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大安法师《净宗法语大观》

续 6



    下菩提种,耕以念佛之犁


    云何求生净土?谓在此土修行,其进道也难;彼土往生,其成佛也易。易故一生可致,难故累劫未成。是以往圣前贤,人人趣向;千经万论,处处指归。末世修行,无越于此。然经称少善不生,多福乃致。言多福,则莫若执持名号;言多善,则莫若发广大心。是以暂持圣号,胜于布施百年;一发大心,超过修行历劫。盖念佛本期作佛,大心不发,则虽念奚为?发心原为修行,净土不生,则虽发易退。是则下菩提种,耕以念佛之犁,道果自然增长;乘大愿船,入于净土之海,西方决定往生。
  省庵:《劝发菩提心文》
  【译文】
  为什么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呢?因为在这个娑婆世界修行,道业很难进步;往生极乐世界,便容易成就佛果。彼土容易修行,一生便可圆成佛果;此土很难进道,累jienan成道业。有鉴于此,往古的圣贤大德,人人趣向净土;千经万论,处处指归安乐佛刹。末法众生修行佛法,没有哪个法门能够超胜净土法门的。但《佛说阿弥陀经》说少善根的人不得往生,多福德的人才能成办。这里所说的多福德,莫过于执持阿弥陀佛名号;所说的多善根,也莫过于发上求下化的广大心。所以,暂时称念弥陀圣号,便胜过百年布施的功德;一发大乘菩提心,便超过历劫的修行。念佛本来是为了成佛,如果不发大菩提心,虽然念佛又为了什么呢?发菩提心本来是为了修行,如果不往生到净土,那菩提心即使发了也容易退转。所以播下菩提种子,耕以念佛之犁,菩提道果才会自然增长;乘坐阿弥陀佛的大愿船,入于净土之海,西方净土决定可以往生。



                                                 第五编  净土资粮----行门


                                                            一、名号功德

   以名号度众生
    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
  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亦以大悲心,利益诸群品。
  《佛说无量寿经》
  【译文】
  我若成就无上正等菩提,就立名号叫无量寿。
  法界众生闻信此名号,全都来生我刹土中。
  具有如佛一样的金色身,三十二妙相全部圆满。
  也以如此同体大悲心,利益法界所有众生。
  【按】阿弥陀佛因地考察他方世界众生的根基,为实施平等普度一切众生的宏愿,思惟五劫,最后启立名号度众生的妙法。我等净业行人当仰体佛心,老实专持名号,成办往生大事。


   佛号即真实智慧无为法身
   观察庄严佛土功德成就,庄严佛功德成就,庄严菩萨功德成就。此三种成就,愿心庄严,应知。略说入一法句故。一法句者,谓清净句。清净句者,谓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故。
  天亲菩萨:《往生论》
  【译文】
  正念观察庄严西方极乐世界的功德成就,正念观察庄严阿弥陀佛的功德成就,正念观察庄严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等诸菩萨圣众的功德成就。这三种庄严成就,是由阿弥陀佛的清净愿心所庄严的,应当知道。将这种种庄严成就浓缩到一法句中。这一法句即是清净句。这一清净句,即是真实智慧(无量光)无为法身(无量寿)。


   佛号如摩尼珠
    譬如摩尼珠,置之浊水,水即清净。若人虽有无量生死之罪浊,闻彼阿弥陀如来至极无生清净宝珠名号,投之浊心,念念之中,罪灭心净,即得往生。又,是摩尼珠,以玄黄币裹,投之于水,水即玄黄,一如物色。彼清净佛土,有阿弥陀如来无上宝珠,以无量庄严功德成就帛裹,投之于所往生者心水,岂不能转生见为无生智(1)乎!又如冰上燃火,火猛则冰解,冰解则火灭。彼下品人,虽不知法性无生,但以称佛名力,作往生意,愿生彼土。彼土是无生界,见生之火,自然而灭。
  昙鸾:《往生论注》
  【注释】
  (1)无生智:此指大乘菩萨证无生之理的智慧。
  【译文】
  譬如以摩尼宝珠放在浑浊的水中,浑浊的水即时得以清净。若人虽有无量生死罪业浊染,闻信阿弥陀如来至极无生清净宝珠名号,投之于浊染心中,念念佛名之中,重罪消灭,心净体凉,就能往生极乐国土。又,这颗摩尼宝珠,若以黑色或黄 se的缯帛包裹,投放在水中,水也随之变作黑色或黄 se,一如所裹的缯帛的颜色。那个极乐清净国土,有阿弥陀如来无上宝珠,裹以无量功德庄严成就之帛,投之于所往生者的心水中,岂不能转生灭见为无生智!又譬如在冰上燃火,火势猛烈,冰就自然会融解,冰融解火就自然会熄灭。那些下品往生的人,虽然不了知法性无生,只是以称念佛名之力,作往生想,愿乐往生彼土。彼土乃是无生法界,生到彼土,则生灭见之火自然熄灭。


       持名即如实修止观
    奢摩他云止者,今有三义:一者一心专念阿弥陀如来,愿生彼土。此如来名号,乃彼国土名号,能止一切恶。二者彼安乐土,过三界道。若人一生彼国,自然止身口意恶。三者阿弥陀如来正觉住持力,自然止求声闻、辟支佛心。此三种止,从如来如实功德生。
  毗婆舍那云观者,亦有二义:一者在此作想,观彼三种庄严功德。此功德如实故,修行者亦得如实功德。如实功德者,决定得生彼土。二者一得生彼净土,即见阿弥陀佛,未证净心菩萨,毕竟得证平等法身,与净心菩萨,与上地菩萨,毕竟同得寂灭平等。
  昙鸾:《往生论注》
  【译文】
  奢摩他是梵语,意谓止,这个止有三层含义:其一,一心专念阿弥陀佛圣号,愿意生彼安养刹土。此阿弥陀如来名号乃至彼极乐国土名号,能止一切恶。其二,彼安乐净土,超胜三界。如果人一经得以往生彼国,自然止断身口意三业之恶。其三,阿弥陀如来无上正觉住持之力,自然止住诸往生者求声闻、辟支佛的小乘心。以上三种止,都是从阿弥陀如来如实相的功德中生出来的。
  毗婆舍那是梵语,意谓观,这个观也有两层含义:其一,行人在此土作观想,即观察彼佛国土庄严功德、阿弥陀佛庄严功德、彼诸菩萨庄严功德。由于这三种功德如实相故,修行者也获得如实相的功德。获如实功德者,决定能生彼极乐国土。其二,行人一得生到彼极乐净土,就能华开见阿弥陀佛,未能证到清净心菩萨,或当下或最终当证平等法身(八地菩萨所证),与诸清净心菩萨,与八地菩萨,毕竟同得寂灭平等(圆成佛果)。


   念佛十种功德
    若人受持一佛名号者,现世当获十种功德利益:一、昼夜常得诸天大力神将并诸眷属隐形守护。二、常得二十五大菩萨,如观世音等,及一切菩萨,常随守护。三、常为诸佛昼夜护念,阿弥陀佛常放光明摄受此人。四、一切饿鬼,若夜叉、罗刹,皆不能害;一切毒蛇毒龙,悉不能害。五、一切火难、水难、冤贼、刀箭、牢狱、杻械、横死、枉死,悉皆不受。六、先所作罪,皆悉消灭,所杀免命,彼蒙解脱,更无执对。七、夜梦正直,或复梦见阿弥陀佛胜妙色身。八、心常欢喜,颜色光泽,气力充盛,所作吉利。九、常为一切世间人民恭敬供养礼拜,犹如敬佛。十、命终之时,心无怖畏,正念现前,得见阿弥陀佛及诸菩萨圣众,手执金台,接引往生西方净土,尽未来际,受胜妙乐。
  永明:《万善同归集》
  【译文】
  如果有人受持一尊佛的名号,现世就当获得十种功德利益:一、日夜恒常得到诸天大力神将及其眷属暗中守护。二、恒常得到二十五位大菩萨如观世音等以及其他一切菩萨随行守护。三、恒常为诸佛日夜保护怜念,阿弥陀佛恒常放射光明,摄受此人。四、一切饿鬼、夜叉、罗刹等都不能伤害,一切毒蛇、毒龙等都不能伤害。五、一切水灾、火灾、冤家贼害、刀箭之伤、牢狱之灾、枷锁之苦、横死、枉死,全都不会遭受。六、以前所造作的罪业,全都消灭,所造的杀业,免除命债,因为被杀者承蒙杀者的修行获得解脱,不再有纠缠讨命之事。七、晚上做梦都是正直的好梦,或者又梦见阿弥陀佛殊胜美妙的色身。八、心中恒常欢喜,脸色光润,气力充足旺盛,所作吉利。九、恒常被所有世间的人民恭敬、供养、礼拜,如同礼敬佛一样。十、寿命终结之时,心中没有恐怖畏惧,正念现前,能够见到阿弥陀佛以及诸位菩萨圣众,手拿金台,接引往生西方净土,从此一直到永远,享受殊胜美妙的快乐。


   持名即持心
    心本无念,念起即乖。而众生无始以来,妄想惯习,未易卒遣。今教念佛,是乃以毒攻毒,用兵止兵。而念佛一法,复有多门。今此持名,是为径路之中径而又径。因佛有无量德,今但四字名号足以该之。以弥陀即是全体一心,心包众德,常乐我净(1)、本觉始觉(2)、真如佛性、菩提涅槃,百千万名,皆此一名摄无不尽。众生学佛,亦有无量行法,今但持名一法足以该之。以持名即是持此一心,心该百行,四谛六度,乃至八万四千恒沙微尘一切法门,摄无不尽。
  莲池:《云栖法汇》
  【注释】
  (1)常乐我净:涅槃的四种功德。(2)本觉始觉:本觉指一切众生本来就有的觉性。始觉谓今始觉悟。修诸功德始觉究竟,即成佛也。
  【译文】
  真心本自无念,念头生起即是乖违清净自性。然而众生无始劫以来,妄想习气,不容易马上遣除。如今教导众生念佛,乃是以毒攻毒,用兵止兵。而念佛一法,又有多种。如今这个持名念佛的法门,是修行捷径中快捷而又快捷的法门。因为佛有无量的功德,现今只以阿弥陀佛四字名号足以该摄。由于阿弥陀佛即是全体一心,心性包容一切德能,诸如涅槃的常乐我净、本觉始觉、真如佛性、菩提涅槃等,百千万自性功德之名,皆此阿弥陀佛一名摄无不尽。众生学佛也有无量的修行方法,现在只要持名念佛一法足以该括一切行门。由于持佛名号即是持此一心,心性该摄百行,四谛、六度,乃至八万四千恒沙及微尘一切法门,摄无不尽。


   方便中第一方便
   持名一法,收机最广,下手最易,故释迦慈尊,无问自说,特向大智舍利弗拈出。可谓方便中第一方便,了义中无上了义,圆顿中最极圆顿。故云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也。
  蕅益:《阿弥陀经要解》
  【译文】
  持名念佛一法,摄收的根机最广泛(上至等觉菩萨,下至悠悠凡夫),下手修持最容易(只要持佛名号),所以慈悲的释迦牟尼佛,不等弟子启问而自己主动宣说,特地向智慧第一的大弟子舍利弗拈出。净土法门可以说是方便中第一方便,了义中无上了义,圆顿中最极圆顿。所以古德说,清水珠投入浑浊的水中,浑浊的水不得不清澄;佛名号投入散乱的心里,散乱的心不得不转为佛心。


    佛号与众生心同构
    当知光寿名号,皆本众生建立。以生佛平等,能令持名者,光明寿命同佛无异也。当知离却现前一念无量光寿之心,何处有阿弥陀佛名号?而离却阿弥陀佛名号,何由彻证现前一念无量光寿之心?愿深思之。
  蕅益:《阿弥陀经要解》
  【译文】
  应当知道,无量光寿的名号,都是本着众生的一念心性而建立的。由于众生心与佛心本来同一体性,平等无二,由此能令持名念佛的众生,获得与阿弥陀佛同等的光明与寿命。应当知道,离却众生现前一念无量光明寿命之心,哪里会有阿弥陀佛名号的建立?而离却阿弥陀佛名号,又怎么能彻证现前一念无量光明寿命之心?愿行人深入思量此事。


    念佛具足六度
    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真能念佛,不复起贪瞋痴,即大持戒;真能念佛,不计是非人我,即大忍辱;真能念佛,不稍间断夹杂,即大精进;真能念佛,不复妄想驰逐,即大禅定;真能念佛,不为他歧所惑,即大智慧。试自简点,若身心世界犹未放下,贪瞋痴念犹自现起,是非人我犹自挂怀,间断夹杂犹未除尽,妄想驰逐犹未永灭,种种他歧犹能惑志,便不为真念佛也。
  蕅益:《蕅益大师全集》
  【译文】
  真能念佛,放下身体、妄心与世界,即大布施;真能念佛,不再生起贪瞋痴三毒烦恼,即大持戒;真能念佛,不计较是非人我,即大忍辱;真能念佛,没有间断与夹杂,即大精进;真能念佛,不再以妄想心驰逐外境,即大禅定;真能念佛,不被其他修行法门所迷惑,即大智慧。请常自检查自己:设若幻妄身心及世界犹然未曾放下,贪瞋痴的念头犹自起现行,是非人我犹然挂在心怀,念佛时间断与夹杂犹未能遣除干净,妄想驰逐外境犹未能永远灭除,种种其他法门犹能迷惑心志,具备以上一项或多项,便不能视为真念佛者。



   持名乃入道之玄门
    切不可谓持名一法浅近,舍之而修观像、观想、实相等法。夫四种念佛,唯持名最为契机。持至一心不乱,实相妙理,全体显露;西方妙境,彻底圆彰。即持名而亲证实相,不作观而彻见西方。持名一法,乃入道之玄门,成佛之捷径。今人教理观法皆不了明,若修观想、实相,或至著魔,弄巧成拙,求升反坠。宜修易行之行,自感至妙之果矣。
  印光:《印光法师文钞》
  【译文】
  切不可认为持名念佛一法浅近,舍此持名念佛而修观像念佛、观想念佛、实相念佛等法。这四种念佛中,唯有持名念佛最契众生的根机。持名达到一心不乱,那么实相微妙之理,全体显发呈露;西方奇妙之境,彻底圆满彰现。即以持名而亲证实相理体,不作观想而彻见西方净境。持名念佛一法,乃是契入佛道的玄门、成就佛果的捷径。今人的教理和观法都不明了,倘若修观想念佛、实相念佛,或许会著魔,弄巧成拙,求超升反倒坠落。应当修持易行的行门,自然会感应至妙的道果。



                                                      二、念佛方法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大势至fawang子,与其同伦(1)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2),斯为第一。
  《大佛顶首楞严经》
  【注释】
  (1)同伦:伦,相等意。谓志同道合者。(2)三摩地:意谓等持。离开掉举为等,心不散乱为持。
  【译文】
  大势至fawang子,与五十二位同行同志诸菩萨,即从座席而起,稽首顶礼佛足后,向世尊报告说:“我回忆往昔旷大久远恒河沙劫前,有一尊佛出兴于世,号无量光佛。共有十二尊如来在此一劫中相继出兴于世。最后一尊佛,名叫超日月光如来。超日月光如来传授我念佛三昧的修持方法。譬如亲友二人,一人专门恒常地忆念对方,一人专门忘怀对方。这样二人,若对面相逢,专门忆念者了知,而专门忘怀者不知。专门忆念者可看见那人,而专门忘怀者浑然不见。如果专门忘怀者一念回光,也起心忆念亲友,那么二人互相忆念,立时得以沟通互应。如此互相忆念一天天加深,今生或能相见,乃至他生尽未来际,都能如同形体与影子一样,不相乖违离异。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就如同慈母忆念儿子。倘若儿子丢下母亲逃跑,慈母纵然恒常忆念,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倘若浪子一念幡然醒悟,也来忆念慈母,如同慈母忆念他一样,这样母子天性相关,经历多劫也不会违背疏远。若众生心中忆佛念佛,那么或现世或当来,必定能见到阿弥陀佛,离佛不再遥远。念佛法门无须借助观想、参究等方便,一门深入,自然心开意解。好比长时从事染香工作的人,身体服装自然熏染香气。托彼名号,自然显发行人自性本具的戒定真香与智慧光明,这就叫做香光庄严。我自己在因地修行时,以念佛心,契入无生法忍。而今在此娑婆世界,专门摄取念佛人回归净土。世尊敕问契入圆通的方法,我对各种修行方法并没有分别选择,只是把六根都统摄住,专注于佛号,令佛号的净念相继不断,获得三摩地(定慧等持),这念佛一法最为第一。
  【按】势至圆通章乃净宗行法最上开示,以如子忆母的心态执持名号,都摄六根,念念相摄,便可获致现前当来必定见佛的效用。伏冀净业行人各自勉旃。



    持名为往生正因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佛说阿弥陀经》
  【译文】
  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的名号,就念起阿弥陀佛来,或是一日,或是二日,或是三日,或是四日,或是五日,或是六日,或是七日,念到一个心专门在佛号上,不夹杂丝毫的别种念头,那个念佛的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许多菩萨,都显现在他的面前来了。这个人命终的时候,心里头清清楚楚,不会颠倒迷惑,立刻就能够往生到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去。



    昼夜持名,必得往生
    至要当斋戒一心清净,昼夜常念,欲往生无量清净佛国,十日十夜不断绝,我皆慈愍之,悉令生无量清净佛国。殊使不能尔,自思惟熟计,欲度脱身者,下当绝念去忧,勿念家事,莫与女人同床,自端正身心,断爱欲,一心斋戒清净,至意念无量清净佛国,一日一夜不断绝者,寿终皆得往生其国。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译文】
  最重要的是应当受持八关斋戒,一心清净,昼夜常念弥陀圣号,想要往生极乐佛国,十日十夜不间断念佛,我都慈悲怜念这念佛人,全让他们生到极乐刹土。假使有人做不到如此十日十夜念佛,就当认真思惟反省,想要度脱生死轮回者,最低限度要做到杜绝世俗的杂念,去除忧患,不要挂念家事,不要与女人同床,应当自己端身诚意,断绝爱欲,一心斋戒清净,至诚忆念极乐世界,一日一夜不断绝者,寿终都能往生安乐刹土。


    高声念佛之十种功德
    高声念佛诵经,有十种功德:一、能排睡眠;二、天魔惊怖;三、声遍十方;四、三途息苦;五、外声不入;六、令心不散;七、勇猛精进;八、诸佛欢喜;九、三昧现前;十、生于净土。
  《业报差别经》
  【译文】
  高声念佛诵经,有十种功德:一、能够排遣睡眠;二、天魔惊惶怖畏;三、音声遍及十方;四、三途(血途、刀途、火途)止息苦厄;五、外面的音声不会进入;六、令心不散乱;七、勇猛精进;八、一切佛闻声欢喜;九、正定正受现前;十、成就往生净土。


