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陈海量居士《建设佛化家庭》

续 6

       (5)当教计书疏
         
         计是计算——算学。书是读书和写字。疏是刻画——美术。当子女放学归家,或假日在家的时候,应该在规定时间内,督促他们温课习字及劳作等作业。如有疑问或错误的地方,应该详细的为他们解释或改正,使他们彻底明了。
         
    算 学是论关于数与量的科学。教小孩学算学,要顺序渐进,使他们多做练习题,而练习题要切合实用,引起他们的兴趣。当他们遇到难题而不能解决的时候,尽可能的 还是让他们自己去解答,经过深思熟虑以后,倘若还是解答不出,这时可叫他们暂时把问题放在一边,休息一下,或者到外面去散步一次。最有效的办法,是叫他们 闭目静坐专心念佛,把神经松弛,心身放宽,在静定之中有时很自然的会把难题悟解出来,因为定能发慧啊!
         
    早 晨读书最易记忆,尤其是做过佛教简易功课以后,头脑清醒容易了解书中的意义。这时就要督促他读书。遍数越多读越好,要到滚熟背诵为度。读白话语,读的语调 就得像讲话一样,只要边读边听,听去清楚明白,自然能领会书中的大意和内容了。读文言文,句调要有轻重疾徐的音节,不可像说话一样,这在于多多读诵。多读 了,自然声调悦耳,而文句的意义也能明了了。这就是所谓『熟能生巧』啊。
         
    每 课书必须要使小孩背熟;否则一时硬记,日子一久,便忘记了。长篇的书,可以先分段背熟,然后把全文读几遍,再统篇的背出。遇到过长的段落,可以由自己的意 思再分几小段,因为分段的字句少,容易熟记。但最要紧的,还是在于集中注意力。假使在读书或阅书的时候,没有其他的杂念,能深深地把书中所写的事实,摄收 到意识之中,恍如身入其境的去想像。这样读法,印象就特别深刻,进步也就很快了。
         
    教子女临字,一点一划不可造次。先教他影格习字,等到写熟后,再教他临写。写字的姿势也很要紧,应该要身直头正。
         
    做父母的要绝对禁止儿童看神怪武侠及其他无益的小说,使他们保持纯洁的思想。最好在闲暇时用讲故事做游戏的方式,使子女明了些佛教的道理,和卫生上、社会上、自然上浅近的常识。
         
    我 们不可把教育子女的责任,完全推在学校教师的身上。因为学生人数众多,教师是不能对每一个儿童个别的照顾得到的。教师除在课文上加以教导之外,还须办理校 务,批改课卷,以及处置儿童们的纠纷。他们有这种种繁重的工作,是再没有精力能在课外为一个一个的儿童作精密的训导了。所以做父母的,从子女出生后,就要 负起教养兼施的职责,为他们奠定良好品性和习惯的基础,然后和学校的教育纔能相辅相承啊。
         
   『疏』 是美术。儿童有爱美、审美的本能。例如拿红花或红纸放在幼孩的面前,孩子即刻感觉喜悦了;又如儿童喜阅彩色的图画。这都是爱美的表现。审美的训练,可以增 加人生的乐趣。所以,家庭间的布置要美术化,一切陈设和装饰,应该整齐、清洁、美观而不要奢华。屋外如有隙地,应该种一些花木,增加环境的美好。家庭的陈 设和扫拭,也应随时激励儿童去做。但不可出以命令式,而须用激励的方法。实施美育,可以养成儿童高尚的思想和行为。
         
        

       (6)当教持经戒
         
        子 女有相当识字能力后,可以教他读佛经。这是做父母的最大责任。第一步,先把佛教简易早晚功课教他读背,再把经中格言选出教他。有的人以为佛经文义深奥,成 人尚不易懂,何况小孩呢?不知佛经虽然深奥的居多,可是有一部份是很浅显的。做父母的尽可把经中格言随意的编集起来,教授子女。如法句经,孛经,百喻经, 八大人觉经,善生经,和玉耶女经等,就有很多的格言,可作儿童德育的教材;还有许多偈,也是很便于儿童诵习的。虽然儿童教育要注重兴趣,格言一类的文字, 难免枯燥无味;然而做父母的倘能把佛教的格言,演成一种简单的寓言来解释,使小孩对于它发生兴趣,那末、自然能把这节佛语,深深地种入儿童的八识田中了。
         
    人类不可无宗教信仰,而各种宗教中,当推佛教为最博大,最高尚,最美满。所以我们不独自己要信仰佛教,更须教导子女共同信仰。信仰的观念,植基于儿童的时代,为最适宜,最稳固。
         
    所谓经戒,是指佛经的戒律,就是佛经中教人戒绝的事。教诲儿童不得这犯戒律,使他『童而习之』,那末终身就获益非浅了。所以信仰佛教,确为造就高尚人格的要件。
         
    我们要时常对儿童讲佛教故事,和佛菩萨救苦救难感应的事实,使儿童的智识增广,知道佛恩的伟大,世间上有种种不可思议的事迹;使他的见闻不至局限在范围狭小的物质文明之中。
         
    这 种佛教故事、和善恶感应的事实的演讲,是佛化儿童训练法中,最有感动力,最易实行,和最适宜于家庭采用的。因为男女老幼没有不喜听故事的,当儿童在听故事 的时候,喜怒哀乐的情感常随着故事的发展而变迁,好善恨恶的观念,也每每顺着故事而生起。在听了故事之后,故事中的情景和人物,常会留存在脑海里,时日久 了,儿童既受故事的薰陶,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会不期然而然的和佛化儿童的准绳相符合了。
         
    要 获得演讲故事的技巧,我们须多看故事书籍。如百喻经,就是一种最佳的故事书。演讲时,说话要浅明有趣,不妨随时复述已经说过的要点,以求容易明了。口音、 面容、手势的应用,可以辅助显示故事的情节和演述者个人的感触的,都应当适宜的施用。此外应当随时发问,考察儿童是否在注意倾听,是否发生兴趣,是否有所 感触。父母要佛化子女,于故事要特别注意,这是训练佛化儿童最妥善的方法。
         
        


                                                                                                        理财篇
         
     


        一、怎样开源节流
         
        善 生经里,佛说:『一、食知止足。二、修业勿怠。三、当先储积』。这是世尊告诉我们要节俭,要勤劳,要储蓄,也就是理财的纲要。理财的道理,不出开源和节 流。怎样开源呢?佛曾经告诉过我们:『先当习技艺,然后获财业』。又佛在杂阿含经里说:『何等为方便具足?谓善男子种种工巧业处,以自营生,谓种田商贾或 以王事(王事指服务军政两界);或以书疏算画。于彼工巧业处,精勤修行,是名方便具足』。我们在社会中生活,必须具备一项技艺,纔可以自立,纔可以生存。 若是学会了一项技艺,而不肯『精勤修行』,祇图偷懒乐闲的,那么事业也是不能成功的。所以佛再勉励我们说道:『苦不计寒暑,朝夕勤修务,事业无不成』的 啊!
         
