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十七世大宝法王噶玛巴课程:《妙法如意宝解脱庄严论:大乘道次第》

■  信心是一切善业的动力

信心是一切善业的动力,不管是在修法前行阶段、正行阶段或结行阶段,信心的功德是最为殊胜的,信心能让一切善业的功德,未生者能生,生者不退,从而增进,因此信心可以让行者得到一切的功德,也就是说,信心是一切佛法的基础,是非常重要的。

特别是在噶举传承中、尤其达波噶举派讲述的信心,在讲到信心时,直贡法王寂天颂恭,也在教言集中讲到「一切教证功德,都是源于虔敬心所生」。

在这之中所讲到,有人会误以为说,只要有这种虔敬心,就不需要修持其它的法,会有这样的误解,此处并不是说,一切法教只要有虔敬心就足矣,并非如此,此处只是强调,这「虔敬心」是一切修法的基础。

因此对于「虔敬心」,在密咒乘中称为「虔敬心」,在经教乘中称为「信心」,这两者只是名词上之区分,其实是相同意义。

之前所讲的三种信心中,如果没有其他两种信心作为后盾,这「欲乐信」就无法发挥作用,因此「欲乐信」一定要依靠「清净信」和「胜解信」作为依靠,依靠这两种信心,才能获得功德,否则依靠自己力量,「欲乐信」是无法成形的。

所谓「欲乐信」、虔敬之心,并不是只是一种拜托、祈求的状态,若只是在拜托、祈求,是不会有太多成效和利益的,若我们真想要获得解脱,就要依靠三种信心相辅相成的去修持,这样才会有「自己想要去修持、想要去证得、想要去获得」的坚定信念。

所以「虔敬」这两个字分开而论,「虔」就是说对于上师佛的果位,对于「要获得佛的果位」有强烈感受、有强烈的需求之心,有无比的期待、渴望,(法王说中文「渴望」),称为「虔」,也就是对于佛陀果位,有无比的期待。

对于佛陀果位,舍身亦不惜,也就是就算要以自己的生命去交换,也不会去舍弃这样的强烈感受,因此若想要获得这样难得希有的果位。

「敬」是一个敬语,对果位表达尊敬之意向,同时自己趋入这样的行为,以自己的精进努力、透过方便之道获得果位,而此虔敬的对境,也就是佛的果位,要对此全知佛的果位,作为唯一的向往,这就称为「虔敬」。

以虔敬心来讲,它有闻所生的虔敬心,及藉由思、修所生的虔敬心三种,当然在闻及思阶段中的信心,还是不太稳固的、会有所动摇,只有当修所生的虔敬心生起时,才是非常坚定,从五道:资粮、加行、见道、修道、无学等五道中,依步向前,虔敬心也会逐渐增长增胜。

之前所讲到,我们究竟有无欲乐信及虔敬心呢?我们真的该好好去思维一下,平日我们总觉得自己虔敬心、信心都很大,但当自己真的遇到困难、要起作用时,这些信心、虔敬心,却不见了踪影。

在密勒日巴传记中,我们才会真正了解到何谓「虔敬心」。密勒日巴尊者上半生造了很多恶业,因为听母亲之言而修持诛法,第一次修持时,就诛死35人,也有传记说尊者多次修持诛法,总而言之诛杀了几乎四、五十人。

他深知自己造作了这样大罪障,因此心中生起极大忏悔之心,尊者心想到,如果今生不能成佛,来世可能真的会下堕地狱,这是毫无疑问的,因为已经造作太多恶业。



■  以事不关己的心态学佛,永远不会生起精进之心

在这种处境之下,密勒日巴尊者听闻马尔巴译师后,知道唯有译师才有让他即身成就之口诀成就法,因此深信唯有依止马尔巴大师,才能净除他今生罪大恶极的前科,从而生起极大的信心和精进。

当然密勒日巴大师有与众不同的历史背景及遭遇,但对于我们来说,我们没有这样的背景、遭遇,同时也不可能生起这样的信心和精进,我们总是会想「修佛也好、不修也无碍、成佛也好、成不了佛也罢」,秉持着这种事不关己的心态去学佛的话,永远也不会生起强烈的精进心。

如果不生起精进之心,你就无法进入真正修持。因为我们的思想,心念和愿心不够,从而导致我们无法精进修持。这是我们所有人的通病,然而,从声闻乘到金刚乘一切教法,都必须要有强烈的发心。

要对于世间生起强烈的厌恶之心,想要从轮回之中脱离、解脱的强烈希求之心,在这之上,在大乘之中,也要对于利益自己、只想着自己的私心,也生起厌恶之心,而去尽心尽力地去利益、服务大众。

但我们没有这样的心态或愿力,若说没有,可能大家会认为,这样有点过于肯定,或许还是说没有这样的强烈「发心」比较好吧。我们对于修持的态度,只是三分钟热度,刚开始会非常虔诚去修,之后慢慢越来越差,就像羊的尾巴一样,越来越短,越来越细,最后没有办法收尾了。

这种不强烈的心态,导致我们无法圆满一切修持,或生起坚定信心、愿心。如同噶举祖师一样,当然噶举祖师们上半生几乎都有遭遇大灾大难,经由此因缘而出家、而修法,从而获得成就。

然而我们呢?我们却在幸福安逸中度过,然后拖拖拉拉地慢慢修持,相较于这样的信心,简直是天壤之别,因此我们无法生起强烈感受、也无法看透今生的一切,只想着今生一切,这样的话,很难成就大器、获得佛果或解脱也就成了天方夜谭。



■  传承祖师已为我们圆满一切苦修

因此如果我们具足一定的虔敬心,相对来说,就不需要经过太大精进修持,也可获得佛果,原因在于,达波医师(冈波巴大师)在跟他的大弟子刚巴大师、杜松虔巴和康巴多杰及很多弟子聚集在一起时,冈波巴大师曾做了这样开示:

「对于你们的事业,我已经历经了很多劫难,因此一切苦修,我都已经为你们圆满了,现在,你们只需要虔敬的祈祷,就可以获得成就。」

冈仓巴大师也讲过,不论我修任何法,我都不会只停留在了知之上,而是会去修持最难修的那个法,克服万难,并非只是想想而已,而是会落实在实际行动上,我历经劫难去苦修,已将内外一切的缘起都圆满,因此你们这些祈祷者,应该感到高兴、幸福了,因为我已经让你们的修法变得很简单、迅速了。