   五念法门
    若善男子、善女人,修五念门行成就,毕竟得生安乐国土,见彼阿弥陀佛。何等五念门?一者礼拜门,二者赞叹门,三者作愿门,四者观察门,五者回向门。云何礼拜?身业礼拜阿弥陀如来应正遍知,为生彼国意故。云何赞叹?口业赞叹,称彼如来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故。云何作愿?心常作愿,一心专念,毕竟往生安乐国土,欲如实修行奢摩他故。云何观察?智慧观察,正念观彼,欲如实修行毗婆舍那故。彼观察有三种。何等三种?一者观察彼佛国土庄严功德,二者观察阿弥陀佛庄严功德,三者观察彼诸菩萨庄严功德。云何回向?不舍一切苦恼众生,心常作愿回向为首,得成就大悲心故。
  菩萨入四种门,自利行成就,应知。菩萨出第五门,回向利益他行成就,应知。菩萨如是修五门行,自利利他,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
  天亲菩萨:《往生论》
  【译文】
  倘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修习五念门行成就,毕竟得以往生安乐国土,见彼阿弥陀佛。什么叫五念门?第一礼拜门,第二赞叹门,第三作愿门,第四观察门,第五回向门。什么叫礼拜门呢?身业礼拜阿弥陀如来、应供、正遍知,为求往生阿弥陀佛国故。什么叫赞叹门呢?口业赞叹,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契合阿弥陀佛的光明智慧之相,契合阿弥陀佛名号的义蕴,意欲如实修行,与阿弥陀佛的愿力相应故。什么叫作愿门呢?心中常发愿往生,一心专念佛名,毕竟得生彼安乐国土,为了如实修行奢摩他(止)故。什么叫观察门呢?正念观察西方极乐世界,意欲如实修行毗婆舍那(观)故。观察的境缘有三种。是哪三种呢?一者观察极乐国土庄严功德,二者观察阿弥陀佛庄严功德,三者观察彼诸菩萨圣众的庄严功德。什么叫作回向门呢?不舍弃一切苦恼众生,内心经常发愿,将功德回向一切众生同登极乐为首,由此得以成就大悲心。
  菩萨入前四种行门,得以成就自己往生的利益,应当知道。菩萨出到第五回向门,回向利益他人往生成就,应当知道。菩萨这样修习五门行,自利利他,便能疾速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最忌夹杂
  大凡修净土人,最忌是夹杂。何谓夹杂?即是又讽经,又持咒,又做会,又好说些没要紧的禅,又要谈些吉凶祸福、见神见鬼的话,都是夹杂也。既夹杂,则心不专一;心不专一,则见佛往生难矣!却不空费了一生的事?你如今一概莫做,只紧紧持一句阿弥陀佛,期生极乐。日久功成,方不错却一生。
  觉明妙行菩萨:《西方确指》
  【译文】
  大凡修净土的人,最忌讳的是夹杂。什么叫夹杂呢?就是又诵经,又持咒,又做法会,又喜欢说些没要紧的禅,又要谈一些吉凶祸福、见神见鬼的话,这些都是夹杂。既然夹杂,心就不专一;心不专一,往生见佛就难了!这样岂不空费了一生的大事?你如今一概都不要做,只紧紧执持一句阿弥陀佛,期望往生极乐世界。日久功夫成就,方能不致错过一生。


    只贵真实修行
    学佛者无用庄严形迹,只贵真实修行。在家居士,不必定要缁衣道巾,带发之人,自可常服念佛;不必定要敲鱼击鼓,好静之人,自可寂默念佛;不必定要成群做会,怕事之人,自可闭门念佛;不必定要入寺听经,识字之人,自可依教念佛。
  千里烧香,不如安坐家堂念佛;供奉邪师,不如孝顺父母念佛;广交魔友,不如独身清净念佛;寄库(1)来生,不如现在作福念佛;许愿保禳,不如悔过自新念佛;习学外道文书,不如一字不识念佛;无知妄谈禅理,不如老实持戒念佛;希求妖鬼灵通,不如正信因果念佛。以要言之,端心灭恶,如是念佛,号曰善人;摄心除散,如是念佛,号曰贤人;悟心断惑,如是念佛,号曰圣人。
  莲池:《云栖法汇》
  【注释】
  (1)寄库:生前焚烧纸钱,或作佛事寄属冥吏,以冀死后享用。
  【译文】
  学佛的人没有必要庄饰外在的形迹,只贵真实修行。在家居士,不必定要披缁衣戴道巾,带发修行的人,自可穿平常的服装念佛;不必定要敲木鱼击铃鼓,喜欢安静的人,自可寂默念佛;不必定要成群结队做法会,怕事的人,自可闭门念佛;不必定要到寺庙听讲经,识字的人,自可依照教理念佛。
  千里烧香,不如安坐家里的佛堂念佛;供奉邪师,不如孝顺父母念佛;广交魔友,不如独自清净念佛;寄库来世享用,不如现在作福念佛;许愿供奉食物,不如悔过自新念佛;习学外道文书典籍,不如一字不识念佛;无知妄谈禅理,不如老实持戒念佛;希求妖魔鬼神的灵通,不如正信因果念佛。以要言之,端正心性,断恶修善,这样念佛,名叫善人;摄心去除散乱,这样念佛,名叫贤人;悟证心源,伏断烦惑,这样念佛,名叫圣人。
  莲池:《莲宗诸祖法语集要》


    一切境缘,正好念佛
  《弥陀经》言:若人念佛,临命终时,必生彼国。又《观经》言:念佛之人,生彼国者,莲分九品。盖此念佛法门,不论男女僧俗,不论贵贱贤愚,但一心不乱,随其功行大小,九品往生。故知世间无有一人不堪念佛。若人富贵,受用现成,正好念佛;若人贫穷,家小累少,正好念佛。若人有子,宗祀得托,正好念佛;若人无子,孤身自由,正好念佛。若人子孝,安受供养,正好念佛;若人子逆,免生恩爱,正好念佛。若人无病,趁身康健,正好念佛;若人有病,切近无常,正好念佛。若人年老,光景无多,正好念佛;若人年少,精神清利,正好念佛。若人处闲,心无事扰,正好念佛;若人处忙,忙里偷闲,正好念佛。若人出家,逍遥物外,正好念佛;若人在家,知是火宅,正好念佛。若人聪明,通晓净土,正好念佛;若人愚鲁,别无所能,正好念佛。若人持律,律是佛制,正好念佛;若人看经,经是佛说,正好念佛。若人参禅,禅是佛心,正好念佛;若人悟道,悟须佛证,正好念佛。普劝诸人,火急念佛。九品往生,华开见佛。见佛闻法,究竟成佛。始知自心,本来是佛。
  莲池:《云栖法汇》
  【译文】
  《佛说阿弥陀经》言:若人信愿持名,临命终时,必定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言:念佛之人,往生极乐世界,莲华分为九品。如是念佛法门,不论富贵、贫贱、贤良、愚痴,只要信愿持名,一心不乱,随其念佛功夫行持的大小,悉可获得九品往生。
  如此看来,世间各色人等都可以念佛:若人富贵,种种资生受用现成享受,正好念佛;若人贫穷,家庭小拖累少,正好念佛;若人有儿子,祖宗祭祀得以奉托,正好念佛;若人没有儿子,一身孤单自由,正好念佛;若人的儿子孝顺,安然接受供养,正好念佛;若人的儿子逆恶,避免生起恩爱,正好念佛;若人无病,趁着身体康健,正好念佛;若人有病,深切迫近无常,正好念佛;若人年老,寿命光景无多,正好念佛;若人年轻少壮,精神清爽利落,正好念佛;若人处身闲暇,心中无事干扰,正好念佛;若人处事忙碌,忙碌中挤出闲暇,正好念佛;若人出家,逍遥世俗之外,正好念佛;若人在家,深知家是火宅,正好念佛;若人聪明,通晓净土教理,正好念佛;若人文化低心眼实在,一无所能,正好念佛;若人奉持戒律,戒律是佛所制,正好念佛;若人读诵佛经,经是佛所说,正好念佛;若人参禅,禅是佛心,正好念佛;若人悟道,悟道须经佛印证,正好念佛。普劝一切人等,十万火急念佛。九品往生极乐世界,莲华开敷亲见阿弥陀佛,见佛闻法,究竟成佛。伊时方知自心,本来是佛。


   十念法门
    每日清晨服饰已后,面西正立,合掌,连声称阿弥陀佛,尽一气为一念,如是十气,名为十念。但随气长短,不限佛数,唯长唯久,气极为度。其佛声不高不低,不缓不急,调停得中,如此十气,连续不断,意在令心不散,专精为功故。
  遵式:《往生净土忏愿仪》
  【译文】
  每天清晨,严整服饰后,面对西方端正站立,合掌,连声称阿弥陀佛名号,尽一口气为一念,这样念十口气,名为十念。只随气长短,不限佛号数目的多少,吸气尽可能长久,以尽一口气为限度。念佛声要不高不低,不缓不急,调停适中,如此念十口气,连续不断,意在令心不散乱,专注精一成就功夫。



   十念记数法
  当摄耳谛听,无论出声默念,皆须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默念虽不动口,然意地之中,亦仍有口念之相),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听得清清楚楚。如是摄心,妄念自息矣。如或犹涌妄波,即用十念记数。当念佛时,从一句至十句,须念得分明,仍须记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须从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随念随记,不可掐珠,唯凭心记。纵日念数万,皆如是记,不但去妄,最能养神;随快随慢,了无滞碍。
  印光:《印光法师文钞》
  【译文】
  应当摄耳认真倾听佛号,无论出声念、默念,都必须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默念虽然不动口唇,然而意地之中,也仍然有口念之相),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听得清清楚楚。这样摄心念佛,妄念自然息灭。如果还有妄念像波浪一样翻涌,就用十念记数法对治。在念佛时,从一句至十句,必须声音念得分明,仍须记数记得分明。念至十句后,又须从一句到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地念。随念佛的声音而记数,不可掐珠,唯凭用心默记。纵然一日念数万声佛号,全都如此记数。这样念佛,不但去除妄念,也最能养神,随快随慢地念,丝毫没有滞碍。

TOP

续 7



   掐珠记数念佛


   只贵信得及,守的稳,直念下去,或昼夜十万,或五万三万,以决定不缺为准,毕此一生,誓不改变。若不得往生,三世诸佛便为诳语。
  要到一心不乱境界,亦无他术,最初下手,须用数珠。记得分明,刻定课程,决定无缺。久久纯熟,不念自念。然后记数亦得,不记亦得。若初心便要说好看话,要不著相,要学圆融自在,总是信不深,行不力。饶汝讲得十二分教,下得千七百转语(1),皆是生死岸边事,临命终时,决用不著。珍重!
  蕅益:《灵峰宗论》
  【注释】
  (1)千七百转语:即禅门的千七百公案。禅家指点学人,在言语或动作上所作的垂示,叫做“公案”。
  【译文】
  念佛法门只贵信得及,佛号守得稳,直念下去,或昼夜十万声佛号,或昼夜五万、三万声佛号,以每天决定不缺数为准,毕此一生,记数念佛,誓不改变。像这样还不能往生净土者,三世诸佛便是说假话。
  要念到一心不乱的境界,也没有其他的妙术,最初下手修习念佛法门,须用数珠记数。所念数目要记得分明,计划好每日定课,决定不要缺课。这样日子长了,工夫自然纯熟,渐渐达到不念自念。到此境界后,仍旧记数也可以,不记数也可以。如果初发心念佛便要说玄妙话,要不著相,要学圆融自在,这总是信心不深切,行持不得力的表现。纵然你能讲三藏十二部经教,下得禅宗千七百公案中的机锋转语,这些都是生死岸边的事,临命终时,决定派不上用场。珍重!


    念佛百万遍决定得生
    如经说:若人念阿弥陀佛,得百万遍已去,决定得生极乐世界。绰禅师捡得此经。若能七日专心念佛,即得百万遍也。由此义故,经中多导七日念佛也。
  迦才:《净土论》
  【译文】
  如经中所说:“若人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念满一百万遍后,就决定能够往生到极乐世界。”道绰禅师曾经捡阅到此经。如果能够七日专心念佛,就能念满百万佛号。因为这个缘故,所以经中多劝导众生七日精进念佛。
  【按】由此圣言量依据,应现代人的根机,东林祖庭每月定期进行十日百万佛号闭关持念,效果甚佳。愿诸有心人,推广此法,广利众生。


   历缘系心念佛
    凡公临私养,历涉缘务,虽造次而常内心不忘于佛及忆净土。譬如世人切事系心,虽经历语言、去来、坐卧及种种作务,而不妨密忆,前事宛然。念佛之心,亦应如是。或若失念,数数摄还,久久成性,任运常忆。
  如此系心,任运常遮一切恶念。设欲作恶,忆佛之故,恶不能成。纵使随恶作恶业时,心常下软,如身有香,自然离臭。又复觉心微起恶念,即便忆佛,以佛力故,恶念自息。如人遇难,求彼强援,必得免脱。又若见他受苦时,以念佛心怜悯于彼,愿其离苦。若断刑狱,以念佛故,生悯念心,虽依王法,当密作愿云:我行王法,非我本心,愿生净土,誓相救济。凡历一切境界,若善若恶,由心忆佛,皆心念作愿。故普贤愿王云:作一切恶,皆不成就;若作善业,皆悉和合。即此意尔,如是相续念佛在心,能办一切净因功德。
  遵式:《往生净土决疑行愿二门》
  【译文】
  无论为公事还是作家务,经历旁涉诸多缘务,虽然种种忙碌而内心常不忘记念佛以及忆念西方净土。譬如世人有切身大事挂在心上,虽然经历交谈、去来、坐卧以及做种种事务,而不妨碍潜密忆念,那件切要大事宛然在心。念佛之心也应当是这样。倘或失掉念佛之心,应当赶紧将念头摄回到念佛上。如此时间长了,成为习惯,便自然恒常地忆佛念佛了。
  这样地系心念佛,上等根机的行人常会遮遣一切恶念;中等根机的行人如果想造作恶事时,由于忆佛的缘故,恶事便做不成;下等根机的行人纵使随恶缘而造作恶事时,心也会比较柔软,如同身上染上香气,自然会离臭气。又复觉察到内心稍微生起恶念时,就赶紧念佛,由于佛力的加被,恶念自会息灭。犹如人遇到危难,急忙寻求他力的强援,必定得以脱免危难。又倘若看到他人遭受苦难时,以念佛心怜悯当事人,希望他脱离苦患。假若审理案件,由念佛故,生怜悯心,虽然依照王法断案,但内心潜密作愿:“我执行王法,并非我的本意,愿我往生净土后,誓来救济你。”
  凡是历涉一切或善或恶的境界,由于忆佛念佛,都应当心念作愿。所以普贤菩萨十大愿王中说:“众生作一切恶,都令其不能成就;若是作善业,全都和合成就。”就是这个意思。这样相续地念佛在心,就能成办一切净业正因功德。


    正行与杂行
    然行有二种:一者正行,二者杂行。言正行者,专依往生经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是也?一心专读诵此《观经》、《弥陀经》、《无量寿经》等,一心专注思想、观察、忆念彼国二报庄严。若礼即一心专礼彼佛,若口称即一心专称彼佛,若赞叹供养即一心专赞叹供养,是名为正。又就此正中,复有二种:一者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若依礼诵等,即名为助业。除此正助二行以外,自余诸善,悉名杂行。若修前正助二行,忆念不断,名为无间;若修后杂行,即心常间断,虽可回向得生,众名疏杂之行也。
  善导:《观经四帖疏》
  【译文】
  但修行有二种:一者正行,二者杂行。所谓正行,就是专依诸往生经来行持,这就叫正行。什么是正行呢?一心专门读诵这部《观经》以及《弥陀经》、《无量寿经》等净土经典,一心专注思想、观察、忆念彼佛国土依正二报庄严。如果礼拜就一心专礼阿弥陀佛,如果口称就一心专称阿弥陀佛名号,若果赞叹供养就一心专门赞叹供养西方三圣,这就叫做正行。在此正行中,又分为两种:一者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管时间长短,念念不离佛号,这就叫正定之业,随顺彼佛愿心故。其他如礼拜、读诵等行持,就可叫做助业。除此正业、助业二行门之外,其他的诸善行业,都称之为杂行。如果修前面所说的正行与助行,忆念佛号不间断,这就叫无间修;若行持后面的杂行,念心就会经常间断,虽然也可以回向功德得生净土,但总称之为疏远夹杂之行。


    专修与杂修之差异
    若能如上(1)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无外杂缘得正念故,与佛本愿得相应故,不违教故,随顺佛语故。若欲舍专,修杂业者,百时希得一二,千时希得三五。何以故?乃由杂缘乱动失正念故,与佛本愿不相应故,与教相违故,不顺佛语故,系念不相续故,忆想间断故,回愿不殷重真实故,贪瞋诸见烦恼未间断故,无有惭愧忏悔心故。
  善导:《往生礼赞偈》
  【注释】
  (1)如上:指此文前述之四修法:恭敬修、无余修、无间修、长时修。
  【译文】
  如果能如上面所说的,至诚念佛,念念相续,以一生为期限者,十人修持就可十人往生,百人修持就可百人往生。为什么呢?此专修念佛者没有外面杂缘干扰能获得正念故,与阿弥陀佛本愿能相应故,不违背如来教敕故,随顺佛语故。倘若想要舍弃专修,而修杂业者,那么一百个人中难得一二个人往生,一千个人中难得三五个人往生。为什么呢?乃是因为杂缘乱动失去念佛正念故,与阿弥陀佛本愿不相应故,与如来教敕相违背故,不随顺佛语故,系念佛名不相续故,忆佛想佛常常间断故,回向发愿不殷重真实故,贪瞋诸见烦恼未间断故,没有惭愧忏悔心故。


   勿以躁妄心求感通
  窃谓座下此心,实属不可思议。然于关中用功,当以专精不二为主。心果得一,自有不可思议感通。于未一之前,切不可以躁妄心先求感通。一心之后,定有感通。感通则心更精一。所谓明镜当台,遇形斯映,纭纭自彼,与我何涉?心未一而切求感通,即此求感通之心,便是修道第一大障。况以躁妄格外企望,或致起魔事,破坏净心。大势至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敢为座下陈之。
  印光:《印光法师文钞》
  【说明】
  弘一律师致函印光大师请教闭关念佛的法要,以冀亲证念佛三昧,印光大师回函以答。
  【译文】
  自忖座下(指弘一律师)这种闭关精进修行之心,实属不可思议。然而在关房中用功,应当以专精不二为主。如果能得到一心不乱,自然有不可思议的感通。在没有得到一心之前,千万不可用浮躁妄动之心先求感通。得到一心之后,必定会有感通。感通后心就更为专精纯一。如同明镜安放在台座上,遇到身形来便映现,身形离开镜中就空了。纷纭杂沓的景象来自那些形体,与我(明镜)有何关涉?没有得到一心而迫切追求感通,这求感通的心便是修道的第一大障碍。况且以浮躁妄动之心格外企望境界,或许会引起著魔之事,破坏清净心。大势至菩萨所说的把六根全部收摄住,净念相继不断,要获得三摩地,这种修法数第一的开示,敢为座下陈述之。


   念佛著魔之因
  魔事之由来,其由有三:一者教理未明,二者不遇善友,三者自不觉察。今夫人适千里之路,苟不按舆图,又不逢引导,复不识前路通塞,莽莽然而进,吾知其难免于错误之患矣。参禅念佛,譬如行路,经教如舆图,善友如引导,觉察之心如识路通塞。虽两条途路,夷险不同,俱不免错误之患。
  省庵:《省庵法师遗书》
  【译文】
  念佛人著魔,有三种原由:第一,教理不明白;第二,没有遇到善友;第三,自己不觉察。假使有人行千里之路,如果不依据地图,又未遇上向导,再加上不认识前面道路的通畅与阻塞,鲁莽前行,我知道这人难免陷入错误的困境。参禅念佛,譬如行路,经书教理如地图,善友如向导,自己的觉察之心如同识别道路的通畅与阻塞。虽然参禅念佛这两条道路有平坦和艰险的不同,但都难免有走错路的患害。



   如磁石吸针
   我心感诸佛,弥陀即悬应。天性自相关,如磁石吸针。
  诸佛众生,同一觉源,迷悟虽殊,理常平等。正由一理平等,天性相关,故得任运拔苦与乐。但当深信忆念,数数发愿,愿生西方,如磁石与针,任运吸取。然磁能吸铁,而不能吸铜;针能合磁,而不能合玉。譬犹佛能度有缘而不能度无缘,众生易感弥陀而不易感诸佛,岂非生佛誓愿相关者乎!是以求生净土者,信行愿三,缺一不可。
  传灯:《净土生无生论》
  【译文】
  我心感弥陀,弥陀即悬应。天性自相关,如磁石吸针。
  阿弥陀佛与我等众生,同一觉性本源,迷惑与觉悟虽然有别,理体恒常平等。正是由于诸佛众生同一理体,平等无二,天性相关,所以阿弥陀佛可以自然拔生死苦,与涅槃乐。修学者只要深信忆念阿弥陀佛,常常发愿,愿生西方乐邦,便可如磁石与铁针,自然吸取。但磁石能吸铁针,而不能吸铜器;铁针能迎合磁石,而不能迎合美玉。譬喻犹如佛能度有缘众生而不能度无缘众生,众生容易感通阿弥陀佛而不容易感通十方诸佛,这岂不正是众生与弥陀誓愿密切相关吗?所以求生西方净土者,信愿行三资粮,缺一不可。
  声声唤醒本来人
  念弥陀佛贵专精,念到功深念自纯。
  念念圆明真性体,声声唤醒本来人。
  婴儿堕水频呼母,荡子还家始见亲。
  却话从前离别事,翻令呜咽泪沾巾。
  省庵:《劝修净土诗》
  【译文】
  持念弥陀名号贵在专一精纯,
  念到功夫深时念头自然会纯净。
  念念都是圆通光明的真如性体,
  声声佛号唤醒本来人。
  落水的婴儿频呼慈母援救,
  荡子回家才始晋见慈悲的父亲。
  执手述说从前别离故园之事,
  不禁泣不成声,泪涌沾巾。


