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三 观成顿证彻悟
如是乃至,三千大千,一世界内,所有众生;如一器中,贮百蚊蚋,啾啾乱鸣,于分寸中,鼓发狂闹,逢佛未几,得无生忍。
如是乃至:是从广至狭,从微尘数世界,乃至三千大千,一世界内,所有一切众生:上是法,下举喻。喻如一器皿之中,贮百蚊蚋,啾啾小鸣之声乱鸣,在分寸小器之中,鼓发狂闹:鼓动也,狂乱也。一器喻一界,蚊蚋喻众生;一界众生,如小器中,贮百蚊蚋,于分寸中,乱鸣鼓动狂闹,喻各为妄缘风力所转,于世界中,争人竞我,称王图霸,求名谋利,此皆狂闹。由观力故,观大同小,观妄非真,即妄缘风力,亦皆虚妄无体。逢佛未几者:逢遇无量声佛授观,经时未久,速得悟证;先悟风大,来无所从,去无所至,当体性空。风大如是,诸大皆然,本无生灭之相可得,即得无生法忍,获证圆通。
尔时心开,乃见东方,不动佛国为法王子。事十方佛,身心发光,洞彻无碍。
心开:乃本觉真心开显。东方属震,为群动之首,乃见动中有不动佛,即阿閦佛。梵语阿閦,此云不动。此乃于风性妄缘动中,亲见本觉不动之真体;即于不动佛会下,为法王子,乃能遍事十方诸佛,即如观世音,在弥陀会下,为法王子,而能游化诸国,遍事诸佛。身心发光者:既了妄身妄心,皆属妄缘,风力所转,亲见法身真心,乃是当人自性本具,内外洞彻,如净琉璃,映现诸法,此即得名所以。
辰四 结答所证圆通
佛问圆通,我以观察,风力无依,悟菩提心,入三摩地,合十方佛,传一妙心,斯为第一。
此结答圆通。我以因也观察风力无依,即是无体,此了妄也;悟明本觉菩提真心,此悟真也。又观风大,来无所从,去无所至,则风大无依,当体即空;则由妄缘风力所转,身心世界,岂不亦空?此句即前所云,诸妄销亡。悟菩提心,妄穷真显,即前所云,不真何待?从此得入三摩地,合十方诸佛,所传微妙心印:如第二卷,显见不分科中,文殊代问,佛告文殊,十方如来,及大菩萨,于其自住三摩地中,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华,本无所有;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即诸佛所传妙心。琉璃光,因观风大证此,故曰斯为第一。
卯五 空藏空大 分五 辰初 陈白自身所证 二 详明色空无碍 三 依正摄入圆融 四 总由观空神力 五 结答所证圆通 今初
虚空藏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与如来,定光佛所,得无边身。
清凉云:混虚空为体性,故名虚空藏,以虚空为身,又名无边身,因虚空无边故。藏字之义,如《宗镜》云:大集会中,虚空藏来时,纯现虚空相,谓阿难言:我以自身证知,是故如所证知,能如是说,何以故?我身即是虚空,以虚空证知一切法,为虚空印所印。尔时五百声闻,各以所著,郁多罗僧,奉虚空藏,一时同声说如是言。
智法藏中,不堕其外。所奉之衣,即便不现,诸声闻问:衣何至耶?虚空藏言:入我藏中。又此菩萨,以虚空为库藏,雨十方无量阿僧祗世界,所有宝物,衣服饮食故。偈云:虚空藏菩萨,得虚空库藏,充足诸有情,此藏无穷尽,因是名为虚空藏;即从座起,顶礼白佛。
我与如来:指释迦如来,定光佛即然灯佛。《大论》云:太子生时,身光如灯,后发心出家,直至成佛,故名然灯。是释迦如来,第二僧祗,授记本师。虚空藏与释迦,但同事然灯,得无边身,乃菩萨自述所证,非与释迦同得也。
辰三 详明色空无碍
尔时手执,四大宝珠,照明十方,微尘佛刹,化成虚空。
菩萨既以空性为身,应以空慧为手;四大宝珠:即照空四大之智珠,菩萨已得虚空身,则内四大之我已空,若外四大之法不空,则身相不纯,大用不遍;故复以空智,照明十方微尘数佛刹,所有外四大,一一化成虚空;此空非断灭空,乃空诸妄相,妄尽真纯,以真空妙智,智光所融,一一化成真空妙理;为此得体,证法身德。
又于自心,现大圆镜,内放十种微妙宝光,流灌十方,尽虚空际。
自心:即自己本觉真心。现出大圆镜智:此智是佛转第八识所成。因虚空藏,分证如来三德秘藏,故能现此智,且能于此总智,更现十种别智;十种微妙宝光,即十智,如《华严》三世智,乃至无边诸佛智。智光流灌十方,尽虚空边际:则空中所有世界,无一不在智光所照之中,色空无碍。或以一智,而现十智,照彻十法界,穷尽真空妙有,此属现相,全事即理,而成理事无碍法界,证般若德。
辰三 依正摄入圆融
诸幢王刹,来入镜内;涉入我身,身同虚空,不相妨碍。
此摄刹入身,及下分身入刹,依正互相摄入,圆融自在,乃事事无碍法界,不思议业用。诸幢王刹:即无量香水海中,诸浮幢王刹,乃依报广大之境,摄入我正报身中,身同虚空,彼此不相妨碍,此广陕自在无碍门。
身能善入微尘国土,广作佛事,得大随顺。
此以正报入依报。身能善入者:以一身而入一国,或多身而入多国,皆不得称为善入;今能善入者,以一身而分无量身,同时遍入微尘国,广作无边佛事。得大随顺:即大自在。此乃起用,证解脱德。
辰四 总由观空神力
此大神力,由我谛观:四大无依妄想生灭,虚空无二,佛国本同,于同发明,得无生忍。
此大神力:即指色空无碍,依正摄入。由我下:出神力之来由,由我观空所致,我则谛观四大,本非心外实有,唯心所现,无体可得;无依、即无体也。乃随妄想以生灭,念起则非有似有,念息则当体即空,故曰虚空无二。四大既同虚空,无有差别,佛国亦以四大为能成?故佛国亦自本空;同、即空也,以虚空为同故。
于同发明,得无生忍者:即于空性,发明藏性,悟明性觉真空,性空真觉,清净本然,周遍法界。空性生即无生,诸大亦然,自不见有少法生灭之相,故曰得无生忍。前所发大自在用,皆此忍之力也。
辰五 结答所证圆通
佛问圆通,我以观察,虚空无边,入三摩地,妙力圆明,斯为第一。
此结答圆通。我因修空观,观察虚空无边,观成得定,入三摩地。妙力圆明者:即前色空无碍,依正互融,十方圆明,得大自在,以斯空观,最为第一。
[ 本帖最后由 普见 于 2013-5-5 20:44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