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观经四帖疏讲记

第四、出文显证者。问曰:上来返对之义,云何得知世尊定为凡夫不为圣人者?未审直以人情准义,为当亦有圣教来证?

第四、出文显证者。有人问:上面反对的内容,怎么知道佛宣说本法一定是为了凡夫而不是为了圣人呢?这只是以个人的想法来作判定,还是也有圣教的依据呢?

答曰:众生垢重,智慧浅近。圣意弘深,岂宁自辄?今者一一悉取佛说以为明证。

回答:众生的垢障很重,智慧浅近,佛传法的心甚深广大,哪里敢自出新裁随意判定呢?现在就一项一项地引佛的圣言作为证明。

就此证中,即有其十句。何者?第一、如《观经》云:“佛告韦提,我今为汝广说众譬,亦令未来世一切凡夫欲修净业者,得生西方极乐国土”者,是其一证也。

可以引十句经证:第一、像《观经》所说,佛告诉韦提希,现在我给你广说众多譬喻,也使未来一切凡夫想修净业者,得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第一个证明。因为里面明显说到了“令未来世一切凡夫”。

二、言“如来今者,为未来世一切众生,为烦恼贼之所害者,说清净业”者,是其二证也。

二、说到“如来现在是为了未来世的一切凡夫,被烦恼恶贼所伤害者,宣说清净业”。这是第二个证明。因为所被的根机是未来世被烦恼贼戕害的众生,哪里是圣人呢?

三、言“如来今者,教韦提希及未来世一切众生,观于西方极乐世界”者,是其三证也。

三、说到“如来现在教导韦提希和未来世的一切众生观想极乐世界”。这是第三个证明。

四、言“韦提白佛:我今以佛力故,见彼国土。若佛灭后,诸众生等浊恶不善、五苦所逼,云何当见极乐世界”者,是其四证也。

四、韦提希白佛:我现在以佛力加被故,见到了极乐国土。如果是在佛涅槃之后的时代,众生浊恶不善,被五苦逼恼,怎么能见到极乐世界呢?这里韦提希是为了未来世的恶苦众生,而请示如何观行现见极乐净土。既然是浊恶不善、五苦所逼的凡夫,哪里是圣人呢?这是第四个证明。

五、如日观初云“佛告韦提:汝及众生专念”已下,乃至“一切众生自非生盲,有目之徒见日”已来者,是其五证也。

五、在讲授日观一开始时,说到“佛告诉韦提希,你和一切众生专念”已下,一直到“一切众生如果不是天生的盲人,有眼睛的人都见过日轮”以上,这也是教导一切凡夫作日轮观,而不是教导圣人。这是第五个证明。

六、如地观中说言“佛告阿难:汝持佛语,为未来世一切大众欲脱苦者,说是观地法”者,是其六证也。

六、在地观中说到“佛告诉阿难:你好好受持佛语,为未来世的一切大众想要脱离苦海者,宣说地观法”,这就是第六个证明。既然是欲脱苦者,当然不是圣人。

七、如华座观中说言“韦提白佛:我因佛力,得见无量寿佛及二菩萨,未来众生当云何观”者,是其七证也。

七、在花座观里说到“韦提启白佛说:我因为佛力加被而见到了无量寿佛和两大菩萨,未来的众生应当如何作观呢”。这是第七个证明。

八、次下答请中说言“佛告韦提:欲观彼佛者,当起想念”者,是其八证也。

八、接下来回答上面的祈请中说到“佛告诉韦提希:凡是想观想彼佛者,应当发起想念”。这是第八个证明。

九、如像观中说言“佛告韦提:诸佛如来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者,是其九证也。

九、像观中说到“佛告诉韦提希:诸佛如来入于一切众生心想中,故汝等心想佛时”等等,既然说到入在一切众生心想中,说明只对凡夫宣说的。这是第九个证明。

十、如九品之中,一一说“为众生”者,是其十证也。

十、在九品的经文里,一一说到了“为众生”。这是第十个证明。

上来虽有十句不同,证明如来说此十六观法,但为常没众生,不干大小圣也。以斯文证,岂是谬哉?

以上虽然引了不同的十句,都是在证明佛宣说这部十六观法,唯一是为了常没众生,而不关大小乘圣者的事。“常没”,是指恒时陷溺在苦海中,无法超出。佛为了救度常没众生的缘故,宣说十六观法,也就是引导众生以修持定善和散善,往生西方净土来超出苦轮。对此有明确的经文作为确证,哪里是虚诳的说法呢?
这样我们的心就定了,原来《观经》是针对我们凡夫宣说的,因此我们依靠这部经法修行决定能往生。如果是为圣人宣说的,与我们关系就不大,因为我们凑和不上。既然是为着我们凡夫,连一生造恶的人回转心来求愿往生,也都能往生的话,我们应当非常有信心。这的确是即生就能解脱的大法。这一生在我们的地位上,能够把握这个法门,那确实就能以极简易的方便、极快的速度,解决无量劫来一直无法超出生死苦海的问题。

第五、会通别时意者,即有其二:

第五、会通论典中所说的别时意趣,有两段内容:

一、论云:如人念多宝佛,即于无上菩提得不退堕者 [1] 。凡言菩提,乃是佛果之名,亦是正报,道理成佛之法,要须万行圆备方乃克成,若将念佛一行即望成者,无有是处。虽言未证,万行之中是其一行。何以得知?如《华严经》说,“功德云比丘语善财言:我于佛法三昧海中唯知一行,所谓念佛三昧”,以此文证,岂非一行也?虽是一行,于生死中乃至成佛永不退没,故名不堕。

第一、论典中说到:如果有人念多宝佛,必定于无上菩提得不退堕。
菩提是佛果的名称,也是正报。按理来说,成佛的法道必须圆满具备万行才能成就。如果仅以念佛一行就期望成佛,这在理则上是不符顺的。
虽然不是以此圆证佛果,但属于成就菩提万行中的一行。怎么知道呢?如同《华严经》所说“功德云比丘对善财说:我在佛法三昧海中唯一知晓一行,所谓念佛三昧”,以此段文证明,难道不是菩提万行中的一种吗?虽然只是一行,但从他起行开始,一段时间还处在生死位当中,这样不断升进,直到超出生死乃至成佛之间,永远不会退没,这叫“不堕”。也就是以念佛一行的功能力量,可以使行者自从修持以来,在生死的迁流中,乃至到最终成佛为止,永远不会退堕陷没下来,因此称为“不堕”。

问曰:若尔者,《法华经》云“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亦应成佛竟也。此之二文有何差别?

问:如果是这样,那么《法华经》里说到“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也应当是已经成佛完毕。这两段经文在含义上有什么差别?

