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No. 1162-A 净土资粮全集(前集)

  莲池禅师净土疑辩
  
  或问净土之说。盖表法耳。智人宜直悟禅宗。而今只管赞说净土。将非执着事相。不明理性。答。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晓得此意。禅宗净土。殊途同归。子之所疑。当下冰释。昔人于此。递互阐扬。不一而足。如中峰大师。道禅者。净土之禅。净土者。禅之净土。而修之者。必贵一门深入。此数语。尤万世不易之定论也。故大势至菩萨。得念佛三昧。而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普贤菩萨。入华严不思议解脱。而曰愿命终时生安乐刹。是二大士。一侍娑婆教主。一侍安养导师。宜应各立门户。而乃和会圆融。两不相碍。此皆人所尝闻习知。那得尚执偏见。且尔云。净土表法者。岂不以净心即是净土。岂复更有七宝世界。则亦将谓善心即是天堂。岂复更有夜摩忉利。恶心即是地狱。岂复更有刀剑镬汤。愚痴即是畜生。岂复更有披毛戴角等耶。又尔喜谈理性。厌说事相。都缘要显我是高僧。怕人说我不通理性。噫。若真是理性洞明。便知事外无理。相外无性。本自交彻。何须定要舍事求理。离相觅性。况土分四种。汝谓只有寂光真土。更无实报庄严等土乎。若一味说无相话以图高妙。则心为净土之说。新学后生。看得两本经论。便能言之。何足为难。且汝既心净土净。随处净土。吾试问汝。还肯就犬豕马牛。同槽而饮啖否。还肯入丘冢。与臭腐尸骸同睡眠否。还肯洗摩饲哺伽摩罗疾。脓血屎尿诸恶疾人。积月累年否。于斯数者欢喜安隐。略不介意。许汝说高山平地总西方。其或外为忍勉。内起疑嫌。则是净秽之境未空。憎爱之情尚在。而乃开口高谈大圣人过量境界。拨无佛国。蔑视往生。可谓欺天诳人。甘心自昧。苦哉苦哉。又汝若有大量力。有大誓愿。愿于生死海。头出头没。行菩萨行。更无畏怯。则净土之生。吾不汝强。如或虑此土境风浩大。作主不得。虑诸佛出世难值。修学无由。虑忍力未固。不能于三界险处。度脱众生。虑尽此报身。未能永断生死。不忍后有。虑后有既在。舍身受身。前路茫茫。未知攸往。则弃净土而不生。其失非细。此净土法门。似浅而深。似近而远。似难而易。似易而难。他日汝当自知。今但谛信。速宜谨言。毋恣口业。自[示*固][示*固]人。贻苦报于无穷也。
  
  考证
  
  土分四种
  
  净土或问曰。先圣有云。唯此一心。具四种土。一曰。凡圣同居。二曰。方便有余。三曰。实报无障碍。四曰。常寂光也○一凡圣同居者。自分二类。初曰同居秽。次曰同居净。初同居秽者。娑婆之类是也。居其中者。有凡有圣。而凡圣各二。凡居二者。一恶众生。即四趣也。二善众生。即人天也。圣居二者。一实圣。即四果。辟支。通教。六地。则十住。圆。十信。后心。通惑虽尽。报身犹在。皆名实也。二权圣。谓方便实报寂光土中。法身菩萨。及妙觉佛。谓有缘应生同居。皆是权也。是等与凡共住。故云凡圣同居。四趣共住。故云秽土也。次同居净。且如极乐国。虽果报殊胜。非余可比。然亦凡圣同居。何以故。虽无四趣。而有人天。以生彼土者。未必悉是得道之人。如经云。犯重罪者。临终念佛往生。故知虽具惑染。亦得居也。圣居类前可知。但以无四恶趣。故名为净○二方便有余土者。二乘三种菩萨。证方便道者之所居也。何则。若修二观。断通惑。尽尘沙别惑。无明未断。舍分段身。而生界外。受法性身。即有变易。所居之土。名有余者。无明未断也。名方便者。方便行人之所居也。故释论云。出三界外有净土。声闻辟支佛出生其中。受法性身。非分段生也○实报无障碍土者。无有二乘。纯诸法身菩萨所居。破无明。显法性。得真实果。而无明未尽。润无漏业。受法性报身。亦名果报国。仁王经云。三贤十圣住果报。是也。以观实相。法真无漏。所得果报。故名为实。修因无定。色心无碍。故名实报无障碍土。华严名因陀罗网世界。是也○四常寂光土者。妙觉极智。所照如如法界之理。名之为国。亦名法性土。但真如佛性。非身非土。而说身土。离身无土。离土无身。名其土者。一法二义。普贤现毗卢遮那住处。名常寂光○前二土是应。即应佛所居。第三亦应亦报。即报佛所居。第四但是真净非应。般若名秘密藏。诸佛如来所游居处。真常究竟。极为净土。由是观之。所谓微尘国土者。唯吾心中之土也。
  
  附因果篇(王龙舒云人有不信因果从而不信净土故以此篇附之起信)
  
  总论因果
  
  大阿弥陀经曰。天地之间。五道昭明。业报相生转相承受。美恶惨毒。皆自当之。孰使如是。理之自然。善人行善。从乐入乐。从明入明。恶人行恶。从苦入苦。从暗入暗。世人昧此。恶道不绝。尸转其中。世世累劫。无由出离。是为大患。痛不可言唯修净土。直得超去。
  
  宗镜录曰。起一念虑知之心。随善恶而行十道。一。火涂道。二。血涂道。三。刀涂道。四。阿修罗道。五。人道。六。天道。七。魔罗道。八。尼乾道。九。色无色道。十。二乘道。前九种心。是生死。如蚕自缚。后一种心。是涅槃。如獐独跳。虽得自脱。未具佛法。皆由妄心。迷此真境。
  
  考证
  
  五道
  
  六道中去阿修罗。即为五道○宗铙录曰。五道由心。心体常净。虽遍五道。不受彼色。则沦五趣而不坠矣。
  
  十道
  
  宗镜录曰。一者其心念念专贪嗔痴。摄之不还。拔之不出。日增月累。起上品十恶。如五扇提罗者。此发地狱之心。行火涂道。二。若其心念念欲多眷属。如海吞流。如火焚薪。起中品十恶。如调达诱众者。此发畜生心。行血涂道。三。若其心念念欲得名闻。四远八方。称扬钦咏。内无实德。虚比圣贤。起下品十恶。如摩犍提者。此发鬼心。行刀涂道。四。若其心念念常欲胜彼。不耐下人。轻他珍己。如鸱高飞下视。而外扬仁义礼智信。起下品善心。行阿修罗道。五。若其心念念欣世间乐。安其臭身。悦其痴心。此起中品善心。行于人道。六。若其心念念知三恶苦多。人间苦乐相间。天上纯乐。为天上乐。折伏粗心。此上品善心。行于天道。七。若其心念念欲大威势。身口意才有所作。一切弭从。此发欲界主心。行魔罗道。八。若其心念念欲得利智辩聪。高才勇哲。鉴达六和。十方颙颙。此发智心。行尼乾道。九。若其心念念五尘六欲。外乐盖微。三禅之乐。犹如石泉。其乐内重。此发梵心。行色无色道。十。若其心念念知善恶轮环。凡夫耽湎。圣贤所呵。破恶犹净慧。净慧由净禅。净禅由净戒。尚此三法。如饥如渴。此发无漏心。行二乘道○五扇提罗。摩犍提。皆外道人也。魔罗道。尼乾道。皆外道名也。外道有九师。九十五种。此类是欤○调达。即诱阿阇世太子囚执父王。欲行篡逆者也。
  
  楞严经曰。造十习因。受六交报。十习因者。一者淫习。二者贪习。三者慢习。四者嗔习。五者诈习。六者诳习。七者怨习。八者见习。九者枉习。十者讼习。六交报者。一者见报。二者闻报。三者嗅报。四者味报。五者触报。六者思报。此六识造业。所招恶报。从六根出。各各招引恶果。临终神识堕无间狱。见受明暗二苦相。闻受开闭二苦相。嗅受通塞二苦相。味受吸吐二苦相。触受合离二苦相。思受不觉觉知二苦相。一一受苦无量。
  
  宗镜录曰。十习因既作。六交报宁亡。皆是一念恶觉心。生颠倒想。起对境作因成之假随情运相续之心。不以智眼正观。遂陷凡夫业道。虽则一期狥意。罔思万劫沉身。
  
  考证
  
  十习
  
  楞严经云。十方如来。色目行淫。同名欲火。菩萨见欲。如避火坑。色目多求。同名贪水。菩萨见贪。如避瘴海。色目我慢。名饮痴水。菩萨见慢。如避巨海。色目嗔恚。名利刀剑。菩萨见嗔。如避诛戮。色目奸伪。同名谗贼。菩萨见诈。如畏豺虎。色目欺诳。同名劫杀。菩萨见诳。如避蛇
http://www2.fodian.net/BaoKu/qzpic/cb04574.gif。色目怨家。名违害鬼。菩萨见怨。如饮酖酒。色目恶见。同名见坑。菩萨见诸虚妄偏执。如入毒壑。色目怨谤。同名谗虎。菩萨见狂。如遭霹雳。讼习交諠。发于覆藏。同名阴贼。菩萨观覆。如戴高山。履于巨海。
  
  万劫沉身
  
  发隐曰。佛过瓜田。顾阿难言。爪上之土。大地之土。孰为多少。阿难对言。爪土至微。大地无尽。佛言得人身者。如爪上之土。失人身者。如大地之土。又须达为佛营立精舍。蚁子在地。佛告须达。此蚁毗婆尸佛时。已在此地。今经七佛。恒受蚁身。尚未能脱。由此观之。人身难得如爪上土。宁不信然。所以者何。经云。五戒坚持。方得人身。五戒不持。人天路绝。持戒难。则人身不易明矣。况作十习因。又甚于五戒之不持。临终堕无间狱。受六交报。又不止于人身之难得而已。万劫沉身。不亦宜乎。
  
