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藏地大德放生精华文集

http://www.xianmifw.com/bbs/dispbbs.asp?boardID=27&ID=512&page=1
  放生开示      
  分三个方面讲:一、为什么要放生;二、放生有什么利益;三、应当如何放生。

  一、为什么要放生:

  1、众生具有佛性,皆当作佛,应当尊重生命而放生
一切生命的一念心性直下和三世诸佛无二无别,然而被宿世的恶业力障蔽,悲惨地沦为心智低下的异类,除了寻求食物、躲避死亡之外,其它都一无所知,这就象是一面宝镜长时间被灰尘蒙蔽,不但放不出丝毫光明,就连镜子的本体也无法显现。

但只要在智者的指示下知道宝镜的本来面目后,开始不断地打磨,然后逐渐逐渐地放出光明,等到打磨到极点时,朗照天地的光明就会全体显现。
  一切六道众生的心性都是如此,由于无始以来被烦恼和业所障蔽,导致不能显发本具的光明佛性,以迷乱力造作轮回的业,佛陀了知众生的心性和佛平等无别,采用种种方便,顺应众生的根机,宣说无量法门,众生只要遵循佛陀开示的正道,修习戒定慧断除烦恼,平等都能恢复本有的佛性而成佛。
  因此,从实相上衡量,动物并不是一种本性下劣、愚痴,天生比人低等的法,而是和诸佛平等具有如来藏,未来都会成佛。那么,对于这样尊贵的未来佛怎么能损害甚至暂时屏蔽该词呢?杀害生命确实是最严重的罪业。而在他们遭受命难的时候,怎么能不发心救护呢?不发心救护同样是漠视生命尊贵自性的表现,想想看,就是对一种无情法,比如一辆高档车,我们都会精心地爱护,稍微有一点损坏都会及时修复,何况有情是宇宙中最尊贵的法,在有情本具的佛性中原本具有恒河沙数那么多的自性功德,无数辆高档车加起来根本比不上他的一丝一毫。如果高档车有必要爱护的话,那生命更应当百倍地救护。
  2、思惟轮回的过患,应当自己惭愧止息杀业,对众生悲悯发心救护
从轮回的现象上来看,我们和众生的关系非常密切。为什么这样说呢?从无始以来到今天,我们在轮回当中流转的时间实在太漫长了,因此,每一个众生都和我们彼此做过父母、兄弟、姊妹、儿女,由恶业力在人间或者异类当中也彼此很多次杀害过对方,对这个轮回的事实虽然凡夫一无所知,但诸佛如来却是明明白白地照见。我们只是不思惟而已,如果思惟的话,就会情不自禁地生起惭愧心和悲悯心。

  我们曾经作过的杀业、曾经和有情结下来的冤结如果能记录下来的话,整个虚空也容纳不下,今天不猛利截断杀业习气的话,未来不知道还会有多少次的重演,所以今生有幸得到人身,具有不共的心力,就要好好发挥出来,解开无始以来和众生结下的一切冤结,行持戒杀放生,让一切众生都得到生存的自由,而且,还要进一步为它修法回向净土,让它获得解脱成佛。如果能这样做,就可以从此永离伤害众生的迷乱行为,彻底转变成爱护众生的贤善行为。
  3、出于报恩意乐应当放生:
  众生过去世都做过我们的母亲,在做母亲的时候为了生养我们付出了巨大的心血,而且把一切最好的享受都留给我们,在我们有痛苦的时候宁愿自己代受,因此,母亲的恩德极大。现在过去世的母亲即将惨遭断命根的剧烈痛苦,我们怎么能袖手旁观、无动于衷呢?虽然还远远没有能力救护天下的一切母亲,在救护的程度上也远远达不到给予他们究竟安乐的水平,但是我们也不能没有这份心,所以要尽自己的力量做放生。

  4、出于自他平等的善心应当放生:
  我们每个人都希求安乐,不愿意接受痛苦,为了保全自己的身体,可以舍弃外在的财富、名位,而为了保全生命可以舍弃身体的支分,我们是这样希求生存,不愿意死亡,一切众生也无不如此。在我们遭受命难的时候,最盼望得到救护,一切众生在被宰杀时,也同样希望有人救他。为什么我们不能替他着想,对他布施无畏呢?

