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佛学入门简要

  (十四) 建立服务人生观

  佛说:做人必须「知恩报恩」。凡是对我们有恩惠的,都要念念不忘,尽力设法报答他。忘恩负义,是佛所严斥的。

  谁对我们有恩呢?佛说有四恩:一、父母恩,二、国家恩,三、众生恩,四、佛恩。

  在家庭里,对我们最有恩惠的,就是父母。父母生育我们,抚养我们,教导我们,所以我们必须恭敬孝顺他们,父母年纪老了,要奉养他们。这叫报父母恩。

  国家是我们生长的地方,我们的生命财产,全靠国家的保护,我们的教育,是国家给予,所以我们应该爱国家,效忠国家,报国家恩。

  我们日常吃的米是农人种的,穿的布是工人织的。日常生活的每一件事,都是花费别人的血汗。在缘起互助的社会中,一切人类对我都有帮助,有恩惠。不但人类,就是动物,狗看门,牛耕田,甚至蚯蚓,也在日夜不息地翻松田土。所以一切众生,对我们都有恩惠,都应当爱护众生,报众生恩。

  这三种恩,从家庭,到国家,乃至世界宇宙,范围虽有广有狭,但都同样我们的「肉体生命」有很大的恩惠。别外还有对我们的「精神生命」上有大恩惠的,那就是教我们认识宇宙人生真理,及做人道理的释迦牟尼佛。所以我们应该信仰佛,恭敬佛,报答佛。

  因此,我们要舍己为人,贡献一切,为家庭服务,为国家服务,为人类服务,为佛教服务。帮助别人,并不是为得到什么功劳,而是报恩的本份,是应该做的责任。「人生以服务为目的」,原因就在这里。我们要从报恩的思想上,建立起服务的人生观。




  习题:

  (一) 如何是知恩报恩?
  (二) 父母对我们有什么恩惠?要如何报答?
  (三) 为什么要报答国家恩?
  (四) 为何说一切众生对我们都有恩惠?
  (五) 佛陀给予我们那一类恩惠?应如何报答?
  (六) 我们要怎样来达到报恩的本份?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

  (十五) 佛教徒的类型

  佛教是平等的宗教,不分种族,阶级,只要肯学佛,都能获得佛法的利益,但因人类的个性与志趣各各不同,佛为了契合机宜,也就指示各种不同的法门,让信受者依之实行,就成为各种不同类型的佛教徒。

  有一种人,听闻了佛法,明白了「万有皆从因缘生」,把握到正确而必然的因果道理,确切相信我们的善恶行为会影响这生命无限期的轮回。其间所受的善恶,业报,也是亳厘分明,无法逃避,于是生起一种「胜进心」,不甘堕落,立志向上,受持三皈五戒,十善戒,努力在思想行为上修进,依照业报因果的道理,去争取现在或来世的更优裕美满的境遇。这种类型,是实行「人天乘法」的佛教徒。

  另有一种人,听闻了佛法,进一步的明白到优裕美满的生活,绝不能保持长久;而生、老、病、死的种种痛苦,时时在紧逼着我们。所以对现实的人世,生起强烈的厌离心,急切地要解脱生死痛苦,于是依照佛法中的四谛法,及三十七道品去修行。这是实行「声闻乘法」的佛教徒。有些修习十二因缘法的,是实行「缘觉乘法」的佛教徒。


  还有一种人,听闻了佛法,理解到人生宇宙的一切,都是相依互存的缘起,人人与我都有密切的关系,人人对我都有重大的恩惠,我怎么可以抛弃他们不管,而自己去解脱呢?人世越是痛苦,我越需要救济他们。于是发起要救度一切众生的大菩提心,努力去修习六度法门,愿为众生服劳,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得大安乐,才算是真正快乐。这种类型的,是实行「菩萨乘法」的佛教徒。