   般 泥洹经佛说:『智者居家恭俭节用』。我们要依据佛的指示,于学习一技一艺以开源之外,还要能节流。不当用的钱,不应该用。尸迦罗越经佛说:『有六事,钱财 日耗:一者、喜饮酒。二者、喜博掩。三者、喜早卧晚起。四者、喜请客,亦欲令人请之。五者、喜与恶知识相随。六者、憍慢轻人』。能够不违犯这六条,就得到 节流的要诀了。
         
        (1)收付要逐日记账
         
          家庭收付款项要逐日记账。分日记账和总清账两册。每天要     款项记入日记账,每周再从日记账分类登入总清账。每月结算一次,年终总结一次。
         
     总清账的分类如下:
         
          收入方面
         
     1、薪水或佣金
     2、不动产利益
     3、企业利益
     4、特种收益
         
     支付方面
         
     1、饮食项  如柴、米、油、盐、菜蔬等。
     2、衣服项  如衣料、缝工等。
     3、教育项  如学费、书本、文具等。
     4、弘法项  如购送佛书和捐助佛教团体经费,社会各种公益义捐等。
     5、应酬项  如庆吊宴会等。
     6、特用项  如婚丧以及屋宇修理,器具购置等。
     7、杂用项  凡以上六项所不纳的,归入本项。
     8、储蓄项  如投资借贷和存入银行商号等。

TOP

续 7

        (2)消费要合理
         
        家 庭里的消费要求其合理,应该在购置用品方面加以注意;因为浪费柴米是显而易见的,祇有购买用品却大有研究的价值。同是购买一件物品,在某甲手里是合理的消 费,在某乙手里也许会是不合理的。所以在没有购买之前,应该考虑到是不是真实需要,家里的旧货是不是可以改造替用,是不是被经济力所许可。当购买的时候, 应当品评货色的优劣,估计货价的贵贱,时节的关系。货色的优劣,和货价的贵贱,有联带的关系。若是真正好的货色,能够经久合用的,就是价值贵一些,和假的 或劣质的,不能经久合用的,廉价货色比较起来,还是前者适合经济的原则。因为廉价买进的物品,在当时看来固然便宜,可是一旦不合用,或不多时就损坏,而不 得不抛弃或修补改造时,便由节俭而变为浪费了。
         
        

   (3)关于弘法的经费
         
        传 布佛教的经费是要慷慨献捐的。不独关系佛教的发展,而且也是为自己培植福田。如本事经佛说:『应以不坚之财,贸易坚财。云何以不坚之财,贸易坚财?谓有净 信诸善男子或善女人,如法精勤劳役手足,竭力流汗,所获珍财,应自供身,奉上父母,赈给妻子,朋友眷属。勤修梵行,除去憍逸,弃诸邪道。欢喜恭敬,如应如 时,持用布施,求无上安乐涅槃』。
         
   宝雨经,佛说:『观见一切有情造极恶业,施财摄取,令彼远离所作恶业,安置善处。复起思惟:佛说布施是菩萨。菩提由布施故,得断三种不善之法,所谓悭吝,嫉妒,恶思。是故我应学于如来,随所有财,常行布施。虽复施与,不起慢心』。
         
   我 们学佛的人,智慧和布施要并修的,缺一不可。分别业报略经载:『常乐修智慧而不行布施,所生常聪哲,贫窭无财产;唯乐行布施而不修智慧,所生得大财,愚闇 无知见。施慧二俱修,所生具财智;二俱不修者,长夜处贫闇』。捐献弘法费用,非但是应该做的,而且是乐得做的;因为我们迟早总要『一旦长伸脚,频呼不转 头』。『万般带不去,惟有业随身』的啊。三慧经载:『人治生,譬如蜂作蜜,采取众华,勤苦积日。已成,人便持取去。亦不得自食,适自疲极。人东走西走,求 是作是,合聚财宝,勤苦不可言。己命尽,他人得其财,自反得重罪。受苦不可量』。佛教徒立身处世,是要学佛的,不要去学蜜蜂啊。
         
   弘 法以购送佛学书籍为最要最妙。有财力的要大量印送,倘没有大力的,每年也要量力购买几册送人。学佛的方法中,六度是纲要。六度之中,布施度居最重要的第一 位。布施有三种,如解深密经,佛说:『三种者:一者法施。二者财施。三者无畏施』。购送佛书这件事,就具备三种布施的功德。拿佛书送给别人,是法施;佛书 是化了钱财购来的,是财施;他人阅后因此起信,改善行为,使他在现世逢凶化吉,没有怖畏,来世往生极乐世界,没有堕入恶道的恐怖,这是无畏施,所以我们每 年要在收入款项中,拨出一部份来,作为弘法的费用。假使要想详细知道赠送佛书的功德,请阅拙编在家学佛要典所载:『广布佛书之十六法』,和『普劝印造经像 文』。至于所送的书,恐人不看,难免糟躂,这一问题在拙述『知己知彼』中,曾经讨论到,可请参阅。
         
    关 于佛教团体的经费(尤其是出版佛教杂志书籍的),也要踊跃捐助,因为这是弘法的机关。经费充足了,弘法事业就能推广,否则就是有献身弘布佛教的人才,也不 能发展他的抱负的。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这是要希望我学佛的法兄弟,法姊妹们,大家共勉的。除了弘法费用以外,社会上各种的义捐,也应当视力之所 及,捐助一些,因为事关公众的幸福啊!
         
