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中级佛学教本

  第十四课 大乘修道的过程


  小乘修道的阶位,仅以阿罗汉或辟支佛为终点,阿罗汉已称无学 (1)。但是,大乘所标的阶位,则以佛为终点,等觉以次,皆是有学,佛才是无学。论时间,声闻果最长不过六十劫,缘觉果最长不过百劫,然而佛果,则须三大阿僧祗 (2) 劫。 就因为大小乘有这样不同的缘故,所以立阶位时,亦随之而不同。

  大乘从凡成圣的清净法行,立五十二位:即十信 (3)、十位 (4)、十行 (5)、十回向 (6)、十地 (7)、等觉 (8)、妙觉 (9)。十信是由十住中的第一发心住内,分开另立的,若将其缩入发心住内,则只有四十二位。其中十住,十行、十回 、称为三贤,仅算是资粮位 (10),十地称为十圣,才是修习位。

  在三贤和十圣的中间,尚须经过四加行 (11),作为入初地的准备。所谓四加行者,即修四寻思观,能得四如实智。四寻思者:一、名寻思。谓推求诸法的一切名字,皆悉不实。二、事寻思。谓推求五阴等事,皆系心识上变似的相分,因缘所成,离识非有,无有自性。三、自性假立寻思,谓不管是名的自性,或事的自性,其独立性,皆不可得。四、差别假立寻思,谓推求诸法名或事的差别相,亦惟假立,悉皆不实。行者对此四法,寻求思察,皆假有实无,名四寻思观。以此推求之观为因,而生印可决定之智,不惟了知所取所缘的名等四法,是自心所变,假有实无,且亦了知能取能缘的名等四法,亦为假有实无,谓之四如实观,或四如实智。如实者:谓恰如其真如实性,毕竟不可得。

  修以上四寻思观,和四如实智,同时要经历四种位次:即暧、顶、忍、世第一、之四善根,此其解释,亦与小乘不同:以佛觉用为已心,如火欲燃,名为暧。以自心成佛,如登高山,身入虚空,下有微碍,名为顶。印持无所取的境,顺忍无所取的心识,名为忍。暖位以佛觉为己心,顶位以自心为佛境,忍位则觉于中道。由此更进,则迷觉两忘,中边不立,虽未至初地见道之出世间,然已确到世间的最后边际,纵属有漏,但在世间已为第一矣,名世第一。

  暧、顶、忍、世第一、四位之中,前二位修四寻思观,观所取空,后二位修四如实智,观能所二取皆。兹将法相宗 (12) 所立修道五位,列表于左:








--------------------------------------------------------------------------------

  【注释】

  (1) 详初级教本第十八课注五。
  (2)亦简称僧祗,译为无数,或无央数。若以万万为亿,万亿为兆计之,一阿僧祗等于一千万万万万万万万万兆。

  (3)菩萨五十二位修行,最初十位名十信,因入佛教海,修无量法门,要以信为先也。

  一、 信心。心与理合,确切不移,灭一切妄想,名曰信心。
  二、 念心。虽在无数劫中,舍身受身,此现前一念,决定不忘,名曰念心。
  三、 精进心。不杂曰精,不退曰进。进趣真净,名精进心。
  四、 慧心。心纯行动,智慧自生,名曰慧心。
  五、 定心。百杂粉碎,心体湛然,名曰定心。
  六、 不退心。定光发明,进修无懈,深入自性,名不退心。
  七、 护法心。进趣功纯,保持不失,与十方如来,气分相接,名护法心。
  八、 回向心。以保持修道力故,与佛光相交格,名回向心。
  九、 戒心。安住净戒,心光常凝,名曰戒心。
  十、 愿心。遍游十方,化导众生,随其所愿悉得满足。名曰愿心。


  (4) 因发起大心,趣入妙道,故又名十发趣。又信心既立,能住佛地,故又名十住。

  一、 发心住。以真方便,假十信之用,圆成一心,名发心住。
  二、 治地住。以前妙心,履以成地,则一切皆治,名治地住。
  三、 修行住。心所涉知,俱得明了,遍修诸行,皆无留碍,名修行住。
  四、 生贵住。冥契妙理,行与佛同,气分感通,成如来种,名住贵住。
  五、 方便具足住。自利利他,方便具足,名方便具足住。
  六、 正心住。心念同佛,惟得其正,名正心住。
  七、 不退住。身心增长,无有退缺,名不退住。
  八、 童真住。佛之十身灵相,一时具足,如童真之可贵,名童真住。
  九、 法王子住。长养圣胎,绍隆佛种,堪作法王之子,名法王子住。
  十、 灌顶住。菩萨既为佛,佛以智水灌顶,藉表成人,名灌顶住。