  以上所说的人天乘法类型的佛教徒,是「恋世」的,缺乏崇高的理想;声闻缘觉乘法类型的佛教徒是出世的,只求个人的解脱。菩萨乘法类型的佛教徒,是入世而不恋世,出世而不独善,能够舍己为群,利度众生,依照佛陀的指示,发扬佛陀的救世精神,是真正的佛教徒。


  习题:

  (一) 佛教徒的类型有那几种?
  (二) 人天乘的佛教徒,受持什么法,有什么好处?
  (三) 声闻乘的人受持什么法,有什么好处?
  (四) 缘觉乘的人受持什么法,有什么好处?
  (五) 实行菩萨乘者,对宇宙人生的看法怎样?
  (六) 何以说菩萨乘法的佛教徒是真正的佛教徒?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

  (十六) 教团生活的准则


  佛教徒虽有七众弟子的分别,但在团体生活的原则上,是有一个共同标准,这个标准叫做「六和敬」。就是六种规则,能使大家过的生活一致的,互相敬重,和谐合聚,清净快乐。

 

  一、 身和同住:大家同住在一起,必须要做到身业清净,和爱相处,不发生磨擦,打架等粗暴野蛮的举动。

  二、语和无诤:大家同住在一起,必须要做到语业清净,说话要谦和礼貌,悦耳可爱,不宜恶口粗声,引人不快,以致发生争吵的事件。

  三、意和同悦:大家同住在一起,必须要做到意业清净,即要有善良的用意,坦白的胸怀,不要为求个人的欢乐而不顾大众的欢乐,或把个人的快乐建筑在大众的痛苦之上。

  四、戒和同修:佛教七众,各有戒律,但在每一众中都有着共同遵守藉以修持的戒法。如比丘僧团,就有共同受持的二百五
十条的戒法。应该怎么做,就大家怎么做,才显示共同守法的精神。

  五、 利和同均:利就是大家所获的利益。不论是经济上的财利,或知识上的法利,必须要大家平等享有,不应厚彼薄此,使之发生利害冲突,或使公产成为私财,致引起争权夺利的纠纷,影响到教团的分裂。

  六、见和同解:见即是意见,见地或见解。大家同为佛教徒,在见解思想上,必须要统一,教团的力量才不会分化,否则,
每个份子思想、意见不同,各持己见,自以为胜,那么这个团体一定不能清净,也必精神散漫,不能振作有为了。



  六和敬的前四和是重视法治精神,而后二和是重视经济平均与思想统一,一个健全的团体,法治精神自然不能缺少,但如不重视经济平均分配和思想统一,这个集团便会趋于分化或崩溃。由小团体的斗争,大至世界的斗争,其发生的原因,多在经济失其平衡的支配,和主要的思想不能统一。可是佛陀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已拟出团体共同生活的原则,与和平共处的要素,使后世一切团体生活的原则,都不能越此「六和敬」的范围,他的智慧可谓空前惊人了!


  习题:

  (一) 善的定义是什么?
  (二) 善的心理有多少种?称为什么?试例其名!
  (三) 怎样才能生出一切善法?
  (四) 什么叫做「三善根」?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

  (十七) 五戒

  佛教分为五乘教法: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但佛法是以人天乘,趣于大乘直达佛乘为基础,故人天乘即是佛乘的始阶。佛法流通于世间,当以人类为中心,而施设合时机的教法。五戒谓之人乘正法。能受持五戒的,可保人身不失(不堕恶道轮回。)五戒即:


  (1)
  不杀生戒 ─ ─ 戒经所载:上至诸佛圣人,师僧父母,下至飞蠕动,微细昆虫,只要有生命的,都不可杀害。杀害的方法,有自己亲自拿刀、枪等杀器,或用手足伤害对方的生命,或指使他人去杀害,或看到他人去伤害生命,内人生起欢喜的,都是违犯杀生的戒法。因此禁止杀害众生的恶行,名为不杀生戒。

