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普贤行愿品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

但是,心不低下来,踏踏实实去做的话,恐怕连一分的修行也出不来。即使表面上做了十万次大礼拜,但也只是成了做运动,根本没有诚敬的内涵。这一点看他平时的表现就知道。意思就是,如果真正礼拜十万次的心都发得出来,对于三世一切佛能够全体匍匐,恭敬作礼的话,那为什么在生活中,见到别人连一个小点头也没有?其他的弯腰、鞠躬,或者跪下、五体投地,这些更是免谈。这样的话,他的礼敬在哪里呢?难道离开了现前的身、语、意,还在别处有一个礼敬吗?

这时候,他们就会找理由说:“我的礼敬是最高的,不需要这些著相的修法,坐着安住就是礼敬。”但莲师曾说:“见比虚空高,取舍较粉细。”佛菩萨们表现出来的一言一行,全都是合乎正法的。如果你的修行最高,那为什么行为上做不到呢?可见这里面有天壤之别。



(5)改正恶习,当下做起



我们从现在开始,就要扯掉过去伪装的假面具,就要在实际的心行上改过,在痛处上下手。如果一直不肯改,虽然可以伪饰出一副好修行人的样子,但吃亏的终究还是自己。就像一个癌症患者,体内有无数的癌细胞。他再怎么整容,表面上看起来再好,癌细胞不消除的话,内脏、肌肉、骨骼等迟早会被腐蚀掉。像这样,不能真正改过,就提不起正面的力量,修法的活力就一点也出不来,最后还不是葬送自己吗?

念修《普贤行愿》也一样,邪见没消除,善心发不出来,口里念着,心都是假的,当然不会出现大的效果。心里真正愿意修普贤行,那就肯定有效果,而且念一次就有一次的效果,修一天就有一天的转变。经文后面说到的利益也会逐步出来,能够消业,开出各种各样的功德,而且能真正实现人身的价值,也就是“此人善得胜寿命,此人善来人中生”。

这是因为他遇到了《普贤行愿》,借助这种善因缘的力量,善根一下子开发出来,就开始知道该怎么走了。就像憨山大师在《普贤行愿品题辞》里说的譬喻,金转轮王梦到自己堕在无间地狱,感受极大的痛苦,无人可以救拔。他那时感到非常怖畏惶恐,一边拼命地奔跑,一边不断地狂呼,但怎么也逃不出去。这时候有一个人在旁边猛地一喝,然后他马上醒过来,才发现过去各种苦事全都没有,功德受用本自现成。就像这样,转的快的话,普贤行很快就能开展出来。如果习气很深,转得没那么快,但至少已经知道了方向,明白该怎么走了。

这跟前面的情况就截然相反。这上面一旦觉悟,人生就出现了大的转折,从此就把“普恶”变成了“普善”,开始往普贤上走了。过去心里只有一个我执,所以在善法上是一片荒漠。现在破掉了我执,开始立愿,开始苏醒佛性,结果就出现了一片绿洲。这样就从过去的满恶变成了满善;从过去的废一切修,变成了入一切修。而且开展出了无量的善行,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整个身心、语言、态度、做法等都不一样了。

那么,要从哪里转换呢?就从一念觉悟开始。当然,刚开始转的时候,由于过去的恶习很坚固,一开始会有一些不自然、不适应。就像手冻僵了要伸直的时候会有一种阻力那样,因为执著的力量太强,所以会比较笨拙,难以开张。但这时候必须咬紧牙关,勉励而行,在难处上克服,跟自己的恶习对着干。这样不断地进行,逐渐就会成为普贤行海中的健将。之后全部的生活都是在建立普贤道场,修行的活力不断地开发,最终就会圆遍法界。

像这样,首先要对普贤行开启胜解,获得确认不拔的观念,之后就要开始努力地发愿。一旦有了行愿力,具备了誓句身,就要在一切时处都尽量地积资净障,真正把普贤行受持在心里,随学善财童子,这样做才能速疾到达菩提果位。这时候心完全是开的,从这里才会真正踏上转换生命的大道,才能逐步开发出内心的力量。不能说反正跟着大家学嘛,一起念念,今天又要共修,那我就跟着念几遍。等过几天有了新的修法、仪轨,我就不看这个了,去看看新的书,换个经文念念。这样的话,学法就等同儿戏了。

所以,心里必须要有一种内涵,要有内在善根的涌现,而不是隔靴搔痒,根本触不到心上,那能有什么用呢?其实,心上真正起来的时候是有很多变化的,它是有血有肉的修行。天天就要在这上面转化,要针针见血,念念落泪,时时痛改,每天都要在这个道上非常恳切地行持,否则只会流于儿戏。这样的话,只是谈玄说妙,口头辩论,会有什么用呢?只会越谈论我慢越大,那种假自在有什么利益呢?无非是用一个“空”来粉饰自己的我执,不愿意做任何改变罢了。

真正开始转变后,变得越大,习气化得就越快。之后心就完全扩张了,这样大法一来,他很快就能进入。否则障碍还很重,法怎么可能入心呢?只会像石头上洒甘露一样,入不进去。所以,就要在这上面从粗到细,再到极细,一步一步地把障碍破掉,最终就真正成为大器了。那时心的敏感度,那种内心的抒发都是不一样的。能这样转变,就天天都有进步,这才是真正在菩提路上步步前进的修行人。

否则的话,就像前面说的,“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知识的脑袋越来越大,里面装满了信息,而且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各种知见混杂在一块儿,最高的跟最低的搅合在一起,还充满了各种世间的邪执,形成了一个个顽固的瘤块,很难处理。相反,德行的身体缩得越来越小,越来越不肯行动。现在的趋势已经成这样了。如果我们画一幅现代人内心状态的漫画,那就是一个人坐在一间孤岛式的房子里,面对着信息时代的代表——电脑网络。他有一个很大的脑袋,代表着最活跃的第六意识,之后就像鬼魂一样不断地在网络中漫游。同时,他的身体不断地缩小,阳气越来越微弱,最后整个人就不动了,躺下去死掉。然后在恶趣里又找到了他的身影。这就是知见和德行上出现了严重的偏差,按照这样发展下去,只会越来越糟糕。

