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

智是无分别智,换句话说,就是清净心所起的作用,清净心能照,照的作用就是观智。古德常常用水做比喻,水在平静的时候,没有风浪,像一面镜子一样,把它比作清净心。它起的作用,它能照,正像一面镜子,把外面所有的境界都照在里面,照得清清楚楚,比作什么?比作无分别智,照得清楚。你心要是动了,就好比水起了波浪,水起了波浪它有没有作用?也有作用,它也能照,但是能照就照得不完全,为什么?它有界限,它有波浪的时候它照的是局部,局部也不清楚。我们的心在不动的时候、清净的时候,所起的作用就叫智,的确无分别。虽无分别,一切明了,不是说无分别什么都不知道,无分别比有分别还要明了、还要真实,所以这叫智。凡夫所用的心是妄心,用的是分别心、用的是执著心,所以那叫识。昨天跟诸位提过,交光法师在《楞严正脉》里面一再的提倡舍识用根,就是把执著、分别舍弃掉,用无分别智,用这个作本修因才能得成无上菩提。

  我们中国自古以来,世间法里面、佛法里面的教学都是从根本智下手,这是我们应当要明白的。唐大圆居士在《唯识新裁撷汇》里面就提出这个问题,而且非常的感叹,说民国以来,教育制度改革了,不在根本智上下功夫。没有根本智就没有后得智,你所修学的,正是清凉所说的,不是堕在无明,就是堕在邪见。这也是今日之下我们修学很难成就的原因之一,这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根本智的修学就是在背诵,所以背诵,不但佛法里面,从前念书都是从背诵下手。你看中国的小学跟现在小学不相同,古代的小学是以求根本智为目标,就是求无分别智。小孩七岁上学,「就外傅」,傅是师傅,就是老师,七岁就亲近老师,离开父母跟老师。

  中国的家庭,自古以来是大家庭制度,不像现在的小家庭,大家庭制度,大家庭有内外之分的。中国古时候建筑的式样,我们上一次到垦丁青年活动中心,它那个建筑是我们中国古代的建筑。诸位到那个地方去一参观,它那只能够代表中国南方的一个地区,北方的规模比那个还要大。大家庭制度,四合院,有好几进的,所以它有内外。家室在内,客厅以外的都算是外。请来的老师,老师住西厢,西边是招待宾客的,客房,西席;主人住在东厢,东道主,接待客人的。所以请老师,老师住在西面的客房,那一边就是教室。学生、家里的子弟都跟著老师,就不再往里面去了,只有放假,放假的时候才可以到里面去看看母亲、看看兄弟姐妹。

  七岁就要跟老师在一起过生活了,老师当然要照顾他,学生要学著侍候老师,学什么?学洒扫应对,学这个;学礼节,学知道尊敬长辈,知道如何侍奉尊长,学这些。他学会侍候老师了,他回到里面就晓得怎样侍候父母、怎样奉事父母;换句话说,所教的是生活教育,不是书本,是生活教育。现在的学生连扫地都不会扫,你看地一扫,扫得满房子的灰尘,这就是不会扫地。会扫地的,地扫得干干净净,灰尘不会起来,你学过了没有?从前小学学这个。以前的地不像现在,现在磨石子地干净多了。以前的地是泥土地,大家庭讲究的,富有的家庭,地上铺砖,所以灰尘我们比现在多,人家扫地的时候灰尘不会飞起来。所以生活教育现在已经不重视了。

  除这个之外,老师再有一个重要的科目,就是训练学生的根本智。根本智训练的方法就是背诵经典,老师只教句读,字的读音读得很正确,一句一句念得很清楚,不会把句子念错,教这个,教学生背诵。所以,他从七岁大概到十二岁,把这些四书五经、诸子百家重要的东西全都背过了。你问他什么意思他不晓得,他只会背,就是他没有分别,老师也不讲。这个老师叫启蒙的老师,叫根本的老师,这个老师最重要。这个阶段当中,所有东西都背过,而且背得很熟,老师的责任就是督促他背诵。有些小孩很聪明,教他的东西他念个几遍就会背,老师把课程就要给他加重。一般中等根性的人,大概一天可以背三百个字,普通的,三、四百个字。如果这三、四个百字他三遍就会背了,那老师必须要多上他的课,就是加重分量,要他背六、七百个字。原则上,十遍之内他要能够背,十遍到二十遍一定要能够背得出来。

  能背出来之后,再督促他遍数,要背多少遍?要背一百遍以上。我们图书馆有《五种遗规》,那是清朝,也是一个总督叫陈弘谋,他作的,里面就讲童蒙教学,古时候的童蒙教学,清朝也是如此。根性要是钝一点的,老师要督促他背两百遍到三百遍。为什么背这么多遍数?这样背下去之后,他一生都不会忘掉。到他成年之后,将来入社会上作文章、应对,引经据典随手拈来,他不费力气,不要去找参考书。你说现在叫你写篇文章,去翻了好多参考书,翻累死了,找都找不到,你说多苦。从前人家提起笔拈手就来了,这个功夫都是从小做的。在佛法里面,就像善财童子在文殊菩萨会下,就是学这个本事。

  这个本事学会了,就是这些经书统统都背熟了,只要提一句就晓得在哪个书里头、在第几页第几行,都背得这么清楚,於是有资格参学了,这才有资格参学。参学就是哪个地方有宗师,儒家称为宗师,他通一部经,或者他通某种学问、学术,他在某个地方讲学,你就可以亲近他。他讲《论语》,《论语》你会背了,你可以亲近他,去听他讲解。所以,讲解是另外一个阶段。亲师访友,到外面去参访,参访就是要了解经义。讲学的时候老师不用书本的,不像我们现在讲经要把经本摆在面前。为什么?老师也是背过的,学生也是背过的,所以没有书本。你要不会背,那你就没有资格去听。讲解的时候是启发后得智,从根本智里面启后得智,这是大用无方,受用无穷。

  老师讲学又没有一定的方式,有的时候在讲堂,从前讲堂没有桌子,都是用蒲团,就像我们念佛堂一样,坐在蒲团听讲,不用书本,在一起研究讨论。老师要高兴了,带大家去郊游,准备一些好茶、好菜,一路游山玩水一路在讲学,所以读书乐!现在读书苦,提到读书都害怕,从前读书是最乐的。我们不幸而生在这个读书苦的时代,没有享受到古人那种读书乐的滋味。从前苦在哪里?就是小学苦,背诵苦,从七岁到十二岁。十三、四岁那就非常潇洒了,参学非常潇洒,真正叫读书乐。

  佛门里面的参学也是如此,所以佛门一出家是五年学戒,学戒是什么?那个戒不是叫你学戒律,五年学的是《沙弥律仪》,就是十戒二十四门威仪,生活教育,等於新生训练。你们学校里新生训练只有几个月,大概是一、两个月,佛门里面新出家的训练是五年。这个五年学什么?就是学侍候大众,学服务。在从前寺院里住的人多,所有粗重的活都是初出家人做,像烧饭、种菜、砍柴、挑水,这是侍候大众,都是新出家的人做,这是生活教育。除这个生活教育之外,就是背诵经典。每个寺庙它都有学风、有道风,道风是行门,学风是解门。譬如天台的,它是依《法华经》,换句话说,你在这五年当中,你要把《法华经》背过,你要不能够背诵,你将来没有资格在讲堂里听经,只有在讲堂里站在后面侍候大众。人家说给我拿一杯水来,你赶快要端过来,给我拿个毛巾来,你也得侍候他,没有资格坐下来听经。天台家不但要背诵《法华经》,还要背诵注解,那就是智者大师所作的《法华经文句》,一定要背。除这个之外,所谓天台三大部,《法华玄义释签》,我们那边书架上精装本的就是的,三大册,那个要背。还有一部《摩诃止观》,分量跟这个差不多,也有这样三大册。所以天台宗的东西五年当中全要背过,才有资格学天台。

  古人的成就是真正下了功夫,我们现在什么功夫都不下就想成就,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我们想想,我们今天哪一桩能够比得上古人?只有一桩,享福超过了古人,我们的享受比古人超过太多了,除此之外没有一样能比得上古人。古人那样的修学,还怕堕三恶道,底下的话我就不要说了,你们自己心里明了。这是讲观照一定要用根本智,希望诸位重视根本智的重要,就是无分别智我们必须要认真的去训练。

  「能观」,就是观智,就是根本智,「则明明不昧,了了常知,卓然独存,返观独照,故称观也」,就是上面跟诸位讲的入流。「所观」,这是境界,境界里,因为观世音菩萨他用这个方法是从耳根而入,耳是对音声来说的,是音声所入,他是用这个法门。与大势至菩萨用的法门不一样,大势至菩萨用的是「都摄六根」,观世音菩萨六根里头用一根,单用耳根,这一点不相同,但是观照、入流决定是一样的。这两位菩萨都是我们念佛人的榜样,是做功夫的一个模范。我们取大势至菩萨都摄六根行,是好办法,取观世音菩萨专摄耳根也行,也是好办法,都有很了不起的成就。

  说到「音」,这个地方有了,有「正觉之音」,正觉之音就是法音。我们今天在讲堂里面讲经说法,这是属於正觉之音。有「众生之音」,众生之音就是我们一般谈话,言语。有「器世界之音」,器世界,譬如风有音声,雨也有音声,甚至於包括一些乐器,乐器是器世界的。譬如我们这里磬、木鱼都是器世界的,在打击、撞击的时候都有音声,这叫器世界之音。可以说包括我们现在所有乐器演奏的音声,都是属於器世界的音声。很多人喜欢交响乐,那都是器世界的音声。我们唱歌,歌唱那是众生之音。

  还有「杂类之音」,杂类就包括一些六道鬼神里面的音声。杂类之音从哪里见到?我们现在有许多神咒,都是杂类之音。那不是我们世间的言语,虽然是梵文译过来的,印度人也听不懂。咒子里面很多是鬼神的音声,你音声念得很正确,能够把鬼神召来。你把他召来,念另外一种咒可以把他请走,把他送走。所以神咒能够役使鬼神,等於说为鬼神发号施令。但是你这个音一定要正确,你不正确,你说的他听不懂,他就不会来,那就没有效果。所以发音要很正确,但是正确的确就相当之难,很不容易。说起来实在很简单,咒虽然是翻译保持它的原音,一定要有人传授,没有人传授,我们照这个字去念,不会正确。你如果要不相信,你就拿英语或者是日语,你用中国字翻它的音,翻一段,然后你照中国字这样念,你看看是不是它原来的音?你照这个音念,我是中国人,念得没错,一个字都没念错,可是他听不懂,他莫知所云;咒语就是如此。我们现在念咒也就是纪念的意思,诚心诚意去念,音不会正确的。因为释迦牟尼佛所传的,照中国的记载,释迦牟尼佛到今年是三千零十年,这是我们中国历史上记载的。这么长远的年代传下来,那个音早就变了,不准确了。

