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阿含经随身辑

四、解脱的圣者

什幺是解脱?佛陀讲的解脱,不必是什幺神秘经验。虽然语言、文字,难以完全表达,但透过语言、文字的传达,即使是平常的凡夫,也可能得以领会二、三。

试着去体会解脱圣者的境界,就好比尝试在心中建立起一座灯塔,用来指引着修行的方向,以免误入歧途。

30.贪欲永尽,镇恚永尽,愚疑永尽,一切诸烦恼永尽,是名涅槃。(杂·四八九)

※能永远离开贪、镇、疑、烦恼的苦迫,就是佛陀讲的解脱;就是涅槃了。

31.于一切见,一切受,一切生,一切我、我所见,我慢,系着,使,断灭、寂静、清凉、真实,如是等解脱,生者不然,不生亦不然。犹如有人于汝前然火,薪草因缘故然。若不增薪,火则永灭,不复更起,东方、南方、西方、北方去者,是则不然。

色、受、想、行、识,已断,已知。断其根本,如截多罗树头,无复生分,于未来世永不复起。若至东方、南方、西方、北方,是则不然,甚深广大,无量无数,永灭。(杂·九五四)

32.譬如燃灯,因油因炷。彼若无人更增益油,亦不续炷,是为前已灭讫,后不相续,无所复受,是谓第一正慧,成就第一真谛处。(中·一六二)(分别六界经)

※自我中心、主宰欲、有属于我的、自我存在的傲慢、黏着、烦恼等等的错误见解与行为都断除了,就只有寂静、清凉、真实了。此时,一旦组成这一辈子的五蕴分散了,就不会再有一个新的五蕴聚集了。这样的解脱,已经离开生与死的行列,就如同不再添加燃料,火终于熄灭了一样。如果,再回过头来说,这样解脱的圣者还会再生,或不会再生,都不恰当了,就像火熄灭了,还找得到火的踪影吗?或许,火的影像还存在人们的脑海里,栩栩如生,有人姑且称之为「妙火」,然而,那也只是凡夫的回味与执着罢了。火,终究还是熄了。

修行,就是要弄清楚什幺是「燃料」,然后学习如何让自己,停止去加「燃料」。

33.若彼因、彼缘、彼行,无余行灭、永灭已,如来于彼,有所记说,言:有后死,无后死,有无后死,非有非无后死耶?(杂·九五一)

34.诸慢断故,身坏命终,更不相续。如是弟子,我不说彼舍此阴已,生彼彼处。所以者何?无因缘可记说故。欲令我记说者,当记说:彼断诸爱欲,永离有结,正意解脱,究竟苦边。(杂·一O七)

※解脱的圣者,连觉得不比人差的细微慢心,都断除了,其「识」不再去攀缘色、受、想、行,组成下一辈子(下一个五蕴)的因缘条件没有了,已经离开了一般的生死概念,哪能再去说死后的有无呢?只能说他斩断了所有的爱欲,永远地离开了烦恼(有结),真正地脱离苦海了。欲爱(贪),延续着生命之火,烧出无尽的苦迫。

35.若有比丘,彼七识住及二处知如真,心不染着,得解脱者,是谓比丘阿罗

诃(汉),名慧解脱。若有比丘,彼七识住及二处知如真,心不染着,得解脱,及此八解脱,顺身作证成就游,亦慧观诸漏尽者,是谓比丘阿罗诃,名俱解脱。(中·九七)(大因经)

※八解脱,是八种不同深度的定法,也是四禅定外的另一种定法分类(请参考《空之探究》∧第一章·第十节∨,印顺法师着)。七识住及二处,是所有执我众生,九个不同生命活动的型态,也是九种不同的生命世界。

慧解脱,是心不染着的解脱圣者,对众生染着的生活型态,有正确的了解与超越,但没有入初禅的能力。俱解脱,是心不染着,而又有入甚深禅定能力的解脱圣者。

36.何等为须陀洹果?谓三结断。

何等为斯陀含果?谓三结断,贪、恚、疑薄。

何等为阿那含果?谓五下分结尽。

何等为阿罗汉果?谓贪、恚、疑永尽,一切烦恼永尽。(杂·八O九)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37.身邪结:计身有我,生吾我之想,有众生想,有命、有寿、有人、有士夫 、有缘、有着。

疑 结:所谓有我?无我?有生?无生?有我人寿命?有父母?有今世?后世?有沙门?婆罗门?有阿罗汉?有得证者?

