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十二、入涅槃
示现灭度,拯济无极。消除诸漏,植众德本。
佛显现在世间普度众生,是以愿力和众生善缘和合的现象。比如水很清时,月影就现在水中;而水污浊了,月影也会消失。在有因缘时,佛会显现在世间说法。因缘已尽,佛也自然入灭。这只是在众生心前示现入灭。看起来像是有“灭”,实际上不存在“灭”,因此叫做“示现灭度”。《法华经》说:“为度众生故,方便说涅槃。”
其实并没有什么入涅槃,只是有因缘时就有化现的影像,因缘尽了,化现的影像息灭,归于真如,就把这样的情况叫做“入涅槃”。
要知道所谓的十二种稀有事业相,每一种示现都能利益众生、教导众生。显示入涅槃也是如此。后面的“拯济无极”等三句经文,就是讲这样
示现的利益。“拯”,是举起、拔出。“济”,是度过去。“无极”,就是给予众生无尽的利益。
“消除诸漏、植众德本”是指佛示现灭度,能使人厌离三界、断除生死业因。也就是以佛示现涅槃,能够让众生醒悟到: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体性,都靠不住,所以要及时出离。这样来使众生发起对世间的厌离心,发起了断生死的心。
其次是众生见到佛已经灭除了苦因苦果,入于寂静涅槃,由此会随学佛而欣求寂灭。或者这是指:当时在宣讲《涅槃经》的法会上,有一部分小乘人得到了小乘利益,能够消除见思烦恼,这叫“消除诸漏”。另一部分大乘人,由于佛示现得大涅槃,能种植很多波罗蜜多的善根,这叫“植众德本”。
到这里就以娑婆世界示现成佛的事业相为例,阐述了在世间示现“成等正觉”的情形。
己三、结说
具足功德,微妙难量。游诸佛国,普现道教。
这是总结与会的大菩萨们具足权、实二德。“具足功德,微妙难量”是总结大菩萨们具足内证的实德,“微妙难量”是说内证的功德甚深微妙、难以衡量。“游诸佛国,普现道教”则是称赞大菩萨随机教化众生的权巧之德。由于内在的证量极其高深,所以能做到遍游十方国土,宣说无量的菩提教法,来引导众生趣向解脱和成佛。
这里“诸佛国”三个字是承接上文而来。这是指:不仅在娑婆世界有像上面这样的示现,而且在十方无数佛国里都有极其广大的幻化事业。唐译里说:“如是诸佛刹中,皆能示现。”可见是指在十方佛刹中都能示现幻化事业。
总之,与会的诸大菩萨普遍分身在十方国土中,随顺众生的因缘,显示不可思议的幻变,这叫“普门示现”,叫“遵修普贤大士之德”。(“普”是指遍于一切时处,“贤”是指普门示现,救度众生。)
而且这两句也是在呼应前文,“具足功德,微妙难量”是呼应前面的“安住一切功德法,入佛法藏”。“游步佛国,普现道教”是呼应前面的“游步十方,行权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