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圣一老法师:《金刚经》

庄严佛土,依六祖解释,有三种庄严:
  1、庄严世间佛土:如筑塔建寺、印经、布施供养三宝等。
  2、庄严见佛土:见者,知见,知见要正,正知正见,见一切众生是未来佛,普行恭敬,是为庄严见佛土。
  3、庄严心佛土。
  

明心见性后,从自性修定修慧,以定慧庄严自性,定慧是能庄严,自性是所庄严,然定与慧等功德是自性本具,以自性定慧庄严自性,无能庄严,以自性出生定慧庄严自性,无所庄严。无能庄严、无所庄严,即非庄严,是名真庄严。
  

例如用黄金塑佛像,以佛像庄严黄金,但佛像本来就是黄金,故无能庄严,黄金亦即是佛像,故无所庄严,若离佛像以外有黄金,便有能庄严,若离黄金以外有佛像,便有所庄严,惟是离黄金无佛像,离佛像亦无黄金,黄金就是佛像,佛像就是黄金,是故佛像不是能庄严,黄金亦不是所庄严,无能庄严、无所庄严,即非庄严,是名真庄严。
  

菩萨修行亦复如是,从性起修六度万行,庄严佛性,六度也是佛性,无能庄严,佛性也是六度,无所庄严,名非庄严,是谓真庄严。
  

何以非庄严是名真庄严呢?例如凡夫喜欢以衣裳饰物庄严身体,衣裳不是身体,衣裳为能庄严;身体不是衣裳,身体为所庄严;有能庄严、所庄严,靠不住,若遇到贼人,所有衣裳饰物尽被夺去,那时便没有庄严,所以有能庄严所庄严,是假庄严,不名庄严,真庄严者,如如来俱生三十二相,庄岩身体,三十二相就是身体,身体就是三十二相,离身体无三十二相,离三十二相无身体,无能庄严、无所庄严,即非庄严,是谓真庄严。
  

凡夫未见性,不是从性起修,例如修福,是世间痴福,福尽归无,更何况以贪嗔痴的染污心修福,还增贪嗔痴;修慧,是世间假聪明,终会失掉。若从清净的自性修福,自性的福不会尽,从性修慧即般若,亦永远不会灭,是真庄岩,所以菩萨悟道后,从性起修万行,庄严自性,一庄严,永远庄严,万行庄严圆满,成报身佛。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

  欲想庄严佛土,先清净其心,只有清净心方可庄严,从烦恼心修行,只会增加烦恼。
  从自性流出,不离自性,是名清净心,若不从自性流出,会被六尘所染,不名清净心,从自性流出,一定不会染六尘,譬喻日放光明,光明不离日,光明照世间而不着世间,若着世间便离开日。从自性而修万行,万行不离自性,所以万行不染尘劳烦恼,是故无能所心,即是清净心。
  

诸菩萨摩诃萨,欲想庄严,先求见清净心,从清净心修清净行,清净行庄严清净心,能庄严是清净,所庄严亦清净,如水合水,如空合空,不见有庄严相可得,即非庄严,是名庄严,如是方能尽行诸佛无量道法。
  

如何生清净心呢?—— 不应住色生心。
  

见色而不起分别,是谓见色离色,就是不住色生心,是生什么心呢?是智慧心、是清净心,可以庄严,若见色着色,是住色生染污心,名为惑,便是妄想心,妄心不可以庄严。
  

见色住色,是迷人,见色而离色,是悟人。

  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

  闻声而离声,赞我不喜,谤我不嗔,是清净心二,若闻声而住声生分别心,是为妄念。香味触法亦如是,不应住香味触法而生妄想心,应不住声香味触法而生清净心。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应不住六尘、六识,不住十八界,不住欲界、色界、无色界,不住生死、涅槃,无住而住,不与万法为侣,所谓万丈光中独露身,便是清净心。譬如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污泥,日月行空而不住空,照万物而不住万物,菩萨心,在尘而不染尘,在欲而离欲,在世而出世,布施时,不住布施相而生其清净心,修禅定,不住禅定相而生其清净心,忍辱,不住忍辱相而生其清净心,菩萨应一切法不住,而生其清净心,清净心,就是法身佛。

  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得法是见道,万行庄严是修道,修至功德圆满,成报身佛是为证道。
  报身佛有多大呢?三界之内,以须弥山王为最大,高八万四千由旬,是故文中以须尔山王来譬喻报身佛,但报身功德离相,离相功德与法身相等,故经云:‘报与法等。’所以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纵观上来之文:
  然灯佛所——大乘见道,得法。
  庄严佛土即非庄严——大乘修道,庄严法身。
  身如须弥山王——大乘佛果证报身佛。
  大乘见、修、证,三法不离般若。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

  此乃金刚经较量功德之文。   


佛法讲有为及无为,世间法完全是有所作为,称有为法,有为则有人天的福报,或三恶道之罪报。法身无为,无为则无相,不堕诸数,所以谓‘佛真法身,犹如虚空,无可表量。’
  

有为法有三相:生相、住相、灭相,有生住灭三相就是无常,无常是不实在,所以世间法如幻如化,虽有不实,不实就是无常,无常是苦,苦就是众生,佛愿一切众生离无常的苦,得真常之乐,因此讲般若经,若世间法看不破,就不会求真常般若之法,所以一定先要把世间法放下,是故世尊先请有为世间法,再讲无为法之功德,有为法在此段经文中讲得很清楚。
  

    佛问须菩提,如一条恒河的沙,以一粒沙为一条恒河,所有恒河中的沙,共为多否?
  须菩提答:‘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此是有为法,有数有量。

  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

  世尊云:‘我不以世间法说,我以真实的法告诉汝。’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七宝就是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以恒河沙数的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宝物虽然多,但仍然有数可计、有量可量,是有为法,属人天福,所以佛问须菩提:‘其福多否?’
  

一个世界的七宝布施已很多,何况恒河沙数的大千世界七宝布施,其福更多,故须菩提言甚多。

  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以法施于人,胜过财施,财施有尽,法施无穷,财施有相,法施无形,财施有为,有增有减,法施乃无为法,无增无减;受持一四句偈,能空四相,见自己的本来面目,就是清净法身佛,从清净心起修六度万行,庄严法身,功德庄严圆满,就是报身佛,法报和合,就是应身佛,三身佛都是从受持一四句偈的功德而来,所以受持一四句偈,其福德胜于前者。
  

为他人演说四句偈,亦可令人得证三身佛,自利利他,功德更大。
  

有相布施的人天福不能了生死,见性的福可以成佛道,所以谓而此福德,胜前以恒河沙七宝布施的福德。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

  ‘随’即随顺,随顺其理、随顺其义、其解、其行,是故能解能行般若,才称为随顺;能解能行般若的法师代表佛,法华经云:‘当知此人,则如来使,如来所遣,行如来事。’世间天人,均要恭敬供养能解能行般若之法师。
  

‘如佛塔庙’者,塔供佛舍利,庙供佛像,此善男子善女人能说能解能行般若,般若在心,即此身内有如来法身舍利,犹如佛塔,心内有如来法身,犹如佛庙。

  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

  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当知是人,圆满最上第一稀有之佛法,就是摩诃般若波罗蜜多,从摩诃般若波罗蜜多,护大般涅槃。
  

佛法不离三德秘藏: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三德名为大般涅槃。‘最上’是法身德,‘第一’是般若德,‘稀有’是解脱德;如来所证,不外是三德秘藏,三德也是常寂光净土,法身是常,般若是光,解脱就是寂。

  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自心诵得此经,自心解得经义,自心体会无著无相之理,所在之处,常修佛行,念念无有间歇,即自心是佛,故言所在之处,则为有佛。
  

经典是法宝,含实相的妙理,得法名为佛宝,佛、法和合,出生功德,名为僧宝,佛在世时,所有弟子都是佛法和合的僧宝,均为天人所尊重。
  

若是般若经典所在之处,有人尽能受持,其心是佛、是法、是僧,大乘三宝,常住世间。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

  须菩提听到世尊说,般若能令小乘人证四果,又令大乘菩萨得法,庄严佛土,成报身佛,有人随顺说般若,犹如塔庙,经典所在之处,若有人受持,即有大乘常住三宝出现世间,欣叹之余,于是请世尊为法安名,以便寻名得体,故云‘我等云何奉持’。
  

名是假名,假名之下,必有实体。

  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

  般若是智慧,犹如金刚,能荡相破执;波罗蜜是梵语,此云到彼岸,意即清净圆满,不生不灭,到诸法的彼岸。

  以是名字,汝当奉持。

  金刚般若波罗蜜,只是一个名字,不是法,顾名思义,便可得法;顾这个名,解名中之义,得般若之法,所以云:‘以是名字,汝常奉持。’
  

求法不是在名字中求,在义上求,以是名字,汝当奉持——奉其名而持其义。所以诵经若不思惟,不能解第一义,应该从文字般若,观照其义,是为观照般若,由观照般若而解其义,到了涅槃彼岸,就是实相般若,就是波罗蜜。

  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

  此乃归根得旨之文。
  

佛说般若波罗蜜,是文字般若,从文字般若起观照般若,照见万法皆空,般若亦空,故云‘即非般若波罗蜜’;般若空时,见到诸法的实相,就是实相般若波罗蜜,故云‘是名般若波罗蜜’,三般若次第而来。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

  般若不但空一切法,般若亦自空,所以般若波罗蜜义,法空心亦空,如来证般若时,一切法空,佛心亦空,故佛问须菩提:‘如来有所说法否?’若有心则有法,便是有所说,惟是如来法空心亦空,那么如来有所说法吗?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

  须菩提直心而答,如来心空无所说,如来法空无所得,一切心、法俱空,始终无所说,所以佛临入涅槃时,文殊请佛再转法 lun,佛问文殊:‘汝曾见我转法 lun耶?吾成佛至今四十九年,未曾说着一字。’
  

如来心空、法空,无所得心即无所说矣。

  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佛告须菩提,汝既已知如来心空,无所说,一切法空,就是般若,那么大千世界的微尘空时,还可说多否?
  