戒盗结:我当以此戒,生大姓家、长者家、婆罗门家,若生天上及诸神中。

有此三结,系缚众生,不能从此岸至彼岸。犹如两牛,同一轭,终不相离。(增·二一三)

※三结,是指身见、戒取、疑。

五下分结,是指三结加贪欲、镇恚。

须陀洹果,又称初果。

修学,如果能到达初果的程度,以后必定朝会向解脱,勇往直前,不会再走入歧途。所以,经中以「必不堕恶道,定正趣三菩提」来形容。

初果,是修行上的一个重要标竿,是凡是圣,从此区隔。破三结,是证初

果的必要条件,三结中,隐隐然都透露出,是对邪见的执着。

修行者,当常以三结的内容,来作为思惟与反省的素材。

38.如芬陀利生,虽生于水中,而未曾着水,我虽生世间,不为世间着。(杂·一一六O)

39.犹如青、红、赤、白莲花,水生水长,出水上,不着水。如是,如来世间生、世间长,出世间行,不着世间法。(中·九二)(青白莲华喻经)

40.如来出现世间,又于世界成佛道,然不着世间八法,犹与周旋,犹如淤泥出生莲华,极为鲜洁,不着尘水,诸天所爱敬,见者心欢。(增·三八八)

※莲华,出淤泥而不染。这是解脱的圣者,在这个世间的最佳写照。

世间八法,就是利、衰、毁、誉、称、讥、苦、乐,请参考本《剪辑》第一五一条经文。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五、死

大部份的人都怕死,也忌讳谈死。但是,人人都会死,也免不了面对亲朋好友的死。

死,总是让人有一种结束的无奈与压迫感,人人都不喜欢。然而,死亡,并不会是一个终结。检讨如何面对死亡的恐惧,思惟死亡的冲击,常也能让修行者,发现自己内心的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41.四梵志皆得五通,修行善法。

尔时,一梵志飞在空中,第二梵志复入大海水底,第三梵志入须弥山中,第四梵志入地至金刚际,欲得免死,复即彼而命终。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欲得免死者,当思惟四法本:一切行无常、一切行苦、一切法无我、灭尽为涅槃。(增·二六八)

※神通,是一种异于平常人的超能力。五通,指的是五种神通,是甚深禅定下的副产品。然而,即使是具有五种神通能力的梵天修行者(梵志,是古代印度传统婆罗门教修行者的称呼),仍然是难逃一死。如果想要摆脱死亡,那幺,就只有从「诸行无常、(诸行苦、)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等,称为佛教「三(四)法印」的道理中,去思惟、体证,才能达成的。

神通,不是一个修行者,所应该追求的目标。

42.一切行无常,生者当有死;不生不复灭,此灭最第一。(增·二三三)

※有生必有死,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要超越(灭)生与死,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不生。要不生,也只有一个可能:就是贪、镇、疑永尽,一切烦恼永尽的涅槃。

43.文荼王第一夫人而取命终,王闻夫人逝丧,极怀愁忧,不饮不食,不理王事。

尊者那罗陀告王曰:夫物应尽,欲使不尽者;夫物应灭,欲使不灭者;老法,欲使不老者;病法,欲使不病者;死法,欲使不死者,此不可得。此五事,最不可得,是如来之所说。

我今所失、所灭、所老、所病、死者,非独一已,余人亦有此法。我设于中起愁忧者,或能使亲族起愁忧,怨家欢喜,食不消化,即当成病,身体烦热,由此缘本,便致命终。尔时,便能除去愁畏之刺,脱生、老、病、死,无复灾患苦恼之法。(增·二八二)

44.一切众生皆归于死,一切变易之法,欲令不变易者,终不有此事。

人身之法,犹如雪揣(博;抟),当要归坏;亦如土坏,不可久保;亦如野马幻化,虚伪不真;亦如空拳,以诳小儿。是故,莫怀愁忧,恃怙此身。

有四大恐怖,来至此身,不可障护,亦不可以言语、咒术、药草、符书所可除。云何为四?老、病、死、无常。(增·二三一)

45.云何?世尊!诸佛形体,皆金刚数,亦当有老、病、死乎?