  所以咒,西藏藏语的发音比较上正确一点,因为藏文是直接从梵文变过来的。藏文里面有很多的音保存著梵文的原音,所以比较上正确。说完全正确,我都不敢相信。我们中国的古音,在广东话里面,甚至於闽南语里头还保存一些,国语里面几乎都没有了。譬如我们念南无(拿摩),南无(拿摩)是古音,现在念南无,这个音变很多了。我们今天念南念无,照这个字念没念错,你查查国语字典很正确的,没错,可是古人就听不懂。所以那时候的音,跟我们现在有许多的音都变了。四书里的《大学》,我们讲大学你们都晓得。可是古音那个大不念大,念太,学念教,念太教。我们现在听古人叫太教,我们不懂;我们现在念大学,他也不懂。可见得文字没有变,语音是每个朝代都会变。今天我们对於神咒就是恭恭敬敬的去念,不要有分别,拿它来训练我们的无分别智,那是很好的工具。就是不许你分别,不许你执著,也不要求它什么意思,拿它来训练根本智,是个非常好的工具。这叫杂类之音,总称为「世音」。至於怎么个观法,昨天已经跟诸位说过了,在此地我们就不必再罗嗦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能所合标,境智双举,故云观世音。」到这个地方,这都是解释菩萨为什么取个名字叫观世音,是说他名字意义的来源。下面则是讲「普门品」。「普是遍义」,就是普遍,「行弥法界,随心益物,称体而周,故为普」。行,就是菩萨利益众生的事业,行就是事业。实在讲太普遍了,尽虚空遍法界哪个地方有众生,菩萨就到哪个地方去,为众生服务,帮助这些众生,满众生的愿望,有求必应,这是普的意思。「随心益物」,益是利益,物是一切人物,物包括了九法界的有情众生。如果说利益人,人不包括天,也不包括饿鬼,也不包括畜生。说一个物就统统都包括了,我们讲动物、植物、矿物,说个物全都包括了。所以,物的范围比人的范围大得太多了。随心两个字的意义很深,但是在此地不能细说,诸位如果要了解,去研究《楞严经》,随心应量,利益一切众生。「称体而周」,体是法性,周是周遍,唯有称体才周遍。这四个字我们还是不容易体会,我们说得浅近一点,你用平等心就周遍了,没有分别。有分别,我做这桩好事只利益某一个人;没有分别,一桩善事就尽虚空遍法界,所以叫普。

  门是通达的意思,「门是通义,出入无壅」,就是没有障碍,「法法全彰」,彰是明显,没有藏在里面,全部都露出来,「事事无碍,故为门」。「此菩萨」,就是观世音菩萨,「不思议神力,照穷法界」,他的智慧、他的清净心,将整个法界全体照在他清净心中,就像一面镜子一样,无有不照。「万像流动」,这是指境界里面森罗万象,就是十法界依正庄严,流动是指这一切法的生灭现象。「殊音异类」,前面讲四大类的音声不一样,各个不相同。他能够「普现色身,随机说法,妙行圆应」,圆是圆满,应是众生有感,菩萨就有应,感应道交,「无所障碍,故云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这是把品题也简单的介绍出来了。

  下面,在表解里面有一段讲的「来意」,这个意是意思的意,此地这个字写错了,意思的意,诸位改一改。这一段来意就是底下这段文,我在这里头节录的,我们念这段文就更清楚了。「又妙音现形说法」,妙音是前面一品「妙音菩萨品」。妙音跟观世音菩萨关系非常密切,就好像兄弟姐妹一样,是一家人,因为他们是同修一个法门。妙音也是普遍的现身说法,「救济众难,与观音无异」。诸位把前面妙音菩萨这一品跟「普门品」一对看,你就了解,大同小异。异在什么地方?「但略而未普,妙而未圆」,换句话说,妙音菩萨救度一切众生,他的范围小,不普遍。观世音菩萨实际上就是把妙音菩萨的发扬光大,周遍法界。所以你看在赞佛偈里面,都是用「妙音观世音」,把他合起来一起来赞叹。

  「观音不离是行」,观世音菩萨这个行门跟妙音菩萨是一样的,就是他的范围大,「而能大千圆应」,大千是讲大千世界。「无去来相,所谓自在之业,普门示现,则进於妙音矣。」进是进步,比妙音菩萨更进一步,将妙音菩萨的行法发扬光大,周遍法界,普利众生。「其实二圣一道」,这个二圣就是妙音、观世音,这两位菩萨是同一个门、同一个道路,「相为终始」,妙音菩萨是开端,观音菩萨则是发扬光大达到极处,达到一个终极,一个是开端,一个是表终极。「故后颂」,偈颂里头,颂「观音之德,而兼云妙音。是知二圣一道,即妙音之行,而演为普门」,观世音菩萨把它发扬光大,成为普门这个法门。「是知相为终始」,终始比始终意思要长得多。说始终,从开始到结束,这一个段落就过去了;说终始,就永远没有完的时候。譬如说今年七十二年年终,到第二天,七十三年开始了。所以,终始是相续不断的相,始终是个断灭相,意义不相同。「欲体前法,须兼二行」,这就是教给我们,你要想学观世音菩萨普门圆应,要从妙音菩萨下手,为什么?「从妙而普,有始有终,然后圆备,故继妙音而说普门焉。」普门品就是这么来的,是由妙音而发扬光大才说普门品,这个来意就是说明这一品的来意。

  底下有两段,诸位看表解上,丙的这一段略略的介绍这一品的内容。观音菩萨一共有三经,有三部经,三部经都不是独立的。第一部经在《华严经》里面,诸位在《华严选读》里面看到,是在「入法界品」当中的一章,就是善财童子参访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代表是第七回向的菩萨,这一章我们过去讲过。第二部经就在《楞严》上,我们是按照佛讲经的顺序,释迦牟尼佛成道是第一部讲《华严》,《华严》以后就是阿含,阿含之后就是方等,《楞严经》是属於方等,在《法华》之前。所以,第二部讲观世音菩萨就是在《楞严经》第六卷「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第三部就是在法华会上,这个「普门品」。前面两经都说到菩萨的修行,他自己怎么成就的,尤其是在《华严》上,《华严》称为「观自在」,称观自在,偏重在自己的成就,偏重在自成就;称观世音,偏重在利益众生这方面。自受用称之为自在,他受用称之为观音,大慈大悲。所以「普门品」里面就没有讲到他自己修学的经过,没有说这个,完全说菩萨利益众生的事业。它的内容完全是圆应大千,把众生的苦难归纳为十大类,跟《华严经》里面用十来表法是一个意思。

  外面的zai 难有七大类,「免七难」,内在的zai 难,就是烦恼,有三大类,贪瞋痴,菩萨能够帮助你「免七难,离三毒」。一切众生还有许多的欲望,求不得苦,所以观音菩萨有「应二求」,二求实际上讲无论你想求什么都包括在这里面,不要看到观世音菩萨应二求,只是求男、求女。佛当年讲经,大概也最重视,世间人最重视就是后代,总想后代有好儿子、好女儿,连这个都可以求,其他的当然不成问题。所以是在一切求里面举重的,其余这些轻的当然都包括在其中。这十二个就是观世音菩萨十二大愿,像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接引众生一样,他是以十二大愿来救苦救难,普度众生,流传妙法,妙法就是《妙法莲华经》。所以这一品在《法华经》里面属於流通分,不是正宗分,属於流通分。

  底下有「劝发」,就是劝勉大家要发心,发什么样的心?底下有五条,这五条都是《法华经》里面的,而且都是《法华经》里面的流通分。「为法」,就是为了求法,「当如药王苦行分身」,「妙音菩萨品」前面就是药王菩萨这一品。自古以来,诸佛菩萨、祖师大德没有一个不是为法忘躯,自己肯牺牲。玄奘大师当年到印度去求法,如果还顾及到自己身命、顾及自己的安危,不肯牺牲享受,怎么能吃那个苦?那是徒步走去的!从中国到印度要走三年,不是短距离,当中要经过大的沙漠、要通过丛林,那是高山,比我们这个阿里山不知道要高多少倍。二次大战的时候,飞机都不能够飞越,要从山当中绕过,你说那个山多高。所以去的人,我们中国这些发心到印度去取经的,有一百多个人发心去,回来的呢?回来只有十几个人,都是在途中遇难,丧失了生命。哪一个人都知道这个危险,他还是要发心去,为法牺牲。

  像诸菩萨,在本生经里所讲的,更不必说了,我们有没有这个精神?稍稍受一点点苦就不肯干了,那还能行吗?还能有成就吗?要知道古人求法之难,释迦牟尼佛为半偈而舍全身,这个故事诸位都晓得。我们今天对於法物、对於经典糟蹋、不爱惜,这是过失!虽然今天印刷术这么发达,我们对经典为什么要尊重?古时候人求来不易!我们今天虽然容易得到,我们要尊重,要想到从前人求法之难。《楞严经》,般剌蜜帝法师把手臂剖开,经典藏在这里面带来,因为他那边那时候海关这部经不准出去,是国家的国宝,禁止带到别的地方去。他偷偷的用这种方法带到中国来,你说那样的苦心,我们今天拿到经典怎么能不重视!这是讲为法,为了求法。

  「弘法当如妙音观音,普门圆应」,唯有弘法才能报佛恩。弘法要有观世音菩萨的精神、有妙音菩萨的精神,有教无类。所以说众生有感立刻就有应,感应道交,绝不分彼此。不分:你是中国人,我应当对你多说一点,他是外国人,那给他少说一点。那就不是观世音菩萨,也不是妙音菩萨。尽自己所知道的完全说出来,利益众生,帮助别人,帮助别人没有任何条件。如果讲经说法还要讲条件,你请我讲一座经,你得要供养我多少钱,这就是商场上谈生意买卖,这叫「裨贩如来」,把佛法当作货物去贩卖,这个罪过是阿鼻地狱的罪业。所以法师,你们诸位将来要发心当法师弘法利生,要晓得,搞得不好的时候将来果报在阿鼻地狱,你还不晓得怎么去的。我一生弘法利生,做这么多好事情,我怎么还堕地狱?你弘法利生,原来你是在卖佛法,你是在买卖佛法。佛法是要弘扬的,怎么可以当商品去卖?