  (2)
  不偷盗戒 ─ ─ 偷谓诈骗潜窃,盗谓强劫豪夺。戒律所制,上至金银贵重物品,下至一针一草,不可不与而取。不论是佛教寺院的三宝用物,或家庭中的用具,若以无理的手段强夺、或偷窃、或诈取,都是犯偷盗戒。远离偷盗的过患,名为不偷盗戒。

  (3)
  不邪淫戒 ─ ─ 制止非礼的邪淫。除正常夫妻外,不得有不合理的行为包括看不正当的电影,书籍和画报等。

  (4)
  不妄语戒 ─ ─ 以术愚人,以言诈人,喜说谎话,是说不是,不是说是,叫做妄语。不妄语就是说话诚实,不说虚伪诳骗的话。

  (5)
  不饮酒戒 ─ ─ 即禁止饮酒以及吸食大麻、白粉、迷幻药等,因为这些物品,能令人神志昏昧,会做出杀盗淫妄等糊涂的事。



  习题:

  (一) 写出五乘的名称。
  (二) 佛法为何以人天乘为重要?
  (三) 人乘正法是什么?有何好处?
  (四) 怎样才是违犯杀生的戒法?
  (五) 怎样才是犯偷盗戒?
  (六) 什么是妄语?
  (七) 不饮酒戒,包括什么其他物品?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

  (十八) 十善业道

  由五戒扩大,即十善业道,谓之天乘,能修十善到达上品的,来生可享受天福。只是五戒侧重在身的修为,而十善是兼明心的动念而已。因此可以说,开五戒第四的妄语为: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的四戒,合起来就是(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两舌,(六)不恶口,(七 )不绮语,(八)不贪,(九)不镇,(十)不痴,十善戒法,或称十善业道。现在将十善业道略述于下:

 

  (一)
  不杀生而慈心于仁 ─ ─ 即对一切众生,应一视同仁,勿残杀加害。因为佛教主张佛性平等,提倡慈悲救世,故释尊以平等慈悲教义,指示众生皆有佛性,故不能杀。而孔子也曾说:「闻其声,不忍食其肉。」也是出于仁爱,而怜愍被杀害的众生。由此看来,能慈心于仁,无杀害生灵,生命界则可尽其天然,争斗仇恨的事,便可消灭,天下岂不太平?

  (二)
  不偷盗而义利节用 ─ ─不偷窃强夺人家的财物,叫做不偷盗。因为一切事物,主权转移,必依正义,不与取而取,非分取而取,无功而取,都是偷盗的行为。知利己而须利人,即利人为利己,叫做「义利」。人人行义利,节俭日用,与朋友金钱往来而能守信,则无偷盗之事发生。

  (三)
  不邪淫而贞良守礼 ─ ─ 即依正式结合之夫妻外,不得行淫。亦即组织家庭之后,夫妇须相敬如宾,不有其他**行为。能端正男女间之欲情,叫做不邪淫,也就是贞良守礼。

  (四)
  不妄语而诚实无欺 ─ ─ 如能远离妄语,便能做到诚实不欺,则父母,兄弟,亲属,朋友,以及人事的接触,彼此都能互相信任,实为得乐之道。

  (五)
  不两舌而无争是非 ─ ─ 不两舌即是不搬弄是非,不离间他人感情。两舌灾祸,可导致是非烦恼,扰乱身心,甚至动武伤人,实为杀人不见血之罪魁。苟能远离两舌,说正直话,岂有是非之争端?

