赐钱万缗,七年殿成,潮音洞,无措足地,凿石驾桥,凡六年,御书圆通宝殿,大士桥以赐。建龙章阁以藏之,植杉十万。是时,有田五百六十七亩,山千六百七亩。是年,丞相史弥远,承父志,舍财庄严,殿宇廊庾备具,香灯供养。上闻,赐宸翰,并金襕衣,银钵,玛瑙数珠,松鹿锦幡,陈帅机,施钱一百六万,置长明灯。   
    淳祐八年戊申,制帅颜颐仲,祷雨有应,施钱二万,米五十石,置长生库接待,庄仍请于朝免租役。   
    皇元大德二年戊戌春,中宫,命内侍李英,降香修缮寺宇像设。明年春,宿卫孛罗奉旨降香,赐金百两,命江浙省臣董其事,一新栋宇,供严之具,金碧璀璨。四年春,遣使魏也先等,饭僧转经,及归,以玉琢圣像献。四年,复遣大出赍彩幡缄香,降内帑二千缗,建演法堂,益修从宇,俾浙省,割官田二千亩供僧,于正五九月,讽诵祈祷,特颁玺书护持。自是,祝香赉锡,岁以为常,敕翰林直学士刘赓制文,集贤直学士赵孟俯,书丹刻石,以彰圣化。   
    皇庆二年冬皇太后,遣使法华奴等降香,赐主僧袈裟,饭十方僧,敕浙省,赐钞八百六十八锭,买田三顷,以给佛灯长明。   
    泰定四年夏,中宫遣中政同知贴闾,赐钞千锭,僧衣百八,黄金织文幡,金彩绮帛等,供圣饭僧,买田二顷二十六亩,以其入供营缮。   
    致和元年四月,中丞曹立,降香币及钞百锭。   
    元统二年,宣让王,施钞千锭,建石塔高九丈六尺。   
    至顺二年,江西之万安陈觉和,率众化财凡八载,范铜为大士像,千尊佛,钟磬幡盖供具,今置阁上。   
    我朝列圣相承,信崇佛法,遣使锡予,实不能备纪,今上践位以来,尤加尊异,祝香集福以锡下民,络绎不绝。   
    谨考此寺,自日本锷兆基,真歇了禅师,道风振起,改讲为禅,继以然自得晖办至澜,而恢大基业,恩球以次相续者,曰:雪屋立,坦堂圆,蘧庵成,还庵深,鉴庵宝,小庵高,间云韶,大川济,铁脚清,古岩颛,深谷唤,无咎吉,寒岩悟,梦窗清,石屋环,寒岩举,松州基,东岩日,混溪清,白云恭,愚溪智,东州永,一山宁,次翁元,险崖遇,太虚冲,孚中信,古鼎铭,大方聘,朴翁淳,元虚照,竺芳联,所庵睿。     


                                      附录第五   

    长安南五台,乃观音降火龙处,灵异甚多,难以具载。   
    武林西山上天竺寺,自昔相传,海上浮香木现光湍,因刻为观自在菩萨像,多现祥异,士民归向,自春至冬,焚香叩礼,雨旸急难,感应如响,积有年矣。至正二十年庚子,杭城荐罹兵燹,西山祠宇尽毁,圣像不知所在,众共追慕。丞相太尉开府康里公,出金旁求,乃于草莽中得之。遂卜日,斋戒徒跣,率僚佐士庶,自北关恭迎圣像,安奉于今丞相公所建,清平山之西天寺中。时圣像上,大放光明,照耀云汉,分为三道,其一,远属东方,若向补陀山者,其一,属上天竺寺,其一,径属今西天寺。一时咸睹益加敬仰焉。   
    大都蓟州之境,控接澶州,有雾灵山。山谷高深,林峦清邃,古昔相传,为菩萨道场。山之上下,旧有寺宇,每岁,士庶敬礼求现当,有绵云起自谷中,洁白弥满,凝蔽天日。或变琉璃境界空洞一碧,次现蒲萄累垂遍布,光映远近,忽见白衣端正之像,陵空而立,鲜见面目,然亦往往或异。夜有天灯,或如列宿,或如爟火,联辉接焰,陵虚远来,殊不可测。山顶寒甚,涧有泉水,起落应潮。传云:潜通大海也。仆,尝游五台山,从密得哩室利师,获聆番本补陀洛迦山行程记。始自西竺,至葛剌拶迦罗国,有灵塔,当昼夜绕道叩礼,自有告以道里方所,乃可前进。中间历罗刹鬼国,诱以声色饮食,慎勿犯之,及种种魔碍之所,但勇往毋退。复遇宝池,获饮甘露,身力增倍,备践胜境,亦莫贪恋,一心径往,渐近圣地,当有马首金刚,远来迎导。至于下岩,圣多罗尊,摄受慰喻。然后诣岩中,紫竹栴檀森橱交荫,流泉清洁,纤草如菌,菩萨充满。观自在菩萨,常住其中,天龙围绕。行者至此,蒙宣妙法,即得开悟。凡有所求,依愿圆满,此其大略,不能具录。以是考之,则决非凡境,岂造次所能至哉!似匪此地比拟也。后至四明,屡有邀余同游补陀山者,心窃疑之,不果往也。一夕,忽梦有人谓曰:经不云乎?菩萨善应诸方所,盖众生信心之所向,即菩萨应身之所在,犹掘井见泉,然泉无不在,况此洞,神变自在,灵迹夙著,非可以凡情度量也。既觉而叹曰:嗟!夫诸佛住处,名常寂光,遍周沙界,本绝思议,何往而非菩萨之境界哉!断无疑矣。既集成传,附以天竺雾灵事迹,并以旧闻,庶显非同非异,无别无断,用袪来者之惑也。     
    至正辛丑岁四月望,寓四明之盘谷,玄一道人盛熙明记 补陀洛迦山传(终)     


                                      观音大士赞第六    

                                        唐王勃制   

    盖闻,圆通大士,乃号观音,接物利生,随机应现。向乾坤东畔娑竭海中,云涛涌金色之山,圣阁起琉璃之界,巍巍宝座,凝然居自在之身;荡荡慈容,皎若现白衣之相。身挂云罗素服,藕丝织而色映寒霜;体严璎珞同心,衣缕盘而丽晶皓雪。翠迎仙岛五云之宝盖玲珑,艳迸摩尼百宝之花冠赫奕。眉横纤黛,如海门之秋月初弯;目绀重瞳,似水面之青莲乍秀。齿排珂玉,舌莹紫檀。丹珠一点艳频婆,两脸朦胧匀琥珀。向静绿波上,圆相舒而有金毫玉毫;虚白光中,胜境现而有佛界仙界。于是,云雷吐辩,宣诸佛秘密之金言;释梵雨华,叹圣德希奇之妙事。献宝子有龙王龙女,奏乐子有天仙地仙。向孤绝回处作津梁,于浩渺波中拔急难。寻声救苦,赴感随缘,如万水之印孤蟾,似洪钟之应千谷。是以,经云:王法贼盗,水火漂焚,恶龙恶鬼,毒药毒蛇,或被人推落金刚山,或恶风吹入罗刹国,或临军阵,或值雷霆,若能仰告观音,应时即得解脱。菩萨有不思议之弘愿,无尽意之神通,悲心誓救于娑婆,遗教遍临于秽土。诚以周尘周刹,普应普观。无遐无迩尽归依,有愿有求皆赴感。河沙功德,亿劫难量,遥望洛伽之山,稽首聊伸歌赞:   
    南海海深幽绝处,碧绀嵯峨连水府,号名七宝洛伽山,自在观音于彼住。宝陀随意金鳌载,云现兜罗银世界,众玉装成七宝台,真珠砌就千花盖;足下祥云五色捧,顶上飞仙歌万种,频伽孔雀尽来朝,诸海龙王齐献供;宝冠晃耀圆光列,璎珞遍身明皎洁,脸如水面瑞莲芳,眉似天边秋夜月,绣衣金缕披霞袂,缥缈素服偏袒臂,荢珈珂佩响珊珊,云罗绶带真珠缀,红纤十指凝酥腻,青莲两目秋波细,咽颈如同玉碾成,罗纹黛染青山翠,朱唇艳莹齿排珂,瑞坐昂昂劫几何,化生百亿度众生。发愿河沙救鼻阿,我惭我愧无由到,遥望观音悲赞歌,大圣大慈垂愍念。愿舒金手顶中摩,观音满愿真言曰:唵阿噜力伽娑婆诃。     

                                      名贤诗咏第七   

    缥缈云飞海上山,挂帆三日上孱颜。两宫福德齐千佛,万里恩光照百蛮。涧草岩华多端气,石林水府隔尘寰。鲰生小技真荣遇,何幸凡身到此闲。     


                                      集贤学士吴兴赵孟俯   

    金碧玲珑塔影双,绮霞香雾湿疏窗。蛟人织贝为华盖,龙女献珠持宝幢。震海云雷音缥缈,弥山潮汐响舂撞。愿求示现将军相,一鼓群魔尽摄降。   
    一轮宝月海波澄,海上观音现大乘。剑佩鬼神来剡剡,烟霞楼观起层层。烧香使者天台客,说法高人日本僧。安得此身生羽翼,还从彼岸快先登。     


                                     江淅分省郎中天台刘仁本   

    缥缈蓬莱未足夸,海峰孤绝更无加。入门已到三摩地,携手同游千步沙。碧玉镜开金菡萏,珊瑚树宿白频迦。殷勤童子能招隐,共辨芝英和紫霞。   
    惊起东华尘土梦,沧州到处即为家。山人自种三珠树,天使长乘八月槎。梅福留丹赤如橘,安期送枣大于瓜。金仙对面无言说,春满幽岩小白花。     



                                     丘兹盛熙明时图秩八叶芝同游   

    宝陀品畔礼慈容,满袖香吹菡萏风。海市障天番雾黑,地轮推日上潮红。悟迷不必分明暗,观照何须了色空。不涉音闻三际断,大千尘刹尽圆通。   
    返视何妨更返闻,须知了妄即同真。十虚影现尘沙界,万像光含刹土身。转物头头皆妙境,穷源处处尽通津。普门廓彻无边表,紫竹红蕖别是春。     


                                   灵隐住山沙门竺昙送僧礼补陀   

    补陀大士镇南海,弘慈广度娑婆界。三十二相应群机,眼听耳观常自在。蔼若春行陆,皎如月印空。一念超去来,触境皆圆通。东吴沙门乘愿起,笔锋倒蘸九河水。于一毫端转法花,百亿毫头显真谛。一文中现无尽身,一句中含无尽义。一文一句妙难思,了心证入三摩地。是身非相空名模,莲花舌滴香醍醐。见超文句会真说:普门有路升天衢。     


                                   豫章沙门蒲庵为升天衢赞普门品观音   

    一毫端现菩萨身,大悲光相离诸尘。无量句中无量义,炽然常说开迷沦。圆音遍法界,万像皆玄文。耳观入真境,眼听融真闻。言词寂灭相非有,心本无生法无咎。香风冉冉散红蕖,甘露溥溥洒青柳。普门妙境包大千,物物显示超虚玄。我愿瞻依发弘誓,利生同证菩提缘。     


                                    天台沙门全室赞普门品观音   

    余洪武十七年孟夏上旬,泛海游山,谛观圣境。顿见水天一色,净若琉璃,万像森罗,炳然齐现所睹灵异,难以具陈。是故,踊跃欢喜,自不知形身在于人间世也。信知,如来说华严时,入海印三昧,岂欺我哉!偶于洪武乙亥仲冬,梦游是境,与昔无别。遂乃焚香遥礼,辄伸鄙见,说偈赞曰:   
    菩萨常居娑竭海,悲愿弘深无向背。分明化境沧溟东,应现诸方无不在。所证三摩地,那分西与东。突出摩醯眼,八面虚玲珑。海印发辉炳然现,悬河四辩明真宗。花开小白岩,天香吹遍界。紫竹栴檀尽作林,孔雀频伽歌梵呗。昔年亲曾海上游,露山倒卓波面浮。可是圆通真境界,白衣妙像乘莲舟。四围纵周览,浩渺难可穷。上极通宵汉,下瞰龙伯宫。波先潋滟吐阴火,潮音日夜号天风。云铺白银界,地布黄金沙。琉璃相间错,有若优昙花。磐陀上看扶桑日,红轮涌现犹天车。览斯妙境非实相,普门示现如梦想。幻出楼台缥缈间,宝网珠光递辉朗。闻声岂是声,见色原非色。别是一壶天,智识谁能测。经行宴坐水晶宫,受用风清与月白。十圣及三贤,到此应难渡。万派洄漩任参互,潜流密布四神洲,润湿群萌为雨露。我今亲礼赞,惟垂遥鉴知。并却见闻知觉,扫除语默离微。彻底揭翻生死海,普令顿证佛菩提。     

                         古并崇善住山雁门野衲了庵性彻洞然拜赞   

    补陀洛迦山传一卷,元盛熙明撰。案陶九成书史会要曰:盛熙明,其先曲鲜人,后居豫章,清修馑饬,笃学多材,工翰墨,亦能通六国书。今此书,题龟兹盛熙明述,籍贯正合。熙明尚撰有法书考八卷,辨入四库全书子部艺术类,熙明传。原仅五篇,其王勃观音赞,名贤诗咏,皆元释所附益者。观音赞,文笔疲俗,必非子安之制。钦定全唐文凡例,指为伪托,信然。释子无识,阑入俗文。幸熙明原书,未经窜乱,读者分别观之可也。光绪甲申十月,吴县蒋清翊,识。



            
                                                     030-000、普陀洛迦新志


                                                                     卷 首

                                          序一   

    释迦入灭,以金缕袈裟,付摩诃迦叶波。迦叶奉衣,住鸡足山,以待慈氏。据奘师所记,屈屈吒播陀,此言鸡足。亦名窭卢播陀,此言尊足。在摩竭陀国,莫诃河东百余里。道里明白如此。乃今云南宾川之境,有鸡足山,亦以为即迦叶传衣示寂之处,著之山志。华严末会,鞞瑟胝罗居士告善财言:「南方有山,名补怛洛迦,有菩萨名观自在。」奘师所记,为布呾洛迦。在南印度,[禾+末]罗矩吒国之南,[禾+末]刺邪山之东。道里明白如此。乃今定海县东海中,有普陀山,亦以为即补怛洛迦,观自在菩萨说法之处,著之山志。然则记可据乎?志可据乎?曰:是有说。地志者流,出于山经,禹与伯益,主名山川,量其道里,游方之内,此其职也。至于华严法界,毗卢法身,超情离见,不在此类。即人即法,即依即正,毗卢之法身也。自他无碍,一异无碍,华严之法界也。即人即法,法之所在,佛之所在也。即依即正,佛之所在,土之所在也。法外无佛,佛外无土,观自在外无此山,此山之外无东土,无南印度,可也。自他无碍,则此山之在东方,与此山之在西方,无碍也。一异无碍,则西方有此山,东方有此山,乃至余方亦有此山,亦无碍也。非他非自,非一非异,则此方之山,非补怛洛迦,非在西方,乃至非在余方,亦无碍也。事事无碍法界性也。普贤偈曰:「如于此处见佛座,一切尘中悉如是。佛身无去亦无来,所有国土皆明现。」然则古记之文,与今志之说,为同为异,孰为可据,又不足论也。抑余之感于玆志,鸡足僻在徼外,普陀介在海中,开山皆晚。而普陀当海通之后,市舶上下。在昔莲池望洋而叹者,乃今凡夫搴裳可涉。独鸡足百年以来,日以榛翳。山之显晦如此,然则时节因缘,固有在欤。余家腾冲,与宾川同直云南之西。而闲关千里,虽无风涛之忧,亦有泥涂之苦。然民国初元,犹得从容解兵,宿山中者旬月然后去。比居海滨,普陀一水,朝发夕至。而数岁之闲,未得一往。故亦不能无感于时节因缘之说。鸡足之志,草创于钱邦芑,修饰于范成勋。自兹以后,遂无继者。余与赵介庵师,常因游览,别为小志,补其阙略。属稿初定,讫未刊行。普陀山志,自清康熙迄道光,凡三修焉。今相距仅百年,开如了余两师,独发弘愿,延邑儒王雅三学博,从事纂修。书成,寄京师属余为序。余于此山,无一日之勤,又罕闻法要,诚不足以叙兹志。而因缘遭值,重违两师付嘱之意。得援法界之旨,稍解世俗之诤,并为鸡足发凡。挂名简牍,亦不可谓非幸也。                                               民国十二年冬勋三位一等文虎章一等大绶嘉禾章     
                                    云威将军上将衔陆军中将农商总长腾冲 
                                                 李根源谨序     