答曰:论中称佛,唯欲自成佛果。经中称佛,为简异九十五种外道。然外道之中都无称佛之人,但使称佛一口,即在佛道中摄,故言已竟。

回答:论中说到称佛名,唯一是希求自己成就断证圆满的佛果。而经中说到的称佛,是简别不同于九十五种外道。外道当中没有称念佛名的人,只要称念一声佛,就已经被摄受在佛道当中,因此说“已竟”。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二、论中说云:如人唯由发愿生安乐土者。久来通论之家不会论意,错引下品下生十声称佛与此相似,未即得生。

二、论中举了这样一个别时意趣的例子:比如说一个人唯一由发愿就能往生安乐净土,这种说法就是别时意趣。长久以来,诸论家没有契会论典的含义,错误地引了《观经》里下品下生十声称佛,作为同等的例子。也就是说,通论之家认为,经中说到的十声称佛,这是有别时意趣的,不是当即就能生到净土。

如一金得成千钱者,多日乃得,非一日即得成千。十声称佛亦复如是,但与远生作因,是故未即得生。噵佛直为当来凡夫,欲令舍恶称佛,诳言噵生,实未得生。名作别时意者。

比如说,由这一金就会得到一千钱,这种说法就是别时意趣。不是说你现在以一金为本钱就得了一千钱,而是通过一番一番的贸易增长,通过这一金不断地增长,经过很多天以后,才能得到一千钱。十声称佛也是这种情况,由于你十声称佛已经种下善根,在将来不断增长以后,能够成就往生净土的果位。因此,这十声称佛就成为遥远的未来得生净土的一个远因,不是说现在就能生。因此他们解释说,《观经》里,佛只是为着当来世的凡夫着想,让他舍掉恶念,一心称念佛号,因此以方便语说到这样做就能往生净土,实际不是指称了十念就能往生净土。这样传教的方式就叫别时意趣。

以下对此破斥。《观经》里的十声称佛往生,并非别时意趣,以此引为别时意趣的范例,这有绝大的错误。

何故《阿弥陀经》云:佛告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一日乃至七日,一心愿生,命欲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迎接往生?次下十方各如恒河沙等诸佛,各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皆应信是一切诸佛所护念经。言护念者,即是上文一日乃至七日称佛之名也。今既有斯圣教以为明证,未审今时一切行者,不知何意,凡小之论乃加信受,诸佛诚言返将妄语?苦哉!奈剧能出如此不忍之言?

如果说这是别时意趣,为什么《阿弥陀经》里释迦佛说诚实语,以及十方诸佛都是出广长舌相显示诸佛不诳语,而证实释迦所说谛实不虚呢?用这样的现象来证明这是诚实不虚,哪里是别时意趣?所谓别时意趣,就是所说的话是一时的机用,只要引导众生能够得到利益就可以,所说别有用意。

但是在《阿弥陀经》里,佛特别告诉舍利弗: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听到阿弥陀佛,即应执持名号,从一日乃至七日间,一心愿生净土。在他临欲命终的时候,阿弥陀佛和圣众就来迎接往生。紧接着下文就出示十方恒河沙数等的诸佛都各自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因为吐出遍覆三千大千世界的广长舌相,说明诸佛已经断尽了妄语的习气,以此来证成这部经确实不虚。诸佛都是这样说,你们众生应当信受这部一切诸佛共同护念的极深的不可思议的经法。所谓护念的对象,就是指上文所说在一日至七日之间称佛名号的行者。因此诸佛都是在证成、在护念,此等行者必然得到极大的利益。

现在既然有了这样明确的圣教作为证明,搞不清楚现在的一切行者对于凡夫小辈的论调特别信受,对于诸佛的诚谛之语反而以为是方便妄语,这是很悲哀的事,竟然说出这样让人不忍听闻的话。因为这话直接是在否定释迦和诸佛的诚谛之语,也是否定弥陀大愿不可思议的神力,这是极其可悲的事情。

虽然,仰愿一切欲往生知识等,善自思量,宁伤今世错信佛语,不可执菩萨论以为指南。若依此执者,即是自失误他也。

尽管如此,我还是诚心地愿一切希求往生的善知识们,好好思量,宁可这一世错信了佛语而失误,也不可以把菩萨的论调作为修行的指南。如果你依据一种不符合佛语的论调来执持的话,那确实成了自己失误、又误他人的大错谬了。

这只是退一步来说,不是说佛语会有错误,而是说,在佛语和菩萨的论之间做个选择的话,就要以佛语为无上的量。因为佛已经现证了一切种智,他是无错谬地见到了一切真理和所有不可思议的事。而西方法门确实是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智慧和悲愿的力量所成就的,唯有诸佛才能了达,不是其他九界众生以自力所能知晓的。

因此,这两者做一个权衡的话,就要知道,由于菩萨断证没有达到圆满,没有彻证到量,凡是他所说的如果与佛语相合,那就可以印证说如是如是;如果他所说的和佛语不相合,那就说明他是不符合真理的,或者说不符合一切种智现量的所见,这就必须舍弃。
这里是标明行者对于圣教生信的量,因此以一种坚信的方式来说:即使佛语有错误,我也相信到底,其实佛语是没有错误的。但是,如果菩萨的论调与佛语相违,那才真正是不符合真理的法则而出现偏差。

所以他们说十念不能往生,这就完全不符合佛心和弥陀大愿的本意。这种言论的流播,确实会使自己丧失即生往生净土、顿超旷劫轮回、迅速得证不退转位、解脱成佛的大利益。而且会误导千千万万的人,使得他们丧失信心,认为此生不可能往生净土,只有到遥远的未来世才可以。这样,他们就发不出决断的心一心祈愿往生,或者说中间会产生疑虑、退阻,无法至心地趣往净土。这样就退失了无数众生即生横超生死、往生净土的大利益。因此在这个问题上,必须以佛语为量。这是极其甚深不可思议的事,我们很难见到它玄妙的理体以及弥陀不可思议的力量。但只要我们深信佛语,以此为量,我们就必将得到极其不可思议的利益。只要你相信这样一个无上如意宝的功能,直接去顺应它的操作法则来做,就必将得到利益。并不一定要你真正见到如意宝的体性和力用,这是很难的事。

好比今天一般的人都能够使用傻瓜相机或者各种便利、高级的电子产品,他并不需要完全透彻里面的深妙原理,这只是极少数高层专家的事情。但是只要你信受的话,就一定能得到该产品的便利。把这个譬喻扩大到无数倍,那么我们也应当如是地信受佛语彻见后的指示,我们也应该相信这个法门有不可思议的功能、力用,它完全超乎我们的想像或者其他通途法门的范围,也根本不是下凡的情量乃至于诸学道圣者的量所能测知。因此,在这件事情上必须以佛语为量,坚信到底。