须菩提初不解佛意,未见微尘性空,所以答言甚多。
  

犹如梦中见有黄金、有山有水、有饮有食,醒来后,别人问:‘黄金多否?’此人答言黄金甚多,山水甚美,饮食可口,当知此人,犹未梦醒,尚说梦中话。
  

须菩提亦复如是,若解般若,一切法空,大千微尘亦空,则不应答言甚多。

  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世界属果报,无果报不成世界,娑婆世界是五浊的果报,是由众生过去种种妄念所成,凡夫的妄念,多如微尘,由妄念的微尘作种种业,结成今世妄念的果报,善妄念微尘造天的世界,恶妄念微尘造地狱世界,亦善亦恶的妄念微尘造人的世界,好胜微尘造阿修罗的世界,以嗔恨的微尘布施,造龙的世界,所以大千世界的果报,都是由妄念微尘造成。
  

以般若观照之,妄念微尘来无所从,去无所至,微尘性空——善妄念、恶妄念、憍慢等妄念微尘,一切空空如也,妄念微尘空,即非微尘。
  

妄念空,是为无念,无念则清净,妄念微尘转为清净微尘,故如来说非微尘,是名清净微尘,所以如来在微尘里转大fa 轮。
  

微尘空,世界亦空,世界空,‘即非世界’;微尘清净,世界亦清净,故如来说非世界,是名清净世界,是故如来于十方诸国土,无刹不现身。
  

‘非’者,空也,世界空,是名世界,世界不空,不名世界。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须菩提满以为,世间的因果就是微尘世界,以般若观之,一切皆空,生死大梦醒,得证实相,但出世间法,如来以三十二相,应现人间,说法度众生,可不应空。
  

然以般若观照,不论世间或出世间法,均是平等,皆应空却,才可证实相,实相是诸法的实相,无世出世间两个。
  

佛问须菩提,可否以三十二相见法身如来,须菩提猛然醒悟,答言:‘不也,世尊,三十二相是佛的应身,应身的三十二相不空,不能见法身如来。’
  

应身是由法身所现,所谓从本垂迹,因迹见本;本,是法身佛,法身本来就是佛,无有成与不成,迹,是应身佛,若以般若时计,应身佛是在四十年前,在菩提树下成等正觉,今日世尊从法身起应身,应身佛有三十二相,见到三十二相,是否就是见到法身如来呢?
  

须菩提认为法身无相,应身有相,所以云不应以三十二相,见法身如来。
  

着相迷性,不能见法身如来,相空,离相见性,即见法身如来。
  

三十二相从缘而起,依他而生,所以三十二相无有自性,故云‘即非三十二相’,若不着三十二相,三十二相空,证实相般若,即见法身如来,法身无相而现三十二相,所以‘是名三十二相。’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凡夫未空五蕴,虽以五蕴之身命来布施,有能施所施之妄心,只可得人天福,不能了生死,更何况成佛。菩萨空五蕴,不见五蕴,不见身命,无能所之妄心,以智慧布施,是无相施,得涅槃果。
  

若有人受持此经,照见五蕴皆空,实相现前,见法身如来,从实相起修,成报身佛,从报而起应,成应身佛。
  

受持此经乃至一四句偈,三身如来便已具足,自证三身如来,又教人证三身如来,法、报、应,三身如来是无漏福,胜过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的有漏人天福。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

  此乃须菩提悟道之文。
  

须菩提闻说此经名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乃悟闻法之心空,是故如来问有所说法否,即答如来无所说,又闻微尘非微尘,世界非世界,即悟世间法自性空,更闻三十二相即非三十二相,了悟出世间法亦自性空,如是尽觉一切法自性空,大悟诸法的真实相,远离一切虚妄相,深解义趣,涕泪悲泣。
  

须菩提是一位罗汉,未得菩萨无生法忍,未见法身,所以上不求佛道,下不化众生。
  

声闻人只是断了烦恼障,未断所知障,是故我执已破,但法执未除,今日在般若会上,得闻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深解第一义谛之理,不但空了我执,法执亦空,法空见法身,亦见诸法的实相,故云深解义趣。
  

须菩提深悟般若经义之所趣,趣于诸法实相,远离虚妄相,恨闻太迟——阿含十二年已过,方广八年亦已过,般若二十年才解般若之义——所以流泪,叹佛稀有,既自得实相之义,又令他人得解,是故稀有。
  

须菩提是阿罗汉,于五百弟子中,解空第一,已曾勤奉多佛,岂得不闻如是深法?岂于释迦牟尼佛所始言闻之?
  

须菩提于往昔所得,乃声闻慧眼,只见我空,未见诸法空,未悟第一义实相之理,即与不闻等,至今方悟大乘第一义谛之道,故言昔来未曾得闻如是深经,悲昔未悟,故涕泪悲泣。
  

须菩提因悟道而涕泪悲泣,我们在生死轮回中,尚未悟道,又不知应怎么说!

  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这段文是须菩提证道之后,借别人来说明自己的境界。须菩提云:‘若有人闻到般若经,信心清净。’何谓信心清净?不见有一法可当情,就是心清净,从清净信心得见诸法的实相、微尘的实相、世界的实相、三十二相的实相,得见如来法身,故云即生实相。
  

‘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这句话是须菩提的悟境,意谓见实相后,从实相般若流出诸佛功德|三身、四智、五眼、六通、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等所有一切佛的功德。

  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

  诸法的实相,非有非无、非生非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非一非二、无生死相、无涅槃相、不可破、不可坏,是故如来说名为实相。

  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

  须菩提谓,我现在从佛亲闻般若,佛以加持三昧力加庇于我,令我能信、能解、能行、能说般若,在后五百岁的斗诤坚固时,若有众生闻经生信,进而能解能行能持般若,是人如火里红莲,最为第一稀有。

  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为什么呢?此人离四相:无我相故,不受生死,无四大假合的人相,亦无八万四千尘劳烦恼的众生相,更无长寿短寿的寿者相。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

  

何以他能无我相,因为我相本来就是空,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亦本来是空,空,就是‘非相’。

  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一切相都是虚妄,着一切相,生一切妄,若离一切相,便生一切智,得一切智,即名为佛。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

  此乃如来印可须菩提之文。
  

我相乃无始劫以来便有,若人依此经修行得力,忽见无我的境界现前,不敢直下承当,便惊恐起来,于是我相又重现出来,所以修行不易达无我的境界,无我则到彼岸,有我仍是此岸,若见无我的境界,直下承当,不惊不怖不畏,则见法身如来,可惜很多人在此情况下都会惊恐起来,若有良师在旁,给他常头一棒,前后际断,便能直下承当。
  

无我的境界是如何呢?虚空粉碎,无东西南北之空间性;大地平沉,无过去现在未来之时间性;迥脱根尘,灵光独耀,我空、身空、世界空、一切法空,当此之时,若能不惊、不怖、不畏,直下承当,是为初见道。
  

直下承当不是易事,古人云:‘临崖撒手,直下承当。’就是无我;‘绝后再苏,欺君不得。’就是无我之后的境界。惟有无我相的人,才能临崖撤手,才会不惊不怖不畏,是故世尊说,当知是人甚为稀有。

  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

  无论布施或持戒等,若不能度到彼岸则不称为第一,惟有能到彼岸者才称为第一波罗蜜。在生死海中,有人以布施波罗蜜到彼岸,是故以布施波罗蜜为第一,但有些人不是以布施波罗蜜到彼岸,故不以布施为第一波罗蜜,他们是以戒波罗蜜到彼岸,是故以戒波罗蜜为第一。
  

波罗蜜有十种: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方便、愿、力、智,众生无论证那一法均能到彼岸,所以第一波罗蜜,不一定是那一法,能到彼岸的便是第一,到了彼岸后,万法皆空,一法都不可立,即非第一波罗蜜。无相而有名,是名第一波罗蜜。

  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

  须菩提疑,佛在娑婆世界修行,究竟以那一法到彼岸。
  

佛在娑婆世界,以忍辱波罗蜜悟道,因为娑婆世界,诸恶充满,非忍辱不行。忍是指心,是忍自己的嗔心不起,忍自己的烦恼不生,忍则无妄想、不作业、无烦恼,完全是忍自己,不忍则起嗔心,入生死。辱是指境,境是有生有灭,有生灭即不实在,即是空,若无辱境,何来忍心。
  

若不见有能忍之心——忍心不可得;不见有所辱之境——辱境不可得;心境俱空,无忍无辱,即非忍辱波罗蜜。
  

心境俱空,不见有忍辱可得,证忍辱的实相,是名忍辱波罗蜜。

  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世尊举一事例证明。
  

世尊有一生在南天竺出家为婆罗门,有一天,在林中习定,恰巧歌利王带同大臣宫女等来游玩,疲极午睡,宫女采花林中,见到仙人,立即顶礼,仙人便向她们说法。歌利王醒来时不见宫女,入林中寻至仙人处,见众宫女围绕听法,王问他修何法,仙人云:‘我以无嗔为戒。’王以剑割其耳朵试之,看他会否起嗔心,但仙人面不改容,其心如如不动,大臣即时劝谏:‘此人是大菩萨,不应伤害。’

王再割其鼻、手、及足试之,仙人仍如如不动,不起嗔心,此时四大天王下沙石以惩罚歌利王,王即向仙人求忏悔,仙人云:‘我无嗔,汝不用向我求忏悔。’王问有何证明彼无嗔,仙人即时发愿云:‘若我实无嗔心,愿我身体平复如故。’即时仙人身体平复如故,皆因福德智慧淳厚所致。王再忏悔,仙人云:‘汝今日以无明剑割我身体,若我成佛,当以般若剑断汝烦恼。’歌利王就是后来的憍陈如尊者。
  

世尊被割身体时,不见有我被割,不见有王来割的人相,不见有一念分别心起的众生相,不见自己性命被损害的寿者相,四相空,法身现前,内,守着法身,外,空却色身,所以当时释迦佛不觉得痛苦,无痛苦则无嗔心。

  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

  若当时世尊见有我被割,见有人来割,要爱惜自己的寿命,便会起嗔心。

  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可能有些人起怀疑,仙人在林中习定,怎么一下子能空四相,世尊解释:在歌利王以前,已作了五百世的忍辱仙人,证得无生法忍,所以四相不生。

  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着相起惑,烦恼生,离相见性,菩提现前,因是之故,在娑婆世界的菩萨,欲想发菩提心,应离一切相。

  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

  然则发菩提心应从什么地方下手呢?
  

