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证严法师《生活的智慧》

续 6





                              气柔心细,不战而胜

  
       周朝时,有一位专门养斗鸡的纪渻子。「斗鸡」,顾名思义,是好斗成性的鸡。当两只鸡对立时,一只稍微一动,另一只就会立即反应,于是两只鸡就冲突起来,彼此攻击。有时斗得鲜血淋漓、遍体鳞伤,牠们还是不肯罢休;到最后通常是两败俱伤,甚至必须有一方死亡。
   周宣王很喜欢看斗鸡,这位纪渻子专门为他饲养斗鸡。有一天,有人从外面买来一只很强壮的斗鸡,周宣王高兴地把牠交给纪渻子。过了几天,周宣王就问道:「几天前买回来的斗鸡,你把牠训练得怎样了?可以上场比斗了吗?」
   纪渻子说:「还不可以。因为这只鸡血气方刚、斗志高昂,还不宜上场。」
   再过几天,周宣王又问同样的问题,纪渻子的回答仍是:「还不能上场。因为牠一看到其他鸡的影子,就会冲动。」
   又过了多天,周宣王再问,这次纪渻子说:「可以了。因为牠看到其他的斗鸡或听到牠们的声音时,一动也不动;牠的心已不受外物所动,就像一只『木鸡』般,所以可以上场了。」
   后来,这只斗鸡果然一上场就稳稳地站立,即使其他鸡对牠百般挑衅,牠还是像只『木鸡』一样如如不动。牠只以眼睛注视着对方,对方就会产生莫测高深的畏惧,而不敢向前攻击。连禽兽都有这种「不斗而胜」的心理战术,何况是人类呢?
   所以,我们一定要有这分不瞋的涵养,不要动不动就心浮气躁,以为别人都在与我们作对;而是要以宽容的心待人,不要有「我如果不跟他斗斗看,他还以为我很傻」的想法。
   有句话说:「大智若愚。」不要怕被人家笑傻,要担心的是人家说我们太聪明;因为太聪明就是狡猾,不是好听的话。如果人家说:「他怎么那么傻,任人家欺负,一点也不在乎!」事实上,如果我们能做到「被辱不瞋」,才是真功夫。




                                                           能
  
        曾经有人问我:「师父,你看目前的社会能够很和睦、很平静吗?」我都会告诉他们:「能,一定能。」
   也有人问我:「师父,人生在世,能不断地提升人生的幸福吗?」我也同样回答:「能,一定能。」
   「能」字的意义很广泛,我们来谈谈其中三项——「本能」、「功能」以及「良能」在人生中的意义。
   本能,是与生俱来的。人一出生、离开母体后,就会哭、会睡、也会吃,这就是本能——肚子饿了会吃,吃饱了会睡,这是与自己生存息息相关的「本能」。
   人生的「功能」,可以说是学识的发挥。譬如会教书的人不一定会种田,会种田的人不一定懂工业,而懂工业的人也不一定会做生意。因为这些都要靠专业知识,必须经由不断地努力学习才能获得。结合各行各业的人士,才能成为一个健全的社会。
  功能主要是为了谋生,其目的是为了应付生活的需要。所以,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举例来说,「电」有照明的功能,但是误触却有致命的危险;双手万能,为善为恶也正是这双手。有些人为了要学得谋生的功能而互相竞争,往往走上偏路造成破坏,这种功能是一种破坏性的功能。
   「良能」则是功能层次的提升,是清净无所求的,是建设性的,也是升华的。
   要如何才能升华人格,发挥良能?佛教有句话:「量周沙界。」心量宽广,可以周遍沙界。我们应该努力学习这种精神,打开心胸,容纳、关爱普天下的众生。
   真正的大爱,是没有分别心,无分亲疏远近,视普天下的众生与我一体而发出的平等爱心。人生有爱才会幸福,人生有爱才能祥和,人生有爱才会快乐。
   人生的幸福、祥和与快乐,是人人追求的。社会是大家的,如果每个人都能反观自性,发挥清净无求的良能来关爱社会,我们的社会必定祥和、安定,生活又怎会不幸福呢?
   所以,爱能改造人生,爱才是人生真正的幸福。大爱需要大众的力量来共同完成,若人人都能以诚恳的爱心启发良知、发挥良能,则天下绝对没有难以成就的事,绝对是「能」的。




                                             没有分别的爱
  
       佛教徒多数会念佛,但却不一定都能了解「南无阿弥陀佛」这六字洪名的真义。
   凡夫心有如野马、猿猴,因为没有任何依靠、目标,所以容易有妄想杂念;有了妄想杂念,行动往往会有错误,有时一念之差、一步之错就造成终身的遗憾。
   学佛的人,心要有依靠,就要经常系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是依靠、归命之意,将凡夫心归向于圣人的清净境界;时时刻刻以归依为念,可以返妄归真,所以要常念佛。
   但是,念佛不光在口头上念,更要念佛的心,使佛心成为我们的心,将凡夫心换成佛心。人人的念心如有佛心,则时时刻刻看到的境界,都会是美好、祥和的境界——彼此相互扶持,处处充满了爱。
   看看外面的草木,随着岁月季节彼此循环相让。春天来了,大地草木就生长出茂盛的花叶;如夏天,就换成夏季的花朵盛开;秋冬也是一样。四季之间,连草木都能更替如仪,在该茂盛时茂盛,该落叶时就叶落纷纷。我们如果用心,就能体会这种无声的说法。
   树木的茂盛与凋零,就像人生的过程,可以启悟人生无常多变的真理。心静时,则一草一木无不是清净之境,无不是美好的世界。所以,要时时刻刻将心守于专一、无欲无争,多为人群奉献自己的力量。若能如此,就是最美好的人生。
  对人生奉献的大小,不在于年龄。有时童子的清净之心,反能无分别地奉献爱心,让人觉得纯真可爱。台中有两位小朋友,从小就常被委员妈妈带来见我,所以兄弟俩对于慈济的一切非常清楚。他们为了响应我所呼吁的大陆赈灾,小小年纪竟然拿出大毅力,和母亲约法三章:「一年内不吃糖果,请妈妈代捐一万元给师公救人。」
  然而,有一位教授和我见面时,特地问起:「你为什么要去救大陆的水灾?」他讲了许多理由反对我去救灾。我告诉他,台湾的贫病者,只要我们知道的,都会尽力照顾;而且,我们的社会较富足,人情温暖,政府也设有社会服务机构,还有其他慈善机构会关心贫病者。而大陆则不同,尤其乡村偏僻地方的人民,普遍过着穷困的生活;他们自顾不暇,哪有能力去照顾别人?
   再说,大陆地面辽阔,即使有爱心的人士想济助贫困的人,也不知如何察访?因缘俱缺,他们真的很缺乏获得济助的因缘。我们生活富足,若能把不致影响生活的力量奉献出来,将这股爱的力量汇集起来,到那里就能为二十多个乡镇的灾民盖间简单的房子,帮他们复耕、重建家园。
   我解释了好久,那位教授还是不能打开心结。学识渊博的学者反对我救灾,而五岁、七岁的孩童却各拿一万元来救灾,这其中的差异,只因为在稚子单纯的心念中,「爱是没有分别的」——救援没饭吃、没衣穿、没得住的人,是很自然的事啊!
   学佛,要学得真正的「慈悲喜舍」,佛陀不忍众生受苦,学佛者也应如此。



                                                  心无餍足·惟得多求
  
             凡夫心,常常是无餍足的。财产多,还要更多;权势大,还要更大;既有娇妻,还想要有美妾;先生好,还希望他百依百顺;孩子乖,还想要他样样得第一,以光耀门楣……。这种多欲多求的生活,实在是苦不堪言!尤其易生犯罪心理,构成罪恶行为。
   在我们周围的人群中,常听到某人为了追求某种利益(欲),以致落得潦倒落魄的地步。这些悲惨的经验,正是无穷尽追求利欲的下场。
   人,总是为了追求名利、权势而劳碌终生;对于情爱贪求不厌,每于私情欲爱缠绵不休中,万般痛苦不能解脱!
   几年前,曾有一位太太来找我。她的先生是知名的企业家,对她百依百顺。以世俗人的眼光来看,她可以说是幸福中的幸福人。但是,她仍觉得很苦;看到我时,哭得很伤心!
   我问她:「妳还有什么不满意呢?」
   她说:「师父,他对我感情不专,使我痛苦、不满。」
   我问她:「到底妳要追求多少感情才能满意呢?不要太强求,感情如同一个球,愈硬碰,它跳得愈高愈远。」
   她问我:「那要如何解决呢?」
  我告诉她:「放宽尺度。妳爱的范围太狭窄了,犹如把感情当一条绳子,缚(管)得他对妳产生敬而远之的心理,才使妳那么痛苦。妳应该以柔和的感情来宽容他的一切,不要以占有欲、威力加诸在感情上面;否则先生表面又顺又爱,内心却是又烦又畏,也就难怪他会有欺骗妳的行为。妳若能把爱扩大到去爱他所爱的人,他一定会感谢妳,同时也会更珍惜这分感情中的恩情,因为妳所给予他的爱是那么的自在。人的感情就像一座烘炉,只要妳多给他宽大的爱、满足他的感情,再冷再硬的心也会被它熔化……。」
   这位为情所苦的太大,后来果真做到「去爱他所爱的那些人」。夫妻的感情如此,父母子女的感情也是如此。
   芸芸众生,本来可以相处自在,过着感情和乐的安定生活,但只差在「心无餍足,惟得多求」,为了多求,难免生起烦恼、增长罪恶。因此,佛陀常教诫弟子:切莫求无餍足,为欲所苦,再造恶业。