                             序二(此序专说撰本迹颂之缘起。)   

    吾人一念心性,不变随缘,随缘不变。随迷染缘,则背觉合尘,轮回六道,极之则永堕阿鼻地狱,而心性无减。随悟净缘,则返妄归真,趣证三乘,极之则圆成无上觉道,而心性无增。然在凡夫地,若得闻佛名号,及甚深经义,斯时菩提法润,已纳八识田中。其始虽漠然不自觉知,果能不自暴弃,极力扩充。继则由涓滴而滥觞,渐至泛舟,以及滔天。终必直趋萨婆若海,圆满菩提,归无所得,彻证即心本具常住不变之妙真如性。从兹又复由本垂迹,带果行因,俾得灯灯相传,明明无尽,岂不伟然大丈夫哉。法华经云:「诸佛两足尊,知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缘之时义大矣哉!予自弱冠,即读佛经,彼时但欲剽窃文义,作词料用。于民国二年,始归心净土,以期出此火宅,入彼珍池。固知观音大士,为莲邦导首,而复现身尘刹,随机利生,又与娑婆因缘最深。其应化之迹,在浙江普陀,于是遂动朝礼之念,然尚未有行期也。后于报读印老法师文数篇,提倡念佛,勖励敬心,不觉深洽予怀,而正中吾病也,(病在全不知敬,今自发露,用作忏悔。)乃一心愿见。于十一年促装就道,造山拜谒,以礼观音疏呈师,深蒙许可。且不待请求,而以心仰之文钞持赠,傥非夙缘所追,何至契合如是耶!隔日下山,师更以大士颂相委。予亦自忘固陋,瞀然应承。夫山志加修大士颂一篇,师盖怀之数年矣,以度生心切,问道者多,未遑秉笔。而吾邑佛学同人,数年前曾嘱颂普门感应,予畏用心,托故谢之。乃今竟承师付嘱,终以文章报答大士,而慰同人之望,其因缘又宁可思议耶!初辑经文,暨感应事迹,叹其浩如烟海,不知从何处下笔。数得师训,曰期遍界流通,同沐慈化。曰令法界众生,同种善根,同生西方而后已。曰令阅者由欢喜,而得生善、破恶,入理之益。不觉恍然悟吾师之语,即大士之心。夫大士功德,普贤菩萨不能测其一毛,何能颂?穷乡僻壤,愚夫愚妇,莫不耳大士名,奉为慈母,何庸颂?此之颂者,不过借大士本迹,以训世化俗耳!颂首契经,次感应,先本后迹也。经中修证,本中之本。应化,本中之迹也。感应中示现类,由本垂迹。救苦与乐,迹中之权。弘法摄生,迹中之实也。结后十心,劝进行者,由迹返本也。复次,感应类首示现者,我辈背觉合尘,以心性为耳目之奴隶久矣。凡见闻所不及者,每视为子虚乌有。不信法身常住,有佛菩萨。亦不信法身流转,有因果报应。死后断灭之见,其祸不可胜言,故以大士示现警之,欲人毋辜佛恩,毋负己灵也。次救苦与乐者,我辈历劫迷妄,纵知心为主人,身如传舍,而我见必不能顿空。然向外驰求,业复造业,如抱薪救火,只益自 fen。一念回光,将心转业,形端影直,所谓自求多福也。次弘法者,三界无安,犹如火宅,牺牲文绣,庸足自豪。以佛法而祈福报,明珠弹雀,智者惜焉。故退世闲法,进出世法。而修行莫简于持名,成佛莫易于生净,故以摄生终焉。此循循诱人之微意,亦即宗楞严圆通章,先示现,继救苦满求,而以得大涅槃为归之旨也。正文并注,共三卷,后附经证一卷,脱稿即呈印师鉴定,蒙许可后,乃敢作为定本。辞虽谫陋,然于欲究大士本迹感应者,不无小补。愿三宝加被,俾读者悉能信而行之,则直达乐邦,不游三界,彻证自性,常住寂光矣。然大藏经教,如标月指,世俗秕糠,讵足当明眼人一顾。而声论宣明,如来悬记,景仰大士者,固不得以凡庸之文,遂置之不观也。故予以此初则寓缘于大士,既乃结缘于印师,终或以大士之缘,普遍流通于天下后世。则灯灯相传,明明无尽,庶可满大士度生之愿,而区区纂述之功,亦不唐捐矣。此固晨夕馨香所祝祷者。     
                                          民国十三年甲子盂夏彭泽许止净述     


              序三(此序专说大士之深恩重德,兼示净土为一切凡圣同修之道。)   

    娑婆世界,苦事最多。娑婆众生,耳根最利。维我观音大士,慈悲心切,故与此世界,因缘最深。以其随类逐形,寻声救苦,故令众生闻名见形,恋慕赞叹。由此因缘,令其近种人天之福,远证菩提之果。昔于楞严会上,显示本所修因,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反闻闻性,证真圆通。所证本妙觉心,上合十方诸佛究竟所证,下合十方众生即心本具。故与诸佛同一慈力,与诸众生同一悲仰。从兹现十界身,以三十二应、十四无畏、四不思议无作妙力,度脱众生,今其悉皆亲证即心本具妙觉真心而已。佛敕文殊,选择契机法门,以利现未。文殊因兹拣去二十四圣,独推观音。盲摸之徒,不详所以,遂谓观音登科,势至下第。由此一言,令诸无识,藐视念佛法门,不肯修持。不知耳根圆通,乃逗当时阿难畜闻成过,与后世利根专参向上之机。念佛圆通,则普逗十方三世一切众生之机。所以证齐诸佛者,尚须回向往生。将堕阿鼻者,十念遂登末品。观音势至,同为弥陀上首,同于十方世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但以所示修法,微有不同。以一则注重在念他佛,而非自何由显他。一则注重在念自佛,而非他何由了自。念他佛,似属事相,而理由事显。念自佛,似属理性,而事由理成。了此,则自他不二,理事一如,同归萨婆若海,共趣菩提觉道,有何同异之可论哉!又大士于大悲经,令诵咒者,至心称念我之名字,亦应专念我本师阿弥陀如来,然后诵咒。又于佛前,自说誓言,诵持大悲神咒,若不生诸佛国者,我誓不成正觉。是正势至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者也。须知大士应化,始终皆以念佛而为宗本。普门一品,佛令一切凡圣念观世音者,究与念佛有何殊异?浙东普陀山,为大士应化道场,即当年为善财说法处也。印光法师,卓锡是山三十余年。以普陀旧志,皆于大士本迹感应,未曾发挥,诚所谓舍本逐末,买椟还珠,甚可痛惜。拟将大藏大士本迹,及此方感应,撰为颂词,并一一注其义意。又辑诸经大士本述诸事,以为证据。庶可令一切有情,同知大士历劫深恩,而悉皆常念恭敬,各满所愿矣!以力不暇及,乃托挚友许止净居士撰之。幸已脱稿,拟欲排印数万,遍布中外,爰志所以,用告阅者。     
                                民国十三年甲子仲夏上海黄庆澜序于会嵇道署     



          序四(此序虽为流通单行本颂文而作。实于修志撰颂各缘起,言之綦详。)   

    世出世闲一切诸法,皆由时节因缘而为发起,故古德云:时节若至,其理自彰。诚然诚然!光以庸劣,百无一能,寄食普陀山法雨寺三十二年。昔阅普陀志,见其所载,皆属道场废兴,以及种种寻常等事。至于观音大士往劫本迹事理,以及此方感应因缘,悉皆阙略,不禁令人长叹。民国六年,王采臣、周孝怀、陈锡周三居士来山见访。王周谓普陀为观音大士圣道场地,中外景仰,何可久撤讲筵,忍令法道寂寞乎!祈师发心讲经,我等当为筹备道粮。光以固陋力辞。锡周则曰:「山志久未修,板已模糊,师若肯修,我当刊刻。」光曰:「此事颇不容易,若照旧例,则文人皆能为之。若将大士往劫本迹修证,及此方感应事迹,一一略叙大端。令阅者咸知大士恩周沙界,慈济无疆。从兹发起正信,身心归依,近获人天之福,远证菩提之果者,非遍阅大藏,备考群籍不可。若不发挥大士本迹感应诸事理,则成遗主志宾,舍本逐末,与寻常山经水志何异?何以显普陀为大士应化道场?又何以显大士为法界众生之大慈悲父母,而与娑婆众生因缘最深也!然光以宿业,致令心无知识,目等盲瞽,尚须忏悔一二年,待其业消智朗,障尽目明时,当不惜身命,勉令成就。如其业重,不能感格,当往江西,求黎端甫居士,代为了此公案。此公学贯儒释,笔超侪伍,必能发挥大士之慈悲心迹也。」次年徐蔚如居士,以文钞印行,致不加详察者,谬谓之为知识,从兹信札来往,日不暇给。八年春间,端甫归西,先所发心,竟成空谈。十一年春,定海知事陶在东公来山。谓山志流通,令人由信向而改恶迁善,返妄归真,实为挽回世道人心之根本要务,念宜重修。光以陶公护法心切,救世情殷,即令普济法雨两寺主人,恳请陶公亲任其事。陶公以公事无暇,乃托邑绅王雅三君任之。一切事宜,外有陶公,山有开如退居,商酌料理。光以无暇,绝不过问。次年,陶公升于杭县,犹复鱼雁往还,商酌其事,若非宿受大士付嘱,其能如是也耶!初于修志议成之后,未及一月,江西彭泽许止净居士来访,一见即成莫逆。光叙昔衷曲,遂以大士颂见托,彼即允许,若非大士冥垂加被,何有如此之际遇乎!许君乃备搜藏典,及诸群籍,时经二载,稿方告竣。述成颂文,近二万言,而复逐联注其义意,俾阅者悉知所以。又节录各经以为明证。颂文三卷,经证一卷,共三百七十余页,于夏初寄来。颂中义意,许序已陈,兹不复赘。光昔本欲冠于山志之首。今以卷帙繁多,特为别行。兼欲遍布天下后世,傥与志合行,则不易广播矣。(后以陶公见颂文超妙,谓须冠于志首。乃删其注语及经证等,仅录正文,统作一卷,名本迹门,为卷一。)然大士从无量劫来,分身尘刹,其本迹感应,非佛莫知。此数卷颂,不过大地一尘,大海一滴,令不知大士之深慈大悲者,略知梗概。从兹赧然愧怍,勃然奋发曰:吾人之心,与大士之心,无二无别。而大士圆成佛道,久经长劫。又以悲心无尽,不离寂光,垂形九界,普现色身,度脱众生。我辈从无量劫来,轮回六道,其亲蒙拔苦与乐之恩者,不知凡几,直至今日,尚为凡夫。上负大士拯拔深恩,下负自己本具佛性,静言思之,能不愧死。彼既丈夫我亦尔,不应自轻而退屈。由是翻转凡情,追随圣迹,克己复礼,闲邪存诚,敦行世善,兼修净业,久而久之,与之俱化。上焉者,即于现生断惑证真,了生脱死。下焉者,迨至临终,仗佛慈力,往生西方。能如是,则人人敦礼义,各各识因果,自然干戈息而人祸永灭,雨晹时而天眷常临矣。陶公所谓挽回世道人心之根本要务者,其在斯乎!所愿见者闻者,同发景仰大士之心,而勉力修习,则幸甚幸甚。                                                                              民国十三年甲子中秋日古莘印光释圣量谨撰

TOP

续 20




                                       石印普陀山志序(附录)   



    观世音菩萨,于无量劫前,久成佛道,号正法明。但以度生念切,救苦心殷,不离寂光,垂形六道,遍于十方微尘佛国,普现色身,度脱众生。非独止现菩萨之身,而二乘六道,无身不现。法华所谓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虽则遍入十方佛国,而于娑婆因缘,甚深甚深。虽则普现十法界身,而世人据迹而论,止云菩萨而已。以其彻证唯心,圆彰自性,故得悲运同体,慈起无缘。由本高而体大,故迹广而用宏。其随类逐形,寻声救苦,有感即应,无愿不从之迹,喻如月丽中天,影现众水。不但江湖河海,各现全月,即小而一勺一滴,无不各各皆现全月。又江湖河海中月,一人观之,则其月与己相对;即百千万人,于百千万处观之,亦皆各各与己相对。人若东行,月则随之而东;人若西行,月则随之而西;人若安住不动,月则不离当处。一人乃至百千万人,悉皆如是。菩萨于一念中,遍法界感,遍法界应,感应道交,无少差殊,与此一月普现众水,随人随地各见全月,了无有异。良由菩萨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以众生之心为心,以众生之境为境。故得不谋而合,无缘而应,岂世智凡情,所能测度者哉!至若水昏而目盲,则不能见,非月不现,是昏盲咎。其感应之迹,有显感显应,冥感冥应,冥感显应,显感冥应,亦冥亦显感而显应,亦冥亦显感而冥应之不同。(显感显应者,现生竭诚尽敬,礼念供养,即蒙加被,逢凶化吉,遇难成祥,及业消障尽,福增慧朗等。冥感冥应者,过去生中,曾修竭诚礼念等行,今生虽未修习,由宿善根,得蒙加被,不知不觉,祸灭福臻,业消障尽等。冥感显应者,宿生曾种善根,今生得蒙加被,显感冥应者,现生竭诚礼念,不见加被之迹,冥冥之中,承其慈力,凶退吉临,业消障尽等。亦冥亦显感而显应者,宿世曾种善根,今生竭诚礼念,显蒙加被,转祸为福等。亦冥亦显感而冥应者,宿世曾种善根,今生竭诚礼念,冥冥之中,承其慈力,获种种益也。了此,则知功不虚弃,果无浪得,纵令毕生不见加被之迹,亦不至心生怨望,半途而废。庛应之道,微妙难思,略书梗概,以勖来哲。)其应之大小优劣,在其诚之至与未至而已。纵令心不谛信,致诚未极,但能一念投诚,亦必皆蒙利益。但随己一念之诚,而分优劣。不能如竭诚尽敬者,蒙益之殊胜超绝耳。如昏水中亦有月影,但晦而不显。盲人虽不能亲见月光,又何尝不蒙其照烛也!菩萨大慈大悲,普为法界众生恃怙,由兹举国人民,各皆信奉,故有家家观世音之常谈。其应化道场,固非一处,如陕西南五台山、大香山,浙江天竺山等。其感应昭著,香火肸蚃,唯南海普陀山,最为第一。以其名载华严,昔年善财亲参,恩周庶类,历代皇帝敕建,故致举世钦崇,各国景仰。缅维菩萨应化三乘天仙一类大机,固于此山经劫常住,何止天长地久。至于凡夫所见之迹,乃于五代朱梁贞明二年,慧锷大师,由五台请铜观音像,欲归日本,至此舟胶不动,方始开山。迄今千有余年,其事迹诗文,录之成帙,名曰普陀山志。余尝病其于菩萨不思议感应事理,殊欠发挥。拟欲遍阅大藏,博览群书,凡属菩萨随机赴感之迹,悉备录之,刊板流通。一以阐菩萨度生之妙道,一以启众生出苦之良缘。但以目疾未愈,未能如愿。会稽何廉臣居士者,儒得圣心,医称国手,志行高洁,信心纯真,曾邀同人,结桑榆社,以其暮景无多,拟作归计,同修净业,企生安养。又以一切众生,久沈苦海,不仗法力,莫由得出。拟将菩萨应化事迹,为救生船,泛于其中,振臂疾呼,俾诸溺者,相引登舟。庶可同登彼岸,直达家乡,永离众苦,但受诸乐矣!因石印山志,以广其传,用酬大士度生之恩,用开众生投诚之路,令余作序。遂不胜欢喜,顿忘固陋,乃将菩萨感应之妙,略为发挥。其余事迹,固有全书在也,何须多赘。                                                民国八年释印光撰     



                南五台山观音菩萨示迹记(并赞○山去陕西省城七十里○附录)   

    示迹之记,文词典雅,叙事精详,惜于菩萨不思议无作妙力,殊欠发挥。光不惴固陋,勉述一赞,以冠于首,俾事理交融,体用咸彰,生之所以能感,圣之所以能应,俱在斯焉。以企后之览者,发菩提心,见贤思齐,以观音之心为心,以观音之事为事,庶可亦为未来世之观世音耳。虽文不雅驯,而其意义有可取焉。赞曰:   