同样的道理,善导大师在后面谈到“深心”的时候,特指的是一种对于佛语坚定不移的信心。一方面,相信自己在生死流转当中常没常流转,始终没得到一个极奇特的因缘,使得自己顿超生死。而另一方面,就要深信,今天终于闻到了弥陀四十八愿的无上愿海法门,它使一个障重凡夫下至于至心十念都能生至功德极其殊胜的净土,因此了解到这是旷劫难遇的良机,就好像穷人遇到了无上的如意宝那样欢喜。以这种深信心,就排除了各种怀疑,哪怕是其他所有的论师、所有的声闻缘觉阿罗汉、所有的一到十地的菩萨,甚至于十方诸佛来说这个法不了义,或者说并非如此,也不生任何疑难、退却。像这样的心,就是真实的信心。

问曰:云何起行而言不得往生?答曰:若欲往生者,要须行愿具足方可得生。今此论中但言发愿,不论有行。

问:论中所说的是怎样起行,而不能得往生呢?
回答:凡是想得到往生成果的人,必须要行愿具足,缺一不可。而这部论里只说到发愿,没有说到实行。

问曰:何故不论?答曰:乃至一念曾未措心,是故不论。

问:为什么没有说到实行呢?
回答:因为他没有起一念要真正实行的心,所以他只是有一个愿而没有实际行动。

问曰:愿行之义有何差别?答曰:如经中说,但有其行,行即孤,亦无所至。但有其愿,愿即虚,亦无所至。要须愿行相扶,所为皆克。是故今此论中,直言发愿,不论有行。是故未即得生、与远生作因者,其义实也。

问:愿和行在含义上有什么差别呢?
答:如同经中所说,只有口称佛名的行为而没有一个想求生的愿望,这样就只是一个单单的行动,也就不可能到达所愿处。如果只有愿望而没有行动,这就是虚愿,也不可能达成目标。一定要行和愿互相摄持,也就是说以真实的愿来摄持行为,引导他往所愿处行进,而且必须要由实际的行动来填满所愿,这样才能够达成所求的目标。

总而言之,愿行缺一不可。没有什么愿望,只是做一种行为,不可能达成所愿。就像一般人念念阿弥陀佛,但他没有往生的愿,所以不会往生。或者单单有一个空愿,没有实行,也不可能到达。就像一般人说自己想达到什么目标,但他根本就不付诸实行,也不可能达成。
所以,在这部论里只说到了发愿,没有谈到实行,因此他不可能在今生得以往生,只是给遥远的未来种一个因。论中所说的是一个真实的情况,并没有不对,要这样理解别时意趣的含义。

问曰:愿意云何,乃言不生?答曰:闻他说言西方快乐不可思议,即作愿言,我亦愿生。道此语已,更不相续,故名愿也。

问:所谓只有一个愿是什么意思?而说不能往生呢?
回答:这个人听到别人讲西方极乐世界如何快乐不可思议,他心里也会这样发愿说,我也想生到那里。但说了这句话以后,他再也不相续,也就是他并没有发出不断称念佛的行为,所以叫做只有一个虚愿。

思考题

1、中辈三人往生的因行如何?应如何正确判别其位次?诸师所判有何过失?
2、下辈三人应如何判定?为什么?
3、九品往生总的应如何判定?这对我们有何启示?
4、举出三个教证,证明佛说十六观法只为凡夫,不为圣人。
5、破斥错解别时意趣:
(1)诸师如何将“下品下生十声称佛往生”错解为别时意趣?
(2)举出经教,对此作破斥。
(3)为什么说宁可错信佛语,不可执菩萨论为指南?

[1] 《摄大乘论》云:“二、别时意。譬如有说,若人诵持多宝佛名,决定于无上菩提不更退堕。复有说言,由唯发愿,于安乐佛土得往彼受生。”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今此《观经》中,十声称佛,即有十愿十行具足。云何具足?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

而这部《观经》里说到十声称佛的修行,实际上已经具足十愿十行了。也就是说,在他每一声称佛的行动当中,都有愿和行在里面,连续十声称佛,就有连续十次愿行的内涵。怎么说在一声称名当中就具足愿行呢?因为他内心有实际的心理趣向,当他说“南无”的时候,他确实是归命,也就是一心发愿要趣往极乐世界。而他口里称“阿弥陀佛”的时候,这就是往生的行持。因为往生并不是通过外面的脚去走,而是通过自己的心一念一念地称阿弥陀佛,跟佛心相合,就是在往极乐世界行进了,也因此这是他的实行。

这与前面的根本不同。前面只是说,我也要去极乐世界,但口里没有发出念佛的行动,而且心上也没有当即直接趣向西方,因此只能与未来做个远因。或者另一种人,虽然口里念了阿弥陀佛,但是内心并不是一心归投阿弥陀佛,勇往直前地奔往净土。所以,要看内在的心行上有没有一种直接的愿欲投向,以及有没有按照往生的行门在实际地行走。如果有这两个内涵,就是具足愿行。如果没有这两个内涵,只是口里念念,不代表有愿;只是心里想:我愿意去,这也不代表有实行。

但是,在《观经》里说到,下品人临终时,地狱相都已经现了,这个时候,善知识教导他求往生,他就相信了,而且是真心要往那儿去。之后发出了行动,称念阿弥陀佛,这就是已经坐上了大愿船,往西方净土去了。所以,他念阿弥陀佛,每一声都是具足愿行的。愿行已经具备,符合了弥陀本愿,当然是当下往生,怎么能解释成别时意趣呢?

又来论中,称多宝佛,为求佛果即是正报,下唯发愿求生净土即是依报。一正一依,岂得相似?然正报难期,一行虽精未克;依报易求,岂以一愿之心即入?