讲到内外因缘,主要在讲「俱生因缘」和「后生因缘」,后生因缘需要依靠士夫各自的精进修持才能生起,而提到「俱生因缘」,一定要讲到噶举祖师为我们创造的因缘。

如果没有祖师教导,那一切都只是空谈,因此外在的俱生缘,佛菩萨,及传承祖师已经历经几百劫,为我们造就了这样完美的因缘。此外在的俱生缘,就如同一个家庭的主妇已经准备好所有饭菜、只等待家人回家吃饭一样,祖师们已经为我们准备好一切法教,只需我们好好去修持、去依止便可。

刚刚所提到的祈祷,并不是说仅是祈祷就足够了,所谓的「祈祷」,也不是跟上师诉苦、或念一下祈请文就可以了,而是要依照上师的教言、依教奉行的去修持,这样不过多久、不用经历很大困苦,我们就可以获得佛陀果位。

所以,我们一定要视之为非常重要的大事,要想着这是非常重要事情,去专注修持,如此一来,就算是真的非常难获得的佛果,最终我们也能获得此难得的成就。

因此就如同母亲已经准备好饭菜,我们只要吃就行了,当然在做饭和吃饭之间,做饭比较复杂、吃饭就很容易、只要动动嘴,嚼几下就行。祖师已经为我们做好准备,我们当然应该去精进修持。

例如此次召开的第一届尼师辩经法会一样,往昔虽然佛教在藏地及噶举传承中,兴盛几乎千年,但千年之中未能达成盛况、未能召开这样法会,并不是因为祖师们无慈无悲,而是当时局势事态影响,未能举办尼师辩经法会,因此导致至现在才能召开。

当然现阶段我们可以召开,有这样机会时,就应该要把握这样机会去精进修持,以前我们可以说,「喔!没有这样法会」,因此有借口,现在已经有这样法会,已经找不到借口了,所以一定要去修持。

虽然话这样说,但仍会有很多困难,社会之中,从祖父之辈传下来奇怪的观点,譬如女性应当如此,不然就是鬼、就是魔,就会和社会格格不入等等,这是社会上的普遍看法,因此,女性也会慢慢觉得「什么才是妇人该做的」等,会有这样错误观点,于是女性就没有勇气和力量,她们无法在众人面前出声。

但现在我们回顾,可看到这都是错误,当我们看到错误时就要改正,佛教中说要断除一切颠倒见,佛陀之所以讲解空性和无我道理,主要就是为了断除一切邪见和颠倒见,将一切错误观念指正、改正,这才是修法的根本,现阶段,我们同样也要将这些错误观念改正、指正。

在佛陀宣讲经典及后来大学者们著作的论著中,都会看到有很多宣说女性的过失的词语,也提到女性是一切过失的源头,我也在一个引导文中有看到宣说女性过失,但其中的解释实在太可怕了,所以还是不要翻译为好。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  可怕的不是女性,而是自己的贪执之心

经典中讲到女性是过失的源头、烦恼的根本,经典和论著之上,再加上各地方又有各自传统观念,这些都加在一起,从而导致女性根本无法站立、根本抬不起头,但是我觉得之所以经典和论著中会有如此一说,其实有另一层深意,其实是在讲解欲界中我们所贪执的贪嗔烦恼,该如何断除之法?

譬如,要想获得阿罗汉或佛陀果位时,我们一定要断除一切阻碍我们获得果位的烦恼、罪障,其中,我们就必须要断除贪恋的对境。经典之中所讲到要将贪恋的对境、即心怡的对境,视为不欢喜不圆满者,要如此才能断除贪恋之心。

这些主要都是为了消除对于贪恋的执着,主要目的在于此,而不是真正在诋毁女性。

佛陀在致国王经中讲到很多女性过失,就有人去问说,「女性有这么多过失,那男性呢?」佛陀说,男人同样具足很多过失。

因此我们要了解到,经典中讲到的「女性过失」有特别含意,并非意在压制诋毁女性,因此法友们不需要灰心更不需要失落,因为毕竟男性过失也是极其深大。

有人会因为不知道佛陀的密意和诸多论著的真实含意,而乱做主张、去诋毁女性,不将他当成断除烦恼之法,我觉得这些都是不如法的,应该去改正。



法王课程:解脱庄严论

第六堂课

中文翻译:伦多祖古

时间:2014年1月25日上午8:30至11:00

地点:德噶寺大殿、第一届谶摩比丘尼辩经法会会场



大家早安!因为今天是周末,也祝各位周末愉快。也有很多法友在同步观看网络直播,今天大家也是在休息着,所以,也祝大家周末愉快。

继续解脱庄严论课程,第三节「依止善知识之理」,首先进入正文:

助缘即是善知识,如是虽然具足了圆满的所依,但如果没有助缘之善知识的策励,由于以前数数串行恶行和习气增盛之力故,将难以趋入菩提道。因此应依止善知识。

摄颂:理由已极其类别,分别各自之法相,依止方便与功德,五摄宣说善知识。

其中首先需要依止善知识的理由有三种:

即教证、理证和譬喻:

?教证:<<圣般若摄颂>>云:贤善弟子应恭敬上师,恒时依止诸智者上师,何以故?由此出生智者之功德。

<<般若八千颂>>云:如是菩萨摩诃萨欲得无上正等正觉故,应先于诸善知识亲近依止供养奉侍。

?理证:

有法:欲证得遍知果位的朴特伽罗

立宗:你必须要依止善知识

因:自己不知积资净障故

同品喻:如三世诸佛

异品喻:如缘觉佛。

宣说其义:我们要获得圆满佛果,就需要积极一切福德和智慧所摄资粮,彼积集方法要依止善知识故,需要断除一切烦恼和所知所摄之障,彼断除方法要依赖善知识故。

?譬喻:

善知识由于行于陌生路途时的向导,或犹如前往危险地域时的护送者,或犹如度越大河时的船夫。

宣说第一个譬喻:行于陌生路途时如果没有向导,就会有迷路、误入歧途或漂泊之虞,若与向导结伴,就不会有迷路、误入歧途或漂泊之虞而不虚耗一步的抵达目的地。如是趋入菩提道而前往圆满佛地,如果没有向导般的大乘知识,就会有迷于外道之道、误入声闻歧途或漂泊于缘觉道之虞,若与如向导般的大乘知识结伴,将无有迷路、误入歧途或漂泊之虞而抵达遍知之城。

