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佛学常见辞汇

  十五画


  【增劫】 人寿由十岁起,每百年增一岁,增至八万四千岁之间,叫做增劫。

  【增悲】 在菩萨的种性中,有悲增和智增的二种,速断烦恼而证佛果,叫做智增,不断烦恼而永利众生,叫做悲增。悲增智增又名增悲增智。

  【增上】 增强其向上之势。

  【增上缘】 见四缘条。

  【增上慢】 见七慢条。

  【增上心】 1.强盛的心。2.定心的别名,因定心的势力很强盛。

  【增上心学】 即定学,三学之一。

  【增上戒学】 即戒学,三学之一。

  【增上慧学】 即慧学,三学之一。

  【增长】 增进长大。

  【增长天】 四王天中南方天之名。见四天王条。

  【增长广目】 增长天与广目天。

  【广目天】 四天王天之一。

  【广果天】 色界四禅八天中之第三天名。

  【广长舌】 佛三十二相之一,佛舌广长,而且柔软红薄,能覆面至发际。

  【广长轮相】 大日如来要说真言时,必先现其周遍法界之广长舌,以证明其言诚实非虚,叫做如来广长轮相。

  【广博身如来】 大日如来的别名。

  【广狭自在无碍门】 十玄门之一。

  【影向众】 见影响众条。

  【影响众】 又作影向众,为四众之一,诸佛与法身菩萨,为了赞助释迦如来的教化,于是应现如影如响之身,以拥护释迦如来的道场。

  【德号】 表现佛功德的名号。

  【慧】 睿智的意思,也就是确知诸法真相的智慧。

  【慧力】 智慧有消除烦恼的力量,为五力之一。

  【慧日】 (喻)佛的智慧如日能照明一切黑暗。

 【慧可】 北魏洛阳人,初名神光,后在嵩山少林寺拜达摩为师,改名为慧可,承接达摩的衣钵,为禅宗之第二祖。

  【慧目】 智慧的眼目。

  【慧足】 见二足条。

  【慧门】 通入智慧的法门。

  【慧命】 把智慧当生命。修行人全靠智慧,所以修行人把智慧当做生命。

  【慧能】 唐朝高僧,系中国禅宗之第六祖。见惠能条。

  【慧根】 智慧的根性,为五根之一。

  【慧学】 三学之一。

  【慧剑】 (喻)智慧锋利如刀剑,能斩断一切的烦恼。

  【慧远】 中国东晋时人,居庐山,与刘遗民等同修净土,为净土宗之始祖。

  【慧印】 又名智印,即是决定不变的意思,如来的智慧,因契合诸法的实相,而决定不变,所以叫做慧印。

  【慧印三昧】 产生慧印的禅定。

  【慧炬】 智慧的火炬。

  【慧炬三昧】 法华经所说十六三昧之一,入此三昧,能兴发智慧之火炬,照明世间的险难。

  【慧无减】 十八不共法之一。

TOP

  【憍】 憍慢自大。

  【憍慢】 自大高傲的心理。

  【憍陈如】 五比丘之一,也就是佛最初的弟子。

  【摩顶】 佛用手抚摩弟子之顶。通常佛不是为了付嘱DA法而抚摩弟子之顶,就是为了授记而抚摩弟子之顶。

  【摩顶授记】 摩顶是佛用手抚摩弟子之顶,授记是授将来成佛的预记。

  【摩诃】 译义为大、多、胜。

  【摩诃衍】 摩诃衍那的简称,华译为大乘。

  【摩诃衍那】 华译大乘。

  【摩诃萨】 摩诃萨埵的简称。

  【摩诃萨埵】 华译为大心,或大有情,指有作佛之大心愿的众生,亦即大菩萨。

  【摩诃摩耶】 即摩耶夫人,她是净饭王的夫人,也是释尊的母亲。

  【摩诃迦叶】 摩诃迦叶波的简称,是佛十大弟子之一,以头陀第一著称。

  【摩诃目犍连】 简称目犍连,或目连,是佛十大弟子之一,以神通第一著称。

  【摩诃般若】 华译为大智慧,即佛照了诸法实相的智慧。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 华译为大智慧度,意谓乘此大智慧则能由生死苦海渡到涅槃彼岸。