                                                                                               宁愿无信·也莫迷信
  
       人不能没有宗教信仰。一个人若没有宗教信仰,就好像一艘在茫茫大海中漂流的舟船,没有指南针,不知何去何从?在风平浪静时,还觉得平安无事;一旦遇到狂风暴雨,没有指南针指示方向,分不清东西南北时,就会惊惧惶恐,不知所措。
   所以,我们在茫茫人海中,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宗教信仰;如此,即使突然遇到危险或坎坷的环境时,仍能稳固地掌握人生之舵,平安地度过各种惊涛骇浪。
   因此,信仰是非常重要的。但同样是信仰,却有不同的目标。现在的社会,人心非常复杂,有许多迷惑人的教团。我们若不能选择事理究竟圆满的宗教,也一样会迷失,无法走出邪道,趋向光明正大的康庄大道。
  我常常说,「无信」与「迷信」两者,车愿「无信」也不要「迷信」。无信之人,心中对宗教一片空白、全无概念,只要用理事圆融的道理来感化他,就能使他依正道而行;就像一张洁净的白纸一样,写上端正的字体,则字字分明、清晰可见。若是迷信之人,他已经误入迷途,即使以正信去教育,他的心仍会迷惑不清、徘徊不定。
  当今出现许多非正信的宗教,亦即是没有究竟教法的新教团。若有人想要入教,就必须立愿发誓,例如说:「我既然入教,就必须遵守教规,否则会遭……责罚。」等各种毒誓。如此,他的心就会受到束缚。尽管后来他知道自己的信仰并非真正究竟的宗教,而且已了解佛教的教法是透彻、明朗的真理,是人生正确的方向;但是,他却因畏惧邪教毒誓而不敢接近佛教。这是因为他的内心已经被迷信所缚,无法自在解脱。
   所以,我才常常说,与其迷信不如无信。无信之人接受了佛教的教理之后,自然会萌发正念的道苗;而迷信之人,若要他转迷入正,则必须再花费一番功夫。因此,我们一定要谨慎地选择自己的信仰,不可因一念之迷而步步皆错。
  有一对夫妻,年轻有为,是台湾新生代的企业家。这对夫妻问我说,他们想入佛门,但不知入佛门的初步基础。我告诉他们:「你们若想入佛门,首先在心灵上要有正确的了解。佛教是生活化的宗教,它能净化我们的精神和心灵,并教导我们如何预防心中存有自私不净的欲念。而这必须先从个人的修养做起,进而感化自己的家庭,使社会和睦安详;若能做到这些,就已经进入佛门的初机阶段了。」
  许多人都误以为佛法深奥难懂,而不敢去亲近。其实,佛教的深奥是后世人为的,并非佛教本身的教理有多么艰涩。佛陀在世时,也是依照日常生活行为所需的准则,以及待人接物的道理为基础来教导弟子。但是,为什么后人会觉得佛法很深奥呢?这是因为它源远流长,经年累月下来,由于人们对其尊仰、崇敬,难免有各种精深的描述。
  如此代代相传,无非要使众生了解佛法是无上的妙法、是高深的道理,然后众生才会加以珍惜而保存下来。这只不过是为了适应世人的心理,所以学者、专家才会费尽心思,将浅易的道理化为深奥的文字。若往上推溯到佛陀的时代,佛法并不是那么深奥,而是真正平易近人、浅显易懂的教育,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做人的道理而已。
   因此,我们若能抱持「佛教是日常生活的教育、提升心灵的妙法」的心念,则进入佛门之后,自然能得知佛教的真正义理。




                                        知足感恩保安康
  
             我们生于世间,最苦的莫过于心有不足,而不满足的心大都由比较而起。其实,天高地厚,人上有人,天外有天,人与人比较,永远不会有绝对满意之时。

  
                              较量之心,永无休止

  
       传说古代山中有一种怪兽——夔,牠只有一只脚。有一天,牠遇到在地上爬行的蜈蚣,就以自己的情况和蜈蚣比较,说:「我天生只有一只脚,用单脚走路,一方面我很羡慕你,另一方面也替你担心。你有那么多脚,走起路来会不会有障碍?」
   多足的蜈蚣说:「虽然你只有一只脚,但走路也还自在;我有这么多只脚,也是顺着自然,所以走起路来不会有障碍!」
   蜈蚣又和蛇比较:「我用这么多只脚走路,而你虽然没有脚,可是跑起来却矫捷迅速!」言下之意非常羡慕蛇。蛇回答:「我不过是顺着自然,用脊骨的力量配合腰身的摆动,游走于地上罢了!」
   蛇又对风说:「我虽无足,但还能爬行无碍;可是你无形无色,能从北到南、速度飞快地到达,真是令人欣羡啊!」风回答:「我的速度虽快,却比不上人的眼睛。人的眼睛一瞬间就能看清极远的景物,我却不能。」
   眼睛对风说:「虽然我一眨眼就可以看到极远的地方,可是却比不上心的辽阔迅速。」一只脚的羡慕多脚的,多脚的又和无脚的比较,无脚的又和无形无色的风比较,无形无色的风反而又欣羡有形有色之物。像这样无穷尽的比下去,多痛苦啊!
   总之,一切比较都是由心而起。欢喜由心,苦恼由心;幸福由心创造,烦恼也是由心创造。

TOP

续 7







    行有余力,最是幸福


  
            什么是幸福的人生呢?能知足、不向外比的人最幸福。像慈济医院的志工,每天早上抱着愉快的心情去医院为苦难的众生服务,这表示他们的身体很健康、强壮。因为行有余力才能为病患服务,而「行有余力」的心最能让人满足。
  现在的社会真的生病了,病在人的心态有所偏差。我曾经听过一则不幸的个案:有一位年轻人,因为不满现实又满怀好奇心,因而吸食安非他命;吸食之后,精神变 得恍恍惚惚。在一次药性发作时,他竟然把自己的眼球挖出来。被人发现时,一个眼球已完全挖出,另一眼也受了伤。经送医后,虽然医生马上为他做了紧急的处 理,但是因为伤及视神经,所以视力变得非常微弱,这真是不智的人生。
  年纪轻轻的,就有不健康的心态,他不满现实,而不满起于多比较;又因好奇而吸食安非他命,想借着药物的效力满足自己的幻想,才会造成个人和家庭的不幸。
  一切唯心造。有健康的心态,才能有美满的人生;而健康的心态,来自感恩和知足。因此,人人如能时时培养感恩、知足的心,彼此尊重、互相信任,社会自然无病,世间也必能呈现一片美善、祥和的风貌。



                                         心存敬重·不轻未学
  
            人通常自命不凡,也因为自以为不平凡,所以常会轻视他人。佛陀说:「能够不轻视未学的人很难。」因为凡俗之人稍有名气,就或多或少有贡高骄傲的心。

  
    自命不凡造成社会不安

    看看现在的社会情势,令人多么不安!因为社会有太多自认不凡的人,他们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因而引起一些同样不肯屈服、认输的反对者出来抗争,所以叫喊示威的声音就愈叫愈大了。结果,让人觉得社会充斥一股暴戾之气,人心也跟着烦躁不安。
  社会不安定的原因,就是自以为不凡的心态在作祟,大家充满了自大我慢之心。其实,现在的社会倒是很需要平凡的人。大家若自认平凡,自然声色柔和,互相谦虚礼让、彼此敬重;如此,社会不就平和、安详了吗?
  健全的社会,需要人人抱持平常心。平凡,才能身心安稳;平凡,才会自在快乐;平凡,我们才会彼此互相敬重。如果我们能互相敬重,心态自能安定,生活质量也就能提高。人生所要追求的应是这种互敬礼让的生活,这才是美丽安和的人生!
  但是,「我慢心」实在很难去除。一个人要将几十年的习气去除,必定要下一番功夫。所以,佛陀才说:「除灭我慢难。」正因为难,所以要下一番苦功,把人生之难化为不难!


  
        未学并不表示学不会
    很多人不只我慢,还时常会轻慢他人,自以为比别人能干,学问也比别人好,而主管却让他做那么卑微的小事,于是他的心常常不能平衡;而且这种习气还根深柢固,若看到别人能力稍差,自然容易起轻慢之心。
  自以为博学多闻的人,要他不轻视未学之人确实很难。其实,世间没有天生就是博学者,博学也需要靠时间的累积及环境的培养;而未学的人,也并不表示他永远都学不会,只是还未开始学习罢了。所以,我们要常常抱着敬重他人之心,不可轻视未学的人。


  
          黄帝也不敢轻视牧童
        古时候,黄帝有一次带着六名随从到具茨山看大隗,不料却在途中迷路了。正当不知该何去何从之际,巧遇一位牧童,黄帝便趋前问道:「你知道具茨山要往哪个方向走吗?」牧童说:「知道啊!」随即指引他们方向。
  黄帝又问:「那你知道大隗住在哪里吗?」他说:「知道啊!」黄帝吃了一惊,对他说:「看你年纪这么小,但是好像很多事你都懂得不少啊!」接着便问他:「你 知道如何治国平天下吗?」他说:「知道,就像我放牧的方法一样。只要把牛的野性去除了,那一切就平定了呀!治理天下不也是一样吗?」
  黄帝听了非常佩服,真是后生可畏,原以为牧童年幼,可能什么都不懂;没想到他从日常生活学来的道理,就能理解平天下、统治人群的方法。所以说,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人对事都不可轻视。
  佛陀说:「不轻未学难。」一般人的潜意识中,常有轻视他人的心态。所以,能够完全做到不轻视他人,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我们既然有心自我修持,不但不能以此 为难,还要好好尊重别人、调伏自我。见到人要有尊重之心,不只对老人要敬重,就是年幼的孩子也不能轻视,因为他们将来会成为国家社会的栋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若能时时刻刻存着这分敬重之心,则「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