世尊告曰:如是,大王!如大王语,如来亦当有此生、老、病、死。我今亦是人数,父名真净,母名摩耶,出转轮圣王种。(增·二三O)

※文荼王的第一夫人死了,波斯匿王所敬念的母亲也死了。即使是佛陀的最后身,也和众生一样,没有离开生、老、病、死的铁则。亲人死亡的忧伤,就像「刺」一样的令人难过,而佛陀总是以「无常」的道理,给予教化与舒缓。

会耗尽的东西,要它不耗尽;会消失的东西,要它不消失;想要青春永驻;想要永保健康;想要长生不死,佛陀说,这是五件最不可能的事了。假如,一时想不开,无法坦然地面对这些问题时,可以想一想,又不是只有自己才有这些遭遇的,而是大家都一样有的啊!以忧愁来面对死亡,可是无济于事的。因为:生命就像雪抟、土胚般的脆弱,无法维持太久;也像海市蜃楼般的不真实;以及骗小孩子把戏般的虚伪。死亡,终究是生命的必然结局,无法靠言语安慰、咒术、药草、符令来解除的啊!

死,加上老、病、无常,这四件事,就像四座山,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同时压来一样,人们无处可躲,也没有任何牢靠的东西,可以屏障。这是众生最无奈的事,也是每一位修行者,应当常常自我警惕的。

46.生死长远,多诸畏难,无有救者。有此之难,谁堪代者?

唯有布施、持戒、语常和悦,不伤人意,作众功德,行诸善本。(增·四七一)

※众生在长久以来的生生死死里,受了多少的苦啊!而这幺多的苦难,终究没有人能替代。

这就是生命!彼此间虽有着复杂的关系,但却只能自己孤独的承担。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六、业报

业报的观念,是佛教出现前,印度固有的传统思想。这是通俗上,劝人为善的常用手段。然而,如果一直停留在以业报威胁为动力的修行里,那幺,对佛法真髓的把握,恐怕是会有所不足的吧!人的行为,表现在外,影响别人的同时,也经由别人的反应,反射回自己的内心,或深或浅地留在自己的记忆之中。不论是因影响别人,而受到别人的回报,还是留在记忆中,等待机会(因),准备随时顺着自己的贪、镇、疑、我见执着(缘),左右着自己,最后,受影响的(果报),都是自己,这就是所谓的业报了。

简单来说,业报,就是自己的行为,对自己的影响。

从因缘法则的观点,传统业报的说法,是合理而可接受的。然而,佛陀也从因缘法的理则里,更深入地指出「有业报,而无作者」的独特观念,表达了别于传统的佛教业报观。

47.随人所作业,则受其报。

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寿命甚短,是谓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地狱之报,犹如有人以一两盐投少水中,能令少水咸叵饮。

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寿命极长,是谓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现法之报,犹如有人以一两盐投恒水中,不能令恒水咸叵饮。(中·一一)(盐喻经)

※随着人们的所作所为(业),而受相对应的报应,这就是一般所熟悉的业报观念了。然而,业报也不是就那幺的固定不变,是随着往后的因缘条件,而变化的。能左右业报的因缘条件,就是自己的修行──包括行为、心灵、智能的修行(修身,修戒,修心,修慧),以及是否有足够的修行时间(寿命)了。如果时间不够充裕,来不及净化、转变自己的习性,那幺,就像一杯水中,溶了一两盐,结果,这杯水必然会咸得喝不下口一样,苦果,会来得又急又重。

