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净界法师】【文钞选读】观一切人皆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

          再大的福报,你的苦恼是依旧的,是依然的!  


                                             净界法师



    这一科的大意是说,前面的修行是针对静中修,就是我们把一些事情放下,找一个寂静处,在大殿里面的一个定课,在没有境缘干扰的情况,一个修行的方法。这一科是说,我们一个人不可能没有事情,多多少少是有一些外缘,有一些境界的,在这种情况之下,应该怎么办呢?应该怎么修行呢?

    这也应该要修行,我们看印祖的开示,大家请合掌。
         
    戊二、历缘对境修

    【所言俗务纠缠,无法摆脱者,正当纠缠时,但能不随所转,则即纠缠便是摆脱。如镜照像,像来不拒,像去不留。若不知此义,纵令屏除俗务,一无事事,仍然皆散妄心,纠缠坚固,不能洒脱。学道之人,必须素位而行,尽己之分。如是,则终日俗务纠缠,终日消遥物外。所谓「一心无住,万境俱闲,六尘不恶,还同正觉者」,此之谓也。】
                                      
    好,我们加以说明。

   「所言俗务纠缠,无法摆脱者」。

    我们会在这个世间上投胎,这件事情是有它的业力,背后有它的业力,就是我们有各式各样的业力,这个业力所创造出来的因缘,就是「俗务纠缠」。

    其实这个是我们业力的纠缠,有些事情你不做还是不行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件事情是该你做的,你就跑不掉,纠缠我们的内心,使令我们无法摆脱,是的!这个众生的世界就是这样子的,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那怎么办呢?

   「正当纠缠时,但能不随所转,则即纠缠便是摆脱。」

    我们在俗务纠缠的时候,内心当中不安,的确是不安。在这个不安当中「但能不随所转,则即纠缠便是摆脱」。

    不随所转,不随妄境所转,这个的确是一个很重要的修行方法。

    我们刚开始学佛,只是对佛法一个信心。由这个信心,我们愿意去断恶、修善,断除一切身口的恶业,我们也愿意去修习种种的善法,布施、持戒的善法。这个时候,完全是一种信心的支持而已,当然多一点惭愧,但是我们内心的烦恼是原封不动的,一点都没有改变。

    换句话说我们刚刚学佛,我们这一念攀缘心跟境界接触的时候,我们的心被这个风,境界风一吹,也是东倒西歪的。别人赞叹我们,我们就欢喜;别人毁谤我们,我们内心就痛苦,一点都做不了主,就是这种境界,一点都没有念力,心中一点法宝都没有,还是随顺过去的烦恼而转的。

    我们有时候会再进一步,学佛久了以后,慢慢看到这个佛法道理,「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这个苦恼的境界,是我们的分别心生起的,所以我们会下定决心,来对治我们这一念分别心。

    站在净土的角度来说,就是:深信切愿,执持名号。

    你思惟这一切妄想过患,这一切的苦恼,都是妄想创造出来的。怎么知道呢?譬如说,你看富贵人家也是很苦恼,心里的负担,那种负担是超过那些平常人,那个心是不安的。贫穷是苦恼,富贵也是苦恼。

    换句话说,外在境界的丰富,是不能改变我们内心的痛苦,不可以!你一定要扣着烦恼去对治,否则你再大的福报,你的苦恼是依旧的,是依然的。

    所以我们在修行的时候,应该先抉择一个根本法宝,就是佛号,你就不能念,要他念;不能专,要他专。慢慢这个佛号在心中,经过你专一的安住、相续安住以后,它在你心中就能够产生一种强大的等流势力了。强大等流势力,你跟境界一接触的时候,你能够转念念佛,有这个好处。

    我们讲一个比喻说,一个人没有房子住,一个流浪汉。一个流浪汉有什么苦恼呢?那个地方又刮风下雨,到了山上住,又有毒蛇的危险,有种种的野兽的干扰,完全没有依止处。

    我们念佛念到有功夫以后不同!就是你有一间房子住,太阳大你也不怕;下雨的时候你也不怕,你内心当中有一个住处,你心安,大家的环境差一点,无所谓。为什么呢?你心中有一个法宝,能够安住你自己,能够有一个安心法门,这的确是一个很重要的境界。

    就是你修行要能够得到自在,你只是向外修福是不对的!外面的修福给那一点福报,但是你要离苦得乐,这个还差的很远。

    所以 「不随所转」的根本,是你内心当中要有一个依止处,你面对境界的时候能够转念念佛,就是转变你那一念躁动的心,使令它依止佛号而住,能有这种力量,这样子的时候,外面的纠缠,就是当下就是摆脱。

TOP

             佛陀没有一句话,说要你去改变别人!