<<德生传>>云:善知识者,能令入波罗蜜多之道故犹如向导。

宣说第二个譬喻:在危险的地域有盗匪、猛兽等种种的伤害,若前往彼处时没有护送者,就会有身命和受用出现意外之虞。若与强大的护送者结伴,将无有意外安然抵达。如是,趋入菩提道后,积集福德与智能资粮并前往遍知之城,若没有如护送者般的善知识,、则如盗匪般的内外分别、烦恼与外在魔众、导协等,将有劫掠善法财宝和斩断善趣命根之虞。

此亦如云:「此烦恼匪众,得逞劫夺善,亦断善趣命。」如未远离如护送者之善知识,则不会失坏善法财宝,也不会断绝善趣命根而抵达遍知之城。

<<德生传>>亦云:菩萨之一切福德皆为善知识所守护。

<<不动优婆夷本事品>>云:诸善知识护送我等前往遍知处故,犹如护送者。

宣说第三个譬喻:在渡越大河时,若无有船夫,即便登上舟筏也不能抵达彼岸而将没于水中或被水冲走。如果有船夫,以彼精勤则可以达彼岸。如是在越过轮回大海时,如果没有如船夫般的善知识,即便登上正法舟筏而行,也将没于轮回或被轮回之流冲走。此亦如云:若无执桨者,船不至彼岸,虽圆妙功德,无师无解脱。

因此若依止如船夫般的善知识,就将抵达轮回大海彼岸之涅盘陆地。此亦如<<圣华树庄严经>>云:善知识于轮回大河中做救度故,犹如船夫。

因此,应当依止犹如向导、护送者和船夫般之善知识。



善知识有四种:

凡夫善知识、住地上菩萨善知识、化身佛善知识、报身佛善知识。



这些也要与自己的阶位相结合,当自己是初业者时,无有依止佛陀或住在地上菩萨诸善知识之能力故,应依止凡夫善知识,当自己的业障基本上得到清净时,就可以依止住地上菩萨善知识,当自己处于善品资粮道以上时,就可以依止化身佛善知识,当自己住于地上位时,就可以依止报身佛善知识了。如是四者之中何者恩德最大呢?我等最初住于业于烦恼的暗室中时,上位的诸善知识尊颜亦不能得见,遑论依止,由值遇凡夫善知识,以彼语言明灯照亮道路后,将可值遇上位的诸善知识,因此其中恩德最大者即是凡夫善知识。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宣说彼四种善知识的法相:

佛陀:由断除二障故即是断圆满,由证得二智故即是智圆满。诸住地上菩萨,从一地至十地之间有种种断和智,特别是住八地以上的菩萨,具有十种纯熟摄受他众的自在力,即命自在、如是心、资具、业、受生、解、愿、神力、智和法自在。

其中:

?命自在:即可以随意住世,

?心自在:即能随己所愿入于平等三摩地,

?资具自在:即可以为诸有情降下无量资具珍宝雨,

?业自在:即可以将诸界、地、众生、生处其余分位感受业转作其余,

?受生自在:即可以住于禅定中不退转,能于欲界受生,于彼处受生后,比之过患亦不能沾染。

?解自在:则可以随胜转变地大和水大等。

?愿自在:即可以随所欲乐而发圆满自他二利之愿,并且现前成就。

?神力自在:即可以因众生发愿故而示现无量的神变

?智自在:即可以究竟通达法、义、言词和辩才等,

?法自在:即可以于任何众生前,以其余或诸余名身、句身和文身安立经等法已,一时以同一音声演法而令相应各自言语之心皆得满足。



凡夫善知识的法相,可以具备八种功德,也可以具备四种或两种功德。

?其中第一种,如<<菩萨地>>云:若具足彼八相,应知极为圆满具足一切相之朴萨善知识,云何为八?即具足菩萨律仪、广闻菩萨法藏、具有证悟、具足悲心、无有畏惧、具足安忍、意无疲厌、善于言词。

?第二种,如<<庄严经论>>云:广大及断疑,持显二性,如是之菩萨,谓说法圆满。由多闻故而广大宣讲,由智慧大故而断除他人的疑惑,由作善丈夫业故而堪持词句,并开显染污和清净两种法相之真实。

?第三种,如<<入行论>>云:舍命亦不离,善巧大乘义,安住净律仪,珍贵善知识。即精通大乘法义和具足菩萨律仪。



得到这样的善知识后,依止的方法有三:

?由恭敬承侍而如何依止

?由虔敬信受而如何依止

?由修行与勤勉之门而如何依止。

?初分者二:由恭敬而如何依止者,即要做顶礼、迅速起立、鞠躬、转绕、以眷恋心适时而语,以无厌足心一再瞻仰等等。譬如商主之子善财如何依止善知识一般。

<<圣华树庄严经>>亦云:瞻仰善知识,应无有厌足。彼何以故?诸善知识者,乃难以得见、难以出现,难以值遇故!

由承侍而如何依止者,即以与法相随顺的食品、衣物、卧具、坐垫、医药、珍宝等,亦不顾身命地去承侍善知识,譬如常啼菩萨如何依止善知识一般。

<<德生传>>亦云:

佛菩提由承侍善知识而获得。

?以虔诚信受而依止,即于善知识作佛想,对所宣教言无有违背、生起仰慕、恭敬和净信,譬如大学者那洛巴如何依止善知识一般。

<<般若经>>亦云:应于善知识勤勉地生起恭敬、珍视和净信。

?此外,对于善知识方便善巧的行为亦应如是,譬如火王的传记一般。由修行和勤勉之门而如何依止者,即于彼善知识之法由闻思修三门而修行、勤勉而为,这将令善知识极为欢喜。

此亦如<<庄严经论>>云:依所教修习,彼令心欢喜。

若善知识欢喜则将获得佛果。

<<德生传>>亦云:由善知识欢喜故则可获得一切佛菩提。

向善知识求法时,也要具足加行、正行和结行的方式而请求。复次加行,即有菩提心而请求;正行,即于自己生起病人想,于法生起药想,于善知识生起医生想,于勤勉修行生起疗病想而请求。结行,即应断除如同覆器、漏器或毒器的过患。

依止善知识之利益,德生传亦云:善男子,善知识清净摄受之菩萨,不会堕于恶趣,善知识圆满守护之菩萨,不落恶友之手,善知识圆满护佑之菩萨,不会于大乘法中退转,善知识清净摄受之菩萨,将超越异生地。

<<般若经>>亦云:善知识圆满授受之菩萨摩诃萨,能速疾证得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