  (5)菩萨经十信十住,已成佛子,满足自利,复须长养利他功行,故名十行,亦名十长养。

  一、 随顺众生,随喜功德,名欢喜行。
  二、 饶利众生,便得法利,名饶益行。
  三、 等视众生,不见其过,名无嗔恨行。
  四、 三际十方,化身无尽,名无尽行。
  五、 了达法门,悉无错误,名离疑乱行。
  六、 既离疑乱,则能现诸相,同异圆融,名善现行。
  七、 十方虚空,满足微尘,于一尘中,现十方界,尘界交现,不相留碍,名无著行。
  八、 缘般若故, 成无著行。故六度中,特尊重行。
  九、 妙观慧中,显圆融德,能入诸佛法轨中,名善法行。
  十、 圆融德相,清净无漏,真无为性,妙契真实,名真实行。


  (6) 以大悲心,救护一切众生,名为回向。前之住行,出俗心多,大悲心少,此则济以悲愿,处俗利生,回此善行,向彼万类。

  一、 化度众生,离众生相,回无为心,向涅盘道,名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
  二、 正显中道,归趣本觉,回入法身,无能坏者,名不坏回向。
  三、 本觉之理,湛然常住,能觉之智,齐于诸佛,名等一切佛回向。
  四、 觉智周圆,无所不遍,名至一切处回向。
  五、 一切世界,过恒沙佛,自性功德,重重无尽,名无尽功德藏回向。
  六、 于诸佛地,起万行因,依因趣果, 取涅盘道,名随顺平等善根回向。
  七、 十方众生,皆我性具,本际平等,无有高下,名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
  八、 即一切法,离一切相,缘生无性,体即真如,名真如相回向。
  九、 诸法本空,心无缚著,于根尘中,得大解脱,名无缚无著解脱回向。
  十、 性海圆成,心等法界,含摄周遍,量等虚空,名等法界无量回向。

  (7) 菩萨十地,详初级教本第十四课。
  (8)大乘五十二阶位中,第五十一位的菩萨,名为等觉,谓等于妙觉之佛果也。所以若回顾第十法云地,已可名之为佛,若瞻望佛地,则尚差一间,仅名为金刚心菩萨,或无垢地菩萨。

  (9)佛三觉圆满,不可思议,称为妙觉。

  (10)详初级教本第三十四课注一。

  (11)准备入修道正时,须加一段之力而修行,名为加行。

  (12)为大乘八宗之一,明万法唯识之理,故亦称唯识宗。

  (13) 菩萨修完一阿僧祗劫之行,始登初地,在初地入心中(每一地皆有入、住、出、三心)通达少分二无义理,体会真如,乍见中道,故名通达位,亦名见道位。



  【习题】

  (一) 大乘法行,立五十二位,这五十二位,包括什么?何故又说只有四十二位?
  (二) 加行二字,作何解释?
  (三) 何谓四寻思?
  (四) 大乘的暧、顶、忍、世第一,各作何解释?
  (五)法相宗所立的修道五位是什么?

  (六) 试将大乘行人,自凡夫修至佛位,所经历的三大阿僧祗劫、四十二阶位、四加行、和法相宗所立的修道五位,列成一表。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