    观音大士,于无量劫,久成佛道。为度众生,不离寂光,现菩萨身。又复普应群机,垂形六道,以三十二应、十四无畏、四不思议无作妙力,寻声救苦,度脱群萌。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直同月印千江,春育万卉,虽则了无计虑,而复毫不差殊。良由彻证唯心,圆彰自性,悲运同体,慈起无缘,即众生之念以为心,尽法界之境以为量,是知无尽法界,无量众生,咸在菩萨寂照心中。故得云布慈门,波腾悲海,有感即赴,无愿不从也。     
                                      民国三年甲寅释印光述(以下乃示迹之记)   

    大山岩穴,龙蛇所居,岁久成祅,肆其凶孽。吞啮不已,祸及生民,变怪升腾,非人所制。若非应身大士,孰能救济。巍巍乎妙智神力,其容思议。然于不思议境,强以文字纪述事迹者,冀千载之下,方来君子,启深信耳。昔隋时仁寿中,此山有毒龙焉。以业通力,变形为羽人,携丹药货于长安,诈称仙术,以欺愚俗。谓此药之灵,服者立升于天。呜呼!无知之民,轻信此语,凡服此药而升天者,不知其几何,又安知堕彼羽人之穴,以充口腹耳。而一方之民,尚迷而不悟。唯我大士,以悲愿力,现比丘身,结草为庵,止于峰顶。以妙智力,伏彼祅通,以清净风,除其热恼,慈念所及,毒气潜消,龙获清凉,安居岩穴。民被其德,各保其生,昔之怪异,不复见矣。由此灵贶达于朝廷,以其于国有功,于民有惠,建寺峰顶,而酬酢之。大士以慈风法雨,普济含灵,慧日净辉,破诸冥暗。于是搢绅向慕,素俗钦风,割爱网以归真,弃簪缨而入道。大士尝居磐石,山猿野兽,驯绕座隅,百鸟聚林,寂然而止,如听法音,久而方散。呜呼!建寺之明年,六月十九日,大士忽示无常,恬然入灭。异香满室,愁雾蔽空,鸟兽哀鸣,山林变色。于是寺众闻于朝廷,中使降香,奉敕赙赠,以崇冥福。茶毗之际,天地晦冥,斯须之闲,化为银界。忽闻空中箫鼓响,山岳摇,瑞云奔飞,异香馥郁。忽于东峰之上,现金桥,桥上列诸天众,各竖幢幡,及雨金华,纷纷而不至于地。最后于南台上,百宝灿烂,广莫能知,冲天无际,影中隐隐现自在端严之相。慈容伟丽,缨络铢衣,天风飘飘,焕然对目。尔时缁白之众,千百余人,咸睹真仪,悲喜交集,莫不涕泣瞻依,称名致敬,始知观音大士示迹也。清气异香,经于累月。左仆射高公,具奏其事,皇上览表,嘉叹久之。收骨起塔,御书牌额,锡号为观音台寺,拨赐山林田土,方广百里,每岁时降御香,度僧设供,大崇法化。至唐大历六年,改号为南五台山圣寿寺焉。五代之世,兵火连绵,诸台殿宇,并遭焚毁,虽有残僧坏屋,尚与木石共处矣。至宋太平兴国三年夏,前后六次,现五色圆相祥云等瑞。主僧怀伟,具申府尹,被奏天廷,敕赐金额,为五台山圆光之寺。由是增修宝殿,绘塑真仪,烟霞与金碧争辉,铎韵共松风演妙。诸台屋宇,上下一新,嗣续住持,香火不绝,慈辉所烛,石孕祥云,法雨所沾,水成甘露。台南数百步,有石泉焉,注之方池,色味甘洁,能除热恼,能润焦枯,舒之则沙界滂沱,卷之则石池澄湛。或时亢旱,迎请者相继于道途,感应如期,州郡已彰于简牍。怀生蒙祐,草木沾恩,自昔迄今,声华不泯。噫!大圣以悲愿力,福被一方,而一方之民,亦不忘于慈祐。每遇清明之月,及夏季忌辰,不远百里,陟险登危,皆以净心踵足而至者,何啻百千万耶。扶老携幼,阗溢道路,相继月余,各以香花音乐,缯盖幢幡,资生之具,持以供养。于是头面顶礼,致敬致恭,睹相瞻仪,旋绕赞叹,莫不洗罪蒙福,弭障沾恩,岂徒为奔走跋涉而已哉!寺僧法忍,虑其岁月经久,灵迹湮没,持诸残碑,嘱为斯记。普明固辞弗获,甚愧非文,傥遇贤士,改而正诸,不亦宜乎。     
     太白山释普明谨撰(元至元七年正月立石)   

    (石印普陀志序,发挥感应理致颇详。南五台示迹之记,乃大士现比丘身,救苦实迹,亦六月十九香会之根原。故附录之,冀阅者生正信焉。印光谨识。)     


                     礼观世音菩萨疏(此系作颂之原因,故并录之。○附录)   

    盖闻诸佛如来,以大悲为体。菩提萨埵,依般若观心。寂灭现前,故得上同下合。真空无相,乃能救苦寻声。然入俗度生,七行方始。同事爱语,六地犹惭。茍非早成正觉,现劣应以行慈,度尽众生,始明相而成佛者,孰有威神之力,巍巍如是乎!伏维我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居补怛洛迦之山,得大悲解脱之法。师承静住,标正法明之称。补处弥陀,授功德山之记。宝藏住世,回向菩提。威德园观,宏深誓愿。从闻思修,顿入摩提。得圆通常,举皆真实。熏修金刚三昧,清净宝觉圆融。十四无畏,福备众生。卅二应身,度该等觉。具大自在之功,妙容顿现。有不思议之德,极果能施。故六十二亿之名号,一念等齐。二十四圣之法门,都归拣别。涅槃一路,三世佛学尚闻闻。示现普门,八万众发无等等。加以左辅虽居安养,摄生现处娑婆。金城熊耳,竞说化身。五台泗洲,并彰圣迹。甚至蛤蜊蚌壳,现妙像之庄严。鸡卵圆鱼,睹金容之赫奕。故知慈父恩深,纵焚身难报。而老婆心切,实垂涕相招也。弟子止净,舍父逃逝,久穷露于他乡。随业飘流,更蹉跎乎半世。八年供奉,担粪遗金。二竖魔缠,认沤忘海。自愧怖头。发心礼足(在家礼三圣像)。手珠念佛,日三百回。顶礼诵经(指弥陀经),月百八卷。读金刚之文,惟求作佛。礼普贤之偈,发愿度生。念往生陀罗,我佛常住其顶。持大悲神咒,浴水亦得度人。凡兹大善因缘。藉作往生公据。更以今生根钝,魔障难消。夙世孽深,正信易退。特叩白华。虔参宝像。如慈愍之西渡,冀睹真容。学善财之南询,愿逢圣友。尚乞慈哀。隐为加被。示张使于云里,璎珞端严。指史相于岩头,金光照耀。甘露灌顶,增智觉之辩才。宝手破肠,疗法义之气疾。傥寄此旅亭,不遑安处。则赐与华屋,愿得门开。数李母之珠,预知时至。食廷璋之芋,克日西行。印泥而印坏文成。念佛而佛随心现。垂红莲之臂,接以金台。放白毫之光,导归宝阁。同登安乐,生佛本无差分。回入娑婆,母子不相违远。布兹心愿。伏乞证盟。此日金刚石上,归依智海之导师。他年摩尼华中,随侍天冠之胜友。(卅,音萨,三十也。○民国十年壬戌春许止净谨撰。)     

    普陀洛迦新志例目     例   
    一 纪录普陀,元盛熙明,始为普陀洛迦山传。明侯继高,始为志。厥后明周应宾、清裘琏、朱谨、许琰、秦耀曾,并沿志例,各有修辑。其题名,或称普陀山志,或称补陀山志,且冠以南海二字。其以普陀洛迦四字并举者,惟盛传。今依之,题曰普陀洛迦新志。名从主人,不敢意为增损也。   
    一 诸山志之流传于今者,惟秦志。许志,已不概见。裘志、未志、益成孤本。至盛传,及侯周二志,尤罕有传者。清上元朱绪曾著昌国典咏(该书亦仅有抄本),闲引及之。吉光片羽,弥足珍贵。兹编采录一人所辑者,曰某传,某志。诸志相同者,曰旧志。   
    一 乾隆许志,为法雨寺所延修。道光秦志,为普济寺所延修。二志各有所袒。其比事属辞,往往详主寺而略他寺。秦志尤甚。兹编凡关于普陀者,应有尽有,应无尽无,不敢存偏私之见。   
    一 前人文字,原非一成不易,补缺正误,修志者责也。是编援引各书,既注明于每条下。其有疑义,或别有说者,必详加按语。俾阅者,得以考异同,而参得失。   
    一 山境,总绘一图。详列寺院,不限篇幅。其著名胜景,别为分图。用照片铜板,以存其真。   
    一 普陀之名,原由大士而著,实以大士为主体。今辑山志,应先从大士本迹感应叙起。故将许止净居士所撰之观世音菩萨本迹感应颂,列于第一,名本迹门,为一卷,是为内篇。其下形胜灵异等十一门,各为一卷,是为外篇。内外共十二卷。则佛恩之洪深,道场之原委,均可悉知矣。   

    一 形胜门,自当从山说起。裘许二志,先提海字,再疏普陀洛迦,明其在南海也。然普陀,无论其为南海,为东海,总之皆浙海也。以浙海而专属普陀,殊嫌蛇足。秦志删海一段,首列普陀洛迦山,较为了当,今从之。   
    一 普陀,夙著灵异,见于载籍者,极多。兹编广为搜罗,择其有姓名爵里岁时缘起者录之。非是则不书。   
    一 旧志,于帝王赐与,多立门目。如裘志,颁赐附命使。许志,增以赐施。秦志,改为赐与。朱志朝典,许秦二志,改为旧章,别清帝宸翰为天章。此在帝制时代则然。今以国体共和,佛法又尚平等。凡列朝敕谕碑序,均与诸艺文,散载各类本条下。而删前志旧章天章各门目。明释广宾撰上天竺山志,有帝王檀越品。清缪燧增修旧志例,以山志但载内廷赐与,未闻朝士布金为惜。又言南海乘桴,身命以之。故匹夫单妇,虽斗粟尺布,不可不谓之大布施,为志所不当略。厉鹗增修云林寺志,有檀越门。是帝王臣民,均以檀越概之。今依其例,别立檀施门。凡帝王赐与,与臣民施助巨款之关于大工程者,悉隶之。而删旧志颁赐施与命使诸门目。惜旧志略去臣民施助,杞宋无征,详不得闻。姑存什一于千百,为后海之先导,并为信施者劝。   
    一 旧志,有建置、梵刹、精蓝各门。今但立一梵刹门,而以精蓝茅篷废庵附之。然梵刹昔唯普济法雨二寺。而慧济于光绪末年,恭请龙藏,已蒙赐额,亦可与普济法雨鼎足为三。其所建置,则各附于其寺之后。其余各庵,无论大小,均属精蓝,附于梵刹之后。茅篷废庵,则又附之。以示同修持而有所统耳。旧志无茅篷之名,则数椽斗室,亦名为庵。今则凡自力经营道粮,不领香客给施者,均名为庵,均属精蓝。凡资香客给施者,则名茅篷,即净修梵行之独处者。每篷止一人,不收徒众,不接香客。但依香客给施而为过活。旧志混而不分。今则名称井然,秩序不紊矣。   
    一 裘志,分法统、释系二门。许秦二志,又改释系为禅德。此犹儒家区别道学儒林为二传也。然宋史别道学于儒林之外,先哲多微言。法统禅德,同有功于佛门,犹道学儒林,同有功于圣教。事本同揆,理无二致。兹总以禅德概之。援正史例。凡有功象教,无论一事足称,或行事多者,各著一传。闲有因师而及其徒,因徒而叙其师者。行茍足法,悉为采录。于中分四:一普济住持,二法雨住持,三本山出家,四十方寄寓。各以年代先后为次序。合而不混,分而不歧。以禅德乃修一切诸法诸行之通称,实为佛教之一大统绪也。   
    一 历来普济法雨两寺方丈,为当道及合山公推,主持道场。虽非尽如潮音别庵,其人要皆著有声望,翘异僧众者。若听其湮没无闻,殊非善善从长之道。兹仿清沈鑅彪云林续志例。于禅德后,附两寺住持表,第以年分。其无年分可稽者,但按旧志所列次序而列之,使无紊乱。惜书缺有闲,详不得闻。至慧济方丈,虽多高行,以非出自公推,略之。   
    一 裘志事略门小序云:「或细事而系钜,或厄言而寄深,或发明所未足,或补载所未详,以明立门之微意。」兹亦师其意,别为志余门。凡遗闻轶事,不能专立门目者,隶之。但不敢如裘志,于事略,而涉及灵感、禅德、流寓,甚有涉及修志事例者,致贻混杂之弊。   
    一 旧志,桥塔道路隶形胜,亭祠附梵刹,或建置,殊为失当。兹编于梵刹外,别立营建。凡属工程者,悉隶之。俾览者便于寻检。   
    一 旧志,于艺文诗咏,居全书之大半。虽为表扬名山起见,究于志例有喧宾夺主之嫌。兹编于旧志已录,与有关掌故者,分别订入各条。其登临山水,流连光景之作于旧志后者,概从割爱。拟别辑普陀纪游集一书,以广流传。   
    一 山僧著述,仿汉书艺文志例,详载书名,并录序文,以见作书之大意。故兹编艺文一门,与旧志所云艺文者,迥异。   
    一 旧志,列法产、方物二门。兹编法产,订入梵刹各寺下。方物,援明释传灯天台山志,清徐增灵隐寺志例。略载普陀特产于志余门。其他动植各物,与郡县从同者,虽众不书。   
    一 旧志,流寓不列僧人,但中有二人,应须区别。一则释行帜,出家得法后,方来普陀,一住六年。仍用林增志之俗名,列于流寓,殊与体例不合。今乃用释行帜之名,移于禅德之十方寄寓中。二则建文帝,久已为僧,尚于酒肴无所戒,而心犹未能忘情于往昔之富贵,乃僧俗俱不能定名者。今移于志余,只取记有其事耳。至于依理论判,自有具眼高人。吾人但任记事之责而已。   
    一 维持山中秩序,全恃规制。矧迩来人心不古,行辄逾法,益应拘以绳墨,为林下仪则。旧志,附规制于法产,兹别为一门。凡僧人普通应守之仪规,及本山特别之规约,择其要者录之于前。僧人正行既立,方有受外护之资格。内外相辅,则法道兴,而外侮熄。故将民国教令,及县道示令,录之于后。俾有所遵守,而安心修持焉。   
    一 山志,如盛传等,书虽不传,其序自在。兹别为叙录门,详载各山志纂修姓氏,序文,例目,以存梗概。而以此次新修缘起往来函件殿焉。   
    一 山志,点染形胜,首推裘辑。刷新体例,始于兹编。裘以沧桑转换,兵燹沦胥,不但所闻异辞,抑且无闻可异为慨。兹亦苦于期限既迫,文献寡征。虽殚心摭拾,究难免疏漏之讥。网罗群籍,发挥钜篇,勒成完书,上诸东观,则有俟夫后之君子焉。     
                                     民国第一癸亥中秋翁山寄翁王亨彦雅三甫谨识





                                               030-001、普陀洛迦新志卷一(本迹门)

