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为大净土的奠基服务 推动宣讲《正法念处经》


又修行者内心思惟,随顺正法,观察法行,更复思法,深细观察,云何如是十不善法,流转生死世间------地狱饿鬼畜生?彼见闻知或天眼见,云何杀生?云何乐行?云何多作?

再者,修心人内心思维,想随顺正法而行,就应该观察什么是如法的行为、什么是非法的行为;这样善加区分后,进一步要思维,深细地观察,为什么以十不善业会流转在生死世间,让人堕入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当中呢?也就是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应如何避免?人们以见闻而了知或以天眼见到的杀生,是怎么开始的?什么是乐行杀生?什么是多作杀生?

谓杀生者,此杀生人,近恶知识,若恶知识近住之人,与彼相随,喜乐彼人,相随游戏,共行共宿。于彼生信,谓有功德,随彼所作,亦与同行。

这一切都是有原因的。杀生者亲近了喜爱杀生的恶知识,或者遇到被恶知识影响的人,恶知识的同分者、同党、支持者等。由于跟他们相随顺,喜欢跟他们一起游戏、一起行、一起住,对他们生了信心,相信他们有功德、觉得他们好,这样不知不觉就跟随着他们的恶行,也做了同样的行为。
意思是,人的天性并不会杀生,都是受环境、恶人的影响,古代“孟母三迁”就是很好的例子。

彼人如是近恶知识,彼杀生人,近杀生者,则以种种杀生因缘教令杀生,或外道斋,或屠猎等。如贪味者说杀生事,如怨家者说杀生事,如贼贪物说杀生事,如斗战者说杀生事,如贪名者说杀生利。

一个普普通通的人由于亲近了恶知识——那些杀生的人,或杀生者的同党、支持者等,他们就会教他以各种杀生的因缘去杀生。有的说持外道斋要用牲畜的肉,应该杀生;有的说掌握屠宰、打猎、钓鱼等技巧很有意义、很刺激。比如,贪著味觉的人边教边说,怎样杀来得美味;有怨仇的人教人怎么复仇杀死对方;做贼的教人怎么杀了守护者而得到所贪求的物品;好斗、乐于战争者说杀生的战事,两国战争伤杀多少人,这个多么有意义;又比如贪名声者说杀生得利益等等。

彼人闻已心则生信,亦随顺行,喜乐杀生。如是喜乐既杀生已,堕于地狱饿鬼畜生,不可爱著心不乐处,一切善人訾毁之处。以此因故,若生人中,命则短促。如是杀生,近恶知识以为种子。

那人听了这些邪论后,心里就生信心、相信,他也就跟着那么去做,由于对方的鼓励和赏识以及利益的驱使,他也变得欢喜杀生了。像这样乐于杀生后,以杀生的罪业就会堕在地狱、饿鬼、畜生道,那些恶道是不可爱著、自己厌恶、内心不欢喜的地方,而恶因是一切善人、有智慧的人所呵责之处。以过去杀生这个因缘,假使生在人中则寿命短促,感受求生不得的痛苦。像这样杀生,是由于靠近恶知识而播下了恶的种子,被恶人传染了。

云何乐行?彼不善人既杀生已,喜乐欢喜,心意分别,见杀功德。如是分别则有多种,断他命已不生懊悔,赞说言善;心不放舍,转复更作;教他人作,既教他已,说彼杀生种种功德,异异因缘。如前所说,如是名为乐行杀生。

再者,什么是乐行杀生呢?这也是有原因的。那个恶人杀生后心里还很高兴,洋洋自得,还念念分别,想“这么杀生是多么痛快,想要的马上就有了”,类似这样自我肯定的分别念有各种各样。他在斩断了众生的命根后,不但不生懊悔心,还赞叹宣传,说这是很好的;心里放不下这种行为,转而变本加厉地去做;而且还教别人做,教了别人以后,还赞美杀生的各种好处,以及各种杀生因缘方法。像上述情形,就叫做“乐行杀生”。
也就是说,他对杀生非常有意乐,而且不断地赞叹,一再重复地做,就颠倒作意了。这就像抽烟、喝酒的人,第一次的感觉并不好,但邪念串习多了,善恶好坏就颠倒了,不知不觉中就成了烟鬼、酒鬼,那时候想戒就很难了。比如世间很多打猎、钓鱼的人,认为打猎很刺激、很英勇,钓鱼很舒服等等。做多了还教别人,还随喜赞叹,发期望心,希望这样不断地杀生等等,这都是乐行杀生。