  尤其现在你看印的经,版权页一看,「版权所有,翻印必究」,这八个字就送到阿鼻地狱去,阿鼻地狱已经挂号、已经注册了,等他去报到去。佛法要流通,欢迎翻印,印得愈多愈好,怎么可以说不准翻印?这还得了!佛经不可以,不可以这样用这个字样,他叫你流通的,流通的功德无量无边,怎么可以说版权所有,不准翻印?纵然你是法师,你自己的著作,我注的注解,后面也应当要流通,要欢迎翻印。我自己注的,我不准流通,我这个「版权所有,不准翻印」,你这就是买卖佛法,你注得再好,你还是造阿鼻地狱的种子。

  我讲经,有很多地方都不欢迎我的,为什么?听到我的,好像我在骂人,我句句说真话!他要觉悟,把那个版权页撕掉,后头印个「欢迎翻印」,他功德无量。所以我看到这些人造业,你要劝他,他还说是我罗嗦、是我多事。他说我这个书要不卖,我哪有钱再印?印经的钱来自十方,不必去卖。众生有福,佛菩萨自然有感应,求这些干什么?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还跟我们谈条件?而是我们众生总是以凡夫心,希望观世音菩萨帮忙,向观世音菩萨许个愿,将来一定要还愿,这就是谈条件:「观世音菩萨你保佑我,我发了财之后我来供养你。」观世音菩萨有能力帮助你发财,何必要你供养?他帮你发一百万,你拿十万块钱供养他,观世音菩萨蚀了大本,哪有这种道理?这都完全用凡夫心测度菩萨的心量,大错大错!诸佛菩萨对待一切众生没有条件的。所以弘法要如观音、妙音,他们是榜样。

  「护法当如神咒降魔」,紧接著「普门品」下面是「陀罗尼品」。神咒,刚才跟诸位说过,是招呼鬼神请他们来护法、来降魔。而神咒能够降魔,与鬼神打交道是一方面,可是更重要的一面,是要降服自己的心魔。诸位要晓得,魔来害你,就好比一个国家,外面有敌人要来攻击你,你内里面一定有汉奸、有奸细,有为他做情报人员,内外勾结,他才敢动手;如果你内面能够团结一致,魔力量再大,他不敢侵犯你。外面的魔是什么?你看《八大人觉经》里面讲四种魔,外头魔只有一种,天魔,那是外面的。其余的内应可了不得,内应有三大类,有五阴魔、有烦恼魔、有生死魔。内外一勾结,魔的势力才大,你才有无量无边的zai 难。内里面没有魔,外面天魔外道对你无能为力。到那个时候,你内里没有魔,外面魔很奇怪,外魔一看到你是个正人君子,他不但不欺侮你,反而佩服你,他发心来保护你。如果你一变心,跟他一样,他就欺侮你,魔的性情就是如此。所以,我们行得正,你不要理会他,他自然对你恭敬,他来保护你。你天天要求他、拜他,要去拜托他,他看到你这个人很可怜,我可以欺侮你;换句话说,你始终就被他控制了,没有办法离开他。

  所以佛教给我们,「可得为世间事,不可得为世间意」,这两句话在《阿难问事佛吉凶经》里头,诸位都念过,非常重要。世间意是什么?就是跟鬼神打交道,像算命、看相、看风水,跟这些鬼神打交道,求这些鬼神能够降福,求他保佑,跟他打交道。那就是跟魔套关系,犹如我们人的社会上跟黑社会的头目拉关系。拉关系有一点好处,他有势力能帮你忙,但是你一生得受他控制,得不偿失。世间事,样样事我们都能做,喜欢怎么做就怎么做,自己做怎么舒服就怎么做,何必要去问神,要去求这些魔鬼?用不著。你发菩提心,你修菩萨道,那些鬼神见到你,对你就五体投地,顶礼膜拜。你是圣人,你是佛的弟子,他怎么不尊重你?你再去尊重他,他瞧不起你。虽然你是佛门弟子,他晓得你是挂名的、你是冒充的,你不是真的,他更欺侮你。这些道理要懂。所以降魔,用神咒降魔,先降自己的烦恼魔,外面鬼神自然不敢侵犯。这是护法,我们过去在讲席当中常常提到,护法先要护自己的法,护自己的法先要护自己的菩提心,不能忘失菩提心,护自己的清净心,从这里做起。

  神咒,一句「南无观世音菩萨」就是神咒,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神咒,不要再去搞其他的咒子,搞得太多你心都乱了。这个咒子灵,那个咒子不灵,起了分别执著是一个都不灵。为什么?你心不清净,护就护清净心,一个咒能得清净心,这个咒就灵;两个、三个,清净心搞乱了,那咒都不灵了,没有一个灵。所以诸位要晓得,一就灵,二就不灵,学东西愈简单愈好,才有灵验。多了分心,多了在里面起许多无谓的分别执著,破坏了自己的清净心,这个咒都失去效力。

  「修行当如严王转邪」,就是「妙庄严王品」,也都在我们这一册,我讲这五种统统在下册,都在这一册。他是修行的模范,修行要紧的在哪里?转邪见为正见,转邪行为清净行;换句话说,妙庄严王是勇於改过自新。转邪,拿现在话讲就是改过自新。知道自己有过失,他马上就能改正过来,我们修行要像他。我们修行所以不能成就,就是晓得自己有很多毛病,改不过来。譬如头一个大的毛病,贪心,名闻利养、五欲六尘放不下,明明知道应当要放下,就放不下,不能改过。还有一个什么?懈怠、懒惰,明明知道我们要勤奋,可是偏偏就喜欢懒惰。这个就不能成就。自己的毛病自己一定要晓得,要想办法去改,如果要不改,一生决定不能成就。我们哪个毛病最重,先要从最重的下手,因为最重的能够改了,其余那个轻的小毛病很容易改。

  我过去初学佛的时候,我自己晓得,我的毛病就是懈怠、懒惰。自己知道,很不容易改,别人劝我,跟著人家还是不行。最后用什么方法?讲经,把这个毛病改过来了。我讲经,刚刚开始学讲经,讲一个钟点要准备二十个钟点,一个星期讲一次,我至少要用二十多个钟点的时间来预备,没有充分的预备,到讲台上下不了台。所以说一个老师督促我,我还是懈怠,到讲台上,这么多老师,几百个人眼晴都盯著你,没有办法懈怠了。好办法!所以有些人说,你怎么那么喜欢讲经?我哪有喜欢?对治毛病!我说我在讲台上做学生,讲台下面都是我的老师、都是我的监学,一个个人都在督促我,天天在这里听,看看我有没有进步。我哪里在讲经?我是在这里提出报告,向老师报告。我用这个方法对治我这个毛病。所以你自己要想方法来对治,你要是不认真想个好方法来对治的话,这样懈怠下去,将来以后一事无成。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每个人的毛病不一样,不是一个方法能够治一切人,不可能的。而且每个时期的毛病又不一样,这几年有这个毛病,前几年有那个毛病,不一样的,会变的。方法也得常常变,就好像害病一样,去年害一场病,今年又有病,病不一样,一个方子,吃一个药,那会害死人的。药方要随时去调整,药物也常常要换,这样才能把病治好。修行就是治病,我们的行为发生了毛病,要把它修正过来,所以说总纲领就是改过自新。譬如说大家都晓得修行一定从戒律下手,来修正我们身心行为。可是功过格,你看这些年印了多少多少万本,总有几十万本了,几个人照这个去做?有人拿到,很发心去做,做个两天、三天,完了,就懈怠了,不再做下去。莲池大师《自知录》那是出家人的功过格,莲池大师祖师位上,他一生就照那个修行。我们今天打开来真正惭愧,也很想做,做了一天,第二天就忘掉了,第三天就丢到脑后去了。他能成祖师,我们怎么能成为祖师?就这一点就不如他,其余的还谈什么?记个日记,记个三天,今天忙,算了,今天不要记了。到了明天,又忘了一天,干脆算了,别记了。没有恒心,没有长远心,那怎么行?怎么能成就?所谓是「有恒为成功之本」,无恒是大病,要改过来,要有恒,要有耐心,要有长远心,这是我们应当要学妙庄严王修行。

  「劝发必如普贤要祈」,劝发就是劝一切众生发心,要学普贤。普贤劝我们什么?经文上有四条,第一个「诸佛謢念」,你不发心则已,你发心必定得诸佛护念,你不要害怕,不要有疑惑。大凡学佛修行人,就是一个是疑,一个是怕,所以他没有办法精进。疑怎么?佛讲的话真可靠吗?我什么都不求,什么都放下,明天我没饭吃怎么办?明天谁来供养我?谁送东西给我吃?你就怀疑了,对佛不相信。不相信怎么办?还得求人!第二个就是恐惧,因为有疑就有恐惧,所以必须还要存一点钱,还要搞个小道场,还准备自己还得养老。好像在这个娑婆世界日子还很长,还不想走。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又希望赶快往生极乐世界,这一边还准备很多很多事情,还准备再过个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的样子,你看心口相违。心里想的跟你自己所行的完全是两桩事情,不一样,这怎么会有成就?