法王如意宝在《教授取舍之道》里说,见解和行为要“常时并运此二分”。现在的人不仅不并运,单在见上都有很大问题。比如,不喜欢谈论善恶因果,那怎么会有正见呢?不仅如此,还把最高的法性见——无因无果,跟最低的断灭见——拨无因果合在一起;把果地的自在,跟自己的任性妄为合在一起;把自性是佛的佛慢跟我执范畴里的自我尊严混合起来,他就喜欢这些。这样的话,学再高再深的法,自己心里的邪执没破掉,自欺没有窥破的话,都得不到真实利益,而且会非常危险。要知道,任何一个法透到当事者的心里,他都会自然进行一种过滤,有他自己的一套转化。由于内在的邪见系统没有变,任何一个法过来,它都会在里面重新组装一遍,就不再是正法原本的意义了。之后就把你给骗倒了,蒙到死为止。这就看出,最初步的邪执没有破掉,就有很大的危险性。它会在这里面组装成各种各样的系统,而且都是以正法的面目表现,甚至以无上大法的样貌出现,这就非常危险。

那么,落实在行为上会产生什么效果呢?实际上,见和行是资助的,智和悲也是统一的。如果空修得好,那悲自然就出来了。但修空之后反而堕于偏枯,说明肯定是入了歧途。同样,见修得好,行就出来了,否则只会越来越喜欢积累知识。这就是出现偏差的地方。而且,闻、思、修也是不相脱离的。闻思好了,修行自然就出来,修行一出来,就开始离过显德了。

像这样,大家要在自身上严密地检查。如果学法的时间越长,修得越久,不但没有进步,发现自己的心反而变得更刚强了,惰性越来越大,善的心念和行为都没有出来,那就表示已经走入歧途了。所以,有没有进步就要观察自己的状态。看善心多了吗?烦恼少了吗?行持得力了吗?对法的信心、皈依心坚固了吗?这些都是要经常检查的。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6)礼拜等不同于世间运动



那些长了邪见毒瘤的人会说:“何必要礼拜呢?不就是做肢体运动吗?”

其实,这只是他不愿意礼拜的一种说辞,岂不知肢体跟心是不可分的。如果肢体和心可分的话,为什么饿的时候,心已经乱成一团了?你说可分的话,那么讲究吃,讲究舒服干什么?身体饥寒交迫,心应该不受任何影响,还是很快乐才对。而且,很多人身体出了问题,一检查发现是心里抑郁、焦虑、有症结导致的。这才知道,原来心乱了身体也跟着乱,身不安稳心也很难平静。

这样他就说:“既然做运动对心有好处,那做什么运动都行,干嘛非要拘泥于陈旧、迂腐的礼拜?在过去古代社会,人都很清闲,物欲也稀少,没有很多健身活动,通过礼拜锻炼身体倒也不错。而当今时代有各种各样的运动方式,那是无奇不有、无乐不为,海、陆、空什么方式都有。你看,像是赛艇、冲浪、漂流、潜水,篮球、足球、保龄球、高尔夫球、溜冰、滑雪、登山、攀岩,跳伞、蹦极,或者去健身房,用器械健身,还可以去瑜伽馆练瑜伽,或者跳健美操。不说其他的,下班后去游泳,到舞厅跳迪斯科,不都是运动吗?既能舒展筋骨,又简单快乐有激情,这些才适合现代人的情趣嘛!”

实际上,这些根本没有法的内涵,无非是利用高科技来伸张肢体,加强了追求五欲的速度和分别,使欲望和分别几何级数倍地增长。说到底就是这么回事,有什么意义呢?而且,他这样以现代来破传统,直接就是针对佛菩萨在破。但要知道,礼拜等都是从古至今,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几千年传承不变,你怎么能破得到呢?而且是佛制定的,不是某个人制定的。为什么要制定呢?因为这个姿势符合回归法界的缘起。比如合掌就是一种手印,然后拜下去五体投地,配合着观想、运心等,对身心都有特殊的利益。这是佛教的大修法,那些世间娱乐怎么能跟它相提并论呢?世间的运动基本上属于欲望的伸张,当然也有少数属于纯粹的健身,但都不具备法的内涵。所以,修行一定要按诸佛菩萨、祖师大德的法规来做。

另外,那些现代运动只是在张扬自我、膨胀我执。像是蹦极、滑板、攀岩等的极限运动,正是表现自我、展示自我的舞台,他们是要借助这些证明自己的“勇敢”,很有一种自我满足的愉悦感和成就感。而且,驰骋在这上面会感到非常刺激,像人们说的“玩的就是心跳”,能让感官得到极大的满足,所以人们很喜欢。

由于这些都来源于我执,跟还归法界完全相反,这样发展下去,只会产生越来越狂乱、颠倒的见解系统和行为方式。在根子上是我执的毒,这样搞下去,只会越来越增强我执、烦恼。你看,拳王泰森打了多少场比赛,在拳坛创造了那么多奇迹,他因此变成有德之士了吗?或者那些在赛场上飞速奔跑的人,他们的心因此变成什么样了呢?如果这些行为对心有善的利益,那猎豹、羚羊、老虎、野马那么会跑,早该升级为第一圣者了。实际上,人们通过做这些,心不但没有发生任何好的转化,反而增强了斗争心、竞争心等烦恼,坚固了炫耀自我的习气。这完全是我执所驱使的活动,无一可取,怎么能跟普贤行混为一谈呢?