<<妙法如意宝解脱庄严论>> 【第三节依止善知识之理】

这一部分,针对「善知识」的「法相」、「特性」及「如何依止善知识」等,做了较为详细的解释。



■  解脱不能靠自学

现在这个时代,很多人对佛教有很大兴趣,然而大部分的人都会这样说,「我对佛教很有兴趣,我对于佛教的真理很感兴趣,我也对此表示欢喜,但我不想皈依佛门,因为我觉得「皈依」只是一种传统、一种仪轨而已,因此,我也不想去依止上师」。

有这样想法的人只是对佛教表达敬佩之情、只是对佛教心生欢喜之心,他们只想凭借自己的能力去学习,不想依靠任何人,他们会说,「我只要能守护一份善心,就会比那些口说皈依佛门者更为殊胜,这样不是更好?」很多人会这样说,或说「三宝之中,我只想依止法宝,不想依止上师,也不想做任何的皈依。」

对于这样的观点,我们无法去评论对或错,但我们真的应该好好思维一下,譬如当我们得感冒这样小病时,我们会在网络或书中去搜索信息,例如该吃什么药?等,遇到这些小病时,我们可以自行去医治、解决这些小病小灾。

但一旦得到重病时,譬如像是心病等疑难杂症时,是即使在网络、书中也找寻不到解决之道的了,此时就必须要投奔医生,因为这些疑难杂症超乎我们的能力范围,因此我们不得不去寻找专业人士、一位懂得医治疾病的医生,一定要具足这样助缘时,我们才能从大病中得到解脱,病情才能有所好转。

同理,修法时,有时我们也会觉得自己藉由看书来修行或学习时,会有一些效果,自己有时也觉得有一些感应等等,但佛法的所有利益,是无法通过自学就能呈现在我们心中、我们也无法依靠自学来打下扎实的基础。

当然我们最终目标都是为了获得解脱,但这最终目标,并非只是像是我们得到暂时性的快乐一样,只是一种感受,「获得解脱」并非只是一种感受,而是心的究竟果位、心的本性和真理,因此这些真理、究竟、本性,是不能透过自学就能了知的,更别提获得佛陀的果位了。

因此一定依止有经验的上师、善知识,并与善友同行,这样自己才能够成就最终获得佛果的大目标、大愿望,要将这道理记在心里,这是非常重要的。



■  太过于相信自己有时很危险

以「不依止善知识」的观点来讲,我们当然会说,「相信自己」是一件好事,但若是太过于相信自己,有时会因此心生傲慢,而出现一种自闭状态,也就是心中只容得下自己。

例如有人说他在听自己的声音、「心语」,也就是心中会出现某种声音,来告诉他该如何作为,若老是想从心中内心深处发出声音,很容易被它控制,然后就会自言自语,我觉得这样慢慢下去,会精神失常,也可能会面临发疯的危险。

因此我们一定要依止外在的一些因缘,才能让自己心中生起真实佛法。

当然在外在因缘中,最重要就是「缘起」理论,因为生活中,要让我们能继续生存下去时,就需要不同的内和外的因素,才能让我们顺利的去修法,因此我们一定要具足这样的因缘和合的条件,并尊重如此的缘起和内外所有的因缘,才能让修行更加圆满。

如同之前所讲,我们要懂得依止善知识的重要性。在善知识段落来讲,主要分为四个段落:(一)性相,(二)依止的功德、(三)不依止的过患,及(四)如何依止善知识。

在<<解脱庄严宝论>>中,并没有太多讲解弟子的性相,为何不做过多阐述呢?因为在前论中已提及,譬如「因如来藏和依人身宝」两篇中也已讲到了弟子的性相因此在前两篇的内容中,「弟子性相」已被归纳入其中,譬如「透过十八种暇满难得人身、最次也要对大乘和三宝有很深的信心」等等,这些都是弟子的性相。

首先讲到「上师的性相」,一般在经教乘中,会称为「善知识」,密咒乘就会尊称为「上师」,「上师」一词在社会中,也被普遍使用。印度梵文称「上师」为「guru」,也就是「重」之意。



■  「善知识」就是心灵的挚友

所谓「上师之重」,是说上师「功德」与「恩德」非常深重,并且「善知识」是让弟子的善心增长,所不可或缺的因缘条件,所以,仅仅在「上师」这两字的名相上,就可大致了解上师的意思。

梵文中的「guru 」「重」,代表「功德与恩德深重」,并不是说上师体型肥胖、有几百公斤只之重,而是说上师的功德与恩德非常深重。藏文中的「la ma」便是「上师」一词,意思也是「至高无上」、「在其之上无有更大功德者」,比自己功德高尚的士夫。

所谓的「善知识」的「知识」,在藏文之中念「些涅」意指和自己非常靠近,和自己的心非常亲近,和睦如同亲人一般者,虽然并无血肉关系,但心的距离非常亲近,因此称为「知识」。

「善」就是将你的心带到善的地方者,比一般朋友更值得信任的至交,因为这是在修持佛法上,有助于提升自己佛学造诣的善友。

当然我们可以在「善知识」名称上,了解到如何去依止一位上师。平常在社会之中朋友如何相处,以这种相处、相互信赖的方式去依止,同时上师还具足另一项功德:将你的心「带到善处」的功德。

虽然经典之中会讲,「要将上师当成佛」,我常说,即便你做不到这一点,也要将善知识当成至关重要、极为信任的朋友,如同人与人关系中,最挚亲的朋友一般。

当然我们不会称一般人为「这是我的至交、挚友」,一定是要对跟自己相知相惜、走的很近的朋友,才叫「朋友」,「善知识」也是如此,若不懂这样道理,就会衍生出很多麻烦。

有时我们也会用另外一个名称称呼「善知识」,就是「师长」,在学校之中也有叫「老师」,总之「师长」是在善业方面经验丰富,称为「师」,并为一位「长者」,因此称为「师长」。

在「师长」之中,也有「恶师」和「善师」之别,「恶师」是在造恶业上经验老到,恶业讲的头头之道,并促使你去做的这类人,我们就会叫他「恶师」。

不论善师、老师、师长、善知识,都要比自己更为殊胜,可以引导自己了知不曾懂得的一些知识,并为自己开示、教导,让自己的学习从而增高、增盛。

再讲「上师性相」时,我们曾提及,从声闻戒律到密乘,讲了很多关于「上师的性相」,在「三士夫道次第」或「大乘次第」阶段,也都提及很多上师性相,而现阶段讲解<<脱庄严宝论>>时,是以总体佛教而言,来阐述上师性相,需要何种上师,而并非指仅限于戒律或密乘阶段之中的上师性相。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  「调柔」将心控制好