眼见色,不应生心,着色生心是妄心,迷失菩提心,不着色而生心,是智慧心,又名菩提心,就是从这个地方下手。
  

又,因声香味触法而生心,是为不清净之妄心,不因声香味触法而生心,是为清净心,清净心就是菩提心。
  

何谓无所住心?譬如日月行空不住空,照山河大地而不着山河大地;心亦如是,于六尘之境不住,不住有、亦不住空,是为无所住心。若心住有,即为非住于菩提心,若住于空,亦为非住于菩提心。
  

凡夫住有,二乘住无,两者皆非住于菩提心,故两者皆不发菩提心,若凡夫不住生死,二乘不住涅槃,心无所住,是为住于阿耨多罗三藐菩提心。

  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

  因是之故,佛说菩萨心布施时,不应住色,住色起我相——我布施;起人相——见有人来受施;起物相——见有可施之物。住于我、住于人、住于物,是为住色布施,又名为着相布施,得着相的果报,生在人天路上享福。菩萨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怎可以着相布施,享人天福,所以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见色离色,不见有能施的我相、不见有受施的人相、不见有所施的物相,人、我、物,三轮体空,才能与菩提心相应。

  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

  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如是’者,离四相,菩萨离四相布施,其福德犹如虚空,遍满法界,遍到天上,可以度天上的众生,遍至地狱,可以度地狱的众生,遍至饿鬼,可以度饿鬼,遍到人间,可以利益人,遍至水,可以救水溺的人,遍到火,可以救火坑内的众生,所以云‘念彼观音力,火坑变成池’。就是观音菩萨的福德遍到火坑里。
  

菩萨以福德来利益一切众生,所以应如是离相布施。

  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

  凡夫迷佛性,六道轮回便有种种相,例如黄金,根本无一切相,但可以造佛菩萨罗汉相,又或可造碗碟等种种物相,若着了佛相菩萨相碗碟相,便迷失了黄金的本来面目,离佛相、离菩萨相、离碗碟相,便认识黄金的非相——黄金不是一切相,但黄金能造种种相。
  

真如随缘有六度万行,若着六道万行之相,便迷失真如佛性,离六度万行之相,即六度万行便见真如佛性,是故如来说一切相即是非相,一切相都不可着。
  

又如布施,布施是依他起性,有受施的人、能施的我、有施物,才能和合成布施,若只有我、人,而无施物,布施则不成,或只有我、物,而无人受施,布施亦不成,所以根本就没有布施的相存在,若着相,知道我在布施,便是所知障,障见佛性,布施相一空,便见非相的如来;持戒、忍辱等亦复如是。
  

我相亦是非相,四大和合才成我,四大未和合以前,那里有一个我,是故如来说一切相都是非相。一切相在什么地方?就是在眼前,眼前的一切相都可以空掉、可以非,觉一切和合相即是空相,即名为无上觉。

  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有妄想有生,无妄想无生,若离妄想即无众生可得。
  

众生只是一个假名,无有实体,众生就是贪嗔痴,贪何曾有实体,对物说贪,离物何来有贪,是故贪亦是一个假名,犹如水泡一样,起了又灭,只不过灭了又起,如是生生灭灭,相续无间断,是名为众生,离了贪的妄心,无妄想生起,即是无生,无生无灭也就无众生,那里有一个众生可得,是故如来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众生无生,实相现前;诸相非相,法身现前;只要离相,即见法身,禅和子一喝一棒,就是要人离相。
  

‘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一切众生即非众生’,其实是金刚经的骨髓——众生无生便是佛,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是真语者。
  如来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是实语者。
  如理如说是如语者,不欺诳后学是不诳语者。
  如来所说法,始终如一,过去佛如是说,未来佛亦如是说,是不异语者。
  

以上是我本人的解释,依六祖的解释如下;
  真语——一切有情无情,皆有佛性。
  实语——作恶一定受苦报。
  如语——行善一定得乐报。
  不诳语——般若波罗蜜多出生三世如来,决定不虚。
  不异语——如来所说法,初善、中善、后善,一切天魔外道无能胜及破坏者。
  

此真语、实语、如语、不诳语、不异语,是证明佛所说的两句话:‘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法体空寂,无相可得,故无有实;空寂体中,具有恒河沙清净功德,用之不匮,故亦无虚。若语其有,无相可得,是为无实,欲言其无,用之不匮,是为无虚;故如来所得的法,不可以说有,亦不可以说无。
  

念佛,也是无实无虚,开始时是有念而念,后来是无念而念,无念而念比有念而念更好,有念而念是有心去念佛,是有实,念得马马虎虎,是有虚;无念而念是无实,念起来很相应,不觉得辛苦,是无虚;无实就是无为,不觉得有所作为,无为法功德广大,就是无虚。
  

‘应无所住’是无实,而生其慈悲喜舍的清净心,就是无虚。
  

修行人所作的一切事,若能与无实无虚相应,不久便得般若妙用。无实,即不可得心,无虚,就是做事恰当。
  

其实一切法都是无实无虚,性空缘起是无虚,缘起性空是无实;例如滴水成冰,冰是无实,但冰有作用,是故无虚。

  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则无所见。

  若菩萨着法住法,即是妄心,妄心就是无明,迷了真如,不见法身妙理,故云如人入闇,则无所见。

  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不住法便是智慧心,智慧光中,见智慧心内具有恒河沙称性功德,如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此文中布施之喻,是解释‘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住于法而行布施,有实有虚;不住于法而行布施,无实无虚。

  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如来灭度后,当来之世,魔强法弱,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正法难行,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此经,读诵在心,精进不忘,依义修行,离四相,则般若现前,是为开佛知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诸法实相是,能出生一切佛功德,故云‘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惟佛乃知。
  

悉知者,佛以三智尽知,悉见者,佛以五眼尽见。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

  此叹持经功德。
  

色身随业而起,无有自性,犹如波浪依风而起,亦无自性;大海是一个,但是波浪有无量无数,早上有千千万万的波浪起灭,中午亦有千千万万的波浪起灭,下午亦有千千万万的波浪起灭,如是百千万亿劫,虚妄的波浪有无量之多,惟是多虚不如一实——不如一个大海。
  

善男子善女人亦复如是,佛性海只有一个,迷佛性海转为识海,由识海变为烦恼海,由烦恼海变为业海,由业海变为苦海,从苦海受无量无边业报身,如是从迷积迷,无量无边,多虚不如一实,一实者,诸法实相是。
  

善男子善女人,未听闻受持般若经,不了一切法空,见五蕴有身有命,虽以身命布施,有能施的我相,所施的五蕴寿者相,心有能所,便是妄心,未能离开众生知见,得人天虚妄福,终于会尽,只有法身无为,不堕诸数。

  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

  ‘信心不逆’者,空四相、无住而生心,是为不逆般若。
  若有人闻金刚经,见到自己的法身慧命而生实信,信心不逆般若,成就十信位的功德,十信位的功德是无漏福,胜以虚妄色身布施的有漏福,故云‘其福胜彼’。

  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

  信心是属个人,书写流通是为大众。为人解说般若须具三个条件:1、大忍力,2、智慧力,3、方便力。为人解说般若,其功德更大。

  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

  般若经功德,讲之不尽,以要言之,无量功德不离佛心,所谓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法界就是心,万法不离一心。
  

佛心的功德,过心境界,是故不可以用心来思,过语言境界,是故亦不可以用口来议,心无形相,故不可以称其轻重、不可以量其长短,心无边际,功德亦无边际,所以云:‘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
  

心地功德如是无量无边,谁人可以听受呢?

  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

  大乘者,智慧广大,建立一切法,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故名大乘;最上乘者,不见有垢法可厌、亦不见有净法可求、不见有涅槃可证、亦不见有众生可度、不作度众生之心、亦不作不度众生之心,名为无生忍,又名一切智,亦名最上乘,即一佛乘也。
  心地的功德如是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惟有大乘菩萨及一佛乘的菩萨,可以听受。

  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

  若有人能受、能持、能读、能诵心地功德,更能广为人说,令听者明白佛心功德,再转而为其他人说,令其他人亦明白如来心地功德,如来以佛眼悉见,以一切智悉知,其人功德,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际、不可思议。

  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人能绍隆佛种,传佛心印,是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家业。

  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着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

  修行用功,不论修何法门,心地空空如也,不见有一法可当情,这样才对,六祖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念佛,不见有念佛之法可当情,是名念佛;持咒,不见有持咒之法可当情,是名持咒;拜佛,不见有拜佛之法可当情,是名拜佛;所谓‘不见一法即如来,方得名为观自在’,若有一法当情,便有所碍。
  

凡夫见有生死之法可得,是故不能了生死,二乘人见有涅槃之法可得,所以不能闻一佛乘,惟有菩萨,上求佛道而无佛道可求,下化众生而不见有众生可化,外不见有山河大地,内不见有自己,古德云:‘上无片瓦可盖头,下无立锥之地。’不见有一丝毫小法可得,心内无物,心空及第归,若见有一丝毫小法可得,便乐于此一法,便生爱着,法眼有翳,不能见诸法的实相,是故若乐一丝毫小法者,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自己尚且不了解,更何况能为人解说。

  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此经乃诸佛法身舍利,是故在在处处,若有此经,就是宝塔,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

  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乃金刚经能净业障之文。
  

‘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业障无性,若未见般若,不知业障本空无性,便要还宿债,所谓‘了知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还宿债。’故知惟有般若,才能消除业障。
  

业由妄心而造,妄心空,便不会继续造业,以前所造的业本来是依止妄心的,妄心空了,前业无所依止,则业空,所以心空即业空,心有即业有,故云‘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空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是故般若能净业障。
  