云何多作?此杀生已,如前行说,近恶知识,习作杀生,多造杀具,作危险处,作围毒箭,集养狗等,养杀生鸟,近旃陀罗,造斗战具,铠钾刀杖,及以[矛*(替-曰+貝)]鉾斗战之轮,种种器仗,诸杀生具,如是一切皆悉摄取。

什么是多作呢?在一次杀生后,就像前面所说那样,他亲近了恶知识,常常熏习着杀生。造很多杀生的器具,设制很多险处。比如挖陷阱、下套、放铁夹子,或者把洞堵了,动物出来就放毒箭,或者收集饲养猎犬等,养各种猎捕的鹰鸟。或者他去亲近屠夫、武器制造者,学他们的技艺,造各种战斗的武器,铠甲、刀、杖、战斗的飞轮、匕首、枪支等各种器杖、杀生工具。这一切他都乐于收集摄取的。

如是恶人多作杀生,以是因缘堕于地狱畜生饿鬼,受极苦恼。杀生之业有下中上,受苦报时亦下中上。既作业已,如是不得不受果报如是如是,自作恶业自得恶报。若黠慧人,舍恶行善。彼世间中,如是杀生乐行多作。

像这样的恶人造了很多杀生的业,以此因缘他会堕入地狱、畜生、饿鬼三恶道,受极其剧烈的痛苦。一般来说,按照杀的程度、意乐、对境等因素来判别造业的轻重,由于业有下中上三种不同的程度,因此,受报时苦受也有下中上三种。已经造了业以后就不得不受苦报,如是造业如是受报。自己所做的恶业,自己必定要受报。如果是有智慧的人,他一定知道断恶行善。而在这个世间中,如上所说的杀生就叫做“乐行多作”。

云何偷盗,乐行,多作?云何乐行多作盗已,堕于地狱?此恶戒人,性自偷盗,近恶知识,若恶知识近住之人,与彼相随,则行偷盗。有下中上。何者为下?谓王法等,如前所说。何者为中?非福田所偷盗彼物,此盗为中。何者为上?佛法僧物微少偷盗,是则为上。

他是怎样开始偷盗的?什么是乐行偷盗?什么是乐行多作?为什么乐行多作偷盗,此后会堕于地狱呢?这个恶人他的秉性就喜欢偷窃、诈取,再后来又亲近了恶知识,以及与恶知识差不多的人,由于跟随着他们,也就被拉下了水,开始偷盗了。
盗业也有下中上三种。什么是下等盗业?指依王法等而偷,也就是迫于王命、地方政策等,抄别人的家、做盗版等等,类似于前面盗业所说的那些行为。中等是指在非福田处盗,即偷盗普通人的财物。上等重的盗业是指,对佛法僧三宝物,即使偷微少的东西都是重业。

彼佛法僧,若盗僧物,佛法能净;盗佛法物,僧不能净。若盗众僧现食用物,堕大地狱头面在下;若取属僧所常食物,则堕无间阿鼻地狱,宽广闇等,以重福田,微少偷盗。以有心念,乐行多作,彼少偷盗,堕于地狱畜生饿鬼。若复忏悔,不生随喜,心中生悔,彼不定受。若偷盗人,无量方便而行偷盗,以如是故名为偷盗。

在佛法僧三宝物里,如果盗的是僧物,这个罪业可以依靠佛和法的力量得以清净;如果盗用佛物和法物,以供僧不能清净;如果盗了现前僧众正需要的食品、用具,则堕入大地狱,头面朝下倒悬受苦;如果窃取了属于常住僧众的食物,就堕在无间阿鼻地狱,广大漫无边际黑暗等的苦地方。由于对境福田很尊贵,小小的偷盗行为都会造成很坏的影响。对三宝物,哪怕只有一点点的偷盗,都会结很重的偷盗罪业。如果有心乐行多作,虽然是少少地偷盗,也会堕入地狱、畜生、饿鬼。如果做了以后能至心忏悔,不生随喜,心中起了追悔之心,他就不一定受报。
总之,偷盗的人以无量方便方法而偷盗,以这样的缘故称为偷盗。