                                                      彭泽许止净敬述 古翁山王亨彦辑     

    本迹门第一(此门即观世音菩萨本迹感应颂正文。其单行本,有注并经证,分四卷。已刻木板作四册,于南京三汊河法云寺流通。又排铅版作二册,于上海中华书局,已印八万余部。纸型现存苏州穿心街报国寺内弘化社。今列于山志之首,仅录正文,统为一卷。)   
    原夫真如法界,本无生佛之名。幻起无明,遂有升沈之判。众生愚昧,火宅嬉游。大士慈悲,垢衣粪埽。作无畏之施主,为极乐之导师。遂使王臣崇奉,争投甘露之门。士女皈依,齐拜莲华之座。但经藏浩博难稽,而野史流传失实。致令普门妙义,未获宣扬。净土圆音,难臻信仰。爰体佛心,敷陈本迹。永令浊世,大作光明。志本迹。     
    此门颂文分三:初叙意,二正颂,三结劝回向。   
    今初叙意。明作颂之缘起,为全篇总冒。分四段:初颂大士悲智双修;次颂大士以古佛应世,故名震十方;三颂大悲救苦为急,故娑婆缘重;四据经正讹,令起正信,为作颂之缘起。   
    尝闻诸佛无身,而般若实为其母。菩提非树,而大悲自发其芽。故法身解脱,非智慧不得圆融。本智万行,惟慈悲始能和会。是以自他不二,明极即是如来。因果交参,行深实惟菩萨。(李长者注华严,谓观音表悲,自在表智。且悲智二字,总该一切佛法理事各门,故以冠首。)然而地入现前,犹惭四摄。位居不动,尚待三加。岂非出缠之智障易生。入俗之愿王难见乎!惟大士寻声救苦,寄号观音。断惑证真,得名自在。称为捻索,实遇无空过之辞。号作应声,有感而遂通之义。本正法明而作佛,原为释迦之师。具千光眼而度生,又作弥陀之辅。(此因出悲智二名,顺点出其他各名,俾世俗得知其远本。)愿深无量,与毗卢同称丈夫。德举一毛,虽普贤莫知边际。故刹那称念,等百千亿兆之如来。偶尔受持,胜六二河沙之菩萨。信乎名号尊贵,难可得闻。梵释天人,皆应生敬也。(此从大悲经,言菩萨以至天龙,皆应恭敬,引起娑婆缘重。)惟是华藏无尽,娑婆之苦集偏多。极乐易生,菩萨之慈哀尤切。故尘刹现身,而此号施无畏者。莲邦补处,更来兹摄念佛人。为世间作眼目,曾昭皎日之光。唯海上多圣贤,乃属白华之寄。盖以众生业重。一子情殷也。庸是珍宝舍身,王臣供奉。香花稽首,妇孺归依。致崇祀者,五百身而有余。纪感应者,千万言而不足。但文人记载,善籍原多。而野史流传,讹言亦众。或称舍身之王女,或谓服气之神仙。或疑帝释之臣僚,或误面然之形像。虽传述不失于尊崇,而名位实邻于诬谤。爰据契经,广陈本迹。欲令善信,共结法缘。(此从缘重,致多讹传,特据经作颂,俾得正信。欲究或称舍身之王女以下各讹,宜阅此颂单行注本,群疑自释。)     

    二正颂,分二:初颂往劫本迹,以显道大德宏。二颂此方感应,以显悲深愿重。   
    今初颂往劫本迹,以显道大德宏。内分二大段:首修证,次应化。○修证门复分二段:首发心,颂受记经之往昔因缘。次证圣,颂楞严经之圆通章。○应化门复分二段:首释迦佛前应化,颂悲华经发心受记。次佐释迦佛应化,内分六小段:一教悲,颂华严经善财二十七参章。二教智,颂心经。三神咒,颂十一面咒经,消伏毒害咒经,不空罥索经,大悲咒经,并其他各咒经。四受记,颂受记经。五观想,颂观经之华座观,及观大士身相文。六礼敬持名,颂法华经普门品,楞严圆通章之十四无畏,并观经之接引文。   
    夫学者欲求作佛,首重发心。不修广大之因,岂获真常之果。菩提一发靡涯,福德乃能无量。故华藏大众,屡叹其难。净土往生,又言其易。欲求大士之发心,乃溯空王之往劫。粤有刹名德聚,佛号金光。有威德之明王,闻如来之法印。在园观中,入于三昧。见莲华内,化生二童。证一切之法空,为三际之坐断。名无真实,说是假施。偶呈宝意之名,同礼金师之佛。问香华之供养,福德谁多。知尘刹之庄严,菩提最胜。于龙天中,作师子吼,发四弘誓,叹本际之难知。为一众生,许历劫而行道。断除五结,拔身火宅之中。超过二乘,不宿草庵之内。愿于万亿之劫,济度众生。摄取清净之行,庄严佛土。此大士初发菩提,于众生最为勇猛时也。(以上颂受记经之往昔因缘,说大士初发菩提心事。)   
    然而众生本来成佛,无非约理之谈。菩萨发心度人,岂竟不劳而获。性德虽具,非修德无以全彰。自觉已圆,而觉他乃能双满。惟是归元无二,何为方便之门。圣性皆通,孰是涅槃之路。大士于是知以生灭心,不足为因地心也,故拣除意识。无分别智,乃合乎本地觉也,故圆照耳门。盖十方击鼓,彰闻性之圆融。三次撞钟,证法位之常住。纵使梦中颠倒,偶迷舂捣之音。定知觉出思惟,固匪身心能及。(颂大士初选耳根,得圆通常三真实。)爰有如来,名同菩萨。教以闻熏,入于禅定。颠倒闻机,直旋流而深入。返归自性,更何妄之能生。一念回光,不因明而立所。二尘俱遣,亦耽静之忘情。然根尘两种,同为镜上之痕。相见双亡,始入人空之位。此大士证我空真如,见思惑尽时也。但龟毛兔角,事障易除。水月镜花,理魔难遣。不加拶入之功,难免功勋之堕。非幻成幻,佛亦是尘。远离复离,空尤当殒。此大士成法解脱之时,而始尽尘沙之惑也。既已空空,更须灭灭。到竿头而进步,向劫外而转机。功成者退,太平不见将军。绝后再苏,丧亡乃安野老。烧木而烟灭灰飞,磨镜而垢尽明现。无明顿断,寂灭现前。此大士从三摩地,得无生忍时也。盖奢摩密照,不同默默昏昏。禅定增明,长是惺惺寂寂。双轮并运,三种圆修。故得十方圆明,二种殊胜也。于是五蕴全空,诸根互用。住行向地,刹那顿超。身界根尘,觉心遍满。上同诸佛,现三十二之应身。下合众生,施十四种之无畏。彼法华龙女,不闻普度之功能。华严善财,未获无作之妙德。此则证于究竟,故传古佛之名。善得圆通,始受观音之记也。(以上颂楞严经之圆通章。)   
    自此已后,虽知诸法离名,而说幻焰之法。众生无相,而度梦影之生。则有劫届善持,佛名宝藏。弥陀御世,方号离诤。菩萨为储,假名不眴。大臣梵志,普度遍及天龙。诸子小王,发愿乃求魔外。大士于是同事爱语,寄位凡夫。求富生天,不知缘觉。死生互啖,俨同豺虎之身。命债须偿,长转人羊之毂。尔乃大悲海济,再劝发心。正觉弥陀,首蒙授记。大士以九旬之供养,回向菩提。本七载之思惟,取净佛土。慨夫六道旋轮,三涂易堕。退失正法,尽诸善根。摄取邪行,多由恶友。愿行菩萨道时,远离恐怖等事。无衣无舍,众生之烦恼多途。若见若闻,我愿之弘深如海。生大悲心而救苦,仍号观音。继无量寿以称尊,复名积德。此大士率百亿人,共发大心。故能于十方界,再受佛记也。(以上颂悲华经发心受记。)   
    洎乎我佛能仁,降神堪忍。是威德之明王,今成正觉。即大悲之梵志,早有因缘。故大士示居菩萨,随学恒多。佐度众生,现身尤普。初演华严,同归法界。善财问道,已过善度之城。含摄推升,特示梵音之海。厥有山号白华,地成众宝。泉流池沼,功德之水常盈。华果树林,教化之香普被。(颂华严鞞瑟胝罗叹德推升,以大悲菩萨,特加颂赞一段。)见夫岩谷林中,金刚石上。有勇猛之丈夫,即慈悲之圣者。无尽智炬,作闇夜之光明。一切法云,覆福芽之增长。(颂善财初见大士,心中赞叹。)大士寄随顺众生回向,说大悲解脱行门。现行四摄,非同三五之身。发愿同居,永断十八之怖。令彼称名觌面,同归方便之门。忏果修因,终入菩提之路。(颂大士为善财说大悲解脱法门。)诚以众生譬如树根,诸佛乃为华果。十二类生,如奉父母。三世诸佛,始得菩提。盖自他不隔毫厘,生佛本无差别。故普贤长子,繁兴万行。文殊小男,圆成种智。不登大士之门,难入毗卢之海也。(颂大士随顺众生回向。○以上颂华严经善财二十七参章。)   
    然而顿圆之教,只接大根。聋哑之伦,尚行小道。良以镜中认影,无故发狂。不知衣里藏珠,本来未失。大士深动哀怜,指陈般若。回象王之顾,呼鹙子之名。即色即空,非假邻虚之析。不生不灭,毋忘恒水之观。五阴能破,十八之界相全消。四谛不为,十二之缘生顿息。至此身裹十方,口吞三世。不见涅槃之佛,何来挂碍之心。如唱金刚字母,已过茶字之门。是为般若总持,乃说波罗之咒。此令利钝普被,亦使悲智交融故也。(以上颂心经。)   
    学者深谙修慧,固登华屋之门。仅得闻熏,亦植金刚之种。所贵至诚恭敬,如觐天威。毋以妄想思惟,徒烧萤火而已。(先别颂持经功德。)惟是众生无慧,偏多分别之心。我见易增,翻以畜闻成过。争猜乳色,言以众而愈淆。未透牛皮,理以障而不见。爰开秘密之门,用塞思惟之路。(此于分颂神咒之前,出其咒语不翻之理由。故古德云:咒圆解偏,解生咒丧。○以上总颂神咒持颂之法。)   
    时则我佛在竹笋道场,阐无遮之大会。大士以莲华部主,统持咒之神仙。宣十一面之咒心,普四悉檀之威力。忆夫莲华眼前,美音香处。或作仙人,得无生法忍。或为居士,获大悲智藏。以百八遍之诵持,超四万劫之生死。十重胜利,既受福于生前。四种功能,更得效于死后。但得至心诵念,极乐能生。傥能如法修行,菩提在掌。(此颂十一面咒经。以受此咒时为仙人,为居士,故前列之。)   
    次则佛在庵罗园中,病满毗舍国内。夜叉爱取,既束手于良医。月盖情殷,乃求哀于我佛。佛以五浊不可久居也,令系心于净土。六识最宜速转也,请智照之观音。祝净光之普放,灭暗除痴。求安乐之能施,消灾护厄。大士本慈悲父母,乃宣心印除烦。世尊为怜愍众生,更请陀罗破恶。欲得现身,当知数息。六字章句,毕定吉祥。五门禅观,更增定力。故离恶若飘云遇风,见佛如奔流赴壑。味饶甘露,滴来杨柳之枝。口放霞光,赞遍莲华之舌。以故诸天供奉,如敬尊亲。首题得闻,亦生净土。(此颂消伏毒害咒经。)   
    复有布怛山中,庄严殿里。降妙觉之世尊,会大悲之菩萨。乃宣如意神珠,是名不空罥索。授从世主,教遍天人。十亿数之妙智现前,二十种之大利成就。更加八法,净土随愿往生。得入三摩,诸天常来拥护。纵使罪难忏悔,癣疥亦得消除。即令诈现受持,沉麝自饶香气。欲成最胜之业,更严自在之身。螺髻右旋,华冠上戴。鹿皮左覆,绀发下垂。璎珞以作庄严,香华而为供奉。信心自能感佛,故教身有光明。画像无异真身,所以愿能满足也。(此颂不空罥索经。)   
    惟是大士受领秘密法门,原有微尘之数。普摄陀罗妙语,更非一会能宣。故我佛再临,圣凡重集。将说大悲神咒,密放神通光明。盖自无量劫前,千光王处。受此无碍陀罗,普作未来利乐。千手眼应念具足,八地超登。十方佛悉放光明,一时来证。凡属学人,当修弘誓。先开十愿,广发菩提。再入三涂,普为解脱。昔礼空王之佛,因果无殊。今称大士之名,始终不二。更念本师,乃持神咒。于是灭亿万劫之重罪,随愿往生。获十五种之善生,更无恶死。得阶小果,尚是钝根。成就慧身,不由他悟。沐余风之吹体,常生佛前。遇浴水之沾身,同归净土。赞其功德,十二藏广未能该。称尔祈求,四十手施无不尽。求大悲之别相,当具十心。是神咒之总持,聊宣九号。此等威神之力,实菩萨所未前闻。广大之经,即如来亦应随喜者也。(此颂大悲咒经。)   
    外此三世最胜,演十五之真言。一切随心,详四八之印法。须弥顶上,身出明妃。净居天中,目流妙女。包罗莲部,有七字之咒心。误戴华鬘,受三回之佛请。应金刚之祈愿,曾现叶衣。遍法界而蒙熏,更饶香印。庄严地狱,宣历劫之因缘。秘密莲峰,等神珠之如意。顶呈罗刹,髻号一尊。头现马王,印崇千转。六字心咒,如来尚待寻求。千臂陀罗,译者曾蒙圣证。清净奉请,天拜白衣。圆满慈悲,相尊青颈。说如来之名号,破恶生天。修菩萨之观行,将身作佛。凡此无边神咒,众多妙容。莫非运诸子之安车,诣道场之夷路。大作佛事,已符宝藏预言。圆满菩提,宜受释迦悬记矣。(此颂其他各咒经。)   
    于是波罗奈仙人之苑,华德藏菩萨白言。谓欲普度众生,当得如幻三昧。晨星有数,慨东土之难逢。弹指能超,羡西方之无量。求世尊放白毫之光,直趣安乐。大士现紫金之相,来驻閰浮。大士乃敬白弥陀,相偕势至。率四十亿皈依之眷属,化一十二由旬之宝台。七重珍宝,具足庄严。四色莲华,交光乱转。八万四千之玉女,华果分披。三十二相之如来,瓶香供养。宝池宝树,居然极乐之风。妙乐妙音,远胜夜摩之奏。不行而至,示殊特之妙容。无为而成,现庄严于浊世。一念一时,普照佛会。无法无得,受记菩提。世尊于是溯往昔之因,示未来之果。于众宝普集庄严之刹,尊普光功德山王之名。安乐德聚,难与比伦。缘觉声闻,总归退席。大乘种界,永断讥嫌。寿命随心,宁论时劫。盖大士于菩萨中,誓愿最深。故成如来时,庄严迥绝也。(此颂受记经。)      
    更以如来在世,赖佛力以加持。我佛涅槃,慨群生将安仰。再开观想之门,巧说思惟之法。广陈依正,既见弥陀。遍观色身,更思菩萨。在如来之左傍,想大士之敷座。现八万四千之莲叶,色作宝光。广二百五十之由旬,脉如天画。百亿珠王,放光如盖。八万金宝,校饰为台。须弥山顶,愿瞻高大之幢。夜摩天宫,差拟庄严之幔。宝珠夺目,有无量之光明。金色成云,作十方之佛事。大士面似檀金,顶彰肉髻。紫金身色,现五道之众生。摩尼天冠,立千里之化佛。圆光则众圣来临,毫相则七珍悉备。流出无量如来,遍满十方世界。臂等莲红,掌同华丽。光明璎珞,普现庄严。柔软印文,飞光旋转。虽三十二大人之相,顶上不及世尊。而五百亿安步之台,足下原同我佛。但闻名字,获福尚觉无涯。傥得谛观,破障自能净尽。盖众生易度,唯妄想之难除。佛法无边,在制心于一处。而起灭无停,实心目为咎。欲伏见思之惑,无逾观想之功。虽用归意识,依然生灭之心。而熏入赖耶,即可执持成种。如在左右,如见羹墙。非惟至诚感神,亦且是心作佛矣。(此颂观经之华座观,及观大士身相文。)   
    然而金银众宝,尚非髻上之珠。乳酪二酥,不及醍醐之味。慨妙观之难成,无如礼敬。叹诵经之被转,莫若持名。举手低头,皆成佛道。名字究竟,二即融通。法以简而弥高,门以普而增妙也。(此总颂礼敬持名。○按天台判普门品,谓称名除七灾,礼拜满二愿。天亲往生论,以礼敬入一门,持名入三门。故于颂法华劝念佛之前颂之。)   
    大士因入流相,发妙耳门。五观圆融,四音殊胜。故佛顶经中,阿难陀请求方便。法华会上,无尽意启问因缘。妙德既已自宣,神力更加佛赞。果能以念念之信心,契观观之妙觉。则火坑推落,池现清凉。巨海漂流,水成长养。船飘鬼国,易铁城为釜金。身堕山头,等须弥于芥子。经过险路,贼起慈心。陷入王刑,兵如割水。禁系幽囚之处,画地徒劳。诅咒毒药之来,唾天自浼。遭逢猛兽毒蛇,诚能感物。消散迅雷闪电,力可回天。离嗔离欲,三毒全消。求女求男,两情堪慰。为作良医,自臻上寿。灭除烦焰,克入三摩。凡此念无空过,福不唐捐。莫非众生之一心,致感菩萨之十普也。(此颂法华经普门品,楞严经圆通章之十四无畏。以法华偈为主。为礼敬持名者,现世之小应。)   
    更望凡夫,追踪净圣。世间福报,原非太子之心。净土因缘,才是大悲之愿。慨夫大地爪土,人身之易失何多。浮木盲龟,佛法之难逢莫喻。纵有善根,得闻正法。而浮光掠影,几见真修。见性明心,仍多蹉路。惟蒙佛力加持,方免临终堕落。譬之婴儿长养,全仗亲恩。弱羽高鶱,难凭自力。况十地不离念佛,教本圆中之圆。七日即得往生,法又径中之径。(此先颂净土法门殊胜。)大士显教则为补处,mi zong即是如来。以尘刹之现身,作莲邦之导主。学者以礼敬为近门,藉持名为深入。无论称诵大士,忆念弥陀。只众生心内,时时发愿往生。即大士身中,念念佛成正觉。于是或执金台劝进,或随化佛来迎。或放光而说深经,或梵音而为安慰。广开方便,许凡圣以同居。不退菩提,慰涅槃之大愿。(此正颂观经接引文。○楞严经之求大涅槃得大涅槃,为礼敬持名者,临终之大验。)呜呼!尽众生为胜友,方遂父母之怀。奉尘刹以深心,尚觉佛恩难报也。(此总结大士说法利生。○以上颂观经之接引文。)   既述经文,本原可据。再陈感应,事匪无征。俾修行不退信心,故作颂不嫌词费也。(此一段结上起下。)     
    二颂此方感应,以显悲深愿重。内分五大段:首示现,二救苦,三与乐,四弘法,五摄生。○示现内分六小段:一普陀现相,二他处现相,三木石现相,四物类现相,五现光明,六现神变。   
    夫佛身充满于法界,梵响量等于虚空。实普现于当前,亦无时而或断。故寒空满目,无非大士之颜。日夜潮声,即是普门之诵。岂必示现变化,始说神奇。游戏神通,方增信仰乎。惟是日月虽明,盲人不见。甘霖普润,焦种难芽。死后断灭,信外道之魔言。佛性真常,谤如来为妄语。伤叹古今,几知恩德。不有示现,何醒蚩蒙。特陈史册之载言,庸著法身之常住。(此一段总颂示现,破断灭之疑,以定信根。)   
    曰普陀现相。则有示舜封于海上,月相光明。指史浩于岩头,金容照耀。珠璎交错,钦范子之重瞻。七宝庄严,纪曹公之三叩。别传渡海,云涌金莲。蓬山祝厘,光腾碧碗。巍巍金相,龟年之老稚同看。冉冉白衣,普陀之僧伽共见。方袍阔领,蓝公委悉之容。霞葆霓裳,端伯迷离之见。面容正侧,随张氏之虔求。形相昭昏,慰丁君之自疚。高僧然指,异代同瞻。老人舍身,随时克见。珊瑚碧玉,光炫粹昭。宝盖珠鬘,火明胡炜。脚头脚尾,信无隐之能逢。童女童男,满刘君之歆愿。叔型母子,睹落发之尼僧。行义同人,见庄严之妙女。督漕仁本,谓无异于画图。服贾兆禧,叹不类于绘塑。更或善财龙女,合掌旁参。罗汉韦天,步云翊卫。珠幢玉节,罗立云涛。鹦鹉频伽,飞翔香霭。法身匪异,而所见不同。譬之春荣万卉,原不择乎薰莸。而月印千江,终自殊其清浊。永乐朝之五现,未能专美于前。滋德堂之全图,不足包罗于后。以故元军悔罪,矢愿庄严。盛子祛疑,惟殷叩拜。此大士示现者一也。   
    曰他处现相。则有长安惠炬,争传灵应之台。摩竭孤山,屡出庄严之相。木平山上,身像垂璎。育王寺中,首形顶塔。天王奕奕,同如来之炽盛光明。塔影重重,有菩萨之香华供养。奖灵芝之戒律,六臂交辉。祛增忍之疑团,双拳并耀。法常行道,瞻身相之瑰琦。贺氏写真,见金光之缭绕。凤翔念切,身现五峰。永乐报恩,光昭千佛。林魁观剧,映世界若琉璃。普明述经,垂彩云之杨柳。安阳侍御,光显烛中。南郭善人,仪标帘上。盖随诚感之浅深,从心而应。或以法缘之厚薄,触物而通。虽现身于一时,实启信于无既。此大士示现者二也。   
    曰木石现相。则有如皋古柏,景物犹生。水月香杉,人禽毕备。江都造舰,鬘影成双。临安斧薪,身仪径尺。白云柱内,忽现宝珠。天竺涧中,更来香木。松滋蕴碧,倚竹安禅。宗室空青,陵虚欲活。凭虚钟乳,滴成自在之容。海底石龛,宛肖普陀之岛。庄严宝相,文靖珍藏。磨洗兜尘,元谟亲见。板桥伐竹,慈云与劲节同高。顾室磨砖,送子继比丘迸出。是则毛端现刹,永驻凡区。尘里转轮,长留里耳。此大士示现者三也。   
    曰物类现相。则有庖中蚌蛤,三现金容。釜底圆鱼,两呈妙相。怀琛牛胫,骨髓凝金。无咎猪牙,髻珠似粟。唐询鸡卵,妙现庄严。谭氏蚕衣,居然相好。凡兹物命之戕,即出佛身之血。为一子之偏怜,代众生而受苦。此大士示现者四也。   
    曰现光明。则有返朝廷之璎珞,晦色大明。示钦使于宝山,中宵如昼。图传东壁,耀唐宋之两宫。像奉西天,照云汉为三道。洛迦步去,色现如虹。天竺工成,光能掩日。幸逢圣诞,有潮音之珠光。为祝皇厘,显清凉之金色。称尊吴氏,灵孚净水之瓶。供到瓜州,明彻圆光之镜。记雷峰之授戒,光满一庭。喜王琰之迎归,辉腾三尺。病僧帷外,朗见金趺。渔父滩边,火明铁首。纪大观于崇圣,毫相常留。欣修礼于慈林,莲华时涌。左溪敛念,彩色如云。开诇肃诚,金辉映壁。盖众生佛性,本具摩尼。菩萨缘熏,有如净镜。能冥合乎本始,即无隔于自他。朗朗神珠,非从外得。重重帝网,原可交罗。此大士示现者五也。   
    曰现神变。则有陈妻室内,座现金躯。郑媪瓶中,钱镕宝像。阻舟示警,叠发铁莲。防海移居,忽浮金钵。江阴波面,鸲鹆归钟。楚国尼庵,鸽儿画像。助苍山之鼓铸,沟浍流铜。成天竺之模型,云房崩土。葑门镜内,帝释天人。潮音洞中,间罗玉女。智勤孝养,枝枝遍坐如来。心达诚孚,叶叶梦瞻菩萨。国王面镜,影现神山。普明铸钟,声闻邻县。寿安圣像,海上浮来。董古经囊,水中飞去。手握利宾之骨,隔宿还归。身呈天女之容,须臾三变。孙妻炉内,华挺青莲。缪子斋中,竹垂翠盖。幽溪加被,身化金钟。普陀著灵,指浮华瓣。寺崇光福,金容涌自泥涂。像驻回龙,胜地不虞水潦。青原朴老,壁现莲华。平泉女郎,榻横杨柳。善才脱难,有羊裘桃枣之遗。邹浩诵经,现舍利竹枝之瑞。此等如幻三眛,非徒炫以神奇。当知对治悉檀,实普施其悲悯。此大士示现者六也。(以上分颂示现,启发信心。)   
    凡此或现色身,或呈幻相。大而世界山河,小而微尘草芥。莫不从心所欲,应念而生。如此,可信大士之法身,历万劫而不磨。亘十方而常满矣。(此总结示现文,颂法身常住。)   
    既定信心,请增义解。是诸佛之法身,即众生之自性。水腾波浪,只是随缘。金与指环,本来非变。浮沉五浊,不污清净之身。堕落三途,仍具庄严之德。徒以认沤弃海,恋四大之假名。误奴为郎,纵六尘之缘影。徇欲须臾,受辛历劫。大可哀也。(此颂众生之佛性,与大士无二无别。破断灭之邪见。)   
    幸逢大圣,是智海之导师。恒顺众生,作火宅之慈父。欲求解脱,堪作归依。况有救苦与乐之征,能为振瞆启聋之据。昭兹来轸,鉴彼前车。(此承上文心性不灭,劝人归依大士。总提大士悲能救苦,慈能与乐,以劝进行者。)   
    顾或谓幻身无体,死生了不相关。妄境全空,憎爱从何而寄。不知身安始得道隆,缘具方能证果。永嘉发愿,尚护身心。大慧礼文,亦求安乐。未曾实证,无尚空谈。但办信心,决无虚掷。(此为好作口头禅者,下一针砭,劝人死心踏地归依大士。以上总结示现,诫勖勉修。△单行本卷一至此终)     