从前是妄心造罪,妄心盖覆真心,但真心没有失去,现在以清净心受持读诵般若,般若心生,妄想心灭,罪空苦尽,涅槃妙心现前,当来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言持经之人,本来应得一切天人恭敬供养,但因前生有重业障故,今生虽得受持诸佛甚深经典,仍被人轻贱,惟以受持经典故,心无恼恨,无所计较,念念常行般若波罗蜜行,无有退转,以能如是修行,得无量劫以至今生,所有极恶罪障,并能消灭。
  

又约理而言,先世即是前念妄心,今世即是后念觉心,以后念觉心轻贱前念妄心,妄不得住,故云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妄念既灭,罪业不成,即得菩提也。

  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释迦如来遇然灯佛后,证无生法忍,无我人众生寿者四相,在未遇然灯佛以前,未证无生法忍,仍有我人众生寿者四相,常以有所得心供佛,有能供的我,所供的佛,只能得有漏的福,漏落生死,是故释迦虽然曾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诸佛都不与他授记,惟有于然灯佛所,证得无生法忍,以无所得心供佛,得无漏福,不会漏落生死,故然灯佛才与释迦授菩提之记。
  

若有人能于如来末法之世,受持读诵般若经,了知万法皆空,心无所得,见诸法的实相,所得实相的功德,无漏无为,福等虚空,世尊从前有为之福与之相比,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其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

  般若功德,能成佛作祖、续佛慧命、为诸佛所护念、为天龙八部所护持、能灭无量劫罪、得无漏的福,般若功德,叹莫能穷,若如来具足而说,或有人听闻后,心则狂乱,狐疑不信,故如来只能略说其功德。
  

狐疑者,或信或不信。末法之世,魔强法弱,是非人我多,或有人不知如来正法常住不灭,不相信有人能于此经明心见性,若不相信而生毁谤,便堕地狱,故如来不欲具足而说。

  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义即义理,这部般若经所说的义理——一切法不生,般若不生;一切法无相,般若亦无相;一切法无尽,般若无尽;一切法无住,般若亦无住;一切法无我,般若无我;一切法性空,般若性空——此经义理不可思议,从理起行,行是因,果是菩提,菩提具足无量功德,报是大般涅槃,常乐我净。是故略而言之,般若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服其心。

  金刚经至此,已说了半卷,世尊再继续讲下半卷,有讲者认为金刚经说至此已讲毕,下半卷只是重讲,依我本人愚见,佛在世时,弟子非常有智慧,所以不须佛重讲,那么下半卷又是什么?
  

须菩提闻说金刚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欲想一切众生皆发菩提心,故请问如来:‘善男子善女人发无上正等正觉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发菩提心,不是说说便算,必须要实践,例如赵州老人,四十年但看个‘无’字,不杂用心,住于菩提,降服无始劫以来妄想习气,而大彻大悟。只要念念住菩提,即能念念降服其心,所谓‘道也者,不可须臾离,可离非道’,是故一时不在,如同死人,大似行尸走肉,那得称善男子善女人。
  

下文佛告须菩提,发菩提心者,应灭度一切妄想众生,当灭度时,不见有一众生实灭度者,若见有灭,菩萨即有我相,又有我能灭度的人相,又见有数数灭度的众生相,又见有相续灭度的寿者相,有四相在,着相迷性,不见菩提,即非菩萨,若无四相,离相见性,即住菩提,是为菩萨。所以离四相就是发菩提心,此外,实无有法发菩提心者。
  

所以上半卷所述之降服其心,是降服我执之心,下半卷所说的,乃降服其法执之心,菩萨若依法而生爱,是为菩萨顶堕。

  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此乃降心之文。
  其实此品可分五阶段来说:1、发心菩提,2、降心菩提,3、明心菩提,4、出到菩提,5、无上菩提,即成佛之时。
  

此文与上半卷又有不同之处,上半卷所说的妄想众生,介绍得很清楚: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下半卷讲的,只要是烦恼妄想的众生就要度,不须要分析是什么类的众生,故云灭度一切众生。
  

为什么不说清楚呢?妄想即生即灭,根本就看不清楚是什么妄想,若妄想即时起即时度,无量的妄想可以一时消灭,故云‘灭度一切众生’。一切众生一时度,不是慢慢度,妄想灭了之后,度个什么?妄想未起,你不必去度,以般若观照之即可,妄想一起,即时度。
  

妄想即起即度,你不知道它是什么妄想,是贪、是嗔、还是痴?因为它还未完全成熟现出来,你已经把它度去了,即生即度,所以不同上来卵生胎生等妄想,这些是妄想生起以后的境界,属于贼后兴兵,古人云:‘不怕妄起,只怕觉迟。’念一起就觉,觉速灭速,二事相宜,不要待妄想成熟后才去慢慢灭,是故此文乃降心菩提。

  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

  若菩萨见有能度众生的心便是我相,见有众生可度是人相,见有涅槃可求是众生相(众生乐求涅槃,厌恶生死,是谓众生相),见有涅槃可证是寿者相,有了四相,无边烦恼亦起,便不能度众生,故不是菩萨。

  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

  何以无四相便是菩萨呢?发了菩提心后才可以称为菩萨,但是实实在在无有一法发菩提心,一切法空,就是菩提,空中那里有一法可发菩提心?我人众生寿者四相空,菩提心现,是故四相空就是菩提,不是离了四相之外,另有一法可以发菩提心。例如杀戒,不杀生就是持戒,不是离了不杀生之外另有杀戒,故实实在在无有一法发菩提心。
  

若云以慈悲喜舍发菩提心,菩提心内本来就具有慈悲喜舍,焉能以慈悲喜舍发菩提心?若以慈悲喜舍发菩提心,慈悲喜舍便在菩提之上;若云以六波罗蜜发菩提心,菩提心内本来亦具足六波罗蜜,又焉能以六波罗蜜来发菩提心?若以六波罗蜜发菩提心,六波罗蜜即在菩提之上,菩提便不能称为无上菩提,既是无上菩提,焉能有一法在菩提之上,可发菩提心?
  

然则如何发菩提心呢?布施空就能发菩提心,戒律空、忍辱空、禅定空、智慧空、念佛法门空、慈悲喜舍空,不见有一法可得,就是发菩提心。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上文讲‘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此文世尊问须菩提,如来昔日在然灯佛所,是否有法得菩提?须菩提答:‘不也!’
  

释迦如来于然灯佛所,闻法心空,无得法之心、无得法之人、亦无所得之法,心空、人空、法空,不见有一小法可得,‘无有法’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乃明心菩提,一切法空,就是明心,无法可得,便得菩提。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则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这段文很重要,得菩提与否,只是一线之差,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有法,不得菩提,无法,即无得,就是得菩提,有法则有得,不见菩提,所以世尊再详细的解释其义理。
  

有法即有心,有心即未能空心,心不空,如何明心?有法亦即法不空,法不空如何得法?既不明心又不得法,然灯佛又怎么能为释迦授记?
  

佛于然灯佛所,无一法可得,是谓明心菩提,明心就是菩萨,故然灯佛与释迦如来授记,若当时世尊有戒法、定法、慧法、六波罗蜜之法可得,是为法执,着了法执,以为有法可得而得菩提,然灯佛则不与世尊授成佛之记。
  

所以我们不能执任何一法,例如念佛,念至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四相空,便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一切法空,实实在在无有一丝毫小法可得,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释迦如来授记。
  授记,是如来金口所说,将来必定成佛,授记时的名号,成佛时决定不会改变。

  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此乃出到菩提,谓出离生死的此岸,到涅槃的彼岸。
  义即理之意,‘诸法如义’,即诸法的真理是也。
  

一切法从缘而生,缘生性空,是故一切法皆是空,万法一如,是诸法的空义,亦即诸法的如义。布施空、忍辱空、般若空、三十二相空、微尘空、世界空、万法归空,此空与彼空一如,无二无别,古时空与现在空亦一如,就是诸法的如义。
  

如来者,是诸法的空义,有一法不空,不能称为如来,一切法空才称为如来。
  

如来者,是诸法的无生义,一切法无生,从无生而来,来成正觉,无生亦是诸法的如义。
  

如来者,是诸法无灭义,一切法无灭就是如,从无灭而来,来成正觉。
  

如来者,是诸法无相义,从无相而来,来成正觉,是名如来。
  

如,泛指空、无生、无灭、无相、无来、无去等,有相、有生灭去来,不是如,无相、无生灭去来,一切法空,此空与彼空无二无别,便是一如,一如,是打成一片之意;到了彼岸,万法皆如,烦恼即菩提,一切法都是佛法。
  

是故诸法如,到彼岸,诸法不如,是此岸,所以这一品古人名为‘出到菩提。’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说到这里,有些人会有点疑问:不错,释迦佛发菩提心时,‘无有法’而发菩提心,亦无有法而得菩提,因为菩提是诸法的如义,一切法空便见诸法的真如,但是如来成佛时,可能有法可得,故云‘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有些人认为如来坐道场成等正觉时,有菩提之法可得。

  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坐道场,亦无有法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始坐道场,不得一切法,空拳诳小儿,诱导于一切。’一切法空,才能得菩提,法空即心空,心空即明心,若法不空,心不明,不能得菩提,故云‘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

  所得心空,法体空寂,是为无实;寂灭体中,一切智具足,万行俱备,恒河沙功德用之不尽,是为无虚。
  

菩提无有一法可得,是为无实,惟是从菩提流出三身、四智、五眼、六通,是为无虚,例如摩尼珠,其体清净是无实,而能流出一切宝即无虚。

  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

  一切法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性空,是谓无实;一切法由种种因缘和合而生,假名有,是谓无虚;未曾有一法不是从缘而生,故一切法都是佛法。
  

‘青青翠竹,皆是真如。’青青翠竹从种种缘而生起,其性本空,所以是真如,‘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黄花也是从缘而起,也是性空,是故黄花无虚无实,无虚无实就是般若,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