修普贤行先要从第一礼敬诸佛开始,礼拜又以恭敬心为首,所以实际做的时候必须制伏我执、我慢,这样才能恭恭敬敬地做一次礼拜。世间的行为基本都是在膨胀我执。你看那些球员,每当踢了一个好球时,马上就双手举起,不断地向球场上的观众挥舞。明显就是在炫耀自我,因为这个好球是我踢的,一个倒钩就进球门了。所追求的成功完全是满足自我。而且,通过这些行为根本发不起恭敬心,也不可能恭恭敬敬地去做。你看,谁恭恭敬敬地同时还能踢球,还能搞竞争,或者能打拳击呢?如果泰森跟霍利菲尔德恭恭敬敬地互相礼拜,之后肯定打不起拳击了。所以,这些在相上不一样,表征的也不一样,所引发的心态更是有天壤之别。

再比如,口里很恭敬地歌咏佛德,赞颂佛菩萨,这时候能不能像唱摇滚似的身体乱动,然后声嘶力竭地吼起来?这是不可能的,称赞诸佛的时候,必须有非常虔诚、恭敬的心,这在缘起上大有差别。你看,凡是唱摇滚歌曲时,都要放节奏很快、非常不清净的音乐,舞台上的灯光也要不停地乱转,忽明忽暗,穿的衣服都是黑的,还有各种怪异的图案、装饰,然后披头散发,整个行为、姿态、表情都要以邪僻的方式进行。这样就完全把心封闭住了,整个气脉的运行全是乱的,而且会不断地挑起各种烦恼。过后整个身心都处于躁动、狂乱的状态。时间久了,人就变得不正常了。去看现在演艺圈里的人,很多人生活都非常混乱,因为每天都在搞各种邪的东西,人的心就逐渐变得不正常了。这就是他有意地违背天理而行的报应。

我们懂了缘起才知道,自己过去的很多行为都是错的,所以现在要转过来,开始走上正道。



6、转变心态,随顺缘起正道



为什么要说这些呢?其实,说句不好听的,前面讲的附法外道、长了邪见毒瘤的情况,很多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虽然看起来入了佛门,也皈依了三宝,身份上成了佛教徒,但心里的邪执还很强。不可能一入佛门,看了几本佛书,进了佛教道场,马上就变了一个人,恶习气自然就消失了。所以,转换外表跟转变心态,这两个是要区别对待的。

比如,一个人在外相上皈依了三宝,但在他心里还有很深的娱乐习气,那是过去几十年熏成的,非常坚固。那么,当他看到佛法,身口意缘正法的时候,善心不会很深地涌现,反而在看到邪的东西,接触娱乐方面的信息时,心完全被调动起来,眼睛一下子就亮了,全身的细胞都在颤动,这就叫做习气。

这样就跟正法不相合。必须把那些错乱的恶习全部歇下来,才表示告别了过去,同时,心里的正气起来了,善心不断地涌现,行为也在逐渐转变,这才表明着开始进入修行的路途,日新月异地在改变了。真正步入了修行的正轨后,还要经过几十年坚持不懈地努力,才会完全变了一个人,这时,他的气质就由过去的俗气变成了道气,由造恶的身转成了功德庄严的身。心态、行为无不中规中矩,完全能顺着缘起的正道进行。

要知道,缘起就在自己心上,点点滴滴都是,而广大道的内涵非常圆满,无不具足,所以,现在就要把它全面地铺开,渗透在任何一个时位、方位上。因为它是遍满的,所以叫做广大行,如果在这上面走错了路,那就变成没有行了,完全成了一个零,反而在邪行上做得十分广大,时时处处都是邪行。这就是内在的软件系统没有转换过来的结果。



(1)不了知缘起的谬见



有人说:“佛菩萨只是泥塑木雕,是用颜料在纸上布上画出来的。过去科学不昌明的时代,人们崇拜偶像,还能有个心灵寄托,现在我们的智力发达了,已经见到了信仰的本质,那些不就是泥巴、铜、铁,纸、墨、颜料吗?又不是真的。”

像这样,科学稍微有些进步时,人们就不相信这些。其实说到底,科学主要是唯物的。虽然有少数科学家强调心灵,学过一点佛法或者印度瑜伽,偶尔会去静坐,这些就另当别论,但主流思想还是唯物。这种东西熏多了,人们就根本不相信内在的心,他会直接破信心,破恭敬心,破掉所有恭敬的礼仪。这样把心上的缘起律破了,就是在摧毁人们内心的缘起信念,是完全错谬的行为。如果这些邪见在你心里还有很深的影响,那就根本不可能有正见,一旦正见确立起来,这一系列谬见就都会被扫荡一空,这两者是不并存的。

这种人就认为:礼拜等都是迷信,应该相信科学。那我们就跟他说:你所认为的迷信未尝不是科学,因为这就是贯穿十方三世的缘起规律;而你所认为的科学也未尝不是迷信,因为你只看到眼前的一点物质影像,就自以为真实,这只是偏狭不正的见解而已。

所以,这个不破的话,心里就会一直存在很大的障碍。他会认为,何必做这些肢体运动,口里还要念念有词呢?很多人心里就是这么想的。这里面有些人会肆无忌惮地直接说,有些人还会觉得,在佛教场合说这种东西会不被认可,但心里未尝不是这么想的。像这样,整个一套都是执理废事,一点也不相信缘起,是这么可怕!

由于这个原因,现代人要生起因果正见就很困难,一般人不晓得要经过多长时间。五年、十年,还是多少年?但无论如何,必须先在这上面转换,否则的话,修上上的高法只会出现伪饰、颠倒的状况。真正深信业果缘起后,行为才会正过来了。那时候才发现,原来一念一行都是缘起。

比如你过去认为,念经或者诵咒有什么用?不就是口里念念叨叨吗?懂了缘起你才发现,原来这么一念的时候,回归法界的程序就已经输入了。不但是有作用,而且完全谛实不虚。心里这么一念,法界是没有不知道的,这就是缘起运转的规则。这时候你才真正开始重视念诵了。所以,最初就要从这里开始,不这么作意运转的话,心在善的方面就根本转不动,而在邪法方面却特别会动。

做的时候就需要按照语言,语言能表示缘起的方向。所以不要认为,那只是个声音、文字,没有什么用。这样的话,所有佛教的念诵、作意、发愿、思维、抉择等,对你来说就全都成为荒漠了,一个也不愿意去做。这样的话,各种戒行等也全都没有了。要知道,戒全部是誓句,持戒就是把一句一句的戒条纳在自己心上,切实地做出来。一旦确立了观念,之后就开始有了誓戒,这也是用语言来领受的,虽然嘴巴上不必说什么,但心里还是那种语言。而且,所有前面的发心、后面的回向,包括很多正行的修持,全都要按照特定的语言来运行,以这种方式发动善心。这就看出,缘起上一旦愚昧,所有普贤行就全都会封锢住,根本无法流通运行。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2)在身语意的行持上转变心态



其实,哪怕一个很小的善心,都需要自己在心里这么想,口中这么说,身上这么做出来才行,否则的话,人怎么会成长呢?会无缘无故变好吗?