  出家人在从前是三衣一钵,每天到外面托钵,有的时候也托不到。托不到不怨天不尤人,托不到的时候,回来好好的念一天佛,明天出去再去托,不求人!你不求人,佛就来护持,护法神就来保佑,为什么?他有责任,他要护持这些修行人。这些修行人如果缺道粮,他要想办法送来。如果你要去求信徒,护法神「我乐得自在,他有办法,用不著我帮忙」,护法神都走了。佛也跑掉了,菩萨也没有了,护法神也没有了,跟你往来打交道的是什么?都是些魔鬼,都是些邪神,你跟他打上交道,你麻烦大了。我在大概十几年前,我四十五岁的那年,在基隆大觉寺,灵老和尚请我在那里结夏安居,给他们大众讲《楞严经》。讲堂就在天王殿的隔壁,天王殿里供的韦驮菩萨,我那个时候就劝大众,我们修行人不求信徒,好好的办道,如果我们道粮断了,韦驮菩萨马上要撤职查办,他护的什么法!我们要天天找信徒去化缘,韦驮菩萨塑的像在,韦驮菩萨神不在,他不来,为什么?他一看到你们这些人都有办法,那用不著护持了。所以诸佛护念,你真发心,心地清净,诸佛护念,不要操一点心。

  我刚刚学佛,是第二次见章嘉大师,那时候我一个礼拜跟他见一次面,头一次见他,他教我看破、放下,叫我从布施下手。第二次去见他的时候,他就跟我说,真正学佛的人,你的一生统统有佛菩萨、护法神给你照顾,你什么都不要操心,什么都不要过问。我就相信他的话,所以我从学佛以来一直到今天,什么事不操心,什么事不过问。你问我这个图书馆的事情,我什么都不知道,图书馆怎么来的?怎么成立的?不晓得,图书馆这些开销,不知道,什么都不知道,你看心多清净。无论到哪个地方弘法,他们要给我建道场,好,点点头,你们去搞去。怎么搞成的?不晓得,这才自在。要我去想方法,带著多少钱到美国去建个道场,我才不干。我到那里去逛了一趟,他们就把道场建成了,要请我去。我说好,一年来一次,给你讲一部经,这个多自在。所以给诸位说,一无所有就什么都有。你要有了一样,你只有这一样,丢掉了就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什么都现成,得大自在!诸菩萨得大自在,我虽然没得大自在,得了一点小自在。所以我信心具足,诸佛菩萨护念。

  第二,「植众德本」,植就是培植,我们自己要修养,要晓得培福、修德。从哪里做起?从戒、从定,这是德本;修六度、修十波罗蜜是福之本。有德、有福,无论到什么地方都不会缺乏。这一句著重在服务大众,为大众服务。戒律也是为大众服务,你看看《沙弥律仪》这二十四门威仪就是服务大众。

  「入正定聚」,这是自受用,修自己。自己要把心安住在定境上,也就是像《弥陀经》里面所讲的,把自己的心安住在「一心不乱,心不颠倒」,这是自受用。

  「发救一切众生之心」,这就是菩提心,菩提心里面的大悲心,四弘誓愿里面「众生无边誓愿度」,要发这个心,你的心量才广大,才不会自私。把我执,你看不破自然没有了。破我执好难好难!小乘人断惑多么不容易,大乘菩萨断惑那个方法太巧妙了,为什么?把你的心扩大,小我就没有了。这是普贤菩萨在法华会上劝勉大众,我们今天在此地读《法华经》,我们也是法华会上的一分子,普贤菩萨的劝发当然包括我们在内。

  到这个地方,讲到这里,我们把题目的意思全都介绍完了。下面这就是正式的讲到经文了。这一品在全经体系里面,在佛门里面讲科判,也就是章法结构、思想体系,它的题目标的就是「普门圆应」,这是「普门品」的总题目。底下分为两段,两个大段落,第一大段落是「问答显德」,显是显示,就是菩萨的德能,也是菩萨的事业。德就是一种成就,他在事业上有了不起的成就,这个德跟得失的得在古时候通用。第二个大段是「闻品获益」。那是就我们一般人,我们听到菩萨与佛一问一答,说明观世音菩萨无始劫以来,尽虚空遍法界,所做的利益众生的这些事业,我们听了之后,自己获得利益。这个利益里面最大的,启发我们的信心,感发我们效法菩萨,菩萨能做,我们也应当要效法他,也应当要学他。

  第一大段里面有「长行」、有「偈颂」,长行是散文的体裁,偈颂是以诗歌的体裁,偈颂多半属於重颂,讲到底下再给各位说明。长行里面,问答有「两番问答」。「初」,这是第一番,是「问答观音人」,就是问答观音菩萨这个人。「又二」,里面又有两小段,第一小段是「无尽兴问」,无尽是无尽意菩萨,他发起提出这个问题。请看经文,八0一面倒数第四行。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这就是问观音人,他是什么因缘他叫做观世音?这一品,品就是品类,是因无尽意菩萨发起的。我们看看菩萨的名字,里面含义就很深,表示普门是无尽意,「表普门圆行应现无尽也」。所以哪一个人来问,他都代表的有含义。「若愚赞云,世间无边尘扰扰,众生无数业忙忙,爱河无底浪滔滔,是故我名无尽意。」这是古德对於无尽意菩萨的一首赞词。观音菩萨的事业跟赞叹无尽意菩萨这一首的赞词是相当的,观音菩萨的事业、观音菩萨的悲愿也是无有穷尽的。

  『偏袒右肩』这是礼节,所以在行礼的时候不忘承事,这才叫真正恭敬。在行礼的时候,把右面的手膀露出来,为什么?做事情方便。如果老师有什么事情吩咐你做,他立刻就起来,跪的时候跪一只脚,不是两只脚都跪下去;两只脚跪下去,起来不方便。所以做事时要快、要敏捷、要确实,自古以来就讲求。老是做个事情慢吞吞的、爱理不理的。不是老师要你这样的、要求你的,你一定得对我恭敬,不是的。你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是你自己的事情。如果一个老师说「你非对我恭敬不可,你不恭敬我就不教你,你对我一分恭敬我教你一分,十分恭敬我教你十分」,这个老师是凡夫,不是菩萨,为什么?他有分别心。所以,恭敬是你自己本身的法器、你本身的修养。老师同样讲东西,你能够接受多少与你的恭敬心成正比例。你没有恭敬心,你在老师会下纵然住上二十年、三十年,你也决定没有成就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你们不相信你看《六祖坛经》,那个慧明在五祖会下多少年,一无所得,为什么原因?没有恭敬心。他去追六祖追到了,提了个包袱提不动,这时候恭敬心生了,他一下就开悟了,太显然了!老师何必要求你对他恭敬?不是的,是你自己能够得多少,与老师不相干,老师心清净。你恭敬他,他要欢喜,那他是凡夫,他就退转了。他绝对不会因为你对他恭敬而心动,你对他不恭敬他心里就怨恨了,这个老师是博地凡夫,不值得我们跟他学。老师心地清净,八风吹不动。所以,你自己态度之傲慢、恭敬,就是晓得你自己能够接收多少东西,你能够得到多少东西。老师对於学生,看这个学生,老师一样讲经,看到哪个人能够得几成、哪个人能得多少,他清清楚楚,他从哪里看的?他从你恭敬心上看的,一点都不错。高明的老师一看,看得清清楚楚,决定没有差错,根本不要考试,不要问的。现在还要来个考试、来个测验,未必是真的,未必能测验得那么真实;从恭敬态度上、表现上来看,绝对正确。所以古德教学从来没有听说考试过的,没有,但是老师对於学生的程度,进步、退步,了解得太清楚了。所以在行礼的时候恭敬心具足。

  『合掌』,诸位要记住,「合掌」也是表恭敬,十个指头代表散慢,十个合一,表示一心,所以掌要合拢。有些人合掌当中是空的,大拇指伸得长长的,这表示什么?不是一心,散乱心,还是散乱。有这个形式,没有诚意。合掌是表一心,所以掌要合拢,指头要并起来。有些还有出家人,合掌的姿势不对,不知道在戒坛里怎么教的,就不晓得。大概现在戒坛引礼师也马虎了,为什么?受戒人多了。人多了就马虎,这一定的道理,他精神照顾不到,不能一个一个的来纠正,所以有许许多多不如法的事情。

  『世尊』下面这就是问答的言辞。请教释迦牟尼佛,问观世音菩萨他这个名号是什么因缘得来的?为什么观世音菩萨有这么高的声望,有这么大的名气?提到观世音菩萨没有人不晓得,今天讲知名度最高。我们佛门里面所有的诸佛菩萨要讲知名度,观世音菩萨第一。有很多人不晓得阿弥陀佛的,不知道本师释迦牟尼佛的,但是没有不知道观世音菩萨的。前面我跟诸位说过,经典里面知名度最高的是《金刚经》,佛菩萨里面知名度最高的是观世音菩萨。无尽意菩萨问的意思就在此地,为什么他有这么高的知名度?他是什么因什么缘而有这样的成就?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第四集)

  1983/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请掀开经本八O二页,我们看注解,诸位从倒数第五行第二句,「世尊下」,我把这个文念一念:

  「世尊下,问观音人,意谓观音之名,望尊法界,风偃群贤,名不自有,因义而彰。观音之所以为观音者,果何因缘,有斯名也。因缘甚多,略言境智,以众生善恶两机为因,菩萨灵智慈悲为缘。」这两句很重要,无论说多少种因缘,都离不开这两个原则,我们把这两句把它记住。下面讲,「大经云,具二庄严,能问能答。今无尽意具定慧二种庄严,故能问,如来究竟二种庄严,故能答也」。这个问答也是大学问,不是一般人都能够提得出这个问题,也不是泛泛之辈可以解答这个问题。何况是观世音菩萨,因地非常的深远,慈悲广大,若非如来,确实没有人能够答覆得圆满。

  此地有个「大经」,大经是指什么?他并没有指出哪一部经。在一般我们称大经,就是一般称,是称《华严经》,《大方广佛华严经》,这是一切经当中最大的。可是天台宗,它称大经是称《涅盘经》,称《大涅盘经》为大经。《法华经》是天台宗主修的经典,所以此地讲的大经,当然还是用天台家所尊重的,就是《大涅盘经》。诸位将来看净土经论里面,譬如说我们看到《弥陀经疏钞》,《疏钞》里面常常说「大经云」,净土宗称大经,是称《无量寿经》为大经。所以说同样大经这两个字,在哪一宗哪一派里面他们这些注疏,你就晓得他指的是哪部经,这是我们应当要明了的。

  这就是《涅盘经》里面所讲的,要具足两种庄严才能问,要究竟圆满两种庄严才能解答。无尽意菩萨具足两种庄严,这才叫真正的庄严。我们每天念回向偈「庄严佛国土」,我们拿什么去庄严?以香花、水果拿这些东西来庄严,这完全是表面工作,完全是表面的,真正的庄严是定慧。无尽意菩萨也是等觉菩萨,具足定慧,他能问。如来在果地上,那更不必说了,定慧都圆满了,究竟圆满,所以如来能答。现在是无尽意菩萨把这个问题提出来,下面释迦牟尼佛给他解答。其实无尽意菩萨是代我们启请的,他哪有不知道的!是我们不晓得,代替我们发问。佛给他解答就是给我们说法,告诉我们观世音菩萨这么一个人,他的本迹因缘,以及利益众生的这些功德事业。