  (还)谨按十道所以广五道之未备。十习所以补十业之未周。是如因愈繁。则果愈密。业愈重。则报愈深。然则净业之士。勿以五道无依。十业无犯。而遽自足也哉。唯能观心实相。则万缘俱寂。万法俱忘。无道无业。何戒何犯。所谓不可思议之功德在是矣。惜乎凡夫贪着其事。此佛菩萨所以丁宁告戒也。噫。其可忽诸。
  
  龙舒净土文曰。人有不信因果。从而不信净土者。夫因果乌可以不信乎。经云。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若不信此语。何不以目前事观之。人生所以有贫富。有贵贱。有苦乐劳逸。有荣辱寿夭。其祸福种种不同。虽曰天命。天岂私于人哉。盖以人前生所为不同。故今生受报亦不同。而天特主之耳。是以此身谓之报身。报身者。报我前世所为。故生此身也。天何容心哉。世间官府。犹不以赏罚无故而加于人。况天地造化。岂以祸福无故而加于人乎。是知前世所为有善恶。故以祸福而报之也。以其不能纯乎善。故不得纯受福报。乃有富贵而苦夭者。有贫贱而乐寿者。有荣宠而悴辱者。其为果报。各随其所为。纤毫不差。故云。种桃得桃。种李得李。未有种麻而得豆。种粟而得黍者。惟种时少。收获时多。故作善恶时甚小。受祸福之报甚大。故云。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人生为善恶。果报还如此。盖造化自然之理也。
  
  又曰。人有见目前善恶未有报者。而遂以因果为不足信。殆不知善恶未有报者。非无报也。但迟速耳。佛尝谓阿难云。人有今世为善。死堕地狱者何。今世之善未熟。前世之恶已熟也。今世为恶。死生天堂者何。今世之恶未熟。前世之善已熟也。熟处先受报。譬如欠债。急处先还。左氏谓栾武子(名书)。有德可以庇其子。故其子黡。虽为恶而可以免[示*固]。黡子盈为善。而黡之恶乃累之。故盈虽善及于难。止于世间目前可见者言之。善恶之报尚有如此者。况隔世乎。岂可以目前未见果报。而遂不信因果。因以不信净土也。
  (还)谨按此文。前论因果之常。后论因果之变。今人于其常者。忽之而不信。于其变者。藉之以为口实焉。宜其恣行十恶而弗顾也。哀哉。
  
  考证
  
  一粒万颗
  
  藏经云。昔有恶生王游观林苑。见一金猫入西南地。遣人发掘。获一铜盆。盛金钱。渐至五里。皆是金钱。王见奇事。应当问佛。佛即答言。是王宿生福报。昔毗婆尸佛时。有一比丘。于大道衢安钵。而作是言。若复有人。能舍财宝入此钵中。当来大富。有一樵人得三文钱。闻此语已。生欢喜心。诚心发愿。舍入钵中。去舍五里。转加欢喜。时樵人。今王是也。缘施三钱。福报获五里金钱。又得国王位。受福无尽○宗镜录云。如阿那律。供辟支佛之一食。后盖空器而百味具足。获金人而用尽还生。又如金色王。施辟支佛一饭。后满阎浮提。于七日内。唯雨七宝。一切人民。贫穷永断。由此三事观之。余可类推矣。所谓种一粒。收万颗。斯言讵不信乎。
  
  晋栾氏
  
  左传。晋栾盈被愬出奔。过周。辞于行人曰。昔陪臣书。能输力于王室。王施惠焉。其子黡。不能保任其父之劳。大君若不弃书之力。亡臣犹有所逃。若弃书之力。思黡之罪。臣戮余矣。将归死于尉氏矣○盈奔齐。齐人纳诸曲沃。其令尹胥午。伏之而觞曲沃人。午言曰。今日得栾孺子何如。对曰。得之而为之死。犹不死也。皆叹有泣者○由是观之。则武子之德。与黡之恶。可概见矣。黡之汰侈嗜酒。又何足言哉。至于盈之善足以感人。其或泣或叹者。又可征也。然则武子之德。足以庇黡。黡之恶。所以累盈。不从可知乎。
  
  小因果说曰。有修桥人。有毁桥人。此天堂地狱之小因也。有坐轿人。有荷轿人。此天堂地狱之小果也。触类长之。皆可见矣。常如是存心以修净土。上品上生。复何疑哉。
  
  宗镜录曰。玉食锦袍。鹑衣藜藿。席门金屋。千驷一瓢。皆因最初一念而造。心迹才现。果报难逃。以过去善恶为因。现今苦乐为果。丝毫匪滥。孰能免之。犹响之随声。影之随形。必然之理也。唯除悟道。定力所排。若处世幻之中。焉有能脱之者。经偈云。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忘。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则才命论云。贫者无立锥之地。刁??则田逾千顷。饿者无担石之储。李衡则木号千奴。无礼必毙。跖何事而独寿。行善则吉。托何事而早终。
  
  考证
  
  才命论
  
  史记云。孙叔敖尽忠于国。及自没。其子无立锥之地○汉书云。刁??官尚书郎。不修德行。有田万顷奴婢千人○魏志云。华歆效官清贫。家无担石之储○晋书云。李衡植橘千株。号为木奴千头○庄子云。盗跖从者九千。横行天下。侵暴诸侯。而享寿考○论语疏云。项托七岁为孔子师。而早夭焉。
  
  慈心功德录曰。佛言善恶报应有二种。一者果报。今生作善恶业。来世受苦乐报也。二者花报。今生作善恶业。今生即受苦乐报也。
  
  (还)谨按果报。人所难知者。故冥然罔觉。花报。人所目睹者。而亦悍然不顾焉。谓之何哉。噫。可悲也夫。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

  论十业善报
  
  净名经曰。十善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命不中夭。大富。梵行。所言诚谛。常以软语。眷属不离。善和诤讼。言必饶益。不嫉不恚。正见众生。来生其国。
  
  僧肇曰。命不中夭。不杀报也。大富。不盗报也。梵行。不淫报也。所言诚谛。不妄语报也。常以软语。不恶口报也。眷属不离。善和诤讼。不两舌报也。言必饶益。不绮语报也。恚嫉邪见。心患之尤者。故别立三善。
  
  (还)谨按恚嫉邪见。失不贪欲。必阙文也。肇云别立三善。其义未详。或曰。三业不行。邪变三善。未知是否。
  
  论十业恶报
  
  楞严经曰。佛谓想爱女色。心结不离。故有淫欲。则诸世间。父母子孙相生不绝。是等则以欲贪为本。食爱血味。心滋不止。故有食肉。则诸世间卵化湿胎。随力强弱。递相吞食。是等则以杀贪为本。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食余众生。亦复如是。死死生生。互来相啖。恶业俱生。穷未来际。若此。则以盗贪为本。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穷百千劫。常在缠缚。此杀盗淫三者为之根本。以是因缘。恶业果报。相续不已。
  
  华严经曰。杀生之罪。能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短命。二者多病。偷盗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贫穷。二者共财不得自在。邪淫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妻不贞良。二者不得随意眷属。
  
  慈心功德录曰。因果录云。杀生有三种恶报。一者正报。受三涂身。二者余报。若生人中。多病横死。三者冤报。若所杀众生。在毒虫中。必遭其螫。在人中。必遭其杀。
  
  又曰。问。昔有众生常在刀山剑树之上。支节断坏痛毒辛酸。何罪所致。佛言。以前世宰杀为业。故获斯报。昔有众生。尝被牛头以铁叉。叉入镬中煮之令烂。还即吹活。而复煮之。何罪所致。佛言。前世屠杀众生。汤灌燖毛。故获斯报。
  
  龙舒居士净土文曰。唐张钟馗。杀鸡为业。忽见一人着绯。驱群鸡来啄目四畔。两目流血。受大痛苦。又唐张善和。杀牛为业。临终。见牛数头。作人言云。汝杀我。善和大恐。告妻云。便入地狱也(虽有僧劝念阿弥陀佛。即便往生。此宿有善业所致。不可观为常法)水忏云。二戒偷。众生作贼。常在雪山。寒风所吹。皮肉剥裂。
  
  律仪要略云。经载一沙弥。盗常住果七枚。一沙弥。盗众生饼数番。一沙弥。盗众生。石蜜少许。俱堕地狱。故经云。宁就断手。不取非财。噫。可不戒欤。
  
  楞严载宝莲香比丘尼。私行淫欲。自言淫欲非杀非偷。无有罪报。遂感身出猛火。生陷地狱。故经云。淫欲而生。不如贞洁而死。噫。可不戒欤(上身三业恶报)。
  
  华严经曰。妄言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多被诽谤。二者为他所诳。两舌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眷属乖离。二者亲族敝恶。恶口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常闻恶声。二者言多争讼。绮语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言无人受。二者语不明了。
  
  化书口业诗云。人生口业报非轻。莫把邪言作课程。妄言以虚为实事。绮辞增百作千名。血从砭石流无已。罪积阴司贯已盈。犁舌不须求地狱。眼前公案甚分明。
  
  考证 本传云。龟城之民。祝期生。有口才。人小有过恶。则既传扬之。又增饰之。以无为有。以一为十。以疑似为端的。以偶然为故犯。以不得已为优为。以错误为情实。至于面折之。众辱之。所习既久。不知其非。中年得舌黄之疾。使人砭刺出血。一岁之间。疾五七作。每作。出血一二升。率以为常。一日与其徒。语鬼神奠酹之事。皆诃骂之。忽自以手探舌出。以爪犁之。涎血淋漓。如屠猪狗。观者千百。乃自宣其过曰。人之口业不可作也。如此月余。舌枯。遂不能食而死。
  