  第十五课 释尊五时说法与十二部经


  五时说法 释尊成佛后,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其间因适应种种根机,说种种法。最初为大机菩萨,演华严乘法界真理,以挈网之纲,经历七处九会,为期二十一日,是为第一华严时。华严理深,非凡夫所能了解,小根小智之流,不能获法益,因此佛于说华严后,游历全印,经十六国,在十二年中,说小乘法。初入波罗奈国鹿野苑中,三转四谛fa lun,度脱陈如等五比丘。次复度脱舍利弗(1),迦叶 (2),目犍连 (3) 等,千二百五十人 (4),使之归于圣道,是为第二阿含时。之后,一切闻法者,已得决定信心,乃大小乘并说,往往在说法中,贬抑小乘,褒赞大乘,以引起钝根者耻小慕大的思想,促其进趣菩萨位,在八年中间,曾讲过胜漫 (5),维摩 (6) 等经,是为第三方等时。至此小乘行人,经过DA法的薰陶,根器纯熟,堪闻般若,乃于二十二年中,说大品 (7)、光赞 (8)、文殊 (9)、胜天王 (10) 等,诸部般若经。谈如实空 (11) 义,使行者悟诸法皆空之理,如是则于生死无所厌,涅盘无所欣,远离一切执著。谈如实不空 (12) 义,使行者洞悉自性中,具足无量清净功德,福智庄严,与佛无异,而不自生退屈,是为第四般若时,最后于灵鹫山,就法华经,会三乘 (13) 于一佛乘,将从前方便权谈,引归一实。化缘既尽,乃于跋提河岸,娑罗双树间,于一日一夜,说大般涅盘经,明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当成佛,是为第五法华涅盘时,偈曰:「华严最初三七日,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般若谈,法华涅盘共八载。」(14)

 

  十二部经

  释尊一生,所说的经,可分为十二类,谓之十二部经,亦称十二分教。

  一、 长行。以散文直说法相,不限定字句者,因行数长,故称长行。
  二、 重颂。既宣说于前, 更以偈颂结之于后,有重宣之意,故名重颂。
  三、 孤起。不依长行,直作偈颂之句者,如法句经是,因不由散文,故名孤起。
  四、 譬喻 。经中说譬喻处也。

  五、因缘。谓述见佛闻法的因缘,或佛说法教化的因缘 也。
  六、 无问自说。如阿弥陀经,系无有人问而自说也。
  七、 本生。是载佛说其自身过去世因缘的经文也。
  八、 本事。是载佛说各弟子过去世因缘的经文也。
  九、 未曾有。记佛现种种神力不思议事的经文也。
  十、 方广。谓说方正广大之真理的经文也。
  十一、 论议。指以法理论议问答的经文也。
  十二、记别或授记。是记佛对于菩萨或声闻授成佛之记也。偈曰:「长行重颂并孤起,譬喻因缘与自说,本生本事未曾有,方广论议及记别。」


 


--------------------------------------------------------------------------------

  【注释】

  (1)
  人名,舍利华言鹭,弗华言子,因其母眼似鹭,故被号为舍利弗,或舍利子,亦称身子。初为外道,于途中见马胜比丘,威仪殊妙,遂出家皈佛,与目犍连为佛门二大弟子,立于佛右面,先佛入灭。

  (2)
  亦称摩诃迦叶,为佛十大弟子之一,身有金光,映蔽余光使不现,故亦名饮光。于灵山会上,受佛正法眼藏, 传佛心印,为禅宗初祖。生平修头陀行,遵佛嘱于鸡足山入灭尽定,待弥勒佛出世时,传佛僧伽梨衣。

  (3)
  初与舍利弗同修外道,后乃皈佛,与舍利弗为佛门二大弟子,立于佛左面,后以宿业故,为执杖梵志多人所打杀,先佛入灭。

  (4)
  优楼频螺迦叶师徒五百人,伽耶迦叶师徒二百五十人,那提迦叶,师徒二百五十人,目犍连师徒二百人,耶舍长者子,及同学五十人,此千二百五十人,先皆修外道,后皆皈佛,又加入最初度脱的陈如、十力迦叶、额、跋提、俱利、五比丘,共一千二百五十五人,今去零数,但举大数,故曰千二百五十人,皆是佛常随弟子。

  (5)
  胜漫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的简称,为大宝积经第四十八卷,胜漫夫人会的异
译。

  (6)
  维摩诘所说不可思议解脱经的简称。

  (7)

  即大品般若经,鸠摩罗什译,计二十七卷。
  (8)
  即光赞般若波罗蜜经,晋竺法护译,计十卷。

  (9)
  即文殊般若经。

  (10)
  即胜天王般若波罗蜜多经,计七卷。

  (11)
  如实是真如实相之义,非假谓之真,不变谓之如,离虚谓之实。真如即一切众生的自性清净心,亦称为法身,如来藏、法性,佛性等。此真如自性,并非虚妄,乃系真实之相,故名真如实相,简称为如实。因它离一切妄染,离一切法差别之相,有如虚空,不受一尘,故说为如实空。