  
         
                                 勇于面对困境

  
            人,生活在这堪忍的世间,常常互相对立、彼此怨恨,导致怨憎会苦。原本很祥和的团体,因为人性有不愿成就他人之美、不肯忍耐等种种弱点,致使暴力、怨气充斥其间。

  
    圣人之勇

    孔子在世时,当时魏国有一位无恶不做的人——阳虎。他专门欺压良善,因此人皆恨之。很巧,孔子的长相和他极为相似。有一天,孔子周游列国来到魏国某乡村 时,村人把孔子误认为阳虎,因此全村的人就把孔子师徒团团围住。在一段不算短的时间内,孔子与学生们均得不到粮食的补给,几乎到了断绝水谷的程度。
  学生们都非常着急,因为再等下去不是病死也会饿死。但是,孔子始终安然自在,依旧天天为学生讲学。尽管学生很不安,他还是镇定如常。
  有一天,子路忍不住问孔子:「老师,我们现在面临极大的危机,但是您为什么一点也不动摇?」孔子回答:「一个敢入水的人到水中,他就不怕蛟龙,这是渔夫之 勇;一个人若敢进入深山,他就不怕老虎,这是猎人之勇;若有人志愿上战场,他就不怕刀枪,这叫军人之勇。」由此可见孔子安然勇毅的心态。
  人生本来就坎坷,但是若能认命、知足,知道贫贱富贵皆由天,一旦遇到困苦、坎坷之事时,也就能泰然面对。人若能遇到危机而不恐惧,处处尽本分、尽自己的功能,其他则听天由命安排、不卑不亢,这就是圣人之勇,也是真正的勇敢。
  面对社会的现实情况,能安然处之,这也是一种勇敢的表现。每个人来到人间,各有各的业力,既来之则安之;虽有正报、依报的业缘,但是来到人间就应该面对现实,并且妥善处理一切境遇。

  
        静而能安
    前些时候,有一群教育界人士前来精舍。他们向我提出许多问题,其中一项是:「您对社会的观感如何?」我说:「心静自然安。不管现在社会如何动荡,每个人若 能把心静一静,怎会不安定呢?」毕竟,此地还有许多默默行善的人;不要因为少数人的叫喊、争吵而惶惶不安,更不可盲目跟从叫喊,导致整个社会动荡不安,这 是身为现代国民应有的观念。
  人人要勇于面对此时此刻的环境,并且尽量发挥自己的功能,使我们的社会更祥和、更进步!所以,社会祥和与否,决定在我们是否有「既来之则安之」的勇毅心态。
  做人应具备宽大的心量,将佛陀教育我们的「四无量心」——慈无量、悲无量、喜无量、舍无量,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若能处处宽容,心自然不会有压迫感,更不会有彼此对立的现象。
   现代社会,就是缺乏这四无量心;若能将「慈悲喜舍」建立在人人心中,我们的社会就会很祥和。




         真诚的力量
   自从去年(一九九一年)十月中旬以来,经过不断地努力沟通,慈济赈灾团数次往返安徽全椒、江苏兴化等洪涝灾区,先后完成物资发放——给予灾胞们金钱和御寒 衣物,并且为他们所建的房屋破土奠基。如今,全椒县和兴化市已分别完成「慈济村」的民宅。想到不久后,受灾的同胞将能在新家迎接平安、温暖的新年,就令人 感到身心轻安、欢喜无限。
   古人云:「一勤天下无难事。」只要真正发挥善心、勇敢去做,世间没有不能顺利完成的事。人人都有爱心、善念,只要加以启发,大家自然能够布施行善;而点滴 力量的累积,就可以聚沙成塔,成就美事。所以,面对任何该做的事,即使艰困不易,我们也一定要有信心、勇气去推动。
   若是想:「目标那么远大,我能做得到吗?」还没动手做就先没了信心,这样怎能成事?或是认为:「兹事体大,我一个人的力量微小,能有什么影响?多一个我或少一个我,也差不了多少啊!」如此一来,任何事情都做不了,这是没有勇气的借口!
   想要走远路,一定要有信心和勇气;面对烦杂的事能挺身而出,也要靠勇气和毅力,而勇气和毅力则出自于内心的真诚。
   战国时代,楚王命令大臣北宫奢铸造一座大铜钟。一座好的铜钟,必定要用七宝合成,敲出来的声音才会悠远、宏亮。制作铜钟的成本很高,但是楚王并没有拨经费 给北宫奢,希望他自行劝募经费,北宫奢只好依命行事。于是,他在城外立了一座祭坛,并贴出告示,让大家知道经费需要多少,请民众随喜响应。
   三个月后,钟架建好了,铸造铜钟的款项也陆续进来。当时,北宫奢的好友王子庆很替他担忧,深怕他因铸钟的经费不足,无法完成王命。可是,现在钟架竟然做好了,而且铜钟的款项也陆续募得。
   王子庆内心深感奇怪,便问北宫奢:「你用什么方法劝募?怎么有这种大本领?」北宫奢很诚恳地回答:「我在城外筑坛、贴告示后,就一心一意准备造钟制图。有 人来时,不管乐捐是多或少,或者来了没有乐捐,我都同样感恩!我不会计较、追究对方为何不肯捐献,只是全心朝既定的目标认真去做,让大家欢喜捐助。在没有 影响人民生活的情况下,点点滴滴聚集资金,事情自然能够有所进展。」
   这则故事,和慈济的发展状况很类似!慈济人也是以欢喜、感恩心行布施,不管金额是大或小,或者只是口头上的赞叹随喜,我们都非常感谢。像为了大陆赈灾,慈 济委员到大街小巷劝募、义卖。不管对方捐或不捐,委员都是露出诚恳的笑容,低头鞠躬向他们说:「感谢您!功德无量!」这叫平等心,也是欢喜心。只要有目 标、做应该做的事,就能把不可能化为可能。
   我一方面替受灾的大陆同胞拥有三新——「新房子、新衣服、新棉被」感到庆幸和欢喜;另一方面,感恩委员们不惜辛劳,提起劝募的勇气和毅力,还有爱心人士的乐捐赞助。布施若无勇气和毅力,是舍不出点滴爱的力量来啊!

TOP

续 8







                                          还我本来面目


  
            我们常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句话说起来很流畅、很顺口,其实往往在这简单易懂的道理上,却无法完全体会其内涵。
  我们所知道的平等、天真、自由的本性,只是文字、名相上的解说而已,极少有人能了解到真我的心和佛心很接近。因为很多人虽具有「人形」,却不能发挥人身的 功能,只是空有人形而已;若能发挥身体的良能,即与佛心相近。可是,凡夫总是做不到,所以称之为「众生」;而众生与佛的距离就很遥远了。
   鸡会啼、狗会叫,但是牠们却都无法体会真理的存在,因为畜生道的境界暗钝、愚痴。虽然牠们也有天真的本性,却没有被启发和接近真理的因缘,所以离佛的境界 非常遥远;而人类的领悟力较强,周围的环境无不是让我们体会、学习和及时反省的因缘境界,这是人接近佛性的最佳机缘。
  可惜,很多人却让机会白白流失,放弃领悟本性的机缘,反而学习无实、虚幻的玄理。例如偏向追求神通、感应或福报,这些并非学佛的本意和目的。
  学佛,是要把佛法活用,如甘露般洗涤我们的身心,洗去无明和污染心,这就是学佛的本意;把我们平时疏忽的功能再修练,进而发挥净爱的功能于日常生活中,这就是学佛的真正目的。如果只求神通、求感应,这都是错误的观念。
  我们所要求的是,现前此刻的心念不要散失、不后悔的那一念心;若能如此,学习佛法才能定心。如果我们常常后悔昨天的错误或刚才讲错的话、做错的事,心老是停留在前念后念中,就无法专注于现前此时的人事物了。
  现前的心已不能专,而想求他心通,即易入邪道,那就离佛道愈来愈远了!我们自己的心无法「通」,如何能通他人的心呢?正确的学佛,应该要面对现前的人生。我们要常常反观自己有多少功能?是否已付出这分功能?
  我曾说过一个小故事——
  某间古寺的前面有一个水池,池里住了很多蟾蜍。这些蟾蜍经常忽而跳入水池,忽而跳上池塘边。有一天,蟾蜍群跳到池塘边时,看到身穿海青的修行人,踏着庄严 的脚步,嘴里念着响亮的佛号,心里很羡慕;其中一只蟾蜍,当人家在大殿开始拜佛时,立刻跳到大殿门外非常虔诚地祈祷,希望佛陀能赐给牠两足站立的能力,像 人类一样可以双脚走路。
  由于牠很虔诚,感动了一位天神,于是天神就满了牠的心愿。牠感到既高兴又骄傲,因为所有的蟾蜍都须四脚跳跃而行,只有牠能两足站立而行。
  有一天,草地上忽然来了一条蛇,很多蟾蜍看到凶恶的大蛇时,都赶紧跳到水池里躲起来。那只两足立行的蟾蜍心里也很害怕,但是两足走路总比不上四足跳跃快; 最后,牠还是被蛇追到且被一口咬住。当牠痛苦地挣扎时,心里非常后悔!牠想:「我何苦放弃原本具有的功能?只为了追求两足立行,竟落得亡命于蛇口,真是后 悔莫及!」
  这虽是一则童话故事,但也可以作为我们最好的警惕。学佛,就是要恢复原本的功能本性;若是超过自己能力范围的事,仍不择手段去追求,终究会失败。有些人到寺院说要学道,却迷于追求神通,因而常会走火入魔,不但乱了精神且断了慧命,这样就太可惜了!
  希望大家都能清明照见自己的本性功能,若是无法透彻了悟,则即使面对至道,也很难体会真理。所以,佛陀才有「见性学道难」之叹。其实,纯净的真如慧性和自 己最近,然而人们却往往舍近求远;就像我们的眼睛能看清别人,却看不见自己的脸一样。所以,距离最近的事物,反而看不到或被疏忽了。
  学佛无非是要我们从最近的地方做起,而最贴近、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发挥自己与生俱来的功能」,切莫舍近求远啊!