  请看经文,前面有四行半都是科判,我们也把它念一念。「如来垂答」,下面的经文这是一大段,这大段的标题,从这个标题我们就晓得底下一段经文的内容。这里面分成三个中段,第一段是「总答」,第二段是「别答」,第三段是「劝持名」。「答此三科,即楞严十四无畏功德,彼经菩萨自陈」,彼经是指楞严会上,观世音菩萨自己说出来的,他是怎么证得十四种无畏功德;而在法华会上,是佛所说出来。「彼从因陈,此从果彰」,楞严会上,观音菩萨是说他修什么样的因,得什么样的果报,说明他自己的修证;本经完全是从菩萨果地上利生作用来说的,所以每一句里头并没有说明修因。经典一定要合起来看,不合起来看,这「普门品」那真是难信之法,跟释迦牟尼佛在弥陀会上是一样的说法,确实是难信之法。

  「彼经但明能应」,彼经是指《楞严经》,「此经双明机应」。楞严会上,观音菩萨只说,说他自己本身能应的这方面;而《法华经》里面「普门品」,是把众生有感菩萨有应,感应道交两面都说到了。「两经合论」,我们读观世音菩萨经,实际上应当把三经合起来看,「方知大士名称其实」。三经合起来看,意思就更圆满了。所以诸位,利用空闲的时间,可以把《华严经》里面这一章「观自在章」把它看一遍,细细的看一遍。看一遍之后,就晓得我们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应当怎样持法。现前我们只偏重在持名,清凉大师在《华严经》注解里面告诉我们,口念,口业受持名号,与菩萨所感应的,菩萨是来应免除七难;意业的受持,就是心里面常常忆持,才能够灭三毒;身体的礼拜,才能应二求。可见得,修观音法门必须三业受持,单单口业,你只得三分之一的功德。所以在早晚有时间的时候,你们男同学住在七楼的佛堂,可以多多的拜观世音菩萨,最好能够拜一支香,大概一支香是半小时到四十分钟。女同学人数比较少一点,就可以在此地来拜,可以到这边来拜。口诵、心里面忆持、再加上礼拜,三业求感,菩萨必定有应。这诸位读《华严经》你就晓得了。下面经文:

  【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

  这是总答里面第一个小段,小段是「举人数」。从这一段来看,观世音菩萨确实神通广大。「十法界机」,机就是指众生,这些有zai 难的众生,不只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世界无量无边,受苦难的众生更是无量无边。「而言百千万亿者,非谓十界共有此数」,这个注注得好,「盖指一业有如许人」。业无量无边,每一种业都是『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无量」也是个数字,数字太大了,你看单位是用亿为单位,可见这个数目字之广大。下面举一个例来说明,「如一地狱,同受一苦」,以这个苦来验人,就晓得「知同一业」。他不是造同样的业,他怎么会受同样的报?这就是我们常讲的共业所感。以此类推,其他的任何一道,任何一种果报,「皆亦如是」。所以这个数目字是指一种业、一种报来讲的,「故知此数,是标同业之意」。「此举境众机多」,机是根机,前面讲过,有善的根机、有恶的根机,善与恶与菩萨都能感应道交,下面会跟诸位说到的。「以显菩萨观深」,观是他自己的功夫,他的功夫深,「应大」,无论在什么地方,众生有感他就有应。这么多众生:

  【受诸苦恼。】

  这一句就是一个小段,「总明遭苦」,这句是总说。注解里面讲,「此举现遭苦厄也,自有多苦苦」,这是我们讲的三种苦里面有苦苦、有坏苦、有行苦,苦苦里面这三类苦统统都包含了。「一人、多人受一苦,一人受多苦,一人受少苦」,这都是举例而言。「今文」,现在这个经文里面所说的,「百千万亿」这是人多,『受诸苦恼』这一句是「多苦」。人众多,受的苦也多,但是前面那个人众虽然多,他造一种业,这里讲「举多显少」,他业是一种,造的一种业,这么多人在受苦。「多尚能救,况少苦耶。上言百千万亿,是业同者,共受一苦,今言诸苦者,一苦是一业,即有百千万亿苦也。上明数同,此明业别,用此意,历十法界,万机之徒,不可说不可说数也。」不可说不可说是数目字,在印度数目字中最大的数目字。

  大义法师这一段的注解很明白。我们读这句经文,看这段注解,自己一定要有警觉。正所谓「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众生凡夫迷惑颠倒,果报来的时候害怕了,怕也没有办法,也逃不过。菩萨就是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在造因的时候他谨慎,造因就是造业,他谨慎,决定不作恶业,为什么?他晓得恶业后来有苦报。能有这个觉悟,就叫菩萨。凡夫没有这个觉悟,任意在造作,果报现前了,所谓定业,定业佛菩萨也没有办法帮你忙。这是我们一定要晓得的。然后我们再讲到这个感应道交,那也不是个简单事情。

  造业,不但身,身体动作是业,身业;口中的言语是语业,所以言语愈少愈好,避免造业。另外一个最严重的,就是念头,意业,起心动念。动一个念头,阿赖耶识里头就下一个种子,那个种子遇到因缘就起现行,就要受报。我们要是真正明白这个道理,为什么不念念都是念阿弥陀佛?将来我这个业报就自己成了阿弥陀佛。为什么不念念去念观音菩萨,去打别的妄想?不打妄想则已,打妄想就想佛菩萨,将来你的果报就变成佛菩萨。所以要懂这个道理。世间再好的事情,还是少打妄想为妙,为什么?总而言之生死业,不能出三界,免不了轮回。既免不了轮回,换句话说,就免不了三途苦报,这是一定的道理。所以我们从早到晚,起心动念,为什要用功过格来检点?我们这一天到底是善念多、是恶念多?是净念多、是染念多?这是自己要做一番检点的功夫,认真去反省。如果我们的染业多净业少,道业上不能成就;染业里头,如果说恶业多善业少,我们来生必定堕三途。这个东西不必问别人,自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们造什么样因,后来结什么果,这一定的道理,何必得问别人?

  当苦难来了的时候,我们要回心转意,所谓是回头是岸,回头就是忏悔。一个人真正觉悟,肯回头,这叫真忏悔。真忏悔之后,称名才有感应道交,才起作用。否则的话,观音菩萨不就变成了罪恶的包庇所,恶社会恶势力的头目了,有什么可以尊敬?我们造罪业不要紧,我们念几声,他就保佑我了,他岂不是恶社会的大头目了?那就错了,那怎么会有感应!什么人有资格求?真正回头的人,忏悔业障,晓得自己做错了,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种人念观音菩萨才有感应。一面念观音菩萨,求菩萨加持消灾免难,一方面还不断的在造恶业,菩萨看到这个样子,我想救你也救不了你。诸位要懂这个道理,真正忏悔。

  【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

  这个地方关键的两个字就在『一心』,下面这几行大义法师就解释「一心」,解释得简要详明。你看莲池大师在《弥陀经》里面解释一心不乱,用了半卷的文字,占整个《弥陀经疏钞》的八分之一,解释得详细。这个地方简单扼要,你看看我刚才讲的意思此地都有了。「由过现恶故」,过是过去世造的恶因,现是现在世造的恶因,才「遭诸苦」,得的这些苦果、苦报。诸位再要晓得,世间没有完全的恶人,说这个人从来没有做一桩善事,你去找找看能不能找得到,找不到的;说世间完全一个善人,从来没有做一点恶事,你也找不到。一切众生总是善恶交杂的,就是善多恶少,还是恶多善少。

  由於造恶,受了苦报,「受诸苦恼」,由过去现在的善业「复得闻名」,你有这个机缘听到观世音菩萨的名号,读到观世音菩萨的经典,这总是你过去的善根、现世的善业,你才有这个机缘。「此以善恶相带」,恶里头带著善,善里面带著有恶。这时候善现行了,起作用,要想用善来断恶,发了这么一个心,我要修善断恶。「合成机感」,这就是与观世音菩萨感应的第一个条件。什么人有资格求观世音菩萨?这个人就有资格。他有资格求,但是还得要有功夫,所以『一心称名』这就是功夫。念这一句圣号不是散乱心去念,要一心称念。「一心有事有理」,既有事有理,当然也有功夫成片,下面就简单跟我们解释。「若用心存念」,这都是意识心,就是分别心、执著心,「念念相续,余心不间」,决定没有杂念,一个念头接著一个念头,一个念头接著一个念头,二六时中就是一句南无观世音菩萨,没有一个杂念掺杂在其中。「一心皈凭」,皈是皈依,凭是依靠,「更无二意」,没有第二个念头起来,这叫「事一心称名」。诸位想想,这种功夫与观音菩萨才能感应道交,才真正能够免七难、灭三毒、应二求,有求必应。

  我们念阿弥陀佛,求往生西方,也是用这个方法,原理、方法相同。诸位想想,这个功夫确实不容易。说到不容易,但是也不难,问题在哪里?这个问题是在自己,自己肯做就不难,自己不肯做就难了。难在什么地方?难在不肯,难在一天到晚要打妄想。这个法门就是把你所有的妄想统统转成圣号,不起心动念则已,一起心动念就是菩萨圣号,决定没有第二个念头。给诸位说,功德利益不可思议!

