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禅关策进》录要

八 天目中峯本禅师示众



看话头做工夫,最是立脚稳当,悟处亲切。纵此生不悟,但信心不退不隔一生两生,更无不获开悟者。



或三十年二十年,未即开悟,不须别求方便,但心不异缘,意绝诸妄孜孜不捨,只向所参话上立定脚步头,拼取生与同生,死与同死,谁管:三生五生十生百生,若不彻悟,决定不休。有此正因,不患大事之不了明也。



病中做工夫,也不要你精进勇猛,也不要你撑眉怒目,但要你心如木石,意若死灰,将四大幻身,撇向他主世界之外,由他病也得,活也得,死也得,有人看也得,无人看也得,香鲜也得,臭烂也得,医得健来活到一百二十岁也得,如或便死,被宿业牵入镬汤炉炭里了得。如是境界中都不动摇,但切切将个没滋味话头,各药炉边枕头上,默默咨参,不得放捨。

云栖评曰:此老千言万语,只教人看话头,做真实工夫,以期正悟。谆切透快,千载而下,如耳提面命。具存全书,自应徧览。

九 智彻禅师净土玄门

念佛一声,或三五七声,默默返问:“这一声佛从何处起?”又问:“这念佛的是谁?”有疑只管疑去,若问处不亲,疑情不切,再举个:“毕竟这念佛的是谁?”於前一问,少问少疑,只向“念佛是谁?”谛审谛问。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十 师子峯天如则禅师普说



佛祖运大慈悲,或教你参禅,或教你念佛,令汝扫除妄念认取本来面目,做个洒洒落落大解脱汉。而今不获灵验者,有二种病:

第一、不遇真善知识指示。第二、不能痛将生死大事为念,悠悠漾漾,不觉打在无事甲里。第三、於世间虚名浮利,照不破放不下。妄缘恶习上,坐下断摆不脱,境风扇动处,不觉和身辊入业海中,东飘西泊去。

真正道流,岂肯恁麽?当信祖师道:“杂念纷飞如何下手,一个话头如铁扫箒,转扫转多,转多转扫,扫不得拼命扫,忽然发破太虚空,万别千差一路通。”诸禅德努力,今生须了却,莫教永劫受馀殃。

十一 汝州香山无闻聪禅师普说

山僧初见独翁和尚,令参“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后同云峯、月山等六人,立愿互相究竟。次见淮西教无,能令提“无”字。次到长芦,结伴炼磨。

后遇淮上敬兄,问云:“你六七年有甚见地。”某答:“每日只是心下无一物。”敬云:“你这一络索,甚处出来?”某心里似知不知,不敢开口。敬见我做处无省发,乃云:“你定中工夫不失,动处便失。”某被说著,心惊,便问:“毕竟明此大事,应作麽生?”敬云:“你不闻川老子道:‘要知端的意,北斗面南看。’”说了便去。

某被一问,直得行不知行,坐不知坐,五七日间,不提“无”字,倒只看“要知端的意,北斗面南看。”忽到净头寮,在一木上与众同坐,只是疑情不解,有饭食顷,顿觉心中空亮轻清,见情想破裂,如剥皮相似,目前人物,一切不见,犹如虚空,半昧省来,通身汗流,便悟得“北斗面南看。”遂见敬,下语作颂,都无滞碍。尚有向上一路,不得洒落。

后入香岩山中过夏,被蚊子咬两手不定,因念古人为法忘躯,何怖蚊子?尽情放下,咬定牙关,揑定拳头,单提“无”字,忍之又忍。不觉身心归寂,如一座屋,倒却四壁,体若虚空,无一物可当情。辰时一坐,未时出定,自知佛法不误人,自是工夫不到。然虽见解明白,尚有微细隐密,妄想未尽。又入光州山中习定六年,陆安山中又住六年,光州山中又住三年,方得颖脱。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十二 大乘山普岩断岸和尚示众

万法归一,一归何处,不得不看话头、守空静而坐,不得念话头无疑而坐。如有昏散,不用起念排遣,快便举起话头,抖擞身心,猛著精采。更不然,下地经行,觉昏散去,再上蒲团,忽尔不自举,不疑自疑,行不知行,坐不知坐,惟有参情,孤孤回回,历历明明,是名断烦恼处,亦名我丧处。