讲解「善知识」的八种功德时,最主要是以上师性相的功德,首先会讲到「寂静调柔」。讲到「调柔身心」时,也就是「将一切身心不好状态,都转变为好的状态」,称为「调柔」。

「身心调柔」并不只是「身」寂静就可,而是「心」也要同样的安住在寂静状态,藏人有句俗话说,「要说身口调柔,没有比猫更调柔的了」。并不是说此俗语可以广泛和其他说法相比,但讲到「调柔」,我们可以看到猫总是很温柔、很柔和的,发出喵喵的声音。

初学者在修学戒定慧三学之中的「戒学」时,比方说,当我们出现一个非常细微、例如想要杀害小虫的杀念,或想要说一个微弱谎话时,要实时将心念定住,将其拉回,或当眼耳鼻舌等五根将进入颠倒行时,控制自己去强制收回,就像是拉马的缰绳一样,当马要走到另一个方向时,猛烈将其拉回,我们也要将言行都如是拉回。

讲到「寂静」时,会在三学之中说到「定学」。所谓「定学」就是「三摩地学」或「禅定学」,主要是压制烦恼,让自己的心处于一种安住状态、制止以使五根不落入颠倒行为。

当我们谨慎身口意时,心就可以去控制其它,并且相较于之前更为寂静,就像是马被圈养在马棚之中,不让他到处乱跑,可以透过定学,让我们随处乱跑得心被压制住,让我们的心可以向内收回,并更为安住。

虽然心的状态比之前更为寂静,但只有在安住时才能静的下来,其它时段,例如后得时又会再次散乱,或者入定观修时状态非常之好,出定后就散乱不已,此时就需要三学之中的「慧学」来断除六种烦恼。

三学之中的「戒学」主要是为了修持「止观」,「慧学」主要是为了修持「胜观」,但现阶段的我们无法圆满达成止观和胜观,但若以相似方式去修持,也未尝不可。

讲到「功德殊胜」方面,佛经中有这样说法:若依止比自己功德更为低下的士夫的话,则无法清净自己的自相续,别说增长功德了,还会退步。而若依止一位与己不相上下者,你也不可能获得进步,因为没有任何出入、因此也无法藉此增益。



■  「上师」是让你心服口服者

若依止比自己更高深者,我们平日都说「眼往上观」「取法于上」的话,依止一位「心服口服」的上师的话(法王用中文说「心服口服」),就可将这位上师视为好的榜样、好的典范,如此才能死心塌地地去依止一位功德高深者、功德殊胜者,让这位上师满足自己对于解脱和佛法上的需求。

总之一定要找一位自己可以心服口服、挑不出任何毛病者,必如说两人打架,如果一方打输了、那么只能对另一方佩服的五体投地,再也不敢去滋事挑战,就是要像这样的心态去尊重他。

我们一定要找到比自己功德更为殊胜的上师,但即使找不到可依止的殊胜上师,那我们依止上师的的方式也要是殊胜的,也就是说依止的上师虽然不殊胜,但依止方法一定要殊胜。

譬如往昔阿底峡尊者也曾依止比自己功德知识相平等的上师,而蒋贡康楚仁波切、蒋杨钦哲旺秋仁波切等殊胜大德,在求受很殊胜稀有口传灌顶时,也会向很多老态龙钟的老者、农夫处,求受灌顶口传,这些老农夫没有学问、甚至不识字,但仁波切们仍会向他们求受,并先将这些口传上的文字念给老者,再由老者重新转述一遍,藉此来得到口传灌顶。

这样说法并不是说瞧不起这些老者,主要是在阐述若上师并无功德时,若依止他会有很大利益的话,也同样可以依止一位功德不如你的上师。

讲到「功德殊胜」时,上师也要具足精进。所谓「精进」,其中一个含意就是「欢喜之心」,也就是对于利他和弟子之事业,有一份坚定不移的欢喜心,同时懂得经教教导,可以透过讲、辩、着,来传达经教要理,同时有多闻多学等功德,这都是上师需要具足的功德特征。

上等德上师是要证得真理、证得空性者。其次是证得相似的空性,所谓「证得相似空性」的概念,是说,具备藉由直接、间接、或以逻辑、信心,或通过经典等证得相似的空性,以及对空性有相当德了知等功德。

当然若要教导止观以下的修学时,证得相似空性的上师还算可以依止,但若要教导胜观修持的话,若上师没有真实证得空性,是不知如何正确教导弟子、传授修法之道的。

「善说功德」,上师在说法时,所有一切教法都恰到其处,忠言良药般的开示,可以让弟子感受到是一份无私的教导,且让弟子受益良多,且弟子有所感应,上师透过宣说方式以及通过文字表达,让弟子有所认知,并且让弟子的心为之触动和感动。

之后讲到「悲心」或「爱心」,就是说上师不为八风所动,不为钱财地位所动摇,一心一意只想着让弟子从痛苦中解脱,去救度弟子,也就是说,当上师在摄受弟子、教导弟子时,会克服万难,让弟子解脱。

上等上师是具备自利的六种功德、和摄受他人的四种功德,基本上要具足这十种功德。这是相对于上等上师的性相来宣说的,必须具备十种功德。中等上师至少也要具足一半、五种功德。

提到的这些十种功德、或五种功德,并非是在说上师一定要是人中狮子,或说一定要是从人群中脱颖而出,出类拔萃的佼佼者,而是弟子能看到上师功德、或弟子觉察到上师具足这样功德时,并且觉得这位上师值得依止的话,就可以去依止他。

大概就讲这么多吧。就此打住。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今天是印度民主纪念日,在九点半下课时段,德噶寺内举行简单的升旗庆祝仪式,百位小la ma集合在德噶寺大殿外,摇着小小的印度国旗,并唱遥呼上师祈请文,之后在早上十点上课前,la ma们分送油炸甜酥饼及酿甜丸子等印度式甜点,与之同庆。)



法王开示:

首先向大家问候早安!