    二救苦,分八门:一救焚,二救溺,三脱险,四MIAN杀,五免刑,六愈疾,七除祟,八拯堕。   曰救焚。则有慈云诵咒,三爇不然。长舒持名,四投皆灭。惊四周之俱至,地有容身。唯一字之称名,风能返焰。梦惊李母,只爇衣篮。诵听毓菁,得留苎帐。国卿脱难,亲瞻大士提携。法雨焚楼,自有神灵呵护。专忱礼佛,汪店终存。至信动天,蔡居无恙。天禧塔上,不损金经。比部室中,得全绘像。旧经一板,叠消善邑之灾。老屋三闲,大救东邻之劫。傥非香赐栴檀,谁免臭烟[火+逢][火+孛]。此大士救苦者一也。   
    曰救溺。则有迎飙惠庆,隐来金甲之神。坠水景仁,幸诵普门之品。徐荣陷于洄洑,焰烛山头。吕翁险入奔湍,炬明岸上。行童入海,倏来赭布之僧。刘子覆舟,乃得红光之照。顾迈安济,屡嗅奇香。万寿回舟,亦瞻神火。商人浮海,一僧杖锡而行。刘济过湖,两人挟舟而渡。梁山童子,忽尔牵衣。彭蠡巨人,惊呼抱木。令宗避贼,鹿引渡于孟津。刘使堕洋,鱼负追于溟海。跃水栾荀,足如履地。堕江廷堉,浪仅沾裾。舟子持斋,鬼因违命。一乘宣号,灵感趋篷。法纯得遇仙槎,成圭忽逢浮木。日旭梦令号我,允升利在度生。暗护程昭,物来托足。导归熙载,桑幻维舟。潘君蹈海,愚匪类于商丘。王媪陵波,足如履于平地。应验作记,粟翁庆两次生还。尊像迎归,林氏得回环报答。涧南天锡,舟子同惊。映奎大成,余生独活。江宁庄母,群女生全。南粤周君,阖舟遇救。冥中调护,是孤儿寡妇之船。暗里推呼,免失火殃鱼之痛。呜乎!与其拘泥儒书,徒守临深之戒。曷若归依佛法,不占灭顶之凶。此大士救苦者二也。   
    曰脱险。则有妇来入浴,救岩下之居民。女唱卖鱼,出洞中之工役。单骑逃窜,示毕览以归途。猛兽往来,任成圭之潜伏。道因入洛,皓首偕行。陈公绝粮,紫衣呼起。彦山祖父,教防压屋之灾。士启童孙,屡免坠楼之祸。笈多塞外,同侣衔恩。那跋海中,一舟蒙济。善冲现炬作导,儒俊得马而驰。避迹坟堂,竟遗之楷。隐身枯树,遂免令宗。开达逢羌,虎为啮栅。安起避贼,狼掷过河。道秀穷山,真容示路。怀明虏穴,神火归人。沈公仗义,现圣像以来援。夏仆全忠,蒙长人之负出。佛经所说,事实全符。至于化流沙之池草,三藏全身。设滨水之茶庵,宋衎寄宿。尊称遇贼,自有神功。智显隐身,不同方术。棘中法智,一任搜寻。林里窦传,居然安隐。霍山穴内,萤火流光。榛芥丛中,鸭栏现相。徐公丛草竟潜,德祖蓬蒿半隐。骑追超达,目障牛皮。灵显善才,鼻柱狼吻。见佛光之七段,仍然车宅之灯。陷石窟以三年,还咽赵经之字。于以见身境之无处是真,亦以知佛力之无尘不遍。此大士救苦者三也。(至于下颂险中境界如幻。)   
    曰MIAN杀。则有宁朔将军,临刑遇赦。南宫戍卒,下刃生疲。名持道集,贼屡斫而惊逃。经诵慈恩,胡拔刀而还卧。法禅箭不能伤,沈甲刃还自断。军谍游戎,并显三刀之异。陆晖敬德,更钦双像之痕。张传佛语,顿释前怨。程唤王名,转为世好。善才受戮,再生涧树之间。王乙逢凶,忽履高崖而上。指一受异僧之戒,贼为回心。高荀邀菩萨之怜,斩真不死。仆承主教,赦不待乎三年。弟被兄诬,冤乃雪于一藏。安家奉像,背击铜声。储尉持名,顶腾毫相。语传县令,三救米商。梦警谯王,终全张畅。简荣归命而刃折,廷爱遇寇而粮存。脱难如鹰隼之飞,将行有鹦哥之唤。此皆失命亡身之顷,竟沾起死肉骨之恩。更若云中现相,两佑宋室之兵。空际传声,屡御钱王之寇。王将进爵,阻武肃之穷兵。贼惊有神,止士诚之妄杀。遂张崇之悲愿,裂石全贞。感刘度之精诚,坠经挽劫。妇负巨石,却敌滇南。神跨两山,弭兵河北。是虽天发杀机,铁笼难覆。而佛开寿域,金鼓能扬。(更若下至此兼颂息兵。)至于有门持咒,出鹭鸶于网罗。世亨写经,脱鸦群之箭镞。哀矜螺鳖,顾翁得判放生。扑杀鹁鸠,程子仅邀宽限。入场须解猫怨,送子每来牛隔。诵大士之咒,网面宏开。念菩萨之名,怨魂得度。不惟广锡类之仁,更以弭未来之劫。此大士救苦者四也。(至于下至此兼颂救物。)   
    曰免刑。则有郭宣感梦,自知大命无忧。王忻衔恩,悔诮异端所媚。两脱董雄之锁,依旧钩连。再加张畅之刑,仍然寸断。子乔白鹤,恍瞻炎汉之祥。米贾青蝇,复显苻秦之异。瓦官寺内,铸像来临。晋阳狱中,普门获宥。窦传蒙佑,啕笑见于同人。张妇宵奔,长跪逢其夫婿。苞怜六劫,说法解枷。朗率同门,称名叩石。延僧礼诵,可明现异色之祥。为政宽仁,叔达受光明之品。徐义惊梦,发解身腾。盖护得光,门开锁脱。徽因叔累,销鸣爆石之声。圭苦官贪,械乃自梁而解。僧明受谤,绳为从宽。张达自新,梏应不著。心经阴相,慰给谏之孤忠。禅定无伤,昭孝廉之诬陷。增光被系,免瞻狱吏之尊。御史从军,自有刀环之望。所愿舍恶迁善,发心当学高荀。免罪作功,违誓莫同处茂。此大士救苦者五也。   
    曰愈疾。则有戒贤受记,现碧色若琉璃。处伯归依,见金辉之资质。如庵垂髻,甘露频倾。应吉竟陵,醍醐并灌。惠恭诚至,鸡乃迎猫。昙颖心虔,蛇来吞鼠。两唤宏源之字,亲现白衣。三摩玄藻之身,忽来金像。疾生重膇,鼠咋无漏之胻。祸起沈鲐,牛入李家之梦。盛鸣府种,起以神针。王子痈痒,自饶臼药。口流白沫,法通梦啖驮筋。顶放电光,曹[王+玉]竟除尸蛊。矢愿而除肉蠹,黏经而破喉鹅。智檀以现相痊痾,冶牧以舍身弗药。潘母于君,并叨灵药。薛妻沈妇,普锡神汤。爇彭妇之心香,轻如枣叶。去陈妻之业障,拂以莲华。除风愈疟,非夸文章有神。破腹湔肠,自有神膏能傅。更加慈视众生,相怜同病。故光加瓶水,便足蠲痾。诚感灵泉,遂能疗疾。经传菩萨,早造福于西河。坛谕仙人,更流慈于东粤。玉溪彭蠡,大札不用移民。陈宅方门,护卫莫疑梦竖。游君劝信,吉[口+十]家人。谭子弘经,利沾同志。天台修忏,救永阳堕马之危。杯度重来,慰邵信无人之憾。汪有难兄,恍瞻挥麈。李怜少子,灵应衔珠。持经消内子之灾,叩祷益良人之算。门开甘露,众生普获清凉。山驻光明,赤子都无夭札。治以道术,故神圣工巧不能几。饮以伽陀,故寒热气风无不愈。须知片念能通,莫虑临时安应也。(更加下至此,颂救众疾,愈他疾。)抑或病未及死,只余根缺讥嫌。而养必待人,未免自伤残废。则诵处[王+舀]之偈句,目可同光。传淮甸之伽陀,足能健步。令吞羊目,顿瞻菡萏之华。自数螺纹,大慰桑榆之景。庵开存济,灵纪扬州。僧号半崖,美谈山左。神膏续断,堪救医伤。甘露点睛,免为鬼害。市民折足,幸得续骨之方。夏老断肱,恍遇含光之剑。潮音泉水,即号光明。日精摩尼,从心观想。呜呼!九折成医,已乏华陀之术。一心念我,幸留慧集之名。虽盲砻挛躄,夙业原深。而灭恶满求,悲心足怙。慎勿具文了事,想经无灵。更无我慢自矜,临危不变。此大士救苦者六也。(抑或下至此,兼颂全废疾。)   
    曰除祟。则有展伽黎于大理,镇身罗刹之邦。结茅茨于南台,弘法毒龙之窟。道融旅邸,慑据座之鬼兵。智楷山居,降揽衣之魔女。身现空际,狐莫逃刑。梦降云端,魅皆屏迹。求经玄奘,不遭恶鬼之挠。多病王琦,屡御群魔之侮。侍儿与药,二竖离身。天使行创,双童退舍。阴天车骑,难登太华之山。行病鬼王,不入罽宾之国。飞光射蟒,越女技过王妃。当道诛蛇,黎臣雄如帝子。新坊婢子,诵经可度魔民。江夏女郎,伏鬼得瞻圣像。施李君以无畏,治赵女之病狂。欧阳见巨物遁形,慧简任黑人相试。求食则飞刀难忍,归妹以神咒堪虞。茒□庙畔,免责顽民。荆棘丛中,指迷行者。舍人谏议,顿除王宅之妖。汪子张诚,同免阿尼之鬼。顶踵皆灯之疠鬼,退入民家。衣冠尽白之巨人,不殃信士。夫铸鼎象物,只期山泽无逢。而持咒诵经,自有神灵效顺。此大士救苦者七也。   
    曰拯堕。则有盂兰会上,领赴香斋。地狱声中,洒来净水。观音经见重幽冥,育王塔亦宜礼拜。耶舍入鬼途而无畏,嘉祎挟负者以腾空。崔轨写经资福,李暐造像生天。挽同堕落,庆顶暖于庐山。严整威仪,处沙弥于金座。郡君默诵,堂庑动摇。吴悦发声。油铛迸裂,西方造福。免为水上之猪羊。南海还魂,莫顾当垆之佳丽。诵经守戒,汤君不赴刀山。离暗投明,何子得逃铁棒。憨山弟子,作观遂获清凉。三果亡兄,乘愿顿教解脱。高僧修忏,命妇升入天宫。慈母诵经,亡子庆生皇室。官犯波夷之罪,几罚为牛。女持般若之经,免令作犬。将心转业,伯时救马腹之投。闻教生天,宗演解猴王之劫。忏修斑竹,得离鬼使之拘。铛放莲华,幸举韦天之杵。旭庭天柱,顿释沉怨。刘院桂佣,不酬宿债。灌以咒水,现身之饿鬼潜消。才举经题,地狱之苦轮顿息。范母生天受福,方妻作子成名。造寺不堕三途,孝亲免偿夙业。挑除破碎,罢五鬼之揶揄。痛过烧煎,幸合家之斋戒。盖大悲发愿,本来重在三途。而罪性原空,固可灭从一念。此大士救苦者八也。   
    嗟呼!生为分段,谁逃五痛之刑。死便沉沦,更受六交之报。疾痛惨怛,置慈母而不呼。骄恣狐疑,弃良医而不顾。自贻伊戚,宁非大愚乎?况乃药怀无畏,不惟诸难全消。而珠握摩尼,更庆所求如愿。聊陈福报,藉作欲钩。(此结上救苦,起下与乐。)     
    三与乐,内分四段:首佑岁,次锡福,三长寿,四得子。   
    曰佑岁。则有刀加盆上,慰梁帝之祈求。瓶洒空中,解唐宗之焦虑。金身现相,诚孚王古之求。灵迹随缘,事有刘赓之记。潮音致祷,欢喜来迎。泗州闻歌,东西大稔。泽流浙水,非夸香木之灵。福溥吴山,不爽金身之异。天汉并资润泽,广丰亦纪恩膏。奋雷电以除蝗,塞河流而止潦。感道舟之悲愿,雨雪如期。纪无畏之神通,日轮现相。二林诵咒,诗记观河。孟夙持经,颂腾高苑。茅开程督,法身不囿于方隅。梦警钱王,佛像必求其清净。如彼辟支受食,丰盈迦跋之邦。法音为王,沾洽阎浮之地。此大士与乐者一也。   
    曰锡福。则有山陈锦绮,示文穆以安宁。界隔彩绳,许忠懿之归顺。如璜遘急,助有神功。元吉自沈,阴蒙天相。彩舆下降,助文简之词章。珠宝探怀,广法程之医术。手援蔬食,侯家有奏凯将军。顶礼莲台,张氏喜荣归夫婿。张景消灾获福,元相善贾多财。刘景庆兄弟重逢,道显得妻孥聚首。徐公小婢,竟来大士之媒。李令情魔,终慰生平之愿。命由我造,有联捷之梦占。巧为拙奴,惊七题之佛赐。成鉽藉乎内助,端方庇及友朋。再加积德累仁,更觉如响斯应。名留天锡,重钦司马之高风。封到林翁,媲美提控之盛德。知可陈楼闲处,医术功多。信之裸裎何伤?诚心难得。保全妇节,陛锦成名。善体天心,如宾受诲。冯行仁术,富以秘方。岑有善缘,位登显仕。阅涧南之题跋,灵应非欺。观成秀之记言,功名可冀。虽改步改玉,国家罢贡举之科。而予取予,求菩萨无疵瑕之见。此大士与乐者二也。(再加下至此,兼颂修德获福。)