  5、随学大悲世尊,我们应当放生:
  我们的大悲世尊在因地发了无上的菩提心,为了救度众生舍弃过无数的头目脑髓,投身饲虎、割肉喂鹰,直到成佛之间一直精进不退,而成佛之后,更是任运无勤相续不断地救度一切众生。今天,我们做了佛弟子,学习的是以慈悲为自性的圣教,修的是利他的大乘法门,如果在众生被杀的时候,都没有一点哀悯救护的心,那确实连佛弟子的资格都没有。因此,随学诸佛,我们应当尽力放生。 

  6、由于利他即是自利应当放生:
  放生看起来是救护众生,实际是救护自己,利他和自利本来分不开,换句话说,我们救护了众生,就能使自己在现在和无穷无尽的未来,断除孤寡、贫穷、zai 难的因素,而且能成就长寿、健康、富贵、安乐、眷属圆满的助缘。所以展望无尽的未来,以当下这个放生,实际是预先救济了我们自己,使我们未来的生生世世永远不遭受短命、疾病、贫贱、孤寡等等的苦难,这确实是一种能出生无量自他利乐的大总持妙法。可以说,如果人人能行持放生,整个世界都会沐浴在福德的光明当中。因此为了自利我们也应当放生。

破除疑惑:
  有人说:在这个世界当中,充满了疾病、孤苦、贫穷、战乱,到处都需要帮助,为什么不去周济,却把注意力投注在关系不大的动物身上,这样在轻重缓急上不是很颠倒吗?
回答:你还不了解戒杀放生的所以然,人类和动物虽然在外相上有差异,但佛性本来相同,动物以恶业沦落为异类,我们有幸以善业得到人身,如果不能哀悯、体恤动物,任意损害它,将来的结果就是自己福报穷尽而堕落,动物受报完毕转生为人,难免要从头还债,反过来成为它的盘中餐。事实上刀兵劫都是以宿世的杀业所感,如果人们相续中没有杀业,即使歹徒也会对我们生起善心,不会受到任何损害。何况瘟疫、水火等的zai 难,戒杀放生的人极少遭遇。由此可知,爱护生命原本是爱护自己。所以,如果每个人都能真心投入放生的善行,那这个世界的疾病、孤苦、贫穷、战乱都会自动消失。所以放生恰恰是对人类的救济。
  至于人间的孤寡、贫穷、zai 难,也应当随分随力地周济,哪里是戒杀放生的人决定不作这项善行呢?但是衡量轻重缓急,孤寡等虽然值得我们深深地怜悯,但是还没有到生命即将被剥夺的地步,而快要宰杀的动物如果不去救护,很快就会在砧板上被宰割、在油锅中被煎炸,葬身在人们的口腹之中。因此放生是在急难当中把有情从最惨烈的暂时屏蔽该词之苦中解救出来,恰恰是真正懂得轻重缓急。
  有人怀疑:动物有无量无边,你都能放得完吗?
  放生这种善行,实际上是为了发起自己普遍爱护生命的最殊胜善心,透过放生这种善行,对有情的生命真心地关怀、爱护,慈悲会由衷地生起来,有了慈悲,就不愿意做损害众生的行为。因此,人人能行持放生,心中就会远离损害众生的心念,因此这是普放水陆空行的一切生命,这是不放的普放。
  总结:
  没有佛法的启迪,一个贤善的人虽然也会有一视同仁的善心,但是单凭自己的智慧力毕竟难以认识到下至一切低等的生命都具有尊贵的佛性,也不认识在轮回辗转沉浮的过程当中,自己和众生之间彼此曾经无数次做过亲人和怨敌,也浑然不知一切众生都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正是由于没有甚深广大的认识,导致平等慈爱一切众生的意乐和行为无法调动出来。一直到佛法传入东方,三世因果以及众生与佛心性平等的真谛才彻底彰显无余,从此之后,古圣先贤们都一致以戒杀放生作为挽回杀劫、培植福果、止息战争、永葆太平的根本基础。
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人类要实现真正的和平与安宁,使战争与暴力消弭于无形之中,根本的解决之道还是要推动人们戒杀放生、树立尊重生命的观念。作为一名大乘佛子,应当从自己身上做起,以真诚爱护众生的行为,去感化一家、一乡、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唤起人们珍爱生命的善心。