云何乐行?偷盗他物,得已欢喜;与贼相随,心以为乐;既得财物作衣食已,心生欢喜,赞其功德;教他偷盗,教已赞说,如是名为乐行偷盗。

怎样算是乐行偷盗他物呢?就是偷了东西以后,心里一阵欢喜;因此就常常跟贼混在一起同流合污,心里感觉很快乐;把偷得的财富拿来挥霍购买衣食,心里就很欢喜,赞叹偷盗一下子能发大财,一下子就得到这么多;后来教别人偷盗,教了以后还炫耀偷盗的好处,像这样就叫做“乐行偷盗”。

云何多作?既偷盗已,多作床敷,卧具毡被,食啖饼肉,衣服庄严,**娱乐,樗蒲博戏,心生喜悦,我今快乐,一切乐中偷盗为最。以此因缘,我丰床敷,卧具饮食,衣服庄严,**樗蒲,第一胜乐。我今常当作偷盗行,令我后时增长富乐。如前所说,如是如是,多行偷盗,决定于彼地狱中受。

怎样算是多作盗业呢?怎么发展得越来越多的呢?就是在偷到了以后,拿这个钱财等买了很多床榻、敷具、卧具、被毯;吃到各种饼和肉;能穿华贵美妙的衣服;可以与**娱乐;或者去赌博,买游戏装备。这样的欲乐满足让他心生喜悦,觉得我现在这么快乐,一切得乐方法中,偷盗是最好的方法。以这个盗的因缘,现在我有了这么好的物质享受,能住这么好的地方,吃这么好的东西,穿这么漂亮的衣服,能跟**娱乐,能拿钱游戏、赌博,这真是最快乐、最开心的!我以后应该常常偷盗,使我将来有更多财富,增加更多快乐,就像前面描述的那样。由于起了这样邪思妄想的心,执着眼前,于是就颠倒地认为偷盗非常好,能很轻松地拿到钱得到快乐,这个错误的认知导致他乐意做更多偷盗的恶行,这个行为势力加深,就使得他决定在地狱中受报。

云何邪淫,乐行,多作?此邪淫人,心不观察淫欲覆蔽。若人先世淫欲处来,所谓鸳鸯、迦宾阇罗、孔雀、鹦鹉、鱼、雉、鷃鸟、阿修罗等,如是处来于此中生,常与多欲不善知识相随共行,如是二分。

人是怎样开始邪淫的?什么是乐行邪淫?什么是乐行多作?这个邪淫的人心里不加观察,被淫欲覆蔽了自心,所以一直顺着颠倒心去寻找淫欲欲乐。或者,这人前世是从多淫欲生物而来,比如旁生里的鸳鸯、鵽鸟、孔雀、鹦鹉、鱼、野鸡、鴳雀以及阿修罗等,从这些多淫处受生而来,所以这一世生为人时,以前世的习气力,常常跟多欲的恶人在一起,常常乐谈男女欲乐的事,或者看黄 se影片、逛妓院等等。有这两分因缘。

喜乐淫欲,心不观察。心不厌足,不离欲心,不观察行,随有欲处往到其所。以欲处来此欲处生,喜行淫欲,故不观察淫欲所覆。如是邪淫不善之人,触染势力,彼彼喜乐。如是邪淫,复更如是,心喜乐行,乐行如是邪淫恶触。

喜欢淫欲,心里不加观察,就是没有满足心,没有厌离淫欲的心,不观察哪里该去,哪里不该去,随便哪里有行淫的地方,或者有男女欲事的地方,他就主动到那里去。这是因为他从多欲物种而来,生在多欲的环境,又喜欢行淫欲,所以,所遇到的因缘都让他无法观察到淫欲的过患,彻底蒙蔽了心灵。像这样邪淫的不善人,由于他接触异性染著的势力,心里非常喜欢行淫。这样行淫,使得他后来一错再错,一碰到欲境就像飞蛾扑火一样陷进去,直到满足欲心为止。像这样情不自禁,就会乐于做这样的邪淫恶触。

云何乐行?如是邪淫,虽不常行而常喜乐,心意分别,更于余处心不喜乐,如淫欲者,如是乐行邪淫境界。

怎样是爱乐做邪淫呢?虽然没有常常真实行淫,但心里常常暗暗喜欢、非常向往,心里不断地在这上分别游荡。常常想这些,对于其他的善行心不喜乐。这意淫和真实行淫欲是一样的,像这样就是乐行邪淫的境界。