而且上面论当中说,念多宝佛,指的是行者自己要求证佛果,这是正报的事。后来又谈到仅仅以发愿求生净土,这是指想生到佛的依报国土当中。一个是正报成佛,一个是依报——生到佛的他受用土当中,这两个在求果的性质上是不同的,不能混为一谈。

那么应当这样来做精细的拣择:说到要成就断证究竟圆满的佛果,这是无上的佛果,难以一时达成。所以,虽然念佛这一行很精,也不能由此就克果,而必须是一切的因行都圆满具足,才能得成无上菩提。而说到生依报的国土,这是一个较低的目标,容易求证到。虽然如此,也不可能仅仅以一个唯愿无行的心就能证入。换言之,由于得成正报的佛果非常高,所以即使你修念佛非常精湛,也难以一时达成。而生入到弥陀依报的国土,这是非常容易达到的,但也不是有愿无行所能证入的。应当这样理解。
下面再用一个譬喻使大家悟入。

虽然,譬如边方,投化即易,为主即难。今时愿往生者,并是一切投化众生,岂非易也?但能上尽一形,下至十念,以佛愿力,莫不皆往,故名易也。

了解了这个譬喻,就会深信:确实凡夫即生往生到西方净土是很容易成办的事。譬如说边疆的小国要投靠中央大国,这是很容易的。只要他的心信顺、不背逆,非常尊崇中央的国主,有信心、愿望以及付出行动去归投,那当然就被中央大国摄化了。如果他要充当中央大国的国主,那就很难,必须要达到相应的地步,有那么大的福德、权势,他才能统治中央大国。

这个譬喻极其恰当,说得非常好,你一听就马上懂了。现在我们凡夫不是自己去充当圆满的佛,因为这非常难,必须具足成佛的因缘你才能成佛。但是我现在要生入弥陀国土去,这个很容易。为什么呢?因为阿弥陀佛无上慈悲,你的心完全信顺佛,而且愿意去,又能够念佛,那佛当即摄受,马上就能生到佛的他受用土当中,这是极容易成办的。这样了解以后才知道,所谓十念往生并非夸张的说法,确实是容易达到的,是很容易成办的,只要你归投降化就可以了。

我们不要再刚强难化,一直认为我在娑婆世界如何如何。其实我们已经彻底生在一个苦海当中了,应当真心希望投到中央大国,也就是佛的净土世界。因此要想:一切完全交给阿弥陀佛。当然阿弥陀佛要收,那么怎么收呢?条件很低,只要有信顺的心,不违逆;其次要有愿去的心,不愿意在苦海中继续沉溺;再其次,不断地称念弥陀名号,也就是给阿弥陀佛拍电报,阿弥陀佛就收了。就像边疆的小国写了一封归投的信,让信使交给中央国主。中央国主一看,当然就收了,这不是很容易的事吗?

因此,这里用决定的语气说到,只要你有这样的信愿,上等者尽此形寿一直修到生命最后一刻,下等者临终至心十念,都能够仗着佛愿力的摄持,得以往生。就像所有的边疆小国,只要他诚心投化,中央大国就全部摄受,这就叫做“易行”,这就叫做“直截”。所以绝对不能判为别时意趣,不然大违经旨,大违佛心,大违缘起法则。

斯乃不可以言定义,致信之者怀疑,要引圣教来明,欲使闻之者决能遣惑。

所以在这件事情上,我们不能以经论文字的表面来确定它的含义,或者随着自己的臆测就下结论,使得本来有信心者反而疑虑退失信心。一定要以诚谛不虚的诸佛的金刚语来作证明,这样,就能使闻到的人决定遣除怀疑。这以后,他就一心信顺,决不退悔。这样一直到生命最后一息为止,都有一个金刚般的信心,有一个一心信任、求愿的心,中间不会被怀疑障碍,这就能顺利往生。所以,这件事极其重要,必须按照这样以教以理来证成,使得一切行者都能够直接一心投入净土。

第六、会通二乘种不生义者。问曰:弥陀净国为当是报是化也?答曰:是报非化。云何得知?如《大乘同性经》说:西方安乐阿弥陀佛是报佛报土。又《无量寿经》云:法藏比丘在世饶王佛所,行菩萨道时,发四十八愿,有一愿言:若我得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愿生我国,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今既成佛,即是酬因之身也。又《观经》中,上辈三人临命终时,皆言:阿弥陀佛及与化佛来迎此人。然报身兼化,共来授手,故名为“与”。以此文证,故知是报。

第六、会通二乘种不生。问:弥陀净国是报土还是化土?回答:是报土不是化土。怎么知道呢?引三段经文证明。一、《大乘同性经》上说:西方极乐阿弥陀佛是报佛报土;二、《无量寿经》上说:法藏比丘在世自在王佛那里行菩萨道的时候,发了四十八愿,有一愿说:如果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愿生我国,下至十念,如不往生,就不取正觉。现在已经成佛,这就是酬答因地愿行的色身,因此是报身。换言之,如今在西方净土显现的佛身是酬答往昔因行而出现的,因此是报身。三、《观经》里说:上辈三人临终时都说,阿弥陀佛与化佛来迎接此人,这里说到报身和化身共同来授手,因此用了一个“与”字。以这段经文来证明,就知道是报佛。

然报应二身者,眼目之异名。前翻报作应,后翻应作报。凡言报者,因行不虚定招来果,以果应因故名为报。又三大僧祇所修万行,必定应得菩提,今既道成,即是应身。斯乃过现诸佛辨立三身,除斯已外更无别体。纵使无穷八相,名号尘沙,克体而论,总归化摄。今彼弥陀,现是报也。

然而报身和应身只是不同的名称而已,就如同眼与目一样,所指都是一个。先前把“报”翻译成“应”,后来把“应”翻译成“报”。凡是说到“报”,就是指因地的修行不会虚弃,一定会招来相应的果报。由于果是应着因而来,因此称为酬报。

进一步推论,三大阿僧祇劫所修的万行,一定会得到菩提果。现在既然已经成就了无上觉道,因此是过去的菩提行感应而来,称为是“应身”。总之,“报”、“应”是一个含义,这就是现在、过去诸佛辨立三身的意义,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体性。纵然是示现了无穷的八相成道的事业相,或者在各世界之中有恒河沙数的名号安立,就体性而论,都是归于化佛所摄。

总而言之,这都是佛应着无量世界的机感而现出相应的色身、名号、事业相等,这一类就是应众生的机而幻化的相。而现在弥陀在西方成佛,指的是因圆果满而示现的色身佛。因此,在他当下现证菩提之处,所显现的是报身报土。

问曰:既言报者,报身常住永无生灭,何故《观音授记经》说,阿弥陀佛亦有入涅槃时?此之一义若为通释?

提出一个疑问:既然说到“报”,报身常住没有生灭,为什么《观音授记经》里说阿弥陀佛也有入涅槃的时候?这两者如何会通解释?