  二:放生有什么利益:

  1、放生是有为善法中功德最大之法:   
  现在是五浊恶世,一般人都有很重的业障,比如身体的疾病、寿命短促、zai 难魔障很多、福报很薄,修其它法门也有相当的困难,有没有一种容易行持而且收效巨大的法呢?那就是放生。在一切有为善法当中,容易行持功德最大的就是放生,藏地的根桑曲扎大师说:应当断除杀生,救护放生,在一切身语的善法中,放生的功德最大。净土宗九祖藕益大师说:“欲即人心证佛心,转浊劫成净土,术莫过于放生。”所以要把一种恶劣的凡夫心转成大慈大悲的佛心,要把一个五浊炽盛的时代转成清净庄严的国土,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放生。
  2、放生是积福要诀:
  《金光明经》当中有这样一则公案,在宝积如来出世的时候,当时释迦牟尼佛是一位流水长者,他用大象到一个快要干涸的水池当中运水,救护了水池当中的一万条鱼,而且念佛号,加持回向给鱼群,以这个因缘,一万条鱼死后转生为天子,为了报答恩德,在流水长者的家里,撒下了四万颗宝珠,而且降下天花为长者祝福。
  3、放生是人命保险:
  今天人们都会寻找保护自己的方法,但是如果不是正因,也只是徒劳无益而已,真正保全自己的方法唯一是行持安乐之因的善法。凡夫人谁不恐惧死亡呢?尤其在这样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时时都有可能遭受天灾人祸,比如空难、车祸、传染病、水火zai 难、暴力袭击、战争,尤其是生活在大都市中的人,连晚上出门都没有安全感,怎么才能使生命有保障呢?就是多做放生,放生的功德积聚深厚,就会处在善法光明的护佑当中,自然远离横祸zai 难,所以放生是最有保障的人命保险。
  在佛经当中有这样一个公案:
  以前有一个天人,投生在一户施主家里,长大之后,他想出家,但是父母不答应。这个小孩心里想:人身这么宝贵,如果不能出家,那这个人身有什么意义呢?因此他想自杀,可是跳河的时候,河水竟然倒流。他从悬崖跳下,也丝毫无损。当时国王的法律很严厉,他又故意做强盗,想让自己遭受死刑而死,可是行刑的时候,射出去的弓箭全部都自动返回,国王大吃一惊,向他道歉。后来在国王的帮助之下,他的家人终于允许他出家,证得阿罗汉果。
  这个人前世造了什么善业,寿命这样坚固呢?
  佛说:“以前他救过一个快要被杀的人,以这个因缘,他在五百世当中,内心无所畏惧,外在的地水火风也不能损害他,而且在今生证得了阿罗汉果位。”
所以放生是无畏布施,自己能让众生远离怖畏,自然果上也会获得无畏,如果我们有怯弱、恐惧的心理,常常行持放生,就可以逐渐转为安定、坦然。


  一人吃素,一人吉祥;人人护生,人间天堂!

  随喜的时候一定要分清对境,一切善法应该随喜,一切恶法不能随喜,否则自己照样有这些过失。
  若对佛和菩萨的善根进行随喜,只能获得一部分功德,而不是全部,这是对上等者的随喜;对中等者诚心随喜,可以获得同等的功德;对下等者随喜,能获得超越他的功德。
  南无阿弥陀佛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