虽然如是,未为究竟,再加鞭策,看个“一归何处?”到这里提撕话头,无节次了也。惟有疑有,忘即举之,直至返照心尽,是名法亡,始到无心处也。

莫是究竟麽?古云:“莫谓无心云是道,无心犹隔一重关。”忽地遇声遇色,磕头著撞著,大笑一声,转身过来,便好道:“怀州牛吃禾,益州马腹胀。”

十三 高丽普济禅师答李相国书

既曾於“无”字话提撕,不必改参也。况举起别话头是,曾参“无”字,必於“无”字,必於“无”字有小熟因地。切莫移动,切莫改参,但认二六时中,四威仪内,举起话头,莫待几时悟不悟,亦莫管有滋味,亦莫管得力不后(疑“得”)力。拶到心思不及,意虑不行,即是诸佛诸祖放身命处。

十四 古音琴禅师示众

坐中所见善恶,皆由坐时不起观察,不正思惟,但只瞑目静坐,心不清采,意顺境顺,半梦半醒,或贪著静境为乐,致见种种境界。夫正因做工夫者,当睡便睡一觉,一醒便起,抖擞精神,挪挲眼目,咬住牙根,揑紧拳头,直看话头,落在何处。切莫随昏随沈,丝毫外境不可采著。

圣严评曰 此语录中所云:“抖擞精神,挪挲眼目,咬住牙根,揑紧拳头,直看话头”等语,可能不适合用於所有的学人。抖擞精神参话头,当然是对的,如果将眼睛、牙齿、拳头都紧张起来用工夫,恐怕会引起生理上的病障,故我常教学人“身体要松,精神要紧。”工夫始易成片。


十五 般若和尚示众

或话头绵密,无有间断,不知有身,谓之人忘法未忘。

有到此,忘其本身,忽然记得,如在梦中跌下万仞洪崖,只顾救命,遂成疯癫,到此须是紧提放头,忽然连话头都忘,谓之人法双忘,蓦地冷灰豆爆,始知“张公吃酒李公醉。”正好来般若门下吃棒。

何以故?更须打破诸祖重关,遍参知识,得知一切浅深,却向下边林下,保养圣胎,直待龙天推出,方可出来扶扬宗教,普度羣生。

圣严识 云栖袾宏莲池大师(西纪一五三五——一六一五),是浙江省杭州仁和人,字佛慧,号莲池,十七岁举诸生,二十七岁丧父,三十二岁丧母,乃决意出家。参访庐山復融,教他勿图名利,一心办道,老实持戒念佛。又访笑岩德宝,却说:“咄!你三千里外求我开示,我有甚麽开示?”便辞向东昌,在途中闻樵楼鼓声,忽然大悟。偈曰:“二十年前事可疑,三千里外遇何奇;焚香掷戟浑如梦,魔佛空争是与非。”

隆庆五年(一五七一)入杭州的云栖山,卜废寺而居。山中多虎。以诵瑜伽焰口而灭虎患。时逢大旱,大师持木鱼巡绕田间,称念佛号,即甘霖随至,居民感德,修復废寺。常精修念佛三昧,教化远近,衲子来者日众,废寺遂成丛林。他一生致力於戒杀放生,提倡参究念佛,禅净双修。傅受了徧融的华严教理,德宝的禅宗心法,而以净土法门为其指归。

他的著述极多,《禅关策进》一书,是其重要者之一,共分两集,前集分两门:①诸祖法语节要,②诸祖苦功节略。后集只有一门,为诸经引证节略。前集的诸祖法语,共收三十九位祖师语录,本书仅录其中的十五位,以其修证的层次分明其指示修证的方法简明实用者,为选取的原则。也可以说这原是莲池大师的心愿,他在序文中说:“予初出家,得一帙於坊间,曰:《禅门佛祖纲目》,中所载多古尊宿自叙其参学时,始之难入,中之做工夫,经历劳苦次第,与终之廓尔禅悟。心爱之,慕之,愿学焉。既尔此书於他处更不再见!乃续阅《五灯》诸语录杂傅,无论缁素,但实参实悟者,并入前帙,删繁取要,果之成编,易名曰:《禅关策进》。居则置案,行则携囊,一览之则心志激励,神采焕发,势自鞭逼前进。”

此书被收於卍续藏经一一四册。对於近世日本的禅宗,此书的影响力亦极大。今人张澄基居士用英文写的一本书The Practice of Zen(禅的修行)中,也介绍了此书所收的无闻、雪岩、蒙山、高峯等四则故事。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