云何多作?愚痴凡夫,心不观察邪淫覆蔽,他复为说邪淫功德,第一胜乐,所谓淫欲,言为此事,非是不善,复教多人喜乐淫欲。如是邪淫,愚痴凡夫喜乐多作。

怎么会发展成多作邪淫呢?愚痴的凡夫心里无法观察是非善恶,完全被邪淫欲乐覆蔽了心。他还给别人讲邪淫是最美好的事,是第一殊胜快乐。很多所谓的性解放者、性欲主义者,常常说突破禁忌的爱怎么难能可贵,这样的行淫怎么殊胜,说欲是人的本性,应该去满足,或者说适当地纵欲是合理的释放等等,说行淫不是不善,而是非常美妙的。而且,他教很多人心里也喜好淫欲、追求淫欲。像这样的邪淫,愚痴凡夫大多欢喜乐做。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如是三种身不善业。

这些就是三种身不善业——杀生、偷盗、邪淫的情形。

口业四种,妄语、两舌、恶口、绮语。何者妄语?所谓自心先自作诳,然后诳他,如是妄语自他成诳。又彼妄语五因缘发,所谓嗔、贪、邪法所摄、欲心、怖畏。

口业有四种:妄语、两舌、恶口、绮语。什么是妄语呢?首先欺蒙自心,口是心非,本来应该怎么想就怎么说,却再倒过来想、倒过来说,这就叫“先自作诳”;之后说出来再欺诳他人,这样的妄语就成了自欺诳他的不善行。另外,妄语由五种因缘发起,所谓嗔恚、贪欲、邪法所摄、欲心以及怖畏。

云何嗔心而发妄语?若于王前,或大众中,长者众中,若善知识、怨家诤斗,饶益知识,衰恼怨家,是故妄语。

由嗔而引发妄语的情形如何?就是在国王面前,或者在大众中,或者在长者众中,如果自己的善知识、亲友和怨家诤斗,为了帮自己的亲友甩开那些让人倒霉的怨家纠缠,颠倒是非说妄语,这就是以嗔恚敌方、饶益自方而引发的妄语。

云何贪心而发妄语?见他财物,方便欲取,是故妄语。

怎样是由贪心而发起的妄语?看到他人有财物时,想通过各种手段得到,为此说虚假的话,曲意奉承,故意接近而欺骗对方。

云何邪法所摄妄语?如婆罗门法中所说‘饶益尊故,饶益牛故,畏自死故,为取妇故,如是妄语,皆不得罪。’如是之人,邪法摄语。如是妄语,是愚痴人邪见摄语,此语坚重于地狱受,是故乃至失命因缘不应妄语,此妄语者能为地狱第一种子。

怎样是邪法所摄的妄语呢?就像婆罗门外道法教所说:为了饶益尊长,为了饶益牛,害怕自己死亡,或者为了娶到媳妇等,在这些情况下说妄语没有罪。这个人相信,认为按这样说没有罪,因此说了妄语,就是邪法所摄的妄语。这种妄语是愚痴邪见所摄的妄语,这妄语的业力很重,将要在地狱里受报。所以,哪怕出现失去生命违缘也不应该妄语,这妄语恶行能成为堕落地狱的第一种子。

言为取妇妄语无罪,是欲心发,亦是邪法。

所谓的为娶媳妇打妄语无罪,这就是由贪欲所引发的妄语,同时也属于邪法所摄妄语。

云何怖畏而发妄语?何处怖畏,为彼饶益是故妄语,起如是心‘若不妄语,彼则于我多不饶益’,彼人畏死,是故妄语。

怎样是因怖畏而引发妄语呢?面对可怖可畏的情形时,为了让他人饶过自己,因此而说妄语。他起这样的心:如果不说妄语,对方绝对不会放过我,一定会对我多加迫害。这个人由于怕死,所以说谎打妄语。

彼五因缘,愚痴之人作妄语说,如是一切皆住痴法。

由这五个因缘,愚痴的人说了妄语,像这样的一切都落在愚痴无明的非法中。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若有何等人,起一妄语法,则不畏他世,无恶不造作。
若人生世间,口中有大斧,若以斫自他,口中恶语出。
如是应实语,不应斫他人,虽无乞求者,应当多少与,
此三种行者,舍身则生天。