譬如说世间的孝心,你心里要真实地想:我的母亲对我有什么恩德,是怎么生我、养我的,我又拿什么来报答?如果你说,反正母恩很大,这么想了能怎么样呢?有什么用?你不晓得,这么想了你的心才会有所触动,才真正感觉到母亲对自己恩重如山,真心觉得自己过去的行为很有罪过。这么想了就会流泪,不想就没什么反应。而且想了才会在语言上表现出认错、忏悔,才会有身体上的恭敬、孝顺。之后在面对母亲时,口中说出的言词,表现出来的态度、语气,脸上的表情,身体的姿态,整个言行举止就变得不一样了,自然有了孝顺的内涵,跟过去那种随便、任性,甚至是嫌弃、厌恶的状况完全不同。这样不就是在开始变好吗?这不都是身语意表现出来的吗?

如果你说这些是机械的、重复的,或者是口头的、空洞的,不必要搞那些,那看看你的心几十年后变成什么样了?结果发现,虽然几十年前就在谈很高的口号,但一点好的作用都没有,反而罪业更深重,心变得更刚强,我慢发展得更大了。



(3)辨别真伪,走出歧途



如果没有正见,对缘起还很愚昧,这样就会封锁自己的心,自己心上没有认可,心里不点头的话,行为方面就不肯做,里面最关键的地方不同意,不支持,一切就都无法行持。但实际上,这就是最大的自我欺骗,这毁坏自己的罪魁祸首,是最大的“恐怖分子”。如果不能发觉这一点,那念《普贤行愿品》干什么呢?

像前面讲到的人,不但不肯礼拜佛菩萨,以泥塑木雕等作借口,就连自己的父母都不敬,也不肯礼敬师长,甚至连一点恭敬的态度和行为都没有,心里想的就是“唯我独尊”,所有人都要来恭敬我、照顾我才对。

想一想,这种人已经恶劣到什么程度了!一心想着唯我独尊,只尊重自己,其他一切都拒之门外,连一点起码的恭敬、孝养、忠顺等都没有,这样只会发展成恶人。也因此,导致目前人们的心普遍冷漠、自私,以自我为中心,事事都要伸手,什么都得满足自己。稍有一点不满足,就生起很大的嗔恨。那么这是从哪里来的呢?其实,就是方向上入了大歧途,按照这样走下去,只有堕恶趣的份。

这时候有人就想:不是说要有“自尊”吗?这又是指什么呢?

其实,现代人说的“自尊”,实际就是我慢,不是古人所说的,真正意义上的“自尊”。真正的“自尊”是指,“彼即丈夫我亦尔”,他也是人,我也是人,他能修成佛,我怎么可以自甘堕落,不努力修持,甚至自暴自弃?这是一种不甘堕落、见贤思齐的心。也就是由于尊重己灵,不愿意做有辱佛格的恶行,而且会向佛菩萨、向祖师们看齐,念念都是向上的心,他会想:古德既然能做到这一点,我也一定要做到这一点,这才叫做自尊,是不甘自弃的反面。

但现代人把很多词都作颠倒说。比如他们说,“我很真诚”。那什么叫做“真诚”呢?其实就是肆意妄为,无所顾忌。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胆大包天。又说,“我有尊严”。其实就是保护自我,他会说:你不能骂我,不能贬低我,不能这样看待我,不能剥夺我的位置,不能不尊重我,这就叫做他有“尊严”。但这恰恰会使人变得越来越脆弱,或者出现完全相反的自暴自弃。因为特别在意所谓的“尊严”,这样稍微受一点委屈,就完全无法承受。又或者说,我有尊严,我就要这么干,然后胡作非为,狂妄自大到了极点,这不就是自暴自弃吗?就像这样,把同样的词完全反着用。

总之,如果连烦恼都认不清,念念就只会有各种我执的表态。这样的话,就连普贤行的第一个礼敬诸佛都无法进入。但如果没有第一,后面就什么都没有了,有了第一才能逐渐发展出后面的普贤行。意思就是,如果在观念上,对于第一个礼拜都不能认同的话,那再怎么念也都是假的。连脚都不愿意踏进去,还说要发起圆遍法界的礼敬愿王,简直是笑话!就像有人说,不必要修孝心,发菩提心就好。这两句话完全相违。因为发菩提心是要尽最大的孝,如果连自己今生的父母都不孝顺,还说要发菩提心,这怎么可能呢?



7、曲解恒顺众生而障碍普贤行



再以“恒顺众生”这一愿为例,说明以我执怎么障碍普贤行。

其实,大愿王说的恒顺包括尽法界虚空界十方刹海里的一切众生,有胎、卵、湿、化一切种类,种种色身、种种心性、种种知见、种种欲乐等,都要对他们随顺而转。种种承事、种种供养,就跟恭敬父母,奉事师长乃至阿罗汉、诸佛等一样,完全是平等饶益一切众生。

如果以自我为中心,只恒顺自己的习性而不饶益众生,甚至以损害众生来满足私欲,那就严重违背了普贤行愿,成了嘴巴空喊恒顺众生,心里只恒顺私欲的人。当然,不是要求大家现在就达到普贤大行的境界,但需要逐渐发起行愿的力量,努力地往上看齐,这才是有志愿的人。

现在先要看到有哪些违背行愿的颠倒做法。



(1)恒顺人类而残害众生



有些人认为:“鸡、鸭、猪、牛等都可以成为人类的营养品,人作为万物之灵,就应该好好滋养身体,多补充营养,为什么不可以吃它们的肉?”还会说:“苍蝇、蚊子、蟑螂等都是害虫,碰到食物会传染疾病,所以应该全部消灭,这样才随顺人类维持身体健康的愿望。”或者说,杀害蚊虫等,才能随顺家人的意愿等等。