                                                       三、持戒修福

    净业三福
   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乃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译文】
  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众生,应当修行三福:第一,孝敬赡养父母,恭敬奉事老师长辈,心地慈悲,不杀生命,修行十种善业(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不贪、不瞋、不痴);第二,求受奉持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受持比丘具足戒,行住坐卧等威仪不出现错失;第三,发上求下化的菩提心,深信世出世间苦乐因果,读诵大乘经典,劝导策进众生修行念佛法门。以上三福的修行,就叫作净业,这是三世诸佛成就净业的正因。



   十大愿王导归极乐
    普贤菩萨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若欲成就此功德门,应修十种广大行愿: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宣法音,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或复有人,以深信心,于此大愿受持读诵,乃至书写一四句偈,速能除灭五无间业(1)。临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大方广佛华严经》
  【说明】
  《华严经》是释迦牟尼佛成道后的称性之谈,素有众经之王的称号。其结局乃以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西方极乐世界,寓意深远。《华严经》广说念佛法门,由此乃见。
  【注释】
  (1)五无间业:造作堕入五无间地狱的恶业。五无间是:一、受苦无间;二、身形无间;三、罪器无间;四、众类无间;五、时间无间。
  【译文】
  普贤菩萨告诉华藏海会诸菩萨及善财童子说:“善男子!如果希望成就这个功德门,应当修持十种广大行愿:第一,礼拜恭敬十方三世诸佛;第二,称扬赞叹一切如来无尽的功德;第三,广修供养(财供养、法供养);第四,忏悔业障;第五,对一切众生的善根德行生随喜心;第六,常时请佛说法;第七,请佛长久住世;第八,常以佛陀为修学的楷模;第九,恒常随顺众生;第十,所有一切功德,普遍地回向一切众生,愿成佛道,愿证真常。
  如果有人以深切的信心,对这十大愿王,信受奉持,读诵思惟,乃至书写一四句偈,便能迅速除灭五无间狱的罪业。其人临命终时,最后的时刻,身形根器全都散坏,唯有这十大愿王不相舍离,一切时都在前面引导其神识,一刹那中,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为善去恶修福德
    汝等能于此世,端心正意,不作众恶,甚为至德,十方世界,最无伦匹。所以者何?诸佛国土天人之类,自然作善,不大为恶,易可开化。今我于此世间作佛,处于五恶五痛五烧之中,为最剧苦。教化群生,令舍五恶,令去五痛,令离五烧,降化其意,令持五善,获其福德度世长寿泥洹之道。
  《佛说无量寿经》
  【译文】
  你们能在这个娑婆世界,端心正意,不造作各种恶业,实在是最高的德行,十方无量世界的众生,都无法与你们相比。什么原因呢?他方诸佛国土天人之类,自然而然地作善,很少为恶,容易开导教化。如今我在这个娑婆浊世示现作佛,这个世界的众生处在造作杀盗淫妄酒的五恶、经受五恶所导致的现世刑罚的五痛以及来生堕在三恶道的五烧的苦境之中,果报是最为剧烈痛苦的。我现在教化这些众生,令他们弃舍五恶,消去五痛的折磨,脱离后世的五烧,降伏教化他们的心意,让他们都受持五戒,获得福德资粮,在世间度日,寿命长久,最终证得涅槃之道。



    如来子孙,为众所尊
  曼佛世时,其有信受佛经语深,奉行道德,皆是我弟子也;其有甫欲学佛经戒者,皆是我弟子也;其有欲出身去家,舍妻子,绝去财色,欲来作沙门,为佛作比丘者,皆是我子孙。我世甚难得值,其有愿欲生无量清净佛国者,可得智慧勇猛,为众所尊敬。勿得随心所欲,亏负经戒,在人后。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译文】
  在佛灭度后,如果有能信受佛经甚深义理,奉行道德准则者,都是我的弟子;如果有发心奉持佛经求受戒律者,都是我的弟子;如果有能志心辞亲割爱出家,舍去妻子,断绝财色,来作沙门,为佛作比丘者,都是我的子孙。我应现出世,很难遇上,如果有希望往生彼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者,可以获得智慧勇猛,为大众所尊敬。你们不得随心所欲,亏损辜负所受的经教与戒律,修道落在他人之后。


   当断五种辛菜
    佛告阿难:是诸众生,求三摩提,当断五种辛菜。熟食发淫,生啖增恚。是食辛之人,虽能宣说十二部经,十方天仙,嫌其臭秽,咸皆远离。诸饿鬼等,因彼食次,舐其唇吻,常与鬼住,福德日销,长无利益。是食辛人,修三摩地,菩萨天仙,十方善神,不来守护。大力魔王,得其方便,现作佛身,来为说法,非毁禁戒,赞淫怒痴。命终自为魔王眷属,受魔福尽,堕无间狱。
  《大佛顶首楞严经》
  【译文】
  佛告诉阿难:这些众生,求三摩提(定慧等持),应当断除五种辛菜(葱、蒜、韭、薤、兴渠〈中土没有兴渠〉)。这五种辛菜,熟食使人催发淫欲,生吃使人易生瞋恨。这些吃五辛的人,虽然能宣说十二部经,十方天仙,都嫌其臭秽,全都远离他。诸饿鬼等,因其吃五辛后,舔他的嘴唇,因此这些吃辛菜的人常与饿鬼在一起,福德日渐销除,长期修行得不到利益。这些吃辛菜的人修三摩地,菩萨天仙以及十方善神,不来守护。大力魔王得其方便,现作佛身,来为这些吃辛菜的人说法,毁谤禁戒,赞叹淫欲、瞋恚、愚痴。这些吃辛菜的人听而信受,命终自然便成为魔王的眷属,魔福享尽,便堕无间地狱。


    不食肉之缘由
    佛告大慧:有无量因缘,不应食肉,然我今当为汝略说:谓一切众生,从本已来,展转因缘,常为六亲,以亲想故,不应食肉;驴、骡、骆驼、狐、狗、牛、马、人、兽等肉,屠者杂卖故,不应食肉;不净气分所生长故,不应食肉;众生闻气,悉生恐怖,如旃陀罗(1)及谭婆(2)等,狗见憎恶,惊怖群吠故,不应食肉;又令修行者,慈心不生故,不应食肉;凡愚所嗜,臭秽不净,无善名称故,不应食肉;令诸咒术不成就故,不应食肉;以杀生者,见形起识,深味著故,不应食肉;彼食肉者,诸天所弃故,不应食肉;令口气臭故,不应食肉;多恶梦故,不应食肉;空闲林中,虎狼闻香故,不应食肉;令饮食无节故,不应食肉;令修行者,不生厌离故,不应食肉;我常说言,凡所饮食,作食子肉想,作服药想故,不应食肉。听食肉者,无有是处。
  《楞伽经》
  【注释】
  (1)旃陀罗:在四种姓之外,下等种姓,以屠杀为业。(2)谭婆:食狗肉的人。
  【译文】
  释迦牟尼佛告诉大慧菩萨:“有无量的因缘,不应该吃肉,但我现在只为你简略地说说:一切众生,从本以来,展转因缘,彼此常为六亲眷属,从曾是六亲的角度来想,所以不应吃肉;驴、骡、骆驼、狐、狗、牛、马、人、兽等肉,屠者混杂在一起卖,所以不应吃肉;动物都是从不洁净的气分(指精卵结合)中生长出来的,所以不应吃肉;众生闻到肉食者的气味,都生恐怖心,犹如狗见到屠户与吃狗肉者,便生出憎恶心,惊惶恐怖群起吠叫,所以不应吃肉;又肉食使修行者不能生起慈悲心,所以不应吃肉;凡夫愚痴,嗜好臭秽不净,在众人中没有好名誉,所以不应吃肉;使修行人修持一切咒术,全都不能成就,所以不应吃肉;因吃肉而杀生者,看见了动物形体,便生起杀生的意识,深心贪着滋味,所以不应吃肉;那些吃肉的人,被诸天所厌弃,所以不应吃肉;肉食令口气臭秽,所以不应吃肉;肉食者多做恶梦,所以不应吃肉;肉食者如果在山林旷野中,虎狼闻到他的身上发出的香气,就前来伤害,所以不应吃肉;肉食会令饮食没有节制,所以不应吃肉;令修行者不生厌离心,所以不应吃肉;我经常开示,凡所饮食,作吃子女肉想,作服药想,所以不应吃肉。许可吃肉者,绝无是处。”


    净业八事
    —、真为生死,发菩提心,是学道通途;二、以深信愿,持佛名号,为净土正宗;三、以摄心专注而念,为下手方便;四、以折伏现行烦恼,为修心要务;五、以坚持四重戒法,为入道根本;六、以种种苦行,为修道助缘;七、以一心不乱,为净行归宿;八、以种种灵瑞,为往生证验。此八种事,各宜痛讲,修净业者,不可不知也。
  彻悟:《彻悟禅师语录》
  【译文】
  一、真正为了生脱死,发上求下化的菩提心,这是学道的通途;二、以深信切愿,执持阿弥陀佛的名号,这是净土的正宗;三、以摄心专注而念佛为下手修行的方便;四、以折伏现行烦恼为修心的要紧之事;五、以坚持四重戒法(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为入道的根本;六、以种种苦行为修道的助缘;七、以一心不乱为净业行持的归宿;八、以种种灵感瑞相为往生的验证。这八种事,每一条都应当反复透彻地宣讲,修净业者,不可不知道。



    三皈五戒为入佛法之初门
    三皈五戒,为入佛法之初门。修余法门,皆须依次而入,况即生了脱之至简至易、至圆至顿之不思议净土法门耶?不省三业,不持五戒,即无复得人身之分,况欲得莲华化生,具足相好光明之身耶?
  印光:《印光法师文钞》
  【译文】
  三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妄语、不邪淫、不饮酒),是进入佛法的最初一道门。修其它的法门,都必须依三皈五戒的次第而进入,何况当生了脱生死的最简单、最容易、最圆满、最顿捷的不可思议的净土法门呢?如果不省察身口意三业,不持五戒,就不可能再有获得人身的机会,何况想要到西方净土莲华化生,具足光明相好之身呢?



    持戒念佛,本是一门
    持戒念佛,本是一门。净戒为因,净土为果。若以持名为径,学律为纡,既违顾命诚言,宁成念佛三昧?多缠障垢,净土岂生?夫如海无涯,岂不广大?保任解脱,岂不简易?故一心念佛者,必思止恶防非;专精律学者,方能决定往生。而一心念佛,现在绍隆僧宝,临终上品上生。法门之妙,孰过于此!只一大事,何得乖张,取笑识者?
  蕅益:《重治毗尼事义集要》
  【译文】
  持戒与念佛,本来就是一门。净心持戒为因,得生净土为果。若以持名念佛为捷径,修学戒律为纡曲,既有违释尊临涅槃时留下的以戒为师的遗命,又如何能成就念佛三昧?业障尘垢重重缠缚,净土岂能得生?戒律如同大海没有边际,岂不是法门广大?持戒就能担保解脱烦恼,岂不简易?所以一心念佛者,必定会想止恶防非,从而专精于律学,用以清净身口意三业;专精戒律者,才能决定往生净土。而一心念佛,现世则绍继兴隆僧宝,临终上品上生。修持法门之妙,还有哪一种能超过它呢!只此一大事,怎么能在其中硬做分离,而贻笑于有见识的人呢?


    慈心不杀
    夫人物虽异,佛性原同。彼以恶业沦于异类,我以善业幸得人身,若不加悯恤,恣情食啖,一旦我福或尽,彼罪或毕,难免从头偿还,充彼口腹。须知刀兵大劫,皆宿世之杀业所感。若无杀业,纵身遇贼寇,当起善心,不加诛戮。又况瘟疫水火诸灾横事,戒杀放生者,绝少遭逢。是知护生,原属护自。戒杀可免天杀、神鬼杀、盗贼杀、未来怨怨相报杀。
  印光:《印光法师文钞》
  【译文】
  人和其他生物形体虽然不同,佛性原是相同的。其他生物由于造恶业而沦堕于异类,我因为造善业而侥幸获得人身,我们对异类若不加以怜悯同情,反而纵情吃它,那么,一旦我的福报或享尽,对方的罪业或酬毕,难免从头偿还命债,以饱对方的口腹。须知世间刀兵大劫,都是宿世的杀业所招感的。倘若没有杀业,纵然身遇贼寇,贼寇也自当生起善心,不会加以诛戮。更何况瘟疫水火等灾祸横事,戒杀放生者,很少遭遇。所以应该知道,保护生物,原来是在保护自己。戒杀动物可以免于被天杀、神鬼杀、盗贼杀、未来怨怨相报杀。


   念佛人当吃长素
    念佛之人,当吃长素。如或不能,当持六斋或十斋。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为六斋,加初一、十八、二十四、二十八为十斋。遇月小即尽前一日持之。又正月、五月、九月为三斋月,宜持长素,作诸功德。由渐减以至永断,方为合理。虽未断荤,宜买现肉,切戒家中杀生。
  印光:《印光法师文钞》
  【译文】
  念佛的人,应当吃长素。如果条件不允许,应当奉持六斋或十斋。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为六斋,加初一、十八、二十四、二十八为十斋。遇月小,月底斋日就挪前一日奉持。另外,正月、五月、九月为三斋月,应该吃长素,广作功德。荤腥应由渐渐减少最后达到永远断除,方为合理。虽然未断荤腥,应当买现成的肉,切戒在家中杀生。


   谨防杂毒之善
    欲明一切众生身口意业所修解行,必须真实心中作,不得外现贤善精进之相,内怀虚假,贪瞋邪伪,奸诈百端,恶性难侵,事同蛇蝎。虽起三业,名为杂毒之善,亦名虚假之行,不名真实业也。若作如此安心起行者,纵使苦励身心,日夜十二时,急走急作,如救头燃者,众名杂毒之善。欲回此杂毒之行,求生彼佛净土者,此必不可也。
  善导:《观经四帖疏》
  【译文】
  要明白一切众生身口意三业所修的解行,必须从真实心中作出,不得外面表现出贤善精进的样子,内心却怀着虚假、贪欲、瞋恚、邪恶和伪造,种种奸诈邪恶之性难以更改,所行之事如同蛇蝎一样阴险歹毒。如果是这样,虽然也修行身口意三业,却只可叫做杂毒之善,又可叫做虚假之行,不可称为真实的德业。倘若以这种心态来修行,纵使苦切激励身心,一天十二个时辰,如同头颅被炙烤燃烧那样,急迫地修行,也只可叫做杂毒之善。想要用这种杂毒之善回向求生阿弥陀佛的净土,这是必定不可能实现的。


   恭敬得实益
   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则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若无恭敬而致亵慢,则罪业愈增,而福慧愈减矣。
  印光:《印光法师文钞》
  【译文】
  要想获得佛法的真实利益,必须向恭敬中求取。有一分恭敬,就消除一分罪业,增加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就消除十分罪业,增加十分福慧。倘若没有恭敬而导致亵渎轻慢,那么罪业更加增加,而福慧更加减少了。

TOP

续 8



   结交净友


  一切悟机,非友不发;一切恶法,非友不止。如车二轮,去一则蹶。是以行道求友者,当严别净秽。一、山林闲适之友当近,能止躁心故;二、严持戒律之友当近,能淡诸欲故;三、智慧广大之友当近,能出迷津故;四、总持文字之友当近,能决疑难故;五、寂寞枯槁之友当近,能恬进取故;六、谦卑忍辱之友当近,能销我慢故;七、直心忠告之友当近,能抑诸过故;八、勇猛精进之友当近,能速道果故;九、轻财好施之友当近,能破大悭故;十、仁慈覆物、不惜身命之友当近,能摧人我等执故。若无如是净侣,即当屏人独处,自办道业,以像设为师,以经论为侣,其他嬉戏之徒,宁绝勿通。如入园中,虽无佳华,不植臭草,以无益赏心,徒增厌秽故。
  袁宏道:《西方合论》
  【译文】
  一切开悟的契机,非良友不能发起;一切邪恶之法,非诤友不能阻止。修行人与良友如车子的两个轮子,去掉一个轮子就会扑倒。所以学道求友都应当严格甄别净友与秽友。第一,隐居山林,心闲高逸之友应当亲近,因为能抑止躁妄心;第二,严持戒律之友应当亲近,因为能淡泊各种贪欲;第三,智慧广大之友应当亲近,因为能指点迷津;第四,通达经纶、总持文字之友应当亲近,因为能解决疑难问题;第五,甘处寂寞、身心枯槁之友应当亲近,因为能恬淡世间进取心;第六,谦卑忍辱之友应当亲近,因为能销除贡高我慢心;第七,直心忠告之友应当亲近,因为能抑阻诸多过失;第八,勇猛精进之友应当亲近,因为能疾速成就道果;第九,轻财好施之友应当亲近,因为能破大悭吝;第十,仁慈爱物、不惜身命之友应当亲近,因为能摧毁人我是非等执著。倘若没有这样的清净道侣,就应当屏绝人群,孤身独处,自办道业,以佛像为师,以经论为友,其他嬉戏玩闹之徒,宁可绝交,不可来往。譬如进入园圃中,虽然没有佳美华卉,但不应种植臭草,因为对心灵快乐没有好处,只是增加厌恶臭秽。


    摒弃恶念,守护善心
  若念佛之人,尘垢未净,恶念起时,须自检点,或有悭贪心、瞋恨心、痴爱心、嫉妒心、欺诳心、吾我心、贡高心、谄曲心、轻见心、能所心及诸逆顺境界随染所生一切不善之心。设或起时,急须高声念佛,敛念归正,勿令恶心相续,直下打并净尽,永不复生。所有深信心、至诚心、发愿回向心、慈悲心、谦下心、平等心、方便心、忍辱心、持戒心、喜舍心、禅定心、精进心、菩提心及一切善心,常当守护。更要离非梵行,断恶律仪。鸡狗猪羊,慎毋畜养;畋猎渔捕,皆不应为。当随佛学,应以去恶取善为鉴戒。
  优昙:《莲宗宝鉴》
  【译文】
  若念佛之人,尘劳垢染尚未清净,恶念生起来的时候,必须自己检点,或许有悭贪心、瞋恨心、痴爱心、嫉妒心、欺诳心、人我心、贡高心、谄曲心、邪见心、轻慢心、能所心以及由各种逆顺境界随染著所生起的一切不善的心。假如不善心生起时,急须高声念佛,收敛恶念归于正念,不要令恶心相续,直下将不善念打并干净,永不再生。所有深信心、至诚心、发愿回向心、慈悲心、谦下心、平等心、方便心、忍辱心、持戒心、喜舍心、禅定心、精进心、菩提心以及一切善心,应该经常守护。更要远离非清净梵行,断除邪恶的律仪。鸡狗猪羊不要畜养,打猎捕鱼都不应该去作。应当效法佛的言行,以去恶取善作为鉴戒。



    净业行持总则
    无论在家在庵,必须敬上和下。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劳,成人之美。静坐常思己过,闲谈不论人非。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一句佛号,不令间断。或小声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别念。若或妄念一起,当下就要教他消灭。常生惭愧心,及生忏悔心。纵有修持,总觉我工夫很浅,不自矜夸。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样子,不看坏样子。看一切人皆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汝果能依我所说而行,决定可生西方极乐世界。
  印光:《印光法师文钞》
  【译文】
  净业行人无论在家、在寺庵,都必须恭敬长辈,和睦下属,忍耐他人所不能忍耐的人事,行持他人所不能行持的道业,替代他人的辛苦,成全人的好事,静坐时常常思惟反省自己的过失,处众闲谈中不说他人的是非。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早朝到暮夜,从暮夜到早朝,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不令其间断,或小声持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生起其他的念头。若或妄念一生起时,当下就要念佛,教妄念消灭。
  净业行人应常生惭愧心及生忏悔心,纵然自己有修持,总觉得我的工夫很浅薄,不要自己矜持夸耀。日常修持生活中,只管自己念佛,不管人家行为如何。只看好样子,不看坏样子。看一切人皆是菩萨,唯我一人实在是苦恼凡夫。你果真能够依着我所说的话而奉持,决定可以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