修行,就是在净化自己已有的坏习性,同时,也在开发更多的好习性。好习性多了,那幺,相对地,就能淡化坏习性的影响力了。

48.若有故(意)作业,必受其报:或现世受,或后世受。若不故(意)作业,此不必受报。

身故作三业:杀生、不与取、邪淫。

口业四:妄言、两舌、唣言、绮语。

意业四:贪伺、嫉恚、邪见。

自不作恶业,恶业何由生?是以男女在家、出家,常当勤修慈、悲、喜、

舍心解脱。(中·一五)(思经)

※「故意作业,必受其报」。来自身(行为)、口(语言)、意(心念)所造的三种业中,以意业的影响,最为深远。因为,故意作业,经过了内心的反复思量,必然很清楚地印入自己的记忆中,对自己习性的长养,比较深刻的缘故。所以,经中所列举的,包括身、口、意的十恶业中,当以贪、镇(嫉恚),以及错误的观念(邪见;疑的一类),影响会最深远。

49.虽为极恶原,悔过渐复薄;是时于世间,根本皆消灭。

莫为父母、妻子、沙门、婆罗门施行于恶,习其恶行。(增·四七一)

※波斯匿王为了争夺王位,杀了很多同父异母的兄弟(庶母百子),使得他后来心中感到很不安,而来向佛陀忏悔,佛陀因此为他说这段经。

为恶,不管理由有多幺地堂皇,也不管是不是为了自己,受苦报的,终究还是自己。这是因为恶行,会造成内心的不安,也长养了自己为恶的习性啊。

发自内心真诚的悔过,能激发出远离过错的决心与毅力。所以,经文会说,悔过可以使恶业的影响力,随着时间的增长,而渐渐地转薄,甚至于完全消失了。

50.云何为第一义空经?

眼生时,无有来处;灭时,无有去处。

如是,眼不实而生,生已灭尽,有业报而无作者,此阴灭已,异阴相续,除俗数法。

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除俗数法。

俗数法者,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如无明缘行,行缘识,广说乃至纯大苦聚集起。

又复: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无明灭故行灭,行灭故识灭,如是广说乃至纯大苦聚灭。(杂·三一三)(第一义空经)

※看到了一样东西时,是因为有正常的眼球、视觉神经;有合适的光线、距离、注意力;以及有足够大的东西::等等条件的充份配合,才完成的,并不是有一个主掌「看」的东西来了。东西离开视线了,则是这许多条件的任何一个不再存在了,而不是那个主掌「看」的东西离去了。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像这样,「看」这件事,因为实在是有很多因缘条件,同时聚集,共同组合,才完成的,所以,只适合说,有「看」这样的现象存在,但找不到创造这个现象的主宰者。

同样地,只有从这个五蕴(这辈子),到另一个五蕴(下辈子),不断地展现着业报的现象,而没有一个在制造业报,或者承受业报的核心。

然而,人们因为不了解这样的事实,无法接受只有生生灭灭的业报,而没有造业者──业报的「不实而生」,所以,就常常为业报所折磨了。

经中所说的俗数法,就是缘起法,也是指一次次(数)反复生死、忧苦的生命缘起现象。

而从生命缘起的逆转(还灭)来说,就是生死、忧苦的止息;也是经中所说的「第一义空」了,请参考本《剪辑》第十二单元。

受业报的苦、乐,还是对执取我见、贪爱的染着凡夫说的吧!

51.若色无我,受、想、行、识无我,作无我业,于末来世,谁当受报?

世尊:色无常,是苦,是变易法,彼一切非我、非我所。如是见者,是为

正见,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杂·一O四)

※佛陀在解答有关五蕴的种种问题时,谈到在我们的五蕴中,不会有一个「我」这样不变的核心存在。这时,在大众中,有人心想:假如五蕴中,没有一个不变的核心,是我的主体,那幺,下一辈子,又会是谁在承受业报呢?