其实,这只是随顺自己对身体的爱执而已。这种话只是出于狭隘的自私心理,是为了保护自我、保护人类,而不惜伤害任何生命的一个借口罢了。也就是说,这些持邪见者扭曲了“恒顺众生”的本义,变成专门随顺人类,甚至是仅仅随顺自己的意愿、想法等,完全成了我执的产物,成了为自私心理开脱的一种说辞。

另外,像是很多细菌、病毒等,都属于由轮回业力所感的化生有情。但人们总是随意地牺牲它们,来消除疾病,利益人类。比如,过去接种牛痘疫苗来避免天花,现在接种麻疹疫苗减少麻疹的苦等等。其实,在这件事上,人类还是很残忍的。由于这样过分地崇拜科学,不晓得要伤害多少性命!说到底,就是心量狭小,只考虑怎么能利益到自己,减轻自身的疾病,对于其他众生的苦乐置之不顾。

依此类推,像是怎么来滋养我的身体,娱乐我的心情,放纵我的欲望,驰骋我的意志等等,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常常牺牲很多众生的生命,结果恒顺众生就变就了恒顺自我的私欲。

其实,这些邪分别正是所要消灭的对象,它是苦的根源,是导致人们封闭在自我圈套里的枷锁,如果不能打破自我,那就没办法修普贤行。因为普贤行是广大无边、周遍法界的大行,其中恒顺众生的大愿,实际遍及到一切尘刹中的任何一类众生,要为所有众生作暗夜里的明灯,为所有病苦者作良医,为一切失道者指示正路等等,时时要饶益有情,才是真正的普贤行愿。这跟只顾一己私欲,不惜残害其他众生有着天壤之别。



(2)恒顺欲望而造恶无度



再者,“恒顺众生愿王”里讲的“于贫穷者令得伏藏”,本来是让一切匮乏安乐的有情都能启发出自心安乐的宝藏,为此而给予他们真实的利乐。但在有些人的口中,也会颠倒地变成恒顺自己的贪婪和享乐的欲望。

他们会说:“人生在世,自然有很多生活需求,这就需要有丰富的物质享受,来满足人的愿望。想吃什么、想穿什么、想要享受什么,都应该尽情去享受。这个时代已经很富裕了,不必再亏欠自己。这才是恒顺众生嘛!”

其实,这就是在发展对物欲的贪求,跟出世间离欲的佛法大相径庭。要知道,贪欲是生死的根本,有了对三界的爱,就必定会系缚在轮回里,没办法出离。所以,佛法不主张积蓄钱财,尤其不赞成经商。因为通过经商等求取财富,会直接间接地造下很多恶业。特别是偷盗,经商很难避免这种因缘,虽然不是绝对,但基本上商跟盗是一回事。想一想,不利用欺骗的手段,没有虚夸、参假等,怎么能发财呢?

更有甚者,由于物欲太强,根本没办法守戒,更不能一心修定,以这种贪欲的习气,就主张说:“佛教徒偶尔犯犯戒,满足一下欲望,有什么不可以?不必要精进修禅定,也不必脱离现实生活,越现实越好。出家人娶妻也没什么,居士搞同性恋也可以,修行人去应酬施主,到饭馆里也可以喝酒**,或者在佛堂里也不妨介绍男女朋友一起搓麻将。”

这就大逆于法道,置法理于不顾了。像这样,唯一随顺自己的欲望、恶习,人就会变得越来越不像话,最终到了身语意胡乱造恶的地步,就只会让自己更深地陷溺在苦海里,拔不出来。就像在伤口上撒盐,只会让伤势越来越重一样,以“恒顺众生”的名义放纵烦恼,只会使得烦恼的脓疮进一步溃烂、恶化。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3)恒顺懈怠而废弃苦修



有人说:“释迦佛在雪山里修了六年苦行,完全是自讨苦吃,后来喝了一碗牛奶就彻证了。可见没必要苦行,舒舒服服地修才能成佛。”

这就是典型的享受派,他就喜欢舒舒服服过日子,所以会有这种论调。要是谈一些“享乐成佛论”,那他肯定非常喜欢,如果讲苦行成佛论,他是绝对不往上靠的。

其实,这也无非是随顺懈怠的习性,而且有占便宜、图捷径的心理。说句不好听的,这根本就是无因求果的谬见。要知道,修行需要经历很多过程,才能一步一步地成长起来。比如,走到城里需要迈一百步,你就不能说,我只走第一百步,前面的九十九步都不走,我要直接迈入城门。像这样,把前面的一切全部否定掉,废弃不要的话,普贤行愿就根本无法开展。就像偈颂前面说的,在修学菩提道的过程中,要常常回忆宿命,之后生生世世出家,修持净戒,然后随顺众生演说佛法,坚持菩提心,勤修六度等等。这样一路下来,行为都是纯乎其纯,善乎其善的,没有一步一步地修持善根福德,哪里能一蹴而就呢?相反,如果自心上一点德行都没有发展,完全是恶劣的习性,甚至为法连一点苦都不肯吃,还找各种各样的借口,实际只是内心腐烂的相。

就好比善于骑射的人,首先要驰马盘旋,张弓引发,蓄积一种力量。等到一切都准备好了,那时一箭就能射中,没到那个点上,就还需要做很多调整。意思是说,还没有出现那种力量,调不到那个状态,就不能一下子击中目标。修道也是如此,必须充分地积聚福慧资粮,心已经调整到那个状态,那自然一触即发,没到那个地步,就怎么都不行。

但很多人一直活在幻想里,总想不劳而获,最好一次性全都给他,这怎么可能呢?不经过一番艰苦历炼,哪里会有收获?心上连普贤行愿都还没建立,哪里能取证无上的佛果?就连在世间想取得事业上的成就,都必须先立志、求学,再逐步实行,否则天上是不会掉下来丰功伟绩的。



(4)恒顺世间而不顾法道



有人认为:“‘识时务者为俊杰’,要认清时代潮流,修行也要与时俱进。”还会说:“古代的佛法都落伍了,现在可以舍弃不要。过去的人要那么修,现代人就不必了。”

岂不知佛法是缘起的法则,怎么可能有变化呢?现代人修行也要有戒定慧三学的功德,或者修不同的法,也要具备各自的德相才会成就,不会因为到了末法时代,没有这些功德也能够修成。

他们认为,修行也要随顺世间法。但世间法无非就是贪嗔痴,或者在各种欲望的驱使下,做出各自恶劣的行为,最终的结果必然是堕入恶趣,这在因果律上不会有反转。如果去随顺这些,那岂不是在欺诳自他?