  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世尊为免世人误会:既然一切法是佛法,那么世间法、求名求利的法,也是佛法。是故世尊解释:若能‘即非’世间法,便是佛法。‘即非’,就是不分别、不执着、一切法空、离一切相,便是佛法。
  

悟道之人,观世界如幻如化,无有一法不幻化者,是为‘即非一切法’,所以悟道之人,水月道场,空花佛事,降服镜里的魔军,成就梦中正觉,游戏人间,观一切法都是幻化,所以一切法即非一切法;一切法空,不分别、不执看、离一切相、见一切性,是名一切法。

  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则为非大身,是名大身。

  人身长大,是缘起,当体即空,无长大之相可得,长大即非长大,非长大是无限量,周遍法界,就是法身,法身才是大身。若能一切法即非一切法,便见法身如来。
  

色身有对待,因短而说长,因小而说大,是故有长有大,法身无对待,是故非长非大,能够离色身之长大相,即见到非长非大的法身,是名大身,所谓幻化空身即法身,这就是佛法。

  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则不名菩萨。

  菩萨亦如是,应了知一切法都是幻化,度众生亦是幻化,云何有我人等相?所谓‘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寂灭,就是度众生,众生有生灭,生灭灭已,寂灭现前,就是度众生;证寂灭,才是真正度众生,生灭不能度众生,因为众生是生灭,我们也是生灭,生灭焉能度生灭,只有生灭灭已,寂灭现前,才能度众生。惟是寂灭体中,无众生相、无我相、无涅槃相,我亦寂灭、众生亦寂灭、灭度亦寂灭,是故菩萨不应作是念,我当灭度无量众生。
  

若菩萨作是念,我当灭度无量众生,认为有众生、有我、有灭度,着了我相、众生相、灭度相,迷失自己的佛性,迷性则烦恼起,有烦恼只可以称为众生,不可以称为菩萨。

  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

  一切法空,菩萨法亦空,是故实无有法可得名为菩萨。

  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一切法空,空中无我、人、众生、寿者。

  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

  若菩萨不领会般若的真义,而作是言:‘我当筑塔、建庙、印经、布施供养等庄严佛土。’有能庄严的宝塔等,所庄严的佛土,心有能所,心不清净,是虚妄心,不是菩提心,故不名菩萨。

  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佛土就是心土,心土中有慈悲喜舍、有戒定慧、有六度万行,以心土中的慈悲喜舍、六度万行,庄严心土,无能庄严,无所庄严,即非庄严,是名真庄岩。
  

犹如大海,起无量的波浪,庄严大海,大海是海水,波浪也是海水,那里有能庄严?海水一体,那里有所庄严?实是大海庄严大海,无能庄严、无所庄严。
  

无能所庄严,即非庄严,是自性庄严,是名真庄严。

  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通达,即了解之义,菩萨要通达一切法无我——布施无我,不见有布施相,是名真布施;说法无我,不见有说法之相,无法可说,是名真说法;忍辱,不见有忍辱的我,即非忍辱,是名真忍辱;不见有微尘的我,微尘即非微尘,是名清净微尘;烦恼无我,烦恼空;涅槃无我,证大般涅槃;众生无我,众生得度;诸佛无我,诸佛成佛。
  

若布施有我,是众生布施,说法有我,是众生说法,忍辱有我,是众生忍辱。菩萨忍辱,不见有忍辱的我,亦不见有辱可忍,若菩萨通达一切法无我,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无我’是什么?无我就是无为法,有我,是有为法,无为就是法身,法身无我而无不我,法身无法而能生一切法,法身无为而无不为,法法无我,法法亦是我,未有一法不是自己,古人云:‘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无我,所以天地与我同根,无我,所以万物与我一体,是故佛法不是消极,是积极。
  

上来几段文是讲证得法身,下文讲以法身为体,从体起用。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

  文中如来是指法身如来,法身无我而无不我,法身无法而出生一切法,故现出肉眼。
  

如来以肉眼见凡夫的境界,可以对机说法,对病落药,无凡夫而不度;凡夫以肉眼修行成就,亦可见法身如来。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

  法身清净,可现天眼,以天眼度天人;天人以天眼修行,得见法身如来。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

  慧眼是二乘人所具,法身如来亦有慧眼,见声闻缘觉的境界,教化二乘人回小向大;二乘人亦以慧眼修行,见法身如来。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

  法眼是菩萨所具,法身如来亦有法眼,以法眼见菩萨的境界,教化菩萨;菩萨亦以法眼修行,见法身如来。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法身具有佛眼,见十方三世佛,三世佛亦以佛眼见法身如来。
  

若依华严经解释,肉眼能见山河大地一切色,天眼见一切心,慧眼见一切众生根机,法眼见诸法实相,佛眼见如来十力、四无所畏、慈悲喜舍。
  

傅大士另有一偈释五眼:‘天眼通非碍’,天眼不舍有障碍,山河石壁也不能遮障天眼;‘肉眼碍非通’,薄如一张纸,也可以遮障肉眼,若凡夫修至六根清净,亦可得天眼;‘法眼惟观俗’,俗谛指因果,不论是善恶的因果、有漏的因果、无漏的因果,都是俗谛,法眼能观世间、出世间的因果;‘慧眼直缘空’,慧眼只观空,空即真谛;‘佛眼如千日,照异体还同’,佛眼如千日放光明,照一切四圣六凡,惟是只有一个体,一体多用,‘圆明法界内,无处不含容’,十法界内的众生,佛眼无一不见,故云‘无处不含容’。
  

六祖于五眼亦有注释:一切众生皆具五眼,但以迷心,不能出现,离却迷心则五眼开明。念念修般若波罗蜜,初除迷心,是肉眼;见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起怜悯心,是天眼;烦恼不生是慧眼;观一切法,离一切执,是法眼;细惑永尽,圆明遍照,是为佛眼。
  

六祖的五眼注释,与我本人所说的五菩提,有相近的地方:初除迷心,是发菩提心;见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即离四相,是降心菩提;烦恼不生,是明心菩提;着法心除,法法到彼岸,是出到菩提;细惑永尽,圆明遍照,是无上菩提。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

  佛示同人法,以肉眼见恒河之沙为沙。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甚多,世尊。

  佛以天眼,能见恒河沙数的佛国土。

  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

  众生是从妄想心而生,是故众生也是虚妄,但妄不识妄,众生不识妄心,若众生识知妄心,众生当下就能离妄见真,真心者,佛心是也。
  

如来有五眼,所有国土中,每一众生种种心,如来悉知,无量众生无量种种心,如来亦悉知,譬如大海种种波浪,大海悉知。

  

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

  

如来又知种种心皆为非心,犹如大海千涛万浪,惟是波浪不知波浪即非波浪,只有大海知道波浪即非波浪,是故如来说识得诸心非心,是名真心,是名佛心。
  

如何识得诸心非心,名为佛心呢?本生心地观经云:‘如佛所说,唯将心法为三界主,心法本源不染尘秽,云何心法染贪嗔痴,于三世法,谁说唯心?过去心已灭,未来心未至,现在心不住,诸法之外,相不可得,诸法之内,性不可得,诸法中间,都不可得,心法本来,无有形相,心法本来无有住处,一切诸佛尚不可见心,何况余人得见心法。’
  

佛说:‘把心法作为三界主人翁,此话对否?’心的本源是清净,不染六尘垢秽,不染贪嗔痴烦恼,无贪,欲界空,无嗔,色界空,无痴,无色界空;若识得心,三界都空,三界既空,心又怎可以是三界之主?
  

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法,有人说是唯心,过去心已灭,现在心无住,未来心未生,怎可以说三世诸法唯心?诸法之外,相不可得,内,性不可得,中间亦不可得,心的本源,无有形相,亦无住处,一切诸佛尚不见心,何况余人得见心法。
  

心不动,就是真心,真心无相、无形、无住处,如何能见?心动,才见到妄想心,所谓‘眼若不睡,诸梦自除,心若不异,万法一如’。

  

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过去心不可得’者,前念妄起,瞥然已过,若追寻之,无有处所,了不可得,了不可得就是真心,但是真心亦无相,亦了不可得,若谓可得,真心却又成为妄心。
  

既然过去心不可得,便应该没有冤家,为什么还有怨?因为我们还未达到‘不可得’;既然过去心不可得,一切罪都不可得,为什么还有罪?因为还未达到‘不可得’,所以还有罪,若果了达过去心不可得,罪亦不可得,一切罪即时灭,但是我们仍然是‘有所得’,所以罪亦有所得。所谓‘了知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还宿债’,了达‘不可得’,业障空,未了达‘不可得’,必须还宿债。
  

‘现在心不可得’者,现在妄心无相,所以不可得,识得现在心非心,是名真心,但真心亦了不可得,若谓现在真心可得,真亦变成妄。
  

现在心亦不住,住则可得,不住则不可得,犹如流水不停,流水不可得,现在心刹那不住,刹那时都不可得。傅大士云:‘依他一念起,俱为妄所行,便分六十二,九百乱纵横。’我们的一念心,一刹那间有九百生灭,如何可得?生灭快得很,如何可以得到它?一弹指间有九十个刹那,一刹那有九百个生灭,‘过去灭无灭,未来生不生,常作如是观,真妄坦然平。’所以觅现在心了不可得,例如芭蕉,层层剥去,最后芭焦树亦不可得;心亦如是,好像现在有一个心——善心、恶心、种种心——以般若波罗蜜观之,最后,觅心了不可得,所以云‘现在心不可得’。
  

未来的妄心亦是无相,亦了不可得,试寻一下明天的心,明天准备作甚么?诵法华经?诵法华经的心在那里?试观一下,观得清清楚楚;或者又观一下明天过堂的心、明早上殿的心,观之亦是不可得。
  

了此三心皆不可得,是名为佛心。
  

我们未曾识得自己的心,心在何处?不知道!在外?在中间?在内?不晓得!所以我们不识得心,心有多大?心从何处来?灭往何处去?都不知道。凡夫样样事情都聪明,惟是对自己的心不聪明,既不知道心的来处、去处,又云何识得心,所以下文云:‘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心是从无所来而来,从无所去而去,虽云是无所来而来,但是我们一定要见到无所来而来,才可以说‘心是无所来而来’,若我们未见到心是无所来而来,又如何说心是无所来而来。
  

心是无所去而去,但必定要见到无所去而去之后,才可以说心是无所去而去。
  

有些人不明白,以为心有来处,心那里有来处,不要觅心的来处,觅心无所来而来,这样用功才对;心没有去处,无所去而去,无所去而去就是心的去处,所以我们要识得心,若不识得心,永远不能成佛,识得心,当下见法身佛,古人云:‘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三界无别法,唯是一心作。’所以我们要认识自己的心——知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佛心——把贪嗔痴的烦恼妄想心空掉,把是非人我的妄心空掉,非心之心,是名为佛心。
  

妄心灭,非心之心,是为真心,究竟是一还是二?
  