  (12)
  真如实相,虽然无有妄染,不受一尘,然而它却是常恒不变,而且体备恒沙功德妙用,一切净法,无不满足,故说为如实不空。

  (13)
  即声闻、缘觉、菩萨。

  (14)  释尊说法四十九年,此偈则标五十年,此或系将零月算为整岁,故多出一年也。  


  【习题】

  (一) 述出佛常随弟子,一千二百五十五人的来源。
  (二) 方等时所说之法,有何作用?
  (三) 解释:一、如实空。二、如实不空。
  (四) 写出佛五时说法年数七言四句偈。
  (五)本生、本事、未曾有、记别、各作何解释?

  (六) 把十二部经,写成一七言四句偈。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

  第十三、十四、十五综合指要


  1.
  修小乘道,成阿罗汉,也是好的,好处是在已断见思,已出三界,所事已办,不受后有。若就自度来说,若就离苦得乐来说,可算是相当究竟了。可是,若就成佛的意义来讲,他们还在半路上,显然对于救拔他人的陷溺苦恼,并不曾考虑过。他们并不想迈进一步,发菩萨心,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被呵为焦芽败种,不堪造就,这就是小乘行人的短处。不过,行者若怯三祗路远,急于自度,暂时先以阿罗汉为目标,在化城上,休自一下,然后再走,也是相当合理的行为,谁都不能谓为不当。根器虽然有顿渐之别,但此只就今生一生来说,若统前多生都算在内,则今生之顿,实积前多生之渐所成,若无前此之渐,便无今日之顿,若无今日之渐,便无他日之顿,小乘和大乘,也给这一样,到了最后,一切众生悉皆成佛时,则无渐非顿,无小非大了。



  2.
  行人固各有其根器,但法相宗则有五性之说:五性者:即一、定性声闻,二、定性缘觉,三、定性菩萨,四、不定性,五、无性。此中定性声闻,定性缘觉,及无性,此三类皆无佛种子,毕竟不能成佛,谓之三无。定性菩萨及不定性,则皆有佛种子,皆当成佛,谓之二有。此三无二有之说,我实不敢赞同,如果真有所谓定性,则显然大背于涅盘经所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当来之世,皆当成佛。」和「一切菩萨、声闻、缘觉、未来之世,皆当归于大般涅盘。」的经语,而法华会上,许多声闻弟子,蒙释尊授成佛记,皆成谬矣。行者钻研教义时;若发现经论语有不相符者,宁可依经,不宜依论,这是很重要的决定。



  3.
  读诸部般若经,而执著空义,堕入断灭空者,此人即是不了解般若。第一理由是:到了真个一切法空时,自然会觉得有宗物事空不得,所以才敢说空。第二理由是:经中有时也说到不空,例如金刚经说:「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可知并不是一味说空。第三理由是:在般若经中,说到第一义空时,往往都用双关的语气,如非得非不得,无相无不相,不增不灭等句法,以表达中道实相的观念。可知:达诸法本性空是般若,在一切法本性空中,而能断烦恼趣涅盘者,也是般若,能转fa lun度众生者,也是般若,若一味执空,则陷于外道的断见矣。



  4.
  小乘的位阶,包括在大乘十住内,若就圆教初信断见,七信断思言之,则初信便是须陀洹,七信便是阿罗汉,小乘的极果,尚未及大乘的初住。由凡夫修成阿罗汉,至多不过六十劫,修成辟支佛,至多不过一百劫,然而大乘修完十信,已历一万大劫,此尚是初住,二住以下,更不必说矣。可知小乘无学果,较诸大乘佛果,相距至为遥远,果法既有不同,则所修的时间及轨则,自亦大异矣。



  5.
  若问怎么样才可以分别出?是大乘抑是小乘的根器一节,这可以就实际情形,略为分出。第一:不想度 人,而仅思自了者是小乘,反之,能发大心,欲兼度他人者,则是大乘。第二:能行道,而不喜研理者,或于理不懂者,多属小乘,反之,即多属大乘。第三: 对阿含经教能懂,进而读方等,般若等诸经则不懂者为小乘:若不以阿含为满足,而欣慕大乘经教者,则属大乘。平时见解平庸,与俗人无大差异者为小乘,反之,具有超人见解,不同于流俗者,则属大乘。