  律仪要略曰。经载沙弥轻笑一老比丘。读经声如狗吠。而老比丘者。是阿罗汉。因教沙弥急忏。仅免地狱。犹堕狗身。恶言一句。为害至此。故经云。夫士处世。斧在口中。所以斩身。由其恶言。噫。可不戒欤。
  
  四十二章经曰。佛言。有愚人。闻佛道守大仁慈。以恶来。以善往。故来骂佛。佛默然不答。愍其狂愚使然。骂止。问曰。子以礼从人。其人不纳。其礼如何。曰持归。今子骂我。我亦不纳。子自持归。[示*固]子身矣。
 
  (还)谨按沙弥之事。则经言岂不信然。噫。以恶口加人。其[示*固]如此。以妄言绮语两舌加人。其罪如之何哉。夫恶口加人。人所明知。犹知所避。以妄言绮语两舌加人。人所不觉。其中人必深。而[示*固]之不从末减可知矣(上口四业恶报)。
 
  华严经曰。贪欲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心不知足。二者多欲无厌。嗔恚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长被他人求其长短。二者常被他人之所恼害。邪见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生邪见家。二者其心谄曲。
  
  龙舒净土文曰。有官员二人。求梦于二相庙中。以问前程。其夜一人。梦见有人持簿一扇。揭开版云。此汝同来官人前程也。视之。乃自小官排至宰相。仍有勾者。问勾之者何也。答云。此官人爱财。世间不义取一项。此间勾一项。若急改过。尚可作监司。其人闻。更不敢妄取财。其后果至监司。又何仙姑时。有一主簿家。忽有天书降。不识字画。往问仙姑。仙姑言。主簿受金十两。折禄五年。以此观之。不义之财。诚可畏也。
  
  又曰。昔有二僧同修行。一人作福而多嗔。一僧常戒之。不从。后多嗔者死。戒之者。附客舟至江上?亭。其庙神甚灵。能与人言。谓戒之者曰。我是汝同修行僧。以多嗔故。堕于此为神。有人施绢十疋。可为我作追荐。次于洪州西山上见我。僧如其言。果于西山上。见死蟒一条。长一二里。嗔恨之报如此。
  
  吕氏集云。昔有一人。与吕公同访一僧。其僧适卧床上。见一小蛇。从僧顶门出。顷之。复入顶门中。问。何为有此蛇。吕公答云。此人必性毒多嗔恨者。毒气已化成此蛇。身殁之后。其为蛇无疑矣(上意三业恶报)。
  
  (还)谨按上士修行。善无不为。恶无不去。虽不昧因果。于因果奚容心哉。今净名之善报。所以为求福者告也。华严之恶报。所以为惧[示*固]者告也。其皆中下之信士乎。至于小人。则以不信之心横于中。无忌惮之行肆于外。拨因果而排罪福。善报不能为之劝。恶报不能为之惩。吾末如之何也已。噫。可慨也夫。
  考证
  
  不昧因果
  
  明宗集曰。百丈禅师时。有一老人随众听法。众退。唯老人不去。师问汝是何人。曰。某非人也。于过去迦叶佛时。曾在此山。因学人问大修行人。还落因果也无。某云。不落因果。遂五百生堕野狐身。今请和尚代一转语。贵脱野狐身。师曰。汝问。老人曰。大修行还落因果也无。师曰。不昧因果。老人于言下大悟。遂脱野狐身。
  
  净土资粮全集卷之二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

  净土资粮全集卷之三
  
  古杭云栖寺莲池禅师 袾宏 校正
  
  槜李桐邑净业弟子 庄广还 辑
  
  净土誓愿章
  
  论修净业人宜发愿(梵网经有不发愿戒)
  
  归元直指曰。慈照宗主云。有行无愿。其行必孤。有愿无行。其愿必虚。无愿无行。空住阎浮。有愿有行。直入无为。此乃佛祖修净业之根本也。何以故。理由智导。行由愿兴。行愿得均。理智兼备。夫愿者。乐也。欲也。欲生西方净土。乐见阿弥陀佛。必须发愿。乃得往生。若无愿心。善根沉没。华严经云。不发大愿。魔所摄持。一切佛事。从大愿起。欲成无上道。故须得愿波罗蜜。所以普贤广无边愿海。弥陀有六八愿门。是知十方诸佛。上古先贤。皆因愿力成就菩提。
  
  考证 阿含经云。须弥山南有天下。名阎浮提。其土有大树。名阎浮。此树下有阎浮那檀金聚。以此胜金出树下。故因以名树名洲○新娑婆论。又名赡部。其土南狭北广。此土有大树。名赡部。其叶上广下狭。地形象之。故名赡部。
  
  经曰。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我今发心。不为自求人天福报。声闻缘觉。乃至权乘诸位菩萨。惟依最上乘发菩提心。愿与法界众生。一时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还)谨按此经。乃发愿之大纲。后愿文。备诸节目耳。纲以立其体。目以达其用。发愿其庶几哉。
  
  考证
  
  三归
  
  初门曰。归依佛者。归以返还为义。返邪师。还事正师。故名归。依者凭也。归依佛者。终不更归依其余诸外天神也。归依法者。返邪法。还修正法。凭佛所说。得出三涂及三界生死。归依僧者。返九十五种邪行之侣。归心出家三乘正行之伴。及出三界生死○发隐曰。按折伏罗汉经云。忉利天子。寿终当受猪身。诣佛求救。佛教归命佛法僧。于七日七夜。精勤三归。得免猪胎。为长者子。又木槵子经云。佛告琉璃王。穿木槵子称三宝。当断结业。得无上果。故知三宝。一切众生归依处也。
  
  人天福报
  
  经云。人天路上。作福为先。广修善事。是名作福。必有福报也。
  
  声闻
  
  四教仪与发隐相参○声闻位分二。曰凡。曰圣。凡有二。外凡内凡。身居有漏。圣道未生。皆号曰凡。外凡则未见法性。尚在理外。内凡则渐见法性。心游理内故也。外凡中。自分三。初。五停心。多贪不净观。多嗔慈悲观。多散数息观。愚痴因缘观。多障念佛观。二。别想念处。即四念处。身念不净。受念是苦。心念无常。法念无我也。三。总相念处。念身不净。亦念身是苦。身无常。身无我。受心法皆然也。已上三科名外凡。内凡四者。谓暖。顶。忍。世第一。暖者。从总相念生暖善根。具观四谛。修十六行。发相似解。伏烦恼惑。得佛法气分。如钻木先热。将春先和。名曰暖也。顶者。用观同前。转更明朗。如登高远视。名曰顶也。忍者。堪忍。又忍可义。分下中上。下忍遍视八谛。修三十二行。中忍渐减。乃至上忍。惟有一行三刹那在。名曰忍也。世第一者。从上忍二刹那心。一刹那尽。余一刹那犹在忍。更一刹那心尽。即入世第一。有漏名世。世间最胜。名第一也。此四位为内凡。此七方便。入圣之阶。过此。则圣位教义。圣位分三。一。见道。初果。二。修道。二果三果。三。无学道。四果。一。须陀洹。此云预流。此位断三界八十八使见惑。见真谛。故名为见道。二。斯陀含。此云一来。此位断欲界九品思中。断六品思尽。后三品犹在。故更一来。三。阿那含。此云不来。此位断欲界残思尽。进断上八地思。此二位名修道。四。阿罗汉。此云无学。此位断见思俱尽。子缚已断。果缚犹在。名有余涅槃。此名无学道。声闻如此○永嘉集曰。因声教而悟解。故号声闻。原其所修。四谛而为本行。见苦常怀厌离。断集恒畏其生。证灭独契无为。修道惟论自度。大誓之心未普。设化之道无施。六和之敬空然。三界之慈靡运。因乖万行。果阙圆常。六度未修。非小何类。如是。则声闻之道也。
  
  缘觉
  
  华严疏曰。辟支。此云缘觉。又云独觉。独但自悟。缘依教悟也。独觉自分二类。其利根者曰麟喻。喻麟之独出无佛世。见物变易。自觉无生。其钝根者曰部行。亦出无佛世。部党而行。师徒训化也。缘觉依佛教。观十二缘。作流转还灭二观法者也○四教仪曰。缘觉值佛出世。禀十二因缘教。与前四谛开合之异耳。谓无明。行。爱。取。有。此之五支。合为集谛。七支为苦谛也。缘觉先观集谛。所谓明缘行。行缘识。乃至生缘老死。此则生起。若灭观者。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灭。则老死灭。因观十二缘。觉真谛理。故言缘觉。又言独觉。两名不同。行位无别。此人断三界。与声闻同。独觉发真无漏。功德力大。能侵除习气。声闻但断正使。不侵除习气。故缘觉居声闻之上○永嘉集曰。缘散而体真。故名缘觉。原其所习。十二因缘而为本行。观无明而即空。达诸行而无作。二因既非其业。五果之报何酬。爱取有以无疵。老死亦何所累。心唯善寂。意玩清虚。独宿孤峰。观缘散灭。利他不普。自益未圆。于下有余。于上不足。两非其类。位处中央。如此。辟支佛道也。
  