TOP

续 21




       曰长寿。则有容图仁倩,却亡友之弓招。咒护心余,免冥王之瓜代。广施经籍,嘉猷延四一之年。五赠良言,宏儒脱重阳之限。友教如幻,顿改仪容。母祷无明,甘为服役。益吕公之二纪,报应无差。戒汪子之力行,期颐可望。密行持经,等圣人之无相。放生延命,唯阴律之当知。孤侄成名,绍庭克臻上寿。佳儿迎养,士玉更享遐龄。更有常姑割股,父得延年。金氏刲肱,翁因增纪。山英祈算,得沾杯水之贻。云姑酬神,洽梦药丸之赐。幡幢遥集,阴护彭子之创。丸药涂伤,太息刘儿之苦。鸟衔朱果,灵孚玉凤之投。咒诵白衣,魂返金鸡之召。感恩文玉,称佛法之无边。奉法景贤,信灵符之第一。振焜学藻,均佑母以高年。刘霁传英,亦延亲于数月。盖爱物仁民,必先教孝。而问安侍膳,不外知年。故凡孝子之祈龄,定有神灵之默佑也。(更有下至此,颂延亲寿。)复有放生戒杀,脱产难之凝姑。救苦呼援,诲善根之董母。兆庚述冥游确记,灵化闻心地观经。知俭见簿示前程,帅氏得筹添半纪。自修训人,开元遇赦。守分安命,杨亮生还。顾君作礼,得瞻广大之身。曹子持斋,乃饮清凉之水。是皆名登鬼箓,竟同秦谍之苏。赋未魂招,还说汉宫之事。枝挑杨柳,便成续命之汤。土赐牟尼,即是返魂之药。此大士与乐者三也。(复有下至此,颂死后回生。)   


    曰得子。则有七朝体变,艳说嗣姑。俄顷形殊,咸称佛赐。建千金之阁,伯仲联生。许六日之期,信忠同老。彩云香绕,李清抱子之图。圆月华生,潘照添丁之咏。香盘印字,慰章藻之残年。瓶柳为儿,酬新斋之远拜。传经吉氏,两利官人。施主潘公,孪生衲子。傅家叔侄,接踵归依。李氏弟昆,比肩信仰。文产得男,甥原似舅。子翚有后,侄乃从姑。赐以笑容,嘉邹君之补过。克符喜相,祛熊子之多疑。梁文建白华之庵,隆将梦红儿之授。志淳开梓,叹如响之应声。道德梦兰,幸改邪之归正。庆绵绵之瓜瓞,颂遍荆衡。咏缉缉之螽斯,声腾徽婺。更加乐善行慈,必获光前裕后。故书经画像,王文肃奕世簪缨。利物济贫,徐文敬两朝相国。奖张君之阴德,孙获六龙。赐冯氏以瘦儿,子垂三组。绝好秀才,诞忠臣于嘉定。式佑上帝,降天妃于莆田。沈祖布金,孙曾蔚起。周姼乐善,福寿绵延。怜贫僧之焚指,子入词林。拒乳妇之弄姿,族成蕃衍。音通梵国,远稽晋代之尚书。铭著狼山,近纪胜朝之殿撰。存心仁孝,无子者终育贤孙。韶养废残,合天者必昌后代。尚祈饮水思源,祝永裔之信佛。傥或始勤终懈,当猛力以自新。此大士与乐者四也。(更加下至此,颂兼得贵子。)   
    夫避凶趋吉,乃周易所屡言。而赐福消灾,是菩萨之行愿。铜山崩而洛钟应,佛即是心。阴德现而阳报来,理能成事。彼吉祥天女,能令念者遂心。坚牢地神,亦使有情安隐。况大士为诸天奉行,万神翊卫者乎。所求如意,无庸疑者。(此及后段,总结救苦与乐。)   
    惟是弊衣粪扫,为除贫子之惊惶。黄叶杨枝,但止小儿之啼泣。凡兹世谛浮华,难入道流慧眼。盖白驹过隙,须富贵以何时。黄土长埋,问妻孥之安用。况肥脓甘脆,药号腐肠。皓齿峨眉,斧称伐性。乃为儿孙作牛马,鼻被人牵。嗜钱癖入膏肓,心为形役。既为众怒所丛,又作入道之障。濒死不悟,真觉可怜。不知患得患失,欲贵者翻觉苦多。负我负人,多男者原由业重。是以释迦修道,弃国捐王。大士济人,鬻妻卖子。正以断绝爱根,乃得入预道品也。至于身则四大假合,何处坚牢。九孔常流,徒增臭秽。纵得百年寿考,终如处茧之蚕。即论千岁仙人,仍是守尸之鬼。长囚胎狱,永锢形山。是大患之所存,非智人所当乐也。故三多而陈华祝,有帝尧谢绝之辞。五福而殿者终,是箕子无常之感。凡在痴迷,速宜猛省。堕井甘蜜,休同桀纣善忘。弃金担麻,免笑婆罗不敏。况乎不修净土,何有长生。未读华严,安知富贵。此所以继救苦与乐之文,而陈弘法度生之事也。(此以大士悲愿,实欲一切众生,无不成佛。其救苦者,无非如永嘉所愿,无病苦,无贫苦,不受难事,不被魔恼,俾得近明师,修梵行,专心定慧,回向菩提而已。其与乐者,无非以欲钩牵,令入佛智而已。若专以此为目的,则辜负大士入浊世之本怀矣。故一一抹杀,令生向道之心。△单行本卷二至此终。)     
    四弘法,内分六段:一应化,二说法,三锡嗣,四护法,五牖慧,六证果。   
    曰应化。则有传佛心于熊耳,禅开五叶之华。示儿泣于鹰巢,灵显两朝之迹。括里沙弥,称名解脱。泗州大士,具足神通。金沙滩上,妙女传经。忠孝祠前,道人授卷。道行洱海,争传七化之形。居寄潮音,爰作二士之传。剃度昙藏,知入道之堪嘉。教授普明,信度生之宜广。佑孝亲之施氏,两来妙海宫中。慰寻母之吴君,三现大庾岭畔。三年常唤,竟令宿业潜消。半卷偶持,直使亡亲得度。簪花老婆,导帝行施。碧眼胡衲,戒王弭兵。驾云而逝,曾钦花子之名。斩首无伤,再挽缁流之劫。饷短姑于海上,境不碍心。宿孝子于山头,亲原是佛。下至为超鬼趣,尚彰焦面之身。欲度微虫,特示妙香之口。是皆以同类之形,作共居之化。此大士弘法者一也。   
    曰说法。则有顶摩慧日,劝念洪名。面责婆罗,毋求王位。指示灵照,净土非遥。训诲百娘,西方应礼。奉大明咒经,须知重大。诵金刚般若,务要虔诚。烧香祈福,字纸无捐。诚谨持经,秽柴当禁。谕江宁之吕叟,为善必获祯祥。叹钱塘之屠公,过刻殊伤仁厚。持经必跪,常殷恭敬之心。戒杀得生,广布慈悲之化。世风日下,鬼神伺察加严。送心到西,菩提自然不退。盖娑婆国土,以声论而得宣明。愚昧群生,虽现身不知说法。故或定中亲授,或梦里相传。一历耳根,便含道种。   
    他若元谟就戮,十句经传。敬德将刑,高王灵著。山东御史,咒述白衣。燕邸王妃,经称梦授。载之简编,应如桴鼓。固匪魔民符谶,妄敢攀援。亦非灵鬼乩坛,所能假托。此大士弘法者二也。(他若下至此一段,乃带颂世俗经。)   
    曰锡嗣。则有菩萨万回,名题佛柱。台宗遵式,梦授明珠。老僧托宿,有述古之念常。明星入怀,得宏戒之慈藏。螺溪尊者,传以继忠。鱼篮老妪,送来源正。恪恭受像,璧峰诚智慧之男。宴坐作观,国宝正太师之位。圣达奇相不伦,静之骨观明净。求从塔寺,大觉不昧其师承。梦烛神光,道丕尽孝于父母。大通赐号,博极群书。开诇行慈,并遗生命。授来珠贯,得圆谛之雪窗。吞以金光,有碎虚之疏石。名驰观幻,曾任太史之官。统纪绎堂,克绍婴儿之行。仰僧家之北斗,名著憨山。作苦海之南针,道崇藕益。瞽庵则云中现相,颛愚则梦里投怀。耶溪称师子之儿,寄禅等穆公之兆。人见辉腾僧史,喜龙象之尉兴。庸知赐以法嗣,受灵山之付嘱。此大士弘法者三也。   
    曰护法。则有位绍戒日,为印度之明王。身留辩僧,偕修罗而长住。求通华语,竟更跋陀之头。为变秦音,即换知玄之舌。握刀天将,嘱道冏以受香。执戟神人,警慈恩之行路。法桥祈报,响遏行云。净意感恩,心知阴相。周理无蹇涩讥评,董伽省本来面目。吞来朱颗,等道家服饵之仙。咒破石屏,作佛法干城之选。起征发愿,道源梦供经文。元履炷香,冒公即遗善本。岩石现乎咒文,竹里传来印诀。连称菩萨,启总镇之奏闻。梦到补陀,坚孝宗之信仰。入荆王之梦,乞补衣裳。登俨斋之门,愿新相好。彦琮有授碗之兆,觉范叹堕像之灵。梦警而返金躯,杵击而完宝石。卖纸忽惊断截,易釜更索偿还。素屏岑寂,代除阿秀之凶。古庙尘封,托救万蓝之厄。施金反噬,现白衣而解围。附载遭沈,引明灯而施救。道宪水中,捧来菩萨。维新足下,托以莲华。垂失衣钵,道汪以云雾生全。投入蒸笼,元礼得僧人挽救。关帝有禁荤之谕,游魂避护戒之神。举元坦而梦牛,记元达之赐紫。湛修授咒,地无猛虎之殃。贞辩安禅,心绝天魔之侮。朱君感旧,绣像归来。张氏破斋,画帧毁去。万寿楼上,定八卦之阴阳。孝感程门,示一年之休咎。花云供奉,命授饿夫之飧。栖霞绝粮,嘱赠高僧之米。勖僧端之净念,出闵预于淫窝。更若无竭求经,狮为护卫。元康得慧,鹿任乘骑。善觉持名,道高伏虎。法洪犯禁,哀感乘牛。白雀寺前,獐来作礼。莲华庵畔,鲤亦贺辰。宿山而鹦鹉翔空,夺经则巨鱼阻道。御庖鸡卵,曾闻呼吁之声。金殿雪娘,亦切皈依之愿。虽云物各有灵,实乃佛无不覆。(更若下至此一段,乃颂感物。)至于毁像而被漂焚,镕身必堕地狱。易石招来苦果,焚经陷入畜生。盗金作狂犬之狺,出殿遇毒蛇之啮。果报昭然,不忍尽述。是非如来作烦恼因缘,乃欲阐提得安住正法耳。此大士弘法者四也。(至于下至此一段,乃带颂惩恶。)   
    曰牖慧。则有善女称观音之号,得瞻我佛真身。义寂登文殊之台,忽与大士同体。劈胸现首,照慧目以光明。破膈易心,启彦伦之妙悟。修幽溪之忏法,看云顿悟无生。指道子之画图,警玄莫疑有相。保恭受学,以顷刻为长时。法京更名,顿照了乎三世。元康求智,得宗说之咸通。渐源闻经,识死生之不道。三敲鼎盖,妙智现前。偶触窗棂,圆闻可悟。黑风吹舫,嗔心之起无端。火鲾敲柴,闻性本来非缚。十二面向甚处去?未许转身。三二相虽好弗歆,恐行邪道。归宗弹指,是否还闻。仁岳修观,恍如梦觉。夜摸枕子,遍身何似通身。手捻数珠,求人不如求己。虾蟆蚯蚓,助汝发机。糊饼馒头,令人深省。重喜自缝败衲,顿获辩才。慧才得被袈裟,立时彻悟。分之手眼,梵庵即获清凉。不转意根,憨山忽忘身世。海宁不学,自解吟诗。谷声诵经,恍如宿习。灌琉璃之瓶水,子英得法圆通。遗古木之香炉,摄庵发明心地。持刀解剖,独冠沾换骨之恩。戴像经行,云谷悟唯心之旨。舍身海上,行童竟悉梵音。涤垢河滨,元初急寻归路。摩雪关之顶,禅净兼修。拊大云之身,因缘夙具。外此身摩王子,大启文思。目洗莹师,忽明地理。盖菩萨具万善庄严,故众生得随机获益。此大士弘法者五也。   
    曰证果。则有优波系念,见菩萨而赞无生。澄照蒙衣,得天人以为侍卫。许生兜率,慈恩臂挂花鬘。隐处贺兰,无漏身成金色。利宾宿茧,遗像垂灵。妙严拜砖,芳踪炳异。无畏受摩顶之记,广著神通。文捷转如意之轮,亦多奇迹。坐忘溪涨,璧峰得生佛之名。咒退海潮,弘济显慈心之定。广恩食果,牛受戒而鸡啄香。玄朗知津,鸟听经而猿捧钵。经持一卷,慧恭诚福德难量。咒诵三年,澍庵超人天之表。僧实救讲堂之摧折,智显息川原之战争。观音寺明咒效彰,圣寿院大悲名著。称名不息,潜子道著镡津。持咒无停,秀恒位登罗汉。小姗梦召,白华紫竹之闲。灵睿往生,海国光山之地。此皆信心满足,宿植深因。故蒙佛力潜加,渐臻圣果。此大士弘法者六也。   
    然而乍开慧眼,难禁隔阴之昏。纵得神通,未免出胎之昧。故云门曾作国王,草堂复为宰相。五祖沦于学士,大成转作殿元。高谈出世,依旧轮回。故尽富罗而作骨,未逾一劫之多。截草木以为筹,难罄受身之数。甚至误下转语,堕入野狐。偶动邪心,沦于地狱。从此视人天为客舍,以恶道作常家。七佛以来,犹为蚁子。八万劫后,未脱鸽身。涅槃云:「一失人身,难可追复。」言念及此,悲痛奚如。(此段以下颂弘法证果之结归。
    ○共四段。