        
                                               常行精进·破烦恼恶
  
        何谓精进?精就是「不杂」,进就是「无退」。做任何事,必须专心才做得成;无有二念,才能进步。若要完成功德事业,必须具备四个条件:一是信心,二是精进,三是摄持,四是智慧。
   佛陀在世时,因为众生多烦恼、多无明,以致造业。佛陀得道后,为了改正众生观念的偏差,因而四处讲经、教化众生。在经典中,有这么一段故事:
   某个时候,佛陀在一村落里,那个村落的东庄与南庄隔着一条河。东庄约有五百户人家,庄内的众生常造恶业,每天总是在吃喝玩乐、安逸懈怠中度过。佛陀心生怜悯,因此行化到东庄欲度化他们。
   东庄人听到佛陀要来,心里都很高兴。因为佛陀成道后,即受到全印度人的崇拜与爱戴。所以,东庄人很虔诚地礼敬佛陀,并请佛陀为他们说法。佛陀说法的那几天,东庄人形态上虽表现得很虔诚,但是心理上却无法接受教化。佛陀看在眼里、悲悯在心里,也只能空叹无可奈何。
   有一天,从河的对岸南庄来了一个人,全身湿淋淋的走到佛陀的面前虔诚礼拜。那分虔诚、恭敬的行仪,让见闻者都心生感动与无比的信心。
   佛陀问他:「你是什么人?怎么来的?来此要做什么?」
   他恭敬地回答:「我是一个愚直的人,住在南庄那边。久闻世尊游化人间,开启人心智慧,除灭众生的愚迷烦恼,所以我虔诚一心要来听受佛陀的教法。一路赶来, 途中却横隔着一条河,别人告诉我:河很深,必须渡船才能过;但是当时岸边无船,而我又求法心切,这时有人告诉我:既然你那么急,何不涉水过去?因此,我就 涉水而来了。」

   佛陀听了非常感动,赞叹地说:「信能渡渊,摄为船师,精进除苦,慧到彼岸。」
   信能渡渊,意思是:只要你有信念,即使深渊大河也可以渡过;相反的,若没有信心的话,即使近在咫尺也无法到达。
   再说「摄为船师」,摄就是接受。即使没有渡船,但是只要你有信念、肯接受佛法,这个法就像一条船,可以送你到彼岸。「精进」就是离苦,离此岸的苦而得到彼岸的乐;有智慧就可证彼岸。
   所以说,信心、精进、摄持、智慧就是脱离三界、离开五欲的主要条件。在日常生活中,能看开世间物欲的烦恼,也就能安贫乐道,从凡夫境界升华到圣人的境域。
   佛陀说这段话,其实是一语双关。他一方面赞叹那位为求佛法不惜冒险渡江的南庄人;另一方面,则在鞭策近在咫尺的东庄人。东庄人虽近于佛前,却不起诚敬的信念,也不生希求、受教、持法、精进、智慧的道心。这是因为东庄的人瞋欲心炽盛,所以求道心念不专诚。
   道心就是理性。欲念如果扩张下去,就会埋没理性;理性如果能发扬起来,就可以制止欲心。
   现在社会上的人,多数由于「欲」的牵引而造业。这个「欲」不知沦丧了多少人的志节,害惨了多少人?所以说,「欲」会引诱我们进入烦恼的深渊。
   人生的确是多欲为苦,多欲会使恶业增长。佛陀教诫我们:要离欲、精进功德、增长智慧,多做利益人群的福业;别让物欲冲昏良知、埋没良能,这些都是菩萨该做的。所以说,常行精进,便能破烦恼恶。




                                         你我都是活菩萨
   
       有许多人问我:「师父,您出过国吗?」我答:「没有啊!」于是,他们就会把在世界各地见到的风光告诉我。有人说:「师父,其他地方不去没关系!但是尼加拉 瓜的大瀑布,您一定要去看、要去听。」我问:「尼加拉瓜的瀑布是什么样子呢?」他就描述一番,尽其所能地形容那里的美。
   我说我体会得到——每天早上,精舍常住众做早课、打坐的时候,四周一片寂静。在精舍旁有一个鱼池,池中有个小喷泉,喷泉的水往上喷再落到池中的声音,好美 啊!只要心静,境就静,静境的风光无限美好。所以,虽然我不曾出国周游世界,却可以遍游自己的心地风光,体会那分快乐与美好。
   佛陀在宣讲《法华经》之前,以《无量义经》为开经,在此经的「十功德品第三」中,有一位大庄严菩萨问佛陀:「众生要求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要怎么求呢?(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就是佛的觉道、智慧)到底菩萨是从哪里来?往何处去?又住在哪里呢?」
   佛陀回道:「菩萨是从内心宫宅而来。」宫是皇宫、宅是住宅,意即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仁心仁宅,也就是佛心。所以,每个人都是菩萨。而这个菩萨要去哪里呢? 佛陀说:「要去使众生发菩提心。」菩萨住在哪里呢?「住于菩萨所依止的地方。」(原经文「……是经本从诸佛宫宅中来,去至一切众生发菩提心,住诸菩萨所行 之处。善男子,是经如是来,如是去,如是住。是故此经能有如是无量功德不思议力,令众疾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几句话很简单,但是意义非凡,而它也正是慈济历年来努力从事的方向与目标。
   我常常向慈济人说:「最灵验的佛就在我们的心中,最有力量的菩萨就是我们的手脚。」每个人都有一颗佛心,我们的佛心很庄严,内心风光非常美好!不过,相信 有许多人认为菩萨离人间太遥远了。其实不然,须知菩萨就在我们身边,菩萨就在人人心中;只要大家能够回顾内在的堂皇宫宅,时时反观自性,培养欢喜、知足、 感恩的心,进而贡献己能、帮助他人,那么,我们就是活生生的菩萨了。



                                         君子之风
       行事不分大小,都应敬重谨慎,不可大意。
   过去,孔子称赞子产有四德:「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一个人在社会上做事,不可离开这四项原则。
   所谓「其行己也恭」,就是决心做一件事时,要很细心去选择;选定之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以谦逊的心、谨慎敬重的态度把事情做好;完成之后,也不轻忽大意,依然要保有初发心行事的心态。
   「其事上也敬」——以现代人而论,对尊长应恭敬,对平辈也应以礼相待。做事时,应有群策群力的心态,因为要推动一件事,必须靠大家的力量才能顺利达成。因 此,要有彼此感恩之心,以诚相处。即使是同事亲友间的日常相处,也应讲究礼节;若彼此缺少恭敬、感恩的心态,便容易发生冲突。
   「其养民也惠」——执政者若能为民众着想,他必定是一位君子,百姓们也一定会报以忠诚。企业行号的领导若能时时保有爱护员工的心态、处处为员王们谋福利,则公司的营运状况一定更加顺畅。总之,有能力的人要多为人群谋福利,不应只为自己打算。
   「其使民也义」——做事、用人应合于义理。比如有些人雇用劳工,只希望工人多付出劳力,却不愿给予合理的报酬,甚且以各种名义扣除工资,不顾工人的辛苦,这就是不义。
   以现代的观点来诠释孔子所说的「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无非希望大家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四项「自度度他」的原则,时时自问:对别人是否存有感恩心?是否待人以礼?是否敬重对方?
   感恩、礼节、敬重,都是日常生活中应有的心态。要记得处处站在别人的立场着想,给予合情合理的对待;这就是修养,也就是做人的原则,君子的风度。