  菩萨
  
  四教仪曰。从初发心。缘四谛观。发四弘誓○初门曰。四弘誓者。一未度者令度。言未度苦谛。令度苦谛。苦者生死也。生死有二种。一。分段生死。谓六道众生。有形质分段之成坏。二。变易生死。谓罗汉。辟支。及大力菩萨。三种得意生身。虽无分段之粗报。犹有细微因转果移。变易生成之所迁也。若一切未度二种生死苦者。菩萨发心。愿令得度。即众生无边誓愿度也。二。未解者令解。言未解集谛。令解集谛。集者。即是烦恼润业。能招聚生死。亦有二种。一。四住地烦恼。润分段生死业。能招集烦恼生死苦果也。二。无明住地烦恼。润变易生死业。能招集变易生死苦果也。若一切未解此二种集者。菩萨发心。愿令得解。即烦恼无尽誓愿断也。三。未安者令安。言未安道谛。令安道谛。即是能通涅槃之正助道也。亦有二种。一。偏缘真谛。修正助道。此道但得至小乘尽苦涅槃。二。正缘中道实相。修正助道。此道能到大乘大般涅槃。若一切未安此二种道者。菩萨发心。愿令得安。即法门无量誓愿学也。四。未涅槃者。令得涅槃。言未得灭谛。令得灭谛。灭谛者。即是业烦恼灭。生死苦果灭也。亦有二种。一。分段生死业。四住地烦恼灭。则分段生死苦果灭。即二乘所得灭谛也。一。变易生死业。无明住地烦恼灭。即变易生死苦果灭。诸佛及大菩萨。所得不共。究竟灭谛也。若一切未得此二种灭谛者。菩萨发心。愿令得灭。即佛道无上誓愿成也。既已发心。须行行填愿。于三阿僧祇修六度行。百劫种相好○永嘉集曰。如其心无所缘。而能利物。慈悲至大。爱见不拘。人法俱空。故名菩萨。原其所修六度而为正因。行施。则尽命倾财。持戒。则吉罗无犯。忍辱。则深明非我。割截何伤。精进。则勤求至道。刹那无间。禅那。则身心寂泊。安般希微。智慧。则了知缘起。自性无生。广修万行。等观群方。下及谛缘。上该不共。大誓之心普被。四摄之道通收。悲智双运。福慧两严。超越二乘。独居其上。如是。则大乘之道也○权乘诸位菩萨。即二乘。声闻未得圆证者。非大乘菩萨也。
  
  最上乘
  
  黄檗心要曰。如来欲说一乘真法。则众生不信。没于苦海。若都不说。则堕悭贪。不为众生溥舍妙道。遂设方便。说三乘法。乘有大小。得有浅深。皆非本性。故云惟有一乘道。余二则非真。然终不能显一心法。故召迦叶。别付一心。离言说法。此一枝令别行。若契悟者。便至佛道矣○宗镜录曰。众盲触象。各言己得见象。其触牙者。言象形如莱菔。触耳者。言象形如箕。触鼻者。言象形如杵。触蹄者。言象形如臼。触腹者。言象形如床。众相之外。更无别象。但非象之全体。不可以言见象也。欲见象之全体者。其唯明眼之人乎。今声闻之四谛。缘觉之十二缘。菩萨之六度。虽皆佛法。终非佛道之全。不可以言佛也欲得佛之全体者。其唯最上乘乎。
  
  发菩提心
  
  华严经曰。发菩提心者。发大悲心。普救一切众生故。发大慈心。等祐一切世间故。发安乐心。令一切众生灭诸苦故。发饶益心。令一切众生离恶法故。发哀愍心。有怖畏者咸守护故。发无碍心。舍离一切诸障碍故。发广大心。一切法界咸遍满故。发无边心。等虚空界。无不往故。发宽博心。悉见一切诸如来故。发智慧心。普入一切智慧海故。是名发菩提心○宗镜录曰。海中有宝。名曰宝藏。普现海中庄严事。菩提心宝。亦复如是。普现一切智海诸庄严事。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莲师疏云。阿者。此云无。耨多罗。此云上。三藐。此云正等。三菩提。此云正觉。言无上正等正觉也。钞云。究竟极果。对下而言。名之曰无上。正观真谛。对邪而言。名之曰正。等观俗谛。对偏而言。名之曰等。亦名曰遍。觉者灵明自心。正觉者。兼上正等二义。言此觉者。是无上正等之正觉也。良以蠢动含灵。皆有佛性则菩提者。佛与众生本来无二。无明所覆。遂成迷妄。是则邪觉。不名为正。声闻辟支。止破见思。虽得菩提其道未中。是则偏觉。不名为等。一切菩萨。已尽尘沙。未尽无明。虽得正等菩提。佛道犹远。不名无上。惟佛一人。妄尽觉满。如望夜月更无有觉过于此者。名无上正等正觉也○维摩经曰。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寂灭是也。菩提灭诸相故。不观是菩提。离诸缘故。不行是菩提。无忆念故。断是菩提。舍诸见故。离是菩提。离诸妄想故。障是菩提。障诸愿故。不入是菩提。无贪着故。顺是菩提。顺于如来故。住是菩提。住法性故。至是菩提。至实际故。不二是菩提。离意法故。等是菩提。等虚空故。无为是菩提。无生住灭故。知是菩提。了众生心行故。不会是菩提。诸入不会故。不合是菩提。离烦恼习故。无处是菩提。无形色故。假名是菩提。名字空故。如化是菩提。无取舍故。无是菩提。常自静故。善寂是菩提。性清静故。无取是菩提。离攀缘故。无异是菩提。诸法等故。无比是菩提。无所谕故。微妙是菩提。诸法难知故○僧肇曰。道之极者。称曰菩提。盖是正觉无相之真智乎。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

  ○附四谛
  
  初门曰。谛以审实为义。此四谛法门。正为声闻人。从闻生解。故必藉教诠理。今明教理不虚。故云审实也○一。苦谛。苦以逼恼为义。一切有为心行。常为无常患累之所逼恼。故名苦谛。二。集谛者。集以招聚为义。若心与结业相应。未来定能招聚生死之苦。故名集谛。三灭谛者。灭以灭无为义。结业既尽。则无生死之患累。故名为灭。若发见思无漏真明。而断结者。则三界九十八使俱灭。以烦恼结使灭。故三界业亦灭。若三界业烦恼灭者。即是灭谛。有余涅槃也。因灭故果灭。舍此报身时。后世苦果。永不相续。名入无余涅槃。真灭度也。四。道谛者。道以能通为义。正道及助道。是二相扶。能通至涅槃。故名为道正道实观三十七品。三解脱门。缘理慧行。名为正道。助道者。得解观中。种种诸对治法。及诸禅定。皆为助道。审定不虚。即是道谛○四教仪云。四谛之中。分世出世间。前二谛为世间因果。苦因集果也。后二谛为出世间因果。灭果道因也。问。何故世出世前果后因耶。答。声闻根钝。知苦断集。慕果修因。是故然也○合七法为三十七品。一。四念处。二。四正勤。三。四如意足。四。五根。五。五力。六。七觉分。七。八正道也。一。四念处者。一身念处二受念处。三心念处。四法念处也。二。四正勤者。一。已生恶法为除断。一心勤精进。二。未生恶法不令生。一心勤精进。三。未生善法为生。一心勤精进。四。已生善法增长。一心勤精进。三。四如意足者。一。欲如意足。二。精进如意足。三。心如意足。四。思惟如意足也。下四五六七。俱见阿弥陀经考证三解脱门者。见修禅章明宗篇考证。
  
  西方愿文
  
  (莲池禅师撰)
  
  稽首西方安乐国  接引众生大导师
  我今发愿愿往生  惟愿慈悲哀摄受
  
  弟子(某甲众等)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求于诸佛。一乘无上菩提道故。专心持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期生净土。又以业重福轻。障深慧浅。染心易炽。净德难成。今于佛前。翘勤五体。披沥一心。投诚忏悔。我及众生。旷劫至今。迷本净心。纵贪嗔痴。染秽三业。无量无边所作罪垢。无量无边所结冤业。愿悉消灭。从于今日。立深誓愿。远离恶法。誓不更造。勤修圣道。誓不退隋。誓成正觉。誓度众生。阿弥陀佛以慈悲愿力。当证知我。当哀愍我。当加被我。愿禅观之中。梦寐之际。得见阿弥陀佛金色之身。得历阿弥陀佛宝严之土。得蒙阿弥陀佛。甘露灌顶。光明照身。手摩我头。衣覆我体。使我宿障自除。善根增长。疾空烦恼。顿破无明。圆觉妙心。廓然开悟。寂光真境。常得现前。至于临欲命终。预知时至。身无一切病苦厄难。心无一切贪恋迷惑。诸根悦豫。正念分明。舍报安详。如入禅定。阿弥陀佛。与观音势至诸圣贤众。放光接引。垂手提携。楼阁幢幡。异香天乐。西方圣境。昭示目前。令诸众生。见者闻者。欢喜感叹。发菩提心。我于尔时。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生极乐国。七宝池内。胜莲华中。华开见佛。见诸菩萨。闻妙法音。获无生忍。于须臾间承事诸佛。亲蒙授记得授记已。三身四智。五眼六通。无量百千陀罗尼门。一切功德。皆悉成就。然后不违安养。回入娑婆。分身无数。遍十方刹。以不可思议自在神力种种方便。度脱众生。咸令离染。还得净心。同生西方。入不退地。如是大愿。世界无尽。众生无尽。业及烦恼。一切无尽。我愿无尽。愿今礼佛发愿。修持功德。回施有情。四恩总报。三有齐资。法界众生。同圆种智。
  
  考证
  
  四恩
  
  父母。师长。国王。施主。
  
  三有
  
  欲有。色有。无色有。即三界之因果不忘。故名为有也。
  
  五体
  
  二肘。二膝。及额也。
  
  忏悔
  
  坛经曰。忏悔者。忏其前非。从前所有恶业。愚迷憍诳嫉妒等罪。悉皆尽忏。永不复起。是名为忏。悔者。悔其后过。从今已后。所有恶业。愚迷憍诳嫉妒等罪。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作。是名为悔。故称忏悔。凡夫愚迷。只知忏其前愆。不知悔其后过。以不悔故。前愆不灭。后过又生。何名忏悔○发隐曰。冥祥记云。沙门慧达。于地府见观世音菩萨。言沙门白衣。见身为过。及宿世罪。种种恶业。能于众中尽自发露。勤诚忏悔罪即消灭。观此。则知忏悔功德。不可胜量。菩萨于幽显中。皆教人悔罪也○宗镜录曰。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则直了无生之心。当处解脱。此大忏悔也。故云断惑忏罪。比余渐教。如
http://www2.fodian.net/BaoKu/qzpic/057087.gif花千斤。不如真金一两○四教仪论忏悔有二。一事忏。二理忏。今坛经发隐所论。事忏也。宗镜所言。理忏也。未悟其理者。事为急矣。
  