    ○此一段承上文,言修行人,或参禅虽得智慧,而未断见思,或诵经咒虽得神通,而未证罗汉者,难出轮回。不出轮回,易于堕落。实大士发心取净,度人生净之根由。)   
    纵使得保本来面目,不昧夙世熏修。而断见惑如断四十里之流,证不退须经一万劫之久。夫多闻庆喜,尚有淫魔。神通目连,难逃杀业。万年劝化,须菩提堕入毒龙。多劫修行,舍利弗退于乞眼。大集经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岂虚言哉!(此段言纵不失人身,决难登不退。找足上文之义,劝人求生净土。)      
    盖处五浊恶世,不离八苦煎心。韶华易逝,每伤壮不如人。糊口维艰,又有饥来驱我。漫漫长夜,既佛道之难闻。藐藐微躬,复病魔之肆虐。发心出世,必交谪于室人。访道参禅,每盲引于恶友。不有径路修行,安免火宅长住耶。必也寿命无量,离老大之伤悲。衣食自然,免往来之熙壤。法音流布,常宣木铎之声。相好庄严,同具金刚之体。不闻环钏,犯断染污。常在钧陶,会皆上善。永离造恶之因,自获证真之果。然则不归净土,而奚归乎!(此以娑婆之苦,安养之乐,两两对照,动人欣厌之心。杨次公云:「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厌浊,实断爱之根本。欣净,乃一念之方便也。)   
    况安乐无逾于生净,而简易莫过于持名。既不择乎智愚,更无拘乎久暂。一念相应,随愿往生。以带业之凡夫,得横超于圣位。诚如来之胜异方便,大士之彻骨慈悲也。故现居此界,自甘尘土坌身。摄受众生,愿放屠刀成佛。爰举先正之典型,庸作后生之轨范。六门顺叙,实互摄而靡遗。一路涅槃,愿未来之无惑耳。(此承上文而颂念佛法门,至简易,亦至圆顿,故大士尘刹现身,无非摄念佛人,生于净土耳。后二联,为摄生六门之总冒。六门之前三为因,后三为果,而因必有果,果必有因,实不可划分,但行文必有次序,故顺列之,特以互摄靡遗句点醒焉。)     

    五摄生,内分六门:初至诚,二深信,三发愿,四得验,五接引,六瑞应。

    ○前三,本观经。而唐译起信论之正直心,深重心,大悲心,与此正同。   
    曰至诚。则有大悲习定,法宗九载输诚。苦行焚修,明证三年不寐。齿延精进,听梦诵之琅琅。元礼正观,泯玄功之汩汩。孙良廿载,日课佛以万声。思照卅年,常系念于三圣。左伸造像,梦感伟人。宋满设斋,空腾化佛。礼佛百万余拜,从雅心殷。刺血二十七年,祖南骨立。吴君然臂,作四字之求生。柳氏割肱,得三业之清净。发心然指,顿空万镒之身。画像写经,竟枯坦如之血。弘道六时,想成净境。一心百叩,终现祥光。诚心忏悔,妙德唯流派无言。设像作观,印妇乃绝粒以待。血画千片,贞女宝池化生。饮水四旬,朱氏金莲托质。叹姜思之精进,早断恩情。赞广洲之书持,更敦孝弟。是皆闻名悲喜,有竖毛出泪之诚。誓度死生,怀履薄临深之惧。既行止之勿违,自功德之无量。永无曲相,上同如来之出离。死尽偷心,故得菩萨之接引。此大士摄生者一也。   
    曰深信。则有同住实隙,慈云请佛证明。十念功成,明瞻不愁迟暮。疾蠲蒙润,专修三昧之王。辩赐永明,决定万人之去。慧亨作偈,持定生之决心。用钦示人,极出家之能事。念佛不惜身命,孺子可嘉。净土只在堂边,翁儿堪睹。看孺人之手段,撒手便行。除弟子之疑怀,坦胸以验。节妇愈疾而益虔,盲母得明而不辍。茂师定四更归去,善女决重九当行。苦海顾妻,喜三日之能出。病身王女,先一月而来迎。雁过影沈,往原非往。神游光照,生则定生。盖由净念相继,绝无间断之时。故能劫火洞然,直达庄严之域。更有慧延求示,感大师之西来。张妇怀疑,指家人之生处。不惟自信于生前,更且诲人于身后。至若造罪雄俊,竟得宝台。事酒惟恭,更来伎乐。虽非丑妇所能效矉,益见信心之能作佛。故大悲经云:「惟除疑者,随愿往生。」此大士摄生者二也。   
    曰发愿。则有名高莲社,随初祖者百廿三人。院记报恩,学弥陀之四十八愿。顶摩自觉,利物为先。水洒愿登,诲人不倦。兆荣化众,罄家产而售棺。法云奉亲,邀佛光之照室。绣成经像,如一广利群生。空现舟车,陆氏普度物命。此皆修行功德,不贪著于自身。随顺菩提,必摄取乎大众。具此广大心愿,是真供养如来。(此以上颂大愿度生。)至于道昂志决,不随兜率来迎。怀玉品高,更却银台接引。像绘惟岸,任凭童子之随。经写善荣,卒赴宣公之约。莹珂痛悔,得浊世之早离。明证加勤,喜红尘之不到。显超弟子,恳留十有五年。春华友人,诀别再迟两日。辩才焚指,应念得睹光明。芳果折枝,七日更教鲜翠。余杭张老,夫妇偕行。汶州沙弥,长幼共化。为孙忠而久驻,孺子齐瞻。许姚氏以少留,范婆并见。沈妻祝愿,现佛像之庄严。王女孝心,消母身之臭秽。莫不有求必应,如愿相偿。夫像前戏祝,终得为威武之将军。况心出至诚,何虑无莲华之父母。此大士摄生者三也。(至于下至此一段,乃颂有愿必果。)   
    曰得验。则有三瞻圣相,神运标名。同听法华,灵山未散。莲台行树,辉映慧成。天冠宝瓶,光昭法智。启芳圆果,同为莲沼之游。真清慧才,并受戒香之记。精进菩萨,地再现乎琉璃。五会法师,身两登于金窟。邦华荣祖,置身常在光明。睎湛憨山,随意得瞻相好。慈云元净,迸舍利于眉闲。大善行童,吞数珠于口内。华授陶氏,佛立经函。庚梦周妻,莲开烟蕊。诚感悟通之梦,云涌舟来。欣看妙圆之灯,佛临叶上。浩象入定,舟泛莲池。楚石安禅,心冥佛境。侍女刻苦,忽成天眼之通。邵媪精诚,亦睹西方之胜。唐公窗外,佛坐神山。廉氏楼中,像生舍利。是盖净心功极,已渐破乎色阴。凝想日深,故得化成善境也。顾或谓三心圆发,即一念横超。既自信其往生,更何求乎近验。得毋信自性之不真,取如来以求实乎?不知天如求验,实驽骀之警鞭。法照示人,亦见闻之毒鼓。不作圣解,无患魔邪。况此为欣厌之想成,亦即是接引之公据。此大士摄生者四也。   
    曰接引。则有彻悟称名,递见一分之相好。嘉祎作礼,双瞻千丈之金身。佛迎僧炫,授导师之香衣。僧引彦通,登毗卢之楼阁。物如满月,示接引于刘君。粒计数珠,指归期于李母。慧命同瞻乎三圣,有基示梦于众人。了然时至,示以双龙。法喜神呵,免偿一雉。盛媪郑氏,并赐金台。仲闵槐庭,各登银座。实修造像,即现千眼之身。佛琦闻香,更见双童之侍。了义思赞,光腾金宝之台。钟氏薛妻,目眩莲华之色。法琳见圣贤咸集,刳心知感应道交。孟妪现振锡之沙门,张妇见手招之和尚。倪子买蔬不及,周君绝荤而行。善益睹净室光明,王氏叹真身高大。顾来法信,稽首欣众圣咸迎。偕去广潭,屈指示三果克证。静文诲妇,好相见于西方。胡闉待僧,劳久临之菩萨。安人得现身示梦,信女则合掌称名。迎陶善于莲华,接午亭于净土。盖弥陀愿海,偕大众以现前。菩萨咒心,作比丘而慰喻。但贵心能正念,莫愁佛不来迎。此大士摄生者五也。   
    曰瑞应。则有兜率石城,金弥大地。曹溪莲寺,光耀中天。祖南灵照,舍利迸流。仁岳大行,色身不坏。护吕君而念佛,室满莲香。幸金奭之改渔,空盈天乐。赤云垂布,导思义之往生。华盖庄严,欣虔公之预睹。白衣璎珞,志西登百宝之船。紫色光明,常智灿莲华之焰。善月几呈莲萼,影像不磨。大圩室产灵芝,红黄争耀。万宗衣烬,惊圣相之分明。节妇裙污,开芙蕖之灿烂。贫婆化榇,金辉三圣之身。徐氏焚衣,焰绚五莲之彩。张妻汝婉,香溢栴檀。王女黄姑,灰生菡萏。何公见幡盖纷纭,裴女庆天华飞舞。杨媪现檀香缭绕,严妻瞻颜色鲜红。净衣受赐,敬听莲祖之经。裙幅生辉,妙胜僧繇之笔。耀华云之色,一寺咸惊。放白毫之光,千灯普照。盖六字洪名,本饶福德。而一心不乱,即具庄严。法流相接,海印发光。菩萨以历劫修来,众生得一时具足。此大士摄生者六也。   
    此后华开见佛,庆游子之来归。光照利生,听大士之说法。光明无量,得瞻自性弥陀。究竟如虚,实证唯心净土。化身无数,智力遍于十方。补处一生,大愿成于俄顷。凡此学者之功能,莫非菩萨之赐与。众生界尽,同归乐国逍遥。菩萨名消,始是悲心圆满。故穷辩才之天女,莫赞洪恩。写经典若须弥,难扬圣德。特体慈怀,广宣正法。以众生之回向,报大德以涓埃。赞叹已穷,伽陀继作。(此一段总结摄生六门,并总颂大士慈深恩厚,颂无可颂,报无可报,引起后段颂辞,仍以劝化众生为主。)        
    三结劝回向,内分三段:初段六偈,取法华一喻,总结正颂文。中十偈,以大悲咒经十心,劝道行者。后一偈,三回向。   

    圆通大士,功德巍巍。久辅寿佛,乃号大悲。谛思谛审,所悲伊谁。心摧胆裂,悔莫能追。法华有言,稚子遁逃。父怜追唤,怨咨而号。譬日初出,高山先昭。(此结正颂第一大段,大士历劫说法度生,我辈今尚未悟。)   
    更著垢衣,潜操粪器。入俗度生,白华托寄。得近其子,应现同事。(此结正颂第二大段示现文。)   
    救苦与乐,须给频频。如父如儿,情均天伦。犹在本处,未脱苦轮。(此结救苦与乐文。)      
    得窥佛藏,财宝充牣。不餐王膳,终为道殣。此念佛门,易行难信。(此结弘法文,不念佛者,虽有禅定感通,亦不易了脱。)   

    大志成就,佛道担任。了知净土,不离己心。是谓宝藏,自然来临。(此结摄生文。)   
    既已欣净,即应厌浊。广拔众苦,非贪自乐。大士十心,克登妙觉。首大慈悲,众生当学。(此十心中一慈悲心。)   
    众生佛性,具足万能。在凡不减,在圣不增。大士造诣,我亦克承。此平等心,大而非矜。(二平等心。)   
    一切有为,梦幻泡影。蜉蝣之身,桑榆之景。速会无为,时时自省。(三无为心。)   
    威势必失,亲属终离。吁嗟爱根,永矢弗遗。哀哀三界,一爱羁縻。谁无染著,天人之师。(四无染著心。)   
    精神离形,骸骨反根。四大离散,我尚何存。空观破执,解脱之原。(五空观心。)   
    虽观诸佛,及众生空。礼拜供养,必敬必隆。像真一致,畏爱攸同。佛从敬起,毋懈初衷。(六恭敬心。)   
    芸芸众生,未来之佛。父母师长,头出头没。涸辙呼援,声嘶力竭。云何相煎,食肉剔骨。此卑下心,慎毋逾越。(七卑下心。)   
    三业清净,一心向往。断杂乱思,离见取想。即教即禅,法门无两。导祖专修,高山景仰。(八无杂乱心,九无见取心。)   
    为菩提道,求生净土。得觐如来,更亲左辅。径登佛乘,长餐法乳。大菩提心,光圆照普。(十大菩提心。)   
    此十种心,大悲相貌。惟我众生,是则是效。出世之舟,度人之桌。伟矣佛恩,大哉圣教。(总结十心。)   
    大士本迹,于以昭垂。末劫修途,直指无歧。斯文功德,唯佛证知。普皆回向,同证菩提。(上四句,总结全颂。次二句,求佛证明。末二句,即三回向。
    ○单行本卷三至此终。卷四经证未录。若欲详知,请阅单行本。)     