其实妄心当下就是真心,凡夫不明白,以为有一妄一真,其实即妄即真,即波浪就是水,不须要待波浪灭才见水,波浪当下就是水。
  

上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波浪灭了才见水,妄心灭后才是真心;现在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波浪当体就是水,不须要待波浪灭才见水,不须要待妄心灭才见真心,三心不可得,三心当下就是佛心,然佛心亦不可得,即妄即真,皆不可得。
  

所以修行不难,识得妄心非心,是名为佛心;三心不可得,即见法身如来。
  

识得心以后又如何,从心起修。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

  ‘若有人’,这个人就是识得心的人,了知三心不可得,亦了知‘诸心非心,是名为心’。
  

若有人以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布施为因,七宝为缘,‘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以因缘布施,空福有多大?东方虚空不可思量,南西北方虚空不可思量,是故此人得福甚多,遍满虚空。
  

‘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假。’假者,幻化假有之意,此假有之福,可以入俗利生,可以长寿,可以说法,可以修菩萨行、生净土、生天,一一都是幻化,把这幻化的福,回向法界有情,皆共成佛道。既是假有的福,亦就是无定的福,可以求长寿、求聪明,若是实福,不会变,假有的福,如幻如化,可以自利,亦可以普利一切,故云‘以此因缘,得福甚多’。
  

‘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中。’中者,不落二边:非有非无、非生非灭、非来非去、非出非入,是诸法的实相,是故实相的福不生不灭、不来不去,惟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的实相,实相的福,不可计量,故云:‘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
  

须菩提谓,此人以是因缘布施,因缘即空,其福犹如虚空,因缘即假,其福幻化,所求如意,因缘即中,见诸法的真相,以实相福,成就佛因佛果,故云得福甚多。
  

梁昭明太子立此科为‘法界通化分’,十法界都能通达教化,从文字上看,摸不着头脑,但文义内诠法界通化。
  

昭明太子是梁武帝的儿子,他见老年人读诵金刚经有困难,便把经文分科,使他们容易读诵,他的分科到现在一千多年,依然被采用,可知道他的分科合情合理,合乎佛意,龙天拥护,是故流传到现在,历代开悟的祖师,也沿用其分科。

  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布施的福本来很大,若以‘可得心’布施而求富贵,那么便是定实了的富贵福,但是没有智慧、辩才,也没有长寿的福;若求长寿,便是定实了的长寿福,然而没有智慧、财富,定实了的福不称为多福,是故如来不说得福德多。
  

‘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以不可得心行布施,其福无相,无相福遍满虚空,无相福亦是无定实的福,可以得富贵、智慧、长寿、辩才等等,是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若了知三心不可得,无我,便不会求富贵、求生天、求长寿,应无所求而求,所以福德无定实,周遍法界,利益众生,是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上来无相福与法身和合,能现种种身,名为具足一切色身,俗称应身,或称化身(随类化身),具足色身是应化身,应化身不是法身佛,法身无身,以法为身,清净犹如虚空,不能以有形相之色身,作为无相的法身佛,是故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
  

色身空,即见法身,法身空寂,无色无身,即非具足色身,非具足色身的法身随缘而现一切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色与相都是法身所现,色的体就是法身,色空就能见法身,心经云:‘色即是空。’即色见法身,‘空即是色。’法身又能现一切色。法身本来无相,若法身不能现色,谁人能见佛?华严经云:‘佛以法为身,清净如虚空。’凡夫肉眼见不到,惟有慧眼见色空,则见法身如来。
  如来从法身现一切色,所以不应着色相,譬如明镜,明镜是像的体,明镜本来无像,但能现一切像,若想认识明镜,见像的时候,即像忘像,便能见到明镜,若即像执像,便永远见不到明镜。
  

此段文是根据前文而来,前文谓无定实的福,周遍法界,能拔法界众生苦,能与法界众生乐,皆由福无定实故,是故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在天上可以现天王身,在人间亦可以现身,在龙王中现龙王身,甚至可以在幽冥界中现阎王身,可以在畜牲道中现狮王身、鹿王身,无定实的福,可以具足现一切色身,若是有定实的福,现了男子身,不能现女子身,现了女子身,又不能现男子身。如来无定实的福,应以童男身得度即现童男身,应以童女身得度即现童女身,应以长者身得度即现长者身,是谓具足一切色身。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

  法身如来无相,所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具足诸相的是应身佛,应现人间则具足人相,应现龙王则具足龙王相,应现天上则具足天人相,应现鬼身则具足鬼王相,既然法身无相,又焉能以人或天等的具足相而谓见法身如来。
  

若着诸相,便有能见的我,及所见的相,有能见的见分,所见的相分,见、相二分就是业识,业识就是无明,有无明业识便不能见法身如来,只有无明分分破,业识分分空,才可以法身分分证。

  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法身无相,即非具足三十二相;法身非相而能现三十二相,所以法身名为诸相具足。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

  ‘作是念’即起心动念,起心动念则心有生灭,有无明才有生灭,如来破了无明,心无生灭,是故不会起心动念。心无生灭即无能所,无能所则不会作是念:我为能说,法是我所说,我有所说法。
  

凡夫说法,先动心念,是以生灭心说生灭法,凡夫以生灭心、能所心说法,所以认为如来亦以生灭心、能所心说法,故谓如来有所说法,即是谤佛,不了解如来说法之义。

  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如来以寂灭心契寂灭法,以无心得法,亦以无心说法,又何能以有心说法,若有心,只可以说生灭法,生灭法不是佛法,佛以无所得心证到寂灭法,又以无所得心说寂灭法,无所得心则无所说,‘了见无心处,自然无法说’,所以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

  由‘尔时慧命须菩提’起,至‘是名众生’止,共有六十二个字的经文,不是由鸠摩罗什法师翻译,罗什法师所译的金刚经,根本就没有此段文,魏朝菩提流支所译的金刚经,则有此文。
  

唐长庆二年,长安庆善寺,有一位和尚名灵幽,突然暴亡,见有二使者带他见阎王,王问他在世间习何行业,他说:‘我常诵金刚经。’阎王立即施座,并请他朗诵,于是灵幽法师把金刚经背诵出来,诵毕,阎王说:‘你的经文少了一段,犹如串花线不续,真本现在濠州钟离寺石壁上。’
  

灵幽醒过来,把经过告知朝廷,朝廷于是下令把这段文加进罗什法师的译本内,罗什法师称须菩提为长老须菩提,流支则称须菩提为慧命须菩提。
  

凡夫色身,以寿为命,诸佛如来以法为身,法身以慧为命,须菩提解空第一,深解般若,般若就是法身慧命,故称慧命须菩提。
  

须菩提问:‘可有众生于如来灭度之后,听闻如来上述的法身无法,能说一切法;法身无相,具足诸相;法身无身,具足一切色身,会否相信呢?’

  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

  众生不是有,亦不是无,故不可以说众生是有,亦不可以说众生是无,如梦中境,不能说有,亦不能说无。众生如幻如化,不落有无,非有非无,就是中道。

  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众生本来无生,五蕴和合,假名众生,假名即是空,众生空,即非众生。
  

众生无生,从缘而生,从恶缘,有三恶道的众生生,从善缘,有三善道的众生生,从小乘的缘,有声闻缘觉的众生,从利他的缘,有大道心的众生,从慈悲喜舍的缘,有无上众生。众生无生,随缘而有一切众生生,是名众生。
  

若众生是有生,有生而生,就等于头上生头,无有了期。
  

法身如来无法而说一切法、无相而具足一切相、无身而具足一切色身,其道理就等于众生无生,随缘而有一切众生,云何言众生不会相信呢?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所得心尽,就是佛;无得,就是菩提。
  

古人云:‘为学日益。’求世间学问要日日增加,越多越好。‘为道日损。’求道要损烦恼、损妄想、损名利,外舍境、内舍心,拾无可舍,即得菩提。所以坐禅的人,不与万法为侣,妄想空、身空、心亦要空。
  

妙高峰禅师在天目山闭死关,曾说了一首偈:‘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若想见水中天,一定要低头才可以见到,‘六根清净原是道,退步原来是向前。’插秧时,向后退一步,才插一把秧,退两步,插两把秧,直至退无可退时,满田秧都插好了。
  

所以修行求道,要退,不是向前,向前是所得心,‘乃至无有少法可得’,直至退无可退,妄心灭处即菩提,就是证道之时,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如来得菩提是无得而得,生灭心尽,不生灭心现前,就是菩提,故云:‘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若有丝毫少法可得,即有无明在,不名得菩提。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是法’指菩提法,佛与众生,同一菩提,在佛不会高,在凡不会低,古人讲:‘悟与佛齐。’故佛言:‘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菩提者,无有少法可得,故菩提是平等,若有一法在,便有高下之分,例如布施时,布施之法不空,便有高下多少之比较,不能称为平等。
  

什么是平等菩提?就是自性菩提,亦称为清净法身,在教下称为真性菩提。
  

凡夫本来具足清净法身,与佛相齐,只因迷而流转六道,故名众生,虽是迷了法身,但迷而不失,未曾失去法身,须假修行,而悟自己本有的法身佛,是故法身佛无有成与不成,只要你悟,悟则见性,是为真性菩提。
  