        

       (4)要从事储蓄
         
       佛 说:『世事无常』。我们要记住人生也有不幸的时候,如丈夫失业闲居,妻子疾病缠绵。倘向他人借贷,在『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社会中,你的希望是常不容易 达到实现的。所以收益有余款时,就应该从事储蓄,以防备意外的支出。储蓄不妨从小数积起。但储蓄要择稳妥的银行或商号,既可生息,又无危险。如果贪一时的 重利,借给不可靠的人,或是效法守财奴,把钱收藏在家里,这种办法是不妥的。在平靖的时候,储蓄是极端需要的,不过倘若生逢乱世,物价时时飞涨,固定的利 息收入,赶不上物价的上涨,弄得所存贬价,那是又当别论。在这种特殊情形之下,就应该把储蓄的款项,善于运用了。
         
      


         二、怎样保存器具
         
         当 购办器具的时候,要选择品质优良,构造坚固,式样新颖的。倘贪图一时的便宜,不顾物品的恶劣,那末,买来以后,脆弱不堪使用,于经济上反受损失。『一分 钱,一分货』,小便宜是贪不得的。购得的器具,要加意保存。不独惜福。而且可防钱财的浪费。关于器具的保存,应有相当的常识。
         
            (1)各类器具的保存
         
         竹器 精制的竹器,用花椒煎沸水泡洗,可永久不蛀;或把竹器浸入沸水中煮透,再用漂白纷调水,浸一二日,也不会蛀。
         
    木器  木器没有漆的时候,先用绿矾水涂,然后加漆,就不会蛀了。木桶漏水,用水门汀或油灰嵌入;就能胶牢不漏。
         
    漆器被烫,现出白迹,用布蘸火酒或花露水,用力揩擦,白迹自去。
         
    木板上字迹,用手指沾食盐少许擦字,便能消除。
         
    钉木器每苦木裂,若在钉上涂肥皂,可免裂。
         
    金器 金器用旧色淡,用线香熏,再用胭脂水洗,那么赤色就会灿然了。
         
    银器 银器污渍,用棉花蘸醋,或用宫粉擦,就可现白。银器色暗,用桴炭和水洗刷,光白如新;或用牙粉擦后,清水洗,再用干布揩,也能光彩焕发。
         
    银箸触毒发黑,用盐擦,就可复原。
         
    铜器 铜器色暗,用布蘸擦铜油擦之,就能光亮;或用烧瓦片磨末,用布擦,功效和擦铜油一样,或用桴炭磨水成浆,用板删蘸刷,就可洁白光亮了。
         
    铁器 刀、剪生锈,浸入泔水缸,一二日后取出,锈自会退去,或用米醋,浸三日取出,不擦自去。
         
    铁拦最易生锈,防止的方法,用黑铅粉和松节油涂上,那光泽就经久不变了。
         
    锡器 用粗糠或稻草灰擦洗,可去污。
         
    磁器 用咸水洗磁器,可使它内外光滑。
         
    茶壶茶杯染有茶痕,用食盐擦,痕即去。
         
    玻璃器 一切玻璃用具,新购来时不要立刻就用,应先用旧布把每一件分开包好,放入冷水锅,水面要超过物件,再加一大把食盐在水内,用文火煮。水沸后,再煮三十分钟,把火熄灭。等水完全冷了,再用布洗涤干净。这样煮了以后,玻璃就不容易破碎了。
         
    花缸花瓶冬天防冻:用食盐投入,就不会冻裂,而且花也比较耐久。
         
    拭玻璃窗,把火油一滴注上,取旧布揩拭,宿垢积污就能顷刻除去。
         
    灯罩用食盐擦,光亮而耐久。
         
    灯罩极易爆碎,假使把碎罩烘热。用生大蒜头擦碎处,然后持合烘干,就牢固异常。但须忌潮湿。

TOP

续 8

           (2)杂物的保存
         
                杂物 肥皂用后,挂在通风地方,可经久耐用。
         
    燃烛,用食盐放在烛心四周,可免烛油下淋,且光明倍增。
         
    洋伞经雨后,必须撑开阴干;但在不及撑干的时候,应把伞倒置于地,切不可把柄向上,恐水聚在伞顶,使铁骨易锈,布也因湿而易碎。
         
    去灯带灰,用剪剪去马口灯上的灰,颇不易平,每使火焰偏吐;可把灯带旋低,用粗纸揩齐,必较平正。
         
    除新油漆气味,用绿豆煮汁洗抹,可除气味。
         
    驱扑灯虫,用葱一支作圈式,围在灯泡上,虫即远颺。
         
    钟放在铺薄楼板的案上,钟内的摆,必易受震荡,以致速度不准,机件易坏;不如放在楼下,无地板处较妥善。
         
    浆糊最易霉臭,若加石炭酸水(西药房购)少许,就能经久不坏。
         
    草蓆洗抹后,切忌曝在日中;否则很易稀松。
         
    冬日磨墨和些酒在里面就不冻了。
         
    炭要用时,先放在盐水,或冷水中一浸,燃烧时约可省一倍。
         
    书籍卷封邮寄,收到后,必卷曲不能伸,可一手执书脊,把书在饭锅,或水锅上燻,一面洒开书页,使每页透入湿气。然后压书在二平面物之间,即可恢复平正原状。邮寄书有绳捆的印痕,可把半干半湿的布,盖在书上,然后用重物上压,过了一夜就平直了。
         
      


                                                                                              衣  服  篇
         
        


    一、衣服之目的与材料
         
        人体所着的衣服,为调节体温的工具;又能防护身体,免受损伤,是卫生所必需的。衣服对于人生的条件,是保卫体温,要适合身体,切于实用。不是争奇斗艷,讲究华丽作为奢侈品的。但是衣服必须整洁。衣服整洁能够使人敬重。所以佛尝勉励我们,衣服要整理得清洁。
         
         

    (1)衣料的种类
         
          衣服材料种类很多,因它的质地不同,可分为棉毛丝麻四种。
         
     1、棉织品  棉织品用棉实的纤维织成,质粗通风,多含空气,能保体温;又易吸收湿气,而徐徐加以蒸发。制衬衣最适当,且价很廉,能屡经洗涤,不易损坏,于经济上也很相宜;但质地粗糙,没有光泽。可做常服。
         
     2、毛织品  毛织品如呢羢等,是羊毛所织成的,种类很多。卫生上的价值,等于棉织品。它的品质柔软和暖,适宜于制老人小儿衣服。织孔中容有多量空量,所以能保温。
         
     3、丝织品  丝织品是蚕丝所织成的,保温力很弱;而且没有吸收蒸发的作用,又不耐洗,但是质软而轻,且较毛织品不易受尘埃。有一种叫人造丝的,是用木材纤维制成的。价值较蚕丝为廉。而且轻软细滑和蚕丝没有差异。
         
    4、麻织品  麻织品是麻皮的纤维所织成,虽没有保温的效能,然而能够吸收水分,很快的就蒸发了,所以可制夏令的衣服。
         
              (2)纤维的鉴别
         
               衣 服的原料大多数是纤维织造的。这纤维不外乎植物质和动物质二种,植物质的,如棉和麻;动物质的,如毛和丝。棉的纤维成扁平形,有捻成的螺旋痕迹。麻的纤维 处处有节,节处生有细毛,如竹状。毛的纤维表面上有一层表皮细胞,像细丝网一般。丝的纤维是平行的,较毛为细。若要检查衣料的原质,可以用显微镜鉴定纤维 的状况;或则用火燃烧。燃烧后发出爪甲臭味的,便是动物质;发出燻木臭味的,便是植物质。
         
        