在「助缘善知识」这部分,之前已经讲过「善知识的性相」、「依止善知识的功德」,及「不依止的过患」,以及从思维和行为上,该如何依止善知识之法。

在昨天所讲到「善知识性相」部分,在<<经庄严论>>讲到很多善知识性相,冈波巴大师以一种总集、总摄要义的方式,将善知识的各种性相,全数囊括于三种性相之中。

这三种属于上师、善知识的性相,即:

    ?    以大智慧引导徒众

    ?    以悲心不舍众生

    ?    不贪恋此生

弟子在还未依止上师之前,首先要先观察上师,当然相对的,上师也需要观察弟子,透过互相观察的模式,来找到具德上师及具器弟子,从而生起坚定的信念及定解,以此来建立起良好的师徒关系。



■ 观察上师的功德,而非缺失 ■

所谓「依止上师」,并不能随便任谁都去依止,若随意依止,将会陷于极大危险中,因此在经续当中会讲说,要观察上师达12年之久,因为视为是至关重要的大事,因此,即使要耽搁如此漫长时间,也在所不惜。

所谓要去「观察」上师、善知识,重点在于去观察上师的功德,而不是去找过失、挑毛病。现代很多人一用到「观察」这词汇,就会从负面状态去观察,(法王用英文说「negative」),一直去挑善知识的毛病、找过失。

若是佛教徒、是需求解脱者的话,一定要从功德面出发,去观察上师的任何功德,并去依止,而非挑毛病、找过失。

因此,最初发心无误是极为关键的,若观察、挑选、依止上师时的心态出现偏差,即使这位上师具足了无量功德,弟子仍将只看到过失,就会出现很大危险。例如帝洛巴大师值遇那洛巴大师之时,看到的只是一位在江边垂钓的渔夫。

总之,若观察后,认识到上师是具德之士,若即使如此却还不去求法,就会蹉跎很多时间。

就像是元朝皇帝依止萨迦班智达时,最初并未在萨迦班智达近前求法,而是观察着萨迦班智长达了六年,当确认萨迦班智达在言行举止各方面都是具德上师时,才向班智达请求说,「现在要依止你,请求你传给我法。」

萨迦班智达响应说,「你观察我是否是位具德上师,耽搁了六年,我还没来得及观察你,因此我也要观察你六年」,这样来回经过十二年后,元朝皇帝和萨加班智达才建立起师徒关系。

也就是在长达十二年中,皇帝并未在萨迦班智达前近前求法,萨迦班智达也未曾为他传授任何法教,空耗很长时间。但其实人生实在是短暂,无法经得起这十二年的蹉跎。



■ 以无常念努力寻找上师 ■

因此,当你在对一位具德上师生起定解,知道他具德后,就应该即刻去依止、求法,并以无常观念及人生无意义等心态,努力去找寻上师,若找到具德上师时,就该即刻去求法,不要再以观察方式持续地拖延、耽搁时间,否则将无法生起定见,就非常不如意了。

总之,在一切显密经教的教法中都同样宣说,在未依止上师之前,弟子才可以去观察上师是否具德,在依止之后,就应当舍弃对上师的观察心态,不能再挑毛病。也就是说,在依止前,要做相当、详尽的观察,否则若依止后,才发现上师不具功德且具足过失,一切行为都是颠倒行时,那就为时已晚,这就是自找苦吃了。

在寻找具德上师时,很难找到具足所有功德的完美上师,譬如五浊恶世时,无法找到如佛一般圆满的上师,但若找到功德胜于过失的上师,也就足矣。这位上师的心量、功德、智慧都比缺失多时,就可以依止。

此处并非说在五浊恶世中,无法寻找到具足圆满功德的上师,而是说这样的机会是珍稀难寻,因此若遇到功德比过失更多的上师时,你就可以去依止了。



■ 摄取上师的功德,而非过失 ■

但在依止之后,就要停止观察上师。即使在依止过程中,看到上师诸多过失,也要将此视为自己不清净的心态所致,视为是己身的过失,就如同蜜蜂采蜜一般,蜜蜂不会将整朵花采走,而是仅取蜂蜜,其他部分都可略过不管。

我们依止上师时亦复如是,弟子也应尽力去摄取上师的功德,而不是被上师的过失所污染,因此一定要切记,要摄取上师的功德,而非过失。

我觉得,我们现在能值遇到示现凡夫相的上师,以及兼具功德和过失的上师,其实是一件好事。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们可以跟这样的上师相处,上师跟我们一样,会穿衣、会吃饭、会说话,可以和我们直接沟通联系,若没有这样上师,我们是没有机会和福德,去遇到经典之中讲到,住于十地的菩萨或佛的化身的。当然有人会说他会在梦中见到佛或菩萨,但梦只是梦,我们不需要去太执着他。



■ 「示现凡夫相」的上师对我们是好事 ■

有这样因缘具足的助缘,也就是「示现凡夫相的上师」的话,对我们是一件好事,我们可以直接联系他、问讯佛法及其他事宜,而上师就和我们一样,可以来回对话。因此我觉得,这是一件好事,希望大家也可以懂得这一点。

如果说某些事情过于圆满(法王用英文说perfect),有时也会被视为是一种过失,譬如对总是吹毛求疵、找碴者来说,即使看到一位完美的上师,也可以从鸡蛋中挑出骨头来。

因为每人的因缘条件﹑因素是相异的,因此,每人对功德都有不同界定,有人觉得这是功德时,有人就会视为是过失。

因此有句俗话云:「弟子的明镜就是上师」,若你发觉上师的贪心过大、痴心过重、或痴心过旺时,就显示你自己的贪、嗔、痴心都很重,由于你自己的烦恼粗重之故,由你眼中才会显现这样一位烦恼粗重的上师。



■ 「弟子的明镜就是上师」■

就如同一位嗔恨心很大的人,他不论看到谁,都会觉得大家都在生气,都在找麻烦,眼见全是过失。因此不论看到上师的任何过失,都要想是由于自己的过失所产生。

且即便看到了过失,也要将此过失,当成是产生功德的助缘,将他转为道用,无误的去依止上师,这才是正确的依止上师之道。

因此,像我们这样被无明的黑暗所蒙蔽,被业和烦恼所覆盖、无明和烦恼粗重的人来说,是很难确定自己的所见所闻就是真理,也无法立刻视之为是真实而去依止。

当然,有时我们觉得「这是功德」时,也要通过观察和仔细思维,最终得到确定在真理上也同样是功德,才可以成立,而不是仅因亲眼见到,就认定这是功德,就评断为是好是坏。

  