  【摩诃般涅槃那】 华译为大灭度,或大圆寂入。见大般涅槃条。

  【摩触】 学法女六法之一。

  【摩触戒】 八波罗夷之一。见八波罗夷条。

  【摩呼洛伽】 又译作摩侯罗伽,八部众之一,即大蟒神,其形人身而蛇首。

  【摩侯罗伽】 见摩呼洛伽条。

  【摩醯首罗天】 华译为大自在天,在色界的最高处。

  【敷具】 袈裟的别名。

  【数门】 数息门的简称,即数息观。

  【数息门】 六妙门之一。

  【数息观】 默数呼吸的出入以停止心想散乱的观法,为五停心观之一。

TOP

  【乐】 遇好缘好境而心情愉快。

  【乐神】 即乾闼婆,为八部众之一。

  【乐邦】 安乐的邦土,通常是指西方极乐世界。

  【乐果】 至乐之果,即涅槃。

  【乐受】 三受之一。

  【乐说】 四无碍之一。

  【乐说无碍】 见无碍解条。

  【乐说无碍智】 见四无碍智条。

  【乐变化天】 欲界六天中之第五天名。

  【洁斋】 谓停止淫事及断除酒肉。

  【熟酥味】 见五味条。

  【热恼】 因痛苦而身热心恼。

  【热铁地狱】 以热铁造成的地狱。

  【嗔】 恼怒打骂伤害别人,为三毒之一。

  【嗔火】 怒火。

  【嗔心】 嗔恚无忍的心,为三毒之一。

  【嗔毒】 三毒之一。

  【嗔病】 三病之一。

  【嗔缚】 三缚之一。

  【嗔恚】 三毒之一。

  【嗔恚火】 1.怒火。2.(喻)怒火能将人的一切功德烧毁。

  【嗔恚使】 五钝使之一。

  【缘】 1.事物的相涉关系,如因缘。2.攀附的意思,如攀缘。

  【缘力】 助缘的力量。

  【缘心】 攀缘事物的心。

  【缘日】 结缘的日子。

  【缘因】 见二因缘。

  【缘成】 众缘和合而成。

  【缘事】 信有因果报应的事实,叫做缘事,若信非因非果法性之妙理,则叫做缘理。

  【缘理】 观念真理。见缘事条。

  【缘缘】 又名所缘缘,即所缘之缘,为四缘之一。

  【缘生】 众缘和合而生。

  【缘起】 1.众缘和合而生起,也就是各种条件和合而生的意思,一切有为法都是由众缘和合而生起的。2.事情起始的缘由。

  【缘起门】 二门之一。见二门条。

  【缘起中道】 缘起即性空,性空而能缘起,这即是中道义,中道即般若无分别慧,亦名无所得智。

  【缘起性空】 缘起是说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众缘和合而生起的,性空是说众缘合成的诸法,其性本空,无有真实的自体。

  【缘缺不生】 谓虽然主因存在,但缺乏助缘,一切事物还是不能显现。

  【缘觉】 又名独觉,或辟支佛,于佛世听佛说十二因缘之理而悟道者,名为缘觉,若生于无佛之世,观诸法生灭因缘而自行悟道者,名为独觉。

  【缘觉乘】 二乘或三乘之一,凡依十二因缘之理而起修和悟道者,总称为缘觉乘。缘觉乘修十二因缘观,自凡夫至辟支佛,论时间,速者四生,迟者一百劫,其修行重在悟证,悟所到处,便是证所到处,故无明显的阶位可言。