  手摩衣覆
  
  法华经云。若有受持读诵法华经者。当知是人。为释迦牟尼手摩其头。衣之所覆○往生集云。晋刘遗民于定中。见阿弥陀佛手摩其头。引袈裟覆之。
  
  三身
  
  法数曰。法身如月之体。报身如月之光。应身如月之影○如来三身者。毗卢遮那。此云遍一切处。法身也。卢舍那。此云净满。报身也。释迦牟尼。此云能仁寂默。化身也○黄檗曰。佛有三身。法身说自性虚通法。报身说一切清净法。化身说六度万行法。法身说法。不可以言语音声形相文字而求。无所说。无所证。自性虚通而已。故曰无法可说。是名说法。报身化身。皆随机感现。所说法。亦随事应为摄化。皆非真法。故曰。报化非真佛也。
  
  四智
  
  证道歌云。三身四智体中圆。注云。四智者。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也。束四智为三身者。以成所作智妙观察智为化身。平等性智为报身。圆镜智为法身也。
  
  五眼
  
  金刚经有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肉眼者。照见胎卵湿化色身起灭因缘也。天眼者。照见诸天宫殿。云雨明暗。五星二曜旋复因缘也。慧眼者。照见众生慧性深浅。上品下生。轮回托荫因缘也。法眼者。照见法身遍充三界。无形无相。尽虚空遍法界因缘也。佛眼者。照见佛光普照。无障无碍。圆满十方。寻光见体。知有涅槃国土也。若上根上智之人。能识此五者因缘。即名大乘菩萨。
  
  六通
  
  天眼。天耳。他心。宿命。漏尽。身得如意。详见一卷往生胜果篇○正讹集曰。道与通自别。眼彻视。耳彻听者。通也。入色界。眼不受色惑。入声界。耳不受声惑者。道也。如以通而已矣。则神亦有通。鬼亦有通。妖亦有通。与道何涉。认通为道。遂至堕魔罗境。生外道种。可勿慎诸。
  
  回入娑婆
  
  赜禅师曰。若位居不退。果证无生。在欲。无欲居尘。出尘方能兴无缘慈。运同体悲。回入尘劳。和光五浊。其有浅闻单慧。或与少善相应。便谓永出四流。高超十地。诋诃净土。耽恋娑婆。掩目空归。宛然流浪。并肩牛马。接武泥犁。不知自是何人。拟此大权菩萨。由此观之。则回入娑婆。未可易言也。
  
  法界
  
  出三界者。不受轮回生死。四种圣人。诸佛菩萨缘觉声闻是也。四圣得意生身。于三界内外。无住无不住。总而言之。有十法界。在人用心不同。各循行业。诸趣摄之。
  
  十法界之图
  
  
  
  诸佛(修六度万行三心圆发得证法身)
  
  菩萨(修次第观行六度行得成大乘菩萨)
  
  缘觉(修体法空观十二因缘行道成缘觉)
  
  声闻(修祈法空观依四谛行道成阿罗汉)
  
  诸天(修上品十善兼修禅定故得生天道)
  
  人伦(修中品十善五戒五常故得为人伦)
  
  修罗(修下品十善五常欲胜他故为修罗)
  
  饿鬼(作下等十恶正作能悔故为饿鬼道)
  
  畜生(作中等十恶作已能悔故为之畜生)
  
  地狱(作上等十恶作已不能悔故堕地狱)
  
  天如祖师十法界图解○天如祖师升座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惟心造。世出世间。圣凡境界。只此一偈。包括无余。所言法界者。有四圣六凡。合成为十界。是十法界。本无自体。本无自性。亦无自种亦无自根。皆惟一心之所造也。所言心者。如大虚空。本来清净。不知何故而言法界惟心造哉。原夫此心。虽曰不变。而亦随缘。以其随缘。故曰能造。随缘者。或因一念瞥生。或因外境相触。故曰因缘。才有因缘。便成法界譬如水体本净。遭遇风触。则波浪随生。故曰水能造波。波因水而有也。心能造法界法界因心而有也。然则一乘任运。万德庄严者。诸佛之法界也。圆修六度。总摄万行者。菩萨之法界也。见局因缘。证偏空理者。缘觉之法界也。功成四谛。归小涅槃者。声闻之法界也。广修戒善作有漏因者。天道之法界也。爱染不息。杂诸善缘者。人道之法界也。钝执胜心。常怀嗔斗者。修罗之法界也。爱见为根。悭贪为业者。饿鬼之法界也。欲贪不息。痴想横生者。畜生之法界也。造十习因。受六交报者。地狱之法界也。若广而论之。有种种之法界。皆由此心随缘变造。若能一心不生。了悟了证。则种种法界。随其所了而空也。是故十习既断。六交不生。地狱之心了也。欲贪既断。痴想不生。畜生之心了也。爱见既断。悭贪不生。饿鬼之心了也。胜心既断。嗔斗不生。修罗之心了也。爱染既断。正念现前人道之心了也。舍有漏因。修无漏业。天道之心了也。不执四谛。不守真空。声闻之心了也。不局因缘。回心入大。缘觉之心了也。六度功成。顿超地位。菩萨之心了也。圆满菩提。归无所得。诸佛之心了也今我了心于六凡法界之中。必已了悟无疑矣。且道四望法界之中。所了之心。落在甚么界。喝一喝。下座○纂灵记云。一人死至地狱门。遇地藏菩萨授以一偈。若人欲了知三句。谓之曰。诵得此偈能破地狱苦。故知若观此心。不惟破地狱界乃至十法界一时破。
  
  论发愿人宜发誓(梵网经有不发誓戒)
  
  戒疏发隐曰。期其志而必到者。愿为之先导也。坚其愿而不退者。誓为之后驱也。故疏称誓为愿中勇烈意。吾愿虽发。若无大誓。安克有终。
  
  楞严经曰。若我灭度后。其有比丘。发心决定修三摩地。能于如来形像前。身然一灯。烧一指节。爇一香炷。我说是人。虽未即明无上觉路。是人于法已决定心。
  
  莲池禅师曰。烧身烧臂。大乘经中屡开。此得忍大士所为。非初心境界也。求生西方者若能用然臂之精虔勇猛。以治其恶习。则所然亦多矣。古云善学柳下惠。不其然欤。
  
  (还)谨按诸佛菩萨。皆有誓愿以为究竟之地。今人生于浊世而求
<A href="http://www2.fodian.net/BaoKu/qzpic/[img][/img]http://www2.fodian.net/BaoKu/qzpic/<img%20%20src=  
  考证
  
  宜发誓
  
  阿含经云。比丘不发誓者。终不成佛道。誓愿之福。不可称计。得至甘露灭尽之处。故愿后必须发誓也。○发隐曰。问愿多期望之语。誓类咒咀之词。修行本拟出离。云何动称地狱。答。誓愿中之勇烈意也。咒呾。怨中之毒害意也。柰何以愿为怨。以勇烈为毒害乎。世有魔师。教授魔种。闭门塞窦。险语以坚其信根。恶咀以闭其外问。终身蔽锢。累劫牢笼。而莫之能出也。哀哉。
  
  善学柳下惠
  
  鲁男子独处一室邻妇之屋。夜为风雨所败。求寄宿。男子闭门不纳。妇曰。汝独不闻柳下惠之覆寒女乎。男子曰。在柳下惠则可。在我则不可。以我之不可。学柳下惠之可。故曰。善学柳下惠。
  
  西方誓文
  
  (弟子广还撰)
  
    弟子(某)谨于(某)年(某)月(某)日。发愿修持净业。立誓于佛菩萨之前曰。弟子(某)修持净业。愿依最上乘发菩提心。愿比然臂事。发决定心。奉持斋戒。遵行日课。圆通宗法。必期如西方愿文而后已。否则情随事迁。终致退转。空过一生。轮回永劫可不痛哉。自今已后。若违初愿。不加精进者。是则欺诳十方如来。必受谴罚。若得往生。见佛闻法。了证无生法忍。成就一切功德。而自利自足。不普度法界众生者。亦同前誓。惟佛昭明。尚其鉴之。
  
  又诣
  三洲感应护法韦驮尊天之前(先赞后誓)。
  
  赞曰。韦驮天将。菩萨化身。永护法佛誓弘深。宝杵镇魔军。功德难论。祈祷赴凡忱。
  
  誓曰(誓与前同)。
  
  考证
  
  三洲
  
  长阿含经云。须弥山南。名阎浮提。又云赡部。须弥山东。名弗于逮。又名弗菩提。又名东胜神。须弥山西。名瞿耶尼。又名瞿陀尼。又名西牛货。须弥山北。名北俱芦。又名郁单越。四洲而曰三洲感应。何也。佛祖统纪云。北洲佛不出生。故不闻佛法。既无佛法。则韦驮不往矣。故止言三洲也。考经四方皆有佛。何言北洲无佛法。曰。北洲无佛。只言娑婆世界耳。极言四方。有无量四天下。故言有佛。
  