                                                    第六编  往生品位

                                                      一、三辈往生
   上辈往生
    佛告阿难: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凡有三辈。其上辈者,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此等众生,临寿终时,无量寿佛,与诸大众,现其人前。即随彼佛往生其国,便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住不退转,智慧勇猛,神通自在。是故阿难!其有众生,欲于今世见无量寿佛,应发无上菩提之心,修行功德,愿生彼国。
  《佛说无量寿经》
  【译文】
  佛告诉阿难:“十方无量世界诸天人民,如有发起至诚恳切之心愿意往生西方净土者,总共有三辈。其上辈往生者,舍弃家缘爱欲,行作沙门,发起信愿往生成佛度众生的菩提心,一向专心持念阿弥陀佛名号,修行六度万行各种功德,回向愿生彼极乐净土。此等念佛众生,临到寿命将终之时,阿弥陀佛与彼净土菩萨圣众,显现在其人面前垂慈接引。此念佛人就跟随阿弥陀佛往生极乐净土,即刻便在净土七宝胜莲华中自然变化而生,即安住于不退转位,智慧开启,精进勇猛,获大神通,逍遥自在。所以阿难!如果有众生想在今世见阿弥陀佛者,应发无上菩提之心,广修功德,至心切愿求生彼安乐净刹。”


    中辈往生
    佛告阿难:其中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虽不能行作沙门,大修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多少修善,奉持斋戒(1),起立塔像,饭食沙门,悬缯然灯,散华烧香,以此回向,愿生彼国。其人临终,无量寿佛,化现其身,光明相好,具如真佛,与诸大众,现其人前。即随化佛往生其国,住不退转。功德智慧,次如上辈者也。
  《佛说无量寿经》
  【注释】
  (1)斋戒:清除内心的杂欲妄想等叫做“斋”,禁止身业的过失等叫做“戒”。斋戒就是守戒以杜绝一切嗜欲之意。
  【译文】
  佛告诉阿难:“其中辈往生者,十方无量世界诸天人民,如有发起至诚恳切之心愿意往生西方净土者,虽然不能出家行作沙门,广修功德善本,也应当发信愿往生成佛度众生之心,一向专心持念阿弥陀佛名号,随分随力,修善植福,奉持斋戒,建造佛塔佛像,饭食供养沙门僧众,在寺院丛林悬挂幢幡,燃点油灯,布散鲜华,焚烧檀香,用以供养三宝,以此功德回向愿生西方净土。如此念佛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以应化身与净土诸圣众,现在其人面前,化佛光明赫奕,种种相好,全都如真佛一样庄严。此念佛人就跟随化佛往生极乐净土,安住于不退转位。其功德智慧,比上辈往生者次一等。”


    下辈往生
    佛告阿难:其下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欲生彼国,假使不能作诸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意,乃至十念,念无量寿佛,愿生其国。若闻深法,欢喜信乐,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于彼佛,以至诚心,愿生其国,此人临终,梦见彼佛,亦得往生。功德智慧,次如中辈者也。
  《佛说无量寿经》
  【译文】
  佛告诉阿难:“其下辈往生者,十方无量世界诸天人民,如有发起至诚恳切之心愿意往生西方净土者,假使不能够广作诸多功德,也应当发起信愿往生成佛度众生之心,一向专心持念阿弥陀佛名号,乃至最低限度念十声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愿生彼佛刹土。若遇机缘听闻到这念佛往生的深妙法门,心生大欢喜,信受好乐,不生起丝毫疑惑,如此至心信乐,乃至一念,念于阿弥陀佛,以至诚心,愿生彼佛刹土,此念佛人临命终时,梦中见到阿弥陀佛,如此念佛人也能往生彼佛净土。其功德智慧,比中辈往生者次一等。



                                                          二、九品往生

    上品上生
    上品上生者:
  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
  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何等为三?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者修行六念(1),回向发愿,愿生彼国。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生彼国时,此人精进勇猛故,阿弥陀如来与观世音、大势至、无数化佛、百千比丘、声闻大众、无量诸天、七宝宫殿,观世音菩萨,执金刚台(2),与大势至菩萨至行者前。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与诸菩萨授手迎接。观世音、大势至与无数菩萨,赞叹行者,劝进其心。
  行者见已,欢喜踊跃。自见其身,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往生彼国。生彼国已,见佛色身,众相具足;见诸菩萨,色相具足。光明、宝林,演说妙法,闻已即悟无生法忍。经须臾间,历事诸佛,遍十方界。于诸佛前,次第受记。还至本国,得无量百千陀罗尼门。
  是名上品上生者。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注释】
  (1)六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2)金刚台:金刚合成的莲台座。
  【译文】
  上品上生者:
  如果有众生愿生到阿弥陀佛的国土,发起三种心,就能往生。是哪三种心呢?第一,至诚心;第二,深信心;第三,一切功德回向愿往生心。具备这三心的众生,必定生到西方极乐世界。
  又有三种类型的众生,能够生到极乐世界。是哪三类众生呢?第一种是慈心不害物命,奉持各种戒行;第二种是读诵大乘方等经典;第三种是修行六念,以上述修行的功德,善巧回向,愿生西方极乐世界。具备以上的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临终将生西方净土时,由于这念佛人生前修行精进勇猛,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无数的化佛、百千比丘、声闻大众、无量的诸天以及七宝宫殿等一齐来临。观世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共执金刚莲台,来到念佛人面前。阿弥陀佛放大光明,光明注照在这念佛人的身上,即与化佛等同时伸出手来接引这念佛人的神识到金刚台。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与无数的菩萨,同声赞叹这念佛人,劝慰鼓励其心。
  这念佛人见到如此殊胜的境相,生大欢喜,身心踊跃,自见乘托金刚台,随从在阿弥陀佛之后,如弹指间,便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生到西方净土后,亲眼见到阿弥陀佛的紫磨真金色身,无量相好,一一具足福慧庄严;又见到诸菩萨圣众的色相,也一一具足微妙庄严;又闻到光明宝林,演说微妙法音,初闻法音就悟证无生法忍。经很短的时间,就能游历十方世界承事诸佛,蒙诸佛次第授记。得授记后,便回到安养本刹,证得无量百千总持法门。
  这就叫做上品上生者。


   上品中生
    上品中生者:
  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1),善解义趣。于第一义(2),心不惊动。深信因果,不谤大乘。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
  行此行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无量大众眷属围绕,持紫金台,至行者前。赞言:法子!汝行大乘,解第一义,是故我今来迎接汝。与千化佛,一时授手。
  行者自见坐紫金台,合掌叉手,赞叹诸佛。如一念顷,即生彼国七宝池中。此紫金台,如大宝华,经宿即开。
  行者身作紫磨金色,足下亦有七宝莲华。佛及菩萨,俱时放光,照行者身,目即开明。因前宿习,普闻众声,纯说甚深第一义谛。即下金台,礼佛合掌,赞叹世尊。经于七日,应时即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应时即能飞行遍至十方,历事诸佛。于诸佛所,修诸三昧。经一小劫,得无生忍,现前受记(3)。
  是名上品中生者。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注释】
  (1)方等经典:大乘经典的总称。方等意即方广平等。(2)第一义:般若毕竟空无所有之义。(3)现前授记:四种授记之一,见菩萨根性成熟,现于一切大众前授成佛的记。
  【译文】
  上品中生者:
  这类念佛人或读诵或不读诵大乘经典,闻诸法一切皆空之义,其心坦然,不生怀疑滞碍。深信世出世间苦乐二种因果,对此等因果及大乘佛法的各种道理,不生怀疑诽谤。以这些功德回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作这种行持的念佛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及无量大众眷属围绕,侍者持紫金莲台,到这念佛人面前。阿弥陀佛与诸圣众同声赞叹:“法子!你修行大乘佛法,悟解诸法空性,所以我现在来迎接你。”即时阿弥陀佛与千尊化佛,同时伸出手来。
  这念佛人既蒙佛伸手接引,自见己身坐在紫金莲台上,合掌叉手,赞叹阿弥陀佛及圣众。如一念顷,就能生彼净刹七宝池中。这紫金莲台如大宝华,经过一夜,就能开放。那时,阿弥陀佛及诸菩萨同时放光,光明照触在那往生者身体上。那往生者的眼目开启明亮,因顺先前宿世的习性,普闻水、鸟、树、乐等众多声音,纯说甚深空有不二的中道义谛。那往生者就走下紫金莲台,亲自到阿弥陀佛座下顶礼合掌,歌扬赞叹佛的功德。经过七日,即于无上正等正觉证得不退转位。应时就能够飞行自在,分身遍至十方世界,一一承事供养诸佛。在诸佛的道场,修习各种三昧。历经一小劫,证得无生法忍。一一佛前,现前得蒙授记。
  这就叫做上品中生者。


    上品下生
    上品下生者:
  亦信因果,不谤大乘,但发无上道心,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行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及观世音、大势至与诸菩萨,持金莲华,化作五百佛,来迎此人。五百化佛,一时授手,赞言:法子!汝今清净,发无上道心,我来迎汝。见此事时,即自见身坐金莲华。坐已华合,随世尊后,即得往生七宝池中。一日一夜,莲华乃开。七日之中,乃得见佛。虽见佛身,于众相好,心不明了。于三七日后,乃了了见。闻众音声,皆演妙法。游历十方,供养诸佛。于诸佛前,闻甚深法。经三小劫,得百法明门(1),住欢喜地(2)。
  是名上品下生者。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注释】
  (1)百法明门:菩萨证到初地果位时所得的智慧门。智慧能通入百法的真性,所以名为明门。(2)欢喜地:圆教十地果位中的初地。初得圣性,生大欢喜,所以称欢喜地。
  【译文】
  上品下生者:
  或信或不信因果,信心虽有间断,但不诽谤大乘佛法。唯发厌苦乐生净土成佛度众生之心,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世界。此念佛人在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及诸菩萨众,拿着金莲华,阿弥陀佛光明化作五百尊佛,来接引此念佛人。五百化佛同时伸手,赞叹道:“法子!你现今罪灭清净,发往生净土的无上道心,我来迎接你。”那念佛人见到此事,就见到自身已坐在金莲华上,莲华缓缓闭合。闭合后,就随佛身之后,得以往生到极乐世界七宝池中。在七宝池中,经过一日一夜,莲华才开放。七日之中,才能见到阿弥陀佛。虽然见到阿弥陀佛身相,但对佛身的众相妙好,心不明了。经二十一日后,才能清晰地见到阿弥陀佛的各种相好光明,闻到众多的音声,都在演说妙法。游历十方世界,供养诸佛。在诸佛的座前,听闻甚深微妙之法。这样历经三小劫,证得通达百法真性的智慧,得到欢喜地的圣果。
  这就叫做上品下生者。


   中品上生
    中品上生者:
  若有众生,受持五戒,持八戒斋(1),修行诸戒,不造五逆,无众过患,以此善根回向,愿求生于西方极乐世界,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比丘、眷属围绕,放金色光,至其人所,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赞叹出家,得离众苦。行者见已,心大欢喜,自见己身,坐莲华台,长跪合掌,为佛作礼。未举头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莲华寻开。当华敷时,闻众音声,赞叹四谛,应时即得阿罗汉道,三明(2)六通(3),具八解脱(4)。
  是名中品上生者。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注释】
  (1)八戒斋:是主要为在家人所制的斋戒法,令其居尘得以修习出家法。一、不杀;二、不盗;三、不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不坐高广大床;七、不作倡伎乐故往观听,不着香薰衣;八、不过中食。(2)三明: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3)六通:宿命通、他心通、天耳通、天眼通、神足通、漏尽通。三明六通是阿罗汉所具的功德。(4)八解脱:以八种禅定解脱烦恼的系缚。一、内有色想观外色解脱;二、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三、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四、空无边处解脱;五、识无边处解脱;六、无所有处解脱;七、非想非非想处解脱;八、灭受想定身作证具住。
  【译文】
  中品上生者:
  如果有众生受持五戒和八戒斋,修持诸戒,不造五逆重罪,不毁犯戒律,没有各种过错,以此善根戒行回向愿求生极乐世界,那念佛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就与诸比丘众围绕其人,放金色光明,注照在他的身上,又为其演说苦、空、无常、无我之法,赞叹出家,自在修道,得以脱离众苦。那念佛人既见佛闻法,不胜欣喜,就见自身已端坐在莲华台上,长跪合掌,低头向佛顶礼。还没有抬头之时,便已生到了极乐世界。一经生到彼土,莲华即刻开放。当莲华开放时,那往生者便闻到众多的音声,同时赞叹苦集灭道四谛之德,当时便获证阿罗汉果,得三明六通,具足八解脱的禅慧。
  这就叫做中品上生者。


       中品中生
    中品中生者:
  若有众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斋,若一日一夜持沙弥戒(1),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2),威仪无缺,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戒香(3)熏修,如此行者,命欲终时,见阿弥陀佛,与诸眷属,放金色光,持七宝莲华,至行者前。行者自闻空中有声,赞言:善男子!如汝善人,随顺三世诸佛教故,我来迎汝。行者自见坐莲华上,莲华即合,生于西方极乐世界。在宝池中,经于七日,莲华乃敷。华既敷已,开目合掌,赞叹世尊。闻法欢喜,得须陀洹。经半劫已,成阿罗汉。
  是名中品中生者。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注释】
  (1)沙弥戒:沙弥十戒: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非梵行(不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不著香华鬘,不香油涂身;七、不歌舞倡伎,不故往视听;八、不坐卧高广大床;九、不非时食;十、不捉持生像金银宝物。(2)具足戒:比丘、比丘尼应当受持的戒。比丘为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为三百八十四戒。(3)戒香:戒德熏于四方,以香为喻。
  【译文】
  中品中生者:
  如果有众生或一日一夜受持八关戒斋,或一日一夜受持沙弥戒,或一日一夜受持比丘、比丘尼具足戒,身口意三业威仪没有缺失,以此持戒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世界,这念佛人临命终时,见到阿弥陀佛与诸比丘众,放金色光明,随行比丘拿着七宝莲华,来到念佛人面前。此人听到佛声从空中传来,赞叹道:“善男子!像你这样的善人,能随顺三世诸佛的教敕,所以我前来迎接你。”那念佛人既蒙佛赞叹,就自见坐在莲华座上,坐上后莲华闭合,瞬间便生到极乐世界七宝池中。经过七日后,莲华才开放。莲华开放后,这往生者睁开眼睛,合掌顶礼,赞叹阿弥陀佛的恩德。初闻妙法,心生欢喜,当即证得须陀洹果。经半小劫后,方证阿罗汉果。
  这就叫做中品中生者。


   中品下生
    中品下生者: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养父母,行世仁慈。此人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其广说阿弥陀佛国土乐事,亦说法藏比丘四十八愿。闻此事已,寻即命终,譬如壮士屈伸臂顷,即生西方极乐世界。经七日已,遇观世音及大势至,闻法欢喜,得须陀洹。过一小劫,成阿罗汉。
  是名中品下生者。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译文】
  中品下生者:
  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孝养父母,修行世间的仁爱慈善,此人临命终时,遇到净业善知识,为其广泛详说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的种种庄严乐事,并述说法藏比丘四十八愿的功德。此人听到这些法音后,很快就命终了,譬如壮士屈伸臂膀的时间,就往生到了西方极乐世界。经过七日后,莲华开放,得以遇到观世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为其说法。此往生者听闻到二大菩萨讲经说法,心生欢喜,当即证得须陀洹果。经过一小劫,成就阿罗汉果。
  这就叫做中品下生者。


   下品上生
   下品上生者:
  或有众生,作众恶业,虽不诽谤方等经典,如此愚人,多造恶法,无有惭愧。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大乘十二部经首题名字。以闻如是诸经名故,除却千劫极重恶业。智者复教合掌叉手,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除五十亿劫生死之罪。尔时彼佛即遣化佛、化观世音、化大势至,至行者前,赞言:善男子!以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作是语已,行者即见化佛光明,遍满其室。见已欢喜,即便命终。乘宝莲华,随化佛后,生宝池中。经七七日,莲华乃敷。当华敷时,大悲观世音菩萨及大势至菩萨,放大光明,住其人前,为说甚深十二部经。闻已信解,发无上道心。经十小劫,具百法明门,得入初地。
  是名下品上生者。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译文】
  下品上生:
  或有一类众生,曾造作众多的恶业,虽然造作了这么多罪业,但对大乘经典不生诽谤。此等愚痴之人,造作恶业,没有惭愧心。如此造恶人在临命终时,遇到善知识,为他赞叹宣说大乘十二部经的首题名字。那恶人由于听闻佛经,当下除却千劫极重的恶业。善知识又教那人合掌叉手,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因为称念阿弥陀佛名号的缘故,就能消除五十亿劫生死罪业。行者正称念佛名时,阿弥陀佛就派遣化佛、化观世音、化大势至,应声来现在那行者面前,赞叹道:“善男子!因为你称念佛号,诸罪得以消灭,我来迎接你。”说完这些话后,那行者就见到光明遍满自己的住所,心生欢喜。既蒙光明注照,当即命终,乘宝莲华,随在化佛的后面,生到极乐世界七宝池中。经四十九日后,莲华才开放。当莲华开放时,大悲观世音菩萨及大势至菩萨,放大光明,住立那人面前,为他宣说十分深妙的十二部经教。那往生者闻法后,信悟领解,发起无上道心。历经十小劫,证达百法真性的智慧,得以证入欢喜地。
  这就叫做下品上生者。



    下品中生
    下品中生者:
  或有众生,毁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此愚人,偷僧祇物(1),盗现前僧物(2),不净说法,无有惭愧,以诸恶业而自庄严。如此罪人,以恶业故,应堕地狱。命欲终时,地狱众火,一时俱至。遇善知识,以大慈悲,即为赞说阿弥陀佛十力威德,广赞彼佛光明神力,亦赞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3)。此人闻已,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地狱猛火,化为清凉风,吹诸天华。华上皆有化佛菩萨,迎接此人。如一念顷,即得往生七宝池中莲华之内。经于六劫,莲华乃敷。观世音、大势至,以梵音声,安慰彼人,为说大乘甚深经典。闻此法已,应时即发无上道心。
  是名下品中生者。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注释】
  (1)僧祇物:僧祇意为大众。是比丘、比丘尼大众共有的财物,又称十方僧物。(2)现前僧物:属于一法界中现在众僧的财物。(3)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又称五分法身。戒、定、慧为修因,解脱、解脱知见为证果。这五种法是佛的身体,所以称为法身。
  【译文】
  下品中生者:
  或有一类众生,毁犯五戒、八戒斋及具足戒,如此愚人还偷盗僧物,并盗窃现前众僧的财物,或邪命说法,没有惭愧心,用种种恶业来庄严自身。这样的罪人,检验他的罪状,应当堕入地狱。此罪人在临命终时,地狱众火一时齐来。这时,遇到善知识,以大慈悲,即为他赞叹宣说阿弥陀佛的十力威德,广赞阿弥陀佛悲愿光明神力,又赞叹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这五分法身的功德。那罪人既听闻阿弥陀佛名号,当即除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既蒙罪灭,地狱猛火当即化为清凉风。清凉风吹着天华纷纷飘坠。华上皆有化佛化菩萨,来迎接此罪人。如一念顷,此罪人就能往生极乐世界,在那七宝池中的莲华之内,经过六劫,莲华才能开放。莲华开后,观世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以清净梵音,安慰那往生者,为其宣说大乘甚深经典。那往生者听闻此法后,信悟领解,当即发无上菩提心。
  这就叫做下品中生者。