其实,在这个原则性的问题上是不可能有变化的,不会说三千年前的人要行十善业道才能生善趣,现在的人造十恶业也不会堕恶趣;也不会说古人修行要知足少欲,在寂静的山林里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我们二十一世纪的人,就应该增长贪嗔痴,息灭戒定慧。这样只会让烦恼愈演愈烈,苦上加苦,对解脱有什么利益呢?要知道,心上的缘起法则是不变的,只要是贪嗔等的烦恼,造下的就是恶业,也就必定会感苦,不会因为时代变了,贪嗔等就成了乐因;只要贪著现世的五欲享乐,就决定要堕入恶趣,不会因为是新时代的高科技产物,对它们生贪心就能够升天。贪心只会让你往下堕,你看自己的心也会发现,那是直接往下掉的。



(5)颠倒见行的来源



产生这些曲解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很普遍的一个就是懈怠的恶习。比如,从小懒惰成性,一点也不愿意精进,所以根本不能展开心量,对无量众生奉献心力。而且,由于一直随顺惰性,如果劝他改过迁善,哪怕只改掉心上的一个恶习,他也会觉得你不随顺我,你不尊重人心,何况普贤行是要全面地开展善行,从最初的礼敬到最后的回向,一切都必须具足精进。这样他们就想,为什么一定要礼敬、称赞、忏悔、随喜……他就不愿意做,因为跟他的惰性相违。

比如,一个特别懒的人,如果叫他去干活,做很多体力劳动,他就会非常不愿意。同样,一个陷在懈怠烦恼里的人,要他去修普贤行的话,由于跟他的隋性直接相违,所以他自然会找很多理由,说出各种似是而非的观点,好躲避过去。

其他像是傲慢、嫉妒、自我为中心等,也都会障碍普贤行。比如特别傲慢的人,如果要他礼拜,他心里就很不愿意,会想:我怎么可能拜下去?如果嫉妒心很重,那这种人修随喜就很难。他会想:别人得了好处,我还得对他笑,口里还要赞叹他,哪有这种事?当然,这跟他的习性相违,心里自然会不愿意。或者修供养,对于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来说,从来就没做过什么供养,只能别人供养他,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大家都得围着他转,天天伺候他,这样当然不肯供养别人。



总结



这就看出,对于现代人来说,要想真正修普贤行愿,首先必须破掉心里的邪执。不然的话,不要说普贤愿王,就连其中极少分的人天善法都做不到。也因此,克服自己的劣根性是当务之急,否则会完全障蔽住善行。而且那种烦恼心很有理由,只有你真正反过来做过一番,才知道过去全都被这个妄心给愚弄了。它会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比如说,这个年代不需要这么做,或者,我是修高法的人,没必要修这些外相的善法等等,各种的执理废事,都是在为恶习找借口,给不愿意改正找理由。

所以,现在不能只在口头上念,心里要确实有这个愿,而且在行动上要体现出来,才算是真正的行者。否则的话,就变得心口不一了。口上念倒是很容易,能重复就行,但这并不等于心里有愿。如果口中这么念,心里根本发不起愿,行为上更是连少分也不愿意做,那就完全与愿相违了。

总之,修普贤行愿,必须从这些颠倒做法中彻底出离,不但要一心向善,而且最终要达到止于至善的境地。每一位有善根者,尊重自己佛性的人,都应当数数地从心里发愿,一直这样祈愿,才不会偏离法轨正道。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三)法我执障碍普贤行



如果执著一切法实有,那十方三世的法就是一个个分开的独立个体,而无法融通。但时、空所摄的一切法本来无我,也因此每个法都以法界为体,每一法里都遍含一切法。执著法我就障碍了信解法界,无法对事事无碍法界生起胜解信和有力地发起普贤行愿力,这就障碍了修持。相反,能信受法界融通无二,一切法都含摄在里面,这样就会起周遍、圆满的普贤行愿,要礼敬就普礼十方三世一切佛,要供养就普供十方三世一切佛,要随喜也是遍观十方三世一切圣凡的善根而修持。像这样,每一条行愿都有最为圆满、周遍、无尽的内涵。

比如普贤礼敬,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刹土,其中每个极微尘里,都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每一尊佛都处在菩萨海会中。这需要胜解微尘没有自体,全体是法界,因此每个微尘里都有一切微尘数佛,而且一一佛前都显现自己的一个身,每一个身又都能遍礼无数佛,是这样重重无尽的玄门境界。这就是我们发普贤行愿要证入的不可思议解脱境界。



下面开始解释经文。(因为十大愿王是本经的主体,所以先按经文作简单的解释。)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若欲成就此功德门,应修十种广大行愿。何等为十?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 lun,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当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扬赞叹了如来的殊胜功德后,告诉诸菩萨和善财童子说:“善男子!如来的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过不可说不可说的佛刹极微尘数那么多的大劫,相续不断地演说,也无法说尽。如果想成就这样不可思议的如来功德,应当修持十种行愿。那就是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转法 lun、请佛住世、常随佛学、恒顺众生和普皆回向。”意思是,能成就诸佛无量功德海的行门,就是普贤十大愿王。



善财白言:大圣!云何礼敬,乃至回向?



善财童子提问说:“大圣!从礼敬到回向这十种行愿,该怎样在心上观修呢?”