              二、怎样保存衣服
   
我们佛教徒要注重惜福,要俭于享受,换句话说就是能甘淡泊。甘淡泊就能够担当事业,不怕受苦了。弘一大师说:『惜食惜衣,非为惜财缘惜福』。我们对于衣食能够不浪费,就是惜福。
         
       (1)惜衣得衣穿
         
        述 者幼小的时候,家母常常教训我,说道:『惜衣得衣穿,惜人得人敬』。这两句话,言简意深,也可说是修己待人的准绳。惜衣必须注意使用和保存。收藏的时候, 要整齐褶叠。要取出叠在下面的衣服,应先把上面的衣服移去,然后取出。倘把在下的衣服急速抽出,就要使内部紊乱,使其他的衣服发生皱纹了。衣服穿着后,必 附有少许湿气和尘埃,须加洗涤,而且要善于收藏。
         
         (2)处置衣服的常识
         
         兹述处置衣服的常识如下:
         
    洗衣服上墨渍,用饭粒搓洗,再用清水洗,墨迹便去。
         
    洗衣服上泥渍,用马铃薯(即洋山芋)水洗,泥渍自去。
         
    洗衣服上机器油污渍,可用松节油(西药房有售),涂在污渍上,尽力揉搓,再用温水和肥皂洗涤,油渍便去。
         
    洗衣服上墨水、碘酒、浆汁等迹,用牛奶浸在有渍的地方,以后再用清水洗涤。
         
    去绸衣上油污,用棉花蘸煤油少许,向渍处揩拭,不但油渍消除,而且原色无损。
         
    去衣服上桐油,如未经风日的,可用豆腐渣洗涤,阴干后,油渍便去。
         
    去衣服上铁锈,可用酢浆盐(药房有售,又名四蓨酸钾)。溶水洗涤,便能脱去。
         
    除衣服上蜡烛油,先在桌上铺一张吸墨水纸,把衣服平铺纸上,再用吸墨水纸一张铺在衣上,纸上再撒石粉或豆粉,用热熨斗烫压,油质就溶解,被纸和粉吸去。
         
    红蓝各色墨水污衣,可在无日光处滴醋少许,放在清水中洗,即去。
         
    去衣服上蝇粪,可用灯芯草蘸水洗涤,蝇粪自去。
         
    去衣服上蚊血,可用冷水洗涤,便无痕迹,倘用热水,便不能脱落。
         
    洗白色衣服,先浸湿后,擦肥皂,再卷起来,在沸热的硷水中(约放半小杯硷),浸一两个钟点,再用热肥皂水去洗,最后用清水洗净(把衣服放在热肥皂水中去煮亦可)。
         
    洗浅色绸衣,可用硼砂少许,溶化在热水中,把衣服浸在里面,经过数分钟,用肥皂洗去污垢,再用清水漂净,挂在透风处,先吹半干,取下摺好。重压两分钟,再摊开吹干,就非常匀净。但不宜晒日光。否则绸质就要变黄。
         
    洗蓝色衣服,每次未用肥皂洗的时候,先用冷的醋水浸一下。每一饭碗冷水加入一汤匙醋洗涤,便不褪色。
         
    洗印花布衣服,加醋在水中,可使颜色不褪;或先把衣服浸于盐水中(即食盐和水,每桶水加一茶杯食盐),以后再洗涤。
         
    洗呢绒衣服,不能用两手扭绞。因这方法最易伤呢绒。应当把湿衣服卷成一卷,用毛巾包好,再用两手压在卷上,把水挤出,再挂在通风的地方阴干。
         
    晒衣服法。衣服晒干不易挺直,可在衣服未干前,先把衣服摺叠起来,压在重物下面。经过片刻,再拥开晒干,就非常平直了。
         
    洗绒线,用皂煮水,拿筷挟绒线,于水内往来摇动,使水面生白色皂沫,愈多愈佳。然后提出,再入水漂洗,要使它自干,勿用手绞扯以免曲绉不平。
         
    洗白色丝织品,若用柠檬汁和水洗涤,更加洁白。
         
    胡椒除衣虱。裹在小包胡椒,同衣服藏在箱内,可免蛀虫侵入,功效和用樟脑相等。
         
    呢绒同绒线的衣服顶容易被虫蛀蚀,可用报纸把衣服包好,放些樟脑在内,可免蛀虫。一切毛织品必须洗干净后,纔可收藏。
         
    呢料防蛀缩,可在未裁制以前,把胡椒煮水喷反面,再用熨斗烫干,制成以后,可以不蛀不缩。
         
    不穿的衣服,宜在春夏烈日的天气,取出曝晒。用刷子拭去灰尘,入箱藏贮。箱须放在高燥的地方。
         
    衣服晒毕收藏的时候,要等冷透,然后入箱。倘热气未散就去收藏,是要潮损的。
         
    干洗衣服和帆布用具,先用食盐在炉上烘干,趁着干热时撒在帆布上,用刷子去刷,刷匀后,抖去布上食盐,帆布就干净了。
         
    干洗大衣,先把大衣铺在桌上,再撒上热盐,用软的干布,小心抹擦后,再把盐抖去。
         
    绒衣沾雨,绒头立即塌下。可用吸墨水纸吸干水滴,拿旧绒一小块,缠指头上,轻轻倒拭,又复顺揩,连拂四五度,绒头仍可推出。

TOP

续 9

       雨衣不可用汽油洗擦,因汽油能伤衣上的橡皮。洗时先把雨衣铺在桌,用热温的肥皂水抹去。洗后,用清水冲去肥皂,挂在通风的地方。雨衣穿后,应阴干收藏,且忌重压。草帽污渍,可用柠檬盐(西药房购),溶热水中,用小刷浸溶液徐擦。擦毕,用清水漂洗,就和新的一样。
         
    帽和鞋上的霉斑,不可即时曝晒。须先把霉斑刷去,稍蘸火酒抹擦,待阴干后,色泽丝毫不会受损。
         
    各种橡皮制成的手套、鞋和衣服等,有了裂缝,可用胶布贴在反面,比织补容易。
         
    湿鞋要脱下,把底向上晒干。鞋底湿容易烂坏。
         
    衣袖易污损,尤其是终日伏处案头的人们。可用青色或黑色棉布制一副袖套,须较外衣略宽,长过臂肘为宜,否则肘下仍易污损。
         
    垫在地上的蓆子污秽了,用盐水刷洗,再用清水冲洗,就可以干净。
         
        


                                                                饮食篇
         
        