   下品下生
    下品下生者:
  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于莲华中,满十二大劫,莲华方开。观世音、大势至,以大悲音声,为其广说诸法实相,除灭罪法。闻已欢喜,应时即发菩提之心。
  是名下品下生者。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译文】
  下品下生者:
  或有一类众生,造作不善业,五逆十恶等,无所不为。如此愚人,因为犯有极重恶业,决定堕入阿鼻地狱,历经多劫,遭受无穷的剧苦。如此愚人,在临命终时,遇到善知识,以大慈悲安慰其心,为他宣说净土妙法,教令他忆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那罪人被临死的苦痛所逼,慞惶散乱,不能忆念阿弥陀佛。善友知其苦痛失去正念,便转而教他:“你若不能忆念阿弥陀佛的话,便应口称阿弥陀佛名号。”那罪人即以至诚恳切心口称佛名,如此具足十念,口称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因为称佛名号,在念念中,除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到犹如日轮的金色莲华,应声现在罪人面前。在如一念的短时间内,就能往生极乐世界。在莲华中满十二大劫后,莲华才开放。观世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以大悲音声,为那往生者广说诸法空相的妙法,以实相忏法灭其罪障。那往生者闻听此妙法后,开解欢喜,当即发无上菩提心。
  这就叫做下品下生者。

TOP

续 9



    九品往生皆是凡夫


    又看此《观经》定善(1)及三辈(2)上下文意,总是佛去世后,五浊凡夫,但以遇缘有异,致令九品差别。何者?上品三人,是遇大凡夫;中品三人,是遇小凡夫;下品三人,是遇恶凡夫。以恶业故,临终藉善,乘佛愿力,乃得往生。
  善导《观经四帖疏》
  【注释】
  (1)定善:《观经》十六观,前十三观以定心观想净土依正二报,名之为定善;后三观以散心修三福九品之行,名之为散善。(2)三辈:指《观经》后三观的九品往生章。
  【译文】
  又,探究此《观经》定善十三观以及三辈九品章上下文的意蕴,总是彰显佛寂灭后,娑婆世界五浊恶世的凡夫,只是由于所遇缘分的差异,而导致往生品位有九品高下的不同。为什么这样说呢?上辈三品往生者是遇到大乘佛法的凡夫,中辈三品往生者是遇到小乘佛法的凡夫,下辈三品往生者是遇到恶因缘的凡夫。因为平生造恶业,临终凭藉善知识的开导,信愿持名,乘托阿弥陀佛大悲愿力,因此得以往生极乐净土。


                                                三、边地疑城往生

   中辈疑城生者
    其人奉行施与如是(1)者,若其然后中复悔,心中狐疑(2),不信分檀布施作诸善后世得其福,不信有无量清净佛国,不信往生其国中。虽尔,其人续念不绝,暂信暂不信,意志犹豫,无所专据,续结其善愿为本,续得往生。其人寿命病欲终时,无量清净佛则自化作形像,令其人目自见之。口不能复言,便心中欢喜踊跃,意念言:我悔不知益斋作善,今当生无量清净佛国。其人则心中悔过。悔过者,过差少,无所复及。其人寿命终尽,则生无量清净佛国,不能得前至无量清净佛所。便道见无量清净佛国界边自然七宝城,心中便大欢喜,道止其城中,则于七宝水池莲华中化生,则受身自然长大。其人于城中五百岁乃得出,往至无量清净佛所。是为第二中辈。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注释】
  (1)奉行施与如是:指经中所言中辈往生者所须具备的善德,即“当持经戒,无得亏失,益作分檀布施,常信受佛语深,当作至诚忠信,饭食沙门,而作佛寺起塔,烧香散华然灯,悬杂缯彩等”。(2)狐疑:即怀疑,由狐性多疑而来。
  【译文】
  其人奉行布施、供养等功德善业,如果中途又生悔吝,心中生起怀疑,不再相信布施、供养,作诸善业,其后世能够得享善果福报,也不相信实有阿弥陀佛极乐净土,也不相信念佛就能往生。即便这样,这个人仍继续念佛,虽然念佛,对净土法门的因果事理时而相信时而不相信,心志犹豫徘徊,对专一念佛求生净土缺乏坚固的信解依据。但尚能延续以前的善愿为根本,由于接续此前功德力,得以往生西方净土。其人世寿将尽、百病缠身之时,阿弥陀佛就自变化为佛的形像,令其人亲眼目睹。这时其人口不能说,但心中明了,欢喜踊跃,心中思惟:我真后悔中途退转,未能进一步奉持斋戒。但佛慈悲不舍,就能往生阿弥陀佛国。此人就在心中忏悔。因为忏悔过失,罪过得以减轻。其人世寿结束,就蒙佛力得以往生阿弥陀佛刹土,但不能直接到达阿弥陀佛处。在往生途中,见到极乐净土界边自然有七宝城池,心中便生起大欢喜。于是中途止步,在城中七宝水池莲华中化生,所受的清虚之身自然长大。其人在此边地疑城经过五百岁后,方可出来,前往阿弥陀佛所。这是中辈疑城往生者的情形。


    下辈疑城生者
    其人作是(1)已后,若复中作悔心,意用狐疑,不信作善后世当得其福,不信往生无量清净佛国。其人虽尔,续得往生。其人寿命病欲终时,无量清净佛则令其人于卧睡梦中,见无量清净佛国土。其人心中欢喜,意自念言:我悔不知益作善,今当生无量清净佛国。其人但心念是,口不能复言,则自悔过。悔过者,过差减少,悔者无所复及。其人命终,则生无量清净佛国,不能得前至。便道见二千里七宝城,心中独欢喜,便止其中,其人亦复于城中五百岁。五百岁竟,乃得出至无量清净佛所。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注释】
  (1)作是:指经中所言下辈往生者具备的德行,如“当断爱欲,无所贪慕,慈心精进,不当瞋怒,斋戒清净。如是清净者,当一心念欲生无量清净佛国,昼夜十日乃至一昼夜不断绝者”。
  【译文】
  其人曾斋戒清净,行持过乃至一昼夜的精进念佛,如果在中途又生后悔心,意地开始怀疑,不再相信作善后世得享福报,也不相信念佛能往生阿弥陀佛国。即便如此,其人尚可接续以前念佛的善根,往生西方净土。其人世寿将尽、百病缠身之时,阿弥陀佛令其人在卧床睡梦之中,目睹西方极乐世界。其人心中生起大欢喜,内自思惟:我真后悔中途退转,未能进一步斋戒念佛。今当往生阿弥陀佛安乐刹土。其人这时只能心念,而口中不能言语,就在心中忏悔以往的罪过。因为忏悔罪过,罪过得以减轻,所忏悔的过失也不再造作。其人世寿结束,就蒙阿弥陀佛愿力加持,得以往生极乐世界,但不能直接到达阿弥陀佛处。便在道旁见到方圆二千里的七宝城池,心中独自欢喜,便停止在城中。其人也在城中居住五百岁后,方能出来,到达阿弥陀佛处。


   胎生与化生
    若有众生,以疑惑心修诸功德,愿生彼国,不了佛智、不思议智(1)、不可称智(2)、大乘广智(3)、无等无伦最上胜智(4),于此诸智,疑惑不信,然犹信罪福,修习善本,愿生其国。此诸众生,生彼宫殿,寿五百岁,常不见佛,不闻经法,不见菩萨声闻圣众,是故于彼国土,谓之胎生(5)。若有众生,明信佛智,乃至胜智,作诸功德,信心回向,此诸众生,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跏趺而坐,须臾之顷,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诸菩萨具足成就。
  《佛说无量寿经》
  【注释】
  (1)不思议智:佛之智慧,深广而不可思议。(2)不可称智:佛之智慧众多无量,众生称说不能穷尽。(3)大乘广智:乘有运载义。佛之智慧威力广大无边,能运载一切众生至究竟涅槃彼岸。(4)无等无伦最上胜智:佛智为最究竟,一切菩萨圣众皆无法比拟。(5)胎生:极乐国土有胎生、化生二类,或生边地,或生莲内而华不开,不能见闻三宝,恰如胎生之人在胎内,故名胎生。
  【译文】
  如果有众生以疑惑心修行诸多功德,发愿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净土,然而不能明了阿弥陀佛的一切种智、深广难思之智、不可称说之智、大乘广度一切众生之智、最上无比胜妙之智,对阿弥陀如来甚深智慧功德,疑惑不信,但尚能相信善恶罪福的因果,由此修习六度福慧,愿往生彼佛净土。这一类众生寿终之后,就能往生在边地疑城的七宝宫殿之中,五百岁常不见阿弥陀佛,也闻听不到经法,不能看见诸菩萨声闻圣众,所以称此类往生者为胎生。如果有众生明了深信阿弥陀的智慧,乃至深信阿弥陀佛无等无伦最上胜智,广积功德善本,深信切愿回向求生西方净土,这一类众生寿终之后,便在极乐国土七宝莲华中自然化生,跏趺端坐。须臾之间,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净土诸菩萨同样地具足成就。



                                                 第七编   禅宗与净土


    念佛即是无上深妙禅
    求无上菩提者,应修念佛禅三昧。偈云:
  若人称念阿弥陀,号曰无上深妙禅。
  至心想像见佛时,即是不生不灭法。
  《大集经》
  【译文】
  求无上菩提的行者,应当修习念佛禅三昧。偈语说:
  倘若有人称念阿弥陀佛,
  这就叫做无上甚深微妙禅。
  至心观想佛像见到佛身时,
  即是不生不灭法。



       尽形修习,造极为则
    心行处灭是诸佛常住真心,心行处有是众生生死业心,其间不容丝发。若汝等能绵密加工,使此心无些子空隙,方得几分相应。莫略做半年十月,便谓我能苦心修道。不知正障道处,切宜慎之。又,功夫虽加,若未到铜山铁壁推不倒、移不动处,犹未是打成一片。切莫见些影响,便即歇手。是为半途而废,必至弃其前功,毫无所益。此又学道人大病,不可不知。要知佛法如大海,转入转深,断非小小知见之所能尽。应尽形修习,造极为则,切莫作容易想。
  觉明妙行菩萨:《西方确指》
  【译文】
  心之行蕴寂灭之处就是诸佛常住真如妙心,心之行蕴还幻出色相就是众生的生死轮转的业心,这二者容不得丝毫的讹误。如果你们能够绵密用功念佛,使这心性不存留一点点空隙,这才能获得几分与真心的相应。千万不要稍微做了半年十个月的修行,便自炫我能苦心修道。不知道这矜夸心正是道业的障碍,千万要谨慎避免。另外,功夫虽有增进,但倘若念佛未念到铜山铁壁推不倒、移不动的地步,就还不是功夫打成一片。切切不要修行见些浮泛的消息,便歇手不再加工用道,如果这样就叫做半途而废,必定会导致前功尽弃,而最终得不到丝毫利益。这又是学道人的大病,你们不可不知。要知道佛法犹如大海,越进入就越觉得深邃,决不是小小知见所能穷尽其奥旨的。你们应当终生修习念佛法门,以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为准则,万万不可将这念佛法门作容易想。


    不离秽土而生净土
    又以愿门广大,贵在知先;观法深玄,尤应守约。知先则务生彼国,守约则惟事持名。举其名兮,兼众德而俱备;专乎持也,统百行以无遗。从兹而万虑咸休,究极乎一心不乱。乃知匪离跬步,宝池涌四色之华;不出户庭,金地绕七重之树。处处弥陀说法,时时莲蕊化生。珍禽与庶鸟(1)偕音,琼院(2)共茆堂(3)并彩。盖由念空真念,生入无生。念佛即是念心,生彼不离生此。心佛众生一体,中流两岸不居。故谓自性弥陀,唯心净土。
  莲池:《阿弥陀经疏钞》
  【注释】
  (1)庶鸟:一般的鸟。(2)琼院:精美的庭院。(8)茆堂:茅草堂。
  【译文】
  又由于阿弥陀佛的愿门广大,所以贵在了知首先应办何种大事;观想念佛法门的深妙幽玄,尤其应当抉择简约的方法。了知首先应办的大事,便务必往生极乐世界;抉择简易的方法,就会专一持名念佛。举出佛名,阿弥陀佛的万德就无不兼备;专一持念,就能统摄菩萨众行而无遗漏。从今以后休止各种思虑,精进念佛直至一心不乱。这时就知道,不离寸步,七宝池中,涌出青黄赤白四色莲华;不出所居的庭院,黄金地上环绕七重行树。处处都是阿弥陀佛演说妙法,时时都有莲蕊化生。彼土珍禽异鸟与此土众鸟同鸣法音,彼土精美的殿庭与此土粗陋的草堂齐放光彩。这种境界是由于念佛念到极处,能所不二,即念即佛,从有生契入无生。念佛即是念心,往生西方实则不离生于此土。心、佛、众生本来平等一体,娑婆此岸、西方彼岸,以及无念中流,一概不住。所以这念佛三昧又可称为自性弥陀,唯心净土。


    禅净修证之差异
    禅与净土,理本无二;若论事修,其相天殊。禅非彻悟彻证,不能超出生死。所以五祖戒又作东坡,草堂青复为鲁公,古今宗师,彻悟而未彻证者,类多如此。良由惟仗自力,不求佛加,丝毫惑业不尽,生死决不能出。净土则具信愿行三,便可带业往生。一得往生,则永出生死。悟证者顿登补处,未悟者亦证阿鞞。所以华藏海会,悉愿往生;宗教知识,同生净土。良由全仗佛力,兼自恳心,故得感应道交,由是速成正觉。
  印光:《印光法师文钞》
  【译文】
  禅与净土,从理上说,本来无二无别;若论事修,其相状的不同却有天壤之别。修禅宗不到彻悟彻证的地步,就不能超出生死。所以五祖师戒禅师转生而为苏东坡,草堂青和尚转世而为曾鲁公,古往今来的禅门宗师,彻悟而没有彻证的,大多属于这一类。这是由于只仗自力,不求佛力加持的缘故。如果有丝毫的惑业还没有断尽,决定不能超出生死。净土则只要具备信愿行三资粮,便可以带业往生。一得往生,就永远超出生死轮回。悟证者顿登一生补处位,未悟者也可证入不退转位。所以华藏海会诸法身大士,全都发愿往生;宗门教下诸善知识,一起往生净土。这是由于全仗佛力加持,加上自己的诚恳心,所以能够感应道交,由此迅速成就无上正觉。


   参禅念佛,相辅相成
    古谓参禅不碍念佛,念佛不碍参禅,又云不许互相兼带。然亦有禅兼净土者,如圆照本、真歇了、永明寿、黄龙新、慈受深等诸师,皆禅门大宗匠,而留心净土,不碍其禅。故知参禅人虽念念究自本心,而不妨发愿,愿命终时,往生极乐。所以者何?参禅虽得个悟处,倘未能如诸佛住常寂光,又未能如阿罗汉不受后有,则尽此报身,必有生处。与其生人世而亲近明师,孰若生莲华而亲近弥陀之为胜乎?然则念佛不惟不碍参禅,实有益于参禅也。
  莲池:《竹窗随笔》
  【译文】
  古德曾说参禅不妨碍念佛,念佛不妨碍参禅,又说不允许互相兼带修持。然而也有参禅兼修净土的人,例如圆照本、真歇了、永明寿、黄龙新、慈受深等诸位禅师,都是禅门大宗匠,而留心净土,并未妨碍禅修。由此可知,参禅人虽然念念参究自己的本心,而并不妨碍发愿,愿临命终时,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为什么要发愿往生呢?参禅虽然得到开悟,倘若不能如同诸佛一样安住常寂光,又不能像阿罗汉那样断见思惑不再受后身,那么,这个业报身命终,必定又有随业投生之处。与其生在人世间而亲近明师,怎么能比得上莲华化生亲近阿弥陀佛为殊胜呢?可见,念佛不仅不妨碍参禅,实在有益于参禅。


      且缓谈过量境界
  若一味说无相话以为高,则资性稍利者,看得两本经论,记得几则公案,即便能之,何足为难!且汝既了彻自心,随处净土,吾试问汝:还肯即厕溷(1)中作住止否?还肯就犬豕马牛同槽而饮啖否?还肯入丘冢(2)与臭腐尸骸同睡眠否?于斯数者,欢喜安稳,略不介意,许汝说高山平地总西方。其或外为忍勉,内起疑嫌,则是净秽之境仍分,憎爱之情尚在。而乃开口高谈大圣人过量境界,拨无佛国,蔑视往生,可谓欺天诳人,甘心自昧。苦哉!苦哉!
  又汝若有大力量,有大誓愿,愿于生死海中,头出头没,行菩萨行,更无畏怯,则净土之生,吾不汝强。如或虑此土境风浩大,作主不得,虑诸佛出世难值,修学无由,虑忍力(3)未固,不能于三界险处度脱众生,虑尽此报身(4),未能永断生死,不受后有(5),虑后有既在,舍身受身,前路茫茫,未知攸往,则弃净土而不生,其失非细。此净土法门似浅而深,似近而远,似难而易,似易而难,他日汝当自知。
  莲池:《云栖法汇》
  【注释】
  (1)溷(hùn):厕所。(2)冢(zhǒng):坟墓。(3)忍力:忍辱之力。又谓安住真如实相之力。(4)报身:业报之身。(5)后有:未来之果报,后世之心身。
  【译文】
  倘若总是说一些无相无念的话以为高妙,那么天资稍为敏利的人,看了几本经论,记得几则禅宗公案,就可做到这一点,这并不足为难!你既然彻悟自心,随处都是净土,那么我试问你:你还肯住在厕所中否?还肯与狗、猪、马、牛同槽饮食否?还肯入荒山坟墓与发臭腐烂的尸骸一起睡眠否?如果对这几项欢喜安稳,一点都不介意,方许可你说高山平地总是西方净土。如果外表忍耐勉强承受,内心生起疑虑嫌恶,则仍有净秽境界的分别,还存在憎爱的情感。以此心态而高谈阔论大圣人超情离见的境界,否定佛国的存在,蔑视往生净土,这就叫是欺天诳人,甘愿蒙昧自己的心灵,苦哉!苦哉!
  另外,你倘若有大力量,有大誓愿,愿在生死海中头出头没,行菩萨道,不再有畏惧怯弱,那么我不勉强你往生净土。如果或是忧虑这个娑婆世界境风浩大,自己作不了主,忧虑诸佛出世难值难遇,修学佛法无门可入,忧虑忍力未能坚固,不能在三界险难处度脱众生,忧虑尽此业报之身,未能永断生死,不再有后世的身心果报,忧虑既然还得受来生的果报,舍此身受他身,前路茫茫,不知向何处去,那么,摒弃净土而不往生,其损失就不是细小的了。这个净土法门看似浅显实则深奥,看似浅近实则邃远,看似艰难实则容易,看似容易而又艰难,今后你自会明白其中的奥妙。


    一心不乱即禅
   又,此一心即达摩(1)直指之禅故。寻常说禅者讳净土,今谓达摩说禅,直指灵知之自性也。此理一心(2),正灵知自性故。门庭施设不同,而所证无两心也。善哉,中峰(3)之言曰:禅者,净土之禅;净土者,禅之净土也。有味乎言之也。
  莲池:《弥陀疏钞》
  【注释】
  (1)达摩:全名菩提达摩,印度人。梁武帝时泛海到达我国,因与武帝话不投机,遂渡江入魏,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中国禅宗之始祖。(2)理一心:莲池大师将“一心不乱”之一心判例为事一心和理一心,云:“理一心者,获自本心,故名一心。此纯理观,不专事相,观力成就,名理一心。属慧门摄,兼得定故。”(3)中峰:元朝钱塘人,名明本,号中峰。由天目山高峰妙和尚处大悟彻底,说法无碍,著书若干。
  【译文】
  又,这个一心不乱就是达摩祖师西来所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禅。一般的参禅者都忌讳净土法门,现在提及达摩祖师所传之禅,乃直指无念灵知的自性。而念佛达到理一心不乱,正是离念灵知的自性。禅净两宗修行理路方法不同,而所证的并没有两种心性。说得好啊,中峰禅师的开示:“禅是含摄净土之禅,净土是融渗禅之净土。”当细细体会这句话中的意味啊。


    念佛比参禅直截痛快
  《观经》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二语,较之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尤为直截痛快。何也?以见性难而作佛易故。何为见性?离心意识,灵光迸露,始为见性,故难。何为作佛?持佛名号,观佛依正,即为作佛,故易。经云: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岂非以想念于佛,即为作佛耶?夫成佛、是佛,理无二致。而见性、作佛,难易相悬若是,岂非念佛较之参禅,尤为直截痛快也哉?
  彻悟:《彻悟禅师语录》
  【译文】
  《观无量寿经》中的“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这两句话,比起禅宗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更为直接了当,痛快淋漓。为什么呢?因为见性困难而作佛容易。什么叫见性呢?离开心意识,内在灵光迸露,才可叫作见性,所以很困难。什么叫作佛呢?持念阿弥陀佛名号,观想阿弥陀佛的正报(佛的相好光明)与依报(极乐世界的种种庄严功德),这就叫作佛,所以很容易。经上说:“你们心里忆佛念佛时,这忆佛念佛的心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这岂不是由于忆佛念佛,就是作佛吗?成佛与是佛,在道理上没有两样。然而,见性与作佛,二者的难易却悬殊很大,这不正说明念佛比参禅更为直截痛快吗?