行愿是在心上起的,这就必须了解到,它们在心上运作的法则,清楚地知道所观的境、能观的心以及发起的愿,分别是怎样的体性。否则,不了解观行的所缘和行相的话,那就不会懂得它的内涵,更不会成为普贤大愿王。所以,以下先以概述的方式,讲明每一愿的修行要点。

总的来说,这是以全法界心,观全法界境,是圆教的观行方式。每一愿都以十方三世的一切法为境,一切法都在法界心中,所以在一念间就能作圆观。这就是普贤的行愿,它有周遍、圆满、无尽的相,不然就不叫做广大,也不能成为愿王。



普贤菩萨告善财言:善男子!言礼敬诸佛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世尊,我以普贤行愿力故,深心信解,如对目前,悉以清净身语意业,常修礼敬。一一佛所,皆现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身,一一身遍礼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佛。虚空界尽,我礼乃尽,以虚空界不可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如是乃至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礼乃尽。而众生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首先以礼敬诸佛为例,讲明普贤大愿的修持行相。

所观境是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数量有佛刹极微尘数那么多(意思是无量无数)。

能观的是不生不灭的法界心。如果以有生灭的分别心来修,一次就只能缘一种境,此外的一切都无法观到,这样怎么能在一念间遍礼十方三世一切佛呢?其实,在海印三昧里,本来就是一念遍入一切法,无不摄入,所以是一礼一切礼,一念一切念,这就叫做圆。这样的话,不能理解成生灭分别心里的事,否则十方三世就不能融通,现前根本礼不到过去佛和未来佛,礼敬一佛也不能遍礼十方一切佛。

这就知道,礼敬愿王的所观境是全法界,十方三世都是不二的法界,没有法界之外的法,心的本体就是法界,它叫做自性普贤。从第一愿到最后一愿,全部是以十方三世为所观境。而且,这绝不是生灭心缘取的一个境相。



修普贤行愿的两个要点



我们为什么要起这种行愿力呢?就是因为,要以行愿来趣入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

有人会说:这种行愿我们怎么能修呢?

其实,这主要是让我们发起行愿,而不是必须行到。对我们现前来说,要由两个最重要的因修习普贤行愿:一、普贤行愿力;二、胜解信。

对于胜解信,经文里讲第一愿时说“深心信解,如对目前”,第二愿说“甚深胜解,现前知见”,第三愿用的是“起深信解,现前知见”,表达方式不同,实际都是一个意思,指胜解信或者深忍信。所以,不是让你现前就证得,而是要有胜解。最好能通达圆教的理趣,这就必然深信不疑。如果还达不到,至少也要仰信佛语,相信佛这么说肯定没错,最终回归法界时,现前的就是这种境界。其实,成佛的标志就是现前一切种智,在海印三昧里,一切法一时全部照见。至于怎么顶礼、供养、称赞、请转、回向等等,全是这个范畴里的事。

那么,怎样才能产生这个定解呢?这就要首先破除法我执,了知一切法本是空性,这样才不会觉得有一个个分开来的独立的法。所以,要通达圆教的理趣,第一步必须学好空性,一旦懂了一切法无我,没有自性,才知道一切都不在心外。否则,你的心已经把原本不二的法界,分割成十方三世各个独立的实法,怎么可能发起周遍的普贤行愿呢?

要知道,一切法都是空性,丝毫不可得,只是在我们的妄识前似乎有实体,其实它就是法界。一旦破掉了时空的错觉,直下就回归了圆满的法界。法界是不二的,都是法住法位,是圆融的。空间上无边无际,时间上无始无终,所谓“十方广大无边,三世流通不尽”。诸法本来就是圆满法界,没有任何戏论,也不能安立它是什么。然而诸佛在彻证时,都现前了海印三昧,也就是十方三世一切法,一时在心中圆现。他的任何一种起用,都是圆满周遍的,是全体的。这就是从体普贤起现用普贤。

普贤行愿力是指,缘果位普贤的境地作愿,发愿证到无上佛果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这也是对于菩提心最圆满的诠释。虽然我们平时会说,我要发菩提心,求证无上佛果,但是没学过甚深圆教经典的话,对于“无上佛果”的内涵,心里会比较空洞,只知道是最高的果位,至于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就不得而知了。

其实,发菩提心是一种求果的智慧。立誓要现见本来的智慧,现前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就叫做求果。现见了它之后所出现的行为,就叫做普贤行。当然,这不是以分段的生灭心的方式修持的。但众生在现前位时,还不能契合圆观,这就必须注重当下这一点,因为一切因果就建立在这上面。所以,人的心要升华成佛,首先必须在当下这一点的心上符合法道,不然就出不去。同时也要知道,这一点并不究竟,最终要达到“生灭灭已,寂灭现前”,超出生灭心的状况,才能进入圆顿门。

总之,普贤十大愿王所讲的全部是这样的体和用。在我们当前位,就要以两个要点来修,一个是胜解信,第二是行愿力。首先胜解信,就像前面说的,一旦通达了圆教理趣,虽然现前还没有证到,但心里确信不疑,实相并非如我心前所现的这样,它实际就是不二法界,所以确信,当前决定能遍礼到十方三世一切佛。其次行愿力,就是取证无上果位的大愿,它推动着我们在现前凡夫位的时候,就开始这样作意。虽然这种作意不是全等,但它是随顺的。因上已经决定了,希求的就是无上佛果,所以在缘起的方向上,决定是往这上走的。这样来修《普贤行愿》,不久就会成为普贤菩萨。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以胜解信与行愿力作意



有了胜解信,发起了行愿力,之后就可以随分地来作意。这是我们现前就能做到的。

譬如作供养的时候,就要相信,实相决定如此,十方三世就在我的真心之中,从没有离开过,或者说,一真法界就是本来的自己。那么,现在就把法界里十方三世的一切供品,全部用作供养,所供的境是法界里的一切佛。因为本来是同体不二的,所以可以这样来修。

像这样,《普贤行愿》里讲的全是“十方三世”,不懂圆教理趣的话,作意就很困难,一旦懂了以后,胜解信和行愿力都会出来。而且你会格外地起信心,相信自己有行愿的力量,现前就这么来作意,就要随顺法界实相,而不是随顺虚妄分别范畴里的错乱境界。这样最终才会出现不可思议解脱境界。否则一直落在妄执里,山是山,水是水,桌子是桌子,这一切都是幻梦中的事,哪里是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呢?