  6.
  大涅盘经指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当来之世,皆当成佛。那么,所谓小乘者,不过是指目前而言,或是指某一时期而言,并不是永久性的了。小乘行者;若自恨根器低劣,慕大乘法,思欲修习者,则莫妙于念佛求生净土。因为诸佛净土,皆是阿跋致,(译为不退转)不但极乐;一切佛国,既皆不退,则小乘人生彼,必发大乘心,得大乘智,进大乘位,成佛尚是当然之事,何况作菩萨。故今时虽然慧少根劣,到那时自会豁然开朗,往生论偈云:「大乘善根界,二乘种不生。」可知极乐国无愚法小乘,生彼国者,皆具大乘根器矣。



  7.
  吾人观察佛门缘觉闻二小乘果,以及佛菩萨二大乘果,其所修为者,全属心法。佛知道一切众生的流转三界,只是心中无明染念所致,所以对治还灭的方法,也者从心地上用功夫,这是合理的,除此之外,别无所谓体功。至于外道则不然了,他们讲究守窍、 运作、小周天、丹、 鼎、汞、火、炼精化气,炼气化神诸著,以为修如是法已,即可出世。把一切见思尘沙惑,和我法二执等,置诸不顾,即第八识中的种子和习气的问题,也全没交代。纵使真个能九转丹成,名标紫府,请问:这一堆无始以来的垃圾,塞识田中,将来要向何处倾卸?如不消灭净尽,如何能成道?如何能越过财色嗔疑等关头?因中既不修福,亦不修慧,将来福慧二严的果施是从那里来的?若无福慧,与凡夫有何差异?吾人只要明白了这一道理,就知道光修体功,不断烦惑,不事戒施的行人,是决不能出三界,了生死,事实毕竟是事实,不管说得怎样漂亮动听,也不中用,迷于外道者,可以悟矣。



  8.
  释尊于说阿含后,继说方等,勉声闻学人,进趣菩萨位,经薰陶的结果,善现能说般若,迦叶堪传心印,富楼那辈,也都回心向大,助转fa lun,到最后,五百弟子皆受记成佛,使小乘学风,起大转变,吾人观于此种蜕化的事实,就可知定性声闻之说,为不可信,本性住种,与习所成种的说法,则较为可辈也。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

  第十六课 四次结集


  佛灭后,诸弟子为恐异说邪见,渗入佛法故,为恐三藏教义,日久散失故,乃有结集之举。其仪式略如今时之开会,先聚集众多比丘,依戒律法,组织一会,会中选出一人,使登高座,述佛所说,大众若无异议,即算是全体通过,公认为与当时佛说相符,书之于贝叶 (1),成为正式典籍。今日所流传的经律,皆经结集而来,故大藏所不录者,悉系后人伪造,不宜信从。

  结集三藏,本来只应有一次,然因历时既久,邪说暂兴,影响教理,由是在佛灭后四百年中,乃有四次结集,后三 次皆有其不得已的理由,兹分述之于后:

  第一次结集

  佛灭后数月,迦叶 (2) 尊者,得摩竭陀国 (3),阿暗世王 (4)的赞助,召请阿罗汉千人,集于王舍城外,七叶窟 (5) 中,然后在千人中,再选出五百人,担任结集三藏事宜,派阿难 (6) 负责经藏,优婆离 (7) 负责律藏,富楼那 (8) 负责论藏 (9),是即所谓上座部结集。

  当时有数万比丘后至,欲参加窟内听法,迦叶不许,由是乃在窟西北二十余里处,各诵三藏,另行结集。 计分经藏、律藏、论藏、杂集藏、禁咒藏五类,是即所谓大众部结集。

  第二次结集

  上座部偏重保守旧制,大众部则讲适应环境,到了距佛灭百年时,乃有苦于戒律太严,提议应予重订者,时长者舍耶,乃邀请贤圣比丘七百人,于毗舍离城 (10),重行结集,将此问题,提付大会讨论,以决定之,结果仍赞成恪遵释尊遗制,否决从宽之议,是为第二次结集。