     一、饮食取节便身
         
          佛 说:『饮食取节便身』。饮食是维持生命,供给体力的必需品,我们每人应该有适量的食料,然而必须有一定的节制,最忌过量。过量必伤胃肠。杂阿含经,佛说: 『人当自系念,每食知节量。是则诸受薄,安消而保寿』。所以能节饮食,就能免病,保持健康。反是,就使珍馐满席,也不足以言营养的。超过一定分量的饮食, 就不能消化。徒然使胃肠疲劳,增加一些废物的排泄,造成胃肠疾患的机会。佛又在善生经中,教诫我们要『食知止足』。这是饮食卫生的第一要则。
         
             (1)蔬食卫生
         
        食 物种类虽多,可是不外乎植物和动物两种。而植物的营养价值比较动物更为有益而无害。蔬菜类是维持我们体力的原动力,因为蔬菜所含的蛋白质、淀粉和脂肪等营 养分,虽没有谷类和豆类的丰富,但纤维很多,能助胃肠的蠕动,大有辅助消化的功能;且含有铁分和种种芳香刺激剂,更可以清新血液帮助血的循环。所以讲求卫 生的,蔬菜是每日必不可少的食物。因为我们不食肉类,于健康并无妨碍,若是不吃蔬菜,便将罹坏血症——一种很危险的病症。佛教徒最注重卫生,所以我们主张 蔬菜。
         
         (2)蔬食与肉食的问题
         
               友人曾立群先生,是留德医学博士。他任上海同德医学院教务主任已有二十年了,在医学界是一个有权威者。他曾把蔬食和肉食的利益,用科学的方法加以评述:
         
    『人 生自襁褓以达成人,身体长大,建设需资。即平时劳作消耗,亦应随时补充,方符新陈代谢之常则。若将吾人平时所进各种食品,作化学分析的研究,其所得成分, 大略可分为无机之水及盐类,及有机之蛋白质、维生素、炭水化物、脂肪等各种。按水与盐类,不特渗透所需,亦各种细胞中之重要原质。蛋白质为建造组织所必 需;维生素依其名称所指,为生命所不可少;炭水化物能生力;脂肪偏重于热之发生。诸是等类,凡动植物质各种食品,虽各有多少偏废;但大部含存,无分彼此。 如蚕豆含蛋白质百分之十八。豕肉含百分之十七。菠菜含炭水化物百分之四。牛肝含百分之二。菜油、荳油、牛脂、乳酪,均系含脂肪之着名者。新鲜之莴苣、生 菜、莞豆、兽肉,俱各含有甲乙丙丁各种维生素。然植物之中尚含有一特殊之物质在。于化学分析中,亦属于炭水化物,但非如淀粉、糖类之能消化及溶解者,是纤 维质也。纤维质不能消化,惟具有刺激肠胃粘糢,促进胃肠蠕动之功。胃肠既能充分蠕动,于是消化之力始更加强,而粪便亦较易排泄且更畅顺也。肉类虽有纤维, 但类似其名而异其质,不可同日而语。夫粪便畅通,始得胃纳旺盛。消化既强,食物方得实惠。养生者苦口提倡蔬食,职是之故』。
         
    『动 物之肉,可供餐食者,除含毒者仅拚死而嗜之者外。兽有牛、羊、豕、鹿;禽若鸡、鸭、鹅、鸽;鱼如鲈、鳜、鲤、鲫。其他虾、蟹、蛤、蚬、龟、鳝、鳗、海参之 属。非特食其肉,即其乳血卵鳍等,亦莫不以之佐餐。但此等动物,于其生活之经过中,随时随地可以染得细菌,或被任何寄生虫侵入,因而致病。吾人倘非专家, 莫知其底蕴,以为完全强健,毫无遗憾,草草宰而烹之。但煮未熟透,或竟酱浸、醋浇、活剥、生吞,于是乎其体中所潜伏之细菌,蛰居之寄生虫,遂由之而传入人 体,危险因是而得。疾病如结核,脾蜕疽等。虫如包虫、旋毛虫、条虫等,其尤着者也。以故在现今完善之社会中,牲畜之牧养,有兽医为之监督。屠宰场中,更有 详密检查之设备,庶几防患于未然。但其范围仅及于普通之畜兽耳。他如鱼、虾、鸡、鸭,以及其他野味,常人莫能察知其病态,更无从逐个检查,以别其可堪供食 与否。既莫能充分的防于前,但求其次于后。于是烹饪务必足其热力,方使菌与虫经高温度而死亡尽绝。自此始以为可以无贻后患矣。不然,不仅此也,鱼肉之类, 极易腐馁。而既病者之尸体,其腐馁之程序更早且速。其腐馁也,起于不知不觉之间,当时即生一种妥美毒。此毒质也,虽经沸煮亦不能消灭破坏,一朝随食物达入 人体胃肠,吸进血液,导行循环,即感中毒现象。轻者缠绵似伤寒,转展床褥之间,寒热不能即止;甚且兼发咽喉,眼肌等麻痺状态。重者急剧如霍乱,呕吐交作, 可以致命于俄顷。由是观之,肉食者正如抱薪救火,不知危险之在于眉睫,知命者可以明矣』。
         
    医 学大家丁福保先生说:『世人多喜肉食,曾不一究其利害。大凡通常食肉中,皆含有一种疲毒。此疲毒当畜类死亡之际而生。即使杀一壮硕无病之牲,于其将死未死 间亦能生此种疲毒。人食之必为患。故肉食一事,洵有损而无益。吾人主张蔬食既可养生,且免毒害。蔬食云者,乃取天然真味,鲜洁甘美,有足资生者焉。酱、酱 油、豆、豆腐,其功效视卵为胜。一合之豆,其营养分可敌肉垂及二两;其他为牛所无之营养分,豆乃悉备之。饮食之道,贵乎养生。吾人所食,宜取其精力之富 者。显精力为阳光所自出。得阳光之热,能吸收其精力者,厥维植物。是故摄热蕴精,莫富于种子果实也。其所蓄之精力,无不具有淀粉、蛋白质、糖质、盐质、脂 肪等。惟植物之脂肪及蛋白质与动物大异。盖动物之脂肪及蛋白质,均有碍于消化也。最适宜于消化者,特卵及植物之蛋白质耳。谷类等物皆含有之,而豆类独富。 蔬菜含蛋白质甚少,果类除胡桃而外则无之。属于动物者则以卵为最多矣。至于其他动物之蛋白质,非独不宜于消化,且已组织成机关之用。养育之生机不具,于人 体毫无裨益。于此可见动物之蛋白质与植物之蛋白质,其新陈优劣,显然甚明』。
         
    卫生学家说:『地上所生的植物,受日光长成的,食之最能补身,胜于肉食』。蔬食比较肉食更为有益卫生,已为有识的人们所公认了。
         
          二、饮食常识
         
          食物的目的是:供给热力,促进生长,增加对疾病的抵抗力,供应和补充精力的产生。每一种食物大多数总是含有一种以上的化学成份的。这种化学成份,我们叫它做营养素。它是:1、蛋白质,2、脂肪,3、炭水化合物,4、矿物质,5、糖类,6、维他命,7、水份。
         