答曰:入不入义者,唯是诸佛境界,尚非三乘浅智所窥,岂况小凡辄能知也?虽然,必欲知者,敢引佛经以为明证。

回答:诸佛入不入涅槃,这是诸佛的境界,尚且不是三乘的浅智所能窥测,何况小见凡夫怎么能了知呢?虽是如此,如果一定要想得到确认或者了知的话,这里不妨引一段佛经作为明证。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何者?如《大品经•涅槃非化品》中说云:佛告须菩提:于汝意云何?若有化人作化人,是化颇有实事不空者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佛告须菩提:色即是化,受想行识即是化,乃至一切种智即是化。

哪一段经证?《大般若经·涅槃非化品》中有一段经文:当时佛告诉须菩提:你是怎么想的?如果有一个化人再幻化一个化人,这个化出来的人能得到一点实事吗?或者说你去寻找他的时候,能得到一种实法吗?须菩提说:世尊,肯定得不到,因为他是化出的,在显现处似现为有,实际寻找时丝毫不可得,所以不是实事,只是一种化的假相。佛告诉须菩提:与此类似,像当前所见到的种种的色也是化的,受想行识也是化的,乃至一切种智也是化的,真实寻找时得不到这样的定法或者实法。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若世间法是化,出世间法亦是化,所谓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圣道分,三解脱门,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并诸法果,及贤圣人,所谓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菩萨摩诃萨、诸佛世尊,是法亦是化不?

须菩提对佛说:世尊,如果世间法是幻化无实,实际寻找的时候一点也得不到,出世间法也是了无实法可得,那么所谓的一切道果之法是不是也如此呢?所谓的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所摄的这三十七道品的法,以及空、无相、无愿的三解脱门,乃至无上佛果上的十力、四无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等等,这些修持道法出现的果位,以及贤位、圣位的人,所谓的声闻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缘觉果位、菩萨摩诃萨、诸佛世尊,这一切显现出来的法也是幻化吗?

佛告须菩提:一切法皆是化。于是法中,有声闻法变化,有辟支佛法变化,有菩萨法变化,有诸佛法变化,有烦恼法变化,有业因缘法变化。以是因缘故,须菩提!一切法皆是化。

这时佛很肯定地告诉他:须菩提,一切法都是化。实际上无法可得,并没有什么实法真实地在那儿显现。这就是说,在这些法里面会出现各种的差别相,譬如说,修持四谛,就会发现有五道、四果、四向等的声闻法的变化,好像有一个一个的法。或者修习十二缘起,有辟支佛有学、无学等变出来的法。或者说修持六度,有菩萨法界各种变化的法。或者说有诸佛各种变化的法。就有漏界来讲,有众生起贪嗔等烦恼各种变化的法,或者以他造集业力出现各种因缘果报的变化法等等。以这一因缘故,须菩提,一切法都是化。因为都是随着缘起而现似各种相状,其实真实寻找是得不到的,所以这一切没有实法可得。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是诸烦恼断,所谓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辟支佛道,断诸烦恼习,皆是变化不?

须菩提又表示怀疑说:世尊,一切惑业力所现的法都是一念无明,在错乱力当中现出来,如同虚空中,翳眼见空花那般的相,当然它是虚幻不实的,寻找的时候根本得不到,只是一种错觉。那么把一切虚假的烦恼已经息除了,出现的圣果的法——初果、二果、三果、四果,辟支佛道,断除了烦恼习气,像这样的圣人法也是变化的吗?

佛告须菩提:若有法生灭相者,皆是变化。

佛告诉须菩提:这也是变化的,如果是有生灭相的法,就都是变化的,没有什么两样的。换言之,如果出现了生灭的相,比如说有增减、来去、生灭等等的相,这些相都是虚假的,如同幻化,所谓的四果等声闻、缘觉的法,同样是虚幻的。为什么是虚幻的?因为本来惑业苦的法都是不真实的,如同空花般本来不可得,那么它的消失也是不可得的。没有这个法,哪有这个法的消失呢?
因此,所谓的圣人法是就凡夫法安立的,清净法是就杂染法安立的,并没有实法可得。基于假立了凡夫的惑业法,有种种虚假的空花般的果报,才针对它安立这些假法息灭的圣人果位。因此,所谓的圣人果位并不是在法界中能实际得到的东西,只是一种名言的假立,所以实际寻找是不可得的。你不要以为有一个真实的圣人法可得,同样是虚假不实的。

须菩提言:世尊!何等法非变化?佛言:若法无生无灭,是非变化。须菩提言:何等是不生不灭非变化?佛言:无诳相涅槃,是法非变化。

当时须菩提就说:世尊,既然说到这些都是变化的,那有没有什么法是非变化的呢?
这就到了抉择的重点上了。如果你有变化的东西,都是忽尔性的客尘,原来没有,忽尔间现前了,之后它又有增减等等,这种法都是假的。须菩提因此问到:有没有一种不变化的法,或者说不是随因缘而变化的东西?

佛说:如果一个法没有最初的生,也没有后来的灭,这种法就不是变化的法。
须菩提说:那什么是不生不灭非变化的法呢?

佛说:变化的东西就叫做虚诳的相,或者说假法。本自没有这些空花般的虚诳之相,那就是本自清净的涅槃,它是不生不灭的,在这个法上没有丝毫的变异。因此,本自没有错乱相的清净涅槃,它是一个非变化的法。

世尊!如佛自说,诸法平等,非声闻作、非辟支佛作、非诸菩萨摩诃萨作、非诸佛作。有佛无佛,诸法性常空,性空即是涅槃。云何涅槃一法非如化?

须菩提又说:世尊,如同佛自己说到,诸法的平等性,既不是声闻作出来的,也不是辟支佛作出来的,也不是大菩萨作出来的,也不是诸佛作出来的,它是诸法本自的法性。无论有佛出世、无佛出世,诸法的体性是恒时空寂的,这个性空就是涅槃。那为什么又说涅槃这一法不如化呢?应该一切都是化,一切都是空寂的,得不到什么实法。为什么又出来一个不是化的涅槃的法呢?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诸法平等,非声闻所作,乃至性空即是涅槃。若新发意菩萨,闻是一切法皆毕竟性空,乃至涅槃亦皆如化者,心则惊怖。为是新发意菩萨故,分别生灭者如化,不生不灭者不如化耶。

佛告诉须菩提:是这样是这样,诸法的平等性就是这样,它是法性,不是谁作出来的。因此不是声闻所作、辟支佛所作、大菩萨所作、诸佛所作,乃至诸法性自空寂,这就是涅槃,没有别的涅槃可得。但是,新发意的菩萨听到一切法都毕竟性空,没有什么东西可得,乃至涅槃也都如幻化,并没有一个涅槃的实法可得,他的心会惊怖。为了这些新发意菩萨的缘故,佛分别生灭的法如化,不生不灭的法不是如化,因此你们可以得到一个涅槃。

今既以斯圣教,验知弥陀定是报也。纵使后入涅槃,其义无妨。诸有智者应知。

以这一段圣教,就可以证知弥陀决定是报身报土。纵然说到后面入涅槃,这个意义也是没有妨碍的,因为涅槃本来不可得。诸法本自空寂,不要以为真的示现在西方的阿弥陀佛没有了,入涅槃了,因为涅槃也是一个假立的概念。因此,真正成了佛以后,他就是不生不灭的本体金刚身,也没有什么可入的涅槃,一切的实法或者落在边际上的法都是不可得的。

所以有智慧的人就知道,虽然在一类众生前或许会见到这种相,但是就佛本身来说,真正因行果满出现的佛,确确实实没有什么住处,也没有从此入彼的戏论,也没有一个所入的实法的涅槃可得。总而言之,不在凡夫的戏论当中,决定是一个不生不灭的报身。

问曰:彼佛及土既言报者,报法高妙,小圣难阶,垢障凡夫云何得入?