  韦驮尊天
  
  一百十七世。世世为童真。其所作功德浩大。不能尽述。宝华琉璃光佛时成道。名普眼菩萨。释迦如来会上成道。名童真菩萨。手持金刚宝杵。重八万四千斤。发大誓愿。若金刚宝杵坏。即破童真身。佛佛出世。拥护佛法。不见僧尼之过。顶戴凤翅兜鍪。足穿黑履。身着黄金锁甲○智论云。护世四天王。各有八将军。周四天下。护助出家人。韦将军于三十二将中。最存弘护。比丘道力微者。为魔所惑。韦将军恓惶奔赴。应机剪除。
  
  净土资粮全集卷之三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

  净土资粮全集卷之四
  
  古杭云栖寺莲池禅师 袾宏 校正
  
  槜李桐邑净业弟子 庄广还 辑
  
  净土斋戒章
  
  总论斋戒
  
  大阿弥陀经曰。我作佛时。诸天人民有发菩提心。奉持斋戒。行六波罗蜜。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刹。临寿终时。我与大众现其人前。引至来生。作不退转地菩萨。
  
  龙舒净土文曰。全持斋戒。又礼佛念佛。读诵大乘经典。解第一义。以此回向。愿生西方。必上品上生。所谓斋者何哉。不食肉。不饮酒。不淫欲。不食五辛。所谓戒者何哉。杀生。偷盗。邪淫。是为身三业。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是为口四业。贪欲。嗔恨。邪见。是为意三业。总为十戒。能持而不犯。是为十善。若犯而不持。是为十恶。全持十戒。固上品上生。若止持五戒而修净土。亦中品上生也。
  
  考证
  
  菩提心
  
  见第三卷誓愿章。
  
  六波罗蜜
  
  见第一卷愿偈摄生篇。
  
  读诵大乘经典
  
  净土指归曰。大乘经典者。诸佛所师。佛果菩提。皆从中出。观经三种净业。并上品上生。皆言读诵大乘。为往生之行。即法华华严 般若涅盘等。专谈净土。诸大乘经。修净业人。当受持读诵。仗大乘法力。决取往生○发隐曰。读诵者。外假熏闻。内资理观。非文字口耳之谓也。或偏耽卷帙。不复禅思。占[仁-二+毕]终身。 空数他宝。是故善星比丘。诵十二部经。提菩达多。诵六万法聚。而此二人。不修方便道中真佛性。观四念处等。起大逆罪。俱入地狱。此又读诵者所当知也○六祖曰。口诵心行。是转经。口诵心不行。自是被经转。读诵者可不知此乎。

  持斋篇
  
  总论持斋
  
  (还)谨按经云。佛言一日持斋。有六十万岁粮。复有五福。虽然。持斋必尽其道而后可也。如佛之日中食者。道矣。过中食者道乎。如断际禅师所谓智食者。道矣。恣情取味而为识食者。道乎。智者大师。所谓净命者。道矣。邪因缘自活而为邪命者。道乎。去其非道以尽道。而复以无欲之人持之。则诗所谓受禄于天。自求多福者。其在是乎。
  
  考证
  
  五福
  
  少病。身安。少淫。少睡。生天。知宿命。
  
  日中食
  
  僧祇云。十念为一瞬。日影过一瞬。非日中食。此言不过中食。又云午时过一发。非食时。又宗助谓食。时者辰时也○律仪要略曰。诸天早食。佛午食。畜生午后食。鬼夜食。僧宜学佛不过午食。饿鬼闻碗钵声。则咽中火起。故午食尚宜寂静。况过午乎。昔有高僧。闻邻房僧午后举爨。不觉涕泣。悲佛法之衰残也。今人体弱多病。欲数数食者。或不能持此戒。故古人称晚食为药石。取疗病之意也。必也知违佛制。生大惭愧。不多食。不安意食。庶几可耳。如或不然。得罪弥重。噫。可不戒欤。
  
  智食识食
  
  断际禅师曰。四大之身。肌疮为患。随顺给养不生贪着。谓之智食。恣情取味。妄生分别。唯求适口。不生厌离。谓之识食。
  
  净命邪命
  
  发隐曰。一。深山草果。二常行乞食。三。檀越送供。四。随大众食。以此活命。无所染污。故曰净命。一。方口食。谓干谒四方。二。维口食。谓种种术数。三。仰口食。谓仰观星宿。四。下口食。谓栽植田园。皆邪命自活也。至于戒经所谓贩卖男女色。以咒助邪。以药伤人。以鹰畋猎。当有大过矣。岂止于邪命哉○智论云。邪命五种。皆为利养故。一。诈现奇特。二自说功能。三。占相吉凶。四。高声现威。五。称说所得供养。以动人心。邪因缘活命。是为邪命。
  
  受禄多福
  
  大雅假乐之诗曰。显显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又大雅文王之诗曰。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持斋之图
  
  
  
  龙舒净土文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此二者皆造业之所。杀生以资口腹。淫欲以丧天真。非造罪而何。况二者更相助发。因美饮食。则血气盛。血气盛。则淫欲多。淫欲多。则反损血气。血气损。则又赖饮食以滋补。是二者更相造罪也。若欲省口腹。必先节淫欲。若能节淫欲。即可省口腹。此乃安身延年之道。果了得此二者。在生何由有疾病夭折。身后何由有地狱畜生。修净土者。不可不戒此。
  
  (还)谨按持斋而曰不淫欲。似乎不类。及观龙舒之文。始知欲持斋者。不可不绝欲也。噫。古人之立法。岂徒然哉。
  
  戒疏发隐曰。尽理而言。存心染污。意食辛也。出言丑恶。口食辛也。躬行鄙陋。身食辛也。惨刻之心。意食肉也。凶残之语。口食肉也。毒害之事。身食肉也。妄织纷纭。丧其灵鉴。意饮酒也。谬言颠倒。淆于辨别。口饮酒也。冥行舛错。乖乎义理。身饮酒也。极而言之。甘小道之秽杂。而失大乘法身清净之香。皆食辛也。饱二乘之独善。而舍大乘法喜兼利之味。皆食肉也。醉声闻之愚法。而昧大乘多闻明达之智。皆饮酒也。但初心菩萨。宜先事戒。而后及理。所以者何。理戒深玄。苟非其人。执理废事。为害滋广。今即事即理。即偏即圆。睟盘具列。存乎其人焉耳。
  
  (还)谨按发隐尽理之说。兼通乎三业。而不拘拘于口腹之微。极言其悖道。而不琐琐于饮食之末。莲师之得于梵网者。渊乎深哉。
  
  考证
  
  法喜
  
  阿弥陀经钞云。阿含唯识等。说出世五食。一禅悦。二愿。三念。四解脱。五法喜。谓禅定资神。轻安适悦。即为食义。愿力持法。法身增长。即为食义。念力明记。圣道现前。即为食义。解脱除障。居然资益。即为食义。法喜内充。极喜乐故。即为食义。皆自性真如无尽之理。而为食也。
  
  睟盘
  
  性理通书云。睟盘示儿。今人生儿及期。则以众物聚于盘中。随儿自取。名曰睟盘也。
  
  论不食肉
  
  梵网经曰。若佛子故食肉。一切众生肉不得食。夫食肉者。断大慈悲佛性种子。一切众生。见而舍去。是故一切菩萨。不得食一切众生肉。食肉得无量罪。
  
  戒疏发隐曰。见而舍去。如鸥去海翁之机。鸽摇罗汉之影。微细如斯。重可知矣。问。经称食肉之人。入于山林。虎狼狮子皆来集会。今云一切众生见而舍去者何。答。舍去者。惊其杀心而远离也。来集者。臭其同气而相求也。或去或来。皆恶因缘也。一切菩萨者。从初发心以至位满。皆不得食肉也。今人有得少知见。便谓逆行无碍。恣意食啖。厥罪可胜言哉。问。蚕之害亦惨矣。梵网经制食肉。不制衣帛者何。答。文互见故。煮茧断命。十重杀中摄。镬汤缫车。杀具中摄。为利资身。邪命自活中摄。而首楞严经亦禁绵绢。是知僧号衲子。士称布衣。无待论矣。若夫王臣。则恶衣服。美黻冕。自有古人之成训在。
  
  考证
  
  海翁机
  
  子书云。有人每日至海边。与群鸥相狎。其父闻之。谓其子曰。明日可取一鸥来看。子曰诺。明日至海边。群鸥旋飞不下矣。
  
  罗汉影
  
  佛与舍利弗同立。有鹰逐鸽。就舍利弗影中。鹰不敢下。鸽犹战栗不已。过佛影中。遂不战栗。佛大慈故也。
  
  位满
  
  智者大师说曰。别教阶位五十二。第一外凡。十信。第二内凡。习种性。十住。第三性种性。十行。第四道种性。十回向。第五圣种性。十地。第六等觉地。邻真极圣。众学之顶也。第七妙觉地。了了见性。称妙觉也。
  
  恶衣服
  
  论语子曰。禹。吾无间然矣。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
  
  梵网
  
  十重中。第一杀戒。四十八轻中。第十畜杀众生具戒。第二十九。邪命自活戒。当于本经考之。
  
  楞伽经曰。佛告大慧菩萨。有无量因缘不应食肉。谓众生从本已来。展转因缘。常为六亲。以亲想故。不应食肉。不净气分所生长故。不应食肉。众生闻气。悉生恐怖故。不应食肉。令修行者慈心不生故。不应食肉。凡愚所嗜。臭秽不净。无善名称故。不应食肉。令诸咒术不成就故。不应食肉。以杀生见形起识。深味着故。不应食肉。诸天所弃故。不应食肉。令口气臭故。不应食肉。夜多恶梦故。不应食肉。虎狼闻香故。不应食肉。令人饮食无节量故。不应食肉。令修行者不生厌离故。不应食肉。我常设言。凡所饮食。作食子肉想。作服药想故。不应食肉。佛复说偈。略云。为利杀众生。以财网诸肉。二俱是恶业。死堕叫呼狱。是故不应食。酒肉葱韭蒜。悉为圣道障。食肉无慈悲。永背正解脱。是故不应食。
  