■ 看他人功德,自己的因果因此渐趋圆满 ■

罗珠江称大师说,「即便你无法将上师视为是佛,也不要视之为狗和毛驴」。如果总是找过失,把上师视为连狗驴都不如的话,如此一来,就会出现很大危险。

这道理不仅限定于上师,对于所有人都适用,我们都不应指证他人过失,而要看其功德一面。因为,因果不可思议,业果也同样不可思议。我们是无法了知一切法及所有因果的。

就如同传承祖师所讲,看他人之功德,察自己之过失。因此,他人即使仅有细微的一丝慈悲心和爱心,也要当成是功德而去尊敬。

此处并非说要将别人或上师的过失视为是功德,而是视功德为功德,将重心摆置于上师本身具足的功德上,去尊重、赞扬、弘扬这些功德,而不是将焦点放在指证上师过失上。以这样方式,我们慢慢就能深入了解到如何取舍善恶,在依止上师的方方面面,才不会再出现错误。

因此「善知识的性相」部分,就在此处做简短结尾,接下来主题是「依止上师的功德」。

过去曾降临的诸佛佛子,未来将降临、及现在正住于世间的诸佛佛子等,都是依靠依止上师,从而积累福德资粮及智慧资粮、净除烦恼障和所知障,以此集资净障方式,从而获证佛果,都是依靠上师得来的。

因此,回顾往昔的高僧大德、传承祖师们依止上师的方式、依此证得的空性及正见等,及他们宽广无量的利生事业,在在处处都让我们知晓,依止上师确有极大功德。

比方说阿底峡尊者被尊称为「五浊恶世之尊」,印、藏诸多佛学事业之中,他贡献卓伟、且培养出无数后学徒众。不同于众多印藏高僧大德,他之所以有如此宏伟的事业,是由于依靠依止上师而得到的功德,也就是说,由于依止善知识的方式殊胜,从而成就「至尊阿底峡尊者」。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  阿底峡尊者以依止上师,成就至尊佛行事业 ■

阿底峡尊者是如何依止上师的呢?尊者的根本上师赛林巴大师,尊者平日不会直呼上师尊者的名号,当他从其他处听到名号时,他随时随地都会起立恭敬地顶礼。他常说,「我之所以有这样的一些事业,都是源自于上师赛林巴的恩德。」

所以,当他听闻上师名号时,他会说「我上师对我恩德不同于他人」,提到上师他总会热泪盈眶的哭泣。阿底峡尊者对上师的信心和尊敬比对其他上师都大,为何特别对赛林巴大师具备如此深刻的恭敬和信心呢?阿底峡尊者说,「我到现在都没有任何功德,只有一点点善心,然而这一点点善心,也都是源于赛林巴上师的恩德。」

密勒日巴大师和马尔巴大师之间的师徒关系,也是众所周知,最初密勒日巴大师因为母亲的话语而去修持诛法,并诛杀乡民及残害了许多的生灵,造作了无比的恶业。

但当他依止马尔巴大师后,总是把马尔巴大师视为是最主要上师、视为是自己生命的一切,不论马尔巴大师如何教导、折磨他,他永远依教奉行,从未生起过邪见,因此获得了即身成就的果位。

像是密勒日巴大师如日般的弟子冈波巴大师,以及如月般的弟子惹琼巴大师,同样也是如此。当然在依止上师方面冈波巴大师比较殊胜,而惹琼巴大师曾前后三次毁坏上师旨意,但密勒日巴大师却对惹琼巴有不同于其他的慈爱。

若以世人的话来讲,可谓是视为己出般,即便惹琼巴大师诋毁密勒日巴大师,密勒日巴大师也会不挂心上,而是比之前更为慈爱,若惹琼巴大师是马尔巴大师弟子的话,可能早就被逐出师门了。

总之,惹琼巴尊者的性情有些古怪,有时也会出现一些小邪见,他总是会想,虽然密勒日巴大师传授了无比高深的修法之道,但他并不满足于这些教导,而大老远去印度学习,学成回来后,并生起一些傲慢,认为「上师虽然修为上比较高,但比起学问,我还是造诣更深的」,曾这样生起一些有的没的邪见。

但因为他对上师的信心是无比坚定,最终也能不舍肉身地直接前往空行剎土。因此依止善知识的功德,是比海深、比天广,在此无法一一阐述、讲解。总之,依止上师的功德是无量无边的。

而「不依止上师的过患」部分,在「依止上师的功德」之中,也会间接了解到,在此处就不需多做解释了。

依止善知识的「方式」之中,分为「思维」和「行为」两种方式。

在「思维依止上师」的方式之前已述,以三信方式:清净信、欲乐信和胜解信三种,依靠十八种暇满难得的人身、助缘三信及虔敬心,来依止上师。

在依止上师的「行为」上,最上等的依止上师方式是以法供养,也就是以修法方式来供养、依止上师,中等者以身口来承侍上师,最下等是财物供养。

虽然区分出上中下三种依止上师方式,但这并不代表是种硬性规定,一定必须如此,否则有人会想说,「既然分成上中下三等,那我一定要做上等法的侍奉依止,要以法供养来使上师欢喜,其他两者依止方式,我就不做了。」

  

■ 上师的需要,弟子尽力承办,就是上等依止法 ■

这并非定数,主要是看上师需要何种侍奉,弟子就要尽力承办。只要能令上师欢喜,即便是最下等财物供养,只要能令上师欢喜,也会成为上等侍奉方式,若无法满上师的意、满上师的愿,即便是以法供养修持,也无法是上等侍奉上师的方式。

谈到「令上师欢喜之法」,并不是说像是我们世人的阿谀奉承、拍马屁或看脸色行事之道,此种行径并非让上师欢喜的真实之道,而是说「要满足具德上师的心意」。

何谓「满足具德上师的心意」?<<入行论>>中讲到,「超胜利他事业,唯有令佛欢喜」,不管任何利他事业,只要能令佛和上师欢喜,就已经超胜一切的修法和利生事业。

主要是要能满足具德上师的意愿。当然上师的意愿就是要你修持佛法来侍奉他,也就是若你能如理、如法地来修持,就会让上师欢喜。若你并未如法修持,上师就不会欢喜,因此最重要的还是你要去精进修持,如此一来,则最终目的会达成、上师会欢喜,你的修行也会更加圆满。

竹巴噶举大成就者竹巴昆列大师教言中提到,某次,很多人问竹巴昆列大师「有一位非常大的有名的上师在灌顶,你要不要去阿?在非常殊胜大的上师处,求受一个非常大的灌顶。」竹巴昆列大师回答,「如果只是灌顶,不需要守持任何誓言,就可以成佛的话,我就去。否则,我就不去了。」

竹巴昆列大师说,因为所谓誓言有很多,几乎有几千万种,但总集归纳起来,都是落到对上师身口意的誓言上。」所谓「身口意誓言」现今很多人都在讲,只要不违背上师意愿,就不会破坏师徒之间的誓言,但仅仅光说「不违背上师意愿」,也是非常难的。

因为你所依止的上师若不是具德上师,还可以用其他方式,比如说身口饮食起居或财务,来令他满意,但若遇到具德上师,唯有修法能满他的愿,无法修法就无法满愿,师徒誓言也有很大危险,因此并非一件易事啊!