                                         能受天磨方铁汉
  
            曾经有一位市长来看我,希望我能到该市演讲。在谈话中,他表示了内心的苦恼:「有时觉得很茫然,人生到底以何为目的?我扪心自问,无论做人处事,都已尽心尽力;甚至经常忙得焦头烂额,却还处处遭受攻击,到底怎么做才是对的?」
   我告诉他:「做人做事,除了耐劳,还要耐烦、耐怨。人生的目的只有一项,就是服务人群。」我们来到人间不怕责任重,只怕没有机会服务人群。「能受天磨方铁 汉,不遭人忌是庸才」,不管面临任何坎坷,都应勇敢接受磨练;唯有经过坎坷的人生,我们才会了解自己的力量有多大。
   其实我们来到人世间,若不是从遭遇障碍中克服困难,我们如何成长?若不是苦难加身,如何体会存活的意义?
   有位人士说,他最记得我说过的一句话是「吃苦了苦」。
   人生若没有苦,易生怠慢;有时吃点苦,精神会更清朗,也更能呈现生命的意义。好比一艘泊在湖面上的船,若用两支桨在水中轻轻拨移,就可以到达对岸,然而这 样不能算是真正的行船;若真的要行船,就应在人海中接受海浪的冲击。浪有多高,船就有多高;浪低,船就跟着低;如此浮浮沉沉而不翻覆,才是真正会操控航 行。同样的,能够承受外境的磨练,而且愈挫愈勇的人,才是一位铁铮铮的汉子。
   前阵子,有两位牧师在参访慈济时表示,他们很肯定、敬佩慈济,很想了解我是如何领导,使这个团体的人心如此契合、形象如此美好?「事情如此多、这么多人来看您,您不会觉得烦恼吗?这又是何种工夫?」
   我回答:「我没有什么工夫,我和大家一样都是凡人,不可能没有烦恼。若有不同的地方,该是烦恼停留在我脑海中的时间极其短暂。是什么力量让我把烦恼很快就推开呢?不外是凭借『欢喜、感恩』这股力量,让烦恼一闪即过。」
   我们若能消除烦恼,让心宁静下来,使精神保持明睿,则不管面对任何人事,都不会烦躁。
   人的烦恼是长久累积下来的,而且会愈积愈重。一个人的智慧就像一面镜子,镜面若增加一分雾气,明亮度就减少一分,亦即多一分烦恼。镜子若经常擦拭,照山是 山、照水是水,一点也不会模糊。即烦恼来临时,就如雾气模糊了镜面,无法照明外面的境界。所以,最好不要让烦恼囤积、停留在脑子里。每个人都有烦恼,面对 烦恼时,我们要用欢喜心、感恩心去扫除。
   慈济是我自己欢喜推动的,更感恩众人热心地参与慈善、医疗、教育、文化四大志业;人多事繁,我难免会担忧,所以常会唠唠叨叨地叮嘱大家:开车要慢点,要注 意交通安全,要照顾好家庭,要柔和声色……。这是因关心而担忧,不是烦恼。但若把事情摆在心上,不由自主地一直生起贪、瞋、痴、慢、疑之念,这些烦恼多令 人痛苦。
   担忧里面有爱,而烦恼里面却充满了恨、仇、怨。如果我们能运用欢喜、感恩的力量推开烦恼,就可以时时保有宁静的心;心若宁静,智慧就明睿,面对任何状况也就不致有偏差的反应。
   只要能随时随处怀抱欢喜、感恩的心念,则不论外境如何横逆、波折,终能历经琢磨,益发光亮。




            
                                 日日过好日

  
        有句俗话说:「因缘果报,屡试不爽。」而佛陀也说过:「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事实上,因缘果报都自生活当中形成;若种下一个好因,即得善果,反之亦然。
   人们在过年期间见面时,通常会互相祝福「事事吉祥,日日平安健康」,吉祥健康都是果,凡夫总是喜欢讲「果」,却忽略了「因」。其实,健康平安的「因」,来 自「心」的健全;而「心」要如何健全呢?必须祛除贪、瞋、痴等烦恼的根源。若是不能舍弃烦恼、放下执着,身体自然病态衍生。有些病人在就医时检查不出病 因,大多源于心理不健康的状况。


  
                                知足无求福中人

       慈济委员经常去探访接受功德会济助的个案,遇到年迈、孤独的老人时,他们总会关心地探询:「阿公,您的屋子会不会太潮湿?衣服够暖吗?吃得饱吗?」八、九 十岁的老阿公说:「我住的环境已经很好了,穿得也很温暖,吃的、用的也很满意了!」尽管在一般人的眼中,他们的生活条件都只是最基本的温饱,但是他们非常 知足;因为知足,所以「无所求」。对委员们的探访,他们除了表示热切的欢迎之外,并不企求更多的帮助;像这样的人,即使已经八、九十岁甚或年近百岁,身心 仍然非常健康。
   有些个案则是委员一进门,他们就开始诉苦,愁眉不展地表示欠这个、欠那个。若问他:「您身体好吗?」他一定说:「全身都不舒服,全身都有病!」由此可知, 健康和心理状态有着极微妙的关系。所以,我们要记得时时清除内心的垃圾,种下大慈、大悲、大喜、大舍等健康的因;有健康之因,才能得健康之果啊!

TOP

续 9






             用心于分秒之间


    现代人普遍缺乏信任感,经常处在「人怕人」的状态中。彼此相处均有防备之心,担心对方是否骗我?会不会对我不利?如此怎能招致吉祥?人与人之间要能互相信任,才会事事吉祥;能先造吉祥之因,才能得吉祥之果。
  我常说:「过年容易,度日难。」过年时,大家都笑脸相迎、互道恭喜如意;但是数天的年节一下子就过去了,有什么意义呢?我们应该「日日过好日」才要紧哪! 但是,要想「曰日过好日」,就要「事事做好事、时时做好人」,这样就会日日快乐;日日快乐,自然「年年过好年」。
  人人都要有「过秒关」的心,分分秒秒皆应谨慎、注意,不说错话、做错事;能够分秒照顾好心念,必能事事平安、吉祥。这样,自然「日日是好日」了。




        爱的管理
  经常有许多企业家问我:「师父,慈济团体如此庞大,您是如何管理的?」我的答案只有一个:「我不懂企业,我只是很诚心地启发大家的爱心,让人人自我管理,同心协力落实『志业』。」
  我有一位弟子,事业做得很大。他非常护持慈济,每有活动,都会很热心地参与。有一次冬令救济时,他也回来精舍帮忙打包东西。正巧,他的一位员工也回来,看 到他正忙着打包,就悄悄地绕进屋子对我说:「师父,我们董事长正在外面卖力的工作,我还以为看错人哪,真奇怪,他怎会变成这样?」我问:「这样有什么不对 吗?」他回答:「师父,您不知道,我们董事长在公司里好凶耶!他老是绷着一张脸,全公司的员工都好怕他;大家如果正在谈笑时,一听到他来了,就像碰到『瘟 神』一样,一句话也不敢吭。所以,只要他不在公司,我们都好高兴哦!」
  等到冬令救济工作做完,新春期间,他带着一家大小来花莲向我拜年。一家人坐下后,我说:「嗯!你很像一位董事长!」他听了很紧张地问:「师父,您怎么这样 说呢?」我说:「听说你在公司时,董事长派头十足,员工都对你敬畏有加。」他说:「忏悔、忏悔!请问师父,我该怎么做呢?
  我说:「你是董事长,但董事长是谁在叫的呢?是你那些员工叫你的。你能做董事长,是因为有他们在帮你做事,才能让你的事业发展、稳定。听说你的办公室很豪 华,不管是客户或员工,都必须经过好几个关卡才能见到你。你有没有想过:你的办公室如果没有员工帮你打扫,你就变成一位垃圾堆中的董事长了。」
  他说:「师父,以前我都没有想到这些耶!我向来认为那是他们应该做的,现在我知道错了。」
  过完春节开始上班后,他的态度改变了。每次在进入办公室之前,一定先在电梯内向镜子微笑;等到电梯门打开,他就保持这个笑容踏进办公室,然后向员工说:「大家好!」
  刚开始没有人敢回应,他心中有些懊恼!但是一想到「如果没人打扫,我就成了垃圾堆中的董事长」时,他就不断替自己打气:我一定还要笑下去。所以,他每天一进办公室,还是向员工们亲切地道好、问安。
  最近,他告诉我:「师父,和气和关怀真是一股大力量!」他说以前要出货时,他都很气恼!因为要员工加班时,总是有许多人溜走;如今,除了和气地和员工打招 呼外,还会常常主动闸怀他们:「如果太辛苦,订单就少接一些。」员工们听了都说:「为了回报老板的体谅,我们应该再『打拚』些。」每看到员工们很晚了还在 加班,他会说:「早点回去吧!不要太辛苦了。」员工们口中说好,却仍很卖力地赶工。
  他又告诉我:「师父,我的员工人数没有增加,但是业务却增长了好几倍。」这就是爱的管理。现在的社会,劳工意识抬头,谁愿意被管呢?谁也管不了谁。如果能多用一分关心和爱去启发员工,相信他们会自爱地发挥功能,为公司尽心尽力啊!
  一个人即使拥有很大的事业,很懂得企画经营,但是若欠缺爱心与宽容,就会被批评是「冷漠无情」甚或「为富不仁」,虽然他很富有,却无法避免别人的责骂、批评,这种人生有何价值可言?
  人生的真正价值,不在于地位有多高或财富有多少;人生的尽头也只是黄土一坏,到底它的价值如何定位呢?
  我想,如果能惜福自己所拥有的,进一步再造福,贡献社会、利益众生,这才是人生真正的价值。