  (六)
  不恶口而出言慈和 ─ ─ 不恶口即是不说粗恶毁辱他人的话,及不咒诅他人的恶毒言语。常人多患恶口骂人,所以经云:「犯恶口者,当受畜生果报。」故不恶口而出言慈和,可积德成善,为人敬爱。

  (七)
  不绮语而言说有礼 ─ ─ 所谓绮语,即花言巧语,说不正经的话,导人生诸邪念,或出言戏弄,胡乱开口,以为取乐,都叫做绮语。说绮语者,死随恶道,生而为人,永遭轻贱。故说话要合于礼仪,不乖违真实,便叫做不绮语。如能远离绮语,则心正言顺,庄严威仪,必为人敬仰。

  (八)
  不悭贪而慈心舍施 ─ ─ 自己的财物不肯施人,叫做「悭」,他人的财物,但欲归我,叫做「贪」。悭贪的人追求名、色、财、食、睡五欲,莫知所止,便会做出种种罪业。故要远离悭贪,不悭吝自己的财物,也不贪求他人的财物,把谋生得来的钱财,除家庭费用外,对于贫病孤苦者,能给与同情慈济,或捐助社会福利事业,即是慈心舍施。

  (九)
  不镇恚而慈忍积福 ─ ─ 镇恚即遇事不顺,埋恨于心,发怒于形,甚至脾气爆发,导致杀害灾祸,故要以慈悲容忍对治镇恚,勤修慈悲忍辱美德,远离镇恚过患,即可成就自利利他大事业。

  (十)
  不愚痴而多闻增智 ─ ─ 愚痴是无明、迷昧、没有智慧,对事理无所明了,不能辨别是非,不信因果法则,固执邪见,无正见正做个事理明白的善人,是名不愚痴。



  以上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是为身三善业。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是为口四善业。不悭贪,不镇恚,不愚痴,是为意三善业。

  太虚大师说:「仰止唯佛陀,完就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这话是说依止佛陀的真理,修习智慧,培养健全的人格,才是学佛的真义。十善业道,一方面制止外在的恶行,一方面净化内心的善行,以达到建立人间净土,才是现实人生佛教之目的,也才是适合时代需要的佛教。


  习题:

  (一) 写出十善业的名称。
  (二) 天乘正法是什么?有何好处?
  (三) 做一个诚实的人,有何好处?
  (四) 两舌有何灾祸?
  (五) 远离绮语有什么利益?
  (六) 何谓「悭」?何谓「贪」?
  (七) 有何方法对治镇恚?
  (八) 愚痴的人多听佛理,有何好处?
  (九) 太虚大师对健全的人格怎样说?
  (十) 什么才是学佛的真义?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

  (十九) 八关斋戒

  八关斋戒,又名八斋戒。十善戒经说:「八戒斋者,是过去现在诸佛如来,为在家人制出家法。」可知八戒斋是适应在家佛教徒一日一夜方便受持之戒法,使其能随分随力,学习出家戒法的方便法门。八关斋戒是由五戒,再加上三戒,即是八戒:

  五戒是:

  (1) 不杀生,
  (2) 不偷盗,
  (3) 不邪淫(习八关戒斋者守不淫戒,不但制止非礼的邪淫,即夫妻亦不得有淫),
  (4) 不妄语,
  (5) 不饮酒。再加上三戒是:
  (6)不涂香花鬟,不观听歌舞 ─ ─ 即不涂脂粉香水,也不戴花环金饰之类;应穿纯色衣服,不要往观歌舞妓乐,或到娱乐场所去。

  (7) 不卧高广大床 ─ ─ 不睡高而宽大华丽的床铺。
  (8) 不非时食 ─ ─ 即过午之后不吃任何食物,只可喝水解渴。

  以上八关戒中,前七项是属于戒法,第八项是属于斋法,故总名八关斋。八关斋戒的「关」字,是关禁或关闭八种杀盗淫妄等罪过之门,使之不犯,斋只是过午不食之斋法,所以称为八关斋戒。

  此八戒是由出家十戒法择其重要而适合在家居士,短暂过出家清净生活的戒。所以出家在家都可以方便受持。


  习题:

  (一) 八戒斋适于那一类佛徒受持?
  (二) 八戒斋是五戒再加上那三戒?
  (三) 不涂香花鬟戒是什么意思?
  (四) 八戒中那一戒属于斋法?
  (五) 八关斋戒的「关」字是什么意思?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