  【缘觉法界】 十法界之一。

  【缘觉菩提】 三菩提之一。

  【缘虑心】 四种心之一,即攀缘境界而又思虑事物的心。

  【缘缚断】 断所缘之縳。

TOP

  【羯磨】 华译作业,即作授戒忏悔等事业的一种宣告仪式,由此宣告仪式的宣告文,而成就所作之业。

  【羯磨僧】 办理授戒忏悔等事的师父。

  【羯磨戒师】 与羯磨阿阇梨同。

  【羯磨阿阇梨】 又名羯磨戒师,或简称戒师,即授戒时读羯磨文的师父,为授戒三师之一。

  【莲邦】 极乐世界的别名,因极乐世界的众生都居住在莲花之中。

  【莲刹】 极乐世界的别名。

  【莲胎】 念佛往生弥陀净土的人,都在莲花之中托生,因此莲花好像母胎,所以叫莲胎。

  【莲座】 莲华的台座,即佛座。

  【莲眼】 青莲华之眼,即佛眼。

  【莲宗】 净土宗。
  
  【莲宗九祖】 净土宗的九位祖师,即初祖圆悟大师庐山东林慧远和尚,二祖长安光明善导和尚,三祖冲山般舟承远大师,四祖衡州云峰法照国师,五祖新定乌龙少康大师,六祖杭州永明延寿和尚,七祖武林昭庆省常和尚,八祖古杭云栖莲池大师,九祖凤山梵天省庵法师。

  【莲华】 植物名。印度共有四种的莲华,即优钵罗华、拘物头华、波头摩华、芬陀利华,亦即青黄赤白四种颜色的莲华,通常所说的莲华,是指芬陀利白莲华。佛教以莲华代表清净,因莲华出污泥而不染。

  【莲华子】 莲华部的弟子。

  【莲华衣】 又名莲花服,袈裟的别名,取清净无染之义。

  【莲华坐】 1.半跏坐名吉祥坐,结跏趺坐即是莲华坐。2.莲华的台座。

  【莲华部】 胎藏界三部之一,或金刚界五部之一。

  【莲华念诵】 五种念诵之一。见五种念诵条。

  【莲华胜会】 修行念佛的集会。

  【莲华藏世界】 简称华藏世界,即诸佛报身的净土,因为是由宝莲华所成,所以叫做莲华藏世界。释迦的华严,华严经所说者是,弥陀的华藏,观经所说之极乐是,大日的华藏,大日经胎藏界密严经所说之密严国是。见华藏世界条。

  【诽谤正法】 诽谤佛法。正法即佛法,诽谤佛法的人叫做谤法阐提,因其罪至重,故很难成佛。

  【调御师】 佛的别名。见调御丈夫条。

  【调御丈夫】 佛十号之一,佛能调御一切可度的丈夫,使他们发心修道。

  【论】 佛自己议论问答以辨别道理,或是佛弟子议论佛的说话或法相,只要与佛法相应的,都叫做论,为三藏之一。

  【论部】 三藏中的论藏。

  【论藏】 三藏之一。见三藏条。

  【贤】 证悟真理的人叫做圣,比圣略逊一筹的人就叫做贤。

  【贤人】 指证得各种果位,但还没有证得法身的人,如声闻乘预流果以前及菩萨乘初地以前的修行人,都叫做贤人。

  【贤圣】 在凡夫之位的修行人叫做贤,已经断惑证真的人即叫做圣。

  【贤首】 1.比丘的尊称,与贤者尊者同义。2.人名,为华严宗之第三祖。

  【贤首宗】 华严宗,因此宗为贤首国师所发扬,故别名为贤首宗。

  【贤劫】 过去的大劫叫庄严劫,未来的大劫叫星宿劫,贤劫即现在的大劫,因在此贤劫中,有一千尊佛出世,故称为贤劫,又名善劫。

  【贤劫千佛】 现在的住中劫,名叫贤劫,在此中劫的二十小劫中,有一千佛出世,始自拘留孙佛,终至楼至佛,是名贤劫千佛,本师释迦牟尼佛,为其中之第四尊佛。

  【贤胄部】 小乘二十部之一,于佛灭后三百年,由犊子部中流出,但所说者与犊子部同。

  【质多】 又作质多耶,或质帝,华译为心,即虑知的心。

  【质帝】 见质多条。

  【质多耶】 见质多条。

  【趣】 趣向的意思,众生受报,皆由因趣果,故六道又名六趣。

  【趣寂】 谓二乘人趣向于寂灭的涅槃。

  【轮王】 转轮圣王的简称,为世间第一有福之人。轮王有四种,在第十小劫的增劫,人寿增至二万岁时,铁轮王出现,统辖南赡部洲。增至四万岁时,铜轮王出现,统辖南赡部及东胜身二洲。增至六万岁时,银轮王出现,统辖南赡部、东胜身和西牛货三洲。增至八万四千岁时,金轮王出现,统辖四天下。通常所说的轮王,是指金轮王。参考转轮王条。