   念佛可以开发智慧
    问:今一意念佛,能发慧否?
  答:看教如读医书,心地用功如服药,先明教自是正理。学道人贵在审辨邪正、大小、偏圆而已。无暇遍览,可只看《楞严》。既修净土,其净土诸书,俱要看过,却放下文字一心念佛。所云慧者,通晓经教,善演说而空谈诸口,无得于心者,狂慧也;真参实悟,乃名正慧。明教后,一心念佛,当发此慧。
  莲池:《莲池遗稿》
  【译文】
  问:如今一心一意念佛,能否开发智慧?
  答:看经教如读医书,心地用功如服药,首先弄明白教义自是正理。学道人贵在审辨邪正、大小、偏圆而已。没有闲暇遍览经书,可以只读《楞严经》。既然修持净土,净土各种经论,都要看过,然后放下文字,一心念佛。所说的智慧是什么呢?那种通晓经教,善于演说,空谈玄妙,而心无证悟的,属于狂慧;而真参实悟的,才可称为正慧。明白经教义理后,应当一心念佛,便可开发这种智慧。


   念佛以净想转染想
    今果能以妄想心转为念佛,则念念断烦恼。若念念能断烦恼,则是念念出生死。果能以念佛之一念不移,一心不乱,比参禅更有下落。总之,惟在一念真切耳。但参禅定要死尽世心,不容一念妄想。念佛是以净想转染想,以想除想,乃转换之法,就吾人根器易为耳。
  憨山:《憨山老人梦游集》
  【译文】
  如今果真能以妄想心转而念佛,则念念可以断烦恼。倘若念念能断烦恼,就是念念出离生死。果真能以念佛的一念坚固不移,一心不乱,这比参禅更有下落。总之,念佛贵在一念真实恳切。但参禅却一定要灰心灭智,不容存有一念妄想。念佛则是以清净之想替代染污之想,以想除想,乃是转换意念的方法,这对我们的根器来说,是比较容易下手行持的。


    两镜交光,相含互照
    原此一念,本是法界。从缘而起,缘无自性,全体法界,故得横遍十方,竖穷三际,离过绝非,不可思议。法尔具此威神,法尔具此功用。今以此念,念于西方阿弥陀佛,求生极乐净土。正当念时,西方依正,在我心中;而我此心,已在西方依正之内。如两镜交光,相含互照,此横遍十方之相也。若约竖穷三际,则念佛时,即见佛时,亦即成佛时;求生时,即往生时,亦即度生时。三际同时,更无前后。帝网珠光,难齐全体;南柯梦事(1),略类一斑。此理悟之最难,信之最易。但能直下承当,终必全身受用。可谓参学事毕,所作已办矣。
  彻悟:《彻悟禅师语录》
  【注释】
  (1)南柯梦事:事见唐人李公佐小说《南柯太守传》。侠士淳于棼醉酒梦游大槐安国,被招为驸马,任南柯太守,尽享荣华。因遭外敌入侵,兵败,加之公主病死,辞职回京。后交结豪贵,威信日涨,为国王所忌,遂限其自由,继而遣令归家。入家而梦醒。梦境历二十余年。后与友人寻梦中国度,乃庭院槐树下之蚁穴耳。喻虚幻非实之事境。
  【译文】
  推原此现前一念,本是一真法界。从种种因缘和合而起,缘生之法自性本空,全体乃即法界,所以能在空间上横遍十方,时间上彻通过去、现在、未来三际,离四句,绝百非,不可思议。此一念心,法尔自然地具足如此威力神通,法尔自然地具足此功德妙用。现在就以这一念来称念西方阿弥陀佛,求生极乐净土。正当念佛之时,西方净土的依正功德庄严,便在我心中;而我此念佛的心,也已在西方净土依正庄严之内。这正如两面镜子相对,其光相互含摄与映照,这是心性遍融十方的相状。若从时间上竖穷三际来论,那么我们念佛时,也就是见佛时,也就是成佛时;一念求往生时,就是往生净土时,也就是度脱众生时。过去、现在、未来三际同时,更无前后的分别。这种神妙因陀罗网珠光映彻,难以比说其全体;南柯太守荣华得失之梦事,也大略类似一星半点。这种奇妙从理上彻悟最难,但从信心而入则最为容易。只要能够直下承当此事,最终必定全身获得受用。如此才能够称得上参学事毕,所作的生死大事已经成办了。


    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
    师尝修净土,勤以励人。室中问学者云:若言舍秽取净,厌此欣彼,则是取舍之情,众生妄想;若言无净土,则违佛语。修净土者当如何修?众无语。复自答云: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又云:譬如雁过长空,影沉寒水,雁绝遗踪之意,水无留影之心。
  天衣义怀:引自《角虎集》
  【译文】
  (天衣义怀)禅师悟道之后,曾精勤修持净土法门,并常常以此策励学人。一次,在室内问诸参学弟子说:“如果说舍离污秽,欣取清净,厌离此界,欣求彼土,则是有了分别取舍的情见,属于众生的妄想;但如果说无净土可生,则又违背佛的法语。如此,则修持净土法门者应该如何修呢?”大众无言以对。过了一会儿,禅师自己答道:“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禅师又说:“就好像大雁掠过长空,影子沉入寒潭之水,大雁绝对没有留下踪迹的意思,潭水也没有留下大雁影子的想法。”



    了他即自,法门深妙
    此之法门,全在了他即自。若讳言他佛,则是他见未忘;若偏重自佛,却成我见颠倒。又悉檀四益(1),后三益事不孤起。倘不从世界深发庆信,则欣厌二益尚不能生,何况悟入理佛?唯即事持达理持,所以弥陀圣众现前,即是本性明显;往生彼土,见佛闻法,即是成就慧身,不由他悟。法门深妙,破尽一切戏论,斩尽一切意见,唯马鸣、龙树、智者、永明之流,彻底担荷得去。其余世智辩聪,通儒禅客,尽思度量,愈推愈远,又不若愚夫妇老实念佛者,为能潜通佛智,暗合道妙也。
  蕅益:《阿弥陀经要解》
  【注释】
  (1)悉檀四益:悉是华言,檀是梵语。悉是遍意,檀为施意。佛以四法,遍施众生,故名悉檀。世界悉檀顺应世间众生之机,予欢喜益;为人悉檀启发众生善根,生善益;对治悉檀针对众生烦恼加以对治,破恶益;第一义悉檀直指心性本元,入理益。
  【译文】
  念佛往生的法门,全在了达他力即自力。如果忌讳谈他佛,则是他见未能忘怀;如果只是偏重自性佛,却成了我见颠倒。又佛说法普施的四种法益,后三种益(生善益、破恶益、入理益)之事不会无缘孤立而起。如果不随顺世谛,而说世界之法,令闻者深切地生起庆喜信心,则欣求极乐(生善)、厌离娑婆(破恶)二种利益尚且不能生起,何况证悟入理即佛呢?只有通过事相的修持才能达到理观的修持,所以阿弥陀佛与诸圣众齐现念佛人眼前,即是本性的彰显(自性弥陀)。往生安养净土,见阿弥陀佛讲经说法,即是成就法身慧命,本自具足,不由他悟。这个念佛往生法门深邃奥妙,摧破一切戏论,斩尽一切知见,唯有马鸣、龙树诸菩萨,智者、永明诸祖师等上根利智者,才能当下担荷得去。其他世智辩聪的学者、自认通达儒学者以及浮光掠影的禅客,绞尽脑汁去思惟揣测念佛法门的义理,则越推究偏离越远,又不如那些愚夫愚妇老实念佛者,能潜通阿弥陀佛的智慧,暗合实相的奥妙。


    禅佛二门,到家一著
    禅佛二门,发行虽异,到家一著,其理是同。当知所以发行异者,如参禅拈来即是,不著佛求。然若自不能具正知见,又不遇正知见人,纵不退转,多入魔道,无佛力救护故也。若念佛,一切不取,惟念彼佛,虽无正解及师友开发,但直信有佛身土,发志即生。纵滞偏小,亦还于正,有弥陀愿力救护故也。是名发行有异,非谓法门地位深浅有异也。是知参禅即念佛,念佛即参禅。禅非佛不得往生,佛非禅不得观慧。念佛参禅,岂有二致?
  妙叶:《念佛直指》
  【译文】
  参禅与念佛两种法门,其下手修行的方法虽有不同,回归自性本源的目标其理则是相同的。应当知道禅净下手行持不同的原因,比如参禅一法,头头是道,拈来即是,不著相以求佛。但是如果自己没有具备正知正见,又没有遇到具备正知正见的善知识导引锤钳,则参禅功夫纵然能不退失,也大多流入魔道,这是因为没有佛力加持救护的缘故。而念佛法门无须借助其它方法,只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虽然行者没有正确的知解,也没有良师益友的劝示引导,但只要能深信有阿弥陀佛、西方净土,发愿往生,无不蒙佛接引。纵然开始滞于小乘偏真涅槃,一得往生,最终还能归于大乘正道,这是因为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加被救护所致。这是说禅净在下手行持上有差异,并不是说禅净所证的果位有浅深优劣的不同。由此可知,参禅即是念佛,念佛即是参禅。参禅不念佛不得往生净土,念佛不参禅则不能获得观照的智慧。念佛与参禅哪里有什么不同呢?


    念佛普摄华严法界
    又问:华严法界,密义重重,以无量修多罗而为眷属,云何唯一念佛门而能普摄?
  答:诚如所说,教指宏深。但入道初心,自然方便。入此一门,乃能遍彻无边法界。又清凉疏(1)分四法界(2):一心念佛,不杂余业,即入事法界;心佛双泯,一真独脱,即入理法界;即心即佛,大用齐彰,即入理事无碍法界;非佛非心,神妙不测,即入事事无碍法界。是知一念佛门,无法不摄。故此经以毗卢为导,以极乐为归。即觐弥陀,不离华藏。家珍具足,力用无边。不入此门,终非究竟。
  彭际清:《华严念佛三昧论》
  【注释】
  (1)清凉疏:指清凉国师所著《华严疏钞》。(2)四法界:华严宗所立。世间万法差别之相,各有其不同,不能混淆,名事法界;真如平等的理体,为万法所依,名理法界;真如能生万法,故万法即是真如,理体事相,互融互具,无碍通达,名理事无碍法界;诸法互摄,重重无尽,不相妨碍,一多相即,大小互容,举一全收,具足相应,名事事无碍法界。
  【译文】
  又有人问:《华严经》中所宣说的一真法界,其秘密义理,重重无尽,以无量的契经作为眷属,为什么说只此念佛法门就能够普摄一切呢?
  答:果真如你所说,《华严》教理宗旨博大精深。但初发心修道者,自然以方便法门为应机。契入此念佛一门,就能普遍贯彻无边法界。清凉国师在《华严疏钞》中类分四法界:一心念佛,不夹杂其它的行业,即是契入事法界;既而能念之心与所念之佛双泯双亡,真性灵觉迥脱根尘,即是契入理法界;即心即佛,自性作用一齐彰显,即是契入理事无碍法界;非心非佛,神妙不可测量,即是契入事事无碍法界。从此可知,一个念佛法门,没有哪一法而不摄受。所以此《华严经》以毗卢遮那为引导,以极乐净土为归宿。诸往生者即面觐阿弥陀佛,却并未离开华藏世界。自性家珍圆满具足,神力妙用无边。不入此念佛法门,终究不是学佛求道的究竟。


   真应一际,从真流化
    问:心无外佛,见佛是心,云何教中说有化佛来迎,生诸净土?
  答:法身真佛,本无生灭,从真起化,接引迷根。以化即真,真应一际,即不来不去,随应物心。又,化体即真,说无来去,从真流化,现有往还,即不来相而来,不见相而见也。不来而来,似水月之顿呈;不见而见,犹行云之忽现。此乃是本愿功德力故,令彼有缘众生专心想念,能令自心见佛来迎,不是诸佛实遣化身而来迎接。但是有缘,时机正合,能令自心见佛来迎。则佛身湛然常寂,无去无来;众生识心(1),托佛本愿力,一念变化,有去有来。如镜面像,似梦施为。镜中之形非内非外,梦中之事不有不无。但是心生,非关佛化。
  永明:《万善同归集》
  【注释】
  (1)识心:指第八阿赖耶识之心王。
  【译文】
  问:心外无佛,所见的佛即是自心,为什么经教中说有阿弥陀佛的化身佛来迎接念佛人往生西方净土呢?
  答:诸佛的法身,本来没有生灭,从法身生起化身,接引迷惑的众生往生净土。因为应化身就是法身,法身与应身平等一际,即不来不去,随众生心而感应。又,应化身的体性即法身,文字表述没有去来;从法身流现化身,示现有往有来,即不来相而来,不见相而见。不来而来,就好比水中之月顿然呈现;不见而见,就好比空中行云忽然出现。这乃是阿弥陀佛大悲本愿功德之力,能令有缘众生专心称念阿弥陀佛,能令自心见到阿弥陀佛来接引,并不是阿弥陀佛真的派遣了应化身来接引。只是佛与众生有缘,时机正好吻合,能令自心见佛来接引。佛的法身湛然常寂,如如不动,无去无来;众生的阿赖耶识仰托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力,一念感通变化出有去有来之相。犹如镜中所映的面像,又似梦中的施设作为。镜中的影像不在内不在外,梦中之事没有真实不能说其有,但历历在目不能说其无。一切都是识心所生,与佛的化身并无关联。

TOP

续 10



    以佛知见为知见


  夫见道而后修道,修道而后证道,此千圣同途,千古不易之定论也。然见道岂易言哉!若依教乘,必大开圆解,若依宗门,必直透重关,然后得论修道。否则便为盲修瞎练,不免撞墙磕壁,堕坑落堑矣。唯净土一门则不然。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但发愿持名,即得往生。此乃佛心佛眼,亲知亲见之境界,非彼三乘贤圣所能知见也。但当深信佛言,依此而发愿持名,即是以佛知见为知见,不必别求悟门也。
  彻悟:《彻悟禅师语录》
  【译文】
  由明心见性而后修行六度万行等,由修菩萨道而后证悟实相,这是千圣修因证果的相同之路,千古不会改易的定论。但明心见性岂是容易之事!若依照教下来看,必须大开圆解,若从禅宗来看,也当直透重关,至此才有资格谈论修道。除此之外便为盲修瞎练,不可避免地会撞墙碰壁,堕入坎坷,跌落深坑。唯有净土这一法门不是这样。从这个娑婆世界向西方,经过十万亿佛刹,有世界名叫极乐,其国土有一尊佛,号阿弥陀,而今正在讲经说法,只要深信切愿执持名号,就能蒙佛力加持,往生彼土。这是诸佛以实相心智慧眼,亲知亲见的境界,不是三乘贤圣(声闻、缘觉、菩萨)所能知见的深妙境界。只要深信佛语诚言,遵依佛教,信愿持名,这就是以佛的知见为自己的知见,不必另外去求开悟之门。


    念佛普摄无量法门
    洞下一宗(1),皆务密修,其故何也?良以念佛法门,径路修行,正按大藏,接上上根器,傍引中下之机。又云:宗门大匠,已悟不空不有之法,秉志孜孜于净业者,得非净业之见佛,尤简易于宗门乎?又云:乃佛乃祖,在教在禅,皆修净业,同归一源。入得此门,无量法门,悉皆能入。
  真歇清了:引自《角虎集》
  【注释】
  (1)洞下一宗:即曹洞宗,乃禅宗五家之一。
  【译文】
  曹洞宗的行人,虽然都以参禅为主,但无不密修念佛往生净土法门,原因何在?由于念佛法门,乃捷径修行法门,正依照大藏经的纲要宗旨,接引上上根机者,兼带接引中下根机的众生。又说:禅门的泰斗龙象,已经悟入非空非有的心法,仍专志精勤修持净土法门,难道不是证明了以念佛往生华开见佛,尤其简便易行,超胜于禅宗?又说:三世诸佛,历代祖师,宗门教下诸行者,无不修持净业,同归心性本源。能入念佛一门,则无量法门全都能摄入。


    禅净四料简阐微
    大藏之纲宗,修持之龟鉴
  汝还知永明《四料简》所示禅净有无、利害、得失乎?夫永明乃弥陀化身,岂肯贻人罪薮,谤正fa lun,疑误众生,断灭佛种乎?
  彼曰:永明《料简》,语涉支离,不足为法。何以言之?彼谓:“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若如所说,则今之禅者,类多皆看念佛的是谁,又有住念佛堂长年念佛者,彼皆现世能为人师,来生即成佛祖乎?又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若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今之愚夫愚妇,专念佛名者,处处皆有,未见几人临命终时,现诸瑞相,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也。故知永明《料简》,为不足法。
  余曰:汝何囫囵吞枣,不尝滋味之若是也!夫永明《料简》,乃大藏之纲宗,修持之龟鉴。先须认准如何是禅,如何是净,如何是有,如何是无,然后逐文分剖,则知字字皆如天造地设,无一字不恰当,无一字能更移。吾数十年来,见禅讲诸师所说,皆与汝言无少殊异。见地若是,宜其禅与净土,日见衰残也。
  印光:《印光法师文钞》
  【译文】
  你还知道永明大师的《四料简》所开示的禅宗与净土的有与无、利与害、得与失吗?永明大师乃是阿弥陀佛的化身,怎么肯遗留给后人罪恶的渊薮,毁谤正fa lun,疑惑耽误众生,而断灭佛法种子呢?
  他(那位参访禅人)说:永明禅师的《料简》,言语显得支离破碎,不足以作为修行的法则。为什么这样说呢?他说:“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如果像他所说的那样,那么如今参禅的人,大多是看“念佛的是谁”这个话头,又有安住在念佛堂中长年念佛的,那些人都能现世为人之师,而来生成佛作祖吗?他又说:“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若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如今专门持念阿弥陀佛名号的愚夫愚妇到处都有,却未曾见过有几个人临命终时,现出种种的瑞相,承蒙阿弥陀佛接引,往生西方净土。由此可见永明禅师的《料简》是不足以作为修行的法则的。
  我回答说:你为什么囫囵吞枣,像这样地不知仔细品尝滋味呢?永明大师的《料简》,乃是大藏经的纲要宗旨,修持者的明镜准绳。首先必须认识清楚如何才是“禅”,如何才是“净”,如何才是“有”,如何才是“无”,然后随其文句进行分辨剖析,就知道字字都如同天造地设一般,没有一个字不恰当,没有一个字能改动。我数十年来见到禅宗和讲经的诸师所说的,都和你所说的没有一点差异。大家的见解境地像这个样子,难怪只见禅宗和净土一天天地衰败残缺了。