  第三次结集

  佛灭二百三十五年,阿育王 (11) 笃信佛法,外道穷于衣食,乃作比丘形,混入佛教中,改窜佛典,扰内乱教义,佛徒不能辨,被诱入邪见者其众。时有六万比丘,聚谋挽救之策,结果选出精通三藏者一千人,目犍连帝须为上首,集于波吒利弗城 (12),整理正法,淘汰魔僧,是为第三次结集。

  第四次结集

  佛灭四百年,健驮罗国,迦腻色迦王 (13),崇信佛法,日请一僧,入宫说法,同一经题,人人所说互异,王以问肋尊者 (14) ,尊者曰:「去佛日远,诸师渐以己见,杂入教典中,现当从新结集,以定其义。」王如言,选阿罗汉五百人,以世友菩萨为上首,集于迦湿弥罗城 (15),将三藏各制十万颂,名大毗婆娑论,刻于赤铜碟中,建塔藏之,是为第四次结集。

  大乘的结集 上述四次结集,皆为小乘三藏结集,智度论说:佛灭后,文殊弥勒等诸大菩萨,请阿难于铁围山结集三藏,谓之菩萨藏,是为大乘佛法的结集。


--------------------------------------------------------------------------------

  【注释】

  (1)
  印度古以贝多树叶书经文,故经文亦称贝叶。

  (2)
  详第十五课注二。

  (3)
  译为甘露、善胜、无恼等,为中印度国名,王舍城即在其国。

  (4)
  国王名,是佛住世时,摩竭陀国王舍城的统治者。为太子时,听恶友提婆达多言,幽囚父母,即位后,并吞小国,威震四邻,建统一印度之基,后因害父罪,遍体生疮,至佛所忏悔,平愈后,即皈依释尊,为佛门有力的护法。

  (5)
  在王舍城侧,有七叶树生于岩窟上,故名。

  (6)
  阿难陀的略称,译曰庆喜,为斛饭王之子,提婆达多之弟,佛之从弟,生于佛成道之夜,二十五岁出家,侍佛二十五年,为佛执事弟子,多闻第一。

  (7)
  佛为太子时,彼为执事之臣,本为尼犍外道的弟子,后出家皈佛,在诸弟子中,持律第一。

  (8)
  为富楼那弥多罗尼子的简称亦译为满愿子,满慈子,在佛诸弟子中,说法第一。

  (9)
  或说由迦旃延,负责论藏,或说由迦叶自任,或说由阿难兼任。

  (10)
  亦作耶毗离,详初级教本第十三课注一。

  (11)
  又译为无忧王,西元前二六六年顷,统一全印度。初奉婆罗门教,肆其暴行,杀戮兄弟,大臣,及妇女人民无数,后改信佛教,为大护法,兴慈悲,施仁政,于国内建八万四千大寺,及八万四千宝塔,派宣教师,于四方传法,使佛教发扬于国外。

  (12)
  本为树名,后以名城,为摩竭陀国的帝都。

  (13)
  为佛教大外护,与阿育王并称。其初不信罪福,轻侮佛法,后发生正信,注其全力,弘宣佛教,第四次结集三藏,为其最著的功绩。

  (14)
  由昔业故,在母胎六十余年,生时须发皓白,年八十出家,自誓曰:我若不通三藏理,不断三界欲,不得六神通及八解脱,终不以肋贴席,后历三年,尽偿所誓,时人尊之为肋比丘,或肋尊者。

  (15)  国名在印度西北,四境多山,势极险峻,旧传即宾国,非也。  


  【习题】

  (一) 写出结集时的仪式,及其情形。
  (二) 结集三藏,共有几次?各在佛灭后若干年时举行之?
  (三) 述:一、上座部结集情形。二、大众部结集情形。
  (四) 第二次结集的起因为何?结果怎样?
  (五)述第三次结集的动因。

  (六) 述第四次结集的动因。

  (七)  主持大乘佛法结集者,是那几位菩萨?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

  第十七课 大天五事与上座大众两部的分裂


  当释尊遗教,第一次结集时,虽有上座大众二部的名称,然在教义上,仍能统一信仰,未有诤论。迨至佛灭百余年,摩竭陀国,俱苏摩城,无忧王 (1) 崇奉佛法,僧众多聚居城侧的鸡园寺。