    附录   

                                        观音灵感近闻二则   

    民国十五年秋,武昌被围四十余日,时余家老幼二十余人,无计出险,食粮垂尽。枪炮之声,又震耳欲聋,人人以泪洗面。忽忆前任汝南道时,曾得中央刻经院印送之观音灵异纪一册,亟检出。其中经咒,不易卒读。乃择最易持诵之白衣大士神咒,令合家讽诵,昼夜不辍。并发愿印送万本。三数日后,觉精神疲倦异常,群思入睡。旋竟酣然高卧,一事不知。及醒,则城破已久,秩序早安。左右邻居,被劫一空。遭饥饿惊恐,及奸淫枪杀而死,者不知凡几。而余家独以熟睡,一无惊恐,亦未受有损失。斯诚大士寻声救苦,悲悯众生之灵应也。谨出净资一千八百元,印赠万本,以广流传。武昌许霭人谨记。   
    民国十六年,奉军围攻涿县百日之久。城内炮弹如雨,房屋无一全者。只西北隅,方圆三十余户,安然无恙。盖其处有一小庙,内供观音大士,附近居民常往顶礼。故全城遭难,此处独免。戴联青记。




                                                 030-002、普陀洛迦新志卷二(形胜门)

                                                                  普陀洛迦新志卷二     

                                 古会稽陶镛鉴定 古翁山王亨彦辑     

    形胜门第二(内分山峰岭岩石门洞沙隩湾涧泉潭井池境及附录等子目)   
    一念无明,世界于焉相续。四大假合,山河等于空花。故浊世不碍乎寂光,金地或见为瓦砾。大士随顺众生,秽土忽现净境。山成几宝,灿若锦屏。石是金刚,光如雪浪。爇光明之炬,地映金沙。润福德之芽,泉流玉涧。善财龙女,洞里诵经。正趣达摩,峰前听法。信乎山多圣贤,萃聚灵秀也。志形胜。     

    山(普陀洛迦,为全山之总名。内另分十六小山名。)

    普陀洛迦山   
    在浙江,定海县治东百里许海中。(按或称百余里,或称二百余里,均失之。)为华严经善财第二十八参观世音菩萨说法处。(按善财初见文殊,次参德云,次第而至参观音,则为第二十八。因参弥勒后,又复参文殊。故人多以初见文殊不算,云是初参德云,乃至参观音,则为第二十七。故本志卷一本迹门,依普通说,作二十七。此依许志,及磐陀石陶题,均云善财第二十八参,观音处,乃从初见文殊算起,作二十八。以后凡有作参观音为二十八者,均本乎此。恐阅者疑为错谬,故特注明。)传记称南海,东大洋海西,紫竹栴檀林者,是也。山境,东尽青鼓垒,西尽风洞嘴,南尽短姑道头,北尽伏龙山,纵横各十里许,周遭屈曲,则有百里。唐以前,仅传梅子真、葛稚川之寄隐。自宣宗大中间,天竺僧来,即洞中燔尽十指,亲睹观音,与说妙法,授以七色宝石,而灵迹始著。自后梁贞明二年,建不肯去院,而法址始开。自宋神宗元丰三年,敕建宝陀寺,而香灺始盛。自高宗绍兴元年,真歇建海岸孤绝处,易律为禅,海山业渔七百余户,闻教音俱弃去,而净土始成。厥后历元明清三朝,虽闲有兴废,(详梵刹普济寺下。)而地孤悬海,境杳隔俗。凝山海清迥之气,资缁素禅定之缘。宜其历劫常然,庄严法相。陶铸衲子,为震旦第一绝胜道场也。(盛熙明普陀洛迦山传,大德昌国州志,旧志,形胜,建置,法统,真歇传,合篡。○灺,音谢,烛烬也。)   
    按:普陀洛迦,梵语也。有作补陀洛迦、补陊洛伽、补怛洛伽、补陀罗伽者,当为翻译梵语之异文。在华言,为小白华。苏东坡送冯判官之昌国诗:「兰山摇动秀山舞,小白桃花半吞吐。」桃花,为桃花山;小白,当即指小白华言也。清康熙普济寺御碑文,补陀罗迦有三:一居厄纳忒黑,一居忒白忒,一居南海,即是山。以是推之,玄奘西域记,言南印度濒海,有布呾落迦山,顶有池,池侧有石天宫,观自在菩萨往来游舍。布呾落迦,疑亦为普陀洛迦译文之异。而朱绪曾昌国典咏,据此谓南印度之布呾落迦,乃佛书所指。普陀洛迦之在定海者,乃近似得名。夫以传记称普陀洛迦为南海,印度属南,朱说似近之。又称普陀洛迦为东洋海,定海属东,是山之普陀,当非尽出附会,况小白华树,又遍满山中也。惟普陀洛迦,为一山名。或单称普陀,单称洛迦者,省语也。今俗称是山为普陀。而以距东南二十余里,悬峙海中之小山为洛伽。询之僧众,以彼山亦有圣迹,故称是山为普陀,彼为洛迦。然信如所言,亦应称为小普陀洛迦。而旧志以彼山为小洛迦,就省文言,说尚可通。康熙定海县志云:「普陀山,在东海洋中,孤山独峙。」又云:「大小洛迦山,与普陀接近。」既别普陀于洛迦之外,又分洛迦为大小二山,实为误加一大字,以致词与事悖。至宝庆成化两四明志,大德昌国州志,并云普陀,一名梅岑山,并称宝陀禅寺在梅岑。夫梅岑,因子真炼丹得名,为一人一地事,殊不足概称全山。参后梅岑峰下。

    双峰山   
    在潮音洞上,梁不肯去观音院建此。(大德志)
    清,裘琏诗:   
    海外奇峰翠入天,峰头朵朵削青莲。名山如此不肯去,成佛应居灵运前。
    释能仑诗:   
    脱却恒河选佛场,一拳补怛峙南洋。峰峦叠翠迎朝旭,烟水苍茫送夕阳。特降慈云消蜃气,常施法雨现灵光。从教印作莲花主,石蠢林顽亦惹香。   
    按:大德志云:张氏舍所居双峰山,卓庵奉之,俗呼为不肯去观音院。是双峰为佛选名山之山,旧志俱失载。裘志附见古迹云:洞口无所谓双峰山者,为代久名易。然潮音洞,本无甚高山峰,易名之说,恐亦未然。是盖依海而观,以立此名,称双峰山。不然,山岂久而遂失乎?

    佛顶山   
    亦名白华顶、菩萨顶,居四山之中,高百十六丈有奇。俯睇光熙妙应诸峰,累累如杯瓢覆积水上。巅圆而平,广约二十余亩。旧有石亭,供石佛其中。近又建塔然灯,为行舟指南。(旧志,采访)
    明,鄞,张煌言,登菩萨顶诗:   
    绝磴陵云嵌佛龛,扪天住笏恣豪探。苍茫远水横空碧,历乱群峰倒蔚蓝。双屐俄从银汉落,一卷几为石梁参。如来肉髻应非幻,最上何须驾鹤骖。
    清,邑人,武镐,次宋仁圃明府,佛顶望日诗:   
    傍晓日升东,祥辉照眼红。眸开千里旷,心静万缘空。色相窥难定,光芒射处通。扶桑疑可接,好趁一帆风。
    释德立,登白华山,赠闻先禅师诗:   
    高怀人不识,知喜对沙鸥。蜃气浮金钵,潮声吼石牛。云开山洞晓,月出海门秋。时立梅岑上,乾坤双眼收。
    释常誉,九日登菩萨顶诗:   
    绝巅云深处,登临兴倍雄。水明天际碧,霜薄树头红。万虑一身外,千山四望中。天庵容我住,归懒下山东。

    雪浪山   
    双峰叠峙,亦称大小雪浪,在佛顶山右。上多白石,辉映林木,如积雪、如涌浪,因名。(旧志)
    锦屏山   
    在佛顶山左,为法雨寺主山。环若列屏,林木青碧。加以白葩丹蕊,开放四时,掩映如锦,因名。(旧志)

    莲台山   
    在飞沙隩右,即功德岭,下有洞,即莲台洞。(旧志)

    青鼓山   
    一名青鼓垒,为普陀东尽境。初与普陀有潮汐之隔,自飞沙成隩,遂合为一。(旧志)

    茶山   
    在佛顶山后。自北亘西,其地最广,中多溪涧。旧称山上多产茶茗,僧于雨前采摘供用,可治肺痈血痢。又有山茶花树,高数丈。冬春之交,丹葩被谷,若珊瑚林。(旧志,采访)

    明,鄞,屠隆,茶山夙雾诗:   
    龙宫蛟室雾絪缊,几树珊瑚认未真。雪里赪霞高十丈,红绡恐是献珠人。
    李桐诗:   
    山山争说采香芽,拨雾穿云去路赊。制就漫将炉火试,絪缊佳气遍僧家。
    丹阳,丁鸿阳诗:      
    珊瑚几树傍莲台,薄霭絪缊锁不开。漫向定中窥色相,分明龙女献珠来。
    镇海,邵辅忠诗:      
    菩提那不是莲花,雷荚云林长露芽。山气谁嘘晴不散,半笼祇树半笼茶。
    清,释幻敏诗:   
    浓浓淡淡隐岩龛,重若凝云轻若岚。分付巽郎勤扫荡,毋令雀舌减余甘。

    伏龙山   
    一名龙头山。为普陀北尽境,与茶山相接。蜿蜒如游龙出海,小山洞(在东北海中)乃其珠。登白华顶望之,俨如攫然。(旧志)

    天竺山   
    在东北茶山尽处。山之以庵得名者。(旧志)

    梵山   
    在普济寺南。高逊诸峰,体庄严圆净而少石,为寺之案山。(旧志)     

    按以上为普陀支山之著称者。

    南山   
    正南悬岛,潮落始通,俗名杨梅跳,为普陀南尽处。旧无梵宇,自清初,普济寺住持通旭增创,名南天门。(旧志,采访)

    观音眺山   在潮音洞右。登此以眺四望,故名。眺,或讹作跳,殊非。(旧志)

    毛跳山   在潮音洞东。(旧志)

    六峤山   在西南境。六阜联并,中各有峤,故名。(旧志)

    长短山   在北境八仙岩后。两小山参差并出,故名。(旧志)

    喇叭嘴山   
    在正西。(旧志。按旧志又云亦茶山之麓也。然茶山在东北,此在正西,何可为麓。不敢盲从。)     

    按以上为普陀四至之小山。     

    峰(共十八峰)
    光熙峰   
    在佛顶山左。一名石莲花,又名石屋。望之峰石耸秀。(旧志)
    清,冯天贵,光熙雪霁诗:      
    千仞冰霜皎,晴光豁两眸。余辉凝宝地,寒焰动珠楼。玉累孤峰顶,花开万树头。独传梅信早,岭外暗香浮。
    释能仑诗:   
    花飞六出满光熙,见晛犹知造化奇。世界三千齐色相,莲台十二现牟尼。天排玉垒难寻路,鸟向琼林特借枝。看到彤云消欲尽,上方无地不琉璃。

    踞狮峰   
    在东天门上。本名白衣峰,明僧大智改今名。奇石蹲踞如狮,雄特可畏。(旧志)

    圆应峰   
    在朝阳岭北。(旧志)

    翔凤峰   
    在朝阳岭东。翔舞如凤,因名。(旧志)

    象王峰   
    在雪浪山右。一名清凉冈。崇冈逶迤,迭起三峰。东峰高与雪浪将埒,面临东洋。其下为千步沙,背为圆通岭,稍伏为烟墩峰,旧设斥堠处也。南折则为观音峰一带南山矣。(旧志)

    烟墩峰   
    在象王峰后。顶有若石塔者三,为古烽火台遗迹。中空外圆,旁有洞门,二台尚完好,一半毁矣。(采访)

    炼丹峰   
    在几宝岭上,相传羽客炼丹于此。(旧志)

    妙应峰   在踞狮峰西。(旧志)

    观音峰   
    在普济寺后山之左。钜石隆起,高五丈,周百丈,平巅丰下,状如覆莲。东偏之石,惟此峰为高。西则达摩,隐相望也。(旧志)
    释通树绝句:   
    何故不肯去,中流砥一岑。海潮日夜吼,倾尽大悲心。

    灵鹫峰   
    在普济寺后。为寺主山,三石嵯峨并立,东峰倍高,约二丈,昂头尖喙,状如定鸟,故名。(旧志。
    ○裘志注云:鹫鸟,梵名耆阇。西域记,耆阇崛山,山是青石,头似鹫鸟。阿育王使人凿石,假安两翼两脚,琢治其身,远望若鹫鸟形,故曰灵鹫山。)

    达磨峰   
    磨亦作摩,在灵鹫峰右。大石矗峙十余丈,锐首丰背,肤离中合。远望之,如人荷物而立,面西将行也。其北面刻赵孟俯题瀛洲界石四字,西面刻罗汉石三字,姓名漫灭不可辨。(旧志)

    清,华亭,吴祺诗:   
    萧梁台殿草茸茸,面壁亲传少室宗。只履西归无觅处,惟留明月照孤峰。 释通树诗:   
    嵩山人如壁,补洛壁似人。独立孤峰上,谁逢葱岭身。
    释空脉诗:   
    不著西兮不著东,本无背向在山中。芦枝浮海知谁载,赤脚且行最上峰。

    塔子峰   在西天门下。(旧志)

    弥陀峰   在塔子峰西。(旧志)

    梅岑峰   
    在达摩峰右。南山最高处,林石幽秀,相传汉梅子真隐修于此。(旧志)
    明,邑人,张信诗:     
    浮生寄丹壑,感慨兴我情。文章岂足恃,所贵矢坚贞。拂之蘅窦下,浩渺驾长鲸。和风洒玉宇,清奏来瑶笙。眷言梅子真,千古留其名。愿共游仙侣,趣趾上蓬瀛。

    邵辅忠诗:   
    几树疏梅倚石斜,问梅开落属谁家。东风昨夜频吹到,也作如来小白华。


    清,邑令,缪燧诗:   
    子真隐吴市,胡为在海涯。岂慕岩谷幽,与佛成一家。梅岑留遗迹,高迥陵青霞。我来当三月,满林杜鹃花。披襟一长望,海涛浴浮槎。三山如可到,蓬莱路不赊。稚川晚得道,岂真在丹砂。一令复一尉,超然不可偕。
    鄞,全祖望诗:   
    叵君安车驷马遍山扃,吴门市卒变姓名。犹惧危机不可脱,远作天东海上行。投竿翠碣逾蓬顶,(慈水翠碣,象山蓬顶,皆有梅尉遗迹。)履穿四明冻雪几千层。乘槎竟出大浃口,吾知免矣逃吾生。生前名氏虽可埋,死后孤岑翻以姓见称。东有梅岑,西有严陵。妇翁郎婿同芳馨,东霍山高桐江清。门阑喜气成客星,山川因之俱不朽。永为赤符曜长庚,斯人何藉神丹九转成。
    吴瞻泰诗:   
    春云天地绿,灌木落寒峭。何图入海南,子真领其要。鹿裘念一夫,幽栖有同调。尝闻三神山,方士久不报。灵砂得真铅,眼底烧丹灶。茶寮植铁蕉,安榴赪照耀。异境除尘缨,禽鸣宛先导。淙淙疏清泉,海月动微啸。   
    按:朱绪曾云:普陀、梅岑、洛迦、本一山,后人以南峰最高处,名梅岑。然梅岑,既名为峰,自不足以概全山。况普陀洛迦,在佛书以四字为一山名,后人或单称普陀,单称洛迦,因其称谓之便,是则普陀洛迦,乃全山之总名。梅岑,乃一峰之别号耳。

    正趣峰   
    在梵山右。向离(于寺为未方)兀峙,巅平正,如覆釜盂而稍长。白石磷磷,如嵌珠璧。普济寺外之山,亘西南而濒海者,皆此峰之支属,旧称玉趣。住持通旭,以此地为大士说法道场。善财二十八参中,正趣菩萨从他方来,示现说法,经载甚明。故改为正趣焉。(旧志)
    释通树诗:   
    遥忆南询子,东方特特来。凭空长在定,星月夜登台。

    雨华峰   
    在正趣峰右。经言:观自在菩萨,与诸大菩萨,围绕说法,天雨曼陀罗华。因名。(旧志)

    会仙峰   
    亦名天柱峰,在梅岑右。石甚耸拔,广崖钜壁,展列如屏。冥蒙杳霭闲,恍若安期羡门,鸾骖鹤驭来游也。(旧志)

    金刚峰   
    在金刚窟上。一云正趣峰西。(旧志)     

    岭(共十二岭)
    几宝岭   
    在东南境,为普济寺之青龙山。石磊落,如珍宝委积几上,故名。(旧志)
    白华岭   
    在正趣峰下。(旧志)
    栴檀岭   一在清凉冈下,一在金沙南。(旧志)
    圆通岭   在东天门左。(旧志)
    欢喜岭   在大六峤。(旧志)
    葡萄岭   在小六峤。(旧志)
    青鼓岭   在法雨寺东。(旧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