  龙舒净土文曰。人能断肉。固为上也。如不能断。且食三净肉。而减省。食若兼味。且去其一。如两餐皆肉。且一餐以素。人生禄料有数。若此自可延寿。语曰。世上欲无刀兵劫。须是众生不食肉。斯言可不畏哉。
  
  (还)谨按梵网特举其重。楞伽兼及其余。食肉之禁严矣。而王居士乃为三净。及减省之说。得非与请损日攘者同与。曰不然。攘鸡是一人之小恶。可以顿革。而曰请损。是有养恶之意。食肉乃世俗之积弊。可以渐化。而欲遽止。不免有捍格之愆。是故鲁人猎较。孔子亦猎较。岂其得已哉。居士之意亦犹是耳。虽然。观其延寿之说。是寓夫潜消默夺之微权。刀兵之语。是动其恐惧修省之要术。居士之为世虑者。何其深且远耶。
  
  考证
  
  禄料有数
  
  前定录。唐晋公韩滉之在中书也。召一吏。久而后至。公怒。吏曰。某不幸。兼属阴司。公曰。既属阴司。有何所主。吏曰。某所主。三品已上食料。若然。明日我食当以何食。吏曰。机不可<A href="http://www2.fodian.net/BaoKu/qzpic/[img][/img]http://www2.fodian.net/BaoKu/qzpic/<img%20%20src=">。乞疏以纸。过后为验。明日公被召入。适遇大官进食。糕糜一器。上以其半赐晋公。退而腹胀。医饮以橘皮汤。视吏所疏。皆如其言。公复问人间之食。皆有籍耶。吏对曰。三品已上。日支。五品已上。有权者旬支。无则月支。六品至一命皆季支。其不食禄者年支耳。故知饮食有分。丰俭无差。所以龙舒又云。人生受用之数有限。限尽则早终耳。斯言岂不信夫。
  
  日攘
  
  孟子曰。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何如。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猎较
  
  猎者夺禽兽以祭。谓之猎较。鲁国非礼之俗也。未可顿格。故孟子曰。鲁人猎较。孔子亦猎较。
  
  楞严经曰。阿难。我令比丘食五净肉。此肉皆我神力化生。本无命根。汝婆罗门。地多蒸湿。加以砂石。草莱不生。我以大悲神力所加。假名为肉。汝得其味。柰何如来灭度之后。食众生肉。名为释子。
  
  (还)谨按先佛悬记之言。则今世之三净五净。不当食明矣。柰何惮于蔬素者。往往以三净五净借口。而言佛有方便之门。何其谬哉。不特此也。昔六祖食肉边之菜。韬光晦迹故耳。今世之贪着其味者。往往食肉边之菜。曰此祖师之成法也。噫。可哂也夫。
  
  考证
  
  三净五净
  
  不见杀。不闻杀。不疑为我杀。名曰三净。加自死鸟残。名曰五净。
  
  婆罗门
  
  此西域俗种也。什曰。广学问求邪道。自恃智慧。骄慢自在。名婆罗门。
  
  肉边菜
  
  坛经曰。惠能至曹溪。又被恶人寻逐。乃于四会县避难猎人队中。每至饭时。以菜寄煮肉<A href="http://www2.fodian.net/BaoKu/qzpic/[img][/img]http://www2.fodian.net/BaoKu/qzpic/<img%20%20src=">。或问。则对曰。但吃肉边菜耳。
  
  论不饮酒
  
  梵网经曰。若佛子故饮酒。而酒生过失无量。若自身手过酒器与人饮酒者。五百世无手。何况自饮。亦不得教一切人饮。及一切众生饮酒。一切酒不得饮。若故自饮。教人饮者。犯轻垢罪。
  
  戒疏发隐曰。过失无量者。非但三十六失。大论又明三十五失。律中又明十过。更细推之。其为过失。不可胜举。具降龙之力。伏地无知。蹈攘鸡之非。诸戒丧尽。乃至威雄炮烙。而牛饮灭宗。功着澶渊。而漏言失事。过之生也宁有量乎。问。沉湎之流。理应无手。云何过器。便获斯殃。且如君父之寿。臣子称觞。岂得以诚敬之心。反招恶劣之报。答。凡言罪者。皆为有菩萨戒者言也。已受菩萨大戒。当行菩萨大道。发大心。证大果。乃所以寿吾君亲。而杯酒之敬。敬之小者也。然而无手之报。非此类所感。彼感报者。盖是执持痴器。酙酌痴药。奖诱痴人。成就痴业耳。岂比称觞君父。虽不名大敬。终不失为诚敬之心乎。无手之报。加于此等。则忠臣孝子。必有愤惋而不平者。吾故表而出之。他如末利饮酒。以女人而有丈夫之作。见机行权。正大士之体也。安可以常法拘之。如无末利之心。妄希末利之迹。获罪如律。害莫大焉。慎之慎之。
  
  考证
  
  五百世无手
  
  发隐曰。有五五百。一五百。在醎糟地狱。二五百。在沸屎。三五百。在曲蛆虫。四五百。在蝇蚋。五五百。在痴熟无知虫。今之五百。或是最后。与人痴药。故生痴熟虫中也。无手者。不是尽是人中无手。如蛇蚓[虫*秋]蟮之属。无手之报也。
  
  一切酒
  
  又云。酒有多种。一谷造。二果造。如甘蔗卜萄枣等。三药造。诸香树华叶等。又乳热者亦可作酒。诸酒醉人。力有强弱耳。
  
  饮酒三十六失
  
  不孝父母。轻慢长友。不敬三宝。不信经法。诽谤沙门。讦露人罪。恒说妄语。诬人恶事。传言两舌。恶口伤人。生病之根。争斗之本。恶名流布。人所憎嫌。排斥圣贤。怨黩天地。废忘事业。破散家财。恒无惭愧。不知羞耻。无故捶打奴仆。横杀众生。奸淫他妻。偷人财物。疏远善人。狎近恶友。常怀恚怒。日夜忧愁。牵东引西。持南着北。倒沟卧路。堕车坠马。逢河落水。持灯失火。暑月热亡。寒天冻死。
  
  三十五失
  
  出智论。始于现生虚乏。终于来世愚痴。
  
  十过
  
  律中又明十过。一颜色恶。乃至十。身坏命终堕三恶道。
  
  具降龙之力
  
  莎伽陀尊者。善降恶龙。后饮酒卧地上。佛过见之。语弟子曰。此人今能降虾蟆否。
  
  蹈攘鸡之非
  
  一五戒女。因醉。攘邻鸡。杀而食之。邻人诘之。又妄言不见。一饮而诸戒尽破。
  
  牛饮灭宗
  
  商纣暴虐。为炮烙之刑。又作酒池肉林。一鼓而牛饮者三千人。卒至灭亡。
  
  功着澶渊
  
  宋真宗时。契丹入寇。寇准力劝帝亲征。帝从之。北行渡河。六军皆呼万岁。契丹气夺。受盟澶渊而归○尝闻之师曰。因酒而漏言失事。此寇公之常态。如欲去丁谓。而反为丁谓所挤。此漏言之一事也。
  
  末利
  
  波斯匿王夫人末利。受菩萨戒。因王欲杀厨官。置酒宴王。相共劝饮为解。厨官遂得不死。夫人诣佛。首罪。佛言。如斯犯戒。利莫大焉。见机行权。正大士之体也。
  
  高峰师云。酒乃杀戒体之毒药。障正念之痴云。伐善种之斧斤。滋业火之薪草。启烦恼趣。闭功德门。古今君臣士庶。未有不因而丧乱者。书中有禹恶旨酒之格言。俗典尚尔。况吾佛教中。以戒定慧三学。圆修顿悟。其心安丧乱之本不除。寂灭之道难证者矣。此言五根本戒。
  
  (还)谨按酒以防乱。是固然矣。其气秽恶。不在五辛之下。故当绝之。岂止于防乱而已哉。昔陶渊明欲与莲社。竟以无酒而去。噫。哲人犹尔。况其下乎。修行者。当以经律自持。以渊明为戒。亦庶几矣。若曰。惟酒无量不及乱。此儒家之禁戒耳。必如文忠终身不醉。思远醉胜醒人。维摩居士入酒肆能持其志。而后。可以语此。况秽恶之气。岂修净业者之所宜哉。禁绝为上。慎勿以此借口。经云。宁饮洋铜。慎无犯酒。可不戒与。
  
  考证
  
  戒定慧
  
  见第二卷郑青之文考证。
  
  论不淫欲
  
  楞严经曰。佛告阿难。如是众生。入三摩地。要先严持清净戒律。永断淫心。不餐酒肉。若不断淫及与杀生。出三界者无有是处。当观淫欲犹如毒蛇。如见怨贼。先持声闻四弃八弃。执身不动。后行菩萨清净律仪。执心不起。禁戒成就。则于世永无相生相杀之业。偷劫不行。无相负累。亦于世间不还宿债。是清净人修三摩地。父母肉眼。不须天眼。自然观见十方世界。睹佛闻法。亲奉圣旨。得大神通。游十方界。宿命清净。得无艰险。是则名为第一增进修行渐次。
  
  永嘉集曰。凡于女色。心无染着。凡夫颠倒。为欲所醉。沉荒迷乱。不知其过。如捉华茎。不悟毒蛇。智人观之。毒蛇之口。熊豹之手。猛火热铁不以为喻。铜柱铁床。焦背烂肠。血肉糜溃。痛彻心髓。作如是观。惟苦无乐。
  
  四十二章经曰。佛言。人有患淫情不止。踞斧刃上以自除其阴。谓之曰。断阴不如断心。心为功曹。若止功曹。从者都息。邪心不止。断阴何益。
  
  (还)谨按普门品曰。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何也。盖以心存恭敬。则邪心自息。亦自然之理耳。然则前二经。一云执心。一云断心者。其真离欲之方乎。
  