佛陀知道有人起了这样的念头,于是,又再一次地解说五蕴是无常的,是苦的,是不断变化着的道理,然后归结到,五蕴中,不会有一个不变的核心「我」,当然,也不会有什幺东西,是属于这个核心「我」的,这就是「正见」了。

佛陀的解答,没有直接说谁在受业报,表面上看来,好象是答非所问。其实,佛陀是直接从问题的根本错误处──我见,来着手纠正的。也就是说,问题本身,就是一个事实上不存在的错误,所以,是没有办法,直接作正面回答,说是谁(或不是谁)在受业报的。

52.尊者舍利弗言:世尊说苦乐从缘起生故,苦乐自作者,他作、自他作、非

自非他无因作说者,彼亦从缘起生。

若言不从缘生者;不从触生者,无有是处。(杂·三四二)

※业报的展现──苦、乐,必然不会是自己发生的(自作),也不会是来自于不相关的第三者(他作),或者是无缘无故发生的(无因作)。如果说不由因缘产生,不从触(认知)产生,那幺,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七、欲爱

欲爱,包含了对异性的欲,对亲人的爱,对好友的情,对所有自认为属于「我」所拥有一切的黏着,乃至于对自己的生命之爱。这些粗重、细潜程度不同的爱,是情感上的执着。然而,它们都有着共同的根源,那就是理智、观念上的执着──认为生命中,有一个实实在在的核心,不会被改变,就像基本元素性质一样的真正我(真我),在主控着,这就是佛教典籍里,常说的「我执」──对「真我」的执着。

欲爱,也称为欲贪、贪爱、爱染。它总带着想要得更多,要得更久的冲动,而不甘于随顺因缘条件。所以,就会让人们:因为得不到而渴求,因为拥有而怕失去。一旦失去了,轻者舍不得,觉得好可惜,重者恐怕就会忧悲恼苦,觉得痛不欲生了。欲爱,在所有生命的苦迫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53.一曰抟食唣细,二曰更乐(触),三曰意念,四曰识也。

彼四食者,因爱、习爱,从爱而生,由爱有也。(中·二O一)(□帝经)

※四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四种食物分类:包括饮食(抟食),情感(触↓受),活下去的意愿(意念),以及攀缘执取,为贪爱所染的识(请参考本《剪辑》第二六条经文)。虽细分为四,但也可以略分为二:即属于物质上的第一种,以及属于精神上的其它三种。而更进一步,可以再归结为一类,那就是欲爱了。所以说:

欲爱,是滋润着这个杂染生命,最重要的养料。

54.众生于无始生死,无明所盖,爱结所系,长夜轮回生死,不知苦际。

譬如狗,绳系着柱,结系不断故,顺柱而转,若住、若卧,不离于柱。如是凡愚众生,于色、受、想、行、识不离贪欲,不离爱,不离念,不离渴,轮回于色、受、想、行、识,随色、受、想、行、识转,若住、若卧,不离于色、受、想、行、识。(杂·四四)

55.①贪欲、②镇恚、③□慢、④疑、⑤疑、⑥见、⑦欲世间;此七使,使众生永处幽□,缠结其身,流转世间,无有休息,亦不能知生死根原。犹如彼二牛,一黑一白,共同一轭,共相牵引,不得相远。

由此七使,便有三恶趣:地狱、畜生、饿鬼;由此七使,不能得度弊魔境界。(增·三五七)

※使,通常以烦恼的概念来诠释。然而,使,亦含有驱使的意思。七使,就是七种驱使众生,流转生死的力量。经文又说,七使之中,以贪欲使与无明(疑)使领衔,其余五使,追随在后。这就可以归结众生的生死为:「无明所盖,爱结所系」了。

什幺是无明呢?根深蒂固,不符合事实真相的认知与冲动,统称为无明,这是属于理智上的染着。其中,又当以执着「有我」的错误认知,最为主要。

贪爱,虽然是根缘于无明,而表现于情感上的,然而,属于情感上的贪爱,也还能更增加理智上的浑沌呢!像这样,人们被贪爱这条绳子,圈在无明这根柱子上,一直在生与死中间

漂泊,离不开「长夜轮回生死」的苦海。

56.爱为网、为胶、为泉、为藕根、为乱草、为絮,从此世至他世,从他世至

此世,往来流转,无不转时。(杂·九七六)

※爱,就像一张纵横纠葛,错综复杂的天罗地网,教人难以脱离;也像随风轻飘,处处附着的芒絮,不知不觉地,就又黏上来了,泉涌不断地与众生形影相随,而且从这辈子,跟到下辈子,永远没有止息的时候。当自警惕啊!