  时有大天比丘,出家未久,便能讲诵三藏,自称阿罗汉,有一夜,梦中遗精,使弟子洗秽服,弟子问曰:阿罗汉已破见思烦恼,何以还有此事?他答:「为天魔所扰,阿罗汉亦不免不净漏失。」此是一事。又彼欲使弟子欢喜,妄记各弟子得预流果,乃至得阿罗汉果,弟子问曰:阿罗汉有证智,何以我等都无所知?他答:「阿罗汉虽无染污无知 (2),犹有不染污无知 (3),故你等不能自知。」此又是一事。时弟子问:闻圣者已离疑惑,如何我等于四谛理,犹怀疑惑?他答:「阿罗汉烦恼障 (4) 疑惑虽已断,犹有世间的疑惑。」此又是一事。弟子又问:阿罗汉有圣慧眼,自知解脱 (5),如何我等不自证知,而须由师令知?他答:「如舍利弗、目连、若无佛说,彼尚不能自知,你钝根何能自知。」此又是一事。大天夜睡时,数呼「苦哉」,弟子怪而问之,他答:「圣道须因呼苦声而起」,此又是十事。由是乃就此五事,自造一偈曰:「余所诱 (6) 无知 (7),犹豫 (8) 他令入 (9),道因声故起 (10),是名真佛教。」

  大天唱此五事之后,于是附和者,与反对者,分成两派,争辩不已。附和此五事者,为大众部凡夫,人数众多,反对此五事者,为上座部圣者,人数不多,然而从此小乘佛教,遂分裂而成上座与大众二部。无忧王袒护大众部,由是上座诸比丘,乃悉数离鸡园寺,而往迦湿弥罗国,无忧王虽坚请重返鸡园寺,未允。遂就该国另造鸽园寺数百伽蓝,以供奉上座诸比丘,使盛行其教化,而于自国,乃供奉鸡园寺大众部僧,从此上座与大众二部,遂各行其是,不可复合。

  唐窥基大师 (11),作成唯识论述记 (12),引大毗婆沙论,叙大天在家时,曾蒸母 (13),弑父 (14),弑阿罗汉,弑母,出家后,又诳徒,诬佛,乃一五逆 (15) 十恶 (16) 具备之人,然异部宗轮论 (17) 专载:佛寂二百年时,更有一名大天者,多闻精进,重提五事。此大天似系即前之大天,因传闻日久,误为 两人耳。




  --------------------------------------------------------------------------------

  【注释】

  (1)
  即阿育王,详第十六课注十一。

  (2)
  染污无知,即一切的烦恼,以无明为体,执著于事理之法,其性不净,故名染污,其体昏暗,不知四谛之真理,故名无知,台家谓之见思惑,小乘阿罗汉,辟支佛,皆能断之。

  (3)
  不染污无知,以劣慧为体,因慧劣故,不解事物的义理,其无知非因染污而起,故名不染污,不知无数法门差别,故名无知,台家谓之尘沙惑,此惑不障出世生死,而障修道成佛,故菩萨必须断之。参看初级教本第三十五课注二。

  (4)
  贪嗔疑等诸惑,能使有情,流转于三界生死中,由此而障涅盘寂静之业,名烦恼障。

  (5)
  解者:解惑业的系缚,脱者:脱三界的苦果,因离缚而得自在,故名解脱。

  (6)
  谓阿罗汉为余魔所诱,因有夜遗不净之事。

  (7)
  谓阿罗汉虽无染污无知,犹有不染污无知。

  (8)
  意不决曰犹豫,谓阿罗汉犹有世间疑惑不决事。

  (9)
谓阿罗汉但由师令证入,不能自知证果。

  (10)
  谓圣道须因唱苦声而起。

  (11)
  唐高僧名,为玄奘弟子,学五竺语,传唯识因明之学,为法相宗开祖。

  (12)
  六十卷,唐慈恩寺窥基撰,学相宗者,奉为准绳。

  (13)
  下淫上曰蒸。

  (14)
  下杀上曰弑。

  (15)
  罪恶极逆于理曰逆,五者皆感无间地狱的恶果,故亦名五 间。 即弑父、弑母、弑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等五项,但犯其中的一项,死后即入无间地狱。