  

■ 上师重要,弟子更重要 ■

因此讲到「依止上师」时,「上师」和「弟子」两方面都同等重要,都占有五十对五十的份量,两者都必须要有很大精进和努力,或许弟子方面需要具足更多的条件因素,可能会占到百分之六、七十之重。

所以,两方面都非常重要,并非说上师具足一切,弟子就不需要准备、就会快速轻松的达到佛法成就,并非如此。

有时我们去想,「这个上师真的不尽如意,真的不行,自己依止方式已经很好了,我对他有信心,却得不到任何加持」,可能会将一切错误怪罪到上师身上,而非归因为自己的过失。

总之,并不是说一切都依赖上师为你做好,弟子也要观待各自的行为和精进,如此一来,才能建立良好师徒关系。

上师非常重要,弟子也是同等重要,两者的重要性是不相上下的。譬如若上师具德,但弟子并不具器,弟子也不可能得到成就和加持。反之若上师不具德,但弟子具器,弟子也得不到加持,因此两者一定要均衡平等。

师徒之间,也要就像是自行车、单车一样,现今也会有很多轮子的单车,但此处讲的是两轮单车,单车的每个轮子都不能出毛病,一定要两轮都可以滚动,且两者的滚动速度和滚动原理都要相同才行。

善知识分为「内善知识」和「外善知识」两种,若具足外善知识后,自己缺乏方便修持,也不可能成就任何利益。

当外在的上师、善知识做好一切万全准备,心中的上师也要同样准备充分,这是非常重要的。若外在上师已经为你准备好,可以随时让你修持法门,但心若没有做好准备,也是没有利益的。

因此,外在善知识和内在善知识,两方面都是不可或缺的,都要做好准备,否则无法达成任何目标。因此要在心里做好准备,无误地做取舍、订一个目标、做一个圆满的计划。

当然,依止上师并非易事,即便你有上师的外在因缘,但若内心还不具备任何准备,也不会有任何利益,因此最主要还是自己的内心。

就像之前所讲,单车后轮的速度一定要跟得上前轮的速度,这样才能跑得更快。提到上师或善知识依止方式,真的我们可以看到非常重要的原理,我们会将上师分为很多种,例如传法上师等,上师也有很多不同模式,但只要自己懂得修持时,都会非常殊胜。

例如讲到「无常」阶段时,我们可以看到外在世间,包括气候变化、春夏秋冬更替等,无一不在表达一种无常观念,这并非是像是死亡无常一样的可怕,但也在为你阐述着无常的理论。

「无常」的理念并非仅在经书中才能读到、了知到,而是说你可以亲眼真实体会的到、见到的。因为这些一分、一秒、一剎那不停歇的变换、无一不在表达着无常理论。

无论外在人或事物以及轮回一剎那都不曾停歇,一分一秒的转变,都在为我们展现无常的本性、展现世间万物的真理,因此我们外在的一切所见所闻,都是传达无常的信息,就跟我们上师一样,教授着很高深的无常之法。

只要是懂得修行的人,你可以从外在上师及一切人和事物上,去了解到「无常理念」,从而去观修。以前也有这样公案,往昔声闻阿罗汉也会到山洞中,看着骷髅来修持无常,最终在尽轮回时期,也会获得解脱。



■ 外在事物结合内心体会,才会事半功倍 ■

因此自己这方面,要时时、刻刻、处处去观察外在一切无常、观察一切物质,并将见到物质的无常本质,和自己内心结合做好联系,这样的话,自己见解才会慢慢增长、生起真实正见。若外在事物不结合自己内心,若两者联系不是很好,也就会事倍功半,不会有任何成效。

就像如果对于人讲话都语意不清、难以沟通,遑论其他了。「对牛弹琴」的成语,大家应该也听说过,以前有一位非常精通琴艺的艺术家,对自己琴艺非常满意,觉得任谁听了都会深深被吸引,若对其他动物弹一下,应该也会有很大回响,因此他就想说,「我去对个牛弹弹看,看看有什么反应」,因此就跑到牛棚去弹琴。

不论他使尽浑身解数,牛理都不理他,只管自己吃草。他就想,看来对人弹琴的方式对牛是不太行的,因此用对牛的方式来弹吧,因此就效仿牛弹出牛的声音,才得到牛的反应,牛的耳朵竖起来、回敬一些哞哞声音,这也就是说,当内在、外在两者关系相结合时,一切事物就会非常容易,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

接下来讲到的是「方便即其口授」。也会提到之前所讲的「转心四思维」,也就是暇满难得、寿命无常、因果不虚和轮回过患等等,因此无需再次多作解释。



■ 自己不修持,佛怎么转法 lun都没有用 ■

这次谶摩比丘尼辩经法会中要讲完是不可能了,因为这本书共有一百五十页,但目前才讲到二十页,今年是很难结束的。但又有人提议说,如果今年能讲完,真是会非常殊胜。

但我觉得,这几天课程之中讲授的内容,若是一个想要修法者,修一、两年都已经足够,因此说即使讲不完,也没有太大关系。

比方说一个不修持的人,对他讲所有甘珠尔、丹珠尔大藏经讲几百次,也没有任何利益,往昔帝释天梵天等以七支供养等请求佛陀传授法门,因此佛陀传授大藏经等无量法门,但是现在的人还是不满意,还说要转法 lun、还说请点亮佛法的明灯什么等,但他们却不去修持,若不去修持的话,就算转千次fa 轮、点万盏佛法明灯,也没有任何利益。

因为佛陀已经淋漓尽致、毫无疏漏的为我们转了这么圆满的fa 轮,你们还不满意,佛陀都转完了,还要转什么,还要点什么样的明灯呢?若自己不用心去修持,讲再多也没有太多利益。

因此说要结束课程、要点明灯、要转法 lun,虽然很多人这样提议,但若不去修,也没有利益。即使此次未能讲完,未来还是会圆满呈献给大家。没关系,前几天下午有事情、身体也不太舒服,因此没能为大家开课,(法王用康巴语)但今天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都会来为大家继续讲课的。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