                                              净界法师



   【所言俗务纠缠,无法摆脱者,正当纠缠时,但能不随所转,则即纠缠便是摆脱。如镜照像,像来不拒,像去不留。若不知此义,纵令屏除俗务,一无事事,仍然皆散妄心,纠缠坚固,不能洒脱。学道之人,必须素位而行,尽己之分。如是,则终日俗务纠缠,终日消遥物外。所谓「一心无住,万境俱闲,六尘不恶,还同正觉者」,此之谓也。】

   下面讲一个譬喻。

   「如镜照像,像来不拒,像去不留。」

    就是好像一个镜子来照像状。这个镜子就是譬喻我们这一念心,我们这一念心能够显现种种的境界,我们分别心能够显出善的境界、恶的境界,「像来不拒,像去不留」,「像来」的时候也不拒绝,但是无住;「像」离开的时候也是无住,内心当中不为妄境所转,内心当中有一个依止处。

    这个是讲到我们在面对俗务纠缠的时候,我们应该要用的方法,就是你要「不随所转」。

    「若不知此义,纵令屏除俗务,一无事事,仍然皆散妄心,纠缠坚固,不能洒脱。」

    假设我们今天修行,不知道这种道理,纵使你屏除俗务,一无事事。好,你说这件事情,你把一切的罪过都归咎于别人,说:你为什么起烦恼呢?我为什么起烦恼,是因为他讲一句话来触恼我!我为什么起烦恼,因为这个环境不适合我。假设我们今天把所有的罪过都归咎于他人,你到最后你就一个人住,一个人住的时候,「仍然皆散妄心,纠缠坚固,不能洒脱。」因为你内在的烦恼在干扰你,你不知道,你看到的境界都是不如意,你一个人住,内心的烦恼还是不放过你,你还是「纠缠坚固,不能洒脱」,问题在这个地方。

    我们要看看大乘经典,你会看到一个观念。就是说,佛陀在教菩萨修行,佛陀是要菩萨转变自己的心,而不是转变外境。

    你看《金刚经》很明显,须菩提尊者说:「菩萨摩诃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就是一个凡夫菩萨发了菩提心,想要自利利他,但是这个菩萨是有烦恼、有执着,怎么办呢?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我的心不安,应该怎么办呢?我们看佛陀的《金刚经》开示,佛陀没有一句话,说要你去改变外在的环境,去改变别人,佛陀没有这句话,佛陀告诉我们:你应该依你的这一念心,怎么来修习「空观」,修习种种的法门,来安住这一念心。

    其实不但《金刚经》,你看看所有的《大正藏》,佛陀没有一句话,说要你去改变别人,没有这种话,因为问题不在那个地方。

    所以这个地方我们一定要清楚,就是苦恼生起的根源,在我们的「分别心」,假设你的内心不回光返照,你一直向外,永远没有解脱的时候,不可能!

    所以讲你纵然「屏除俗务,一无事事,仍然皆散妄心,纠缠坚固,不能洒脱」。

    这个地方是要注意的,应该把这个苦恼的根源找出来,就是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应该是从自己的内在的妄想去对治,这个才是根源。  

TOP

                内心有法宝的人,你能够做主!

                                                 净界法师



   【所言俗务纠缠,无法摆脱者,正当纠缠时,但能不随所转,则即纠缠便是摆脱。如镜照像,像来不拒,像去不留。若不知此义,纵令屏除俗务,一无事事,仍然皆散妄心,纠缠坚固,不能洒脱。学道之人,必须素位而行,尽己之分。如是,则终日俗务纠缠,终日消遥物外。所谓「一心无住,万境俱闲,六尘不恶,还同正觉者」,此之谓也。】

    印祖最后的结劝, 「学道之人」 就是我们学习佛道的人。

   「必须素位而行,尽己之分。」

   什么叫素呢?素者,在也,现在的在。就是你就在现在的阶位修行。这句话「素位而行」,本来是出自于儒家的中庸,中庸说: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这意思就是说,以儒家的思想,我们要做一个君子,你是生长在一个富贵的家庭,也可以,你就着富贵去做一个君子;你说我生在一个贪穷人家,也可以做君子,这怎么办呢?素贫贱,行乎贫贱,就在贫穷贫贱的境界里面,去生起你的德行。就是这个境界是无所谓的,要紧的是你这一念心要能够清净。

    所以讲「素位而行,尽己之分」。不管你站在什么阶位都是可以修行的,这种阶位是因缘所生法,不断的变化,要紧的是你内心的正念,所以讲必须就着你现在的环境因缘而修行,克尽自己的本份,这样子有什么好处呢?