这时,世尊说了这样一偈:无论哪种人,如果发起了一个妄语,那他就是不怕来世堕恶趣遭受苦报的人。由于他不信有后世的报应,不怕因果,所以无恶不作。如果有人转生在世间,这人口里就有一个“大斧”——舌头,用这个口舌之斧砍斫自他,口出妄语,以业反噬的力量,会有很可怕的果报。这样说真实语;不以口斫伤他人;即使别人没有向我们乞求,也慷慨布施,随分施舍,作这三种善业的人,身坏命终,将生在天界。

若如是者,一切因缘,一切所作,莫妄语说。于他妄语,心莫随喜,亦不随逐妄语者行,莫共同坐。若妄语人共行坐者,他人见之亦谓妄语。如是若与垢业之人共相随者,则乐垢业,若与彼人共行坐等,虽无垢业他谓垢业。若如是者,应观察法。

像这样,在一切因缘中、一切行为中都不能说妄语。对于别人说妄语,心里不能随喜。也不能跟妄语的人一切行走,不要跟他坐在一起。如果跟说妄语的人一起走、一起坐,别人见了会认为,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跟他是一伙的,你也是说妄语的人。像这样,如果与造染污业的人相随共处,那自己也会被染污,不知不觉也欢喜造染污的恶业了。如果跟那些人一起走、一起坐等等,即使你没有造染污业,别人也会以为你造了,从而被人厌弃。像这样所说一样,应善加观察如法之行,了解自己该怎么做。

恶知识者,勿与相随,此恶知识于生死中最坚系缚,则堕地狱畜生饿鬼,所谓随逐恶知识行。

不能跟恶知识在一起,这个恶知识是生死中最坚硬的捆绑和系缚。亲近恶知识将堕入地狱、畜生、饿鬼,就像被毒蛇缠绕一样,终究毒发身亡。所谓追随恶知识而行,恶报就是它的后果。

若善知识相随行者,则得解脱,广则无量。

相反,如果跟着善知识走,跟他同见同行或效仿他,渐渐会生起无量利益,会得到解脱。
从各种行为的结果上能看到,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因此,应唯一依止善知识,舍离恶友。

此中如是略说妄语。

这里这样简略地解说了妄语。

又修行者内心思惟,随顺正法,观察法行,云何两舌?两舌几种?

再者,修行者在心里思维,我该怎样随顺正法而行持?为此观察法行的性质、果报等等。那么,什么是两舌的业行呢?两舌有几种?

彼见闻知或天眼见两舌者,多于和合人起破坏意,口中语说。

我们见闻了知或以天眼见到,所谓两舌的行为相,就是在原本和合融洽的双方之间或人群里,起了破坏他们关系的心,之后口里说挑拨离间的话,这就是两舌。

两舌二种,自作教他。教他者,怨家若似怨家所遣破坏,汝破彼人,是他因缘。有他不遣,自作破坏令他衰恼。

两舌有两种:自作两舌和被他人教唆的两舌。教他两舌,就是被那人怨家或与怨家类似的人,派遣去破坏对方的关系。这样破坏他人的关系,是被人所使,由他人因缘而导致的两舌。还有一种情况,没有受他人派遣,自己主动去破坏,令他人衰损,这叫自作两舌。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又复云何嗔因缘故?于他不爱,与他人恶,口说恶语,闻者不爱。

再者,怎样是以嗔的因缘而恶口?就是不喜欢那人,所以对他恶口,口说恶语,使听的人心里不舒服。

又修行者内心思惟,随顺正法,观察法行,云何恶口?彼见闻知或天眼见,彼恶口者,贪嗔痴发,一切愚痴凡夫之人常行不离。如是恶口有无量种,无量攀缘,无量因缘,无量心发,无量果报。此语能破无量善行,此语能与一切人恶。世间如怨,善人不近,人所不信,此语如毒。如是恶口,恶道因缘,是垢言语,正梵行人舍离不行。