         (1)节食与摄生
         
        食物勿贪多,以能消化尽为原则。食的时候,要细嚼缓咽,使津液拌和入食物之中,我们应该使口齿负一部份消化的责任,以省胃力。
         
    食物的温度要适中,不可过冷或过热。冷热过度的食物,非但损伤牙齿,而且能妨碍消化。过硬的食物要伤牙齿,勿要轻易地咬嚼。
         
    进食要有定时,每日三次已足。以午餐为主,早晚不宜过饱。并应戒除不依时的杂食,使胃肠减少劳作避免疾患。
         
    食后不宜立即作事,更不宜用脑;因为饮食之后,血液正聚在胃部,做消化的工作,脑中血液较为减少。若这时去做用脑力或其他的事务,势必使正在胃部工作的血液,转而向脑部或其他方面分散,使胃部消化迟钝,而起消化不良的病症。
         
    进食时不宜饮水,饮水应在食后一小时。以免稀释消化液,发生消化障碍。
         
    水为人体必需品,所以每日三餐外,须给以数次的饮料。最佳的饮料,为沸过的开水。茶和咖啡有兴奋作用,不宜多饮。
         
    当食欲微觉不佳的时候,就应该减少饮食。因为这是胃肠的消化力已经减弱了的警报。假使再加重它的负担,它将同负荷过额重量的牛马一般,要一蹶不振了。佛遗教经,节食章:『譬如智者,筹量牛力所堪多少,不令过分,以竭其力』。所以在这时必须减食,使胃力恢复正常。

TOP

续 10

        在 工作、远行或运动以后,觉得体力疲乏时,不宜多食,也不宜急急就食。应该静躺或倚坐一会儿,再进食物。在进食的时候,须要有愉快的情绪,不要让愤怒闯入我 们的餐席中来。在食前或食时遇有不可避免的事故,使我们不得不生气的时候,那时还是牺牲一餐避免用膳,这要比勉强进食妥善得多。
         
             (2)食物要清洁
         
                铁罐头装的食品开启后,要立即把食物倾倒出来,移置在瓷、瓦或其他容器中,因为留在罐中,空气进去,起了化学作用,食物容易变坏,吃了容易中毒。若装食物的罐头是瓷的或玻璃的,就可不必把食物完全倒出,只要把瓶口盖好就是了。
         
   食物、食器和贮食物的处所要注意清洁,否则就要妨碍健康。最好不要在碎裂了的瓷器中盛食物,因为裂缝之中容易藏垢纳污,有被微菌侵入的可能。
         
     


                                                                               居住篇
         
        

       一、住宅的布置
         
        假 使说经济是家庭的血脉,那末,住宅就是家庭的躯壳。身体要希望它健康,非注重清洁不可;那末住宅非遵从我佛『净其房舍卧具』不可了。又一譬喻我人是家庭的 灵魂,那末住宅就是家庭的衣服。我们对于衣服不修边幅,不祇是有碍观瞻,为人所訾议;而且对于身体的健康,也是很不利的。那末对于住宅的布置怎么可以不加 注意呢?
         
    房 屋不在于大小多少,只要坚固整齐,空气清鲜,光线充足就是了。家庭的优美,不在于房屋怎样华贵,家具怎样奢华;而在于能以精巧的艺术手法,加以美化的布 置。一所很简陋的住宅,经过聪颖的安排,就会变成很雅致、很悦意的乐园。家具的施用和装置,要细察家里的情况,而善于筹划。应买不应买的物件,要详加考 虑,纔不至于浪费妄用。
         
    居住的房屋最好是东南向,次则西南向。若是西北向,便不合宜。因为东南向的房屋,夏日没有烈炎的薰蒸,而冬日则有阳光的照临,和西北向的,刚巧成个反比例。这是我们还择居室时应注意到的。
         
        (1)卧室
         
         每日须把被褥褶叠整齐,床铺的灰尘拂拭清洁。并把便桶溺器洗涤后,移置到厕所去。壁上挂夫妇间的摄影,并一二幅佛化格言,或再挂一二帧风景画。
         
        (2)客室
         
          室隅置花瓶或盆景。壁上宜悬挂佛化对联,佛化图画,或配以山水风景;使室内充满着佛化的景象。对自己既可由熟习而得到深刻的印象;对宾客亲戚朋友们,也可以使他们受到强烈的感受,可在无形中收获弘法的效果。字画以时常换挂为佳。
         
         (3)客室联语
         
                下面的几对联语可供选取:
         