悟道之时,见菩提内人空法亦空,是故菩提无凡无圣,凡圣平等;无佛无众生,生佛平等;无染无净,染净平等;是谓平等法身佛,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只要把妄想空掉,乃至无有少法可得,即悟法身佛,法身清净,无我相、无人相、无八万四千尘劳烦恼的众生相、亦无寿者相,以无我人众生寿者四相之执,则离相见性,从性起修,修法身本具的慈悲喜舍、六波罗蜜等一切善法,从法身起修,修成无量功德圆满,修德有功,性德显现,成报身佛,是为‘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教下称圆净菩提。

  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从性起修,修一切善法,不离自性,无相可得,故云‘即非善法’,无相善法方能庄严法身,‘是名善法’。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

  须弥山高三百三十六万里,是山中之王;一三千大千世界有百亿须弥山王,故云‘所有诸须弥山’。以七宝积聚,高满如诸须弥山王,持用布施,得福当然多,惟是有我布施,即有我来受福,是有漏福,福会尽。

  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读诵得福,受持得智慧,以福助慧,得见法身妙理,见性后复为他人说,令他人亦得见佛性,见性成佛的福常住无漏,无穷无尽,七宝布施的有漏福与之相比,百分不及一,乃至百千万亿、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

  如来说法,众生闻法后,自悟自度,非是如来能度众生。例如父亲只可教儿子吃饭,儿子自己食自己饱,父亲不能代食代饱。
  

如来得法成佛,成佛后‘说法’度众生,不是佛‘能’度众生,若佛能度众生,众生不用修行。
  

众生本具自性如来,所谓‘本源自性天真佛’,但被五蕴盖覆,迷了自性,惟是迷而不失,众生未有失去自性,自性亦未离开众生,傅大士云:‘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起坐镇相随,语默同居正,丝毫不相离,如身影相似,欲识佛住处,只这语声是。’如来说法,众生的佛性闻法,自觉、自悟、自度。

  须菩提,莫作是念。

  佛以须菩提为例,须菩提从佛闻法,自悟、自证,见思惑尽,证阿罗汉果,不是由佛给予。

  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则有我人众生寿者。

  如来实实在在无度众生,是众生自性自度;佛说法,众生依法修行见性,见佛性后,是佛性度众生,不是如来度众生,若佛谓我能度众生,则有我相,如来是度众生之人,则有人相,有众生可度,则有众生相,度众生入涅槃,则有寿者相,着了四相,如来自迷了。

  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则非有我。

  既然如来无四相,为何佛经内,如来处处说我?如来所说的‘我’是指:1、法身真我,真我无我;2、随世假我,假我亦无我。

  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

  凡夫执四大为我,执五蕴和合为我,其实四大五蕴无我,凡夫之人,以为有我。

  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如来以佛眼观,凡夫不是真实,若是真实,则不能舍凡入圣,既能舍凡入圣,则凡夫即非凡夫。六祖云:‘心有能所,即是凡夫,心无能所,即非凡夫;有人我者,即是凡夫,我人不生,即非凡夫;心有生灭,即是凡夫,心无生灭,即非凡夫。’若生灭心尽,大事已了,是名了事凡夫。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则是如来。

  世尊欲令须菩提彻底离色离相,故佛问须菩提,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否?
  

见属眼,观属心,眼见心观三十二相,世人着相,大多如是,故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佛言,那么转轮圣王、帝释天王,也有三十二相,则是如来,岂不是大错特错。
  

见有三十二相是着色,三十二相属相,着色着相,不能见法身如来。
  

此乃教训后代儿孙,修行时切莫着色着相,有些人用功得力时,见光见花,或见其他瑞相,便以为自己悟道,此乃修行相应的胜境,距离悟道还很远很远,不应着一切所见的色相,故禅宗大德云:‘好事不如无。’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须菩提闻佛如是说,即时改说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不著有便着无,是世人的常情,谁知执有执无,皆不能见法身如来,是故佛先破其‘有见’而说偈言: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若以色见我  以音声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能见如来

  偈中的我,指法身真我,可以作主宰,于一切法得大自在,不是指色身的我。
  

凡夫学道,一切都不应着,所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于菩提,若不住于菩提心,焉能见法身如来?凡夫欲见法身,最重要是心无住,不住有亦不住无,有无俱不住,亦不起有见,不起无见,方可希冀。
  

若住于有,着色着声,都是妄想,以妄想心修行,如蒸沙作饭,枉用功夫,故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修行第一个条件,切莫著有,即此著有之心,能生种种烦恼,能作种种业,能受种种苦,生死轮回,无有了期。
  

现在的人,都是着色着声,歌舞场中,灯红酒绿,无始劫以来到现在,都是被色声所迷,若以般若观照,‘色即是空,色性自空,非色灭空,空即是色,空性自色,非空灭色。’色空不二,即见如来。
  

色本无患,著者是患,我们应将着色着声之心放下,远离有见,不为一切物所累,如是修行,乃可希冀。
  

是知于相中观佛、声中求法,心有生灭,不悟如来意。

  须菩提,汝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此文破空执。
  

凡夫不执有便执无,是故佛谓须菩提,莫如凡夫般作如是念:‘如来不以具足三十二相得阿耨菩提。’故说此文。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最高无上之道,当然要具足相好才能得菩提,须菩提认为不须要具足三十二相证菩提,是着了无见,无见是断灭,法身非断灭,断灭不见法身,‘色即是空’,这种见解才对,‘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若离色而见空,无色而有空,是断灭空,不能见法身。
  

所以佛谓须菩提,莫作如是见解,谓如来不须要具足三十二相庄严色身,就可以得菩提,佛是为免须菩提闻上来不能着色声之有,便转而着空。其实着空比著有更不堪,故经云:‘宁著有如须弥山,莫着空如芥子许。’著有之人,虽不能了生死,但还会修福,得人天果报,着空之人,福慧不修,连人天果报也失,更何况得出世三乘的圣果。
  

如来不修三十二相,得菩提时,一个相好也无,一如平常的凡夫,那又有谁尊重如来?
  

娑婆世界的人,以三十二相为最高圆满,所以如来在娑婆世界,以三十二相庄严成佛,在华藏世界,世尊则以微尘相海庄严报身成佛,是故如来是具足一切相好才得菩提。

  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汝提醒世人莫作是见解,如来不以具足相好的色身而得菩提。
  

就是悟道的祖师,也有相好:六祖的掌纹有个佛字;马祖牛行虎视,舌长过鼻;五祖三十二相只欠七相;清凉国师有四十齿;虚云老和尚常年不流汗,身无垢秽。如来因中,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然后才得菩提。
  

所以修行,不能著有,亦不能着空,例如拜佛,不能著有拜佛之相,但完全不拜佛便是着空,拜佛而不执着拜佛,‘色即是空’,才可以悟道,若执着不拜佛而可以悟道者,那么石头可以悟道,虚空亦可以悟道。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

  凡夫修行,重知见,知见不正,不能发菩提心,知见正,一刹那间发菩提心,知见要与菩提心相应,菩提心性空,故一切法不恒住世间;菩提心从缘而起,故一切法不会断灭;如是诸法不常不断,故诫诸法断灭。

  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菩提心内,具足恒河沙称性功德,用之不乏,取之不尽。六祖听五祖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大彻大悟,云:‘何其自性本来具足(具足六度万行,三身四智五眼六通),何其自性能生万法。’
  

发菩提心后,从性起修,万行齐修,万德齐证,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慈悲喜舍,庄严菩提心,是故发菩提心之人,于法不说断灭相。
  

学道之人,不应著有,亦不应着空,中道现前亦不应着,若着中道,便是法爱,应无住而住,住于菩提心。
  

以色见声求,落于常见,不以具足相得菩提,属于断见,断见是拨无因果,常见落于生死,故修行应离断常二见。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

  菩萨有四种:
  1、藏教菩萨——以生灭心修生灭六度,是谓事六度,此文中所说者是也。
  2、通教菩萨——以无生灭心修六度,是谓理六度。
  3、别教菩萨——万行齐修,是无量六度。
  4、圆教菩萨——事理圆融,一即一切,是无作六度。
  

此段文所说的,是初发心的众生,有幸远离断常二见,可是滞于事相修行,以生灭心修六波罗蜜,但全回向众生,所以亦称为菩萨。
  

持用七宝布施,有能持的我,所持用的七宝,布施于人,是有相布施,虽然全部回向众生,但以生灭心回向,依然属人天果报,不能到彼岸。

  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

  若另有一菩萨,布施时悟到一切法无我——一切法从因缘而生,因缘性空,空即无我;因缘即假,假亦无我;因缘即中,不生不灭,寂灭无我——忍可无我之理,得成无生法忍,证实相般若,行无相布施,是通教的菩萨。
  

理上功德,无相无为,胜过有相有为的事上功德,故云‘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

  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

  菩萨无我,无我则无受,不但不受福,罪亦不受,罪福概不受,既不受人天福,则不受三善报,既不受一切罪,则不受三涂报,故菩萨不受六道轮回,出三界,获无漏之果。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

  世人求福才修福,为何菩萨布施而不受福德呢?