             善的循环
    美国洛杉矶曾发生黑人暴动事件,传播媒体争相报导当地的混乱情势,当时我内心也十分担忧!不久,位在加州的慈济美国分会特地传真一份数据回来,告诉我当地一切平安。
  知道他们人人平安时,大家无比欣慰;而更令人感到欢喜的是,后来我行脚至南部时,高雄一位刘委员兴奋地赶到屏东分会见我,他说:「师父,我有一位吴姓会员,多年前搬到洛杉矶定居。前几天她打国际电话给我,说她蒙慈济的庇荫而逃过一劫。」
  据刘委员叙述,吴女士于日前驾车出门,途中被一群黑人拦截诘问:「妳是韩国人?日本人?还是中国人?」吴女士强忍心中害怕,回答:「我是台湾人。」这群黑人竟一改态度,十分友善地放她离开,并指示她最安全的行车方向,要她「快快回家,这一带很乱。」
  对于自己表明身分后,能得到礼遇的情形,吴女士百思不解。她回到家后,向家中的黑人帮佣询问,才知原来洛城的黑人普遍知道「台湾有个『慈济会』在此地回馈 黑人社会」,因此,他们有一致的共识:此次暴乱,以不涉及华人的安危为原则。所以,吴女士才能够逢凶化吉,化险为夷。
  慈济美国分会成立以来,先后做了许多国际性的救援工作。当地的委员、会员也都能坚守佛心师志,就地募款、就地济助个案。他们除了不定时帮忙一些急难事件和 流浪汉外,更固定在每年的圣诞节准备了五百份礼品,赠送给洛城的黑人贫民区,并提供奖学金给就读护理学校的黑人学生。
  吴女士在离开台湾之前,曾经是慈济的会员,如今在异国他乡因慈济而幸免于难,遂难掩感激之情,以国际电话向台湾的亲友报平安。她欢喜庆幸自己能和慈济结缘,加入回馈人群的行列,因而得以避离灾厄。
  秉持佛陀「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教化,慈济美国分会的默默作为,发挥了「善的循环」。有句话说:「种如是因,得如是果。」慈济当初对黑人朋友无所求的付 出,从未料到会有使国人同胞幸免于难的回报。所以,我常强调:「爱不分种族,爱一定要普施天下。」我们为天下做天下事,福报必然会响应在自己的身上。
  做好事是人的本分,没有什么特殊。事实上,行善之后真正获得利益的是我们自己;如同洛杉矶这位会员的经历,正是「善因善果,功不唐捐」的最好印证啊!



              爱惜物命·珍视资源
    从八十年四月以来,慈济和金车教育基金会合办了一系列「预约人间净土」的活动。我们希望社会大众能够透过参与活动,了解、接受「慈爱、悲怀、喜舍、感恩」的理念,进而改变生活习性、践行善念,使人人发挥所能回馈社会,造就台湾成为一片人间净土。
  要预约人间净土,就要先净化人心;人心如果净化,每个人的行为自然会净化。比如八十年四月十九日,我们发起一项「知福惜福再造福——回收废纸救台湾林木」 的活动。当天,全省的慈济人在各县市设立了九个回收点,鼓励民众响应资源回收的呼吁,大家同时发挥「一手动时千手动」的功能。在这股团结力量下,一天之中 所回收的废纸总共有一百六十多公吨之多。
  依照专家的评估,一百六十多公吨的废纸,有百分之七十可以再制;而这些再生纸的数量,相当于砍伐二千四百零九棵高八公尺、直径十六公分,树龄在二十年以上的大树来制造生产。
  想想看,我们只发挥一天「一手动时千手动」的功能,就可回收一百六十多公吨的废纸,挽救二千四百零九棵大树。所以,这个社会要净化,需要你我建立共识,为维护清洁美丽的人间净土,一起动手努力。
  地球的资源有限,我们应该为后代子孙爱惜居住环境、保护资源。以台湾目前的用纸人口而言,每人每年平均要用掉八百公斤的纸,这是多么可观的数字啊!因此,我们必定要加强惜物护生的观念。如果人人都能珍惜物命,就能够避免资源浪费。
  相信每个人都不愿与垃圾为邻,处处有人示威、抗议,拒绝与垃圾掩埋场为邻;人人厌憎垃圾,却又制造垃圾。既要丢垃圾又不愿与垃圾为邻,要解决这个矛盾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培养「爱物惜福」的观念。首先,应爱惜所有的物资;再者,是加强保护地球上的资源。
  垃圾为什么会那么多?是因为人的虚荣心作祟。现代人凡事讲究新鲜、时麾,在衣、食、住、行、育、乐中不断追求变化;而垃圾也就在这些不断地追求中,大量地产生。
  台湾今日的成就,是人人努力的成果,我们应该知福惜福。因此,人人都有不让垃圾成为社会问题的责任。
  不久前,有位室内设计师到花莲见我,他说:「师父,听你谈起垃圾问题及惜福的道理后,我非常感动且深有同感。以前我工作时,都会建议客户标新立异、求新求 变,将设计方向做大幅度的变动。如今我改变观念,当客户要求重新装潢时,都尽量鼓励他们保留原始设计,而用心地在原有的风格中做修饰和改变;如此,也能创 造出一番新的品味,而且省时省钱省事,客户都非常满意!」
  这是多么的有智慧啊!他不但减少有形的垃圾,也鼓励别人惜福,回复无形的节俭美德。深深期望各行各业的工作者都能多用一点心,时时提醒周围的人,要好好珍惜我们的环境,为后代子孙留下一片净土。




         及时报亲恩
    每次听到有关老人的问题时,我就十分感慨!将来你我也都会面临年老,与其到时坐困愁城,不如现在就探讨防治之道;而根本解决老人问题的方法是:提倡年轻人敬老尊贤,提倡为人子女者要克尽孝道、敬顺父母。
  谈孝道,要由本身实际做起。老人问题不要丢给社会,你我都有责任在自己家中侍奉长上、供养老人。尽孝,是人生的根本;人生若不孝,就不算人生。
  我们经常会听到这么一句话:「你们家父母谁在养?」这种话听起来很可怜,父母还需要大家用「养」的?应该说:父母由谁在「孝顺」才对。其实,许多父母不曾 「吃」儿女的,甚至他们年轻时努力累积的许多资产,也都留给儿女们。大致说来,他们吃也是吃自己的,并没有让子女养;况且,碗筷也由他们自己端拿,并没有 人「喂」他们。
  孔子曾经说过:「侍奉父母若没有恭敬心,就像在养猪狗、牲禽一般。」倘若说有养就是孝顺,那么,养猪、牛、鸡、鸭,不也是在对牠们尽孝吗?所以,真正的孝顺是从内心产生对父母的敬爱,将这分爱落实在日常生活中去关心、陪伴他们。
  有位志工曾说,到了医院才体会到人老的确很苦,也才体会到父母爱子女的心,更体会到老而没有子女关怀的凄苦。他到医院当志工时,被分派在三楼服务,三楼有 小儿科及妇科。他看到小儿科里的病童,他们的父母,甚至祖父母、姑姑、阿姨……,所有的亲戚都非常关心地前来探病,充满了亲情的温馨。
  当他转到妇科病房时,却发现有一位老太太没人探望、照顾,于是问她:「阿婆,您的儿子、媳妇呢?」对方回答:「他们各忙各的事。既要工作又要照顾家庭,没有空来陪我。」
   同样是生病,小孩生病,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呵护;老人生病,却被遗忘在冷清、孤独的角落。这种强烈的对照,令志工悲叹不已。
  此时,我们都不觉得伶仃孤单的苦;因为每个人都正值黄金岁月,都各有所忙。然而,「老」是悄悄渐至的;当我们开始感觉孤单、需要子孙围绕陪侍时,恐怕就为时已晚、求之不得了。
  人生苦短,没有人能永远拥有「上有父母,下有子女」的景况。在可以把握的因缘下,我们应该珍惜三代、四代同堂的机会,和公婆、父母同住,以身作则展现孝道给儿女们看。若能如此,将来我们年老时,自然就能安享天伦之乐,免去孤老无依的凄凉。



        何其自性·本自清净
    曾有人问我:何谓「菩提心」?我的解释是:「菩提心」即「觉道」——觉悟的道心;而「觉」则为「最清净、透彻的了解」。
  中国字很有趣,以「觉」字为例,它的下面有个「见」字——在未「觉」之前,必须先学;「学」下为「子」,意味着人刚出生时,什么都不懂,必须靠后天的教 育、培养。例如父母的爱、兄弟姊妹的爱、老师朋友的爱、社会人群的爱,不断以爱来灌输、教育孩子;如此,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终会「见」到、了解道 理。
  因此,在茫然不暸解道理之前,必须先「学」;等到学会了、「见」到了道理之后,就叫「道」。《中庸》有云:「率性之谓道。」每个人都有纯真、清净的本性,这个本性就是佛心、就是「道」。所以,菩提心即是道心,道心就是与生俱来的清净本性。
  学佛,最主要是要「明心见性」,而「心」与「性」,其实是相同的东西。佛陀也一直在教育我们——「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我们的心和佛的心以及众生的心并无两样,只不过众生是凡夫心,而佛是清净的觉性——佛心因不受外界污染而保有清净,有清净心就是觉性。
  众生同样也有明净的觉性,只是由于后天环境的影响,致使内心蒙上尘埃,因此转觉性为凡夫心;凡心就会有分别、竞争、功利的产生。
  佛陀身为太子时,就已经具足超然的智慧,所以能放弃富贵荣华,走上苦行的路程,去探讨人间的苦难和修行者的心路历程,最后终于理解人生的真谛。
  悟证得道后的佛陀,教导弟子要行菩萨道。「菩萨」两字是梵文「菩提萨埵」的译音简写,中文意译为「觉有情」;也就是说,觉悟的人不离人间,他在人间奉献爱、教育人群。由此可知,回归清净的本性,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啊!