  (16)  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绮话、两舌、恶口、贪欲、镇恚、邪见、名为十恶。  
  (17)  一卷,世友菩萨造,唐玄奘译,系述小乘二十部的宗旨者。  



  【习题】

  (一) 何谓:一、染污无知?二、不染污无知?
  (二) 写出大天对五事自造之偈语。
  (三) 大天唱五事,小乘佛教,怎样分裂为上座与大众二部?
  (四) 解释:一、烦恼障。(二)解脱。
  (五)何谓:一、五无间?二、十恶?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

  第十八课 大众部的一再分派


  大众部在佛灭二百年的初期,即行分出三部,其教义有如下述:

  一、一说部

  因说世出世法,惟一假名,故名一说。其教义略谓:我非实有,三世诸法,皆非实有,即由世间而进于出世间的法,亦非实有,凡此诸法,乃至生死涅盘,惟一假名,无体可得,是即此部对于一切法的总观念。

  二、说出世部

  因说世间法,但有假名,出世间法,则皆真实,故名说出世。其教义略谓:我非实有,过未法亦非实有。十八界乃至俗谛 (1) 一切法,均非实有,惟真谛 (2) 中,一切出世间法,乃为实有。其理由为:世法皆由业生果,从颠倒生,颠倒则不实,故世法但有假名,都无实体。出世之法,非颠倒生,故道及道果,皆是实有。

  三、鸡胤部

  此从部立之姓立名,故名鸡胤。其教义略谓:我非实有,过去及未来法,亦非实有,惟现在非为实有。此部专弘论藏,谓经律是佛方便的教法,应舍经律,惟依正理勤修,速断烦恼。

  次于佛灭第二百年中期,大众部中,复出一部,名多闻部;不久更出一部,名说假部,其教义有如下述:

  四、多闻部

  此从部主的德学立名,故名多闻。其教义略谓:我非实有,法为实有,佛说无常 (3)、苦、空、 无我 (4),涅盘寂静 (5),此五者能引人修道,出离世间,故法为实有。

  五、说假名

  认世出世法中,皆有少分是假,故名说假。其教义略谓:我非实有,过未法亦非实有,现在法则分为二:一、十二处十八界法,因能所对立,根境相对,此皆假设,故非实有。五蕴法,则能所不对立,直就法的自性而分类,故是实有,余义则同大众部。

  次于佛灭第二百年的未期,大众部僧,多居于制多山,因重提大天五事,引起辩论,分为三部,名制多山部,西山住部,北山住部,其教义有如下述:

  六、制多山部,七、西山住部,八、北山住部

  三部中,辩论优胜者,仍居旧地,故名制多山。其余二部,或迁居山之西,名西山住部,或迁居山之北,名北山住部。其教义同谓:我非实有,法的过去未来,亦非实有,惟现在法为实有,余多同大众部。

  大众部自佛灭第二百年初期至未期,共分出八部,连同本部,则为九部,其情形略如左表:



  回目录



  --------------------------------------------------------------------------------

  【注释】

  (1)
  顺凡俗迷情之法,故云俗,此等事相,在俗为实,故云谛。凡世间事物及其意义,皆名俗谛,亦名世谛,世俗谛,覆谛。

  (2)
  圣智所见真实的理性,离于虚妄,故云真,其理决定而不动,故云谛。凡修出世间法,及其所证的境界,皆名真谛,亦名第一义谛,胜义谛。

  (3)
  一切诸行,无时不在生住异灭中,故诸行皆是无常。

  (4)
  一切有为无为诸法中,无有我的实体,故诸法中无我。

  (5)
  涅盘的境界,灭一切生死苦,无为安乐,故涅盘是寂静的。上述诸行无常,涅盘寂静,名小乘三法印。凡合于此三原则者,则是佛正法,有如世间印信,用为证明,故名法印。





  【习题】

  (一) 佛灭第二百年的初期,大众部分出那几部?
  (二) 一说部对于诸法的总观念是怎样?
  (三) 佛灭第二百年的中期和末期,共分出那几部?
  (四) 何谓俗谛和真谛?
  (五)小乘三法印是甚么?法印二字,是何意义?

  (六)  制多山部、西山住部、北山住部、他们共同的教义是怎样?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