  4、放生是延寿妙法:
  过去有个沙弥,承事一位长老。长老观察到沙弥还有七天寿命,就让他回家去看望母亲,临别的时候嘱咐他:到第八天再回来,意思是让他在家里命终。没想到沙弥第八天回来了,师父觉得很奇怪,就入定观察,原来小沙弥在回家的路上见到一群蚂蚁困在水中,他做了一个小桥把蚂蚁引到没有水的地方。以这个救护蚂蚁的功德,寿命得到延长。
  5、放生是治病良方:
  清朝道光年间有一位太守,得了重病,在他临终的时候,他发誓愿:从今之后饶益一切有情,忏悔自己的业障,舍弃一切世间俗事。当天晚上,观世音菩萨在梦里对他说:“你以前的杀业很重,现在受短命的报应,还好你能心里发坚固的誓愿,只有放生可以延寿,而且可以增上福报。”他醒来之后心里很有感悟,以后全家戒杀,常常放生,他的病也好了。
所以,在自己的亲人、朋友得病的时候,为他们放生,对病人有很大的利益。
  6、放生是净障对治:   
  佛经上说:虽然有杀一百人、杀一百匹马的罪业,如果放一条生命,可以清净这个罪障,如果放十三条生命,净除万劫的罪障,如果有众生寿命将尽,为他作放生,可以延长寿命,如果三天之内必定死亡,就放十三条生命,这个能够延寿三年。
  7、放生是往生资粮
  如果能尽心尽力地放生积资净罪,就能积累极为殊胜的净土资粮,憨山大师曾经说:“放生解冤解,放生罪垢清,……放生又念佛,万修万人证。”印光大师在《放生十大功德》当中说:“戒杀放生的行者,来世能生在四天王天当中,享受无极之福,如果兼修净土,直接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8、放生如如意宝珠:
  放生是象如意珠一样极其善妙的法,随着各人心愿的不同会现前相应的果报。《放生功德论》当中说:“如果希求善趣的安乐,放生能获得人天的福报,如果希求自己获得寂灭,以放生就能得到声闻阿罗汉的果,如果能以菩提心摄持放生,就能成为佛果之因,如果祈愿上师住世,放生就能感得上师长久住世,如果想让自己长寿,放生就成为殊胜的长寿法。因此,具有无与伦比的功德。”
  这样就知道,放生能够增上福德、延长寿命、免除zai 难、升天证果,具有很殊胜的利益,作为大乘的修行人,我们放生当然不能为自己求一个回报,但是即使不希求回报,报应也会自动现前,这是因果不空耗的规律。
  大家能不吝惜自己的钱财,为了救护生命而慷慨解囊,事实上以这样殊胜的善心等于是把不坚实的财富转换成坚实的财富,这是舍弃小利益而获取大利益的作法。为什么说是不坚实的财富呢?因为钱财是一种会被水漂、会被火烧、会被盗窃的无常不坚固的法,如果把钱用于救护众生,所产生的功德决定存在心相续当中谁也无法夺去,所以这是最坚实的财富。其实放生都是为你自己积累资粮,在利他的同时,获得最大利益的还是你自己。
  有的人会想:我没有很多财富怎么办呢?这也不要紧,福德唯一安立在善心上,最关键的是要对众生发起救护的慈悲心,以这种慈悲心你来参与放生,哪怕是放一条小鱼,也是很殊胜的福德。除了自己亲手放之外,以善心劝导别人放生,或者见到放生心里赞叹随喜,都平等是修放生,有放生的纯厚意乐就是大福德。但是在有能力的情况下就应当尽心尽力,不吝惜自己的财富和精力。
  永明大师救护生命的事迹大家都很熟悉,永明大师出家前做过余杭县管理仓库的职员,他很多次用仓库的钱买鱼虾等的动物放生,后来按照法律应当砍头。当时的吴越王知道他放生的事,就命令执行官观察他临死的表情,结果发现大师在受刑前脸上没有一点忧愁,人们都觉得很奇怪,永明大师说:“库钱我全都花在放生上,自己一分钱也没有用,我救护了无数的生命,今天死后决定直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不是人生最快乐的事吗?”
  佛法告诉我们:任何损害众生的行为只会让自他遭受痛苦,而任何利益众生的行为,决定让自他获得安乐。而且给予众生安乐,自己的安乐会更大,布施者往往比受施者更幸福。事实上,在发起慈悲心放生的同时,内心就会获得安乐,而且每当想起以自己的双手救护过无数的生命,让它们重返家园,心里也一定会充满欢喜、满足。可见救护生命是人生最快乐的事。
从未来世更长远的角度来看,以放生自己多生多劫当中都会具有很多福德,佛经里面记载,以一个果子去救济病比丘,在很多劫当中感得健康无病,我们现在一起以如法的意乐和行为,救济这么多的生命,功德决定不可思议。
  有情和有情之间都是心心相感的,今天你以慈悲心救护他们,以后他们都一定会对你报恩,当你成佛的时候,他们会成为你的眷属,全心地归附你,所以放生也是和一切有情结下生生世世的善缘。