57.诸有众生,兴欲爱想,便生欲爱,长夜习之,无有厌足。(增·一三六)

※人们心中想着欲爱,欲爱的需求,就不由得地生起来了。这是长久以来,

人们的习性,以及行为的模式啊!

欲爱,就像个无底洞,永远都填不满。

58.众生未离欲,为欲爱所食,为欲热所热,而行于欲。如是,欲转增多,欲爱转广,然彼反以欲爱为乐。若不断欲、不离欲爱,内息心,已行、当行、今行者,终无是处。(中·一五三)(须闲经)

※欲爱,催促着人们不停地追求着。追求中的人们,忍受着所求未得的煎熬(为欲热所热),而得手的人们,在成功的欢悦下,很快地,就忘了从前经历的煎熬,反而以欲爱为乐,于是,欲爱就更多了。

像这样,人们沈迷于欲海之中,而不能自拔,就像甘心为欲所食一样。所以说,如果不能断除贪欲,不能离开欲爱,而想获得内心的平静(内息心),那是永远也做不到的啊!

59.怨憎、恩爱,此二法由爱兴,由爱生,由爱成,由爱起。

当学除其爱,不令使生。(增·一七四)

60.若爱生时,便生愁戚、啼哭、忧苦、烦惋、懊恼。(中·二一六)(爱生经)

※在佛陀时代,有一位梵志,他所疼爱的独生子死了,使得他哀伤过度,不吃不喝也顾不了自己的仪容,每天只顾到儿子的坟墓去哭,没有办法过正常人的生活,佛陀因而为他作了这样的开导。然而,这位梵志虽然活生生的经历了这样的痛苦,却仍然无法觉悟,听不进佛陀的开导,调头就走。

对凡夫来说,由于执着,愁忧、怨憎,总是在爱的后面,悄悄地、紧紧地跟随着。然而,人们总是有意无意地,忽视跟在后面的愁忧与怨憎,不愿意去正视它,只顾歌颂着眼前的爱。

61.佛告聚落主:是故,当知众生种种苦生,彼一切皆以欲为本:欲生,欲习(集),欲起,欲因,欲缘而生众苦。(杂·九O五)

※生、老、病、死、忧悲恼、怨憎会、恩爱别、所欲不得,这是佛经中,所列举的人生「八苦」。八种苦中的后四种,是属于心理上的,很明显地,都是来自于欲了。即使是偏于身体上的前四种苦,如果没有欲的催化,也不会造成心里困扰的。所以经中会说,一切苦,都以欲为主要的起因了。

62.于色、受、想、行、识爱喜者,则爱喜苦。

爱喜苦者,则于苦不得解脱。(杂·七)

※「爱喜苦者,则于苦不得解脱」。

啊!原来,是我们舍不得离开「爱喜」──爱喜着苦,才不得解脱的啊!想一想,有哪一次的忧、悲、恼、苦,不是由于自己昧于因缘的执着呢?真是「烦恼皆自寻」啊!

63.不见一法最胜最妙,眩惑世人,不至永寂,缚着牢狱,无有解已:所谓男子见女色(女子见男色)已,便起想着,意甚爱敬。意不舍离,周旋往来,今世后世,回转五道,动历劫数。

是故,当除诸色,莫起想着。(增·五九)

※存在两性间的恩爱,是这个世间最普遍,而且是最强烈的特性了。这是男女双方都存在的,所以经中说「男子见女色」、「女子见男色」,分别以两个经来作叙述。此处只是为了简略,而并作一经表示,原典中,看不出有以哪一种性别为中心的意图。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