问:既然弥陀和所居的净土都是报佛报土,这是极为高妙的法,小圣都难以升入,垢障凡夫怎么就能够趣入呢?

答曰:若论众生垢障,实难欣趣。正由托佛愿以作强缘,致使五乘齐入。

回答:如果就众生为垢染缠缚的状况而言,的确是很难趣入的。但是由于弥陀本愿力作为强增上缘,导致五乘人都能够入报土。
这里的五乘指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修行五类法的人都能得以入于报土。

问曰:若言凡夫、小圣得生者,何故天亲《净土论》云: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今彼国中现有二乘,如斯论教若为消释?

问:如果凡夫、小乘人都能够生入净土,为什么天亲菩萨《往生论》里说“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论中说到二乘种不能生,现在在极乐国中有二乘阿罗汉,像这些论述,应当怎么解释才能融通呢?

答曰:子但诵其文,不窥理况,加以封拙怀迷,无由启悟。今引佛教以为明证,却汝疑情。

回答:你只是读文字,根本不明白文字所要阐释的具体义理,加之你一直封锁在自己一种拙劣的见识里,心在各种疑惑的笼罩之下,所以你就打不开见解。现在我引用佛的圣教作为明证,去掉你心中的疑情。

何者?即《观经》下辈三人是也。

引哪段圣教呢?就是《观经》里说到的下辈三人的往生状况。

何以得知?如下品上生云:或有众生多造恶法,无有惭愧,如此愚人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大乘,教令称阿弥陀佛。当称佛时,化佛菩萨现在其前,金光华盖迎还彼土。华开已后,观音为说大乘,此人闻已,即发无上道心。

怎么知道二乘种不生呢?就像下品上生当中所说:如果有众生生前造了很多的恶法,而且没有惭愧心,这样的愚人寿命将要终尽的时候,遇到善知识给他讲说大乘,教他称念阿弥陀佛。当他一称佛的时候,化佛菩萨就现在面前,有金光、花盖迎接他生到了彼土。当花开之后,观音菩萨给他讲说大乘法,他一听,就发起无上道心。因此,像这类人根本就不会生起小乘心,这可称为二乘种不生。

思考题

1、会通别时意趣:
(1)论中判唯由发愿生安乐国土为别时意趣,是否有误?为什么?
(2)只有发愿是什么意思?而说不能往生?《观经》十声称佛与此有何不同?
    2、“论云:如人念多宝佛,即于无上菩提得不退堕”,应如何理解?结合譬喻说明众生求生净土与此不同。
3、弥陀净国是报土还是化土?为什么?
4、既然弥陀是报佛,报身常住,永无生灭,而经中说弥陀也有入涅槃时,二者如何会通?
5、既然西方是报佛报土,报法高妙,凡夫为何能生入?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问曰:种之与心有何差别?答曰:但以取便而言,义无差别。当华开之时,此人身器清净,正堪闻法,亦不简大小,但使得闻即便生信。是以观音不为说小,先为说大。闻大欢喜,即发无上道心,即名大乘种生,亦名大乘心生。

问:种和心有什么差别?回答:这只是按照方便说不同的字,意思上没有差别。种就是心,心就是种。二乘种不生,就是二乘的心不生。莲花开放的时候,他根身法器非常清净,正是堪能受法之时,也不管什么大小,只要使他听到了法,他就会生信心。因此,观音也不会给他讲小乘法,首先就给他讲大乘法,他一闻了以后,就生大欢喜心,当即就发起了无上菩提心。这之后的情况就叫大乘种生,或者大乘心生。也就是一受法的启发,马上就发起了大乘无上的菩提心,根本就不会生二乘的心。

又当华开时,观音先为说小乘者,闻小生信,即名二乘种生,亦名二乘心生。此品既尔,下二亦然。

又有一种情况,在花开敷的时候,如果观音先给他讲了小乘,一听了小乘法就生信心,这种情况叫做二乘种生或者二乘心生。

也就是说,前面一类行者的情况与这里不同,他的种性不定,听闻什么法,相应就会生起信心。所以,菩萨只给他说大乘法,所以叫“二乘种不生”。下品上生是如此,那么下品中生、下品下生也是如此。

此三品人俱在彼发心,正由闻大即大乘种生。由不闻小故,所以二乘种不生。凡言种者,即是其心也。上来解二乘种不生义竟。

这三品人都是在彼土发大乘菩提心。正由于一到了那里就闻大乘法,当即大乘种生或大乘心生。由于他在花开的时候,不闻小乘法的缘故,所以二乘种或二乘心毕竟不生。所谓的种就是心。以上解释了二乘种不生的含义完毕。

这里说到下品三人有大乘的机,一生彼土的时候就传大乘法,当即就生大乘的菩提心,而不生小乘心,这一类情况叫做二乘种不生。

女人及根缺义者,彼无故可知。

至于女人及根缺,在极乐世界没有这个情况。也就是以弥陀愿力的加被,西方极乐世界往生者都是大丈夫相,非女人相。又弥陀愿海已经加被诸根圆满,没有根缺的情况。

又十方众生修小乘戒行愿往生者,一无妨碍,悉得往生。但到彼先证小果,证已即转向大。一转向大以去,更不退生二乘之心。故名二乘种不生。

其次一种情况,就是指十方众生过去世修小乘戒行而发愿往生的人,也没有任何障碍,都能够往生。只是一到了西方,首先证小果,证得了小果,马上回小向大。一旦回转向大以后,再不会退堕生二乘的心。这种情况也叫做二乘种不生。

前解就不定之始,后解就小果之终也,应知。

总而言之,对于二乘种不生,以上做了两种解释,这都是非常符合实际情况的。第一种解释,对于不定种性,而且过去已经有了大乘宿习的人而言,他在花一开敷的最初,菩萨就会给他宣说大乘法,所以当即就生了大乘心,不会生小乘心。