再者,修行人心里思维:我怎样使口业随顺正法?因此要观察合乎正道的行为。怎样算是恶口?它的行为相如何呢?我们以见闻了知或以天眼见到,那些恶口,都是由贪嗔痴所引发的,一切愚痴凡夫常常不离于此。这样的恶口有无量种类,由无量攀缘、无量因缘、无量种心所引发,将感得无量种的果报。
恶口的种类很多,有以贪心发恶口,有以嗔恚发恶口,有以痴心而恶口。愚痴凡夫常常不离恶口,习惯对人恶言相向,见人就调侃,尽说些不好听的话,语言一点也不和善。总之,由无量染污因缘、不清净心所发生的恶口,会召感无量的痛苦果报。
恶口的业力很重,它能破坏无量的善行。说恶口时,心里的善就消失了。一旦习惯恶口,由此坚固成性,那些亲切、柔和、慈悲、爱护、宽容等的善行都无法发出,可见造恶会障蔽善行。而且,说恶口会跟一切人结怨,人都不愿跟他接近。世间人见他都像见到怨家一样,即使善人也不愿意亲近他。大家都不信赖他,这恶口的语言就像毒一样。这样造恶口业会种下堕恶道的因缘,叫做有垢不净的言语。真修解脱梵行的人,一定会舍离恶口,不说骂人话。所谓“梵行”,就是身口意都清净。广义指所有对自他有益无损的行为;狭义指不行淫欲。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黠慧离恶口,正语喜乐行,如是美语人,则近涅槃住。
常说善妙语,舍离垢恶语,垢恶语污人,能令到地狱。

接着世尊以诗偈方式说:真正聪慧的人能明辨业果,自愿远离恶口的行为,下至一句伤害人的话都不肯说。他安住在正语当中,常常乐于说美好的话话。如果我们口德修得好,会常常处在欢喜的心情中。这样语言美好的人没有烦恼,靠近涅槃而住,也就是说,如此清净的善行会相应涅槃。我们应把这些教诫牢记于心。因此,常常要说善妙的语言,舍离有垢的恶语,因为垢恶的语言能染污人心,使人堕入地狱。

垢语所污人,彼人则无善,恶如师子蛇,彼不得生天。
一切善语人,能善安慰他,诸世间所爱,后世则生天。

这是通过对比垢语和善语的果报,让我们了知取舍。被不清净垢语染污的人,这种人没有真正的善,恶口就像狮子、毒蛇那样伤人。不清净的语言里有很多污秽、负面的东西,说多了就会染污心灵,人的心一旦被污秽语盖得过深,善心就发不出来了。心里一点善也没有了,那个恶的状态就像狮子、虎、狼、毒蛇一样,以这样的恶心无法生在善趣人天界。
相反,一切善语者能柔和安慰别人,说什么话都让人如沐春风、如饮甘露,滋润人心,抚慰人心,引导人断恶行善,这样的人为世人所爱敬。大家都喜欢跟他在一起,认为他是个知心的人,像菩萨一样亲切可人等等。这样的人后世能生在天界享受安乐。所以,修正口业非常重要,能将语言都修转贤善,就会招感到一切胜妙的果报。

若人不恶语,舍离于谄曲,虽人行如天,彼人善应礼。
实语常行忍,直心不谄曲,不恼于他人,彼建立法幢。

如果我们不说恶语,舍离谄曲不正直的心,什么话都真心真意地说,柔和诚恳,这样虽然还在人间,但所行的是天人的行为,这样的人自然会高人一筹,受人礼敬。如果我们常常说诚实的语言,常常行持慈心安忍,直心而不谄曲,说任何话都不触恼别人,这样的人就能建立正法的法幢。正直不恶口的人是实修佛法的人,他能改过迁善,因此能持得住正法,所以他自身就能把法建立起来,这叫做“建立法幢”。
人命不久住,犹如拍手声,人身不如法,愚痴空过世。
何人不自爱,何人不乐乐,若人作恶业,不行自爱因。
人生不久住,就像拍掌的声音瞬间即过,在如此短暂的人生中如果不如法而行,那就在愚痴中空空度过,白活一世了。哪个人不爱自己呢?哪个人不喜欢快乐呢?但如果造恶业、不自爱,不对自己做长远有益的事,只是目光短浅地看眼前,种损害自己的因,像这样,在有自由、有选择权时没有做对选择,没有种得乐的因,所做就全是招苦的恶因了。
人应当自尊自爱。怎么才是自尊自爱呢?就是要明白做什么行为有利益,能得安乐。佛法让我们了解因果律后,唯一要做的就是,要有一种自爱,珍惜自己,不忍心让自己去做那些不好的事。