    禅净、有无之辨
    问:何名禅净及与有无?请垂明诲。
  答:禅者,即吾人本具之真如佛性,宗门所谓父母未生以前本来面目。宗门语不说破,令人参而自得,故其言如此。实即无能无所、即寂即照之离念灵知、纯真心体也(离念灵知者,了无念虑而洞悉前境也);净土者,即信愿持名,求生西方,非偏指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也。有禅者,即参究力极,念寂情亡,彻见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明心见性也;有净土者,即真实发菩提心,生信发愿,持佛名号,求生西方也。禅与净土,唯约教约理;有禅有净土,乃约机约修。教理则恒然如是,佛不能增,凡不能减;机修须依教起行,行极证理,使其实有诸己也。二者文虽相似,实大不同,须细参详,不可儱侗。倘参禅未悟,或悟而未彻,皆不得名为有禅。倘念佛偏执唯心而无信愿,或有信愿而不真切,悠悠泛泛,敷衍故事,或行虽精进,心恋尘境,或求来生生富贵家,享五欲乐,或求生天,受天福乐,或求来生,出家为僧,一闻千悟,得大总待,宏扬法道,普利众生者,皆不得名为有净土矣。
  问:出家为僧,宏法利生,又有何过,而亦简除?
  答:若是已断见思,已了生死,乘大愿轮,示生浊世,上宏下化,度脱众生者,则可。若或虽有智愿,未断见思,纵能不迷于受生之初,亦复难保于毕生多世。以虽能宏法,未证无生,情种尚在,遇境逢缘,难免迷惑。倘一随境迷,则能速觉悟者,万无一二;从迷入迷,不能自拔,永劫沈沦者,实繁有徒矣。如来为此义故,令人往生净土,见佛闻法,证无生忍。然后乘佛慈力,及己愿轮,回入娑婆,度脱众生,则有进无退,有得无失矣。未断见思,住此宏法,他宗莫不如是,净宗断断不许也。世多谓参禅便为有禅,念佛便为有净土,非但不知禅净,兼亦不知文义,孤负永明古佛一番大慈悲心,截断后世行人一条出苦捷径。自误误人,害岂有极!所谓错认定盘星,毫厘有差,天地悬隔也。
  印光:《印光法师文钞》
  【译文】
  问:什么叫做“禅”和“净”以及“有”和“无”?请您垂慈明白地教诲我。
  答:所谓“禅”,就是我们本自具足的真如佛性,宗门中所谓的父母未生以前的本来面目。宗门中的话不明白说破,让学人参究而自己悟得,所以其言就是如此。其实就是无能无所、即寂即照的离念灵知、纯真心体(所谓离念灵知,是指完全没有分别思虑,而十分清楚当前的境界);所谓“净土”,就是真信切愿持念阿弥陀佛的名号,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不是偏指理体的唯心净土、自性弥陀。所谓“有禅”,就是参究的功力到了极点,分别念虑寂灭而情执消亡,彻底见到自己父母未生以前的本来面目,明心见性;所谓“有净土”,就是真实地发出上求下化的菩提心,生起信心,发起誓愿,持念阿弥陀佛的名号,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禅”与“净土”,只是就经教就理体来说的;“有禅”与“有净土”,乃是就众生的根机就修行来说的。经教和理体恒常如此,即使是佛陀也不能令其增加,凡夫也不能令其减少。众生的根机和修行必须依经教发起而行,修行到了极致便可证得理体,自己确实有所获得。“禅净”、“有禅有净”二者的文字虽然相似,实际上却是大不相同,必须仔细地参究审察,不可笼统模糊。倘若参禅而没有开悟,或者虽然开悟了却没有透彻,都不能叫做“有禅”。倘若念佛偏执唯心净土而没有信愿,或者有信愿而不真实恳切,悠悠泛泛,像应付敷衍惯习之事一样,或者修行虽然精进,可是心中贪恋尘俗境界,或者求来世生在富贵人家,享受五欲的快乐,或者求生在天界,享受天人的福报,或者求来生出家为僧,一听闻到佛法就能获得千般开悟,得到佛法的大总持,宏扬佛法正道,普遍利益一切众生,都不能叫做“有净土”。
  问:出家为僧,宏扬佛法,利益众生,又有什么过错,而也要拣选排除在“有净土”之外呢?
  答:如果是已经断除了见惑思惑烦恼,已经解脱了六道生死轮回,乘着广大的慈悲愿轮,示现出生在五浊恶世,上宏下化,救度解脱众生,那是可以的。如果是有些人虽然有智慧和愿力,可是还没有断除见惑思惑,纵然能够在出生的时候不迷惑,也很难保证一生或多生不迷惑。因为他虽然能够宏扬佛法,可是还没有证得无生法忍,情执种子仍然存在,遇着境界和因缘,难免迷惑。倘若一旦随着境界而迷失,那么能够迅速觉察醒悟的,一万人当中没有一两个;从迷惑进入更迷惑,不能自我超拔,多生多劫沉沦生死苦海的,实在是非常多的了。释迦如来因为这个缘故,所以叫人往生西方净土,见到阿弥陀佛,听闻佛法,证得无生法忍,然后托乘阿弥陀佛的慈悲之力,以及自己的本愿之轮,回到娑婆世界,救度解脱众生,这就只有前进没有后退,只有利益没有损失了。没有断除见惑思惑,留在这个娑婆世界宏扬佛法,其他的宗派没有不是如此的,净土宗则是坚决不允许的。世人大多以为凡是参禅的便是“有禅”,凡是念佛的便是“有净土”,这不但是不知道“禅”和“净”,同时也是不懂得《四料简》的文义,辜负了永明古佛的一番大慈悲心,截断了后世修行人一条出离苦海的捷径,既误了自己,又误了他人,其祸害岂有穷尽!这就是所说的错认定盘星,相差一毫一厘,就出现了天地之别的的结果。


    有禅有净土
    彼曰:禅净有无,略知旨趣,四偈玄文,请详训释。
  余曰: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者:其人彻悟禅宗,明心见性,又复深入经藏,备知如来权实法门。而于诸法之中,又复唯以信愿念佛一法,以为自利利他通途正行。《观经》上品上生,读诵大乘,解第一义者,即此是也。其人有大智慧,有大辩才,邪魔外道,闻名丧胆,如虎之戴角,威猛无俦。有来学者,随机说法。应以禅净双修接者,则以禅净双修接之;应以专修净土接者,则以专修净土接之。无论上中下根,无一不被其泽,岂非人天导师乎?至临命终时,蒙佛接引,往生上品。一弹指顷,华开见佛,证无生忍。最下即证圆教初住,亦有顿超诸位,至等觉者。圆教初住即能现身百界作佛,何况此后位位倍胜,直至第四十一等觉位乎?故曰来生作佛祖也。
  印光:《印光法师文钞》
  【译文】
  他问道:禅和净土的有无,我大略已经知道了旨趣。《四料简》偈颂的玄妙文句,请您详细地训解阐释。
  我答道:所谓“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意思是:这个人已经彻悟了禅的宗旨,明心见性,又能够深入佛法经藏,全面地了知释迦如来一切权教实教法门。而在诸法当中,又唯有以信愿念佛这一法,作为自利利他的通途正行。《观无量寿佛经》上品上生中所说的“读诵大乘经典,解了佛法最究竟的真理”,就是这种人。这种人有大智慧,有大辩才,邪魔外道听到其名字心惊胆裂,就如同老虎戴上锐利的双角,威武勇猛,没有能与他相比的。有前来修学的,能根据来者的根机而宣说佛法,应当以禅净双修来接引的,就以禅净双修接引他;应当以专修净土来接引的,就以专修净土接引他,无论是上根、中根、下根,没有一个人不蒙受其恩泽,这难道不是人天导师吗?到临命终的时候,承蒙阿弥陀佛慈悲接引,上品往生,在一弹指的短时间内,就莲华开放,见到阿弥陀佛,证得无生法忍,最低的就证得圆教的初住位,也有顿即超越诸般位次,直接证得等觉位的。圆教的初住菩萨,就能够现身于一百个大千世界作佛,更何况在初住位之后,一位比一位倍加殊胜,直至第四十一位的等觉菩萨呢?所以说“来生作佛祖”。


    无禅有净土
    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若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者:其人虽未明心见性,却复决志求生西方。以佛于往劫,发大誓愿,摄受众生,如母忆子,众生果能如子忆母,志诚念佛,则感应道交,即蒙摄受。力修定慧者,固得往生;即五逆十恶,临终苦逼,发大惭愧,称念佛名,或至十声,或止一声,直下命终,亦皆蒙佛化身,接引往生,非万修万人去乎?然此虽念佛无几,以极其猛烈,故能获此巨益,不得以泛泛悠悠者,校量其多少也。既生西方,见佛闻法,虽有迟速不同,然已高预圣流,永不退转。随其根性浅深,或渐或顿,证诸果位。既得证果,则开悟不待言矣。所谓若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也。
  印光:《印光法师文钞》
  【译文】
  所谓“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若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意思是:其人虽然没有明心见性,却又坚决立志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因为阿弥陀佛在过去劫中,发下广大的誓愿,摄受众生,就如同慈爱的母亲忆念儿子一样。众生果真能如同游子忆念母亲,恭敬虔诚地忆念阿弥陀佛,那么必定可以感应道交,就能蒙阿弥陀佛摄受。努力修行禅定智慧的,固然可以往生西方净土;即使是曾经造作五逆十恶的人,在临命终时,被痛苦所逼迫,而发起大惭愧心,称念阿弥陀佛的名号,或者达到十声,或者只有一声,当下生命结束,也都蒙阿弥陀佛的化身接引往生净土,这不是“万修万人去”吗?然而这种人虽然念佛没有几句,却因为他的心力极其猛烈,所以能够获得如此巨大的利益,不得用那种泛泛悠悠修持的人,来与之比较念佛数量、功德的多少。这种人往生西方净土后,见到阿弥陀佛,听闻佛法,虽然有缓慢和迅速的不同,但是他们已经高登净土而进入圣人的行列,永远不会退转,随着他们根性的浅深,或者渐次或者顿时证得各种果位。证得各种果位后,那么开悟就不用说了。这就是所说的“若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有禅无净土
    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者:其人虽彻悟禅宗,明心见性,而见思烦恼,不易断除。直须历缘煅炼,令其净尽无余,则分段生死,方可出离。一毫未断者,姑勿论。即断至一毫未能净尽,六道轮回依旧难逃。生死海深,菩提路远,尚未归家,即便命终。大悟之人,十人之中,九人如是,故曰十人九蹉路。蹉者,蹉跎,即俗所谓担阁也。阴境者,中阴身境,即临命终时,现生及历劫善恶业力所现之境。此境一现,眨眼之间,随其最猛烈之善恶业力,便去受生于善恶道中,一毫不能自作主宰。如人负债,强者先牵;心绪多端,重处偏坠。五祖戒再为东坡,草堂清复作鲁公,此犹其上焉者。故曰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也。阴,音义与荫同,盖覆也。谓由此业力,盖覆真性,不能显现也。瞥,音撇,眨眼也。有以蹉为错,以阴境为五阴魔境者,总因不识禅及有字,故致有此胡说巴道也。岂有大彻大悟者,十有九人,错走路头,即随五阴魔境而去,著魔发狂也!夫著魔发狂,乃不知教理,不明自心,盲修瞎炼之增上慢种耳。何不识好歹,以加于大彻大悟之人乎?所关甚大,不可不辩。
  印光:《印光法师文钞》
  【译文】
  所谓“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意思是:其人虽然彻悟禅的宗旨,明心见性,而见惑思惑烦恼却并不容易断除。必须经历种种境缘加以锻炼,令其见思烦恼断除得干干净净,没有丝毫余留,那么三界的分段生死,才能够出离。见惑思惑烦恼一毫都没有断除的,姑且不论。就是断除到只剩下一毫还没有干净的,六道轮回依旧难以逃避。生死的大海极为深广,菩提的道路极为遥远,还没有回到解脱之家,生命就终结了。大彻大悟的人,十个人当中,有九个人是如此,所以说“十人九蹉路”。“蹉”的意思是蹉跎,就是世俗所说的“担搁”。“阴境”是指中阴身的境界,就是在临命终时,现生以及历劫以来,种种善恶业力所显现的境界。这个境界一现前,眨眼之间,随着最猛烈的善恶业力,便到善恶道中去受生,一丝一毫也不能由自己主宰。如同人们欠债一样,必定被最强的债主先拉去偿还;心念千头万绪,哪一个心念最重就首先坠落在哪里。五祖戒再投生而为苏东坡,草堂清再投生而作曾鲁公,这些还是其中结局比较好的。所以说“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阴”,读音和含义与“荫”字相同,覆盖的意思。是说由于此善恶业力,盖覆了真如自性,使其不能显现。“瞥”音“撇”,是“眨眼”的意思。有人把“蹉”字当作“错”字,把“阴境”当作是“五阴魔界”,总是因为不懂得“禅”字和“有”字的含义,因此导致有如此的胡说八道。岂有大彻大悟的人,十个人中有九个人错走了修行的路头,就随着五阴魔界而去,著魔发狂呢?著魔发狂,乃是不懂得教理,不明白自心本性,而盲修瞎炼的增上慢种性。为何不知好歹,而将著魔发狂之事,加在大彻大悟的人身上呢?这个关系很大,不可不辩说清楚。


   无禅无净土
  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者:有谓无禅无净,即埋头造业,不修善法者,大错大错!夫法门无量,唯禅与净,最为当机。其人既未彻悟,又不求生,悠悠泛泛,修余法门。既不能定慧均等,断惑证真,又无从仗佛慈力,带业往生。以毕生修持功德,感来生人天福报。现生既无正智,来生即随福转,耽著五欲,广造恶业。既造恶业,难逃恶报。一气不来,即堕地狱。以洞然之铁床铜柱,久经长劫,寝卧抱持,以偿彼贪声色、杀生命等种种恶业。诸佛菩萨,虽垂慈愍,恶业障故,不能得益。昔人谓修行之人,若无正信求生西方,泛修诸善,名为第三世怨者,此之谓也。盖以今生修行,来生享福,倚福作恶,即获堕落。乐暂得于来生,苦永贻于长劫。纵令地狱业消,又复转生鬼畜。欲复人身,难之难矣!所以佛以手拈土,问阿难曰:我手土多,大地土多?阿难对佛:大地土多。佛言:得人身者,如手中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犹局于偈语而浅近言之也。
  印光:《印光法师文钞》
  【译文】
  所谓“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意思是:有人认为既无禅又无净,就是指只知埋头造业,不修任何善法的人,这种说法大错特错!佛教的法门无量无边,唯有禅宗和净土最适合众人的根机。无禅无净土的人,既没有大彻大悟,又不求生西方净土,只是悠悠泛泛地修持其他法门。既不能靠自力修持而禅定智慧均等,断除烦惑证得真如自性,又无从仰仗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带业往生极乐世界。用一生修持的功德,感得来生的人间或天上福报。现生既然没有纯正的智慧,来生就随着福报境界而转,沉溺执著五欲,广泛造作恶业。既然造下恶业,便难以逃避恶报。一口气上不来,就堕落到地狱之中。以地狱当中烧得通红的铁床铜柱,经历漫长的时劫,睡卧其上,抱持在手,来偿还他从前贪声好色、杀生害命等种种恶业。诸佛菩萨虽然垂慈怜悯想救拔他,可是这种人因为被恶业障碍,不能得到利益。前人说修行之人,如果没有正信求生西方净土,而泛泛地修习其他各种善行,叫做第三世怨,说的就这种情况。因为今生修行,来生享受福报,倚仗福报又造下种种恶业,就获得第三世的堕落。快乐只在来生暂时得到,可是痛苦却永远遗留于长久的时劫之中。纵使地狱的业报消尽,又转生到鬼道、畜生道中,想要再次得到人身,可以说是难上加难了。所以释迦牟尼佛用手拈起地上的土,问阿难说:“是我手上的土多,还是大地上的土多?”阿难回答佛说:“大地上的土多。”佛说:“得到人身的,如同我手上的土;失去人身的,如同大地上的土。”所谓“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还只是受偈语的形式和篇幅所限,而浅近地说说“无禅无净土”的情况罢了。



    迷津宝筏,险道导师
    夫一切法门,专仗自力;净土法门,专仗佛力。一切法门,惑业净尽,方了生死;净土法门,带业往生,即预圣流。永明大师,恐世不知,故特料简,以示将来,可谓迷津宝筏,险道导师。惜举世之人,颟顸读过,不加研穷,其众生同分恶业之所感者欤?
  印光:《印光法师文钞》
  【译文】
  一切法门,专门仰仗自力;净土法门,专门仰仗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一切法门,要贪瞋痴烦恼及由此引起的善恶业种断除干净,才能够了脱生死;净土法门,只要带业往生西方净土,就能进入圣人的行列。永明大师恐怕世人不知道这种情况,因此特别进行拣选抉别,用以垂示给将来的众生,可以说是迷津中的救生宝筏,险道上的指路导师。只可惜整个世上的人,都是漫不经心地读过去,而不加以研讨穷究,这大概是众生共同的恶业所招感结果吧?


  
                            附录:临终饬要



                                            善导和尚临终往生正念文

    知归子问曰:世事之大,莫越生死。一息不来,便属后世;一念差错,便堕轮回。小子累蒙开诲念佛往生之法,其理甚明。又恐病来死至之时,心识散乱,仍虑他人惑动正念,忘失净因。伏望重示归径之方,俾脱沉沦之苦。
  师曰:善哉问也!凡一切人,命终欲生净土,须是不得怕死。常念此身多苦,不净恶业种种交缠。若得舍此秽身,超生净土,受无量快乐,解脱生死苦趣,乃是称意之事,如脱弊衣,得换珍服。但当放下身心,莫生恋著。凡遇有病之时,便念无常,一心待死。叮嘱家人及看病人、往来问候人,凡来我前,为我念佛,不得说眼前闲杂之话、家中短长之事,亦不须软语安慰、祝愿安乐,此皆虚华无益之语。若病重将终之际,亲属不得垂泪哭泣及发嗟叹懊恼之声,惑乱心神,失其正念。但一时同声念佛,待气尽了,方可哀泣。才有丝毫恋世间心,便成挂碍,不得解脱。若得明晓净土之人,频来策励,极为大幸。若依此者,决定超生,即无疑也。
  又问曰:求医服药,还可用否?
  答曰:求医服药,初不相妨。然药者只能医病,不能医命。命若尽时,药岂奈何?若杀物命为药,以求身安,此则不可。余多见世人因病持斋,方获少愈,复为医者以酒食鱼肉佐药,其病复作。信知佛力可救,酒肉无益也。
  又问曰:求神祈福如何?
  答曰:人命长短,生时已定,何假鬼神延之耶?若迷惑信邪,杀害众生,祭祀鬼神,但增罪业,反损寿矣。大命若尽,小鬼奈何?空自慞惶,俱无所济,切宜谨之。当以此文贴向目前,时时见之,免致临危忘失。
  又问曰:平生未曾念佛人,还用得否?
  答曰:此法僧人、俗人、未念佛人用之,皆得往生,决无疑也。余多见世人于平常念佛礼赞,发愿求生西方,甚是勤拳。及至临病,却又怕死,都不说著往生解脱之事。直待气消命尽,识投冥界,方始十念,恰如贼去关门,济何事耶?死生事大,须是自家著力始得。若一念差错,历劫受苦,谁人相代?思之思之!若无事时,当以此法精进受持,是为临终大事。
                                                       引自《龙舒净土文》



                                                       临终三大要

       世间最可惨者,莫甚于死,而且举世之人,无一能幸免者。以故有心欲自利利人者,不可不早为之计虑也。实则死之一字,原是假名,以宿生所感一期之报尽,故舍此身躯,复受别种身躯耳。不知佛法者,直是无法可设,只可任彼随业流转。今既得闻如来普度众生之净土法门,固当信愿念佛,预备往生资粮,以期免生死轮回之幻苦,证涅槃常住之真乐。其有父母兄弟及诸眷属,若得重病,势难痊愈者,宜发孝顺慈悲之心,劝彼念佛求生西方,并为助念,俾病者由此死已,即生净土,其为利益,何能名焉。今列三要,以为成就临终人往生之据。语虽鄙俚,意本佛经,遇此因缘,悉举行焉。言三要者,第一、善巧开导安慰,令生正信;第二、大家换班念佛,以助净念;第三、切戒搬动哭泣,以防误事。果能依此三法以行,决定可以消除宿业,增长净因,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一得住生,则超凡入圣,了生脱死,渐渐进修,必至圆成佛果而后已。如此利益,全仗眷属助念之力。能如是行,于父母,则为真孝;于兄弟、姊妹,则为真弟;于儿女,则为真慈;于朋友、于平人,则为真义真惠。以此培自己之净因,启同人之信向,久而久之,何难相习成风乎哉!今为一一条陈,庶不至临时无所适从耳。

  第一、善巧开导安慰,令生正信者:
  切劝病人,放下一切,一心念佛。如有应交代事,速令交代。交代后,便置之度外,即作我今将随佛往生佛国,世间所有富乐眷属种种尘境,皆为障碍,致受祸害,以故不应生一念系恋之心。须知自己一念真性,本无有死。所言死者,乃舍此身而又受别种之身耳。若不念佛,则随善恶业力,复受生于善恶道中(善道即人、天,恶道即畜生、饿鬼、地狱。修罗则亦名善道,亦名恶道,以彼修因感果,均皆善恶夹杂故也)。若当临命终时,一心念南无阿弥陀佛,以此志诚念佛之心,必定感佛大发慈悲,亲垂接引,令得往生。且莫疑我系业力凡夫,何能以少时念佛,便可出离生死,往生西方。当知佛大慈悲,即十恶五逆之极重罪人,临终地狱之相已现,若有善知识教以念佛,或念十声,或止一声,亦得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此种人念此几句,尚得往生,又何得以业力重,念佛数少,而生疑乎?须知吾人本具真性,与佛无二,但以惑业深重,不得受用。今既归命于佛,如子就父,乃是还我本有家乡,岂是分外之事。又,佛昔发愿:若有众生,闻我名号,志心信乐,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以故一切众生,临终发志诚心,念佛求生西方者,无一不垂慈接引也。千万不可怀疑,怀疑即是自误,其祸非小。况离此苦世界,生彼乐世界,是至极快意之事,当生欢喜心。千万不可怕死,怕死则仍不能不死,反致了无生西之分矣。以自心与佛相违反故,佛虽具大慈悲,亦无奈不依佛教之众生何。阿弥陀佛万德洪名,如大冶洪炉;吾人多生罪业,如空中片雪。业力凡夫,由念佛故,业便消灭。如片雪近于洪炉,即便了不可得。又况业力既消,所有善根,自然增长殊胜,又何可疑其不得生与佛不来接引乎?如此委曲宛转开导安慰,病人自可生正信心。此系为病人所开导者。至于自己所应尽孝致诚者,亦唯在此。切不可随顺俗情,求神问医。大命将尽,鬼神医药,岂能令其不死乎?既役情于此种无益之事,则于念佛一事,便纷其诚恳,而莫由感通矣。许多人于父母临终,不惜资财,请许多医生来看,此名卖孝,欲世人称我于父母为能尽孝。不知其天地鬼神,实鉴其心。故凡于父母丧葬等事过于张罗者,不有天灾,必有人祸。为人子者,宜注重于亲之神识得所,彼世俗所称颂,固不值明眼人一哂,况极意邀求,以实罹不孝之大咎乎?