第二种情况,过去宿习小乘很浓的人,他一往生之后,顺他的机给他传小乘法,让他先证小果。但是从他终究的情况来看,他一证小果以后,立即就会回小向大。一旦转入大乘之后,再也不会退堕,因此绝对不会落入到二乘心当中。

因此说到,从整个极乐世界众生的发展倾向来看,绝对不会堕在小乘当中。就好比一个学校,虽然有各种层次,但最终大家一致都会学到大学毕业为止。绝对不会有只是小学毕业的程度,或者升到上面又退堕下面的这些情况。

总而言之,这就是弥陀一切皆成佛的一乘誓愿所致。有些是一生入就发大乘心,有些是先证小果,再转入大乘,最终全部都趣进大乘,不会退堕,直至成就无上菩提为止。
第七、料简韦提闻佛正说得益分齐者。
第七、要辨定韦提闻佛说法得无生忍利益的时间界限。

问曰:韦提既言得忍,未审何时得忍?出在何文?
问:既然说韦提得了无生忍,不晓得在哪个时候得了忍?又有什么经文的依据?

答曰:韦提得忍出在第七观初。经云:佛告韦提:吾当为汝分别解说除苦恼法。说是语时,无量寿佛住立空中,观音势至侍立左右。时韦提应时得见,接足作礼,欢喜赞叹,即得无生法忍。

回答:韦提得忍是在宣说第七观的最初之时。经上说到:佛告韦提:“我现在要给你分别解说除苦恼的妙法。”在这样说的时候,阿弥陀佛住立在虚空中,观音势至侍立在佛的左右。当时韦提希就见到了西方三圣,在三圣面前,她接足作礼,欢喜赞叹,在这个时候就得了无生忍。

何以得知?如下利益分中说言:得见佛身及二菩萨,心生欢喜,叹未曾有,豁然大悟,逮无生忍。非是光台中见国时得也。

这有什么确凿的根据呢?这是按照下面利益分的经文所说:韦提见到佛身和二菩萨,心生欢喜,叹未曾有,豁然大悟,得无生忍。这就明确地指出,当见到西方三圣,生了欢喜心,豁然大悟的时候,当即证得了无生忍。并不是之前以佛的加被,现见了光台中的净佛国土得的无生忍。

问曰:上文中说言,见彼国土极妙乐事,心欢喜故,应时即得无生法忍。此之一义云何通释?

问:在上面讲的光台现见佛国净土的经文里说到了,见彼国土极妙乐事,心欢喜故,应时就得了无生忍。这种说法怎么来融通解释呢?看起来好像是在前面得忍。

答曰:如此义者,但是世尊酬前别请,举劝利益方便之由序。

回答:当时这样说,只是世尊在回应韦提希特别的请求,也就是对于西方极乐世界应如何思维、如何正受的祈请,世尊事先就说到见到极乐世界微妙庄严,应时能得到无生忍的利益,以这个作为劝导的方便。所以,这是一个提前的铺垫或者由序。

何以得知?次下文中说言:诸佛如来有异方便令汝得见。次下日想、水想、冰想乃至十三观已来,尽名异方便也。欲使众生于此观门一一得成,见彼妙事,心欢喜故,即得无生。斯乃直是如来慈哀末代,举劝励修。欲令积学之者,无遗圣力冥加现益故也。

怎么知道呢?因为接着下文说到,诸佛有特异的方便,使得你能够见到西方净土,接下来就开始做日想、水想、冰想乃至十三观之间,所有这些观修就叫做诸佛使众生现见到净国庄严的特异方便。这是如来想要使众生对于这些观门一一都能成就,见到西方的妙庄严事,当即心生欢喜,以此为因,证得无生忍。

总而言之,这是如来以慈愍心悲怜末代众生,先举出利益劝令众生趣入观行,想使那些能够精进修炼者,不失去佛力冥冥中加被、现前利益的缘故。所以,世尊首先要说出以佛力见到彼国庄严事,就能得到何种利益,这样让行者生起渴仰的心。因此,这是后来已经出现了西方三圣时,发欢喜心所得的利益,而不是之前见到光台中净佛国土时得证法忍、无生忍等。

评曰:掌握机系十有三结,条条顺理以应玄门。讫此义周,三呈前证者矣。

这一段意思不明确,解释不出。

上来虽有七段不同,总是文前玄义。料简经论相违妨难,一一引教证明,欲使信者无疑,求者无滞。应知。

以上有七段,总的是解释经文前的玄义部分。这里简别辨定了经论中看似相违的地方,或者有妨难的地方一一都引了圣教作为证明。总的目的是要使行人产生无怀疑的信心,使寻求往生者心里没有障碍。要知道上来宣说的用意。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卷第一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卷第二(序分义)

△从此以下,就文料简,略作五门明义:
一、从“如是我闻”下,至“五苦所逼,云何见极乐世界”已来,明其序分;
二、从日观初句“佛告韦提:汝及众生”下,至下品下生已来,明正宗分;
三、从“说是语时”下,至“诸天发心”已来,正明得益分;
四、从“阿难白佛”下,至“韦提等欢喜”已来,明流通分。
此之四义佛在王宫一会正说。
五、从“阿难为耆阇大众传说”复是一会。亦有三分:一、从“尔时世尊足步虚空,还耆阇崛山”已来,明其序分;二、从“阿难广为大众说如上事”已来,明正宗分;三、从“一切大众欢喜奉行”已来明流通分。

从这里以下,按照经文做逐条判别,略作五门来明全经大义:
一、从“如是我闻”一直到“五苦所逼,云何见极乐世界”之间的经文,判为序分。
二、从日观的第一句“佛告韦提:汝及众生”一直到下品下生之间,判为正宗分。
三、从“说是语时”一直到“诸天发心”之间,这是得益分。
四、从“阿难白佛”一直到“韦提等欢喜”之间,这是阐述流通分。
以上四义都是佛在王宫这一会里所宣说的经义。
五、从“阿难为耆阇大众传说”以后又是另一会,其中包含了三分:(一)从“尔时世尊足步虚空,还耆阇崛山”以上属于序分;(二)从“从阿难广为大众说如上事”以上阐明正宗分;(三)从“一切大众欢喜奉行”以上表明流通分。
总而言之,整个全经分成五个部分,含摄了两会。前四门说的是第一会,包括了序分、正宗分、得益分、流通分,第五门说的是第二会,在第五门里又分了三分——序分、正宗分、流通分。