  三、应当如何放生:

  1、放生的意乐和行为
  在这次放生当中发心越大,培植的福德也就越深,功德的大小完全取决于发心的大小,不是取决于外在影相的大小,所以最低程度也应当发起造作的菩提心,这样有很大的功德。
《普贤行愿品》说:能令众生得欢喜,即令诸佛欢喜,在对待众生的态度和行为上,应该和承事父母、师长、阿罗汉、乃至如来等无有异。我们是修习大乘的人,大乘的修行就是利益众生,给众生暂时和究竟的安乐。
  众生最珍爱的是自己的生命,我们首先从肉身上让他得到生存的自由,但是只有这一点还不够,还应当发更大的心,就是要发心尽自己的力量让一切众生远离生死的怖畏,最终得到无住大涅槃的果位,这样才是彻底的无畏布施。暂时还没有这种能力也不要紧,但是这样一种愿心一定要发起来,修行是从脚下的最初一步,渐渐增上而逐渐圆满的。今天能以善心做到救护一只蚂蚁,将来能力提高了,就可以救护一个地区的生命,只要自己精进不退,最终救护一切有情的大能力都会现前,所以不能因为善法小而放弃,现在就是要从小的方面做起。
  以这次放生来说,也是菩提道当中的一分修行,当下把放生的意乐和行为修好,这是很切要的,能这样积累上去,就会功德越来越增长。善法不论大小,真正可贵的是长久的坚持。如果天天都有增上,月月都有积累,这样善的意乐和行为串习纯熟了,自己的修行也会越来越广大,而善行广大,福德也会越来越深厚。
  我们看佛往昔做菩萨时是如何救护众生的,这就是我们最好的榜样。
有一次,菩萨遇见老鹰追赶鸽子,鸽子见到菩萨,就飞到菩萨的身体旁边来躲避老鹰的袭击。
老鹰对菩萨说:“你想救鸽子,你想让我饿死吗?”
  菩萨问:“你要吃什么?”
  老鹰说:“我要吃肉。”
  菩萨就把手臂上的肉割下来抵偿。老鹰想要得到和鸽子同等重量的肉,菩萨不断地把肉割给它,一直到身肉快要割尽也达不到鸽子的份量。
  老鹰问:“你有没有后悔?”
  菩萨说:“我一个悔恨的念头也没有生起过。如果我的话真实不虚,应当让我的身肉恢复如初。”
  这样立下誓愿之后,菩萨的身体果然恢复如初。
  佛在因地为了救护众生,连自己身上的肉都可以割下来。救护众生确实是最有意义的,我们常随佛学,也应当把自己的心力提起来,不怕寒冷、不怕累,真正来实践一次救护众生的修行。
  知道了放生的利益之后,自己要修一个欢喜心,就是心里不断地作意:有这样救护众生的机会,多么难得!自己能作到一点,也是积累殊胜的资粮!一直要对放生发起欢喜心,以欢喜心的推动,放生的意乐就会强烈,相续中的善根就会被不断地滋润,这是增长善根的一种善巧。希望大家按这样来做。
  有一个五里铜盆的公案,以前有个叫恶见的国王,一次他看到有一只金色的猫从院子的东北角蹿入西北角,恶见王就让人挖掘,结果挖出三重铜盆,里面装满了钱,而且五里地都是这样,恶见王觉得很奇怪,就去问迦旃延尊者。尊者告诉他:
  过去毗婆尸佛出世,佛涅槃之后,那时恶见王是一个卖柴的穷人,有一次碰到一个比丘乞食,把钵放在路边,对人说:“谁把钱放入这个坚牢藏当中,一切国王盗贼水火都不能夺走。”穷人听人踊跃欢喜,他刚好有卖柴的三文钱就全部做供养。
  在回家的五里长的路上,他是一路发欢喜心,到了家门口,他又转身向着比丘所在的方向恭敬地顶礼发愿,由于在五里路当中,他一直对自己的善行欢喜,使功德大幅度地增长。
这样就知道:让自己心里生起善的意乐,这是完成一个善行最核心的地方。所以我很希望你们在这次放生当中能发起很好的意乐,对于众生有慈悲心,对于放生有欢喜心,前面和后面有很  认真很如法的发心和回向,这是最关键的。
  另外一个要点就是无畏布施和法布施要同时进行,我们放生救济有情的肉身,虽然也是功德,但是能进一步利益它的法身慧命,那就更圆满了。所以在放生的同时,心里要好好观想祈祷诸佛菩萨,口里要好好念佛号或者观音心咒,加持这些可怜的众生,还要为它授皈依。
在《不退转经》上说:“听到本师释迦牟尼佛的名号都获得不退果,旁生听到佛号,也播下无上菩提的种子,此后会得圣果。”
  在释迦佛的传记当中也讲到:有一条大鳖鱼想吞食众多的商人,其中商主念诵佛的名号,以这个听闻佛号的功德,鳖鱼转成人身,而且在释迦佛的教下成就了阿罗汉果。
  《文殊根本续》上说:“称颂善逝之密咒,如是诸咒具实义,众人侧眼视密咒,如来亦能摄受彼。”所以我们念佛的很多心咒对这些众生有很大的利益。
  在成办这样一个放生时,我们凡夫的力量毕竟有限,可是我们有最大的加持源泉——上师三宝,所以应当以无比虔诚的心祈祷上师三宝,把这个加持力接过来。我们要相信上师三宝的加持是尽虚空遍法界的,决定也周遍在我们这里,虽然我们肉眼看不到,但是上师三宝的功德力真实不虚,诸佛的名号、本尊的心咒、《般若心经》《普贤行愿品》甚深的妙法,念诵这些都具有不可思议的加持力,大家从内心深处发的慈悲心也不可思议,如果我们能以至诚心把这方方面面的因缘很好地配合起来,就能以共修的力量,创造出不可思议的功德。所以在这些方面我们要用心努力。
  2、如法的回向:
  放生的最后要按《普贤行愿品》回向,我们要把功德毫无保留地回向给众生,没有一丝一毫的悭吝,凡是三世所有的善根,都可以献给所有的父母有情。特别针对于我们所放的生命,应当回向它们在脱离旁生的身体之后,能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莲花化生,证入不退地,永远不堕恶趣,息灭一切痛苦。
  掌握以上这些要点,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两个人对于行善的方法,一个精通,另一个不精通,他们做下来的效果,可能会相差十倍、一百倍,乃至一万倍,所以在放生之前,首先知道这些道理和方法,然后以自己的心思惟,在放生时努力去做到,这样做是很好的。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