  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着,是故说不受福德。

  菩萨所作一切福德,不是为自己,是为利益一切众生,既是为利益一切众生,自己便不应贪着,若生贪着心,则不能利益别人。
  

贪着福德,早已不利人;起享受的妄想,菩萨便入生死,则不能出三界,云何能度人出三界,更难证无生法忍。
  

菩萨不贪不受,离有离无,如是修行,得成于忍。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学经一定要前后理路贯通,但是理路最不容易贯通,惟是世尊一定是贯通了理路才为人说法,不会前后脱节,前文后理,必定有所关连。
  

上来不贪着果报,不受生死,放下三界,然后从行住坐卧四威仪中,识取根源去,所谓‘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现前’,得成于忍。
  

须知法身如来,是无来去坐卧之相,若有人言,法身有来去坐卧之相,是人不解如来说法之义。
  

法身无来相——‘无所从来’,到人间不来而来,来成正觉。
  

法身无去相——‘亦无所去’,无去而去,示现涅槃,普利群生。
  

留意‘无所从’,我们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一句佛号是从那一个地方来?大家不防观一下,当观之时,观不到来处,但观到‘无所从’,在‘无所从’之中,凝住十分钟、半小时、一小时、甚至一天、多天,照顾‘无所从’之境——无所从而从,从妄入真——妄想、烦恼,无所从来,妄想烦恼空,如是我相空、世界空、虚空空、山河大地空,‘无所从’亦空。
  

即‘无所从’就是功用,能够消灭情识,情识灭尽,就能悟道。
  

念楞严咒亦如是,看一看楞严咒每一字音从那个地方来——‘无所从’——半小时的无所从,一小时的无所从,世界空、妄想空、业障空、凡情执着亦空。
  

修行如何修?识取‘无所从’,无所从而念佛、无所从而持咒、无所从而行路、无所从而坐禅、无所从而拜佛、无所从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若有所从来,是外道法。
  

‘无所从’,是从凡入圣的境界,是菩提路。
  

般若经云:‘无生法无来无去,无生法即是佛;无灭法无来无去,无灭法即是佛。’是故法身如来无所从来,来无来相,法身亦无所去,去无去相。
  

所以悟道之人,借色身之假,修法身之真,如何借假修真呢?例如雪峰禅师悟道后,在寺内当饭头,与大众结缘修福;龙裤国师悟道后在大路边施茶;六祖碓米供众;都是悟到色身如幻,借如幻之色身,修无漏之福,而法身如如不动,无所从——无烧饭、施茶、碓米等事。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善男子善女人,于四威仪中,以般若观照,观照得力,照见世界空,碎为微尘,微尘为因,世界为果,一切世果,皆由妄念微尘所造,善妄念微尘造三善道的世界,恶妄念微尘造三恶道世界,‘不动’的妄念,造四禅天及无色界天,五浊的妄念,造娑婆世界。
  

若碎大千世界,就可见到妄念微尘,亦可以知道这些妄念是善、是恶、还是不动。
  

坐禅的人,先空身体,当身体空时,无数的妄想立即涌现出来,但是般若的观照力,令妄想起得快亦灭得快,好像水泡一样,一冒上水面,立即又灭去。妄想微尘即生即灭,不能久住,若无般若的观照力,一个妄想起,可以令我们打一个小时、甚至打一天的妄想,以般若观照,妄念微尘随生随灭,根本就分不出究竟它们是什么妄念,是贪、是嗔、是痴、还是善,只知道它们生生灭灭,就是因为这些生生灭灭的妄念微尘,障蔽了我们的慧眼,不能见自己的清净佛性,若想见性,必定要一网打尽这些妄念微尘,妄念空,变为清净微尘,就是我们的清净心。
  

以般若力观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佛问须菩提:‘是微尘众多否?’须菩菩提答言:‘甚多,世尊。’

  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则不说是微尘众。

  妄想微尘虽然多,但不是实有,若是实有而不虚妄,佛则不说它们是微尘众,既然妄念不是实有,那么就是妄念如尘若沙的多,我们也不须要害怕。

  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

  以般若观之,妄念微尘无自性,无自性故空,空故‘即非微尘众’,妄念微尘空,转为清净微尘,故云‘是名微尘’。

  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

  世界由妄念微尘合成,妄念微尘空,世界亦空,世界空,即非世界,念佛人若能空五浊世界,便见净土世界,五浊世界空,佛国土便现前,是名清净世界。

  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则是一合相。

  虽然世界是果报,亦不过合诸法而为一相,例如五蕴和合,故有众生世界;四大和合,故有人体世界;父慈子孝一合相,而建立父子世界;兄友弟恭一合相,故有兄弟世界;朋友互相信任,故有朋友世界,礼义廉耻五常三纲和合,故有人类世界,鸟雁鸳鸯蜂蚁蛇虫,各各和合,故有它们的世界。
  

悲智和合,是佛的世界,乃至出家人六和合,是僧宝一合相。

  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虽然和合一相,若见有和合相,即非和合,若不见有和合相,是名一合相。
  

例如人体,百骸四肢五脏六腑和合,但彼此不相知,不见有各别体,各各无成见,不见有百骸和合,即非和合,是名和合。
  

如来说一合相,以般若观之,法法皆空,物物无性,彼此忘我,自他无执,各无成见,如水乳合,即非一合,是名一合相。
  

六波罗蜜是菩萨一合相,惟是布施即非布施,乃至般若即非般若,六波罗蜜即非六波罗蜜,不见有和合可得,证菩萨无生法忍,是名一合的实相。

  须菩提,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着其事。

  一合相的理,就是诸法的寂灭相,本来不可以言宣,故云‘则是不可说’,亦不可思,但凡夫之人,处处贪着事相,生种种分别,与法相歪,致令情生智隔,想变体殊,实际居在目前,翻作名相之境,涅槃变作生死,可悲可叹,所以佛教众生正知正见。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

  世人无正知见,无我中见我,无人而见人,无众生而见众生,无寿者而见寿者,以四见故,迷失正见,沉轮生死,不能自拔,故佛慈悲,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以楔出楔,拔一切众生的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所以佛问须菩提,如来说四见,如来心内有四见否,须菩提答:‘不也,世尊,若说有,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
  

楞严经云:‘知见立知见,即无明本,知见无知见,斯即涅槃。’见而立见,是头上安头,就是无明本。
  

佛及众生都有见,惟是佛见而无见,众生见而有见,以有见便有无明。
  

有见即有相,有相便有执着,有着便有分别,有分别则起贪嗔痴烦恼,有贪嗔痴则造罪,一造罪便入生死受苦,以上种种,皆因见而有见,是故见而有见是无明本。
  

见而无见,无见,则无相,无相则无执着,无执着则无分别,无分别则无烦恼,无烦恼则不作业,无业即无生死,无生死就是涅槃,是故见而无见,斯即涅槃常乐我净。

  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以般若观照之,我见不可得,不可得的我见,无我见相,当下是自己的佛性,是名真我见。
  

世尊说人见,以般若观照之,人见不可得,不可得的人见,当下就是般若无漏智,本自具足,是名真人见。
  

世尊说众生见,以般若观照之,众生见不可得,不可得的众生见,本无烦恼,是名清净众生见。
  

世尊说寿者见,以般若观照之,寿者见不可得,不可得的寿者见,是一切众生性,本不生不灭,是名清净寿者见。

  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于一切法:
  应如是知——知一切法无我,知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应如是见——见一切法都是般若,无漏智性,本自具足。
  如是信解——信烦恼本来空,解一切法不生不灭,法寿无量。
  

若能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则离四相,四相空,菩提心现前,即可发菩提心。菩提心内具足一切佛法:三身、四智、五眼、六通、六波罗蜜、十力、四无所畏、慈悲喜舍、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紫磨金色身,菩提心内全都具足,具足已,更不必再生起三藏十二部的法相,故云‘不生法相’,因为已经到家了,所以不须再生法相,所谓到岸不须船。

  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诸法本来离名离相,诸佛为法安名,故有法相,相以表法,众生依法相修行,悟道时,法相空,‘即非法相’,是名真实法相,若法相未空,不名真实法相,悟道后,法相立亦得,不立亦得。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祇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

  现在较量一下般若的功德,以世上最珍责的七宝与般若较量:
  

般若无为,七宝布施是有为法,有为法则有生、住、灭三相,布施是生,受福德的果报是住,福尽就是灭。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无上菩提心,在菩提心内,执持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或只受持四句偈,时时观照,起方便般若为人演说,令人得般若,般若福无漏无尽,自然胜以七宝布施的有漏福。

  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能说者,听法者,及所说之法都是有相,但切不可取相,不取相即离相,离相即空。
  

如如不动者,表说法时,不以生灭心来说,亦不以希望心、好胜心、乃至不以任何有所得心而说,心空——前心空、后心空,前后心一如——就是如如不动,任运从容,随缘演说。
  

简单的说,不取有为,有为法空,当下就是无为,无为即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是讲金刚经的条件。

  何以故: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金刚经示导我们修行,应从有为下手,有为空,即入无为,如何空有为?
  

观有为法如梦——无明不觉故有生死,生死大梦阿谁自觉?祖师云:‘眼若不睡,诸梦自除,心若不异,万法一如。’一如者,无明梦醒也。永嘉禅师云:‘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生死梦中有天堂、地狱、有人天、有饿鬼畜生、有三界,古人云:‘大梦谁先觉,生平我自知。’自知者,彻悟也,人生眼前一切一切,何曾不是梦?圣人生死梦醒,所以不执着,因此无有是非憎爱、冤亲人我等事,凡夫不知是梦,所以执著有是非、人我、憎爱等。
  

观有为法如幻——幻指心识,经云:‘心如工画师,画种种五阴,一切世界中,无法而不画。’七佛偈云:‘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由心识幻出男女老少、七宝树林、莲池花卉、山河大地,皆由心造成,一切如幻。
  

观有为法如泡——泡指妄想,妄想如水泡般不真实,即起即灭。
  

观有为法如影——影指业,无论善业恶业,罪业福业,如影随形,历劫相随,形端影直,形歪影斜,若无形,便无影。
  

观有为法如露——露指今生果报,无论是苦乐荣华,贫富贵贱,皆不长久。
  

观有为法如电——电喻世智辩聪,如闪电一样,靠不住,聪明不敌生死,干慧岂免轮回,枉用心机。
  

若能作如是观,有为法空,无为现前,无为无相,无相则无取,无取即其心如如不动,就可以为人演说般若。
  

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须菩提是当机众,亦是发起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是结缘众,天、人、阿修罗、是影响众。
  

文中一切世间是指有情世间,有情世间中,只有天、人、阿修罗三善道的众生,才可以听闻般若经,地狱、饿鬼、畜生,此等三恶道的众生,罪业深重故,不能参听般若经,若得闻般若经,即能出离三恶道。
  

当时法会大众,听闻般若经后,皆大欢喜,能信般若、能受持般若、能奉行般若;未发菩提心者发菩提心,已发菩提心者修菩提行,已修菩提行者证菩提果。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解释已竟。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