TOP

续 10






       把握眼前的心念


             春秋战国时代,群雄并起,据地称王。当时有一位燕国童子,听说赵国有很多戏剧文化和学艺者,走路的步伐很好看,便特地前往赵国学了几年的步伐。结果,非但学不好,甚至忘了自己原来走路的方式,到后来只好用爬的爬回燕国。
  这虽是一则很荒谬的故事,但是却有很多人像那位燕国童子一样,将本具的真如自性迷失了。本具的自性能(又可称为佛性)就像我们自然走路的步伐——出生后,只要是健康的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成长,他就自然学会走路。
  从婴孩至童年,走路是一项很自然的本能。但是,那位燕国童子却偏偏舍弃自己原来的步调,去学戏子的步伐;结果不但没学成,反而连原本的能力都失去了。所以说,我们若想求真如佛性,一定要向原有的本性去探求。
   有一次,慈济护专办恳亲园游会,学生和家属及懿德母姊们,大家都集合在操场上,由学生发号施令;家长和懿德妈妈、爸爸们则听候号令,大家一起游戏,连校长 夫妇也参加了。学生们是那么的天真,当需要几条领带时,就不分是校长或家长的,统统拿来运用;也不管彼此是否认识,大家都玩在一起。要几根头发,也是很高 兴地把头伸出去,要长、要短,皆任君选择;还有拿鞋带、裤带当道具的,也一样不管认识与否,只要有就拿来运用,连校长的鞋子也被借走了。
  玩「两人三脚」的游戏也是一样——不分身分高低、不论年龄老幼,大家玩在一起。奔跑时,若跌倒了再爬起来,不计较输赢,一切都由学生判定;只要众人玩得高兴就好,这也就达到游戏的目的。
  人生与此相同,每个人若能守住这分天真,人与人之间不要有任何计较;也不管输赢,只要尽了自己的本分就好。在人生道上,千万不要迷失自己;不管老少,本性都是相同的。
  学佛,首先要反妄归真,了解自己的本性。但是,我们常会迷失自己的心念。比如说了一句慷慨话后,也许等一下就要后悔;也许因昨天的行为或人事上的疏忽,今 天就感到后悔。凡夫的人生,常会因往事而后悔,就是因为当下的那一念没有掌握好,没有彻底的了解自己。因此,我们要守住当下现前的这一念。
  常有人问我:「师父,您这一生有什么计划?」我都会说:「有一个远大的目标,不过却是时时把握住现前的每一秒。」因为现前的一念若能守住,就不会做错事、讲错话,也不会懈怠、懵懂了。
  佛陀说:「见性学道难」——因为人经常会迷失「现前」的这一念。总之,学道不难;只因无法守住当下的心念,才会变易为难;若能守住现前的这一念心,并彻底了解自己的本性,那就很容易了。





            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有一位富家小姐,据说她也是名企业家之一。她对现实有很多不满与厌恶感,心中有许多烦恼。她问我:「如何才能心平气和地追求到人生的目标?」我说:「人,生活于世间,只要有所追求就不会心平气和。」
  接着她又说:「师父!难道您不会因追求而有所烦恼吗?」我说:「这种问题我无法回答,因为我从不去追求任何一件事,因此,从未有过追求的得失感。」
  从上述对话中,我们不难了解:物质富有的人生不见得快乐,而过平淡的生活也不会有任何欠缺的失落感!因为只要心境踏实,不觉得缺少什么,就不会有追求的烦恼。许多物质富有的人们,内心永远不满足、永远觉得有欠缺,这实在是苦恼无边的人生。
  另外,还有一位小姐问我:「成功的标准,到底如何订定?」她的问题,我觉得很奇怪。成功怎会有标准呢?人心追求的目标无穷无尽,如何才算成功呢?我回答: 「当你心满意足时,你就成功了;如果不满足,就没有所谓的成功。成功的意思就是满意,成功没有固定的标准。其实,快乐或烦恼都只是一种观念、心境而已。」
   记得有一次,一位慈济委员带了七、八位先生女士来看我。委员说:「师父,他们的母亲在几天前被一位酒醉的驾驶人撞死。他们原本非常不谅解,坚持要肇事者赔 偿。后来,我劝告他们说:『能原谅别人就是福。』又讲了许多类似的案例,让他们的心情平静下来,并且告诉他们:『原谅对方就是功德。把心平静下来才能好好 沟通,您们的母亲也才能入土为安……。』」
  委员接着又说:「他们听了之后,觉得很有道理。毕竟,人命的价值不在于那几十万元的赔偿费,他们决定让母亲入土为安。后来,双方都很心平气和地沟通。肇事 者酒醒后非常自责,而且受害家属对他那么宽厚,他更深感惭愧!他跪在老太太的灵堂前,至诚地忏悔说:『我一时酒醉犯下大错,而大家竟然对我这么宽厚,让我 非常感动。我原本是个不负责的人,喝酒后经常打骂太太。现在我要以行动表示真诚的忏悔,从今天开始,我绝对不会再喝酒,也会对家庭负起责任。』」
  我向委员说:「你能够让受害家属心境平和,进而感化一位浪子回头,真是功德无量啊!」他们其中的一位先生说:「这都要感谢师父!因为有您平时所说的法,才使我们理智地处理这件事。为了报答师父的法恩,我们愿意捐出一百万元,让母亲遗爱人间。」
  这也是所谓的「得饶人处且饶人」,学佛就是要学得「不管遇到什么事,都要以平静的心去处理」,如果追求不尽,那就永远不会快乐。





                                             跨出第一步
  
            时间可以使人完成大业,也可以成就个人的道业。每一个人自呱呱落地后,都会历经幼年、少年、中年、老的睥人生过程;从幼年开始是学习的阶段,到了中年便是奋斗的时期,而老年时就要享受这段人生的成果。所以说,「时间」可以完成人生的学业、道业与事业。

  
         合抱之木发于毫芒
    佛陀一再教育我们:人生,一定要谨谨慎慎,并以一颗最真诚的心,从开始的「因」到最后的「果」。「因」,是非常微小的东西。比如一棵生长在山中的大树,静 观这棵树,必须好几个人手牵手才能围绕。所谓「合抱之木,发于毫芒」——这棵大树的「因」,就在小如毫芒的种子之中。
  毫芒,是比喻最渺小、最细微之物。一棵巨大高耸的大树,其根源只是一粒很小的种子;这个渺小如毫芒的种子(因),在山林中慢慢生长、茁壮,终成一棵高耸、 巍峨的大树(果)。大家想想,这要经过多少个酷夏严冬、多少岁月的累积,才能长成合抱的巨木呢?从「因」到「果」,就是需要时间啊!
  修行或学习任何事物,就像走路一样——「千里之路,始于初步」。不论多远的路,一定要跳出第一步;这最初的第一步,你若不愿意跨出去,就永远不会到达目的 地。同样地,学佛法、世间法或任何工夫也是如此。不管要学什么事情,一定要下定决心,付诸行动埋头苦干,才能学有所成。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关于修行与修道:「修」是修养,「行」是两只脚踩在土地上走,「道」则是自凡至圣的规则,学佛便称为「修行」或「修道」;但是,如果只凭藉理论、光说不练,将永远不能达成修道的目的。所谓「坐而言,不如起而行」,佛陀的教法不是口头上的理论,而是要我们身体力行。
  常有人说:「我已经做很多了。」其实,这种人一定没做什么事。因为自以为做很多事的人,往往太自满自大,器量又小;就像一件器皿,装不了多少东西就满出来了。我们日常使用的器具,愈深容量愈大,许多东西装进去仍有空间;人也要有这种深广大量的心才行。
  在日常生活中,要时时刻刻做好事,但不必放在心上,因为我们并没有做成多少好事。即使如古人所说的「日行万善」,终其一生也无法将全部的善行积微成山;但是,如果一天做了一件坏事,那就成为「恶贯满盈」了。
  一个人平日做好事,是理所当然、应该做的;既然是应该做的事,就不算什么!但你若是做坏事,那就不应该;哪怕只是一点一滴,都会破坏了自己宝贯的「人生」。
  所以,学佛一定要像走路一样。一个人从幼年学走路到现在,不知走了多长的路,但是脚底下并没有带着路走;脚下若是走一步路一步路,绝对无法「进步」。我们 走过的路只有留下足迹,脚上并不会染到污浊的泥土;人的一生,应该也要如此。纵然今天赤着脚在路上行走,沾染了一些泥土尘埃,晚上也必须洗净双足之后才可 以上床睡觉。
  总而言之,两只脚应该走路,但不应该拖泥带水。修行的心也应该像这样,时时刻刻警惕自己做好人、做好事,谨慎于修养心性。



        自然最美
    修行学佛,重要的不在于找「境界」,最主要的应是「自然」。每个人来到世间,都带有一分很美的自然之美;只要多数人受到后天社会习气的薰习,使得习惯变坏了。若不能顺于自然,则所追求的理想常会与环境相违背;只要顺于自然,就是美的境界,也就是天性。
   学佛,常会听到「反观自性」这句话。一般人经常让心念缘着外境奔驰忘返,不知反观自照;若能彻底了解自性,便能「明心见性」,这也是修行最主要的目标。
  孔子有一回带学生到龙门瀑布郊游。他站在低处看到急水流花从高处奔泻而下、溪水滚滚奔流的壮观情景时,不禁说道:「水泻两万四千尺,浪花直冲四十里。」可见,龙门瀑布多么壮观。
  孔子看那雄壮的景色不禁入神,忽然间,他发现远处有一个人在瀑布的急流中沉浮着,便赶紧要学生准备救人。正当准备之际,水中的人却一直游靠过来,原来他是 在游泳。他在水面上悠哉游哉,还逍遥自地吟诗呢!在这深广的溪流中,湍急的浪涛对他而言,根本不构成威胁。那位泳者高兴地爬上岸后,孔子好奇地问道:「你 在激流之中游得这么逍遥自在,到底有什么特别的道力?」
  泳者简单地回答:「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道力,只是喜欢水呀!而且我习惯在水中游泳,并不觉得瀑布的水很湍急,这是我喜欢的自然境界呀!」孔子听了大有所悟!
  孔子对国政曾失望地说:「帮无道则隐。」也就是说,当政治混乱时,他宁愿隐居起来;但是,当他看到这位泳者在激流之中仍能逍遥自在时,深深觉悟到:「在险恶、混乱的环境中,只要抱着欢喜、无争的心态,未尝不是很好的修养场所。」
  人创造环境的美,环境却无法塑造人的美。在丑陋的环境中,只要有一群祥和的人,环境也会变得祥和美好的。人只要有一口清新自由的空气、呼吸顺畅,就是最逍遥自在的人生。像那位在浪涛中游泳的人,因为喜欢自然环境,因此自得逍遥,没有人我是非的纷争。
  希望人人时刻点然心灯、反观自性,不要让心驰逐于外;只看到别人的错、别人言语不好听,而忘了自我反省。