  考证
  
  三摩地
  
  即三摩钵提也。圆觉经论禅定三种。一曰。奢摩他。惟取极静而得定者。二曰。三摩钵提。观诸幻化而修定者。三曰禅那。离前二相而悟静圆觉者也。
  
  四弃
  
  比丘四弃。杀盗淫妄。
  
  八弃
  
  比丘尼八弃。杀。盗。淫。妄。与男身触。染心男。覆他重罪。随举大僧供给衣食。
  
  起信论曰。应观世间一切有身。悉皆不净。贪爱之心自然不起。阿含经。说有国王嗜欲无厌。有一比丘。以偈谏曰。目为眵泪窟。鼻是秽涕囊。口为涎唾器。腹是屎尿仓。但王无慧目。为色所眈荒。贫道见之恶。出家修道场。
  
  永嘉集曰。革囊盛粪。脓血之聚。外假香涂。内唯臭秽。不净流溢。虫蛆住处。鲍肆厕孔。亦所不及。
  
  (还)谨按此二说。亦离欲之一法也。故悉达太子往雪山之夜。净居天人。彰侍御之丑容。九孔流液。蛆虫可厌。所以坚太子修道之志也。与前说正同。故并存之。以为多欲者告。
  
  考证
  
  不净观
  
  袁氏遣欲篇云。学者欲习不净观。当先观人初死之时。言词惆怅。气味莙蒿。息出不还。身冷无知。四大无主。妄识何往。观想亲切。可惊可畏。爱欲自然淡薄。悲智自然增明。从此而修。有九想焉。一膀胀想。二破坏想。三血涂想。四脓烂想。五青瘀想。六虫啖想。七断散想。八白骨想。九焚烧想。但将吾所爱之人。以上九想观之。乃知言笑欢娱。尽属假合。清温细软。究竟归空。即我此身。后亦当尔。有何可爱而贪着哉。破欲除贪。莫此为尚矣○比丘之偈。永嘉之言。生前之不净也。遣欲之篇。死后之不净也。合而观之。嗜欲者可以自戢矣。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

  论不食五辛
  
  梵网经曰。若佛子不得食五辛。大蒜。茖葱。慈葱。兰葱。兴渠。是五辛。一切食中不得食。若故食者。犯轻垢罪。
  
  戒疏发隐曰。身子登厕。灰土洗净。如法精严。外道感化。有病食辛。若能如是。亦奚不可。律云。有病食辛。当处别室。荤气已绝。方得诣佛。问。饮酒昏神。食肉害物。其过宜矣。五辛于神不昏。于物无害。经开五失。不己过乎。答。食辛虽不害物。其究亦能昏神。良以秽浊之气。助发欲心。辛烈之味。增长恚性。欲恚覆心。顿忘明觉。非昏而何。故宜戒也。
  
  楞严经曰。佛告阿难。是诸众生。求三摩提。当断五种辛菜。熟食发淫。生啖增恚。是食辛之人。虽能宣说十二部经。十方天仙。嫌其臭秽。咸皆远离。诸饿鬼等。因彼食次。舐其唇吻。常与鬼住。福德日销。长无利益。是食辛人修三摩地。菩萨天仙。十方善人。不来守护。大力魔王。得其方便。现作佛身来为说法。非毁禁戒。赞淫怒痴。命终自为魔王眷属。魔福尽。堕无间狱。修菩提者。永断五辛。是名为第三增进修行渐次。
  
  (还)谨按五辛臭秽。绝之宜矣。至沙弥十戒。又有香涂身之禁。何哉。曰。涂身以香。为己非为佛也。香之涂身。固在所禁矣。至隋尼大明。入室念佛。口含沉香。竟得往生。又何哉。曰。口含沉香。为佛非为己也。噫。一念之差。千里之谬。香云乎哉。
  
  考证
  
  五辛
  
  大蒜是胡葱。茖葱是韭。慈葱是家葱。兰葱是小蒜。兴渠是蒠蒺。生熟皆臭。梵网经注云。兴渠此地无。气如阿魏。楞严会解云。兴渠形如萝卜。出地臭秽。此土无。发隐曰。蒠是芜菁。至法数。以胡荽注兴渠之下。且云梵网。今观梵网注。并无胡荽之语。乃知其谬也。今人以胡荽为不当食。盖本于此。
  
  食辛五失
  
  一生过。二天远。三鬼近。四福消。五魔集。
  
  附短斋图说
  
  梵网经(不敬好时)戒曰。若佛子以恶心故。自身谤三宝。诈现亲附。口便说空。行在有中。经理白衣。为白衣通致男女。交会淫色。作诸缚着。于六斋日。年三长斋月。作杀生劫盗。破斋犯戒者。犯轻垢罪。
  
  戒疏曰。三斋六斋。尽是鬼神得力之日。此日宜修善福过余日。而今于好时亏慢。更加一戒。
  
  戒疏发隐曰。恶心者。在三宝中不生好心。假现亲从。实怀毁谤。发言。则口口谈空。素履。则时时行有。交通白衣。不耻秽业。此等犯戒之人。于诸好时。应当瞥起惭惶。稍自修戢。而复慢不加意。作杀盗重罪。更犯轻罪。譬如犯死刑人。别有余恶。法不容贷。复加捶楚也。故加一戒。又此戒。本在家所持。出家尽寿持斋。何分月日。
  
  考证
  
  好时
  
  戒疏谓六斋三长斋等。发隐曰。等者。等取余好时。如佛示生。成道。欢喜自恣等○阿弥陀佛示生。十一月十七日○释迦牟尼佛示生。四月初八日。成道。十二月初八日○观世音菩萨示生。二月十九日。成道。六月二十九日○大势至菩萨示生。九月二十三日○因众僧自恣。诸佛欢喜。即七月十五日也。
  
  破斋
  
  戒疏曰。破斋者。谓非时食等。优婆塞戒云。六斋日。三斋月。受八戒持斋。在家菩萨。应行此事○戒疏曰。八戒。大小乘皆有。小乘八戒。即斋法。大乘八戒。谓地持中八重。发隐曰。八重者。杀盗淫妄。毁恼嗔谤。为八重○受八戒持斋者。即沙弥十戒中。第九非时食为持斋。以前有八戒。故云。
  
  
  
  宾主盘桓曰。尝阅大藏经曰。帝释天王。每岁来毗沙门天王。巡狩四部之洲。按察善恶。正月则于南赡部。二月则于西牛货。三月则于北俱芦。四月则于东胜神。余月有八。复历者殆至载焉。暨乎岁终。以人间善恶悉上天帝。帝览其善。则锡之以祥。恶即降之以殃。然则传记莅官上任。宰割施犒。皆避正五九。厥有自与。
  
  每月有六斋日十斋日共止十日耳。
  
  
  
  佛祖统纪要略曰。帝释升座。左右各十六天王随坐。又有持国天王。增长天王。广目天王。多闻天王。依四门坐。是名护世四天王。以世间善恶奏闻帝释。及诸天王。月八日。二十三日。大臣遍行天下。十四日。二十九日。四王太子行。十五日。三十日。四王自行。观察善恶。
  
  (还)谨按三斋六斋之意。为天王之巡察故耳。夫以巡察而持斋。余日则肆焉无忌。非所谓掩其不善以着其善者乎。况华严经云。人生有二天人随之。一名同生。一名同名。人之举意发言动步。无不知之。天王之巡察。未必非二天人之所告也。假使四天王可欺。二天人其可欺乎。或问如子所论。则古人立短斋之法。岂以欺罔教天下后世之人与。曰不然。人情难与虑始。可与乐成。卒欲变肥甘之习。以从事于蔬素。是犹挽江河而超山岳也。人谁与我。故立短斋之法者。欲其由暂以至久。由勉以至安。由短斋以至于长斋。非谓其可以终身行之而不易也。况智者大师。谓此日宜修善福过于余日。不曰余日可以不持斋也。若持短斋者。而曰我能是。是亦足矣。是岂古人立法之意哉。
  
  考证
  
  二天人
  
  药师经。有诸众生。为种种患害之所困厄。然彼自身卧在本处。见琰魔使。引其神识。至于琰魔法王之前。然诸有情。有俱生神。随其所作。若罪若福。皆具书之。尽持授与。琰魔法王随其罪。福而处断之。由是而观。俱生神。即二天人也。于法王之前尚不肯隐。况于四天王而有不尽告者乎。噫。四天王其可欺乎。
  
  持戒篇
  
  总论持戒
  
  (还)谨按发隐云。持戒者。既受之后。服之在膺。履之在躬。如执至宝而临深渊。如秉明烛而入大闇。是谓持也。若带浮囊之海客。被草系之比丘。亦云可矣。然则持戒一事。其修行之要法乎。盖戒而不斋。犹不失为君子。斋而不戒。不免为小人。未有小人而可以成佛道者。故为要法也。然则龙舒居士。何不言五戒。十戒。二百五十戒。五十八戒。而独以华严十业为戒者何。盖以身口意。为诸戒之本源。培其本而枝自茂。澄其源而流自清。其龙舒居士之意与。予故从其说而表章之。以见欲受诸戒者。当始于十业戒也。
  
  考证
  
  带浮囊
  
  浮囊。如带而中空。入水不溺者。客持以渡海。罗刹从乞。毅然不许。乃至乞半。乞一丝。毫皆悉不与。喻持戒者。在生死海中。遇烦恼罗刹。欲坏我戒一微尘许。不可得也。
  
  草系比丘
  
  诸比丘为贼所劫掠。恐其追获。以草系之。佛制比丘曾不坏生草。由此安坐不敢动作。王过见之。乃得解什。如是持戒。所谓宁有戒死。不无戒生也。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