  【轮回】 谓众生从无始以来,展转生死于三界六道之中,如车轮一样的旋转,没有脱出之期。

  【轮宝】 转轮王的宝器。这种宝器当轮王游行时,必先自前进,以制伏四方,有金银铜铁四种,故有金银铜铁四种轮王的分别。

  【轮转】 与轮回同义。

  【遮戒】 二种戒之一。见二种戒条。

  【遮性】 遮戒与性戒。见二种戒条。

  【遮恶】 遮止作恶。

  【遮罪】 触犯遮戒之罪。戒有性戒和遮戒二种,杀盗淫妄是性戒,饮酒等禁戒是遮戒。触犯性戒之罪重,触犯遮戒之罪轻。

  【遮那】 又作舍那,毗卢遮那的简称。显教用舍字,密教用遮字。

  【遮那教主】 毗卢遮那如来是真言两部的教主。

  【沩山】 唐潭州沩山禅师,名灵祐,福州长溪人,参百丈怀海禅师,究明心法,值武宗毁佛,裹头隐藏于民间,大中初,还为山,宏法四十余年寂,寿八十三。

  【澄观】 人名,居五台山清凉寺,唐德宗诞辰,讲经内殿,以妙法清凉帝心,赐号清凉法师,为华严宗之第四祖。

  【剑山】 又名剑树,为十六游增地狱之一。

  【剑树地狱】 十六小地狱之一。

  【拨无因果】 不相信有因果报应的道理。

  【弹偏斥小】 弹呵二乘的偏空,排斥小乘的自利。

  【叹大褒圆】 赞叹大乘,褒扬圆顿。

TOP

佛学常见辞汇


(十六画~)




陈义孝居士编


竺摩法师鉴定





  十六画


  【器界】 器物世界,是山河大地房屋及一切器用物品的总称。与器世间同义。

  【器世间】 指一切众生依之而住的国土世界,因国土世界好像器物,能容纳众生居住。

  【器世界】 与器世间同义。

  【学】 修学戒定慧。在因位叫做有学,在果上则叫做无学。

  【学人】 学道的人。

  【学处】 1.修学之处,如五戒也叫五学处。2.科目,即修学佛法的科目。3.方法,即修学佛法的方法。

  【学法女】 见式叉摩那尼条。

  【学无学】 有学和无学。修正道以断烦恼,叫做有学;悟真理而断烦恼,再无可修学,叫做无学。小乘以前面之三果为有学,最后之阿罗汉果为无学,大乘则以菩萨之十地为有学,至高无上的佛果为无学。

  【导师】 引导大众进入佛道的人,是佛菩萨的通称。

  【忆持】 记忆和受持。

  【懈怠】 懒惰。

  【懈慢界】 又名懈慢国,此国位于我们此世界的西方十二亿那由他之处,正好是去极乐世界的中途,生活在那里的人,因贪恋其国土的快乐,人人生起一种懈怠憍慢的心理,不想再进一步的生到极乐世界去。

  【择灭】 涅槃的别名,因涅槃是人类最高智慧所选择的寂灭法。

  【择法眼】 选择正法之眼。

  【择法觉支】 见七觉支条。

  【昙无】 又作达磨,华译为法。

  【昙摩】 见昙无条。

  【树想】 十六观之一。

  【树下坐】 十二头陀行之一。

  【机】 1.根机。2.机缘。

  【机性】 人的机根性质。
 
  【机根】 机缘和根性。

  【机教】 众生的根机和佛的教法。

  【机缘】 1.根机和因缘。2.从前结过的缘,现在到了熟的时候,也就是机会到了。

TOP

  【横起】 见横出条。

  【横截】 横截三界五趣生死之流,以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横出】 净土门易行道中有横超与横出的二道,闻悉如来的本愿而不疑,凭此坚强的信念就会得到往生的益处,死后直接往生于真实的报土,叫做横超,若是单凭自己的力量而修定散之诸行,将来死后往生于方便的化土,叫做横出。