  第二、大家换班念佛,以助净念者:
  前已开导病人,令生正信,然彼病人心力孱弱,勿道平素绝不念佛之人,不易相继长念,即向来以念佛为事者,至此亦全仗他人相助,方能得力。以故家中眷属,同应发孝顺慈悲之心,为其助念佛号。若病尚未至将终,当分班念。应分三班,每班限定几人。头班出声念,二三班默持。念一点钟,二班接念,头班、三班默持。若有小事,当于默持时办,值班时,断断不可走去。二班念毕,三班接念,终而复始。念一点钟,歇两点钟,纵经昼夜,亦不甚辛苦。须知肯助人净念往生,亦得人助念之报。且莫说是为父母尽孝应如是,即为平人,亦培自己福田,长自己善根,实为自利之道,不徒为人而已。成就一人往生净土,即是成就一众生作佛,此等功德,何可思议。三班相续,佛声不断。病人力能念,则随之小声念,不能念,则摄耳谛听,心无二念,自可与佛相应矣。念佛声不可太高,高则伤气,难以持久;亦不可太低,以致病人听不明白。不可太快,亦不可太慢。太快则病人不能随,即听亦难明了;太慢则气接不上,亦难得益。须不高不低,不缓不急,字字分明,句句清楚。令病者字字句句,入耳经心,斯易得力。念佛法器,唯用引磬,其他一切,概不宜用。引磬声清,听之令人心地清净。木鱼声浊,故不宜用于临终助念。又宜念四字佛号。初起时,念几句六字,以后专念阿弥陀佛四字,不念南无,以字少易念。病人或随之念,或摄心听,皆省心力。家中眷属如此念,外请善友亦如此念,人多人少均如此念。不可一起念,歇歇又念,致令病人佛念间断。若值饭时,当换班吃,勿断佛声。若病人将欲断气,宜三班同念。直至气断以后,又复分班念三点钟,然后歇气,以便料理安置等事。当念佛时,不得令亲友来病人前问讯谕慰。既感情来看,当随念佛若干时,是为真实情爱,有益于病人。若用世间俗情,直是推人下海,其情虽可感,其事甚可痛。全在主事者明道理,预令人说之,免致有碍面情,及贻害病人,由分心而不得往生耳。

  第三、切戒搬动哭泣,以防误事者:
  病人将终之时,正是凡圣、人鬼分判之际,一发千钧,要紧之极。只可以佛号开导彼之神识,断断不可洗澡、换衣或移寝处。任彼如何坐卧,只可顺彼之势,不可稍有移动;亦不可对之生悲感相,或至哭泣。以此时身不自主,一动则手足身体,均受拗折扭挒之痛,痛则瞋心生而佛念息。随瞋心去,多堕毒类,可怖之至。若见悲痛哭泣,则情爱心生,佛念便息矣。随情爱心去,以致生生世世,不得解脱。此时所最得益者,莫过于一心念佛;所最贻害者,莫过于妄动哭泣。若或妄动哭泣,致生瞋恨及情爱心,则欲生西方,万无有一矣。又,人之将死,热气自下至上者,为超升相;自上至下者,为堕落相。故有顶圣眼天生,人心饿鬼腹,畜生膝盖离,地狱脚板出之说。然果大家至诚助念,自可直下往生西方,切不可屡屡探之,以致神识未离,因此或有刺激,心生烦痛,致不得往生。此之罪过,实为无量无边。愿诸亲友,各各恳切念佛,不须探彼热气,后冷于何处也。为人子者,于此留心,乃为真孝。若依世间种种俗情,即是不惜推亲以下苦海,为邀一般无知无识者,群相称赞其能尽孝也。此孝与罗刹女之爱正同。经云:罗刹女食人,曰:我爱汝,故食汝。彼无知之人之行孝也,令亲失乐而得苦,岂不与罗刹女之爱人相同乎?吾作此语,非不近人情,欲人各于实际上讲求,必期亡者往生,存者得福,以遂孝子贤孙亲爱之一片血诚,不觉其言之有似激烈也。真爱亲者,必能谅之。
  顶圣眼天生等者,谓人气已断,通身冷透,唯头顶独热者,则必超凡入圣,了生脱死也;眼天生者,若眼及额颅处独热,则生天道;心处独热,则生人道;肚腹独热,则生饿鬼道;膝盖独热,则生畜生道;脚板独热,则生地狱道。此由人在生时,所造善恶二业,至此感现如是,非可以势力假为也。是时若病人能志诚念佛,再加眷属善友助念之力,决定可以带业往生,超凡入圣耳。不须专事探试征验,以致误事也。至嘱至祷!
                                                   印光:《印光法师文钞》



                               病中痛策
  夫念佛固贵乎清净,故无病无事之中,正宜趁早念佛,整顿自己资粮。若一经大病,尿屎遗床,知秽污身体,恐有罪过,便不敢念,或因痛苦等情,便不敢念,则大误特误。须知大病将死,正犹撑上水之船,务在努力撑篙曳纤,方能有济。篙若稍停,纤若稍歇,其舟必覆。是以人当将死未死之际,全贵乎一心念佛,决意往生。若怕污秽而不念,痛苦而不念,凄惨而不念,无力调治忧愁而不念,乃至妄想不念,贪恋不念,情爱不念,昏迷无知不念,岂非一生可惜,枉为修行耶?念佛之时,又要信愿真切。若悠悠然者,即念到慈氏下降,亦难生彼。故必须平日信愿精确,临终益加真切,如出厩良骥,顺水张帆,捷之甚矣。次则平日信愿俱切,临终复请善知识助念,令佛声入耳,纵有痛苦自不能念,亦知其为我念佛助程,令我性入于佛号之中,亦决可随佛光明,摄受往生。切忌自惭形秽业重而致退却疑阻也。当思佛大慈大悲,定无不济之理。譬如日悬中天,宁分高下贵贱;海纳百川,安论清净垢秽。而佛无苦不拔,无难不救,只愁尔信愿不切,自生障碍。若果信愿真切,则必随信愿往生。设不然者,诸佛与阿弥陀佛便为妄语。试问有此理乎?《华严经》云:应观法界性,一切惟心造。但愿汝心造如此深信切愿笃行可也。
                                                    莲根:转自《饬终津梁》


                               一函遍复

  (语虽拙朴,义本佛经。若肯依行,其利无穷。)

  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乃如来普为一切上圣下凡,令其于此生中,即了生死之DA法也。于此不信不修,可不哀哉!此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信,则信我此世界是苦,信极乐世界是乐,信我是业力凡夫,决定不能仗自力断惑证真,了生脱死,信阿弥陀佛有大誓愿,若有众生,念佛名号,求生佛国,其人临命终时,佛必垂慈接引,令生西方。愿,则愿速出离此苦世界,愿速往生彼乐世界。行,则至诚恳切常念南无(音纳莫)阿弥陀佛,时时刻刻,无令暂忘。朝暮于佛前礼拜持诵,随自身闲忙,立一课程。此外,则行住坐卧及做不用心的事,均好念。睡时当默念,不宜出声。宜只念阿弥陀佛四字,以免字多难念。若衣冠不整齐,或洗澡、抽解或至不洁净处,均须默念。默念功德一样,出声于仪式不合。无论大声念、小声念、金刚念(有声而旁人不闻)、心中默念,均须心里念得清清楚楚,口里念得清清楚楚,耳中听得清清楚楚。如此,则心不外驰,妄想渐息,佛念渐纯,功德最大。
  念佛之人,必须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即教我之师及有道德之人),慈心不杀(当吃长素或吃花素。即未断荤,切勿亲杀),修十善业(即身不行杀生、偷盗、邪淫之事,口不说妄言、绮语、两舌、恶口之话,心不起贪欲、瞋恚、愚痴之念)。又须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妇顺、主仁仆忠,恪尽己分。不计他对我之尽分与否,我总要尽我之分。能于家庭及与社会尽谊尽分,是名善人。善人念佛求生西方,决定临终即得往生,以其心与佛合,故感佛慈接引也。若虽常念佛,心不依道,或于父母、兄弟、妻室、儿女、朋友、乡党不能尽分,则心与佛背,便难往生。以自心发生障碍,佛亦无由垂慈接引也。又须劝父母、兄弟、姊妹、妻室、儿女、乡党、亲友,同皆常念南无阿弥陀佛及南无观世音菩萨(每日若念一万佛,即念五千观音,多少照此加减)。以此事利益甚大,忍令生我之人及我之眷属,并与亲友,不蒙此益乎?况且现在是一个大患难世道,灾祸之来,无法可设。若能常念佛及观音,决定蒙佛慈庇,逢凶化吉。即无zai nan,亦得业消智朗,障尽福隆。况劝人念佛求生西方,即是成就凡夫作佛,功德最大。以此功德回向往生,必满所愿。
  凡诵经持咒、礼拜忏悔及救灾济贫,种种慈善功德,皆须回向往生西方。切不可求来生人天福报,一有此心,便无往生之分。而生死未了,福愈大则业愈大,再一来生,难免堕于地狱、饿鬼、畜生之三恶道中。若欲再复人身,再遇净土即生了脱之法门,难如登天矣。佛教人念佛求生西方,是为人现生了生死的。若求来生人天福报,即是违背佛教。如将一颗举世无价之宝珠,换取一根糖吃,岂不可惜!愚人念佛,不求生西方,求来生人天福报,与此无异。
  念佛之人,不可涉于禅家参究一路。以参究者,均不注重于信愿求生。纵然念佛,只注重看念佛的是谁,以求开悟而已。若生西方,无有不开悟者。若开悟而惑业净尽,则可了生死。若惑业未尽,则不能仗自力了生死;又无有信愿,则不能仗佛力了生死。自力佛力,两皆无靠,欲出轮回,其可得乎?须知法身菩萨未成佛前,皆须仗佛威力。何况业力凡夫,侈谈自力,不仗佛力?其语虽高超,其行实卑劣。佛力自力之大小,何止天渊之别,愿同人悉体此义。
  念佛之人,不可效愚人做还寿生、寄库等佛事。以还寿生不出佛经,系后人伪造;寄库是愿死后做鬼,预先置办做鬼的用度。既有愿做鬼的心,便难往生。如其未作,则勿作。如其已作,当禀明于佛,弟子某,唯求往生,前所作寄库之冥资,通以赈济孤魂,方可不为往生之障。凡《寿生》、《血盆》、《太阳》、《太阴》、《眼光》、《龟王》、《胎骨》、《分珠》、《妙沙》等经,皆是妄人伪造,切不可念。愚人不知念大乘经(即《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心经》、《金刚》、《药师》、《法华》、《楞严》、《华严》、《普贤行愿品》等经),偏信此种瞎造之伪经,必须要还寿生、破地狱、破血湖方可安心。有明理人为说是伪,亦不肯信。须知做佛事,唯念佛功德最大。当以还寿生、破地狱、破血湖之钱,请有正念之僧念佛,则利益大矣。
  念佛之人,当吃长素。如或不能,当持六斋或十斋(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为六斋;加初一、十八、二十四、二十八为十斋。遇月小,即尽前一日持之。又正月、五月、九月为三斋月,宜持长素,作诸功德),由渐减以至永断,方为合理。虽未断荤,宜买现肉,勿在家中杀生。以家中常愿吉祥,若日日杀生,其家便成杀场。杀场乃怨鬼聚会之处,其不吉祥也大矣。是宜切戒家中杀生也。
  念佛之人,当劝父母念佛求生西方。然欲父母临终决定往生西方,非预为眷属说临终助念及瞎张罗并哭泣之利害不可。故欲父母临终得眷属助念之益、不受破坏正念之害者,非平时为说念佛之利益,令彼各各常念不可。如是,则不独有益于父母,实有益于现生眷属、后世子孙也。临终助念,无论老少,均当如是,详看《饬终津梁》自知(上海佛学书局、苏州报国寺均有出售)。
  女人临产,每有苦痛不堪,数日不生,或致殒命者;又有生后血崩种种危险及儿子有慢急惊风种种危险者。若于将产时,至诚恳切出声朗念南无观世音菩萨——不可心中默念,以默念心力小,故感应亦小,又此时用力送子出,若默念,或致闭气受病——若至诚恳切念,决定不会有苦痛难产及产后血崩并儿子惊风等患。纵难产之极,人已将死,教本产妇及在旁照应者,同皆出声念观世音,家人虽在别房,亦可为念,决定不须一刻工夫,即得安然而生。外道不明理,死执恭敬一法,不知按事论理,致一班念佛老太婆,视生产为畏途,虽亲女亲媳,亦不敢去看,况敢教彼念观音乎?须知菩萨以救苦为心,临产虽裸露不净,乃出于无奈,非特意放肆者比。不但无有罪过,且令母子种大善根。此义系佛于《药师经》中所说,非我自出臆见,我不过为之提倡而已(《药师经》说药师佛誓愿功德,故令念药师佛。而观音名号,人人皆知,固不必念药师佛,而可念观音也)。
  女人从十二三岁至四十八九岁,皆有月经。有谓当月经时,不可礼拜持诵,此语不通情理。月经短者二三日即止,长者六七日方止。修持之人,必须念念无间,何可因此天生之小恙,竟令废弃其修持乎?今谓当月经时,可少礼拜(宜少礼,不是绝不作礼也),念佛诵经,均当照常。宜常换洗秽布。若手触秽布,当即洗净,切勿以触秽之手翻经及焚香也。佛法法法圆通,外道只执崖理。世人多多只信外道所说,不知佛法正理,故致一切同人不能同沾法益也。
  观世音菩萨誓愿宏深,寻声救苦。若遇刀兵水火、饥馑虫蝗、瘟疫旱涝、贼匪怨家、恶兽毒蛇、恶鬼妖魅、怨业病、小人陷害等患难者,能发改过迁善、自利利人之心,至诚恳切念观世音,念念无间,决定得蒙慈护,不致有何危险。倘仍存不善之心,虽能称念,不过略种未来善根,不得现时感应。以佛菩萨皆是成就人之善念,绝不成就人之恶念。若不发心改过迁善,妄欲以念佛菩萨名号,冀己之恶事成就者,决无感应,切勿发此颠倒之心也。
  念佛最要紧是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力能为者,认真为之。不能为者,亦当发此善心,或劝有力者为之。或见人为,发欢喜心,出赞叹语,亦属心口功德。若自不能为,见他人为,则生妒忌,便成奸恶小人心行,决定折福折寿,不得好结果也,宜痛戒之!切不可做假招子,沽名钓誉。此种心行,实为天地鬼神所共恶。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世有女人,不明至理,或不孝公婆,欺侮丈夫,溺爱儿女,虐待婢仆;或属填房,虐待前房儿女。不知孝公婆,敬丈夫,教儿女,惠婢仆,教养恩抚前房儿女,实为世间圣贤之道,亦是佛门敦本之法。具此功德,以修净土,决定名誉日隆,福增寿永,临终蒙佛接引,直登九莲也。须知有因必定有果,己若种孝敬慈爱之因,自得孝敬慈爱之果。为人即是为己,害人甚于害己。固宜尽我之职分,以期佛天共鉴也。
  小儿从有知识时,即教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之道及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之事,令彼知自己之心,与天地、鬼神、佛菩萨之心,息息相通,起一不正念,行一不正事,早被天地、鬼神、佛菩萨悉知悉见,如对明镜,毕现丑相,无可逃避,庶可有所畏惧,勉为良善也。无论何人,即婢仆小儿,亦不许打骂。教其敬事尊长,卑以自牧。务须敬惜字纸,爱惜五谷、衣服、什物,护惜虫蚁。禁止零食,免致受病。能如此教,大了决定贤善。若小时任性惯,概不教训,大了不是庸流,便成匪类。此时后悔,了无所益。古语云:教妇初来,教儿婴孩。以其习与性成,故当谨之于始也。天下之治乱,皆基于此,切勿以为老僧迂谈,无关紧要也。
  光老矣,精神日衰,无力答复来信。但以邮路大通,致远近误闻虚名,屡屡来信。若一概不复,亦觉有负来意;若一一为复,直是无此精神。以故印此长信,凡有关修持及立身涉世、事亲教子之道,皆为略说。后有信来,以此见寄。纵有一二特别之事,即在来信略批数字,庶彼此情达,而不至过劳也。若欲大通经教,固当请教高竖法幢之大通家法师。须知大通经教者,未必即生能了生死。欲即生了生死,当注重于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也。
                                                          《印光法师文钞》



                                                                后记

  三年前,余在支提山华严寺方便掩关时,曾答应方思圻居士,将《净宗法语大观》修订后,交付流通。讵料业风吹荡,来到东林寺接手东林大佛建造工作,便无暇料理这部书稿了。期间方居士亦曾电话催问过几次,余都支吾稍等稍等。直至2005年底,方居士来了一个“最后通牒”,云:“我已等了三年了,我们准备按《大观》原版印刷了。”余听了,一则感到食言的惭愧,二则深知在1993年辑译的书稿,无论在法语选择上还是在译文的准确上,悉有诸多缺憾,便下定决心,推辞一切事务,专心修订《大观》书稿,经过一个来月的努力,终于在除夕日完稿。
  在本书修订前,余曾提出两个问题:一,这本书是给谁看的?答:主要是给净业行人阅读的。二,本书拟达到什么目的?答:为净业行人作修行指南,增上信愿行。明了本书的的对象与目的后,余便对原书作了根本性的改造,主要突出三个特点:其一,纯正:入选的法语悉为佛言祖语,《佛说无量寿经》文句悉以五种原译本为准,用以帮助净业行人建立正知正信。其二,实用:针对现代净业行人的根机好乐,提供具有指导作用的法语,间或以按语的形式加以点示。其三,简洁:摒去大而全的思路,对众多的佛言祖语,精益求精,忍痛割爱,这样便由原书的38万字减少到现在的20万字以内。配上相关的插图,给大家提供一个图文并茂、雅俗共赏的文本。对本书的修订,令我再次沐浴于佛祖的文字般若之海,庆幸欢喜。愿共诸净业同仁,共沾法味,同登极乐。
  最后对参与本书修订、打印、校对与流通的德亮师、张毅居士、徐冉居士、朱光明居士与方思圻居士致以衷心的感谢,尤其是朱光明居士,悉心校改了三遍,并对某些法语的调整增删提出了良好的建议。印祖的“禅净四料简阐微”是朱居士建议添加并译白出来的。这些法师与居士发菩提心,作如来使,劝进行者,续佛慧命,功德无量。
                                              岁次丙戌元月东林沙门大安和南识


                                  ------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