妻子及财物,知识兄弟等,皆悉不相随,唯有善恶业。
善业不善业,常与相随行,如鸟行空中,影随常不离。

人在临终时,妻子、儿女、财物、相识者、兄弟等等都不会随你而去,只有自己造下的善恶业如影随形般地跟着我们。就像鸟儿飞行高空,虽然地面上看不到它的身影,但实际上影子一直随形不离,人造业也是这样,所有行为的影响力一直伴随着我们。
我们要常常细致地检点业,其他都不要紧,唯一自心的清白最要紧。时时都要造清净贤善的业,处处该修的是善心、善语、善行。我们常常这样心里起善念、口里说善语、身体做善行,就能住于善的人天道中。有了做人的道德基础,就得到了安乐向上的正能量,最终会呈现今生来世的安乐。

如人乏资粮,道行则受苦,不作善业者,彼众生亦然。
如具资粮者,道行则安乐,众生亦如是,作福善处行。

就像一个人缺乏资粮,出远门就会备受辛苦。没有粮食会饿,没有钱无法住店,一路都是饥寒交迫,受尽苦恼,不得自在;如果有充足的资粮,一路行道就很安乐,能吃得饱、睡得香,一路都有人车护送,非常舒适。同样道理,我们多作善业就会有资粮,有福德就有安乐。如果恶业多,那就没有资粮,人生一片惨淡,前途堪忧。将来在生死路上就非常困难,要受很多苦。假使我们现在很努力地行善,每遇到行善的机会都不以善小而不为、不轻视,尽心尽力地把它做好,这样积累起来,功德逐渐就会圆满。有了善业雄厚的实力,在生死路上就有资本,一路不缺安乐、不缺顺缘。当然,这一切归根结底都要自己努力,广行众善才能得大福。

久时远行人,平安得还归,诸亲友知识,见之皆欢喜。
作福者亦尔,此死他处生,所作诸福德,如亲等见喜。

就像长年在外远行的人,平安返回故乡时,亲友、相识者见了都很欢喜。见他平平安安地回来了,没遭什么罪,非常顺利,大家就很高兴。作福的人也是如此,这一世努力地行善,积了很厚的福德,死后转生他处,以他所作福德的力量,能很顺利地到达安乐之处,这就像安然重见亲友、相识者一样,那时见到什么都是欢喜的。
由于造了福业,处处都看到美好、欢喜的境,见什么都是很悦意的。将来平安到达后世时,就像见到亲人、朋友、悦意境那样,处处很欢喜,这就是行善的果报。造恶的人就如陷囹囫,在哪个地方都非常可怜,由于没有福德,处处都受压迫、苦恼、煎熬等等。他感觉到处都像见魔鬼、怨敌一样,太多陌生的野蛮人要伤害他,这是自己曾经造恶的果报。而行善的人就像含着金汤匙出生,在任何时处都感觉环境很好,人人都是亲人、朋友,什么样的事情都很悦意。

如是作福德,和集资未来,福德于他世,则得善住处。
福德天所赞,若人平等行,此身不可毁,未来则生天。
观如是处已,黠慧者学戒,得圣见具足,善行得寂静。

世尊又说:这样多作福德、积累资粮,来世就很好,福德会让你在后世得到很好的安身之所。
有福德的人被诸天所赞叹。如果一个人能够中道而正行,不偏在一边,不出错,那今生身体就不会遭遇不吉祥,不被毁坏。而借这个身修炼,又积集很多福德宝藏的缘故,未来会生到天上,受用快乐荣华。
观察这样的善恶业处后,明白道理的黠慧智者就会去修学戒行,净治身口意的恶行,励力行持身口意的善行,这是由圣见具足带来的好结果。“圣见”指佛的见,就是指黑白分明的善恶因果规律。如果一个人具足圣见,那他就是依佛之见为己之见,他能够辨识纷繁的现相,见到现相背后善恶分明的两条路。这样的人,一切时处都知道该怎么做,怎么走安乐之路。这样具足业果正见去行持善行,最终将得到寂静涅槃。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