  【浊劫】 浊恶的时期,也就是五浊中之劫浊,在减劫人寿二万岁以后开始。

  【浊恶】 五浊和十恶。五浊是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劫浊;十恶是杀、盗、淫、妄、恶口、两舌、绮语、贪欲、嗔恚、邪见。

  【浊恶处】 五浊十恶之处,即娑婆世界。

  【焰口】 饿鬼名,因其口出火焰,故名。

  【灯】 六种供具之一。

  【灯明】 六种供具之一,即在佛前所供奉的灯火,它标志佛的智波罗蜜。

  【灯明佛】 日月灯明佛的简称。

  【燃指】 把一只手指在佛前烧去,意思是拿这只手指来供佛。

  【燃灯佛】 见然灯佛条。

  【烧香】 五种供养或六种供养之一,按照世谛来说,目的是拂邪气,请神灵,若按照第一义谛来说,则是使所修的功德,周遍于一切处。

  【烧指】 自烧手指,以表示其信仰之虔诚。

  【独觉】 又名缘觉,或辟支佛,是于无佛之世靠自己觉悟的力量而脱离生死的人。

  【独觉舍悲障】 独觉的行人,但能自度,无利他之心,故不能起大悲心以利益众生,因此不能获得至高无上的佛果,故曰舍悲障。

  【独散意识】 独的意思,是它能独起思构,独自分别一切法,或独作回忆过去的事,独生出极猛利的势用。散的意思,是凡夫心常散乱,故名独散。因它不必和前五识俱起,故又名独头意识。

  【独头意识】 与独散意识同义。

  【缚】 烦恼的别名,因烦恼能系缚人们的身心,使不得自在。

  【缚定印】 金刚部的入定印。

  【蕅益】 名智旭,与永明、莲池、憨山等为明末清初四大师。

  【融通】 和洽的意思。

  【遵式】 宋慈云忏主的名字。见慈云条。

  【亲缘】 净土门所立三缘之一。见三缘条。

  【睹史多天】 兜率天。

  【谛】 真实不虚妄的道理的意思,如俗事虚妄的道理,叫做俗谛,涅槃寂静的道理叫做真谛。

  【谛善巧】 十善巧之一。

  【谛察法忍】 三忍之一。

  【诸天】 指三界二十八天。见二十八天条。

  【诸见】 一切的邪见。

  【诸有】 一切之有。有有三有、四有、七有、九有、二十五有等的分别。

  【诸宗】 一切的宗派。

  【诸受】 苦乐舍等一切感受。

  【诸相】 一切事物的形相。

  【诸漏】 一切的烦恼。漏即烦恼的别名。

  【诸趣】 六道的意思。

  【诸蕴】 指色受想行识五蕴。见五蕴条。

  【诸佛】 所有十方三世一切之佛。

  【诸法】 指森罗万象的一切事物。

  【诸法真如】 以法空观,观法空之后,所得的真如,叫法空真如,若观诸法皆空,即得诸法真如。

  【谙法皆空】 谓诸法皆无自性,当体即空。

  【诸法实相】 又名真如、法性、实际等,即一切事物的真相或真理。

  【诸法无我】 三法印之一。见三法印条。

  【诸法无相】 谓诸法都是因缘假合而生,无一定的形相。

  【诸法因缘生】 一切事物都是由因缘和合而生。

  【诸法寂灭相】 诸法的实相,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所以叫做寂灭相。

  【诸法毕竟空】 有为无为诸法毕竟空无的意思。有为法乃因缘所生,只有假相幻用,空无自性,故毕竟空,无为法连假相幻用都无,是智观上假说名义,所以也是毕竟空。

  【诸上善人】 许多上等的善人。

  【诸行无常】 三法印之一。见三印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