    「如是,则终日俗务纠缠,终日消遥物外。」

    就是你要能够改变你的心,而不是改变环境。

    所以说「所谓一心无住,万境俱闲,六尘不恶,还同正觉者,此之谓也。」

    印祖就讲一个偈颂说,「一心无住,万境俱闲」。我们刚开始修行是这样的,刚开始修行,要以天台宗来说是从假入空,就是把一切有为法,以空的智慧把它给融通,会一切法入毕竟空,就是一切法不可得,好的境界不可得;不好的境界也不可得;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就是这一念心无住,万境俱闲,这个时候,一切的境界对你不能构成干扰。

    站在圣道门的角度,是以空观为我们的根本依止处,以空观为房子;不过净土门它是以妙有,它是以佛号为依止处,这个地方不同。

    因为我们要跟弥陀感应道交,你修空观是没办法感应道交的。

   

    所以这个地方,它的下手是不同的,但是它们两个的功德是一样,不管你从空下手、从妙有下手的功德都是无住,都能够达到无住,这个是刚开始。

    无住一段时间以后呢,「六尘不恶,还同正觉」。你再从空出假,你看到一切境界都清净了,这一切都是果地的妙用,「还同正觉」,山河大地都是法王身,因为你内心清净以后,你看一切境界都是清净,心净国土净、心净众生净。所以等到你自己能够做主以后,你从空出假,这一切众生的境界,都是你一个修行的增上缘。

    这个就是讲到修行的两个次第,我们刚开始先要修第一句话,刚开始你不要「六尘不恶,还同正觉」。刚开始你先从「一心无住,万境俱闲」下手,慢慢你就能够达到「六尘不恶,还同正觉」。

    这句话这意思说,我们在修行的次第,虽然它主要的内涵,是要在我们的心中建立信愿持名三种功德,就是建立我们的一个依止处。

    在次第上说,一开始是要先静中修。因为刚开始的时候,我们烦恼的境界是强大的,佛号的力量是薄弱的,所以你一开始动中修,你就会失败。你刚开始应该有一个寂静的环境,在寂静当中,把佛号重复的熏习,使令这个佛号在你心中由生转熟 。然后你就可以在境界里面去历练,透过这个境界的历练,你能够增长念佛的力量,就历事练心,这两个次第:静中修,历缘对境修,这两个次第。

    当然你能够历缘对境修的时候,你心中是有法宝的,是有一个房子住的人,跟普通人,这个生命完全是活在烦恼当中的人不同,完全随境界转的,境界要你怎么样,你就怎么样,你觉得境界好的时候就欢喜,境界不好就是痛苦,你这个心完全是随外在的境界的流动而波动,完全做不了主。你内心有法宝的人,你能够做主。

    当然,这种你能够做主的功德,是从你静中栽培起来。


    这一科的 「以深信愿持佛名号」 到这个地方,我们整个念佛的次第跟大家说完了。

TOP

             世间上的事情,没有一件是常住不变的!

                                          净界法师




    师答学生问题:

    天台宗把一切的法,分成了两个境界:一个是所谓的「假」,这个假就是假名、假相、假用。

    就是说这个世间上的事情,这个因缘所生的这些法,富贵、贫穷;健康、多病,这种境界都是属于假,不管是贫穷不管是富贵这都是假藉因缘而有,这个是属于假法。你说它没有,但是它有它的假名假相假用,的确,富贵让你快乐,贫穷让你痛苦,这个是有它的因缘的,这叫假,这是讲诸法的差别相。我们过去的业力,有善业、有恶业,当然它所创造的果报就是各式各样的,这个都是属于假,这一切法的差别相。

    另外一个境界就是「空」。这个空就一切法的平等性,不管你富贵、你贫穷,这当中就着本性来说,富贵的本性是毕竟空的,贫穷的本性也是毕竟空。这个空我们是不容易了解。或者我们不要讲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不要讲这么高的道理,说无常好不好,就是说,我们不要从「体空观」去体会,从「析空观」,分析的析。