       内谦外让·行功戒圆
   去(八十)年十二月十六日,在盛情难却之下,我参加了一项历史性的活动:南回铁路通车典礼。
  南回铁路的通车,使全省环岛铁路接通,这是多么伟大的工程建设!不难想像,它动用了无数人的心力,逢山开山、无路开路,挖石、造桥、铺轨……,这些都是辛 苦艰钜的工程。因为有他们不惜险难地努力付出,才能开出这条美丽、壮观的南回铁路。我心里对这些开路英雄们,怀有最崇高的敬意!
  路,我们天天在走,可是有谁会注意到,踩在脚下这条路的每一寸路面,都是经由许多人付出时间、艰辛劳力所铺设的?所以,走路也要有感恩心——感恩铺设道路者,让我们有一条平坦的道路行走方便。
  人人若能彼此相辅成就、互相合作,社会便能安和乐利。人与人之间,应常彼此感恩,这样,自然会天天喜悦。
  在人群中不生是非,也是做人应该有的基本修养。经云:「离是非,则行功戒圆。」在人群中辛勤付出,但不受人我是非所困扰,任何环境都不影响谦让与感恩的 心,就能行功戒圆;立志修行的人若能内谦外让,戒德自然圆满。「戒」是规矩,持戒旨在使自己不去犯规,也能防护外来的伤害,这必须受持谦让与感恩心。
  现代人生活忙碌,更应该保持身忙而心不忙;若心忙,则意必乱——遇到任何逆境,即深感苦恼。这样的心态即使在最好的物质环境中,也一样永远无法圆满。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修养身心、不去妨碍他人,就不会障碍自己「行功戒圆」。
  因此,生活在世间应时时保持感恩心,像台东到高雄这条南回铁路,或许离你我很远,但是大家也应该念开路者的辛劳。何况通车之后,来往于东、南部的人们可以节省许多时间;而交通方便,正意味着生活品质的提高。所以,虽然它远在台湾的南端,却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在日常生活中,若能时时以感恩、满足、欢喜的心来看待周遭的一切人、事、物,就是戒、定、慧具足了。



              赤子心
    有一次我行脚到屏东,大同国小的尤老师带了一位小朋友来看我。这位小朋友送了一本作文簿,和一个装着一万五千元、署名「五年甲班小慈济人全体」的信封给我。他很恭敬地说:「师公,这本作文是要给您看的,这笔钱是要捐给慈济医院买病床的。」
  我问:「这笔钱是全班小朋友捐出来的吗?」他小声告诉我:「不是啦!其实那是我和弟弟、还有几个同学的储蓄,以及打工赚得的工资合在一起的。」我说:「那 你怎么写五年甲班的小慈济人全体呢?」他回答:「师公,虽然是我们几个人的钱,但是让全班一起做善事,不是更好吗?」
  封面上写着「师公,谢谢您!」的作文簿,原来是五年甲班小朋友写给我的信。其中,有一篇写着:
  「敬爱的师公您好!谢谢您给我们红包,虽然只有三十元,但那却是师公您无比的爱心和关怀。所以,我要永远保存起来做纪念。当我们看见红包外的『佛心师志』 四字时,都纷纷讨论它的含义。老师回到教室的时候,知道我们都不了解那四字的含义,就解释说:『佛心』,就是我们要有与佛菩萨一样的心肠去帮助别人、爱别 人;『师志』,就是以师公您的四大志业『慈善、医疗、教育、文化』作为自己的志业。」
  「师公,我恨不得快快长大,跟随师公贡献社会,让社会充满爱心。师公,我们这几天做了一件善事:二甲的一个小朋友被砂石车撞得很严重,但是他家很穷。我们 这群小慈济人知道了,就捐出零用钱给他作医药费;我们在短短几天之内,就捐出了六千元。师公,我们做得还不错吧!但是尤老师更伟大,他的儿子发生车祸住 院,他还不忘帮助别人,他的精神真令人敬佩呀!」
  另一篇的开头也提到红包的事,但后面是这样写的:「前几天,我在路上看到好多孩子在欺负一只小狗。那些孩子用石头丢牠,还抓牠的尾巴,甚至骑在牠的背上呢?我觉得那只小狗好可怜哦!为什么现在的人愈来愈残忍了呢?那些人真是没有公德心啊!」
  也有小朋友提到:「师公,我常想不通一件事:为什么有些人要开挫鱼场呢?这些鱼的嘴巴都挂着鱼钩,多可怜啊!假如把人换成鱼,想起来有多可怕、多痛苦啊!我们政府为什么不禁止呢?」
  还有一篇作文更发人深省,这位小朋友除了发愿要以慈济大四志业作为他的志业——「让全台湾人个个都知书达礼,个个有爱心」之外,并说:「师公,大人真奇 怪!又没有人规定春节一定要赌博,那大人为什么都在赌博呢?他们还说小孩子不能抽菸、喝酒、吃槟榔,可是大人在赌博的时候,却把香菸、酒、槟榔全都拿出 来。我就想:『小孩子不可以,大人就可以吗?』大人也是人啊!他们的身体也会生病,又不是钢铁。所以,我决定长大后,不但要教我的孩子们遵守『三不』—— 不吸菸、不喝酒、不吃槟榔,我自己也会遵守这『三不』。」
  以上,是一群十一、二岁孩子所说的话。孩子的心性,就是如此地纯真、清净无染!我曾一再地告诉大家:父母是子女的模范,父母呈现的生活形态,对孩子的性格 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所以,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为人父母者一定要以身作则来教育孩子;如此,孩子的行为才不致有所偏差,将来也不会有「养子不教谁之 过?」的遗憾啊!






                                                 谈修行
  
         修一分好心
    提到修行时,很多人会说:「太早了!我现在还要担负家庭的责任,必须等到责任完成后才能修行。」也有人会说:「太慢了!如果我早知修行的好处,就不至于拖家带眷的,如今是放不下了。」
  事实上,修行并非出家人的专利;而出家后若不知修行的真义,则同样无法断除一切烦恼。
   修行的旨趣在于「明心见性」,我以为「明心见性」这四人字的含义就是「修心养性」。因此,修行就是:于内,「修」心养性;于外,端正「行」为。而这分展现于内、外的功夫,并不限于出家修行的人才能做得到。
  有句话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我们不妨将它改为「人之习性不同,各如其面。」人心应该都是一样的,都与佛菩萨有着同等的善念爱意;但是,由于人的习气、观念不同,以致有不同的反应和行为。所以,我们才必须下功夫修心养性。
   心与性的差别何在?凡夫称之为心,圣人称之为性;心性本来是一体的,只是清净的本性被世间的欲念污染时,它就变成凡夫心了。修行就是要下功夫好好修心,去除心中贪婪、瞋怒、愚痴、骄慢和猜疑。
  往往有人会说:「我心好就好,又何必去修行?」只是我们如何厘定好心的标准呢?例如你在开车时,见到路旁有人受伤,你心想:「我很想上前帮忙,但怕会被诬赖人是我撞倒的。万一好心没好报,岂不是自找麻烦?」诸如此类的心念,究竟是好是坏呢?
   真正的好心是要经过洗炼的,要修习到面对遭受苦难的人们时,能够非常自动、没有一丝一毫考虑即伸出援手帮助他们;这分显露美善本性的洗炼工夫,就是修行。
  所以,不管有无宗教信仰,每个人都必须为「修」心养性、端正「行」为痛下功夫。


  
             灌溉善种子
    修行并非逃避现实、离开人群,修行的目标是要忘记自己的利益得失、不计较自己是否能解脱,而以众生为重;关心众生是否能离苦得乐,是修行者的自然风范。
  每个人的身体都有活动的功能,每个人的心灵都有纯净的良知;我们若能为大众献出自己的智慧,发挥与生俱来的良知良能,必能造福社会人群。
  不计较自身得失,以众生为重的修行是佛法的真理;若能将我们平时所学的理法落实在日常生活上,学以致用、成人利己,自然能够心生欢喜。
  想获得这种欢喜,要靠长久心来孕育、培养,不可一曝十寒!因此,当我们拥有一颗纯良的种子时,就要把握因缘时机,赶紧种入土中;并且要有充足的阳光、水分及空气,才能成长。
  我们应该把握因缘,好好保护善念;有好因缘与善种子,内外健全,就能使修行的心永不退转、厌烦。


                                  ------全文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