   △要作大雄佳弟子   当思奋迅度群生   

   △久长受用贫边得    安乐功夫忍处成
   △时事五洲罗眼底   秋涛万顷起胸中   

   △行脚且完大士愿    雄心不作冷灰燃
   △欲除烦恼须归佛   各有因缘莫羡人   

   △为期肩胛炼成铁    今日花前学诵经
   △有钱当念无钱日   得意休轻失意人   

   △为道了无寒暑变    利生岂畏路途艰
   △独坐常思自己过   闲谈莫论别人非   

   △贝叶行间修福慧    莲花座下礼能仁
   △白发满头难再黑   青春过眼不重来   

   △长年白业经三卷    静夜青天月一痕
   △举世祇知嗟逝水   无人微解悟空花   

   △粗衣粝食随缘过    礼佛诵经乐趣真
   △欲向法门参我佛   好从意地伏魔军   

   △案有经书窗有竹    壁多古画院多花
   △芳兰祇为因香折   良木多从被直摧   

   △病久确知念佛好    魔多反使道心坚
   △真柏最宜堆厚雪   危花终怯下轻霜   

   △原知挫折当头棒    毕竟繁华过眼烟
   △须信成从败后得   谁知荣是辱边媒   

   △云水一身天上下    风涛万里海西东
   △是非莫与他分辨   自过应须自翦裁   

   △要使中华成佛国    不容外道入吾家
   △浮生若梦谁非寄   到处能安即是家   

   △家庭亲属皆归佛    净土莲华已待君
   △事欲称情常不足   人能退步便无忧   

   △山顶月明长啸夜    水边云暖独行时
   △荣衰可喻花开落   聚散还同云去留   

   △过眼暂时分好丑    到头半点不相干
   △发心为念众生苦   得力难忘我佛书   

   △素壁淡描三世佛    瓦瓶香浸一枝梅
   △虚名万事雪填井   幻景百年绳系风   

   △翠竹黄花闲意思    白云流水淡生涯
   △未能有念归无念   道是无心却有心   

   △芒鞋竹杖春三月    纸帐梅花梦五更
   △修养须从尘事炼   行持要向岁寒操   

   △四海即家栖幻质    五湖为镜照容颜
   △忘我宁知余外物   出尘不在入深山   

   △不畏艰危不惧苦    要勤奋斗要成功
   △吾佛慈悲广度众生当度我   人天缺陷不念弥陀更念谁
         
           (4)佛堂
         
        中 央供奉佛菩萨像。桌上置一香炉,一净杯,二花瓶,常供鲜花,佛前装一电灯或油灯,早晚功课焚香一枝或三枝。晚课毕,可把佛前灯熄灭,桌上安置功课本数册, 以表法宝。桌前加幔,并置拜凳一只或数只。壁上悬挂佛化对联和图画,以策进净业。早晨佛前供开水一杯,午后送出洒于户外。佛堂须每日收拾清洁。倘屋宇狭 小,卧室用布幔隔开,(或用橱隔开),划一小部份作为佛堂。供佛菩萨像以简单净化,切忌纷然杂供,有失庄严。关于供像如下:
         
        释迦牟尼佛左右配文殊普贤。
        阿弥陀佛左右配观世音大势至。
        或加奉弥勒佛地藏和释尊的十大弟子。
        或祇供释尊弥陀观世音大势至。
        至于任何神像一概禁止,不得供奉。
         
       (5)书室
         
   关于书室的布置,也不出整齐简明,美观醒目,这几个原则。靠壁放几只书橱。室中设置桌子一张,桌上铺台布,环绕着放几只椅子。壁上挂些字画,以及佛化标语,格言等。书籍可选择1、佛教书籍杂志。2、有价值的国学科学书。3、有益的小说故事诗歌。
         
    学 校规定的教课书中,所得到的知识是有限的,我们要子女多得些学问,就须在课外给与他们有阅读其他图书的机会。所以家庭中应设置一个图书室。我们置备了各种 书籍还可以借给亲友邻居阅览,以文字劝化他们信佛是很有功效的。倘屋宇狭窄,辟不出图书室来,就祇用一只橱藏列佛学,科学,文学等书也可以的。
         
         (6)厨房
         
                    除每日洒扫清洁外,更须将一切的炊具,用具,食具每日都洗涤过。
         
        (7)厕所
         
         除洒扫清洁外,并须把地面和壁角,多撒石灰,多洒防疫水。
         
        (8)地板
         
        因受潮湿每易朽烂,宜做活动的数块,钉一铁圈。每逢霉天,把这几块地板揭开,使潮气外散,可免朽烂。倘在铺板时,先把搁栅和地板的背面用桐油揩敷,可耐久经用,比较不曾敷油的,可多用一倍的年份。
         
         (9)窗幔
         
       颜色要和四壁和谐相称,质料可选粗厚一些,能经风日的吹晒而不易损坏的。
         
      

            

    二、居家须知
         
                 住宅是一家老幼幸福之所托,所以每日应洒扫洁净,把各种器具揩抹整理。开启窗户,调节空气,谨慎门户。室内不可堆积垃圾。房屋倘有损坏,应即随时修补。
         
        (1)注意火烛
         
                  火 烛更要当心。引火的物件,如废纸,乱草,破絮,木屑等物,不可放置在灶门和火炉贴近的地方,以防遗火成灾,每日需用的柴草,应估计一日所需的用量,放置在 灶下,不可堆积得太多,今天烧完,明天再取。不可使儿童烧火,因他不知谨慎,每致误事。龙锺的老年人,也不可使他烧火,恐他好睡昏沉,难免误事。临睡时, 要检点灶门和火炉四围。要在那些地方不着一物,以免火灰复燃,把物烧着,酿成火患。
         
    冬夜就寝,室内倘没有烟囱设备,不可燃烧煤炉取暖,以防煤气中毒,生命发生危险。
         
    柴草的堆置,应另备一室,谨密封锁。祇可在取柴时开门入内。室内应禁止吸烟,没有罩子的灯火不得持携入内。
         
    火 油灯当临睡的时候,必须吹灭,以免夜间被猫鼠打翻燃烧。火油箱和火油壶不可放在火桶或火缸的邻近。火油箱要盖好,以免火星落下,酿成不测。若遇泼翻火油而 失火,最忌浇水。可用干灰或湿灰,或被褥,毛毯覆之,就能扑灭。在冬季携带火炉睡眠,常使被褥熏成焦黄,甚至一个不当心酿成火灾。烘小儿尿布过夜,也有同 样的弊害,我们应该避免。
         
    儿童最喜燃纸游嬉,或燃烛舞蹈。那是有危险性的,我们应该加以制止。
         
    如遇乡居失慎,须竭力援助扑灭,不要只管搬运自己的财物。
         
        

TOP

续 11

             (2)不妨害邻居
         
        家中不可发生争吵情事,大声喧嚷,以致邻居不安。更不可在夜静更深的时候,开唱收音机和留声机,使得音乐歌唱等等扰乱邻居的清梦。家庭中早晚功课,可以不必敲木鱼,击引磬。
         
    同居公用的晒场,不得一家占用,就使有很多的衣服要晒,也应先询问同居是不是需用。不可在公用的自来水管旁边洗物,妨碍他人取水的便利。阴沟不可使积污物,使沟渠不通,有碍公众卫生。
         
   家庭近旁如有余地,宜栽培花草,果树,蔬菜。使环境风致幽雅,可以涵养性情。切不可在弄口,或后门外随意倾倒垃圾。
         
      


                                                                                                    卫生篇
         
        


       一、健康生活
         
    佛 说:『菩萨虽复不惜身命,然为护法,应当爱惜』。智者大师也说:『身安而后道隆』。所以学佛的同志们,要注意健康。慎起居,节饮食,这是物质的卫生法。可 是多瞋多忧的人,虽然在物质方面能够注意卫生,然而还是免不了早衰的侵入,疾病的缠绵。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忽略了忍耐和达观的精神卫生法。这物质和精神两 种的卫生法,要并重纔好啊!
         