祈竹仁波切《狮吼棒喝》


  ○佛教人士常常放生,但既然在放生后动物一样会死,放生又有何意义呢?

  ◎你的推论如果成立的话,你生病时也就不用服药了,反正迟早你也是要死的。世间上的众生,当然最终也必会经历死亡,而且还会再有转生。被放生的小动物,最终当然也会面对死亡。但我们修悲心的人,本着尽力施予无畏的精神,若能令众生少一点痛苦、多一点福乐,这也是很有意义的。最终来说,我们要发愿成佛,才可以最究竟地协助众生得乐而离苦,但在未有这种究竟地利益众生的能力前,我们并不是就甚么也不做。能救助一个众生少至一次,也一样是一种善行,对被放的一方及放生的一方都有益处。施予众生寿命,也就是自己在积聚长寿无病之因。放生时,我们也不是只是买动物回来放走那么简单。我们为它们诵经持咒,令它们得闻佛号及佛咒,在心识中种下一个种子,将来必会成果。我们也回向祈愿它们能于未来转生善道而得遇佛法,最终能得成佛境。这些是对它们更长远及实际的利益,也可视为是'法布施'。

  此外,有些人也会为它们授予三皈依。一般畜牲听不懂我们所念的内容,所以也无从生起真正的皈依心。如果严格地说,并不能说它们真的得到了正受皈依,但念诵皈依之过程却肯定在它们的心识中种下了皈依的善种子,所以仍然是很有意义的事。藏传佛教人士则会把甘露丸放水中让它们喝用或洒在它们身上,这也会为它们带来很大的未来生利益。放生也必须运用一些智慧,只有悲心而没有智慧,是不能对众生带来大利益的。有些人竟把淡水鱼放在海中,或把海鱼放淡水河中,又或把外国鸟类放本地林中,这并不会令它们寿命延长,反而令它们更快死亡。还有些人预先向屠夫及猎户定货,他们便刻意多捉一些生物以供放生,这也就失去了放生的意义了。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

索达吉堪布:入行论56讲节录


  以前梁武帝有一个师父,他修行很好,平时梁武帝对他非常恭敬。有一次梁武帝派人把他请来。请来时,梁武帝正和朋友下棋下得起劲。侍者问他师父请来了怎么办,他没有听见,正好在下棋时说“杀掉”(我没有下过棋,也不是特别懂,但史料里是这么讲的),侍者就出去把那个师父杀掉了。后来回来禀报时,梁武帝非常后悔,便问:“他临死时有没有说什么?”“他说前一劫的时候,他是个小沙弥,在挖地时不慎把一条蚯蚓挖成了两段。误杀对误杀,这一辈子受报是应该的!”
  表面上看来,挖地杀蚯蚓也不是什么特别大的事情,但因果确实不虚,自己造什么业肯定会亲身受报的,《百业经》中说:众生所造的业,不会成熟于外面的地水火风上,也不会成熟于其他相续中,而是成熟于自己的界蕴处。我们每一个人,小时候或还没有信佛时,故意或无意杀害的众生肯定很多,现在若没有励力忏悔,来世要用生命一一偿还,这是没有任何怀疑的。
  我有时候这样想:学院平时有一些建设,包括我自己为了弘扬《入行论》而做修建,这个过程中可能杀了很多蚯蚓、蚂蚁之类的小含生,今后果报会怎么样也不好说。你们有时候为了僧众、为了私人,也可能无意或故意中造过一些罪业,假如来世用宝贵的生命偿还,那是相当可怕的。所以不管是外面的听众,还是我们在座的人,无始以来到现在,或者今生到现在,可能杀害过很多众生,为了忏悔这些罪业,现在一起念金刚萨埵心咒:“嗡班杂儿萨埵吽……”
好!从今以后,希望大家在短暂的人生中,尽量不要故意杀生。做到这一点也不是特别困难,现在有很多渔夫屠户,看了一些佛经和因果报应录后,放下屠刀,下决心再也不杀生。其实在这个世界中,生存的方式多种多样,不一定非要靠杀生过活。所以,我很希望所有的听众,包括电视面前的佛友,你们能不能在心中默默发愿:从现在起乃至生生世世,宁舍生命也不故意杀害众生?如果有了这样的决心,以前的杀生罪业也会得以清净,自相续中不会再有这种染污。我想这对每一个人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