  再看下面,讲理一心。「若达事中一心」,达就是达到,你的功夫已经到达事一心;事一心是著相,理一心是离相。「自他俱离」,自是自己能念,他是观世音菩萨,是我所念的。念不念?念,功夫还跟前面一样,这一句名号,二六时中绝无间断,可是能念之心不可得,所念之圣号也了不可得。「自他俱离,俱不可得,无心无念」,是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定慧相应,能称所称,皆不可得,是为理一心称名也」。要问理一心念不念?念,理一心不著相,也是拿著念珠一天到晚观音菩萨、观音菩萨、观音菩萨,跟事一心的人一样。但事一心他著相,理一心就是一天念到晚,不著相。念到三轮体空,自他俱不可得,像《心经》里面讲的「无智亦无得」,《楞严经》上讲「圆满菩提,归无所得」,那是理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就是初住菩萨的境界,也就是「生灭既灭,寂灭现前」,《楞严经》上所讲的。寂灭的灭不是生灭的灭,虽然字是一样,音也一样,意思完全不相同。生灭的灭那是相对的,寂灭的灭离开了相对,那个境界叫寂灭。所以,寂灭是自然的,不是相对的,那个境界没有办法说得出来,所谓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决定真实的境界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证得这个境界,在圆教初住菩萨,他刚刚证得。所以,理一心不乱就相当於初住菩萨,相当於华严会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那还能说与观音菩萨不感应道交的道理吗?观音菩萨在楞严会上所显示的就是圆教初住菩萨,你自己功夫也到初住菩萨,这才真正感应道交。所以称名,念观音菩萨、念阿弥陀佛都要懂得这个道理,晓得这个佛号怎么样念法。开头当然是用意识心,到达一心不乱了,再把心意识舍掉,把自己境界向上提升。说一开头就是离心意识,这样的人自古以来就没有几个,那是我们学不到的。

  我记得我刚刚学佛,那还谈不上学佛,刚刚接触佛法,第一部看的经典就是《六祖坛经》,丁福保的注解。是我在一个假期当中到台中去玩,住在一个朋友家里,他家里古书很多。我在他书架上看到有一部《六祖坛经》,线装本的,古色古香,我就拿下来用了三天的时间把它看完,看得非常有味道。以后学佛,头一个老师是告诉我佛教的好处,就是方东美先生。我就告诉他,我说《坛经》我看过。他听了之后就摇头,只给我说了一句话,他说六祖大师之前,我们中国没有出过这样的人,六祖大师以后到今天,也没有出过这样一个人,在我们中国历史上只有这么一个人,那是望尘莫及,没有法子跟他学的,那个人是生而知之,不是学来的。而后亲近章嘉大师,章嘉大师也问我,你看过什么?我也告诉他我看过《坛经》。章嘉大师摇头,不行。章嘉大师圆寂之后,我到台中亲近李老师,李老师问我看过哪些经典,我一样一样告诉他,他听说《坛经》也摇头。三个老师都摇头,说《坛经》学不得。

  方先生那时候叫我从唯识下手,他说禅宗东西,尤其是《坛经》,那叫一步登天,你得有这个本事,登不上去,摔下来那就是粉身碎骨。他叫我学唯识,叫我读《百法明门论》,读窥基大师的注解。他说相宗的东西好像是楼梯一样,爬楼梯,你能够爬上一层有一层受用。好,我就去找窥基大师的注解,好不容易找到了,结果翻开一看,像看天书一样,一句也看不懂。他说最容易的,我看不懂,他说最难,难得不得了的,我看得津津有味。不过我还是相信老师的话,大概我所谓的懂,恐怕是似懂非懂,我认为看不懂的,那就真不懂。你看最浅的东西不懂,深的道理怎么会懂?何况三个老师都是这么印证,总是有一点道理。所以佛法要耐心的去修学,慢慢的去探讨,不要著急,不要害怕,按部就班的来学。

  净土经论,持名念佛所谓是易行道,也必须要具备这个条件。正是襌家参话头里头所说的,「不怕念起,只怕觉迟」,我们这一句佛号就是话头,时时刻刻要提得起来。心里头没有妄念,没有佛号也没有关系,一有妄念,佛号立刻就起来,这个佛号它就起作用。平常念佛好比练兵,妄念起来了用这个来压它,好比打仗。平常练兵练得很勤,到了要打仗的时候不会用兵,又让敌人来进攻,这就大错特错了。妄念起来,这时候要拿佛号去压它,要把妄念转变为佛号,这叫用功,这叫转境界,这叫真念佛。否则的话,你早晚功课念了有什么用处?早晚念佛就是提醒你,就是练兵。生活当中起心动念的时候,要能够把念头转过来,教妄想不生,你才能得事一心不乱,这个佛号真正有用处。当然在最初的过程当中是功夫成片,因为你的烦恼并没有断,只是这个力量能够把它控制得住,能够压得住,这是初步功夫,叫功夫成片。到这个时候与观世音菩萨决定感应,真免七难,绝对不骗人。底下讲这个功德,「即得解脱」。

  【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注子里头注得好。「上闻名即称,是机速,称名即应,是应速」,感应道交的速度太快了。闻名,这个闻是将理论、方法、境界都懂得了,才叫闻名,因为你这个时候念这一句佛号就如法,如理如法。不是一般像口里头唱唱歌,那个没有用处,那个不相应的。你明白这个道理,立刻就念,就认真的去念,念观音菩萨、念阿弥陀佛都一样。你这一念,菩萨马上就有应,你念得快,菩萨应得也快。『皆得解脱』,「皆得解脱者,即是蒙应利益」,观音菩萨应机功德利益你就得到了。向下,大师给我们解释得很细密,虽然文字不多,我们有许多疑惑的地方,他都说到了。「皆者非但显於多机众益,亦显圆遍之应也。」正如前面所说的,十方法界一切众生,凡有如法称名那些众生,菩萨没有一个不应。感应有冥应、有显应,这个要懂得。冥是暗中,你自己不知不觉,你得的利益;显是很明显。

  这些事情,特别是在我们现前这个阶段,我们自己必须要认识。如果见到这些明显的现象,譬如说见到观世音菩萨现身,像今天有个同修拿了一张照片,说是在车祸当中照的车子上,里头现的有一尊佛像,说是金龙寺的,拿来给我看。他每个人都拿出来给大家看。我叫他收起来别给人看了。这样的事情我们自己要知道,菩萨这个感应是於我们有利益的。我们在《华严经》里面「观自在」这一章,他所应的是顺益众生,绝对是有利益的。如果现这个身、现的这个相,破坏了我们的清净心,我们这个心正是一心清净,看到这个,心里马上动心,起妄念,这就是魔现前的。这样的境界,尤其在末法时期非常之多,你们看看《楞严经》后面五十种阴魔,五十种是五十种类,每一类里面有无量无边的魔境,我们自己要晓得,不能上了魔的当。无论现什么身、现什么瑞相,见如不见,闻如不闻,为什么?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我们的心要不取相,要如如不动,你才能得一心,叫你一心称名。

  所以观世音菩萨对我们都是暗中的来加持,不能现身,一现身你就完了。你的功夫不到家,你不够程度,一现身你马上著魔,你自己得意忘形,「我见到菩萨,菩萨对我特别好,你们都不行,你们都不如我」。你看看你的心,立刻一心没有了,到处造口业。菩萨绝不叫你造罪业,所以菩萨不现身,只有暗中来加持你。我们晓得这个道理,见到菩萨现身,想想自己的功夫,是不是真正有资格感得菩萨显应?如果自己没有功夫,没有善根、没有福德、没有修持,佛菩萨来了,要常常再来,那麻烦可大了,准是魔王冒充的。这是我们自己要觉悟。好比我们世间,我们这一帮人都不干好事、都不存好心,说有一个大好人,有个大富大贵、大长者的,他常常到我们这儿来要来照顾我们,你想想看能相应吗?「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孔老夫子在《易经》里所讲的。不同类,他怎么会感应?我们的心果然是佛心,我们的行为果然是菩萨行,与佛菩萨感应,我们信得过,为什么?我们跟他是同一类。我们成天打妄想,根本不同类,他来了,那决定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你要问,有没有这些事情?我告诉你有,真有。有是有,到底是佛是魔那就难说了,这是我们应当要能够辨别。

  《大藏经》里有部经叫《法灭尽经》,将来佛法要灭尽的。什么经先灭?《楞严经》先灭,第一部就灭《楞严经》。为什么道理第一个灭《楞严经》?因为一切魔王外道大概最反对的就是《楞严经》,因为《楞严经》把他的底牌全现穿了。有了《楞严经》,读了《楞严经》,慧眼就开了,就能够辨别佛与魔。所以我讲《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后面五十种阴魔,我说那是释迦牟尼佛给我们一面照妖镜。你有了这个东西,什么妖魔鬼怪你都看得清清楚楚,原形毕露。所以那些魔王、妖魔鬼怪对《楞严经》恨透了,总得想尽方法先要把它破坏,把它消灭掉。

  所以菩萨对我们的感应不能说没有,冥应,此地讲的是「冥显感应可知」,冥应多,显应偶尔有个一次两次。在初学的人会偶尔有几次,那个作用在哪里?作用是启发你的信心。真有这种境界,真不可思议,他信了,信了以后就没有了。诸位要晓得,不是你退心了,信了以后要常常有,那就是怪了,哪能常有?有些同修来跟我说,我初学佛的时候好多瑞相,现在好多年统统都没有了。没有了好事!天天有可不得了,那你心就被魔境所转,偶尔有这些示相是给你信心的,还有到什么时候?到你功夫成就的时候。功夫成就的时候,偶尔也会有几次,那是来考功夫的,考一考你是不是见到相你不动心了。所以跟初学的那个现相用意不相同。真正有功夫见到显应的绝对不跟人说,这是诸位要知道的。示现给你,你会跟人说,那都是魔;示现给你,你决定不说一句话,若无其事的,那是真佛,那是真的。到什么时候可以说?你要往生了,要走了,可以告诉大家,告诉大家是增长别人的信心。你看我们慧远大师,他一生见到西方极乐世界见过三次,从来没告诉过人。到他往生的时候才告诉大家,给大家宣布,我要往生了,阿弥陀佛来接引我了,西方极乐世界我过去已经看过三次。才说出来。

  我们现在哪里会看到佛显应?才见到一点彷彷佛佛的,就渲染得不得了,唯恐别人不知道。这就是什么?不够资格接受显应。你遇到显应,那不是魔王来冒充、来诱惑你、来破坏你的道心,破坏你的一心不乱。不但破坏你,还叫你去宣传,破坏别人。看到有哪些人功夫差不多了:你去破坏他。你就上了当,受他的骗,还当他的使者,替他来服务,去破坏别人。这是我们真正要明白。诸位看圆瑛法师的《讲义》,圆瑛法师在二十几岁的时候用功,那时候有境界。可是自己心里一欢喜,境界就失掉了,再也得不到。可见得,一切境界都是在一心不乱当中证得的,你这里头稍稍起一念分别,我这个感受、受用很好,马上就失掉。

