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二 文殊偈对 分二 丑初 叙仪标偈 二 详演偈文 今初
文殊师利法王子,奉佛慈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承佛威神,说偈对佛:
此经家叙仪。文殊师利法王子,奉佛慈旨者:钦奉我佛慈悲之法旨,即所授意拣选之事,故后偈云:‘堪以教阿难,及末劫沉沦,但以此根指耳根修,圆通超余者。’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者:果后大人,受命常仪,尚且如是。承佛威神者:仗佛威德神力,加被于我,以二十五圣,与文殊齐肩者,实有其人,非仗佛威神,焉敢自行品量也。而以偈对,不以文对者,贯华易持,令闻已而思修也。
丑二 详演偈文 分六 寅初 发源开选 二 了拣诸门 三 独选耳根 四 普劝修持 五 结答覆命 六 求加总结 寅初分三 卯初 双示二源 二 略彰生灭 三 正明须选 今初
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
上二句,所依真源,即是本有真心,亦即如来藏性。此犹前文,将问明与不明,先标性本二觉,将破有为无为,先标真性二字也。觉海不作法喻解,乃直称觉性为海,如《华严》所谓刹海,劫海等是也。若取水海,犹堕法喻不齐之过。以觉海横无边涯,竖无底蕴,非若水海,尚有边底也。觉海性,性字指体大,澄圆圆澄约相大,元妙元明谓用大。澄圆谓觉海澄湛不动,圆含万有,此即寂而照,不变常随缘也。圆澄,谓觉海虽然圆含万有,究竟澄湛不动,此即照而寂,随缘常不变也。
元妙,本来自妙,不由造作;元明,本来自明,不假功用,既曰元妙元明,则一念不生,法尔具足。此中元妙二字,即含有元明之意,对上澄圆,即元妙义,圆澄即元明义也。 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此二句能依妄源,即最初根本不觉,亦即独头生相无明,一切妄法,皆依他而生,故此句元明二字,蹑上文而来。元明,不妄生照用,则是本明,毫无一物,今于彼元明性上,妄生照用,此照是妄照,即经前所云:‘性觉必明,妄为明觉。’生所者,因妄照而妄所生,即前所云:‘觉非所明,因明立所’。以所照之妄境既立,而真照之性遂亡,即所谓有相当情,无相即隐,如迷云起,必障蔽于慧日也。遂将本有如来藏,转成无明藏识也。
卯二 略彰生灭
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国土,知觉乃众生。
此明从真起妄,妄成世界、众生、并业果,三种相续之相。以其妄所既已成立,则转本有之智光,而成能见之妄见,欲见本识,不知本识,卒不可见,遂迷性空,而妄成顽空,故曰迷妄有虚空,即前晦昧为空是也;亲依无明,虚空先现耳。次句依空立世界者:以本识既不可见,而定欲见之,空见相对,坚执欲缘,如瞪目发劳,依虚空晦昧,结暗境而成四大之色法,故曰,依空立世界;即前空晦暗中,结暗为色是也。
想澄成国土,知觉乃众生者:上句,即温陵所谓:妄想凝结,成无情国土也。下句,谓妄想知觉,成有情众生也。此依无明藏识,生起依、正二报,而有见、相二分。《指掌疏》云:且约本识中细相言之,而不言粗相者,以其示迷途未远,见归源之易也。
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前四句,明诸法忽生;后二句,明诸法还灭,即返妄归真之意。前迷妄有虚空,则虚空生于大觉心中,仅如海之一沤发现而已。以觉心,喻之如海;虚空,喻之如沤,其大小为何如耶?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者:有漏,即前之有情世界,具足欲漏、有漏、无明漏也。微尘国,即前之器世界,皆依虚空之所生,不出空外,益见其微劣与虚妄矣!此四句,即前引起尘劳烦恼,起为世界,静成虚空,虚空为同,世界为异,彼无同异,真有为法。
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者:空性如沤,有生必灭,究之生灭,亦属妄见;沤灭,虚空本无所有,况复空中,诸三有世间耶?三有即三界,谓欲有、色有、无色有也。妙理无端,妄成三界,如水结成冰,物而不化,故谓之曰有。又取中三界九地,则为九有:广开四洲四恶趣,六欲并梵天,四禅四空定,无想阿那含,则为二十五有也。又依空同体,安危事一,故灭则俱灭。是知沤性不实,灭之仍归于海,则知空性本无,灭之仍归如来藏性也。
卯三 正明须选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初心入三昧,迟速不同伦。
上明可以还灭,已引归元之路;此明圆通顺逆之意,意谓:但能灭除妄识境界,自可复归本来元有如来藏性;既归藏性,其理则无有二。设若欲入此无二之理,其方便自有多门;如京畿是一,入路多歧也。 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者:诸圣证入此性,则无有不通;以三科七大,或顺修而入,或逆修而入,二十五门,皆为方便之门,如千迳九逵,皆达帝京也。孤山曰:‘观音耳根则顺,余圣诸根则逆。对此方之机为顺,不对此方之机为逆也。’
《正脉》云:‘顺尘识流,宛转达道曰顺入,则六尘六识,火大至识大圆通也。如顺背京之路,绕远方到者也。逆根性之外流,而旋返入性曰逆入,即六根及根大圆通也。如逆背京之路,回身即到者也。请观诸根圆通,俱有旋反字面可见矣!
初心入三昧,迟速不同伦者:此二句,正见须选;以上所云,顺逆皆方便,所谓十方如来,于一切法门,皆能证得,何须选择!但初发心人,欲入三昧,指楞严大定,得循圆根,与不圆根,日劫相倍。以不得圆根,则艰难而迟,虽修数劫,不及一日,以得圆根则容易而速,但修一日,可当数劫。因此迟速难易,自不同伦,又不可以不选也。初发源开选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