又比如回向,有了胜解信和行愿力,就决定你要作圆教的回向。这时候,你已经不再单分地处理事情,修了一些善根后,也不会只回向现前这一点,而是把十方三世自他、有漏无漏的一切善根合集起来,对这些不再做什么分别,一切都是不二的,把这些全部合集在一起,回向到法界任何一个众生、任何一尊佛那里,就要这样来回向。



愿无尽



那么,这种愿要发到什么时候为止呢?

在时间上,所谓“十世古今不离当念”,真心无始无终,没有边际,如果它有边际,那就只能到一定时候为止,然而它没有边,所以发愿也是无尽的。《华严经》里常常说十无尽句,在《行愿品》里归摄为四无尽,都是一个意思。总之,十大愿王每一个后面的结束句都是一样的,都是无尽。

以礼敬诸佛为例,虚空界到了穷尽的时候,我的礼敬才穷尽,因为虚空不可穷尽的缘故,我的礼敬也没有穷尽。其他的众生界、众生业、众生烦恼也是如此,以这一切都无尽的缘故,我的礼敬没有穷尽。而且是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这就是不间断的、无穷尽、无疲厌的大愿王。

我们现前就要按照这些文字所说的来发愿。这原本就是本性应该做的,不必要拒绝它,拒绝它就成了颠倒,而无法相合本性。



以普贤行愿还归法界



我们现在就要开始回头,走上还归法界的路。过去一直陷在错乱中,从清净法界里落了下来。最初一念入了轮回幻梦,之后以梦中的各种错乱为标准,把错的当成对的,把颠倒的当成真实的。这一切错乱的根源就是执著人我和法我,从而使我们一直处在计较、执著,各种狂乱的造作当中,不知自返。

现在学普贤行愿,目的就是要踏上回归的路。这条心上的路,又是以发愿作为起点的。那么在发愿时,不能局限在很低浅的层面上。善根好的人,从一开始就已经向最高的境界看齐,他的愿只有一个,就是回归法界。

我们首先学习十大愿王,就要把握住这个要点。不然的话,学偈颂的时候,可能很多人只知道要生生世世出家,让善知识常生欢喜,或者要利益众生等等,根本不了解发普贤行愿的目的是还归法界,证到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这样,连基本的方向都搞不清楚,把最根本的要点都落空了,就很可惜。

不仅如此,对于后面说的以导归极乐,来迅速完成普贤大愿,也根本连不起来。不明白为什么这么不可思议的愿王,通过往生极乐世界就能现前成就。而且,原本需要经过无数劫才能达到的高深地道,通过一生发普贤行愿,临终往生极乐世界,以弥陀愿海威神力的加被,就能迅速圆成,对这些也不清楚。由于他不了解这个要点,就不知道为什么《普贤行愿》属于净土经典,也不明白为什么学净土的人要修学普贤行愿。

其实,发普贤行愿是往生最大的“助推器”,这在缘起上非常迅速,是直接往还归法界上走的。如果已经确立了这个大愿,那成就是非常快的,因为一往生就得到佛力的加被,就能迅速开发。相比而言,没有这个愿,在进程上就差得多。懂了这一点后,修净土的人,就会特别注意修普贤行愿。

这就知道,把整个普贤行愿全部在自己心里设立起来就很好办。虽然当前因缘不具足,没办法真正现前实现,但往生以后,得到佛力的加持,因缘一和合,就能迅速开发,使得大愿全部成为事实。

这样大致作了解释,其余九种愿也以此类推,都是同样的道理。



复次,善男子!言称赞如来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刹土,所有极微一一尘中,皆有一切世间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萨海会围绕,我当悉以甚深胜解,现前知见,各以出过辩才天女微妙舌根,一一舌根,出无尽音声海,一一音声,出一切言辞海,称扬赞叹一切如来诸功德海,穷未来际相续不断,尽于法界无不周遍。



第二大愿——称赞如来,所观境是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这是事事无碍的法界,在十方三世一切刹土的任何一个极微尘里,都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的佛,每一尊佛都有菩萨海会围绕。最终彻证了法界,就会现前这样的境界。

要知道,《普贤行愿》是《华严》的精髓,里面的字字句句都是法界灵文。所以,大家应该学一下十玄门、事事无碍法界等相关教义。如果对这些不可思议的境界,有确信不疑的胜解,又能发起猛利的行愿力,那念修的效果就好得多。观念上一旦建立了,又引发了愿力,那就能把普贤行愿真正领受在自己心中。

我们的本性是周遍的,十方三世都在真心当中。所以你不要想:这么广大的境要怎么观?其实,一真法界本来是融通的,一旦现证就会这样现前,并不是以能所对待的方式去观。虽然在名言上说有所观境,但实在不是以心去观相对的境。它是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没办法用分别、思维等合到这个境界。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在教理上得到胜解。不能因为它不可思议,就说不必要去学,不然佛菩萨传这些教法干什么呢?可见,经文是有很大作用的,不但不能舍弃,而且要努力地修学。后面讲到的无量不可思议的功德,就是由这个胜解来的。不但有定解会产生不可思议利益,哪怕对它生起一念欢喜心,都有无量功德。表示处在迷梦里的这个人,对于真实法界是有一分信心的,虽然不太明白,但他还是愿意回去。相反,如果一看到这些就心里反感,那就很不好了。这是业障重、障碍深,对自己的本性都不承认,完全排拒,这样违逆法界只是自找苦吃而已。

这里讲的所观境就是指法界。其中任何一个微尘都是全体法界。因此每一个微尘里,都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每一尊佛也都有无数菩萨眷属围绕。

所以不要机械地把它想成一个一个的法,这样就不圆了。尤其现在的人,学了一些科学知识后障碍更大,硬是把万法看成一个个实体,执著有个固定的三维空间,这样怎么可能融通?其实,实相是重重无尽的法界,它是圆的、通的,根本不像我们想象那样。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