  这是讲感应,有暗中、有明显。暗中的感应,佛菩萨保护,给诸位说,他是对一切众生平等平等。不管你有没有求他、你有没有念他,菩萨都一律平等的加持。决定不会说你念我,我才来「观其音声,皆得解脱」,你不念我,我都不管你,那菩萨的心不平等,菩萨的慈悲不够广大;菩萨决定平等。但是念的时候,他平等加持的力量你得到了,你不念他的时候,他加持的力量你得不到,为什么得不到?后面大师假设了一个问答,给我们解答这个问题。我们这个文念下去,他的问答在底下一段。

  「问,十界机无量」,十法界那些苦难的众生无量无边,「云何一时令得解脱」。这都是疑问,观音菩萨究竟有多大的能耐?无量无边的众生同时来求他,他都有办法替人解决问题,这是不可思议,我们难以相信。答覆用比喻说,「喻如父母,念子心重」,这个世间,恩情最重的无过於父母对儿女。儿女说是敬爱父母倒不见得,他会变的,父母念子女的心的确永远都不会断的。这个在世间法里讲真正的慈悲,没有一丝毫的条件。他的儿子再坏,他还是念念不忘,还是不愿意看到他受苦受难。观音菩萨就好比众生的父母一样,他有「多智多财」,又「具大势力」,这是从比喻上说,确实也是如此。「众子在难,即能俱救,菩萨亦如是」,他有能力、有智慧,他可以救得了。菩萨是以「无缘慈悲重」,无缘,缘是当条件讲,没有条件,无条件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权实二智深」,菩萨在等觉位,何况经里面给我们说得很清楚,他早已经成佛,倒驾慈航而来的,权实二种智慧都究竟圆满了。「圣财无量,神通力大,十界虽多,应有余裕」,在观世音菩萨来说,他有什么难处?这是我们一定要相信的。为什么?稍稍有一点疑惑,就是感应道交的障碍。前面「一心称名」,诸位要记住这四个字,有一点点疑惑,心就不一。下面这个问答就是解答这个问题。

  「今见称名累年,不蒙寸效者,何也。」今见就是现在他见到,确实我们眼前摆的也是如此,是这样的。念观世音菩萨念了多少年,想求个什么都求不到,没有感应,这什么缘故?我在很多年之前,大概总有十几年了,刚刚到台北市来讲经的时候。曾经在法华寺,就是西门町那边,西宁南路法华寺,好像是讲《地藏经》还是讲什么,有个法师在那里听。听到这个菩萨感应道交那么灵感,他就跟我说,他说我不太相信。我说为什么?他说,我天天拜佛、拜菩萨想求个电冰箱,求了三年都没求到,菩萨都没有送给他。这不如法,成天打妄想。

  这答得很好。「一心称名,有事有理,二途无取,何能感圣」,这是我们一定要把它记住。前面一再说明一心称名,或是事一心、或是理一心,才能感应道交,有求必应。你现在两者都没有,虽然天天在那里称名,在那里念佛、念观音菩萨,你没有得到一心。你杂心在念,半信半疑的心在念,或者是一种试探的心来念,我倒念念,看看到底灵不灵。这怎么能有感应?这不可能的事情。「喻如临镜背照」,给你一面镜子照著,「镜子里头没有我」。你照的镜子背面,当然照不到,这个过失在自己,不在镜子。「对谷闭口」,谷是山谷,我们在那里大叫一声,必定有回音,你闭上嘴巴你不开口,哪来的回音?都是说明了,与菩萨感应道交的障碍都是自己,佛菩萨那边没有障碍,障碍是自己造成的。

  下面,大师引用《楞严经》上一段话来说明。「楞严云,一者由我不自观音,以观观者,令彼十方苦恼众生,观其音声,即得解脱。」有这么一段经文。这段经文是菩萨自己叙说他修证所得,拿他自己修证所得的来加持给一切众生,这个力量不可思议,确确实实能够加得上,不是加不上,真正可以加得上。楞严会上与此地所讲的也是大同小异,这个地方讲的是七难,《楞严经》里面讲八难,而八难里面「苦恼无畏」是个总纲领。苦是我们身体的感受,种种逼迫。恼是内心的感受,就是心理上的压迫、逼迫,忧恼,身体为之痛苦。经文里面所说「我不自观音,以观观者」,这两句是说菩萨自己的修证功夫。「令彼十方苦恼众生,观其音声,即得解脱」,是说明他慈悲的业用,帮助别人解除痛苦。

  这个经文的意思我们一定要明了,然后我们才会相信观世音菩萨这个能力从哪里来的。我们知道他的能力从哪里来的,又相信真正有这个能力,我们念观音菩萨,一心称名求感应,才是心安理得。理明白了,得到了,心就安了,没有疑惑,不打妄想,一心称名了,才能够得到感应道交。所以有许许多多同修问我,修行从哪里下手?头一个要明理。你道理不懂,盲修瞎练,修到一段时期没有感应,对佛法怀疑,退心了。一定要明理,明理就真正有效用、有效果。

  「由我」,这个我是菩萨自称,观世音菩萨自称。他的修学方式,他「不自观音」。他观什么?他是「以观观者」,这个妙极了。观,能观之智,我们在前面讲过,就是入流,就是反闻。他在这个世间一切音声里面,前面讲过世间音声分四大类,他的心不随音声往外面去流逸,他能够回过头来。回过头来观什么?观那个「能闻的是谁」。他不理会所听的是什么声音,他不理会这个,他去观照能闻的是谁,能闻的是闻性,「反闻闻自性」。闻自性这是讲耳根,眼根那就是见自性,禅家常讲明心见性,见性成佛。闻性跟见性一样的,见性成佛,闻性怎么不成佛?怎样才能够闻性?反闻就闻性,他用的是这个功夫。所以他观,用个观智,观智对什么?对能观的闻性。他能够从六尘里头就不去分别一切音声,不去理会一切音声。音声只是个感发而已,是个助缘,借这个助缘他就能反闻,这就叫离尘。声是声尘,他不自观音,这就是离尘。他能观闻性,这就叫照性,就是见性。离尘也就是背尘,照性就是合觉,背尘合觉,他用这个方法。这个不必多讲,前面曾经说得很详细。

  这种修学方法,在一切修行法当中是最高的指导原则,不管你修学的是哪个法门,八万四千法门,不能违背这个原则;违背这个原则,不能见性,违背这个原则,念佛不能得一心。你要用这个方法才能够见性,才能够得理一心不乱。功夫用上道了,那种享受是世出世间第一等的享受,那是真的。自己安住在大定当中,於一切境界皆能如如不动,这个时候所谓常住真心就现前了。真心现前也就是清净心现前,或者我们讲菩提心现前,菩提心现前就是初住菩萨。菩提心起的作用就是《楞严经》里面所讲的「无作妙力,加被众生」。为什么叫无作?他并没有起心动念,所以他这作用才那么广大。如果你这里有感,菩萨马上晓得了,「我去应,他来念我了,我赶紧到他那里去」,那菩萨可累死了。没有心,没有心所以他不疲不厌,作而无作,无作而作,这叫妙力,他这个能力太妙了!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你要是不信,我们这有木鱼、有磬,它有没有心?你敲它一下,它就响一下,它不是说你一敲「我赶快要响一下,因为他敲我」,它没有心。没有心,你继续不断敲,你敲它一年,它也不累。有心就累了,没有心不累。我们在这里讲经,没有心,说而无说,无说而说,坐这里一天讲到晚,不累,一点不累,为什么?没讲。你要有心,讲两个钟点,好累!两个钟点。你们念佛、拜佛,一个钟点下来,累了,为什么?有心。你要能够做到无心的话,你一天到晚功夫不断,天天去拜,你一天拜二十四小时,一年拜到头,决定不疲不厌,不会累。做这个事情不累,你在这个世间做什么工作都不累,这个法门多好!所以你要学会了,在这个世间无论干什么事情,你都是世界第一流的,没有第二。无论干什么事情,你都是第一,为什么?你有智慧、有定力,你有功夫,凡夫没有法子跟你相比。

  所以他才能够成就金刚三昧,三昧是什么?三昧是正受,三昧是享受,正常的享受。金刚是什么?金刚是不能毁坏的。他这个享受是清净无为,起作用的时候无所不为,虽然无所不为,还是无为,这才妙。无为跟有为分成两桩那就不妙了,它是一不是二,所以才叫无作妙力。他拿这种力量来加持给十方法界一切众生,才能真正得到广大的感应,这个里面的理是很深很深。虽然很深的道理,不是不能体会。我们能够体会得到,那我们就能相信,能相信我们就不会有疑惑,依照这个方法修行,我们决定能成就。

  经文里面有些重要的句子,这个经上没有那个经上有,那个经上没有这个经上有。譬如《楞严经》里面就少了一个「一心称名」,这四个字太重要了,没有这个。可是《楞严经》里面,像这种重要的修行方法,「不自观音,以观观者」,这个非常重要,但是在《法华经.普门品》里头没有这个句子。所以,你将三经合起来看,才把所有的疑问都找到答案,这样才能断疑生信。大义法师这个注解,在这一段里面引用《楞严经》的地方很多很多,几乎每段都引用《楞严经》的经文来解释。

  底下他说,「以观观之体,闻闻之性」,这是大义法师解释《楞严经》上这一段经文。体是真如本体,《华严经》里面所讲的体、相、用三大,体是真如本性。菩萨观是观真如理体,菩萨闻是闻真如本性,体跟性是一不是二。体性是什么?跟诸位说就是一心。我们在经题里面讲过,一切法归纳为三法,众生法、佛法、心法,三法实际上就是一个心法,一心。一心是清净心,二心就不清净;一心是觉心,二心就染污,一心里面本无苦乐。所以六祖大师说「本来无一物」,那就是一心,那就是心性,心性里头什么都没有;连那个「什么都没有」也没有,如果一心当中还有个「什么都没有」,那个心还是二心,还不是真正的一心。一心里头本来没有苦乐,苦乐从哪来的?这就要讲到唯识。

  苦乐是妄心里面才有,真心里头没有。迷失了真心就叫妄心,妄心这是讲阿赖耶,是妄心的根本,从阿赖耶再变现出末那与前六识,叫七转识,是阿赖耶所变现出来的,那都是心之体,妄心之体。妄心之体里面,跟诸位说也没有苦乐。八识已经是虚妄的,苦乐从哪里来?苦乐从它相应心所里头来的,可见得是妄中之妄。与自己的真心真是毫不相干,与自己的妄心都还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心所里头发出来的,五十一个心所里面的。我们如果真正明白这个道理,所以说一返观,返观一照就照得清清楚楚,我们怎么能够上了虚妄心所的当?那不叫颠倒了吗?心所当了家,它做了主人,本性、心王还得听它的,哪有这种道理?