    就是说,这个人富贵,但是这个富贵的境界会变化。他今天赚的钱,可能一夜之间就失败了,破产了,可见得这个富贵它是有变化性。从这个变化当中,我们知道这一切法是没有真实不变的自体,就是一切法是成住坏空的。他富贵的时候很有钱,一下子的时候就失败了;他有生命了,出生了,最后他死亡。就是整个生命都是流动的。

    世间上的事情,没有一件事情是常住不变的,没有这回事。

    出生了以后,就是长大;长大就是死掉;今生做人,下辈子就到三恶道去;三恶道受完以后,他的善业起现行,就生天。这整个六道的生命,是不断的、不断的剎那剎那变化,我们讲无常,所以它是空,这无自性。

    所以 「空」是一切法的一个总相,每一个法的本性,都是依空而建立,就是从空当中,由于不同的因缘而创造出来;虽然创造出来,本性还是空。所以空是一切法共同的相状。

    以天台宗的意思,一个初学菩萨从假入空,就是你刚开始先不要去分别那些假的境界,不要去执着这个境界,把你在假的境界的那个心,把它收回来,收回来放在哪里呢?入空,你安住在毕竟空的境界。

    所以你一开始先无分别住的,刚开始。所以刚开始修行,有时候你看这个人,好像越修,好像这个人是…,以世间来说,好像就是分别心越来越淡泊,是的,刚开始是这样子的。慢慢慢慢他的心自在了以后,再从空出假。

    所以一开始是要从这种假名假相当中,把这个心收回来,安住在「空」的境界,叫从假入空,这样懂吗?因为你一开始的时候就分别,你心永远静不下来,不可以!因为我们的老毛病就是喜欢攀缘,你一下子就分别假名假相假用,就去度众生,那你这个攀缘心,永远没办法停下来,所以这是一个次第问题。

TOP

                   这个回向是不嫌多的!
                                                   净界法师


师答学生问题:

    我看宗喀巴大师的意思,他每一座,就是你一堂功课,一座,座位的座,每一座他就是一个加行、正修、回向,他就是三个次第。

    加行,他就是思惟这个法的殊胜,或者是念死无常,思惟这个法的功德,加行。

    然后正修,以我们来说就是念佛。

    然后就是回向,他一堂功课做完,他就回向。

    当然我们晚课的时候会做一个总回向,但是应该是在每一堂功课做完,就应该做一个回向,每一堂功课,是这样子的,这个回向是不嫌多的。

TOP

                          什 么 叫 因 果 呢 ?

                                                         净界法师


    丙一、明因果之理

   【因果者,圣人治天下,佛度众生之大权也。约佛法论,从凡夫地,乃至佛果,所有诸法,皆不出因果之外。约世法论,何不独然?故孔子之赞周易也,最初即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夫积善、积不善,因也。余庆、余殃,则果矣!又既有余庆、余殃,岂无本庆、本殃?本庆、本殃乃积善,积不善之人,来生后世所得之果,当大于余庆、余殃之得诸子孙者,百千万倍。凡夫不得而见,何可认之为无乎?】
                                    
                         —  标本同治录序  —

    「因果者,圣人治天下,佛度众生之大权也。」

    这个因果的道理,什么叫因果呢?

    就是这一切的境界这种现象,不管是快乐、痛苦这种果报,它的出现绝对不会是凭空出现的,不会自然而有,也不是上天创造的。

    怎么会有呢?就是有它的因地,它的业力,背后有它的业力,所以因就是这个能够招感的业力,这个果报是所招感,叫因果。

    这种理论,不管是世间的圣人,孔子、孟子,他在世间法上是治理天下,治国平天下,或者是出世间的圣人,佛陀度化众生,都是以这个因果当作主要依止的理论,这是一个总标。换句话说,不管是世间的圣人、出世间的圣人,都是认同因果的道理。

    这以下就别释,跟着佛法、跟世间法把它各别解释,先看佛法。

    「约佛法论,从凡夫地,乃至佛果,所有诸法,皆不出因果之外。」

    站在佛法的角度,当然是广泛的讲十法界,这个佛法讲因果是讲十法界。他为什么做人呢?因为他修五戒、十善。他为什么到三恶道去呢?因为他内心当中,积集很多的杀盗淫妄的罪业,不是上帝要他到三恶道,是他的恶业让他去的。他为什么成就阿罗汉呢?因为他的内心有四谛、十二因缘的这种智慧。他为什么成佛呢?因为他有菩提心跟六波罗蜜的功德。就是这各式各样的因地,招感各式各样的果报,所以佛法讲「从凡夫地,乃至佛果,所有诸法,皆不出因果之外」,简单的说是这样。

TOP