上师普巴扎西仁波切对“发心”的开示


  修法时有三种不同的发心:善念发心,恶念发心和无记之念发心。

  什么叫“恶念发心”呢?可支分为两种,一是为了消除疾病,二是为了成就自他“世间的”事业而打坐、放生、修一切善法等。但是,这两者都是处于偏念之中。由于因果无欺故,其功德可能少许会对其疾病和事业有所利益。然而,所修善法是否能成为成佛之因呢?完全不会的!但现在这样发心的人太多了。我们应该具备方便,转变偏念、邪念而成为正念,就是应依善念发心。
  什么是“无记之念发心”呢?“无记之念发心”就是没有任何目的或理想而行持。就象藏地所说,狗总跟着人而行走,又象往天空放枪一样,没有任何目标。依无记之念发心而修法,没有一点利益。依靠“恶念发心”和“无记之念发心”行持,两者都不成为解脱之因。连成佛的因都不存在,那修不修法就没有什么必要了,形式上可能会带来一些名声和利益,但是,从“出世间”方面看,少许功德都不具。华智仁波且说过:恶念发心对世间少许有利益之外,非成为解脱之因,完全不会成为解脱之因。依无记之念发心行持,巴珠仁波且所言是非成为解脱之因,甚至不会成为解脱之种子。堪布阿琼所言:没有善念、也没有恶念而行持,如果此时所修之法为善法,可能有少许利益,但是,若有利益,此利益也太少了。
  因此,我们要怎么转变呢?就要以“善念发心”而行持:愿度化一切众生而证佛果、而进入佛门,打坐也好,放生也好,都要这样发心。以此发心而行持,若有病可除病,还可以成为解脱之因;若是追求世间事业者,其事业可成就,又可成为解脱之因。因为善念发心当中,可以同时圆满,有什么理想就可圆满你的理想。那么,为什么你的理想暂时不能圆满呢?就是自己业力沉重的原因,靠这种善念发心的方式修行,逐渐减少自己的烦恼,能成就意愿就不必所言了。所以,平常的放生、打坐等一切善法都应在善念之中而去修持。刚才所言的偏念,即“恶念发心”和“无记之念发心”,是修法者不知如何真正发心而产生出的问题,就是不了知“恶念发心”和“无记之念发心”行持的利益都可聚集在“善念发心”之中。但是,应当注意的是,如果执着于善念之中的功德,也同样会成为偏念发心。
  若要在真正的善念发心之中去修持,力量就强了。“愿度化一切众生而证佛果”,以此发心修持,那么若是你今天放一条生命,由于具备圆满菩提心之摄持,其功德不可思议。我们平常在形式上所作之事,其轻重界限不在于强弱、多少的差别,而在于“发心”是否符合佛教的教言,于此讲解你功德的强弱。故此我们不能把一切树立在表面形式之上。因此,此善念发心相当重要。

  上师普巴扎西仁波切关于“三种殊胜”的开示

  上师提问:无论修显、修密必须具足三种殊胜,若无这三种殊胜,一切都成为有漏功德,只能得到人天果位,试问此三种殊胜是什么?
  答案:前行发心、正行无缘、结行回向。修任何法都要具备三种殊胜,没有具备这三种殊胜之法都称为是有漏功德。依靠有漏功德只能临时在人间和长寿天得到少许快乐,但是,达到一定的时候,还是处于轮回痛苦之中,因此,要得到无漏功德,使所修一切善法成为解脱之因,必须同时具备三种殊胜而修法,“每次修法”都应按此方式行持。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

普巴扎西仁波切回答正心的提问


  问:有老和尚说:“好事不如无事”,那么按这说法,放生也是好事,是不是也不如无事呢?有师兄放生了比较凶恶的黑鱼在以前放了好多弱小鱼的地方,一想这个黑鱼可能会把以前放的小鱼吃光,自己无意之间造了杀业,很痛苦,请上师开示。
  上师答:“好事不如无事”要看站在什么样的立场中讲解,有时候对表面的一些“好事”产生执着而导致自他一些烦恼,还不如不做。但若因耽着“无事”而什么都不做,则又落入另一偏道。此问题于汉地《万善同归集》中亦有所说。
  放生时总在考虑所放的生命是否会伤害其他生命,那么永远没有平等、圆满的时候。需要知道的是,一个弱小的生命在等待被宰割时,是何等的惶恐惊惧,而放生之人于此时救度当前这个生命,即解脱此弱小生命于极度痛苦,也增长了自己内在慈悲之慧命,此为放生之两种意义所在。因此,不能仅从外表的现象去观待,否则世上就没有可以观待之对境。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