    精神的卫生法另详修养篇,这里先述物质的卫生法。
         
      

          (1)慎起居
         
         起 居方面要注重空气清洁,作息有时。否则对于身体健康就有损害。久住室内的人,对于室内空气的变坏是不觉得的,倘从外面进来,就会立刻觉得紧闭窗户的室内, 空气是恶浊得不可耐了。变坏的空气是不宜呼吸的。所以必须勤开门窗,以调节空气。睡的时候,不可拿被覆头;因为吸进自己所吐出的浊气,使血质有变坏的可 能。
         
    睡眠必须有一定的时间,大约每晚十时睡觉,早晨六七时起床为适宜。大便也要有一定的时间,最好的时间是在每天早晨起床的时候。
         
    要使我们的眼睛保持健全的视力,应遵守下面的条件:1、不在强光处及黑暗处阅细字。2、眼觉着疲乏的时候,不可看书。3、诵读和书写宜背光而坐。4、车上或其他簸动的处所不可看书。5、不可和人合用面巾,倘必不得已时,用他人的手巾,务须紧闭双目。揩面时眼的周围勿揩。6、无事时常常闭目养神。
         
    平 静愉悦的思想是会造成快乐而健康的眼睛的。因为眼睛是非常灵敏的器官,和脑部及神经系统有密切的关连;烦恼,恐怖,愤恨等刺激性的情绪,对眼睛的伤害是严 重的。使眼睛松弛是改进视力最有效果的方法。现在你不妨自已试试看:除去眼镜,对着图画或有数字的日历坐下,暂时把眼睛轻轻地闭上,使身心得到松弛,暂时 不对任何事思索。于是睁眼略为睐,你会觉得你刚才所看的东西,此刻更加明亮更加清楚了。
         
    所以在早晚功课中宽放身心,闭目静坐,一心念佛,于眼的健康是很有功效的。
         
    我们要时常沐浴,因为常沐浴能使皮肤清洁,营养增进,防制感冒,疲劳恢复。佛在善生经里曾训示我们要『澡漱令心净』。佛的训示有双重的意义,他要我们身净,同时也要心净。
         
    欢笑最有益于身体:1、能补脑髓,使脑力鼓动,血液因之通畅。2、消除食滞,能使精神活泼,消化力因之增强。3、能解忧愁。郁结不畅的心绪,因之舒展。有这几种特效,所以我们每天能够笑几回,就可以增进健康。
         
    身体应作适宜的运动,使血液流通,肌肉平均发展,脑筋和肌肉互换劳息。体格羸弱的人,不可作激烈运动,勉强运动反使身体受损。运动能使呼吸深长,充分地吸入养气,帮助血内铁质运出所积的废料。所以可使弱的变壮,壮的愈强了。
         
            (2)节饮食
         
         我们要保卫我们的生命,必须得到食物的营养,然而食物的供应,并不在于量的多,而是在于质的精,应该选择含有我们所极需要的营养素的食物。如含有热量较多的糙米,白米和花生油,含有蛋白质较多的花生和荳类;含有矿质较多的菠菜和萝卜等等。
         
    暴饮暴食,过量的填充肠胃,非但不能得到营养的功能,而且障碍消化,酿成疾病。中国人有一句很不合理的,勉励人的话,叫做『努力加餐』,这种劝勉是含有毒素的,我们听到了,可千万不要轻易地接受啊!
         
   一切食物还须缓食细嚼,使它充分地和唾液调和。那末到了胃内就易于消化了。
         
   意 大利法师,罗根那特比丘在上海时,有一次对人说:『当我在战时,被囚在集中营的时候,同伴中多感食物的不足,而我还觉得营中的供给太丰富。我在每餐总有余 食可以分送给同伴。至于我身心的健全更使他们惊异。为什么我能异于众人呢?说出来也并没有什么祕诀,只不过是『食不过量。缓食细嚼』罢了。我不使有一粒饭 不经过咀嚼而囫囵吞下。也就是说,我必尽可能地榨取每一粒饭,每一茎菜的营养成份。
         
    『缓食还有一点好处,就是可使胃部有充分时间,去考虑供应量已否充足,而及时加以拒纳。那一般急性就食的饕餮者,就不使他的胃有筹量决定的机会,而任意的充塞』。
         
    每 次食后,必须休息半小时,使血液流注在胃间,以增长胃液,易使食物消化。不能完全消化的食物积在肠胃,必生疾病。食要有定时,使胃的消化工作,有作有息。 如作而不息,胃力就要疲乏,食物就不能消化了。我们吃了冷的东西,一时是不能消化的。它存储在胃内,要经过相当的时间,等到所吃下的东西渐渐热了,才能慢 慢的消化。所以就是在夏天,也不宜吃冷冻的东西。
         
    要 细嚼食物,应有完美的牙齿,要有完美的牙齿,应知道牙齿的卫生法。牙齿外面有白质,坚固而光亮,这叫做牙磁。保护牙磁有四个方法:一、不咬硬物。二、不吃 极热或极冷的东西。三、齿缝间不留食物细屑。四、早晚常用温水洗刷牙齿。齿的外面垢秽,叫做牙锈。牙锈的里面,大半为微生物所居住,是有害于牙磁的。可用 肥皂水或盐洗刷。牙锈去除了,这里面微生物就可以消灭。糖和酸能损害牙齿,因牙齿内含有很多的石灰质,这石灰质和糖或酸相合,就要变为软脆,容易腐烂败坏 了。佛在世的时候,他和弟子们是用柳枝来刷牙齿的。现在戒行精严的比丘们,还是沿用柳枝刷牙的。
         
        (3)烟酒之害
         
          各 种酒以不吃为妙。因为酒能障碍食物的消化。饮了些酒以后,血的运行就顿时加速。于是血带着酒内的醇毒行到脑内,能令脑内的微血管涨大,血液增加。这时因为 脑部进血过多,暂时觉得兴畅意快。倘再过度的饮用,那末脑受醇毒愈深,就要语无伦次,作事躁乱了。常饮酒的人,能令脑质缩小变硬,运用不灵,渐成无用的废 物。酒进到胃里,胃就发红,日子一久,胃也变硬缩小。而且胃汁遇酒,必定变淡。食物的消化,就发生障碍了。酒也能损害到肝。因为酒跟着消化食物的液体,进 入了肝,肝就受酒毒的浸蚀而缩小变硬。而且易使肝发炎,有时会生肝痈等症。所以世尊告诫弟子不宜饮酒。善生经载:『饮酒有六种过失:一者失财。二者生病。 三者斗争。四者恶名流布。五者恚怒暴生。六者智慧日损』。酒有这许多的害处,能够戒除不吃最佳。
         
    烟 草所含的要素是尼古丁,为科学中最着名毒素之一。吸纸烟能麻醉神经,损害口津和胃汁,能害人的心脏,能使人失去抵抗痨病和其他病症的能力。电学家兼发明家 安迪生说:『吸烟对于神经中枢有一种剧烈的作用,能使神精细胞败坏。这种现象在孩童中发展得十分迅速。而且吸烟所引起的这种败症,不像普通麻醉剂所引起 的。乃是有永久性的,且无法控制的』。吸烟的嗜好,最难打破。吸烟已成习惯的人,能够戒除的很少。所以我们不曾吸过烟的人,应该慎之于始,绝对不可使纸烟 上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