然化必有由,故先明序。由序既兴,正陈所说,次明正宗。为说既周,欲以所说传持末代,叹胜劝学,后明流通。

这是说明序、正宗、流通三分的次第缘由。也就是说,世尊的教化必定有个缘由,因此首先要说明序分,也就是缘起。其次,由序已经兴起,或者缘起已经建立,要正式地陈述应机的教法,因此接下来宣说一部经的正宗分。正宗分就是全经的主旨所在,也就是应着当时的机缘要宣说何种法义。这样宣说周全后,要让所说的妙法传持于末代,因此要赞叹它的殊胜利益,劝导后人修学,因此最后明示流通分。

上来虽有五义不同,略料简序、正、流通义竟。
以上虽然说了五种差别义,总的就是简略地阐明序、正宗、流通三分的含义。

△又就前序中复分为二:一、从“如是我闻”一句,名为证信序;二、从“一时”下,至“云何见极乐世界”已来,正明发起序。

再把序分成两分:“如是我闻”一句是证信序,“一时”以下到“云何见极乐世界”是真实阐明发起序。

【如是我闻】
初言证信者,即有二义:一谓“如是”二字,即总标教主,能说之人;二谓“我闻”两字,即别指阿难,能听之人。故言“如是我闻”,此即双释二意也。
“如是我闻”这一句是证信序。最初说证信序有两个用意:一是“如是”两字,是总的标明教主,能说之人;二是“我闻”两字,是别指阿难尊者,能听之人。所以说“如是我闻”,这就双释了能说、能听。

又言“如”者,即指法,定散两门也。“是”即定辞,机行必益。此明如来所说,言无错谬,故名“如是”。

再者,“如”是指本法的定散两门所摄的真实义,“如”就是如于真理而说。“是”是判定词或决断语,这是指在宣说定散两门后,合机者依法而行,必得利益。这也是表明如来所说完全符合真理,无有错谬,的确是往生西方净土的正因法行,如是行持必得如是利益,因此说“如是”。

又言“如”者,如众生意也。随心所乐,佛即度之。机教相应复称为“是”。故言“如是”。

前面是以“如实无谬”解释“如是”,这里是以“如机无误”解释“如是”。“如”是指契合众生的心,随着众生内心的愿欲或者欲乐,佛就施设相应的法来度化他。由于所传的教与所化的机相应,所以称为“是”。也就是言无虚发,教应于机,这就叫做“如是”。

又言“如”者,欲明如来所说,说渐如渐,说顿如顿;说相如相,说空如空;说人法如人法,说天法如天法;说小如小,说大如大;说凡如凡,说圣如圣;说因如因,说果如果;说苦如苦,说乐如乐;说远如远,说近如近;说同如同,说别如别;说净如净,说秽如秽。说一切诸法,千差万别,如来观知历历了然。随心起行,各益不同。

接着广展开来说,所谓的“如”是要让我们明了如来的说法,说渐法时就如渐法般,如顿法时就如顿法般;说相恰如相,说空恰如空;说人法恰如人法,说天法恰如天法;说小乘法恰如小乘法,说大乘法恰如大乘法;说凡夫法恰如凡夫法,说圣人法恰如圣人法;说因恰如因,说果恰如果;说苦恰如苦,说乐恰如乐;说远恰如远,说近恰如近;说同恰如同,说别恰如别;说净恰如净,说秽恰如秽。这里以渐顿、相空、人天、小大、凡圣、因果、苦乐、远近、同别、净秽十对,来表明佛宣说一切诸法的差别相,都毫无错谬,以如来一切种智,如同观掌中的庵摩罗果历历了然,都是以亲证而宣说,不加任何臆测猜想或者颠倒邪计。由于如来是称合真理如实宣说,指示众生真理的法则以及离苦得乐的正道,所以众生心随教法发起修行,都能各自得到除过引德、离苦得乐的利益。

业果、法然,总无错失,又称为“是”。故言“如是”。

“业果、法然”,无论是说业果的缘起,还是说法尔的真如,都无有错谬失误,称为“是”。因此以如实说而称为“如是”。

言“我闻”者,欲明阿难是佛侍者,常随佛后,多闻广识,身临座下,能听能持,教旨亲承。表无传说之错,故曰“我闻”也。

“我闻”二字,是要表明阿难是佛的侍者,常常跟随佛后,他具有多闻广识的功德,亲临于佛座下,他有陀罗尼,能够闻持不忘,所以说“佛法大海水,流入阿难心”,佛的一切圣教旨意都亲承于心,所以他是亲自承受如来教法的意子。为表明阿难结集的时候,传达佛说毫无错误,故说“我闻”。意思是我亲自听到的,没有一点错。

又言“证信”者,欲明阿难禀承佛教,传持末代,为对众生故,言如是观法,我从佛闻,证诚可信,故名证信序。此就阿难解也。

所谓的“正信”,是要表明阿难禀承佛的教法,传持于后代千秋万世,为对众生作证的缘故,阿难在结经前要说明,“像这样的观法,我是亲自从佛那里听来的”,证明这都是真实的佛语,十分可信,因此这一句叫“证信序”。这是就阿难这一侧面而解释。

△二、就发起序中细分为七:
初、从“一时佛在”下,至“法王子而为上首”已来,明化前序;
二、从“王舍大城”下,至“颜色和悦”已来,正明发起序,禁父之缘;
三、从“时阿阇世”下,至“不令复出”已来,明禁母缘;
四、从“时韦提希被幽闭”下,至“共为眷属”已来,明厌苦缘;
五、从“唯愿为我广说”下,至“教我正受”已来,明其欣净缘;
六、从“尔时世尊即便微笑”下,至“净业正因”已来,明散善显行缘;
七、从“佛告阿难等谛听”下,至“云何当见极乐世界”已来,正明定善示观缘。
上来虽有七段不同,广料简发起序竟。

就发起序中细分为七段:
一、从“一时佛在”一直到“法王子而为上首”之间,说明教化前的由序;
二、从“王舍大城”到“颜色和悦”之间,正式说明发起序当中阿阇世囚禁父亲的因缘;
三、从“时阿阇世”到“不令复出”之间,说明阿阇世囚禁母亲的因缘;
四、从“时韦提希被幽闭”到“共为眷属之间”,说明韦提希厌苦的因缘;
五、从“唯愿为我广说”到“教我正受”之间,阐明韦提希欣求净土的因缘;
六、从“尔时世尊即便微笑”到“净业正因”之间,说明散善、显示行门的因缘;
七、从“佛告阿难等谛听”到“云何当见极乐世界”之间,说明定善、显示观法的因缘。
上面虽然有七段不同,总的已经详细地拣择辨明了发起序的内容。


思考题

1、依据本疏,如何解释“二乘种不生”?(分“不定之始”、“小果之终”两种情况。)
2、韦提得无生忍是在何时?有何经文依据?
3、细解“如是我闻”。为何称这一句为证信序?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