  佛与菩萨就是真如本性当家,所有的心王、心所都得听它指挥,都变成什么?成所作智,成就无量无边利益众生的事业。佛要利益众生也要用心王,也得要用心所,但是他那不是自受用,他自受用是清净心、是寂灭境界,是自受用。他受用就是从本性里头变现出心王、心所,为他受用,教化众生,完全变成工具,变成了后得智,变成了成所作智。这就是反闻、返观的效果。

  底下说「循声流转」,这是讲凡夫,随著外面境界起心动念,心随著境界跑。境界里面,合乎自己意思了,起了欢喜心,心跑到境界上去;不合意思的时候,起了瞋恚心,心也跑到外面去了,心一天到晚随著外头境界转。我再告诉诸位,外面的境界是假的,外面的境界是清净的,无佛也没有魔。你自己的心是佛心,一切境界都是佛;你自己的心不清净,一切境界都是魔。佛在经典里面给我们讲得很清楚,境随心转,所以我们在境界里面知道自己的程度。我在境界里面还看到魔,是我自己心里头有魔,自己心里没有魔,怎么会看到外头有魔?要明白这个道理,你的同体大悲心才能够现前,晓得外境是清净寂灭相。正如《华严经》里面所讲的,法界原本是一真,是我们起心动念把这个一真法界看走了眼,看成了十法界,看成了无量无边的法界,自己造成的。当你心清净不动念头的时候,你一念不生的时候,你看这一切人都没有分别,这一切人也不能说好人、也不能说坏人,没有分别。所以境界是平等的。起一念善心,「都是好人」,心动了;起一念「这人多可恶,都是坏人」,你心动了。什么人叫好与坏?都是你心在动。你一念善,境界就善;一念恶,境界就恶;一念佛,都是佛境界;一念魔,全是魔境界。真是万法唯心!

  当我们入境界的时候,像现前这个社会,每个人都天天在动脑筋,想新花样,特别是女同修。我们就以服装做例子,你看服装设计师,天天动脑筋想花样,想出一个新样子,今年流行了。好了,你去年做的衣服还没穿两次,今年新样子,这个不流行了,赶快就想办法动脑筋要去买一件新的样子。当你买来了,过几天他又设计一个新花样,这又不流行了。你就被他手上转,你所辛辛苦苦赚来的钱都去供养他,都被他骗走了。那是什么?魔,那就是魔。魔在哪里?那就是魔王,天天想新花样,叫你心不能够安稳,牵著你走。服装设计师对出家人没办法,为什么?他就是一个样子,出家人穿衣服这个样子如如不动,几百年来都是这个样子,他真是无可奈何。如果你要觉悟了,不流行的我也能穿,这衣服好好的,我做一件衣服至少穿个十年、八年也不坏,何必要受他的摆布?你如果说,我穿这个衣服人家会笑话。笑,他又不是笑的你,笑死的,他死了,不是你死,我不死;笑死了,他死,我不死,他死活该,我不死。你就不上他的当了。

  他天天在耍花样,你如如不动,跟你说,你的眼睛看他是佛,他天天在那儿考验你,你都不动心,这就是上一次跟诸位讲的三轨资持,「资成轨」,他资助你、他成就你,成就你如如不动。菩萨在境界里修什么?历事炼心。他不是佛谁是佛?他帮助你成佛了。你看看你心一往外头流,他是魔,你是魔他也是魔;你心如如不动,你是佛他也是佛。所以佛与魔在哪里?都在一念之间。希望诸位细细去想想这个道理,这个道理想通了,你的修行就有门路,才有理论依据,才不会盲从,才不会迷信,能够得到真实的利益。

  凡是心往外面流转,都要受苦恼,「故受苦恼」。不但是世间法,佛法也是如此。佛法里面诸位晓得,诸佛菩萨一再勉励我们要弘法利生,你要著了弘法利生的相,天天要想尽方法我去弘法利生,坏了,你著了魔,你心还是往外面跑。所以,菩萨要有大愿,「众生无边誓愿度」,但是绝不找著去度。又要有愿,还又不能有心,就是不能有妄念。众生是机缘成熟了才能得度,机缘成熟了什么都是自然的,勉强去造作的,那里面都有苦恼。机缘没有成熟的时候修自己,机缘成熟的时候利益众生,有一丝毫勉强,都是机缘没有成熟,你要勉强去做,就要受苦恼。随缘去做,给诸位说,念念功德圆满。

  譬如讲布施,我举这一个例子,这都是我们常常见到的。这个佛门今天有法会,有什么事情了,他要来培点福,到这里来供养一点。你尽自己的力量,是好,是修福。还有些人不懂得,看到自己不行,他就借高利贷来修福,那就错了,大错特错。超过自己的力量,勉强去做,那叫做攀缘,那不是随缘。随喜当中才有功德,攀缘里面没有功德,有苦恼。这个地方虽然修了福,那个地方背上高利贷,还要付好多利息,哪里是佛门大慈大悲的本意!只有魔才会逼迫你,叫你去付高利贷,他去享受,魔才干这个事情。佛不要,什么都不要。

  这样的傻事还真的不少人去做,我都见过很多,勉强去做的,这是错误。尽心尽力,一点都不勉强,这个功德就是圆满的。不要跟人比赛,人家有力量的,他捐一万块钱,我们根本就没有力量,一个月收入才几千块钱,怎么能跟人家相比?人家一个月收入几十万、几百万的,他拿一万块钱算不了什么,我们拿个一百、两百就感觉到很吃力。你这一百、两百的福报超过他那拿一万、两万的,他收入多,按百分比你就超过他,你的福报也就大过他,这个才是真正公平。不是有钱的人就能修福,没有钱的人修的福比有钱的人还多,所以来世你就富有超过他。富人不是生生世世富,贫人不是生生世世贫,这才有公理。如果是富人能修福,穷人不能修福,这个老天爷太不公平了。佛法里头非常公平。

  佛在经里面给我们讲的一个故事,说一个贫女,要饭的,苦得不得了,遇到佛了。她全部的财产就是一文钱,一个铜钱,是她讨来的。她拿这一个钱供养佛,极其虔诚恭敬把所有的全部都供养了,她来生的果报,在人间大富大贵,做了皇后,为什么?她全部供养了,而且又诚心诚意,得这样大的福报。到第二生做了皇后,做皇后就贡高我慢,前生有善根,遇到出家人、寺庙供养了很多很多。那个里面老和尚有神通,说出她前生因,你今生所做这个功德比起前生差太远太远了。你今生所做的功德那是你的千分之几、万分之几,你过去修的功德是全部贡献出来。这个说法才公平、才有道理。所以苦、乐是怎么样得来的,我们要晓得。

  「菩萨离尘复性」,摆脱五欲六尘,就是这个心绝不安住在六尘境界上。复性,性就是清净心,心清净;心清净身就清净,身心清净,境界就清净,这个世间在你自己的感受就是极乐国土,就是净土。净土从哪儿来?心净则土净。在现在就清净,到西方极乐世界也是这么清净。所以到心清净,才能感到诸佛净土现前。只要能够「离尘复性,诸妄自脱」,脱是脱离,解脱了。「能令苦恼众生」,就是他这种力量能够加持给这些苦恼众生,没有觉悟的众生,迷惑颠倒的众生,普遍的加持。虽然普遍的加持,可是必须你自己也要觉悟,菩萨加持的力量你才能够得到受用。就好像镜子它能照,你不照正面照反面,那没有办法,镜子现不出像来。所以你本身要会用心。这个地方说,「持名蒙观」,承蒙菩萨观照的力量加持,「亦得解脱,乃真净慈悲观力加被然也」。

  这一段是释迦牟尼佛告诉无尽意,说明观世音菩萨他的功德、他的能力,他救度一切众生苦难这些事实。我们之所以不能得到感应,不单单是大师在此地给我们讲,我们称名没有到一心,我们称名当中还有疑惑存在。甚至於是根本不能相信,不能相信为什么也要念?试试看,看看有没有感应,念总比不念好。无可奈何之下逼得不能不念几声,求著试试看。这样的心去念,那怎么会有成就?这就是不明白这些道理。这些道理,再跟诸位说,我们在此地这个七天,七天你要是把它听明白,真正听相信了,你是上上根性,你是了不起的人。七天听了之后,你们的成绩如何?半信半疑。因此,这些道理要常常讲、常常研究讨论,才真正搞清楚,才真相信。这个也是事实。

  我学佛七年,才相信念佛,以前根本不相信。对佛学非常的爱好,喜欢研究、喜欢探讨,对这个念佛不相信,七年才相信。怎么个相信法?半信半疑,就是不反对了,七年是不反对了,也读诵,也研究这些经论了。你要问我几时才真信?我告诉你老实话,我今天才真信。因为昨天的信心不如今天,明天的信心又比今天又进步了一点,不容易。天天有悟处。所以你们听我讲经,我们这里还有几个老同修,十几年前就听我讲了。要拿从前的录音带,从前你听经,再听我现在讲的,不相同了。同样一部经,一遍一个样子;同样一部经,从前面讲到后面,前面境界跟后面境界不一样。所以你问我几时才有信心,我告诉你现在才有信心,到了明天如果说的时候,那个时候有信心,今天就不算了。希望诸位能够体会到这一点意思,要有耐心、有恒心、有毅力,好好的去研究,那个受用说不尽的。

  我当初之来探讨佛法,就是方东美先生的一句话,把我这个动机引起来。我跟他学哲学,他告诉我,佛经的哲学是一切哲学里面至高无上的。这是在学术上所说的,还不能打动我的心。后来他说了一句话,「读了佛经是世间最高的享受」,这句话打动我的心,最高的享受,那我是一定要得到。结果他没有欺骗我,确实得到的是最高的享受。所以我对老师的恩德念念不忘,这个路子是他指给我的,我真正得受用,也没有辜负他。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